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教育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教育论

篇1

(1)跑市场市场作为一种商品流通的场所,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只会紧随着正常的经济规律产生波动,王小帅在03年毕业之后,加入了一家印刷企业成为基层员工。在职期间,他积极探索市场发展方向,为2007年创办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创办博远包装有限公司初期,依靠引进的少量先进的印刷设备致力于商业印刷工作,短短两年时间,博远包装有限公司就紧随市场发展趋势,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礼品包装领域并相应地引进大量先进设备。调整的结果很快见效,企业产品稳定,积累增加,实现良性运转。2012年,还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博远又新上马了酒类包装,同样斩获颇丰,这两块业务现已成为博远的立足之本。

(2)做品牌每一种产品都有其相应的生命周期,但是一旦该类产品成了品牌,那么就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其寿命。包装作为产品形成品牌的重要途径,得到了王小帅的充分重视。做品牌就要做精做实,名副其实。具体体现到包装环节,即要使包装物既精致又牢固,具有高质量。为达到此目的,博远在生产中进行质量教育、实施质量监管、坚持质量跟踪,使出厂产品百分之百处于优良和可控状态,杜绝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3)用骨干博远现有员工一百一十人,核心骨干20人。骨干们默默地各司其职、忠于职守、打理企业,日常运转有条不紊,王小帅外出非常放心。骨干靠的是王小帅的挖掘、培养,包括从其他企业引进人才。单枪匹马的年代早已过去,精诚合作才是治企之道。王小帅按此认知身体力行,使用骨干放手不疑,关心骨干细微周到,最近又在考虑建立内部股权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

创业是一个很难具象表达的词汇,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但是,就目前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看,存在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目前职业教育创业教育主要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没有充分认识到能力实践的重要性,进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除此之外,由于创业教育属于新兴学科,缺乏成熟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较空泛,教学手段十分单一,一般以案例分析结合课堂讨论为主体,辅之以简单的情景化教学。随着社会对于专业化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校经过各方面努力,开展了“挑战杯”、“诚莲杯”创业大赛及“黄牛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但是由于经费不足、场地紧缺等因素,这些活动仍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无法充分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2.创业教育改革相对滞后

就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来看,已经不再局限于具备专项技能的专业型人才,而是需要多项技能与较高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时候,必须保证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趣味化。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创业教育体系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相关的改革工作仍然未能落到实处,部分教育工作者教学观念陈旧,使得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相对滞后,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不足在创业教育课中得到充分体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件只是教学过程或教案的翻版,教学改革滞后,对教学环节缺乏规律性认识,教学热情不高,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3.评价机制的缺失

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开展实践活动,一般会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在教学初始阶段,学生往往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课程的不断开展,教师布置的一些作业一般只是小组中部分人员合力完成,其余同学则仅仅在完成的作业后面署名,明显没有达到小组实践合作的根本目的。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就在于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缺失,没有科学、系统的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

三、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措施

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材建设,充分发挥核心课程的主导地位

创业教育的根本是为社会输出某个领域的专项人才,因此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需要与当前专业、社会需求、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构建切实有效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整个创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包装与印刷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要充分重视自身技能的应用,更好地达到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的相关标准。

2.构建特色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不同专业都有其不同的职业素质特点,在进行创业教育时,需要结合相关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实现专业、职业、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要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学习摆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充分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对于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完美地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各种问题。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寻找切实有效的教学改革途径

篇2

今后顺应时展趋势,农业职业教育有关部门,必须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将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增强农业软实力,作为事关己任的大事来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必须始终围绕着培养新时期新型农业技术人才为己任。实际上,新时期农业机械化、科技化、现代化的现实需求,也迫切需要数以万计的职业农民做支撑。而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地将落在农业职业教育的肩上。今后,各农业高职院校必须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展要求,明确为农民服务、为农村建设、为农业发展的办学方向,根植于农民、发展于农民,服务于农民。

2组织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

知识大爆炸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紧迫性。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必须要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探索继续教育形式,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今社会教育发展必然趋势。针对此,农业职业教育部门要脚踏实地地办学,摒弃过去只重视学历教育的旧教育观念。在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办学思路,将学历教育与培训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结合,大力开展非学历岗位资格培训和各种形式的单项技术和技能的培训,推行多种形式办学,扩展农业职业院校的办学功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农业高职人才的需求,推动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3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路子

长久以来,农业科研、教学、实践都存在相互脱节的问题。探索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路子,对于落实好职业教育培训意义重大。当前,黑龙江省市级、省级龙头企业有近百家,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与这些企业的合作,了解农业实践各行业人才的需求趋势,加强订单、定向培养力度,确保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同时,近些年来,黑龙江在科技示范场、示范园区投入很大力度,这些示范园区、示范场多属厅、局、所管辖,农业职业培训部分可将其作为实训基地,时刻关注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态势,掌握领航农业的高新技术。

