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园艺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园艺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园艺的理解

篇1

1.临床资料和方法

通过提问、开放式谈话及操作抽查等方式对 25名20011年3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科工作的保洁员存在的常见医院感染问题进行总结,排序得出主要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经过实践总结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2.主要存在问题

2.1制度不健全,重点不突出。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均来自非医学相关专业,对医学知识、医院感染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了解,对保洁工作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等知之甚少,不能按照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实施管理,造成保洁员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及要求监督、检查、考评等制度缺乏或不健全;保洁员的防护措施不到位,劳保用品不齐全。例如初到我科保洁员对标本运送途中的保护、院感的预防及及时性等均不知晓。

2.2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 保洁人员为临时招聘人员,他们的年龄结构差距较大,文化程度偏低,我科保洁员中平均年龄为421岁,文化水平18名为小学,7名初中,无高中学历人员。从事保洁工作时间最长为4年,最短1月。所有人员在工作之前从未接触过医学知识,只是生活中的经验而已。因此很多关于院感的知识很难接受,甚至带有抵触情绪。且卫生习惯较差,不了解消毒、隔离的概念,尽管在上岗前已接受培训,但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而成为医院感染潜在的危险因素之一。

2.3岗前培训不到位,医院感染意识淡漠。

2.3.1清洁、消毒、隔离观念极其淡漠,不了解各项工作的目的、要求、方法及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为尽快完成工作任务,工作内容交叉进行。如扫地、擦拭床、门把手、走廊扶手等同时进行。为减少工作量而不按要求进行清洁,如抹布未做到一巾一用一清洗、消毒,而是一巾多用等现象。

2.3.2不了解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的划分及意义,保洁工具混用、混放。保洁员对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甚少,防患意识不强,对环境卫生缺乏重视[1]。如在护士无菌操作时,进入治疗室扫地或清运垃圾;擦桌毛巾、拖布在同一桶内浸泡、清洗;洁净、污染毛巾放置同一盆内;收集、运送医用和感染性废物时,逆行通过清洁区、造成清洁区的污染等。

2.4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按标准预防要求自己。保洁员工作时不戴帽子、口罩,不穿工作服。如擦地、床单位终末消毒时,不戴口罩;接触污染时不戴手套,触摸后不洗手或仅用清水请洗后即接触洁净物品、环境或个人用物等;特别是在收集感染性废物时不戴手套,或不脱手套即接触洁净物品,直接造成环境污染。而在院感中洗手是阻断通过工作人员操作而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对降低医院感染率起着重要作用[2]。

2.5保洁员流动性大,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保洁工作又脏又累,而承包的保洁公司需有一定的经济利润,因此保洁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工薪低,难以发挥保洁员积极性[3]。造成人员的不稳定性,工作时间短,经常换人。在研究过程中我科人员变化18名。新进人员没能及时得到岗前培训,相关院感知识缺乏。

3 管理对策

3.1提高管理者的认识,完善管理模式首先,要使管理者意识到,保洁员的医院感染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应引起高度重视,配备必须得防护用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必要投入,对于经常接触感染垃圾的保洁员,应加强疫苗接种。对保洁员的管理,应建立双管模式,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4]。

3.2 加强院感知识培训

3.2.1岗前培训 对新招的保洁人员进行规章制度、基本操作流程及基本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讲解污染、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标准预防等基本概念;常用消毒剂使用范围、浓度,及如何正确配制;抹布、拖把的处理、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的分类及包装;说明洗手的意义及如何正确洗手,如何做好自身防护等。使他们对医院感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做好本职工作,自觉执行各项操作规范。

3.2.2在岗培训 采用边工作边指导的方式,对于固定岗位的可以进行个别指导、重复强化。由各科护士长或院感监控小组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解工作的重要性,指导具体的做法。如对不识字的人员,将不同区域的拖把用不同的颜色标记。配制消毒液时,在容器上做上刻度来作标记,固定放入消毒剂的量,再用测试纸来测消毒剂的浓度,让他们记住所需浓度的颜色。注重实际操作的培训,如毛巾的几个擦拭面,拖地面的方法等。

3.3制定规范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 根据我科特点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制度及工作流

程。对病区环境、物体表面、地面及墙等的擦拭消毒,均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及消毒制度,完成工作后要有执行者签名。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对各类标本和污物的收取和处理要求严格按规范操作。

3.4成立组织,监督检查 科内成立安全卫生管理小组,院感科每月与总务科一起不定期下科室检查清洁卫生情况,抽查保洁人员一些操作步骤和消毒登记情况,确保保洁人员的工作质量。

3.5人性化管理,增强自我认同。通过关心保洁人员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等加强其对科室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降低人员的流动性,提高工作质量。

4.效果

针对重症监护室保洁员存在的问题,通过院感相关知识讲解及操作培训等管理措施后。25名保洁员中,23名能明确各区的划分;21名对生活、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密闭运送处理;抽查中操作的合格率为91%;手卫生合格率92%。

篇2

关键词: 数学解题 理解困难 解决对策

数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数学在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取代的[2]。但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往往是学生最害怕的学科,也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学科。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很多学生本来是怀着一腔热情来学习的,后来却越学越厌烦,最后不得不放弃数学。据了解,现在的学生之所以普遍感觉数学学习枯燥,主要是因为当前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将精力都放在了强调形式化训练上,并不重视引导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后果就是学生已然成了解题工具,致使数学学习变成了让学生禁锢思维的“牢狱”。这样的教学不仅耗费的时间多,还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因为枯燥的训练已经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消磨殆尽[1]。纵观世界各国的数学课程及我国新研制的数学课程标准可以看出,它们都非常重视数学理解,并把数学理解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1.对“学生数学解题理解困难”的调查

要对学生数学解题理解困难进行研究,首先需要对现在学生的数学解题理解困难情况有一个整体了解,所以,我对苏州市学校进行了大范围的问卷调查,采集到第一手调查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比较真实、可靠的依据。

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对审题这一环节都十分重视,因为审题是将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基础知识点(概念、定理、原理、公式等)与题目结合的一个环节。只有审题清楚,准确理解题目意思,合理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才能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否则,时间一长,该建立的知识体系没有建构好,造成所学知识混淆,没有条理,解题时就不能举一反三。

2.学生数学解题理解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在教材中基本上都进行了证明讲解,但一些学生忽视了这些,在学习过程中逃避思考或是为了节约时间只记忆结论,导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识点很熟悉,就是不知如何运用,导致无法下笔。因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所以不能正确理解数学词语、数学符号、数学图形和数学句子的含义,一些性质、定理、原理等,学生很容易混淆,分不清它们的使用条件。这说明在多数情况下学生的理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引导或时常重复提醒,使得头脑中的知识体系逐渐完善和牢固[7]。

3.导致学生数学解题理解困难的原因

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而产生数学解题理解困难,主要是指学生在解决有关于实际的一些问题时,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经验背景,或是对其他学科的专业术语了解甚少而造成的。牢固掌握好各个知识点,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是迅速找到解题思路的前提条件。但是,部分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过程中,由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不完善,因而根本不能理解新的数学知识或在理解新的数学知识时产生困难,亦即学生原有数学基础欠缺而造成数学解题理解困难。

4.学生数学解题理解困难的解决对策

(1)注重基础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应首先以身作则,重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并详细地将知识的来龙去脉教授给学生。因为任何知识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及背景,所以要正确理解数学知识,不能急功近利,只把注意力放在最终结论上。只有对知识演变的全过程有所了解才能深刻记忆,在以后的解题中也才能更精确地运用。所以教师应该创设恰当、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

(2)注重整体性、实践性教学,建构良好的知识系统。

数学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新的知识点也只有在与已有知识点联系时,才能将新的知识片断不断纳入相应的知识体系中,才能被理解、被应用,并发挥它的作用。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教材中通常并不是明显呈现给读者的,往往是隐含在知识深处的,需要教师研究和挖掘,并与学生一起将知识直观化、系统化、结构化。同时要教授学生如何将一个个知识点变为解答的最佳“武器”,这不是仅仅靠公式就可以的,还要深入理解公式、定理、结论等,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这一过程也是让学生再次深入理解知识的过程。

(3)注重生活经验,结合理论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许多数学概念、数学原理都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所以学习数学理论要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数学教学要和生活联系起来才有活力,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自发产生学习数学的内部需要[8]。同时,学生能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也是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黄燕玲,喻平.对数学理解的再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3).

[2]李大潜.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0(3):9.

[3]李士.数学教育心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4]李淑文.“超回归”数学理解模型及其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1).

[5]钟志华.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9,4.

[6]吕林海.数学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5.

篇3

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

思想是指导行动的灵魂,有信仰才能有追求。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党的威望,影响医院信誉。二炮总医院在管理工作中,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础工程夯实筑牢,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查房和早交班,既讲评业务,又对存在的思想问题教育引导,“三五句话不嫌少,三五分钟不嫌短”,把理论宣讲渗透到日常医疗工作中。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在党旗上签名、开展“听党话、跟党走”读书演讲,组织观看红、讲述红色故事、唱响红色歌曲等活动,让医护人员在所见所闻所思中受教育。

针对青年医护人员独生子女多、艰苦环境磨练少、知恩感恩意识淡的实际,深入开展“明责任、知回报、报党恩”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懂得回报、学会奉献。针对员工思想活跃、成分复杂、价值取向多元及工作三班倒、教育难集中等特点,充分利用院网、院报、展板、滚动播放影像等手段,创新教育模式,确保教育实效,使广大医护人员增强热爱医院、献身医院、建功医院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医院文化是医院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引领医院发展的方向。二炮总医院在管理工作中,注重发挥文化的引领、塑造和熏陶功能,不断催生内在动力,营造和谐氛围。

我们编写了《医疗文化手册》,使医务人员在广泛参与中认知和接受医院核心文化理念,进一步鼓舞士气、砺人育人。针对医护人员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实际,坚持以主流文化为导向,因地制宜开展具有医疗文化特色的读书演讲、书画展览、歌咏比赛等健康向上的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专项经费规划建设了医院文化活动中心、院史馆、图书馆等,创新和应用形式多样的文化载体,把医院建筑、诊室、病房等有形载体,赋予无形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医护人员在耳濡目染中坚定为患者服务的意志和决心。

