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0-30 18:0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渔业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渔业的现状

篇1

关键词:渔业;产业化;出路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76-1

咸阳位居八百里秦川腹地,境内土壤肥沃,灌溉历史悠久,面积10196平方公里,人口504万,耕地39.64万公顷。咸阳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内有渭河、泾河两大河流。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渔业生产后劲不足,实现渔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咸阳渔业发展的根本选择。

1 渔业生产发展现状

咸阳渔业生产起步较晚,近几年才有了较快发展。2009年养殖面积达到3.2万亩,其中渔业基地建设总面积达到8600亩。水产品产量9545吨,年产值6024万元,渔业已成为部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1.1 商品渔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全市现有养殖水面3.2万亩。在对羊毛湾、羊家河、黑松林等38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整修、维护的基础上,又对三原西郊水库、旬邑马栏水库、彬县马家河水库、长武亭口水库等新库区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累计投资2.6亿元,建成高产高效专业的渔业养殖基地18个;形成标准化高、连片集中、设施齐全、管理科学的养殖基地2.34万亩;渭河滩商品渔基地8600亩。其中礼泉泔河水库,乾县羊毛湾水库、长武亭口水库以及兴平的渭河滩渔场均已成为咸阳渔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1.2 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善

全市先后建成水产站12个,苗种场8个,建成市、县两级水产供销站4处,鱼饲料加工厂1座,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

1.3 渔业生产科技含量较高

在渔业生产过程中,各养殖单位充分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近几年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积极合作,做到科学饲养、集约生产,使渔业生产在产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1.4 形成名优品种多元化

咸阳市依据市场对水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加快品种更新,提高良种覆盖率,目前有十六种名特优品种,其中甲鱼、河蟹、罗氏沼虾、罗非鱼等养殖稳步发展。

2 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咸阳渔业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依然较大,存在问题如下:

2.1 资源利用率低

全市适宜渔业养殖的水面达27万余亩,目前只开发利用3.2万亩,仅占总面积的11.9%。

2.2 科技水平不高

渔民缺乏渔业养殖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目前仍以粗放型生产为主,大部分渔民仍缺乏科技养鱼意识。

2.3 经营效益低下

多数养殖户仍以家庭承包方式分散经营,养殖规模小、生产效率低,缺乏产品开发意识,市场竞争力薄弱。

2.4 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许多养殖场池塘标准退化,排灌、增氧、机械加工等配套设施陈旧。

3 渔业产业化的出路

从咸阳渔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立足资源、综合开发,实施名特优战略。走“贸工农,产供销、经科技”为一体的产业化路子,促进渔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1 抓住机遇,多方筹资

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国家级 “关(关中)天(天水)”经济圈的批准实施,为咸阳渔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应充分发挥咸阳河系多、库容量大,山川秀美的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外引内联,争取投资。全面落实世行贷款,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基金、商品渔基地建设资金、以工代赈资金、争取各级财政支出等,建立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促进咸阳养渔业产业化发展。

3.2 实行连片,扩大规模

建设商品渔基地是渔业产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生态工程和水利建设等投资加大,应借此机会,加快商品渔基地建设。对尚存的20多万亩水域进行相对集中,连片开发,确立优势较强的主导产品,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渔业特色,突出规模优势,走出具有咸阳特色的渔业产业化之路。

3.3 加强技术培训,提倡科学养殖

渔业主管部门要抓好渔业技术培训、病害防治等,大力推广实用技术,重点组织推广生态养殖、网箱养殖,采用先进的科学理念优化品种体系,大力发展生态、节能、环保的现代化新型渔业。实现渔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4 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名优品种

近几年,常规养殖品种效益空间越来越小,有的已到亏本经营的地步,因此按照市场对水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在稳定发展常规养殖品种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无公害渔业、品牌渔业势在必行。在抓好四大家鱼 、鲤鱼、鲫鱼等传统优质品种养殖的同时,积极引进我省近几年开发的优质品种如淡水白鲳、罗非鱼、沼虾、河蟹、欧鳗等。

3.5 发展二、三产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在各县区积极开发水产品批发市场;建立渔业专业合作社;培养一批有知识、会经营的经纪人;引进1-2个技术先进的渔产品加工企业。充分发挥它们外联市场内联生产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使我市渔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和经济运行质量逐年提高。

3.6 加强行政管理,优化养殖环境

为适应现代渔业产业的发展需要,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转换观念、转变职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渔政管理部门要加大渔业生产安全和渔业水环境保护,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以确保渔业资源增殖为重点,强化监督检查,为渔业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渔业;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江苏姜堰

中图分类号F3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244-01

近年来,姜堰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抓手,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围绕推进渔业“一村一品”、增强渔业经济实力这一目标,不断创新思路,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渔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渔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发展渔业“一村一品”过程中出现不少亮点,但也有不平衡之处。现对姜堰市渔业“一村一品”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调查,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1 姜堰市渔业“一村一品”发展现状

目前姜堰市水产养殖面积达33.3hm2以上的渔业专业村有33个,村级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30%以上的村35个,渔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 000元以上,从事渔业生产的农民获得的纯收入占年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村级水产场圃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达到84%以上。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1区域特色明显

各镇村充分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建成了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水产品生产基地,主要有淤溪、华港、溱潼等镇商品鱼的生产基地,俞垛、溱潼、沈高、桥头等镇河蟹青虾养殖基地,娄庄镇河沟网养殖基地。

1.2科技作用突出

各镇村注重把传统资源与现代科技进行有效嫁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应用,着力加快优良品种推广步伐,大力推广池塘养殖的降本增效技术、河蟹多品种生态养殖技术、河蟹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养殖水体环境调控技术、防治与渔药安全病害综合使用技术等对增产增收、提升品质作用明显的水产实用技术。

1.3市场辐射拓宽

各镇村紧紧围绕产品建市场、围绕市场搞生产,逐步建立起了一批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行业协会和经纪人组成的市场开拓体系。马庄、桥头镇的2个水产品批发市场年销量达6 000多吨。通过水产批发市场和5个水产协会组织的带动,有效地促进了全市渔业经济的发展和渔民收入的增加。

2存在的问题

2.1主导产业规模小,区域布局分散

就姜堰市综合分析,在局部地区部分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户发展格局,但无论是产业基地发展规模、产业产品区域集中度远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除水产场圃外,按照严格标准意义上的专业村,与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2.2标准化程度低,质量意识不强

“一村一品”发展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群众的质量品牌意识还不强,加快推进渔业标准化生产、加强水产品品牌培育,提高水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还没有成为自觉行动和必然选择。从目前已形成的专业乡镇、专业村看,无论是主导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规模,还是农产品“三品”质量认证水平,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

2.3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

“一村一品”产业化水平低,主导产品链条短、水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水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3发展对策

按照“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水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产增效”的指导思想,大力调整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和扶持以村镇为单元的区域特色明显的水产业发展新模式。经过3~5年努力,使规划村达到主导产业明确,区域优势明显;产业布局合理,市场竞争力强劲;规模效益显著,强村富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表率。

