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历史主义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历史主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历史主义

篇1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女性主义 中国科学

Abstract

Postcolonialism,Feminism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of Science: Some Theoretical Possibilities in HistoriographyDuring its different periods, the study of history of science has different topics, and made the same topics had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and meaning. New theories and perspective bring the study of history of science with new form and new interpretation constantly. Very often, some ideas,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that came from other fields, have influenced history of science. For example, in recent years, postcolonialism and feminism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text, and they have shown their vitality in many fields,including history of science. Some scholars have noticed already these new theories’ value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of science, however, related studies have not become mainstream in this field. Based on the standpoint of historiographical perspective and methodology,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possible influence and value of postcolonialism and feminism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of science.

Key words: postcolonialism feminism Chinese history of science.

柯林伍德说过,研究任何历史问题都不能不研究其次级的历史,这里的次级历史指的是对该问题进行历史思考的历史。[1]站在科学编史学的立场,反思科学史研究的过去,分析和借鉴新的研究视角与纲领,对于促进科学史学科发展来说极为重要。

一 引言

20世纪之前的西方科学史研究基本从属于科学家与哲学-历史学家两大阵营,形成了相应的两大编史传统。这两类编史者基本上都不是职业的科学史家,他们编写出的专科史和综合史,都是实现各自领域某种目的一种手段,没有形成独特的编史纲领。在编史方法上,直到萨顿为止的这些编史学传统,往往都以编年史研究为主导,[2]在编史观念或多或少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实证主义哲学把科学史看成是一系列新发现的出现,以及对既有观察材料的归纳总结过程,是不断趋向真理和进步的历史。在这种哲学背景中的科学观和科学史观影响下的科学编史工作,大多采用的是编年史方法,把科学史看成是最新理论在过去渐次出现的大事年表。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亚历山大柯瓦雷开创的“观念论”科学史研究传统开始在科学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编史传统强调科学的进步体现在科学理论与科学概念的进化上,可以说是新康德主义哲学史方法在科学史研究领域的某种体现。与此同时,另一种编史纲领也逐渐形成,这种社会史的编史纲领受历史观和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的影响,强调把科学的发展置于复杂的背景下进行考察,更加关注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环境对科学发展的影响。([3], p.24)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和“社会建构论”等思潮对西方科学史研究产生的影响也开始明显起来。

可见,西方科学史学史上的历次重大变化都受到了其他领域新观念和新方法的影响,积极吸收这些新的观念和方法,促成了科学史学科的不断进步。目前我国科学史研究仍然以实证传统为主,研究方法大多限于历史文献的考据和分析。尽管实证传统今后仍然可能是中国科学史研究的主要编史纲领之一,但要促进科学史学科的全面发展,我们也必须及时、合理地吸收相关领域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近些年来,西方科学史研究开始引入了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展现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对此,我们需要给予适当的关注。

二 后殖民主义科学史及其启示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带有鲜明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民族文化、文化权力身份等新问题。[4]这一思潮是在对殖民主义的长期反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有葛兰西、法农、福柯、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莫汉蒂和汤林森等。

后殖民主义思潮最初集中在文化领域,主要关注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与阐释焦虑、文化殖民与语言殖民、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思潮开始影响到科学史研究,有关学者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科学在文化殖民中的作用与位置。虽然目前国内在文化研究等领域对后殖民主义的已形成了某种热点,但在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中,有分量的相关的研究却依然不多见。

美国科学史家路易斯佩尔森(Lewis Pyenson)将“殖民地科学”作为一个专门领域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从1982年开始,以“文化帝国主义与精密科学”为题,论述了德国、荷兰和法国的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天文学与文化帝国主义的关系。佩尔森认为,西方人总是把自然的数学法则看成是文明的显著标志,把由资本家支持发展起来的近代科学摆在世界面前,以显示其文化人的姿态;而实际上,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牛顿原理等这样一些物理法则对于实际应用来说,并非唯一有效。例如,对于建造结实耐用的桥梁来说,牛顿原理的作用,如同哥白尼理论对于航海那样,都不那么必需。理论上的一致性并不等于实践上的一致性。但是,殖民地科学家的工作由于显示出对自然的操控能力而得到了殖民地居民的尊敬,他们的工作为欧洲的优越性提供了根据,他们通过抽象活动抑制了从属地区的独立情感。通过文本分析,佩尔森还揭示了法国殖民者的科学文化殖民策略:仅仅显示科学优势还不能完全抑制殖民地人们的自由思想,他们还必须被说服,解放的程度是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而自然提高的,任何东西也不能取代由科学带来的发展及其价值和意义。[5]

佩尔森的工作在科学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医学史家保罗帕拉蒂诺(Paolo Palladino)和米切尔沃伯斯(Michael Worboys)在对他的工作进行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科学史研究。他们批判了佩尔森关于描述性科学和精密科学的划分,认为精密科学同样带有帝国主义色彩;批判了佩尔森把文化殖民主义单独抽离出来考察的做法,认为科学文化殖民与经济、政治殖民等是交织在一起的;批判佩尔森忽略了殖民地科学文化对于宗主国科学文化的影响,忽略了殖民地人群的视角,并在潜意识将科学与帝国主义的关系简单地看成是帝国科学向殖民地单向的流动等缺陷,强调西方科学与殖民地科学之间的互动关系。[6]

此后,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动向是,西方女性主义学者桑德拉哈丁(Sandra. Harding)将其女性主义理论置于后殖民主义研究这样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之中,坚持科学在文化上具有多元性这样一个基本立场,阐明了欧洲扩张与现代科学出现在欧洲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哈丁的工作中,充分地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在深层背景上的趋同。哈丁认为,后殖民时期的科学技术研究是从欧洲中心文化之外确立其关注和概念框架的,这一研究将运用包容性更广的科学定义,这一定义鼓励我们重新考察它何时是有用的、何时求助于一个更有限制性的定义代价太高。“科学”将被用来指称任何旨在系统地生产有关物质世界知识的活动。在这种宽泛的科学定义下,所有的科学知识,包括近代西方确立起来的科学,都是所谓的“地方性知识”,或者“本土知识体系”。她认为,后殖民主义的科学技术研究的这种策略使得其能够探究不同文化的科技思想和实践的特色,它不仅可以为原有的概念框架添加新的研究主题,还能迫使概念框架本身发生变化。([7], p.11)在这里,“本土知识”,或者说“地方性知识”的概念,是一个及其重要核心概念,正是在对这个基本概念予以注重的基础上,我们才会推论出一系列重要可能结论。

后殖民主义科学史站在与传统科学史完全不同的立场上,从一种新的视角提出了诸多全新的见解。例如,在传统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中,往往只关注近现代欧洲的科学,那种“地方性的知识”只在人类学之类的领域中才被合法地研究;而后殖民主义的研究立场则在多元文化的意义上,把“科学”的概念进行泛化,将各种“地方性知识”包容进来。后者的观念对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来说,有很大的价值。

