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范畴范文
时间:2023-10-30 18:0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科学范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地方文献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概念
[分类号]G255.9
地方文献是关于某一地域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类群体活动的历史记录,是一个地区长期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作为人类社会文献资源体系和国家战略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文献资源,记录和反映的内容非常广泛,纵涉古今、横跨百科,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体现了很强的综合性;但作为个体地方文献而言,按其论述的学科内容,则分别属于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各学科,如果将这些文献按学科门类划分,至少可分为社会科学地方文献、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和综合性地方文献三大类。
几十年来,我国关于地方文献的宏观研究一直停留在“整体地方文献”的层面上,在地方文献的实际工作方面也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按学科进行地方文献的宏观分类研究至今无人涉足,特别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挖掘、利用等工作开展得也十分有限。加强地方文献的学科分类研究,客观、正确地认识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特殊价值与社会功能,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推动地方文献工作的纵深发展以及完善地方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概念
1.1 自然科学概述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自然科学的起源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从古代人类开始使用工具起,自然科学便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实践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发展成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到现代时期,其主要标志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仅在宏观、低速领域更加全面和深刻,而且深入到微观、高速和宙观领域,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内揭示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及其规律性。认识自然规律是自然科学的直接目的,而促使自然规律实际应用于人类的利益,是自然科学的终极目的。
现代自然科学一般分为基础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个层次,三者各有分工又相互促进。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结构和物质运动的科学,担负着探索新领域、发现新元素、创造新化合物、发展新原理等重大任务。基础科学是理论层次,包括数学、力学、生物学等。技术科学是将基础科学知识向实践应用的中间环节,是研究技术理论的科学,它的目的是把认识自然的理论转化为改造自然的能力。大部分综合科学都属于技术科学范畴,如按基础科学的应用划分有应用数学、应用生物学等,按工程技术的通用理论划分有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等。应用科学研究的足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在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提供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其目的是直接用于改造自然。应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具体技术原理、结构、工艺等,如生物工程学、土壤改良学等。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现代科学既不断分化又广泛综合,各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联结成一个统一的发展着的整体。一方面是自然科学内部各学科的融合交叉;另一方面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互补,表现为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大量涌现与蓬勃发展,使得自然科学学科领域不断扩张,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日益密切。
1.2 地方文献概述
地力。文献的产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文献认为,“地方文献古而有之,在文献出现之始即有地方文献产生……地方文献应该是人类社会所有文献的滥觞”。几千年来,地方文献在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57年,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在《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中,第一次对地方文献的基本理论及工作内容作了全面论述。杜定友先生关于地方文献的定义不但揭示了地方文献空间“区域性”的本质特征,而日,还表述了地方文献载体“多样性”和价值“史料性”的基本特点。按照杜定友先生当时的认识,地方文献包括的范围主要有地方史料、地方人物与著述、地方出版物三个部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地方文献研究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地方文献概念更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其中以骆伟、邹华享为代表的学者将文献内容是否具有地方特征作为地方文献划分的唯一标准,即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这就将地方人士著述、地方出版物中主要内容与本地方无涉者排斥在地方文献的范围之外,于是,这种“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限定,就形成后来人们称之为地方文献的“狭义概念”,与之相对应,先前杜定友先生的理论则被称为地方文献的“广义概念”。换言之,狭义的地方文献专指内容与该地区有关的文献;广义的地方文献泛指与地方有关的一切文献,其中包括所有本地区的地方人物著述和地方出版物。
目前,地方文献领域“广义”和“狭义”两大学派虽然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随着讨论的深入,业界大部分学者认为,如果将全部地方人物著述和地方出版物都作为地方文献,地方文献的范围就太过庞杂了。因为任何文献都是由作者撰写或出版机构出版的,而作者和出版机构都是有地域归属的,势必造成所有文献(不管其内容如何)都是非此地即彼地的地方文献,从而增加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难度,弱化了地方文献的应有作用,客观上降低了地方文献在地区建设中的地位和功能。因此,“狭义”学派已明显占据主导地位并愈来愈被业界所认同和接受。
1999年,黄俊贵先生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对“文献”概念的界定加以延伸,把地方文献定义为“记录有某一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这一定义,既与国家标准关于“文献”的定义相协调,言简意赅、容易理解、便于记忆,又将地方文献内容的地域性和载体的多样性涵盖无遗,较为准确地揭示了地方文献的基本特征。应该说,黄俊贵先生关于地方文献概念的描述,是目前较好的一个有关地方文献的定义。
1.3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概念
根据黄俊贵先生关于地方文献的定义,结合自然科学的学科界定,笔者给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下这样的定义: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记录有某一地域自然科学知识的一切载体。其中,“记录有某一地域知识”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地域属性,指文献内容上带有地方特征;“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学科范围限定,指文献记录的内容属自然科学知识;“一切载体”是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记录和传播介质的概括,泛指文献载体的多样性。换言之,凡以各种载体形态记录
和反映自然科学领域里内容与地域有关的所有文献信息均属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范畴。
为了准确把握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涵义,我们有必要对其主要特征作进一步分析。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属地方文献范畴,同样具有地方文献的空间区域性、价值史料性、载体多样性和内容广泛性等基本特征,除此之外,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还具有如下主要特征:①自然科学属性,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记载的内容仅限于自然科学知识,它与空间区域性共同构成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最本质特征;②客观真实性,自然科学以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更加注重能够真实地反映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所记录的事实、数据一般是实地观察纪实或科学实验结果,是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强的客观真实性;③实用性,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大都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的生态条件、土特产品、特有工艺和传统产业,记录了当地人民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漫长历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些文献以其特有的客观真实性和很强的实践性,对本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可起到直接的借鉴及参考作用,甚至有些成功的事例和经验可以拿来即用,立竿见影,实用价值很高。
2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范围
杜定友先生在谈及地方文献的范围时指出,地方文献由“史料、人物、出版”三个部分组成。时隔30年后,骆伟教授再度论述地方文献的范围时,认为地方文献“应包括下列三个方面:区域事物,区域人物,区域出版物”。两者字面表现上颇为相近,由此,业界有不少人认为骆伟教授和杜定友先生的观点一致,均为“广义”论者。其实,两位先生的观点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一,杜的“史料:关于本地方的一切情况的记载”,骆的“区域事物,主要指在特定区域内所存在、发生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两位所指基本同义,这也是“广义”和“狭义”论者没有争议的部分。其二,杜的“人物:关于本地方知名人士、劳模、烈士以及对于本地方建设有关的各地方重要人士(寓贤),他们的照片、著作、手迹、传记、纪念文字等都在收藏之列”,骆的“区域人物……对表述他们一生的事迹的传记、传略、评传、年谱等,无疑是研究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献。因此,有关一个地区的历史与现代的重要人物,包括社会活动等,都属于地方文献……至于地区人物的著述,是否可收入地方文献?我认为应以是否反映该地区的事物作为划分的标准”,显然,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一方包括地方人物的全部著述;另一方仅限于反映该地区事物的地方人物著述,这正是“广义”和“狭义”沦者论争的焦点之一。其三,杜的“出版:从本地方出版物可以看到本地方的出版情况、思想内容、制作方向,对本地方刻的古书,更应注意收藏,版片也要整理”,骆的“区域出版物……一切出版物相对地可分为三类:①内容完全涉及这个或那个地区的出版物;②内容部分涉及一个地区的出版物;③内容仅是一般性问题或科学理论的出版物。我认为地方文献只能包括第一类和部分第二类的出版物……把所有地方出版物都作为地方文献,显然是不恰当的”。不难看出,两者的含义截然不同,一方指本地区的所有出版物;另一方则仅指内容涉及该地区的地方出版物,这又是“广义”和“狭义”论者争议的第二个焦点。以上分析可知,骆伟教授和杜定友先生关于地方文献的范围有着很大的分歧,如果将杜定友先生看成是“广义”学派的倡导者的话,那么骆伟教授则应是“狭义”学派的杰出代表和先驱。认为骆伟教授和杜定友先生一样,同为“广义”论者,是对骆伟教授关于地方文献学术思想的莫大误解。
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范围,显然要比地方文献的范围小。首先,记录和论述的内容仅限于自然科学知识,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文献在内;其次,上义述及的地方文献的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人物”(或“区域人物”)和“出版”(或“区域出版物”)两部分内容也不必单列出来分析。因为:“地方人物评介”属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地方人物著述”和“地方出版物”仅指“内容涉及该地区”的部分,这也正是“地方史料”所论及的内容,因此,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只有自然科学的“地方史料”一项内容。那么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范围该如何认识呢?拙文拟从下列几个角度多方位进行分析。
2.1 从学科内容看
自然科学含基础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个部分。基础理论科学一般是通用理论,含各种原理、定理、定义、公式、自然规律等,它不具有地域特征,因此,其文献不属于地方文献;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基础理论与通用技术部分也同样不属于地方文献讨论的范畴,只有那些与地区密切相关的特有技术、特有工艺、特有自然现象和事件以及反映地区科技发展状况的研究成果、改造自然的具体实践等的记录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范围,包括:关于本地区的自然资源、自然生态、水文气象、地质地貌等自然环境的原始记录,关于本地区的旱涝灾害、冰雪灾害、地震灾害及其人们抗灾减灾的经验教训以及改造自然的各项活动等自然事件的真实记录,关于本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变化、医药卫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等自然变迁的动态记录等。总之,凡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忠实地记录了本地区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历程,对后人有借鉴、启迪作用的科技文献均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
2.2 从文献类型看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有科技图书(含科技类方志、年鉴、手册、百科全书、学术专著等)、科技期刊和报纸、科技报告、科技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与规范、政府科技出版物、自然科学学位论文、产品样本和说明书、技术档案、自然资源和自然地理图谱、文物科技资料、科研手稿、笔记、信札等内容。其中,各类文献中既有公开出版发行的“白色文献”,也有大量非正式出版的“灰色文献”,如内部书刊、政府出版物、会议资料、技术档案、手稿、笔记、信札等,这部分文献专指性、地域性强,动态性、时效性好,信息含量大、使用价值高,倍受学术界青睐,理应成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收藏重点。