4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篇3

省领导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参加中德(***)职业教育论坛,与德国的专家一起交流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在此,我谨代表省教育厅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千百万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我省是职业教育大省,省委、省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制度激励、实践探索和对外合作等途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推行订单培养和双证制度;根据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加强职业院校教学标准建设;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鼓励大胆改革创新,突出专业特色,努力打造办学品牌;开展职业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招生试点工作,探索中高职衔接培养高技能人才,努力建立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方式;加强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积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当前,***正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也有效节省和充分利用了教育资源。尤其是德国,非常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关资料显示,德国约有7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能训练,同时进入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德国也十分重视教师的动手能力,强调教师的职业经历对学生的教育价值。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得到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德国职业教育也与德国经济共同成长壮大。尤其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此次,中德(***)职业教育论坛使我省职业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了解德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对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希望广大职业院校认真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特点,结合实际,将国际行业标准和典型企业先进技术标准引入课程,提高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为构建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

 

 

篇4

一、企业文化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助力作用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独有特性。在融合与合作的过程中,企业输入职业院校的不仅是技术、设备、人力资源,也包括企业文化。每一家企业都力图用自己的企业文化干预人才培养,在学生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迹。这种干预的结果是“既可以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又能够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之间的距离,是企业与学校双赢行为”[2]。事实上,企业文化干预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企业和社会是最终的受益者。

(一)拓宽视野,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主要招收各级各类中学和职业学校毕业生。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中学及中学以前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学校集中教育,出于安全等多种因素考虑,基本上是实行封闭管理。这就造成学生求学从家门到校门,升学从校门到校门,除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对社会了解甚少。职业教育中引入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不同于学校的文化观念、精神特质、行为规范、历史传统等,无疑为其打开了另一扇知识的大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这样,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增强了对社会的了解,为最终成为“社会人”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对接企业,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入企业面临着如何学以致用和适应企业管理环境两大问题[3]。对于前者,我们可以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后者,则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教育。一是通过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格等企业文化元素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职业道德规范;二是通过企业规章制度、技术标准、行为要求的宣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三是让学生感受到企业员工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勇于进取、崇尚竞争的精神品质,逐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的进取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才能不断增强,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的真正对接。

(三)启发心智,促进共同价值观念形成尽管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容不尽相同,但对负责任的企业而言,其文化内核一定和社会紧密相连,符合法律和社会价值体系的要求。职业教育引入企业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企业文化的同时,感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克服自身在人生追求和价值观不明确,“知”“行”时有分离等方面的不足,促进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学习企业的市场竞争文化、诚信文化、和谐文化、团队协作文化、创新创业文化等全社会都应当倡导、奉行的文化元素,形成相应的意识,最终形成成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四)引领发展,帮助形成职业发展规划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核,在指明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的同时,也为员工个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职业院校引入企业文化,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价值观念、管理理念、行为规范,明确企业对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这样,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正确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制订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根据目标岗位的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助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范式及其实施要点

近10年来,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发挥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助力作用,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缺乏系统地分析研究,未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助力作用的发挥。总结各职业院校的一些探索经验,我们发现,根据企业文化干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容与方式,大体可以总结出四种范式。

(一)文化融合式这里所说的文化融合,主要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尽管二者分属不同领域、不同团体,有着显性的区别,但二者都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部分组成,都以人作为关注对象,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发展为终极目标[4]。这就决定他们之间必有相同的元素、相通的要求甚或是相同的表现载体。所谓的文化融合,就是要找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同部分进行融合,提炼出共同内质,寻找到合适的载体和传导方式,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符合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价值观念的品质和行为规范。要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并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1.内容选择普适化。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文化内容都适合于与校园文化融合育人。这是因为学校教育是一种公益教育,是为全社会而不是只为某一特定企业培养人才,其教育内容要讲究普适性。因此,实施融合教育的企业文化内容应由校企专家共同商讨,选择那些学校和企业都需要强化,有利于启发心智,促进学生共同价值观念形成的内容进行融合。2.表现形式校园化。校企文化融合育人的关键是要根据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规律对选定的内容进行融合、提炼,用校园化的表现形式改造成适合于学生认知、习得的文化产品。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能真正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更好的发挥育人功能。3.传播途径多样化。好的文化产品同样需要有合适的载体才能起作用。要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多样的化手段进行传播。一是载体多样化,可通过宣传口号、名人名言,创业故事、标志性建筑(设施)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二是手段多样化,借助现代传播技术,通过悬挂标志物、制作MTV、开展专题研讨、评选校园文化之星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二)目标渗透式所谓目标渗透式是指根据学生就业和职业成长的需要,选择适合于学校教育的企业文化容,转化为素质培养目标并将其分解、渗透至每一个教学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目标渗透式是一种渐进式的文化教育模式,涉及到的人员多、时间长,要保证其实施质量,系统化是关键,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系统设计。首先,要将相应的企业文化元素转化为素质教育目标,并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规范性教学文件中做出明确规定;其次,要将目标的实现分解为具体的教学活动,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教环节。2.做好全员动员。文化渗透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组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因此,要过教研活动做好动员、落实具体任务和要求。3.做好专项考核。对教师和学生而言,考核永远是不可忽视的指挥棒。要确保文化渗透教育的效果,就应定时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情况进行测量分析,并将结果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关联,提高师生对企业文化教育的关注度。

