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媒体时代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全媒体时代概念

篇1

[关键词]媒介融合;全媒体;新型文化媒介人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

在全媒体之前,出现过与之类似的相关概念,比如多媒体、跨媒体以及当下热门的媒介融合。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电视媒体从受众数量到经济产值都一直领衔大众媒体,在发达国家还形成了一些跨媒体和多媒体的传媒集团。比如时代华纳公司就是之前时代、华纳、特纳三个媒体公司合并而成,横跨出版、电影与电视产业。随着Internet和网络技术的巨大冲击,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正被新的趋势缔造者美国在线吞并。2000年1月10日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这天完成了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世界最大的ISP:AOL(美国在线公司)和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时代华纳公司宣布,两公司将合并组建一个庞大的互联网和传媒集团――“AOL―时代华纳公司”。随后,还出现了MSNBC(微软―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集团(默多克)等横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的跨媒体和多媒体集团。然而,以上这些跨媒体和多媒体的早期实践主要表现为各种媒体形式之间彼此的独立运营,没有达到真正的融合,比如当时很多网络报纸不过就是报纸的网络版而已。

1什么是全媒体

理解全媒体这个概念,关键在于“全”到底是什么含义。通过百度搜索,找出以下三条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全媒体概念应用的新闻报道:《移动中的全媒体――中国移动的媒体战略布局解析》(人民网),这里的全媒体是指中国移动开展的手机报、手机游戏、手机电视等多种媒介形式的增值服务。《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获批――全媒体战略加速推进》(红网),这是继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之后,又一个获准建立的中央级网络广播电视台,意味着广播台开始涉足电视台的业务。《家庭期刊集团日前推出全媒体杂志》(凤凰网),这是平面媒体借助互联网、通讯平台,实现了印刷杂志、手机杂志、电子杂志等立体协同发展。由此可见,全媒体概念的背景是媒介融合,也就是说之前的各种媒体要融合成一种大而全的统一媒体形式。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全媒体都包括哪些媒体,以及它们如何融合成一个“全”的概念。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媒体形式有很多,就目前来看,最重要、最有效的媒体形式就是大众媒体: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包括手机网络),它们又可以三分为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同时包括与之密切相关的三网融合(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之前的跨媒体和多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体之前,是一种混合型的媒体――各种媒体形式保存着自身原有的实体和功能,独立生产,统一管理。全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体之后,是一种化合型媒体――各种媒体形式彼此融合成一种全新的实体,统一生产,统一管理。面对相同的传播内容,前者会分别用电视直播,报纸评论,网络互动,后者将是在单一的全媒体形式上完成所有的工作。全媒体的媒介形式单一,只有载体不同,你可能用手机,可能用电脑,也可能用电视。它们同时具备直播、评论、互动的功能,只不过是你为了方便才选择它们其中的某一种而已,因为它们统称为全媒体。

2全媒体的发展现状

在媒介融合的化学作用下,全媒体这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必将具有一些特殊的传播属性,并影响先有的传播模式与传播体制。

2.1全媒体的出现使得意见表达方式产生了新一轮的革新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传统的大众媒体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纷纷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出现了网络报纸、电子杂志、数字广播、网络电视等新的媒介形式。 0/1代码依其独特的技术优势,统合了文字、声音与影像的差异,并赋予其一定程度的网络媒体的传播属性。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已经充分的阐述过媒介形式对媒介内容变迁的深刻影响,并充分肯定了传播技术的关键作用。由于时代的局限,他没有告诉我们全媒体作为传媒业的数字化改造的产物将会对舆论表达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是数字媒介已经产生出比电子媒介更大的“内爆”效应,多媒体网络和数字电视可以比模拟电视更好地完成“神经中枢”的全方位延伸,人们在数字媒体里渴望更多的信息参与和思考,这势必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产生能动作用。在这一点上,尼葛洛庞帝提出了“数字化生存”的概念,认为“信息的DNA”正在取代原子成为人类交换的工具,电视和计算机的差别仅仅在于屏幕的大小不同,传统的大众媒介正在变成群体个人间的双向交流,信息时代不仅促使媒介形态进行革命,而且在对现实生活的原有秩序进行更新,使得它更加人性、自由和公平。具体有关各种大众媒介的数字传播技术研究,国内外有大量的著作和文献,它们都或多或少的论证了数字媒体对社会舆论的表达带来的新问题和挑战。

2.2全媒体需要国家权力机关和媒体机构更加重视对社会舆论的管理

媒介融合使得人们能越来越便捷地接受信息和参与传播,互联网络、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的诞生,为媒体产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一系列令人忧虑的问题,诸如国家信息安全、非主流舆论的引导、华夏文明传播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等。“知识沟”已被“数字鸿沟”所代替,全球信息的“不对称传播”是当前世界各国公认的现实。在全媒体上的突出优势,可被奉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用作操纵世界各国公众意见的工具,互联网无连接分组交换方式的迂回前进功能及商业性运作模式还是滋生网络无政府主义的温床。在全媒体上形成的非主流舆论不可避免地成为舆论场的组成部分。这种非主流舆论与主流舆论间的相生、相、互补、互消,决定着社会舆论的最终方向与最终效果。在国际舆论战、信息战新格局的大背景下,需要重新把握并恰当处理全媒体里反映的社会舆论,对国家管制既顺应、又抗衡的态势及出现的相关问题。

2.3全媒体必将打破现有的媒体管理体制并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按照当前国内的媒体管理体制,新闻出版局,宣传部,广电局等分管各自的媒体形式。有些地区已经实现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但是,这还不能适应未来全媒体的特殊要求,至少还应包括电信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如果相关的管理部门不能合理、有效的融合,必将影响全媒体未来的发展效率和质量。除了管理体制的调整之外,当前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一定的改革。全媒体给予受众比网络媒体更加强大的自由表达意见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全媒体管理应该更多的疏导而不是阻碍信息的传播。之前与当下大众媒体多采取反馈(先播后馈)的方式与受众进行异步式的双向交流,全媒体需要充分注重意见市场的前期反馈(市场调查),并在传播信息当中同时注重传受双方的动态。最后,全媒体的全功能性要求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前者保证全媒体可以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后者保证受众需求的满足是有足够效率的。

2.4全媒体要求传播者和接受者快速适应新技术媒介形式的更新

全媒体不仅要求媒体工作者是采编播合一,而且还要充分了解并能熟练操作新技术条件下的新媒体。未来全媒体的外在形式不好预测,可能是全部统一于手机载体,也可能是类似当前QQ这样的多功能软件,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生产全媒体产品的人和消费全媒体产品的人都要具备新的媒介素养。布迪厄在其消费社会学巨著《区隔――关于品位判断的社会批判》中,特别关注到新型文化媒介人(new cultural intermediaries)。这些人(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广告人等)采取向生活学习的策略,不断推出新的媒介产品样式。未来全媒体的消费者将上升为全媒体产品的阐释者和主导者之一,他们可能通过创新而非模仿来向新型文化媒介人的霸权提出挑战,并最终也将成为新型文化媒介人。

3未来的趋势与应对策略

当前全球全媒体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的态势,主要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为全媒体的发展早已积累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并开始了初步的全媒体运营实践。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一些有实力的个别媒体机构已经开始了全媒体探索。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为例,目前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媒体领域。在英国,40%的报纸都由他控股,6张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中包括《泰晤士报》、《每日电讯》、《镜报》、《卫报》等日总发行量达到2 500万份;在澳大利亚,新闻集团也控制2/3的报纸。在美国,它拥有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福克斯网络和35家电视台,占全美电视台总数的40%;在拉美,默多克与3家电视台合作,通过卫星播送150套节目;在欧洲,默多克有天空电视台;在印度,有EETV;在中国,3 500万个家庭可以通过卫星收看到默多克的电视节目。现在,新闻集团可以用7种语言,通过40多个频道向亚洲5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娱乐和信息节目。目前,新闻集团正在与苹果公司、谷歌公司进行对话,探求未来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盈利模式。这种成熟的硬件准备和消费市场,使得实力强大的新闻集团很容易向全媒体转型。

就国内来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传媒集团就开始出现,但是至今仅限于同行兼并,尤其以报业集团的发展最具代表性。虽然有第一财经这种报纸办电视,以及猫扑电视台这种网站办电视的先例,但是这些还都属于个案,经济体制约束与媒体市场的整体不健全使得我们还没有经历国外跨媒体集团的重要阶段。来自北京晚报的消息说,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改革新动作,“中心”制将改“频道”制。随着频道制的改革,中央电视台的人员也将相应进行调整,其中之一就是将会在全台范围内公开招聘各频道总监、常务副总监。中央电视台的体制变革反映的是当前急剧变化的媒体生态下媒体经营者的应对策略,这是对全媒体时代的一种生存适应。然而,体制改革远远不及全球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态势,因此,国内全媒体的发展应该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国情,不同于国外经验的新的发展途径。我们可以借鉴凤凰集团的做法,以电视为主体,不是通过兼并重组,而是通过发展自身的报纸、杂志、网站来实现媒介融合,达到全媒体的要求。国内的大众媒体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比如几乎所有电视台早就拥有广播电视报,一些有实力的省级卫视还办有相关的期刊、杂志和网站,并通过中国特有的强大的行政手段进行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篇2

