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传播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网络传播;网络新闻;媒介特性;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1-0048-02
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和人们对网络的认识渐趋成熟。人们在享受网络为信息传播领域所带来的自由、便利的同时,也对如何规范网络信息传播提出了疑问和构想。其中,网络新闻作为具有较强权威性的网络信息,因为更强的舆论导向力,所以对其和传播做出专门的法律规制,也是新闻传播学科在破解网络传播法律规制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就当前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对网络新闻法律规制的研究多包含在综合性的网络信息政策法规研究当中,少有文章专门就网络传播的媒介特性对网络新闻法律规制情况展开分析。藉此,本文试图从网络新闻的定义及规制的必要性切入,对网络新闻的管理现状做出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初步性的对策意见。
1 网络新闻的定义及规制的必要性
1.1 网络新闻的定义
网络新闻的定义是网络新闻法律规制问题研究的基点,只有对网络新闻的内涵给予清晰的界定,才能明确网络新闻法律规制的范畴。
本文在研究中将网络新闻定义为狭义理解上的“网络新闻”,它不是网上泛泛的信息资讯,而是指由专门的网络媒体登载、的新闻信息,内容涉及时政、经济、文化、娱乐、生活等诸多领域,且往往多采用多样化的报道方式,具有更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易于检索等特征。
1.2 网络新闻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就我国目前的网络新闻发展情况来来看,网络新闻的规范性问题也并不乐观,不少网络媒体单纯强调的时效性而放松对新闻真实性的考察,有些新闻网站甚至不惜捏造假新闻来抢夺受众。2007年,李亚鹏北京新浪互联网公司也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新浪网的娱乐频道制作和刊登了李亚鹏与王菲离婚的假消息,并在报道中一度使用“偷吃”“花心”“前科”等诋毁性词语,虽然该案件最终以双方和解收尾,但网络媒体为了追求眼球效应而不顾新闻真实性,自撰噱头,在新闻报道中运用低俗语言等失范行为在该案件中暴露无遗。
同时,加之网络新闻具有的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质,失范新闻的社会危害性较传统新闻也就更大。失范的网络新闻不但可能对公民的名誉、隐私权利,公司的财产权利造成极大的侵害,严重者,甚至会影响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所以对网络新闻的失范问题,必须从法律层面予以遏制,尽可能地减少其发生。
因此,网络新闻的法律法规建设必须重视网络信息公开机制,对公民获悉国内外新闻事件的权利给予法律保障,使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得以更好地维护,让网络新闻更好地发挥其舆论监督和引导的功能。
2 网络新闻的管理现状
网络新闻区别于传统新闻的最大不同即它所依托的传播媒介不同。在传统媒体里,媒介和内容是同一化经管的,即传媒机构控制传播内容的同时,也可以控制媒介通道的使用。而网络中,媒介的经营与内容的经营却是分开的。通常我们将互联网服务企业分为ISP和ICP,即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和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电信部门作为接入服务提供商保障、维护网络新闻的传播渠道,网络媒体作为互联网内容服务商充实网络新闻的传播内容。
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新闻法,但这并不意味网络新闻的传播不受限制。其中,《宪法》对新闻活动给予了方向性指引,对公民从事新闻活动的权利给予了法律保障;多部基本法律、法律及其司法解释,也包含了许多与新闻传播活动相关的条款[5]。在现行的《刑法》中,与传播活动相关的罪名就达20条,如虚假广告罪,侮辱诽谤罪,传播物品罪等。
除了对网络新闻传播内容所做的禁止性规定,基于网络新闻的多媒体性,广电总局于2004年《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对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传播内容作了限制。《办法》指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新闻类视听节目,只限于境内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台以及经批准的新闻网站制作、播放的节目[ 6 ]。
3 网络传播法律规制的困境和难点
根据以上有关网络新闻法律规制情况的梳理,可以看出网络传播的法律规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难点和困境:
第一,网络传播的法律规制须在遏制不良信息传播的同时,兼顾网络平台的自由,规制的衡平难度大。在针对网络传播的法规建设中,如何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使网络不良的传播内容得到合理的规制,又不会对网络所提供的言论自由平台造成束缚,这成为了网络传播领域的立法者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第二,网络传播的法律规制协调内容庞杂,涉及部门繁多,监管难度大。如何对网络传播监管部门的权责进行明晰的划分,既不产生监管机构的叠加冗余,也不留下网络传播监管的真空地带,也是当前网络传播法律规制的难点所在。
第三,网络信息的诉求不一致导致网络传播立法进程缓慢。纵观国内外网络传播领域的立法情况,几乎每一部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都会引起部分受众群体的意见反弹。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诉求难以做到同时兼顾,成为了网络传播立法迟缓的重要因素。
第四,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传播法律规制的延续性和适用性难以保障。这也就使网络传播的法律规制无法确定明确的方向,与此同时,还对现有法律规范的适用性和持续性都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4 克服网络传播法律规制困境的相关建议
第一,建立明确的网络传播内容权责体系。网络传播主体对其内容的合法性具有审核义务,一旦网络信息内容对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利造成侵害,网络传播的主体应付全部责任。与此同时,对网络媒体介入网络内容传播的情况做出限定机制,只有在传播内容会危及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时,网络媒介方可进行介入,对不良信息加以清除,而一般情况下,网络媒介不得干预网络信息的传播。
第二,以“媒介融合”为契机加强监管部门的整合。目前,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正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网络传播的监管部门也可以趁此契机确立明晰的层级关系,进一步明晰各个部门的规制领域。
篇2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必然也会给网络信息安全带来隐患,找到影响原因所在,才能更有利于保障公民或相关组织的合法权益。
(一)网络信息传播快速的风险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递信息都不及网络。很多社会负面问题都是通过网络传播才得以处理。但网络上也会以讹传讹,导致相关人员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如民生花园抢劫案等。如此快速的传播途径,如监管不到位,必然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在网络化发展的今天,有些人不经意间就会遭受到被网络攻击带来的苦恼和伤痛,甚至有些走不出这一阴影而导致生命丧失。所以,在享受网络信息传播迅速捷径时,也要充分注意到其带来的风险。
(二)网络系统漏洞存在的危害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网络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势必越来越高,且同时,网络攻击发生频率也必然越来越高;虽然安全专家们正极力对付日益强大的网络系统漏洞威胁,但攻击者们总会拥有更为先进工具和更为尖端技术,有的攻击者甚至能做到逃避尖端防卫系统的监视和检测,从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角度来看,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形势正日趋严峻。
(三)网络信息安全法制建设滞后的风险
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定滞后,导致执法不严现象的发生。如对病毒制造者及其恶意传播者、公然进行网络攻击者无法及时量罪定刑,也无法及时有效地保护相关受害者。如何保护网络信息安全,是法律工作者必须从法律层面上思索的重要问题。如,对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竞价排名”或者“关键词广告”,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其配套司法解释对这种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未作明确规定,由此竞价排名导致网络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案件纠纷的频发,但审判结果却差异纷呈,导致电商企业的无所适从。
二、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法制建设
如何在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法制建设是一项必要的措施。
(一)在法律约束下发挥好网络信息传播快速的功能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既要利用好网络传播快速的作用,又要善于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网络快餐”固然“美味可口”,但“吃撑了”或“吃歪了”都不是好事。信息时展带来的丰盛成果,可谓触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不以讹传讹,不盲目信任网友,保持一颗纯净的心,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和信息道德,才能在网络的海洋中任意遨游。
