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审美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西方古典合唱;审美本质;中国合唱艺术发展;启示
合唱艺术是一种群体艺术,是不同音色、不同音高、不同旋律之间相互协调后形成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
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起源与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东欧希腊文化中,合唱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神话之中,据说宙斯之子狄俄尼索斯因善于酿酒,被古希腊人成为酒神。在祭祀酒神的活动中,古希腊人都要精心打扮,喝着葡萄酒、唱着酒神颂,来敬拜和祭奠他。而在基督教文化中,合唱艺术与基督教的礼拜息息相关。在礼拜中,教会有专门的唱诗班的带领众信徒唱歌赞美神,在这个过程中,合唱的雏形得以被发现。后来,经过众多合唱家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探索,使得西方古典合唱艺术不断发展,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
1 西方古典合唱的审美本质
古典艺术中,普遍存在着和谐、崇高、悲剧、优美等特征。西方古典合唱作为古典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也具有这些审美特征,然而西方古典合唱的起源,又决定了它审美的本质是“和谐”“崇高”。
1.1 西方古典合唱中的和谐美
在审美学中,“和谐”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多样统一”的和谐,另一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和谐。在西方古典合唱中,这两个方面相互存在互相补充,使整个古典合唱达到整体上的和谐。
1.1.1 多样统一的和谐
多样统一的和谐,也称为和弦纵向结构的和谐,主要体现在各个声部在音和旋律中等和声结构中达到和谐,这种和谐通常是以音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1)音与音之间的和谐。音与音之间的和谐,实际上就是“音程”关系的和谐。在合唱中,依据人的听觉感受到的声音的音程状况,可以将音程分为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
协和音程每一种音程的高低组合起来之后能够诗人心情平静舒畅,乐声虽高低不同,但总体上给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例如在合唱中,纯一度和在一定程度上几乎完全合一的八度,这两种音程会让人产生空灵飘渺的感觉,这是渗透进人类心灵的组合,是极完全协和音程;而纯四度和纯五度在合唱中,声音融合在一起,同样沁人心脾,它们就属于完全协和音程;还有大小三度以及大小六度,它们虽然不是特别融合,但是能够使整个合唱曲变得丰满有内涵,这种就是不完全协和音程。
不协和音程顾名思义就是声音的音程组合过于不协调,甚至刺耳。不协和音程经常让人们产生烦躁、苦闷、讨厌等情绪,这些情绪直接影响着整个合唱的观赏质量。在音程中,大小二度、七度以及各种增减音程基本都属于不协和音程。
在西方古典合唱中,音的和谐尤为重要。甚至在西方社会早期,就已经有人专门研究“协和音程”,例如在西方封建社会晚期以及拜占庭帝国所写的音程理论之中,就清楚地将四度和五度音程分别归为谐音和附唱。在西方古典合唱中,音与音之间的和谐是合唱最基本的审美要求。
(2)演唱者声音的和谐。在合唱中,乐音和乐音自身情感的传递都要通过演唱者来完成,所以演唱者声音的和谐对于整个合唱的成功尤为重要。这里的和谐一般指的是演唱者的音乐功底,比如声音的平稳、圆润、有感情、不抖动等等。这种和谐感是观众用视觉和听觉共同感知的,所以更为直接。
1.1.2 对立统一的和谐
对立统一的和谐,一般是指乐曲中横向的和声的和谐。而对立统一主要针对的是协和和弦和不协和和弦之间。
不协和和弦、协和和弦,这两者之间本身是对立的关系。单纯的不协和和弦由于其乐音极度刺激人的听觉神经,如果用到合唱中,会使整个合唱在质量上大打折扣,同时也毫无美感而言。而协和的和弦能够安静人们躁动的心,陶冶人的情操,用到合唱中,提高合唱质量的同时,也传递着音乐自身的美感和情绪。
“统一”几乎是世间一切事物的发展趋势,协和和弦和不协和和弦也不例外。要实现和声的和谐,就必须使不协和弦与和协和和弦在乐曲中相互转化,之后达到“和谐”。这种方式在乐曲中很常见,可能够体现出两者的统一。
西方古典合唱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离不开和声。因为在原始的乐音中,音程的结构大都是一音对一音,随着音乐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用拉长或者持续音符等方法,是的声部的作用更加重要。之后,各个声部之间会一句音乐的节奏而相互穿插互补,这就形成了多声部,即和声。合唱本身是多声部音乐,它基本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和声的一种表现形式。
多样统一的和谐和对立统一的和谐,是西方古典合唱中不同的和谐之美的表现,也是这种兼有纵向和横向的全面的双重的和谐,促使西方古典合唱成为人类音乐的瑰宝。
1.2 西方古典合唱中的崇高美
1.2.1 创作目的的崇高
西方古典合唱起源于宗祭祀活动,多以它们的创作经常是为了歌颂或者祭拜神明的。在古希腊戏剧中,合唱一直是其主要的舞台表现艺术。而古希腊的戏剧经常是根据希腊神话或者传说创作的,并且在这些创作中,悲剧的艺术成就是最高的。这两个方面基本都是崇高的严肃的,所以作为戏剧感情传达载体的合唱,同样也是严肃的崇高的。
与此同时,基督教中的合唱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赞美神。比如四声部《Ave verum corpus6》这首合唱曲是文艺复兴时期伯德的代表作,但它隶属于基督教圣餐仪式中的歌曲。宗教本身带有的严肃崇高性,自然而言会感染伯德的创作,使整个合唱曲显得庄严崇高。
1.2.2 所表达的审美情趣的崇高
西方古典合唱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向世人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是真挚的坦诚的,并且能够揭示相关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概况。引导听众看清这些问题,同时能够透彻的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这种崇高在古希腊戏剧的歌队合唱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索福克罗斯的《俄狄浦斯王》。这是一个关于命运的悲剧,通过当时的歌队的合唱表演,向人们传达的是命运之事,这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也是崇高审美情趣的表现。
西方古典合唱中中和谐和崇高的美,是其一直延续至今的法宝,也是整个西方合唱艺术发展的基石。相比之下,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就有些差强人意。
2 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状况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合唱艺术发源于夏商时代,至于其准确性,尚有待考证。可中国现代的合唱艺术却是在19世纪西学东渐时期发展起来的。如今经过约两个世纪的发展,中国的合唱艺术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商业化,渐渐失却其本质。
2.1 作品不能与时俱进
合唱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作品。然而近几年来,由于流行音乐风靡世界,专业院校中愿意从事合唱事业的人才越来越少,直接影响了合唱作品的创作。回想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无非就是《黄河大合唱》、《茉莉花》、改编的《听妈妈将过去的故事》等。除此之外,能够引起众人兴趣作品屈指可数。作品不能与时俱进,是造成整个中国合唱艺术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
2.2 对合唱抱有严重的功利心
当前,中国各高校、各电视台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合唱比赛,这些比赛在宣传合唱艺术的同时,也摧毁了它。人们参加合唱比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能获得奖品、能为自己带来人气、能使自己更加有名气,这些都是将合唱作为一种工具,或者一种手段,借此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功利心使得整个合唱艺术界鱼龙混杂,有人达到目的之后直接转行,导致合唱队的人数缺乏,整个合唱事业发展艰难。
2.3 缺少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合唱艺术来源于西方,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然而,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合唱艺术中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日趋减少。这是整个中国合唱艺术的悲哀,念此令人痛彻心扉。
面对中国合唱艺术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寻根溯源,找到合唱艺术的本来面目,帮助中国合唱艺术发展,而这个根就是西方古典合唱艺术。
3 西方古典合唱对中国合唱艺术发展的启示
西方古典合唱从创作到整个演出都透漏着和谐崇高的美,所以中国的合唱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也要注重四点:一是要创作具有崇高精神的和谐的合唱作品,这是整个合唱艺术发展的前提;二是在演出的过程中,合唱队的成员们要尽量通过声音极其自己的肢体语言,将崇高和谐的美体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常能够直接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到这个合唱营造的氛围;三是要充分尊重和重视合唱艺术,尤其是已经投身合唱中的人,应该纯粹地忠于合唱本身,而不是功利性地利用它;四是重要的也是最能促进中国合唱艺术发展的因素,即在合唱艺术中加入中国元素,中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能够为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
合唱艺术本身不仅是艺术,也是群体凝聚力的象征,中国的合唱艺术之路还很长,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和参与,我们期望中国的合唱艺术将来能在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田晓宝.西方古典合唱中的“和谐”及其审美本质[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2):394.
