财政政策类型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政政策类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政政策类型

篇1

关键词:财政态势 财政支出 税收 财政政策

财政属于经济范畴,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经济行为。一个国家或政府的财政主要包括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两大类,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根据国家当时所处的经济形势、社会状态等,通过一系列的财政支出与税收调节,可以影响国民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这就是一个国家的财政政策。

一、财政态势政策与收支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政态势可以分为三种:紧缩的财政态势、中性财政态势以及扩张的财政态势。财政政策的类型有三种: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收支情况也有三种:财政赤字、财政收支平衡以及财政结余。

对于一个国家究竟出于何种财政态势,我们往往通过对财政脉冲的计算结果来判断。财政脉冲是一种财政经济上常用的算法,主要用来估算某一国家或政府实际的财政刺激力度。国际上通用的计算财政脉冲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为:简单脉冲度量法、MF度量法、OECD度量法以及BLANCHARD度量法。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FM)一般采用MF度量法。

二、财政支出和税收

财政支出主要是指为实现国家的各种职能,由财政或者其他负责部门按照预算的计划,将集中的国家财政资金支付给相关的部门、集体、人员或事物的活动。财政支出的原则主要有:量入为出、讲求效益、统筹兼顾等。财政支出的分类有多种,在此主要介绍三种:按照经济性质划分,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生产性财政支出以及非生产性财政支出;按照最终用途划分,财政支出可以划分为消费性财政支出、补偿性财政支出以及积累性财政支出;按照国家职能划分,财政支出可以划分为行政管理费财政支出、经济建设费用财政支出以及社会文教费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税收、一个是国债,本文主要介绍税收。税收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国家依靠其政治权利,依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无偿性强制性地通过征收的方式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以及再分配的一种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一般来说税收具有三种特性: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税收的职能有组织财政收入、监管社会经济活动以及对社会经济的调节等。

税收和财政支出政策可以影响到国民总需求,从而构成财政政策,所以税收和财政支出的政策问题是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税收和财政政策的确认需要根据当前国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国家的财政态势决定。财政支出与国民收入成正比关系,即财政支出的增加可以刺激国民总需求,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财政支出的减少会抑制国民总需要,从而使国民收入降低,所以说财政支出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扩张性力量;然而税收对国民收入来说是一种紧缩性力量,这是因为税收与国民收入成反比,即税收的增加会抑制国民总需求,从而降低国民收入,税收的减少能够刺激国民总需求,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

三、不同财政态势下对财政支出和税收的分析

一个国家的财政态势可以分为三种:紧缩的财政态势、中性财政态势以及扩张的财政态势。对应着三种财政政策类型: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根据补偿性财政政策的观点,财政政策的首要问题不应该是谋求财政收支平衡,而应该是利用财政收支政策使得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达到平衡的状态,即当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出现差额的时候,通过财政收支政策对这一差额进行补偿,从而实现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包括衰退、萧条、复苏和繁荣;财务政策的变化应该根据经济周期来确定,所以财政政策应该是松紧交替。本文采用的就是补偿性财政政策这一观点。下面我们就分别分析不同的财政态势下财政支出和税收的情况。

紧缩的财政态势:紧缩的财政态势是一种是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情况的财政态势,此时,国民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在这种情况下,税收相对处于较高水平,财政支出相对出于较低水平,国民总需求相对被抑制,国民收入相对降低。对应的经济周期是衰退期或萧条期。此时,应该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达到刺激国民总需求的目的。

中性财政态势:紧缩的财政态势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国民总需求逐渐增加,当其与社会总供给基本平衡时,财政态势呈现中性,或者是扩张的财政态势经过一段时间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后,国民总需求逐渐降低,使得其与社会总供给基本平衡,财政态势呈现中性。这种情况下,税收经过调整已经基本处于中间水平,财政支出经过调整也处于中间水平。这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态势,对应的经济周期往往是衰退期与繁荣期的过渡点,以及复苏期与萧条期的过渡点,但是由于人们的预期以及市场本身的调节机制,这个态势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它极其容易发生变化。

四、结束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财政政策是根据国家当时所处的经济形势、社会状态等,通过一系列的财政支出与税收调节,可以影响国民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经济行为。一个国家的财政态势可以分为三种:紧缩的财政态势、中性财政态势以及扩张的财政态势。根据补偿性财政政策的观点,分析了不同的财政态势下,采用的不同的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主要介绍了紧缩的财政态势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处于中性财政态势的条件以及经济情况,扩张的财政态势下的紧缩性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中国 经济形势 财政政策

一、我国宏观经济态势分析

(一)中国经济在动荡中前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卷入一场浩劫,各行各业都受到一定影响,很多企业濒临倒闭,社会失业人数增加,经济水平下降。此次金融危机持续了5年,其影响规模巨大,以至于众多经济学家将其称之为百年难得一遇,我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改善经济,虽然近几年经济开始慢慢复苏,但依旧在动荡中前行。根据以往经济发展规律,金融危机具有周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在二次大战之后西方国家出现的经济危机,我们总说它的突出变化是周期缩短,原来7、8年一次,后来5、6年一次,3、4年一次,甚至是2、3年一次。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都开始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比如美国、欧洲、日本等,而中国的经济结构本来就没法和这些发达国家相比,因此,截至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还不是很合理,这也是中国经济在前进中充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GDP增速持续回落

2011年我国GDP为473104亿元,2012年我国GDP为519322亿元,2013年我国GDP为588019亿元,2014年我国GDP为635061亿元,可以看出2011-2014年我国GDP整体呈上涨趋势,但增长速度持续下滑,2013年GDP增速为7.7%,2014年下滑为7.3%。虽然增长速度持续下滑,但GDP整体水平还是很乐观的,2014年我国GDP水平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这一结果虽然比美国要晚上13年,但对我国而言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因为截至2014年,我国和美国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国家GDP超过了10万亿美元。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美国一半;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约为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两倍,经济总量已于超过了整个欧元区;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将意味着与美国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我国2014年的GDP增长速度的预测分别为7.5%和7.7%,由于近几年我国GDP增长速度有所回落,2014年的增长速度并没有预期高,而是相对2013年有所下滑。

(三)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对于中国的经济形势的研究相当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探讨各研究者都提出了不一样的意见,有的认为经济运行规律呈V字型,有的认为呈W字型,有的又认为是呈L字型,但无论呈现何种规律,都持同一种观点,就是我国经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中国经济运行规律呈V字型,就是说如果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11%下滑到6%,未来还是会从6%上升至11%,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的调控使得经济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周期性。

然而,我国经济的发展除了带有周期性规律之外,还呈现结构性发展特点,并且这种特点的影响程度还超过了周期性特点。正如事态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中国的经济亦是如此,会有发展初期,成熟期、发展期等结构,经济增长也不例外,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式而言,经济增长处于中速增长状态。

二、中国财政政策的配置

(一)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操作的“主攻手”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经济低迷时期,政府宜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而具体的货币政策今年和往年有所不同,今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高于去年,货币供大于求,理论上会导致利率下降,物价上涨,带动经济的发展,但实际上,这种扩张型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却比以往下降了,这是因为政府在控制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两者之间中和了。这说明,财政政策对经济格局的发展相对往年有所增长。因此,2014年,国家在实施扩张型财政政策时,要考虑到其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度有所增长,要合理使用。

(二)补赤、减税、扩支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支点

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无疑就是降低税收或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收相比增加政府支出带来的扩张效益要小些,并且二者对经济运行的作用方式也是不同的。降低税收,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消费增长,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投资的部分更多的是转移到市场而非政府,可以减少政府粗放型投资。政府的税收来自企业和个人,个人主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的缴税类型主要是流转税和间接税,政府在实施扩张型财政政策降低税收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的税收结构,明确哪些税收该减,减税方面企业和个人减税比例多少更为合适,能更有效地影响经济,这都是政府实施减税政策所要顾及的。

增加政府支出在传统宏观调控政策中起到过重要作用,但今年相比往年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是经济形式和政策布局发生了变化。今年,在政府支出方面做出了严厉调整,要求各级政府要勤俭节约,严惩贪污受贿官员,将政府支持用于利民、惠民项目之上,增加对人民群众的补贴,通过法律制裁的强制手段降低贪污受贿带来的政府支出的流失。2013~2014年,政府扩大支出的重点主要是民生方面主要是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这说明,政府将政府支出重点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供社会保障方面,这种政府支出的增加是从两方面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政府直接增加政府支出,另一方面,通过缩减政府开支间接性增加政府对社会的支持,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分析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虽然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经济一直处在复苏阶段,但整体而言,近几年中国的经济是逐渐增长的,中国经济在动荡中前行,GDP逐年增长,每年都有一定突破,只是GDP增速持续回落,另外,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阶段。针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式,结合中国政府的财政政策,我国目前实施的是扩张型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降低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

参考文献

[1]高培勇.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3(8):23-25.