(二)克服网络系统漏洞危害,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
恶意公布或售卖漏洞的行为属于黑客攻击行为的帮助行为,必须对行为人按照黑客犯罪的从犯进行定罪量刑。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帮助犯的故意仅限于直接故意,如恶意公布漏洞的行为作为后续实行犯的帮助行为,则很难被认定为共犯,因为该行为人公布虽然是恶意的,但对于后续的行为往往只是一种盖然性认知;对于非恶意的漏洞挖掘和公布行为,如白帽黑客发掘漏洞并告知厂商换取报酬或者通过乌云等网络安全漏洞平台予以公开的行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尚无针对性的界定。这方面有待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更好的打击网络信息系统漏洞行为。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经常性的扫描漏洞,通过一些杀毒软件予以清除漏洞是必备的上网手段。
(三)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制定及其实施是一种国家决策,充分又有效的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信息会直接影响到法律的制定质量和法律效果。在法律制定和形成中,静态信息观最具有危害性质,故需收集动态而非静态化的信息进行动态化的立法,这需进行各种制度安排以切实保障法律形成过程中能充分吸收有效的信息。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定上不够健全,所以也需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甚至应有超强意识制定出更加适应信息时展要求的法律法规,这种动态化的法律制定才能科学的满足人们的需要,也才能更灵活有效的保障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篇3
参与者伦理失范的表现
研究上述网络事件所引发的参与者反馈方式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它完全失去了伦理规范,甚至法律规范。其具体表现如下:
1、侵害他人隐私
个人隐私是依法受到法律保护的,也是人类基本的道德要求。上述网络事件被披露以后,许多网友纷纷加入了搜寻当事人隐私的行动中。通过MSN、QQ,甚至是“黑客”等各种手段,将当事人的姓名、年龄、学校、单位、住址等个人信息公布在公众面前。
2、侵害他人名誉
网络事件中的有些个人行为因背离社会公众的道德判断标准理应遭到谴责,但谴责的方式必须是理性的,是法律所允许的。在虚拟的空间里公开辱骂他人同样违反基本道德和法律法规,网络空间里的虚拟身份总是对应着现实中的每一个具有人格尊严的个体。
3、污染信息严重
“虐猫”照片之后不久,网络上又相继出现了虐待各种小动物的系列图片。这些涉及暴力的污染信息大量传播,不利于网民健康心理的培养,容易造成对青少年不良的刺激效应和模仿效应,影响网络生态的良性循环。
4、伤害到无辜者
网络舆论伤及无辜是参与者伦理失范的成本承担发生转移的结果。以“女子虐猫事件”为例,这场声势浩大的声讨活动,很快波及到当事人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其子女的学习产生了较多干扰和不良影响。
参与者伦理失范的原因
参与者伦理规范是指参与者在传播过程中应享有的道德权利和应承担的道义责任。如同其他伦理一样,参与者伦理规范也具有非官方、非法律的性质。
1、拟剧角色的转换导致伦理意识淡薄
传统的把关权的分散,为匿名交流的虚拟世界鲜有制约。于是,事件的参与者在匿名心理的作用下疯狂讨伐当事人,并渐渐失去自我控制,网站成了攻击、谩骂等垃圾信息的集散地。网络匿名传播特性所导致责任承担方式的复杂化,容易在网民中形成一种错觉,即人们无须为自己的言行承担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
2、群体心理作用导致伦理意识缺失
众多参与者处在集体无意识之中,往往会形成“暴力的正义”或“正义的恶”。网民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担当起了法官的角色和正义的使者,对肆意践踏事件当事人正当的人格权毫无知觉、毫不羞愧。显然,匿名心理和群体心理的“保护”,使参与者放弃了自己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在公共领域下失去“自我控制”。
3、网络法律尚未健全
网络媒介只是人们传播和交流的一种载体,现实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同样在网上具有约束力。网络空间尽管是虚拟的空间,但网络上发生的恶意侵权行为是实实在在的,在损害结果上和传统媒体没有任何差别,只是侵权内容的载体改变而已。网络绝非某些人所认为的法律真空地带,随着有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目前的混乱局面一定会得到改善。
建构参与者伦理规范
1、网站经营者做好“把关人”
网站经营者是唯一可以从技术上进行处理的责任者,可以通过IP地址来找到某个责任人的。当发现违背社会基本道德和伦理规范的信息时,应该及时清理、及时移除。
2、建设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伦理环境
遵守网络礼仪是网民自我约束的最基本形式,也是维护网络生态最基础的手段。强调网络礼仪,加强自觉性,才能在脱离公众视线的匿名讲述、匿名倾诉里注意到私语公诉的禁忌。
篇4
网络链接
网络链接主要指超文本链接,是互联网的基础和互联网生命力的表现。可以说,没有网络链接就没有互联网[2]。正因为网络链接的重要性和普遍性,网络链接的法律问题也比较复杂,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一是网络链接标志。链接标志指向被链文件的网址,用户点击链接标志可以直接登录被链文件,通常网站会用文字、图案、徽记等作链接标志而不会直接使用毫无美感的网址。如果链接标志是受著作权法律保护的美术或摄影作品一类的图案或照片,那么该链接标志就存在侵权问题。如果链接标志是文字,而这些文字并非简单的词句而是具有独创性的书名或文章的组合,或者是一句知名的广告语等,那么该链接标志同样也可能存在侵权问题[2]。二是不同类型的链接。网络链接可分为直接链接、隐含链接、加框链接、深层链接等几种方式[3-4]。直接链接又称“外链”、“链出”,访问者浏览器地址栏由设链者的域名变为被链者的域名,浏览器显示全部变成被链网页内容。隐含链接又称“内链”、“链入”,访问者浏览器显示全部变成被链网页内容,但地址栏网址前面部分仍是设链者地址。加框链接是指链入某网站主页时,设链者自己的某些网页内容,如网站标识、广告宣传、自身网站导航、访问量统计等并不消失,就像在链入网站外面加了一个框。深层链接就是绕过被链网站的主页直接指向其深层网页,有可能使得访问者无法看到被链者放在主页的广告,从而影响被链者的经济收益和竞争能力。可见,除了直接链接基本不会产生法律问题外,其余三种链接都有可能侵犯被链者的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及其他民事权利,从而引发网站侵权责任。三是链接指向的内容。链接指向的内容是指被链网站上的信息内容,如果该信息内容本身非法或存在侵权行为,那么,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规定,在下列两种情况下,设链网站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在接到权利人发出的法律规定的合格侵权通知后,仍不断开链接的;即使接到通知后断开了链接,但设链网站主观上对于被链网站行为属于“明知”或“应知”的。图书馆网站同样存在大量的链接,比如常见的学科导航等,因此图书馆网站链接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应加以注意避免侵权行为。第一,不要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标志、图形、摄影作品、网站名称、书名等作为链接标志,除非获得权利人的正式许可。第二,图书馆网站应尽量采用直接链接方式,避免隐含、加框、深层链接,从而符合“链接不替代”原则,只向用户提供搜索或链接的通道。第三,图书馆网站应安排工作人员对被链网站内容是非合法及侵权进行必要的审核,尽量避免与容易出现法律问题的音视频网站进行链接,如果图书馆网站接到侵权通知,应立即断开相应链接。
留言管理
留言板是电子公告的一种类型,目前图书馆网站多采用此方式与用户建立互动。前已述及,留言板应进行网站专项备案,在正式开始服务时,图书馆应当在留言板的显著位置刊载备案编号、留言板服务规则,并提示上网用户信息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除了备案这一法律问题,图书馆网站还应注意留言板可能出现的侵犯人身权利问题。《侵权责任法》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图书馆应安排专门工作人员管理留言板,主动清除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等的留言,如果接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电子资源利用
图书馆电子资源,指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和图书馆自建数据库。图书馆网站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用户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提供入口,因此图书馆需要妥善处理电子资源利用中网站的法律问题。图书馆网站应版权声明。为表明已尽到警示义务,规避不必要的法律责任,图书馆应在网站或者电子资源利用的明显位置图书馆资源或者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的版权声明,敦促用户维护知识产权,明确告知侵犯数据库商权益的各种行为,要求用户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使用数据库资源。关于图书馆全部文献的版权声明可参看“清华大学图书馆维护知识产权声明”[5],关于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版权声明可参看中山大学图书馆“关于版权的公告”[6]。图书馆应在规定范围内提供电子资源利用。规定范围,是指能够利用电子资源的用户范围,包括各种法律法规范围和与数据库商达成的合同或协议许可范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的电子资源利用合法用户范围仅限于“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显然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用户需要。但该条例又规定“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按照此原则,目前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图书馆与数据库商达成协议,允许一定IP地址范围内的用户可合法利用电子资源。为满足本馆用户在限定范围之外利用电子资源,多数图书馆采用VPN(Virtual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提供服务,实质上已经超越了限定IP地址范围,图书馆应同时采取两种举措规避法律问题:一是与各数据库商达成VPN利用许可协议,二是要求每个VPN用户签署“承诺书”,承诺遵守VPN利用相关规定。图书馆应在规定方式内提供电子资源利用。规定方式,是指用户利用电子资源的方式。按照《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规定及与数据库商达成的协议,图书馆及其用户均不得将数据库进行非法复制、解密、修改,不得删除、隐藏或修改数据库商的版权声明、权利管理信息,也不得以数据库内容用于直接或者间接牟利。图书馆应采用权限限制、数字水印技术、认证技术等方式防止用户非法利用电子资源,同时监控用户利用电子资源的方式,若发现侵权行为应及时处理,并将结果报送数据库商,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问题。