3.1抓“块状经济”的示范带动

先以部分渔业重点乡镇的有一定基础、条件较好的村为重点,用示范和服务的方法,抓好“一村一品”工程的启动,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坚持宜养则养、宜加工则加工的原则,完善规划,合理布局,以主导产业为依托,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生产基地为载体,以专业大户为示范,选准示范区,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创出效益,努力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3.2抓龙头企业的辐射拉动

发展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水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充分利用本地的水产品资源,带动渔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带动渔业结构调整,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形成“龙头加工企业+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养殖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努力提高渔业专业村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3抓科技推广的创新举动

把“科技兴渔”作为搞好渔业工作的关键来抓,联合各渔业协会,建立渔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围绕渔民关心的渔业技术、管理知识等热点难点问题,聘请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养殖人员的技术培训。重点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如河蟹、虾类、珍珠等,推广河蟹大规格养殖技术、虾类高产高效养殖技术、鱼虾蚌混养技术、病害测报与防治技术,种草养鱼降本增效技术、全价配合饲料及微生物试剂的应用技术等。此外,继续加大政府对渔业科技推广的支持力度,鼓励和促进渔业科技发展。

3.4抓能人的扩张牵动

实施渔业“种子”工程,即把一批渔业经济发展带头人作为“种子”,通过组织研修、培训。造就一批“种子”选手、“领军”人物,使基产生扩张效应,把能人效应做大,示范、带动和辐射周边养殖户。

3.5抓借助外力的上下联动

利用姜堰市里下河地区渔业资源丰富和人文区域优势、市、镇、村上下联动,明确招商引资重点,构建招商引资网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借助外力求发展,增强“一村一品”渔业专业村的活力。

篇3

我国金融服务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行业。国内对于保险业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还是具有不完善的现状。从全球保险业来看,我国保险行业起步和发展水平还处于低端水平。本文对我国保险业现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浅显的研究并对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手段。

关键词:

风险定义;保险定义;保险形成;保险业现状;保险业发展

1风险定义

是指某一种事件存在着发生的不确定性。如果某一事件隐含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那么则该事件广义上讲就认为具有风险。

2保险定义

我国对保险分别是从法律、风险管理、经济三个角度来定义;从法律上看保险仅仅是一种合同行为;从风险管理则是把保险转变成为一种风险管理模式,换成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一种风险转移;但从经济层面上分析,保险不仅要具有承担分摊意外的能力,还应具备对意外造成的经济损失支付经济保障的财务能力。

3保险的形成

我国是最早运用风险分散即保险原理的国家,大家熟知的镖局便是我国特有的货物运输保险的雏形,而最早保险萌芽是海上保险。因为古代海边居民靠海而生,出海极其危险,不确定性极强,为了对死去的船员家属未来生活有些保障,凡是将要出海的人都会在出海前拿出一些钱放到一个篮子里,一旦发生船员死亡,篮子里的钱会留给他的家人以便渡过难关。我国现代形式的保险是伴随着外国的资本输入而传入的,早在1840年以前,我国南方唯一的进出口关卡是广州,同时这里也是西方商品走进国门的通道,因此广州也就成为外国保险业进入中国的大门。对于外国保险公司抢占中国保险市场以及外国保险思想意识大大激起华商效仿的热情。

4我国保险业发展

(1)1988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我国保险市场一枝独秀,自1988之后,相继涌现出平安、太平洋等多家保险公司,从而打破独家垄断的格局。截止2012年底,全国共有保险机构153家。(2)我国保险市场准入机制的建立,使保险市场新主体不断出新。新鲜血液般进入市场,使保险公司的专业经营、组织形成、创新方面陆续突破。(3)保险公司等主体通过市场机制发生联系和作用,市场经营主体依法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所有公司,不区别组织形式、不区别资金来源、不区别规模大小,均有平等的竞争地位,市场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4)政府法制化监管。在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下配合政府有力的监管手段,确保保险监管制度化、透明化。从而形成相对稳定保险市场局面,政府对保险业的监管、引导、扶持大大加快保险业进程。(5)国际化趋势。从外资保险公司踏进我国保险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那天起,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保险市场地位越发重要,这样不仅可以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更会加大影响国际再保险市场对我国保险产品定价,合理化我国保险产品定价。

5我国保险业存在的不足

(1)国民保险业信任度不足:这源自于保险公司管理的漏洞,保险公司对其销售员培训、监管不到位,导致销售人员为了一时销售业绩,存在欺瞒报销人的现象,导致保险人一旦出险,理赔不到位,从而对国内保险业口碑不高。(2)区域发展失衡:从全国整体来看,我国不少地域差异性还不能消除。发达的沿海城市在资金、技术、人才上在保险思想意识以及保险支出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所不能及的。若继续照这样趋势发展,区域发展失衡会加深地域间的利益冲突,最终会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保险业的生存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拖拉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速度。(3)同质化现象严重:国内各大保险公司上百家,在经营管理和营销方式、保险产品与服务对象、经营理念等方面如出一辙,尤其是各保险公司之间保险产品上的差异性不够明显。这样会导致销售人员在有限的市场内抢夺保险人的现象,从而降低服务质量。(4)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不完善,执行力不高。经过多年对保险业的建设,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险监管体系,相继出台得保险法律法规也越趋完善,但其中依然还存在着很多缺陷。第一,保险监管的内部关系虽设有保险监会,但是他与保险机构职能关系不明确,未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第二,保险业监管工具单一,保险监管手段不健全。我国主要的保险监管是外部监管,虽然也有自我内部监管,但由于缺乏自我管理于约束的机制,内部监管只是空设部门。第三,保险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的保险立法依然有一段路要走,特别应着手于相关法律之间的衔接与协调。

6我国保险业不足相应手段

篇4

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所覆盖的专业领域也越来越广。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初期,由于公众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识不足,社会认可度存在一定问题,甚至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非全日制的在职研究生,这严重阻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高水平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备受青睐。数据显示,在2014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报名人数大约有172万人,其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报名人数达到了68万人,占全部报名人数的近40%。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比2013年少了4万人,但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报名人数却较2013年增加9万人,这充分证明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热度在逐步上升。就目前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招生规模上已经相差无几,同时,高校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也非常重视,这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

就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来看,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施时间较短,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仍然使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出现了课程设置与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相同、偏重理论学习、不注重实践能力等现象。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没有达到预期要求,本应该重视的应用性技能的没有得到提高。另外,从就业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也就是说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就业的选择上并没有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根据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发展目标来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转变的基本指向就是在未来一段时期,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此同时,要转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要求。

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征

2.1职业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本质属性就是职业性,根据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可以看出,专业学位就是为了培养特定职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而设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各个领域对高水平的专业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也提高了对专业型人才的要求。比如,对相应的职业要求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相应专业的资格证书等。因此,这也对各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学术性