(三)订单对接式订单培养是职业院校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一般由校企共同选定学生、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由于订单教育面向特定的企业和特定的岗位进行人才培养,针对性更强,除强化企业对应岗位的专业技能训练外,更重视企业文化的对接教育,以保证人才培养的对岗性。在订单培养阶段,许多企业往往将学生视作员工,喜欢采用单科独进的方式集中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灌输和制度宣讲。这样做看似在短时间内有一定成效,但持续性不强,效果不佳。事实上,订单培养阶段的企业文化教育同样要新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做到三个结合。1.知识性与养成性结合。在对本单位的企业文化知识进行集中宣讲,让学生对其有系统认识的同时,应注意将重要的职业理念、职业意识、行为规范融入具体的岗位能力训练项目,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动作,指导学生操作,逐步将抽象的文化要求内化为职业习惯。2.普适性与对岗性结合。我们应该认识到,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是职业人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更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虽然是订单教育,我们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时,固然要重视特定企业文化的教育和特定岗位的素质培养,也要注意进行普适性文化教育,培养健全的社会人。3.系统性与重点性结合。成熟企业的文化内涵丰富、内容丰厚,有些甚或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难以短时间内为学生全部吸收。因此,我们在系统介绍的同时要根据人的认知规律,选择那些关键的、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内容进行强化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实境强化式本范式是指在顶岗实习阶段,在职前或职中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强化教育的一种模式。这一阶段,学生通过校园文化和专业教育的训练,已对企业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和现场学习、情境真实的便利,有针对性地组织好企业文化教育活动。1.利用好企业条件。一是要充分利用企业真实的管理、生产和生活现场,利用企业特有的物质、制度、文化标志物等条件开展实境教育;二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聘请企业专家担任企业文化教育教师,现身说法;三要注意挖掘企业丰富的文化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增强实用性。2.把握好学习重点。要根据学生顶岗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好学习重点。把对企业理念的认同感、对企业制度的熟知度、对企业行为规范的遵守情况等作为重点,引导学生爱企业、守纪律、重安全、尚规范,确保学生扎得下、干得好、留得住。3.落实好关键环节。顶岗实习既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查,也是对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一种检验。这一阶段,我们在学生的文化素质特别是企业文化教育方面要重点落实好查缺和纠偏两个环节。就是要通过观察、交谈、考核等方法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补习、强化教育;重视学生的行为细节,发现不规范之处,及时纠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不同范式的适用性及其结合模式

上述范式的探讨,只是对众多职业院校借助企业文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系列实践经验的总结。范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每一种范式的实施都有其依赖的条件,条件成熟则实施效果好,反之则可能收效甚微。每种范式也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可以有机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因此,要真正发挥企业文化的助力作用,必须分析每种范式的适用对象,通过不同范式的有机结合,提高教育质量。

(一)不同范式的适用性这里所说的适用性,指每种范式所适用的企业文化教育内容、教育阶段、教育环境和传播手段等。由上文可知,四种范式的分类是由企业文化干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容与方式决定的,其适用性亦然。以文化融合式为例,他适用于校企普适性文化元素,适合于对未进入校外实习阶段的学生进行教育,需依赖于校内环境与校园文化融合,借助多样化的校园文化传播手段才能进行。

篇5

(一)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高效化与职业教育

传统的家庭式农业生产方式难以满足日趋减少的农业劳动力对规模化农业生产的需求,农业机械化和良种培育为其创造了促进条件。截至2011年,我国良种覆盖率提高至9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至54.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增长,2012年达到53.5%①。显然,农业科技进步和贡献率的提高,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和合理配置,对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构造务实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力度,加大政府投入和农业金融服务,在新技术、新产品及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基础上推动农业的高效生产,降低单位面积劳动力成本,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与生产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带来大量的新型农业机械化工具、新技术的耕种方法及新培育的作物品种,而如何使用机械化的生产设备,如何使用新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如何对新培育的作物品种进行有效的种植是新型农民面临的技术性问题。因此,对新型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机械、新技术、新品种的专业化培训势在必行,农业职业教育必不可少。