音视频资源利用
篇5
论文关键词 网络舆论监督 民主政治 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各项制度的完善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政治民主建设取得很大进步,公众的政治参与意愿逐渐增强。列宁对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要确立民主,必须群众自己立刻从下面发挥主动性,实际参加一切国家生活。”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的出现为社会民主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公众监督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的话语空间,使人们直接进行监督成为可能,激发了人们的参政热情,实现了舆论监督主体的公共性,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监督方式—网络舆论监督。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界定
网络舆论监督是传统监督方式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拓展。周甲禄在其著作《舆论监督权论》中指出,“网络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借助互联网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公众人物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事务进行揭示、批评、建议的行为,是公众通过互联网形成舆论进行监督的行为,是新时期舆论监督的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网络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人物进行褒贬和评价,通过网民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一股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对现实社会进行监督、检查和评定。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特征
1.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38亿。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发源地。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成本更低,因此公众参与监督的门槛也更低。通过网络载体,无论你身处社会的哪个阶层、哪个行业,无论你的教育背景,知识构成如何,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参与社会热点问题事件的讨论、评价,并且针对不同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见解。
2.监督内容的广泛性。高度开放、透明度极强的虚拟网络空间给公众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网民信息时,无需透露真实姓名和身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上的信息传播者。正如万维网的发明者伯纳斯·李所言:“在网上,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从时事政治到国计民生,从道德到法律,公民通过网络舆论监督参与社会管理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3.传播速度的迅捷性。在舆论形成的时效上,网络媒体具有迅捷性的优势。报纸传播信息受到出版和发行时间的制约,广播和电视播报同样也受到播出时段的限制。相比之下,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在信息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几乎没有时滞,缩小了公众传播和接收信息的距离,加快了网络舆论的形成速度。
4.意见反馈的交互性。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是双向互动性。传统媒体的报道一般呈单向性,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基本是被动的。开放的网络平台打破了话语特权的垄断,公众享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公众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又可以是信息的者。正如陈力丹所说,“在网络上,所有用户都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的信息和表达观点,所有用户既是传播者也是接受者,逻辑上地位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同一问题相互探讨、争论,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实时相互交流,从而顺利实现意见的交流和自由碰撞,并最终促成舆论的形成。
二、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缺失导致侵权现象泛滥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管理、网络监督的相关法规尚不健全。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随之不断壮大,然而法律对于网络舆论监督进行有效规范与保障的步伐相对滞后。一方面缺少对舆论监督的主客体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清晰界定,另一方面缺少对网络暴力的有效制裁,特别是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侵权现象泛滥,没有明确的法规对其加以规范和调控。这极大地增加了公众受到网上不法言行侵害的概率和机会,引发人们对滥用网络舆论的忧虑。可以说,网络舆论监督是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稍有偏离,就可能给公众造成困扰。
(二)道德失范导致监督存在异化
网络舆论监督主体成员组成复杂,结构多样,同时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在匿名的情况下真实或虚假地发表自己的想法,网络上发表的内容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各阶层、群体利益的调整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与日俱增的生活压力,网络给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了心理压力又无处宣泄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释放出口。一些人在网络匿名的掩护下,大肆渲染一些病态心理,发泄在现实生活积累的不满和怨恨。更有甚者通过网络宣扬恐怖、暴力、、迷信等低俗之风,传播各种消极、低迷的观念。网络的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网民的诚信品质,使其陷入非正义非道德的伦理困境,从而降低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公信力。
(三)信息虚假导致舆论引导流变
网络是一个大的信息“收容器”,许多网络信息传播者为吸引他人眼球,利用互联网虚假信息将信息发酵放大甚至变形,或出于商业利益的需要,或有意编造新闻大肆炒作,或出于其他个人目的。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网民具有从众心理,因此舆论往往因为缺少足够的事实支撑而容易走向偏差。不知情的民众在网络舆论中盲目地跟从,在意见表达过程中由于非理性因素作梗,而一旦偏激或极端情绪化观点占据了上风,便会影响整个舆论氛围,最终将网络舆论监督引入歧途,违背舆论监督的初衷。
(四)把关缺位导致舆论监督失效
真实可靠的信息是网络舆论权威性的源泉。然而海量网络信息时常出现重复、失真等现象,不仅使受众易于陷入注意力分散的困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公众对舆论监督的严肃性。此外,在很多网络舆论监督事件中,网民缺乏专业的眼光公正对待,往往夹杂着自己的主观情绪,占据道德或正义的制高点对监督对象及其行为任意评判,使得以维护正义为名的舆论监督偏离正轨。由于缺少专业的把关人,缺少理性的规范,网络舆论的产生往往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自由有余而规范不足,网络舆论监督的信誉度倍受质疑,这将成为网络舆论监督发展中最为致命的软肋。
三、健全网络舆论监督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
任何文明社会都离不开法律,通过法律来进行社会治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通行法则,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传播手段,同样需要法律来进行引导和规范。当前我国虽然针对互联网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处理网络相关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却存在着调节性不足、适用性受限、操作性缺乏等问题。此外,许多法律法规在网络言论管控,著作权、隐私权保护,网上虚拟财产保护等领域尚存滞后。因此,加强对网络传播内容的有效监管,明确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责任,加快针对网络侵权、犯罪的相关立法工作,形成完整、系统、全面的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显得迫在眉睫。
(二)加大网络公民教育力度
