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管理经济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管理经济学

篇1

关键词:经济学;财务管理;分支结构;发展举措

由于会计和经济学本身关联极为缜密,所以在新时代下微观经济学不断改良背景下,一类创新形式的财务管理理论开始在现代不同业务类型、规模的企业中得到大力推广沿用,特别是在资本预算、资本结构和股息决策作用下,令现代企业财务决策逐渐构筑起完善形式的实证理论。由此看来,针对经济和管理学理论在企业革新发展路程中的应用细节,加以系统化论证,是凸显日后我国各类企业财务管理绩效水准的必经之路,因此应该引起相关企业主管的全面关注。

一、经济学革新发展的整体历程考察研究

经济学发展持续经历着四个历程。相关细节内容将具体如下所示:首先,便是经济学科初始性衍生历程。具体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重商主义学术研究成果和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交互式作用下衍生变革的。持续到16世纪过后转变为一类独立形态的学科内容,随后更在19世纪上半期顺势延展出多元化经济学派别,其中研究成就最为丰厚的莫过于,马尔萨斯和萨伊发表的结论。其次,时限维持在19~20世纪70年代,并且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由于西方资本主义革新速率不断加快,同步状况下令传统形式的经济学产生强烈变动迹象,包括边际分析方式、价值论、历史和制度等学术研究团队得以壮大,其中成就地位最为突出的莫过于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并且在二战结束之后被整改定义为微观经济学。再次,主要是持续到20世纪末,在该类研究阶段中,包括货币主义、公共选择学派等理论广泛交织,尤其是经过创新形式的制度经济学支持作用下,一时间令经济学赢取了更为强劲的深入拓展机遇。最后,便是21世纪初期持续到现阶段,正是在新时期网络信息技术影响范围内,包括不同类型经济学科内容得以大范围吸纳融合,为现代企业可持续运营发展提供极为丰富的指导性线索,特别是理论、应用经济学内容,如今更是在我国异质化产业领域之中得以深度开发拓展。

二、财务管理相关性理论内容和关键性发展细节的解析

涉及财务管理理论,主要是在传统形式的会计和制度、宏微观、产权经济学体系架构之中转变而来,同步状况下更得到统计、概率、运筹等专业学科理论基础的指导辅助功效。正是在此类复杂化历史背景控制范围内,资产组合、资本结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市场监督管理实效、期权定价等学科内容相继衍生,这部分财务经济理论经过长期的创新调试,将愈加清晰地映射出微观经济学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沿用中的特殊支持贡献形式。至于后续的内容便是针对此类财务管理理论模块和经济学革新发展的紧密关联程度加以精细化校验评估:

(一)财务经济学的概念和核心存在意义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可以细化为基础性和应用性理论两大结构单元,其中基础性财务管理理论,就是在上述强调的微观经济学体系下延展而来;相比之下,应用性财务管理理论,主张针对企业财务一切财务控制实践模式加以全方位关注。透过宏观角度观察,财务管理理论中的企业和微观经济学体系下的厂商,企业投资结构和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理论效应等,呈现极为显著的趋同迹象。由此可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确是透过微观经济学中演变发展而来,尤其是在财务资源供应量不足和主体理性操控环境下,有关以往时刻出现的企业财务资源筹资、沿用、分配、回收等限制性危机,可以深度沿用诸多经济学优化模型和均衡调试手段予以消除。整个工序流程中,市场监督控制体制必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掌控效用,不过其初衷始终是为广大企业赢取合理数量的经济效益。

(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下的核心指导性内容

以上诸多历史经验验证,正是在多元化会计和经济学学科支持作用下,企业财务监督控制理论内容才得以不断健全修缮,其间具体沿用的经济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宏观、制度等类型经济学内容,并且经过现代丰富的概率、运筹学专业学术成就交织影响下,令现代财务经济理论变得更加健全完整。单纯拿马克威茨和其阐述的资产组合理论为例,其具体衍生时间在1952年,研究历程中灵活地支配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和方差,在后续阶段中联合原有理论结构令资产组合内容得到不同层次的丰富。之所以称其为资产组合理论,就是因为其主张联合众多投资商家决策,进行对应资产灵活配置,这类现象则完全可以理解为现代有价证券投资概念的初始形态。其督促各类投资商家时刻保留独特的发展视角,可以利用不同技术途径精确化验证评估市场一切投资风险问题,进一步为后续资产资源有序分配、融合,提供愈加宝贵的校正性意见。

三、结语

依照以上内容论述,财务管理理论和微观经济学的确存在深刻的依赖关系,如资产组合、期权定价和市场效率等理论内容,都可以说是现代各类企业财务管理科学性的标准性指导线索。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环节中,需要愈加灵活地沿用经济学和财务管理中的各类关键性理论内容,至此将财务资产支持效用发挥到极致状态。

作者:李可欣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参考文献:

[1]吕文文.探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02):90-105.

[2]符蓉.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热点及趋势[J].财会月刊,2014,15(05):77-83.

篇2

但是,经过事后验证,人们发现,仅仅依靠以大样本公开数据为对象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研究金融经济学公司财务领域现象,以及其背后的经济因素和原理远远不够。西方金融经济学学术界逐渐采用临床诊断方法(ClinicalResearch)。

临床诊断方法的特点字串1

临床诊断的研究思路和基本规范与传统大样本计量实证研究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其特点如下:

首先,在研究作用和目的上,传统统计检验实证研究往往以检验金融经济学理论为主;而临床诊断研究可以验证理论假说,但更主要的是弥补大样本实证研究的不足,从实际参与者中获得有价值的实践信息,提供对企业和个体行为环境的丰富理解,为理论和大样本统计检验提出新的思想、问题和研究线索。

其次,在研究对象数量方面,传统的统计检验实证研究对象为大样本;而临床诊断研究则根据研究目的设置样本,从一两个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但大多数情况下,研究对象关注一个或少数案例。

第三,在数据收集方式上,传统实证研究通常被动地依靠公开标准化的数据;而临床诊断研究的数据收集更为主动,需要获得与样本或事件相关的非公开信息,包括公司内部文件、管理报告、会议记录等,还要访谈事件决策过程中的参与者。