篇3

关键词: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现状问题;建议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国家有针对性地制定与环保相关的财政政策,借助政策手段引导人们将“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贯彻到生产与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

一、环保中的有效财政政策手段

实践表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对环境的高效保护还有很大难度,因此必须借助政府职能通过财政政策手段促进环保工作的顺利、高质量开展。政府的环保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税收手段。税收手段是政府制定的诸多环保财政政策中最主要的一种手段。税收,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社会化治理时需要的费用,税收的金额基本等同于治理污染物所需要的成本。该税收通常称为排污收费、环境税等。②补贴手段。财政补贴的主体通常有三类。第一,优者。他们在环保活动中有突出贡献,政府以补贴手段激励他们的行为。第二,弱者。他们属于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政府以补贴手段帮助他们脱离受害困境。第三,破坏者。他们虽然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但是其行为是因为贫穷所致,因此政府以补贴手段阻止他们陷入恶心循环急需破坏环境。

二、环保财政政策中的现状问题

随着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政府部门在财政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优化了环保实效。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环保财政政策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使得其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现将这些问题总结如下:①财政投入过少。虽然我国财政用于环保方面的资金逐渐增加,但和西方国家相比还显得过少,不能满足环保工作的需求。②环保资金未充分发挥作用。当前,我国在研究环保技术方面的资金十分欠缺,环保设备也非常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很难高效利用环保资金。我国的环保资金在使用中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措施,导致资金不能被集中利用,甚至部门企业还随意挪用或占有环保资金,从而大大降低了我国环保资金的利用效率。③环保税收制度不健全。当前,我们还没有专门的环保税收种类,只有少数税收类型与环保相关,并且这少数环保税还不够明了与完善,因此在实际税收中应用效果也不好。④环保收费制度不先进。我国现行的环保治污收费制度十分落后,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范围过窄、收费过低、收费不科学等,这就使得制度内容不足以对排污企业进行有效的治理。并且,收费管理环节中尚且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管理的标准与模式,导致排污收费管理工作成效不高。

三、应对环保财政政策问题的建议

依据上文总结的当前环保财政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在全面分析出现以上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建议,以期借助财政政策手段不断优化环保实效。①增加环保补贴及资金投入额度。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引导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应不断增加环保补贴及资金投入额度,尽可能使环保投资资金数额略高于或者等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速。为了大幅提高用于环境保护的财政补贴,就需要政府部门积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尽可能扩大资金来源,从而为环保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扶持。②加大环保财政政策应用频率。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财政政策倾向引导广大群众积极践行“低碳环保”理念,自主选用清洁、可再生能源。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积极构建环保财政政策投资增长制度,利用财政政策有效调控大众的环保行为。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应大力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奖励绿色采购行为。为确保绿色消费意识的高质量践行,政府部门还应积极制定与之相关的法规与政策,从而帮助人们养成绿色环保的消费习惯。③调整环保税收标准与制度。制定合理的环保税收标准、完善现有的环保制度,是国家借助财政政策优化环保效果的有效形式。比如,调整营业税、调高消费税率、增加消费税额等,并且还应借助一定的法规制度对有悖于“低碳环保”的行为征收环保费。④完善污染治理收费制度。大胆摒弃或调整当前与治理污染有关的收费制度,组建强有力的排污治理小组及部门,依法代表政府与国家对那些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企业强行征收污染治理费,依法扩大收费领域,把有悖于环保的排污行为都划分到收费范围中。⑤鼓励发展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指的是以优化环境、保护环境为目标的公益性产业。为了促使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应在财政政策上予以大力扶持。比如,税收优惠、为环保产业筹集专项资金等。

总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与环境的和谐、同步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政府部门应积极借助财政政策帮助市场机制优化环保实效、引导人们积极践行“低碳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与生活理念。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制定全面的环保财政政策,以税收、补贴等手段约束与激励人们的环保行为,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经济与环保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张计超.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3.

篇4

关键词: 需求结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4

需求结构包括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和贸易净出口结构三个方面。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求结构会影响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渠道主要包括影响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主体。中国需求结构的特点会影响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和效果,需要选择合适的宏观调控政策。

一、需求结构对宏观调控影响的理论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是指政策预期要达到的效果;政策工具是政策实施的手段和方法;政策主体是指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

需求结构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包括对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主体三个方面的作用,但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其一,需求结构会影响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目标,结构的不完善和存在的问题必然要求财政和货币政策相应调整,尽可能的促进经济结构的协调;即通过影响财政货币政策目标而影响政策制定。其二,需求结构会影响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进而会影响政策的效果;即通过影响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来影响政策制定(见图1)。

(一)三大需求相互之间的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三大需求结构是指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之间的结构,主要是指三者比重的关系,包括有:消费占比高的结构、投资占比高的结构以及净出口占比高的结构。以下从三种不同的结构分析其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1.消费占比高的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首先是对政策目标的影响。当一国国民经济从需求结构角度分析,存在消费占比高的情形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目标将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CPI)等,也需要考虑降低消费的比重,促进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均衡增长,调整需求结构本身成为了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

其次是对政策工具的影响。财政政策方面,当一国消费比重高时,对于消费的调节能够更加显著的影响国民经济,政策工具会更多针对消费,如消费税、增加居民收入等都能够直接起效,而政府支出政策如政府采购对于经济的影响作用会较弱。货币政策方面,当一国消费比重高时,利率等针对消费的调节措施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更好的传导并影响经济增长,而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的作用效果会稍弱。

2.投资占比高的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首先是对政策目标的影响。同样的,当一国国民经济中投资占比很高时,经济对于投资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目标在维持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外,必然会考虑促进投资比重的下降,减少经济增长对投资的单方面过度依赖。

其次是对政策工具的影响。就财政政策工具来说,当国民经济中投资比重很高时,针对投资的税收调节效果会更加显著,其他针对投资成本变动的政策措施都会具有更好的效果。而政府采购和转移支付措施对于投资的影响较小,在这一需求结构下会较少采用。就货币政策工具来说,若国民经济中投资比重很高,利率措施会直接影响投资的融资成本,对于投资的影响显著,进而对国民经济的调节效果更加突出;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并不是直接针对投资的政策措施和工具,对于投资以及国民经济的调节效果有限。

3.净出口占比高的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净出口表示的是出口减进口之差,净出口占比高说明了两点:一是贸易顺差规模大;二是出口或进口的规模较大。净出口占比高对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政策目标影响是,除了考虑基本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外,还要考虑扭转净出口占比高的状况,目标中多了优化需求结构的选项。

政策工具受到的影响方面。首先是财政政策,对于贸易和进出口的征税以及贸易限制和壁垒措施对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影响较大,能够更好的起到调节经济增长的目标。而政府采购和转移支付等政府支出工具对贸易进出口的影响小,政策效果有限。其次是货币政策,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都不是直接针对贸易进出口,可能政策效果有限,而能够影响到汇率的措施对贸易的作用更加直接和显著,政策效果更佳。

(二)消费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消费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指在消费层面上的结构差异对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包括消费产品类型的结构。整体上划分为两种类型的消费结构:基本消费品占比多的消费结构和高档消费品占比多的消费结构。

1. 基本消费品占比高的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当基本消费品占比高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政策目标中会考虑提高消费的质量和层次,鼓励增加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同时,财政政策更多关注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而货币政策更多关注物价稳定。财政政策工具方面,对消费的税收调节以及通过转移支付提高收入都能够起到直接的效果;而政府采购措施对于消费的影响较小,政策效果也有限;同时,如需调整消费结构,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产品消费差别征税实现,如降低高档消费品的消费税有利于提高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利率措施对于消费的作用显著,政策效果较好,而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对消费的作用有限,政策效果较差。如果希望增加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可以通过差别消费信贷利率进行调节来实现。

2. 高档消费品占比高的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当高档消费品占比高时,这种情况说明一国的消费层次较高,但也有可能是该国消费存在非理性,追求高档物品的消费。在财政和货币政策目标上,除了传统的宏观调控三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外,也会考虑对消费结构的优化调节。在财政政策工具上,同样的,对消费的税收调节,以及通过转移支付提高收入能够直接作用于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调节效果更优。如果希望减少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可以通过不同商品消费税率的差别制定来实现。在货币政策工具上,利率直接影响消费,因而具有更加显著的政策效果,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作用效果比较而言会较差。要减少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同样可以通过差别消费税率实现。

(三)投资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投资的结构主要包括投资的主体结构,如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的结构;以及投资的行业产品结构,如哪些是重点投资行业。以下分别分析不同投资结构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1.投资的主体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投资的主体结构分为政府投资占比较大和私人投资占比较大两种情形。

一是当政府投资占比较大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目标除了宏观调控的三大目标外,还会考虑调节投资结构的目标。财政政策工具上,更多使用直接作用于投资的措施,如投资税收、政府支出的变动。如果需要对政府投资的依赖,可以考虑减少政府支出,或者提高政府投资的税收税率水平。货币政策工具上,利率的效果会更加明显,而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作用有限;若要转变政府投资占比过大的局面,需要采取差别利率政策实现。

二是当私人投资占比较大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目标同样会增加优化投资结构的内容。政策工具上,基本与政府投资占比较大情形相似,不同的是,当需要优化私人投资占比较大的结构现状时,差别政策需要更多针对私人投资。

2.投资的行业或产品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投资的行业或产品结构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划分为例。

一是当投资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目标除了宏观调控三大目标外,也会根据情况考虑投资的行业和产品结构优化。财政政策工具上,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税收措施和政府支出措施效果最佳,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转移支付和针对其他产业的税收措施和政府支出措施的政策效果较差,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影响也较小。货币政策工具上,能够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率措施起到的政策效应较大,而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政策工具的作用有限。

二是当投资主要集中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目标可能也会兼顾投资的行业结构优化。财政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效果上,针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税收政策以及政府支出政策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而非针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政策措施以及政府采购等政策的作用效果有限。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上,针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利率措施更能影响国民经济整体,而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是对市场流动性的调节,作用效果有限。

(四)净出口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净出口的结构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出口和进口的规模结构,可有顺差和逆差的不同;二是出口结构,主要包括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结构、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结构、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市场结构等;三是进口结构,同样包括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结构、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结构、进口产品结构、进口来源地结构等。

1.出口和进口的规模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影响

出口和进口的规模结构可分为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两种类型。

一是当一国贸易处于顺差状态时,即净出口为正。财政和货币政策目标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外部经济失衡,并运用相关政策工具进行调节。在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对于出口贸易的调节对经济影响程度较大,而对进口贸易的调节对经济影响程度较小。财政货币政策的选择上,财政政策方面,对于进出口税收的调整(如关税水平和进出口退税措施)能够影响贸易进而影响国民经济;货币政策方面,顺差情况下,利率调节的作用效果还需要更多的看国内其他状况,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效果也较少受到贸易顺差状况的影响,故而顺差状态较少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影响。