我们现在所说的全媒体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是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和变化,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融合,使得人们在使用媒体的概念时需要意义涵盖更广阔的词语,因此,“全媒体”的概念开始广泛运用。

全媒体是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从总体上看,全媒体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种形态的传播,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以及手机是这个报道体系的共同组成部分。国内传媒集团对于全媒体都处于试水阶段,走在全媒体前沿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是在探索中寻求发展。这些试水和探索可以给我们发展全媒体提供很有意义的参考。

当前,国内传媒集团的全媒体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传统报业的全媒体发展模式有以下两类:

1.全媒体新闻中心模式。

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代表。这一模式是: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将外采记者获得的独家新闻先通过网络实时快报,抢占新闻首发,然后再由报纸记者做跟踪深度报道。这种配合做到速度和深度两不误。

2.“报网合一”模式。

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代表。《杭州日报》与杭州日报网共用同一个编辑部,同一批采编人员,同时运行两种媒体形态,创造了“报即是网、网即是报”模式。编辑部增加了网络采编流程,报纸、网络两套流程并行,每个选题的策划都同时考虑网络、报纸分别如何报道。

这两种全媒体发展模式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全媒体”体现的不是“跨媒体”时代媒体间的简单连接,而是全方位融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全面互动、网络媒体之间的全面互补、网络媒体自身的全面互溶。总之,“全媒体”的覆盖面最全、技术手段最全、媒介载体最全、受众传播面最全。

全媒体应根据需求和其经济性来结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全媒体”超越“跨媒体”在于其用更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媒体间的综合运用,以求投入最小、传播最优、效果最大。

笔者认为,在全媒体的起步阶段,有两个需要着重明确的问题:

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方式问题

有研究者认为:当网速发展到极致,人们不再担心网速的时候,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有两个:一是内容,二是用户服务。媒体运营遵循的基本规律是:接口是标准的,内容是差异的;资源是有限的,服务是无穷的。从传统媒体的全媒体道路来看,从以前的报网互动,再到报网合一,这些都是传统媒体的改革实践之路。如今,随着携带摄像器材拍摄视频的记者和报社越来越多,有很多操作层面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传统媒体应该何去何从?传统媒体的记者在全媒体时代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会不会发生变化?新闻生产流程以及分工方式会不会改变?

笔者认为,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不是叠加而是融合,传统媒体的作用是增强而不是削弱,媒体间的发展是个性化而不是同质化。单单的从“报网互动”走到“报网合一”,不可能实现报业的全媒体发展之路。

2008年初,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面启动了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工程,并确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安全生产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单位为报纸全媒体出版领域应用示范单位,进行数字复合出版的研发和试点。可见,为适应网络媒体和新技术影响下的新型市场需求,通过流程再造促进媒体融合的全媒体实践,是传统媒体为了适应变化而推出的重要应对举措。

全媒体的先行者、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也说过,各种媒体形态在全媒体时代并不是博弈,而是殊途同归。“全媒体化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过渡的同时,新媒体也将引领媒体发展并走向全媒体之路,但新媒体也同样存在全媒体化。所以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传统报业的全媒体道路应该在以下三方面努力去实现:一是流程。全媒体模式变革了传统报业流程,实现了生产模式的层级开发、多次利用,渠道的多媒介展示以及方式的滚动即时播报。二是平台。多媒体信息平台解决了全媒体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大部分技术瓶颈。如果还是利用原有的报业采编系统,只能传送文字和图片,显然无法实现网络和手机时代的媒体融合。三是人才。媒体融合首先需要融合型人才、全媒体人才。媒体的记者不仅要会拿笔杆子,也要会使用多媒体平台上需要的新技术手段。未来传媒的发展趋势是:以用户和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驱动,以平台为基础。而这些就要求传统传媒集团实施全媒体战略,来顺应传媒业发展的新趋势。

二、全媒体的创新和打造舆论新环境

全媒体的多样化带给受众不一样的信息感受,网络、手机等平台的应用使受众对信息的摄取更加方便及时。但是,全媒体在给人们提供及时、海量信息的同时,一些虚假内容也会蒙蔽人们的双眼,带来信息不准确、容易传播虚假信息这样的问题。面对网上纷繁复杂的种种信息,在经历了网络嘈杂而嚣喧的初创期之后,受众对于全媒体信息平台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全媒体时代,面对开放的信息平台,面对“人人都是媒体”的短信、微博、即时聊天等各种网络应用,全媒体坚持真实,铲除虚假,维护新闻媒体公信力的作用凸显出来。各种媒体充分融合之后的全媒体,要善于在各种信息中辨别真假,并且通过全媒体的平台优势给受众。确保新闻真实性是对媒体的基本要求,全媒体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平台,要想建立公信力,必须在制止虚假新闻信息的产生与传播上下功夫。

全媒体的机制融合是最核心的融合。在任何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传统媒体构建的舆论场呈现出主导性、权威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传统媒体引导力很强,这是其优势所在。新媒体构建的舆论场有多样性、自发性、情绪性、广泛性、参与性和对话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带来的互动优势是传统媒体所没有的。这两个舆论场有很大的互补性,应该去联动和融合,才能够真正形成一个有效的、真正的舆论新环境。

篇3

关键词:全媒体;资源建设;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4)01-0060-08

一、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智能手机、数字电视、触摸媒体、桌面视窗等众多新兴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形态共同构成了全媒体环境,形成了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以及信息内容的爆炸式发展,满足了人们多层次、个性化、多途径的信息需求,改变了人们学习和生活习惯,也必将对现代远程教育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引发以全媒体教学为特征的新一轮教育变革。

学习资源是开展远程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发展远程教育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困扰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据研究资料显示,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尚存在理念与制度不匹配、缺乏评价、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其中“学习资源建设难以满足个性化的需要”、“学习资源质量未能得到有效保证,共建共享难以落到实处”是当前我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现状的两大突出问题。全媒体学习时代,面对技术革新、环境变化、需求影响等因素,广播电视大学要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办好开放大学”要求,显然必须在提高优质资源建设和应用能力、推进学习资源聚合与共享机制探索、促进学习资源相互融合和有效配置等问题上勤于思索、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寻求突破,为解决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老大难”问题提供思路。

二、概念及内涵

全媒体是在报业转型实践中首先提出的概念。国内新闻传播学者对其定义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营运模式”说,指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另一类是“传播形态”说,是指综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式的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通过文献调查研究,全媒体概念主要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也有其理念在图书馆服务等方面的运用。2011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启动了全媒体化的课程学习资源建设,率先将全媒体的概念引用到远程教育领域,进一步拓宽了全媒体研究与应用视野。

综合两类全媒体概念的观点,笔者认为,“全媒体学习资源建设”可理解为:围绕教学要求,借助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对知识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并进行相互间的深度融合,产生一种新的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资源建设模式,使得同一主题借助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得到多角度、全方位、便捷、深度解读,实现学习者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新旧媒介形态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满足细分需求。从应用层面(“传播形态说”)看,全媒体资源建设由原来以建设计算机网络学习资源为主,转到建设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建设类型、载体和实现技术上的多样化和融合性;从思维逻辑(“营运模式说”)看,全媒体资源建设不仅仅是一种新技术、新形态,而是以此为逻辑起点,重新思考并构建学习资源设计、制作与应用的新思维、新策略,是一种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式的变革,具体讲是资源建设从“单一模式”到“融合2.0”思维模式的升级,是从关注单形态、单落点、台到关注课程资源体系观念的转变,进而实现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一体化、集约化。

从上述对全媒体资源建设概念两个层面的理解中,笔者以为,理念革新更是全媒体资源建设概念的核心要义。资源建设全媒体化不是创新理念,而是从资源建设体系角度,整体考量全媒体环境中资源、服务、技术、人之间的关系重构与整合,并将贯穿于学习资源设计、制作、管理及应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其内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强调一体化设计的理念,注重知识内容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着重研究各种教学媒体之间、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实现媒体优化配置,追求教学效果最佳化;其次强调协作与共享理念,细化人员角色分工,强化合作共赢,重组与改造制作流程,全程渗透无处不在的理念,突破传统的以项目为单位独自开展资源建设易造成内容板块化且相互分隔的弊端,推动构建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的资源建设模式,实现资源深度共享、整合与开发;再者,强调开放与聚合理念,改变在资源建设上以单个教育机构为主导的格局,形成渠道多元、传播互动、服务个性、人人参与的去中心化格局。

总之,笔者对“全媒体学习资源建设”概念的理解,己突破传统“学习资源建设”的本义,而是作为一种资源建设体系观,以建设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学习资源为重点,注重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服务的深度融合。同时强调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作为一种指导理念涉及与资源建设及应用相关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多个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从观念、技术、服务、机制等层面,以更广阔的视角考量学习资源建设工作。

