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态度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交流的态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交流的态度

篇1

[关键词]文化包容意识 文化感知能力 有效交流

交流素养和能力的构成,包括文化宽容态度和文化尊重意识,即尊重参与沟通,协调、进行信息分享各方的不同文化背景,包容不同于本国文化的思维方式、谈吐表述模式;出于各自的立场,在各自的态度、意向上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用包容的态度达成彼此间的理解;以对方的表述习惯和方式进行信息共享,使参与交流的各方在一定程度上,寻求某种共识,或者产生互动,由此实现各自的合理意愿,维持各方的进步和发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独特的,它的形成有着的深远的历史背景、地域因素的影响;其中占重要影响地位的因素主要有:该国家或民族所经历的特有的历史事件、其独特的历史经历;该国家或民族在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等等。这些诸多因素的不断地交织、演变并逐渐积淀最终了形成某国家或某民族的特有的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这一切构成了各民族之间特有文化,导致文化上的彼此差异。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具有的文化都是其特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都应当受到应有的尊重。这种对各种不同于自身文化的外来文化的尊重包容意识,是文化理解能力的一项基本要素。

一、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

这里所提的文化交流涵盖了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

日益频繁进行的国际交流活动,使对于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也逐渐明确地分离出了文化交际和文化交流的不同层次,各有着不同的侧重。

(一)文化交际的含义

从民间的、国与国之间的交际交流层面讲,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组织机构之间交流活动,或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际。它侧重于各种形式的交际往来,其愿望主要是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和睦彼此间的关系,这种交流侧重于是不同的文化交际,发生的层面广泛多样,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和基础。

(二)文化交流的实质目的:信息共享

从国家与国家之间或民族之间的角度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传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接触,是在更深层次上的各种文化观念,习俗、行为模式的对话、沟通、协调。在这个层面上的文化交际实际是各种文化信息的分享、交流。国际事务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信息共享,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在各自的态度、意向上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寻求某种共识,或者产生互动,由此实现各自的合理意愿,维持各方的进步和发展。

(三)有效的文化交流的能力要素: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

要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者必须具备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语言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任何一种语言都必然植根于特定文化的环境之中,是某特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该特有文化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对自身文化又起着载体的作用:传承特定文化的内涵,并使之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种种差异也必然在各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汪榕培 ,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然而在与不同文化背景者交流实际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于语言的流畅度。文化的交流、交际能力诸多因素影响,它不仅仅取决于外语语言能力、语言技巧,它还涉及到语言以外诸如政治、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等许多因素。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母语不同语言的人在交际时,即使双方都使用相同的语言交谈,并且语言表述都流利到几乎没有语言障碍的程度,也同样会产生语用的不得体或语言迁移的错误,究其缘由,是因为双方母语文化背景的差异,最终导致交际中的文化性失误,即一方不了解另一方的文化价值观中的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甚至特有的身体语言所能提示的信息、意图所至,归结为交流者的文化能力有所欠缺。

二、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于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同步发展

对于文化能力,H.H.Stern(1992)认为:它不仅包含谙熟社会的规范,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结构的构成定位,而且还包含从文化的视角辨认重要事实的能力以及具备区分可接受的文化成分和不可接受的文化成分。

文化能力具体表现为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力。文化理解能力是文化能力的实质核心,是深层层面不同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只有具备了文化理解能力,才能在各种不同文化交流中做到得体,减少不必要的曲解和误会,它有力保障达成交流的愿望,从而提高交流的有效度。文化理解能力除去对其他文化特性特点的敏锐感悟力,而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要树立文化平等观,承认各民族文化都具有合理性的。在文化交际交流中,对不同于本族文化的他文化具有包容意识。由此可见,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在必须具备良好的目标语言的听说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对其他文化特点的敏锐感受力、充分尊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不排斥与自身文化相异的其他文化意识中或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交际双方变换视角,以对方文化的价值观来看待和评价对方的所作所为,跳出自身文化价值观的习惯性定势,容忍、尊重并理解彼此间存在的不同。对其他文化在交流中应持有的态度是: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由于文化能力所包括的最基本组成有:对其他文化特点的辨识力,即感受力;对不同于自身文化的包容意识,即对其他外来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意识,它们是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有力保障;认知其他文化的先决条件是对其他文化的敏锐度,表现为在与他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过程中对对方的意愿、态度给予及时的反应和反馈;文化包容意识,这个文化能力的基本因素,即对与自身文化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充分理解和包容,影响着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各参与方的所持的态度,认同感以及相互间的接纳程度,对于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由此外语教学不仅是要使学习者掌握目标语,而且还要使他们通过学习了解该语言所依附的文化,使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才是避免与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交流中的误会、失误,充分地交换各种交流信息,理解彼此的交流意图、交流愿望,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三、文化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关注

2004年由高等教育司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地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目标是使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与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有明显的两大不同点:

其一,特别强调了听说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占有的重要地位;

其二,突出强调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

外语教学的核心目的在这里清晰地突出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外语学习者以按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和交流模式,明确地表明态度、观点,阐述理由,进行论证说明,采用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对方所习惯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才能循得有效交流的有效达成途径,保障可能收获的最大交流成效,才真正地体现了对其他文化的敏锐感受力和包容意识,外语教学决不仅仅是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同时,让外语学习者真正理解文化能力内涵,并实践性地运用文化能力;为学生树立起这样的文化意识:既不能盲目模仿其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也不能看不起自身的母语文化;每个文化都有着其各自的特点上、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的成因,在跨文化接触交流中正确地理解来自它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实现在深层次上进行观念、意图上的有效沟通。

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应以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为基础,对于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在坚持文化交流原则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形式,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感悟力和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不仅掌握孤立的语法规则、词汇或句型,而且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并习惯在实际交流中运用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立足于教材,将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课堂语言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切实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其次,我们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文化因素的导人在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交往时应该非常实用。坚持相关性与实用性原则,着重选择在跨文化交际中会经常用到,并可以促使这些交流顺利而有效地持续进行的文化内容,结合语言的教学和训练施教,使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卓有成效。(郭绍波,董 燕:《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四、文化能力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

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语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文化知识教学在语言学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教师必须使文化教学始终渗透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把文化教学融合进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培养对各种他语文化间的深层差异的敏锐感知和辨认力,对学生进行文化能力训练,使它不游离于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在学生中树立起对其它文化的宽厚的包容意识,坚持以文化交流的原则为出发点,发掘教材的内容素材,加强对学生的文化能力的培养,使英语学习者在发展英语的语言技能的同时,树立起不同文化交流中必需的文化意识尤其是文化包容意识,奠定良好的文化实际交流基础,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以其它文化背景人士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习惯的从事习惯,进行不同种类信息的充分分享、交流。尽可能地减少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的交流误会、沟通障碍,以达成卓有成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赵厚宪,赵 霞:《论文化教学原则》(2002年9月, 外语教学第23卷第5期)

[2]吴文虎主编:《传播学概论》( P3-4.,武汉大学出版社)