因为专业型研究生仍然是学生阶段,对于学生阶段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虽然我国重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的培养,但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有学术要求。如果没有了学术性,专业性也不复存在。因此,学术性和专业性是相互联系的,学术性是专业性的基础,专业性是学术性的外在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本专业知识,才能在实际运用中进行知识分析与整合,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就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来说,既要体现出学术研究所运用的理论分析,又要体现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因此,学术性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征。

2.3研究性

任何类型的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要求学生能够具备独立的研究能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亦是如此。尽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最终目标绝不仅仅是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还需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不断的提高。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鲜明的研究性,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

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衔接的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本质属性就是其鲜明的职业性,这也是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最根本区别。专业学位也可以被理解成职业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某种专业性技术的高水平人才。因此,要做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良好的衔接,做到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全过程中,都体现出面向特定职业需求的特点。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衔接可以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更加清晰。就目前来看,高校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核评价仍然以科研成果为主,以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这照搬了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评价体系,忽视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本应重视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因此,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衔接起来,更能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并将此目标作为实际中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向。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衔接可以调动学生和导师的积极性。在培养方式上,导师不再拘泥于原有的学术型研究培养思路。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导师不仅注重学生理论基础,还要鼓励学生把研究与生产实践和行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这样,

不仅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良好的效果,符合我国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衔接对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有良好的帮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学校以社会职业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组织研究生去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可以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培养其职业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

专业学位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属性,但又不同于纯粹的职业教育,是在传统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添加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所以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合了传统研究生教育和职业教育各自的优点,是符合现代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的。

4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衔接的具体措施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其培养过程中应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衔接。只有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良好的衔接,才能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

4.1加强双导师制度建设

大力推进并实施双导师制,研究生培养过程由原来的学校单导师制,改变为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双导师共同负责制。一方面,学校导师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指导,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导师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两位导师从不同的侧重点培养研究生,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要做到定期交流培养情况,及时提出在培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解决。在聘任导师时,要使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有机结合,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要求相结合,充分发挥其优势。

以加强职业性为培养导向,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有显著的区别,从字面意思上就能看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专业性,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学术性。在指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时,一定首先区分两者的本质区别,指定过程中不要仿照或照搬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这就要求各高校明确培养理念’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做好明确规划,破除长期存在的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依赖性,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和制度。

4.1加强校企联合,增强专业型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从我国近几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效果上来看,大部分高校已经良好地区分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地进行了培养方案的制定。各培养单位应充分利用本单位的行业与部门资源,结合导师承担的横向课题,积极拓展专业实践基地。要建立校企联动机制,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化管理,做好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加大投人’保障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各高校应当与当地各行业企业进行沟通并建立合作,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企业建立培养基地,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式培养。

4.2进行专业全面的职业指导,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属性决定其培养方式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但在就业方面,大部分高校没有做到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专门的就业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主要还是按照传统就业模式进行,以学生自我寻找机会为主,导师推荐为辅。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不与职业资格考试挂钩,学生在取得专业学位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时,并不同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把其作为学生评优的参考依据之一。

篇5

关键词:民山县 茶产业 现状 发展战略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叶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叶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世界整个茶叶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条件下,中国茶叶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对茶叶产业进行科学的调查与分析,探索茶叶产业内在发展规律和运作机理,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四川省雅安市民山县自然风光秀丽,拥有悠久的茶史茶文化,当地的“蒙顶山茶”更是名冠四川。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万亩,年产干茶产量4000多吨,其中名优茶700多吨,是国家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可以说茶叶产业是民山县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民山茶叶的种植、生产、销售形式丰富,产业结构复杂,其发展之路值得深入的考察和调研。

1 茶产业现状

1.1 茶农与茶叶生产现状 对民山县茶农的调查显示:平均每个茶农家庭拥有1-5亩的种植面积,靠采摘时令鲜叶到鲜叶市场贩卖获得收入,鲜有进行初级加工的茶农家庭,收入基本满足一个家庭的支出,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府时而会给茶农提供技术指导并且免于税赋,即使这样,茶农年收入仍然少有盈余。虽然,茶叶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存在的问题仍然对小茶农的收入增长形成了壁垒,近年来自然灾害不断,病虫害猖獗,且政府提倡的生态农业也间接阻碍茶农收入增长等。

1.2 茶商与茶叶销售现状 民山县有一批具有发展意识的茶农,拥有自己的初级加工厂,靠收购小茶农的鲜叶进行加工和销售。然而,机器、设备和产房简陋,卫生环境差,包装档次欠佳,资金链不坚固,品牌意识落后。

同时,民山县也存在一些发展早、管理意识强、目光长远的大茶商在当地办有自己的茶叶企业,他们有自己的大面积茶园或茶农合作社,年产值颇丰,少数企业的年产值甚至可达几千万,且年产值每年都在以可观的速度增长。他们不缺乏品牌意识、文化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意识,然而意识转为现实仍然需要人才、管理、资金和契机。

1.3 政府及政策支持现状 民山县专设有茶叶发展局,该局的主要工作包括茶叶产业的发展规划、技术支持、新品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叶食品安全协助管理、茶叶加工企业生产管理、国内学会协会商会管理、国内商税申报使用管理与协助、创建标准生产基地等。同时,在政策上推行“重管理、轻发展”,抓基地建设、食品安全、品牌打造和市场管理。

除外,政府也时常做与茶叶有关的课题和专项调研,针对冰雹、干旱、地震等天灾,修建塘库、沟渠,实施人工降雨等。

2 茶产业缺陷分析

经过多方的走访调查,可以看到民山县的茶产业仍然存在的一些缺陷,例如:土壤条件欠佳、卫生安全体系贯彻不全面、品牌意识弱、知名度不够、营销渠道较窄等。民山茶前景广阔,只是“走出去”还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2.1 土壤环境欠佳 据当地茶叶发展规划局的考察与统计,民山县有百分之三十的土壤呈现碱性或微碱性,不适合种植茶叶作物,在粘重的碱性土壤中,浇水后不易干燥,而山茶喜干燥,如土壤长期潮湿,根系易腐烂。虽然,可在粘土中掺适量培养土或河沙以解决此问题,然而改变PH值存在成本阻碍和实施难度。因此,面对不适合种植茶叶的土壤和茶叶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一矛盾,使得这部分茶农几乎无计可施。

2.2 卫生安全体系贯彻不全面 由于各国消费者对茶叶饮用安全高度重视,进口国农残、药残标准日趋严格。民山县茶叶生产的标准体系虽然有所建立,然而对茶产品全面贯彻落实滞后。一方面体现在茶农的卫生安全意识欠缺,施肥打药没有明确的制度约束;其二,工商部门和质检部门的抽检主动性以及覆盖广度不足。如上所说,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提高民山茶的安全质量,对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形成障碍。

2.3 茶类丰富,产量大,品牌少 据调查,目前,名山县种植的优良茶叶品种有213茶,131茶,9号茶,11号茶等。截至2012年年底,名山全县茶园面积达30.25万亩,茶叶总产量近4.63万吨,鲜叶产值14.28亿元。 “蒙顶山茶”品牌评估价值为12.72亿元,名列四川省第一。然而,仅此单一品牌,稍显势单力薄。

