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原因

篇1

对慢性呼吸疾病关注不足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一道,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四大慢性疾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辰对《t望东方周刊》表示,相较于其他三大慢性疾病,近年来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和疾病负担这5个指标上都处于高水平上升趋势。

根据我国2012年的统计数据,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占城市死亡人数的12.32%,占农村死亡人数的15.75%。

“当很多重要疾病的死亡率和病死率都出现下降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五个指标同时急剧上升的情况非常罕见。”在王辰看来,我国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关注度偏低是导致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我们一直呼吁对各类疾病都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但是大家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关注度始终不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为例对此进行解释,“由于大家缺乏对慢阻肺的认知,所以人们通常是在咳嗽得很厉害,出现严重气喘等症状后才去医院就医,而这个时候患者的肺功能已经下降了接近50%,治疗难度也大了很多。”

钟南山告诉本刊记者,他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我国只有三分之一的慢阻肺患者会主动去医院诊断,另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

除了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识有限之外,王辰认为,政府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投入与关注也存在不足。“现在高血压、糖尿病都纳入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而呼吸系统疾病却始终未能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王辰说,“目前老百姓都知道高血压、糖尿病,也都知道可以通过测量血压和血糖来关注相关指数,但是却很少有人了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慢阻肺应被纳入大病医保

为改善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管理状况,近日国际非营利性健康培训组织――世界健康基金会携手医疗健康领域领先企业和组织共同宣布成立中国呼吸疾病联盟。

世界健康基金会全球执行副总裁琳达・海兹曼(Linda Heitzman)对本刊记者表示,相比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在慢阻肺、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上的防治意识还有待提高。

早在15年前,欧美国家就开始加大对于相关疾病的防治,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意识则相对欠缺。钟南山介绍,“我们必须把医学医护专家,包括呼吸系统疾病专家p公共卫生政策专家、卫生经济学专家和生产企业团结在一起,从研究相关政策、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能力p普及肺功能检测等方面入手,在政府的支持下,提高对以慢阻肺和哮喘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王辰表示,目前我国基层社区医院对慢阻肺、哮喘等相关疾病缺乏科学的诊断与治疗,且医保体系也未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纳入最重要的覆盖范围。

“以慢阻肺为例,政府在医保政策上也应该对慢阻肺的诊断、治疗和用药给予一定保障。我几年前就大力呼吁慢阻肺应该纳入到大病保障里面来,这种高发疾病如果没有医保报销,老百姓是很难承担的。”王辰说。

吸烟与污染也是祸因

除了在预防和保健体系上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着良好的管理之外,在社会环境方面,欧美发达国家与我国有着较大的区别。

王辰表示,对于吸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也是导致我国慢性呼吸疾病盛行的重要原因

“我国不但吸烟率极高,而且在吸烟的行为方式上也有非常突出的问题。比如说在公共场合抽烟会造成大量被动吸二手烟的人群;另外我们在无烟区的设置上也有一些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是只要建筑里有人抽烟就是有烟区,而我们只是简单划一个有烟区或无烟区的范围。”王辰指出,要想有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就必须对控烟加以重视。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进表示,美国加州大学曾经作过香烟与疾病对国家收支状况的计算,结果发现,尽管香烟会为国家带来一定收入,但是吸烟所导致的疾病负担是高于这项收入的。“我们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作过一项研究,由于我国的烟草消费量巨大,所以一包烟在当时每增加一毛钱的税,这笔钱就可以建立起农民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个办法现在仍然适用。”

除了吸烟问题之外,在钟南山看来,环境污染也是导致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篇2

[关键词] 儿童;疾病谱

[中图分类号] R19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5-0130-02

随着三峡工程建设、三峡水库蓄水,秭归县位居坝上库首,气候、环境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本文通过对我院18年来儿科住院患儿疾病谱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了解我县儿童疾病谱的构成及变化,从而为该地区的儿童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资源

资料来源于本院信息科,对象为我院儿内科1993~2010年14周岁以内全部住院患儿。

1.2 方法

疾病诊断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疾病分类按照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以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年龄构成

1993~2010年共出院患儿23 124例,其中男13 026例,女10 098例,男∶女约为1.3∶1。年龄构成。

2.2 疾病构成、疾病年度分布情况

见表2、表3。前四位的病种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在1993~1998年占住院患儿总例数的54.67%,1999~2004年为68.41%,2005~2010年为71.51%。呼吸系统疾病其中肺炎所占比例最高,为38.42%,支气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位于2、3位,分别为32.61%、27.15%。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非感染性腹泻及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所占比例很少。新生儿疾病主要是围生期窒息及相关并发症、黄疸、维生素K缺乏症为主,其他如营养性疾病、化脓性脑膜炎、风湿热、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已很少见,而儿童中毒及意外伤害性疾病仍时有发生。

