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相关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

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5-0030-04

收稿日期:2015-04-28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资“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研究”(BIA130060)。

作者简介:刘春花(1965-),女,云南元谋县人,湖南文理学院师范教育教学部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样化发展,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问题,也成为广受国内学界关注的重要研究视角。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并求得各方利益的协调和平衡,成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及其管理的基本共识;从基于各利益相关者之于高等教育利益诉求视角,构建多维质量及其管理体系,成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研究所要关注和解决的现实课题。笔者尝试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元诉求及解决策略提出一己拙见,以求教于同仁。

一、高等教育质量是利益相关者之博弈与合作的过程与结果

通常情况下,“质量”反映的是某事物足以有别于他事物的可区分的特性或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对事物的优劣程度或价值的综合反映。高等教育质量就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其他事物相互作用所具有的特征及性能的总和;高等教育质量是某种想要达到的目标或需要努力的方向[1]。大众化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关涉学生、政府和社会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整合系统。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不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或其内、外利益相关者多元主体的制约和影响。从某种角度看,高等教育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往往倾向于以学术组织“从高等教育自身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出发,把质量定义在实现高校办学目标的有效性上”[2]。

因此,高等教育的多维质量,即关涉到与高等教育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并享有合法权益的高等教育的多元“利益相关者”维度,可概括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内部层面主要指与高等教育有着直接关系的相关者,如教师、学生等;外部层面是指与高等教育有着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者维度,主要包括政府、用人单位、家庭、社区等。虽然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利益者是教师、学生与高校管理人员,但政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财政资金供给主体,却存在着管理越位的问题。这就造成其他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与建议往往被渐渐弱化或边缘化,高等教育决策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没有从各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出发进行决策,从而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利益主体以及边缘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无法实现[3]。

为了满足不同利益方的利益需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该以一种共同治理的方式,建立以共同利益为目的、以互相尊重和信任为手段的合作伙伴关系。第一,高等教育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如高等学校尊重并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利益,学生参与学校的建设与管理;高等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用人单位参与高等学校的质量管理。高等教育需要内、外各方力量的参与和支持。第二,充分尊重并满足高等教育内部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的利益需求,并发挥他们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可靠的内在动力和前提条件。第三,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外部利益相关主体参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全面激发政府-高校-用人单位或社会参与高校治理的积极性,这是使高等教育质量获得可靠的外力支持的重要因素。利益相关者视域中的高等教育质量,要着眼于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与科学发展逻辑的基础上,关注包括其所培养的人才、传承或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社会服务等多个层面,而不仅仅局限于其内部利益者维度。

二、高等教育质量是利益相关者多元价值之“共识重叠”

大学是学校,如果没有学生,学术成就终归会枯萎[4]。一定意义上,高等教育质量归根到底是学生发展的质量。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大学的第一要务。虽然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有不同的诉求,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冲突与合作,每个主体的利益不仅取决于自己采取的行动,还取决于其他人采取的行动[5],但正如王伟廉所说,“如果不能将培养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的解决,与人才培养模式运作逻辑的缺失问题的解决一并加以考虑,教育质量的提高恐怕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6]这已经形成了高等教育质量利益相关者的“共识重叠”效应。鉴于此,第一,应明确学生之于大学的意义。西班牙思想家奥尔加特?加塞特认为:“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大学的建设都必须以学生为基础,而不是以教师或知识为基础”,“我们必须以普通学生为起点,把迫切需要学生掌握,并且一个正常的普通学生能够掌握的教学内容作为一所大学的核心,把它看作大学的中心内容和基本组成部分。”[7]第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底线标准,同时又是高等教育质量利益相关者之共识的标准;以质的提升为内涵的现代高等教育的多维质量理念,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质量标准和质量价值。同理,高等教育的多元利益主体之于高等教育的利益诉求,是基于质量“底线”标准的要求,也是建立在人才培养这一共识基础上的多元价值诉求;基于多元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要以质量“底线”标准和人才培养这一共识为基本依据来进行;第三,建立价值差异的共存、博弈与共生的利益生态。要在一种多元利益主体关系性的多重观照中,探寻多元价值存在的相对合理性,承认并坚守多元共存的共识价值,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提供具有启发性的框架和富于包容性的视野,以构建一种互利共赢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生态。

三、高等教育质量是利益相关者之利益兼顾与协调

利益相关者参与高等教育建设与管理,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一定意义上,包括质量管理在内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转型,都是围绕如何更好地实现“社会利益表达者”和“社会发展引领者”功能而展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使大学组织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作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同体’”特性,大学作为其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联盟”的作用或功能也越来越明显。它不仅要维护教育系统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要兼顾和协调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

高等教育改革成功与否,归根到底取决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或反映各相关利益者的需要,或者说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但就现实层面看,协调或平衡各方利益是一个难度极大的任务。一方面,高等教育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直接利益相关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存在矛盾。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各个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关注教育质量问题,也就要求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应该逐渐转向关注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当然,教育只是社会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它不应当也不可能实现所有社会利益。无论何种类型的高等教育,都必须是关注和满足各利益相关主体而不是某单个主体的利益。可以肯定的是,要找到一种能满足各方利益诉求的“全能”标准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尽最大可能尊重和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正当诉求。