2.3 从载体形态看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既包括传统的原始材料载体,如甲骨、皮革、金石、简牍等,纸质材料载体,如印刷品、手抄本、复印件等,也包括现代的磁性材料、影视传媒、网络媒体等载体;既有各种静态性实体文献如:实物型、印刷型、机读型、声像型等,也有通过现代网络传播的动态性虚拟文献如:网上数据库、网络科技信息、多媒体资料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文献机构由于多少年来习惯于纸质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而对新兴的影视传媒及网络媒体文献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影视和网络传媒以其信息含量大、社会影响力广、传播超越时空等优势,已成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2.4 从出版年代看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依年代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文献。各时代文献的时代界限并不十分明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方文献工作的不断发展演进,其关系处于一种交互变化的状态。今日的古、近代文献是昔日的当代文献,今日的现、当代文献又是未来的古代文献,是未来研究今天的宝贵资料。历史的经验证明,即时性地收集现、当代地方文献的力度愈大,未来地方文献的体系就愈强,其作用与价值也就愈大。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史料性”特征,不单单体现在古代文献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能全面反映历史发展变迁的、包括现、当代文献在内的整体文献集合之中。
3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重要价值
地方文献历来就有“存史、资政、励志”的重要作用,也有文献将其归纳为“服务政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振兴地方经济、深化科学研究、弘扬地方文化、提高教育水平、保护文化遗产、增进民族团结、加强国防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十大社会功能。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以其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分布广泛、数据客观精确、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等特点,对地区生产、科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3.1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地方建设的重要基础资料
一个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必然受到该地区特定的自然条件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全面记录了有关本地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水文气象、地质环境、科研成果以及工农业生产发展变化等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大量基础资料和统计数据,凝结了几千年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华,是区域性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系统史料来源和决策依据,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科学家利用大量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在综合研究多年气候、生态、地质、地理环境等资料后,制定出冻土挖方段、风沙地段、长江源头区的不同施工方法,合理布设施工便道,并在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设置动物通道与动物信息系统中转站等方案,使得青藏铁路建设沿线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山东枣庄市齐村区北庆乡过去生长一种能“咬人”的怪树,被视为“不祥之物”,砍伐殆尽,1981年,当地政府从地方文献中得知这是当地自古就有的一种优质漆树,经过精心培育,现已发展到20多万株,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大量事实证明,领导机关在借鉴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提供的基础资料和经验教训规划本地区总体建设与经济发展时,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造福乡里;广大人民群众利用这些原始资料,可以脱贫致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2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地方文献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地方文献学是研究地方文献产生和发展、征集、整序和开发利用的一门科学”。由于不同学科的地方文献其产生、发展、征集、整序和开发利用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按学科进行的地方文献分类研究,必将成为地方文献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任何忽视地方文献的学科分类研究,都将严重制约地方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学科建设的纵深发展。作为地方文献学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与人文社会科学地方文献和综合性地方文献共同构成地方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支学科,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研究,不仅能够提高人们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重要性的认识,规范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各项业务工作,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地方文献学的研究内容,推动地方文献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化。可以设想,随着地方文献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必将成为未来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3.3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从地方文献产生以来就一直是其天然的“半壁江山”,与人文社会科学地方文献同属于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其记录事实、数据客观精确,提供方法、措施科学适用,使用价值更高。
篇2
大自然(nature)是指狭义的自然界。它是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即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无机界和有机界。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 关于大自然——水、空气、山脉、河流、微生物、植物、动物、地球、宇宙等等,都属于大自然的范畴;研究大自然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科学,而这些科学的分支学科是非常多而繁杂的,如:生物科学又可分为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三大学科;再而又可以分出分子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生理学等;各学科交叉又会衍生出许多分支学科,如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结构生物学等等。
2、人与自然
大自然诞生人类,说明它是尊重人类的行为,相反人类更应该尊重大自然。从表面看人是父母所生,事实上是大自然有了人的光子信息,人体胚胎才能吸收来自大自然的这个光子信息,将胚胎长大成人,是父母所生,同时又是大自然完成对胚胎暗物质的激发。大自然有脊椎动物45336种,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现有300 余万种昆虫,已经确认的种类仅100 余万种。大自然是天然资源,人与大自然应该互相尊重,保持珍惜和爱惜心态,适度使用自然,不让大自然遭破坏,使生活环境美好、自然资源无耗尽,就像是母子一样亲密、和谐! 所以,关于大自然的资料,其丰富程度只能用浩如烟海来形容,其纷繁复杂非三两万字或几个人所能阐述的。
3、如何保护大自然
(1)学会从自身做起,环境问题是需要从自身做起的,是需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的。
篇3
关键词:主流心理学;科学主义;自然科学取向
分类号:B84-06
1 引 言
心理学中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对立的流派。代表前者的构造主义、行为主义和现代认知心理学接受“原子论、还原论、客观论、决定论、量化方法五个原则”(高峰强,2001),,以较大的影响力,在心理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主流心理学借鉴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理学、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以机械自然观为基本世界观,以实证主义为基础方法论,吸收了经验主义、客观主义、操作主义、价值中立等自然科学原则,并引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技术、设备和成果,建立了类似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体系,来指导自身的研究。这种自然科学取向,尽管促进了主流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造成了“心理学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社会责任的迷失”(Bakan,1996)。
那么,为什么主流心理学选择走自然科学之路呢?近20年来,尽管不少学者对这一取向的不合理性进行了批判,但是对于它产生的原因,尚未做深入分析。作者从历史、社会、经济、时代精神、学科建制的背景下,考察了主流心理学选择自然科学取向的原因,其中包括:历史上自然科学对主流心理学的影响、自然科学具备成熟的方法论和有利的时代精神、自然科学的实践性优势、社会需求对自然科学取向心理学的促进、主流心理学研究者的心理因素,以及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作者提出,随着心理学科的成熟、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观的演变,人文社会取向的心理学研究将会受到更多的重视。
2 自然科学对主流心理学的历史影响
2.1 自然科学帮助心理学独立
人类心理一方面作为哲学思辨的主体和过程,另一方面又作为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这种主客体的双重角色,使得心理学同哲学相互交织,难以分离,无法跨出哲学思辨式的研究方法,始终无法独立。近代自然科学首先提出了独立的心理学研究的要求,并贡献出方法论、仪器和测量手段,帮助心理学摆脱了附庸哲学的地位,实现了独立。
19世纪初期,天文学家被反应时间差异所困扰。贝塞尔总结了“人差方程式”,提出了反应时间这一研究课题。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神经生理学、感觉生理学、脑机能研究涉及到了心理学领域。以医学家布洛卡、维尔尼克和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为代表的研究者们,研究了大脑机能、神经冲动和知觉等,创造了临床法、切除法和电刺激法,促进了生理心理学的产生。19世纪30-60年代,生理学家韦伯研究了物理刺激与心理感觉之间的关系;物理学家费希纳利用物理学和数学方法,创造了均差法、正误法和最小可觉察法,创立了心理物理学。1879年冯特借鉴自然科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研究终于具备了客观性、实证性、经验性和可操作性,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2 自然科学推动主流心理学发展
主流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成果。艾宾浩斯以实验方法控制记忆条件、观察记忆结果,首次研究了高级的心理过程,推动了实验心理学的发展。铁钦纳吸收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秉承原子论,对注意、联想、情绪和情感进行了研究,创立了构造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采取实证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经验主义和还原论,吸收了条件反射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以刺激一反应模型对行为进行了严格的实证性研究。新行为主义接受逻辑实证主义、操作主义和物理主义,采用数学和逻辑语言来描述人类行为。认知心理学吸纳了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理逻辑、计算机科学,把人的思维看作物理符号系统来进行研究。尽管它反对行为主义对意识研究的忽略,但仍然继承了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原则。当今的主流心理学出现了生物神经学化的趋势。它吸收了认知神经科学、生物遗传学、习性学的研究成果,从生物决定论的视角,以基因、神经和激素等生物层面上来解释心理现象。
如此看出,在心理学独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科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创立和发展,相对于自然科学来说比较晚。加之这些学科本身就不够成熟,其对于心理学的影响也较为次要。
3 自然科学成熟的方法论和思想基础
3.1 原则和方法论优势
自然科学方法论建立在决定论、机械自然观和客观性原则上,追求普适性真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相比较,自然科学具有原则和方法论的优势。
1)决定论:决定论假设存在着普遍的因果规律。这就意味着,一旦认识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人们就有能力对事件进行预测和控制。因此,决定论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控制的前提。与决定论概念相对的是自由意志,它较多出现在人文社会研究当中。自由意志排斥因果关系,然而没有因果关系,学科的实用性就大打折扣。
2)机械自然观:机械自然观把宇宙比做精密的机器。这种世界图景具有简明性、精确性、规律性、可预测性和可控性,有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人文观点承认心理的主观能动性、复杂性和易变性,这就造成了研究的困难。
3)客观性原则:自然科学家坚持客观主义,尽可能地排除研究者主观态度、信念和偏见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以期发现客观真理。客观性原则还树立了一元的真理标准,有利于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和对成果的评判。
4)普适性:自然科学追求普适性的真理。自然科学家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式,来探索个别现象和普遍真理的联系,这种方法有利于理论的产生、检验和推广应用。
5)实验方法:在实验方法中,自然科学家通过控制变量来确定相关或因果关系,产生的结果具有必然性和较高的可信度。而人文社会科学的结论具有较大的或然性,可信度较低。
以上原则和方法的应用使自然科学具备了客观性、普适性、准确性、一致性、可观察性、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形成了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方法论体系。
3.2 有利的时代精神
科学的发展是特定的社会阶段和时代背景的产物。因此。“对心理学发展史的理解必须考虑这一学科进化的背景,考虑学科中的流行观念和那个时代的文化,以及时代精神或时代的思想氛围”(Schultz&Schultz,2007)。近几个世纪的多数哲学思潮、时代精神都是有利于自然科学的。
唯科学主义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的地位。自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开始,天文、数学、物理、生理、医学等自然科学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科学取