网络舆论监督的质量关键在于公民素养的高低。如果网络空间没有理性和负有公共精神的公民存在,我们也很难期待用网络民主去推动现实社会中的良序民主。因此,引导公民理性地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关键在于提高其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对网民开展道德和法律教育活动要常态化,使其熟悉网络法规和条例,促进发表网络舆论自律性的增强。其次,建立健全上网实名认证制度,力求杜绝网民以隐蔽身份发泄情绪或散布错误信息,防止网络舆情的偏差对社会产生的危害。再次,网民自身要学会自律,不盲目跟风。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既需要刚性法律制度加以规制,更需要网民的柔性自律作为保障。
(二)强化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目前来看,我国网络媒体对信息编辑过滤机制不完善甚至缺席,这是网络媒体权威性不足的根本所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加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合作,能够使两者相得益彰,促使监督效果的最大化。相对于互联网而言,一方面传统媒体可以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对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有一定的甄别和过滤。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对舆论监督事件的调查、原因分析、结果处理等方面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易于形成高质量的舆论监督。借力传统媒体的把关功能以及对事件的后续声援和跟进,有助于推进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良性运转。
(四)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网络化时代的媒体监督有利有弊,合理的舆论监督常常有助于解决公众质疑的问题;但是不合理或者不合法的舆论监督,则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因此,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发展形势,建立舆论引导的新机制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加强网络主流媒体的建设。网络主流媒体的知名度和品牌优势更容易得到网民的认可和信赖,因而往往成为网民获取信息、发表评论的首选网站。通过这些平台建立起党和政府与社会公众的联系,留意网络舆论的产生和发展,针对受众的疑虑展开严密的调查,对网络舆论的偏差和漏洞采取措施及时纠正,以防止网络舆论走上极端,为社会和谐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和言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肩负着传播绿色健康信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重要责任,对受众的认识起着引导作用。因此,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助于对网络虚拟信息和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引导。
篇6
关键词:数字出版;法律;交易;完善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21-03
一、引言
数字出版将知识艺术与科学技术有效结合,增加传统出版的内容价值,为出版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数字出版借助数字通信平台,推动数字版权交易的发展,所以完善数字版权法律制度是目前版权法需要重视的问题。据相关调查显示,数字出版法律争端大部分是出版商与作者因义务及权利而产生的问题,而且通常出现在版权交易过程之中。规范化管理数字版权交易是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基础,所以分析数字版权交易的法律制度,研究交易版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法律层面上构建起完善数字版权交易的策略,以期为健全著作权法制、推动数字出版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二、我国数字版权法制发展现状
我国以传统出版法制和著作权法制为基础制定出数字出版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可以从数字版权许可制度与交易转让制度两方面分析国内数字版权法制的发展情况。
1.我国数字版权许可制度的发展。版权许可制度是数字出版商与数字著作所有人之间构成许可关系而制定的制度,其内容包括法定许可与授权许可两个类型。
著作权法定许可是著作使用人以维护作者合法权利为基础,给予著作所有人相应的报酬,在著作上写明作者、作品名称及出处。尽管没有获得作者的许可或者授权,也不属于侵权的法律范畴。常见于应用在国家教育和义务教育方面的教学书籍版权授权。2003年末,我国相关部门对数字出版环境下法定许可涉及的范围进行了明确,将网络间相互转载及纸质到网络的转载行为补充到法定许可领域内。但2006年制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并没有将法定许可的范围进行扩大,所以出版权法定许可依旧只能用于纸质媒介间的摘编与转载。
著作权授权许可通常是著作使用者与权利人双方签定正式合同而实现的。《著作权法》对著作权转让与使用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而《著作权实践条例》完善与规范许可合同性质权利、订立方式及订立情形,在合同签订情形、内容涉及范围、履行程序等环节,制定出著作权授权许可的法律与制度。
2.我国数字版权转让制度的发展。我国目前在转让版权时虽有《民法总则》、《合同法》、《著作权法》、《著作嗍导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制,但是尚未构建起完善的出版权转让法律制度。国内著作权转让制度经过长期的论辩之后,《著作权法》给予其明确定义。而转让制度是否对著作权有所限制、版权绝卖会不会对作者精神权益有所侵害等问题尚未解决,导致较长时期内没有将著作权转让列入到《著作权法》领域内。1990年制定与实施的《著作权法》将第3章的名字定为“许可使用合同”,而现在该名字为“许可转让及使用合同”,从此处能够了解到著作权转让法律制度的发展。但目前使用的著作权法仍然没有对著作权转让进行详细规定,所以必须构建起系统完善的著作权转让制度,对转让形式、不同类型著作合同进行明确规定。
三、我国数字版权交易法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数字出版是国内国际出版界的发展方向,更多主体参与到数字出版领域,让数字出版物的内容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数字出版领域的法律问题也更加明显。这些法律问题的产生既受数字出版复杂性的影响,又受行业环境不完善的制约,数字版权交易与版权许可的法律制度需要逐步调整与修改。
1.缺少完善的传播权释义与监督机制。我国于2001年将信息网络传播权列入《著作权法》中,增加此权利可以有效的保护数字著作所有人的正当权益。2006年,我国出台保护网络信息传播权的相关条例,其规定数字出版交易中,著作使用人与权利人能借助授权方式,合法转让与获得数字著作内容。就整体而言,尽管目前运行的法律制度对数字出版领域的交易活动进行规范,但仍存在很多漏洞:首先现行法律制度中信息网络传播权仅仅局限在数字版权领域中的数字化传播权,缺乏完善性;其次对法制贯彻的具体情况缺乏全面的监督机制。
2.缺少多样化的授权与交易模式。我国数字版权涉及的法律,大部分将版权列为私权,权利人对作品拥有全面、完整的权利。根据法律条款,没有经过正式授权而进行的网络传播,尽管使用者想支付报酬,但此行为仍是侵权。根据法律规定,授权通常分为直接授权、默许授权和间接授权几种方式,也分为强制授权与自愿授权。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界主要包括三种授权方式:(1)数字出版著作使用方借助稿酬通知的方式,表达出付酬意愿,权利人能以此通知获得相应稿酬,但此方式在法律认定上仍属侵权行为;(2)著作人借助网络信息为出版商授权;(3)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团体等第三方机构让著作权人与使用人实现交易。不难看出,授权模式和交易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
3.缺少系统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机制和完善的交易合同。我国一直尝试运行著作权集体管理策略。数字出版界与传统出版界相比较,著作权集体管理团体面临着重要挑战。出版领域中,成立著作协会的目的是保障著作人的正当权利,是为著作权提供管理、服务的社会团体,属于非营利性著作权集体管理部门。数字出版交易量大、授权快速,但著作权集体管理团体难以在交易数字出版权过程中体现出应有功能,需要逐步健全并让其与数字出版市场进行有效对接。现阶段我国数字版权交易缺乏规范化的格式文本,实践中在签订数字版权交易合同时,经常存在术语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如“数字版权”不是法律术语而是行业术语,如果出现纠纷则难以寻找到法律依据。数字版权交易过程中,合同的开放性在显示出版价值时的作用特别重要。数字出版合同也许会出现功能性附加值与多种表现模式,如网络增值服务、广告收益等,而交易合同中难以全面体现出使用人与著作人的权利义务,所以数字版权交易的法律制度急需得到完善与规范。
四、我国数字版权交易法制的完善策略
发展数字行业必须有系统的数字出版法律法规与相关制度提供支撑。在发展数字出版业期间,其法律制度需要逐步完善与健全。所以,应该以数字出版特点为切入点,分析完善数字著作版权与交易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与意见。
1.健全数字出版权交易的相关法律。以修改《著作权法》为契机,相关部门要对数字出版物的类别进行明确,概括数字出版交易的知识概念,提高释义的可行性与操作性。另外,要对侵犯著作权的违法行为进行科学界定,全面拓展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范围,构建起符合数字版权交易条件的保护著作权法律制度,逐步完善交易中应用的法律制度,如《出版管理条例》等。建立系统、健全的数字出版著作版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借助信息技术,构建起完善的监督保障机制,有效维护数字出版领域的市场秩序。首先要重视信息技术发展,全面应用版权管理平台,建立起流程化的数字出版市场监控体系;其次根据数字出版作品的市场分类不同进行分类监督管理,针对各个类别特点实现规范化市场监管;最后,按照不同的信用等级开展监管,实行分级管理数字出版市场的策略,提高市场监管能力与监管质量。