2.3 传染性疾病构成

2.4 死因顺位情况

3 讨论

本资料显示,住院患儿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来上升明显,这主要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增强,医疗需求也不断增长,这也得益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惠民政策。住院患儿中5岁以下儿童占72.66%,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约为10岁以上小儿的两倍,与文献报道一致[1],5岁以下儿童仍然是我县儿童疾病预防的重点人群。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始终占据疾病谱的首位,平均占67.85%,2005~2010年71.51%(9325/13040)。肺炎是疾病谱中第一位疾病,约占住院患儿的26.07%,比国内文献报道稍高[2],也是住院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在住院患儿疾病谱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3]。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也可能与环境、空气污染有关,部分家长的生活护理不当、幼儿园人群密集且照管护理不周也是原因之一。呼吸系统疾病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应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和健康教育,减少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仍然是儿童疾病防治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新生儿疾病近年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已占住院患儿的14.46%,比1993年的6.68%上升了1倍,新生儿疾病以围生期窒息及相关并发症、早产儿、各种黄疸为主[4],其他如维生素K缺乏症等也较常见,而上世纪90年代常见的硬肿症已很少见到。也正是由于对围生期窒息及黄疸等的早期干预治疗,由这类疾病所导致的脑瘫、智力障碍等残疾儿童近些年也明显减少。

儿童结核、流行性脑脊膜炎(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麻疹、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仍常年散发,而近几年来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几乎占住院患儿传染病的90%以上。这与卫生防疫工作的努力及国家计划免疫政策的大力推广有关,但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仍在幼儿园、学校内流行,且新的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等正成为主要流行的病种。传染性疾病在疾病构成中位居前列,与文献报道一致[5],所以传染性疾病依然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住院患儿死因顺位也发生了一定变化。2005~2010年,死因顺位分别为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毒与意外伤害。加强新生儿疾病预防、提高新生儿疾病救治能力仍是我县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工作重点。中毒及意外伤害性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以药物、农药、有毒植物中毒及溺水等为主。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家长(主要为老人)缺乏对药物治疗的正确认识,认为服药剂量越大效果越好,从而导致给孩子服药过量中毒,另一方面可能为农村近年来外出务工的增加,缺乏父母的监管,老人又缺乏安全意识,各种药物随处放置,孩子自己玩耍而无人照看,使得儿童药物、农药、有毒植物中毒及溺水等意外伤害性疾病增加。这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加强对药物、农药的管理,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减少中毒及意外伤害的发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健康意识的增强,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如佝偻病、营养性贫血等已少见,且病情都比较轻,只需门诊治疗,住院患儿中已很难见到,消化道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已明显减少[6,7],而病毒性肠炎如秋季腹泻仍是消化系统的主要疾病。

综上所述,18年间我县儿童疾病谱发生了变化,研究儿科疾病谱,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儿科疾病的变化规律,常见病的防治仍然是儿科工作的重点,部分疾病增长较快应引起儿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也希望借此分析能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保健工作,为儿童疾病医疗研究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

[2] 贾秀红,杨华琴,朱淑霞. 1997~2004年儿科住院病例疾病谱及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医院统计,2006,13(3):213-215.

[3] 段玉清,邱杰,李维成. 我院30年儿科疾病谱变迁[J]. 中国卫生统计,2003,20(1):30-32.

[4] 颜莉蓉,黄正东,吴一波,等. 某医院2001/2007年住院患儿疾病谱分析[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23(2):17-20.

[5] 张姝,黄志,宋萍. 我院10年来住院儿童疾病构成及变化分析[J]. 现代临床医学,2011,37(3):132-134.

[6] 王晓茵,刘雅婧,张春妍. 1994~2001年我院儿科住院患儿疾病谱及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3):253-255.

篇3

一、得了传染病,需在家隔离治疗

幼儿园阶段孩子常见的传染病有水痘、流感、风疹、手足口病、腮腺炎、红眼睛等,这些疾病往往可通过呼吸道和身体接触传染。

孩子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免疫能力较低,再加上幼儿园的环境易引起交叉感染(比如做游戏时免不了会有身体上的接触,孩子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带菌体,如果再有揉眼睛、挖鼻子等小动作,细菌就很容易入侵身体),所以患有上述疾病的孩子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另外,有一些传染病,需严格按规定隔离满一定的时间,如患有水痘后需隔离至皮疹干燥掉痂,检疫21天(即孩子发现长水痘到能上幼儿园一般需要21天的周期);流行性腮腺炎:隔离至消肿,检疫21天;手足口病,隔离至主要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红疹及所有水疱消退后一周到二周(不同的幼儿园可能时间不同)。

二、得了常见病,需根据病情来决定

1. 呼吸系统疾病,视病情轻重觉得是否送园

孩子最容易得呼吸系统疾病。3~6孩子对气候变化很敏感,秋冬季节天气突然转凉,冬春季天气乍暖还寒,这两个时期幼儿园患病的孩子最多,而最常见的又是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就是大家通常说的感冒,往下发展就是气管炎、支气管炎。

处理建议: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后,可视病情轻重决定是否送园。送园时可告诉老师提醒孩子多喝水,密切监测他的体温变化;如果班级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流行趋势,幼儿园会对教室进行消毒,同时建议孩子居家隔离,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2.急性消化系统疾病,最好在家休息

消化系统的疾病,如腹泻、呕吐,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是秋季腹泻。孩子得了腹泻后,会出现水样或蛋花汤样的大便,还伴有发烧,厌食,甚至呕吐。

