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文化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就是特指基于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借助于一种通用语言进行的交往行为。其实质和内涵在于加强整合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旨在不断加强交际双方之间深入的交流与协作。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存在着较多的不同之处,差异性比较明显,因此,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具体包括:中西方交际原则、交际时间以及语言和非语言交际形式等等方面的内容[1]。
(一)交际原则和模式之间的差异分析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中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群体主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具有较强的对比性。
1.中国人交际行为主要来源于家庭和亲源的关系,归属感较强,体现出一定的集体主义特征。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过于强调家、国、天下的利益;关注群体关系的和谐性与利益性;个体利益包含在整体利益中,集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等等方面。交际行为侧重于情感原则,属于情感型关系模式。
2.西方人交际中强调个体意识的重要性,包括个人潜力的发挥和个人目标的实现。侧重于个人利益的追求,极力维护私有财产;人人平等、相互竞争、公私分明;在实际交往中,尊重个人隐私,对于像婚姻、年龄以及收入情况等等相关问题一概不在公共场所提及,甚至不能未经当事人允许就私自碰触他人的东西。因此,西方在交际行为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逻辑性。
(二)交际时间取向方面的差异分析
交际时间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中西方在交际原则和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来看,对于时间观念来说,也有较大的区别性差异。
1.中国在时间观念上,属于“圆模式”[2]。由于受到农耕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注重过程的整体思维模式。西方则属于“直线式模式”,注重时间的起始部分。
2.从时间取向来分析,中国强调以过去为主,过于追朔事情的根源,而且强调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对人的积极影响,已经成为评价人物的重要参考标准。因此,也存在着较不完善的部分,主要表现在过于守旧、不思进取,缺乏时间紧迫感等等。西方文化的时间观着重于未来,眼光比较前卫、发展,时间观念非常强,并不强调一定要遵守传统习惯。在词汇的理解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区别,例如:针对“老”一字,中国对其理解为智慧和高尚的象征,西方则代表着年龄的增大,体力消耗。
三、缩小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具体措施、策略
通过上述中西方在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比较明显,无论是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还是宗教礼仪和文化习俗上,表现各有不同,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参照指标。因此,就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而不断缩小中西方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提高双方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
(一)增强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格外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大重视程度。例如:在交流模式中,西方人通常会使用眼神来传递相应的信息,被定义为“眼神交流法”;中国则不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通常很少甚至不会长时间用目光来直视对方。因此,中西方非语言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要不断探索和发现二者在交际方式中非语言的影响因素,确保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
(二)加大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想更好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将理论基础知识和口语能力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加强二者之间的融合。要加强对语言语法知识和语言发展历史等等非语言交际能力了解和掌握,不断加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上,中西方在其社会文化差异性表现非常明显,在积极全球化大范围的影响之下,二者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在经济、文化、社会的交流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缩小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任重而道远,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要不断理解、宽容和接纳。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积极部分,结合自身地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交际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以及传播,从而促进双方在国际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中华文化是孕育在神州大地上的文化,其地理环境从整体性来看,《尚书》中是这样描述中国的地域范围的,“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根据《尚书》理解,中国的地理格局是,东临茫茫大海,这是古人难以预约的天然屏障,西北则是荒凉沙漠,西南这是高原耸立。由此可见,创造中华文化的人民们生活在一个与外界基本隔绝的领域,概括起来说,中华文化的生成环境是一个半封闭的大陆性环境。但也正是这个半封闭的大陆性环境,使中华文化避免了许多西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因这种天然屏障是当时生产力落后的游牧民族无法跨越的鸿沟,这正好使得中华文化在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下,不断的繁荣与发展。从气候与地形方面来看,中国的领土版图跨寒带、温带、亚热带与热带,地形则是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降水量也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因此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
西方文化的生成环境主要集中于地中海、两河流域以及尼罗河流域,例如苏美尔文明、爱情海文明、迈锡尼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以及希腊罗马文明都诞生于此。这片区域最主要的特征是宽阔的海洋性特征比较明显,于是西方文化是由游牧文明(捕猎文明)进化演变而来的。总而言之,西方文化的生成环境是宽敞的海洋性环境,这种环境在古代社会,使得游牧民族流动性强,而政权也不断的更迭(这种更迭不同于中华民族政权的内部更迭,而是外部政权的取而代之),经常使得某些地区的文化不能得到平稳发展,是西方文化导致断层的重要原因。
二、中西方文化在类本质层面的差异性
中西方文化的类本质突出的是两种文化的主要特征,并不是说中华文化有的特征西方文化就完全没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两种文化毕竟还是存在着文化的共性特征。中西方文化的类本质特征到底是什么呢?本文仅从中华文化的主“静”特征与西方文化的主“动”特征作简略论述。