二是当一国贸易处于逆差状态时,即净出口为负。对政策目标的影响上,财政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不会直接针对贸易顺差和逆差,但也会兼顾考虑贸易差额的调节。对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效果影响上,针对进口的措施会较多的影响国民经济,因为其总量较大,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多。具体到对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逆差的贸易结构对政策工具的直接影响较小,需要结合国内经济结构才能够影响政策工具效果。

2.出口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出口结构按照不同的类型划分可有多类: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结构、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出口产品结构以及出口市场结构等。整体上,出口的结构对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政策目标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如果结构的失衡较为严重,财政和货币政策目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结构失衡的纠正。而出口结构对于财政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而政策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朗,作用渠道也较为间接。

3.进口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进口结构与出口结构相似,一般可分划分为多类: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进口结构、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口结构、进口产品结构和进口来源地结构。进口结构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方面,政策目标较少受到进口结构的影响,但在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可能会成为考虑的因素;政策工具受进口结构影响的方向不确定,也没有直接的影响。

二、中国的需求结构

对于中国的消费结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国的消费结构

中国的消费支出整体上在逐步增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加快增长阶段,而从21世纪开始,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11年中国消费支出228561.3亿元,而2001年的中国消费支出仅有66933.9亿元,2001-2011年期间年均增长约24.1%。1991年中国消费为14091.9亿元,1991-2001年期间年均增长约为37.5%;而1981-1991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为31.9%。1961-1981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为11.9%(见图2)。

按照消费主体划分,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居民消费占据主体地位,其增长和变动趋势与政府消费更加趋同和一致。从时间动态变化看,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的差距在不断增加,且从1995年左右开始这一差距快速增长。以2011年的实际数据为例,居民消费支出164945.2亿元,政府消费支出62616.1亿元,居民消费支出是政府消费支出的约3.7倍;居民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72.2%,政府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27.8%(见图3)。

进一步细分居民消费的结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远多于农村居民消费,占据居民消费的主体地位,且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差距在不断拉大,两者的差距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以具体数据为例,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37394.6亿元,城镇居民消费支出127550.6亿元,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约3.4倍,两者支出的差是90156亿元;而在1990年,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分别是4683.1亿元和4767.8亿元,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仅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1.1倍,两者相差84.7亿元(见图4)。

按照消费产品划分,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具有不同的消费结构。首先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食品类、居住类、交通和通信类,以及医疗保健类支出是主要的消费支出,对各类产品的消费支出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以2011年的实际数据为例,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中,食品类消费支出37458.5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29.37%;居住类支出21596.2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的16.93%;交通和通信类支出14624.1亿元,占比11.5%;医疗保健类支出12590.7亿元,占比9.9%。其次分析农村居民的产品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的支出结构相似,食品类、居住类、医疗保健类以及交通和通信类是主要的消费支出产品行业;不同的是,农村居民对医疗保健类产品的支出比交通和通信类产品支出高,这与城镇居民正好相反。同时,农村居民对各类产品的消费支出随时间推移都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以2011年数据为例,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中,食品消费支出13989.2亿元,占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的37.4%;居住支出5792.3亿元,占比15.5%;医疗保健支出4609.9亿元,占比12.3%;交通和通信支出3631.2亿元,占比9.7%(图5)。

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产品消费支出进行对比,发现城镇居民在每项产品上的支出都比农村居民多;农村居民在最基础性产品(如食品、医疗保健等)上的支出份额更大(见图4)。说明城镇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比农村居民高。

总体上,中国消费支出不断增加,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消费呈现了快速增加的势头。消费主体结构上,居民消费支出远大于政府消费,且两者的差距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进一步细分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远大于农村居民,且两者的差距也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加。消费产品结构上,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医疗保健和交通运输等,消费的层次不高;比较而言,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层次要高于农村居民。从现实的数据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中国消费的层次不高,基本停留在基本需求消费的阶段,同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另外,从发展的趋势看,中国消费的层次和结构在不断提升和优化。

(二)中国的投资结构

中国投资在不断增长,且增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增加,2000年以来增长速度进一步提高。从资本形成类型分析的投资结构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绝对主体地位且增速较快,而存货投资增长缓慢且所占比重较小,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之间的差额在不断扩大。从分行业分析投资结构显示,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采矿业是主要的投资领域和行业;同时,信息、零售和金融等服务型行业的投资比重在不断增加。中国投资的行业结构在逐步优化,体现了中国产业逐步升级的过程。

中国的投资在整体上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且从1991年开始进入加速增长阶段,2001年之后的投资增速进一步提高,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投资的增速仍然在增加。从实际数据分析,1980年中国投资1599.7亿元,1990年中国投资6747亿元,1980-1990年间年均增长32.2%;2000年中国投资34842.8亿元,1990-2000年间年均增长41.6%;2011年中国投资225006.7亿元,2000-2011年间年均增长49.6%(见图6)。

从资本形成类型看中国投资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是总投资的主体,其增长趋势与总投资高度一致,且增长速度很快;存活投资增长缓慢,基本较为稳定,占总投资的份额小且份额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减小。以2011年的投资结构数据为例,固定资产投资213043.1亿元,占总投资的94.7%;存货投资11963.5亿元,占总投资的5.3%。而在199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4827.8亿元,占总投资的71.6%(见图7)。可见,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的比重约来越大,而存活投资所占比重在逐步下降。

从分行业的角度看中国投资的结构。受数据获取的限制,我们以城镇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分行业数据分析投资的行业结构①。在分行业的投资情形下,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采矿业是主要的投资领域;但信息、零售、餐饮和金融等新兴服务产业的投资增速更快。以2011年的数据为例,制造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70849亿元,占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8.5%;房地产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7294.8亿元,占比25.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3074.9亿元,占比8.9%;采矿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8139.1亿元,占比5.6%;这四类行业的新增投资占总新增投资的88.5%(见图8)。中国投资分行业结构随着时间变动也在不断变化,制造业的所占比重在增加,同时信息、零售和金融等服务型行业的投资比重在不断增加。

综上所述,中国投资在不断增长,且增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增加,2000年以来增长速度进一步提高。从资本形成类型分析的投资结构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绝对主体地位且增速较快,而存货投资增长缓慢且所占比重较小,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之间的差额在不断扩大。从分行业分析投资结构显示,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采矿业是主要的投资领域和行业;同时,信息、零售和金融等服务型行业的投资比重在不断增加。中国投资的行业结构在逐步优化,体现了中国产业逐步升级的过程。

(三)中国的出口结构

中国出口贸易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尤其是从2000年之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出口结构上,1995年之前一般贸易规模大于加工贸易,但加工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一般贸易,且随着时间推移愈加明显;1995年之后加工贸易规模超过一般贸易,但基本维持在略多的状态。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上,货物出口规模远大于服务贸易,且货物出口增长速度快于服务贸易,两者之间的差不断扩大。在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上,工业制成品出口处于绝对主体地位,且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速度远快于初级产品出口,两类产品出口的差也在不断增加。在货物出口的行业结构上,机器和运输设备、不同种类的制成品、原料划分的制成品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且这些行业的出口随时间变化较为稳定。在服务出口的行业结构上,商业服务、旅游、运输、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是主要的服务出口行业,且它们的比重结构随时间变动也基本维持稳定。

中国出口整体上稳步增长,且增长速度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快速提升,增速与进口相比更快,贸易顺差逐年增加。从实际数据分析,1980年中国出口仅有181.2亿美元,到1990年增长到620.9亿美元,1980-1990年均增长24.3%;2000年出口2492亿美元,1990-2000年均增长30.1%;2011年出口18986亿美元,2000-2011年均增长66.2%(见图9)。

从贸易方式不同分析出口的结构。可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中国加工贸易规模自从1995年超过一般贸易后,一直处于略多于一般贸易规模的状态,直到2011年一般贸易才略超过加工贸易规模。在1995年之前,中国一般贸易规模大于加工贸易,且一般贸易处于绝对主体地位;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1995年左右,中国加工贸易的增长速度远快于一般贸易。以具体数据为例,2010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7403亿美元,一般贸易出口7207亿美元,加工贸易比一般贸易多出口196亿美元;2011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8354亿美元,一般贸易出口9171亿美元,一般贸易出口比加工贸易出口多817亿美元(见图10)。

从贸易类型分析出口的结构。可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中国货物贸易的规模远大于服务贸易,同时中国是货物贸易大国但却是服务贸易小国;而中国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也远快于服务贸易,两者之间的差越来越大。从具体数据看,2011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18983.8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1824.3亿美元,货物贸易出口额是服务贸易出口额的10.4倍。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比的结果显示,从2001年到2006年,中国货物贸易的增速一直快于服务贸易;但2006年之后到2010年,货物和服务贸易比不断下降,也即服务贸易增速开始快于货物贸易;2011年货物贸易增速又快于服务贸易(见图11)。

从最粗略的出口产品类型分析出口结构。将出口分为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远远大于初级产品,且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速快于初级产品,两者之间的差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大。从具体数据看,2011年中国初级产品出口1005.5亿美元,工业制成品出口17978.4亿美元,工业制成品出口是初级产品出口的17.9倍;而在2000年,中国初级产品出口254.6亿美元,工业制成品出口2237.4亿美元,工业制成品出口是初级产品出口的8.8倍(见图12)。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的增加也说明了中国出口结构的优化和出口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中国出口贸易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尤其是从2000年之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出口结构上,1995年之前一般贸易规模大于加工贸易,但加工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一般贸易,且随着时间推移愈加明显;1995年之后加工贸易规模超过一般贸易,但基本维持在略多的状态。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上,货物出口规模远大于服务贸易,且货物出口增长速度快于服务贸易,两者之间的差不断扩大。在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上,工业制成品出口处于绝对主体地位,且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速度远快于初级产品出口,两类产品出口的差也在不断增加。在货物出口的行业结构上,机器和运输设备、不同种类的制成品、原料划分的制成品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且这些行业的出口随时间变化较为稳定。在服务出口的行业结构上,商业服务、旅游、运输、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是主要的服务出口行业,且它们的比重结构随时间变动也基本维持稳定。这些数据事实也说明了,中国的出口质量和出口产业分布的层次在逐步提高和趋于合理。