处理建议:对于患了腹泻、呕吐的孩子,建议在家休息,以便家长有针对性地调理孩子的身体,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及时去医院就诊。一方面,腹泻、呕吐的孩子,他们的饮食需要特别照料,而幼儿园都是统一配餐,这样不利于孩子恢复。另外,如果到幼儿园来,别的孩子用手摸了被腹泻孩子摸过的玩具,又将手指放进嘴里,就有可能被致病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三、身体康复后返园的注意事项

1.传染性疾病

孩子康复后需带上医生证明返园。

2.常见病

孩子进入恢复期后,精神状态也不错,可送孩子返园,但入园时需向老师说明孩子的病情,请老师随时观察。如果仍需吃药,饮食上有所忌讳,要将药交给保健老师并告知吃药时间,并和带班老师沟通。如有必要,将孩子的情况写在纸条上,送孩子入园时交给老师。

篇4

[关键词] 腹部手术;老年患者;并发症;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6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a)-0115-02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腹部手术适应证越来越广,外科医护人员就要面对身患多种疾病的高龄患者,但由于老年人生理代偿功能逐渐减退,免疫力低下,往往老年人同时合并多种器质性疾病,必然会提高手术的风险,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术后的康复。因此如何预防和正确处理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术后的恢复非常重要。现就本科2010年2月~2011年5月78例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腹部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8例患者中,男51例,女27例,年龄71~88 岁,平均75.6岁。其中,胃癌1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6例,胆囊结石11例,胆管结石7例,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5例,结肠癌18 例,直肠癌12例,肝癌3例。本组中有63例(80.77%)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其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疾病39例(60.25%),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11例(14.10%),糖尿病12例(15.38%),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1.28%)。

1.2 护理对策

1.2.1 术前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历、检查单、化验单,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和沟通,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正确评估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的特点和器官功能状态,据此制定出有效地护理措施,治疗和控制合并症,调节患者的生理情况在最佳状态,正确指导患者术前准备,使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和深呼吸的方法,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2.2 术后护理

1.2.2.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常规进行的心电监测和吸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并做好护理记录。对于术前有心血管合并症者,需要特别注意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对于术前有呼吸系统合并症者,需要特别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给予雾化吸入,协助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吸痰,出现呼吸衰竭时,及时通知医师,协助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1.2.2.2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和水电解质平衡。严格遵照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定期监测患者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和水电解质平衡。

1.2.2.3 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在位通畅,正确摆放各种引流管,做好引流管护理的宣教,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做好交接班。在协助患者翻身和搬动时注意妥善放置引流管,避免拖出、污染等。

1.2.2.4 切口护理 密切监测体温的变化,定时观察切口敷料的情况,有无渗血、渗液、脱落、松动等,定时更换敷料,观察切口周围有无红肿、发热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1.2.2.5 疼痛护理。遵医嘱正确应用镇痛药物,协助患者咳嗽、深呼吸时,用手轻轻按住切口,减轻疼痛,同时预防切口裂开。在更换引流袋,翻身和改变时,注意妥善管理引流管,避免引起疼痛。

1.2.3 心理护理

在围术期都需要做好心理护理,老年人更需要护理人员的关爱,用细心的护理、诚恳的态度、亲切的话语安慰老人,消除不安、焦虑、固执、抑郁等心理因素,使老年患者增强信心和安全感。

1.2.4 饮食护理

术前向患者及家属宣教饮食护理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合理调节饮食,补充必要的营养,改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遵医嘱正确应用降糖药物,控制空腹血糖在合适的范围。手术前正确指导患者做好肠道准备,术后不能进食时,遵医嘱静脉给予补充蛋白、氨基酸、及脂肪乳等高营养、高热量物质,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及是否耐受。在可进食后,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饮食的护理,嘱患者少食多餐,出现不适时,及时告知医师、查找原因,正确处理[6]。

2 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3例,发生率为29.48%,大部分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9例(11.53%),呼吸系统疾病17例(21.79%),切口感染2例(2.56%)。77 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后治愈或好转出院,1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呼吸功能衰竭。

3 讨论

3.1 年龄因素

由于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的特点和器官功能状态的不佳,全身脏器生理代偿功能逐渐减退,应激能力、免疫力、新陈代谢能力均明显低下,对手术的创伤耐受力也下降,术后机体恢复缓慢,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

3.2 合并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由于老年患者本人机体免疫力低下,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术前多伴有常年的慢性肺部疾病,腹部手术多为全麻插管,气道开放,增大了肺部感染的概率,而且术后长期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使肺顺应性明显下降,易发生肺部感染,而肺炎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占73.1%[1-2]。本组有17例并发呼吸系统疾病,其中1例并发呼吸功能衰竭,最后因MODS死亡。老年患者术前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特别是患有不同程度冠心病的患者,术后心肌缺血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年龄组[3],麻醉用药及手术创伤、术后疼痛等因素的刺激会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当心肌耗氧量的增加超过其冠状动脉的最大储备力时,则发生心肌缺血,引起术后心血管系统疾病并发症,有资料显示:老年人腹部外科术后心脏并发症的总发病率为 12%,其并发症主要与心肌缺血有关[4]。本组并发心血管系统疾病9例,占11.53%。