首先,涉及到的是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的合法性问题。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和“李约瑟难题”这两个问题曾一直困扰着中国科学史的研究者们,至今仍无定论。早自20世纪初,任鸿隽、竺可桢等老一辈科学史家就已讨论过前一个问题。实际上,这些前辈们所指的科学,是在近代欧洲出现的科学理论、实验方法、组织机构、评判规则等一整套东西。如果我们将科学定义在这个范畴,那么中国古代无疑是没有科学的。很多持“无”观点的学者也多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而持“有”的学者,往往更多的是从民族自尊心的立场来考虑,要为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提供一个合法性的地位。因为如果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还哪来的科学史研究?然而,立足于后殖民主义科学史的立场,这一问题已经被消解了。因为在后殖民主义看来,与其他文化的系统知识传统一样,现代科学技术从若干重要方面看也属于地方性的知识体系,它们也产生过系统的无知模式。([7], p.74)在这样一种观点下,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的合法性地位便勿庸置疑。既然普适的、唯一的、标准的科学体系是不存在的,近代西方科学也是地方性的科学体系,我们不需要拿它来作为参照对象,就可以找到自身的研究合法性。同样,“李约瑟难题”在此也可以得到解决。因为都是地方性知识,所以就不需去讨论“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意义上的科学”的问题。正所谓“在当我们采取了新的、不将欧洲的近代科学作为参照标准,而是以一种非辉格式的立场,更关注非西方科学的本土与境及其意义,‘李约瑟问题’就不再成为一个必然的研究出发点,不再是采取这种立场的科学史家首要关心的核心问题了。”[8]

其次,从这一扩展的科学定义出发,后殖民主义的视野将为中国科学史研究,尤其是古代科学史研究开辟广阔的问题域。

由此所涉及到的,实质上是一个科学观的基本问题。原来被看作是民间信仰或巫术迷信(而在实际的分析中却可以看出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的那些知识,在这里也取得了被研究的合法性。例如,针灸学、草药学、古代妇科、女医等都可得到与传统的数学、天文、物理等知识相类似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主流科学史也曾研究过燃素说、炼金术等内容,然而不同的是,它是把这些主流科学之外的内容作为与主流科学相关的背景来研究,而后殖民主义科学史却给予这些非主流的知识以独立的合法性地位。此外,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学术思潮,其研究方法十分多样丰富,大多采用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这些具体的分析方法也可为中国科学史研究所借鉴。

三 女性主义科学史及其启示

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从西方女权主义政治运动中派生出了女性主义学术研究,它运用女性主义特有的观点和立场,将关注的焦点对准了范围广泛的各门学科。([3], pp88-89)其中,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源于与科学相关的政治运动,这些政治运动使得学者们开始思考科学史上女性科学家如此之少的根本原因:究竟是女性出了问题,还是科学出了问题?科学在本质上是否与父权制相关?

为回答这些问题,西方女性主义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者一方面开始致力于寻找科学史中被忽略的重要女性科学家,恢复她们在科学史上的“席位”。这些研究既希望通过补充女性科学家的历史来完善既有的科学史,也试图确证不是女性出了问题,而是科学出了问题。另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批的学者转向批判科学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揭示近代科学的“父权制”根源。例如,女性主义学者卡洛林麦茜特(Carolyn Merchant)、伊芙琳福克斯凯勒(Evelyn Fox Keller)、桑德拉哈丁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科学从其历史起源开始,便具有性别建构的性质。[9]与此同时,很多女性主义学者注意到,这种被社会性别观念和性别意识形态建构的科学,反过来又进一步说明和强化着社会性别观念本身。他们通过研究自古希腊到20世纪的生物学史和医学史,充分说明了科学对性别差异和性别本质的建构和强化关系。例如,席宾格尔(Londa Schiebinger)、图安娜(Nancy Tuana)、欧德苏瑞(Nelly Oudshoorn)等就从不同角度进一步揭示了科学与性别意识形态互相建构、互相强化的本质。[10]可见,正如唐娜哈拉威(Donna Haraway)所认为的,批判性女性主义科学编史学不必将自身局限在科学中的女性主题上,而应该从各种角度深入分析科学中随处存在的父权制现象,[11]也正是这种批判性的分析视角,构成了女性主义科学编史学在科学史研究领域的重要位置。使得女性主义科学编史学越来越成为西方科学史研究的一个新颖而极具潜力的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 [12]这里就这一新的编史观念之于中国科学史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与价值做初步的理论分析。

第一,这种新的科学观和编史纲领的引入,将给中国科学史研究提供新的问题域。

如同思想史编史传统的出现为科学史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一样,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关注女性对科学所做的贡献,关注科学背后隐藏着的性别权力关系结构,关注科学事件对女性的影响,关注科学对女性本质的规定,关注与女性相关的“边缘”科学史等这些不能为以往科学史研究所注意到的内容。如果把女性主义视角纳入到中国科学史的研究中去,无疑将会为中国科学史研究开辟广阔的问题域。

传统中国科学史研究对女性关注很少,有的学者可能认为,女性科技人物研究得少,不是因为他们不关注女性,而是因为她们本来就对科学贡献少,历史文献记载的也少。事实上,在近期学者对中国古代所有科技人物的生卒年资料进行搜集时,收编了上溯春秋时代,下迄民国末年,甚至少数延伸到20世纪50年代;空间上限于在中国出生和去世者,以致少数在外国去世者在内的中国古代科技人物;本着凡是能找到的妇女科技人物,全部收编的原则,最后在所收入的1522名人物之中,女性确实仅占19名。[13]然而,站在女性主义立场来看,这正说明了女性在科学史上的“集体失忆”,她们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她们的科学工作被由男性掌控的历史文本所忽略和边缘化,她们没有话语权,没有历史记忆。为此,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除了要挖掘和恢复被以往科学史忽略的女性科学人物之外,更重要的是从既有科学历史文本中分析女性受压制、被忽略的原因,解构文本背后的性别权力关系。 ([14], p.166)

以医学史为例,要研究中国古代女医问题,从女性主义编史学的视角出发,首先必须进行古代女医的发现、填补研究。然后还要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性别制度的规定及其在医学领域的体现、古代医学实践中的实际运作与性别制度、观念的规范之间的差距、男医与女医的个人身份认同、医学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与“女医形象”等问题,分析古代各种医学话语本身的非中立性、非客观性,重新思考古代医学领域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假定等等,这些都是不可能在有性别盲点的科学史中被考虑到的内容。医学史的情况如此,其他学科史研究的情况也如此。

第二,这种新的科学观和编史纲领的引入,将为中国科学史研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方法。

尽管女性主义学术研究内部流派纷呈、观点多样,但作为学术研究,它们共享一个基本的概念范畴,即社会性别(Gender)。这一概念指的是,社会文化建构起来的一套强加于男女的不同看法和标准以及男女必须遵循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等,它区别于传统的生理性别(sex),是社会建构的产物,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14],p.4)社会性别既是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其基本的分析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除了会发现传统科学史研究发现不了的新问题之外,还能对传统科学史已经研究或正在研究的问题,从新的分析方法和切入点入手,得出与前者不同的结论和评价。