第四,在样本分析方面,传统的统计检验研究注重样本数据的收集和数据的数学处理,难以考察不能量化的因素的影响;而临床诊断研究不仅进行数据分析,还包括对样本事件的背景、发展演变过程调查访问等,深入考察不能量化的因素的影响。

第五,临床诊断应用时可以同时采用事件分析和长期业绩法,以考察样本企业事件的短期市场反映和长期实际运行结果。

临床诊断方法的关键在于选择研究对象。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统计学角度的样本有偏问题;另一方面,不宜选择太早的样本事件,避免企业内部调查和访谈时当事人难以回忆事件背景细节,使临床诊断的内部调查信息内容和价值打折扣。

在我国的应用价值

与20世纪80年代经济改革、开放和发展带动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引入、消化吸收和繁荣一样,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证券化程度的提高、工商管理教育的兴起促进了对金融经济学理论、实证研究方法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金融经济学领域的大样本计量检验实证研究开始活跃,实证研究的学术规范正在形成。到目前为止,产生了一批以国内证券市场及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成果。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是在法制规范不完善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包括:1.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非上市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占绝对控股地位;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大样本计量检验研究依据的公开信息非常有限;3.股票市场庄家操纵市场的行为比较普遍,股票价格与内在价值脱节严重,股票价格变化不能反映企业价值;4.证券市场发展和规范方面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发展环境变化快。多种因素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客观上制约了传统的大样本实证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加上一些误用,使人们产生实证研究有迎合大样本计量检验方法、流于形式的感觉。

篇3

龙州市地处鲁东南,总面积平方公里,辖处乡镇(街道),个行政村,万人口。年撤县建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沿海开放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和乡村城市化试点市。去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其中地方收入亿元;有家企业利税过千万元,其中家利税过亿。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财政总收入亿元,其中地方收入亿元,分别增长和;全市新上投资过千万版权所有元的大项目项,其中过亿元的项;在国家四部委最近公布的(上级市)市家大型工交企业中,龙州有家。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主题,深入贯彻“一法三规一条例”,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后进促平衡,抓改革上水平,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首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称号。近两年,我们适应新形势要求,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全市计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去年,全市计划生育率、晚婚率分别达到和,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一、创新思维,把信息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计生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首先,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龙州市的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一直比较健康。年,我们创造的规范化管理、系列化服务经验,在全省推广;年,我市被命名为全省个“优质服务先进市”之一。这既是上级对我市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更大发展,成为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后,我们审时度势,大胆改革,确定在计生部门大力推行信息化,以信息化拉动计生整体工作上水平、上档次。

其次,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政府提速的要求。人口与计划生育,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计生工作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必须创新思维,与时俱进,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政府提速”的战略决策,为我们加快政府工作信息化进程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市的计划生育工作基础较好,理应走在全市信息化建设的前面,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为提高政府电子政务水平做出贡献。

再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计生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相比,同群众关系最直接也最敏感,工作千头万绪。搞好信息化建设,能够让群众对计生部门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有利于改进部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通过网络传递,有利于增强推行政令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宏观决策水平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龙州经济不断发展,先后创造了诸如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企业产权改革、农业产业化等成功经验,得到了中央和省、市委的充分肯定。为推动全市经济更快发展,今年以来,围绕落实省委和(上级市)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提出了“到××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年基础上翻一番”、“市内赶寿光、省内上位次、国内进百强”等一系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正确的决策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作保证;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的因素是关键。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不单纯是降低生育水平,还包括提高人口素质、应对人口老龄化、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缓解就业压力、加快脱贫致富等诸多经济社会问题。推进计生工作信息化,既可以在政府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又能快捷、准确地为党委政府提供有关依据,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突出重点,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为确保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我们坚持和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领导到位。对计划生育工作,龙州历届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市委、市政府把计划生育工作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坚持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在听取计生工作汇报时,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重点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同志经常到计生部门现场办公,检查指导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是投入到位。在人员配备上,面对机构精简、编制压缩的大环境,为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正常开展,市里坚持每年都分配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到计生部门工作。近两年来,版权所有共为计生系统增编设岗人。在经费投入上,我们舍得花钱,采取市财政拨一点、乡镇(街道)出一点、村(居)挤一点的办法,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以保证工作需要。去年以来,全市累计投资多万元,其中市乡财政拨款万元,用于市、乡两级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市处乡镇(街道)计生办都至少配备了台微机,并在处重点乡镇(街道)配备了电子触摸屏,全市已有个行政村配备了微机。完善的硬件及网络设施,为新形势下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是协调到位。为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定期调度电信、电力等有关部门,在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网络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对计生部门予以重点倾斜。近两年,市里共召开有关计生信息化建设的调度会、座谈会等多次;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又分片召开了全市计生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调度信息化建设。为充分发挥计划生育信息网络的宣传教育功能,年上半年,市里协调教育系统开通了校园人口网,在初、高中在校学生中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和性健康方面的教育,受到了广大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成效明显,工作水平社会效益全面提升

篇4

一、我中心流动人口管理现状

目前我中心有外来流动人口约300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约140人)占全中心员工的45%,外来流动人口来我中心主要从事食堂一线生产,分布呈不均匀状态,主要分布在学生一食堂、学生二食堂、学生三食堂、清真食堂、东苑食堂、北区食堂等6个经营实体。一些险、脏、累、苦的工作都离不开外来流动人员。在我中心集中体现在厨师、勤杂工、食堂服务员、食堂保洁员等。外来流动人口特点:一是来源广泛,主要集中武汉周边的江夏区、黄陂区、蔡甸区、鄂州市等乡镇,也有来自河南、江西等其他各省市。二是文化程度偏低。外来人口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挣钱,文化程度一般都不高。