[2] 华山.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解析――从合唱比赛的繁荣说起[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3):5860.
[3] 田晓宝.西方古典合唱中“和谐”的审美形态[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3):151154.
[4]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和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
篇2
【关键词】艺术;审美;现实生活;艺术形象;艺术特征
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美学理论,与艺术的审美观点不谋而合。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人感觉有趣的事情中是有一般性的,人们感觉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是生活。第一是人们意愿、人们喜欢的这种生活;第二是任何一种生活都是活着比死去要好。活着的在本质上都是恐惧死亡的,恐惧如果不存在了,而活着就是死亡。只有这样,才能定义:美才是生活。
一、什么是艺术与审美
艺术是一种社会性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对象的精神意识。它是一种生产性、客观的、有目的性的社会实践;它是一种精神意识,是再现与表现的和谐统一,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并且具有能动反作用性和一定的意识形态性的。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意识。它是创造审美对象和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的特有目的性。它是一种通过艺术创作实践,来把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加工和提取集中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审美特性。艺术的审美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审美实践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经典总结,等等。所以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突出、更准确。艺术的审美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不仅要反映社会和自然中的美,还要显示艺术家自我内心的火花。艺术的审美源于生活之中,但是它又不等同于生活,它是艺术家内心的独特创造,是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感性思维。
二、艺术的基本特征
主体性、形象性和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主体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决定了在艺术生产中必然具有主体性特征。艺术运用生动的形象反映客观社会生活,但是这种具体反映绝不是单纯照搬照抄,它是融入了创作者主观欣赏的思想情感和创作特征,并体现出十分详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它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中的全过程,即艺术的创作、艺术的作品和艺术的欣赏。
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哲学和社会科学都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文学和艺术都是以具体的、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各种艺术类别,都是因为它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比如绘画、雕塑等艺术形象,大众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艺术形象,大众必须通过音响、语言文字等媒介才能感受到。不管怎样,艺术不能没有形象,艺术的形象必须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艺术生产中,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是人类活动生产的作品,即功能性;第二,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这两点,才能使艺术作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作品分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表现,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
三、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一)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根据对现实生活反映方式的不同,艺术作品可以分为两类:再现性艺术作品,如写实的绘画、雕塑等,直接呈现了客观事物的形貌色彩。再现性艺术作品是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情感,又把情感还原为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表现出来;表现性艺术作品,如音乐等。表现性艺术作品是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感情,不是直接还原为事物的形貌色彩,而是表现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感情。
以上两类艺术作品的前提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了思想感情。没有现实生活就没有思想感情,也就没有再现性和表F性艺术作品。所以一切艺术作品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二)艺术反作用于现实生活
1.优秀的艺术作品能促进现实生活的发展
2.粗劣的艺术作品则阻碍现实生活的发展
四、艺术形象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能够正确地反应客观社会生活的载体,是通过主观审美与客观审美的相互融合,并主动创造的艺术效果。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是艺术形象的基本特性。艺术形象应该是个别的、特殊的、具体的、历史的等,它应具备独特的个性,又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还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能体现出一定范围的共性。用艺术形象的方式反映客观世界,就应体现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在特殊性中展现一般性,以个别表现特殊,只有这样,成功的艺术形象才能集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
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艺术形象以具体的形态反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是感性到理性和理性到感性的统一,也正是理性认识才能变现艺术的意义和具备深刻认知性。
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形象客观地反映社会的生活、自然的心灵、情感的融合。艺术形象的情感一方面来源于作品描绘的形象,另一方面源于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投入。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造时,往往把客观的背景事物作为作者的感情载体来表现。艺术形象是客观事物的重现,又是艺术家的感情寄托,所以它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五、审美的本质
审美是感受或领悟客观事物的现象本质所呈现的美。它是人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与客观事物的现象发生建构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现实生活的美是艺术家审美认识的根源。事物只有以其形象真实的方面表现出其本质的内涵,只有以其形象的个性显示出其种类的普通。这种现象、这种具体、这种形象必须是非常突出、明确、震撼,它才是美的并具有审美本质的。