笔者曾以第八届东亚国家科学史会议论文集中的两篇医学史论文作为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这两篇论文考察的都是中国古代女医问题,但由于采用的视角和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和分析的深度也有所不同。[15]具体而言,其中一位学者通过对古代女医的医术技能、医学教育和医学地位等的分析认为:古代一些下层女医在医术和道德上都不行,杰出的男女医得到的尊敬一样。这些结论限于文献表面文字的搜集和总结,没有对文献作者及其意图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中国古代记载女医的文献为何如此稀少的原因,也只是简单地从封建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压迫角度稍做分析,因而结论也鲜有新意。[16]另外一位西方学者则从社会性别视角来分析这个问题,首先揭示了古代男女医的社会地位并不平等,认为得到尊重的女医只是少数有家学背景的人;然后分析认为文献材料的男性作者们对女医的医术和道德进行了诋毁,并认为诋毁的背后掩藏着上层社会意识形态与男医共有的对女医的排斥立场和意图。此外,她还注意到了不同女医之间的差异,以及医学文化的多元化等问题。[17]这种不同的立场,特别是因有无社会性别意识以及对于医学的社会性别维度的认识的差异所导致的研究风格与结论的差异,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此外,女性主义对科学史进行研究所采用的具体分析方法包括隐喻分析、解释学方法和深度访谈等,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别于传统科学史研究的方法,值得借鉴。其中,隐喻分析是西方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关键方法。因为隐喻常常表达着人们对于事物的基本认知和评价方式,通过对科学中涉及到的性别隐喻进行分析,能揭示出科学史中的性别关系结构。

第三,这种新的科学观和编史纲领的引入,将引起对传统科学观和科学史观的反思。

女性主义科学编史学与女性主义科学批判是紧密相关的,它们除了对传统科学史研究的

视角、方法和内容等产生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支撑在其背后的科学观与科学史观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传统的科学观认为,科学是价值中立的、纯粹客观的、超乎社会之外的知识活动,它与

性别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内在关联,即使科学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的现象,那也只是科学之外的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在科学领域的折射而已。建立在此科学观基础上的传统科学史研究,则把科学史看成是普遍的、抽象的、客观的、价值中立的科学活动的历史,且这一历史有其独立的内在发展逻辑。女性主义科学观则认为,所谓价值中立、性别无涉的纯粹科学只不过是父权制文化从封建教会时期转向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一种观念上的人为建构,它并不具有建构者所认定和宣称的普遍性,它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价值取向。[18]

可见,在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者看来,近代西方科学“进步”的历史是其与父权制意识形态相互结合、加强的历史,传统的科学编史学将科学看成是脱离社会情境的、纯粹的、抽象的、价值中立的智力活动,因而无法揭示社会、经济、政治、性别等对科学的影响。也就是说,科学活动不仅与性别、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紧密相关,科学知识本身就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它的形成是负载了利益与价值取向的。随着女性主义科学编史学传统的引入,这种新的科学观与科学史观将会在中国科学史研究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科学史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内史”实证研究,而应该考虑到历史的具体情景及其与多种社会因素,尤其是与社会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

四 余论

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都是西方20世纪以来兴起的重要思潮,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在白人男性心目中,妇女与殖民地民族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相似性。他(她)们都处在边缘、从属的位置,都被白人男性看作是异己的他者,正是这种相似性,使女性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有了一种天然的亲合力,二者之间展开了频繁的交流和对话。[19]

对于科学史研究来说,它们都为传统科学史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问题域,引入了新的分析视角与方法,对传统的科学观与科学史观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后殖民主义背景下的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因其主要关注第三世界的女性科学史,对于身处第三世界,具有性别研究盲点的中国科学史研究来说,尤其需要引起关注。然而尽管如此,国内科学史界对这些新思潮持有的仍是或漠视或误解的态度,为此,有必要对一些问题给予澄清。

第一,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目的不是狭隘的‘女性’目的,而是更强调以边缘人的视角对主导地位的科学建制进行批判、审视和重建。第二,研究女性主义科学史的学者不一定就是女性。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同传统科学史研究一样,是男女主体都可从事的工作。第三,研究科学中的妇女不一定就是女性主义科学史,没有直接关涉女性主题不一定就不是女性主义科学史,判断的标准在于社会性别视角和批判性分析维度的运用。 ([14], pp.166-167)第四,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科学史研究不是完全否定西方近代科学,而是要消解其普遍性与抽象性,不是要以弱势边缘的“科学”取代它,而是强调科学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共存与相互协调发展。第五,研究殖民地的帝国科学机构和科学活动,不一定就是后殖民主义的科学史研究,后者的关键在于对帝国科学文化的殖民化性质进行揭示与批判。第六,采用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方法,并不表示抛弃传统科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例如文献考证与分析等仍将是具体研究过程中重要方法。第七,不是在西方可能过时的理论就不能引入和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在美国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受欢迎,言下之意,我们没必要去关注和研究。首先,对某个思潮或流派的历史研究并不会因为其过时而停止;其次,在没有认真分析过这些对西方科学史研究产生深刻影响的新思潮之前,就不假思索地将其弃置一旁,无论如何都不是一种合理的态度。再次,我们还可以提问:在当下并不过时的思潮又是什么?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恐怕也远非易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思潮,我们可以照搬来应用于我们的科学史研究。对于这些理论本身的缺陷和不足,我们需要做冷静的分析,要时刻注意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中国传统科学及科学观的特殊性,充分考虑中西方在文化、民族、性别制度、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种种差异,在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点和特性,立足于本国具体情境,在避免极端保守的民族主义倾向的同时,也谨防后殖民主义文化对我们形成的新的文化殖民。

参考文献

[1] [英]柯林伍德(陈静译): 柯林伍德自传(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124-125.

[2] 吴国盛编: 科学思想史指南[C].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编者前言,1997: 7.

[3] 刘兵: 克丽奥眼中的科学[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

[4] 王岳川: 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9.

[5] Lewis Pyenson, Science and Imperialism [A], in R.C.Olby, et al. eds,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C], London: Routledge, 1990: 920-933.

[6] Paolo Palladino and Michael Worboys, Science and Imperialism [J], Isis, 1993, (vol. 84):91-102.

[7] [美]桑德拉哈丁(夏侯炳、谭兆民译): 科学的文化多元性——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认识论[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

[8] 刘兵: 若干西方学者关于李约瑟工作的评述——兼论中国科学技术研究的编史学问题[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3(1): 76.

[9] Carolyn Merchant, The Death of Nature: Women, Ecology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0; Evelyn Fox Keller, Reflections on Gender and Science [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S. Harding,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

[10] Londa Schiebinger, Mind has no sex? : Women in the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Nancy Tuana, The Weaker Seed: The Sexist Bias of Reproductive Theory [A], in Nancy Tuana, ed. Feminism and Science[C],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Nelly Oudshoorn, Beyond the Natural Body: An Archaeology of Sex Hormones [M],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11] Donna Jeanne. Haraway, Primate Visions: Gender, Race, and Nature in the World of Modern Science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12]J. R. R. Christie, Feminism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 in R.C.Olby, et al. eds,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C], London: Routledge, 1990: 107-108.

[13] 李迪、查永平编: 中国历代科技人物生卒年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14] 刘兵、章梅芳: 性别视角中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15] 章梅芳、刘兵: 女性主义医学史研究的意义——对两个相关科学史研究案例的比较研究[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05(2): 167-175.

[16] ZHENG Jin-sheng, Female Medical Workers in Ancient China[A], in Yung Sik Kim and Francesca Bray, eds.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C],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99: 460-466.

[17] Charlotte Furth, Women as Healers in the Ming Dynasty China[A], in Yung Sik Kim and Francesca Bray, eds.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C],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99:467-477.