三、全媒体资源建设特征

全媒体时代的特征是媒体众多、渠道多样、相互融合,这都能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高便捷的信息服务和良好的学习体验。因此,全媒体学习资源建设可具有以下特征。

(1)多途径。学习者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视网等渠道,依托富媒体技术等各类技术支撑平台,通过整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不同传播方式,呈现全方位、立体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让学习者随时随地的获取学习资源,极大地满足5A学习的需求。

(2)高效率。在全媒体时代,资源建设将全面依托信息平台,采用一体化设计思路,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完成素材采集、建设、引用、应用等一站式操作,实现更高的资源建设效率,提升快速应变能力,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3)融合性。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通讯媒体、电视媒体等媒体间的全面互动与互补,学习资源自身的全面互溶,学习资源内容间的组织和重构,实现了在媒介载体、技术手段、资源内容等全方位的融合,发挥多种媒体优势互补的整体合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4)个性化。全媒体资源表现为大而全的媒体呈现方式和介质类型,即使对同一个知识内容,可针对学习者特点和个性化需求,根据智能化选择策略动态调整,选择最适宜的媒体形式和传播渠道,发挥不同教学媒体的优势,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5)开放性。全媒体吸纳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等优势,既拓展了资源汇聚渠道,丰富了信息的内涵,又便于学习者的参与和互动,增强了信息的共享性。

四、全媒体资源建设策略

在新旧媒体共存融合的全媒体时代中,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新型媒体频繁应用,丰富了资源传播渠道、内容、手段和形式,同时赋予了这一时代便捷性、碎片化、多样化、网络化的学习特征。学习资源建设思维模式与运作路径也当与时俱进,以体现时代特征。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在向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中,资源建设工作以全媒体理念为指导,着眼于理念、技术、服务、机制“四位一体”的资源建设体系观,进一步加强学习资源建设的统筹与管理,重视学习资源的整体设计,提高资源综合应用水平,努力提供多样化和多选择性的教学支持服务,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交互性需求和个性化追求。笔者以浙江开放大学为研究范例,结合浙江电大资源建设工作实践,分别从更新观念、完善设施、重构平台、拓展应用、创新机制等五个方面探讨全媒体学习资源建设的新要求、新思路,提出了“引导理念全媒体化、呈现介质多媒体化、信息内容高共享化、应用模式跨平台化”的全媒体学习资源建设模式,以促进学习资源在建设方式、应用渠道、服务形式、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1.更新观念,树立全媒体建设理念

(1)教学设计环节的“全媒体”理念。课程学习资源一体化教学设计是对课程教学媒体资源建设的总体设计,是资源建设的源头和核心。因此,全媒体时代教师更要突破传统观念,从课程媒体资源体系建设着手,深入了解数字媒体、移动媒体等传播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互动技术的优势,根据学习环境、学习对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要求以及学习规律,并结合学习终端向新媒体转移的趋势,充分合理的开展基于文字教材、音像教材、IP课件、CAI课件、网络课程、案例库以及手机资源、微信资源、微博资源等各种媒体资源的教学设计。期间,更以全媒体理念为指导,充分思考媒体类型间的融合形态,形成课程丰富的媒体种类、适宜的传播方式以及突出的融合效果,真正做到资源的“一体化”设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简单的进行传统课程资源的媒体化。

(2)资源制作环节的“全媒体”理念。在各种媒介不断融合的背景下,资源的制作流程也向交互、融合、共享的方向发展。资源建设可以在一个统一的资源服务平台上,通过课程资源建设团队统一策划、联合创意,打破电视、网络及通讯等不同介质的界限,确立制作环节“一次采集、二次编辑、多渠道”的思路,形成多样化的资源类型,扩展资源的传播途径,满足学员的个性需求。这种全媒体的资源制作思路,可实现对同一知识内容用光盘、互联网、3G手机、数字电视等不同的媒体形式表现,实现跨媒体、跨终端展示,最大限度地实现素材的充分利用,减少单一制作造成的重复投入,降低建设成本,增加投入价值。

(3)支持服务环节的“全媒体”理念。面对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多样化的资源形态与传播途径,教育机构在开展教学支持服务时需要注入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科内容特色和有关影响因素,重新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将各类型资源通过印刷媒体、PC上网、手机终端、数字电视等学习载体进行优化组合,合理搭配,优势互补,从而发挥不同教学媒体学习资源的独特优势,使学习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同时,注重在全媒体环境下创设学习情境和协作环境,注重学习者的行为参与和感情参与,合理使用预设性资源、形成性资源、关联性资源、泛化性资源,培养创新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学校要加强全媒体课程学习资源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加强各种资源媒体间的融合应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服务手段,提供便捷渠道,完善服务功能,让学习者感受到细致的教学支持服务始终跟随其身边。

2.完善设施,构建泛在学习网络环境

在资源传播多渠道、即时性等需求的驱动下,以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资源建设与服务基础环境要充分引入云计算架构进行部署,以符合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浙江开放大学以满足教学需求为导向,按照“云一路一端”思路搭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泛在学习网络环境,即将资源服务平台集中在一个先进的教育“云”平台上,使所有资源在云平台的统一管理调配下,提供软件即服务(SAAS)、存储即服务(DAAS)等云服务;借“路”于互联网和虚拟专用网络,并拓展数字电视网、无线网、移动通讯网等新型的载体;通过学习终“端”,包括智能手机、iPDA等移动设备和台式机、电视机等固定设备,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资源服务,其结构如图1所示。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通过云数据中心、云教室、多终端展示(移动资源平台、IPTV专题栏目)、全媒体资源库等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软硬件基础设施,建成全方位、立体化、贴身式的资源云服务网络。学员可在上班途中、办公场所、休闲户外、家中居室等各个场景和空间中,随时登录资源服务平台开展自主学习,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无处不在、交流无处不在、服务无处不在的高度自由和移动化的学习愿景。

3.重构平台,实现资源一体化管理

全媒体时代,针对互联网、电视、手机等不同媒介的特征,需进行资源内容与传播渠道的一体化策划与管理。而资源建设的整体策划和联动操作当借鉴传媒机构的全媒体运作模式,借助信息化平台,以原始素材为核心进行整合与重构,构建“互联网、手机、电视”多终端联动的全媒体制作与应用框架,形成“颗粒存储、按需重组、多形态生成、多渠道、多终端适配”的全媒体资源云服务平台建设思路。具体地讲,首先通过采集与加工资源原始素材,形成以“碎片化知识元”为单位存储的多媒体资源素材库;接着根据教学设计,通过语意搜索、自动匹配或人工调用等方式,实现资源素材间的自由重组与重构;再按照载体特征与相关规范标准,利用格式编码中间件和业务平台对素材进行二次加工和编辑,快速形成适应跨平台应用的多媒体课程资源产品,满足学习者大规模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根据上述思路,浙江开放大学可依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途径,采用数字媒体、云计算及智能化大数据处理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以“浙江省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库”为核心,集多渠道资源采集、专业化资源加工、全方位业务支撑、跨终端资源服务于一体的全媒体资源云服务平台一一浙江省终身学习全媒体资源云服务平台,如图2所示,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图表、文档等多媒体资源的流程化统一采集、加工、存储、制作、管理、应用和共享,以及全库数据统计、分析和挖掘。全媒体资源云服务平台是学校开展全媒体资源建设工作的核心,为实现资源专业化制作、标准化描述、高效能管理、普适化利用、个性化服务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其中,“浙江省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库”是浙江省开展终身教育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平台,列入《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办法》。该库以全媒体理念为指导,重点实现多终端的资源展示、云理念的服务模式、开放式的资源汇聚、智能化的数据分析等功能,可有效整合各方学习资源,推进优质学习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保障资源开发的标准化和资源管理的规范化,让更多的教育者和学习者享受高质量、便捷的教育资源。

4.拓展应用,开展深层次资源服务

在泛在教育、全媒体时代,学习资源的媒体利用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不光光是简单的书本加上电脑,而是更多的应用印刷媒体、电子书、电脑端、电视端(IPTV或卫星电视等)、移动终端(智能手机、Pad和其他移动设备等)等多种媒体组合,以满足学习者的细分需求,使得学习者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学习体验。

浙江电大在推行资源应用工作中,借鉴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库、上海教育资源库等实践经验,确立“一库多平台三终端”的生态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云服务架构体系,着重强调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和资源内容集约与整合能力。即以标准化的资源元数据描述与集中管理为前提,将浙江省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库(一库)作为基础,依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三终端)等传输形式,采用SOA架构体系,为全省其他教育机构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学习平台(多平台)提供资源基础支撑。所谓生态化是指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成为平台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可以成为平台上资源的提供者,集体参与终身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真正实现全省优质资源的全面整合和汇聚,形成资源建设与应用生态圈,从而支持资源库平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围绕搭建生态化的学习资源共建共享云服务架构体系,学校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切实的实践探索。