从中华文化的生成环境来看,中华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的发展,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是很正常的现象,农业不仅是立国之本也是人民的生存之基。农民也就不得不禁锢在土地上进行自己的农业生产活动,加上沉重的封建租税,徭役负担,人们只愿专心从事农事活动,而不愿意冒着风险去下海经商或者另谋生计。同时封建社会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和严密的户籍制度等,减少了人口的流动性。于是中国的古代社会是宁静的村庄和勤勤恳恳的农民组成的平静画面。因此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也多少带有“主静”色彩。诗经中的《硕鼠》篇描写的生活场景,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陆游的“把酒话桑麻”等许多的诗词歌赋都凸显了中华文化的“静”的意境。尤其是15—17世纪的中国文化“静”得像一滩死水。在八股取士的影响下,几乎失去了生机,史学界的乾嘉学派没有创新,思想界的万马齐喑,文学界除几部《红楼梦》、《西游记》可圈可点外,这种“静”的特质差点断送了中华文化的命脉。
然而西方文化截然不同,从古代时期,西方文化的基础是城邦文明的兴起,无论是希腊罗马还巴比伦,其游牧民族是创造的主体,他们驰骋草原,繁衍生息,创造了不逊于农业民族的文化。就是他们这种流动性强的民族造就了西方文化“动”的特质。早期他们四处奔跑狩猎,后又进行海商贸易,这使得在他们眼里“商业的价值高于一切”,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文化也是商业文化的代表。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动”的特质愈发明显,他们开始侵略扩张,使其他民族臣服于他们的铁蹄之下。
三、中西方文化在连续与断层层面的差异性
所谓文化的连续性与断层性就是指这种文化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中断的现象,按照这个逻辑来看,我们分析中西方文化时,不难发现,中华文化是连绵不绝的,西方文化是断断续续的。
篇3
关键词:中西文化;语言失误;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086-02
引言
语言渗透着文化,语言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的工具。语言离不开社会,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从语言模式中探求出暗含的文化模式,探求出每个社会群体所持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学习一种语言,也要尽量去接受它内在的文化,只了解其一,不可能很好地掌握这种语言,流利地应用这种语言。明末清初,随着西方语言及文化的涌入,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注重学习英语。英语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时尚,能真正促进贸易和经济上的发展才是最终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有些词语的字面意思与其真正含义完全不同。因此,一般学习者看到这些词语时,很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很多英语学习者“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只有通过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掌握英语中容易产生误解的词语,才能有效地避免理解失误和翻译错误。英语中有些词语在句子中有特别的含义,不可照字面意思理解,如果望文生义,就会闹笑话。本文针对中国人在汉语思维影响下对语言产生失误的弊病,进行研究分析。
一、中西文化差异
1.话题差异
在以英语作为母语的西方国家,西方人闲话家常时的内容与中国人有些不同。谈话内容一般不会涉及个人的工资、收入、婚姻状况、年龄等等这类问题。因为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这些会涉及个人的隐私,是不方便过问的。这些话题在以往中国人眼中,没什么不可以谈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慢慢开始接受西方的文化,或多或少地开始避免和陌生人提出这些问题,当然在关系密切的朋友之间,西方人和中国人一样也会谈起,这是出于朋友之间的关心罢了。但对于初识的人,西方人更看重个人隐私,而不去过问。因此,对于爱问这类问题的中国人,就要小心发问,避免出现尴尬局面。
2.问候差异
中西方国家在日常问候及打招呼时,也有一些区别。在过去,中国人见面时常问对方““吃了吗?”“去哪里?”“上街去啊?”之类的问候。其实,对方如何回答并不重要,并不是真的想知道对方的答案,只是向对方打个招呼而已,这样比点头一过有礼貌些。而现代的中国人在见面时,问候语大多已变为“最近好啊”之类的话,对个人隐私的问题问得少了,不管哪种问候,都为了体现出提问者与答话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但在西方,打招呼时,一般只问一声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或直接说声“嗨”就OK了。如果西方人遇到中国式问候,就会感到非常疑惑,回答时也感到莫名其妙。追究根源,还是对何为隐私的问题有不同答案而已。
3.称谓差异
在中国,一般平级或年龄相仿的人或关系亲密的人之间才会直呼其名。对年长者直呼大名,会显得非常没有礼貌。对上级这样称呼,也可能因此得罪领导,让人觉得不分长幼尊卑,没有素质。但在西方,直呼大名却证明了关系亲密,家庭成员之间,皆可直呼姓名或干脆使用昵称。因此,在与人问候时,要分清对方来自何处,对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问候语,这样才能不显得冒失,又体现了礼貌。
4.自我差异
任何学英语的初学者都能发现,在英语代词中,你、你们、他、她、他们、我们都不大写,只有一个代词大写,就是我。这是因为在西方人眼中,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大写的我代表了西方人追求自我,体现自我的意识。但并不是说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而是显示出他们为人处事时更喜欢独立,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会尊重自己。这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自我主义的重视。但在中国,情况则恰恰相反。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自己的称呼,就带有谦卑之意,如:奴家,在下、鄙人、奴才,小人等,就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把自己称为孤家寡人,虽然在称呼上是把别人放在上位,自己置于下位,但这种情况也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中国古代,上级可自谦,但下级不可越级,要比上级的自谦的称呼更为低贱,才能不冒犯上级。通过“我”这个代词,我们就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二、语言差异
据我们所知,英文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两者从根本上就有很大区别。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两者在语言上的差异。
1.音素差异
语言最大的用途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口语与文字更为重要,汉语言所使用的拼音与英语音素有明显区别。首先就是汉语拼音中有声母和韵母。汉字的读音有的使用单个韵母即可,有的则需要声韵母组合。但组合还不能明确区别汉字,还需要添加声调,汉语言中每个字都有声调,共有“一二三四”四个声调,声调不同代表着不同汉字。一个汉字一个读音,因此,汉字学习起来并不容易。英语单词的发音是由音素构成的。音标组合后形成开音节或闭音节。英语单词中的开音节与汉字声韵母组合后的读音相似。但闭音节是汉语没有的,而且,英语单词的声调没有四个,只有轻音和重音的区别。单词长,读音则长,单词短,读音则短。但是,有了音节和轻重音的影响,英语单词组合成句后,读起来也讲求抑扬顿挫,英文诗歌也追求押韵,但英语只有轻重音区别,所以押韵起来较难,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学习英语的人,在读起句子或诗歌时,找不到抑扬顿挫感觉的原因。而汉语言文字就容易许多了,有四个声调的存在,很容易找到韵脚。
2.词形差异
许多人认为英语单词是由古人随意创造出的,而中国汉字更加像汉字影射的来源物。也就是我们说的象形文字。其实,在欧洲上古时期的古人们,也是在石壁上作画,根据图画演变出了单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单词的词形逐渐加大,在读音的影响之下,变化越来越大,到最后已无法追溯到影射的来源上。因此,现代的人往往认为,他们的单词是古人凭空想象出来的。但汉字有所不同,据我们所知,古代汉字起源有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小篆,石鼓文等等,这些字体形状不一。中国人也一直强调书法的重要性,练习过书法的人都知道,字体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行楷,魏碑,篆书等等,风格有王氏,柳氏,郑氏等等。小小的方块字却能显示出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精粹。而印欧语系如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中的文字都渐渐演变为一种符号,失去了原有图像的外貌。所以,许多中国人在学习英语单词时,觉得很难背下来,找不到单词与含义之间的联系,但事实上,如果了解了英语单词的音素与音素组合规律,了解了词缀与词源,听到即可写出、即可猜出单词含义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3.语义差异