[3]郭绍波,董 燕:《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4]官希慧:《论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

篇2

关键词:明清;基督教;传教;文化交流

利玛窦是明清之际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第一人,四方人士无不知者。利玛窦为16世纪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他通晓历数、天道、数学、医学、能绘制世界地图,制作天文仪器,具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他华言华服、以西儒自称,[1]利玛窦于1583年9月10日由澳门前往中国的第一站肇庆,其间整整为时6年。并于1585年11月24日在肇庆建立了中国大陆第一座天主教教堂仙花寺。[2]1589-1595年持续6年的时间,利玛窦基本上是在韶州度过的。利玛窦通过语言和文化的了解逐步加深了对中国文明的理解,自1583年至1601年历经了漫长的将近19年的时间,利玛窦来到肇庆至1601年他成功进入北京城。他前后在中国活动长达28年之久,1610年5月11日去世,终年58岁。[3]他对中国、中国文化、中国人民都充满了友好感情。

利玛窦何以能够在明朝政府闭关自守的日子里,在中国站稳脚跟并得到当时统治者和士大夫以及学者的信赖?要弄清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利玛窦在中国活动的特点谈起。

首先,利玛窦虽然以传教为主要目的,但他能够顺应中国的礼俗,利玛窦吸取了其他传教士来华传教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走“适应”的道路,积极与中国儒学相结合。就如范礼安所言,要想在中国传教,“最要之条件,首重熟悉华语”。 [4]传教士们认为:“第一件必须做的事情就是学习中国语言,像人们所称呼的那样,学习这种语言的官话,即在全国通行的特殊语。”[5]更为重要的是,利玛窦为了能够长期在中国发展,他将儒学应用于天主教,并对天主教的教义进行改良。

其次,利玛窦传教的同时,注意宣扬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进入万历年间以后,内忧外患更加严重,明朝政府日益衰落。一批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他们主张发展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学说。而利玛窦的一系列活动正迎合了当时的需要,利玛窦来到中国,不仅带来了基督教教义,还带来了欧洲文艺复兴期间一些先进成果。与此同时,中国的哲学、历史、音乐、美术、医药等学科的先进成果也传播到了西方,以致出现了“西学热” 和“中国热”的局面,规模巨大,影响深远。

再次,利玛窦在中国期间,广泛结交各阶层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他以“西来儒者”的身份与士大夫阶层和知识分子密切交往,并逐步跻身上流社会。在北京更是“交流益广,著述益多,进与名公论学,旁及度数。”[6]每当认识一些新朋友时,利玛窦都会赠予他们一些西方的地图、西洋琴、自鸣钟,并向他们推销天主像、天主圣经、小十字架等。[7]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有利于他们在中国的传教及生活。恰恰因为利玛窦适应了当时中国的国情并与士大夫交好,因而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获得了统治者的信任。

毋庸置疑,明清之际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活动的目的是传教,但他们所传播的西方宗教思想和科学技术对我国思想界和学术界却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西学传入,使明末清初被程朱理学所笼罩的沉闷的思想界如沐春风。

对封建制度统治下的知识阶层而言,起到了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汲取新知识的作用。[8]人们期盼逃脱长期以来的束缚,进行新的探索。与此同时,天主教教义中所宣扬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天赋人权、博爱等思想,也容易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而利玛窦所带来的关于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的著作更是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其次,就宗教而言,明清之际对于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一切,士大夫阶层中始终存在矛盾冲突的两派,最典型的两派是:一派是肯定“天学”者,一派为反对“天学”者。以徐光启为代表的较为进步的士大夫认为西方传教士所传来的一切,有益于国计民生是值得推崇的。另一派,则是以鳌拜、杨光先为代表的顽固派,他们固守传统封建正统思想,排斥一切外来文化,并声称“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9]

再次,利玛窦来到中国的目的是传教,他在寻找天主教与儒学契合点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耶稣会士加莱格尔在为《利玛窦中国札记》做英译本序言中说,利玛窦把孔夫子介绍到欧洲,把哥白尼和欧几里德介绍到中国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显示了一种新的文化交流局面。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活跃时期。

时至今日,我们必须承认利玛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核心人物,他具有非凡的个人魅力,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文明使者,他的传教活动独具特点。明清之际以利玛窦为首的西方传教士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他们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贡献,但中西方文化始终不能完全融合,而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东方大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更不可能被其所同化,无可厚非,无论哪种外来文化都无法操纵另一种文化。而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都必须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各国文化相互吸收,取长补短,跨文化交流才是时代的主旋律。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多样化发展日益被提上日程,而广泛的异域民族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才是王道。

历史证明,那种自我封闭、墨守成规、孤芳自赏、以大国自居的态度无疑是异域民族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最终必然走向死胡同。因此,我们必须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对待异域民族的文化,既要学习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又要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个性,最终实现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林有能,吴志良,黎玉琴.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M].又见旁乃明《晚明所见利玛窦名称称号琐谈》[M].香港:香港出版社, 2012:97.

[2]林有能,吴志良,黎玉琴.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M].又见伍穗生:《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M].香港:香港出版社,2012:175.

[3]林有能,吴志良,黎玉琴.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M].又见曾峥 孙宇峰:《数学文化传播的利玛窦模式及其影响[M].香港:香港出版社,2012:136.

[4][法]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上册)[M].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 1995:21.

[5][意]利玛窦 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43.

[6]张星R.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册) [M].北京:中华书局,2003:482.

[7]朱亚非.融合,会通与传播―论利玛窦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M].香港:香港出版社,2012:244.

[8]朱亚非.融合,会通与传播―论利玛窦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M].香港:香港出版社,2012:249.

篇3

该论坛是中韩友协、中日友协,与韩日文化交流会议、韩中友协、日中友协、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等日韩民间团体共同发起举办的,旨在推动中日韩三国民间文化交流。论坛出席人员相对固定,三方各派三名代表作为论坛核心成员,其中各有一名为召集人。目前中方召集人为刘德有、日方召集人为国际交流基金理事长小仓和夫、韩方召集人为韩日文化交流会议委员长郑求宗。论坛自2005年起在三国轮流举行。

本届论坛主题为“促进东亚文化交流的方案”,议题为“灾害与文化,以及民众主导并参与的文化交流”。韩方核心成员郑求宗、韩国前外交通商部长官孔鲁明、韩中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元泰,日方核心成员、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理事长小仓和夫等出席会议。

灾害与文化

本届论坛的一个主要议题为“灾害与文化”,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面临新挑战的再思考。小仓和夫介绍说,这次大地震对日本部分地区的文物造成毁灭性破坏,一些村落的整体消失,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不幸遇难,给该地区传统庆典、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人类文明受到自然灾难的严重挑战,如何对人类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已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

小仓和夫指出,在自然灾害面前,文化不仅仅是被保护、被抢救对象,更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对于受灾地区来说,除物质救助外,精神支持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发挥文化的力量。他结合这次日本地震谈了四点体会:一是灾害可以唤醒人们的防灾意识,引发人们对文化保护的重视;二是灾难可以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作品;三是应鼓励民众参与对灾区文物、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四是在灾后信息披露方面政府和媒体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