3.3 疼痛及营养不良

术后切口疼痛是影响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疼痛可诱发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是由于疼痛,术后患者害怕用力咳嗽,不能有效排痰,易引起肺部感染和肺不张,严重时造成呼吸衰竭。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早、速度快、发生率高,如果不注意,长期的营养不良易影响术后切口的愈合,容易引起切口感染[5]。

3.4 免疫力低下及感染

切口感染是腹部手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人在术前就免疫力低下,多伴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术后组织愈合能力差,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过长,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易引发感染。

4 小结

对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术前应全面评估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和器官功能状态,做好术前饮食准备和改善基本体制,提高免疫力和耐受力,术后需要加强监测、精心护理以及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老年患者术后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钱小顺,王士雯. 老年人术后肺部并发症及防治对策[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3):235-237.

[2] 卞秀敏.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69-1970.

[3] 乔桂萍.高龄患者术中护理配合[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0(15):59-60.

[4] 胡亚红.护理干预对减轻腹部手术术后疼痛效果比较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42-43.

[5] 罗辉遇,谢长江,刘卫红,等.大手术重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2):1400-1401.

篇5

【关键词】呼吸系统;X线平片基本病变;临床讨论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47-01

呼吸系统的X线基本病变包括肺部、胸膜、纵隔等部位的改变。胸部疾病可表现为不同形态、大小、数目的异常,这些异常可反映出胸部病变的大体病理改变[1]。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出现不同的影像学改变,不同病变亦可能出现类似甚至相同的影像学异常[2。因此,只有熟练掌握呼吸系统X线平片的基本病变,方可以准确地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现将呼吸系统各个部位的X线平片疾病改变叙述如下:

1 肺部病变

1.1 支气管阻塞 支气管阻塞由腔内阻塞或者腔外压迫所致。腔内阻塞的常见病因包括:炎症、分泌物、异物、肿瘤、水肿、血凝块;腔外阻塞的常见原因包括:肿瘤或异物压迫,肿大淋巴结压迫等。根据阻塞程度可导致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和阻塞性肺不张,X先表现为:

1.1.1 阻塞性肺气肿:分为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和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表现为肺部局限性透明度增加;一侧肺或者单个肺叶表现为一侧肺或单个肺叶的透明度增加,病侧横隔下移,纵隔向健侧移位;支气管异物阻塞导致时可见纵隔摆动现象;弥漫性肺气肿:两侧肺野透明度均增加肺纹理稀疏,常伴有肺大泡。肺气肿晚期,肺透明度明显增加,胸廓横径和前后径均增大,肋间隙增宽,横隔下移,心影狭长,中心肺动脉可增粗,周围肺血管纹理变细。

1.1.2 阻塞性肺不张:小叶不张:小叶斑片状致密阴影,多见于支气管肺炎;肺段不张:呈三角形致密影。基底向外,尖端指向肺门;肺叶不张:患处非也缩小,密度增大,相邻叶间裂向心性移位;一侧肺不张:患侧肋间隙变窄,肺野密度增大,横隔向患侧移位,横膈上移,检测费也密度多降低。

1.2 肺实变 多数连续的肺泡实变形成片状致密影;不连续的实变,形成多个灶状影;占据整个肺段或肺叶的实变,形成大片状阴影;肺门附近的实变可出现空气支气管征。

1.3 空洞与空腔 厚壁空洞(洞壁 >3mm):周围呈高密度实变影,内壁可光滑亦可凹凸不平,合并感染时,腔内可出现典型液-气平面;薄壁空洞:(洞壁

1.4 结节或肿块 结核球:圆形高密度影,内可有点状钙化灶,周围常见卫星灶;良性肿瘤:多呈边缘光滑锐利的球形肿块,错构瘤可呈现“爆米花”样钙化;恶性肿瘤:边缘不光滑,可见短细毛刺,肿瘤靠近胸膜时可形成胸膜凹陷征。

1.5 钙化 斑点状、球形和块状的高密度阴影,容易分辨,见于肺结核、矽肺、淋巴结钙化等病变。

2 胸膜病变

2.1 胸腔积液 游离性胸腔积液:积液量达到250ml时肋膈角变钝当即也大第2肋骨上缘时,患侧肺野呈均匀密度影,肋间隙增宽,纵膈向健侧移位,患侧横膈下移;叶间积液:位于叶间隔部位的梭形影,边缘清晰;肺底积液:肺下缘呈圆顶形改变,肋膈角锐利。

2.2 气胸与液气胸 少量气胸时可见线状被压缩的肺缘,线外肺组织密度变低;大量气胸时,肺野密度降低,压缩的肺组织呈密度均匀增大的软组织影,肋间隙增宽,横隔下移。

2.3 胸膜肥厚、粘连和钙化:局限性:近可以看见肋膈角变平;广泛性:肋间隙变窄、胸廓塌陷,横膈上移且顶部扁平,肋膈角变直。

2.4 胸膜肿块 与胸壁成钝角相交的半球形或不规则肿块,边缘清楚。

3 纵隔改变 可出现纵隔增宽,纵隔肿块、纵膈移位、纵隔摆动等病变。

4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且种类繁多,仅仅依靠特格检查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有时很难确诊,必须依靠辅助检查。由于胸部具有很好的自然对比,因此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辅助手段[2]。胸部X线片作为最常用的胸部辅助检查手段,可以为确诊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

任何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变化均体现在各种基本病变上,掌握X线片基本病变是诊断疾病的基础。我院影像科通过总结本院病历,整理出一套较完整的呼吸系统X线基本病变资料,希望可以为临床工作着在诊断疾病上提供一些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文英. 胸部基本病变 X 线表现分析研究[J].中国营养保健,2012,8(下):2946-2947.