二、对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建设的发展,常住人口流动化、流动人口常住化这一问题在城镇建设发展中逐渐凸显出来,我中心把做好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做好全中心计生流动人口管理的指导思想。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教育和管理体系。我中心十分重视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针对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多、分布广、素质偏低、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上下结合,建立教育管理工作体系,成立了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各单位(食堂)流动人口的指导、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心领导带头、计生干部等小组成员组成,特别是加强对已婚育龄对象的管理,避免成为计划生育管理中的“盲点”,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是建立健全本中心内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和档案资料,严把“管理关”。流动人口具有特殊性,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要使其做到规范有序,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整、详尽、合情、合理的管理制度及档案备案制度。我中心实行新员工上岗填写员工登记表,外来流动人口一律登记备案并交计生证,外来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必须填写计划生育信息表,使我中心务工的流动人口的管理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中心管理制度先进,档案资料全部采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模式,起到了更高效、更便捷的为员工服务的作用。

3、转变观念,注重服务。我中心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变单纯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为“服务与管理并重,注重搞好服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住房体制。外来人口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外出打工挣钱的,但武汉市现在市场上的房屋租金居高不下,无疑给外来流动人口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我中心考虑到为了减轻外来员工的经济负担,我中心为其提供宿舍,每人每月只收取40元,对自行解决住宿问题的职工,中心每人每月发放40元补贴。同时也为了使其生活环境更安全,舒适,中心专门在员工寝室一楼配备了值班人员,并有专人负责打扫寝室楼道及卫生间,在细节上关爱外来务工员工。

②免费供餐。我中心以各个食堂(单位)为主体,分别为我中心流动人口解决就餐问题,更大程度上减少员工的生活负担。

③系统培训。我中心为每一个来我中心工作的流动人口提供免费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机械操作安全规范》、《职业道德教育》、《食品卫生“五四”制》、《员工手册》等基础培训内容,使员工专业素质得到提高,为其更好的适应工作增强了信心。

④完善的体检系统-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保驾护航。为关爱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我中心每年开展免费“三查服务”,切实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三查”中发现问题的流动人口,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员工,学校统一与省妇幼协商,员工可按成本费进行进一步确诊。

⑤丰富的业余活动,让我中心流动人口感觉到“家”带来的快乐。每年我中心都会开展员工冬季运动会,比赛项目有长跑、拔河、象棋、拖拉机、2人3足等,我中心所有员工均可参加,并为获奖员工颁发奖品,以兹鼓励。今年,我中心还为员工举办了“厨艺大比拼”增进员工交流,提高其业务水平,同样也为鼓励员工,给每位获奖员工颁奖。

篇5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财务管理型;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12-02

厚基础、宽口径培养人才曾是大多数高校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曾是被高等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条人才培养的“铁律”。然而,笔者多次参加校企合作论坛,与用人单位接触后发现,用人单位普遍希望高等学校改变宽口径人才培养的思路,压缩不必要的课程,针对企业实际培养企业岗位设置所需的相关人才。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尺度归根到底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依据主要是高校毕业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要力量,也是本科教学型经济类高校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这对高校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民营企业机制灵活、机构精简,往往要求一人身兼数职。因此用人上要求知识结构多样化。同时,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规模较小,无力承担较高的人力资源投入,因此用人上还要求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即“拿来就能用”。

在经济学专业毕业生需求的社会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需要具备经济学综合知识的高端人才。现实的困境是,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时因为没有必备的基础技能,尤其是财务技能,因而在就业时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用人单位尤其是民营企业也认为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不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学生。然而,到了一定层次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遇到了缺乏扎实的经济学综合知识的瓶颈,无法上升到高端人才序列。为使以理论见长的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具有实务动手能力,培养方案设计时应改革经济学教学内容,增加财务管理、会计方面的课程比重,提出了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建设方向。为使经济学专业的理论功底不因加入财务管理课程而减弱,我们提出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课内不足导师弥补。为此,我们提出了经济学专业改革的“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

一、改进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以“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为自己的培养目标。“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作为复合型人才,在坚实的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拥有丰富的财务管理学知识,为未来能够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的财会专家奠定了基础。“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应具备未来财务总监应具备的能力:制度设计能力、战略执行能力、价值创造能力、风险规避能力。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包括: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数学、会计学、财务学、审计学、外语和人文知识,具备应有的社交能力。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决定着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要求改革传统的“理论型”、“宏观型”经济学人才培养方案,紧跟学术和实务前沿,构筑动态的“财务管理型”人才培养方案。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管理学、经济学、经济法、税法等专业和专业发展课的基础上,逐步设学科入门指导、专业研究方法入门、专业案例研究、ERP软件操作、ERP沙盘模拟实验、税务筹划、管理咨询、财务分析、风险管理、财务危机管理、资本运作、资金筹划、公司治理、智力资本会计、作业成本管理、反倾销会计等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结合的选修课程,以此增强学生的职业实务技能。

二、开展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的在校课时是有限的。当财务管理类课程占据了大量的课时后,原有的经济学理论课的课时势必减少。为避免“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变成“财务管理专业”,我们认为,应该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来解决这一矛盾。一是加强多媒体授课频度,提高授课效率,减少各科的课时。二是课内不足课外弥补,对于可以通过自学的基础性、理论性科目,尽量采用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教学模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本科生导师制的引入不仅能有效夯实低年级学生的理论功底,也有助于这些学生进入高年级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跟随导师亦步亦趋地掌握实务技能。这就是我们所称的实务导师制。实务导师制保证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与导师联系,随时解决学校学习与实务前沿的结合问题。实务导师可以不定期、以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包括实习性指导、业务性指导以及创新性指导。实务导师制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务工作相结合,对所学的专业形成感性认识。学生可以应用专业知识协助实务导师做一些具体工作,协助解决一些具体业务问题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应在培养计划中设创新学分,鼓励本科生导师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各类经济管理方面的竞赛,开展“竞赛教育”。“竞赛教育”一方面促进参赛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得以整合、优化,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使导师及时了解所指导学生的水平,完善导师对学生的培养。