中国汉字与印欧语系不仅仅存在语音与语形上的差异,在语义上也有很大区别。据我们所知,在跨国贸易或国与国之间订立一些合约时,不仅要拟本国语版本的合约,还要拟定一份法语合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用词方面,各国的语言都会多少存在些漏洞,各国语言中,只有法语的运用最为严谨,用词最为精确。用法语拟定出的合约,很少有疏漏之处,也很少给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因此,国际之间大型的合约与合同都会备有法语版本。相比较而言,汉语的漏洞较多,很多人有漏洞可钻。比如:“他背着媳妇做了不少事””这句话中的“背”就有两种读音,两种含义,读“bèi”可以理解为他做不让爱人知道的事;读“bēi”就是说明他的媳妇是残疾人。还有,“开刀的是他父亲。”那开刀的人可以是主刀做手术的大夫,也可以理解为被做手术的患者。因此可以说,印欧语系所使用的单词词义往往功能性更强,精确性更高,定义性更准。相比较而言,中国汉字的概括性强,使用性更为灵活。因此,再使用西方语言时,要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避免使用失误。
4.语法差异
汉语的语法要求较少,有时主语置后,有时主语置前,听者随情况而回答问话者的问题。“你吃饭了吗?”可以说成“吃饭了吗,你”。在古代的诗歌中,古人也灵活地创造出一些回文诗,简单的几个字,可以变为一首诗,这种随意性对于印欧语系中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印欧语系的句子中,句子的语法有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以及主谓宾定状补的要求。这也就是上一项中提到为什么在国际之间的合约中,很多要拟定法语版合约的原因,在诸多印欧语系中,法语的要求最为严格,限制性最强。汉语虽然缺乏这方面的不足,但中国汉字的字形与影射物相似的特点多少可以弥补这种不足。
5.句型差异
印欧语系,尤其是英语,句型注重形合。句子中连词用得很多,同时要求结构完整,而汉语中的连词可用可不用,结构较为松散。汉语也讲求句子的结构,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英语中多了补语和表语。基本结构相似,都是按时间顺序,逻辑关系来排列单词,组成句子。但句子之间的逻辑连词,使用较少,我们根据句子就可以看出逻辑性,当然这也有可能会引起歧义,比如:我看他扶着一位老人走下公共汽车,手里拎着一个皮包。”这皮包是谁拎的,就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了。尽管英语的句子要求较严紧,但也有歧义句的存在。不过,印欧语系往往把句子的重点放在句首,而汉语在使用时,习惯于把重要的内容放在句子的后部,所以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喜欢绕弯子说话,主次不清。这和我们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在使用印欧语言时,要按着西方人的逻辑排列句子的主次关系。这样才不会让人摸不到头脑,分不清主次。
三、结语
中西方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也渗透在语言之中。只有通过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掌握英语中容易产生误解的词语,才能有效地避免语言运用上的失误。
参考文献:
[1]辜正坤. 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篇4
关键词:谢谢 差异 文化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那么表示感谢的词汇谢谢,是礼貌用语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谢谢的使用
汉语中的“谢”在最初时多表示拒绝、辞谢、谢绝、辞别、告诉等意义。早期道谢义有一定的歉意,对方承担了某种付出或损失给自己带来好处,顾表示感谢。明清小说中已经很少见有辞别、谢罪、告诉等意义,这些意义都各自有更加牢固的词来表达。道谢的对象也往普通人、普通事扩展,道谢虽然还远不是一般人每日生活必需,也成为日常生活的内容了。一般认为影响道谢的有三大因素:人们的地位高低、关系亲疏和事件大小。传统上首先重视高地位,只有大事才对地位相仿者及其以下道谢。现在仍然是部下向领导道谢太多,而领导向部下道谢太少。一般人对小孩的帮助不道谢,比如跑腿买烟找人,有人甚至在车上对小孩的让座也不道谢。
在西方,不论正式场合还是普通场合。除了对别人的帮助要说外,比如,亲戚或朋友打来电话,接电话的一方常常会对对方表示感谢。无论在哪家商场购物,买完后双方都会以谢谢来相互告别。而这不仅仅局限在陌生人或朋友之间,在美国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常是彬彬有礼的。比如,儿女回家吃到父母准备的丰盛的晚餐,那么饭后大家都会称赞晚餐的可口并感谢母亲的辛劳。而当饭后孩子们清理了餐桌之后,母亲又会反过来感谢大家的帮忙。正是这种彼此间的感激和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的家庭成员之间充满了温馨。家庭成员之间很懂得感激他人的劳动。他们认为只有在家里养成了习惯,长大后才不至于在社交场合出丑。
二、原因
中国有句古语“大恩不言谢”,因此在国内是很少听到彼此说谢谢的,尤其熟人之间更是稀有。但是随着各国间的相互合作日益密切,西方人凡事谢不离口的习惯也在慢慢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目前谢谢的使用仍然没有西方频繁,中国家庭成员之间也很少说谢谢,这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关。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面子问题
面子系统涉及某一文化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关系。它包括亲属关系、对自我的认识、内部与外部关系、以及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1]。东方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很强,言谈举止非常注重礼貌,以此体现双方在地位等级上的差别;而西方文化在交际过程中更重视平等,谈话举止相对轻松随意。东西方文化的成员在处理面子关系时采取的不同方式, 从而造成语篇方式的差异。东方人与陌生人交谈时往往表现出礼貌和尊敬;而西方人则倾向于平等待人[2]。在交际中, 他们首先考虑他人的面子问题。而西方人强调个人的独立, 他们在交际中更关注个人的面子需要。他们也就不像东方人那样突出内外的区别。通常在选择雇员时,东方人更多地会选择管理该公司的家庭内部成员, 而西方人更多考虑雇员的经验和教育背景。前者被社会学家称为礼俗社会,后者为法理社会[3]。因而,在中国我们更多看到的仍然是部下向领导道谢多,而领导向部下道谢少。孩子向长辈道谢多,长辈向孩子道谢少。这也体现了面子问题。
2.个人本位与家庭本位
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 ?” 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意见。
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中心,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家庭观念的不同,西方的个人本位思想强调个体的价值和权力,而中国传统的家庭本位思想,强调了家庭的价值和权力。中国传统的一家人里面或者关系很好的朋友之间很少会用到谢谢,如果用了,意味着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说不说谢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说话双方关系亲疏的反映。而西方家庭成员之间说谢谢则表达了相互之间感激和尊重。当然,并不是说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就不表达感激和尊重,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三、结论
随着跨国交际的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文化的不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谢谢的使用场合和范围也大不相同。本文主要探讨了“谢谢”在中西方的使用区别,旨在能够更好的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的认识与超越[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70-201 .