审美本质的理解在于对客观事物存在的现实世界的审美反映和艺术创造。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宗教伦理关系的道德比较。艺术的审美对象包括宇宙、人生、自然科学等。它在艺术创作中经常以艺术审美的方式来表现,审美的本质是艺术对象的本质属性,是人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价值需求,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的价值理解,或以审美的方式来表现。
结语
艺术的审美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必须包含道德内容才能引起美感,是美与善的统一、文与质的统一。“乐而不,哀而不伤”即“和”的审美标准。艺术包含的感情是一种节制、有限度的情感,符合“礼之用,和为贵”的审美情感,“中和之美”是美的最高境界。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的美,内部有光泽,含蓄而光彩,这种光彩是极其绚烂而又极其平静的。
参考文献:
[1]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3][英]爱德华・露西・史密斯.艺术词典[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篇3
关键词:席勒;审美假象;审美批判
《审美教育书简》(下称《书简》)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现代美学的进程。维塞尔认为:“在18世纪美学理论中构成一个关键性转折点的是席勒的美学理论,而不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因为席勒的美学理论比康德的美学理论更多地指出了未来的道路。”哈贝马斯则称它是“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本文着力探讨席勒在《书简》中提出的“审美假象”概念。首先对“审美假象”概念进行辨析,并梳理其学理背景,其次是分析“审美假象”论的批判性内涵及影响,最后,参照多种美学视角,对席勒“审美假象”论的“先天缺陷”进行批判性分析。
一
在《书简》第九封信中,席勒就提出了“假象”的概念:“不管你在什么地方遇到他们,你都要以高尚的、伟大的、精神丰富的形式把他们围住,四周用杰出事物的象征把他们包围,直到假象胜过现实,艺术胜过自然为止。”这里把“假象”和“艺术”并置,并分别同“现实”、“自然”相对,就已经指示了艺术和假象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第二十六封信中,席勒则明确将其表述为一个美学命题:“鄙视审美假象,就等于鄙视一切美的艺术,因为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假象”。席勒同时也强调“审美假象”不同于“逻辑假象”。“逻辑假象”混淆现实,具有欺骗的性质,而“审美假象”自我显明为“假象”,当然谈不上“欺骗”。
我们有必要先对“假象”(Schein)作一番辨析。该词在德语中有“光辉”、“外表”之义,而“外表”则多有“表面现象”和“靠不住”的意思。仅以《书简》中“Schein”翻译来说,依笔者所见,就有三种:一是“假象”,如冯至、范大灿的译文和缪灵珠的译文(《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卷);二是“形象显现”,见于朱光潜先生所著《西方美学史》;三是“外观”,如徐恒醇的《书简》译文、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等。自康德之后,“Schein”成为德国哲学(美学)的常用词,除席勒外,它在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阿多诺等人那里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比如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所说的“日神之梦境”即是“Schein”。需要注意的是,尼采突出了这个词的“光辉”之义,翻译者或译为“假象”(缪朗山),或译作“外观”(周国平)。海德格尔对该词的使用也往往突出其“光辉”之义,其著作的中译者通常将其译为“假象”或“闪耀”。
笔者认为,单就词义论,将“Schein”翻译为“假象”、“外观”、“形象显现”都没有什么不妥。但从上面的论述可以见出,虽然该词兼具“外表”和“光辉”二义,但在不同的美学语境中有不同的侧重:或是“非实在性”之义,或是“光辉”之义,或是二者并重。席勒用“Schein”规定艺术的本质,既是以此来反对那种视“美的艺术”为“消遣之物”的轻视态度,同时也是要为艺术确立不同于自然科学真理模式的“真理”。正像伽达默尔所说:“把审美特性的本体论规定推至审美假象概念上,其理论基础在于:自然科学认识模式的统治导致了对一切立于这种新方法论认识可能性的非议。”伽达默尔在此还指出,通过把艺术的本质规定为“审美假象”,席勒成为第一个确立“艺术立足点”人。在更大的意义上,它刻画了精神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的独特要素的特征。由此可见,席勒把“Schein”同“现实”相对立,同科学上的“真实”相对立,具有争辩性,是对审美之“非实在性”的强调,所以我们认为将其翻译为“假象”很妥帖,而若将其译为“形象显现”。虽很仔细,但略显冗长。尼采所谓的“Schein”则既强调“日神”的“光辉”之义,又强调梦境的“非实在性”,翻译成“外观”很恰当;而海德格尔在使用“Schein”时,“光辉”之义较为突出,译为“显耀”或更合适。这里多有妄断,因为翻译讲求的是灵活变通。
席勒的“审美假象”论直接源自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第53节中,康德宣称:“诗的艺术随意的用假相游戏着,而不是用这个来欺骗人,因它自己声明它的事是单纯的游戏,虽然这些游戏也能被悟性在它的工作里合目的地运用着。”(着重号为引者所加)此处的“假相”就是“Schein”。康德使用“Schein”这个词是为了强调“诗的艺术”乃是一种想象力的自由运作,并且是无功利的。所以康德又说:“在诗的艺术里一切进行得诚实和正直。它自己承认是一运用想象力提供慰乐的游戏,并想在形式方面和悟性的规律协和一致,并不想通过感性的描写来欺骗和包围悟性。”尽管从这些表述来看,席勒与康德非常相近,但如上所论,由于席勒刻意强化了“审美假象”的现实批判性而开辟了美学的新维度。
篇4
关键词: “美的本质” 审美意识 审美共通感
“美的本质”是关于美的本体论角度认识,包括对美的存在可能性、存在意义、基本内容、作用影响等一系列问题的宏观把握。人们从现实生活中开始关注美,在欣赏美、使用美的过程中开始思索“美是什么?”,“美的本质”就在“美是什么?”的问题中应运而生,可见“美的本质”最终来源于现实,它的存在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然而,随着“美的本质”形而上色彩的逐渐浓烈,“美的本质”在通过哲学思辨获得理论提升的同时也逐渐远离它所依存的现实基础,变成理论中的抽象认知。“美的本质”在过于形而上的思索中渐渐弱化,变得空洞而神秘,人们渐渐失去了讨论的热情。现代性语境的形成,美的实用性逐渐成为主流,以实践美学为代表的部分美学家们对“美的本质”选择了回避的方式,把精力集中在研究美的具体应用情况,考察美在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设计美学、建筑美学、电影美学等纷纷出现。
回避“美的本质”,对美的只用不想,使美在广泛使用的过程中淡化了自身的存在意义,仿佛美依托于美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存在,一旦将美从具体的使用中抽离出来,美就消失了。美在多元应用中自身的学科存在被无形解构,美陷入一种不可捉摸的尴尬境地,仿佛无处不在,但又无从寻找。对美的运用过于强调,使得美的思考形成本末倒置的局面,由“美的应用”变成“应用美”,美由主导性地位变成附属。针对美被边缘化的现状,还原美的存在,重建美的体系,必须加强“美的本质”研究,“只有在树立起美的哲学本体之后,美学才能以美学的姿态面向艺术(同时也面向整个人类实践领域)”①。主体性视阈是研究“美的本质”较为合理的方式,主体性视阈指以主体为本的考察角度,在主体性视阈的关注下“美的本质”表现为以审美主体为中心的本体存在,审美主体将对象世界与主观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美的本质”也以审美主体为媒介对现实生活发生积极作用。由于审美主体自身具有多元复合的特征,“美的本质”表现出强烈的综合性,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现实与理论的结合。审美主体的存在导向“美的本质”存在,“美的本质”具体理解也借由审美主体的多重认知而展开。
一、“美的本质”产生前提——主体建构