三、管理与运行机制的改革

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师同时也是学生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结合,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使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成为导师课题的子课题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与优秀率。导师应在学生入学之初,为所指导学生讲授专业研究方法入门,为本科生做好“写”的准备。在各科的课堂教学中,应推广“设问式”教学,改革以书本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设问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相关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整合和迁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课程综合设计等课程的知识整合作用。管理会计使学生利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知识为企业的管理活动服务,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课程综合设计是将学生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相关知识和非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成为真正的“雄鹰式人才”。日常教学管理中应开展教风、学风调查与反馈,保证“教”、“学”关系良性发展。每学期开学第三周与第十四周进行教风学风反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和促进“教”、“学”关系良性发展。为“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教学互动基础。

四、结语

本科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外乎服务地方、联系行业、面向全国,培养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适应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较强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为了寻找适合该目标的培养模式与途径,解决高校大众化教育引发的种种问题,比如,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对社会的感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在社会中地位和价值,对专业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对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较差等;我们结合经济学学科的特点与定位设计了“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该模式以经济学本科专业为对象,以“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开设学科入门指导、专业研究方法入门、专业案例、课程综合设计等课程和增设创新学分等为主要内容的培养方案改革,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推广“设问式”教学方式,开展竞赛教育。“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相对于只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在专业意识、专业思维和专业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快速融入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真正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在低年级时,以本科生导师制来培育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宽口径”。在高年级时,以“财务管理型”定向深化经济学专业深度,并通过实务导师制促进人才培养应无限接近真实的市场环境。如此,“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促使一专多能不停留于浅尝辄止的“全才”,解决了人才培养宽口径与专业深度的矛盾,并使人才培养无限接近真实的市场环境。

篇6

一、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一)院校两级体制改革的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和部署,教育部于2013年决定在上海市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一市两校综合改革)工作;2012年教育部还曾明确要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7所高校设立试点学院,为改革提供了政策和经费支持,目的在于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013年以来财政部相继出台系列文件要求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因此预算绩效管理也是院校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

十以来,新一届政府深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敲门砖和突破口,着力简政放权,但同时要求加强监管。提出放与管要协同推进,防止一管就死, 一放就乱。政府逐步将事权下放,财权收紧,不断加大财政监管力度。财政部、教育部对高校经费使用的监管也越来越严,且不断强化高校主体责任和法人责任,要求高校对办学经费要控得住,用得好,出效益。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指导性意见,要求发挥好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激励作用和市场配置各类创新要素的导向作用,加强管理创新和统筹协调, 对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各环节进行系统化改革;2016年中办、国办联合发文指出科研项目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律、放管服结合和政策落地,扩大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强化法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

(二)研究现状

杨松令、李国俊和沈燕认为准分散管理模式是大多数规模较大高校较为理想的选择。高雁、宋晓萌认为,应处理好校院两级的财务关系,建立起校长、财务处长、二级学院负责人的三级经济责任制和院系二级预算管理体制,充分明确各级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促使这种经济分级管理制贯穿于高校财经工作的全过程。刘超认为应充分利用委托理论、权变理论、集权与分权理论、管理幅度理论等诠释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处理好校长、财务处长、二级学院负责人的三级经济责任制和校院两级预算分配体制之间的关系。吴俊文、费克文、李美玲、杜蓉认为完善和深化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做好规划、明确目标是基础;加强政策研究、完善预算分配结构是手段;建立学院自我约束机制、落实学院发展责任是核心;加强对学院的评估、考核和监督是保障;完善高校财务体系,进一步提升财务信息化水平是推手。

谢珊珊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学校内部制度建设,科学化管理科研经费,建立符合高校科研创新活动特点和经费预算管理要求的科研经费保障体系,是规范经费管理所需关注的重点;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应在加大科研激励力度,提高经费使用自主权方面进行思考。王军、李敏认为高校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应重点加强科研绩效评价制度建设,通过建立校内科研评价机制,切实发挥绩效预算对科研人员的激励作用。

于洪艳认为高校应将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范畴,并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进行约束,为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开展绩效评价提供制度依据;应借助专业性强的队伍和功能性大的信息技术平台;选择适合的方法;设置适应的指标体系和权重。袁连生、王善迈、崔邦焱认为高等教育成本信息是高校考核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进行财务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院校两级改革的实践状况

2007年财政部、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办学和资金规模较大的高校也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在政策支持和经费引导的双重作用下,部分高校开始结合实际,对本校的财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了积极、稳妥地探索和改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财务管理体制现为统一领导、校院两级管理中国农业大学正在探索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而南京农业大学则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于2010年取消了所有二级财务体制的试点工作; 华中农业大学曾在经管和水产两个学院试点二级财务管理模式,也于2004年后予以取消;武汉大学(2006年起)、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起)和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起)实行完全财权下放的院校两级管理模式;经调研,美国高校无论规模大小,公立还是私立,大多采用较为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但分散程度不一,公立院校相对集中一些。

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看,财务集中管理与分级(分散)管理各有利弊。集中管理能集中财力办大事,同时利于资金的监管;但无法适应各单位、特别是各学院的多样化需求。分级管理赋予二级单位更多的资金统筹能力和财务自主权,形成校院两级财力,对增强学院的自主意识、调动学院自主办学的积极性、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具有积极作用,是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但如果分权不当以及监督体系不健全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情况,高校监管难度加大,容易产生管理漏洞和风险。

(四)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和资金总量的不断增长,尤其是构建现代大学四大要素(有形资产、人力资源、文化内涵、良好办学机制)之一的有形资产建设基本到位,高校转入内涵发展后,建立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模式是高校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大势所趋。

由于发展阶段的原因,高校进行财务管理的体制、机制改革应谨慎、稳妥,分级管理可采取渐进式创新的方式予以实现。以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核心)改革为突破口。财权可适度下放(应是一定范围内的授权而不是完全放权),但资金应先集中在校级进行管理,进而全面推动高校的两级管理,合理划分校、院两级的权责,逐步形成高校宏观决策、部门协调配合、学院实体运行的管理模式。

二、校院两级预算分配模式设计

(一)概念

1、财务管理体制。集权型管理模式:是指高校的各种财务决策权集中于学校管理层(一般是党委常委会)的模式,由其集中控制和管理高校所有的财权和事权,而学院职能被动地执行统一政策。完全分权管理模式:是指按照重要性原则对高校与学院进行财务控制的模式,对财权和事权进行重新分类划分,学校层面只专注于方向性、战略性的问题。准集权型管理模式和准分权型管理模式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模式。