代宗教成为最为突出的理智的权威,成为文明世界的世界观的定义者、审判者和护卫者”(Richard,2007)。唯科学主义随之诞生,它认为自然科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而其他知识都是不可靠的。在唯科学主义盛行的情况下,主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具有争议的学科,采取自然科学的定位是明智的选择。
从物理属性来阐释人性的机械主义人性观也随着科学革命而盛行。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生产方式,“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是机械化,工业化和技术化代表了机器变成社会中心这一过程”(Griffin.1998)。在机械主义人性观和机械化社会的影响下,主流心理学走自然科学的道路,是符合社会思潮和需求的。
19世纪开始流行的实证主义崇尚理性,强调经验,提出科学研究必须采用假设、演绎、验证和数学方法,以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这些思想是与现代科学精神相一致的。通过这些主张,实证主义提高了自然科学的权威,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思想氛围。
经验主义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原则。它主张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自然科学正是通过经验性研究来实现的。与之相对的理性主义否认经验的可靠性,也就贬低了科学的价值。在两种哲学思想的交锋中,经验主义自13世纪开始占据上风,直至今天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现代工业文明由理性文化主导,这与自然科学的理性前提是一致的。现代经济、政治、社会管理等基本活动都体现了理性精神,这一精神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当中,创造了有利于自然科学的文化氛围。
除了刚提到的唯科学主义、机械主义人性观、实证主义、经验主义和理性文化之外,西方思想中的唯物主义、联想主义、客观主义、身心交感论、物理主义、操作主义,以及达尔文主义等哲学思潮,都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吸引了主流心理学向自然科学靠拢。相比较之下,人文取向的思潮,如解释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则影响力较小。
4 自然科学的实践性优势
与人文社会科学相比,自然科学具有较多的实践性优势。这些优势即吸引了主流心理学,也成功地推动了主流心理学的发展。
4.1 研究对象的性质
从研究对象的性质来看,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机械性、普便性、同质性和易操作的特点。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不同的自然科学家能够找到同质的研究对象,进行重复验证。因此,自然科学易于积累、比较和评判研究成果。相比之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发展性、异质性、历史性、文化性、伦理性和不稳定性,操作性也较差。人文社会学者很难找到同质的研究对象:很多人文社会现象随着历史推移而变化或消失;伦理性原则束缚了对研究对象的控制:社会现象、文化和人类个体较难作化研究。
从研究对象与外界联系来看,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相对孤立的,较容易确定因果联系。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则处于宏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交互错杂的关系当中,较难寻找到规律。因此,主流心理学偏重研究具有自然科学品性的心理现象。
4.2 研究方法
实验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法有固定的程序,通过控制变量来确定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容易得出较明确的结论。因此它也赢得了主流心理学的青睐。在《四十项改变心理学的研究》一书里,40项心理学研究中,有28项采用了实验方法,其他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临床法、总结性研究和思辨方法全部加起来,才占了12项研究(Hock,2004)。
自然科学应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以求客观性、精确性和可操作性。主流心理学追随了自然科学的数学化趋势,以对其重要思想进行严密的阐述(Thurstone,1986)。数学方法的引用为心理学带来“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数量分析和计算方法,推理工具和逻辑证明工具”(陈宏,2006)。相比之下,人文取向的研究则较少采用数学量化方法。而采用定性方法时,其定性的标准又多为主观,难以确定。结果就造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难出成果,却更容易产生理论分歧。
另外,技术、设备的应用帮助自然科学家更好地观察、测量和控制研究对象。主流心理学采用了大量类似的技术和设备:从记忆鼓、棒框仪、闪光融合器到迷津、斯金纳箱、测谎仪,再到磁共振成像技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技术等;近年来还出现了计算机化的研究趋势。这些技术、设备的应用使自然科学成果产出稳定,相比之下人文社会科学较难应用技术、设施来辅助研究,故显步履艰难。
4.3 研究成果的物质转化
自然科学与物质进步直接相联系,多数研究成果可以迅速投入到工业生产、生活消费当中,社会贡献是外显的。在实际运作当中,自然科学研究往往和农业、生产制造业、商业等联系在一起,以研究成果换取资金支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则更多是非物质和隐性的,不直接贡献于物质资料,较难投入商业运作,只能应用到政府、管理、学术界、艺术等有限领域,获得的资金、政策支持也比较少。
4.4 社会认可度
自然科学研究具备客观性和精确性,为社会作出显而易见的物质贡献,因此比人文社会科学受到更多的社会重视。从社会心态来看,由于自然科学距离生活常识较远,大众缺乏专业知识对自然科学进行批判。而人文社会科学贴近现实生活,大众经常凭生活经验对其进行批判,因此,它在大众心目中的权威性不如自然科学。
5 社会需求对自然科学取向的促进
科学的发展受社会需求的推动。“科学已经有意识地并直接地指向具体的领域,而且这些具体领域的选择已经越来越不由科学家决定了……科学研究工作越来越多……受科学以外的机关或团体――工业和政府部门所组织起来的研究机关或团体所控制”(Mason,2005)。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历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大战、信息化、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建设。这种社会经济状况对心理学的需求,更多表现在物质建设的层面。工业、商业、教育、医疗、军事、科学等领域的需求,有力地促进了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等自然科学取向心理学的发展。
独立的心理学研究的必要性,是由天文学、物理学和生理学等自然科学提出来的。主流心理学回应自然科学的需要,强调人的机械性和生物性,先天地与自然科学联系到了一起。为了解决狗的腺体分泌遭遇干扰的问题,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转向了对条件反射的研究。行为主义建立在条件反射原理上,与生理学产生了必然的联系。
1903年法国政府对智障儿童的关注,1905-1913年欧洲向美国的大规模移民,1917年美国加入一战时大量征兵,都需要检验人们的心理素质和能力(Gregory,2006),有力地推动了心理测量运动。现代社会的多个领域――教育、医学、企业、行政、学术研究等,都大量应用测量技术对人的心理进行评估。
美国工业革命完成后,大量涌入美国的移民需要接受训练,以适应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不同地区、群体之间的思想分歧需要被调和,以巩固统一的国家观念;工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培训工人,以提高工作效率。这使得强调行为塑造、社会控制的行为主义被广泛应用,占据心理学统治地位长达几十年。
二战后,战争的推动、计算机与航天科技的发展,都要求对人类认知进行研究。随着西方国家从工业社会迈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知识产业、信息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车文博,2007)。
纵观历史,心理学独立之时,正是工业化、社会化生产蓬勃发展及社会制度完善的时期。工业社会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制度建设的目标,而非人文的、精神的关怀。在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业文明中,“心理学服务于这些机器的设计,使得机器最大程度地符合人的能力和特征,同时确保人最有效地使用这些机器”(Denis,2007)。国际竞争造成了近代科学发展的一般倾向:“工业不大发达的国家总是在大力开展工业方面的科学研究,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则把大部分拨款用在军事科学研究方面”(Mason,2005)。自然科学取向心理学迎合了工业和后工业社会的需要。
但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已经开始挑战工业文明和理性主义,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当中的人的生存状态,为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开拓了空间。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将更加重视自身文化性、精神性的存在。人文取向的心理学也会随之发展。
6 研究者的心理因素
6.1 研究者的学术偏好
库恩指出,科学中的一些决定并不是出于逻辑思考。而是基于个人的喜好、价值、政治信念和科学共同体中的共识(Kashdan&Steger,2004)。Karl Lashley和Gregory Kimble分别提出,心理学家的学术取向更多是出于性情和世界观,而不是理性思考(Hergenhagnn,2004)。Lashley把心理学家划分为柔性思想和刚性思想两种,以此解释了他们选择不同学术取向的原因:“这些纯粹是由性情决定的。是基于性情而不是理性的选择”(Lashley,1923)。Kimble选取APA成员和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结论:不同分会的APA成员、不同学术水平的人士分别倾向于不同的学科取向(Kimble,1984)。
主流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取向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学术队伍组成的影响。在心理学早期的学术队伍中,大批著名的心理学家,比如冯特、铁钦纳、詹姆士、高尔顿、卡特尔、麦独孤和伍德沃斯等,都是从医学、生理学或物理学转向心理研究的。在心理学研究中,他们把大量的自然科学方法和成果带入了主流心理学。在后来的发展中,主流心理学也大量吸收了生理学、医学、计算机、数学等领域的人员。即使在今天。很多大学都鼓励有医学、数学或计算机基础的学生报考心理学。接受自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研究人员,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人文社会取向的研究者,这种状况在相当程度上促成了主流心理学向自然科学方向的偏倚。
6.2 研究者的顾虑
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将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自然科学,成为了无数研究者的梦想。但是,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心理学诞生艰难,科学地位不巩固,以至于研究者对心理学的合法性缺乏自信心。由于心理现象的主观性和内隐性,早在17世纪,伽利略就指出心理学不能成为一门科学。由于心理现象在过去不能被实证研究,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拒绝把心理学列入科学的名单。由于不能采用量化研究,康德也认为心理学无法成为科学。心理学是否属于科学的问题,至今仍在争辩当中;近20年还出现了关于心理学合法性的危机论。
根据流行的英美科学体系,只有自然科学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社会学科只能勉强算是科学,而人文研究则只是“学科”,不是科学。因此,为了确立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多数心理学家选择了自然科学而不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取向。很多心理学家对自己的研究方法心存顾虑,于是尽力遵循自然科学方法论:“以方法中心为根基的正统观念鼓励科学家保持‘安全、明智、稳妥一(马斯洛,1987)。
哲学式的思辨成了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大忌。Teo指出,“在20世纪,对哲学式思辨的指责成了对心理学家的死刑宣判”;在建立自己理论的时候,冯特、华生、斯金纳和乔姆斯基纷纷批评前人对哲学思辨方法的依赖(Teo,2008)。为了避免哲学化之嫌,华生否认把意识作为研究对象,而是将心理现象还原为肌肉活动和腺体分泌的物理、化学现象。在斯金纳的激进学说中,理论研究甚至被完全抛弃(Hergenhagnn,2004)。主流心理学家服从自然科学的权威,忽视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造成了自然科学化的取向。
7 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7.1 早期的自然科学取向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着复杂的属性:物质性、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并存。这四个范畴之间有依存性和时间性的递进关系:在依存性上,序列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由前者演进而来。在时间上,存在无机物、有机生命、社会、意识先后发生的时间关系。由于这四种属性中占据前位的相对客观、机械、静止和外显,所以研究起来比较容易。这就决定了学科自下而上的发展规律。学术研究从基础性的对象开始,这样不仅有利于进行根源性的探索发现,也有利于知识在由低到高的层次上积累和发展。另外,这种研究顺序也符合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规律,从而顺应了社会需求。
由于人类机械性与主观能动性、生物遗传与社会文化影响、物质性与精神性并存,心理研究面临很大困难。刚诞生不久的心理学不具备完善的方法论对如此复杂的研究对象展开全面研究,只能从低级的心理现象入手。所以,机械性和生物性的心理现象受到了主流心理学的青睐。
7.2 未来的整合趋势
主流心理学选择自然科学取向尽管是明智之举,但是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理论和方法通过忽视不能被数量化的现象来获得流行”fLalvor,2003)。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从机械性到能动性,生物性到社会性、精神性,静止到动态,外显到内隐,由片面研究到整体研究,决定范畴到自由王国,功利追求到审美追求,从服务经济到以人为本,从关注人的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当心理学逐步成熟时,人文社会取向的心理学将获得较大的发展,与自然科学取向心理学进行整合。Henriques指出,心理学面临的困难是整合关于人的不同层面的知识的困难,并且提出了一个与上述观点相似的树形知识结构(由四个维度:物质、生命、思维和文化组成),来整合知识系统,从而解决心理学分裂的问题(Henriques.2008)。
洪晓楠从科学哲学角度阐述了科学与人文进行整合的必要性:
“科学只是揭示了人的生活世界的一个维度或几个维度,……人对世界的把握并不仅仅限于科学认知,意义的追问和探求总是多向度的,这就需人文的探索和揭示来完成。只有科学与人文的互补整合,才能完整地表达人的存在的全面性和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洪晓楠,2008)。主流心理学将人机械化和生物化,忽略了人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维度,是不足以穷尽心理现象的丰富内涵的。一个更为宏观、整合的范式才可以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全方位的探索。
8 结语――个宏观的范式