篇2

[关键词]维柯;马克思;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新科学》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2 ― 0011 ― 02

作为传统西方思想史中以人类历史规律、民族意识为研究主题的先行者,维柯(Giambattista Vico)的《新科学》是历史观研究、思想史研究上重要的历程碑。虽然《新科学》没有在它所处的时代获得应有的赞誉和重视,但毫无疑问的是,维柯的历史哲学对此后哲学家历史观念和历史原则的形成,以至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维柯的历史哲学思想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进行比较,拓宽对维柯与马克思的双向理解。

一、与抽象理性抗争:历史视域的形成与发扬

维柯在《新科学》中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各民族的共同原则即历史发展和历史规律的问题。将哲学研究开辟历史视域,这在维柯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挑战性的突破。17、18世纪的西方哲学,以追寻知识的确定性、真理的自明性为主要目标,而笛卡尔哲学无疑在这方面成就突出。从“我思故我在”出发,笛卡尔寻找到了牢固基础的自明真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真理和知识基础,自明性的观念成为了判定标准。如此一来,那些无法用几何演绎归结为清楚明白的观念便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历史、社会、诗与修辞、经验知识,在笛卡尔处被轻视尘封。

维柯所做的正是对笛卡尔核心问题的挑战:思想并不是“我”存在的原因,也不是一切科学知识存在的基础。在《论意大利的古代智慧》和《新科学》的著作中,维柯表明了对于这一认识的判断:“真理即创造”。人类所能够认识的,只有自己所创造的东西,即人类创造的历史。自然界等固定不变的东西是上帝创造的,因而人类永远无法达到对自然的真正认识。在《新科学》中,维柯这样表述:“这个民族世界确实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以它的面貌必然要在人类心智本身的种种变化中找出。如果谁创造历史也就由谁叙述历史,这种历史就最确凿可凭了。”〔1〕维柯的这一原则,把他之前的西方哲学对于人类认识对象的理解完全颠倒了过来,哲学研究应该从人出发,历史维度的哲学研究在维柯处解禁并成为可能。哲学的目的不是探求外在世界的永恒真理(这一点在哲学与科学真正分离后,便成为了科学的主要任务),而是认识人类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的历史,并不断创造人类发展的历史。

尽管维柯开创了探究人类历史的社会规律的研究路径,但这种传统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关注。法国启蒙哲学认为,人人天赋理性,遵从理性的指导历史就可以获得无限的进步。为了表达政治哲学的理论构想,启蒙哲学家把历史的描述单一化、简单化,将文明与野蛮、无知与理性进行对立的理解,无疑遮蔽了历史延续发展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在德国,赫尔德、洪堡对世界各民族的特性及社会历史的研究奠定了德国历史研究和历史主义的传统。黑格尔对于历史发展和市民社会的研究,以及其哲学中强烈的历史意识无疑直接影响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形成,马克思从黑格尔处那里继承历史的视域和历史的方法。但黑格尔对于历史的思辨式的、形而上学的理解被马克思深刻地批判。马克思指出,历史不是一些事实的集合,也不是主题的想象活动,而是现实的人的活动。对于忽视历史知识的考察,忽视社会现状的观察的哲学家门来说,“历史所以存在,是为了给理论的充饥这种消费行为服务”。〔2〕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当中,马克思指出,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锁钥,不应到被黑格尔描绘成“大厦之顶”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那样蔑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3〕与黑格尔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伦理精神发展的一个阶段不同,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现实的人的活动的产物。“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对国家来说是必要条件。”〔4〕实际上,马克思在他的诸多著作中,对市民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人的交往状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从而将研究的目光从天国转向人间,回归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

不难看出,维柯与马克思历史意识的形成和选择,都处在以追求抽象范畴作为演绎、解释整个世界历史的理论支点和前提的哲学时代背景中。维柯作为先行者,敏锐地发觉到人类对人类历史实现认识的可能性,把历史发展及规律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从而唤醒了人们的“历史意识”;马克思则在维柯的基础上,直指德国古典哲学理性的自足、真理的永恒的形而上学症结,从抽象的精神世界转向现实的社会和人。

二、人作为历史的主体:抽象的人性与现实的个人

《新科学》中的“科学”,是一种怎样的意义呢?科学的对象往往被定义为真理,即普遍永恒的原则。在此,维柯也提出了他重要的创建:“真理就是创造”。可以说,这也是维柯的《新科学》中的逻辑起点。科学是追究原因的知识,而“新科学”就更有资格来满足这一要求。维柯富有创见地认识到,人类只能凭借自己的作为,才能得到科学的认识。自然先于人类存在着,并非人类的创造,因此,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要留给创造自然界的上帝。而人类历史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因此对于人来说,历史是可以认识、可以理解的,民政世界的原理和原因“必然在我们自己的人类心灵各种变化中就可找到。”〔5〕维柯的这一原则无疑为人类能够科学的认识世界奠定了基础正是通过人类创造性的活动,人类活动的现实性与人类自我认识的真实性真正结合。有学者认为,维柯的这种把“创造”与“知道”等同的思想,是近代“实践”理论的源头之一。

M.H费希曾经指出,维柯和者以及存在主义者都有一个同是否定的看法,认为从单纯个体中找不到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或是各种制度在发展中的体系。的确,由于人类能够不断地创造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人类发展形成了一个生成的过程。在维柯看来,人类的创造性源于“诗性”的活动,而非完全自觉。最初人类凭借富有想象和创造的“诗性智慧”创造历史,人们借助自然神学想象出诸神,借助逻辑学发明了语言,按照伦理产生出英雄,通过经济学创建家庭,通过政治学建立起共同体。这种诗性智慧中包含着逻辑功能、伦理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物理的知识、宇宙的知识、天文地理的知识等等。但这种创造性力量归根结底在于“神意”。神意即使人类智慧的开启和所有必然性的实现的力量。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写道:“如维柯所说的那样,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些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马克思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历史是由人自己创造的”这一观点的,将历史放置于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中。“现实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 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的实践联结着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时间维度,以及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转换的空间维度。现实的人类的活动和生活条件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起点。

三、历史发展动力:神的指引与人的实践

在历史的动力问题上,维柯发现了人性的历史作用,并阐述了利益因素的作用。由于维柯把历史活动仅仅看作是人的意识活动,因而未能从现实的人类劳动剖析历史,把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归结为“天神意旨”。对于维柯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信仰者,还是打着上帝旗帜下的无神论者的争论颇多,但在对人性的根源理解中,维柯和他同时代的哲学家一样,将其归结于抽象永恒的理性神。维柯的历史哲学是建立在对人类本性的考察上的,因而,它无法认识到历史动力存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它对历史动力的探寻也只能是建立在人性的变化上。

与前人把历史发展动力视为理念之类的东西不同,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把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归结为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特别是人类自身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看来,历史是人的现实活动的展开,历史发展的动力只能来自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如恩格斯所阐述的,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诸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类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的矛盾、革命和改革,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等影响社会发展的要素都可以成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它们彼此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共同构成了促进历史发展的动力体系。人在不断地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历史没有被预先设定好并且历史没有最终的目的,也就是说,马克思是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来建立唯物史观的,历史的总体发展过程必然形成一种客观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参与历史创造的人类意志。马克思认为人在历史进程中实现了自身的现实化,历史的发展是人的现实化的前提条件,人们在历史中获得了创造历史的力量和基础。马克思曾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6〕因此,人类历史并不是天神意旨所安排的,人类的历史是人们现实活动的主体化的过程。人们在改变自己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创造历史,通过实践活动,人确证了自我,改造了世界,也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生成着人自身,从而实现人的否定、突破和超越。