小仓和夫的发言引起各国与会代表的共鸣。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不仅是受灾国一国一民族的损失,也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损失。因此,面对自然灾害,加快对人类文化遗产抢救的步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在这方面,中日韩三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并发挥积极作用。

民众主导并参与的文化交流

三国代表在充分认识到文化交流重要性的同时,进一步强调应加强民众对文化交流的参与,引导民众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三国友好组织都举办了许多民众参与的文化交流活动,以提高民众的认知度和参与感。三国代表表示今后可以在以下领域加强合作:一是三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汇聚民间智慧与才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民间保护方案;二是在艺术领域,应挖掘三国艺术共同点,并做比较研究和交流;三是在环保领域加强合作;四是旅游方面,进行三国旅游线路的开发。

三方代表还提出,民众应与政府、媒体等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并突出强调青少年参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三国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篇4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能力;商务日语教育;知识;技能;态度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1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61-03

一、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定义及内涵

关于“跨文化交流能力”,世界上很多学者Ham.mer(1989)、Byram(1997)、Bennett&Allen(1999)等对其进行了定义。目前,最受跨文化学者们欢迎的定义是:“建立在个人的跨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进行有效和恰当沟通的能力”。《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4年)中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定义为:学生应能通过语言学习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并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现象;能敏锐觉察、合理诠释文化差异;能灵活运用策略完成跨文化交流任务;能帮助中、日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交流能力在知识培养方面,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

第一、不断积累对自身文化和他文化的知识,并且对此进行分析,理解文化间的异同。交流与文化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交流方式主要从文化知识中习得。只有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才能理解不同文化中价值观的不同,习惯的不同和行为方式的不同。

第二、牢记语境对交流所产生的影响。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从跨文化沟通角度,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日本人在交流过程中对语境有着很高的依赖性,即日本属于高语境文化的国家。高语境文化交流中,信息只有很少一部分直接出现在说话者与听话者的语言中,绝大部分信息出现在说话人的语境背景之后,或内化于个人内心当中。因此与日本人交流时,需要从对方上下文、语气、表情、当时环境等因素中识别和把握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明白其话外之音、言外之意。

第三、提高日语语言和非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能力主要是指按照日语的发音、文法等规则使用日语语言的能力。语言能力是指根据不同的场面、对象或状况采取适当的语言来进行交流。但是在实际交流中,65%~70%以上的信息量是需要非语言交流方式传达。非语言交流方式因文化不同而不同,所以如果欠缺该方面的知识,就会引起文化冲击。

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技能培养方面,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首先、培养与人树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建立与异文化人们良好的关系,并维持该关系良好持续的发展。其次、培养平等交流的能力。当与对方意见不同时,能够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但对对方表示尊重,并且支持对方陈述自己的意见。再次、对比观察自他文化的异同。并且在对比观察后,再次重新审视自身文化,进行交流。

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态度培养方面,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第一、对异文化充满好奇心,并且以一种开放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异文化。只有对异文化充满好奇心,才会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第二、拥有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和异文化意识。为了进行顺利的跨文化交流,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异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即为“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因此我们应当跨越以自身文化为中心,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在商务日语教学中,对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够将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立体型的培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但是在目前的商务日语教学中,仍然较为注重商务日语知识和商务礼仪的传授,而对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关注还稍显滞后。

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一)充分利用相关影视资料。影视资料主要是以使用母语交流的人们为对象,将真实的生活片段展现出来,体现出真实的特色。因为影视资料具有趣味性、语言和场景的真实性、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上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素材。因为影视资料往往是图与文一起显示,达到视、听、说三位一体的立体性,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一定的情感与思想,所以往往比教材或单纯的音频资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视资料还能让学生感受最真实的语言氛围,体验最地道的语言表达,并且掌握一些句型的表达,能够提高日语语言表达能力和准确度。同时,影视资料中还会出现一些非语言的行为动作,即包含了日本的文化、风俗、日本人的行为习惯等。在利用影视资料时,可以在影视资料赏析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设某些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观赏影视资料。在赏析后,可以进行合理的评估。如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其中人物;写出最喜欢的经典台词等。

(二)采用案例分析法。可以收集身边的事例或者新闻、报纸、杂志上登载的现实中发生的异文化冲击的事例,并对此进行介绍。通过对事例的介绍,让学生对事例中出现人物的文化背景的特征、产生误解或文化摩擦的原因进行讨论、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案例分析法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跨文化冲突发生的原因;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的敏感性;而且通过讨论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自他文化的理解。通过反复的训练,可以在培养学生实际交流中,根据不同的对象、场面、内容、状况选择恰当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的能力。

(三)采取PBL教学法。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以构建主义为核心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投入到问题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在课堂中,由教师提出任务,把商务活动的一部分搬入教室,赋予人物角色,在教室中进行模拟学习。在商务日语课堂上,可以将中日文化中的某种文化冲突作为问题由学生来谈论,并且得出结论。

(四)采取任务先行型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有很多种形式。在初级日语书中,经常是以“文型导入一使用所学文型进行角色扮演”的步骤来进行以“巩固文型练习”为目的的角色扮演。在已有的商务日语教材中,也是按照“场景提示一表达练习一相同场面角色扮演”的步骤来进行角色扮演,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均为已经学习过的表达方式,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文型及表达方式。

任务先行型角色扮演是一种情境模拟活动。即“就某特定情境,学生分角色扮演情境中的人物,并通过目的语将情境中具体发生的情况演绎出来”。任务先行型角色扮演与单纯性的角色扮演有明显的区别。其特点是:特定情境的创设包含了交际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任务先行,使学生明确了在本交际活动中所要达成的目标;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没有事前学习相关的表达方式,所以学生必须要考虑如何发话,采取何种行为。即角色分配、情节讨论、表演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通过表演、观察、分析、评价、讨论、反思,培养思辨力和多文化视角。

篇5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敏感度 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无处不在,人们正经历者前所未有的广泛的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而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无疑成为最急需的人才之一。外语学习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掌握一个阅读交际的工具,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科技、经济、社会、政治、习俗等各个方面,并与该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进行商务,外交文化交流。(张红玲,2003)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研究者、外语教师都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涉及文化教学,并且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终极目标。

一、首先.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胡文仲,1999)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使得交际目的得以成功实现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判标准通常为“有效”(“effectiveness”)和“恰当”(“appropriateness”)。“有效”指的是经过一定努力,在一定的时间内,成功实现既定目标,得到应有回报。“恰当”指在交际过程中双方认为重要的准则和规范,以及对他们之间关系的期望没有受到严重侵犯(Spitzberg,1991)。Wiseman(2002)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与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有效交流所需要的知识,动机和技能。知识方面既包括文化知识(本民族和外国的),也包括交际过程本身涉及的知识,还包括语言运用的相关知识。动机也可指代态度情感,指对待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人采取的态度。偏见、成见以及民族中心论都是其表现。技能或行为层面往往指在交际语境中能够进行有效恰当的实际行为。陈国明(2007)认为交际技能力指的是能够使我们有效的与别人交流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一位跨文化交际能力比较强的人应该具有一定的调适能力,懂得如何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下,运用各种不同的行为策略,己达到交流的目的。