篇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平台,旅游业在近些年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也引发了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需要,而翻译则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一项重要手段[1]。翻译,可以理解为信息的语际转换过程,也就是将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形式,归根到底还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旅游文本是人们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对外宣传资料。旅游文本的汉英翻译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不同地方的旅游文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这就在翻译的过程中制造了巨大的困难。那么,就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实践当中,应当充分辩识旅游文本中所包含的中西文化差异,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文化类型因素和语篇结构,积极采取音译、释义、意译、直译、增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最后还要对译文进行适当的处理[2]。
一、旅游文本中的中西方文化
旅游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尤其多见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错误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译者没有彻底的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或者是对中西方旅游业所包括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做到清楚的认知和深层次的分析与理解。因此,从旅游文本中探索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然后将这些差异加以消化,最后融入到新的翻译当中。周而复始,既可以使旅游文本得以升华和优化,也能让使用这些文本的游客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中国,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风土人情赋予了旅游文本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旅游翻译的目的应该是吸引旅游者,激发他们对旅游的兴趣,与此同时还能够传播旅游文化。但是,能否做到用英语精确的传达全部的旅游信息,同时又使中国文化特色保持相对的完整绝对可以称作是旅游汉英翻译中的一大难题。一般来讲,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量越大,那么在双语转换中所遇到的文化障碍和不可译性也就越大,这些就是翻译工作者需要克服的困难。所以,只有在对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有相当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利用自身优异的语言功底,将译文准确、完美的呈现在游客面前。
同样的,在西方国家,由于其发达的先进生产力,优越的生活水平以及西方国家的人们崇尚自由和信仰的影响,他们对旅游的要求也自然不一样。他们没有我们文人骚客般的畅饮诗意,却多了几分对大自然创造的大千世界的无尽向往。从他们身上,流露出来更多的是对旅游的狂热的喜爱。那么,在这里,旅游翻译的目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需要更加人性化的翻译来满足游客的需求。此时的旅游文本翻译,不仅需要囊括所有的内容和细节,还需要大气而不失严谨;在游客阅读时汲取铺面而来的信息量的同时,还要给游客美的享受和尽可能广阔思想漫游的空间。
二、中西文化差异和旅游文本翻译
中西方文化分别产生于中国和欧洲,属于不同的文化,因此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就是此文化区别于彼文化的特殊性。
文化的差异即是文化的个性,是某种文化在其特质和模式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导致文化差异性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语言文化异质性的层面来看,由于不同语言背景的民族其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哲学思想、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上的差异,使各民族文化在具有普同性的同时,又体现出来强烈的异质性[3]。文化的普同性或者同构现象使得语言具有可译性,进而使翻译成为现实;而文化的异质性则造成了翻译的障碍,导致了不可译性的发生。但是不可译性既具是绝对的,又是相对性的。
旅游文本中的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差异会导致语义(所指意义、实用意义和语言内部意义)的非对应。译者不仅需要掌握原语和译入语的语言系统知识,而且还要了解、熟悉其文化系统,并且要在旅游文本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相关性保持高度的意识和敏锐的嗅觉[4]。
旅游文本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因素,由此所导致的翻译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文化空缺而导致的语言空缺,即译入语所处的文化传统中缺乏原语所隐含的历史、文化因素,因而很难在译入语中找到与原语等值的词语,从而使两种语言的词汇出现非对应和非重合的现象[5]。他们之间没有语义共鸣,有的只是语义空缺或错位,也就是文化空缺所产生的词汇空缺以及文化冲突所导致的词汇冲突。
另一方面,是由语篇层面上的行文习惯和修辞手法的差异所引起的。中外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心理、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中就是修辞方法、谋篇布局等行文习惯的差异。中国人一贯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强调客观融入主观,喜欢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在书画、建筑和诗歌上都讲究神似重于形似,形成了简隽空灵的风格,反映在语言文学上就有了汉语行文所固有的辞藻华丽,情感横溢,讲究音韵和美,声律对仗的特点。除此之外,由于受“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美学观念别强调平衡美,除了极为频繁地使用对仗这一修辞手法,还大量地运用四字词组,特别是前后两部分有并列或递进关系的四字词组。在这些方面,西方民族则不相同,西方哲学着重强调分析型抽象理性思维,在主客观物象关系上,更多的注重摹仿和再现 [6]。这种现象反映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就体现了英语重形式、重理性、重写实的特点,形成了其所特有的句式构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描述突出直观可感的风格。
以上的这些文化因素,既是从翻译中来,最终也要回到翻译中去。只有经过时间的积淀、知识的积累和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在差异的文化因素下得到不一样的效果。
篇6
关键词:字幕翻译 文化差异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国际间的人际交往愈加频繁,要想全面、具体、真实、完整的了解国外文化,欣赏其影视文学作品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渠道,因为影视文学作品的一个突出功能是向我们展示世界各民族的生活图景,由此,影视字幕翻译的存在便成为了中外跨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我国每年引进国外影视作品的速度、数量都是非常惊人的。优秀的影视字幕翻译能够让观众在没有丝毫文化障碍的情况下,酣畅的欣赏到原作的风采、领略各民族的生活图景。针对影视翻译形式上的短暂性和同步性,内容上的通俗性和融合性,要想翻译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必须要熟知国外文化,因为不熟悉国外文化,会对影视字幕翻译产生如下影响:
一、文化差异引起词汇歧义
如在英国电影《呼啸山庄》中的一段对白:
Isabella:It’s a brother’s duty,dear Edgar。to introduce his sister 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young poets。
Edgar:Oh,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Yes,I do With a fierymustache。
在这段对白中,dragon一词在中西方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西方人认为dragon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恐怖的动物,在英语词典中的释义为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而在汉语言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所以在这段对话中,如果译者不熟悉西方文化,按中方文化将其译为“龙骑兵”,就完全改变了这段对白的真实含义。根据西方文化,试将该对白译为:
依莎贝拉:埃得加,这是当哥哥的义务,你总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风的诗人吧。
埃得加:哦?难不成你想找一个粗鲁的人?
依莎贝拉:是,不仅如此,还要长着红棕色的胡子。
如在被青年观众多喜爱的美剧《吸血鬼日记》中的一句话:
But 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
在这句话中,lemon的字面意思是柠檬,但在美国俚语中,lemon的意思是次品、令人讨厌的人的意思,若不了解这点,把lemon直译成柠檬,就会造成目标观众的不理解,试将该句翻译成:但是,如果命运真的如此......