〔参 考 文 献〕

〔1〕维柯著.新科学(上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7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4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2:10-12.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建筑工程;实施;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proposed to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set up a king stories to the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promoting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an.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development today, many construction units are based 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s guide, in the new period, facing a new challenge, and adher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ty's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an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of know, comprehens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nd the ess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expounds how to use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Keywords: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Building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1前言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建设一个节约型的社会,建立一个友好型的社会,并且要保证质量与速度能够有效的统一在一起,在发展中要与人口资源相协调发展,确保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所以对于科学发展观与建筑工程之间的积极探索,更加有好处,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来指导建筑工程的施工,这也是建筑界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2科学发展观对建筑工程的引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对建设经济型社会的一种更深层次的认识,科学发展观适合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前进。建筑工程也是我国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建设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我国的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还不是很完善。所以怎么样去巩固国内市场发展国外市场,将建筑工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等等问题更加的合理化。建筑工程的项目本身就是一个系统,需要有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然而科学发展观就是真毒建筑项目管理的系统性来完成其操作,并且在指导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社会系统的影响。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问题,能够使得建筑工程有更好的发展方向。

建筑工程的项目在建筑行业来讲仅仅是一个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筑工程也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筑工程对社会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考虑。就是社会的发展是具有可持续的,建筑工程的发展与规划,可以考虑周围的环境影响,综合很多因素在进行展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其建筑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很多建筑工程项目更加要求具有节能和环保这一特点。建设一个绿色、环保的工程是周望所归的。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投入大量的资金、周期比较长、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这些问题完全可以由科学发展观来解决。避免一些粗放的投资,不环保的建设。减少环境的污染,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对其进行评价、研究、设计、减少污染、节能,具有可持续性等等。

3科学发展观与建筑工程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仅建筑的施工问题,还包括建筑工程研究的问题、工程评价的问题、工程运行等等问题。科学发张与建筑工程有一定的联系。首先就是要对项目进行考察。对其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进行综合的评估,看是否是满足综合的发展要求,建筑工程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发展需要。对居住情况、生产情况、社会公共活动等等进行综合的考虑,建筑工程项目必须能够很好的满足其发展的基本需要。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具有一定的持久性,这样可持续发展、和谐等等问题才会出现,所以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综合考虑是必要的。对工程建筑项目无论是项目设计阶段、项目评价阶段还是项目的实施阶段都具有自己本身的一定特点。项目设计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人性化的追求也是越来越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人为本,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重点要放在对自身与环境适应的协调性,满足建筑正常需要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往后考虑。项目评价阶段。项目评价阶段可以从项目施工的周期来进行考察,在社会的评价方面,要充分的考虑到工程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项目实施阶段,需要考虑的就是人自身对环境的影响问题。我国建筑行业起步比较晚,所以施工条件在各个行业中都是比较差的,所有在建筑中离不开对环境因素的考虑。

4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知道工程的管理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科学的发展观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维持建筑施工健康有序的协调发展。首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最为重要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与建筑工程管理有一定的影响力。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要做到:建筑工程企业要不断提高企业员工自身的素质,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坚持优秀的人才选拔,合理的提升人才,全面提高建筑施工各个环节的管理 工作,是企业的人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行业技能的培训,为企业所有员工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鼓励发展个人的潜力。建筑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人员浪费的现象,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工作程序,努力为企业的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就是坚持以企业生产为中心。对建筑企业来讲,科学发展观指导的重要意义,除了要以人为本,坚持以企业生产作为中心也是核心问题。生产经营是企业的命脉。生产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一个企业开展其它工作的前提保障。生产为中心,对日常的各项工作,都能够围绕着生产工作而展开。我国的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竞争也是很激烈,所以必须要建立规范的市场环境,在开始运行时就打稳自己的根基,避免一些意外情况对自身产生很大的影响。工作中,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要做好本职的工作,将企业的经营管理管理的更加出色,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程工作,推动建筑企业稳步发展。最后就是加强项目的管理工作。建筑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也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建筑信誉。施工企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任务之后,可以积极探索一些高效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只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够有效的做好质量监督的管理工作。加大项目的过程监控力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分批的评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的提出解决,确保项目有序的运作。

5结语

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树立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将发展观作为建筑行业的引导者,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温禾. 住建部发《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引导建筑企业加快转型 [J].《商用汽车》 2011年 第18期

篇4

1借助于活动串接知识内容

都说初中物理抽象、难懂,什么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活动空间,导致学生理解上出现了障碍,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将教学内容拆解到具体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滑轮》这节内容时,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活动环节.

[TP1CW16.TIF,BP#]

导入环节通过生活中人们向高处运送货物的情景再现,创设学习情景,导出课题.接着就以一系列活动来促进知识的内化.

活动一:感受、认识动定滑轮.通过展现学校升旗时的情景图片和工人师傅吊货物情景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两种活动中滑轮的情况有何不同,从而得到滑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轴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称为定滑轮;一类是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称为动滑轮.通过上述两种场景的再现,学生自然会有疑问:为什么在这两种情况下要用两种不同的轮子,这两种轮子难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吗?,从而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活动二:探究动定滑轮的特点.在这一环节通过实验的设计归纳可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三:带领学生认识滑轮的本质.这一环节是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因此在教与学中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感悟以后,再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同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定滑轮的运动情况,[HJ1.25mm]理解定滑轮的支点及力臂等概念.从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在演示讲解动滑轮时,关键是支点的理解,笔者采用的是让动滑轮沿着墙壁竖直向上滚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动滑轮转动的某个瞬间,轮子是绕着哪一点在滚动?”从而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动滑轮的支点问题,在学生理解了支点后,其它问题就可以引刃而解了.

活动四:认识滑轮组,笔者设计的活动立足于“动滑轮特点”这一认知基础,由此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推理,最终得到结论: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活动五:生活中的简单机械,这个环节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认清“轮轴”和“斜面”这两个简单机械,在活动的设计上,主要是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学习物理,使物理知识生活化,又使生活现象物理化,学生在此过程中,除了能够获得知识外,还能从中体会到物理从生活中来,又走向生活的课程设计理念.

2小组合作学习和整理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生为本学习方式的主要形式,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物理知识探究和整理中来.尤其是复习阶段,知识点的复习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学生在整理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发现.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复习“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这个实验时,设计了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现知识的有效整理.

问题1:实验目的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想一想实验电路图是什么样的?自己画一画实验电路图,小组讨论电路图是否正确.想一想干电池的数量如何确定?

[HJ1.3mm]

问题2:分析实验电路图中的变阻器所起的作用(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压,保护电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滑动变阻器的规格选择.

问题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连接电路时有哪些注意点?

问题4:按照你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为什么滑片要移至阻值最大的位置?

问题5:如果电源电压为6 V,灯泡额定电压3.8 V,电压表量程0到15 V损坏,如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问题6:如果电压表(电流表)损坏,给定R0,你如何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问题7:这个实验可能会出现哪些故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故障?