先进典型是旗帜、是导向,二炮总医院大力培植典型文化,让先进典型的精神变成一种可见可信可学的文化。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把典型精神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实践化,在全院形成了做有标杆、学有榜样、行有规范的典型文化效应。

与医德医风有机结合

树立一流的医德医风,是医院建设再上新台阶的精神动力。二炮总医院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党委工程、主官工程和基础工程突出来抓。

针对医疗行业压力大、任务重、风险高的实际,扎实开展警示教育,通过邀请法官授课、参观见学、观看反腐倡廉录像片等方式,引导广大医护人员把医德作为行医之基、做人之本。积极开展“医德医风”流动红旗评先、门诊窗口人员挂牌服务,不断强化“敬畏生命、患者至上”的人本情怀。

畅通医院与患者沟通渠道,设立院领导信箱,开通举报和投诉电话,直接倾听群众和患者的诉求呼声,定期召开门诊和住院患者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建立了医德医风考评、问责和奖惩机制,把良好的医德医风作为医护人员的自觉追求和行为规范,作为立功受奖、评选先进、晋级调职、超劳务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树立廉洁行医、文明行医的良好风尚。

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

医院药品设备采购多、资金流量大、合作项目多、对外交往多,二炮总医院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推动医院安全发展、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不断纯正风气赢得威信。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群众监督是最亮的阳光。针对权力运行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出台了《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实施细则》、《药品器械采购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对立项、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作出明确规定;工程招投标、设备采购等,院纪委全程参与监督,做到阳光操作,让廉政工作看得见、摸得着。

把廉政建设纳入年度考核,防止各级领导干部“越雷池”、“踩红线”,让严于律己、勤政廉政成为一种风尚、一种追求。

与医疗安全有机结合

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的不仅仅是病魔伤痛,更重要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二炮总医院党委把医疗安全摆在重要位置。

按照“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医疗费用”等规定,健全了医疗、药品、护理、病案等管理委员会,形成全方位、全要素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对从事手术、毒麻药品、财务、饮食等安全风险较大的岗位人员,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安全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和相关规章;建立了伤病员随访、科室危急值班报告处置等医疗制度,全面规范医疗安全秩序。以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为抓手,坚持科室每日、机关每周、医院每月医疗安全质量检查抽查,定期召开医疗安全质量安全分析会。

与优质服务有机结合

作为医护人员,要充分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关爱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以人性关怀彰显医者仁心。大力倡导“五前”服务:巡视病房在呼叫之前,了解需求在询问之前,解决问题在发现之前,解释沟通在操作之前,这样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积极开展温馨服务“五个一”:即为新入院病人送上一壶水、做好一次入院宣教、遇生日送上一碗长寿面、遇重大节日递上一张贺卡。真正做到“接诊一个患者,认识一个朋友;收治一个患者,感动一个家庭;治愈一个患者,成就一个精品。”

与精细管理有机结合

篇4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耐多药结核是造成目前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球结核病控制的难题。由于其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病死率高,不仅损害个人健康,影响生命质量,甚至对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精神与经济压力,从而加重社会负担,现已成为全球性的严峻难题[1]。

耐药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生物体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均耐受的活动性结核病,异烟肼和利福平是两个最强大的抗结核药物。一个耐多药结核菌株能够耐受两种以上的抗生素,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耐受其他的一线药物。世卫组织估计全球耐多药结核病的患病人数为100万,并且每年大约出现30~60万的新发病例。估计的30~60万新发病例中,大约有一半是原发性耐药,且另一半是获得性耐药。据估计,耐药结核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平均传染多达20人。

可见对耐多药结核患者的预防与感染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院耐多药患者的感染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隔离方法 每个患者住单间病房,必要时住负压病房。为了保证消毒隔离工作能顺利进行,符合质量管理要求,在隔离区域内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各区域严格划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混用。医患人员在此区域活动应该遵循消毒隔离原则。如穿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和患者不能进入清洁区,半污染区应经常保持清洁,污染区要做好随时及终末消毒工作等。

1.2 洗手与戴手套、口罩 在医院感染的诸多因素中,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的,特别是医护人员手上常常携带大量的病原菌,甚至有的为耐药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病房需备手消毒液,在接触患者前后均进行手卫生消毒。同时告知家属及探视者也应洗手。进行无菌操作之前;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之前,不管是否进行无菌操作和接触破损皮肤和黏膜组织;接触实施接触隔离措施的患者和患者周围区域之前均需要戴手套。减少患者和其他人接触,患者不能随便离开病房,禁止或尽可能减少探视,如必须出门或需要探视,患者和家属要戴口罩(使用高效过滤口罩,如N95口罩或16层以上纱布口罩)。

1.3 使用专用器具做好清洁消毒 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化学消毒剂敏感,对于地面、墙面、物体表面用0.1%~0.2%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有明显痰迹和分泌物污染需加大浓度至5000 mg/L,浸泡60 min以上。对怕腐蚀的物品,可用6%过氧化氢或2%戊二醛浸泡120 min均可达到很好的消毒效果。患者的用品、食具、痰液、呕吐物都要消毒,特别是痰液一定要吐在装有2000 mg/L含氯消毒液的痰盂里,或用漂白粉浸泡2 h后丢弃。衣物类可在阳光下直射2~3 h,就能杀死衣物上的结核分枝杆菌。

1.4 及时准确的采集痰标本,收集痰标本后及时送检。痰菌转阴后可以将耐多药结核患者从单间或负压病房转出,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更积极的应对治疗。

1.5 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 病房内的消毒清洁工具应专用,每天需进行日常清洁整理工作,随时对污染物清洗消毒,及时送走废弃物。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以防止患者留下的污染物品成为新的传播媒介。

1.6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行政查房 医院感染管理行政查房是临床科室与职能科室之间面对面交流、加强科室建设的有效形式。按照国家医院感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指南,结合结核病专科医院的特点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查房,做好全面综合性的监查。并对查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逐一解决,对科室在院感控制工作中好的做法、经验进行推广,更好地结核病专科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

1.7 健康教育也是预防感染控制的有效手段 健康教育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地培养关心健康的状态,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对耐多药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要体现人性化和专科化管理,鼓励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通过门诊健康教育、病房健康教育、出院指导三个环节,达到患者能以积极心态对待疾病,配合全程治疗;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结核病的传播方式,能够自我约束行为,有效地控制了传染源和切断了传播途径,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2 体会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既是院感的传染源,又是院感的易感者。做好耐多药结核患者的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加强管理,认真实施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使我院医务人员充分认识控制耐多药结核的发生的重要性,对于全社会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篇5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异常心理 原因

1.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简介

狭义的后现代思潮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以反思和批判自笛卡尔以来的西方现代主义为主要特征,哲学释义学、后结构主义、新实用主义、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等蓬勃发展,动摇了现代文化的根基客观主义和理性主义,对当代哲学、文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后现代并非是对现代的颠覆,而是对现代认识论和思维模式的质疑与超越,后现代主义究其实质是一场认识论革命和思维方式变革(蒋京川、叶浩生,2005)。

在心理学领域中,现代心理学以自然科学为标杆的弊端暴露无疑,在现代人的社会生活中逐渐丧失了应有的意义。这时后现代主义思潮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它集中体现了西方哲人们对“现代”哲学的强烈不满情绪,同时也昭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后现代心理学在哲学、社会文化和心理学三大背景下产生。

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取向,如:社会建构主义、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以及叙事疗法与传统心理治疗取向不相同,后现代取向的心理治疗师并不会关注个体的问题,而是将来访者看作一个有能力有资源的个体。他们对心理异常现象则持乐观态度,其基本假设认为人们都是有能力的,要相信人们能够利用自己的资源去更好地解决问题并创造出更加积极的故事来(Gerald Corey,2010)。

综合其思想,后现代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主要研究以下方面1、主张心理的社会建构。2、提倡相对主义。3、强调互动的源泉作用。4、提倡对人复杂心理过程的研究,注重心理学的实用性。5、问题中心主义的多元方法论。6、关注话语的建构中介意义。

2.后现代心理学对心理异常的解释

对于心理异常的原因,生物医学模型、心理动力学模型、认知行为模型、人本主义模型等等都有各自的理论解释。由于生物医学模式对待心理异常或生理疾病的探索遵循的是医学对躯体疾病的模式(钱铭怡,2006),所以本文暂且不加讨论,而从现代心理治疗的三种基本范式开始进行探讨,即精神分析治疗范式、认知-行为治疗范式和人本主义治疗范式。精神分析范式着眼于人内在的精神结构和心灵深处的探索,认为人内心的冲突来源于本能欲望和自我的矛盾。认知-行为范式认为人在生活中之所以产生不良情绪或行为,是因为人对客观现实有不合理的认识。人本主义治疗范式认为现实世界把人置于一种疏离状态,中断或歪曲了个人成长和朝向健康的自然倾向(郭玲玲,2007)。

以上三种是经典的心理治疗范式理论解释。我们可以看出,三种现论都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个体的问题都存在于个体内部。其实质是以客观反映论为认识论基础,以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为价值取向。

后现代主义对于心理异常的解释,通常在其具体的心理治疗方法中有所描述,后现代主义的心理治疗观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协作语言系统疗法、焦点解决疗法和叙事疗法。从这三种心理治疗观中,可总结出以下异常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2.1后现代心理学并不否认现实的存在,只是认为在认知和建构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受到环境、时间、地点、自身及他人因素的影响,所能了解到的“现实”只是部分的、不完整的,对“现实”的理解是相对的。异常心理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对“现实”不充分的解释造成的。后现代心理咨询强调语言的作用,认为是语言创造了所谓的“客观事实”(杨彩霞、王伟,2007)。

2.2个人不“拥有”问题,问题不是一个静止的空间存在,而是叙事结构中的一种时间上的存在。所谓问题,只是各种前后相继的生活经验的一种样式,是意识形态(Ideology)、宏大话语(Grand Discourse)或毒性叙事(Toxic Story)造成的一种象征,是个人对主流话语的认同、建构的结果。主流话语会控制人对生活经验的解释。但通常人们对这种影响不能自觉,因为人生来就被“植入”(Positioned)其中(杨广学,2003)。认清了主流话语与人的关系,异常心理也就与其他各种生活样式属于同等类别,不再成为特殊问题。所谓异常心理,就是生活本身。心理异常者无法将自己与自己内化的主流文化的故事分离开来。

2.3对于社会建构主义者而言,现实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主要是人们所处情境的作用,是社会建构出来的。当一个人把自己定义为抑郁的人,那么他就将会抑郁下去。一旦个体采纳了对自己的某种定义,那么个体将很难接纳与该定义相反的行为;例如,被抑郁所困的个体可能不会承认生活中定期出现的良好情绪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2.4心理异常有时也与治疗师有关,后现代对于治疗师的权威性也提出了挑战,它并不是要反对心理治疗的各个流派,只是反对它们秉持权威真理的姿态(赵梅,2005)。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社会脉络,对世界有不同的认知建构,后现代认可这种差异性,主张以合作介人的模式进人到相应的辅导过程。来访者应该是被接受的而非被支配的。

3.结语

在后现代思维模式的冲击以及多元文化的转向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由于地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存在适应所有文化下心理异常现象的单一解释,因此必须进行本土化的心理病因学研究,而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现有的伦理研究成果简单套用。了解心理异常现象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应用到具体的心理治疗中去。急速的文化变迁促使后现代心理治疗师去拓宽他们的能力,并持有跨文化、多元的理论和实践视角,更有效地对待来自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当事人。(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郭玲玲,后现代心理治疗对现代心理治疗的超越.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41(5):119-120

[2] 蒋京川,叶浩生.后现代心理治疗及其伦理问题思考.心理学探新,2005,25(4):21-25

[3] 李倩.后现代主义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影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8(1):42-44

[4]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0.