二、文化差异引起语言差异
在影视翻译中,不难发现语言差异,如《吸血鬼日记》中:
I suggest you reconsider.我劝你三思而后行。
I make a deal, I keep a deal.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另外,语言差异尤其体现在对电影名的翻译中,如:
Speed译为《生死时速》,Pygmalion译为《窈窕淑女》,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
从上述影片名的翻译中,不难看出,英文电影片名往往比较直白,而中文电影片名比较凝练,这是因为西方人比较重视个体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强调个体性,重形合;而中国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天人合一,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到语言上,就表现出一种重视整体和意合,强调整体的和谐感、统一感,在语言表达上倾向于凝练的语句,如四字成语,所以在翻译电影时,用四字成语和中式俚语不仅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三、中西方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在电影《木乃伊归来》中的一句台词“He went out west,” 这句话看着很简单,如果不熟悉西方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很容易将其译为”他去了美国的大西部“,而在西方,went out west是指某人去世的委婉表达方法。
在《老友记》中瑞秋和众人谈及其逃婚原因时说了一句“How much Barry looks like Mr. Potato Head”. Mr. Potato Head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卡通人物,其面孔与笑容滑稽可笑,而中方国家的人一般不了解Mr. Potato Head的样子,文化形象的空缺就阻塞了幽默效果的传递。由此可见,影片对白中可能会出现大量涉及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内容,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在影视翻译中就无法正确、合理地翻译。
综上所述,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影视字幕的翻译存在着很大的影响,针对影视翻译这种特殊的翻译,要想译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译者就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1.经常阅读一些有关中西方国家风土人情 、历史地理、政治与文化、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书刊资料,熟悉中西方文化差异,以便完整准确的理解原文语言之外的内容,清晰地判断出语言中的典故、双关语、俚语等,在翻译时,对这些内容进行对等切换,方便目标观众理解。
2.亲身到中西方国家去领略其风土人情,只有具备中西方国家的生活经历,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中西方国家的语言特色和差异,以便翻译时,使译文语言更符合目标观众的日常习惯。
3.经常观看中西方影视作品,并对其做对比,了解中西方影视作品各自的特点,以及中西方人思维方式和审美的区别,针对这些特点进行翻译,使译文更容易被目标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总之,只有不断掌握中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及其差异,才能在影视字幕翻译中尽量缩小文化差异对其的影响。或者说,对中西方文化知识和各个领域的知识掌握的越丰富,对中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越了解,对中西方语言特色越熟悉,对原作品的理解才会越深透。其译文表达才能更符合受众的审美,从而更吸引受众。
参考文献
[1] 胡磊. 影视字幕翻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J]. 电影文学,2012(03).
[2] 麻争旗. 影视译制概论.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差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
目前,中国初中英语教育中,存在着对学生的要求是仅仅会读、会写、会简单的造句即可的倾向,认为语言文化知识对提高考试成绩没有多大作用,纯粹是应试教育。在教育中忽略了文化差异的影响。但由于对语言文化的差异缺乏认识,把“力大如牛”误译成“as strong as a cow .(正确as strong as a horse)”;把“凡人皆有得意时”误译成“Every person has a happy day.(正确Every dog has its day.)”;把“挥金如土”误译成“to spend mony like earth (正确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把“ 红茶”误译成“red tea( 正确black tea)”;把“凡人皆有得意时”误译成“Every person has a happy day.(正确Every dog has its day.)”等等,也是经常发生的。这不仅影响学生对字义的不正确理解,也影响学生对英语的系统掌握。因此,在教学中重视文化差异,适当讲解其区别和不同用法,对学好英语无疑是有帮助的,本文对此加以分析。
1 汉语言文化和英语言文化的差异
1.1 在说话的语序方面,中西方存在着差异
由于中西思维模式的迥异,说话的语序就存在很大差异。例如:
简单句中英汉语序的对比。
中文:主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谓语+宾语。
我每天在操场上愉快地打篮球。
英文:主语+谓语+宾语+方式状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
I play basketball happily on the playground every day.
1.2 在逢人打招呼方面,中西方存在着差异
例如:中国人碰面很自然的会互问“你去哪啊?”,而这在西方,被看做不礼貌,认为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因此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说“Where are you going?”,取而代之,我们可以说诸如“How are you?”之类的。
1.3 在称呼方面,中西方存在差异
中国把姓放前称呼放后,而西方恰相反。如:中国的张老师,英语则称为“Miss/Mr Zhang”,叶医生为“Doctor Ye”,王叔叔为“Uncle Wang”。
1.4 在道别方面,中西方存在差异
在中国,我们道别时往往会说“走好”、“小心慢走”等。但在西方国家,我们不能直接翻译“Go carefully”或“Go slowly”。他们听不懂。而应说“See you”或者“Byebye”就行。
1.5 单词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
大多数英语单词既具有字面意义,即其基本的、明显的意义;也具有引申意义,那就是词的隐含的或不明显的意义。对于讲汉语的中国人来说,要学好英语,就意味着不仅要掌握好英语单词的字面意义,更要知道其引申意义。狗急跳墙:despair givescourage to a coward,狗拿耗子:poke one’s nose into other people’s business。狗屁不通:a person who offer bad advice。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你是一个幸运儿:You are a lucky dog,凡人皆有得意日:Every dog has his day,老人学不了新东西;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 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
2 在英语教学中体会中西文化差异的方法
强调中英文化的差异的意义在于:由于存在差异,我们的母语――中文势必对我们学习英语产生一些负迁移作用,如何通过了解差异,在教学中避免母语产生的负面影响以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第一,帮助学生消除外语学习中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讲授英语单词是应指出其含义用法的不同,讲解语法、时态时应和中文进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在讲解课文时应对其词汇的文化因素和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梳理,并归纳出能涵盖课文或全书内容的文化框架。同时在教学中有目的地介绍一些和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可适当地播放一些相关的歌曲、录像资料,介绍一些和文化背景相关的网络资源上学生课余访问,以便学生尽可能地触摸到最原汁原味的英语世界。
第二,将一些中西方文化习惯的不同的典型材料的句子、范文作为补充材料印发给学生课外阅读。通过阅读在具体的语境中掌握其使用异同,体会英语单词的含义和时态在具体语境的不同,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和英语语言的灵活性,对重点的习惯用法的不同进行记忆并在实际阅读和作文中灵活运用。
第三,除了课堂上进行比较教学外,笔者还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设英语讲座,给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内容的补充。介绍一些有关文化差异产生的小故事和笑话。通过对这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和比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了解世界的热情,增强了学英语的兴趣,更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语言兴趣。鼓励学生相互之间用英语交流并通过交流和相互指错来巩固文化差异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祁素娟.中英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3)
[2]王睿.浅析中英文化差异比较[J].宁夏教育,2011,(3)
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大学生;中国文化;文化输出能力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分析
对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做具体的分析发现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西方文化导入较多而中国文化导入较少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此现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课程设置的应试功利性明显。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应对四六级英语考试,所以教学中重视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虽然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英语选修课程,但是课程并没有涉及中国文化,这使得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因此中国文化在交际中出现的较少,其传播自然受到了限制。其二是教材的编写存在着中英文化失衡的情况,就目前的英语教材分析来看,其中占主导的是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涉及较少或者是没有涉及,这导致学生学习中的中西方文化感知失衡。其三是教师的中国文化修养和文化平等意识比较薄弱,因为其文化修养较弱,所以在教学中无法做有效的文化引导,其文化平等意识的缺失更是对学生不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构建提供了帮助。其四是大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欠缺。现阶段的大学何时能对中国文化的具体表达不甚了解,所以在文化传输中无法准确地介绍和表达中国文化。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生文化输出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研究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输出能力,需要做到多管齐下,这样,具体的文化输出能力培养效果会更好。以下是基于资料研究和实践调查的具体培养路径探讨。