“美”是一种主体色彩强烈的主观感受,“美”的具体表现和认知形态与审美主体之间存在共鸣关系。主体的个体差异性影响到自身对于美的感受和领会能力,面对艺术作品,魏晋风骨与盛唐气象形成了鲜明的审美对比。主体构成了审美活动进行的重要一元,是审美活动的组织管理者,艺术美与自然美均须主体的存在才能被纳入审美范畴中,否则就会出现“对牛弹琴”的尴尬局面。美在主体作用和影响下产生、发展、变化,“审美主体的存在则是美感产生的主体条件”②。美感是特定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情感,只有适宜的审美主体建构完成,相应一系列审美活动的进行才会成为可能。随着主体人格的不断发展健全,审美才逐渐从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独立出来,渐次向深远方向发展,从完全依托于实用性到审美的非功利超越,由此形成的美学也从哲学、伦理学等母体学科中脱离出来,获得学科的独立性。
“美”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性,一定程度上是主体审美活动的外化表现,“美的本质”追问自然集中表现在了主体性上,“美的本质”在主体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论证,是主体存在在审美领域的形式化结果。“人不仅被纳入到‘存在’中去,而且,‘存在’需要人的本质”③。主体的存在决定了“美的本质”存在,主体与“美的本质”相辅相成,主体发现了“美”的存在,并在“美”的不断成熟中塑造了“美的本质”,主体的审美活动无形中成为“美的本质”的一部分,形成美的主体性存在。“美的本质”并非脱离主体的纯理性把握,也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实在,更是建构审美对象基础上的主体审美活动与对象内感外射系统。“美的本质”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存在系统,审美主体是该系统中的核心元素,“美的本质”是主体运动后的结果,其产生和发展必然存在一个基本前提——审美主体。
二、“美的本质”实质内涵——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美感经验的理性提升。审美感受是审美主体的初步体验,往往表现为主体情绪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刹那交汇,是主体对对象的瞬间烛照,稳定性和持久性均不足。在不断反复的审美活动中,主体审美能力逐渐提高,开始自觉地运用理性反思自己的感性审美体验,随着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思想意识持续性活跃,理性思维不断参与审美,审美感受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大大加强,主体在超越自身的感性冲动后形成了较为恒定的综合认识,这种综合认识就是审美意识。“美(意象世界)不是一种物理的实在,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④。审美意识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意识存在形式,其中凝结着主体在感性体验与理性思维共同作用下对审美活动的深刻把握。
审美意识从主体心理内部对审美活动的深刻把握,“美的本质”则是从审美活动的外在形式角度对“美”的追溯,二者基本属于一体两面的存在形式。对“美的本质”做主体化分析,“美的本质”就表现为主体在活动产生的审美意识。审美主体的产生是“美的本质”存在前提,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审美意识不断完善,促使美的呈现,在审美中成为美的内核。审美意识在审美活动中外化为“美的本质”,主体审美意识在“美的本质”呈现中也限定了外延,“美学语言的种种用法取决于我们认同的信念与学说所构成的较大网络”⑤。信念与学说是作为审美意识的基本理性构成,其组成的网络形成审美意识大背景,“美的本质”依托这个大背景而存在。
审美意识完成对“美的本质”限定的同时也同样指导着“美的本质”与具体审美活动的相互作用。审美意识立足于审美感受,在感性体验之上建构审美的理性有机部分,这种建构主要通过“思”这样的意识活动完成。“思能够达到一个指令,这个指令执著地置身于理性和非理性的非此即彼范围之外”⑥。审美意识之“思”将感性与理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保证了“美的本质”的多元复合面貌,既避免了“美”在“本质”影响下,对理性的过于崇拜,导致自身内容的空泛,又预防了“本质”在“美”的魅惑下,沉溺在自我的感官享受中不可自拔。审美之思从感性之“美”与理性“本质”两个角度完成对“美的本质”综合建构,使“美的本质”的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完美地统一在审美意识之中。
审美意识外化为“美的本质”,它限定了“美的本质”,为其勾勒了基本轮廓,还原了“美的本质”基本特征,同样也强化了“美的本质”中主体的存在意义,美“是人的创造,同时又是存在(生活世界)本身的敞亮(去蔽),这两方面是统一的”⑦。审美需要主体的积极参与,以主体审美为基础,主体在审美中完成了对象世界的改造,主体运用审美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消除对象的审美遮蔽,为审美主体培养了相应的审美对象,共同完成审美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审美意识不仅属于审美主体意识深处,在完整的审美活动中,参与审美的对象同样经过审美意识的加工,此时对象身上也存在审美意识的痕迹,主体与对象共同作用,赋予“美的本质”以特殊内涵。
三、“美的本质”稳定存在——审美共通感
“美的本质”是对美的本体论追溯,个别审美活动的顺利完成无法充分体现美的本质意义,个别特殊审美活动需要一定的普遍性保证“美的本质”存在意义。“美的本质”在审美意识中完成了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是个别审美活动后的理性沉积,它除了需要感性基础贴近生活外,还需要保持理性意识。当审美意识构成了“美的本质”实质内涵之后,关于本质的稳定就显得十分重要,主体论视阈下,“美的本质”稳定存在主要通过主体稳定性完成,这种主体的稳定性的典型体现就是审美共通感。共通感表现为“一种共同的感觉的理念”⑧。是主体群体化所产生的带有普遍性的感觉,共通感体现出主体鲜明的社会性,是社会性主体的感受形态。共通感强调主体感受之间的共同成分,它建立在个别感受的汇集整合基础之上,主体正是在这样共通感的引导下超越美认识了“美的本质”。
审美共通感是一种“不执著于分别对象化的心体丰盈共通感对五官感知的融通状态”⑨。这种不执著不是漠视审美的差异性,而是“”背景下的普遍化发展。审美要上升到“本质”层次就需要以共同性为起点对具体审美活动的审美经验进行总结和超越,对个别特殊主体进行群体化分心,挖掘其中的社会意义,“审美经验在现代社会的普遍凸显,催生一门为之论证的现代学术专业——美学”⑩。审美是一种主体化活动,主体自身的相关共通感的存在使审美经验呈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然而一味强调审美的主观色彩容易削弱美的本质说服力,“美的本质”必须在观照具体审美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理性跃升,美的社会性反映了主体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性,成为实现跃升的有效手段。
“美的本质”是美存在的依据,是审美活动之间固有的、稳定的、规律性联系,审美共通感由审美主体产生的,在总结具体审美意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类普遍性感受,“审美共通感的人类公共性系于超越个人、集团与阶级之上的形式美”{11}。审美共通感由特殊主体的审美意识组成,又在共同性上超越特殊走向一般。主体尽管存在差异性,但同时也存在群体主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共同性,主体的社会属性审美地表现为审美共通感的存在,美在审美共通感中突破“孤芳自赏”的局面,得到传播和继承,使美获得言说的可能,美在主体的言说中找到存在意义,得到不断发展和提升。
总之,“美的本质”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大系统,此系统在审美共通感的召唤之下,保持自身的动态平衡和稳定结构,使得“美的本质”得到适合样态。系统内部,被主体所观照的审美对象在打上主体鲜明体验烙印之后继续与审美主体既有的思想意识发生激烈的交流与碰撞,完成审美活动的升华和改造,最终以审美意识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主体活动的社会性和复杂性,“美的本质”表现更多综合性与变化性的特征,对“美的本质”的理解不应片面追求对其进行过度解剖式的形而上分析,试图获得一种“提纯”之后的单纯客体,而要采取一种整体宏观的眼光,在主体性视阈下探究“美的本质”的存在。深刻认识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存在,就能较为全面地获得对“美的本质”的合理化理解。美从来不是象牙塔中的神圣存在,从它诞生之初就与主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性存在,是对美的本质探索,是对主体与对象的综合考察。
注释:
①尤西林.关于美学的对象.学术月刊,1982(10).