(二)农业经营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与职业教育

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带来农业经营模式的改变,不再仅仅是余粮买卖以获得经济收入。我国对农业经营的产业化基本共识是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用“农业企业化”的经营理念,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部分学者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上也提出了很多创新模式,比如,“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专业大户+农户”、“供销商+农户”等多种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包含农业的生产、储存、加工、运输、分配、消费等纵向一体化的农业经营模式,需要大量的物流配送、食品加工、市场营销、信息分析、消费指导等专业人才加入基础工作和管理岗位,刚刚脱离土地的农民无法胜任这样的工作岗位,这就需要职业教育的力量来完成基层农民的职业角色转换以及人才的培养。

(三)城乡工业生产专业化、技能化与职业教育

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工业产业的作用不可忽视,伴随城镇周边的工业园区是城镇快速发展的助推力,是城镇总体布局中的一个主要功能区。规划建设好工业园区,能较好形成产业的聚集,产生聚集效应,有利于资源共享,减少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还可以有效地拓展城镇空间形态,使城市各功能布局各得其所,减少工业生产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工业园区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加快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两化”互动发展。所以,融合工业园区与城镇化建设共同协调发展,在互动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增加群众收入,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譬如城镇商贸、金融、物流中心建设快速推进,快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工业园区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中心平台,促进产业和人口聚集,为城镇新增人口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增加第三方服务业从业人口的需求。工业园区的企业用工数量大,需要就地取材,刚刚脱离土地的农民无法胜任专业化、技能化的工种,需要职业教育来帮助“脱地”农民完成从农民到技术工人的转化。

(四)新型城镇第三产业服务与职业教育

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每年意味着农村要向城镇转移约1500万的剩余劳动力,一部分进入当地招商引资的工厂做工,另一部分需要慢慢向第三产业服务业转型。对于脱离土地的农民来说,较低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导致他们在谋求新职业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即便是进入第三产业服务业也需要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教育无疑是最佳途径。2010年至2012年,职业院校为第三产业输送了1640多万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期增长5.8万亿元。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和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提高,有力地支撑城镇化过程中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

(五)转移农民市民化、文明化、生活优质化与职业教育

农民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一种转变(非农化),也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城市化),而是一系列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是农民角色群体向市民角色群体的整体转型过程(市民化)。提高农民向市民转型过程中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需要一定的社会教育机构对农民进行辐射和影响,而贯穿整个城镇化过程的职业教育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职业教育不但能够授予农民的职业技能,而且可以在授业过程中加强对农民的人文素养的教育,提高其道德素质,适应城镇新市民的要求。

二、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模型构建

(一)农业生产技能的职业教育

农业生产由劳动力密集型向劳动力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对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目标及内容加以明确。首先,帮助农民了解农业以及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性。其次,重视培训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涉及农业的使用技术进行比较全面细致的培训,如新型农业机械化设备的高效使用、作物新品种的种植与培育、经济作物的种植方法、新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等等,使农民能够通过应用农业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才能实现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意义。最后,展开法律、政策等方面的教育,包括对农业法律的普及,对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宣传等方面,使得农业生产主体不仅能够依法保障切身权益,还能够认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与前景,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主体推动作用。对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一是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高等农业院校的合作开展。如开设农业学历教育、农业继续教育、农业知识培训课程、高校农作物种植课程、先进农业生产机械使用课程、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建构课程等等农业知识课程,包含短期培训课程、学历学分课程、农业进修课程。二是通过地区农业推广机构进行实地指导,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技能的培训。三是建立职业院校与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基地,采用“校农”合作模式将职业院校学员安排到农地参加实际生产的联合培养等。

(二)农业经营体系的职业教育

现代农业对经营体系要求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与社会化,其在传递市场信息、普及生产技术、组织引导农民按照市场供需进行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统”和“分”两个层次上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以丰富和发展。在“分”的层次上,家庭经营朝着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在“统”的层次上,统一经营朝着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社会化程度。总结对比国外农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我国实现现代农业经营有两种模式:其一,以良种、化肥、种植、收割、销售为主轴自始至终的纵向产业链式经营体系;其二,以农业为中心的各项农副业、农产品加工、储存、销售为经营体系的横向农业产业链模式。职业院校通过职业教育课程对农业经营者的市场意识、合作化组织管理、农业市场经济、农业信息化建设等知识进行培训,职业教育通过开设农产品生产、储存、流通、分配、销售等课程来培养众多环节的适应性人才。另外,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需要正规的金融及审计机构等对农业经济及周边产业良性发展进行规范,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和组织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政策法律咨询等涉农中介组织。由此,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各类职业教育转化为合格的农村生产者、经营者,促进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流通人员、销售人员,维护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审计人员、评估人员等。