篇6

【关键词】 疾病报告;住院期间审核;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78.2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2-0147-02

Inpatients Disease Composition Among Students in Shandong University/XIE Ying-hui, QIU Li-ping.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250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sease composition of inpatient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ir health promo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international disease categorization(ICD-9), the disease of student inpatients had been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from March in 2002 to December in 2005. Results The main diseases in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fectious diseases, diseases of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diseases of genitourinary system, injury and diseases of five senses organ. The leading three diseases were digestive disease, infectious disease and respiratory disea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percentage was 22.08%, 17.06% and 12.84%. The percentage of accidental injury was rather high. Conclusion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diseases of digestive system,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diseases of respiratory.Meanwhile, improvement of safety consciousness and avoidance of accidental injuries are also important.

【Key words】 Disease notification;Concurrent review;Students

【作者简介】 谢英慧(1958- ),女,山东临沂人,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高校医院管理和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校医院,济南 250100。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社会各阶层的基本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其中也包括人们的身体状况、疾病的流行趋势以及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了解和掌握这些变化规律,对于保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山东大学近几年在校大学生因病住院情况的分析,了解和掌握在校大学生住院疾病谱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2002年3月开始,山东大学为所有计划内招生的在校大学生实施了学生住院医疗保险。资料来源于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的全部住院医疗保险登记。

1.2 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9) 对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同时与社会医院住院疾病进行比较。

2 结果

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共统计住院大学生1 893人次,其疾病构成见表1。大学生因病住院的前3位疾病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这3类疾病病种构成见表2~4。

3 讨论

山东大学是一所涵盖文、理、工、医类的综合性大学,面向全国招生,连续4 a的大学生住院资料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学校为所有计划内招生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学生住院医疗保险,避免了学生因各种原因而不愿意投保或因为疾病的轻重缓急不同而选择不同医院所造成的统计偏差。

对4 a中1 893例大学生住院资料的综合分析显示,当前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疾病主要为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外伤和五官科疾病,而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这与综合医院疾病排序有明显的不同[1-2],同时与大学生门诊常见疾病也有明显的变化[3]。

消化系统疾病在所有住院疾病中高居榜首,而排在消化系统疾病前3位的依次为阑尾炎、肛周病变和溃疡穿孔或出血。阑尾炎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该病的好发年龄有关,而溃疡病和肛周病变则与生活不规律,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低纤维素等饮食习惯,以及平时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因此,教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平衡膳食,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将会有助于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

传染病位于住院疾病的第2位,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由于全国各地近十几年来普遍重视了对青少年乙肝疫苗的接种,使乙型肝炎的发病率较过去明显下降[4-5],但肺结核、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却在不断上升。

高校内传染病发病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大学生普遍采取集体生活方式,日常密切接触,容易造成传染病流行或爆发;(2)大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和民族,且每年的2个假期使其流动性增大,容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且不利于传染病的控制;(3)症状较轻的传染病病人或处于传染病潜伏期的病人,由于缺乏明显的症状而不容易被发现,这一部分病人往往是导致校内传染病发生的重要传染源;(4)学生对常见传染病知识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预防传染病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开设健康教育课,有针对性地进行卫生知识讲座,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防病意识,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同时,各高校医院要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疫苗接种工作。

因各种外伤而住院的人数虽然不在住院排序的前列,但大学生因意外而导致的伤害不容忽视。调查结果显示,在外伤住院的212例病例中,骨折占了74.06%,对学生造成的危害较大,后遗伤残较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甚至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应把对伤害的防范列入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内容,强化防范意识,使其学会和掌握各种急救常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和掌握自救、急救与互救, 将突发事件的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建立规范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也是防范大学生伤害发生应该重视的问题。

调查结果还显示,因精神障碍住院的患者仅占同期在校大学生的0.14‰和全部住院病人的0.98%,明显低于文献报道[6]。这可能与近几年来该校重视和加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积极进行心理咨询等措施有关。

4 参考文献

[1] 姚炯.16 613例住院病人疾病分类的秩和比分析.中国病案,2005,6(5):38-39.

[2] 梁小维,李国佩,游泳.1995-2004年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中国医院统计,2005,12(2):187-188.

[3] 樊秀云,陈金红.2002-2003学年大学生门诊常见疾病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8):705.

[4] 麦浩.桂林市2002年度学校传染病疫情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625.

[5] 成洪旗,于秋燕,杨华.济南市急性传染病发病与死亡动态分析.职业与健康,2001,17(4):85-86.