[5] 杨彩霞,王伟.后现代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概述.社会心理学,2007,22:135-138

[6] 杨广学.心理治疗体系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

篇6

Summary

A model of general nature that can supply consulting is attempted to put forward in this text.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matter and yuanjian is the main body of any exists, and is content and the clue of whole evolution history ; The information is a sort of the yuanjian that among shifting ; The knowledge is the appearance that one kind of yuanjian in among shifting , and can only realize in the course that interacts.

主题词 物质 元间 本体论

subject word matter yuanjian Ontology

引言

尽管试图提出新的本体论方案很可能被视为令人厌倦的唐突之举,但是神圣庄严的物理学、生物学、数学… …也没有能像人们所期待那样用自己的方式回答本体论的基本问题,找出贯穿始终的一条一般线索。至今我们仍然没有一个像样的理论可以把从宇宙起源到生命现象、股票市场、计算机网络、忧郁症、海湾战争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看待,各种专门学科的发展并没有拉近它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显然,期待产生一门一般性的科学或者靠具体科学提出和完成世界一般原理的任务还为时尚早。用哲学的猜想和推论探寻本体论问题仍然是一种适用的方法和途径,轻言放弃是草率的。

本体论研究的沉寂并不是因为这种方法的荒谬,而是两千多年前就确立了的唯一物质主义和唯一精神主义本体论体系其解释能力在现代科学的挑战下显得越来越苍白无力,已经逐渐丧失了作为本体论的地位,不再具备一般性了。本体论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在于站在现代科学革命性的成果之上,用科学的视野扩展哲学的视野,不断提出更加近似的新方案,积极参与到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去,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否则,哲学就将沦为训诂学和哲学学。

辩证本体论及其定义域

如果说已经有一条贯穿一切科学理论和自然现象的公共原则的话,这就是进化论,人类目前最伟大的思想成就正在于可以把从大爆炸开始到信息时代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一切都是进化来的。任何学科的理论都可以在这个唯一的时间坐标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的有效性范围。同样,本体论的任务和实质不仅是要指出这个进化过程的主体是谁,是什么东西在进化,同时,必须在全尺度范围里有效,否则,就不能算是完整的本体论。

如果唯心主义的"心"是指人的精神存在,那么人作为进化的产物显然只是进化长河中的一个微小片段,这样的本体论不具备足够的一般性。

如果"心"是指柏拉图、黑格尔意义上的绝对理念,在世界产生之前先决地存在着一套程序,显然,物理学和进化论都不支持这样的假设。

如果"心"是指物质的结构,那么,任何结构都依附于具体的物质载体,不是唯一的,也不能单独作为本体。

再来看唯物主义。现代物理学已经表明,物质在不同的尺度下和能量、力、时间、空间等处于相对关系之中,可以相互转化,因而物质相对于过程和事件。任何具体的物质都是有结构可言的,不是唯一的,或者说仅用物质这一个概念不可能解释这一切。特别是当人们更加关注过程和事件时,"信息"就成了突出的现象,作为载体的物质退居于次要地位,这时,再用唯一的物质来解释就十分牵强了,物质之间的的差别不能用物质本身来取代。

差别和元间

差别是什么?"差,贰也,差不相值也。""别,分解也"。(《说文》)差别是指至少两个以上的实体之间存在着的不一致、不等同、不统一的情形和状态。

首先,"有"差别存在时就同时指出了差别者的存在,差别者可以是两个以上的不同物体,也可以是差别的差别,既差别本身构成的第二个层次的差别者。事实上,任何差别都以具体的差别者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载体,没有对象的差别只是一个关于差别的抽象,并不成其为差别。

其次,有了差别还不可避免地提出了"有什么样的"差别的问题,因为任何差别都有具体的形式,没有内容的差别也只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此外,任何差别都是具体的。"有什么样"的问题就是"是什么"的问题。

"有"和"是"都是本体论的基本范畴。任何事、物存在的前提是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属于差别者的差别或者差别的差别者,因而,差别是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范畴,是我们这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现象。这个世界的一切现象都可以被看成是某种物质或实体的差别的形式,就连物质、时间、空间、能量、信息、思想、精神、关系、结构等等都不能例外,离开了差别都无从谈起。

为了描述的方便,这里把差别及差别的形式定义为"元间"。"元"有起源、开始、本源的意思,"间"有维度、区别的意思,元间作为和物质对立统一的一个范畴具有这个世界最基本存在方式的本体论意义。

尽管差别的差别有资格成为差别者,但归根结底最基本层次的差别者仍然是物质。

物质

"物质"是分歧很大的一个概念,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时期的哲学流派在进化坐标轴上选择了不同的定义域。比如,从人的天然的观察能力出发和从量子物理知识出发就可以得到对物质极为不同的理解;单纯从人和自然关系的角度曾经得出了"世界只是人的意识的表象"这样极端的想法;不限制定义域,还经常导致"什么是最终物质"的永恒的"恶无限"。

具备有限和确定定义域的概念才是可能定义和讨论的。辩证本体论中的物质概念的定义域是"物质是结构的"。符合这个原则的东西才可能是物质,没有结构的东西不是物质。从物理角度上可以划一条界线,在结构没有产生之前物质也没有产生,物质是产生出来的。我们不去讨论结构出现之前的世界是不是物质世界,那是另外的世界,这也是辩证本体论的极限。

在物质概念有效的范围里,任何物质都是由其他物质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成的。因此,物质这个词可以分析为"物"和"质"这样两部分,"物"指作为素材的物质以及由这些素材共同构成的新物质整体。"质"就是指这些素材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这些关系才形成这个新物质的本质和性质。

假如结构是静止的,物质就是永恒的。否则,物质就不可避免地和过程、事件这样变化中的结构联系在一起。

任何物质都是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这样,任何物质又都是一个事件,这个物质的"质"是由一连串变化中的不同性质和特征共同组成的,某个物质独特的性质是指这个过程中的哪一部分呢?通常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个过程中相对稳定和持久的那一个小小的段落,或者是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那一部分。显然,物质只有相对的意义。我们很难得到关于物质的一个单纯的定义。

对立统一

谈物质时必须讨论素材和素材之间的关系;谈差别时必须涉及差别方式和差别者。这两个概念都把对方作为自己的定义前提,离开元间单独讨论物质或者离开物质单独讨论元间同样没有意义。物质和元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和实体,也是世界一切事物的基本关系和存在方式。

下面的推导可能更有利于我们关于对立统一的理解。

论题: 对立统一是一种关系,而且是最基本的关系。

前提: 所谓"关系",是指结构中的要素相互之间时、空分布的秩序和样态,是要素之间相对的意义。

因此: 1、只有要素之间相对时才有关系可言。比如"力",任何力都是至少两个以上的要素相互之间作用的现象,没有对象就没有力。

2、单独的"素材"不能作为素材和存在,也无关系可言。

如果: 1、素材之间的关系无限紧密,使得素材之间的差别趋于消失,就可能变成单独的"素材",就回到了无关系和无素材状态。

2、素材之间的关系无限松散和微弱,以至到了关系变得无意义的程度,"素材" 也就不再作为素材了。

结论:所以,关系仅存在于上述两种极端状态所限定的边界范围之内,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中间状态中。只有对立统一才构成关系。任何具体的关系都必然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现象。转贴于

推广: 1、由于"存在"被定义在相互关系之中,而这种关系又必然地是对立统一的,所以,存在的都是对立统一的。

2、新物质产生于原来对立统一关系的破裂以及新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形成。

对立统一关系首先是存在,其次才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我们对于物质与元间对立统一关系本身的研究。

恩格斯在他著名的《自然辩证法》里这样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二十卷第598页)"注意: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的时候,我们是把他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用抽象方法建立物质的概念时,用撇开 "质的差异"的方法只能获得片面的物质概念和范畴,只得到了作为素材的物以及由素材汇聚成的整体的物,忽略了素材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体的性质和特点。这只能是人对物质的一种认识和理解方法,并不意味这就是对象世界实际的存在方式,只是对复杂存在方式的一种概要的描述。用这种简化了的范畴,只能对世界作简化了的描述,只能在世界发展史的某一个阶段里有效,在人类知识不是很充分,活动范围不是很广泛的领域中有效,当然不可能具有全尺度本体论的意义。把这种片面的范畴作为本体论的出发点只能产生对世界更加片面的理解和认识,得出这个世界上除了物质什么都不存在的误解。

还可以撇开各种有形无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所有的物质性,撇开作为载体的物,仅仅从物质之间"质的差异"入手,就会抽象出差异和差异的形式这样的范畴,得到世界的结构性和元间性。也有人试图把这个范畴推广为世界的本体,在他们看来世界是由抽象的理念和程序构成的,是上帝的意志,是绝对的精神,或者是人自己头脑中的一个观念和看法。这就是所谓唯心主义的基本思路。显然,这同样是一种片面的抽象,只能说明一些物质高度进化状态时才有的特殊现象,不可能具有普遍的、本体论层次上的意义。