2.4 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 为大家所熟悉的我国知名的茶叶品牌,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云南普洱、茉莉花茶、铁观音、乌龙茶、毛尖茶等,而蒙顶山茶远不如这些茶叶品牌这般家喻户晓,对于许多非专业人士来说蒙顶山茶叶品牌也鲜有耳闻,这足以说明民山县的优质茶叶品牌甚少,为人们熟知的程度也较低。

3 提高民山县茶产业市场竞争力策略分析

世界茶叶生产、贸易、消费持续增长,国际茶叶市场需求强势增长,市场空间大,内销需求同样旺盛,市场潜力大,茶叶消费领域定将不断扩大,面对这样的宏观环境和发展前景,以及对民山县茶产业的现状和缺陷的正确认识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

3.1 切实加强源头控制,尽快完善预警机制 茶叶的卫生、安全想要得到有效的提高,必然从源头进行控制,种植环节更是重中之重,可继续推行和推广“公司+合作社”模式,政府组织宣传,帮助茶农消除心理障碍,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和加工,以龙头带源头,彻底改变茶叶收购分散、难以实施有效监管的局面,同时,通过实行质量监督员、植保员和监管手册制度等提高企业茶叶基地的管理实效。

3.2 引进生产技术,加强产业创新,树立品牌意识 强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科学思想,考察、学习和引进国际国内名优茶的领先科技和领先技术,只有以科技为支撑,才能全面提高民山茶叶的生产、加工等环节的整体素质。引进人才、专家和资金,创建民山县自己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研发基地,积极推进创新机制,鼓励全县创新全民创新,探索民山县独特的茶叶产供销模式,同时,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由政府做引导和帮助,从简单的种植、加工和贴牌生产中走出来,注重品牌战略,加大广告、电视等宣传方式的投入,使民山县的茶叶品牌家喻户晓。

3.3 大企业带动小企业,推动茶产业的整体发展 依靠政府的优惠政策,由当地颇具规模的茶叶龙头企业做模范,影响、带动或扶持小型企业;同时,不能忽视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优胜略汰、重组优化、强强联合,推动优势明显的企业大联合,打造集团企业,建立国际国内大市场。

3.4 加快标准化进程,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加快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的建设,加强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形成国家、地方、企业不同层次的完善的标准体系,加强原料、产品、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检验工作,对原料、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对不符合卫生条件的茶叶加工企业,限期整改。充分发挥基层农业部门、专业协会的质量监督和指导作用,促进生产经营者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茶叶产品质量的全面提高。

3.5 弘扬茶文化,营造产业发展氛围 近年来,随着旅游、观光、休闲业的发展,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旅游茶园、观光茶园和休闲茶园以及各种档次的茶楼茶馆应运而生。因此,充分开发、利用茶文化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茶文化活动、比赛,促进茶消费和茶叶产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江兰,丁远华.认清自我价值,品牌引领群伦――纵论打造贵州绿茶领军品牌,助力贵州茶业产业腾飞[J].现代商业,2013,09.

[2]周国富.努力实现建设茶业强国梦――关于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3,05.

[3]林兴土.促进尤溪县茶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J].福建茶叶,2013,02.

[4]俞慧玲.对云和县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08.

篇6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现状;问题;策略

生态林业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伴随着生态农业的提法出现的,生态林业建设工作在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原材料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合理布局的生态林业建设是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做好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促进生态林业建设的科学化,成为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许多的单位都已经设立了独立的生态林业建设管理部门,完善相关的生态林业建设分析体系,对生态林业建设数据进行规范的研究和分析。

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基础,是自然与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的互相弥补。生态林业建设是按照“生态利用”的标准而进行的森林经营利用。它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科学利用原有自然条件与各类资源,在促进木材、家具、造纸等产业发展的同时,给人民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 我国生态林业建设情况分析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我国的森林资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持续的生态林业建设增加了人工林的面积,使林地覆盖率从1950年的5.12%增加到1998年的16.15%。

以京津地区的生态林业建设为例,截至目前,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已累计完成林业建设任务669.5万hm2。2010年与2000年相比,工程区植被盖度、植被高度以及植被地上生物量都有明显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显着增强。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有关专家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评估与监测结果显示,近10年间,京津整个工程区累计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固碳量净增长2 700万t,相当于多固定了9 920万t的二氧化碳;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和侵蚀面积呈逐年递减趋势,蓄水保土功能不断增强。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水蚀)平均值由2001年的779 t/km2·a下降到2010年的242 t/km2·a,下降了68.90%;土壤侵蚀面积从2001年的1590.5万hm2下降到2010年的969万hm2,减少了39.10%;土壤风蚀总量由2001年的11.91亿t下降到2010年的8.46亿t,降低了29.00%;释尘总量由2001的0.31亿t下降到2010年的0.26亿t,减少了16.20%。同时,工程建设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明显增加。1999-2010年,工程区人均GDP从1999年的4 687.0元增加到2010年的27 192.7元,增长了5.8倍,年均增长17.30%。扣除物价影响因素,工程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9年的1 956.3元增长到2010年的4 084.8元。工程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23.00%~28.30%,工程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2012年工程林业建设任务为52.53万hm2,其中人工造林20.71万hm2,飞播造林5.43万hm2,封山(沙)育林26.39万hm2。

然而,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森林质量的提高,既没有缓解全国范围内木材紧缺的现状,也没有解决我国生态恶化和环境破坏的问题。因此,恢复和保护天然林成为我国21世纪进程中的重要战略问题。1998年,我国提出天然林保护工程计划,意味着我国真正在行动上开始考虑森林的生态功能.然而,被动保护不是长远之计,科学地经营森林生态系统才是主动解决我国林业问题的办法。

2 当前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不足

2.1 对生态林业建设的思想观念不完善 目前很多领导和员工并没有意识到生态林业建设的本质,甚至想当然的认为生态林业建设工作就是植树造林,以为单纯的扩大植树面积就可以。

2.2 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畅 单位生态林业建设工作的整体性,能够提高建设效率。但各部门的生态林业建设往往相对独立运作,致使不能及时了解各类信息,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也不顺畅。这样,生态林业建设中不但没有强化部门联系、优化各部门分工,反而造成工作的无序性和随意性,对结果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3 业务流程不够完善 因为许多业务的多样性、临时性等特点,如雨季、干旱、病虫害等。许多单位当前往往有着各种应急方式并存的现象。业务的分割必然会造成内容的重叠设置,而且,无论是自然原因还是其它因素发生变化,生态林业建设工作和其它业务系统必须同时对接口进行修改,如果无法优化组合,势必会导致业务功能的重叠、脱轨、安全性降低。

2.4 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足 根据生态林业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看,其综合素质有的仍没有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管理思想和创新理念不够,理论基础不牢,掌握的知识陈旧,工作水平与效率较低等。工作中,部分人员利用漏洞违法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生态林业建设一项投资巨大且社会影响深远的工程,如果专业人员不能充分掌握相关技术,熟练操作,那更难做保障工作效率[1]。