设计意图借助于上述几个问题,首先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与交流,有效扩大了思维的广度,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趋于更全面.还以“测量小灯泡的功率”为例,就上面的问题7,[TP1CW17.TIF,Y#]笔者本以为学生也许只能够说出1、2种故障,而合作学习的结果让笔者大为震惊,学生就如图2所示的简单实验,竟然分析出了有10种可能的故障,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故障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电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

原因:小电灯的灯丝断路.

故障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电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原因:小电灯的短路.

故障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电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原因:滑动变阻器断路.

故障4: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电灯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原因:电压表坏了或电压表的接线松动.

故障5: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电灯比正常工作时亮.

原因: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

故障6: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电灯较暗,且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的亮度不变.

原因: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下面两个接线柱.

故障7: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无法达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经检查,电路连接正确.

原因:电源电压过低.

故障8: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移动滑片,发现灯忽亮忽暗.

原因: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与电阻线接触不良.

故障9: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的指针迅速偏转到较大处后又往左偏.

原因: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故障10: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移动滑片,灯变亮,电压表的示数却变小.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 现场施工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作为整个工程管理的核心部分,在工程管理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工程前期的设计规划和准备都是为了工程能够顺利开工,按照工期如期进行现场施工工作,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又包括工程的工期、技术、质量等等一系列关键因素的现场施工管理,是工程成败的重要环节和决定部分,因此,加强现场施工的科学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作为整个工程管理的核心环节,提高现场施工管理的科学管理能力是实现工程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工程质量和建筑商投资收益的重要保证,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科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进行工程现场施工的科学管理可以让工程在管理和施工过程中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让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可以更有规划和目标,进行有序的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能够难找工期如期进行。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更加有步骤,有重点,管理思路也更加清晰,可以避免工程施工的的工期延误和资金浪费,大大节约成本并保证了工程进度。其次,对于工程现场施工的科学管理可以还以促进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的实现,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管理上的科学和完善,是施工细节能够按照施工标准和要求进行的重要保证,管理散漫的施工现场,工程质量是很难保证的。除此之外,现场施工的科学管理是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只有科学先进的现场施工管理才能保证现场施工中各个环节的安全,通过科学的管理实现施工现场各个环节的完美配合,实现细节上的质量控制,从而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现场施工的科学管理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提高现场施工的整体协作能力,实现整个大团队的更好融合和互相协作,科学化的现场施工管理让整个建设团队更加具有凝聚力和工作默契,让工程目标更加明确和容易实现,让现场施工成为一直高素质高效率的快速行动队伍,是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的体现。

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科学管理措施

加强施工现场项目建设管理

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是指在整体水平上提高建筑单位的建设和项目管理水平。其中包括人员素质的要求,要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拥有专业的管理能力和尽职尽责的态度,能够完成现场施工过程中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形成一直团结的管理团队,积极贯彻和执行上级的工作指挥和安排。现场施工人员也要遵守现场施工相关行为准则,并服从管理层的安排,整体形成一个互相协作互相配合的建设团队。除了人员安排之外,现场施工的的建设管理还包括现场料具的管理,现场料具的管理要求对施工现场井井有条,事先预留专门的现场材料和工具的摆放区域,对各类材料的质量,需求量等进行跟踪和控制,在采购上保证物资材料能够跟上工程进度。项目建设整体管理还包括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施工技术人员对现场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指导,工程预算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监理的监督和工程进度的控制等等,都需要工程项目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有全面的管理团队,有互相协调和配合的默契,共同保证工程能够如期、安全、保质保量的进行,直到工程后期的竣工验收。整个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施工过程和后期竣工都需要项目管理团队的规划、推动和管理,才能最终促成工程建设项目的实现。

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对于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后期能否顺利竣工验收,是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控制点。对于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求首先要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整个工程的设计、规划、技术问题等等都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前期的法人准备工序是十分复杂的,除了设计方案和技术问题的研究之外,施工材料的采购、质量和进场也都会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工程能够正常开工并且前期准备工作重组是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良好开端,前期准备工作中严格保证设计方案和技术问题的可行性,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团队的施工水平,为科学的质量管理奠定基础。除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外,工程现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科学的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做到精细化的作业控制,确保施工细节上的完善,实现高标准高质量,现场施工的细节管理包括施检查工测量和放样、工程质量监督和问题纠错、材料质量检测和控制、及时的现场施工自检和记录、施工设备的检查,施工关键技术的监督和施工工人专业技术的保证。只有做到现场施工中所有可能影响到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细节上的完善,才能实现现场施工质量的科学管理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不得不说的就是安全管理的问题,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是整个工程能够按照工期展开的重要保证,也是整个工程施工圆满落下帷幕的基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一直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强工程现场施工的科学管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包括项目建设的安全投入,首先要保证建筑商的安全资金和设备投入,保证施工基础设备的安全性,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安全投入和现场施工设备和现场施工环境进行检查和安全管理并及时跟踪,保证施工设备和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提高施工的安全指数。其次,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还要求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要求施工工人要按照施工现场行为准则严格控制个人行为,现场的施工操作也要严格按照流程和规范来进行,好药学习安全紧急逃生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患意识和安全施工意识。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什么不可预见或者不可抗力的安全事故,可以有备无患,井然有序的实施现场管理和施救,将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将零事故环境作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通过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将现场施工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结语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在整个工程管理中处于核心环节和中心地位,现场施工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加强工程现场施工的科学管理是势在必行的,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要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全面加强施工现场项目建设管理,做到质量控制的细节化科学管理并全面降低安全隐患全面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实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科学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曲维忠,杨欣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提高策略探讨[J].煤炭技术.2012(9)

[2]赵曰亮.浅析现场施工管理的环节要素控制[J].住宅产业.2012(3)

[3]杨秋发.试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2(5)

[4]郦建辉.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J].企业导报.2012(3)

[5]雷勇.谈建筑现场施工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15)

[6]张仕华.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J].民营科技.2010(8)

[7]黎明.浅谈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0(9)

篇6

近期,我执教了《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课前我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文本的特点,设计了“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预习,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根据文本生疑,然后教师抓重点问题突破。

课堂实情:

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一共提了十三个问题(略)。我认为,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已经过了思考,许多同学一定已经知道了一些问题的答案。于是,课堂上我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归纳,然后引导学生抓住两个我认为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其实是我备课时预设的)。最后,又引导学生讨论了一两个我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可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教后反思:

这十三个问题中,有的问题是学生有了答案,为了迎合老师提出的;有的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思考的价值;有部分问题有价值,是课后的思考题,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还有的问题值得玩味,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能帮助学生较深入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编者。

而在课堂教学中,我却没有逐一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认为学生已经理解了,又按着自己预设的方案,重点解决了自己预设的问题。这样做显然是不够正确。我该怎么做呢?