沿着恩格斯的思路可以既不撇开物质也不撇开差异,获得一个更为全面的抽象吗?当然可以,就如作多项式代数时,我们保留的项数越多,获得的结果就越精确,当然运算也越复杂。

不撇开物质也不撇开差别的抽象是对立统一的抽象,只有对立统一的抽象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客观世界本源的、真实的存在状态,获得以质的差异的方式实际存在着的物质以及以物质的方式实际存在着的质的差异,才能获得对客观世界全面、深刻的理解。这样获得的范畴才和客观世界实际状态更接近、更相似。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排斥和对立,都企图代替对方,都企图独立地解释世界。事实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合理的局部理论,都不具备全尺度上的意义。

任何物质都是结构的,任何结构也都是物质的。正如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同样不可想象一样,由于运动只是变化中的结构,那么,没有物质的结构和没有结构的物质也同样不可想象。如果没有什么可以例外的话,这就是个一般原则,是辩证本体论的基本原则。

物质和元间(结构)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对立统一关系,任何物体和事件只能以这种方式存在。全部进化史就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和实体的进化史,物质与元间的对立统一是全部进化史的主体。

辩正本体论是不是有限理论?是的!这个理论只能在"任何物质都是结构的,任何结构都是物质的"这个范围里有效,超出了这个限度,到达没有结构的"纯粹物质"或者没有物质的"纯粹结构"的情况,这个前提就不存在了。这样,辩证本体论的定义域就有了两条边界。从起源上看应是大爆炸开始后的0+时刻,从远逝的方向看可能是"热寂时刻"和宇宙彻底收缩,还或许可能是当结构绝对优于物质载体的极端条件下。除此之外,在整个进化史中普遍有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辩证本体论的两个特例。(关于纯粹物质或纯粹差别如何过渡到对立统一状态的问题参看作者《物质与元间的世界》.湖北辞书出版社)

物质和元间在对立统一中保持着自己的相对特点: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体,元间是相互作用的方式,元间不单独参与相互作用,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

相互作用与存在

既然一切物质都是由其他物质以一定方式组织而成的,那么任何物质就必然处于和其他物质的关联之中,不和其他物质相关联的东西就不符合我们的前提,也就不成其为物质。任何物质都不能脱离和其他物质的关联,因而,这个世界是统一的。

世界的统一性表现为这个世界中的一切内容都处在必然的相互关联之中,如果这种关联是以"相互作用"来实现的,那任何物质都处于相互作用之中。这样,世界中任何局部的、微小的运动和变化都是整个世界的运动和变化,任何一个事件和物体都不是单独和孤立的,都是这个世界全体中的内容,都将对整个世界发生作用和影响。这是相互作用的绝对性。

同时,由于作用传播的速度是有限的,不可能在一瞬间把一个个别的、局部的变化传遍整个世界,变成整个世界全体的变化和动作;另外,由于每个个别事物的能量有限,传播时经常以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速率衰减,所以,局部的事物不可能把自己的作用力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匀地分配给每一个其他局部,这种差别导致了这个世界必定是丰富多彩的。这种现象反映了相互作用的相对性。

任何具体事物都是在绝对相互作用框架内具有相对性的一个特殊的现象和特征,都必定是一个经历从孕育生成到相对稳定成熟再到衰老消亡的完整过程,我们说某个物体或事件是"存在"的,是指一些素材被以特定的样态组织成特定的时空结构,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单位参与相互作用,处于普遍的相互作用之中。当这种组成形式----这个事物的"质"变化和瓦解之后,不再以原来的样态和形式参与相互作用了,这个事物也就不存在了。

由此,我们获得了一个关于存在范畴的新理解。"存在"是指那些正处于普遍相关和普遍相互作用之中的质以及因这个质才凝聚和联系在一起的一些素材物。一切存在(包括世界本身)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势态与规律

一些素材能否聚合成一个新物质不仅取决于每个要素自身的结构和性能,还要取决于各要素所处的初始环境和条件, 取决于局势赋与自己的形势和条件。总之,物质的形成和延续、事件的发生和演变是由更高一层次的物理局势中种种相互作用的形势以及更低一层次的物质结构状态共同促成的。我们把这种可能促使一个物质和事件产生,并对其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各种条件的综合称为"势态"。

势态是普遍相关和总过程中的一个局部;是影响物质和事件过程的环境;是可以涵盖该物质和事件的有决定意义的领域;是物质分布中相互作用方式的综合形势。总之,势态是一种物质的系统关系和结构,属于元间的范畴。

一个在势态作用下产生的事件和物质是被预先存在的各种条件制约和导向下的过程,是被事先规定了的过程。因此,这个事件和物质的结局也是可以预期和被规定了的,它将产生由势态所决定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必然性。

在特定势态下发生的事件将产生特定的结果,这就是规律性。

一个事物之所以产生出特定的性状和结果是由特定的势态所强制形成的,这就是因果关系。

先生成的物质成为以后物质的素材,先生成的势态成为新势态的条件,它们限制了随机运动、为随机运动设置了障碍,同时为发展方向提供了可以利用的选择条件和趋势。迫使后来的运动不得不以已经存在的势态和物质材料作为出发点,作为自己必须遵守的规则,形成了某些事物产生的必然性和决定性。因此,规律是相互作用的一种限制性的先决条件;是形势中对其他过程发生了强制制约作用的那些势态;本质上是一种物质时空分布的状态。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自然规律是一种外在的、绝对的、神的力量,甚至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指导和控制世界运行的以抽象方式存在着的绝对理念。因此,决定性的规律是神圣的、不可改变的、支配一切的永恒力量。我们只能发现它、认识理解它、服从它、遵循它,根本不可能影响它、改变它、甚至创造它。

现在看来规律只是自然世界发展到目前的实际存在状态,是世界的一种具体的存在方式。不是超自然的力量在决定我们,是自然状态自己决定着自己。马路中间一辆车抛锚了,我们不得不绕道而行,这就是规律性。

正如没有一只液化气钢瓶可以做到绝对不漏气一样,势态对于相互作用结果的限制无法做到完美无缺,而是必然存在着缺陷。

固然,相同的势产生相同的结果,但是这只能是大体上的相同,没有绝对的相同。因为绝对的相同意味着差别的消失,而两个并列的物质本身就意味着差别,意味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完全一致,每一个物质、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势态都是唯一的。层次越多,结构越复杂,唯一性就越突出,出现缺陷的机会就越多,差别就越显著。

势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决定条件,它处在全宇宙无限相关中的一个局部里,有无限多的变量在影响它,所有层次、所有局部的扰动都会改变这个局部的势态。因此,势态并不能保证由此而决定的每一个结果都是确定的结果。它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结果的取向和趋势,不能保证每一次的结果完全精确地一致。

势态的不完整性和缺陷性使势态不可能彻底限制和规定局势发展的趋势,为不确定性留下了余地。

以不确定的势态产生的新势态就是不确定的结果,基本相同的势态只能产生基本相同的结果;势态越动荡、越复杂,它的制品就越多样化,可供新势态产生的余地就越大。这种不稳定和复杂性使得势态无法限制新势态的唯一形式的情况被称为偶然性。势态的不完全性就是可能性和偶然性存在的基础,是多样性产生的条件。

规律的发展性和相对性

如果势态是静止的,没有破缺,最终导致的一定是必然性和决定论意义上的结果,没有偶然性可言。但势态本质上是一个运动、改变、发育着的结构,在势态中运动着的物质已经意味着势态本身是改变着的。每个具体的物质都在一个先决的环境中运动,这种运动改变着环境,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每一刻都有新的势态和环境产生、变化出来,如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越多,就意味着这种产品的市场越小,后出的产品和先出的产品面临着被自己改变了的不同市场环境,市场反过来制约了生产线上的产量。

世界是由差别产生的,而差别又是产生差别的原因,于是,差别便以正反馈的方式不断积累起来,差别的积累就是进化。

恰好满足势态限制条件的事物才能产生和存在,只有不断改变自己使之跟随事态发展的事物才能在变化发展的势态中继续存在,这就是选择和适应。

总之,势态是变化和发展着的,势态的势态直到所有层次上的物质和元间都处在这种变化之中。对于必然性来讲,只是相对于某一个层次、某一范围、某一确定的时空区域才有意义。必然性更适应于这个物质自己所处的势态层次,也就是说,层次越多、结构越复杂必然性就越少,一个物体保持自身稳定并且可以预见发展结果的机会就会越低,破缺就越多。

由于这种发展性、运动性使每一层次的势态都不能保持永恒不变,而且每一个层次的发展也不保持一致的步骤,所以势态的演化性使得必然性只有相对意义。

尽管如此,偶然性也难以取得决定意义上的特权。因为已经形成的局面和事态是事物演化发展的出发点,这些既成事实限制和制约了演化的方向,限制和剥夺了任意发展的权力和自由,只能从这些势态留下的空隙中寻找出路。

既然必然性和偶然性都可以追溯为势态和势态的破缺,而势态的破缺只是另一种势态,决定论意义上的必然性就无从谈起,必然性和偶然性都应该有程度可言。所以应该用确定性或随机性取代必然性和偶然性概念。重要的区别在于确定性有了程度可言,不是绝对的必然性,随机性也不是绝对的偶然性,确定性程度是介于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一个度量。是依据不同条件变化的一个变量。

相互作用与元间的可转移性转贴于

辩证本体论意义上的相互作用已经不能是那种被简化为两个理想质点之间的碰撞,因为任何物质都是结构的,都处在普遍的相互关系当中,当两个事物相互作用时实际上是两个由不同素材以不同结构方式构成的实体之间的较量,产生和维持这两个实体的周边势态也是这次相互作用的参与者,每一次相互作用都是一个内涵丰富、极为复杂的新的事件。

从作用者只是通过作用轻微地、对被作用者不发生明显影响的情形,直到作用者相互之间直接地、深刻地冲突和碰撞,使双方都产生本质的改变,产生出新的物质,在这两种极端的情况之间是一个广大的区域,有无数种作用的形式和可能的结果。在这无限多样和复杂的相互作用现象中在保持自己本性的同时迫使对方依照自己的元间而改变,是一切相互作用中每个作用者遵循的基本原则。作用参与者都必须保持自己元间的完整和稳定,减少和避免在相互作用中被改变、被破坏,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质的存在。