院校两级财务管理体制:高校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原则形成校、院两个财务管理的层级,通过权限划分、重心下移等方式,转变行政和教学部门的职能,以建立运行健康、管理科学、权责清晰的现代大学制度。主要途径是打破现有集权型管理模式,通过准集权型管理模式和准分权型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过渡,最终建立一个完全分散的管理模式,因此这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固定时点的固定状态。

2、资源分配方式(预算分配方式)。增量预算法:又称调整预算法,是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影响成本因素的未来变动情况,通过调整有关原有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弹性预算法:又称变动预算法、滑动预算法,是指以预算期间可能发生的多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分别确定与之相应的费用数额而编制的、能适应多种业务量的情况下所应开支(或取得)的费用(或利润)水平。

零基预算法: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底,不考虑以往情况,从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项预算是否有支出的必要以及支出数额的大小。责任预算法:是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其可控成本、收入、利润和投资等为对象编制的预算。通过绩效考核最终实现与总预算的一致性。

3、资源分配原则。学院应遵循的运行原则有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专款专用与灵活调剂相结合的原则,公开透明原则等;非教学部门的财务运行原则有节约性原则、服务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等。

4、绩效考核体系。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把资源的分配与部门的绩效联系起来,强调结果、责任和效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的预算思路。绩效预算的关键是考核支出结果,健全实行绩效预算的规则、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适时调整资源分配的方式和规模,奖优罚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适合于所有高校的预算绩效评价方法是不存在的,高校应当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选取适合自身的方法,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指标体系,对预算绩效进行评价,并随着情况数据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二)发展阶段

对于办学规模相对较小且财力有限的高校,实行财务集中管理、资金集中核算,集中财力保人员、保运行、保重点,根据整体发展战略,集中调控,实现对教学、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办学条件建设、职工待遇改善、学生资助等方面的靶向投入,可以短期内取得显著的办学效益,对执行财经政策、实现资金价值的最大化等效果明显;高校掌握资源分配权可以集中力量在绩效评价、学科评估、预算执行等方面有所作为。因此,适合采用现有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集中式管理体制。伴随着资源逐渐充足, 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高校不再是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控制,办学自主权下放,由学院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等环节的实施,而学校负责监控、分析和评价等环节的实施,工作的重心应放在加强制度建设,科学利用评价结果,实现谁用钱,谁负责、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预算分配方式,进而逐步完善,建立分级管理体制等方面。

在国家教育投入实现占GDP4%的目标后,我国部分中央直属的高校经费规模持续扩大,经费结余的压力增大,院校两级财务管理体制已经具备采用准集权型管理模式和准分权型管理模式的条件,学校与学院职能分开,学校进行方向控制,学院担当特色办学的主要驱动力角色。

(三)总体思路

1、突出学院职能,财权与事权统一。高校应按照校院两级财权和事责对等、费用合理分担的原则,合理划分校方与学院之间、职能部门与学院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财权,合理配置各方财力资源。应参照教育部经费拨款方式改革的思路,突出学院的主体地位,以客观、公正、公平、透明的方法将经费尽可能直接分配至学院(教育部正在研究和践行公式化拨款,透明、公开、公正,还与绩效挂钩),减少中间环节。学院根据其职能和事业发展规划等,自主、统筹使用高校划拨经费,实现责权利相统一。

2、细化综合定额,体现学科差异。突出定额管理,结合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以及学院发展目标,细化综合定额, 在保证学院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明确支持重点,给予经费倾斜。需注意的问题:推行改革后,安排给学院的基本经费不应低于学院原来的水平,最好有一定增量。

3、明确经费责任,体现绩效导向。加强制度建设和约束,构建权责明晰的财务管理决策机制。明确各学院负责人的经费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做到权责明晰。同时加强绩效评价,并实行评价结果与预算挂钩的做法,体现其引导作用。按照放管服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科研激励的力度,提高经费使用的自主权,逐步建立适合科研研究规律的经费补偿机制,一是承认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 给予科研人员基本的运行经费、必要的劳动奖励以及适当的经费调整权力;二是建立以科研成果为基础的绩效奖励制度,通过结果进行评价,利用评价结果给予较高的绩效奖励津贴,杜绝现有的以科研经费多少进行绩效评价的体制;三是实行阳光财务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将科研人员的劳务报酬和相关经费支出进行公开,接受所有教职员工的有力监督。

4、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引入成本分担机制。针对校内各种资源无法合理分配的现状,引入市场化概念,区分不同使用性质的资产,制定差别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对实验室和大型设备仪器平台,制定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标准和定额,规定有效使用率,对超标准、超时限使用的,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收费;对教学实验用房屋或土地,按照年限进行分摊核算折旧;对维持日常运转的水电、暖气、物业费等,分单位计量,使用的单位自行承担成本。成本归集以后再按照学校和学院的分成比例进行资源分配,以最大限度保证资产的有效使用率。

三、校院两级预算分配模式的具体内容

校院两级预算分配模式是将剔除专项后的国家财政拨款和学院收取的学费、培训费等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和标准,拨付给各学院,最终形成校级财力和院级财力两部分,其中:校级财力主要用于高校管理部门、直属事业和服务单位的人员经费、日常运行经费,公共建设和维持费用,专职科研人员基本保障经费,专项建设经费和对外投资等;在对二级学院的管理中,学校应拥有相对充足的教学资源的分配权, 包括对教学经费、实验仪器设备投资、各类用房等的支配权。院级财力主要用于学院人员经费、日常运行经费、专项建设经费、资产占用费等。学院经费来源包括四部分:高校划拨的定额预算、专项补助和绩效预算,加上学院的自筹经费。

1、对部门定额预算采取弹性预算法。高校根据学院教师、课程、学生数、科研经费等要素,结合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参照教育部拨款不同专业系数等因素, 核定学院事业费并直接下达至学院。

2、对专项项目预算采取增量预算法。高校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规划,设立学科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室建设、专项维修等专项,并分块下达给分管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分管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学院申报。