②李龙强,尤西林.人性、美与艺术.美与时代(下旬),2012(03).
③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631.
④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2.
⑤[美]达布尼·汤森德著.王柯平等译.美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⑥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631.
⑦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3.
⑧[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135.
⑨尤西林.审美共通感与现代社会.文艺研究,2008(3).
⑩{11}尤西林.审美共通感的社会认同功能.文学评论,2004(4).
参考文献:
[1]张法.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3]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增订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美]达布尼·汤森德著.王柯平等译.美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尤西林.审美共通感的社会认同功能[J].《文学评论》,2004(4).
[8]尤西林.审美共通感与现代社会[J].《文艺研究》,2008(3).
[9]尤西林.关于美学的对象[J].《学术月刊》,1982(10).
[10]李龙强,尤西林.人性、美与艺术[J].《美与时代(下旬)》,2012(3).
[11]徐岱.美学新概念——21世纪的人文思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艺术美;想象;共鸣;非功利;终极存在价值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48-01
艺术美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美的呢?是在日落时天空中来不及追随太阳的残霞而盘旋的大雁?是近处缕缕青烟中老树的枝干上还停留着乌鸦?是《国家地理》杂志上描绘美妙风景的图片?还是经历时间更迭通过艺术创作而留下的大量精美绝伦的建筑、雕塑、绘画、音乐?
美,是建立在心灵上的高度个性化的心灵体验。鲍姆嘉通在《美学》第一章里就说,“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本身就是美”。审美的价值属性决定美亦或是不美,那么就需要认清两点,首先,认为美的是去摆脱生活的平均状态,是一种常态的否定。像是我们生活在武汉,偶然一个机会我们去到神农架的原始森林,就会觉得那里天空是美,空气是美的,一切都新鲜快乐。第二点,审美是自我实现的过程,拥有虚幻的自我实现,寻找认同感,是一种情感的实践,伴随的是亲切的心灵感受,达到如此程度,美也就自然流露出了。
人们最早认识“艺”字是骨刻文演变来的,字象为一人手捧树苗栽种的样子,字面之意为种植。从这个字出现就与人的意愿相互关联,由于这种种植活动需要技术,进而字面意义发生改变,进一步引申为才能和技术,春秋时期的“六艺”也为所指。接着意义发生了转折,“艺”变为了高度精神性的指代,精神性内涵在艺术中的比重越来越重,逐渐演变为今天所说的艺术一词。虽然精神性内涵比重一直增加,但是其中包涵的人为性也是艺术美中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如康德所说:“如果我们把某物绝对地称之为一个艺术品,以便它与自然的结果区分开来,那么我们就总是把它理解为一件人的作品”。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审美的原始历史之美最本质最初衷的是对巫术、宗教的崇拜;西方原始历史之美也缘起巫术说,在洞穴中记录生活,或说祈祷未来发生的事,从而还原原始人的审美经验而不是当代人的。
正因为有了审美活动的再现,大脑中所产出对其表现出来的“形象性”是艺术美的存在形态。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就是一部成功将形象性注入到音乐中的艺术作品。此曲以南宋名将岳飞抗金的典故为素材,讲述岳飞弥留之际在狱中对战斗生涯的回忆和对亲人思恋的复杂心情,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慨,对自己命运悲叹,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乐曲以钢琴加之古筝强烈的音响效果,很自然让欣赏者产生想象,这种想象不再是客观的物化形象,而是想象中的形象,眼前即出现岳飞在狱中肩扛枷锁、脚戴铁镣壮志未酬的感慨万千,岳飞精忠报国一生丰功伟绩却落得如此结局让人扼腕叹息。引起听者强烈共鸣,欣赏者的内心世界与作品所表现的形象世界得到沟通,正是因为想象,艺术品所提供的形象世界才有可能与欣赏者的生活相互交融,能实现艺术家的生活经验与欣赏者生活经验的同一,在欣赏者头脑中形成一个具体而又充满个性的艺术形象。
当然艺术家表现的艺术作品和欣赏者之间要有和谐的关系,即艺术家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需达到相互认同,这种生活经验也许是艺术家和欣赏者双方都经历过,即使不曾有过也间接了解过。例如舒伯特的《小夜曲》、维瓦尔第的《四季》,这类音乐作品能迅速使人进去美好状态,这种关系使欣赏者可以暂时从现实生活中逃逸出来,忘记这是在欣赏,而误以为这是真实的生活。这种自觉和谐在传统艺术美学中我们把它称之为“共鸣”时刻,艺术欣赏中最理想的状态也莫过于此。作品具备了扣人心弦的感染力,拥有真挚丰厚的情感,能欣赏者产生共同的生理心理的频率;欣赏者具备一定感知能力,把自己的情感、愿望、意志融入其中,共鸣就产生了。所以共鸣现象不仅取决于客体的性质与艺术家的人格,而且更要取决于主体的特定心理状态、生活经验、审美经验以及此时的心境、情绪等。
艺术美的核心本质即是审美非功。从这个路线出发就是从主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来探究艺术美的本质,其强调的是艺术美生成的两个环节:第一,激活主体的非功利态度;第二,主体实现自我确证。艺术是以美为目的的,是自由的,艺术世界给人创造出了一个高度纯净,并且很大程度减少了生活中的功利性的纯审美世界,这样的世界就能为欣赏者提供比现实世界大得多的审美可能性,正因为如此,人们一想到艺术,就会把它和美联系起来。那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美生成呢?我认为,在审美活动中包括亲情、爱情、友情都是审美价值的灵丹妙药,在这些因素引导的自我确证下,将人们对生命力和一些生活经验的认识组成了艺术美的核心内容。这种认识可使得我们的情感发展到更高的自由感。
综上所述,艺术美是由人为的物质载体导致的能激活人的非功利态度并进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在进一步由非功利的自我确证继续发展能达到最终的终极存在及终极价值,这种超越艺术美本质的层次则是艺术美的最高层次。这种终极存在与自我从未分开,引导我们走向一种超越现实、超越感性生命的大我境界,去达到精神自由。那么,艺术美就使人无限愉悦了,审美体验从而达到了成功。
篇6
[论文摘要]生存就是现实,因此把现实与审美的理想对立起来实际上是一种违背设计美学常识的见解。而设计师的任务,则是改变现实顺应潮流,引导创构理想。作为社会消费结构中人与世界的一种精神关系,审美活动具有现实性的特征。审美活动着眼于现实的人生,寻求理想的实现和幸福愿望的达成,从中提升和超越自我。我们不得不承认主体精神性的理想是在现实关系中生成的,几乎表现在等同于现实活动,是一种消费水平理想化、艺术化的活动,与现实活动没有距离。这种活动不但植根于自然生命的深处,以生命意识为基础贯通自然与社会消费,而且又在此基础上反映出社会化的情感对整个世界消费结构的精神需要。对于大众而言这种关系形式上不但涉及功利,而且暗含着功利的强度,它以现实消费水平关系为基础,之后才超越了现实及其约束,走向心灵中理想与自由的境界。在此基础之上设计的审美活动让主体的心灵从现实关系中获得一种超越。
一、依靠受众自身实现审美活动
消费设计作品与理念一经传出就不可改变,能否产生审美作用,其决定因素就在受众。设计作品只是提供了设计审美的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就要依赖受众身上应具备的条件。条件之一,是受众要阅历丰富、人情练达,这样他就会对消费结构事件中美的信息十分敏感,容易在内心激起活动。但仅仅只是阅历和人情还不够,只能达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和激动,最多只能算是审美活动中的感性认识。那么,受众还应具备的条件之二,是要具有在掌握大量艺术作品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美修养,这样才能把设计接受中的情感活动很清晰地和艺术审美范畴联系起来,使设计审美真正到位。
对于人的艺术修养在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曾做过这样的表述:“只有音乐才引起人的音乐感觉: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社会人的感觉和非社会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只有凭着从对象上展开的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才能部分地第一次产生着人的主观感受的丰富性:欣赏音乐的耳朵,感受到形式美的眼睛──简单地说,能够从事人的享受和把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来肯定的各种感觉。”
二、受众感受设计的指导意义
(一)消费结构审美与艺术审美之比照