由于以上原因,主流心理学在发展初期走自然科学化的道路,有其必要的学科建设意义。但是“近年来,我们已经观察到逐渐上升的对科学心理学方法论,以及其相应的理论思考的不满”(Toomela.2007)。采用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被批评为“解答问题的方法论与所提出的问题之间的不匹配”(Toomela,2007)。心理学中有很多问题并非经验性问题,而是关于意义、理解、道德、文化等宏观的问题,并不仅仅限于因果关系的描述上(Stam,2006),自然科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心理学研究的需求。另一方面,科学方法论是由哲学规定的,并且在提出假设、建构理论和解读数据的时候,哲学思辨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哲学思辨不应该成为心理学的禁忌。
篇4
对经济学的科学性质的争论从经济学的出现至今就没有停止过。罗森伯格指出,经济学是一门“处于纯公理系统与应用几何学的交叉点上、类似于数学的一个分支”的科学;米塞斯(L.V.Mises)认为:“经济学不是来自经验,它先于经验,是行动和事实的逻辑”,“经济学的定理不是来自于事实的观察,而是从行动的基本范畴中演绎出来的”。按照米塞斯的这段话,其认为经济学因为无法进行精确可控的实验,所以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瑞典经济学家谬尔达尔在获奖后批判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因其认为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
2波普尔的科学划界标准
在批判逻辑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基础上,波普尔在其自传中简单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对科学的划分标准:可证伪性。从逻辑上来说,每次的实证描述都只是单称描述,而一个全称陈述的理论是不可能被一个个的单称陈述所证实的。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假定之一:资源是稀缺的,我们可以从对某种资源的观察得出结论来证实“资源是稀缺的”这一假定。但是我们是不可能穷尽世界所有种类的资源是否稀缺来证明这个假定的。因此它是不可证实的。但它却有被证伪的可能性。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这个假设的反例,从而推倒这个假设。但是人类发展至今,还未能找到什么资源不是稀缺的,因此这个假设暂时未被证伪。但是它有被证伪的可能性。这就是命题的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正说明了科学的科学性。波普尔从这个角度说明,科学的分界应该是可证伪性。此外,对科学性质无任何争议的物理学,有存在无法实证的假定,例如物理学中的随机性假定。
3经济学的客观性
3.1关于客观性
科学的客观性并“不是建立在脱离了科学家个人的价值判断采取超然态度的基础之上的”,这是波普尔的前提观点。由于科学的客观性在于科学方法的公共性质,所以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各种偏见的社会科学家们正是在充分彻底的讨论中产生出客观性。所以,相信自然科学家的态度比社会科学家的态度更客观,这是完全错误的。人们之所以认为社会科学不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是因为他们将以前自然科学的标准强加于社会科学的后果,是对客观性本身的误解。我们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考察客观性问题,而不是去注意研究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有何不同的问题。“与此相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不是建立在科学家们的不带偏见的心境的基础上,……建立在科学事业的公众性和竞争性的事实……客观性建立在相互的理性批评,建立在批评的方法,批评传统的基础上。”从中可以看出,波普尔认为的客观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不同。他认为科学的客观性是方法的客观性,而不是内容的客观性。
3.2关于经济学预测不准确
经济学家预测的不准确性是受人们诟病的一个方面。历史决定论者主张:在经济科学中不可能建立起客观性。其根据之一就是预测具有自我实现和自我毁灭的双重效果,波普尔把这两种效果总结为俄狄浦斯(Oedipus)效果。具体来说,这种效果也就是指预测既可以成为引起某事件的原因,也可以成为阻止该事件的原因。如果经济学家有意图的进行预测,那么,他就要按照自己的爱好和自身的利害关系来进行行动。这种价值判断就会影响预测本身的内容,给预测内容的客观性和研究成果的客观性造成各种各样的损害。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Hayek)曾经说过,在他认识的人里,很少有因为根据经济预测采取行动而赚钱的人,倒是有不少靠卖经济预测赚到了钱。
但是,波普尔认为俄狄浦斯效果属于科学的处理操作内部的事情,即预测的准确与否不能成为一种理论是否成为科学的衡量标准。乔治•荷曼斯(GC.Homens)也认为:有效性和精确解释等科学构成因素虽然说对一门科学而言极为重要,但它们只是社会科学的目标而不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乔治•荷曼斯(GC.Homens)举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为例:虽说它并未精确地叙述进化的过程,也未从其理论中引申出有效的预测,但没有任何科学家会否认进化论在科学界中的地位以及它对现代遗传学的贡献。
3.3关于经济学受经济学家意识形态影响
人们普遍的看法是:在自然科学中,研究者比较容易保持“价值中立”,而在经济学中,研究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很难保持“价值中立”。经济科学中没有普遍的永久性的法则,而自然科学中却有。罗宾逊夫人坦言:经济学的著作中几乎找不到不包含自己主观性偏见的论述。
从波普尔对科学的客观性的看法可知,经济学常受到的关于阶级属性的质疑是无意义的。因为经济学的客观性在于其研究方法的客观性。经济学发展到今天,不管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经济学,其研究方法在任何制度、任何意识形态的国家里都是可以借鉴的。在经济学的方法上,是无阶级意识之分的。因此,对经济学的阶级属性的质疑是对经济学不公正的对待。至于部分经济学家的带有阶层性质的,“巧”借客观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为某个阶层服务的经济理论,那就是那些经济学家个人问题,而不能成为论证经济学不是科学的论据。
4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性
4.1研究对象
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普遍的看法是,社会情况比自然情况更加复杂——这在经济学科的研究中不胜枚举,计量经济学者更是常常为变量的选取与舍弃而大伤脑筋。也因此,认为经济学没有自然学科诸如物理学那样的客观性。波普尔认为这种偏见可能有两个来源。一是我们往往把不应比较的事情加以比较,即具体的社会情况和人工隔离实验的自然情况。二是一个古老的想法,认为社会情况的描述必须涉及有关的每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乃至生理状态。他认为,这种看法是一种曲解,是不加思考随波逐流的一种看法,“社会科学不但不如物理学那么复杂,而且具体的社会情况一般说也不如具体的自然情况那么复杂……”。波普尔的话可以这样理解,经济学中的经济现象分析,不必考虑进社会全部的因素,我们能够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来分析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而这种简化的模型与自然科学的模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事实上,在自然科学的模型中,我们同样不可能完全的掌握所有的变量。而那些普遍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可以更简化,乃至可通过实验来模拟,由此认为自然科学更具客观性的看法只不过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更具深厚的传统罢了。经济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模型分析和应用的困难只是程度问题而并不是性质问题。
4.2科学发现方法
除了提出理论的划界方法这一对经济学有利的论断之外,波普尔在理论发现的看法上也有力支持了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观点。在波普尔看来,科学发现的方法是试错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应该是坚持试错法
,他们都是人类理性的产物,理性是可批判的,因而在可错性这一点上没有本质的差别。经济学中,从古典经济学派,到凯恩斯学派,再到新古典综合派,无不说明经济学是在问题的不断提出、解决过程中发展的。二战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正是为了解决当时经济中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的。经历了约40年的统治时期,资本主义进入滞涨发展阶段,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也渐渐地失去其威力,于是新的学派出现。经济学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发展流派恰好体现了经济学理论的发现遵循着波普尔的科学发现公式,这一点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
4.3经济学发展现状
波普尔指出:“所谓科学学科不过是以人工的方式划分的问题与尝试性解决方法的混合物,真正存在的是问题和科学传统”。由此我们甚至不应该太过注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划分,这可能只是一种传统的偏见。确实这一看法也是符合社会科学发展现实,随着自然科学家的新论点和文化研究的兴起,“从根本上破除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个超级领域之间的组织分界”。许多科学家都承认不仅两个领域的彻底区分是不可能的,就是对“对社会科学知识所作的鲜明制度性区别也具有相当大的人为性”。
篇5
关键词:澳门;高等教育;化学通识课程;课程发展;课程实施;课程特点
澳门地区高等院校大都以开设商业课程为重,自然科学课程所占比重较少;而课程以专业及应用为取向,没有自然科学(理科)本科学位课程。至2011—2012学年,在众多澳门高等院校中,只有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五所院校为大学本科或高等专科学位提供自然科学教育。理科教育是为专科和专业的学生而设,对象仅局限于工科学生、医药范畴学生、未来保安官员和以科学教育为副修的数学专业学生。
内地高等院校为文科学生所开设的理科通识教育日渐普及,而以化学为主题的通识课程,在教学与研究层面持续发展[1, 2, 3]。基于化学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分享化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经验,并探讨通识化学课程的特点。
一、自然科学的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源于博雅教育,是为全体学生而设的全人教育。通识课程有别于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通识教育是从人的角度进行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澳门地区高等院校是以专业教育为重,通识教育课程含量极微,部分院校是以第二课堂形式实施。
自2009年澳门大学推行全面的课程改革,在2011~2012学年开始实施新的教育模式,教育模式是以四位元一体的通识教育。教育模式包括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研习教育和社群教育四个维度,通过跨学科知识的训练,着眼于所有学生共享的学习经验,培育学生的核心能力和价值观。
因应新的教育模式,澳门大学为本科生开设以自然科学为取向的通识课程,规定每一位学生必须修读自然科学学科。自然科学课程包括电与生活、物理、自然地理和化学为主题的四门通识学科,学生必须修读以上主题的其中一门。自然科学的通识课程,除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以外,亦引导学生掌握逻辑思维,培训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在态度、价值观、生命意义等方面作出道德的思考和科学的抉择。
二、通识教育中的化学课程设计
通识化学学科是以“化学与现代社会”(Chemistry and Modern Society) 为课程名称而定位。“化学与现代社会”是以通识化为取向的化学课程,旨在跟上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和博雅教育的要求,结合澳门本地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 课程目标
化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重点,通过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然、人和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科学知识、方法、价值和态度适应社会变化,承担社会义务。
2. 课程编排
课程编排的原则在社会生活情境下,扩宽学生的视野,先为学生建立知识和技能的化学基础,以社会议题联系化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态度及价值观,为深化学生的社会参与作准备。
3. 课程内容
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着手,在课程选择方面,涵盖化学学科的四大基本内涵:物质科学、实验科学、变化科学和中心科学。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见表1。
三、通识教育中的化学课程实施
“化学与现代社会”是以通识化的方式推行教学评,让学生了解或从新角度重新认识化学,以化学结合澳门社会环境为中介,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加强对化学的认识,促进整体素质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认识。
1. 课程计划
化学课程是以一学期学制实施,一个学期共修课14星期,每星期上课3小时。学生修毕并合格完成课程,可获3个学分。课堂教学包括讲课、工作坊和小组讨论。除了正规课堂教学以外,导师亦为学生安排非正规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实施化学和社会相融合的教育设置和安排。
2. 课程政策
化学课程大纲(syllabus)是类似合约性质的教育条文,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在课程大纲规范之中。为了推动学生的社会意识,制定政策时将化学教育与公民教育相配合,实施通识教育。
在课程大纲的范围内,教师在化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实施方面,可因应教学需要而作出合乎情理的修订;学生在教学内容、教学主题和教学材料等方面,负有自我学习的责任;课程内的所有学术工作,学生必须具备专注的态度,严格地执行学校所规范的学术诚信要求。
3. 教学方法
化学课程包括导论课、理论课、课堂活动课、社会活动课和总结课五个具体分类。教学方法是以课堂教学类别和教学主题实例两个层次展开教学。
4. 通识化学教学方案的实例
导论课的教学方案是从认识自然界开始,然后导入化学概念,再与社会应用相结合。在化学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宏观认识自然、社会和化学,再从微观理解化学和生活。
四、澳门地区通识化学教育的展望
化学为你而存在(Chemistry for all) 和化学为生命而存在(Chemistry for life)是国际化学年(International Chemical Year, ICY2011)的两句口号。Chemistry for all可理解为:化学是大众的化学,化学是为了所有人,化学就是全部…;Chemistry for life可解读为:化学是生活的科学,化学是生命科学,化学是人类的科学,化学着眼于生命…
尽管各地通识化学教育的课程名称、课程计划、课程教学评等各有不同,但通识化学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它是基于化学的内涵,在社会中、生活中呈现化学精神的外延。总结而言:通识化学教育是所有学生的教育,亦是追求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
本通识化学课程的特色是,在塑造社会化教学情境下,建立学生对化学核心价值和内容的认识,继而推动化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自1999年后,为了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和未来全球化的需要,特区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确立了为澳门培养全面性、多元性和灵活性的人才的教育目标。“化学与现代社会”是澳门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次开设的化学通识课程,它是通识教育和化学教育的交汇和融合。通识化学教育是以化学教育为本,而化学教育将通识教育的使命充分彰显出来。
参考文献:
[1] 侯文华. 大力推进通识教育 实施全面化学教育与人才培养[J]. 大学化学,2012(3).