3 提高生态林业建设水平的策略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保障财务信息的顺利进行,要有着单位领导的重视和关注,然而也不能脱离生态林业建设人员的实际操作,生态林业建设人员和各科室的紧密合作。笔者通过实践了解,认为生态林业建设工作要从下面几点着手。

3.1 建设理念

3.1 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林业建设的生命力所在,生态林业的建设、经营一定要和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合拍。在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基础上,建设可以造福当代人利益的生态林业,让林业资源可以有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可以符合群众对林业资源的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达到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共赢。生态林业建设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实施科学完善的规划部署,科学的按部就班的建设不但可以优化生态环境,还可以促进林业资源的生态林业。目前的生态林业基本是自然保护区、原生林、海岸线与风沙带地区的森林系统为主,同时包括库渠、居民区、道路、田野周边、水域两岸等地段的防护林。生态林业有着点、面、带、线相贯穿的网络状布局特点,是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的和谐生态环境,可以在整体上确保生态林业的科学规划,可以多方发挥出生态林业的自身作用,达到环境改善与经济增收的要求[2]。

3.2 生态林业的稳定和形式多样化 由于林业的长期性,生态林业的规 划结构要保持稳定,可以充分的起到优化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由于各个省市的气候、生态、地质、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纯林式、牧业式、林工式与林渔式等林业建设方式大量的应用在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中。包含许多生物种类、各种层次结构的生态林业可以更大程度的保障林业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化和结构稳定,达到科学的使用森林资源。

3.3 生态林业的均衡适应性建设 生态林业是否能够适应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需要,是否能够适应地区森林资源的发展与利用。生态林业的建设要能够起到良好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需要按照经济的客观发展水平实施科学规划,符合所在地的现有经济条件与客观自然条件,达到有着完备作用和良好效益的生态林业链。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优化生态环境、增长林业资源,维护生态均衡,而这些内容都是随着环境条件是动态变化的,因此要在规划中科学考察其均衡性与适应性[3]。

3.4 生态林业的一体化和多功能化建设 生态林业本身以及与外部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协调发挥每个结构部分的作用。建设生态林业不但可以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现象,而且可以明显的产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形成了两性的前后内外、上下左右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生态林业不但是有着明显的经济目的的人工工程,而且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工程。生态林业在环境保护和林业资源的生产使用上都明显强国不科学的人工生态系统与原有自然森林等。生态林业要有着完备的作用,完善的生态林业系统里要把各个产业融汇在一起,如把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渔业等算到生态林业的建设规划里去。在管理经营上,生态林业能够为群众提供木材纸张等相关产品;在污染治理与环境改善上,生态林业可以起到保持水土、低档风沙、改良空气等效果。因此,建设者要在环境承载能力的合理考查基础上,科学的统筹设计、多管齐下建设有着各种功能的生态森林。

3.5 专业技术

3.5.1 进行相关人员技术培训 因为生态林业建设人员平时的工作较为繁忙,完全脱产来学习的时间非常少,各单位可以实施上午工作,下午学习的形式,为生态林业建设人员开展多种多样的专业培训班与技术交流活动,或举办业务知识、工程规范等多方面的学习课,从而让生态林业建设人员可以对工作情况与重要性有着充分的掌握,能够学习到优秀的生态林业建设知识与新技术。

3.5.2 根据实际效果不断改进,促进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一体化 生态林业建设方式要在实践中检验运行效果,观察分析期间出现的问题。就目前的生态林业建设的施工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来看,要不断完善生态林业建设工作模式,扭转各自生态林业建设的局面,促进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一体化。

3.6 人员管理

3.6.1 提高生态林业建设人员责任感 在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中,提高生态林业建设人员的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平时的工作中,要培养相关人员学习生态林业建设专业知识,生物技术、经济知识、相关规定等。在林业建设中,许多单位制定了一些条例,但是许多都没有起到作用。只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管理制度,才能对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现实的解决依据,为生态林业建设的工作提供岗位职责、加强工作质量。

3.6.2 加强各部门人员的的协调 沟通协调能力是良好运行的关键,为此,要在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中要有信息交流与共享的部分。由于林业建设周期较长,设计人员较多,建设期间单位内部组织结构也渐渐多样化、复杂化。面对各部门之间的差异时,生态林业建设人员要能够利用不同的方式来交流协调。生态林业建设人员必须擅长和不同的利益主体开展业务,对各方面的利益能够协调,取得共同的收益的同时,能够不断的熟悉和完善工作方式,达到共同实现提高林业建设效率的局面。

4 结语

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环境的和谐,原有的粗放式发展正逐渐改变。环境的恶化,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新时期生态林业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林业建设工作涉及面广、触及点多、社会影响大,必须要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把它纳入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整体规划,把如何保障林业建设的顺利高效作为林业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来研究,因此,各单位的生态林业建设工作要进行协调, 做到以人为本、长远考虑、统筹兼顾、稳妥推进,促进我国生态林业建设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根和,石怀绶. 生态经济型林业结构组合与经营研究. 林业经济问题, 2001(2):77.

篇7

一、客观分析:女性创业形势喜人,氛围渐浓,潜力巨大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信息的迅猛发展,为女性就业和创业活动提供了全新的基础和空间。更多的女性在社会经济的变革中,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并提升了自身独立的经济能力,她们在参与经济建设中,日益显现出自身的价值和优势。从内外因素分析,我市女性创业形势喜人,氛围渐浓,潜力巨大。

(一)外因

1、女性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加大了对发展民营、个体私营企业的宣传力度,特别是今年市委、市政府发出“全民创业”的号召,一股创业热潮在我市蔚然成风。在这股大潮的冲击下,不少女性纷纷走出家门,积极投身创业,有的挑起了大梁当上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也有的做起了企业老板的参谋或助手。与她们谈到创业的体会,她们最大的感受便是:如今创业的环境优化多了,政策宽松、领导重视、部门支持、社会理解,创业者普通受到人们的尊重。如今,她们所到之处,迎接她们的不仅是鲜花和掌声,人们投过去更多的是敬佩的目光。据我们对女性创业创新现状的调查统计,目前全市现有“城乡妇女创家业”人数6500人,“女企业家和女能手创实业”人数155人,“职业女性创事业”人数15200人,“青年女性创新业”人数5120人。在这些创业女性中,荣获全国创业女性1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2人;省优秀女企业家2人,省巾帼建功标兵3人,省“双学双比”女能手15人;宁波市十佳创业女性3名,奉化市政协委员10名,奉化市人大代表5名。如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杰出青年农民---宁波首开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汪日露,潜心钻研蝇蛆养鸡技术,把几年前的一个小养鸡场发展成占地50多亩,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实现年销售350余万元的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生产的宠龙牌生物鸡蛋被定为国务院机关事务局指定供应商品。