二、那么如何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笔者认为,应该从知识,动机和技能三个层面全方位的着手。

1、了解掌握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各种知识

知识层面包括很多内容具体来讲,首先,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并积累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胡文仲,1999)要想进行跨文化交流看,无论是本民族文化还是其他文化知识,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文化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信仰,道德,法律,艺术,习俗,信念,价值观念都是文化所涉及的范畴。而其中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胡文仲,1999),是解读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们文化行为的一把钥匙。Nostrand(1985)认为文化的中心密码在于人类主要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以及对人性,社会的普遍的看法其次,掌握相应的外语和语言学知识。在英语学习中,对英语语言相关知识要有所了解。词汇、句法都是成功的跨问化交流的前提。毕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是以外语运用能力为前提。除此之外,学生对交际的语境知识也应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意识

然而,仅仅向学生介绍文化事实不可能达到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理解的目的(Kramsch,1993)。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描述个人对待具有不同文化人们文化上和观点上的差异的反映(Bhawuk&BriSlin,l992)。M.J.Bennett(1999)提出跨文化名感性发展模式(A Deve1opmental Mode1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DMIS)。这一模式将跨文化敏感性发展过程分为2个阶段:民族中心主义阶段(The EthnoCen—tric Stage),和民族相对主义阶段(The Ethnore1ative Stage)。学习者从最初的否认文化差异的存在渐渐发展到接受文化差异,调整适应文化差异,到最后的完全融入各种文化,即从民族中心主义阶段到民族相对主义阶段。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影响很大,是造成不能达到成功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

wil1imaGrahmaus(1940)曾对这一概念作过比较详尽的解释。他认为民族中心主义是指某个民族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当作对待其他民族文化的参照系,以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把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隔离开来。那么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首先,教师应认识到这种民族中心主义思想是普遍存在的,在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心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他们的宽容接纳的态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分析文化差异的能力来树立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充分运用对比比较的方法从最初表面的文化现象上的差异(如习俗)渐渐深入到本质的文化(如价值观)差异比较。

篇6

关键词:借词 文化交流 来源 汉化 社会功能 使用原则

借词指的是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借词也称为外来词或外来语。借词可分为广义借词和狭义借词。广义借词,指来自国内其他民族的借词和来自国外的借词。狭义的借词,指的是不同国家语言之间词的借用。本文所要阐述的是狭义借词,是不同国家语言之间词的借用。

一、借词的来源

可以说,只要是有生命力的语言,只要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就会有语言间的接触交流,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借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借词伴随着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接触而产生。汉语借词来自多个国家的语言,它既是物质文化交流、制度文化交流和心理文化交流的记录与印证,也是文化交际发展的必然结果。汉语借词的来源大致可分为:1.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同一客观事物的名称在另一方使用的语言中并不存在,因此借用以进行交际,如“咖啡(coffee)”。2.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名称,同时一方的某些词汇带有特定的文化色彩,能够更好地传情达意。为了顺利地进行交际,其中一方自愿做出“让步”,心服口服地吸纳另一方的词汇。汉语借词的来源,可以形象比喻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方立教授曾说过:“语言是动态的,各种语言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词汇缺项,需要借词。”由此,我们可知借词的产生既是文化交流的结果,也是汉语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借词的主要形式及其汉化过程

汉语借词的主要形式为音译、意译、半音半意和音意兼译四种。从古至今,大量借词进入汉语的词汇库。而汉语由于特定的汉民族心理,对借词有很强的同化力,由此产生借词的汉化。

借词在传入初期以音译为主,记录借词的汉字都是表音的符号。如“民主”起初根据“democracy”音译为“德谟克利西”,“青霉素”根据“penicillin”音译为“盘尼西林”,“电话”根据“telephone”音译为“德律风”。人们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使用习惯对听起来、念起来别扭的借词进行改造,于是借词慢慢出现了以形显义的意化趋势。上述例子中的“民主”“青霉素”和“电话”的演变过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点。再如,汉代引进西域的葡萄,“葡萄”从“蒲陶”“蒲桃”“葡陶”和“蒲萄”一步步发展而来,最后定形为“葡萄”。两个字都带“艹”,符合汉语的表意规律。在汉民族思维的加工下,音译词逐渐转变为意译词。

除了音译词、意译词,借词还有半音半意的合译词和音意兼译词。汉语同化的作用和趋势更加明显了。如半音半意合译词的演变:“芭蕾舞(ballet)”从“芭蕾”演变而来;“酒吧(bar)”从“吧”演变而来;“啤酒(beer)”从“啤”演变而来。此外,“芭蕾”“吧”和“啤”还可以作为语素进行组合,如“芭蕾鞋”和“芭蕾服”,“吧台”“网吧”和“茶吧”,“扎啤”和“干啤”。而音译与意译合为一体的借词的出现,表现了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如“迷你(mini)”“可口可乐(Coca Cola)和“脱口秀(talk show)”等词,汉语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借词之所以大多要经历汉语同化的过程,一是因为汉民族的具象思维特点和独特的审美观,二是因为汉语是表意系统文字,而借词一般都不是表意系统文字。汉字是象形文字,其表达功能的最大特征是会意性,甚至连偏旁也大多是带有意义的独立体,所以有时只要通过对字面进行语言学分析,就可以或多或少地了解字的大意,甚至可达到“望形生义”的状态。而借词最初的记录方式是表音字符,表意系统文字和源头为非表音系统文字杂糅在一起使用,排斥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借词必须尽可能地带上汉字表意化功能的标志,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汉语结构系统,成为普通话词汇的成员。

三、借词在文化交流中所承担的社会功能

美国结构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在对借词现象的分析中,指出“文化上的借词告诉我们,一个民族从另一个民族学习了什么”。语言是动态的,语言是对社会的记录。通过借词可清晰地看到:一个民族在什么时期从另一个民族身上学到了什么。如,佛教在唐朝时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传入,“心心相印”“循环”“因果”和“执着”等词语也适时地引进过来,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既说明了唐朝对外开放的状态,也说明了佛教在唐朝传入中国并盛行。再如,五四时期,《新青年》杂志上首先出现了表示民主和科学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和科学之风便徜徉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脑海里。经过人们思维的加工,现在有些词语人们已经认不出它们是借词,有些借词使用频率较高,已进入汉语基本词汇行列。

另外,借词还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创新与发展,填补了汉语中反映外国文化的词汇空白现象,增强了修辞效果,提高了语言的表达功能。如:“hot dog(热狗)”“bikini(比基尼)”和“running dog(走狗)”“paper tiger(纸老虎)”。日本学者小川秀夫把借词当作是国家间接触交流的小窗口。诚然,借词既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文化交流的发展。通过借词的引进可以扩大视野、深化思维,从而取长补短。