(三)工业生产技能培训的职业教育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提高现代化水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及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路子是必经之路,即把农民从农业生产和农村中尽可能多地转移出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到城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去。工业园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使得人口相对集中,为城镇化奠定了基础,且工业园区继续建设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职业教育采用“工厂+院校”的方式进行技能工人培养,实行“厂校”合作培养各种工种,强化就业人员技能培训,为工厂初级工人培训及技能继续教育服务。“厂校”合作培养按照一对一的供需培养的要求,探索“订单培训,菜单培训,定向培训,定点培训”等方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城镇化过程中新建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工缺口较大,尤其是对钳工、焊工、车床工等各类技工存在很大的需求,为农民工开展技工培训,有利于定向培训和定向输送。

(四)第三产业服务产业服务技能的职业教育

第三产业是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物流业,信息化服务及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及公共设施管理,居民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及文化、体育与娱乐业等,简单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城镇化是第三产业的主要载体和依托。城镇化带来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聚集,城镇人口呈几何级数式增长,带动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必然带来消费量的增强,第三产业服务部门需求相应提高,必然要求农村转向城镇的剩余劳动力补充到第三产业服务业中去,而从事服务产业,而餐饮、文化、金融、信息化等服务部门需要一定的职业技能,增强自身的从业技能无疑是剩余劳动力的迫切需求。由此,职业教育通过对服务产业潜在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开展短期的技能培训、从业资格培训、服务产业章程培训等课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打开进入服务业的大门。同时,工业及农业快速发展带动物流企业的兴起,而物流企业用工的专业技能极其匮乏,可以主动对接相关院校,对剩余农村劳动力进行物流知识专业技能培训,为物流企业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撑。

(五)职业教育中的人文意识培养,从而实现人的城镇化

文化建设是党的十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缺少文化的城镇化,是失衡的、不完整的,无法实现市民化的城镇化,只是建筑物的堆积。必将影响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和城镇化质量的提高,许多危及社会安定和谐的事端也易由此而突发。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过程中不仅担负着传授农村剩余劳动力生存技能的任务,还肩负着培养“农民”市民人文意识培养的责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精心组织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帮助新型农村居民掌握生产技能的同时提升科学人文素质,为实现从农民到职业人群的转变奠定基础。譬如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中讲解相关行业的国家政策法规。二是“学校”与“农村社区”结合,开展“校社”人文素质教育、道德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坚持“校区”合作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通过倡导孝亲爱亲、文明礼貌、移风易俗等教育活动,形成了城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气。三是在体系化的职业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职业教育体系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在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工人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新时代要求的“四有”公民。

三、结语

篇6

1.1高职教育到底是姓“高”还是姓“中”

在将高职教育划分为职业教育教育体系开始,又出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模糊界定,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二者之间存在太多的相同点,所以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体制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一定意义上来讲,高等职业教育应该要比中等职业教育高出一个层次,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理论研究上,还是实际的技能培养方面,都要有一个质的提升。但是实际却完全没有做到,从我国的教育部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来看,二者都具有“高素质”和“技能型”的特点,这就在概念上存在模糊性。由于定位不够明确,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二者的专业设置几乎相同,课程体系一样,教学内容出现大量的重复,在实践教学中的实习内容也几乎是一样的,所以根本没有明显的区分度,这严重扰乱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设置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1.2就业面向与岗位没有明显的区分度

由于中职与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过程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导致两者最终产出的成品也极度相似,人才质量包括素质、技能、态度都没有明显的区分度。由此带来中职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没有多少区别,从就业岗位、薪酬、保障等方面也没有多大差别,有时高职生还竞争不过中职生。这样的高职教育对市场的吸引力不会太强,对社会的贡献率也不会太大,甚至没有必要办高职,只要把中职办好办精就可以了。

2我国高职教育的未来走向

2.1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两个对接”

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看,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最近,教育部提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具体改革意见“:增加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比例,拓宽高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学校应用性专业继续学习的渠道。鼓励高等职业学校与行业背景突出的本科学校合作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据此,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路径中,最关键的就是实现两个对接:一是向上与应用本科或高职本科对接;二是向下与中等职业教育对接。在向上对接中又有两种路径可走:首先是拓展“专升本”空间。第二个关键点就是与中等职业教育对接。

2.2办好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需要“练好内功”

从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看,只有那些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教育形态,才会有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只有“练好内功”,在内涵建设上打造出自身鲜明的个性特色,才会赢得社会的认可与发展空间。而这种“个性特色”的标志就是要与中等职业教育有明显的区分度,否则就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为此,有人将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设定为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性技能型”人才。

2.3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教资源的需求

从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期待来看,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的需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全国上下兴起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对高等教育的期待也越来越高,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良好的、高层次的教育。