消费结构设计审美虽然离不开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但设计审美决不能走入艺术审美的运动轨迹之中,不能以想入非非代替严谨的事实接受活动.设计审美是“参与生活”,不同于艺术审美“高于生活”。消费结构设计不是艺术。消费结构设计和艺术在同为意识形态这一点上是平行关系,但是从信息传递和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则是递进关系。消费设计属于最靠近社会实践的较低阶段,艺术属于稍远离社会实践的较高阶段。艺术是从社会消费主义风尚一类的直观和表象中把美的因素抽取出来,经艺术家按艺术规律进行创造的思维活动成果,它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范围内自由想象。而设计却不同,它要力图保持直观和表象的特征,尽可能忠实于消费结构事物的本来面貌,这就决定了消费设计审美和艺术审美不同的特征。
一个消费结构形成的事实中可能有多个统一于一种审美范畴的因素,也可能几种因素分属于不同的审美范畴。艺术审美则是一种集中、有系统而又统于一种审美范畴的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艺术审美就像艺术创造一样,可以在艺术形象允许的范围内自由驰骋想象活动,想象范围可以超过作者的构思,也可以超出文艺作品中事件的限制。设计审美则不同,其审美的想象活动要局限在设计事实的框架之中而不能自由发展。受众只有结合事实的性质和意义,才能使事实中的审美因素获得想象的空间。设计审美作用不是要去理解形象,而是要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实的意义。设计审美的第二层次,也就是较高层次,是在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之外,这是因为设计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设计作品以直观和表象的形式传播狭义主观信息。设计作品只反映现象,不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设计的认识和审美作用,从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外在的内容看,也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审美差异性,这又是人们接受设计后根据受众的自身素质带来的或多或少的必然结果。
消费设计能为受众带来“参与生活”的愉悦、享受,并不是设计审美作用的全部意义,只是开了个头,是设计审美活动中较低的层次,是一种具有美感共同性特征的审美。美感共同性的现象只是暂时的,根据审美规律,必然要向以美感差异性为特征的更高层次审美发展,从而让每一位审美个体在新闻审美活动中充分施展。这一过程的表现是,受众通过具体事件的接受,发挥自己建立在艺术修养基础上的感受能力,鉴赏到现实生活中不断生发出来的、实际存在的大量生动的美。设计审美凭借人的想象天性让创造性思维自由驰骋,但它要受设计认识作用的指导,受“参与生活”的约束。
(二)设计审美之艺术范畴观
消费者一般性地接收消费结构设计只能产生一种朦胧的参与社会的愉悦和满足感,而且只是说“参与生活”,还不能完全表达设计审美的全部含义。同样,光是说“美是生活”也没有诠释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个定义的全部含义。他又进一步阐述“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凡是表现了欢乐、丰满、灿烂的生活的一切,这就是美的。”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审美范畴作为指导依据,从生活以及从设计中去审美就是一句空话,或者只能停留在较低层的美感共同性上。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上述关于什么是审美的具体内容的表述,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归纳的两个条件:一是并非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有美可审,只有具备符合艺术审美范畴内容的生活才是美的;二是审美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素质,要做到能在来自生活的事物中,看得见依照艺术审美范畴应当如此的内容。
设计对受众来说是生活的缩影,接受设计从审美角度讲,就是在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下,对现实生活最新变动的事实中可能出现美的因素的审美活动,这一过程符合感性认识在理性认识指导之下完成的认识规律。设计制造的事实中美的因素出现及主体对这些因素的审美活动一般有这样两种情况:第一、设计所影响的事件从整体上不仅具有鲜明的美的因素,而且十分集中地与某一种艺术审美范畴吻合,容易在审美意义上产生轰动效应。第二、设计所涉及的事件本身从整体上不具备明显的艺术审美范畴,而是以事件内涵的丰富性和事件互相联系的特点传递出审美信息,去激活受众的审美想象。
三、设计师的责任
设计师们应该是日常消费生活趣味的追随者和注释者,更应该是新的生活趣味和审美趣味的积极倡导者。陶醉于日常的物质生活本身,不仅是设计家作为一个消费结构引导角色的权利,在日常消费生活中享受审美的趣味,是设计家作为的一个审美欣赏者角色的权利,而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作出冷静的思考并且进行积极地引导,更是设计师们应尽的义务。通常被传统观鄙视的随波逐流,投人所好,甚至哗众取宠,确是体现投机家素质表现力水平的惯用伎俩,也是身为设计师的市场体系在设计实战意义上的认识水平面上移所应该做到的。
参考文献
篇7
虽然艺术美学中的哲学问题为艺术美提供原型,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艺术美也影响艺术美学。但美又是客观的,美不似人的意志改变,人们心中的美不会完全从人的审美意志中跳出很大的范畴。美会在客观与主观里面统一,也就是说,美在心和物关系上,当然我们心中的美也会从一定的价值中体现。
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随着全球变暖,生态被破坏,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视的话题。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化的大环境下,城市中的生态的绿色以及生物多样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提高生活水平要求的一个媒介,生态公园的建成,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了使用价值的需要,而且,也提供了审美价值的需要,为了引入审美价值的高层次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生态园被建成。什么是美,怎样才算是美,对于人类而言,当一个物品或者是一种现象再或者是其它,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物质上或者情感上的满足,就会产生美。
任何美丽的事物都离不了艺术美学。我们可以从精神世界出发来探究美的本质,当然也可以从客观世界的自然属性出发来探究,又或是从人类社会生活角度来探究,随处可以发现美的痕迹。一切美的源头,大多是从这几个角度出发,离不开艺术美学的本质。一些建筑的设计,虽然现在很多建筑都在不同层次发生了一些变化,基础功能的更加的完善,要求人们建造出更高水平的满足人们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双重体现,好多人都模仿大师的作品,其实有些奇形八怪的作品已经脱离了最初的本质。人的审美虽说是会有变化,艺术美的表现也不会脱离艺术美学。
我们再来看文化生态园这一块。随着房价的增高,房地产这块仍然很受大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不仅仅局限于楼盘的建成,更加注重楼盘的周围环境,一个好的环境,好的绿化更加会让人感觉舒适,提高层次和水平。当然文化生态园的建成,也会为周边的房价提高一个很大的档次。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人的审美在不断的变化,各方面也逐渐成熟起来,新的东西在不断得发展,符合当代的艺术美也在不断的变化,艺术美的变化也为艺术美学的不断完善起着作用。新的事物在不断发展,但是人们并没有忘记先人所传承下来的一些有一定影响的文化。这些文化的创作所付出的艰辛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在人们心中是美的。当然,文化生态园中所呈现的关于文化的元素,就是在园子的媒介之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都属于艺术美学范畴之内。
一个好的文化生态园,对我们来说,生态是至关重要的,植物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因素。整体植物景观质量高,为一个好的生态公园加分很多。植物的种类、种植形式以及植物的层次度都会为人们的审美享受提供一定因素。当人们觉得舒适,觉得冬暖夏凉,适应了自己的基本身体需要,就会自然而然得感觉到美。再加上,很多人现在追求一些大自然的东西,客观世界的大自然会给人增加一种自然美的享受。文化生态园,大多会植入很多品种的植物,还有很多种颜色,植物之间的高低错落,以及层次的变化,还有之间相互的习性的不同为文化生态园提供了不一样的色彩。这是从客观世界的自然属性来探究美的本质。在艺术层面上,人们会对一些植物的摆放,还有修剪的形状上,以及搭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以及在一些植物的搭配当中,要与它的真正作用,或者当地的文化,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美。从艺术美学的层面上出发,创造出符合实际的真正的艺术美。设计契合当地的文化需要,契合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才是好的园子,才能体现真正的审美享受与艺术美。如果做出来一个好的作品可以达到真正的美,是需要花很多心血的,不能随意的做出来的。要达到真正的艺术美,不能脱离美学的本质,也不能脱离人们心中的艺术,美是要做出努力的。