争论与存疑:

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同事们针对这一堂课纷纷发表见解。

观点一:既然学生提出了问题,教者就应该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解答心中的疑问,这样的课堂才有生成的精彩,才更有效。

观点二:教师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不能在一些虚假的问题上浪费时间,要突出重点,不能一味地被学生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否则,课堂是很热闹,有效性却值得怀疑。

同课异构:

为了解决心中的疑问,于是我又在别的班级上了同一课。我引导学生逐一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与上节课大致相同)。简单的问题,一带而过,重点问题深入引导,探究。结果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所有的问题得以解决,难点也得以突破,但课堂教学显得不够严谨。

再次反思与收获:

从同课异构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同学不会提问,或者为了应付老师而提出的问题肤浅而无效,许多问题指向性也不明确。这样的提问方式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浪费师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课堂的有效性难以保证。我分析了学生不能有效提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由于小学生生活实践较少和知识储备的限制。

2.由于长期以来的师道尊严使是学生存在畏惧心理。

3.学生习惯了原有的“填鸭式”的课堂模式,造成了思想上的惰性,致使质疑的能力逐渐退化,即使有了疑问也不愿提出。

经过学习,多次的同课异构实践活动以及研究讨论,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学导式”课堂教学在引导学生质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可见中外学者对质疑和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都十分重视,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明确提出了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第二,要教会学生怎样有效提问

课堂上,怎样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1.首先可以给问题划定范围。从课文主要内容,重点句,课后的思考题等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后的思考题是编者的意图所在)。

2.给问题一个大致的方向,让学生沿着大的方向前进。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向导,把学生引领到探究境地,在正确的方向下自主地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板块。这样的课堂才是“学导式”课堂应有的效果。

第三,要有效的引导学生解决提问

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后,老师如何进行课堂的“导学”是课堂有效性的关键。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提问的问题。

1.预习时让学生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就自己写上答案,不能解决的就留到课堂上讨论解决。能解决掉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者能解决别的同学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自豪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其实也是学生对教材的再认识、再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发挥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力,当这种思维模式成为学习习惯的时候,就形成了学习的能力。我们也就实现了“授人以渔”的目的。

篇7

一、提出学习目标

上课之前,给全体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不要太难,免得有些学生逃避,当他们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有目标有意识去追寻答案,学生只有集中注意力去理解文中所讲,聆听老师所教,才能优化课堂效果。

比如学习《古代英雄的石像》就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开体现学习目标。

1、石头为什么故意让语气柔和些,用商量的口气“说话”。

2、找出石像说的话,想一想石像具有什么特点。

3、小石头如何反驳石像的话?表现小石头什么性格。

4、石像忽然倒下来,石像为什么倒了?

5、石像倒了以后,如何结局。

二、培养对课堂的兴趣

有些孩子成绩差,上课无精打采,不愿动脑动手,而我们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特点去启发,引导到课堂中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哪个孩子,都有兴趣爱好,一个有意思的游戏一个是有探索性的学习情境,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一句知心的导语,一次实验操作,这些都是能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四九我的母亲》一文中,我就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母亲》,让孩子来感受音乐魅力,陶冶情操,让音乐爱好者跟着一起唱,听后道出自己感受。

在学习《钱塘江观潮》时,由于教师观看过并摄有视频,拿来与同学分享,引出孩子们兴趣,让他们加以想象,创新地勾勒出钱塘江观潮时景色,在对比本人所见到观潮情景,让学生更直接与老师交流,从而更好理解课文。

三、发挥榜样的作用

有些优秀学生上课也容易走神,比如突发事件,教室外其他活动,都会分散他们注意力,他们本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少年,老师可以利用那些伟人,科学家的成功事例,为学生树起榜样的力量,来鼓励他们,科学家们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让“神九飞天”,得集中注意力,不出丝毫错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刻苦钻研的精神、专心致志的作用。

《的少年时代》年轻时为了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曾经为自己立下一个训练科目,到城门洞里,车水马龙之处读书,就是为了训练抗干扰能力。

通过这些人物的介绍,为学生树立榜样,他们就会集中精力听讲,控制自己的思维。

四、排除学生内心的干扰

初中生的内心是丰富的,有些已有早恋现象,整天想入非非,有些孩子对学生已失去信心,神志有些乱,心头有各种浮光掠影的东西,就浑浑噩噩、糊糊涂涂、庸庸俗俗过一生,针对这类孩子,在课堂上,要予以提醒多给他们一点微笑,多给孩子一些关心,让他们知道你在关注他,他就会集中注意力来听讲,光这些还不够,课后要进行心理疏导,心与心的交流,对他们平时优点予以肯定,对这种青少年现状不要予以打击,讲述老师也曾是青少年,也有此想法,拉近距离,对于“早恋”、“混日子”的危害进行分析,讲述成功人士不一定有渊博知识,但有一颗对生活炙热的心,他们去拼搏、去努力,对事情认真态度,以致他们在事业上、爱情上成功,明白自己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的人,有一颗健康的心理。

五、节奏分明,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同学们平时有这种情况,一天就是复习功课,从早晨开始就好像在复习功课,书一直在手里,但是效率低下,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针对这种重复`厌烦的学习现状,老师应让学生休息片刻,抛开一切,闭目养神,定下心来几分钟,清理大脑,重新上课,而这时,老师要把握最佳学习时间,保证在最佳时间内完成任务解决关键问题,努力控制节奏,做到课堂尽量无废话,教师讲解不在于多少而在于精要。

对于“春困”现象,我经常用齐唱歌方式,唤醒孩子们意识,睁大眼睛,来迎接新的一课,偶尔讲些幽默笑话来愉悦他们大脑,这也叫学习,休息劳逸有节奏的结合吧。

六、不能停留难点上

教师讲授时,时常碰到难点,而自己非得把它整明白,但又不易理解,往往纠结某个结果,学生听得模糊,思绪不清,容易走神。

我时常方法是尽量让它简单化,明了化,让大众学生能接受,不是很深奥,对学生确实缺乏理解又缺乏兴趣的失误,尽量不去研究它,学习它。对孩子是一个特别艰难的训练,这个问题不理解不要紧,接着听老师往下讲,这一段不懂,放下来,接着往下阅读,不能让学生对书望而却步,对你的课似懂非懂。

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自主意识;培养研究

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固守陈旧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学环节都是按照直接灌输的方式开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跃程度明显低下,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影响了地理教学整体成效的提升。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地理教学也应当秉承这一理念,立足课堂强化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打造素质化的地理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笔者多年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工作,针对这一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究,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一、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当“前延阵地”

许多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对课前预习环节不够重视,这是教学的一大误区。课前预习环节既是要求学生提前熟悉教材、解决常规难点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与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教学中注重这一方面的要求,首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要求学生在地理新课程学习之前开展必要的预习,逐步形成习惯并坚持下去。其次,笔者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提出了明确目标,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前,要求学生从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上搜集人类活动对自然影响、与自然灾害形成之间关系等方面的信息,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资料,课堂上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进行,既能够获得详实的学习资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力。

二、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当“优化载体”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应当为学生创设与此相对应的学习载体,让学生在这样的载体之中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依靠自己的深入思考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来实现学习目标任务。笔者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载体进行了优化设置,将班级学生按照6-8人一组的规模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小组,小组的成员之中涵盖了优秀生、中等生与学困生,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实现了均衡分布。在每个小组里面都安排一名地理学习较好、思维敏捷的学生总牵头,组织本小组学生开展深入思考以及相互研究分析活动。这样的学习载体打破了学生单打独斗的地理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活跃起来,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开动脑筋、深入思考问题,并且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分析研究,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总结,对学生地理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三、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当“设置线索”