一个儿童赤足在沙滩上奔跑,他的脚印被留在了沙滩上。

当脚没有踏上沙滩之前,脚和沙滩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体系,而且是各自物质和元间统一的具体物质和完整体系。因此,脚踏上沙踏滩之后,脚和沙滩都不是作为简单的、物理学意义上的质点相互碰撞,而是两个物质体系的相互作用。两个物体都力图在保持自己原有形态不被改变的前提下改变对方,迫使对方按照自己的形态重新布局。那么,相互作用的结果将使作用双方都不可避免地同时发生改变,而各自改变的程度和结局取决于双方各自本来的性质和相互作用的条件。

这个模型是无数相互作用情形中一类常见的类型,这一类型的特点在于:一方比较稳定和坚固,改变较少,另一方比较松散,更容易被改变;被改变的一方在改变之后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被改变的模样。

在脚和沙滩的较量中,脚强迫沙滩表面按照自己的模样重新布局,形成了一个和脚底形状相似的痕迹,当儿童离开之后,脚印留在了沙滩上。这个沙子做成的脚印是一个新的具体物质,对沙滩而言则是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它的物质成份依然是沙子,但沙子排列分布的方式却是脚的形状,是脚的一部分元间,也是人的一部分元间,脚和人的元间就从肉体转移到了沙子上。

同样,我们可以用摄影器材拍摄这些脚印,把脚的形状变成胶片上的银粒排列、变成磁盘上的磁畴、变成银幕上的发光点、变成铜板纸上的彩色油墨……。总之,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平常但很重要的特点:

元间可以超越具体物质形态的限制,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外一些其他物质上,这就是元间的可转移性。

元间的理想转移是在这一类相互作用中发生的。对于更一般的情况来说,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对作用双方原有元间的破坏,是产生新元间的过程。原有的元间在新物质和新元间中只保留了残迹,能保留多少,是新的成份多,还是旧的成份多,取决于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否使双方造成了质的改变。有没有破坏其作为这种物质的质的差异形式,使其转变为新的物质。

所以,元间转移是相互作用中的普遍现象,完美的元间转移只是一种典型和特别的现象。

信息是实现了转移的元间

一种元间比较多地残留在另一种物质上,实现了从一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的转移, 这种转移超越了不同物质差别的限制,表现出元间相对于物质的独立性。

在物质和元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每一方都把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双方始终处于对等的地位,而是经常表现出此消彼长的侧重点变化。在相互作用中,物质和元间同时被改变,但变化的重点可能不同,有时以物质方面为主,有时以元间方面为主,这种主次差别常常很突出以至于出现元间成份占绝对优势的情况,更突出地表现了元间相对独立于物质的倾向。换言之,在这种条件下,尽管元间不能最终脱离物质形态独立存在,作为纯粹元间而存在,但具体物质己经退居到不对元间内容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另一层次。因而,不仅同一个元间可以由不同种类的物质作为表达的媒体,而且,同一种物质也可能用来表达所有其他物质的元间。

元间在超越不同物质形式差别的同时也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差别,因此,我们才会产生历史和历史事件的概念,才有可能对已经过去的事件、对曾经存在过的东西和还没有出现的东西进行研究和讨论,才可能有认识和知识。才能看到几十年前的电影和几千年前的故事。

我们把实现了转移的元间称为"信息"。因此,信息并不全等于元间。当元间还存在于由物质要素的关系直接表达的"自在"状态,作为直接物质形式时的元间还不作为信息。只有当元间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被转移时元间才表现出来,才能显现出来。因此,信息是元间的一种外在形式,是元间转移的过程和结果的现象。只有通过相互作用才有信息。因而,信息是动态的元间,只有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有信息。一本书,只有当你阅读它时,书里的内容才是对于你的信息,当放在书架上时,书里的内容是元间。

广义的信息存在于一切相互作用的物质过程中,存在于一切元间转移的过程中;狭义的信息、我们日常所习惯指谓的信息仅存在于元间分量占优势的特殊条件下。

获取信息是一个元间转移的过程,只有通过相互作用才能得到信息。因此,信息传递必需以某种具体的物理过程作为媒介,而这个物理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元间转移的程度。

首先,由于信息是元间在新物质中的遗迹,因此,它只能出现在这个新物质产生之后,不能在此之前。

其次,元间转移的完整性、逼真性取决于相互作用的性质。脚被沙子挤压会发生变型,因而,脚印不可能是"自在" 状态下本来的样子,也不是踩在地板上时的样子。测量和观察都是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不可避免地对测量和观察对象发生改变,同时对测量者发生改变。只有这种改变才使信息成为可能,所以"失真" 是元间转移中的必然现象。

第三,由于元间相对独立于具体物质,可以在只占用极少量物质媒体的情况下实现转移,因此,元间可以被大量复制而不减少,复制的数量和失真程度取决于元间相对于具体物质的独立程度。

总之,信息和物质的关系只有在元间和物质对立统一关系理论框架中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元间的抽象和发展

在生命出现之前,结构和物质是直接联系、直接相关的,相互之间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并不明显,物质和元间都直接由对方来实现。研究一块矿石的结构就是研究这块矿石本身,不可能也没必要区别它们。这种元间我称之为具体元间。

具体元间随着世界的发展,进化出了自己的抽象形式。

DNA和RNA出现之后,具体元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物质不再是元间的直接形式,除了作为核糖核酸这种具体物质的同时,还作为另外一种物质的元间,决定着另一种物质的形式。对于DNA所表示的那种生命来说,DNA是一种间接的、抽象的形式---抽象元间。这是自然史上出现的第一种抽象元间,这标志着物质和元间不再仅仅直接等同和依赖对方,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实现了物质和元间的相对独立。如同图纸作为纸张这种物质之外,同时还作为一座大厦的抽象形式。图纸从物质角度看是纸,从元间角度看是大厦的软件表达方式。

第二层抽象元间是生命体的感觉、印象和意识。这是在DNA之后的又一次飞跃。生物和人可以不同程度的把对象世界的元间用感觉器官转移到自已的反应系统、神经系统或头脑中来,把外界事物的结构用神经细胞之类的另外一种物质保存下来。

生命物质对于外界环境的了解,把对象的元间转移到自身的生物递质里是主、客关系的最初形式,因为这是自然方法中对外界对象扰动最少的、理想的元间转移。通过这种方法,世界的一切具体元间都可能被转移成抽象的形式。

人还发明了图画、文字、书籍、照片、全息摄影、电影电视等等传播工具,元间以抽象形式实现了广泛的传播和交流。

第三层抽象的元间是思维产生的概念和逻辑。思维利用转入的信息在头脑中进行操作,发现了对象界的一般情形,发现了具体元间没有直接显示给感觉器官的具有一般性的势态,发现了更一般的元间。人们可利用这些元间和规则在头脑中进行直接的推理和演绎,可以把这种规则转移出来并介绍给大众。例如,哲学、数学、逻辑、物理定理等等。大自然通过人不仅把以具体方式表现的元间实现了抽象化,而且,这种抽象还揭示了大自然自己没有实现、没有到达、没有选择的那些可能性。长远看,人类可能逐步广泛、细致地绘制出大自然在自己的进化中每一个分叉点上所有可供选择途径的总表和清单。显然,大自然只是在所有可供选择的势态破缺中偶然挑选了其中的一条路。人不仅通过这种方法向大自然"颁布"了大自然自己的规则,同时,人还可以利用这些规则在大自然没有选择的那些可能道路中挑选对自己更有利的途径。我们不仅可以预测和计算局势的发展,设计新的物质和元间,还用改变物体形状和属性的办法制造各种机器和用品,还可以用改变基因结构的方法制造的新生命物种。更奇妙的是我们经常并不是把我们想要的东西都做成实物,而是只在元间层面上生产和消费它们,例如电脑游戏、网络婚姻、影视小说、虚拟现实等等。

总之,只要我们发现了势态及其破缺,而且同时拥有足够的能量控制能力,就可以选择我们想要走的任何一条路,这种选择同时改变了世界原有的方式,创造了新的势态。

如果还有第四个层次的话,那就是人在把自己的需求外化为自然的同时还把把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方式也外化给了自然,人赋予了机器以元间操作的能力,不仅显示出思维不是只有人才可以胜任的独特工作,而且,将来机器可能比人做得更好,人终于又回到了和自然平等的地位,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成了自然进化的新动力、新原因。第四层次的抽象元间还是一种有待仔细描述和认真研究的可能性。

需要指出的是世界并没有因为有了新层次而抛弃旧层次,世界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连续的整体,由这些层次共同组成、共同作用、交替前进。元间正在加速发展,我们还不知道可能再出现什么样的新层次,不知道机器的需求、机器的自我意识将产生怎样的新势态。

认识是一种相互作用

传统的认识论普遍认为认识活动本身不是物质力量,当然改变不了物质的状况。或者说人的认识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了现实,但不改变现实。总之,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有一条严格的界限,还深深的束缚着认识论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革命给了我们更深刻讨论这些问题以新的切入点,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作一些分析:

前提: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普遍相关的,人作为普遍相关中的一个成员并没有特殊地位。人的所有活动也都服从基本的物理规则。

通则:元间转移是一种相互作用过程,是对象双方的"结构"相互冲突、相互比较、相互转移的过程。

边际:上述通则有两条极端的边际条件。

1、影响很小的情况。如我用眼睛观察花朵的行为并不能显著地改变花朵,这种改变严格说来是有的,只不过可以忽略不计罢了。视觉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对象影响很小。

2、影响很大的情况。如您考我哲学题目的时候,我会很紧张,可能会跟着您的眼神改变我的答案;如观察一个电子的运行,"照亮"对象电子的"工具电子"不可避免地干扰着对象电子的运动;如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电压,电压表消耗的电流改变了电池的原始状态;如品尝梨子的滋味……。

在观察者不能显著影响被观察者到极大地影响它这两种极端情形之间,有一个广大的区间,有不同层次的复杂局面。但是,相互作用必然造成相互改变,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推广: 1、显然,认识是元间转移的一个特例,是把外在的、对象的元间转移到人的认识器官中去的过程。我们只能尽可能减少对被观察对象的干扰,却不能完全避免这种影响,不仅进入观察器官的信息是被我们改变过的,就连我们刚观察过的那个对象也已经不再是我们观察之前的样子了。