(1)多终端融合应用。面对互联网、通讯网和数字电视网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背景,学校在做好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服务的同时,注重多媒介选择、个性化服务、高效率共享等应用拓展,开通浙江电大移动资源平台,并积极推进数字电视终端,支持异构终端在异构网络下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效访问和可持续学习,丰富学习资源传输媒介,增强便捷性,改善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教学现代化水平。

(2)“云计算”服务应用。学校将依托全媒体资源云服务平台,利用云技术特点,向各资源建设主体机构提供资源库系统服务,即面向资源的SaaS和Daas,整合教育机构和社会机构的软硬件设施,并提供专业化的资源库运维服务。同时,制定并提供资源接口服务,通过调用OpenAPI接口的方式,实现资源库与各类资源应用平台的无缝衔接,有偿或无偿获取所需资源使用权,从而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有效解决了“资源孤岛”问题。

(3)个性化推荐应用。面对海量的汇聚资源,学校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以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原则,通过跟踪学习者自主学习行为,结合学习者年龄、职业、兴趣等个体属性,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综合利用面向协同过滤、面向内容、面向知识的个性化推荐技术,采用智能化处理的方式主动为学习者提供知识性与非知识性的个性化推荐、订阅与云检索等支持服务。

5.创新机制,加强资源建设能力

在开放式的全媒体学习时代,仅靠某机构一己之力、“单打独斗”的资源建设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学习者对资源“海量性”、“可选性”等需求。而长期以来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理念又难以得到有效落实。究其缘由,“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是资源难以开放的瓶颈,封闭的教育体制导致资源开放与共享缺少动力,市场机制的缺乏导致资源的开放与共享难以形成规模。”唯有创新体制机制,方能走出瓶颈。而“云计算”理论体系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开放大学建设的战略转型,为广播电视大学解决学习资源共建、共享和应用问题提供了契机。目前国家开放大学己对远程教育云平台(包括资源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基于云平台的资源建设相关标准、机制、流程尚处在探索阶段。笔者从构建浙江省终身学习“资源云”服务体系的研究视角,探讨其在组织机构、建设主体、运营模式、运作流程等方面的建设方式,为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构建浙江省终身学习“资源云”服务体系的目的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云服务”理念,整合全省资源建设力量,通过创建一体化、集成化的资源服务体系,实现资源的共享化与服务的个性化,为构建浙江省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优质资源保障。

组织保障是前提。为此,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方式,由构建省终身教育体系主力军的浙江开放大学牵头组建以全省开放大学系统(社区教育机构)为主,教育院校、行业、企业等机构共同参与的区域性终身学习资源联盟,负责统筹区域性终身学习资源建设、研究国内外资源相关理论前沿与热点、制定资源建设标准与规范、培训资源建设队伍、监督评价资源建设质量等职能。同时,成立浙江省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服务中心,具体负责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维、资源共建共享运营模式的探索、学习资源定制化开发,参与资源联盟日常工作等职能。浙江省终身学习资源服务中心实行独立法人的企业化运作,与浙江省终身学习资源联盟之间形成业务被指导与指导、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浙江省终身学习“资源云”服务体系的建设主体由资源云服务平台建设主体和学习资源建设主体两类,其中资源云服务平台建设主体是浙江省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服务中心,学习资源建设主体为各资源联盟单位。只有充分发挥学习资源建设主体多元性作用,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与融合,达到相互间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才能突破资源建设瓶颈。同时,各资源建设主体应在资源联盟科学规划、严密组织、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建设各具特色的终身学习资源,形成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资源建设氛围,避免资源和软硬件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在运营模式上,前期可在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下,搭建起以全媒体资源云服务平台为支撑,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灵活的终身学习“资源云”服务体系,逐步实行“资源共建责任和利益分享路径”的半公益性半市场化运行机制。后期,为保证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可设立“资源云”共享基金,基金来源于各加盟单位每年缴纳的“云平台服务费”及政府拨款、外部捐赠等其他可能的资金。基金由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并由资源联盟设立监督委员会加以监督。基金的使用除浙江省数字化资源服务中心开展资源联盟日常工作开支外,通过制定基金管理办法,按各加盟单位的资源贡献量和质量进行分配使用。

运作流程应以云服务理念为指导,并借鉴互联网商业模式,依托云服务平台,建立科学、有序、高效的资源运作机制。各加盟机构自主上传拥有知识产权的资源,并进行资源编目和目录操作;中心负责对资源进行审核、分类、标识的管理工作,并将资源目录清单对外,明确资源的归属权和开放属性;加盟机构在对接平台中创设项目时,可以根据资源开放属性,有偿或无偿获取所需资源使用权;中心按年度对各单位进行有偿资源交易经费的结算。这种运作流程在保证有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同时,将充分调动办学机构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同时,需要制定有效的学习资源入库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起一套资源的准入与淘汰机制。通过专家评审、学习者评价、教师自评互评、督导督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数字化的资源进行严格的审核与有效的评价,从根本上保证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断提升资源的建设质量与水平,为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共享奠定基础。

本文通过对以上五个方面的阐述,从宏观层面探讨了以全媒体理念为指导实施资源建设的策略,其中观念更新为全媒体时代资源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与理论基础,泛在环境的搭建为实现5A资源服务提供可能,资源云服务平台的构建为资源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拓展应用为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机构提供更加深入和细化的服务,机制创新保证资源建设走上一个可持续良性发展道路,五个方面相互相存,不可或缺。

篇4

全媒体英译名为“omnmeda”,它源自美国arthaStewartLngOmn-meda(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家政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拥有和管理包括杂志、书籍、报纸专栏、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网站在内的多种媒体,通过旗下的所谓“全媒体”来传播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限于当时科技水准,MarthaStewartLngOmnmeda的“全媒体”并不全面,其含义更接近于multmeda“多媒体”。此时的“全媒体”并没有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问题,但是“omnmeda”的超前意识无意道破了世界传媒业发展的玄机。国内对于全媒体的研究刚刚开始,而且集中在传播学界的研究。对于全媒体的定义,新闻传播学者将其分为两类:营运理念说和传播形态说,代表人物分别为彭兰和周洋。2009年7月彭兰教授在其《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指出,从单媒体到全媒体,决不是将若干小办公室合并为一个大平台那么简单,决不是把单媒体相加在一起那么简单。实现媒介的有机融合需要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当然,对全媒体的定义,不同的专家给予不同的见解。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给全媒体的定义是:所谓的全媒体就是数和象在天、地、人之间变动和周流而建立的包罗万象的媒体形态。罗鑫在其《什么是全媒体》中认为,全媒体是各种媒介融合,产生质变形成的新的传播形态。赵允芳通过比较认为,全媒体就是新技术背景下各种媒体技术和媒体介质的积极融合......这些观点都与彭兰教授的观点大为不同。周洋认为“全媒体”的概念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是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具体来说,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他与郜书锴的观点相似,后者在《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全媒体有相似的看法。所以说,全媒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而是兼容并蓄的传播形态。综上所述,全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兼容的、复杂的概念,广义上来说全媒体就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总和,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和传播观念。具体来说,全媒体是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等)与新媒体(网络、手机媒体等)借助文字、动画、音频等实现深度融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兼容的、开放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

二、全媒体下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拿破仑•波拿巴:“世界上有两种力量所向披靡,一是利剑,二是思想,从长远来看,利剑总是败在思想之下的。”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其思想,思想决定行为,香港占领行动就是香港公民思想受西方外部势力干涉的结果,在占中群体中大学生占了很大比例。而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所以培养思想健康向上的大学生至关重要。

(一)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需要

坚持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和活动育人一直以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所秉承的,通过一对一的促膝谈心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但不能广为传播。全媒体技术进一步优化教育效果。首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效率。全媒体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数字技术的应用,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手段、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的结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随时交流,及时准确地了解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有利于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教育网站,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和缔造者。“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达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实现。当前,媒体的开放性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已经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境外敌对势力以互联网新媒体为主要手段,不断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表现在网上的渗透互动,美国中情局对付中国的“十条戒令”足以可以说明这一点,可以说敌对势力组织性明显增强、技术对抗更加尖锐、舆论较量更加激烈,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在获取信息相比以往更具主动权和选择权,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改变传统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教育新领域、新内容、新方法、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利用好各种媒介为我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

篇5

关键词:全媒体;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品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要做到“三个率先”——率先研究、率先宣传、率先实践。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提倡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民性”,作为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载体的校园文化,必须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为师生服务,坚持海纳百川、多元并蓄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培育知荣辱、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的文化责任与担当