对于借词的引进,我们应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借词当中汲取充分的营养,透过借词的表层看到外国的深层次文化,并借鉴其先进要素来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此外,借词要正式成为汉语词汇库的因子,还必须经过汉民族的考证和实践。

四、借词的使用原则

毋庸置疑,借词进入汉语词库,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借词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库,并且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也有学者对此趋势和状态表示出一定的忧虑:借词大量地引入各个领域,可能会对汉语产生巨大的冲击。托尔斯泰说过:“一定比例的外来词会在语言中扎下根来。没有必要去竭力回避它们,也没有必要去滥用它们。”

为了保持汉语的原汁原味,我们在引进、吸收和使用借词时,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汉语优先原则,即能用汉语准确表达意思时,不一味地、盲从地使用借词。我们应避免以“崇洋”的心理来使用借词,因为这是一种方向性的错误认识,借词的引进只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表情达意。因此,借词的使用要有理有据,不能凭自己的主观印象臆断。此外,使用借词时要注意分场合,艰涩难懂的借词不适合在大众场合广泛使用。

(二)借词书写统一原则,即使用借词统一的汉化形式,规范字的书写方式。为了彰显个性或书写方便而随意书写借词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规范借词的书写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汉语借词的使用原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借词在汉语词汇中的发展。倘若我们能在文化交流中合理地引进和利用借词,那么借词的魅力也就能真正地得以彰显。

五、结语

借词是伴随着文化交流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它带有特定的民族色彩,通过借词这个小窗口我们可以窥视不同国家的民族心理及彼此之间的交流接触。语言是动态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借词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同时也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此外,借词还为不同词汇互补、思维深化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透过借词,我们应懂得借鉴外国文化中的优秀因子来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总的说来,我们应对借词的引进持乐观态度,但也要符合汉语的“规矩”。借词的汉化是不容小觑的趋势和环节,有些借词需要接受汉民族思维的考验来完善,才可成为稳定的汉语词汇。借词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彩珍.浅析中文中的英语借词现象[J].文教资料,2005,(32).

[2]裘荣庆,王金涛.试析跨文化交流中的借词现象[J].法国研究,

2008,(3).

[3]黄育才.借词与语言文化的发展[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0,(3).

[4]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5]陈斯惠.从汉语中的借词看文化交流现象[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9,(1).

[6]赵悦.同化与融合——从汉外对比看汉语借词翻译的民族性[J].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248-01

跨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性语言,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中,对于文化的掌控和把握一直是教育方法中的极为重要的方式之一。语言的发展历史,往往就是一种历史性文明的发展历史,语言承载了历史发展的轨迹,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接触相应的其他文明的文化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在两千年所颁布的吹中英语教学大纲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对于跨文交流和教育有一定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对于异域文化持有一种兼容和包容的态度,并且予以接纳和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内容当中。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教学,需要教师脱离以前的教学桎梏,把异域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相应的加入一些对异域文化的介绍。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在努力程度上不输常人,却常常困扰不能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取得满意的成绩,经过研究发现这类学生往往在学习初中英语中硬背单词,不能从文化方面理解初中英语教授的内容。教师通过对异域文化讲解和介绍,使这类学生通过文化的指引方式来跳脱这个学习怪圈,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效果。由此可见,跨文化教学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意义重大,需要教师予以充分的重视。

1.跨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学难点

1.1 隐私原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凡是涉及到国外的文化交流过程方面,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即国外的交流往往都避开了隐私性问题如当前的收入问题、年龄或一些个人信息等。在国内的平常的交流中对这些问题的谈论都是比较普遍的。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跨文化交流内容的讲授时,可以适当的激发学生们对于交流方式的选择,学会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交际中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对于不同文化的人在交流中学会规避他们的隐私问题。在这方面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女士的隐私问题,包括婚姻状况也属于文化交流的禁忌因素,如果别人没有主动谈起,那么在交流中就要避免提问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给别人留下好的交流印象,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跨文化交流的理解深度,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1.2 礼貌原则。在使用英语的西方国家,对于"please""thanks"等表达礼貌感谢的词汇的使用达到了一个非常频繁的程度。在西方国家看来,对他人表达谢谢的理解和请求式的语气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在亲密和朋友或伴侣之间也经常使用,这是他们维系关系的方式。而国内的状况却与之相反,亲密朋友和伴侣之间说谢谢是一种生疏关系的表现。举个例子来说,在国外文化中,当一个人收到另一个的礼物时往往会选择当面打开,不但是一种惊喜而且表示对礼物的认同,国内却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这种文化方面的差异也是跨文交流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于这方面的理解可能较为困难,但一定会很感兴趣。因此也需要初中英语教师加强这方面的跨文化教育。

2.跨文化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的教学通常分为三个方面进行,分别是词汇、句型、语法三个方面,在教育教学活动又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方面。从多方面教学方法入手,加强初中英语跨文化交流效果。

对于词汇和句型的把握研究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词汇和句型的讲解中掺杂入具体的异域文化,如中国会出现狗仗人势这种词语而西方文化中把狗作为人类的朋友如Lucky dog这种词汇的运用,还有例如在电话交流中,中国人大多会使用我是xx,请问您是哪位等句型,而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就不会使用I 或者You这种句型而是this that进行句式的连接。在这些方面的教学中,不仅纠正了学生的语法错误,还在其中加入了异域文化的因素。

课堂中和课外两种教学方式中也可以适当加入异域文化进行教育。在课堂中进行初中英语的教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对话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们动嘴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完善自己的学习内容,提高效率。在课后所开展的活动中有条件的可以请到一些跨文化的学习进行对话练习和交流,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研究,把跨文化教学彻底深入到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去。

3.结论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除了应对考试这一方面,根本的教育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交际。为了在实际中能够更好的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中就必须要注意相应的教学方法,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文化并重的双重英语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对于多种文化的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且激发学生学习初中英语的源动力,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民族舞蹈;对外交流;英语;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200-01

艺术文化的交流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增进理解的纽带和桥梁。民族民间舞蹈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现今日益频繁的走出国门,把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之美、民族舞蹈之韵展现在世界艺术之林,在与不同国家进行舞蹈艺术鉴赏、民族舞蹈的展示及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让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悠久的、灿烂的民族舞蹈瑰宝的有所认知,进一步促进中国民族舞蹈艺术在世界各国的发扬光大。其中,英语作为国际间第一交流语言,其地位和作用自然不言而明。在我国舞蹈教师和从事舞蹈表演的专业人才由于主客观原因,英语水平相对滞后,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不同程度的制约了民族舞蹈艺术魅力更好的发挥,应当引起重视并加以改善。