(四)中国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比重结构

中国消费、投资和出口结构中,消费和投资的规模相当,且都大于出口,消费和投资的规模大约是出口的2倍。从三大需求增长率看,都呈现了很快的增长速度,比较而言,投资的增速最大,其次是出口,而消费的增速相对较慢。在三大需求对GDP贡献率和拉动率上,投资的贡献和拉动率最大,其次是消费,而出口的贡献率和拉动率稍低。

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的规模上,消费规模最大,其次是投资,出口规模相对较小;随着时间变化,投资的规模已和消费相当,出口规模大约是消费和投资的一半;在三大需求的增长速度上,投资和出口增长更快,而消费增速相对较低。以三大需求占GDP比重的实际数据为例,2011年中国消费占GDP的比为49.1%、投资占GDP的比为48.3%、净出口占GDP的比为2.6%、出口占GDP的比为26.5%;而在2000年,消费占GDP的比重为62.3%,投资占GDP的比为35.3%,净出口占GDP的比为2.4%,而出口占GDP的比重为20.9%(见图13)。

从三大需求(支出)对GDP的贡献率看,消费和投资贡献相当,而净出口的贡献相对较小;消费和投资比较而言,消费对GDP的贡献总体上略高于投资。时间变动趋势上,消费贡献率有逐步下降的趋势,投资贡献率有逐步上升趋势,而净出口贡献率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有很大下降。以2011年实际数据为例,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55.5%,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为48.8%,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4.3%;在2000年,中国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65.1%,投资贡献率为22.4%,净出口贡献率为12.5%(见图14)。

从三大需求对GDP的拉动率看。投资对GDP的拉动率最高,消费其次,而净出口对GDP的拉动率较低。以2011年数据为例,消费对GDP拉动率为5.2%,投资对GDP的拉动率为4.5%,而净出口对GDP的拉动率为-0.4%;在2000年,消费对GDP的拉动率为5.5%,投资对GDP拉动率为1.9%,净出口对GDP拉动率为1%(见图14)。

综上所述,中国三大需求(消费、投资和出口)中,消费和投资的规模相当,且都大于出口,消费和投资的规模大约是出口的2倍。从三大需求增长率看,都呈现了很快的增长速度,比较而言,投资的增速最大,其次是出口,而消费的增速相对较慢。在三大需求对GDP贡献率和拉动率上,投资的贡献和拉动率最大,其次是消费,而出口的贡献率和拉动率稍低。

三、中国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

针对中国需求结构层面的具体国情,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应包括:一是促进消费,提高GDP中消费的比重。措施可以包括减税、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费信贷体系建设等方面。二是适当减少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尤其是减少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中的私人投资比例。措施可以包括: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减少政府的干预,尤其是减少政府直接参与生产和投资的行为,促进私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增加投资。三是将出口和进口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促进贸易平衡。同时适度减少对外需的过度依赖,提高出口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可有的措施包括:促进进口,扩大内需,开拓更多的出口市场,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出口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参照需求结构对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和效果的影响,结合中国需求结构的现状,以下几点对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选择以及需求结构的优化都具有政策启示和指导价值。

(一)加强政府的市场规制和监督,减少直接干预

我国政府对经济和市场的干预较多,甚至直接参与市场行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状况下,这种发展模式是有其优越性的。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需要逐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在宏观治理中更多加强市场规制和监督的职能,而减少直接干预的发展者职能。

(二)重视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

长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宏观经济治理的目标,也是对一国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宏观经济治理本身强调和突出长期增长,而不仅仅是针对眼前的问题和短期的增长。因而,在宏观经济治理的过程中,要以宏观经济治理的目标为方向,努力推动长期的经济增长,政策制定和实际治理过程中要有长远目标。

(三)加强宏观调控的立法和制度建设

美国具有完备的有关宏观经济治理的法律法规,能够很好的保障宏观经济治理的有效执行。我国在宏观经济治理的立法和制度建设上都较为滞后,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的法制和制度,加强这方面的建设,是强化我国宏观经济治理能力的最根本保障。

(四)一些具体的启示

一些具体的启示主要包括:首先,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权威性,深化金融改革。同时,加快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改革,使其真正成为现代金融企业。加快银行业务创新改革,减少业务收入中的利差收入比例,提高利率调控的敏感度。改善清算支付体系,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加快发展可交易金融工具品种,从总体上增强债券市场对信贷市场的传递性。发展货币市场基金账户,减轻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压力。其次,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出结构。我国宏观经济治理要特别重视发挥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作用。当前,一是加强财政对高技术产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增加农村地区的公共支出。三是增加有利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支出,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四是增加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注释:

①由于中国存货投资所占总投资的份额很小,固定资产投资与总投资的增长趋势和水平高度一致,能够代表和反应总投资的情况;另外,中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城镇比较,也相对很小,所以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能够反映总投资的状况。在数据缺失的限制下,使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行业结构分析总投资行业结构是一个次优选择。

参考文献:

[1] 原玲玲,杨国昌. 宏观调控与美国经济增长——评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 [J]. 当代经济研究,2004(5): 51-54.

[2] 王兰军. 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J].宏观经济研究,2005(1): 61-63.

[3] 杨东辉. 相机抉择: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 [J].学术交流,2010(11): 84-87.

篇5

内容摘要: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假定国际资本完全流动的前提下,认为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调节经济效果明显,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调节经济效果明显。本文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放开国际资本完全流动的假设,分析了国际资本完全流动、国际资本流动敏感、国际资本流动不敏感及国际资本完全不流动四种情形下的财政、货币政策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加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效果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效果

理论基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假设国际资本完全流动的前提下,分别分析了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效果。结果显示,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调节经济效果明显,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调节经济效果明显。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假设国际资本完全流动,但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国际资本并非完全流动,可以将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划分为四种类型:资本完全流动、资本流动敏感、资本流动不敏感及资本完全不流动。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不同的国际资本流动形式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

理论扩展

(一)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效果

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效果。在国际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效果是很明显的,随着国际资本流动敏感性的降低,财政政策的效果也随之降低。当国际资本完全不流动时,财政政策是无效的(见图1)。

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效果。在固定汇率制下,无论资本流动情况如何,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见图2)。

(二)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效果

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效果。在国际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是无效的,随着国际资本流动敏感性的降低,财政政策的效果也随之增加。当国际资本完全不流动时,财政政策效果最大(见图3)。

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效果。浮动汇率制下,无论资本流动情况如何,货币政策始终都是有效的(见图4)。

现实应用

(一)我国的汇率制度

2005年7月,我国实施了外汇体制改革。改变了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实行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种汇率制度的核心是“管理”和“浮动”,即政府的管理和市场的浮动兼而有之。

(二)我国的资本流动情况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认为,利差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其他学者如Branson(1968)在Markowitz (1952)和Tobin(1958)的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认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由进出口、利率和汇率等因素决定,而长期资本流动则由国内的收入水平、利率以及国外利率水平等因素决定。另外,新古典理论认为穷国的资本边际收益率远高于富国的资本边际收益率,由此会导致国际间的资本流动,但是Lucas(1990)发现资本并没有大规模的从富国流向穷国(被称为Lucas Parado x 或者卢卡斯之谜),为了解释这一现象,Lucas提出了三个可能的原因,即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人力资本的外部收益和资本市场的不完全。

基于国外学者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之后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研究在中国逐渐展开。刘立达(2007)对1982-2004年间中国国际资本流动进行了统计描述,并构建其决定因素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资本流动对短期利率变化不敏感。王世华、何帆(2007)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规模、影响资本流入和流出的主要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利差和人民币预期升值率都是影响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但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尤为突出。陈学彬等(2007)通过协整方程考察了利差、通胀、汇率预期和股票市场发展等因素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认为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强和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对短期资本的流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中外利差对短期资本也有一定的影响。宋勃、高波(2007)重点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在考虑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 非因果性检验方法,对我国1999-2006年度实际利用外资和房地产价格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房地产价格上涨吸引了外资的流入。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汇率及资本收益率反应敏感。而在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敏感度较弱,对汇率和资产价格反应较敏感。

(三)加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效果的建议

由于我国是实行盯住制的汇率制度,这种制度是介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之间的(政府的管理与汇率的浮动并存)。同时,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的敏感性不高,因此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FE的曲线是陡峭的。所以,在汇率及资产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有效的。

本文仍然以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进行分析: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政府买入本币卖出外币进行管理,管理的结果使得LM曲线左移;同时,本币的贬值带来出口的增加和进口的减少,因此,IS和FE曲线右移。最终的结果可以看出,财政政策有效,且其效果由于汇率的浮动而有所加强(见图5)。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政府买入本币卖出外币进行管理,管理的结果使得LM曲线左移;同时,本币的贬值带来出口的增加和进口的减少,因此,IS和FE曲线右移。由此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也是有效的,但其效果由于政府的管理而有所削弱(见图6)。

因此,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加强财政、货币政策效果的有效手段就是增大汇率的浮动。

参考文献:

1.Harry Markowitz.Portfolio Selection[J],Journal of Finance,1952,7(1)

2.James Tobin.Liquidity Preference as Behavior Towards Risk[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58,25(1)

3.Robert A.Mundell.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ed and Flex ible Exchange Rates[J],Canadian Jour 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1963,29(4)

4. Robert E.Lucas.Why doesn`t Capital Flow from Rich to Poor Count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80(2)

5.Thomas A.pugel.International Finance.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刘立达.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研究,2007(3)