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应当发挥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作用,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入到正确的方向与轨道之中,为教学目标任务的圆满实现奠定良好基础。笔者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针对教学目标任务进行了提炼,以一组探究题或者思考题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作为驱动任务交给学生去自主合作完成。如教学《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时,笔者专门设置了一组探究题:“产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怎样?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为何明显加快?二战后人口“爆炸性”增长原因是什么?人口增长模式由哪些指标构成?四个人口增长阶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有何特点?是何成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特点有何异同?这样的增长带来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在这样一组探究题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具有了明确的线索,整个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对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当“互动促进”

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并非否定教师的作用与地位,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兼顾学生的自主地位,多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与机会,这一过程中还应当体现教师启发引导作用的促进功能,以师生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与自主能力的提高。首先,在学生对照思考题进行独立思考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深入到学生之中检查学生的学习开展情况,重点了解学生在小组自主学习活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给予技巧与思维方式的点拨,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深入性,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还应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开展交流与辩论活动,每一个小组都需要在全班汇报学习的成果,学生之间不同的观点还要进一步探究与辨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好“主持人”的作用,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细致的引导,而不是简单地充当“裁判员”,以师生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深入进行。

五、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当“换位体验”

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自主意识培养,除了在课堂教学环节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合作研究的平台之外,教师还应当另辟蹊径,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讲述自己是如何理解地理知识点、解决学习难点的,以及介绍自己是如何学好地理的,重点交流自己在地理学习方面的经验技巧,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共享。这一新颖的方式对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积极作用,活跃了地理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意识以及综合学习能力。笔者在教学中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趣味性的地理课堂上开展学习活动,既能够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同时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自主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功能。

篇9

物理课堂 主体意识 自主课堂

一、现代课堂的性质与认识

现代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指导学生成长的所有规划具体实施的载体。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成长无法替代,学生的发展必须主动。培养健全人格,保护学生个性,是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发展的前提,这也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理想的物理课堂应是自主的课堂

传统的物理教学是注重教师的讲解灌输,学生的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学生学得枯燥乏味,教师教得索然无味,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具有丰富探究元素的物理课程走上这样一条教育之路,必将物理教学引向死胡同,不仅降低教学效率,而且还伤害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在物理学习中的创新意识。事实上,物理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症结就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没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主体意识,不断创造自主的物理课堂。

三、创设自主的物理课堂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主体意识,不断创造自主的物理课堂呢?关键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自主”,是学生的一种状态。“自主的课堂”可以从这么几个角度去理解:对于将要发生的课堂,从情感的角度讲,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从理智的角度讲,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从心理发育的角度讲,学生具有天然的好奇心。所以,在物理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态度是主动的、积极的,是寻求教师帮助的;学生是蓄势待发的船,是拉满弓弦的箭。这样的状态是学生天然会有的吗?或者是能够持续拥有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就需要教师的能量,发挥教师的作用,这就是所说的创造自主的课堂。所谓创造,就是教师想方设法去激发并维持这种状态的过程。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呢?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机智与策略。

1.贴近学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创设情境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境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首先,内涵变得丰富了,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教学中的每个环节要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就必须创设情境,不仅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从而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创设情境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可以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求知欲、探究欲的问题情境,问题的创设可以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还可以在教学中动态生成,随时捕捉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把学习目标转化为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交流、合作、表达,在自主学习中提高物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而且学得兴趣盎然。例如,在讲述参照物和机械运动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个法国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过,他以为是只小昆虫,敏捷地抓了过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的子弹。同学们对这件事引起了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就能主动深入了解知识的本身,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在这样情境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才真正得到体现。

2.精心创设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在这方面,教育名师魏书生、李镇西是我们的楷模。“民主协商,科学管理”——魏书生民主课堂的精髓;“科学、民主、个性”——李镇西民主课堂的灵魂。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启示我们:一是在师生关系上,讲求民主平等。尊重他人就意味着在对待事物和处理问题上,要做到民主。充分尊重对方的论断和观点,不能强行把自己的意愿凌驾于对方之上,即使对方的看法和观点有明显的漏洞和不足,也只能以理服人。二是建立“共享式”的课堂师生关系,师生平等和谐,教师在保持其教育责任的同时又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进步。教育者必须融进教育对象之中,避免师生在精神上的分离。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对话情境”。三是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建构者。作为学习者,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接受教师的指导;作为建构者,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依据自己不同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选择、评价、重组和整合,进而把知识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种能力乃至一种信念。具体到课堂上,教师如何让自己的教学接受学生的监督,如何保持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的自由人格,如何宽容地对待不同意见,如何在争论中尊重对方表达观点的权利,如何倾听吸纳对方的合理之处,如何勇敢地向真理投降……这些都是最好的民主示范,都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一句话,只有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愿望,与学生真诚交流,让“主动”发生

篇10

一、教师充分熟悉教材,明确目标,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俗话说:“台下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教材。如我所说我上的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十六课《中外交往与冲突》,上课时,明确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了解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和盛况、历史意义,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知道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是历史上第一个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西方殖民国家,而归根到底实际本节课就要求学生掌握两大线索:(1)明朝时期与外国的友好交往事件――郑和下西洋。(2)明朝时期与外国发生暴力冲突的事件: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把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明确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心中有个底,为上课时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掌握这些内容打下基础,自己心中同样要十分明确。

二、指导方式方法要恰当,问题设计要合理

要用什么方式方法上课使学生容易接受,学以致用,这也是能成功上好课的一个环节。那么上这一节课时,我就通过利用多媒体投影把本节课的学习提纲投影给学生,让学生对要掌握的内容一目了然,因为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是两条大线索:(1)明朝时期与外国的友好交往事件――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内容,以提纲式列出如下:郑和下西洋:目的( )、条件( )、时间( )、次数( )、出发点( )、到达范围( )、最远到达地区( )、历史意义( )。(2)明朝时期与外国的暴力冲突的事件:①戚继光抗倭。②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同样以提纲的形式把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列出如下:什么是倭寇?倭寇带来哪些危害?戚继光为什么抗倭、到哪里抗倭?抗倭取得哪些功绩?取得这些抗倭功绩的原因是什么?同时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应向戚继光学习哪些优秀品质?葡萄牙怎样,什么时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我国在哪一年收复澳门的居住权?我国能收复澳门的居住权说明了什么?以这样的方式方法把要掌握的内容一环紧扣一环地用问题抛给学生,这样学生很快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所要掌握的课文内容,当然学生在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也会碰到一些困难,这时就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并鼓励学生合作探索讨论,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三、做好总结,保证练习的量与质

利用多媒体以提纲形式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了教学任务以后,就要检查学生是否真正达到课本要求。常规教学课堂小结平时都是教师进行总结,本节课我让学生进行总结,只是总结过程是教师问学生答。如我本节课就采用这样的总结,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真正了解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当然有些学生不可能一口气熟练地讲完这些问题,但只要能讲一些都加以肯定、表扬,多让一些学生进行归纳小结,最后我又把小结加以补充完成,这也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一种良好方式。至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学习效果如何,就通过练习来检查学生,练习以平时考试出题形式来检查学生,题目有单项选择15题、材料分析2题、拓展探究题1题,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是检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拓展探究题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学生学完这一节课我让学生进行拓展探究:郑和下西洋对我们今天的发展有什么启示?澳门的回归说明了什么?这种拓展探究题可以留到课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