篇7

[关键词] 疾病谱;出院患者;三甲医院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b)-135-03

随着社会生活模式的改变、人们工作压力的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变化,而且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出院患者的疾病谱是不同的。我国地域广阔,气候、环境差异较大,疾病的发病情况不一[1-2],各地只有针对本地区的医疗特点进行出院患者的资料分析和研究,了解当地出院患者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和分布规律,才能为当地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卫生决策、合理安排卫生资源、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医疗需求提供科学依据[3]。本文旨在对海南省三甲医院2003~2007年出院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三甲医院出院患者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和分布规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海南省6家三甲医院中随机抽查出3家(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以这3家单位 2003~2007年5年间出院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总例数为361 310例,其中,男性193 378例,女性167 932例,性别比例为1.15∶1;儿童(≤14岁)出院患者总例数为47 332例,老年(≥65岁)出院患者总例数为97 460例;出院死亡总例数为2 806例。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3家单位 2003~2007年这5年间全部出院患者的系统疾病、肿瘤患病、死因情况。应用数据库软件Visaul Foxpro6.0编制程序录入数据并进行双录校验,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0.0版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出院患者情况

出院患者总例数5年间呈逐年增加趋势(表1),其中,尤其以老年患者增加为剧,男女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8.192,P=0.001)。

将出院患者疾病按性别进行排序(表2)可知,男性前3位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女性前3位疾病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肿瘤,循环系统疾病。

对儿童和老年出院患者疾病类型进行排序(表3),可知,儿童前3位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老人前3位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

总出院患者前5位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对总出院患者前5位疾病进行动态数列分析,结果见表4。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5年的环比发展速度都>1;损伤和中毒,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5年的环比发展速度除2005年<1,其余的都>1。前5位疾病的平均增长速度:循环系统疾病为19%,呼吸系统疾病为10%,肿瘤为13%,损伤和中毒为4%,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为7%。

2.2 死亡病例情况

由表5可知,2003~2007年度出院死亡病例数共2 806例,病死例数占总出院患者人数的7.8%。另外,死亡病例最多的是循环系统疾病,共647例;其次是肿瘤,共578例;第3位的是损伤和中毒,共432例。

2.3 出院恶性肿瘤病例情况

由表6可知,2003~2007年度恶性肿瘤出院患者总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5年总病例数达22 401例,性别比为1.63∶1(男∶女)。

其中,男性前3位肿瘤为:气管、支气管、肺恶性肿瘤,肝恶性肿瘤,鼻咽、喉恶性肿瘤;女性前3位肿瘤为:泌尿生殖恶性肿瘤,气管、支气管、肺恶性肿瘤,肝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出院总例数前3位疾病为:气管、支气管、肺恶性肿瘤,肝恶性肿瘤,肠道恶性肿瘤。见表7。

3 讨论

循环系统疾病高居首位,占总出院患者数的15.14%,而且以19%的速度增长,另外,循环系统疾病在老年出院患者中占到34.71%,这也是死亡病例中的首要原因,与国内吴官尚等[4]研究的恶性肿瘤占第1位不一致。这也是我国步入老年社会的必然结果,人进入老年后,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活动能力逐渐减退,免疫力低下,疾病增多,老年患者已成为医院的重要服务对象[5],因此,加强老年人的预防保健工作势在必行。呼吸系统疾病居高不下,从于挽平等[6]研究的1998~2002年出院患者疾病谱中的第3位跃居第2位,而且恶性肿瘤中以气管、支气管、肺恶性肿瘤占第1位,与王志强[7]的研究一致,且本次调查在女性中是第2位,这与海南的空气质量、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妇女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不相吻合,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女性出院患者以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居首位,分析女性恶性肿瘤排序,发现泌尿生殖恶性肿瘤是第1位,说明要积极开展妇女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儿童出院患者中损伤和中毒占第2位,提示学校应该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刘秀英,刘奋忠.我县2001~2005年住院患者疾病谱变化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7,24(3):329-330.

[2]杨建南,李世云.四川省城市医院与县医院住院疾病谱对比分析[J].中国病案,2008,9(7):39-41.

[3]王俏.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疾病谱的国内外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6):207-208.

[4]吴官尚,赵英男.常见恶性肿瘤的流行情况[J].肿瘤的流行,2006,3:1-2.

[5]鄂苏霞.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24.

[6]于挽平,郑促伟,王平根.海南省住院患者疾病谱抽样调查及疾病趋势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6,23(3):235-236.

篇8

关键词:胸疼;临床;诊治

胸疼是急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可是胸疼病因复杂,其临床危险性有较大的差异,又没有统一的诊治标准,如何快速准确的识别出胸疼患者中的高危患者,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救治,本文作者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疼患者14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以胸疼为主诉患者147例,其中,男66例,女81例,年龄16~87岁,平均(56.3±2.3)岁,病程1h~10d。

1.2方法

1.2.1临床诊断 ①严格按照胸痛中心制定的胸痛诊治流程对患者进行诊治;②对所有患者10min之内完成第1次心电图检查,30min内完成生化项目化验;③对怀疑有高危病情的患者,60min内复查心电图并进行CT、核磁检查或主动脉造影。