3结论

篇7

(一)现代护理人才的角色和功能越来越丰富步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生命健康变得更加重视,医院的模式在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中,社会的实际需求也在不断地转型。而且,各个服务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展,医疗卫生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这些转变和完善也会对护理的含义造成一定的改变。现代护理应该要从功能制转变成整体制,还要从以疾病控制为中心转变成以病人为中心。例如,护士的工作地点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医院,社区、家庭、康复中心、学校等都成了现代护理人员工作的地点。传统的护理是医疗技术职业中的一种,但是现代护理却是为人们健康服务的专业。而且,社会对现代护理人才的需求也开始逐渐向着多层次、高规格和跨学科发展,其功能角色也变得更加丰富。尤其是护理学科的技术和知识也变得综合化和复杂化。现代护理的这些变化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是护理职业教育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加强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高级技术性应用人才的主要地方。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一项就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可以让没有工作的人找到工作,让有工作的人喜欢上自己的工作,所以职业教育的覆盖面非常广。随着人力资源战略的提出和医疗体系的发展,护理人才非常紧缺,而且护理人才的就业范围也变得更广。所以对现代护理的职业教育来讲应该要以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开展实际的教育。首先,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从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强对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次,高等护理职业教育中,要对办学理念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对办学的内涵建设不断强化,将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立起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最后,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对学生的职业素养、道德和意识进行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让培养出的护理人才成为实用型的护理人才。

(三)提升护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护理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护理的实践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影响。现代护理职业教育中,尽量做到对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进行创新,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应该要将现代护理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所以,在实际的教育中不能采用理论知识和实践脱离的模式,这样才能去满足现代护理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务必从技能训练开始,加强对护理的操作技能教学的进行,逐渐树立起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双重教学观。此外,安排专业课课程内容时,应当注意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并重。教学方式的选择也应该要灵活。例如可以选择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小组讨论、家庭访问、临床指导以及角色扮演等,让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让自身的业务操作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有效提升。最后,让学生在毕业时能快速的进入到自己工作角色。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通过各种培训和再教育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起现代护理的职业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护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结束语

篇8

1.1原有就业分配体系使他们新形势下无所适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原来体校生毕业由市政府统一进行就业安置,这对中山市竞技运动水平在一定时期提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学习时间比普通学校的学生学习时间要少得多,大部分学生只有上午期间学习文化课,他们还经常集训、外出比赛。并且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文化课学习成绩就不高,因为有体育特长而来到体育运动学校,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课基础差、底子薄的特点;另外,在体育运动学校,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初中没有毕业就来到体校,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所学的文化课知识没有连贯性,因而上课时新旧知识连接不上,对新知识接受不了,听不懂,学不会,而进入我校学习的体校生大部分属于这些。他们在体校学习期间是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最高目标,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他们系统地学习文化课知识,缺乏相应的文化素质和其他专业知识技能,这样就造成这些被淘汰下来的运动员面临择业时大多会出现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在现有就业环境下,竞聘上岗已成为社会择业的共识,没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就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这种就业出路不畅通、就业前景不明朗的局面对他们在校学习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1.2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滞后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本校入读的体校生在社会体育专业就读,现有的课程设计基本是按社会体育学、体育教育学专业来设计和开设。以前,部分毕业生可以通过招教进入中、小学任教,随着国家高校连年扩招,体育及相关专业毕业大学生越来越多,中山市中、小学教师招聘条件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让只具备大专学历的体校生同学就显得非常被动。根据以往的就业情况调查,除个别同学进入小学及幼儿教育行业之外,从事体育教育的很少。如果一直围绕着这些对他们将来择业意义不是很明显的课程来学习,作为学习主体的他们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纸学历证书而对这些课程应付了事,他们的学习情况可想而知。

2对策与建议

2.1.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学习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新形势和新问题面前,体校生不能以昨天的学习观念来面对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就业,作为承担体校生教学任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引导体校生认清就业形势,更新学习、就业观念,适应新情况下的学习,树立适应现有市场经济下的务实就业、艰苦创业的新就业观念,这是体校毕业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在新形势下顺利就业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单位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充满竞争和风险,个人的就业也存在竞争和风险,只有脚踏实地,夯实业务知识,兢兢业业,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作好,才能够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这需要具备一定的实力。实力从哪里来,实力就从平时的勤学与苦练中来,不从思想上转变,还停留在以前的等、靠、要的被动学习状态中,步入社会必然会处处被动。