2、女性创业渠道不断拓展。

长期以来,我市女性创业大部分都离不开三产服务业中的商业、餐饮业、服务业等,开公司办厂都认为是男人们才干得了的事。近几年来,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一批女强人、女能人正在创业的人流中脱颖而出,创业的领域已涉足到服装、电子、机械、食品、运输、种植、养殖以及进出口等各个行业,企业规模小到几十万、大到几千万。根据我们对35家以女性为主的规模企业统计,涉及纺织、服饰类的有17家,机械电子、塑料加工业类的5家,医药、保健类的2家,食品、农产品加工、种植、养殖等类的6家、旅游、餐饮服务类的5家。宁波大盛时装有限公司、富盾制式服装有限公司、奉化天一家电超市、爱伊美医院、宁波西尼液晶支架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由女性领衔的企业都创造了骄人的业绩。由此可以看到,我市的经济发展有女性创业者的汗水和泪水,奉化经济的腾飞有我们女性创业者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内因

1、女性创业理念与时俱增。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形势大好,在这样一种经济浪潮中,许多女性纷纷加入创业行列。在这次随机调查中,有85%的女性表示曾有过创业的想法,而其中31%的女性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都在创业中,可见女性的创业理念已经形成,地位也显著提升。据调查统计,在这种可观的创业形势下,创业成功的女性很多,杰出人才也层出不穷。如宁波松欣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红娣,1991年接过即将倒闭的食品厂,改革创新,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打开了国际市场,现公司产值已达4000万元以上,成为宁波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宁波市十佳创业女性、宁波波英汽车音响电容有限公司周雪琼放弃在国外发展和定居的机会,把在国外所学的知识成功用运到自己的企业中,使公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周雪琼成功地实现了从“海归”到企业家的转变。经济的发展,带来创业的崭新理念,也为广大女性创业者带来了福音和希望。

2、女性特性突显创业优势

坚韧不拔,自强自立,聪颖细腻是女性的传统美德。在创业女性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这些优势。如在创业初期,资本原始积累很重要,女性善于理财成本控制比较稳当,不挥霍浪费,勤俭创业,比男性更容易精打细算;发展过程中,女性特有的韧劲,在吃苦、经受挫折方面,都比男性强;重大决策方面,女性在长期的社会角色中,被当作弱者,下意识随时保持着一种危机感,这促使女性做事情比较谨慎,决策时考虑问题周到细腻,不轻易冒风险;而在管理方面,女性天生的直觉、理解力、柔性、协调性,决定了她们具有男性无法比拟的优势与特长。如宁波索诺工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蒋妙飞,在自主创业道路上,吃苦耐劳、勇于开拓,走出了一条科技创业之路。谨慎小心、节俭和精打细算也是创业成功率高的重要原因。

二、理性探讨:女性创业喜中有忧,困难重重,亟待解决

尽管我市女性创业的发展势头较好,但是就全社会而言,女性创业仍存在比例偏少、规模偏小等现象。女性创业的发展受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的多重影响,女性创业喜中有忧,困难重重,亟待解决。

(一)内因

1、传统思想制约了女性就业和创业的步伐。

女性往往在心理上认为不如男性,自卑心理严重,开拓意识不强,就业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保护下,跟不上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没有及时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抱着“混日子”的观点,看不到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依赖性和从众性较强,独立创业能力远比男性差。在对女性为主的规模企业的调查中发现,我市的许多个私企业是夫妻俩创办,夫妻俩管理的,受习惯思维的束缚,资本、管理、风险往往高度集中于两人手中,传统的管理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同时,许多女企业家本身是从工人开始,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学校的学习,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了解不多,工作中往往凭经验,大小事务一把抓,分散了精力,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另外,作坊式的企业管理也使许多女企业家安于现状,存在小富即安思想,即使想投入扩大再生产,也是赚了多少投入多少,投入的额度较小,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素质偏低束缚了女性创业就业。

根据2007年奉化市城乡人力资源的调查报告,女性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尤其是在农村和外来女性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分别占84.1%、78.1%,是男性的1.5倍,大量女性人力资源潜能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同时,女性就业的非连续性等特点迫使她们接受在职培训的机会少于男性,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女性人力资源的总体素质落后于社会需求,在许多岗位上缺乏竞争力和创造力,在社会各方处于劣势地位。技能不高也制约了女性就业和创业的步伐。自主创业的成功需要经营技巧和经验的支撑,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市场的分析和开拓能力,这些都是创业成功一个都不能少的基石。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有些女性很想创业,但缺乏相关知识技能,盲目投资难免遭遇失败。

(二)外因

1、资金短缺制约女性创业。

资金短缺是调查当中创业女性面临的共性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经商的头脑和宏伟的计划,没有资金的投入仍然办不成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认为资金在创业过程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占71%,而有50%现已投身创业的女性认为制约创业的最大因素也是缺乏资金。女性在创业初期,申请创业贷款很难实现,大多是靠亲戚、朋友的借款来作为创业启动资金。即使在创业过程中,想要进一步扩大生产,也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女性创业和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2、信息不畅使女性创业顾虑重重。

信息不灵使妇女创业和就业茫然无措。从女性创业人群来看,90%以上正在创业妇女在创业初期都通过亲戚提供创业信息或提供扶持带动。对于大部分农村妇女来说,无法及时获得各地用工单位的性质、规模、招工条件、工资待遇等情况,造成就业不畅。不少女性有着创业的愿望,但不知道该选择什么项目、怎么创业。有的虽有好的创业意图,但对市场需求不甚了解,不敢投资;有的因为得到了过时的信息,贸然投资,结果投入的资本全打了“水漂”。信息的缺失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女性创业决心和信心。

3、用工瓶颈制约企业做大做强。

服装、电子是奉化主柱产业。在调查中,我们普遍发现,纺织、服装、电子企业普遍存在用工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服装行业,员工跳槽现象更为明显。同时,高素质人才紧缺,也导致企业创新后劲不足。企业发展壮大,人才是关键。由于我市的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段较大的差距,高素质人才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人才难聘、难留现象比较突现。我市女企业家经营管理的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急需外贸、技术、设计、企划、营销等高级人才。人才的紧缺,使企业的管理模式不能彻底转变,企业的创新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三、实践探索:宣传引导、协调联动、女性创业前程似锦

创业创新离不开妇女的参与,更需要妇女的智慧和创新的妇女工作。如何促进女性创业的发展,是摆在政府、广大女性乃至整个社会面前的重大问题。针对前文所分析女性创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策扶持,为女性创业创新搭建平台。

创业是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是妇女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指标。妇女创业、就业虽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但妇女就业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针对目前还没有相对明确的机构负责妇女就业的宏观管理、妇女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及有关妇女就业法规的制定实施,导致妇女就业缺乏宏观战略指导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在领导机构上,政府应成立一个“妇女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中心”,从组织引导、部门协调、政策保障、经费保障等方面为妇女就业创业提供指导和支持。建议由政府建立妇女创业基金,为女性创业人员提供降息、贴息、无息创业贷款;为发展前景好、信誉度高的女个体私营业主、女企业家发展经营生产规模提供贷款担保,解决融资困难。建议建立激励机制。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提供就业岗位多、税收贡献大的女性创业者,在经济上予以重奖;对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好、社会贡献大的女性创业人士,吸纳进入人大、政协组织,发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能力培训,为女性创业创新增强本领。