篇6
关键词:中医发展;哲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413-03
在目前的中医发展问题研究中存在着一种拒斥哲学的倾向,表现有三:(1)把中医理论中的哲学特质看成是中医发展的最大障碍,否认哲学在中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虽不明确否认哲学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但对哲学在中医发展中的作用持怀疑态度;(3)在中医发展研究中缺少哲学的指导和配合。这种倾向对于具有浓厚哲学色彩的中医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笔者认为,中医在现代的发展仍需保留其哲学特质,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和参与。
1 哲学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在今天仍具有合理性
中医的特色之一就是以哲学为其理论的基础。中医在产生初期是与哲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古代自然科学尚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医学知识都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存在于哲学知识的母体之中。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医学知识贫乏,无法揭示人体的内部成分和组织结构以及致病的原因和机理,因而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也就不得不采取哲学思辨和猜测的方式。是中医以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使得中医能够树立大体正确的人体观、疾病观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并以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为基础,建构了自己的整个理论体系。
随着近代欧洲自然科学的兴起,医学和其他自然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西方的古代医学把自己建立在自然科学和实验的基础之上,完成了由朴素医学到科学医学的转变,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世界医学发展的主流形态。中国的自然科学由于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特殊的国情而未能有长足的发展。因此,中医没有象西医那样获得自然科学和实验的有力支持,没有走上医学发展的常规道路,造成“中医发展两千多年来只有量变,没有质变。”直到今天仍然停留在朴素医学阶段。
中医在当代如何发展已经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对中医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中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有一些学者对哲学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颇有非议,甚至把它看成是中医发展的最大障碍。实际上,哲学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在今天仍具有合理性。中医能够有效地诊治疾病,除了它是同疾病长期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之外,也与它的理论基础是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尽管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等缺陷,但它们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把握是大体正确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与自然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对客观世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正确反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是在宏观或一般层次上的反映,而自然科学则是在微观或具体层次上的反映。因此,以哲学为基础的中医和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西医都能够正确地认识和治疗疾病,这正是哲学作为中医理论基础在今天仍具有合理性的根本原因。中医运用哲学建立的唯物主义的人体观、疾病观、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和包含丰富辩证法思想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直到今天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中医突出的疗效也充分证明了哲学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药毒副作用和抗药性的不断出现,医源性疾病日益增加和疾病谱的改变,西医对一些疑难病症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药的优势更加凸显,这里面理所当然地也包含着哲学的积极作用。
2 哲学贯穿于中医的整个理论体系去掉了哲学特质中医理论也就解体了
如前所述,中医是借助哲学建构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它的一些重要思想和基本概念,如阴阳、五行、天、象、气等等就是直接从哲学中移植过来的,这些哲学理论和概念贯穿于中医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或者说,中医主要就是运用这些哲学理论和概念进行思维的。以阴阳学说为例。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是构建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其内容涵盖了中医理论的人体观、疾病观、辨证论治、方剂与药物等方方面面。如中医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就是建立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之上的。关于人体的产生,中医认为是阴阳媾精而形成的。《内经》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阳化气,阴成形”。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也是如此,《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人体内外、上下、表里、腹背、脏腑各个方面,以及它们与外界环境之间,无不构成阴阳联系、对立统一,并由此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的学术体系”。中医对疾病的诊断也要运用阴阳学说。中医认为,人体只有阴阳平衡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反之则生疾病,即《内经》所讲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中医诊断疾病也离不开阴阳学说,“八纲辨证”中的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其中阴和阳为总纲,即表、热、实归属于阳证;里、寒、虚归属于阴证,这是中医诊断时分析病情的最基本的依据。中医治疗疾病的思路也离不开阴阳学说,即调治阴阳,使其恢复平衡,即以“阴平阳秘”为目的。中药的性、味、功用也分为两大类,如辛、甘、淡味,性温热、燥烈、升散的药物属阳;酸、苦、咸味,性寒凉、滋润、降敛的药物属阴。可见。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无处不在,指导着中医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组方用药。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已经深深渗透在中医的全部理论之中,也是贯穿于中医观察人体、诊治疾病、组方整个过程的根本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自然科学的理论置换出中医的哲学特质,那么,就必然造成中医的基础理论与中医的其它理论、方法的激烈排斥,导致“两张皮”的后果,或者造成中医理论体系的崩溃。因此,在中医的的创新过程中,中医理论的哲学特质应当保留。当然,作为未来的、新的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哲学,应该是去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中的不合理的成分、经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改造过的科学的哲学。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改造的过程中,除了继承和保留其合理成分之外,还必须注意继承和保留它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的哲学理念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更有利于我们对它的继承和发扬。
3 医学的发展必然向具有辩证思维的医学形态回归而辩证思维正是中医的天然优势
世界医学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朴素医学(古代医学)阶段,正在经历科学医学(近现代医学)阶段。从它的发展趋
势来看,它将发展到“系统医学”(后现代医学)阶段。
朴素医学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辩证医学,它以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用整体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辨证论治的方法来观察人体和治疗疾病,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朴素医学也存在很多缺陷,如它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缺乏清晰明确的定义,理论没有严密的逻辑性,缺乏实验的证实和自然科学的根据,直观性、猜测性较为突出,在诊断治疗上也缺乏明确具体的技术规范,等等。
科学医学克服了朴素医学的直观性和猜测性,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自然科学和实验的基础之上,从而获得了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的有力支撑,使自己具备了“科学的形态”并能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因此称之为“科学医学”。但科学医学由于受还原论的影响,对人体的研究只关心各个部分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虽然对人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但它却不关心整体,忽略了人体疾病与人的心理、环境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所以,它在许多复杂疾病的治疗方面很难取得根本性的突破。科学医学否定了朴素医学,大大推动了医学的进步。但它在整体观、辩证思维上与朴素医学相比,却产生了倒退,这也正是制约它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
系统医学是一种以现代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为指导,以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医学的合理成分为基础的辩证医学,是世界医学发展的新阶段,是公认的新世纪医学。系统医学将否定科学医学,当然,系统医学对科学医学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它将保留科学医学的合理成分,即以自然科学和实验为基础的医学科学理论和科学的诊疗手段。同时,抛弃了科学医学形而上学的人体观、疾病观。它强调医学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把人体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深入研究基因组信息与环境信息的相互作用,阐明发病机理,建立系统分析和预测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机理的新理论体系和技术平台,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可见,医学的发展必然要“回归”到辩证医学形态。