1.2.2临床救治 ①对确诊心绞痛患者立即给予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吸氧和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有效药物进行治疗;②对确诊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绝对卧床、吸氧、止痛及300mg阿斯匹林嚼服、硝酸甘油含服、抗凝、抗栓治疗;③对其他确诊患者进行对因和对症治疗。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数据均由SPSS13.0统计软件管理分析,P

2 结果

2.1 147例胸疼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心源性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经确诊救治,147例胸疼患者中,不稳定性心绞痛36例,治愈出院35例,保守治疗观察1例;稳定性心绞痛24例,治愈出院24例;急性心肌梗死39例,治愈出院37例,保守治疗观察2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治愈10例,保守治疗观察1例;高危非心源性胸痛10例,治愈9例,1例主动脉夹层破裂患者抢救无效于入院42h后死亡;骨胳系统疾病患者15例,消化系统疾病12例均在有效治疗后出院。

3 讨论

胸痛是一种常见症状,炎症、外伤、肿瘤等都能引起胸部疼痛。而胸部的原发病灶是胸疼的最主要诱因。

3.1心血管疾病 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胸痛又叫心源性胸痛,心肌缺血、缺氧都能引起心源性胸疼,对此类患者要快速诊断治疗,否则有引起患者猝死的可能。这种胸痛定位不确切,在心前区和胸骨后表现为压迫性的胸闷痛和撕裂样痛;左肩、后背、左胸壁内侧有放射性疼痛。心肌梗死时,疼痛加强切持续时间长,含硝酸甘油后缓解。临床上可由医生结合心电图、心肌酶、冠动脉造影检查确诊。

3.2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肺组织没有感觉神经,所以引起胸疼的原因就是肺脏病变侵及壁层胸膜。此类疼痛由胸部向肩部和腹部放射,在深呼吸和咳嗽时疼痛加剧,常见于肺炎、胸膜炎、胸膜肿瘤等疾病。

3.3腹腔脏器病变 腹腔脏器病变引起的胸部疼痛虽然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可极易引起漏诊和误诊。此类病症具有发病快、进展快、变化快的特点,如果没有有效治疗,可危急患者生命。

综上所述,急性胸疼虽然存在高危致命性疾病,病因复杂,可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临床医生只要有效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仪器检查结果就能够对高危病症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吴晓新,陈墩帆,闰春江,等.813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分析 [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20(6):366-368.

篇9

【摘要】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钙血症不同病因在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中的分布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住院患者中出现高钙血症的280例中老年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对不同病因中老年高钙血症患者的年龄和血钙浓度进行比较。结果280例高钙血症中老年患者中包括恶性肿瘤99例、泌尿系统疾病61例、循环系统疾病37例、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20例、呼吸系统疾病19例、内分泌和代谢疾病18例、消化系统疾病17例、结缔组织病5例、骨折4例。140例45~59岁高钙血症患者中包括泌尿系统疾病48例、恶性肿瘤40例、循环系统疾病16例和其他系统疾病36例;140例60岁以上高钙血症患者中包括恶性肿瘤59例、循环系统疾病21例、呼吸系统疾病14例、泌尿系统疾病13例、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12例和其他系统疾病21例。不同病因高钙血症患者年龄和血钙浓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老年人高钙血症病因中某些严重疾病如尿毒症或恶性肿瘤占很大比例,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测血钙浓度,对寻找原发病、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钙血症;中老年;年龄;性别

人体99%以上的钙以磷酸钙或碳酸钙的形式存在于骨骼中,血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清中,其含量约占人体钙的0.1%〔1〕。正常成人血清总钙参考范围为2.25~2.75 mmol/L,血钙大于2.75 mmol/L称为高钙血症〔2〕。高钙血症在临床虽不常见,却往往是某些严重疾病和恶性肿瘤的一种表现。本文回顾性分析高钙血症的中老年住院患者的疾病类型和血钙测定结果,探讨中老年患者高钙血症病因的临床规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中老年患者280例,均符合高钙血症诊断标准,血清总钙大于2.75 mmol/L〔2〕。其中男135例,女145例,年龄45~95〔平均(61.3±11.0)〕岁,血钙浓度2.76~8.71 mmol/L。

1.2方法血清钙离子测定采用美国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质控品均为Beckman Coulter公司原装进口。采用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当样品缓冲混合液接触钙测量电极时,样品中的钙离子与钙测量电极发生离子交换,使电极电势发生变化,在样品测量后将含有钠、钾、氯离子的电解质参比液加入流动池中,发生同样的离子交换过程,根据样品和参比液之间的电势差计算出样品中的钙浓度。每日同时检测3个水平的质控血清,质控结果在控再分析患者样本。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数据用x±s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q检验。