1民族舞蹈对外交流中的英语瓶颈

任何文化艺术的交流都是一个参照,比较,吸收和互补的过程。它必然要建立在对国外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基础之上,所以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前提。专业的舞蹈人员如果具备娴熟的外语技能,在文化交流时能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艺术的背景和弘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精髓;顺畅和谐的沟通能快速准确的了解对方,促进双方友好的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信任与友谊,共同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平台。而现实是舞蹈教师的专业技术和教学术水平较高,而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在国际比赛和对外交流中面临着沟通的尴尬。作为专业性较强的舞蹈领域,日常的翻译不能满足专业性较强的民族舞教学要求,一般外语翻译人员对舞蹈专业术语比较陌生,授课所翻译的意思往往达不到中文要表达的效果,难以做到准确无误,明白清楚地表达。去年有幸受加拿大曼尼托巴省长城艺术团的邀请,赴加拿大进行为期半年的文化舞蹈艺术交流,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为目的,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交流与推广到,让不同国籍的外国友人能更多的了解传统的中国文化艺术。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由于自身英语水平不高,双方在语言表达方式存在的差异,往往是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授课内容,双方沟通难度较大,教学进度缓慢。在教学过程中虽然配有翻译,但翻译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舞蹈的培训,对舞蹈专业术语的翻译不能准确无误的将授课者的意图阐明,这样的授课效果,很难让国外的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接受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当我意识到这点时,我开始努力学习英文,在教学中尽量用英文表达,经过一段时间与学生的磨合,呈现出相较之前大相径庭的效果,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学生能完全清楚地掌握每个舞蹈动作的规格、要领、动作的关键点及不同舞段的风格变化,同时完成的舞蹈作品的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浓厚兴趣,形成了学生与老师能交流、能互动的大课堂。

2民族舞蹈对外交流中英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目前,国内各大艺术院校所承接的国际文化交流项目越发频繁,很多专业艺术院校会定期派出民族民间舞教师到不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这是一个接纳与推广,教与学的过程,英语在相互的交流和切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当我们到达一个陌生的国家,面对一群跟自己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的人们,娴熟而准确的英语表达能力将会有助于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首先,要让人们了解从这个舞种背后所衍生出的地域性,时代性,当地的民风民俗,这一切都需要舞蹈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当向外方人员介绍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的背景文化时,除了介绍这个舞种本身的特点外,也需结合对方国家的相似的舞种来进行对比,这样更有利于让对方清楚地了解这个舞种。比如:当教授中国传统的藏族踢踏舞时,除了描述独特的地域性造就了传统藏族舞蹈的体态、动律外,也可将一些西方经典的踢踏舞种进行对比(如爱尔兰踢踏舞),这样的介绍能让不同国家的人们从两个不同的舞种中找到相同的动律规律,更加深入的理解舞蹈的文化内涵。但这一切都是以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为先决条件的。其次,在授课之前深入细致地了解当地文化背景,法律,了解当地教学模式,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被大众普遍接纳和采用,通过交流与当地的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会对今后的舞蹈教学与创新有所帮助,再次突显出英语技能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在实际的舞蹈教学交流过程中,学生作为最直接的授课群体,怎样才能让她们在最短时间内接受和掌握教学的内容和目的,除了要求教师除了运用准确清楚的舞蹈肢体语言,还要以简洁明确的文字语言来表达出舞蹈动作的基本要领。回答学生在难以掌握舞蹈动作要领时的所提出的种种问题,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在此时尤为重要,试问在国内的舞蹈教学都如此,那么当面临一群来至其他国家,完全不了解中国悠久历史背景,而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舞种的学生,熟练地外语表达能力就更为重要了。如果舞蹈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外语沟

通能力,既能够用外语清楚地表达,详细的阐述舞蹈专业领域中的规格要领,技术技巧的方法,舞蹈动律的运动过程,又能够生动形象的表达教学的内容,直接的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不同舞种的细节,让授课群体在短时间内理解与把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与学的过程能自如的

运用英语语言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良好的英语技能在推广与传播中国民族舞蹈的同时,准确的吸纳国外好的舞种与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更多地了解当地传统经典舞种。当我们的教师在国外推广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的同时,积极地去观摩,学习当地的传统艺术文化,和经典舞蹈保留剧目,将不同国家的各门类舞蹈艺术与中国传统舞蹈艺术进行比较鉴别和吸收,寻求出不同地域舞蹈艺术文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这一切都要以具有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为基础的。积极的借鉴与学习,不但有利于舞蹈教师深入的了解由于地域性造就的舞蹈艺术差异性,更能够融会贯通的从舞蹈差异性中发现各门类舞蹈语汇的共通性,对中国舞蹈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起到有利的推动作用。

篇9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交流障碍;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强与他国各方面的往来越来越成为必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语言交流为中心的翻译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加深对翻译本质及其目的的认识有助于摆正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以便使其更好的为本国社会发展服务。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许多语言学家在谈到语言时都不可避免的论及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语言与文化总是难解难分?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由此可见,文化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语言是在人类形成的过程中同步出现的,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主要条件”;语言使人类表达内心思想,进行日常交际,组织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成为现实。所以,有了语言,就有了社会,同时也就有了文化的记载和传播。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借助于语言承传,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镜像折射。

二、对翻译的界定

提到“翻译”二字,人们首先会想到“译即易,谓易换言语使相解也”,即两种不同语言(通常被翻译的语言称为源语言或译出语,而翻译之后的语言称为目标语言或译入语)之间词汇与词汇或句子与句子相互对应的一种转换,尽管有时可能会出现词序或句序(涉及语篇层面,这里主要讨论句子及句子以下层面上的翻译)的不一致,但基本上是符合一一对应的原则的。比如:

例1:I am reading a novel.

我正在看一本小说。

来看几个词汇方面的例子:

电影The First Blood被译为“第一滴血”。事实上,这是具有文化背景的习语,表示the first success in a contest,据此确切的翻译应为“初战告捷”。

短语a bridal shower表面好像是“新娘沐浴”,但了解西方背景文化的人就知道它是指a party given by a bride’s friends at which they give her suitable gifts,意即为新娘举行的送礼派队。

由此看出,涉及文化背景方面的翻译并不符合上述定义,该定义并不全面。针对这一点,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是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结合文化背景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对“翻译”的理解,法国解构主义学者德里达、福柯和罗兰・巴特曾把翻译的本质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德里达就指出,不同的语言在意义、句法和语音上的差异,构成各种不同的表意方式,而翻译就是在‘同’与‘异’的纠结之中正确地表现‘异’。他们认为,翻译实质上是原作文本的再生,是在传达原作内容基础上使原作得以生存的手段,是人们真正认识不同语言之间差异和不同语言的特定的表达方式的媒介。

就目前而言,郭建中教授说“最近二十多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翻译理论深深地打上了交际理论的烙印;二是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这两种倾向的结合,就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已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

因此,与其说翻译是对不同语言的易换,不如说是以语言转换为基础,但不单纯是围绕语言符号本身,而是主要围绕语言所蕴含的意义,即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交互传递与影响。

三、翻译中存在的文化交流障碍

不同民族由于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异,如思维模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进行思想文化交流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流障碍。作为思想文化交流手段之一的翻译,在易换语言,传播信息和文化的过程中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同样地问题。造成翻译中思想文化交流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思维模式的差异、语言的差异、文化差异、翻译方法的使用不当。