2、既然是两个结构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的认识能力本身当然不是一张没有内容的白纸,正如进化认识论(德.福尔迈.《进化认识论》)告诉我们的那样,是一套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成的、极其复杂的、与人生存的直接环境基本相似的元间。纯粹的观察者并不存在。认识是这样两套元间体系的相互作用,外来元间转移到大脑里后将产生既不同于外在世界也不同于先天构造的新元间。这个新元间又成了进一步接受外来信息的基础。

3、实践和认识之间没有决然的界限,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认识以从对象中获取信息为主,实践以改变对象为主,认识和实践互为手段,因为,不改变对象就无法获取对象的信息。

这三点推广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康德的"物自体"

康德认为存在着物自体这样的不作为对象的对象,物自体是产生现象的根源和根据,人只能认识现象,而不可能认识到"物自体"本身,因为物自体独立于认识,不能作为对象。这是哲学史上十分令人费解的问题,因为康德一方面承认物自体的存在性,同时又不把它作为认识的对象。认识只能停留在作为物的表现形式的现象上,而不能切入到物自体本身。

康德这样来解释自己的理论:"因为感性认识决不是照物体本身那样表象物,而是仅仅按照物感染我们的感官的样子表象物,由此它提供给理智的思考的只是现象而不是物本身"(《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 第271页)。

现在看来康德的推理很有道理。

1、相互作用就意味着相互的改变,当认识主体的物理手段和客体的物理过程发生相互作用时,客体的物理过程就受到了干扰和改变,就不是它原来的自在时的那种模式。因而,认识主体就不可能精确地了解到对象在没有被观察时的自在的、本来的状态。我们只能获得由于我们观察行为影响过了的新的一种状态。用康德的话讲,我们只是把这种现象作为了对象,并不可能走到意识能力之外去把我们没有作用过的自在状态的对象作为对象,因此,物的自体不可知。正是由于我们懂得了要实现元间转移必须改变对象这个常识,才可以判断我们认识了的东西都是被我们改变了的东西,那么对象自己应该有一个自在的状态,而这个状态我们只能用另外的方法去认识,同一种方法总会碰到极限,这是由物质本身的层次性所决定的,从而认识也有明显的层次性。

2、我们只能从现有的知识、观念出发去接受新的元间,因此,认识主体作为元间转移的受体,其本来的、先天的、遗传的构成方式以及由经历和文化产生的先决知识是影响转移过程的又一主要因素。严格讲,认识主体本身也是一个物自体,因外来元间的转入而发生改变,我们的自我意识所观察到的结果是两种元间相互作用后的综合结果。

3、主、客观是典型的相互关系,"客观"和"对象"是同义词,当你不去认识某物或实体,它还不是对象,不是相对你的客体。因此"客观存在"不等于存在。存在的并不一定都是客观的,客观的只是存在的一部分。

实际上,人的认识只能无限逼近对象,把物自体一层层地变成对象,一段段地抽象出来、转移出去,却不能完全到达物自体,这符合前面讨论过的关于元间转移的一般规则和限度。

我们有什么权利说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是存在的?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有什么理由说物自体是存在的?

认识和确认物自体这种不是对象的对象是自相矛盾。所以,只有当我们的认识和元间转移过程基本结束后,当物自体转变成对象之后才能有理由说这曾经是一个物自体。认识物自体都是事后的认识。

想要事前了解物自体有两种近似的途径。

我们之所以可以假定有物自体存在是基于这两个理由。

1、间接的方法。所谓"存在"是指处于普遍的相互作用之中,不和人发生直接的主、客关系的东西很多,不和人发生直接联系不等于也不和其他物质发生联系,人的认识只是所有相互关系中的一部分,只是一种关系。凡有一个实体是存在着的,就必然处于和别的实体的相互关系之中,由于相互作用的绝对性也同时必然和我们处于相互关系中,只不过是间接关系,从间接关系的间接关系里可以逐步接近物自体,可以从它的现象中推测和发现物自体的存在。

其实,"物自体的现象"就是物自体的间接形式。

2、逻辑方法。利用第三层次的抽象元间,既关于势态和规律的一般性概念可以在头脑和计算机里演绎某种势态的过程,事先预言还没有直接出现和发生的事件,猜测我们还没有直接接触到的物自体。元素周期表和相对论就是这种方法成功的经典范例。逻辑和数学方法也是量子物理学经常采用的方法。关于这种方法的合理性仍然是哲学认识论的重要课题。

小结:

1、这是一个仅在"物质都是结构的,结构都是物质的"范围内有效的有限理论,超出这个范围就不再是辩证本体论讨论的领域。

篇7

关键词:哲学原理教科书;哲学价值;满足主体需要

中图分类号:BO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4-0142-03

哲学原理教科书绝大多数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来界定价值,笔者认为,这种界定是主体自发性在价值理论上的表现,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考虑到这种界定颇为流行,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提出商榷意见,以求教于价值学界的专家。

一、哲学原理教科书关于哲学价值范畴的界定

我国高校哲学原理教科书对价值的界定大同小异,绝大多数都是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例如,有的教科书认为,“人和物之间的这种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就是价值关系。”“凡是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就具有肯定的意义,这一事物对人而言就是有用的,即有价值的;凡是与人的需要无关,甚至妨碍人的需要的满足的,对主体就具有否定意义,就是无用的,即无价值的。”该书还说:“价值按其本性,是指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有用性。”“价值的实质,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接近。凡是具有这种性质和状态的主客体关系,就叫做客体对主体有(正)价值。”“作为哲学的范畴,价值指主体和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一种事物或现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有用性越大,其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价值是事物或现象(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和现象)对于人的需要的某种有用性,是其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所谓价值关系,就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客体属性、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就是有意义、有作用、有价值的;不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就是没有意义、没有作用、没有价值的。价值的大小,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指客体对主体的利害关系……由于主体的内在需要及按其需要改造客体的活动,使客体的属性具有了‘价值’,并且价值是利是害,是大是小,一切以主体的需要和实践活动为转移。”“所谓价值,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概念所揭示的是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更通俗一点说,价值就是客观事物对于人的有用性。”“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标志着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价值可以分为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所谓物的价值,就是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而人的价值,就是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哲学上所谓的价值,指的是客体的属性、性能与主体的利益、需要之间的关系……客体价值的大小与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成正比。”“如果一事物的属性和性能能满足主体的需要,那么该事物对主体就具有正价值;如果一事物的属性和性能妨碍主体需要的实现,那么该事物对主体就具有负价值。客体价值大小与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成正比。”

把哲学价值作类似于这样的界定,还有不少版本,因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列举。虽然以上不同版本对哲学价值的界定在文字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实质上是相同的,都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认为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价值的本质在于客体的属性与功能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都以客体是否满足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为衡量价值的标准。

二、对哲学原理教科书关于哲学价值界定根据的评析

哲学原理教科书按满足需要论界定哲学价值,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点。

1.马克思《评阿・瓦格纳的》中的论述

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中讲道,“‘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有的学者认为,这就是马克思的哲学价值观,即价值是外界物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所以就以此作为“满足需要论”的依据。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理论中,他认为,作为商品,“一方面是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而使用价值则表示物对人有用,使人愉快等,或物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瓦格纳把满足人的需要称为价值,实际上就是把使用价值当作价值,即“把使用价值同价值混淆在一起”。马克思尖锐地批评了瓦格纳,“他采取的办法是,把政治经济学中俗语叫做‘使用价值’的东西,‘按照德语的用法’改称为“价值”。还说:“瓦格纳先生对我的论述不满意(厌恶)的地方就是:我没有顺他的意,没有按照德国国粹教授的‘愿望’,把使用价值同价值混淆在一起”。所以,“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句话实际上是瓦格纳的观点,马克思只是在批判中作了转述而已。把这句话当作马克思的见解,并以此作为价值界定的根据,实际是一种误解,以此证明哲学价值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2.马克思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有的学者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句话作为“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的根据,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所以满足需要就有价值。事实上马克思的这句话只能说明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而对人的需要与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没有论及。需要有正当与不正当、有益与有害之分,主体需要并非天然合理,这是客观事实。满足主体需要并非都有(正)价值。所以,也不能以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来作为满足需要论的根据。

3.马克思关于使用价值的论述

马克思指出:“说商品有使用价值,无非就是说它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即认为使用价值就是商品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由于使用价值指物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与满足需要论对哲学价值的界定相同,所以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学上的使用价值,在哲学上就是价值。这种看法忽视了哲学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根本区别。使用价值是特殊价值,不是一般的普遍的价值,而哲学价值则是概括各类价值(包括天然物的价值在内)中的一般价值、普遍价值。使用价值是指 物能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而主体需要并非天然合理,满足主体需要并非都有利于主体健康发展,并非都有正价值。而哲学价值,西方学者称之为善,它泛指美好的东西,是真善美利的统一。哲学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客体主体化,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效应,包括对主体生存发展完善的积极效应,主要是对主体特别是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使人类社会更美好。所以,使用价值不是哲学价值,也不能用满足主体需要界定哲学价值,否则就会混淆哲学价值与使用价值,在理论上就会产生混乱,并且在实践上会产生不良后果。

三、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是错误的

1.需要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

主体需要并非天然合理。恩格斯指出:“应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使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所制成的产品增长到能够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日益得到满足的程度。”也就是说,应当满足的是合理的需要,而不是满足任何需要。

我国许多学者早就指出:需要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如张岱年说:“需要也有高下之分。”李连科说,“按社会价值划分,有合理的、有益的、健康的和不合理的、有害的、病态的(如吸毒、、同性恋等)的需要”。袁贵仁指出:“人的需要并非都是天然合理的,都是必须满足的。有些属正当的需要。”“人还有不正当的需要”,“满足不正当的需要是没有价值的,相反,不满足这种需要或限制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则是有价值的”