3、对竞争性经费采取绩效预算法。为对学院进行适当的激励和导向,设立绩效经费,预算执行结束后及时对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重点评价产出和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形成绩效评价报告;根据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年度工作重点,参照高校对各学院的年度办学绩效评价报告,选取部分指标作为依据进行分配。该部分经费应占到学院总经费的一定比例(教育部提出2015年直属高校纳入绩效挂钩的资金要达到总预算资金的40%)。

4、对学院的创收经费采取成本补偿与绩效预算相结合的方法。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学院根据其职责实现的办班、培训以及校友捐赠等各类收入,全部上交高校统一管理,由高校财务根据收入分配政策进行分配后,安排给学院自主使用。

学校层面分配资源,总体实行垂直预算(零基预算法的一种实现方式)分配体系,教务、研究生院、国际学院等职能部门只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院的实际需求将资源进行划分, 学校管理层审议通过后, 由高校财务部门将经费直接分配至学院, 原归口管理部门与学院之间的关系将由管转换为协作和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这将导致归口管理部门掌握的资源缩水,在过渡阶段,为了促进工作平稳衔接, 可以给归口管理部门安排一部分绩效经费,由其根据学院的贡献度等给予适当绩效奖励。

学校还应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发挥自主性和理财积极性,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高校平稳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为充分调动各部门在经费使用上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将各部门因开展业务需要安排的业务运行费,由部门经费负责人根据本部门实际工作情况合理统筹安排使用,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和工作需要,可自行设立二级科目,或者不设。通过此种做法,增强各部门在经费使用中的责任感,更便于其根据实际工作的轻重缓急合理调剂统筹管理经费,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四、院校两级财务管理配套措施建设

一是加强宏观调控。放权不等于放任。高校无论采取哪种资源配置方式都是为高校发展目标和中心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的。采取两级预算分配模式,保证资源配置不偏离高校的发展目标和中心工作是前提。因此,高校应加强宏观调控,实现高校对学院工作的管理意图,起到对学院工作的导向作用。

二是加强经费监管。确保学院、部门等规范、安全和有效地使用经费,做到放而不乱。院级预算经过学院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后,必须报学校审核、批准;学院的预算执行情况须在院教代会或职代会上报告并听取意见,学院经费收支情况应在全院公开,接受师生监督。

篇7

一、个人生平简介

齐默尔曼本科就读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邦德尔分校(Univer-

sity of Colorado,Boulder),于1969年获得金融专业学士,后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于1974年获会计学专业博士学位。

取得博士学位后,齐默尔曼开始在罗切斯特大学威廉·西蒙工商管理研究生院(William E. Simo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University of Rochester)任教,其职业生涯非常顺利:1974年~1980年,任助理教授;1980年~1985年,任副教授;1985年~1987年,任教授;1985年~1988年,任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副院长,在出任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副院长四年中,通过有关的管理工作,更加深了齐默尔曼博士对于复杂组织管理的理解。他还担任西蒙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多个委员会的成员:1997年~1999年,任项目执行委员会主席;1999年~2001年,任新技能委员会委员;2004年~2005年,任MBA项目规划委员会主席;2003年~2004年,任院董事会主席。2004年~2005年,他曾任罗切斯特大学校董事会成员。此外,齐默尔曼还于1996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1998年出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2000年出任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二、理论与实务主要贡献

在罗切斯特大学任教期间,齐默尔曼担负着会计、财务及经济学多个领域课程的讲授工作,在其讲授的会计课程中,不仅涉及非营利组织的有关会计内容,而且还涉及中级会计、会计理论及最新的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他所主讲的课程主要有《会计学概要》(Essentials of Accounting)、《决策与控制会计》(Accounting for Decision and Control)、《会计的实证理论》(Positive Theories of Accounting)、《实证会计研究》(Empiric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和《非盈利组织会计》(Accounting for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等会计类课程, 《公司理财》(Corporate Finance)和《公司理财案例》(Cases in Corporate Finance)等财务管理类课程和《控制与组织理论》(Organization Theory and Control)、《计算机经济学》(Economics of Computers)等课程。

齐默尔曼教授还出任多种社会兼职工作:1978年至今,他一直是国际顶尖会计学术杂志《会计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Accou-

nting & Economics)的创刊联合编辑之一;1994年至今,他也一直是《印度金融》(Finance India)编委;1997年~1999年,曾任《管理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的编委;2000年至今,他是多伦多著名的有线公共事务频道(Cable Public Affairs Channel,简称CPAC)董事会的成员,并任审计委员会主席;2006年至今,他也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董事会成员。

篇8

关键词:会计学;卓越会计师;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2012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248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9日

一、地方本科高校“卓越会计师”角色定位与能力框架

(一)角色定位。面向国内大中型企业,服务于地方经济,面对具备“卓越”能力和素质的学生,培养熟悉最新会计法律法规,能够独立承担行业会计业务,具有系统的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经济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较强的会计核算与分析、财务预算与决策、审计与税收筹划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创新素质的会计管理人才。

(二)未来职业体现

1、毕业目标:0培训就业;

2、1~3年内目标:达到企事业单位财务骨干、会计主管、财务总监的能力与素质;

3、5~10年内目标:取得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三)能力框架。卓越会计师应遵循“知识体系――岗位技能――卓越能力――执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基本框架进行分层交叉培养,层次划分如下:第一层次――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第二层次――会计分工岗位知识;第三层次――财务管理岗位知识;第四层次――综合会计业务运作能力;第五层次――创新创业能力;第六层次――会计执业能力和会计职业素质。

二、基于“卓越会计师”理念的培养方案设计

卓越会计师应按照校内校外联合培养的模式进行,即实行校内“专业认知+专业技能+专业创新”+校外“执业能力+职业素质”的“3+2”培养模式,是指校内对学生按照“专业认知+专业技能+专业创新”三方面进行阶梯型培养,同时在校外以“社会精英会计人才”担任的社会兼职实践教师在其所任职企事业单位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执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其中,“专业认知”包括学科基础认知和会计专业认知;“专业技能”包括专项会计岗位运作能力、财务岗位运作能力、综合业务处理能力;“专业创新”包括创新、创业能力两部分;“执业能力+职业素质”是指会计职业道德素养和会计职业能力素质。校外培养部分通过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主管或中级会计师职称以上企事业单位的“精英会计人员”作为校外兼职实践导师,安排学生在兼职教师所在单位进行真实业务的处理,由校外兼职实践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执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走向社会即能成为合格会计员工投入工作。