(一)思维差异

思维方式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有机综合。它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要素组成。正是这些要素各自的特征与结构,规定着思维方式的性质、类型和特征,产生思维方式的差异。

以中国与讲英语国家为例来具体看看他们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大特点就是有机整体性,比如“万物一体”、“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是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同时中国传统思维由于注重实践经验,注重整体思维,常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事物,这就是所谓的直觉性思维。西方国家与中国恰恰相反,他们一开始就比较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因而形成了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产生不同的精神产品,比如中国的各种书法书写体、绘画等,它们本身所蕴含的精髓就已经达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程度,更不用说翻译成另一种从未触及过它们的语言了。

“萨莫瓦曾援引过这样的例子:树枝因积雪过多而折断,美国人认为其原因是‘The limb was weak’,而某些东方人则认为是‘The limb was strong’。西方人认为树枝缺乏支撑积雪重量的刚性;而东方人认为树枝太强,不易弯曲,缺乏柔性,致使雪越积越多,最终树枝被折断,这便是所说的以柔克刚。这一强一弱的观念转换往往会成为翻译的陷阱”。

(二)语言差异

翻译中的语言差异是显而易见的问题。语言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方面;译者如果对上述某一或某几方面缺乏认识和精通,翻译中都会造成信息传递的失败,进而形成文化交流的障碍。比如,英语love with my heart(用我的心爱你),和中文差不多,可其它语言有不同的说法:love with my liver,love with my stomach,如果只按字面分别译成“用我的肝脏爱你”,“用我的胃爱你”,就会让译文读者不知所云,最终影响交际效果。

(三)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影响文化交流最大的障碍。语言、文化、翻译三位一体,因此翻译中不可避免地处处渗透着文化的影子。而文化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因而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译者忽视。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范畴,“人类交际受情境的制约,而情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翻译必然受译出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制约。如果译者在进行作品的译介时不能妥当地处理其中所蕴含地文化内容,协调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势必会造成翻译中“文化真空”现象,从而既影响翻译作品的文学效果,又影响译作传递文化的功效。

(四)翻译手段运用不当

翻译手段使用不当和“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在对待如何处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问题上,翻译界一般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异化’与‘归化’。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后者则认为译文应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就翻译中涉及的文化转换而言,可分为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以目标语文化为归宿这两种原则和方法”。在翻译中如果对“异化”、“归化”选择不当,就会造成文化信息流失。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对我国的四字成语典故“东施效颦”的翻译,简单采用“异化”手段而译成"Dongshi imitates Xishi",原文的含义未译出,还会让译语读者一头雾水:东施是谁,西施又是什么样子?简单采用“归化”手段而译成“The ugly imitates the beautiful in such a distorted way that the ugliness of the ugly becomes worse”,源语所表达的意义是被传递出来了,但源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却被遗失了。

四、相应的解决措施

思维模式上存在的差异,是每个民族所特有的,也是不可避免和更改的;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又势在必行。因此,就这一点而言,首先应摆正态度,各民族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应该本着的精神,学会尊重、认识和接纳他民族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将与本民族思维模式不同的其他思维模式视为异端;在与他民族的思维模式的对比中,要善于认识到自身思维模式的缺点和他民族思维模式的优点,善于取长补短。

针对语言方面的差异,译者应不断加强对所译语言的敏感性,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各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要培养自己养成一种规律性阅读所译语言所写的各种文本的习惯,及时了解所译语言的各种发展动态。

为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翻译中的文化交流障碍,译者就要清楚地意识到:作为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成为精通双语言的人,更要成为精通“双文化”的人,要善于识别待译作品中的文化术语和其中隐含的文化内涵,不断培养自身的“文化意识”,同时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比如碰到原文中出现文化缺省而译文读者又不可能根据上下文感知到的情况时,译者就要在译作时善于抓住缺省的文化信息,并采用适当的手段将其补充完整,以避免造成文化信息传递失误的后果。另外,译作过程中,对待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要客观公正。再者,译者还要认识到文化具有兼容性;正是因为文化的这种兼容性,各国之间的个个层面的交流才可能继续;译者的工作就是不断促进文化的这种兼容。

最后,要在翻译过程中视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要认识到异化与归化作为两种不同的处理翻译的手段,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异化强调“保留源语文化”以丰富目的语文化及其表达方式,从而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归化强调“交际第一”,译者不仅要设法克服语言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的障碍,从而避免因文化冲突而造成的各种形式的误解。从上述可以看出,二者都强调翻译的交际性,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侧重点不同罢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要始终记住一个大前提: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

要善于将二者结合。如翻译“东施效颦”可采用音译加直译/异化翻译出其字面意思,意译/归化注释法对其字面翻译进行补充。这样既达到了信息交流,也达到了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篇10

【关键词】 全球化 跨国交流 就业素质 赴美实习

一、概述

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大学生在全球范围内定位职业生涯;与其被动地等待全球化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背景、阅历经验等进行“改造”,不如让大学生主动提升就业素质,做好应对全球化浪潮的准备。因此需要推进教学实践探索,拓宽大学生的实习或兼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跨国实习的培训。实习或兼职是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外获得实践知识、培养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国际化视野下大学生的实习或兼职工作必须在更高的起点和平台上进行。要鼓励大学生到跨国企业、外资企业实习或兼职,或者直接到国外企业实习。

二、大学生跨国实习途径及价值

跨国实习是激发学习潜能的过程,一种终生有益的体验,能锻炼学生掌握新知识和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理性的思维和方法来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笔者今年参加了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以期培养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赴美带薪实习项目是美国政府在1948年通过的信息及教育交流法案中设立的一项旨在促进国际青年文化交流的计划。该法案允许世界各国的大学生持J-1签证进入美国企业进行为期3―5个月的带薪实习,并利用实习之余,在美境内旅游体验美国生活,了解美国风土人情。该项目为全世界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踏上美国国土、体验美国生活文化、提高英语能力、进入美国企业、与美国同事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实习生并肩工作的机会。

1、跨国实习能培养大学生国际化视野

每年来到美国参加暑期实习的学生有数万人,我国学生有机会获得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体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跨文化交流学习的好机会。可以体验不同种族人群的宗教、文化、经济、语言、思维、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差异,能更多地了解世界,培养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及合作共事的能力,有利于形成个人的国际化眼光和视野。

2、跨国实习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

在全英文环境中与美国同事并肩工作,可以锻炼学生良好的口语沟通能力及交流技巧。现在国内的英语教学多年来提高不快,原因在于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国内英语并不是日常交流的工具,学生使用英语只限于课堂上,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跨国实习使学生必须用英语沟通工作以及日常生活,这无疑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帮助。

3、跨国实习能改善学生的心智模式,培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观察、思考、感觉世界的方式,每种文化都包含着自然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发现。文化可以分为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公开的文化是指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包括服装、道路、建筑物、餐饮、家居、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等等。隐蔽的文化是指价值观、信仰和思维方式等。如果没有体验过对方的生活方式以及接触过对方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生活环境等文化形式,你不会知道一个陌生的民族是什么信仰、有什么价值观。为此笔者在实习期间有意识地前往美国首都华盛顿、经济中心纽约、波斯顿等地进行文化考察,极大地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视野。