篇6

关键词:公共风险;小微企业;财政政策

1.公共风险概述

1.1风险特征

公共风险,是指在社会中的公共群体在未来情况下可能遭遇不确定性的消极结果,也包含判别不确定性的具体内容。从这个层面来看,公共风险的最显著特征便是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公共风险的种类很多,包括社会、自然风险,还包括积极或消极风险,以及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风险。这些风险大多存在于客观事物中,但与人的主观认知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公共风险离不开人类的活动。此外,抵御风险的方式也包括个人及群体两种。在面对自然风险时,常常会出现群体抵御的现象。而面对社会风险时,则会出现个人抵御的现象。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分工不同,公共风险的形式及内容也会发生变化。

1.2公共化与公共风险

所谓“公共”,顾名思义,它有别于个人或私人的属性,属于个人无法解决的共同事务。人类在不断发展,给公共风险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早期,当人们的生存环境还处于恶劣的状态时,人类会选择群居的生活方式。当时的食物被放在一起,在分配食物的过程中会选择最有利的方式进行。经过封建社会、工业社会及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形势发生变化,公共风险的类别也开始呈现多种多样。随着个体追求的差异化出现,社会分工开始出现,这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有了公共风险的发生和变化。

2.小微企业经营中面临的公共风险

2.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直接受到市场交易主体带来的影响,例如利率、汇率等的波动。由于小微企业大多经营规模不大,外在市场一旦发生波动,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冲击,直接影响经营的稳定性。从事国贸业务的小微企业比从事其他业务的小微企业,对汇率波动的敏感度更强。例如,2008年国际市场出现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都呈现不景气的状态,很多原材料价格出现上涨。三年后,人民币开始升值,用工成本在国际市场上都呈现上涨的趋势,能源价格也出现上涨。这些都对小微企业带来直接的影响。

2.2政策风险

当地政府在制定出台政策时,也会给小微企业带来风险。从整体情况来看,小微企业所处行业都是竞争较为激烈的领域。政府的宏观政策会对这些领域带来直接的影响。不少小微企业属于短期经营的类型,投机行为在所难免,他们更加热衷于对热点行业的投资,对整个市场的分析判断相对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开始调整相关政策,小微企业未及时获得信息,会出现经营困难等政策性风险。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小微企业可能因为要提升营业额而忽视能耗或环保问题。此时如果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这部分不符合政策的小微企业便会被淘汰。

2.3信用风险

小微企业大多在降低生产成本时采取的是利用低价的原材料或廉价劳动力来实现的。很多小微企业会加大对市场的敏感度,在低价时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一旦小微企业看好的市场形势向好,便会出现大规模的生产,来提高市场占有份额。随着市场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开始上涨,原材料价格也开始不断上涨。面对这样的新环境,不少小微企业经营几年就会出现重组甚至关闭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小微企业中平均存活时间为三年。由于小微企业的管理模式简单,对财务方面的监管力度不足,很多财务方面的报表信息不完全,这便导致小微企业无法提供准确财务报表等信息,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信用方面的风险。

2.4融资风险

任何一家小微企业要想大力发展,资金始终都是制约他们的问题之一。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得多,融资面相对更窄。传统的金融机构在贷款方面更倾向于大中型企业,而不愿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由于缺乏抵押物或信息证明,他们无法为银行提供相应的手续以证明自己的还款能力,这就导致小微企业很难获得资金。此外,大多数小微企业在融资时都对资金的需求量不大,但往往是急用的。如果短期内资金不能到位,会对小微企业的经营带来严重的影响。这种资金需求量小、但时间短的特点更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

3.公共风险视角下小微企业财政政策完善的思路

3.1加强小微企业财务管理,为财政政策奠定制度

基础规范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经验管理水平,这样做可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为实施政府制定出台的财政政策奠定十分重要的制度基础。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财政部就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财务通则、会计通则等,但这些相关制度仍然约束力度不足,很多条款并不适用于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财政部又不断修订了财务会计的相关规章制度,根据小微企业的发展特点,不断细化条款规定,鼓励小微企业创新财务管理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水平。尤其是要健全责罚制度,对于小微企业中财务经营管理起到较强的约束力。除此之外,小微企业还应当按照会计准则严格实施。财务管理能力认证制度要逐渐在小微企业中建立,并定期对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认证结果进行公布,这样也可以大大提升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抵御各类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

3.2对小微企业开展动态监控,为财政政策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面对众多公共风险,我国如何制定针对小微企业的财政政策,需要准确把握他们的真实生产经营状况。如果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形势把握不准确,出现研判错误的现象,势必会影响财政政策决策的正确性,甚至会制定出台不当措施,影响小微企业的发展,增加他们的经营风险。因此,应当对小微企业开展动态监控机制,这样可以准确把握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出台科学的财政政策。多年来,我国已经针对动态监控小微企业建立了很多制度,例如要求小微企业定期季报、年报等,该财务报告体系是当前掌握小微企业的唯一方式。但这些制度仍然存在信息盲区,并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小微企业的发展细节。为此,我们应当借鉴当前国有企业中较为成熟的统计分析方法,将这些统计指标体系应用于小微企业,可以设计更符合小微企业体系,定期监测、统计和分析小微企业的财务信息,形成更加全面的管理系统,加大对小微企业统计内容的覆盖面,并且建立网络直报系统,将这些信息建立专业的数据库,提高数据更新的时效性,在及时汇总分析统计的数据信息后,加大对财政的调控力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加科学的财政政策,为小微企业提高抵御公共风险的能力。

3.3政策绩效评估进一步完善,以此保证财政政策的适用效果

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正确的财政政策固然重要,但使小微企业获得真正的实惠,加大预期目标更加重要,因此保证财政政策受到实效是关键。尽管政策好,但如果小微企业没有执行,一切都会沦为空谈。除了执行政策外,还要加大对执行政策后的评估机制,这样可以有效鉴别政策的适用性,防止因无效、过时的政策而给小微企业发展带来制约作用。由此可见,应当对财政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测,并追踪小微企业实施政策后的评价,建立相应的追踪。问责及退出机制,可以通过网络系统的管理手段实时监控政策执行情况,一旦小微企业出现执行不力等情况便于及时纠正。也可以在小微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对政策具体实施情况进行鉴别评价,结合实施后的结果,审视评估不同财政政策带来的实效,避免公共资源出现浪费情况。

3.4转变政府职能,为小微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政府部门应当一改过去传统职能,将服务型政府作为今后职能转变的方向。首先,针对小微企业中税外行政事业性收费要进一步规范化,对于可以取消的项目或地方擅自设立的收费项目要明令取消,对于仍可压缩的收费项目要及时压缩。对小微企业中存在乱收费等现象要严肃处理,及时将收费工作落到实处,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二,将出台的政策及时宣传。政府部门要深入小微企业,宣传财政政策,帮助企业及时把握政策导向,让企业准确理解和把握相应的政策,将政策的受益面不断提高,得到政策实施的目标效果。第三,对小微企业中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规范企业账目核算的状况。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大小微企业与培训结构的联系,特别是对于融资、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培训要侧重小微企业,为他们的发展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郭文畅.政府财政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18)

[2]张娜.新形势下财政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J].市场研究,2015(05)

篇7

首先,物价总水平仍在低位徘徊,通货紧缩趋势尚未消除。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去年11月份以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开始出现负增长。今年1—6月各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下降了1.0%、0.0%、0.8%、1.3%、1.1%和0.8%,上半年累计同比下降0.8%,其中,食品价格下降了0.9%,衣着、家庭用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1—2.4%之间。7月份,物价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下降了0.9%,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9%,衣着类价格下降2.4%。生产资料产品出厂价格从去年6月以来就持续走低,至今没有回升的迹象。据统计,今年1—6月各月,生产资料价格与去年同月相比分别下降6.3%、5.4%、4.7%、4.4%、3.8%和2.6%。这些指标都表明:生产和消费两不旺,通货紧缩压力仍然存在。这种情况不利于消费需求的增长,不利于企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也不利于生产经营者的正常投资和经营。我们认为,只要通货紧缩趋势存在,就应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带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其次,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方面,消费需求增长的后劲不足。特别是今年以来,消费增长势头明显疲软,上半年,我国GDP实现7.8%的增长率,投资和出口分别增长21.5%和14.1%,而占最终消费较大比例的消费品零售额,今年1—7月仅增长了8.6%,增幅分别比2000年和2001年同期降低1.4和1.6个百分点。居民储蓄率仍居高位,有关资料显示,到今年7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8.3万亿元,同比增长18.4%。尽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总体上消费需求有所回升,但主要靠的是政策拉动,在目前居民对社会经济预期并未实现根本好转、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新的消费增长点尚未最终形成的情况下,如果立即取消政策支持,消费需求则很难保持继续增长。应当看到,这几年我们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使投资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国债投资一直是社会投资的主体,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效应仍有待提高。据统计,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其中,国有经济的投资增长为12.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1.55%,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投资增长分别为8.1%和12.7%,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8.45%。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势仍然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45万亿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增长24.4%,集体投资增长15.8%,个体投资增长19.4%。国有投资仍是今年投资增速上升的主要力量,而城乡集体、个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资本市场发展不力,致使货币传导机制近期内还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不但国有经济没有进一步扩大投资的能力和动力,民营中小企业投资也得不到必要的金融支持。在缺乏有效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和相应体制环境的情况下,投资的自发增长动力明显不足。因此,现在如果停止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社会投资总量可能会变得起伏不定,甚至迅速下滑。在这些涉及体制、结构等深层次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前,难以形成经济发展的自主动力,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就不能中止。