篇8
关键词:美学 美的探索
美学
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柏拉图的发问“美是什么”。正是这一问,开启了全部美学的历史,它作为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激励着历代美学家、哲学家们进行不懈的努力。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因为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等,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研究,都是经过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后的结果。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首次使用的。
西方“美”的探索
从对象的自然属性和规律来寻找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由此他们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偏重于美的形式的研究,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一切立体圆形中最美的是球形。据说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发现了所谓“黄金分割”规律,而获得关于比例的形式美的规律。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中,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他说: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活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致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例如一个一千里长的活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美的事物的体积大小要合适,要有一定的安排,要看出他的“整一性”,也就是在各部分之间要有一定的比例的关系。
2、从客观精神上寻找美
柏拉图提出美是理论,是现实中一切美的事物的根源。是宇宙中第二个真实的存在,是一个永恒的不变的实在。他认为有三个世界存在。一是不依存于人的意识的纯精神的理念世界或者是理式世界;二是因模仿理念世界而存在的感性现实世界;三是模仿现实世界的艺术世界。例如理念中的床、现实的床、艺术中的床,现实中的床是理念的床的影子;艺术中的床是现实中的床的影子;艺术和真实隔了一层,是影子的影子。他洞察到艺术的根本特征在于“以假当真”,即以假的形象来“冒充”真实事物。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形象来“冒充”现实事物和生活,这正是艺术的根本所在。
3、从主观精神上找美
英国18世纪经验派美学代表休谟提出美即,强调美是一种心理感受。立普斯建立“移情说”,解释非生物同样也具有表现性。“当我将自己体验到的压力和反抗力经验投射到自然当中时,我也就把这些压力和反抗力在心中激起的情感一起投射到自然中。这就是说,我将我的骄傲、勇气、顽强、轻率甚至我的幽默感、自信心和心安理得的情绪都一起投射到自然中。只有在这样的时候向自然所作的感情移入才能真正称为“审美移情作用”,美在于感情的投射。
中国“美”的探索
在中国甲骨文中,美字被描述为两种形象,一是“羊人为美”,被解释为图腾。一是“羊大为美”,为一种生活。他们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类发展的结果。
吕荧指称美为人的观念,是人的社会意识。蔡仪认为美为客观的,物的形象的美不以人的意识而变。就如同山川大江之美,不为人的意识所转移。朱光潜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坡曾写小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进而说明琴声不在于主观,也不在于客观,而是人作用于琴的结果。
美学何以产生于西方
1、西方之美学有基础
西方对事物的本质有追求,美学就来源于古希腊人对于美的哲学追问,他们认为事物的本质可以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定义”。西方知、情、意结构引出的是以审美心理为核心的美学, 18世纪的古典美学认为:人的认识机能分为高级和低级,前者是思维,后者是感觉。前者是清晰完善的,后者是模糊残缺的,于是感性认识方式别冷落。到了康德,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大批判,后又完成古典哲学的三元结构。对于心理知、情、意有了明确划分。在古希腊,艺术和技术是不分的,他们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法则。七门艺术既同为艺术,就应该有统一的性质,就是追求美,形成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美学称为艺术哲学。对于各门艺术有了统一定义。
2、东方不能使美成学(以中国为例)
中国文化并不认为事物的本质是可以用明晰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语言与外物的关系上讲究“言不尽物”,在语言与内心的关系上讲究“言不尽意”。客观事物可以认识,但不能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没有一种语言表达可以用公理和定义与一个对象完全对应。例如:《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美学的第二个基础是对心理主题的分类。知情意的不可能划分,决定了在主题方面不可能有一个领域来研究。
美学的第三个基础是各门艺术的统一性。在我国古代,各种艺术门类地位不平等,甚至是一些艺术门类在社会中的地位非常低下,其中以诗文最高;绘画、书法则是士大夫的个人情趣;建筑和雕塑由于涉及匠人,地位偏低;音乐趋于三级。根本不允许有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出版社2006年10月第3次,
[2]费德勒《论艺术本质》,
[3]张法《美学导论》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9年4月,
[4]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7月第一版,
[5]立普斯:《美学》《审美移情作用》,
篇9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受到了愈来愈多的高校教师的关注,对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地被提及。审美教育是教育者借助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形成的良好的审美素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品格的提升,而且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性格的健全。本文主要立足于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作品和相关的艺术理论知识,运用艺术鉴赏和创造的规律,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受教育者的感知能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渗透性和典型性的特点。[1]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专业艺术院校培养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方面的人才。从广义上说,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上的职业和分工不同,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的人,都会涉及到艺术,他要么阅读小说,要么聆听音乐或者观赏舞蹈活动等等。因此,无论是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的艺术教育,都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原理知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鉴赏和批评,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鉴赏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2]
二、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1、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但审美教育不只是艺术教育。首先,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只有突出了其审美的本质,艺术教育才能够塑造出美的灵魂,才能培养出受教育者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能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体验到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
2、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主要途径