二十一世纪,技术革命成为人类发展动力,人类的媒介形态和媒介使用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变革发生巨大变化,人类社会由此进入“数字化媒介社会”。“全媒体”(omnimedia)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是人类技术革命,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数字化革命的必然结果。从广义上理解,“全媒体”是对媒介形态、媒介生产和传播的整合性应用;从狭义上理解,“全媒体”是立足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传播观念,综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媒介内容生产、媒介形态、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媒介运营模式、媒介营销观念等方面的整合运用[1]。全媒体时代,除了传统的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继续转型发展以外,近二十年,新媒体从边缘走向主流,新媒体社会逐渐形成。新媒体也可称为数字媒体、多媒体和互动媒体,是具有综合、互动特性运用数字信号的媒介。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及时性、个性化、分众性、融合性、便捷性、低成本等特点。在新闻生产方面,新媒体助推传统媒体从组织化的新闻生产转向社会化的新闻生产。通俗点说,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都是新闻源,都可以发现新闻线索、整合媒新闻、新闻、传播新闻,从而根本改变媒体与公众的关系[2]。随着新兴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全球性、融合化、移动化、社会化的特征日益凸显:信息传播的范围不限于本校、本地、本国,传播主体之间不再是点对点的传播,而是多点对多点、点对面的传播,而传统媒体借助融媒形成新的传播平台,再加上智能终端,使受众接收信息的模式更灵活、信息接收的途径更快捷,虚拟与现实边界模糊导致受众心理和情绪更加容易波动。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3]。“文化”一词含义深广,钱穆曾说:“没有人生,就没有文化。文化即是人类生活之大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是文化”。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教育通过人才培养来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4]。校园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活动文化,包含学校办学理念、战略目标、办学方针、办学模式、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育人行为规范等内容。高校长期以来被视为“象牙塔”,成为人类精神的寄托和象征。高校文化在社会主流文化形态中具有特殊性:1.创新性,校园文化的根本使命是批判与创新;2.开放性,全球化时代教育形成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学生个性及其主体性得到尊重与树立;3.高雅性,大学的价值追求和社会地位决定其追求精神卓越与格调高雅;4.多元性,信息时代的来临使知识和人才高度流通,学术交流更加频繁,社会环境相对宽容。全媒体迅猛发展不仅推进思想宣传工作的信息化,而且引发宣传思想工作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和模式的变革。作为文化传承创新重要阵地的高等院校,如何应对新舆论环境下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何认识并承担起应有的文化责任与担当,如何在新形势下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活力等问题值得深思。

二、全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理念

校园活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课堂学习无法替代的育人功能。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日益多元化、丰富化,另一方面,高校活动文化也存在一定问题:

1.许多高校将校园文化活动等同于社团活动,将活动的策划组织者限定为学工部、校团委等学生管理部门,导致校园活动文化建设被局限于管理学生层次上,难以在整体办学方向和文化引领等宏观层面操作实施,使得校园活动文化略显单一封闭,反而削减了活力和创造力;

2.由于缺乏理论指导、科学规划、有效管理,造成表面上的热闹与组织者、参与者的“三盲”——盲目、盲动、盲从等问题,出现组织者筋疲力尽、疲于应付,参与者兴致不高、兴趣不大的现象。如何进一步提升文化育人的实际效果,关键是要增强师生文化创新活力,重点培育接地气、有底气、特色鲜明、公众认知度高的校园文化品牌。特色和品牌是高校校园文化生命力所在,特色发展、品牌生存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校园文化品牌是指被广大师生广泛认可的,具有示范性、标志性,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总称。它集中体现大学精神,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需求。健康向上、特色鲜明、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品牌一则有利于提高学校社会声誉,吸引更高素质的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二则有利于建立社会网络,形成宽松、活泼的环境,助推政校企行、产学研用创新机制;三则有利于吸引更多教育资源,为学校改革、发展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就校园四大文化来看,精神文化建设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强调文化融合与文化创新,提倡并宣扬“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精神;物质文化建设则要体现历史和现代的交融与碰撞,譬如在文化广场可树伟人像,也可以以互联网标志之一的“e”作为塑像,向广大师生展现一个充满动感活力的校园;规范文化建设应加强网络教育、网络法规宣传的内容,要求师生遵纪守法、文明上网;活动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精神,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做实做好“挑战杯”等全国科技创新竞赛,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发现和培育一批师生创新团队,形成一批创新创业品牌,实现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在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之中创造和积淀深厚文化底蕴,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全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举措

品牌性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鲜明特色的导向性、集中时间的聚集性、一致认可的共识性,所以培育品牌性校园文化活动对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层次、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全媒体时代,如何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解决高校校园活动文化针对性不强、活力不足、影响力不大的盲目、盲动、盲从等“三盲”问题,如何形成有鲜明个性、独特性和公众认知度高的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就需要我们更新校园文化品牌理念、创新校园文化品牌宣传推广方式和以参与者为中心进行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流程再造,真正贯彻落实文化育人。

(一)理念更新:舆论环境的“变”与“不变”

为增强校园文化品牌的共识和凝聚力,就要全面认识并把握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特点和舆论环境的“变”与“不变”。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主客体发生巨大变化,主要特征是以互联网思维顺应用户的阅读体验。就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来看,一方面,要做好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则是要树立服务师生的理念,承认校园文化活动参与者的主体地位:从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宣传到推广,实现以组织者为中心向以参与者为中心转变,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舆论环境中的“变”;另一方面,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信息舆论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巩固全校师生团结奋斗为共同思想基础,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舆论环境中的“不变”。

(二)宣传推广创新:从媒体整合转向媒体融合

为实现校园文化品牌“先声夺人”,就要做到宣传推广先行。一是运用新兴媒体。借助于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将校园文化品牌宣传推广的面铺得更开,增加运用QQ、MSN、E-mail、BBS、微信、微博、博客、APP等新兴媒体的频率。以微信为例。据调查,微信在大学生中的扩散率为80%,朋友圈、QQ离线信息、QQ邮箱提醒、语音通信是最常用的四项“社交功能”[5]。学生交流的对象主要是“熟人”,的信息以转帖、自己的所思所想“文字+配图”为主,而后者比例更高。与其他平台相比,微信交流更为便捷,及时性、互动性更强,音视频传输的兼容性更优。校园文化品牌在运用微信做宣传推广的过程中,应提升所谓的“即视感”和“冲击力”,通过大量精心剪辑、编辑的视频和图文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面宣传的推广效果。二是推出微信公众号。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应借助微信使用与传播特点,做好微信公众号的设计推广,将学工部、校团委、各院系等学生组织的公众号纳入到微信矩阵中来,在全面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着力打造影响力大、吸引力强的品牌活动,抢占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意识形态主阵地。随后在主阵地快速卡位,搭建巨型用户平台,与师生形成良好互动,增加受众黏度,形成大量较稳定“粉丝”,从而将高校活动文化品牌信息大范围传播推广并得到忠诚“粉丝”推介,形成广泛影响力。三是融合传统媒体资源。继续做好校报、校电视台、校广播台、校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实现与新兴媒体的资源整合与互补,从而更好推进媒体融合。媒体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间要注意结合学生信息接收短、平、快的特点,强化视觉和听觉效果,以扩大校园文化品牌的覆盖面,提高宣传的即时性、快捷性,从而使活动的设计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增加师生参与度、认可度。

(三)流程再造:从以组织者为中心到以参与者为中心

为不断满足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对校园文化品牌进行培育、设计推广和管理。一是运用大数据分析明晰大学生需求,有利于发掘和明晰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品牌的培育潜力和方向。校园文化品牌不是一种人为概念,更不是自我标榜,文化品牌活动要有内涵、出特色、有影响,就必须从组织者居高临下的“想当然”“拍脑袋”转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策划、组织、实施、宣传和推广。譬如学生到底热爱参加文化活动、科技活动还是休闲娱乐活动?文化活动中偏向模特大赛、校园十大歌手、草地音乐节还是网络选秀?草地音乐节大家关注的是特邀歌星还是本校歌手?本校歌手中最耀眼的是谁?会不会是热情加盟的教师?……都可以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大学生真正的兴趣点,进而找准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着力点。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校园文化品牌的设计与推广。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广理念已难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因此,高校文化品牌的建设与管理要改变单向度、说教式模式,向双向度、和对话式发展,话语变革则为突破口。首先,要尊重大学生的话语权,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意识;其次,要关注生活维度,切实关心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以及所面临的困难;再次,要强化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网络语言;最后,要提升教师工作素质,增强话语创新能力。以上四点是解决校园活动文化中的“三盲”现象——盲目、盲动、盲从的根本,也是真正形成广受师生欢迎校园活动文化精品的前提。三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品牌管理。文化品牌建设起来以后,能否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品牌,能否形成更深更广的社会影响力,有赖于校园文化品牌管理以及以何种方式来管理。品牌管理是指有效运用各种内外部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创立、维护、塑造品牌以使品牌价值最大化的过程[6],对校园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宏观规划,文化建设是一个层层累积的系统工程,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应从宏观层面进行科学统筹、长远规划,并结合学校实际进行顶层设计;其次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亲自抓,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战略发展的重要一环;最后要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与管理中来,充分发挥师生,尤其是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挖掘与创新校园文化品牌主题和形式。

参考文献:

[1]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当代传播,2010(6):14.

[2]刘义昆,赵振宇.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理念变革、产品创新和流程再造[J].南京社会科学,2015(2):103-104.

[3]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4.

[4]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29.

[5]丁卓菁,朱菲菲,孙佳伟.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及效果分析[J].青年记者,2014(18):96.