(一)在教学中增加中西文化的比较
在大学生文化输出能力培养中,强化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对比是重要的培养路径。从文化资料研究来看,中西方文化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所以在教学中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做加强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对中国文化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刘光正教授曾经指出“影响传递信息的各种语言的、非语言的文化要素必须以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作为比较对象,只有通过两种文化的差异比较,才能找到影响交际的各种文化要素。”从刘光正教授的观点进行问题的考虑,加深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其前提是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具体的目标是能够实现对西方文化的包容,这样,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可以顺利地实现,相互借鉴的目的也可以达到。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西方文化对比的时候,全部内容的整体概括是无法实现的,所以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比较的强调。当代的大学生网络接触频繁,对各种文化的涉猎比较广,所以其不仅对本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西方文化也有较为全面的认知。这种现状对于学生掌握文化共性有积极的作用。在文化比较的时候,不仅要掌握共性,更要分析个性,所以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文化个性有更深入的理解,需要坚持三个基本的原则:①坚持由共性到个性、有表层到深层的文化比对。在文化比较中,从文化共性入手对文化的个性做分析强调,从文化表层入手对文化深层内涵进行剖析,这样有层次、有目的的文化比较原则实现了文化比较的由浅入深。②坚持教学渗透原则。所谓的渗透原则指的是将文化教育在语言教学中进行渗透。从具体分析来讲,学生的文化理解层次是有限的,所以在教学中渗透与学生学习比较适应的文化内容,这样会让学生对文化有更好的理解和接受。③坚持立足共识,着眼当前世界。在教学中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做加强可以让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有显著的提升,其文化交流意识、本土文化保护和传播意识也会显著性加强。
(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导入中国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输出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做中国文化的导入也是重要的途径。在语言教学中,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更重要,所以必须要重视英语教学的过程。为了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输出能力进行培养,基于过程导入中国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中国文化内涵,这于其文化传输能力加强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对英语教材进行完善。在教学实践中,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托和基础,无论是老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其大都是依靠教材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将教材作为导入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会发挥出突出的价值。就英语教材的具体完善来讲,教材的编写者需要重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编写者需要注意教材当中的中西文化平衡,其二是编写者需要在对比中西文化个性的时候对其做有机结合。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教材编写的时候,编写者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惯,比如传统文化节日的一些习俗等编写进教材,也可以将我国特有的古典文化内容,比如戏曲文化、陶瓷艺术等进行介绍,这样,英语教材的中国文化丰富性会体现出来。第二是对翻译教学做改进。我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重点是字词句的翻译技巧教学,具体的翻译模式多为英译中。然而在我国执行的英语等级考试,其改革的主要趋势是实现汉语的英语转化,而且单句的汉译英在向整段的汉译英变化,这表明我国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需要进行改变。从具体的总结分析来看,我国的英语教学重视的多为西方文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能力比较弱,对翻译中汉语言文化的意义很难实现深层次的了解,所以翻译会面临较大的困难。为了解决此问题,在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让学生对中国文化内涵有深层次的了解十分的必要。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英语教育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有所感悟,可以让学生先接触《道德经》《红楼梦》等饱含中国文化的英文译本,在译本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做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资料翻译,这样,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认知会更加的准确,其文化敏感性会得到提升,文化输出能力自然也会有显著的提高。第三是进行作业的精心设计。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课堂讲解的作用显著,但是要真正的巩固和运用知识,课后的练习不可缺少。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进行精心的作业设计,对学生课后学习的具体行为进行引导。举个简单的例子,某老师为了在教学实践中设计出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文化的作业,对在校的学生进行了随机的访问和调查,发现学生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及影视文化等比较感兴趣,所以老师在具体的作业设计时,以上述的文化内容为话题,设计了引发学生讨论的文化交流作业。学生在完成该作业的时候对文化有了更全面的思考,其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相应的文化输出能力也有了显著的进步。
(三)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文化意识
要实现英语教学中大学生文化输出能力提升,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文化意识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就平等的文化意识构建来看,具体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增加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了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产物,我国是56个民族构成的和谐大家庭,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尤其是汉民族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源远流长。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适量的选取我国特有的文化标志,比如长城、故宫等文化名胜,茶、酒、陶瓷等文化产品,端午、重阳等特色文化节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专长将其进行特色介绍,在介绍的过程中融入我国文化的积极内涵,这样,我国的文化可以由学生的介绍实现向外的推广。第二是引领学生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现阶段,很多学生对中国文化有大致的印象,但是谈及文化精髓,较多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其实,真正地了解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要掌握其精髓。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要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基于“道”和“德”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了解到儒家文化不仅有“仁”和“礼”这样的深刻内核,更有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人格尊严的维护,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包容、开阔的胸怀,这也是如家文化所倡导的。简言之,中国文化内容驳杂,老师基于教学过程让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精髓做更深刻的了解,让其明白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肯定和认同必然会有所提升,其传播文化的意识也会不断地强化。第三,对学生做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培养。在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青年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取向做偏移。其二是单一取向向多元取向的偏移。其三是理想主义取向向世俗性、物质性取向的偏移。这三种变化使得很多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却全盘接收。