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有许多种,其中艺术教育是其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修养、人格品质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正如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说的:“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可以这么说,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艺术教育,就没有审美教育,更说不上审美修养的培养。
3、美育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
虽然艺术教育与美育在根本目标、具体任务、实现途径等方面不同,但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这和美育的目标非常符合。素质教育是现代普通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审美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
首先,美育以塑造鲜明而感人的形象为物化手段。在美的实践环节中,美的欣赏、美的创造都不能离开形象,因为美的事物具备动人可感的个别形象。离开了艺术形象,美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所。著名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描写了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作品中保尔的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而且顽强的革命意志塑造了主人公崇高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深深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苏联青年和中国青年。
其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由于艺术教育培养着受教育者的感知、洞察与想象能力,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了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美的形态有很多种,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在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艺术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审美教育的最终功效是陶冶人的情操,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能够对他们健康的心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审美教育中,大学生可以根据美的形象的塑造,增强情感的交流和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审美修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情感;审美创造;审美技能
美术教学本就是作为“美”最集中和最高级存在的艺术学科,依据专业理念与普通理念,对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目标进行了概括总结,即审美技能教育、审美情感教育、审美创造教育三个方面。
1.审美技能教育——学会欣赏和鉴赏
在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技能,即审美知识和审美实践。所谓审美知识就是指学生要深刻理解美与美感的不同概念,了解审美活动、审美意识、审美主体的基本原理。所谓审美实践就是指结合审美心理与审美情境的学习,初步领会和掌握审美的基本实践技能。
就深层次的实践而言,需要学生准确掌握从审美欣赏到审美鉴赏的能力,这是一种递进能力拓展与延伸。根据美感的层次不同划分:(1)最低层次的是色线形音产生的生理美感;(2)完美体现内容的形式结构产生的生理美感;(3)是体现内容的心意情趣引起的心理美感;(4)是体现内容格调的具有升华意义的高级心理美感。(1)(3)点主要是审美欣赏,(3)(4)主要是审美鉴赏。就审美欣赏而言,它属于感性的层次,即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所以难免具有情绪型和模糊型,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将美感欣赏上升到审美鉴赏。审美鉴赏相对于审美欣赏而言较为理性,是在评价、分析美的过程中,达到对美的深刻化和逻辑化的理解。不同的层次与性质决定了审美鉴赏与审美欣赏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依据不同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2.审美情感教育——激发心灵的体悟
审美教育在完成审美技能的培养的前提下,需要将感受水平进一步升华与内化为学生的领悟能力,而审美教学也应当侧重于学生的审美情感能力的养成。由于审美情感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所具有的个体性、积极的、肯定的态度和体验,这就需要学生从欣赏感知升华为喜欢愉悦的心态和感受。
审美的直觉性决定了美感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和丰富性,为人类社会缔造了纷繁的色彩与美的感官冲击。这样不但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画面选材的直观感悟能力,还能够使其对画面处理的直观感悟能力得到增强,唯有如此,美术专业的学生们才有可能在任何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创作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上世纪六十年初期,我国著名画家阎松父曾言:“我来到大街上,有一点饥肠辘辘。沿街很多叫卖的小贩,突然,我眼前一亮,摊上摆着那红红的、软软的、圆圆的、香喷喷的东西,啊,多美啊——高粱粑”。在这段话中把高粱粑当作审美客体,它原本是常见的事物,但是在艺术家看来却成了审美客体。
审美的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审美的价值感的培养,这样一来人的积极色彩就在无形中蕴含于自然美之中。闻一多曾做《色彩》一诗,在诗中体现了审美的价值感。诗文内容是这样的:“生命是张没价值的自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予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由这段诗文内容不看看出,客体的文化意味以审美为媒介被赋予,致使审美客体具备了审美价值感,进而内化为审美主体或个人的心灵体悟与感受。
3.审美创造教育——创造是美的源泉
艺术美相较于现实美而言,其具备创造性、永恒性、集中性等优点,它可以较为自由地实现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马克思)的主体实现。在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也应当符合人类本质意义的理解深度。在现实生活中,审美劳动作为美感主体之一,它作为人的自由与自觉的本质的完美表现,是自由与自觉本质上的统一。艺术审美的创造作为一种高度自由的创新活动,符合关于劳动的实现,即劳动的对象化的原理。
综合以上理论与研究不难看出,美术教学贯穿审美创造教育具有以下两点内容。第一,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是审美自由最高级的劳动特点,才能够使学生具备审美自由的观念和心态,进一步提升学生自由创造的审美意识。第二,只有使学生不拘泥于普通教学原理的求异、质疑、创新三个方面,才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审美情感,不但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创造性审美情感优于社会生活的即时性和偶然性,也能够促使学生的艺术想象形成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东西;第三,培养学艺术审美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意识,首先,在实际生活的增删显隐中对艺术真实性的超越;其次,在日常现象的集中概括中对艺术创造性的超越;再次,在客体对象的体物畜情中对艺术感染性的超越。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并非必须与现实的外在完全一致,它所追寻的是内在的心灵力量。例如,现实实物外在形体的丑陋经过艺术加工后形成审美的内质之美。此外,安格尔的名画《泉》表现的是一个手托水罐正面站立的少女的姿态之美,在现实生活中或许大家会觉得水手的动作平平无奇,甚至丑陋。但是,经过艺术的创造与加工,《泉》获得了艺术领域的高度认可,成为一幅世界名画。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白始至终要贯穿以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为主要内容的审美教育,克服过去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审美性、创造性的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