可见,跨国实习不仅拓展了学习环境和工作方式,也为已有知识增加了新的价值内涵。这种多文化的接触有利于打破固有思维定向,改善个人心智模式,也增强了大学生走出国门迎接更大挑战的信心。

三、跨国实习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

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社会的最终形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大学生具备完美的心理素质、广泛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完善的个人知识结构和诚信合作的思维方式,具备驾驭信息与知识的现实转化能力等。跨国实习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效提高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独立生活能力是孩子成材和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能力。然而,由于很多家长从小就剥夺了孩子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包办、保护中长大,致使有些孩子直到大学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而跨国实习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管好自己,培养较高的个人素养,这对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2、增强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一个大学生突然被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问题,能否独立解决各种困难将由他身上某些平时被忽视的“非智力因素”决定。良性的“非智力因素”包括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合群而乐于助人的性格,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合乎逻辑、理性而冷静的思维方式,做好日常小事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只有增强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顺利完成跨国实习任务。

3、锻炼大学生尊重他人的能力

一个人处于新环境时,肯定会对异国文化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感。而对于保持和发展国际交流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说,具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接受新事物、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要做到完全理解和接受他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能做到真诚倾听、尊重对方,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他人,从而减少交流的困难。

4、培养大学生包容文化双重性的能力

跨国实习使大学生的思想走出封闭和僵化的状态,并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的主体性和选择性。实践显示,从浅层次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情感表达,到深层次的处事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跨国交流的大学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交际规则为例,大学生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交往对象,会比较注意和尊重对方的交际规则,如守时、礼仪、着装、场合和避讳等。

5、提升大学生个人沟通能力

任何一个大学生在进入陌生的环境时,内心都会产生孤独与压抑,学会适应环境是打开局面的重要手段。积极的为人处事态度会使自己的心情重新沐浴阳光,脚下的路也会越走越宽。要掌握交往的技巧,首先要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准,比如真诚、友爱、相互帮助、尊重他人、爱心、同情心等等。这些最基本的沟通交流素质,在跨国实习过程中会有真实而新鲜的体验。

6、提高大学生个人理财能力

理财能力差,是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相当多的学生理财不善,如有的同学在手里有钱时什么都买,而月底就捉襟见肘。所以,在跨国实习过程中必须学会在有限的预算下合理安排各项开支。身在国外,朋友间的聚会、参观旅游也是实习生活的一部分,类似消费都需要把握在预算之内。

总之,跨国实习对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一次新机遇、新挑战,对思想上的历练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多了解与理解一种文化,无疑是多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维度,多了一层探索世界的智慧。

四、跨国实习的启迪与感悟

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为同学们安置的所有岗位均为非技术性的入门级基础岗位,适合所有英文基础较好的在校大学生参加。岗位分布于全美各州,工作时间以每周30至40小时为主,工资标准按不同岗位支付,最低工资不低于美国联邦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通常每小时工资为7美金至10美金不等。笔者在4个多月的美国实习经历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启迪和感悟。

1、学会理解工作

在学校时,除了老师,周围的人基本上都是同龄人,在工作岗位,则要学会与各种年龄层次的人友好相处。过去一直是依靠父母的收入维持生活、学习和成长,工作后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报酬开拓美好的人生,因此学会了理解工作、热爱工作、珍惜工作。

2、学会体验工作的成就感

对大学生来说,积累工作经验和技能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能太计较收或职位的高低,任何工作都是可以改善和创新的。比如用更短的时间、更少的代价达到更高的质量、更美的效果。当自身的本领已经到了脱颖而出的地步,收入和职位自然会提升。

3、学会自我提升

有些技能可以跟老师或从书籍中学到。但是,像“关心、体贴、联想、创意”等意识和习惯,只能靠自己的悟性和实践来掌握。所以,要学会听取各种不同的见解,同时,做到更宽地联想、更缜密地构思。借助前人的经验和别人的智慧,自我更新、提升自己。

五、就业素质实证研究

1、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新特征

(1)国际分工全球化,就业出现新的特点。近期研究表明,美国潜在的服务外包将给承接服务的国家创造高达1400万个就业岗位。仅在金融服务业,服务外包给东道国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将有200万个。这些给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科技发展综合化,国际合作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全球性的合作日益增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将在未来的职场中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3)工作环境多元化,跨文化合作日益增多。经济全球化使职场中的人际交流关系变得更为错综复杂。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等的人在一起工作将越来越成为职场中的常态。许多跨国公司在招聘一开始就喜欢选用有全球理念的员工。因此,具备国际视野、善于跨文化沟通的毕业生将会成为职场中的宠儿。

(4)毕业生就业机会增多,但是能在国际环境下工作的毕业生较少。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引起了人才的全球性流动,我国大学生赴国外就业的机会也相应的增多。据麦肯锡对89家跨国公司的调查,5年内,外企(约28万家)在中国需要75万名大学毕业生,约占同期中国大学可提供优秀人才的60%。麦肯锡公司在《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称,中国的毕业生人数很多,但只有不到10 %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跨国公司在中国招募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从事跨国经营的人员不仅要熟悉国际经济的运行规则,更要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能够承担国际环境下工作的任务。显然,我国缺乏这样训练有素的毕业生,这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更先进的产业。

2、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素质提升策略

“全球化背景下,今后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力强弱的,不再是普通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多少,而是掌握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高层次人才的多少。”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就业带来深刻影响,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必要采取主动性策略,以增强学生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1)提高大学生企业实践课程质量。企业实践课程对大学生有专业成长的巨大价值和作用,是其专业成长的初级,是他们适应职场角色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大学生逐渐形成职业实践知识和智慧的过程。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大学生专业素质的结构与质量,可以影响其将来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水准。因此,“生存技能”和“发展性能力”是大学实践课程的两个目标,要根据这两个目标,培养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自我提升潜力的毕业生。

(2)强化跨文化交流教育。为使学生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形势,各个高校应该增设跨文化交流的课程,让非涉外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掌握跨文化交流的基本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应该在许多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中得到渗透,使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掌握必要的跨文化交流技巧,能运用在不同的跨文化交流场合,如教育、旅游、商业等方面。

(3)加强跨国交流接触,提高实践能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学校还应该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实践跨文化交流,将课堂教学与跨国交流实践活动相结合。实践证明,只有实际参与跨国交流,才能使知识转化为进行交流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4)以强化国际视野为导向,调整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大力培养能熟练运用外语、熟悉国际事务、懂得并遵守国际惯例和国际礼仪、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高素质毕业生。

全球化的经济呼唤既有专业技术又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跨国实习、缩短了大学生社会适应期,开阔了视野,强化了大学生适应能力、外语能力、跨文化沟通技巧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就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珍刚、李华明:国际化视野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策略研究[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