中国文化一直强调兼容并蓄,在现代化的发展中,中国文化可以改变,可以吸收更多的内容,但是其本身的文化特质不能被否定,这是中国的根,是汉民族的魂,对其做否定这于我国的未来发展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通过文化教育、文化选择等让学生有更加积极的文化心态和文化视域,从而使学生具备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篇9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差异 阅读理解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英语成为了世界官方语言,大部分国家都要求学习英语,而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途径。中西方国家由于所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等的不同,经长时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反映在文化理解上,则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是很巨大的,尤其反映在背景知识上。另外,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正确运用目的语进行交流,这不仅是语言、语法、词汇的交流,而且还包含着目的语的文化交流,也就是跨文化交际。背景语言的理解就必须了解其文化,因为学生对作者意图理解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取决于学生语言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学生对文章所涉及的社会文化知识掌握的多少,只有当学生将自己的背景知识与语篇负载的语言文字联系起来以后,意义才产生,理解才实现,阅读的交际功能才得以完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把语言知识与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多了解一些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是非常必要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大致有三个方面:词汇、表达方式和背景知识,具体分析如下:
1词汇方面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英汉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主要表现在其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和搭配意义上。
1.1概念意义
概念意义是指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是抽象的,与客观事物不发生直接的关系。概念意义是交际的核心因素,不正确理解词的概念意义,就会引起交际冲突。如:汉语中的“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或比父亲年轻的长辈,而英语中“uncle”一词的意义范围要大得多,它既可以指父亲的兄弟,也可以指母亲的兄弟。类似的称谓用词还有很多。再如,英语的“drugstore”与汉语中的“药店”不同,drugstore在美国除了出售药物之外,还可以卖食物、饮料等等。所以大学生在阅读时必须弄清楚一些词汇的概念意义,否则会误导自己的判断力,可能引起交际冲突。
1.2内涵意义
内涵意义是指超出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往往与客观事物的本性和特点有联系。如“idealism”在英语中有两个意义:一是作为哲学术语,意思是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褒贬之意;而汉语中的唯心主义则具有贬义。另一个意义是理想主义,可表示肯定或否定,或兼而有之;而汉语中的理想主义往往含有脱离实际的意思,含有贬义。类似的还有intellectual和“知识分子”,peasant和“农民”等等,其内涵意义都不能完全等同。再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表示庆祝活动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
英语中有些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是汉语中没有的或与汉语有很大不同。英语中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根据希腊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由此产生毕达哥拉斯寓言: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进入天鹅体内。Sheep在英文中是愚蠢的代表,而在汉语中说笨得像猪。
还有些词在汉语里有对应的词,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这种现象叫“词汇空缺”。例如英语中Cheesecake﹙奶酪蛋糕﹚,指女性健美照;beefcake﹙牛肉蛋糕﹚,指男性健美照等等。
在阅读理解中,词汇的内涵意义是十分重要的,词汇的内涵意义要靠平时的积累,如果不清楚中文和英文词汇内涵的区别,在阅读理解上面经常会造成很大的误区。
1.3搭配意义
搭配意义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往往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母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如: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应用“black-tea”表示,英语中的“black coffee”在汉语则是“浓咖啡”,汉语中的“浓茶”在英语中则是“strong tea”。再如:汉语中的“雨后春笋”“多如牛毛”在英语中应用为“spring up like mush-rooms”“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的搭配意义也是很重要的,学生一定要掌握好常见的词汇搭配意义,运用到阅读理解中,准确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2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表达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表达方式随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例如各种节假日及假期在英文中的表达:
泛指不用工作的休假时间用time off work或者time away from work. Holiday和vacation在英语中意思接近,Holiday是holy和day的合写,最初的意思是特殊的宗教节日,后来日常语言用来指特别的休息日,以区别于周末的正常休息。Vacation的本意是‘空缺’的意思,在英国原指法院或者大学的休假,它们包括三种情况:一是为了休息或者娱乐而离开当前所做的经常性的工作;二是为了娱乐或者旅游的一次具体行程;三是进行文化、宗教、国家或者其他情况下的庆祝活动,可以是法定的也可以不是法定的。
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不同,所以大学生应好好学习中英文的表达方式,区分开来。平时在阅读中注意根据上下文理解这些表达方式,今后才能在正确的语境中去运用。
3背景知识
语言的存在和发展受社会的影响,一些词汇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客观现实,这样的词汇往往会让中国学生产生迷惑。例如:The United States has set up a loneliness industry.其中,loneliness industry是指美国福利事业的一部分,由于越来越多的子女不与父母住在一起,美国社会出现了大量的孤独老人,他们既无人照顾又生活困难,成为社会问题。因此,美国政府开办了一种为孤独老人服务的社会项目,名字叫loneliness industry.
学生对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的熟悉程度也会对英语阅读产生影响。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由于受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英国常年吹温暖潮湿的西风,所以,英语中西风给人的感觉总是温暖的、欢乐的。如《西风颂》中:It's a warm wind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and Aprils' in west wind and daffodils.读到这首诗就会想到莺歌燕啼的春天,而不是有的学生印象中寒冷的、刺骨的西风概念。
宗教也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宗教背景不同,中国学生会发现下面的话很难理解: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ning to breath.意思是一名教师意味着创造的见证人,他目睹人体开始呼吸,开始了生命。要深刻了解这句话的内涵就应当了解《圣经》中上帝造人的故事。《圣经》上说,人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用黏土捏成一个泥人,然后从其鼻孔中吹入“生命之气”,于是泥人开始呼吸,至此,上帝完成了造人的伟大工作。在此句中,作者借上帝赋予了人类生命之气来说明教师工作的神圣。
时代的变化,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还要努力学习西方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扩大视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以便消除文化理解和交流障碍,提高外语阅读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向大学生传授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将有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综上所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阅读水平,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包慧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高一虹. 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跨越[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刘君涛. 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新认识[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 文化;西方;电影;翻译
影视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多元文化共存与发展的世界中发挥着“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认同”等重要作用,且对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其独特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及娱乐功能等。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交流也打破了国籍、民族、宗教、文化、地域等束缚,形成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的局面,我国在弘扬民族文化、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西方文化也通过各种方式传入我国,影响我们的生活,“影视文化”就是重要方式之一。对于有着浓郁西方文化色彩的影片,其“电影名”是我们认识该作品的“商标”,决定着观众的第一印象,是否接受,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直接关系着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观赏欲,关系着影片价值能否顺利实现。由此,对于西方电影名的翻译要注重同时兼顾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一、西方电影名的功能概述