2.通过界定知识共同许可,保护数字版权交易各方面的利益。数字出版时代,出版形式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拓展传统内容的升值空间,也让版权人无法全面知晓、有效控制著作的使用情况,更难以与使用者就作品内容进行授权与洽谈。而使用数字著作的人,]有经过授权而随意使用他人作品,如果应用在法律未明确规定的使用领域内,就是侵权行为,此情况不符合现阶段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的要求。
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教授劳伦斯・莱斯格研究自由软件运动期间创建出知识共享协议。此协议设计出六个类型的许可协调模式让著作版权人自由选择,可以同时满足使用者与版权人的不同需求。知识共享许可为作者版权提供了全面保障,属于“授权要约”的一种类型。在作品使用方面,权利人签订知识共享许可,不代表其放弃自己的著作权,而是在某种条件下允许在公共领域使用,并得到部分利益。例如著作版权人同意他人广播、放映、表演、展览、发行、复制以及借助信息网络传播自己演绎的作品和获得著作权的作品,但此期间使用者一定要在作品上保留权利人的著作权与署名权。
3.建设完善的数字版权管理制度,提高市场服务。建立、健全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必须适应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及其实际情况。数字出版是我国传统出版发展升级的重要要求,促进数字出版作品交易活动健康、持续发展是著作权集体管理团体的职能。现阶段,我国集体管理著作权环节上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工作模式,为了让著作权集体管理团体能满足新形势下数字出版的要求,相关单位要积极做好各种工作。首先要大力支持数字出版交易过程中的各种工作;其次要重视文化领域中不同著作权集体管理团体间的交流与合作;最后要建立起国家一级的著作权集体管理部门。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构建数字出版产业的专职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进而和其他著作权集体管理团体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五、结语
我国正处于建设文化强国、强调文化输出与发展软实力的重要阶段。数字出版既是出版行业的利润增长点和发展方向,也是当前产业政策关注的重点。但是数字出版行为本身相对复杂,运作的各环节存在较多的法律问题与风险。而我国目前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没有及时进行修改、补充,无法满足当前数字出版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全面分析数字出版权法制发展的现状,仔细分析版权交易中凸显的各类法律问题,提出完善的意见、建议,逐步推动数字出版业法治化、规范化建设,从而确保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青,沈秋蕾.数字版权交易视角下我国数字出版法制建设与交易环节的完善对策[J].出版广角,2013,(18):29-31.
[2]徐兴华.数字出版视角下的数字版权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J].保定学院学报,2013,(04):116-119.
[3]段海风.我国数字版权有偿使用制度的构建障碍及对策探讨[J].中国出版,2013,(09):22-25.
[4]王晓红.论我国数字版权保护[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64-68.
[5]王蕾.数字时代下的版权权益平衡机制研究[J].知识管理论坛,2015,(03):31-36.
[6]刘庆.数字时代背景下版权保护的法制审视[J].出版发行研究,2015,(02):74-76.
篇7
从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特点来看,传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有:制作、审查、广播(有线、无线传输)、接收。数字媒体技术为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互联网为审查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增加了难度,高速移动宽带网络为广播电视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而移动终端多样化为广播电视接收提供了优良条件。这些技术的发展,同样对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从法律法规、传播途径、内容监管等三个方面,提出改革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建议。
规范高速移动宽带网络下的广播电视传播途径
1.IPTV。IPTV是指通过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数字交互电视是集合了电视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和网络交互传播优势的新型电视媒体,它的发展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目前,由于电视节目内容的运营商多样化,因而对于管理部门来说,这种方式下应该严格审查,限制无许可证的运营商节目内容。
2.移动电视。目前,移动工具上安装电视设备,这些移动电视具备覆盖广、反应速度快、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的功能。这种情形,管理部门目前进行了很好的管理,但可以简化管理流程,下放管理权力,让移动电视内容更加多样化。
3.手机电视。随着高速移动宽带的覆盖(3G、4G无线网络),手机电视将会成为主流,用户可以随时获取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也可以随时获取网络电视视频节目等。今后,对于电视节目内容,主管部门可以采用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对于网络电视节目,管理部门应积极制定运营准入制度,制定运营政策,让企业合法运营,保证广播电视传播途径的规范性。
修订广播电视法律法规,促进企业的良性竞争
随着高速移动宽带技术的发展以及三网融合的推进,参与新媒体、视频广播的运营商将会逐步增加。我国快速发展的动漫企业就是广播制作领域的典范,同样,广播电视、电影节目公司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电视剧、电影的飞速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文化发展战略将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作为重点支持的发展战略新型产业之一,在这方面,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都鼓励优秀的广播节目制作,并且近年来得到了良性发展。
然而,随着近年来广播节目制作的增加,视频节目内容审查需要更多人力物力来支持,目前的管理制度无法适应今后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需要,因而可以下放部分审查权力,加快审查速度,当然在下放审查权力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审查责任意识,从而达到审查的效果。
目前,广播电视节目内容除了在电视上广播外,在互联网上用户可以方便地获取,从而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然而就目前情况来说,存在两方面隐患。一方面,我国在视频节目的传播、转载等方面缺乏严格的管理,导致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方的知识产权很难得到保护,不利于合法运营商的市场开拓,从而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为此,需要制定法律法规,引导各运营商尊重知识产权,合理经营,从而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很多非法运营商在互联网上传播不良广播电视节目,这极大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近年,尽管我国大力打击了互联网、手机的黄色内容,取缔了大量非法网站,起到了维护健康网络的作用,但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让非法经营的运营商受到严厉制裁。
三网融合使得能够上网的设备均可获得广播电视服务,对于管理者来说,市场竞争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用户使用自己开发的广播电视节目,对电视来说是收视率,对网络来说就是点击率。为了使广播电视节目能够更好地让用户获取,管理者应当从多方面提供广播电视服务,采用现场直播、网络直播同时进行,使得各种用户都可以获得直播服务。采用线上、线下服务,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获取服务。为了更好地提供这些服务,管理者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使资源得到最好的利用,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利用新技术加强广播电视内容监管
尽管法律法规可以很好地监管非法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传播,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运营商非法传播广播电视节目。目前互联网上传播的“黄赌毒”都是典型的非法内容。因而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利用新技术,加强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监管。
尽管高速移动宽带网络可以满足用户的视频获取需要,但主干网络需要使用带宽更大的技术,比如光纤网络来传输广播电视节目,此时可以利用视频过滤技术分析主干网的视频内容,减少非法视频内容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尽量堵住非法内容。利用云技术的强大计算能力,使用多媒体搜索技术,对各运营商的内容进行分析,进而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找出非法内容,从源头上发现内容。对于视频接收者来说,需要有专门的工具播放广播电视节目,国家可以规定在视频接收端工具中使用多媒体过滤技术,限制非法内容的传播,从而从使用者的角度堵住非法内容的传播。
注释:
①田慧爱:《深化对广播电视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的认识》[M],《前进》, 2001年第10期
②沈艺奇:《德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考察启示》[M],《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7期.