文化素质不高,技能不强,从而导致女性就业缺乏竞争力。因此,在全民创业的大环境下,妇女要想有立足之地,素质提升是根本。建议由劳动部门牵头,联合妇联和工商、财税等部门,开办女性创业培训班。通过培训,激励女性自强自立,创造新岗位、创造新生活、创造新业绩;提高女性的创业技能,面向市场找准投资方向,发挥一技之长,力求成功业绩。同时要创造条件,启动与培训项目相配套的小额贷款措施,探索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就业的新模式。

(三)、加强典型宣传,为女性创业创新营造氛围。

支持妇女创业,不仅要帮助她们奠定创业基础,更重要的是解除妇女心中的思想障碍,加强对妇女创业创新的宣传引导。要发挥宣传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创业精神,弘扬创业文化,激发妇女创业热情,激励妇女自主创业、勇创大业。要发挥现有创业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结对创业,带动更多的妇女自主创业。要采取多种措施,扶持现有的女企业家做大做强。要通过对创业典型的强力宣传,给创业女性造势,为成功女性喝彩,为女性创业推波助澜,真正做到让想创业的有机会、会创业的有舞台、创大业的有地位。新闻媒体加大对女性创业典型、非公经济领域中的优秀女企业家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对她们的了解和认同,为艰苦创业者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加强协调服务,为女性创业创新创造条件。

篇8

一、现状与问题

一是交叉任职,监督职能难以发挥。在县级供电企业内部,工会主席一般多由书记兼任,这样作为双重身份的工会主席,既要与行政保持一致,又要行使监督职能,“身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的客观形势致工会工作只能纸上谈兵,其工作职能大为失色。二是民主变味,厂务公开流于形式。类似于企业内部员工定岗定档、工资套改、企业福利及重大事项决策等一般都由行政会议或行政领导决策,偶尔交职代会讨论也只是过过程序而已,加上领导带有导向性的情况介绍和类似决策性的讲话,更加淡化了职工参与决策的意识。即使财务公开,往往只是能公开的才公开,客观上讲这种监督实质上只是一种毫无价值的监督或者说是一种“障眼法监督”;三是“和谐共事“,工作能动空间小。在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工作的主题,企业工会工作从主旨上讲与企业经营工作的目标并不矛盾,但是工会工作的维权、监督、参与管理等特殊职能又与企业管理现实中的某些行为存在一定的排异性,当工会工作与管理工作出现冲突时,工会工作只能“败下阵来”,以“高姿态”来息事宁人,换取生存空间,这样彼此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关系而使其工作能动空间大为缩水;四是职能代管,工作任务落实难。由于体制的改革和编制的限制,目前企业内部工会日常工作一般由党政办代管,但实际工作中代而不管的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常常出现日常工作推诿、指令性工作应付、履职监督缺失等,更谈不上工作调研及解决职工反映的问题。

二、成因与对策

客观上说,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关键问题还是出在领导层面,即长期以来在有些领导和员工思想上形成了“文体工会”的概念,或者认为工会就是搞好职工福利、安排节日慰问、救助贫困职工、开展文体活动等,把工会职能从空间上缩小,思想上淡化,造成工会工作死板僵硬,缺乏活力。工会是职工的“家”,是企业聚心、聚力的桥梁和纽带,是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作为县级供电企业工会,就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基层一线职工着想,真正为职工当好这个家。为此,笔者认为,要解决好当前企业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首先,工会主席要履职尽责,为职工当好“家”。工会主席是职工的代言人,是企业工会组织的核心和职工的“当家人”,其角色举足轻重。从基层工作实际来看,要想当好职工群体这个“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关键是工会主席要扮演好角色,履行好职责。这就要求工会主席自身应该具有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良好的群众基础、严谨的工作作风、清晰的工会工作思路和统揽全局的工作能力,这是尽责的先决条件。同时,企业工会处于企业管理层与职工这个群体的夹层中,这个特殊位置要求工会主席还必须要有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耐心、在政策原则下协调左右的韧性和切近职工这个群体的爱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定位,履行职责,扮演好工会负责人这个角色,当好职工的代言人和职工权益的维护者。为此,在县级供电企业工会主席设置上应该专兼结合,即企业人数在150人左右,工会主席应设专职为宜,在职工人数不足百人的小型企业,工会主席以兼职为宜,但应设专职工会干部,以便更好的倾注精力抓好工会工作,扮演好企业聚心、聚力和塑造团队形象的重要角色。

其次,工会成员要融入职工这个群体,与职工广交朋友。每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每位职工的奉献与拼搏,但这种奉献精神必须是来此于职工自觉自愿的行为和发自内心的感恩举动,但在当前这种企业内部同业不同酬、工作量与薪酬不匹配以及职工的期望与现实及不吻合的大环境影响下,要培养这个奉献群体和团队精神,光靠学习来扭转、用制度来约束或者管理层的经济考核已经难以凑效,而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思想上的抵制情绪必然会暴露在工作上。这就要求工会工作要切近职工,工会干部要多和职工交朋友,及时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为职工排难、解忧、维权,使全体职工有一个归属感,只有这样企业的团队意识才能逐步得到提升,这也是工会组织责无旁贷的工作职责。

篇9

关键词:民营资本 保险业

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的现状

(一)进入主体增多

进入主体增多主要是指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进入越来越多的保险主体,在保险集团、财产险公司、人寿险公司、健康险公司均有民营资本的影子,且在部分保险主体中,民营资本居主导地位。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的典型有:大连实德进入太平洋保险集团、生命人寿与华汇人寿,深圳星河地产进入阳光保险集团,特华投资进入华安财产保险,国利投资进入生命人寿,天茂集团进入天平车险和国华人寿,雨润集团进入利安人寿等等,其中生命人寿、国华人寿、利安人寿、华安财产险等均由民营资本主导。不仅如此,在很多保险公司中,民营资本主体众多,如阳光保险集团的民营股东超过10个,生命人寿的民营股东超过5个,前海人寿的股东基本上都是民营资本。

(二)进入形式多样

一是发起设立进入,作为主要发起人和控制人,设立保险公司。如民生人寿、合众人寿、利安人寿和前海人寿等,均由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且民营资本掌握控制权。

二是参股设立进入,即参与新保险公司的设立,但非处于主导或控制地位。如生命人寿设立时的大连实德,大地财产险设立时的太太药业,华安财产险设立时民营资本也处于非控制地位。

三是股权受让进入,即原保险公司在股权结构调整和转让时,民营资本介入,或民营资本接受更大比例的股权转让。如华安财产险2002年重组时特华投资等民营资本介入,阳光保险集团2011-2012年股权转让时深圳霖锋等民营资本的介入。