篇6

关键词 全媒体;央视;春晚;2014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2-0018-02

全媒体是基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衍生出来的一种媒体,在整个大众媒体的传播和形成过程中,新媒体迅速发展给了受众更大的发言权,春晚节目的安排和设计也受到了全媒体的影响。2014年的春晚在节目取材、演员、节目形式、内容等等方面都更加接近百姓的需要,充分满足了观众的需求,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2014年的春晚受到观众的强烈好评呢?笔者认为这就要从全媒体开始说起了。

1全媒体语境的涵义

“全媒体”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括媒体的形态、媒体的报道模式、技术平台、营销模式等方面。笔者认为全媒体主要是一种全新的媒介传播方式,全媒体语境就是要在这种全新的形态下对信息进行传播与。具体来说,全媒体语境就是综合运用各种形式的媒体(比如文字、图形、声音、光线、色彩等)全方位、立体的来对信息内容进行传播。多媒体的概念在很久之前就存在,但是多媒体并不能被称为“全媒体”,全媒体要比多媒体更加全面,是信息技术发展下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必然产物。春晚现在也不仅仅是从电视上可以观看到,从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视、网络等等很多渠道都可以看到。可以说全媒体是随者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新的媒体传播方式改变了受众的信息需求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一方面,全媒体的产生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迫使春晚开始走向了传统媒体和多媒体协同发展的形式。另一方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加强了节目的传播功能和互动功能,使春晚节目的传播功能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受到了更多观众朋友的喜爱。

2央视春晚的发展现状

2.1表演形式愈加丰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外来文化严重影响着传统的文化观念,人民需要越来越多的新东西,来满足自己对艺术的欣赏和审美需求,人们对于春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进入大变革时代,经济不断发展,整个社会都在追求高雅、高质的文艺节目,春晚也在努力的满足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注重人们的内心情感世界,一些细腻朴实悠扬婉转的歌曲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但是2014年的春晚,与往年的有些不同,我们可以从春晚中看到浓浓的“年味儿”比如说《空空拜年》、《张灯结彩》、《年味儿》等一些节目,非常红火。除此之外,春晚还加入了大量的流行元素,不仅请到了韩国著名的影星李敏镐,而且还有很多类似《倍儿爽》、《最好的夜晚》、《答案》这样的流行歌曲,使春晚现场一片欢腾。

2.2表演的内容得到升华

2.2.1歌舞类节目

纵观2014年的表演者来看,其中增添了很多影视剧中我们熟悉的面孔,比如说李敏镐、郭采洁,还有一些选秀节目中的冠军,比如说华晨宇、汪小敏等,整体面目看起来十分年轻。这种形式打破了原来春晚那种老气横秋的感觉,给了观众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民族气息也变得十分浓厚,比如说2014年春晚歌曲《套马杆》,展现了蒙古族人的生活的状态,借助春晚这个舞台,为蒙古歌曲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全媒体语境下,春晚的节目内容也有了全新的突破,早在春晚开始前,一群匈牙利的舞者就凭借“影子”表演征服了很多观众,冯导通过网络和其他媒体也征取了人民的建议,将匈牙利Attraction舞团请到了春晚现场,《符号中国》这个节目就是他们的表演,不仅非常有创新而且还非常有意思,这种全新的表演方式打动了几亿观众。

2.2.2语言类节目

2014年的语言类节目明显减少,这个使我们有目共睹的,而且相比较与以往的春晚节目来说,今年的春晚语言类节目主题也似乎更加“接地气”了,这也是全媒体时代的一个特点。比如说《扰民了你》这个小品,就目前最热的噪音、广场舞干扰问题作了剖析,《人到礼到》就目前的人事关系、送礼请客现象进行了吐槽,深入观众的内心,使观众传声强烈的共鸣。我们也可以发现,在2014年的春晚节目中,颂扬国家和党,宣扬爱党积极向上的类型越来越少了,而朴实的表演、亲民的主题、诙谐幽默的风格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更多的语言类节目创作取材于生活,反映了社会现象,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2.2.3传统类节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戏曲那种慢节奏、唱词念白听不懂的特点,已经成为制约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也使得戏曲节目在春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但是在2014年的春晚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京剧的身影,《同光十三绝》一改往日陈旧单一的戏剧表演形式,对京剧进行了全新的演绎。《同光十三绝》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十三位京剧大师为京剧打开新局面的历史,各位参加演出的京剧名家也尽己所能,把2014年春晚京剧《同光十三绝》演绎到极致,给观众献上一曲京剧盛宴。《剑心书韵》属于创意武术,由成龙领衔主演,以小朋友为主,参演人数达70人,是马年春晚剧组中团队最大、人数最多、唯一以独立团队亮相的节目。《剑心书韵》整个节目将无形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有形的武术肢体表演结合起来,“千字文”、“毛笔”、“书签”等道具将传统文化巧妙展示,提升了节目的文化品位,扩大了大文化外延,提高了文化包容量,让海内外观众更好地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戏曲和少儿节目历来是央视春晚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就如何创新而言,央视马年春晚可以说是做的最好的。

参考文献

[1]赵博文.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发展历程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篇7

【关键词】全媒体 数位汇流 应对策略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所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网络信息传播应用技术与移动信息传播、多媒体信息传播融合已成趋势,数位观察、数位编辑、数位资料、数位阅读、数位行销、数位价值、数位广告等“数位”现象更是层出不穷。

面对数字媒体的大融合,大陆媒体在2008年提出了“全媒体”的概念,以应对数字媒体时代的竞争。台湾联合报系则在2010年提出了“数位汇流”,并建立了数位汇流大编辑台,以应对新媒体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数位汇流”是“全媒体”的深化和发展。那么,在数字媒体大融合时代,“全媒体”和“数位汇流”又有什么差异,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又有哪些借鉴意义?

一、传统报纸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报业迎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从传统的纸质报纸到手机报,从铅字新闻到网络新闻再到如今的影音新闻,报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数字时代的到来,也使受众获取新闻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电脑、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等都成了获取新闻的有效途径。企业家网站()曾经提出了未来十年可能消失的十大行业,而报纸便是其中之一。

便捷的手机报、即时的网络新闻、个性化的微博、博客、网络社区,无不在挑战着传统报纸的地位。在数字媒体大融合的时代,报纸将跳出传统报纸的范畴,它可能是一张电子纸,上面不仅有静态的图片,还有动态的视频、影音,甚至能看影片;每天的报纸也将不再是一个版本,而是即时更新的新闻连载。

数字化时代,传统报纸要生存,就必须积极寻求变革的途径,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全媒体”和“数位汇流”无疑成了传统报纸的救命稻草。

二、大陆的“全媒体”

(一)什么是全媒体

所谓全媒体,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集合。具体地说,就是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各种表现形式,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它不仅指数字化多媒体,同时也指多媒体间的融合。全媒体实质上是一个由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网络新闻等互联网媒体、以及户外楼宇广告等数字媒体有机整合而成的平台,它力图实现各媒体的优势互补。全媒体对报业集团而言,其实质就是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媒体融合,从报纸产业转变为内容产业。

(二)全媒体发展状况

近年来,传统报业的自身价值受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影响逐渐呈弱化趋势,媒体的数字化生存模式日益成为报业探索的内容。2008年初,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面启动了“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工程”,并确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安全生产报、烟台日报集团等单位为报纸全媒体出版领域应用示范单位,进行数字复合出版的研发和试点。

早在2006年8月1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便推出了全国首家多媒体报纸――宁波播报,而这也被称之为当年中国报业十件大事之一。宁波播报是一张汇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的互动性报纸,跳出传统的读报模式,受众还可以听新闻,甚至进行即时的反馈和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宁波播报正逐渐将传统报业引向全媒体时代。

而全媒体战略的尝试则是从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开始的。2008年7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宣布,国内首家全媒体采编系统正式运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记者的稿件开始向多个全媒体终端――纸质报纸、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户外视屏等。传统报业也正式迈开了全媒体发展的步伐。目前国内传媒集团纷纷向全媒体转型,正逐步加快建立多媒体数字技术平台和数字化传播网络。

(三)全媒体发展困境

1、综合人才稀缺。全媒体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从业者兼具采、编、写、摄影、摄像等综合能力。采编人员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更要有灵敏的反应性,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报道。然而,当前条件下,这类人员相对稀缺,这也是造成全媒体的主要困境。

2、多种媒体整合困难。全媒体的发展,要实现平面媒体、互联网媒体、无线多媒体以及户外数字媒体等的有机整合。但在当前条件下,要实现这几方面在全国范围内的整合有一定困难。

(四)全媒体发展意义

全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而代之以“媒介融合”这一新的传播模式,它将不同的媒体集中在同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通过发挥各媒体的传播优势进行信息传播,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广的渠道满足受众的需求。全媒体时代,传统报业也开始实现从生产报纸向传播内容转变,从而更能有效实现新闻传播的及时性。