篇8
主体素质层面: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信息素质
执政能力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党员干部。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学习网络技术,熟悉网络设施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媒体,绝不能甘当“外行者”和“门外汉”。适应信息化的需求,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信息素质的培养。
要注重对党员干部正确信息观念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党执政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的过程,执政党职能的有效履行,有赖于适时、准确的信息。换言之,信息及信息网络已成为现代执政党的神经系统,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党员干部正确信息观念的培养,使他们强烈意识到“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力量”。要引导党员干部勇于学习各种新的信息技术,善于用新的信息技术来为更好地执政服务。不要认为与网络相距较远,其实就是建立在现代科学进步的基础之上的。
加强对党员干部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能力是指人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要加快建立党员干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制度、统一标准和培训大纲,编制一批高质量的实用培训教材;将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培训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教学计划,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党员干部进行在岗培训,充分利用院校教育资源,开展相关培训;制定公务员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等级考核制度,将该考核纳入公务员业务考核范畴。
加强党员干部信息道德的培养。在执政信息化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既是信息生产者、加工者,又是信息传播者、使用者,他们是否严格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是否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保守商业秘密、维护信息安全等都事关执政效果的好坏,事关社会安定,因此要强化他们的信息道德教育,使他们能够严格自律、自觉践行信息道德义务,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法律规范层面: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
信息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公民信息权力的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都离不开法律和制度的有力保障。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不同程度地对传播媒体实行干预和控制,以保证他们不偏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轨道,并要求它们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服务。由于网络媒体在技术上难以完全控制网络上信息的和传播,我们更需要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法律法规及网络市场管理与规范体系。
完善我国的信息法。要加快建立电子文件法、电子签名法、电子版权法、数据保护法、电子身份证法、信息资源的管理、传递、交换条例等。为了更好地打击网络犯罪,保护网络安全,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为打击计算机犯罪提供必要的依据。
建立我国的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尤其须对电子信息的公开作出明确的规定。党在执政过程中的信息化意味着党和政府的决策信息公开,意味着党和政府通过信息网络为社会提供信息和其他服务,因此建立我国的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将党务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对于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和完善必要的技术标准。加强信息化建设,关键要搞好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电子公文交换技术标准,这是国外政党和政府推进信息化过程中的普遍经验。我国虽然在这方面做出过一些具体规定,但至今还没有制定出相关标准,特别是在技术标准方面几乎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为推进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必须制定和完善必要的技术标准。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采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资源建设层面:充实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需要的网络资源
主动建设好网络资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执政党资源建设层面可以分为两项内容,一项是意识形态资源,另一项是民主效率资源。
篇9
一、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一)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数字档案馆可通过培训、讲座和BBS讨论等方式来向档案馆工作人员和咨询用户传授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减少数字档案馆服务过程中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发生。
(二)加强立法保护
目前,我国在网络知识产权的专门立法及网络作品的法律保护方面还很薄弱,只有一些相关的法规可供借鉴,如《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著作权法及实施条例》、《专利法及实施条例》等。虽然这些法规条例对于网络信息环境的有序化、法制化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但我国还应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制环境,借鉴国际上网络知识产权立法的成功经验和通行惯例,加快我国网络信息环境的知识产权立法,建立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
(三)完善数字档案馆工作制度
档案利用既要符合档案法律法规,又要符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目前,档案法律法规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协调的问题,《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利用、公布档案,不得违反国家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因此,对于现行档案法律法规,有必要认真进行清理,将那些与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有冲突的条款加以修订,使数字档案馆避免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
二、把握信息服务的尺度
各国版权法都在不同程度上赋予数字档案馆对信息资源“合理使用”的权利,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共享。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应以其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传播信息应以取得权利人的授权许可为前提,以免造成对知识产权的侵犯。数字档案馆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环境,澄清服务中使用的各项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把握好尺度,遵循“合理使用”限定的范围、权限。
三、慎重对待超文本链接
在超文本链接设链时,应提倡使用正当链接,即使用外链方式直接链接到他人的网站首页,注意保护被链网页的完整性,少用容易引起侵权纠纷的内链方式。在网页中,设链要慎用加框链接,如果必须使用,应事先取得被链接者的许可,避免发生版权纠纷。对于其他网站不正当链接,可采取ASP技术,使其他网站的任何链接必须首先链接到首页后才能进一步链接,以保证网站网页的完整性。DRS中所提供的链接服务若涉及侵权作品,在收到著作权人要求停止链接时,有义务采取积极措施,立即移除,制止侵权行为继续发生。只要在版权人提出侵权通知后及时采取移除措施,就不会承担连带责任。
四、强化参考源知识产权保护
(一)加强参考源的知识产权立法
加强数字档案馆参考源立法,尽快建立适当的参考源保护制度,为数字档案馆信息活动提供法律保护。在制定数字档案馆数据制度时,应遵循稳定性、衔接性、前瞻性和立法主动原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中国特色的参考源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既充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又给予参考源投资者一定的鼓励,从而促进社会信息产业和数字档案馆的良好发展及多元服务。
(二)建立和完善法定许可制度
法定许可使用是除合理使用以外的另一种对权利人的权利加以限制的形式。它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以特定的方式使用已发表的作品,虽不需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应向著作权人支付使用费,并尊重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的制度。著作权制度的核心是通过适度保护作者依法享有的经济权利与精神权利,禁止或限制不劳而获,从而激励知识创新和知识扩散活动,平衡作者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法定许可制度有利于促进数字档案馆的发展。
五、数字档案馆的知识产权相关声明
在知识产权不成熟的环境中,采用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声明。如著作权声明、合理使用声明、用户须知声明、免责声明,能规避侵权风险,减少甚至豁免侵权责任。大多数数字档案馆都有相关声明,其中采用用户须知声明的形式最为普遍,即在用户须知的条例中大致列有数字档案馆服务范围、方式及用户使用档案馆资源的合理限制。
六、优化技术支持
数字档案馆的正常运行最终要依赖于技术。根据不同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如不在著作权保护期内的作品、公有领域的作品、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或购置的各种数据库等,都应按有关规定,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实现其知识产权保护。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对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一是加强权限设置,合法用户可通过口令访问,或通过IP地址设置,限定某IP网段的用户可以访问。二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采用加密与数字签名技术,防止网络信息在传输时被窃取或破坏。三是采用数字水印技术,使用户只能在屏幕上阅读。一旦该文本被复制,则该水印会在文本中央明显地显示版本信息;要想正常阅读、复制文本,用户只有向作者申请合法使用。四是CA认证技术,用户可通过向版权控制机构申请获得CA证书,成为合法用户,才可以正常使用。
篇10
作者简介:韩学志(1968- ),男,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国际经济法等。
摘要: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机制,包括各种软硬件和司法主体、网络著作权主体等,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共同发挥作用,并在有关法律和规制的制约之下,形成协同运行的基本模式,加上基本的实施策略,这样才能实现网络法治,有效保护网络著作权。
关键词: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D92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0-0139-06
Systema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Judicial Protection of Internet Copyright
HAN Xuezhi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Abstract: The judicial protection mechanisms of internet copyright consist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soft wares and hard wares, judicial subjects and internet copyright subjects, which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under the control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cerned. This fundamental model and the executiv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ensure the rule of law in the field of internet and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internet copyright.