2.2.培养部门要拓展体校生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针对体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次、分特长进行课程设置,对于听不懂、学不会的一些课程可以调整难度甚至于删减;对于一些将来可能遇到或者用到的基本的专业技能知识强化学习,如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商务礼仪、基本的英语口语等等,对于一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学习一些电焊、汽车维修、花式调酒、园艺栽培、服装裁剪等基本技能;学得一技之长,将来在社会中就会有一席之地。在加强体校生的职业教育中,培养单位也应该改变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僵化的体育教学办学思路和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扭转那种重一次性职业教育、轻继续教育,重学历教育、轻职业培训的习惯做法。职业教育不仅要与普通高等教育,也要注意与成人继续教育(特别是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建立起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立交桥”。职业学校要打破结构单一的体制,探索建立灵活开放、特色鲜明、模式多样,多种学习方式的体制机制。

2.3.前期培养单位应该树立“读训并重”、“体教结合”的观念。

体校由于省运会竞赛杠杆的作用和固有的以“体”为主的思想基础,在办学宗旨和形式往往执行得不够好,或者是很不好。因此,体校首先必须真正贯彻“读训并重”、“体教结合”的方针,在重视运动成绩的同时,重视文化教学和职业技能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注重教师、教练员队伍建设,遵循青少年运动规律和生长规律,培养高素质的有巨大发展潜能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以提高成才率,增强吸引力。其次,对向不能进入更高层次进行专业训练的学生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以后进一步深造及培训打下一定基础。

3结语

篇9

1.招生政策欠公平目前教育系统的招生政策有失公平,职业院校的招生批次总是排在普通院校之后。这一方面使得职业院校总是无法获得优质的生源,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则会在社会上人为地造成一种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一等级的误导,使公众误认为只有成绩差、素质低的学生才会就读职业院校,从而降低了职业8教育的吸引力。2.沟通衔接不顺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尚处在构建当中,职业教育各级之间还没有搭建起完善的衔接,学生很难沿着职业教育这条路一直不断地深造,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也并不顺畅,学生从职业教育转移到普通教育中继续学习的难度还是很大的。人不能往高处走,职业教育便自然缺少了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3.财政投入不充足职业教育是一项“很花钱”的教育,需要场地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操训练,虽然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其占整个教育财政投入的比例却呈连年下降的趋势,财政投入不充足会导致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二、社会环境层面的原因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上热下冷”的局面,与政府层面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相比,社会各界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还远远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仍旧在许多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中国式教育从小就向孩子灌输“要好好读书,才能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的思想,造成了一种单一狭隘的成才道路和成功模式,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种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在这种氛围下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问题总是难以得到改善,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不少人眼里被贴上了“差生”甚至是“失败者”的标签,学生和家长不愿主动选择职业教育,企业也更青睐于学历较高的普通学校毕业生。2.地位和经济待遇不高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多数是要由低层做起,在企业的一线进行生产和服务工作,然而目前社会上“职业不分贵贱”、“尊重劳动”的氛围仍然还不是很浓厚,人们往往对于从事管理工作的“劳心者”十分崇尚,而对于“劳力者”却带有低人一等的偏见,加之技能型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制度不完善,雇员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对等,技能型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都相对较低。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毕业之后能获得一份既体面又收入可观的稳定的工作,对技能型劳动者未来职业前景的顾虑,降低了他们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3.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不健全一方面,我国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并不完善,各行各业的认证机构五花八门,从业资格的具体标准也说法各异,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另一方面,企业单位用人的准入制度也十分模糊,由于政府在政策中缺少严格的规定,企业的用人标准并没有完全和职业资格证书挂钩,不具备职业资格证书的人也可以进入到某些行业中从事工作,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此一来,职业院校的学生即使考取了职业资格证书,他们的劳动价值和竞争优势也没能得到应有的体现。

三、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对策

(一)打造优质职业教育

1.结合自身特点提高办学质量首先,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行业市场的未来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等因素,通过科学的调研,合理开设一些能够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受行业市场欢迎的、有自身办学特色的专业,在开设之后还应对专业设置进行定期评估并作出及时调整;其次,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应突出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对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教材进行改革,尤其应重视校本教材的编制,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应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简单的理论原理,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通过教师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最后,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其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院校只有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提高办学质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只有优质的职业教育才能赢得学生、家长和企业的信赖。2.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应提高和保障职业院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投身到职业教育事业中来;其次,应加强职业教育的师范建设,培养一批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专业技能的面向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最后,应鼓励职业院校的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到高校继续深造学习或者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培训,以优化现有教师的师资结构。通过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3.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由于职业院校的硬件设施有限,要弥补这一不足就需要与企业寻求协同合作,而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则需要找到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共同点。双方的利益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院校需要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锻炼的平台,而企业需要职业院校为其培养输送满意的员工;二是职业院校的教师需要到企业中了解行业发展,而企业的已有员工需要到职业院校里进行提升培训。利益共同点的存在给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创造了一个实现双赢的合作机会,但如果单靠企业一方的自觉性的话,职业院校仍然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因此要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还需要政府方面的政策引导和监督。4.加强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打造优质的职业教育,离不开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支撑。一方面,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目前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人员,一般包括在有关职业教育政府部门工作的研究人员、在高校中研究职业教育的学者以及在职业院校中参与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另一方面,应注重加强职业教育的历史和哲学深度,丰富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为行政决策和实践办学提供更加充实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