三、台湾联合报系的数位汇流

面对快速发展的“数位”时代,台湾联合报系提出了报业发展的数位汇流。

(一)什么是数位汇流

所谓数位汇流,是将文字、图片、影音等全部整合在一起。具体讲,即在新闻发生后,立即邀请专家、记者连线,进行网上直播。数位汇流是传统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因为报业集团,不应只有单一报纸产品,还需要产出多元化,载体多元化,同时及时推出新的运营模式。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满足读者的需求,这是“数位汇流”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

(二)联合报系数位汇流

在数位汇流背景下,联合报系已由原来单纯产出一种纸质产品,发展到服务全面性、载体多样性、内容多元化的媒体时代。在新闻方面,它坚持内容为王原则,提供新闻服务民众、以新闻为主报纸为辅,通过影音新闻,实现新闻的真实性;通过手机、电脑等进行实时互动,随时更新新闻讯息,实现新闻的及时性。在广告方面,跳出单板的纸质广告,代之以具有动画效果的广告,通过互动,即时下单与消费,凸显其购物的便捷性,大大提升了广告商的利益。

为了有效实现数位汇流,联合报系建立了数位汇流大编辑台。极具科技感的大编辑台是新闻内容的产制中心,透过数位汇流,提供网络、手机、电子书等各种载体使用,开创了未来媒体发展的新时代。它将联合报、经济日报、联合晚报、联合新闻网四个独立媒体整合作业。这是一个占地近一千五百坪的新闻工作台,能同时容纳700多名记者在这里工作。

数位汇流下的“三报一网”大编辑台,有三个方面的显著变化:首先,物理变化――将报纸相同专长领域部门的人员整合在一起,比如不同报纸的财经类记者坐在一起,这样就能有效沟通讯息和想法,以实现即时、准确播报新闻,这也是迈向未来媒体的第一步;其次,化学变化――数位汇流环境下,未来联合报不只印报纸,更要将新闻文字、图像、影音内容供应到读者手机、网络等各种载体上,使读者能及时获得即时新闻;最后,体制变化――新闻人员的思维与习惯彻底改变,联合报系的记者编辑掌握数位汇流能力后,未来便是在影音的氛围下工作,彻底改造了传统的媒体环境,在圆形工作台上方是一个圆形电视屏幕,汇集了全世界各主要新闻频道,编辑记者可以通过屏幕随时了解全世界的实时新闻,这也为联合报系的新闻时效性搭建了有效的平台。在大编辑台还配备有即时新闻简易摄影棚,能制作即时新闻,传送影音新闻,以便即时提供新闻服务民众。

(四)数位汇流意义

数位汇流不但能即时地提供新闻,同时将进一步缩短数位和资讯的落差,能让偏远地区的人通过网络、手机等即时了解信息、吸收新知识。在“数位”时代来临之际,数位汇流无疑为媒体在数字时代找准了定位,也为未来媒体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四、数位汇流与全媒体对报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数位汇流是传统媒体的数位化,全媒体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集合。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数位汇流是联合报系为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而提出的与全媒体思路类似的概念。在数位汇流环境下,传统报业不只印报纸,更要将新闻文字、图像、影音内容供应到读者手机、网络等各种载体上,使读者能及时获得即时新闻;而全媒体则提倡多种媒体有机整合形成的优势互补、多形态、多层次的体验式平台。一定程度上,数位汇流强调新闻的及时性,全媒体则强调载体的全面性。

当前传统报业要实现平面媒体、互联网媒体、无线多媒体以及户外数字化媒体等媒体的有机整合,具有一定的困难。从一定层面上说,大陆媒体离实现载体的全面性似乎还有一定距离。然而传统报纸与新媒体的竞争又确实存在,“数位汇流”对传统报纸的发展无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数字媒体大融合环境下,新闻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全媒体更强调载体的融合。视频、音频的广泛运用,专家、记者的现场连线,都能有效帮助受众更好地获得信息,也真正实现了“内容为王”。

此外,联合报系的数位汇流大编辑台也是一个值得传统媒体借鉴的地方。这种打破不同报纸内容领域间的界限,将报纸相同专长领域部门的人员整合在一起(比如不同报纸的财经类记者坐在一起)沟通讯息和想法的做法,能让新闻更具深度性和全面性。大编辑台的简易摄影棚,也为新闻的时效性提供了便利。

我国的纸媒正经历着从以信息量为支撑的内容竞争、发行竞争和广告竞争,转向更高层次的品牌竞争和影响力竞争。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社会新生代的阅读习惯逐渐从纸质媒体转向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时代,有效运用“数位化”的优势,减少讯息在传输中所产生的失真,实现新闻的即时性、全面性,这些,无疑是报业在发展中值得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①申维亮,《地市报的全媒体战略》,《传媒观察》,2010(6):29

篇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全民信息的基础平台,我国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具有全民化、立体化、多元化、生动化、全时化等特征的全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分析了全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以及针对新闻人才需求应采取的一系列新闻传播教育变革。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变革

0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新的潮流,媒体融合这一趋势,促进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界的这一巨大转变对新闻传播人才有了更高的复合型要求,传统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已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我国急需对新闻传播教育进行一系列的变革,以便更好地培养出新型新闻媒体传播人才,促进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发展。

1全媒体时代的概述

目前,以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媒体种类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术界并没有给全媒体时代一个具体的概念,它是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产物,把新闻内容通过多个平台、多个渠道进行,将新闻内容全网覆盖,具有全民化、立体化、多元化、生动化、全时化等特征,而运营是全媒体产品的最终目标。与传统媒体传播的单向性相比,全媒体具有全民化的特点。传统媒体是由媒体单向性传播,人们只能接受媒体的传播,而无法参与到新闻的制作传播中去。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新闻信息,即可以传播新闻又可以接受新闻,全方位的参与到新闻媒体传播的各个环节中去,实现了传播与接受的统一。在网民成为媒体内容的传播者后,媒体机构也从结构上进行了调整,由媒体的传播者成为平台的提供者,给广大网民提供一个自由、平等的信息交流渠道。全时化是全媒体时代的另一重要特点,全时化主要分为空间性与时间性两个方面。空间性的全时化是指媒体传播的空间无缝覆盖。传统媒体主要是针对工作空间和家庭空间进行覆盖,而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私人空间、休闲空间以及移动空间等等都可以进行媒体传播。全空间的无缝覆盖打破了传统空间限制,实现了无缝空间覆盖。时间性的全时化包括新闻的即时性与延时性。传统媒体如报刊、电视等,因新闻板块的有限性和采编筛选制作的延时性,很难及时的更新新闻,而媒体的全时化打破了这一限制。全媒体可以随意选取新闻内容,且新闻板块空间没有限制,既可以延时传播,又可以即时传播。运营是全媒体产品的最终目标。全媒体时代下因新闻主体的改变,媒体机构从新闻内容为主,改成为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的平台,这一平台积累了众多用户之后,运营就成为了全媒体产品的最终目标,平台的主要收益来源于各企业广告的投入。全媒体运营具有投入少、产品种类多、盈利高的特点。媒体机构由新闻平台转化为应用型商业平台,在传播新闻的同时,实现了机构效益。

2全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由媒体融合带来的全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有着更高的复合型要求,既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与职业精神等从业基本要求,又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掌握新媒体技术运营方式。扎实的文字功底与职业精神是全媒体时代下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扎实的文字功底可以让新闻传播工作者更好的组织新闻撰写,表达新闻主题思想,突出新闻事件主题。新媒体时代提倡信息传播的自由性,由于主体平民化,整个媒体环境很难受到社会机构对信息的监管,甚至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自身利益,一些虚假、不良信息,而且信息的版权问题也很难得到保护。所以与受到监管的传统媒体相比,为使全媒体健康发展,职业精神在全媒体时代尤为重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是全媒体时代下对新闻工作者新的要求。媒体传播的多样性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在全媒体时代下,一则新闻信息内容不仅仅包含一个学科,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已成为媒体的一种发展趋势,这就体现了对新闻工作者的全能化要求。掌握新媒体技术运营方式是全媒体时代下对新闻工作者的必要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整合新闻的能力,还需具备新媒体技术,利用网络实现对新闻的。

3全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

全媒体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有着更高的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应针对人才需求进行变革,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引进全新的教学元素,从专业知识、师资队伍、实践教育三个方面对新闻传播教育进行改革。全媒体时代,应注重新闻工作者的扎实专业知识。媒体融合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道德,还应掌握跨学科的知识。新媒体是新闻媒体发展的趋势,所以新媒体技术也属于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为适应新闻媒体潮流的发展,教育部又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课程,实现了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优秀新闻工作者的保障。师资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新闻传播教育的质量,现今各大院校的新闻学教师出身大多为中文、艺术、历史等等专业,这是由于中国新闻传播学起步晚所导致的。所以各高校急需一批专业的新闻传播学教师,跟上时代潮流的发展,让新闻学从其他学科中真正的独立起来,更好地为中国新闻传媒事业服务。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实践教育是新闻传播教育必不可少的变革。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平时的教学中,高校应将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教学相结合,多设置一些新闻实景采访、校园新闻撰写等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创作力。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加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人才需要,高校可以通过媒体机构让学生尝试撰写新闻。例如,高校可以开设官方微博让学生主持打理,既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开阔学生的眼界,又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在正式进入新闻单位工作前,更好地了解新媒体技术及运营。

4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国急需既掌握新媒体技术又具备跨学科知识的专业新闻工作者,来规范媒体环境。全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能有效的提升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使我们新闻媒体事业向健康、积极的方向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高校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应对[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02).