(一)强化理论知识体系基础,构建职业性“模块化”选修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包括语言类课程(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政治理论类课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计算机类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等);人文素质类课程(基本原理、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体育等)。

2、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包括管理学类课程;经济学类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数学类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法律类课程(经济法、税法等)。

3、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包括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等。

4、专业选修模块课程。包括专业限选课程、模块方向课程以及任意选修课程。其中,模块方向课程是在会计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构建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能力模块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例如行业会计模块,课程可设置非盈利组织会计、银行会计、酒店会计、医院会计等;会计控制模块,课程可设置会计制度设计、内部控制、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审计案例等。

5、公共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包括应用写作、自然科学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等。

(二)建立“教师-会计师”有机结合的“双证型”师资队伍

1、基础理论课程由“双证型”优秀校内教师担任。优先聘任具有全国会计师职称证书并且具有会计工作经历的教师作为“校内专业导师”。

2、扩大“双证型”教师数量,提升“双证双师型”教师素质,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应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会计实践培训,或者参与联合企业会计业务操作,提升任课教师的会计实践能力,强化任课教师的会计实践背景。

校外导师同校内专业导师结合,共同完成专业技术课程讲授、专业认知、岗位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环节的指导。形式可分为两种:①企业教学顾问。应能举办会计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为学生及时介绍会计学科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②企业兼职教师。能担任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完成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内容,并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

(三)构建“双导师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校内“专业认知、专业技能、专业创新”+校外“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重点部分,在实践教学方面对学生的培养通过“双导师制”来实现,一方面在学校由专业教师通过课程实验和综合模拟实训等对学生进行专项会计岗位能力、综合财务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由聘请的校外兼职实践导师在企事业单位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两方面相互配合,旨在培养拥有卓越理念的“卓越会计师”人才。主要按以下思路和流程进行:

1、校内“专业认知、专业技能、专业创新”培养体系。校内培养由校内导师完成,包括基本认知能力训练、专项会计岗位运作能力训练、综合财务管理能力训练、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1)基本认知能力训练。重点解决学生对社会和企业缺乏认识和职业体验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制造、服务、运输等行业的基本构成单元、会计业务流程、财务管理模式的认知,理解会计业务和财务系统在不同行业中的基本特征,了解会计的基本岗位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卓越”理念(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学科基础认知。通过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理论课程学习和实验课程学习完成。学生应系统了解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应应用于企业经济事务认知中;②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要求学生在认识、了解、定位本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基础上,对自己大学四年乃至毕业后3~5年的发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能够初步形成“卓越理念”(卓越追求+卓越能力)。

(2)会计岗位运作能力培养。通过对制造、服务、商业等基本行业中会计业务的岗位训练,使学生了解每个会计类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业务操作内容,并能熟练模拟每个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这部分能力的训练结合会计主干课程例如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税法等课程的学习来完成,可与相关课程的开设学期同时进行,按照出纳、往来结算、成本核算、审计、报税等会计岗位所需的专项能力要求分项设计实验内容。这些实验贯穿于整个本科学习阶段,进行持续的不间断岗位能力训练。

(3)财务岗位运作能力培养。通过对制造、服务、商业等基本行业中企业财务管理的岗位训练,使学生了解每个财务管理岗位的方法体系和应用技能,提升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为培养企业未来“卓越会计师”打下良好基础。这部分能力的训练按照财务分析、财务预算、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本运作等岗位,结合财务管理学课程实验、管理会计学课程实验、财务岗位分工实训、ERP企业经营实战沙盘演练等完成。

(4)综合会计业务能力培养。针对“卓越会计师”培养要求,按照企业会计主管岗位的要求,采用仿真企业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会计资料,让学生以会计主管的身份进行会计岗位的分工、工作权限安排、建账,对整个年度的会计业务进行相应处理,最终进行年终决算,提供年度财务报告。这部分训练旨在通过对制造、服务、商业等基本行业中一个典型企业会计系统的综合运作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各行业会计信息系统整体运作管理的方法体系和应用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财务管理能力,为培养企业未来“卓越会计师”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学生胜任会计主管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即了解并体验会计主管运作企业整个会计工作的过程。

(5)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业创新设计旨在要求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会计岗位工作流程创新设计、会计业务工作流程创新设计,或者某产品供应链战略和财务管理流程设计、某公司创业计划设计等。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通过专业创新创业设计和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等各种形式,由学生自选作品、自组团队、设计作品,可进行企业会计岗位工作流程创新设计(例如酒店出纳工作流程)、企业会计业务工作流程创新设计(例如医院药品采购业务流程),也可设计某产品供应链运作流程战略和财务管理流程(例如某食品企业某食品产品研发、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回款等一系列流程的创新创业设计),也可全面设计某公司创业计划,模拟企业从注册创建到实际经营运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

2、校外“执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根据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将学生分配给校外兼职实践教师,在企业相应的特定会计岗位上进行实际工作训练。具体岗位如出纳;稽核;资本核算;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总账核算、会计信息化、会计档案管理等。具体做法: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主管或中级会计师职称以上企事业单位精英会计人员作为兼职社会实践教师,安排学生在兼职教师所在单位进行真实业务的处理,由兼职社会实践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1)会计执业能力培养。通过校外导师对学生的会计实务处理工作进行培训,指导学生在会计实务处理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通过校外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会计法规和制度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处理,从而解决理论知识和前沿的脱节问题,使学生在经过企业实习后切实获得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并形成对未来会计实务处理的综合业务能力。

(2)会计职业素质培养。通过校外导师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并遵守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从业人员与投资者、企业管理者、政府等各方面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提高作为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

主要参考文献:

[1]姚丽琼,王菁华,梁旭雯,王浩林.“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财会通讯,2012.8.