满足不健康的需要不仅没有价值,而且有负价值。如果认为满足任何需要都是有价值的,并将这种观点贯彻到底,就会作出满足黄、赌、毒的需要和贪污盗窃的需要都是有价值的荒谬结论,就会不利于扫黄打非,不利于反腐倡廉,不利于人们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构。也许有学者会说,这里所说的需要,是对主体的生存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的需要,是主体健康的有益的需要,即正当的合理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当然是有价值的。按照这种看法,应该是满足主体合理的需要是有价值的,但合理需要毕竟只是部分需要。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来界定价值,从逻辑上说,指客体满足主体的一切需要,即使是满足主体不正当的需要也都是有价值的;而实际上,满足主体不正当需要,是无价值或有负价值的。所以,把价值理解为满足主体需要,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因而,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不是一个对哲学价值的科学界定。

2.满足需要是事实,而不是价值

从本体论意义上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或作为实践和认识对象的)一切事物、过程、关系和属性的总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因人而异,对一切人都同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强调的是客观存在,至于这种存在是否合理,对个人、社会的发展是产生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所以,事实无所谓善恶。价值则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有不同效应,所以它是因人而异的。价值有善恶之分,人们通常说有价值,指的是正价值,(正)价值必定是善的。美国哲学家杜威说:“当我们说某种东西满足了某种需要时,我们是把它作为一件孤立最后的事实报道的。”可见,客体满足主体需要只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不因人而异的事实,而不是价值。只有当这种事实作用于主体、对主体产生积极效应才是有价值的。满足需要论混淆了事实与价值两个概念。

3.以满足需要界定价值,难以保证价值的客观性

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的学者,往往强调需要的社会性、客观性。的确,从产生需要的原因和条件来看,需要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需要的主体是客观存在的,需要的对象和满足需要的手段都是客观的,这些客观因素在需要产生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需要本身相当复杂,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既有生理需要也有心理需要。精神需要、心理需要也有其客观基础,但它们中许多需要是由精神、心理因素(如兴趣爱好等)决定的,即由观念的因素决定的,并非都是客观的。而且,即使需要是客观的,但一定条件下主体客观需要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人们往往以自己理解的主体或社会主体的需要去判断价值,在实践中往往会以个人理解的、符合个人情感、愿望的需要去判断价值,导致价值判断的偏颇与失真。同时,主体需要常常以主观欲望、要求、动机、兴趣、爱好等形式表现出来,主体的客体需要往往与主观欲望、欲求、愿望相混杂,使人从本能,从自发心态,从眼前直接利益需要出发去追求近期利益、感官快乐和功利价值,认为凡能满足自己(主体)需要,就有价值,不能满足需要就无价值。在实践中很难避免以主观欲望、欲求、愿望去确定价值。所以,把价值理解为满足主体需要,很难保证价值的客观性。而以客体对主体的效益、效果、实效、实绩、效应去理解价值,则是拿事实来说话,有利于保证价值的客观性。

篇8

关键词:儿童教育 顺其自然 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发现儿童”从“五四”时期开始到今天已经有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了,但要说真正认识到儿童的价值以及童年时期的价值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依然是一个未完成的课题。大多数家长依然把儿童时期当成是今后成人生活的预备期,完全没有认识到童年时期的独立意义与价值。而郑渊洁的十二生肖系列童话之《蛇王淘金》正是对这种认识误区的批判,他强烈呼吁广大家长要还给儿童一个真正的童年,让他们尽情的游戏,尽可能的认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而不是过早的进入课堂为明天的竞争做准备。

《蛇王淘金》描写了发了财的蛇王买通上帝的侍从得以投胎成阿奔。他享受到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四位亲人的百般疼爱和照顾,但也被他们望子成龙的愿望绑架。他们为了让阿奔长大以后变成牛顿、托尔斯泰等伟大人物不惜让两岁的儿童进入幼儿园,上各种课外班。当他们发现阿奔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后更是把自己一生不能实现的出人头地的愿望,都强压在了阿奔的身上,使得阿奔本想来人间好好享受的希望落了空。

儿童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顺其自然”,雷达说:“人生的各个阶段各有韵味,童年稚气,少年多梦,青年豪勇,中年多思,既不能互相代替,也无法相互超越,可是现在的人觉得这一切都太按部就班了,不如压缩之,重点就是压缩童稚期和多梦期,尽快转化为挣钱,盈利,于是人由此而早熟,而提前实惠化、世故化,心灵由此而提前苍老了”①

大多数家长认为人生就是一场赛跑,既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不能在路上东张西望,要一直用百米的速度来跑人生这场马拉松。阿奔的家长们毫无疑问正是持的这种态度。首先阿奔这个名字就寄托了亲人们要他在人生的道路上飞奔的含义,他们太希望他能出人头地了,他们自己省吃俭用把所有最好的一切都留给阿奔,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上进。于是他们开始教两岁的阿奔背古诗,没想到阿奔听一遍就能倒背如流,望着自己聪明的孩子,他们每个人都生出了望子成龙的希望,于是全家一致同意把刚刚两岁的阿奔送到了幼儿园。幼儿园本应该是一个发展儿童天性的地方,可老师却不让大家说话,老师在学生面前具有绝对的权威,她说什么你就必须做什么,否则就把孩子关进储藏室。这种方法何谈教育简直是摧残儿童天性,可所有人除了阿奔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在这样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一步步读上来的,如果不是阿奔的反抗,,我也觉得上课听老师讲课不要随便说话是正确的。为什么会这样,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这样儿童才会真心喜欢上学习,也只有这样学习意识才会真正渗透进每个人的内心,变成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源泉。可我们民族自古的教育理念都是学习是痛苦的,而且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每个在学海中苦苦挣扎的学子激励自己的人生格言。总而言之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可儿童的天性是需要游戏的,是好动恶静的,这与寒窗苦读所需要的坚韧品质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早的懂事,成熟,希望他们能尽快的越过童稚期与多梦期,尽早的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和打拼。于是阿奔的妈妈说“小孩子学外语容易,报外语班吧”,心里想的是为将来出国留学做准备,爷爷说“书法也很重要,将来阿奔担当了什么职务,人家请他题词,如果写出来的字像狗扒的似的,多丢人”,爸爸则想起自己当年心仪的对象是被一个会拉手风琴的男孩追走了而一定要让阿奔学手风琴,以后追女孩子时用得上。他们都在为阿奔的明天担忧着,规划着,希望他能尽快为今后的发展积累有用的本领,恨不得让他“学龄前就得上完大学拿博士学位”。所以就必须牺牲现在看动画片的时间,牺牲玩的时间,这些尽可以等到成功后再做不迟,可他们不知道儿童的成长期错过就错过了,是用什么样昂贵的代价也换不回来的。阿奔还没有这么深远的认识,他只是觉得自己不喜欢上幼儿园,上课外班,因为这种学习让他觉得没有意思,远不如动画片吸引人。其实何止是投胎凡间体验生活的蛇王,我们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应该尽量追求快乐的生活,人的发展过程应该是快乐的,所追求的成功也应该以让人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为宗旨。

可我们的价值观从来都不是这样,人要牺牲自己的快乐来追求所谓的世俗的成功,所以本来可以多姿多彩的世界就被一种单一的成功观掩盖了。一个人无论具有怎样的天赋,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都被当官,挣钱这两种庸俗的成功标准埋没了。于是千军万马来过这独木桥,那些不幸被淘汰掉了家长就把自己所未完成的理想寄托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从此儿童不但要被单一的社会价值观所绑架,还要肩负起家长未竟的事业和理想。

当发现自己两岁的孩子有着过人的记忆力的时候,阿奔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所有被现实浇灭的理想又一次闪出了火花。他们在记者面前大谈自己的教育经,享受着从没享受过的作为成功人士的注目与荣耀。所以当阿奔面对记者缄口不言时,可把他的四位亲人急坏了。爸爸想到的是电视机前有他的同事,有他的朋友,有他的同学,可能还有曾经甩了她的初恋者。这是他出人头地以及彻底清算欺辱过他的人的良机。妈妈则认定电视机前坐着反对她这门婚事的双亲,他们为此同她断绝了关系。她要让他们看看她跟他生了个什么。还有爷爷奶奶他们更是没想到自己在人生的终点之前还能出名。爷爷要给之前居高临下地退过他投稿的编辑看看,奶奶要跟成了教授太太的同学比比……肩负着这么多人扬眉吐气的愿望却在镜头前什么都不说的阿奔当然太让他们失望了。

可是孩子真的有这个替父母完成理想与心愿的义务吗?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成为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都应该按照自己的理想。作为家长在孩子没有长大前可以适量的引导,但更多的是发掘孩子真正的天赋和兴趣而不是强行灌输自己的意志。在蛇的世界中说一不二,自由自在的蛇王本来是想来人间体会自己从前没享受过的快乐的,却被爱着自己的亲人们以爱的名义绑架了人生。我们当然知道每个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都是真挚而无私的。他们只是希望孩子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延续自己的辉煌,或者不要像自己“一事无成”。但是孩子的心愿真的很重要,请每个父母都能用阿奔教给大家的检测方法检测一下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爸爸妈妈:问自己的孩子一个问题,倘若人死后可以再生而且能够选择,你下辈子还愿意给我们当孩子吗?如果每个孩子的回答都是愿意而没有阿奔的“如果他们让我多看动画片和不让我上学前班重点小学的话”,那我们的人生会更快乐,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

参考文献:

[1]王竹良 何宇亮 《郑渊洁童话创作中的教育理念》《经理日报》2006年6月28日。

[2]柯如青 《论郑渊洁童话创作的独特之处》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3期。

[3]田园 《郑渊洁童话主题的陌生化探析》 《河池学院学报》2006年2月。

[4]方卫平 《童话是写给孩子看的――郑渊洁童话评说》 《少年儿童研究》1994年6月。

[5]朱自强 《经典这样告诉我们》济南 明天出版社 2010年。

篇9

[关键词]医院 财务 绩效管理 预算

在新的形势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暴露出很多弊端,如最为明显的就是医院预算制度缺少绩效信息,未能建立激励机制与责任机制,使得预算作为一种严格的资源 “定量配给”机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支出部门提出超过限额的支出需求,产生预算领域中典型的“公共地悲剧”,降低了预算资源的配置效率。众多问题的出现,使得医院必须完善财务绩效管理。