影片最初和观众见面,多是通过片商对电影名的介绍及精彩片段的展播。而电影名是否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神秘好奇、充满观赏欲,则是影片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其价值的关键。由此,电影名须具备如下功能:“信息概括”“美感体现”“价值体现”“祈使”等。信息概括,指电影名能够直截了当地反映出影片的主要内容、主要精神等。美感体现,指电影名的翻译,除了要体现翻译本身的“雅”,还必须要兼顾原作者本意、观众接受度,即审美情感因素。优秀的电影名令人一看就感觉心里愉悦,充满观赏欲望。价值体现,指电影名本身蕴涵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同时还要有助于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祈使功能,指电影名能激起观众好奇心,激发观赏欲望,引起观众兴趣,提高票房收入。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电影名翻译的优劣是影片能否成功实现其价值的前期基础。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影视文化的题材多是来源于生活或是高于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所在地方的独特文化习俗,如:政治、军事、宗教、经济、农业、民族等。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与之相关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且文化差异越来越明显。各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时有冲突、时有并存、时有相融。如何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并存与发展的背景下,把文化内涵丰富的西方电影名翻译成更加易于我国观众接受、喜爱的中文片名,还必须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翻译的误解、歧义、双关、笑话,导致影片的不成功。相反,只有在顾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和特点的基础上的翻译,才能确保翻译的质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思想观、道德观、生活观、价值观等方方面面。如,在价值观与道德标准方面的中西方差异。中国文化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以道德伦理为中心,价值观念中偏重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偏重集体的作用发挥,提倡个人谦虚谨慎,以“自我贬仰”为处世之道,反对过于自我表现;而西方文化则是充满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独立性与创造力),崇尚个人努力,不掩饰自信心、自豪感和荣誉感,崇拜英雄、强者,强调“个体”的作用和成就。这一点,在许多美国影片中都有反映,如:Hancock―《汉考克》、Superman―《超人》、Shane―《原野奇侠》等都是强调个体作用,歌颂英雄主义精神,在翻译时候要把握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和观众的思想观念,方能起到积极作用。在社会及家庭关系方面,西方的“个体性”文化特征,偏重机会均等,平等意识强,崇尚自主自强自立,长辈与晚辈平等,而中国则重视辈分,等级分明。
三、西方“电影名”汉译的原则
“归化”和“异化”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20世纪90年代在《译者的隐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归化(Domestication)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达到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实现“文化对等”的目标,强调译语读者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异化(Foreignization)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源语言文化),打破目标语言常规,同时具有丰富目的语言文化的翻译方式,强调遵循源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原文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归化”和“异化”可看作是“直译”和“意译”的延伸,但又有所区别。前者打破了“语言层面”因素的局限,翻译过程中,将视野拓展到文化、习俗、美学等方面,后者则是着重于“语言层面”处理的形式和意义。即“归化”和“异化”着重于文化层面的大语境下翻译的价值取向,而“直译和意译”着重于语言层面翻译的价值取向,对于电影名的翻译,有局限性。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今拥有多元文化的世界文化背景下,对于以多种文化为背景的西方影视作品,其电影名翻译的优劣,对于影片的吸引力及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有很大作用。
此外,电影名的翻译还需遵循“目的原则”,这也是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翻译目的论最早由德国的汉斯・弗米尔提出,是功能派理论翻译的重要内容,主张“目的法则”,即根据不同目的,其翻译策略也不同。电影名的翻译中,需要以观众效应为导向,以实现影片商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兼顾并尊重片商、观众、制片方(原作者)三方的利益,力求获得共识。
四、从西方电影名翻译的实例,看西方“电影名”汉译策略 (一)直译策略
直译,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直译是电影名翻译中常见的策略之一。其翻译效果,简洁明了,能够体现出原电影名的特点,吻合原电影名的内容,保留其独创性。采用直译方式翻译的电影名,要求电影名能反映出影片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要和原英文片名相符,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如:A Perfect Word―《完美的世界》、Dawn Rider―《黎明骑士》 、When Harry Met Sally―《当哈利碰上莎莉》 、The Three Stooges―《三个臭皮匠》、Lightning Strikes―《闪电袭击》、Brave Heart―《勇敢的心》、Gladiator―《角斗士》、Hurricane Street―《飓风街道》、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Body of Lies―《谎言之躯》、Snakes on A Train―《毒蛇列车》、The Pearl Harbor―《珍珠港》、Rain Man―《雨人》、True Lies―《真实的谎言》等。
(二)意译策略
意译,指根据原文意义来翻译,而不是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主要在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存在较大文化差异,两种语言文化体系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应用,能达到体现特有文化特色、体现语言特征的目的。在西方电影名的翻译实践中,有时候由于原英文电影名用词及文化背景等种种原因,直译的方式不能较好表达出影片的内容,无法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甚至对影片的上映起到负面作用。这个时候,则可使用意译,即可把原英文电影名和影片内容相结合,超越字面的束缚,打破常规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翻译。如,大家耳熟能详的: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Pretty Woman―《风月俏佳人》、Brave Heart―《惊世未了缘)》、Next―《预见未来/先知先觉》、Return to Me―《爱归来》、Sister Act―《修女也疯狂》等。
(三)音译策略
音译,指根据读音来翻译,这种翻译方式简单、通俗、易于操作。翻译实践中,主要用于针对一些使用地名、专有名词等为电影名的翻译。如:Avatar―《阿凡达》、King Kong―《金刚》、Tess《苔丝》、Harry Potter―《哈利・波特》、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Jane Eyre―《简・爱》、Aladdin―《阿拉丁》等。
(四)增译策略
增译,指根据英汉语言的不同思维模式、语言表达习惯、方式,翻译时采用巧妙增添词、短句或句子,以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翻译策略。在西方电影名翻译的时候,结合影片内容和中文表达习惯,适当增加词汇,利于电影名更加易于被接受和充满吸引力。如:Ghost―《人鬼情未了》、Hancock―《全民超人汉考克》、Broken Arrow―《断箭行动》、The Sleeping Dictionary―《字典情人》、Water World―《未来水世界》、The Net―《网络惊魂》、Speed―《生死时速》等。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西方影视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迅速,在我国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面都极大提高和扩大,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也在不断进步和提升,其翻译法和策略也是灵活多样,如常用到:编译、换译、创新性翻译、补充翻译等策略。这些翻译策略,都为西方电影名的“成功”翻译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西方影视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当然,翻译对于译者的翻译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需要译者要与时俱进,积极钻研,探索更多更有效的翻译策略。
五、结 语
电影名的翻译,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要充分考虑有效实现其“文化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发挥好电影名的“商标”作用,以增强影片的吸引力。因此,在西方电影名的翻译过程中,善于根据电影名的特点、影片内容,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不拘泥于使用某个单一的翻译方法或策略,本着“目的原则”,力求最大限度地传神达意,赋予电影名魅力,为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奠定扎实的前期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朝恒,冯艳.英文电影名翻译策略研究[J].电影文学,2012(12).
[2] 王惠 匡芳涛.目的论与商业效应的契合――英汉电影名翻译的“源流汇”观[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06).
[3] 王惠玲,张碧航.目的论在电影名翻译中的运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9).
[4] 冯为兰.中西方电影片名比较与翻译[J].电影文学,2010(08).
[5] 欧阳敏.浅谈英文电影折射出的西方文化[J].电影文学,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