Key words: internet copyright; judicial protec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新世纪以来,因特网进入商业化时代,人类社会也真正开始进入了网络和信息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超速发展、广泛普及和应用,借助因特网的作品大量出现,网络作品的著作权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如何保护网络著作权,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已经成为业界和法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作为法治国家,理应通过著作权的司法保护,维护其著作的合法权益。同样,网络著作权也需要通过司法保护,才能保证网络作品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而我国现实普遍存在的网络著作权无暇顾及或力不从心的状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利益的驱动,侵犯网络著作权的案件时有发生[1] ,而且这类侵权行为愈演愈烈,造成了著作权人的许多重大损失,有违法治国家的法治目标。因此,弄清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建立健全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机制,加大监管和司法力度,有效保护网络著作权,就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价值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作为知识产权中涉及面最大的权利之一的私有财产,开始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起源于英国在1710 年实行《安娜法令》,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自此欧洲各国和美国亦相继开始制定和颁布相关法规,现代著作权法从此得以形成和发展,并逐步成为各种著作权保护的国际公约形成国际体系。随着网络的发展,著作权保护受到新的挑战,美国率先在1995 年的《知识产权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白皮书)引发,日本、欧盟等也了相应的文件。1996 年12 月20 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制定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唱片条约》(WPPT) 为国际社会和各国的相关法规建设打下了方向性的基础[2]。相关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研究也逐渐完善。
我国著作权的保护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1990 年9 月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2 年,中国正式加入《伯尔尼公约》,以及相继加入的其他知识产权组织或公约,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正式融入国际大家庭。同时由于互联网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网络传播的司法案件开始产生并增多,相关的管理和管理依据也应运而生。对于该领域的学术研究,也不断有专家学者出版著作与,对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有了新的理解,但是都局限于保护的模式、保护的范围、案件地域管辖等方面,对于司法保护少见论述,网络的迅猛发展对于著作权纠纷也吸引了更多权利人的关注,成为司法实践的重要研究课题。
网络著作是指在网络上的作品,即依靠数字技术产生并在网络上运行、具有自身独创性又可复制的文学、艺术、科学等智慧成果的总称。网络原创作品都拥有著作权,受到著作权法、版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网络著作权,就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
1.1网络著作权被侵犯的主要表现
网络的空前普及,造就了我国大量的网民队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3]。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网民队伍最为庞大的国家。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日益勃兴在促进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侵权、网络诈骗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许多网站被各种网络著作权纠纷所困扰成为网络经营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甚至已经威胁到我国网络信息的集散和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网络侵权是指“未经权利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擅自在网络上传、下载、转载或以其他不正当的方式行使专有权利人享有的权利的行为[4]。”对网络终端用户的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未作明文规定,但是在第二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将作品通过网络向公众传输是属于著作权规定的一种使用方式。著作权人理所当然享有使用方式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这种方式,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因此,对于任何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得将其作品上网传输,否则视为网络著作权侵权,但法定许可的例外。网络著作权被侵犯,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对作者发表权实施侵害。作者的发表权,是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5]。在网络上,一些人未经作者允许,擅自将作者的作品发表于网络上,这就严重侵害了网络作品作者的发表权。
(2)侵害作者的署名权。 署名权是作者在其创作的作品及其复制件上如何标记作品来源的权利[5]。网络上,往往可以复制、修改原作品内容,这样,作品人的署名也就容易篡改,这就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权。与署名权被侵犯相关,侵权者将著作人的作品篡改其署名,改为自己或他人的姓名再行传播,这在侵犯作者署名权的同时,也损害了作者的名誉权、荣誉权等人身权利。
(3)侵犯作者的修改权和作品的完整权。 修改是对已完成的作品形式进行改变的行为,这只能是原作者的权利,原作者可以自行修改或委托他人修改。作者拥有保护自己作品完整的权利,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5]。现实是,一些人并未经过作者同意,在复制、公开他人作品的同时,肆意将原作改变、歪曲、篡改,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这就侵害了原作者的修改权和原作品的完整权。
(4)侵犯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等。原作者的著作财产权包含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放映权等,一些人未经原作者同意,擅自将他人作品发行、展览、放映、复制,这是严重侵犯作者著作财产权的行为。
(5)侵犯著作权人的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著作权人在网络上向公众有偿或无偿提供自己的作品、演出制品或录音录像制品等成果的权利。未经作者同意,私自传播著作权人的作品,就是侵犯了原作者的网络传播权。
类似这些侵权行为,严重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极大地侵害了网络用户的利益,网络侵权,既直接危害著作权人的财产权、人身权、名誉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也因为篡改原作,资源的真实性被破坏,用户得到的是虚假信息,这实际上也损害了广大用户的利益。如此愈演愈烈的侵权行为,破坏了网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来自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发表的公告称,仅2010年1年,该中心就接到公众举报信息391111件次,其中有关网络诈骗类举报占238%[6]。各种不良信息的集散直接造成对社会稳定秩序的威胁。
1.2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现实普遍存在的严重的网络侵权行为,需要加大管理力度,依托法治,有效保护网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由于网络侵权纠纷交织着著作权的专有性与互联网的虚拟性、开放性、全球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平衡著作权与互联网之间的利益也成为司法界较长时间内的一项重要任务[7]。
1.2.1必然性:唯有法治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网络著作权
必须构建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机制,才能有效保护网络著作权,这是网络时代和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从美国网络法学者劳伦斯莱斯格的网络行为规制四要素理论中得到启迪。劳伦斯认为,现实社会中的人,其行为受到四个要素的制约,即法律、准则、市场和结构,这四个要素构成了社会秩序规范化的规制模式,如图1。
在这四要素的规制模型中,法律是前提,法律直接规制人的行为,法律还通过对准则、市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来间接地规范人的行为。显然,法治社会中,法律要素是居于高阶的核心地位的因素。因此,类似网络法治问题,需要通过司法途径,直接或间接规制网络行为人,这才是维护网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根本性的办法,通过司法途径,保护网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这是法治社会的必然性意义。
1.2.2必要性:保护网络著作权,是社会进步与法治的需要。
从必然性知,惟有法治,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网络著作权。现实存在的严重的网络著作权侵权现象,这与我国法治国家的目标和环境是格格不入的。法治国家,不能允许某方面特殊化,不受法律监控,所以,基于网络著作权被侵权的现实,以及法治国家的尊严,实施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既是必然的要求,也是完全必要的。只有实施司法保护,才能有效保障网络著作权。
网络的虚拟性,使得道德规范鞭长莫及。网络不同于其它传播途径,主要在于其信息集散、人际交流、商务政务等,都是在虚拟的环境中实现的,这种网络行为自由出入于虚拟和现实之中。就是说,许多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直接表现为务实的现实交际,而在网络上,这些行为又表现为看得见摸不着或某种形式的转换等,具有虚拟性。例如现实的著作文本,在网络上只是通过数字化而表现的计算机的屏幕文字。网络上的商务,即电子商务,也必须与现实商品交换结合起来,才能完善。例如网上购买商品,在选择、付费等手续办完之后,还要经过实际的包装、托运和签收,电子商务才告完成。这种虚拟和现实的共存、互换,使得人际间可能是互相看不到的,这就使得双方的监督失去了直接性;同时,许多网络行为是匿名的、隐藏的或假托的,因而无法完整显现行为人的所有行为,这样,行为人出现违规、失德或损人利己行为时,道德规范无法实施有效的监控,行为人可以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实施着侵权或违法行为。所以,仅仅依靠网络道德宣传和规范是无法保护好网络著作权的。
网络的功利性,使得慎独自律苍白无力。在现实生活中,有关人格人品的养成,人们在呼唤直接的干预的同时,更强调主体的“慎独”,即强调主体的自我从严要求,搞好自律,以保证秉公守法。但是,人的需要理论揭示了人的各种需要是必然的,为了实现人的需要,一些行为往往是不择手段不顾后果的。依托在功利欲望中的许多行为就无法用慎独和自律来限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行为人会置慎独自律于不顾。
所以,真正能使网络著作权得到保护的,必须通过法治。网络法治的必然性、必要性,都说明,只有实施司法保护,才能有效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构建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机制
对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是我国著作权立法的根本目的之一。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实施法治,才能有效保护网络著作权。笔者认为,必须从理念更新做起,通过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积极参与到网络规范的实务中来,多种因素的有机组合,组成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机制,加大网络法治的力度,这样才能有效保护网络著作权益。
2.1整体机制的构成因素