(二)搭建教育的立交桥

1.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要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自身内部的衔接,建立起一个从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到专业型研究生的完善的升学体系,实行职业教育自己的一套招生政策,学生可以一直沿着职业教育这一轨道进行学习,打破以前职业院校的招生批次排在普通院校之后、职业院校比普通院校低一等级的这种人为障碍。另一方面,要疏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渠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家庭情况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通过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教育系统中搭建起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一个继续学习深造的平台,学生对自我的发展有了可规划、可预见的空间,职业教育自然能够增强自身的吸引力。2.将职业教育融入各阶段教育中搭建教育的立交桥,除了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疏通教育系统的沟通渠道之外,还应尝试将职业教育融入各个阶段的教育当中。在小学教育阶段,可以通过对各种职业的介绍,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在中学教育阶段,可以开设与某些职业相关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各种职业的魅力,还可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作出规划;在大学教育阶段,可以开设有关就业和创业的课程,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指导。通过将职业教育融入各个阶段的教育当中,发挥职业教育在各阶段教育中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作用,提高职业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并逐步增强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三)完善社会制度建设

1.保障技能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需要有完善的社会制度作为保障,首先应保障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的技能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技能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并逐步提高其劳动收入,保障其休息休假以及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2.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应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逐步解决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将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制定、资格认证、证书发放和证书管理工作的权责进行落实,由各行业的相关国家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各行业协会制定职业资格标准,并授权各行业协会负责其行业内每年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再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并对职业资格证书进行统一的全国联网管理,这样既能体现国家统一管理的权威性,又能兼顾不同行业的多元性。3.严格规范从业人员准入制度政府应该严格规范企业的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将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挂钩,出台政策明确规定只有获取某一职业资格证书者才能进入该行业从事相关工作,这样才能使职业资格证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加大投入加强宣传

篇10

幼儿语言教育的重点在于能够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且有着积极的情感,当然,作为非母语的英语不能要求孩子们达到这样的水平,但同样是语言的学习,我们为何不能借鉴汉语语言的学习,对英语的学习进行一些提升呢?比如,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当然,现在的大多数幼儿园英语教材是比较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但是我们却不难发现,我们的幼师教材即培养幼儿园教师的教材,却是仍然与高中教材所差无几,没有针对性、没有明显的目标性,这一点正是我们的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在幼儿园上课时仍然不知道自己要怎样教英语的主要原因,因此首先,改变目前的幼师英语教材内容重点迫在眉睫,找到与幼儿园教育结合最紧密的点是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幼儿园教材入手,依据不同的主题,设计教材,当然也有直接使用幼儿园教材的,但是,缺乏前瞻性和发展性,操作性尚可,缺乏对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让我们未来的幼儿园教师仅仅停留在幼儿英语阶段,当然也是不合适的。

2教学的内容的调整

“和真实的交际者进行实时双向言语互动是语言学习者形成与掌握听说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依据“儿童的语觉敏感度曲线”对外语教学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语觉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内应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而‘读、写’主要是后天习得能力的。”由此,我们在幼师生的英语教学中应该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听的方面材料充足,借助多媒体和各种网络资料等,让练习变成常态化;说的方面,提供说的情景和场合,教师应该用“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来构建,多给学生开口的机会和逐步提高学生们开口的质量。当然,结合未来的职业导向也是英语教学需要考虑的重点,幼儿园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英语教学,我们就要传递给我们的学生们什么样的信息,比如简单的口语交际,适量的拓展等。

3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应该有所改变

整体的学前教育专业渗透的教育思想在于,让孩子快乐中学,不允许过多的说教,不能和小学教育画上等号,那么我们的英语教育业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经常是和初中、高中相似的教学情境,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很少有互动,当然,这里也有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的原因,然而,没有坏学生只有坏的教学,如果我们改变自己的思路,改变自己对学生的观点,换一种方式、方法,教学效果必将得到提高。比如,可以借鉴幼儿教育的方式方法,采用游戏法、情境法、实践法等,培养学生们童心的同时,进行教学。“我国幼儿的英语教育是一种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其目的总的来说在于培养幼儿的英语听说能力。通过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其建立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各项基本技能,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敏感性。”那么将幼儿英语教育的特点引入到我们的幼师英语教育中是十分适当的。通过了解幼儿园英语教学的方法和重点,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的学习的重点和要求,要比枯燥的要求有意义。

4教学效果的评价应侧重学习过程与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