因此,为了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兼顾与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构建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与平衡体制,从而实现与促进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第一,尊重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并求得各方利益的协调和融合。第二,承认冲突与差异的存在,,必须深入了解每一群体的需要,在协商与对话的基础上找到大家认可与接受的方式。第三,大学作为中间者,既要充分发挥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又要做好与各方的对话与沟通,互助互利,达到良好的效果。高校要及时了解各利益相关者对于高教质量的期望和感知,促进高等学校质量目标与利益相关者要求之间的协调和互动,实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外部环境的内部化,以保证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全面、持续、稳定地提高[8]。

四、高等教育质量是各利益主体共享大学、和而不同的文化形式

诚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没有文化底蕴的大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追求卓越的大学,如果缺乏卓越的大学文化,其永远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大学。”[9]一定意义上,大学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机构。所谓大学文化,就是大学自身所蕴含的激励教师与学生不断生成、不断超越、不断提高的文化,其要素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环境文化。

但要引起警醒的是,“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此起彼伏的冲突中,大学的作为与时代和社会之精神灯塔的角色和地位有渐渐偏离之势,对大学的反思及对其本质属性的审视,使我们认识到解决大学的问题,还是该从它是理想主义的精神所在寻找出路。”[10]我国现行的大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的建设,较多局限于量化指标等显性层面,少有关于质量文化的理念与价值渗透,现实的质量评价或质量管理制度往往呈现过于短期的实用、功利取向而成为冰冷的僵硬框架,难以发挥现代大学之发展、传播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也必须注重以文化为内核的建设并加以改进。第一,质量文化建设必须建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质量价值观。人才质量是大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形成一种以质量价值观为核心、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实际导向性的质量文化,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要义。第二,质量文化建设必须尊重自身历史传统。一定意义上,教育质量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也是彰显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和质量追求,既要有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多维视野,又要有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意识。第三,质量文化建设必须观照国际社会大学文化的发展趋势。“优良的大学文化就是要团结知识人群体,凝聚一种精神,以昭示青年学子的心灵,同时烛照社会的方向。这是大学存在的根本理由,也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所在。”[11]

五、高等教育质量是利益相关主体活力的释放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多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的单向式管理或政府“管、评、办”三位一体,学生、社会、用人单位等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度低,自上而下严密的行政性逻辑抑制了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活力,因而,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公平问题、大学去行政化问题一直广受社会关注,且尚未得到较好解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大学生就业发展和社会阶层流动等方面的问题,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它足以影响到社会公平或社会安全。

但是,由于目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是政府,利益相关者很难参与其中,更别提激发利益相关者的活力。如果想要多元利益主体参与其中,绝不能为了某一主体的利益,走任何一个极端[12]。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激发高等教育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活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13]鉴于此,必须树立并努力践行基于多元利益主体需求的高等教育多维质量理念,以此寻求达至兼顾各方利益并协调不同利益诉求的高等教育质量的至善状态和理想目标。

篇2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也是高职教育(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简称)改革与发展研究的焦点话题。随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而言,评价高职教育质量“好”与“不好”的主要标准是什么?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要不要把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因素考虑在内?如何才能制定出能突出职业教育特性且最为可靠的质量评价标准?仍是有待于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从职业教育之利益相关者视角,就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架构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高职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英国著名学者弗里曼曾指出:“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就职业教育而言,利益相关者包括与职业教育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并享有合法性利益的组织或个人。既包括职业教育对象和作为专门职业教育机构的学校等在内的职业教育内部利益相关者,又包括作为职业教育重要支持力量的政府、企业或社会团体等外部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对教育培训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职业教育或培训制度产生影响。

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别。顾名思义,职业教育与培训是基于社会职业并根据社会职业要求或需求以及社会职业(产业)的变化与发展需要来培养人才,通过培养人才来服务社会的教育。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职业(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高职院校或高职教育机构担负着为国家、政府或社会履行职业教育这一重大的责任使命。

高职教育和培训制度包含诸多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是职业教育的“利益联盟”。职业教育质量如何,不仅关乎置身其中并作为教育对象的职业人(或入职前的“准职业人”)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关乎职业教育实践的改善和改进,关乎教育理论研究的完善与发展,而且关乎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关乎社会职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大局。概括地说,职业教育是一个不仅关涉教育对象、学校发展、教育发展,而且关涉社会职业结构调整或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大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不仅要把职业教育之于学校的影响或作用、把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把教育之于置身其中的教育对象——职业人或准职业人的影响或作用纳人评价标准视野,而且要把教育之于社会职业或用人单位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和作用考虑在内。概言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要有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公共关怀和社会责任担当的视野。基于多元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要切实地关照各“利益相关者”(或“利益联盟”),要促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二、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现状