四是增资扩股进入,即在原保险公司改组或增资扩股时,民营资本介入。如2002年太平洋保险集团增资时吸收大连实德入股,生命人寿2008-2011年增资时深圳系民营资本的进入等等。

(三)进入资本加大

近年来,民营资本实际投入保险主体的资本或控制的股份权益越来越大,如嘉德国际拍卖目前共持有泰康人寿18%的股份,特华投资等民营资本共持有华安财产险83%的股份。近年来由民营资本发起设立或为主要股东的保险公司中,如利安人寿、华汇人寿、前海人寿、珠江人寿、生命人寿、民生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华信财产险、浙商财产险等等,民营资本注入的资本金已经远远突破100亿。

(四)进入领域广泛

主要是指民营资本目前已经全面进入保险业务领域,涵盖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再保险以及保险资产管理等领域,如华安财产险、民生人寿、华信资产管理、昆仑健康保险等等。

(五)近年扩张加速

2008年以来,民营资本呈加速度姿态进入保险领域。一是通过股权受让或增资扩股加速进入保险业,阳光保险集团和生命人寿吸收民营资本就是典型。二是通过发起设立加速进入保险业,已批准开业的浙商财险、利安人寿、华汇人寿与前海人寿,批准筹备的珠江人寿与复星保德信人寿都是近年来民营资本加速进入保险业的典型。

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份额不大

以寿险业为例。2011年,全国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9560亿,其中中资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9174亿。以民营资本主导的生命人寿、合众人寿、民生人寿、与国华人寿为例,其2011年原保费收入分别为:233亿、100亿、98亿、31亿,分别占中资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的2.54%、1.09%、1.07%、0.34%,分别占全国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的2.44%、1.05%、1.03%、0.32%。四家民营公司累计原保费收入占中资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的5.04%,占全国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的4.83%。由此可见,民营资本目前在保险市场份额尚不大。

(二)管理变动较多

一是经营理念导致管理变动。很多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的初衷只是财务投资,即通过获取牌照资源,然后在较短时间内再通过资本市场运作,谋求“牌照溢价”。这就决定了很多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的经营理念“不单纯”,急功近利与粗放经营并存,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时常转换,实践中严重影响其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导致管理层变动。

二是股东结构导致管理变动。保险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资本,很多民营资本对此认识不充分,要么原有主业更需要补充资本金,要么保险业的长盈利周期或高资本投入让民营资本不堪忍受,进而导致股东结构变动,引发管理层变动。

(三)经营风险较大

一是业务结构风险。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大多选择“银行保险”为战略增长点,因为相对于个人保险业务和团体保险业务,银行保险业务容易在短时间内做大规模。但就银行保险的内涵价值分析,由于其高手续费和高回报承诺,价值空间越来越小,资产负债压力越来越大,这在实践中加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如产品定价与货币政策风险,利率一旦反向变动,可能引发退保风险。

二是投资运作风险。出于竞争压力与赢利动机,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普遍希望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撬动”公司发展。如果风险管理理念与管控手段不到位,资本市场上的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如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将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

三是偿付能力风险。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根据中国保监会的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风险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资本,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业务结构失衡、投资运作失败、准备金提取不足都可能导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如果资本金补充不及时,严重者可导致破产风险。

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农民工;失业;保险;保障

中图分类号:F840.61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3-2902-03

在中国3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农民工这一群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将是国家的优势资源[1]。要合理高效地利用这一资源,必须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然而,农民工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2],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就业及就业的行业范围[1]。

农民工失业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迄今国家还没有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失业保险的条例或规定,虽然《失业保险条例》形式上将农民工纳入其中,但同时又规定了很多限制性条件,使绝大部分农民工完全处于失业保障体系之外[3]。

目前,各省市对农民工失业保险的实施也不同步,有的地区尚未建立农民工失业保险,已建立农民工失业保险的地区,实施的办法也不一致[4]。农民工失业后缺乏保障,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心理压力,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比老一代农民工有着更高的要求,怨恨感是压抑在他们内心深处的一种负面的社会情绪[5],这种社会情绪容易产生种种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安定。因此,构建农民工失业保障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亟待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

1 农民工失业保险工作的现状

1.1 农民工失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1990年1月国务院颁发了《失业保险条例》,不少省市陆续建立了一些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或政策,但是其结果不尽如人意。

1.1.1 参保率和受益率均低 2010年全国农民工达2.35亿,其中进城农民工1.57亿,而只有1 990万农民工参与失业保险,仅占农民工总数的8.5%、进城农民工的12.7%。2009年全国尽管有1 643万农民工参与失业保险,但由于受金融危机冲击农民工失业情况严重,仅有108万名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农民工领取了一次性生活补助[6]。因此,绝大多数农民工目前还处于一旦失业就没有任何保障的境地。有的地区农民工失业保险工作尚未起步。

1.1.2 制度模式多样化 自国务院颁发《失业保险条例》至今,有的省市采取了“差异模式”(即一次性生活补助模式),有的省市实行了“相同模式”(即城乡一体式模式),还有的省市采用了农民工“自选模式”等,由于制度模式的多样化,不利于农民工失业保险手续在地区间的转移接续[3,6]。

1.2 农民工失业保险问题的主要原因

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工处于一旦失业就没有任何保障的境地,而且制度模式的多样化不利于农民工失业保险手续的转移接续。

1.2.1 制度因素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需缴纳失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其工资总额的2%,当劳动关系解除时,根据农民工工作时间的长短,一次性支付生活补助费。当时认为农民工在原籍占有生产资料——土地,在城市失业了还可以回乡种地,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失业;认为所支付生活补助费作为回乡路费补贴和短期中断工作期间的生活补贴,不属于失业保险金范畴[7]。追根溯源,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缺失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体系,因为农民工受制于户籍制度,未能真正融入到城市中;而对农民工就业,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住房等等做出了近乎苛刻的规定,并使这些规定系统化、公开化、制度化[6]。因此,制度不完善是农民工失业保险问题的根本原因。

1.2.2 认识因素 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失业保险的重视程度不够,远不及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其次是对农民工参与失业保险认识不足、关注不够;另外,企业对农民工失业的责任,全社会对其后果也认识不足。因此,认识不足是农民工失业保险问题的关键原因。

1.2.3 财力因素 要建立覆盖所有农民工与城镇劳动者同等的失业保险制度,鉴于各级财政、企业以及农民工自身负担能力,当前还不能现实。因此,财力不足也是农民工失业保险问题的重要原因。

2 建立农民工失业保险保障机制的对策

要建立起农民工失业保障的稳定可行的机制,必须制定专门的《农民工失业保险条例》,废除与《宪法》和《劳动法》相悖的、不利于农民工参与失业保险的相关政策法规,并对有关农民工失业保险的具体内容加以规定。制定的《农民工失业保险条例》应适合中国国情和农民工自身特点,既要满足农民工当前的失业保险需求,又要为今后条件成熟时实现城乡失业保险体系的统一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