第三,我国财政状况仍然可以承受。虽然1998年至今,我国累计发行了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财政赤字有所增加,但据统计,都在安全线以内。从我国今年1—7月份的情况看,国家财政收入1.03万亿元,增长10.6%,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将增长10%以上。尽管这一数字与前两年相比有明显回落,但仍高于GDP增长率,只要适当控制财政支出,估计今年财政赤字可能略超过但不会远远超过3%的警戒线。更何况,可以用来衡量一国资金供给能力的国民储蓄率在我国长期保持40%左右的高水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这意味着我国可动员的信贷资金相当充裕,承受赤字和债务的潜力较大,略高于3%的财政赤字率完全可以承受。在具备一定承受力的前提下,为了避免经济出现停滞,政府主动承担适当的结构性赤字,反而有利于避免将来发生更为庞大的周期性赤字,从而维持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因此,目前国债发行还有一定的政策空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中长期化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上述分析可知,目前我国物价低位运行,内需自主扩张动力不足,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通货紧缩仍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工作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就退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势必影响今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特别是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关键时期,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和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的基本前提。我国GDP增长率已从几年前的1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7%左右,一旦落入“低增长循环陷阱”,再恢复快速增长必然要花费更大的成本,我们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将受到损失。因此,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一定的政府支出规模成为当前最现实的选择。况且,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步伐、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保证国家安全等,还都需要进一步增加财政支持的力度;另外,银行的不良资产,企业的亏损挂账,社保欠账,在现阶段也只能靠财政解决。

目前,我们选择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是出于启动国内需求的需要,也是为了保证合理经济发展速度、维持宏观经济稳定、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等多方面需要,而最终得出的结论。从这个角度上讲,在我国所处的特殊经济发展阶段,只有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及其成效。因此,目前还不是探讨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应该淡出这一问题的时候,当务之急,要认真研究如何通过调整其形式和内容,进一步丰富、完善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使其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中,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此,要从原来将积极财政政策作为应急的、短期的政策选择,逐步转向以启动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为主要目标的中长期政策,把着力点放在解决有关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在降低积极财政政策中长期化会引发的负面效应的同时,力求保持我国经济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1.继续发行一定数目的国债,把握国债投向;强化国债管理,提高国债的使用效率。在国债发行数

量上,一方面,为巩固前期政策效果,促进长期稳定发展,必须继续实施以发行国债、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又要适度控制国债发行规模和增长速度,2002年维持1500亿元,2003年可以继续发行建设国债,但规模不宜扩大。

在国债投向方面,增发的国债首先必须用来保证在建项目如期竣工投产,严格杜绝“半拉子”工程。其次,要用好中央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专项国债,建设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第三,为了配合国企改革并更直接地拉动内需,可以适当增加国债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贴息规模、扩大贴息范围,加强对科技发展的支持。特别是要增加对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市场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产品研究开发投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在国债管理方面,不但要加强对国债资金的监管,保证专款专用,坚决防止重复建设,而且要通过不断完善工程招标监理制度和完工审计程序,切实提高国债资金的效益;对用于技改的项目也必须合理选择、科学论证、谨慎决策。除此之外,国债的使用方式也可根据需要适当做出调整。比如,可以适当加大国债投资资金中转贷给地方使用的比例,使地方独立地对自己的负债行为承担责任。这样不但能够减轻中央的财政负担,而且有利于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逐步发挥其对社会投资的基础性、带动性和引导性作用。

2.不断完善积极财政政策的运作方式,切实扩大政策实施效果。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国际治理通缩的经验,积极财政政策的运作方式有两种:扩大支出和减税。要进一步提高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

一要调整政府支出范围,优化支出结构。为了提高积极财政政策的效率,增强财政的调控能力,政府财政支出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为使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必须尽快改变竞争性领域政府行政性配置资源的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搞好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便从体制上和制度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的问题。政府的宏观资源主要用于增加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科学教育、环境保护、国防等方面的支出,为经济持续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通过支持财政贴息、税费改革以及其他必要的优惠性措施,切实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减轻社会负担,为优化经济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并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制度、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切实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

二要灵活运用税收杠杆,有效启动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在当前国内需求不振的形势下,运用税收杠杆调节经济发展成为积极财政政策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走向。由于目前我国税负水平并不高,税收占GDP比重这一指标与国际相比是偏低的,而增支的压力却很大,因此,我们不具备全面的减税条件。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调整税收结构和不断完善税收制度,努力培育和扩大税源,在不至于大幅增加财政赤字的同时,切实扩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此,首先要对目前不合理的税制结构进行调整,或者根据需要,进行局部减税。其中,包括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以增强企业的活力,并调动投资、生产的积极性;统一内外企业所得税,形成公平的税负,激发国内企业的投资热情;完善个人所得税,建立综合汇总征收制度,同时改革税扣标准,加大对高收入阶层的征收力度,促进收入分配趋向公平;按照不同领域税负水平有增有减的原则,对环境污染等存在外部负效应的行为需要加征重税;尽快解决目前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对股息红利所得的重复课征问题。其次,要加强税收征管工作,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各种走私活动,严格杜绝偷税、漏税、骗税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变被动纳税为主动纳税,使税收征管走上法制化轨道。第三,加快各项税费改革的步伐,取缔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减轻社会负担,以求扩大和培育国内需求。

3.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当前,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有效需求不足。据国家经贸委今年上半年对600种商品供求情况的调查,供过于求的商品占86.3%,供求基本平衡的占13.7%,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要缓解需求不足,必须在提高居民收入上下工夫。目前,社会低收入阶层在不断扩大,城市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在增加,农民收入增长也十分缓慢。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有效启动居民消费,有必要进一步集中财政资金,用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和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以及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上,从治本的角度改善居民的预期消费需求,达到拉动消费的目的。为此,第一,继续适当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为下一步启动消费创造必要的条件。第二,政府应通过落实有关就业优惠政策、结合结构调整广开就业门路、强化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等措施,力争解决好当前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从根本上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第三,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就业和居民收入的增长。第四,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教育的投入,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减负。

篇8

关键词:高度成长期;新兴产业;成长产业;财政政策;产业构造的高度化

日本内阁府于2011年2月14日公布上一年度经济数据,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3.9%,为54742亿美元,低于中国统计局当年1月公布的数据,58786亿美元。日本居美国、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三。这也是1969年以来,日本经济首次退居世界第三。对于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个时代的结束”来形容这一历史性时刻的文章,以及诸如“此次新排名标志着作为全球增长引擎的中国和日本分别开始崛起和衰落。”描述的报道不仅常见于报端,亦可在专业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在内的GDP并不能真正反映国国家之间富裕程度,国际上衡量国富国穷的指标是人均GDP,中国大陆的人口是13.35亿、而日本人口仅为1.2亿,很显然“目前中国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一分之一,中国还是一个‘穷国’的事实”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也不可能有质的改变。

一、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长达30年的高速成长,但是从产业经济・经济开发的视点看,中国的三次产业构造状况以及产业发展水平都远未达到先进发达国家水平。而反观我们的邻国日本,在战后东京尚为一片焦土的状况下以及长崎和广岛在遭到灭绝人寰的原子弹爆炸之后,仅花了十年的时间就达到了战前经济水平。日本在经济复兴之后,经历了长达18年的经济高度成长期,并于1969年,GDP就超越了当时的前苏联和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一排位直至2010年,长达41年之久。在这过程中,日本的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特定产业法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5年到1973年间,日本的经济发展过程被称为经济高度成长期。日本是加入西方富人俱乐部的唯一亚洲国家,而在学术界,日本又被称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切都源于它的经济实力和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干预。

本论文试图以高度成长期时的日本财政政策为切入点,探讨日本财政政策如何为经济服务,又是如何促使日本产业政策展开的。日本经济自明治维新以来,尤其在战后复兴的高度成长期时,基本上是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并逐步对外开放的经济模式,同时它也是不同于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它是一种自由原则,但是一定程度又为国家所操控的“混合经济”。在资金供给、技术供给以及劳动力供给处于短缺状态的情况下,政府掌握着较多的政策手段,并可以通过资源的投入和分配,引导资源的使用途径,控制经济的发展方向。日本政府干预国民经济的形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制订远景经济规划并予以行政指导外,已具有操作性的基本政策体系在经济复兴期已具其形,高度成长期时,政府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采取灵活有效的行政手段,诸如政策税制、政策金融、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政策,这些都使得财政政策发挥作用具备了可能性。本论文也正是以日本的财政政策为论述的焦点,以期其在高度成长期时,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又如何使得当时作为核心产业的重化学工业得以快速成长的机理得以解明。日本的财政政策是如何产业升级和产业构造的高度化的,这些都是被期待着得以解决,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现今同样处于高度成长阶段的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十二五”规划,中国产业的创新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财政政策及其财政政策手段的涵义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作为财政政策的手段,它是指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它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

在这其中,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它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的手段的另外两个重要方面是国债和政府投资。在这其中,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他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的投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

三、高度成长期的日本财政政策

(一)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

关于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过程的划分方法可能因视角不同而有所区别,本文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视点出发,把从日本昭和二十年开始的战后经济复苏,直至今日平成二十三年之“3・11”大地震后的从“震啸核”后经济重建为止的六十六年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复兴期(1945-1955年)、高度成长期(1955-1973年)、安定成长期(1973-1985年)、泡沫经济期(1985年-1991年)、低成长期(1991年-现在)。财政政策目标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所要实现的目的,它的确立因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而异。作为财政政策核心内容的财政政策目标,在日本高度成长期是如何实现的,围绕这一问题的理论探究和实践总结对于现今尽管有着诸多不同,但同处于高度成长期的中国经济来说,是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

日本在战后的一片废墟之上,经历了十年就达到并超过了战前的生产能力。从1955年到1963年和从1964到1973年的日本实际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10%左右,远远领先于其他先进发达国家,并于1969年以GNP总量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骄人业绩快速成长起来,这意味着在1955年,日本就开始了从战后复兴向高度成长的过度过渡。

(二)高度经济成长期的产业发展及其财政政策

至1955年为止,日本在完成战后复兴的同时,也确立了它经济自立的基础。从那以后,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等产业部门直接导入欧美最先进的技术,另外在石油化工,钢铁行业设备的现代化、大型化、生产的规模化也都在加速进行。本文中的生产的规模化主要是指生产的规模弹力性如果大于1,就称之为规模的经济性,即每单位的生产成本随着工厂或企业的规模的扩大而成比例地降低;如果小于1,就称之为规模的不经济性。钢铁和化工等的重化学工业部门,规模的经济性效果比较明显。日本政府也对冶金钢铁、石炭、电力、肥料等已经步入合理化轨道的产业,活用税收特别措施和财政投融资等财政政策手段予以支援。