2结果

2.1280例高钙血症中老年患者疾病类型(1)恶性肿瘤:99例,其中肺癌27例、多发性骨髓瘤20例、肝癌10例、脑肿瘤8例、肠癌7例、乳腺癌6例、甲状旁腺恶性肿瘤3例、膀胱癌3例、胃癌3例、食管癌2例、白血病2例、恶性淋巴瘤2例、甲状腺癌1例、卵巢癌1例、前列腺癌1例、肾恶性肿瘤1例、胰腺癌1例、纵隔恶性肿瘤1例。(2)泌尿系统疾病:61例,其中尿毒症55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间质性肾炎2例、输尿管结石2例。(3)循环系统疾病:37例,其中心脏瓣膜疾病15例、冠心病11例、心肌梗死4例、高血压Ⅲ级3例、病态窦性综合征1例、房室传导阻滞1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1例。(4)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20例,其中脑梗死11例、脑出血5例、颈内动脉动脉瘤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主动脉夹层1例。(5)呼吸系统疾病:19例,其中肺炎1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7例、间质性肺炎1例。(6)内分泌和代谢疾病:18例,其中糖尿病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甲状旁腺良性肿瘤2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例、双侧肾上腺结节增生1例、前列腺增生1例、乳房良性肿瘤1例、结节性黄色瘤1例。(7)消化系统疾病:17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4例、急性胰腺炎3例、药物性肝炎2例、梗阻性黄疸2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2例、胆总管结石伴慢性胆囊炎1例、肠梗阻1例,肠坏疽1例、肝脓肿1例。(8)结缔组织病:5例,其中狼疮性肾炎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淋巴性水肿1例。

(9)骨折:4例。

2.2各疾病类型中老年高钙血症患者年龄和性别分布见表1。表1各疾病类型中老年高钙血症患者年龄和性别分布

2.3各疾病类型中老年高钙血症患者年龄和血钙浓度比较见表2。年龄方差分析:F=7.115,P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血钙浓度方差分析:F=4.418,P泌尿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骨折>泌尿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表2各疾病类型中老年高钙血症患者年龄和血钙浓度比较

3讨论

高钙血症在临床不常见,大多无特征性症状。老年人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尚不清楚。有报道高钙血症可能是某种严重疾病和恶性肿瘤的一种表现,年龄大于50岁人群应每2年进行一次血钙测定〔1〕。人体内调节血钙水平的器官是肠、骨和肾。许多调节钙代谢的激素也是通过这三大器官发挥作用的〔2〕。血钙增高常见的原因及机制有:①溶骨作用增强,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病如变形性骨炎、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如肺癌、多发性骨髓瘤、肾癌、急性白血病等各种恶性肿瘤等);②恶性肿瘤高钙血症还与产生的多种生物因子引起骨吸收增加有关;③肾功能损害,见于急、慢性性肾功能不全,钙排出减少;④钙摄入过多,如静脉输入钙过多、饮用大量牛奶;⑤吸收增加,如大量应用维生素D、溃疡病长期应用碱性药物等〔3〕。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出现高钙血症的中老年住院患者的血钙测定结果,并对中、老年人高钙血症的疾病类型进行了整理和对比,探讨中老年人高钙血症病因的临床规律,对临床分析中老年人高钙血症的病因有一定参考价值。结果表明,高钙血症中老年患者疾病类型所占比例较高的分别是恶性肿瘤99例(35.4%)、泌尿系统疾病61例(21.8%)、循环系统疾病37例(13.2%)。99例恶性肿瘤中包括肺癌27例和多发性骨髓瘤20例,二者是高钙血症中老年患者多见的恶性肿瘤类型。61例泌尿系统疾病中,55例均为尿毒症患者,可见尿毒症在中老年患者高钙血症中非常多见。37例循环系统疾病中病例数较多的是心脏瓣膜疾病15例和冠心病11例。20例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中脑血管意外占85%,包括脑梗死11例、脑出血5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此外,中老年患者高钙血症在呼吸系统疾病(6.8%)、内分泌和代谢疾病(6.4%)、消化系统疾病(6.1%)均可出现,而结缔组织病和骨折在本研究中少见,仅占1.8%和1.4%。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口年龄结构划分的标准为45~59岁中年人,60岁以上为老年人。本研究发现,140例45~59岁中年高钙血症中,泌尿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循环系统疾病为主要病因,其他系统疾病较少见。而140例60岁以上老年人高钙血症最重要的病因是恶性肿瘤(59例,占42.1%),其次为循环系统疾病(21例),呼吸系统疾病(14例)、泌尿系统疾病(13例)、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12例)所占比例基本相同,其他系统疾病少见。横向比较60岁以上老年与45~59岁中年患者高钙血症病因可见,老年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的比例均升高,尤其是恶性肿瘤,

而泌尿系统疾病的比例显著下降。总之,多种疾病可以出现高钙血症,中老年人高钙血症往往提示存在某些严重疾病或恶性肿瘤,因此,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测血钙浓度,一旦发现高钙血症,应积极寻找原发病,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潘祥林,康熙雄,等.诊断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7.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004年1月~2008年12月儿科门诊呼吸系统患者438例做肺炎支原体检测,其中男性221例,女性217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5岁。

1.2方法由检验人员在家长配合下用无菌咽拭子取患儿咽分泌物,(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取深部痰处理后)接种于液体培养基。检测试剂:中国开封利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置37℃温箱培养24~48h观察结果,培养基澄清由棕红色变翠绿色判断为阳性,培养基不变色判断为阴性。必要时做PCR加以确证。

2结果

438例肺炎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96例(占21.92%)。

2.196例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2.2113例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与年龄的关系

.3113例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与季节的关系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