篇9

【关键词】医院;经济管理;改革;创新

一、引言

笔者通过在医院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了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指的就是,医院按照一定的医学科学规律、现代经济发展规律以及管理经济学的相关规律,以科学的货币价值理论为指导,并使用科学的经济管理手段和方法,对医院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最终达到有效控制医院经济活动,合理使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降低医疗成本,努力实现资源占用与产出的合理配比。但是,目前,我国的医院经济管理活动仍然受到传统管理思想和模式的影响,这与我们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不相适应。我们必须尽快改革当前的医院经济管理模式,为医院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最终促进医院经济的稳步增长。

二、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的具体路径

作为医院的工作人员,笔者认为我们非常有必要尽快冲破传统经营理念的约束和限制,锐意改革并创新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和努力:(1)医院首先应该努力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观念,树立起科学可行的成本核算意识。一般来说,医院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渠道,一是包括了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的财政补助收入,另一方面就是包括了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的事业型收入。这些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一直在改革,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减少了财政对于医院的补助力度,这就使得当前医院的创收显得尤为重要,已经成为了医院经费的主要来源。那么,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尽力改变原来体制下那种不讲成本、不讲效益、不重视经济核算的思想,重视市场经济规律,自觉地遵守并实施医院经济管理中医疗服务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重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2)医院要做好自己的经济管理工作,还要注意到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那就是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医院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充分发挥出医院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具体来说,医院就是要树立综合效益的观念,重视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要在保障和提高社会效益的前提之下,寻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过程。医院要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和核算制度,实行并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此外,医院还应该完善财务核算体系,为医院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3)医院要改革和创新经济管理工作,还应该努力强化医院科室的经济核算,这是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所在。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医院的经济效益更多的来自于医院创收,而在医院创收中的基础单位就是各个科室,因为医院的各项工作几乎都离不开科室医务人员的直接参与,这些科室和相关人员都是医疗成本的最直接控制者。医院应该加强对于科室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核算,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支出。此外,医院的医护行为主要由科室组织、管理和实施,因而,医院应该强化科室成本核算及经济管理,落实好层级管理的模式,培训科室经济管理人才,具体指导、帮助科室落实管理计划。(4)医院应该在建立并遵循现代产权制度的前提之下,真正扮演好自己作为独立法人单位的角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这样的形势必然会使得医院加强监督,才能使得监督变得科学可行有效。具体来说,监督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医院是否利用各种名目乱收费的问题。医院应该向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监督措施应该是上下相互监督,医院还应该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财务监督制度以及病人、家属、社会监督制度来全面有效的监督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

总之,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理想效果,就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严格实行成本核算,加强药品材料管理,重视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收款处管理,广泛开展增收节支活动,正确运用激励机制,加强医院审计工作等。医院只有先做好宏观经济预测,然后再制定相关的经济计划,并且在具体的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的深化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改革和创新,可以采取后勤社会化、托管制、岗位工资制、年薪制等措施,使得医院能够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地为病人、家属及社会提供全面的服务,最终充分发挥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医院经济管理[J].经济师.2008(8):215

篇10

近年来,国民经济学专业取得了飞快的发展,从原来只有8家高校开设的本科专业到现在本科阶段已有30多所高校开设,国民经济学专业已经悄然走入考生的视线。

国民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还从未出现“国民经济学”这个概念。“国民经济学”的概念是1980年由厦门大学的钱伯海教授提出的。目前的分类上,国民经济学与国民经济管理学并无本质上的差别,然而,国民经济管理学究竟属于哪个学科,一直以来存在很多的争议,有的认为应该属于政治经济学,有人认为属于应用经济学,还有人认为属于管理学,因此各个高校也有不同的称谓。

其实,目前真正开设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数不多。1986年辽宁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办了国民经济管理本科专业,随后全国有8家高校相继开设了类似专业,主要是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江西财经大学,2008年安徽财经大学也新增了该专业。虽然它们的专业名称各有差异,但是在经历了很多的争议和摸索后,大家都对两个不同名称的专业的学科性质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

“国民经济学”是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应用经济类专业。它是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并对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预测与规划。它是一个比经济学更为广阔的领域。它有很多的亲戚,如管理学、宏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正是因为国民经济学的跨学科属性,所以到目前为止,国民经济学还是一个有着很多争议的学科。不过,国民经济学与它的亲戚们有着很多的区别。例如国民经济是个宽泛的概念,那么它可以与宏观经济画等号吗?宏观经济指的是经济运行的总量现象,如怎么计算GDP,国家怎么决定国民的收入,又该如何分配国民收入;还有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规模问题等都是需要研究的对象。而国民经济则包罗万象,比宏观经济宽泛得多。它不但涉及全部的宏观经济,还包括被称之为“中观经济”的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如“小灵通引发电信与政府的博弈”“某市煤炭资源枯竭,出路何在”等案例,甚至包括已形成群体现象的厂商行为和消费者行为。同样,单个的企业经济、农户经济、家庭经济、个体经济等微观经济现象本来不进入宏观经济分析的视野,但它可以作为群体现象成为国民经济分析的对象。

培养模式“三分天下”

根据不同的专业名称和高校性质,国民经济学的学习和培养模式也有些不同。大致说来,国民经济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和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注重宏观经济。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经济,如产业行业地区等,所以需要学习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宏观经济数量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侧重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侧重国际贸易管理与发展等。

第二类注重经济学的知识,更多地与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等有关,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财产性收入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按照投资学模式进行培养,着重财政税务、银行投资、证券投资等方面。如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暨南大学、辽宁大学等的国民经济学专业(投资管理方向)。另外还有西南政法大学侧重国际贸易与投资、西北大学侧重资本市场的投融资等培养模式。

第三类注重管理学,主要侧重于国民经济的管理。专业课程包括如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国有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与管理、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等辅助课程。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四川大学侧重管理,辽宁大学侧重国民经济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

就业正走向学科融合

国民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各种管理部门、市场公关、营销人员、投资与咨询顾问、对外贸易等,因为开设院校少,竞争也不多,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