[2]龙伟.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策略探讨[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01).

篇9

【关键词】报业新媒体;转型;探索

当前,在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严峻挑战下,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发展趋缓,将迎來发展的拐点,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媒体纷纷采取各种方式积极探索向新媒体转型的路径,但是由于方向不清、趋势不明,导致成效不高。

任何探索都值得大力鼓励和支持

当前,传统媒体为了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在不同时间段分别采取了电子版、报网互动、“地方门户网站”、“全媒体记者”、“手机报”、“全媒体”、客户端、以二维码为基础的“云报纸”、“魔码”等转型方式。笔者认为,传统媒体的任何探索都能说明探索主体在积极求变,在尝试创新,因此,无论前景和成效如何,无论是大型传媒集团,还是地市级乃至县级媒体,探索主体任何主动性的探索和尝试都值得大力鼓励和支持,都应该赢得我们的掌声和关注!

新媒体探索面面观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探索方面采取多种方式,下面就让我们來逐个分析:

首先,是电子版方式。电子版是传统媒体最早的触网方式,主要做法是把报纸内容以PDF的形式來呈现。传统媒体采取电子版的方式把以前的报纸和内容等历史资料搬上网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但是电子版本身并不符合受众的阅读习惯、用户体验性差,例如,读者需要把电子版从前到后一条条看下來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内容,在信息匮乏时代和薄报时代这种方式还可行,但是在信息过度充裕的厚报时代,一份报纸每天的文字量会高达几十万字,为了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连厚报都要采取分叠措施以方便读者和受众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而电子版的方式无疑是原始的,无法取得实质效果。

其次,采取“报网互动”的转型方式。很多传统媒体认为当前时代已经进入新旧媒体融合的阶段,认为应该采取“报网互动”的方式來实现转型。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在于仍然把报纸居于核心地位,而把新媒体居于服务和辅助地位,想通过新媒体为传统媒体提供更好更多的延伸服务的方式实现转型,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方式已经把目的和手段相混淆,如果通过“报网互动”來为传统媒体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延伸服务自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想通过“报网互动”实现转型并盈利并不是那么容易。

第三,采取“地方门户网站”的转型方式。有些传统媒体想依靠自身在某一区域的影响力,照葫芦画瓢学习新浪等主要门户网站的做法來做地方门户网站,这种思路一方面没有认清互联网的运作规律,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互联网要想获得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必须要有最低的流量要求,而这个流量要求是传统媒体单纯依靠自身内容创办的所谓的“地方门户网站”所不具备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传统媒体的区域化分割、行业化分割以及三级乃至四级的管理体制决定了传统媒体的小、散、弱格局,旗下子媒体很少,不可能打造大型的门户网站。例如,新浪和国内的几千家媒体签订了供稿合同,而我国的传媒集团旗下的子媒体一般不过20、30家,这么小的规模根本不可能打造门户网站。

第四,采取“全媒体记者”的转型方式。这种转型方式想通过从业人员从精通某一领域的专业化人才转型为精通所有领域的通才來助推传统媒体的转型,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一是不是从传统媒体整体转型的角度來看待问题,而只是从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环节來推动转型;二是其前提假设就是错误的,该假设认为所有人才都有潜质成为通才,现实中不可否认有很少的一部分精英是通才式的人才,但是绝大部分人才都是专才式的人才。一些传统媒体更是给从业人员配上iPhone等智能化手机,就大张旗鼓地宣布在积极向全媒体转型。

第五,采取“手机报”的转型方式。传统媒体看到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机遇,纷纷推出“手机报”來实现自身的转型,这种转型方式的主要缺点在于:一是如上文电子版方式的缺点一样,为了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要把所有的内容浏览完,用户体验不佳;二是主动权在于电信运营商,当电信运营商大力推广手机报时,手机报用户数量就直冲九霄,而当电信运营商不予推广时,手机报用户数量就直线下滑。而从目前发展态势來看,电信运营商已经不看好手机报这种业务,也不再大力推广这种业务,很多传统媒体也不再在手机报上花功夫了。

篇10

【关键字】Solomo模式;创意传播;品牌;广告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89-01

Solomo是由“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融合而来。最早由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风险投资之王约翰・杜尔在2011年提出。此概念一经提出即被全球的互联网创业者奉为圭臬,掀起了Solomo产品的开发热潮。

一、Solomo的多维度分析

(一)Solomo的发展。早在2009年,基于地理信息服务的LBS产品就已诞生,其中最为著名的产品是foursquare。在foursquare 模式中,50%是地理信息记录的工具、30%是社交分享的工具、20%是游戏工具,这已经接近于Solomo的概念。2011年约翰・杜尔真正提出Solomo的概念,到2012年,国外的ios和Android平台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基于Solomo概念的移动应用,主要集中在旅游、饮食、交友等领域。这些产品都实现了搜索、社交、记录、分享等功能,同时伴有灵活的地理、时间等控件,在产品说明和引导中引入趣味性,以保证产品全方位、直接、有趣地传达给用户。

截止目前国内也出现了以Solomo模式为基础的商业平台,例如大众点评、美团网、街旁、嘀咕等应用软件。

(二)Solomo的优势。Solomo将社交引入本地生活圈,用更加便捷的移动终端――手机替代脑,增加了消费者的行为自由度,使得消费者从虚拟世界获得信息并有效作用于现实生活,使线上和线下生活能够顺利地对接融合。

Solomo模式的优势在于:(1)获取信息更有针对性且可直接运用到生活中去。借助于LBS技术,用户对信息的认识从文字、图片、视频、声音信息的享受下延伸到了生活的三维空间中。(2)强大的交互性。一些软件不单单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实质需求,更成为了用户情感交流的平台。(3)移动互联网的加入,使得用户摆脱了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网络行为的自由度大大提升。

二、Solomo模式为创意传播带来机遇

(一)打通多种渠道,全媒介元素的创意传播模式正在形成。社交化媒体打破了传统社会组织结构森严的壁垒,借助于移动互联网,不同媒介之间的隔断被消除,创意传播向全媒体化迈进。创意可以借助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又可以在社交网站、传统媒体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渠道上进行投放,形成了跨界传播的组合形态。

(二)基于大数据的精准互动传播,推动创意执行。在Solomo时代,消费者的地理位置信息、时间信息变得透明公开,创意传播者依托消费者个人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从而描绘出一幅轮廓清晰的消费者需求图像,帮助品牌实现精准互动创意传播。

(三)构建与维系全新的消费者人际关系平台。在Solomo时代,人们可以依靠各类社交媒体软件,移动终端等建立并聚合自己的社交关系,两个陌生人可以因地理位置、时间、兴趣爱好、消费行为等建立起联系。例如,根据消费者地理位置组织起来的团购;根据用户旅行轨迹组织的驴友团等。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聚合方式为创意传播提供路径,将创意传播与口碑营销相结合。

三、Solomo时代的创意传播策略

(一)传播目标上――精准定位受众。在Solomo时代,营销模式始于收集分析个别群聚需求,然后锁定分众目标市场,接着开发针对性商品,辅以刺激个别消费行为,消费者完成购买。这种模式以消费者个体与群聚信息作为分析与开发商品的主要凭证依据,以需求为主轴,瞄准实际的目标分众市场。

(二)传播内容上――重视用户生成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引起消费者广泛参与的创意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传播。与消费者协同创意,生产优质内容,变生硬的高高在上的推送为平等的对话,并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释放消费者感兴趣的优质内容,以此来激发个体消费者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与品牌对话、并主动扩散品牌传播内容。

(三)传播过程上――注重创意传播的过程管理。在Solomo时代,从一个沟通元的产生,到它的利用生成、传播及反馈互动,创意传播人员都要贯穿始终。Solomo构筑了消费者全新数字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品牌和消费者的关系转变成生活服务者和生活者的关系。这种变化导致了营销传播模式的革命,进入创意传播管理时代。

(四)传播技术上――将创意与技术相结合。目前,在大多数新型的广告公司中,出现了两种新的人员――技术人员和SEM搜索引擎营销人员。其中,技术人员常常设置在创意部门,听上去有点奇怪,但这恰是网络营销传播所特有的产物。

参考文献

[1]黄佳嘉.以用户体验为中心Solomo-o2o电子商务模式研究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沈虹.互动网络营销创意传播的创意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10).

[3]沈虹.互动网络营销创意传播服务模式和经营模式研究(一).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1(4).

[4]徐璧玉.做大众点评网:做 O2O+LBS 精准营销[N].经理日报,20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