由于外资法的实施,先进的外国技术得以顺利引进,这样战后日本经济自立的基础也逐渐趋于稳固。1955年以后,因为日本政府活用财政政策手段,使得随着技术革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随着技术革新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新的需求创造,这是战后日本得以高度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财政政策的乘数效果的一个明显例证。另外伴随着技术革新的发展,各企业单位以及各经济自治体不仅使得设备投资得以大规模进行,亦通过乘数效果扩大了民众的消费需求,而由此又促成了投资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就形成了投资引起再投资的生产扩大的模型。但是这一模型并不意味着生产扩大可以无止境地进行下去。

以池田内阁在1960年发表的国民所得倍增计划为契机,以及以高度成长为前提的消费行动模式在日本国民的思维中逐渐形成定势,由内需的急剧扩大引起的输入激增使得国际收支恶化,为应对国际收支恶化而采取的金融紧缩政策,又造成了经济不景气。在高度成长期,这种由内需扩大到国际收支恶化再到金融紧缩从而引发经济不景气的现象不断出现。从1965年秋到1970年夏,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输出扩大和经济景气的回复起了巨大的作用。在这一时期,电子机械、汽车等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此以后,日本的国际收支也由于贸易收支的巨额赤字而赤字化了。民间的设备投资也变得活跃,除了钢铁部门的超大型高炉建设外,石油化学、重化学工业等行业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重化学工业使得日本的输出迅猛增长,避免了国际收支赤字,为日本经济整体的高度成长得以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日本政府通过提出适当的目标以及税制上的优惠政策,使日本产业构造的重化学工业化得以快速实现,在1970年日本的生产构造的重化学工业化率已达62%,同年的输出构造的重化学工业化率更是达到了76%。另外,日本政府为了培养新兴产业,发展成长产业,采取了包括财政手段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措施。如为发展当时的石油化学工业,日本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为确保该行业的运作资金,允许他们从日本开发银行融资;法人税的减少和进口机械的关税降低;设备折旧周期的缩短;鼓励引进外国技术等。

四、结束语

在高度成长期,日本政府对于重电机行业,汽车行业等,则较少采用减税和从财政投融资方面予以援助的手段来强化国际竞争力,这主要是因为此时的重电机行业、汽车行业已是处于良好发展状态之中的高收益产业。当然在高度成长期,为促使产业经济的发展,除了财政政策手段,还有其他原因,但财政政策手段在高度成长期对日本产业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无视的。对于同处于高度成长期的中国来说,尽管有着不同的国内、国际环境以及不同的经济基础和不同的产业发展状况,但是作为经济政策的重要一环的财政政策在推动日本产业构造的高度化、促使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时所起的作用却是多有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小宫隆太郎,奥野正宽,铃村兴太郎合.日本的产业政策[M].东京大学出版社,1984.

2、小野五郎.实践的产业政策[M].通商产业调查会,1992.

3、福川伸次.产业政策[M].人事院公务员研修所,1998.

4、小滨裕久.战后日本的产业发展[M].日本评论社,2001.

篇9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

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政策研究

摘要: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是我国当前的重大国家战略,有利于建造新的首都经济圈和推进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目前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01702

京津冀作为我国的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已成长为重要的经济聚集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重大的国家战略,而目前影响该地区经济协同发展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研究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优化产业结构的运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财政政策可以与市场机制配合,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重大作用。

1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1.1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比较

近十年来,京津冀三地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都是逐年减少;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北京是逐年收缩,天津近年来也是逐渐缩小,但变化并不明显,而河北省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51%-53%之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北京和天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北京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要快于天津,对比河北,十年来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不大,略微起伏,发展缓慢。2014年天津第二产业产值占其GDP比重为49.17%,河北超过50%,说明天津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河北也具有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北京的第三产业达到77.95%,比天津高出28.4%,比河北高出40.72%;当前,北京已经发展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模式,而天津、河北依然属于“二三一”型模式。河北省表现得尤为明显,第二产业仍然是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占比偏低且增长乏力,属于典型的工业化中期阶段。

1.2三次产业趋同性分析

产业结构趋同性,指的是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区域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布、组织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演进变化趋于雷同,结构差异越来越小的现象。本文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测量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高低。

按照国际惯例,我们以0.85为标准来衡量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高低。根据计算结果,京津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8704,津冀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达0.9740,说明京津和津冀间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性,其竞争倾向较高;北京与河北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7700,京冀间相似系数较低,产业差异明显,其协作倾向较强。然而,三次产业本身的数据是比较笼统的,计算结果可以说明京津冀在宏观层面上存在一定的产业趋同性,但具体到行业内部,并不能证明三地行业存在着恶性竞争。实际上,京津冀区域宏观上的产业结构趋同,并不妨碍三地三次产业内部发展的结构各有不同。之所以各地趋同的产业结构内部侧重点不同,站在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是由于资源禀赋因素在发挥作用,而且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北京的部分产业已经在逐步向河北转移,区域产业协作与竞争的格局正在慢慢形成。

2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2.1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影响产业对接

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贫富分化严重,一、二、三产业为主的地区呈现出明显的由贫到富的收入水平。河北省与北京、天津地区的人均GDP相距甚远,北京、天津虽然是京津冀一体化的两个核心,但它们只是自身获得发展,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很弱,甚至出现了”环京津贫困带”。河北与京津之间巨大的经济落差,严重影响了京津冀经济的整体发展。由于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北京、天津相比有很大差距,河北省内很多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与京津产业对接时不能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资金支持,这势必会影响到三地产业对接的实施效果。

2.2产业合作缺位,缺乏产业协调动力

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受行政区划掣肘严重,各省市均各自为政,考虑自身利益过多,合作意识不强。在现在的行政体制下,三地政府均是独立的行政主体,具有各自的利益需求,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往往是以自身为中心,较多考虑本行政区域的情况,缺乏与相邻区域协调沟通的内动力。北京因其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优势,缺乏与天津、河北合作的积极性和依赖性;天津作为直辖市,具有自身发展特色,为保持其独立性,也缺乏与别地合作的动力;河北则相对落后,难以跟上北京、天津的发展步伐,从而造成三地政府主观上缺乏跨区域统筹协调、共同规划发展的内动力,阻碍了京津冀地区产业对接的发展进程。

2.3产业准入标准不一,大气污染严重

全国2014年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京津冀地区占8个,该地区全年平均空气质量超标天数达57.2%,造成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是由于天津、河北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能源消耗高、单位能效低、空气污染严重,尤其是河北,钢铁、水泥、火电等六大高耗能行业比重大;二是京津冀三地为限制环境污染设置的产业准入门槛不同,三地企业的排污标准一直没有统一,天津、河北在发挥承接首都产业的功能时,接到的是一批不符合北京功能定位,但却在天津、河北准入标准内的企业,这些企业仍然是在京津冀区域开展生产、进行排污,明显不利于该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

3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建议

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指导宏观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地区经济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究其根源是产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政府可以利用财政政策,通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重新配置资源,达到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

3.1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方向,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3.1.1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

对调整财政支持领域,将财政资金投向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重点环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和应用,逐步提高科技经费财政投入的比例,利用财政资金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参与共同组建研发起点高、研发实力强、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同时利用专项资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的财政补贴制度,通过财政补贴、贴息等手段激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促进企业提升科技含量和研发档次。

3.1.2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国家和省级认定的产业园区,特别是省级工业园区内需产业转移的中小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换代;为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领域表现突出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财政补助和贴息贷款,对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成绩显著的担保机构进行奖励。

3.1.3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利用财政资金,促进节能减排、空气净化、水资源保护等其他环境治理,提高河北的产业转移承载能力。一是利用专项资金,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大力化解产能过剩,为进行区域产业对接谋求空间。二是加强对大气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防护林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对现行的临时性补偿措施进行改进,建立开发与保护地区之间、上游和下游地区之间、生态受益与环境受损地区之间的常态化补偿机制。三是将承担北京、天津供水任务的河北六个地市下属县域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享受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同时建立省以下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制度,改善京津冀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

3.2充分利用税收政策,优化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

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国家和地区现有的优惠政策,并将政策彻底贯彻落实,使这些优惠政策能够真正使企业得到实惠,进而促进企业按照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向调整其行为,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为了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和创业投资,国家出台了很多税收优惠,首先要落实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功能,引导资金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对于国家鼓励的产业(环保、节能等产业)要落实现有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引导和推动产业向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对于国家限制或淘汰的产业,要运用税收的调节功能,引导其进行产业改造和转移。

3.3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融资机制,着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为财政投融资政策更好地发挥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提供更多的手段和途径。(1)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本市场,鼓励具备实力的成长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谋求上市,与资本市场对接。大力发展面向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债券融资市场。(2)助推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担保机构对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企业和小额贷款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在一定的风险防范范围内,适度放宽中小企业不良债务核销条件。(3)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整合企业信用信息资源数据库,构建信用体系,逐步建立企业诚实守信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戴宏伟.京津冀金融业发展与协作路径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05).

[2]林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对接以河北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2,(12).

[3]王海涛.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阈下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13,(04).