所谓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后由自然科学引申到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具体是指事物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联结方式,以及通过它们之间有机联系而完成其整体目标,实现其整体功能的运行方式。机制体现系统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是促进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机能[8]。从这个概念延伸,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机制,是指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联系的方式和过程,是基于相关因素组合和有机运行的大系统。根据网络著作权和网络法治的实际,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机制,其构成因素大体包括:网络法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司法机构和人员、监管鉴定机构和人员、网络法治的技术力量、经费投入、有关硬件、司法措施、司法流程和反馈体系等。在这个整体机制中,主要包括了法制和司法的相关因素,不包括著作权人、网络行为人、违法行为和司法对象等,即侵权主体、侵权构成要件不包括在司法保护机制内。因为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大系统,面对的是有关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违法行为。
法律法规:包括现有的有关网络著作权的法律、法规和文献,也包括随着社会发展和网络实际需要而新制的法律法规等。现有的如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5年国家版权局与信息产业部联合的《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2006年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2009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录)》,以及区域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有着强大的法阶地位,能有效保护网络著作权益,这是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司法机构:既指一般的法院、法庭等司法部门,更具体到主持网络法治的司法主体,例如网络法治办公室、网络法警部门、网络监管机构等。
司法人员:网络法治机构的具体执法人员。
经费投入:保证网络著作权维护的经费。
网络规制:网络运行的游戏规则。
司法措施:司法保护的具体实施程序、方法等。
社会网民:指一般受众、读者、上网人员等。
这些因素及其有机联系,构成了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机制。
2.2整体机制的基本框架
显然,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机制又是一个系统,若干因素的有机组合,构成了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互动结构。我们概之如图2。
在这个机制中,所有因素指向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因素之间互相联系,共同发挥作用,构成了软硬件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
2.3基于保护机制的运作模式建构
要使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所有的因素都集中到网络法治上,就需要形成基于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机制的运行模式。简单来说,除了上述基本因素之外,还需要各种硬件、软件和法治流程的有机组合,需要这些软硬件的互动和整体运作,形成网络法治的整体格局。其中,流程包括司法过程、环节等。其它软硬件包括制度、规则、投入和场地、物品、技术载体等。反馈体系指司法过程和结果的反馈渠道、反馈过程、反馈结果的处理等,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运作模式如图3。
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机制,强调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所有因素,构成一个整体,各自依据自身功能,发挥作用,共同实现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除了司法主体、著作权主体的相互配合之外,还需要广大网民参与其中,需要各种因素的相互配合,在网络法治要求的基础上,全力推动,并以著作权人满意和社会满意为最终目标。
3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机制的策略
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是一个整体机制,其运行又必须有一定的运作模式,而要发挥机制功能,使模式有效运行,还需要一系列的具体实施策略。
3.1提高认识,强化网络著作权保护意识
网络著作权保护的首要对策必须从思想上构筑司法保护的明确理念,密切关注网络传播技术调整应对决策,及时适应新问题发展要求,保证在思想上重视,认识上统一,逐步形成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共同自觉性。坚持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与文本为立法基础的前提下,逐步加大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以适应适合我国发展的需要。著作权侵权行为较为复杂,如果仅仅依靠有关司法机构的保护行为进行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是显然不足的。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在该领域成熟的司法实践做法,如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相关经验与措施,采用由政府、司法部门以及著作权保护机构的法治行为,与企业、民间团体以及个体的保护行为相结合,同时辅之以著作权拥有者、产权所有者以及产权使用者的共同努力,形成由上而下全民化知识产权保护形势。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加强著作权人的自我防范意识,同时也要提高广大网络用户对网络著作权的认识,自觉守法,避免侵犯著作权人的权益,维护网络法治秩序。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也要加强其监督意识,从而更大层面上尽其合理的使用著作权注意义务。通过网络著作权信息传播保护、合理运用著作权,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工作才能更加顺利地展开,才能顺应国际化不断发展,有效地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3.2有效运行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机制
不能把保护机制束之高阁,而应紧密结合网络发展实际,具体运行保护机制,实现对网络著作权的有效保护。可以采取多方面立体运作、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办法,保证整体机制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在立法层面,需要政府、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和广大网络参与者,共同关注,共同知法守法。宣传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普及网络知识产权知识,让全民知法守法。特别是立法机关,要加强有关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相关立法,制定专门的基于网络信息知识产权法等,使网络信息知识产权保护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在立法机制上基于WTO、世界版权组织、《伯尔尼公约》等机构与条约的保护和约束与国际接轨。
在执法方面,应该尽快组建更专业化、技术化、规范化的执法团队,例如网警制度、监管制度等,都要建立并具体落实,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督体系,能更有效地打击侵权行为,保护网络著作权益。在技术方面积极引入高新技术,如通过对网络作品相关数据的加密、限制访问、建立防火墙等技术,科学地维护网络著作权。在网络作品的管理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建集体管理组织,并给以授权,从而更好地为著作权人或与权利人有关的权益主张诉讼、仲裁活动。此外,要加强跨国联合,与各国一道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著作权益。
3.3完善对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技术措施的法律规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各国制定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明显无法适应。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起步相对较晚,在新技术条件下许多概念无法规范,某些权利内涵无法包括现有内容,完善和调整网络著作权法规的需求日趋迫切。因此,必须尽快构建和完善对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规制。
技术措施是著作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著作权而采取的私力救济方法,著作权人为了防止他人非经授权接触或使用其作品或录音录像制品而采取的技术上的手段和方法。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技术措施,要有具体规定,包括法律的界定和法律责任的确认。法律的控制将会被技术的控制所取代,因此法律的设计也会被技术的设计所取代[9]。然而,这些技术本身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一种技术保护措施可能未被其他技术措施破解、攻击或者规避只是暂时性的。现在,没有人怀疑技术总会有漏洞,而且越是复杂的技术,存在的漏洞可能越多。所以有人说,可以加密就可以被解密,而且解密的行为和手段将继续如侵犯版权本身一样难以被发现。当加密这类技术很容易被网络黑客破解或攻击时,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立法支持这种技术并禁止对这种技术的破解或规避,这种技术[10]往往也很难奏效。西方发达国家注意做好对网络著作权受保护技术措施做出明确的法律界定,这将有利于依法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如欧盟委员会对保护技术措施规定是:如果用户对某个作品或邻接权客体的访问,必须在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运行访问代码或者程序才能进行,则这类技术措施被视为有效的技术措施。就是说,技术措施就是用来防止或禁止侵犯法律规定的任何著作权相关权,或侵犯数据库特别权利的任何装置、产品或装入装置、产品中的零部件欧盟:《信息社会有关版权和相关权协调的指令草案》,1997。为此,我国也应该规定哪些技术措施是有效的,是法律认可的,同时制定出破坏技术措施的侵权类型;而对破解技术措施装置的制造者、销售者,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例如对破解网络技术措施装置的制造者、销售者,其行为给网络著作权利人造成财产损失的,侵权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轻微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破解装置,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1]。
总之,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机制建构,应该是在网络法治基础上,司法主体的有效运作,加上网络著作权主体和广大网民的共同参与,构成整体机制运行的互动模式,共同打击侵权行为,这样才能实现网络著作权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李净.2008年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例探析[J].信息网络安全,2008(12):73-74.
[2]任晖.中国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问题浅说[J].学理论(下),2010(5):105-107.
[3]邱丽平,高志刚,赵秀珍.强化央企网络传播的基本措施[J]. 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2(3):92.
[4]吴永福.浅析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0(9):88-89.
[5]刘春田.知识产权法(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0-73.
[6] 法治网 “网络侵权”现象已经威胁到中国电子商务健康发展[EB/OL].http://.cn/bm/content/2011-03-16/.
[7]邹韧.2011版权纠纷回顾:著作权案件出现新类型[EB/OL].国家知识产权局网:http:///mtjj//2011-12-28/.
[8]卢克谦.“机制”论略[J].沙棘:科教纵横,2010(5):264-265.
[9]龙井瑢.论反规避技术措施条款对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限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