中医虽然也是具有辩证思维的医学形态,但它是原始的、朴素的辩证医学,它需要向现代的、科学的辩证医学发展。但中医发展的未来形态并不是系统医学,系统医学只是西医发展的新形态。而中医必须在坚持其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来发展自己,所以,中医的未来形态只能是一种类似于系统医学的、与系统医学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新中医学”。但无论如何,从医学的发展必然向具有辩证思维的医学形态回归这一大趋势来看,哲学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医的发展不能拒斥哲学思维,中医的哲学特质是中医的天然优势。
4 中医发展研究需要哲学的指导需要中医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携起手来进行合作
中医在创立时期深受哲学的影响,而中医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代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它需要哲学的方法和指导,这涉及到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虽然自然科学为哲学提供总结概括的材料,是哲学发展的基础之一,但哲学并不是对自然科学的消极反映,哲学会积极地、能动地影响自然科学,给予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自然科学越是深入发展,越会涉及到深刻的哲学问题,越是需要哲学思维为其开路,指明方向,提供武器。没有哲学思维,没有必要的各种逻辑范畴,自然科学就将寸步难行。列宁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大发展时期就曾深刻指出:“因为,自然科学进步的那样快,正处于各个领域都发生那样深刻的革命变革的时期,以至自然科学无论如何离不了哲学结论。”中医学在学科归属上也是自然科学,它的发展和其它自然科学一样,都会涉及到一些哲学问题,如怎样认识世界医学发展辩证过程;中医发展的规律问题;如何用现代哲学改造贯穿于中医学的朴素哲学;中医与西医的关系;中医怎样才能既保持传统特色又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中医的未来发展形态是什么,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回答就离不开哲学思维,必须有哲学开阔的视野,要运用哲学的方法。
篇7
社会关系-数量关系-法律关系的客观存在,为本文提出创建“数量法学”的建议奠定了基础。数量法学的目的,在于揭示三者相互关系原理。在数量法学领域,经济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有突出地位,为切合论题需要,本文集中从经济关系入手。
本文用“数量法学”作为这门学科的名称。下面的内容,是作者对这门学科的基本认识。
一、数量经济关系与法
社会化经济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因而科学地认识这种经济关系,不能脱离它的社会本性。同时,这种经济关系,又是依靠量的方面的测定、计算建立起来的。没有数量经济关系,便没有社会化经济关系本身。应当说,社会化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数量关系:
1.经济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它一般表现为一个经济现象发生数量上的变化,另一个经济现象也会相应地发生数量上的变化。例如,货币投放量减少,基本建设速度、规模就会下降;商品价格降低,销售量就会增大;工资提高,企业利润率就会下降。这种数量经济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关系值是固定的,表现为函数关系,另一类是具体关系值是不固定的,表现为相关关系,即对于一种经济现象的某一个确定的数值,另一种经济现象有多少个数值与对应。数量上的依存关系,是数量经济关系的基础。
2.经济关系是随时变化的,在这种变化中,存在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的影响及影响程度问题。经济现象或经济现象标志的数量表现称为自变量,发生对应变化的变量为因变量。经济活动的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佳化,而最佳化过程本身就包含对变化的分析,即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的边际影响。使目标函数如收入、成本、利润等函数最佳化(最大或最小)的自变量的数值达到最佳化,总是每一经济主体所遵循的原则。
3.经济活动主体总是有效地利用各种投入要素(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活动,因而把握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投入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和劳动;产出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劳务。企业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把握用以提品与劳务的生产体系的技术-经济特征,寻找能使成本最低的各种投入要素的优化结合方式。此外,价值(功能与成本或费用的比值)关系、盈亏关系等都是数量经济关系。
4.国家把社会劳动消耗多的最稀缺的资源优先分配经济效益最好的行业和部门,以生产效用最高的产品,其必不可少的,是对资源的边际收益进行估价。这种估价,不仅受目标函数的系数、约束条件的系数及常数的制约,而且还受约束条件的个数、决策变量的多少的影响。
社会化经济对法提出了统一调整的要求,传统法部门调整的局限性增大了,而数量经济又向法的调整机制提出了新挑战。法必须把数学作为自己的基础。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离开数学基础和数量表现的法,是不可思议的。
每个企业基于利益在自己的法制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经济活动。如果它们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那么经济秩序可推定为良性的。但实际情况总不是这样。如用定量方法描述,则如下图:娬饫铮哂胁煌ㄖ乒勰畹钠笠凳*量用A、B、C表示,它们分别进行X、Y、Z经济活动。在某类经济法规规范下,X、Y活动为合法行为,Z活动受到限制。如果这类经济法规存在废改立情况变化,则X、Y活动受到限制,Z活动受到鼓励,那么便给不同企业的利益带来得失不等的后果。由此可见,对不同法制观念的企业进行分类,确定其经济活动模式,把经济法规实施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定量化,从而能够对社会经济秩序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
再进一步,应当讨论“合法”与“违法”的法定界限根由,我国环境保护法在第2章和第3章里,分别作出了“维护水质良好状态”和对污染环境的废气,“需要排入的,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的规定。那么,“污染程度”、“水质状态标准”这些标准值(临界判据)是怎样被确定的呢?法律规范与科学事实、临界判据有怎样的关系呢?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科学事实与标准值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已经学科论证。例如,二氧化碳的日平均浓度,现规定最高允许值为150微克/立方米。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实际含量超过这个DO值,则被认定污染比较严重,如不超过,则不予认定。有的国家把一级水的DO值规定为7毫克/升。据此,DO值为7.1毫克/升的是一级水,而DO值为6.9毫克/升的则为非一级水。这是用标准值来划分科学事实。然而在实际上,这个DO值9毫克/升的则为非一级水。这是用标准值来划分科学事实。然而在实际上,这个DO值并不符合实际数据上的某些差别。这个观点,我们可通过构造隶属函数式加以说明:
A1(X)=1x≥712(x-5)5
上式是DO值对于一级水的隶属函数。式中x是DO值的实际测值。从式中可以看出:DO实测值越大,对一级水的隶属度也越大,当x≤7毫克/升时,即完全属于一级水这个模糊子集。类似的,可以建立对于二级水的隶属函数关系。
A2(X)=-12(x-7)5≤X<712(x-3)3<x<50x≤3,x≥7
当DO实测值x=5.5毫克/升时,A1(5.5)=0.25,A2(5.5)=0.75,根据隶属原则,即哪一个隶属度最大则归入啊一类原则,可断定属于二级水,而不属于一级水。这是仅就DO值而言的,实际上划定水质时有十几个参数。 联系上述DO值,从科学事实看,如果二氧化碳的日平均浓度为149.9毫克/立方米,不能说污染不严重;如6.9毫无/升为非一级水,则在科学事实上,7.1毫克/升与6.9毫克/升的水质状态,几乎无甚差别。
尽管如此,法律不能不明确规定临界判据而听任科学工作者的解释或长官决定。1906年,美国国会制定了《洁净的食品与药物法令》。议院委员会解释说:“某些物质是否有毒或有害健康的问题,议案中不做规定,而应在专门的无偏见的科学权威指导下,经过最认真的调查分析、检验、实验和彻底的研究之后,留待部长决定”。这种把“物质是否有毒或有害健康的问题”的鉴定权留给科学家的规定,产生了深刻的弊端,而留给部长决定,因为他们缺乏专门知识,是无力处理这些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因此,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法定程序,由法律确定标准值,便成为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
对“科学事实-标准值-法规范”这一动态过程的上述简单描述表明:标准值的确定,应建立在对科学事实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法律必须把科学事实与标准值分开,并明确将标准值规定为临界判据,使之规范化,作为合法与违法的法定界线。
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我们看到,数量范畴对于法律规范的形成,起了多么关键的作用。正是数量范畴,揭示了法规范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并在它们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 法学理论运用数量范畴的客观依据,是社会过程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的统一性。任何社会关系、社会范畴、社会规律,都可以表现为度,即体现着一定的量。研究社会过程的量,意义在于通过揭示社会现象的关系和比例,加深对其质的认识。有的学者指出:只有当一种社会关系的本质被理解得相当充分,达到可以通过模型将其数字形式化的程度时,数量范畴才能起到认识的作用。
二、数量法学的学科特征
作为新学科、边缘学科的数量法学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决定的。可以认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结合,是当代科学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当代,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并日益“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生产-社会”的一体化过程正在形成并展现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在“科学-生产-社会”一体化过程的基础上,以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和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社会科学,出现了两者相互“融合”的状况。在这一融合过程中,它们的接合点越来越多,它们之间的界限模糊起来。马克思曾预言,“将来,依照人文科学包含自然科学的程度,自然科学也将把人文科学包含在自身,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的这一真理性认识,给人们带来了建立和研究数量法学这“一门科学”的极大兴趣和创造力。
数量法学具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数量法学,是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规律的科学。数量法学是相对独立的法学领域。与现在的一般法学部门不同,它不囿于本部门法律的定性研究,而是对整个法律体系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它的高度概括性和定量化,它与社会学、经济学、数学的紧密联系,使它能够深入到法的量化之中,回答许多场合超越法律形式之外的内在根据问题。这里,应当对数量法学的研究对象给予确切的说明:
1.数量法学不仅仅研究法律形式及法律形式的结构,它首先要研究法律形式的发生、发展、转化和废止以及发挥调整作用的数学基础和数量表现;
2.数量法学不仅仅研究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规律,它特别注意研究社会关系中数量关系的规律,研究法律调整数量关系的固有规律。
3.数量法学不仅仅研究某一法部门的内容、经济学内容和数学内容,更重要的,它的研究是跨法学部门的,跨经济学、数学学科的,具有跨部门、跨学科的“双跨”性质。
然而,上述研究客体并不是孤立存在、彼此无缘的,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相互渗透,共处于数量法学统一体中。任何一门科学统一体,都有自己的逻辑起点。社会关系-数量关系-法律关系的相互联系机制,应当是数量法学的逻辑起点。对于这种联系机制,这里用“数量社会法律关系”表述。作为数量法学逻辑起点的数量社会法律关系,其含义如下:
(1)它是一种法律关系,即被法所规范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因此,逻辑起点应限定为法律关系,而非社会关系、数量关系。数量法学理论体系由此而始。
(2)它是社会关系被法规范后所形成的社会法律关系。这里的社会关系是法的调整客体。
(3)它是数量社会关系被法规范后形成的法律关系。这里的社会关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关系,而是决定于并表现为数量关系的社会关系。
这样,可以说数量法学的逻辑起点,是数量社会关系被法调整后所形成的数量社会法律关系。
马克思认为,“一切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数学在法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处理资料,设计立法;二是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地解决立法及理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这两个方面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密不可分。所谓定量分析,是用抽象的数字符号描述社会过程的某些主要因素或基本量及其相互关系。它们为具体解决法律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动态反应提供有效工具。定量分析包括数学方程、图象和表格、数理逻辑等。
法的定量分析以数量分析为基础。其方法论原则是:第一,寻找联系 和前提,而且应当是联结的基础。这条主线应贯穿体系的始终。第二,寻找联系的中介。这个中介,可以理解为“桥梁”。这个“桥梁”是社会。通过该“桥梁”,把法与数学综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具有新质的统一体。第三,寻找这个综合体的表现形式。新质不是各自原质的机械复合,因而它们的表现形式也在这里发生了转化,演变为由新质所规定的新的表现形式。这个理论环节复杂的、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在整体上,称之为“法的定量分析”。
法的定量分析程式如下图所示:
数量法学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原则,除一般科学方法和传统法学方法外,它特别注重于数学方法和“新三论”方法。
在法的领域,数学方法具有广泛适用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中,涉及平衡法、经济数学方法、经济数学模型等;在基本建设法中,涉及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群控论、矩阵模型等;在财政信贷法中,涉及平衡表、数学模型、自动化计算等;在科技法中,涉及网络模型、网络图式、指标计算、标准化方法等;在农业法中,涉及平衡表、矩阵模型、线性规划、几何图型、曲线图、平面图等;在物资法中,涉及经济数学方法、现代计算技术等;在资源法中,涉及平衡表、自动化计算、统计方法、总图等;在商业法中,涉及平衡表、统计方法、需求弹性计算、经济数学模型;在劳动法中,涉及指标计算、综合技术经济分析、综合指数法、因素法、定额法、平衡表等;价格法中,涉及平衡表、经济数学模型、概率论、需求弹性计算等;企业法中,涉及数学模型(应用最广泛的是统计模型)、线性规划、平衡表等。此外,在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法中,数学方法亦有相应的应用。
在数量法学理论中,任何排斥或过高估计数学方法的思想,都是片面的。数学只研究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和数量表现,不能揭示现象相互联系的性质;而且,它不能对法的领域所有问题作出回答,其应用又受制于人的主观目的性;数学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而不是思想,它无法揭示社会行为和法律行为的本质。然而,这并不影响我们认识吸收和运用数学方法的必要性、可行性。我们的基本态度应当是:探讨运用数学方法与运用传统法学方法的关系,寻找理解和运用数学方法的途径、方式和条件。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是横断学科,具有方法论功能。采用“新三论”方法,是由“新三论”的普遍性和“新三论”方法本身的普遍方法论意义决定的。用“新三论”方法解决法律课题,是改进法学理论研究方法的新尝试。
数量法学理论把法规范、法制度以及法观念和法律关系作为集合体加以研究。在数量法学理论那里,它们的功能、结构和行为都必须按照一定目的和一定方向实现整合。数量法学范畴体系,包括一般范畴、共有范畴和自有范畴。当一般范畴、共有范畴特别是共有范畴引入该范畴体系时,其功能、结构和行为都发生了变化。在系统论方法面前,如果指望靠单纯变换一下概念、变换一下说法就可以解决创建起数量法学理论的问题,那就错了。利用系统论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相关法学领域间已有的人为的界限将趋于消失。
社会活动复杂多变,谁能理出头绪来?在法秩序上,一个确定的宏观状态可以由许多不同的微观状态来体现,而且一个确定的宏观状态与一定的微观状态相对应。这些微观状态由于主体的活动而不断变换着,很难断定法秩序在某一时刻究竟以何种微观状态出现。而且,在这一时刻微观状态改变了许多次,各种微观状态都有可能出现,并且出现不止一次。在一定的宏观状态下,不规则的混乱状态越多,社会的熵就越大。利用熵原理识别社会活动的“自发过程”、“可逆过程”或“不可逆过程”、“不能发生”等状态,从而用立法手段加以调节,以确定某一时期社会活动的方向和限度,使法秩序处于理想状态。此外,“反馈”概念可以用来研究法实施的社会后果。
总之,数量法学理论领域采用控制论方法,在把社会总体运行的法律调整当作一个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其组成系统与子系统间的协调关系和反馈联系,研究对社会进行控制、指挥的规律,研究法律调整机制内部各个法规范、法制度的作用及相互作用原理,就能回答社会良性运行的最优法律调整问题。
研究立法,特别是研究法实施的社会后果,把握信息系统的阶段(流程)和信息系统的构成是必要的。姟迹耍龋玻啊*从上列信息流程看,信息由社会运行系统和执法系统产生。对于形成于上述系统内部、外部的信息流,应由一定组织机构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收集,经分门别类地汇总后,进行处理。处理的原则是信息内容的可利用性。在信息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处理、对处理的信息的评定等诸信息阶段中,存在信息的传递问题。
信息流程是通过信息系统的各个组织实现的。因之,须应确定信息的收集组织,处理组织、传递组织和评定组织等信息系统的“硬件”构成因素。这是利用信息论方法研究数量法学理论时不可忽视的方面。立法机构的研究室、政府部门的研究室等,是目前立法、执法主要信息系统,但由于收集、处理、传递和评定等职能集于一身,缺点甚多,因此,应对上述机构信息系统的“硬件”加以改进。
三、数量法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任务
从数量法学的研究对象来看,确定这一学科的研究领域,对于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法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数量法学的研究领域,可分为宏观研究领域和微观研究领域两个方面。
在宏观研究领域,数量法学研究法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揭示在社会基本过程中法调整数量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律。宏观数量经济关系,是总合社会经济关系,是其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全社会加权总数、平均数或比率数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以及国民生产总值和发展速度、国民收入、社会消费、利息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决算和赤字、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差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宏观数量经济关系可称为总量经济关系。法如何调整总量经济关系,是数量法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例一,价格立法的定量分析。
篇8
关键词:自然科学;美;课堂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性质、变化和规律的一门学科,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知识点包罗万象,是初中课程中最能拓宽学生视野的一门学科。而现行的科学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学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偏离。本文根据科学美的一般范畴,结合初中教材,简述蕴藏于自然科学知识和知识传授中的美。
一、简洁美
科学知识的简洁美,在数学形式表现的科学公式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如爱因斯坦发现的质能方程E=mc2,它反映了物质的质量与能量之间的联系,其数学表达形式简洁无比,但却成为了指导人们进一步认识核反应规律和从核反应中获得巨大能量的基础理论,从这一点讲,它又是深刻的。在教学中,通过从核反应中原子核质量的变化并伴随释放或吸收巨大的能量,而原子核质量的变化与释放或吸收能量之间的关系却由E=mc2这样简洁的关系式所描述,可以使学生感悟到复杂的物理表象背后其关系式却透出无比的简洁美。
再如:门捷列夫发现并创立的元素周期表,其灵感来源简单的扑克。无事时排列扑克牌让他想起元素是否可以按顺序排列,随后他就付之于行动,于是,一项伟大的发现诞生了。排列的元素周期表是如此简单,但这个表格是在他“经过多次更精确的实验完善并维护了周期表的完美性,经历了一个‘真’必须服从‘简’的科学美的原则”之后完成的,是在不断地趋美求真、去繁求简中完善起来的。如此简单的元素周期表,却演绎出化学世界的神奇纷繁、千变万化,成为人类探素自然世界周期发展的金钥匙,从而使令人眼花的化学世界显示出有序而又简洁的本质。
二、对称美
天与地、阴与阳、上与下这些自古以来就有的对称,给人一种和谐、稳定、匀称的美感。科学的对称美源自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作用、运动、形态所具有的对称性。如,自然科学中的运动与静止、引力与斥力、匀速与变速、变力与恒力、反射与折射、溶解与结晶、液化与汽化,数学中的正与负、奇与偶、加与减、实数与虚数,等等,都是自然美的对称性反映。
这种自然界中的对称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启示也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对学生进行电磁波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讲授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这一知识,然后提问:“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而大家都知道,电和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并且电和磁的存在都可以不需要媒介,如果空中有一个变化的电场,那后面的情况会是怎样的呢?”学生通过对称性这一规律可以进行猜想: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而变化的磁场又会产生变化的电场,这样互相转换,如果这种转换在空间上具有延续性,就会在空中不断地传播下去。这时教师再对电和磁之间的转化做一个简单的讲述,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统一美
统一,给人以整齐、一致的美感,科学的统一美是物质在自然界中和谐统一的本质体现。在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自然事物和现象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在一起,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自然之美。万物归一是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梦寐以求的最高目标。爱因思坦的相对论即是他追求统一美的结果。当时,牛顿力学相对性原理与麦克斯韦电磁学原理运用于运动物体时发生不对称的矛盾,爱因斯坦结合相对性原理和洛伦兹变换原理,成功地将两者统一起来,从而将经典力学中分立的时间、空间、物质、运动、时空等概念统一起来,建立了狭义相对论这一著名理论,并最终将经典力学中分立的质量与能量、动量与能量概念也统一了起来。
初中的自然科学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基础,学生自己可能难以悟出知识的统一美,但对于一些知识,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领悟这种统一性。如圆(球)形在自然界的普遍存在性必然与其特点相适应,就此,可以设计以下的问题:(1)从数学上讲,圆(球)形具有什么特点?(2)鹅卵石为什么是圆球形的?(3)地球为什么是圆球形的?星球为什么大多是圆球形的?星球的运动轨迹为什么大多也是圆的?(4)航天器材为什么很多都做成圆形的?彩虹为什么是圆弧形的?(5)如果没有重力,水滴会是什么形状,蜡烛燃烧的火焰是什么形状?为什么?(6)如果宇宙有边界的话,可能是什么样的边界?(7)在常见的形体中,什么样的形体最稳定?万物在宇宙之中,都想趋于什么状态?(8)词语“圆滑”一词由何而来?生活中它又有什么现实意义?