看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的人还看了:

1.财政政策三大类型及含义

2.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机理和路径

3.2016年我国的财政政策

4.2017年财政政策内容

5.当前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6.财政政策如何调节经济论文

篇10

关键词:新生态;循环经济;财政政策;优化策略

一循环经济与财政政策的内涵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新时期借鉴生态循环理论来指导市场发展的经济活动模式。循环经济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发展,主要发展路径就是资源到产品到再生资源和产品的回路,力争将物质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并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即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使用过程中增加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从产品使用完成后的再利用出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1]

(二)财政政策的概念

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财政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2]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结合具体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进行增加税收、减少投资、提高市场准入条件等方式进行限制,引导此类产业进行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对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或是技术革新,进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府投资、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鼓励新型产业的投资和建设。

(三)财政政策与循环经济的内在联系

财政政策与循环经济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财政政策合理的宏观引导。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反过来会推动国家财税制度和政策的变革与完善。

1.循环经济发展需要财政政策的引导

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的目的在于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转变以前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政府可以财政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鼓励支持引导循环经济类型产业的发展,限制或减少非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另外,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大都属于高成本、高投入、收益期较长的产业,对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来讲,发展循环经济存在诸多困难,需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是财政政策的支持,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2.循环经济发展有助于促进财政政策的完善

一方面,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财政政策针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内容进行相应调整的同时,也增加了财政政策的调节领域,丰富了财政政策的内容和原则。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相关产业和技术革新的不断落实,促进了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这不仅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促进了税收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的革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政收入及支出的结构,对政府税收的增长也产生积极作用。

二福建省三明市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

(一)三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现实的需要

1.生态环境的压力要求发展循环经济

一方面,三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是福建省老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大量的工业废弃物不仅对自然环境产生破环,也影响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从产业结构来说,纺织、汽车及机械、林场、采矿、冶金、建材、生物医药、化工是三明市支柱产业,其中化工、建材、冶金、采矿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从产业布局来看,三明市重化工业布局较为集中,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问题日益加剧,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对重化工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改造,以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2.经济发展的压力需要发展循环经济

一方面,随着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下降,三明市经济发展逐步走入瓶颈。新时期,依托优势资源,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产业转型,成为三明市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三明市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完备的产业体系,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资源基础。另一方面,为实现产业的转型,三明市需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努力发展海峡两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着重发展技术先进、低能耗、高附加值、安全无污染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二)三明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成立循环经济办公室

在中央和省政府的指导下,为更好地实现产业转型发展循环经济,2018年三明市政府成立循环经济办公室,主要管理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如协助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对供、用单位贯彻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节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企业的能源利用、设备能耗以及产品能耗的检测和检查,为企业清洁生产提供技术咨询、审核培训等。

2.三明市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经济实力增强。“十二五”期间三明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08.42亿元,实现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30.67亿元,年均增长9.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93.68亿元,年均增长13.5%。为推进节能与循环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二是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三明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累计降幅达到28.4%,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至0.802吨标煤/万元,同年全市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增加值达到866.5亿元,增长了8.4%,而综合能耗为802.3万吨标煤,同比下降11.3%,增加值增幅高出能耗19.7个百分点,实现了产值增长与节能降耗双赢的发展目标。三是新兴企业发展壮大。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三明市各类综合利用类企业不断增加,其中有36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5家企业、3个园区被列为福建省“十二五”首批开展循环经济示范点,建成三钢、新创化建两家全国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企业,实现钢渣、工业废渣和金属尾矿渣的资源综合利用。[4]

(三)三明市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1.专项资金支持

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的有效发展,三明市立足实际,结合省政府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科技项目,争取各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升级改造,采取有限资金重点扶持的办法,每年在安排科技计划项目时,对节能循环经济的科技项目有较大的倾斜,并在省政府开展节能(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三明实际,每年制定《三明市节能循环经济财政奖励项目申报指南》,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升级改造,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同时,积极推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项目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2017年,35个科技项目被列入省级及其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盘子,获得资金支持超过3000万元,其中获省级节能与循环经济财政奖励项目10项,将获超300万元的资金奖励。

2.税收优惠政策

“十二五”期间,三明市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对于新兴产业给予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响应国家和省政府对产业升级改造,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资源综合利用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落实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为了支持高能耗产业的技术改造,三明市在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重要技术设备进口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等方面,提供免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等相关优惠政策。

3.排污收费政策

《排污费征收管理使用条例》是国家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之一,为了鼓励企业节能减排,福建省财政厅对排污费实行差别化收费的政策。2014年7月,福建省政府颁发了《福建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9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在三明市行政区域内,只要经济活动直接或是间接存在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或个人,必须提前向市环保部门备案并申请排污许可证,未经允许的单位或个人将会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另外,三明市经信委加大对排污费的使用管理,将排污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明确排污费只能用于污染源防范与区域性污染防治,以及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示范和应用项目的拨款补助或贷款贴息。

4.财政投资

为了引导和鼓励新兴产业落户三明市,在市政府的领导下,一方面,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助推产业发展。如2017年三明市国司面向全国公开遴选有产业背景的子基金管理机构,并通过该管理机构引进社会投资人出资4亿元,共同设立规模不低于5亿元的三明市氟新材料产业投资子基金。该基金的设立,必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进一步优化三明市的投资环境,促进三明循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三明市政府加大财政投资,对现有的工业园区进行改造升级。如在“十二五”期间,政府与三明市金园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5亿元打造升级了“生态型、环保型、高科技型”的生物医药工业集中的荆东工业园区,园区包括产业聚集区、生活居住区、仓储物流区、科技研发新区等四个功能区,进而在生产环节和生产源头上完善园区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改造升级园区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三明市循环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1.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不健全

三明市对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税收主要是落实中央和省政府的相关政策,没有具体结合三明市自身的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制定明确的税收政策。如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不明确,纳税依据不尽合理;生态税或环境税一直没有明确的落实,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增值税或企业所得税的政策优惠方面较少,优惠力度相对较小。

2.财政补贴政策不完善

目前,国家对循环经济发过程中节能减排的财政补贴,主要集中在水泥、墙体材料等行业,三明也不例外,为了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三明市需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现状,结合国家和省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制定三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补贴政策,通过财政补贴,提高单位和个人的节能减排意识,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或技术革新,进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排污费征收落实不全面

目前三明市差异化的排污费征收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方面,排污费征收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强,收费标准不一致,征收对象不全面。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关于乡镇企业或是第三产业排污费的征收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出现少征漏征现象。另一方面,对于排污费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存在排污费收支使用不当的现象。如部分县市区排污费未纳入预算管理,未实行“收支两条线”,存在排污费坐收坐支、挤占挪用以及资金闲置等现象。

4.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不健全

三明市落实《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意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将目录内的产品列入优先采购的范围,政府以身作则,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目前绿色采购制度不是很完善,制度原则性条款多,细则性条款少,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如小规模的绿色产品在采购方面缺少明确的认证,不同的认证机构所获得的认证结果也不同,这就进一步增加了产品选购的困难,政府采购更多的是引导和宣传的作用,不具备强制规范性,只是在原有的政府绿色采购工作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强制性不足。另外,三明市结合当地自身发展实际的绿色采购制度建设不足,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引导和宣传效果不佳,市民的健康绿色消费观念和环保意识还有待加强。

三促进三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优化政策

(一)完善税收体系

1.资源税

目前采矿、冶金、建材仍旧是三明市的支柱产业,为了提升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税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应当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市内的不可再生资源(煤矿、铁矿、石灰岩等)和部分可再生资源(森林等)纳入征收范围当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税收收入,也可以提高政府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还可以引导企业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另外,可将税额与资源回采率、环境修复指标挂钩,回采率高的税率低,反之则高,以此促进企业珍惜和节约资源,保证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2.环境保护税

征收环境保护税是新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均征收环境保护税,三明市可以结合有利于当地环境可持续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情况,将水污染税、大气污染税、废弃物污染税等纳入环境保护税的体系之中,并将差别税率政策应用到这些排污领域,对达标排放与非达标排放实施差别征税,鼓励企业节能减排,进行技术革新,减少环境污染,以实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3.其他税收

一是增值税。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对征税对象(再生水、页岩油等)实行增值税免税或增值税先征后退的方式,鼓励企业或个人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的利用率。[6]三明市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报省政府和国务院批准,在本市具体行业具体领域扩大增值税的优惠范围,通过减免部分或全部增值税,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企业所得税。为了发展循环经济,国家颁布了关于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关于执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规定企业自2008年1月1日起购置并实际使用列入《目录》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可以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但结转期不得超过5个纳税年度。[7]三明市亦可结合自身情况,加大企业所得税的的优惠力度,减少企业生产技术和设备革新的成本,引导企业将盈利转入到技术和设备的升级当中,促进三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完善财政补贴政策

一方面,要完善财政补贴体系。结合本市具体情况和国家政府的标准,合理界定财政补贴的对象、补贴的条件和补贴的力度,引导企业将资本流入生产工艺的升级和改造当中。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将企业使用频率不高且成本投入较大的技术设备先购买再无偿或低价租赁给企业使用,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8]完善的财政补贴政策有助于三明市吸引资金用于循环经济的各个领域,三明市可在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相关产业政策的基础上,针对本市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在直接投资之外,通过资金补贴、低息或无息贷款、申请国债等方式,招商引资,引导企业或个人将资本投入到循环经济的建设中。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利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杠杆,引导企业或个人将资源转到节能减排、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环境等方面,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排污收费的政策

一方面,三明市要严格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要求,合理界定排污收费的征收对象,结合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可以将所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纳入排污收费的征收对象当中,杜绝未征、少征排污费。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排污收费落实的情况进行监督,要规范收缴入库工作,做到按规定就地及时足额收缴排污费,防止挤占、挪用和拖欠排污费问题的发生,保证排污收费落实到所有行业和所有地域。同时也要保证排污收费的透明度,加强排污费征管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排污单位自觉缴纳排污费的意识,确保征收的排污收费应用到发展循环经济中。

(四)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目前,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并不完善,为了发挥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榜样作用,一方面,三明市政府在财政预算支出中应当增加政府绿色采购的比重,明确市政府及以下及其直属机关、事业单位,在常规采购中增加节能环保产品的采购规模和比重,将当前政府采购立法中规定的采购范围由单一的货物产品向服务、工程等领域不断扩展。另一方面,针对民众的环保节能意识淡薄这一状况,政府部门需不断加大环保节能的宣传力度,应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和政府的规定制定本市的绿色采购标准、清单,并对绿色采购的信息进行公示和宣传,增强市民的绿色消费观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