一、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当前医院使用较多的是增量预算或减量预算。这种预算方法比较简便,它以过去的水平为基础,实际上就是承认过去是合理的,无需改进,因循沿袭下去,容易导致安于现状和资源浪费,或者是造成预算的不足。采用这种方法编制预算时,实际的预算执行部门往往不参与预算的编制,造成计划与实际经济业务的脱节。如:项目预算的轻重缓急排序不合理,本年预算未安排,又不得不执行的项目使得“应收及暂付款"异常增加等。因此,这种方法制约了各科室创收节支的积极性,影响医院各项事业的均衡发展。

2、预算执行刚性不强,预算约束力软化

据调查资料显示,医院预算弹性很大,院内单位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决算与预算脱离是普遍现象,预算的控制作用被弱化。如在资金的使用上,有些医院领导不按预算安排使用资金,随意开口子,批条子,造成预算变更频繁,预算执行刚性不强;预算调整也缺乏民主性。

3、预算缺乏监督机制

许多医院在预算管理方面只注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对预算下达后的执行情况和进度缺乏监督,使预算运行效果成为盲点。许多医院往往是财务部门单打独斗,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编制、预算考评都由财务部门一手完成,这样造成对资金使用效果的了解仅停留在报销的凭证上,无法深入到实际中去。使用单位认为资金短缺、该办的事还未办,而财务部门认为预算编制得很完美。财务部门与使用单位之间对立状况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预算缺乏监督协调机制。

4、预算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

人是组织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本是组织最宝贵的财富,如何挖掘人的潜力,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最大程度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以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是现代组织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人是组织管理的中心,激励与约束工作贯穿于组织活动的全过程,并融合于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已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职能。

目前医院预算管理大都有点本末倒置,一直都是停留在制订预算和执行预算的水平,工作重点主要是对预算的执行进行事中控制,花大力气去审核支出项目的正确与否,没有将精力放在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评价上面,未将预算目标的实际完成数和原预算目标相结合。

二、完善医院财务绩效管理的对策

1、健全预算编制机构

健全高效的预算编制机构是编好预算的基础,应把改革预算编制机构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在医院成立预算委员会,作为医院预算的组织机构,负责对预算管理的指导、审核、平衡和确定医院预算草案。在医院内部成立以财务处为主的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全权负责预算建议计划的编制工作,统一掌握预算编制政策与标准,编制医院的综合预算,审核确定责任。同时作为预算工作的制定者必须接受医院预算委员会和各部门的监督。部门内部必须做好各级经济责任人和各级财会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

2、健全预算责任人制度

医院预算管理工作,是要建立所属单位、职能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使医院强化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长期任务,因此,要把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作为加强内部基础管理工作的首要工作内容,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并确定预算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为所属单位、职能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3、健全严格的预算考核奖惩制度

全面预算指标与部门目标责任制相结合。年初所属单位、职能部门明确要完成目标和奖惩办法,每季度进行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年终决算并通过内部审计。为了能将绩效考评办法与预算管理更好的结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医院现行预算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为绩效管理的引入奠定基础。

(1)扩大财务预算内涵,实现全面预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不再是政府行政保护下的附属物,而是面向市场,如何更好地体现医院的独立法人地位,使绩效考评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发挥作用,为此我们有必要引入“全面预算”及谢部门预算一的概念,使财务预算内涵扩大化,为医院“经营型力财务管理提供现实的环境和土壤,真正实现医院财务管理“效益最大化"。医院财务预算不应局限于财务指标,也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而应该涉及到高‘等医院各项工作规划和目标,涉及到各个科室和职能部门,包括医疗、科研、管理活动等方方面面和每个环节。具体细化到:科室建设计划;科研计划;各项经营服务计划;科技开发计划;银行借款和还款计划;津贴分配计划;人员经费支出预算;公用经费支出预算;医疗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基建计划;各项基金提取及使用预算;货币资金收支预算等。

(2)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目前医院常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是定额预算法和增量预算法,这种预算方法比较粗放,在假定上年度的经济业务活动在预算年度仍会发生的基础上,根据财力状况及新增支出因素考虑增长水平,这种做法是预算项目难以细化,透明度差,滋长了预算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简单化,不利于调动各个部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4、建立预算绩效的后评价制度

建立后评价制度是及时对本期间预算项目投资效果评价的一个总结,又是为下一期间预算项目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衡量与评价预算项目是否达到原有的投资规模、实现其预期的建设目标;是否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果;是否符合国家有关预算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项目后评价的程序。后评价的程序可分为4个阶段:准备阶段、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信息反馈及评价结构使用阶段。预算项目后评价主要包括对项目的过程评价、效果评价、社会影响评价和持续性评价,其基准是:实际功能!设想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再评价预算项目的实际功能;评价是否全面与客观;后评价结果对今后工作的指导作用。

(2)建立后评价结果的使用机制。后评价结果的使用是后评价体系中的一个决定性环节。它是一个表达和扩散评价结果信息的动态过程,同时该机制还应保证这些成果在新建或已有项目中以及其他开发活动中得到采纳和应用。因此,后评价作用的关键取决于所总结的经验教训在预算项目中被采纳和应用的效果。这些经验教训可以在预算项目周期的不同阶段管理中借鉴和应用,如立项阶段的预算项目选定、项目准备阶段的设计改进、在建项目实施中问题的预防和对策、完工项目运营中管理和改进等。后评价结果的使用机制就是通过提供和传送已完成项目的执行记录,增强项目组织管理的责任制和透明度。

(3)后评价结果使用采取的形式。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后评价结果的使用具体可以采用4种形式:一是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使上级主管部门在制定经济政策、规划、发展战略时借鉴参考;二是向医院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使医院根据后评价结果调整未来发展方向、改进项目及规划设计、完善在建项目和完工项目;三是向拨款部门反馈,及时吸取经验,调整未来投资方向;四是向医院职工及社会公开评价结果,提高后评价结果的使用效率,并加强公众监督。

5、改革预算会计制度

医院与企业会计制度较大的区别在于医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有两套核算体系。一套是核算卫生主管部门拨款和卫生事业收入,并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称之为卫生事业费核算体系;另一套核算发展改革部门拨款和自筹建设资金,并向财政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直接报告,称之为卫生基建投资核算体系。许多专项预算拨款通过两套核算体系分别下拨经费预算与核算,容易形成同一专项经费统计口径的不统一,目前的收付实现制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债权债务情况,所以由此建立起来的财务分析各项指标并不可用,也会误导决策,因此实行权责发生制,改革预算会计制度势在必行,建立绩效预算管理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及报告制度。

参考文献:

[1]谢文.谈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中国卫生经济,2005;4

[2]王晓黎. 医改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

[3]冯磊. 医院预算管理理念与组织体系. 科技信息,2008;24

篇10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我国国内的医学体系里,新生了很多优秀的科学技术,然而,在医院的管理上,很多大医院并不能追随时代的步伐革新模式,就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而言,人口的庞大与混杂一直是看病难的根本原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国家政策的扶持外,医院也应该做出合理的改善去更好的促进我国的医疗领域的发展。本文就从现阶段医院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上入手,具体分析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就医效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医院管理 体制革新 成本管理

引言: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很多优秀的民族结晶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如今国内的医学领域研究仍然离不开古人的遗存巨现,然而,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新模式的开展与全新医疗体系的普及,逐渐自成体系的医疗保障系统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为了更好的满足国民有病可医的需求,医院应该更好的进行管理,科学的对医院的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营造良好公平的就医环境,促进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改进。

一、现阶段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与突破,在我国目前的医疗体系里,医院在管理上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其中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众所周知,不论大型国有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其用人重点都是着重于人才的技术与素质,而就医者也会片面的注重于医护人员的专业性,这种情况就催生了医院缺少专业性管理人才的现状,很多医院都是把管理工作附加与医生指责范围内,从而导致整个医院都没有专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去统筹医院工作,导致系列问题的强化,影响了医院的整体发展。

(二)药品管理不科学

在医院的运行过程中,无论是检查还是住院过程,都需要利用药品去辅助医疗,然而,随着各种药品的丰富,并不是所有医院都能对这些药品进行合理的管理,药品的选择与供给都是严重影响医院管理的因素众所周知,医院的安全医护除了医生的专业素质技能。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药品的合理正确运用,对于过期药品能不能正确处理,对于不同病症病人的不同药品种类是不是可以正确分辨,都是目前医院管理中凸显的重要问题。

(三)管理体制落后

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医疗建设有了很大发展,随着国力的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然而,在各地人民医疗问题逐渐得到解决的过程中,医院的管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很基本的一点就是医院的管理制度没有加入创新思维去改善。在旧时期的医院管理中,大多数制度都是在旧的政策与观念里建立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残障人士的保护与低保和社保人员的医疗补助政策的推行,各个医院都在以一种全新的模式运行着,然而,尽管工作内容与形势在改变着,医院的管理制度却没顺应时代的要求做出合理的改善,所以落后的制度严重阻碍了医院管理上的进程。

二、加强医院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

为了加强医院的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医院不规则工作的现状,医院首先应该从观念上入手,也就是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在我国传统医院的管理过程中,大多数都是以医疗为中心,忽略了整个医院的宏观管理与细节管理,所以,医院在招收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后应该学会培养其正确的观念,把医院管理放在医院发展的主置,才能改变所有医护人员的思想,从而加强医院热管理。

(二)合理配置各个岗位的人才

纵观目前的医院管理形式,很多医院都在赋予医生管理的职能,这样的问题导致了医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医疗中,也让医院的管理陷入混乱。所以,为了加强医院管理,就应该学会合理配置各个岗位的人才,重新分配部门职能,对管理部门进行重整与规划,从而使医院的管理走上正规的国际之路,这样的措施一经落实,会促进医院的合理分工,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人才得到最大范围的开发与利用,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三)增强成本管理意识

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各个管理层次都涌现了很多问题,在药品管理与器械管理等方面都是应该改进的。为了让医院更加富有职能规则,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增强成本管理的意识,无论是对于什么规模的医院,其成本都是直接关系到医患利益的根本因素,为了调整医疗市场,让整个领域更加透明合理,让每一个医院都能更加合理的调控成本,就应该增强成本管理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加强医院的管理。

结语:在现代社会中,医疗设施与政策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富强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医疗领域的改进,医院的职能越来越强大,而与之俱来的就是医院的管理工作,只有医院运用正确的措施加强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科学管理,才能让我国医院走进世界医疗发展的前列。上文就在分析医院现状后,总结了加强医院管理的具体措施,相信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在管理人才的智慧管理下,医院管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