篇9
关键词:自然科学知识;诊断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96-03
为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教育部、卫生部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要求:要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
《诊断学》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桥梁”课程,对医学基础知识要求高,知识点多,并且要求学生培养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在今后临床各学科学习中广泛、合理地应用打下基础。单纯的理论讲解,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即使通过死记硬背,暂时能记住一些基础知识,今后也容易忘记或混淆,更不可能在临床应用中做到有条理地分析、判断。
笔者在多年的《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将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将日常生活常识融入教学,把深奥而复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简单的自然科学知识或耳熟能详的生活常识,以浅显的常识性知识来帮助学生对一些医学基础知识和诊断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应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又能提升教学质量,事半功倍。
就如何将自然科学知识融入《诊断学》教学,笔者举出以下三个实例。
以自然科学知识固化学生记忆
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的作用 在生理学课程中,学生已经学过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但是,在学习《诊断学》课程“水肿” 章节时,学生对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的作用仍然认识不清。此时,以“蛋糕吸水”和“食盐渗水”的生活常识为例:将蛋糕放在桌面上,可以把桌面的残水吸进去;用报纸包住食盐,过一段时间报纸会变湿。以此类推:胶体渗透压—蛋白质—蛋糕—吸水作用;晶体渗透压—钠盐—食盐—排水作用。应用肝源性和肾源性水肿的分析:肝硬化—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血管(外周血)中蛋白质不足—胶体渗透压下降—从血管外(组织液)吸收水分能力下降—组织液回流少—组织液增多(水肿);肾小球肾炎—尿量减少—血管(外周血)中水钠潴留—晶体渗透压增加—往血管外(组织液)渗水增多—组织液增多(水肿)。
支气管呼吸音与肺泡呼吸音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三种呼吸音”时,往往会把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到底谁是“夫”音谁是“哈”音混淆。此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先张大嘴巴呼气,听听是什么声音;再缩唇呼气,听听是什么声音。张大嘴巴呼气只能是“哈”音,缩唇呼气一定是“夫”音。以此类推:支气管呼吸音—气流通过大管腔—张大嘴呼气—“哈”音;肺泡呼吸音—气流通过小管腔—缩唇呼气—“夫”音。甚至还可以再让学生撅嘴呼气(吹口哨),这就是气体通过狭窄气道产生的声音(干啰音)。通过这个小实验,学生会对哪个是“夫”音哪个是“哈”音加深印象。
以自然科学知识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心脏杂音的形成机制 首先告诉学生:杂音的形成机制与河道中形成漩涡的机制是一样的。当河水平缓流动时,柔和水流声就如同正常血流循环的血流声,当河道中形成漩涡后产生异常响度的声音就好比心脏杂音。此时,可以让学生先讨论,河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产生漩涡?然后根据学生的思路,加以归纳总结,完成对心脏杂音形成机制的理解。例如:水流越急,越容易形成漩涡;那么,血流速度越快(运动后、贫血、甲亢),越容易产生杂音。河道突然变窄,漩涡越多;那么,瓣膜口狭窄,越容易产生漩涡。河道中间的大石头旁漩涡很多;那么,血管内有漂浮物、赘生物可形成杂音。有水流返流或异常水流的河道口漩涡最明显;那么,瓣膜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等亦可形成杂音。
呼气相与吸气相的时相长短 当平静呼吸时,由于吸气是呼吸肌运动的主动过程,所以气体进入人体时急而快,而呼气主要是靠肺泡表面的弹性作用被动压缩,所以气体排出人体时缓而慢。因此,对于一次正常的呼吸运动来说,不管听诊部位在什么地方,它的吸气时相均短于呼气时相。
但是,为什么在体格检查时会出现“支气管呼吸音的吸气相短于呼气相,而肺泡呼吸音的吸气相大于呼气相”呢?此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并描述自行车轮胎或篮球放气时的情景:气门芯一拔,“瞿”的放气声音很响,然后随着轮胎或篮球瘪下去后,“瞿”的声音越来越小,甚至听不到。但此时,如果沾点水涂在气门口上,会发现还有小气泡形成,这说明还有漏气存在。为什么有漏气却听不到声音?是气流较弱造成的。回到呼气相与吸气相的时相长短问题上:当我们在肺组织处进行听诊时(肺泡呼吸音),小肺泡排出部分气体后,肺泡变松弛,呼出的气流逐渐变得越来越小,产生的呼气音也就越来越弱,甚至听不到。所以,对于听诊者来说,肺泡呼吸音的呼气时相“听”起来要比吸气相短。而大支气管部位是整个呼吸气体进出的总关口,所以在喉部等大气管处听到的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是所有肺泡呼气的总和,所以它的呼气相“听”起来就要长很多。
以自然科学知识
提高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第一心音改变的临床意义 先让学生明确:第一心音是由二尖瓣、三尖瓣同时关闭时所产生的声音,正如教室前后有两扇门,当这两扇门同时关闭时,人们听到的关门音。所以,第一心音的强弱与关门声音的大小同理。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关门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根据学生的思路,加以归纳总结,给出影响第一心音强弱的因素:(1)门的质地。同等条件下,弹性好的铁门要比烂木头门产生的声音要大。所以,瓣膜弹性降低,第一心音会减弱。(2)力量的大小。一个3岁的孩子和一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同样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关门,谁关门的声音大,谁关门的声音小,这是毋庸置疑的结论。所以,心肌收缩力越大,第一心音越强。(3)关门时遇到的阻力大小。当一个人在用最大力量关门时,门遇到了一股很强的逆风(阻力),这时,关门的声音肯定会弱。所以,当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度增多时,心室肌收缩后受到的阻力增大,瓣膜关闭产生的声音就变小,第一心音减弱;反之,第一心音增强。最后,学生需注意一点:在以上三个因素中,“门的质地(瓣膜弹性)”和“力量大小(心肌收缩力)”相对比较稳定,即时变化比较大的往往是“遇到的阻力(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度)”。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学生完成以下讨论,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并且牢固地判断第一心音改变的临床意义:(1)为什么二尖瓣狭窄时,第一心音增强?当二尖瓣狭窄时第一心音减弱,又说明什么情况?(2)早搏时第一心音有何变化?(3)心房纤颤时第一心音有何变化?
肺部呼吸音听诊的临床意义 在“肺部呼吸音听诊”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感到疑惑:肺实变时密度增大,呼吸音增强,但为什么胸腔积液时密度也增大,呼吸音却减弱?同样,胸腔积气时密度减小,呼吸音也是减弱?此时,让学生先思考三个自然现象:(1)实验者用手指敲桌子,甲站在桌子旁1米听声音,乙离敲击点1米用耳朵紧贴桌面听声音,哪个人听到的声音更大?为什么?——乙听到声音更大,因为桌子介质的密度比空气介质的密度大,声波在桌面的传播比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强。(2)实验者在河岸边喊话,甲在岸上2米处听,乙在水面下2米处听。哪个人听到的声音更大?为什么?——甲听到声音更大,因为声波要传播到水面下,经过了空气和水两种介质,在进入水介质时,声波经过了反射和折射,导致声波减弱。(3)实验者在教室内喊话,甲在教室内3米处听,乙在教室外3米处听(隔着一层玻璃),哪个人听到的声音更大?为什么?——甲听到声音更大,因为经过一层玻璃的反射后,虽然都是经空气传播,但声波已经被大大减弱。这三个实验其实就分别是肺实变、胸腔积液、胸腔积气呼吸音的临床变化。
结语
现代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在复杂的医学理论中,有很多原理、特点与自然科学规律是相通的。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不单单是讲授专业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同样是一个重要任务。对于学生来说,自然科学知识通俗易懂,好理解、好记忆、好应用。将自然科学知识融入现代医学理论的学习,可以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
[2]徐泽宇.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39-40.
[3]李广元.诊断学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9-40.
篇10
关键词:景观规划;自然辩证法;持续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0902
1引言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目的就是促进自然、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景观则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合理的景观规划能够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指导景观规划设计是当代景观规划师应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2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要义
自然辩证法的要义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二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2]。
2.1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通过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可以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3]。
2.2自然科学观
对自然科学的性质、理论结构、方法、基本概念、成长条件、发展规律、社会历史作用以及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等的哲学思考。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科学观认为,自然科学源于社会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学的概念、定律、原理是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制度、阶级及其思想体系的影响,但具有相对独立性;自然科学可以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自然科学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指导自然科学发展的唯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
3自然辩证法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分别是系统观、辩证观和科学观。
3.1景观规划中的系统观应用
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一个总体过程,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地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的内、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5]。
3.1.1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
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一个系统在向外界开放,吸收能量、物质和信息时,就会不断进化,从低级走向高级。Gaia理论告诉我们,整个地球都是在一种自然的、自我的设计中生存和延续。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设计能力。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开启自然的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过程。如景观设计师Michael van Valkenburgh 设计的General Mills[6],设计师拟自然播撒草原种子,创造适宜于当地景观基质和气候条件的人工地被群落,每年草枯叶黄之际,引火燃烧,次年再萌新绿。整个过程,包括火的运用,都借助了自然的生态过程和自然系统的自组织能力。
3.1.2边缘效应
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元素的边缘带,有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具有丰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如海陆之交的盐沼是地球上产量最高的植物群落之一。森林边缘、农田边缘、水体边缘以及村庄、建筑物的边缘,在自然状态下往往是生物群落最丰富、生态效益最高的地段。然而,在常规的设计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生态边缘效应的存在。在城市或绿地水系的设计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水陆过渡带上生硬的水泥护衬,本来应该是多种植物和生物栖息的边缘带,只有曝晒的水泥或石块铺装。除此之外,人类的建设活动往往不珍惜边缘带的存在,生硬的红线把原来地块之间柔和的边缘带无情地毁坏。因此,结合自然的设计就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创造丰富的景观。
3.1.3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含意,即: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设计结合自然就应尊重和维护自然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绿地的设计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最重要的设计指标。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今天,乡土杂草比异国奇卉具有更为重要的生态价值,五星瓢虫和七星瓢虫是同样值得人们珍爱的,勤于除草施肥、城市绿地管理者的形象不应只是打药杀虫的小农[7]。通过生态设计,一个可持续的、具有丰富物种和生境的园林绿地系统,才是未来城市设计者所要追求的。
3.2景观规划中的辩证观应用
辩证思维是现代科学实践的思维形式,它要求我们看事物要一分为二,有利和不利的一面都要看到。
景观设计与辩证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景观设计不能是缺乏文化含义和生态的唯景设计。景观设计应该是具有美感且以生态思维为核心的可持续性设计。设计中应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强调艺术的表达与再现。
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出发,生态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要借助于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地理信息系统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从景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自然资源的内在特征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出发,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合理的景观格局,使景观整体功能最优。
3.3景观规划中的科学技术观应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土地规划和评价是其主要研究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景观生态学来拓展景观生态设计的实现途径,提高景观设计的质量。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空间分析和空间模拟上的强大功能,为研究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基础。
3.4景观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应用
在社会变迁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与自然演变的矛盾渐显突出,景观设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是必然趋势。可持续发展在景观设计中主要体现在:尊重传统文化,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尊重当地环境,利用当地建材、植物来进行设计和修建。以自然和生态为中心的设计才能达到现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8]。景观规划设计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以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节约保护自然资源两方面考虑。
3.4.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在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大环境下,高效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是景观可持续发展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景观设计立体化思维主要有:景观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多地提供人的活动场所;合理进行植物配置,提高景观的绿化用地效率;处理好景观中人的活动用地与绿化用地之争,设计中做到活动空间与绿化交叉设计。
3.4.2节约、保护自然资源
在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势在必行。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节约和保护资源。荷兰伊兰德斯河口的“贝壳工程”、美国华盛顿洲的圣海轮斯山国家火山纪念馆的景观设计等,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观念在实践中探索的实例。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林丽芳,等:自然辩证证法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园林与景观
4结语
自然辩证法在景观规划中有着深入的体现。在景观规划设计时,规划设计师应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探索景观的内在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艺术与科学的有机结合,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参考文献:
[1]姜颖.浅谈自然辩证法在建筑中的应用[J].硅谷,2009(18):125.
[2]董光璧.究竟什么是自然辩证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2(4):58~61.
[3]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关士续,申仲英.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5]李志刚.景观设计要遵循自然辩证法[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24(3):60~62.
[6]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