从整体上看,我国现行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包括普通教育质量评价在内)在评价主体上,基本限于高职院校或职业教育机构内部完成的系统“内部评价”,较少甚至没有社会中介机构、投资人或政府等外部力量参与的“外部评价”。在评价方法上,以量化评价为主,质的描述或质性研究即价值判断的客观尺度的深层次研究显得单薄。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普通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在内),可测量的事实判断层面即量的记述占据绝大多数,忽略了教育的其他一些有价值的目标,忽略了对职业教育之职业伦理、职业性向和职业素养等职业人必备特质的有效检验,很少甚至没有对于事实上难以用定量或测验的方式展示出来的职业教育特性的评价。这种集中于对教育现状或显性“技术性”要素的评定、鉴别和区分的评价活动与评价标准,没能显现评价活动及评价标准之于改进教育、促进发展的作用,评价结果与评价初衷难相吻合。

(一)局限于内部行政性评估的评价机制

和普通教育质量评价一样,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一直以教育系统的内部行政性评估为主。虽然在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初期,这种教育行政主导的系统“内部评估”,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推动高职院校办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质量提高,事实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因其评估主体单一化、评估内容普教化、评估方法简单化、评估过程封闭化等现实局限,使质量评价难以收到引领方向、激发活力、促进发展的理想效果,因此招致越来越多的责难或质疑。

(二)重在实用、功利的评价价值取向

我国现行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基本套用普通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模式,没有较好地突出职业教育之特性。评价内容的关键要件基本着眼于实用、功利的职业或专业知识与技能,缺乏根据社会职业或专业岗位特性与要求进行细化的质量评价标准,以显性的现实性指标为基准的目标参照评价,如以修课数目、考试成绩等,评价标准基本固着在“划一的、同质的’维度,没能足以显现高职教育之个性特质的差异性指标。虽然有便于测量或量化的优势,但因缺乏质性的视角而隐没了那些于高职教育而言富于内在价值的实质性内涵。

(三)着眼于“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评价视角

教育和培训包含多个利益主体,争取或维护自身利益是各利益主体的本然要求。就职业教育系统内部而言,作为其教育对象的受训者或职业人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受益者”,作为专门的职业教育或培训机构的高职院校理应是行内主要的利益主体。在教育中获得正当合理的利益,既是教育中人的基本诉求,也是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取向。从职业教育系统的外部场域看,政府、企业和社会用人单位或机构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持力量也应是职业教育的获益对象。但在现行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对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基本限于“教育对象”或“职业学校”等教育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层面,较大程度地把学校的利益、教育对象的利益等置于首要甚至惟一的地位,教育的社会效益或社会利益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少有甚至没有关注,用人单位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从教育教学中获益的评价标准被排除在外。这种基于教育内部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缺乏必要的社会评价体系,使得职业教育机构或“教育人”利益成了职业教育的惟一指向,甚至成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惟一追求,职业教育之内在品性及其社会责任等外部利益相关者被搁置不顾。因而,在所谓职业教育及其质量评价的支持性力量中,往往存在着背离评价初衷、扭曲评价标准、消解评价效果的反向力量。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质量的社会评价,构建由教育系统内部、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三、基于多元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特点

如前所述,高职教育有着多元利益相关者。概括说来,基于多元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有如下特点:

第一,注重长远、引领发展的评价理念。评价理念涉及到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导向与取向等方面的问题。基于多元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在其评价理念上,不仅注重各利益相关者当前的正当、合法利益,而且注重各利益相关者的长远利益。既注重对结果的诊断性评定,又注重致力于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旨在通过评价,促进人的发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多元主体、内外综合的评价视角。突破现行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基本限于“局内”利益相关者的内部评价视界,把高职教育系统的“内部评价”与用人单位等社会外部力量的评价综合起来,是利益相关者视角中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特点之一。社会评价是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社会职业结构调整及社会职业发展需求、面向劳动就业等社会需要办学,是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基于多元利益相关者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是在“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基础上实现的一种综合性评价。社会评价是与(教育系统)内部行政性评价相对而言的。社会评价主要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如社会职业、劳动就业等方面对高职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或标准进行评价。

评价主体上,社会评价是以社会专业组织、民间团体、投资机构、企业、用人单位等教育系统外部的多元社会力量为评价主体,对高职教育质量特别是所培养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程度或适应社会发展程度等进行的评价。

第三,显隐结合、结构完整的评价内容。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内容上,注重显性层面与隐性层面的评价内容,并据此确定显性评价指标与隐性评价指标的有机结合。显性层面,如:高等职业教育的服务方向、专业结构、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或就业能力、就业率等在内的显性评价指标。隐性层面,如:综合职业素养,社会的满意度或认可度,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结构的适应程度,以及是否满足社会职业或经济社会发展潜在需要的隐性评价指标。

第四,量质并举、臻求完善的评价方法。在评价方法上,既注重量化评价,又注重质性评价,诸如对难以量化的层面,如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的知识或技能结构等是否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否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或人力资源开发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否或能否为促进就业或再就业服务,是否或能否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等进行质性评价。量质并举的评价方法,是基于多元利益相关者视角中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特点。

四、多元利益相关者视角中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架构的基本设想

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对于高职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导向或引领作用。笔者认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要建立在与职业教育实践使命充分契合的基础之上,利益相关者视域中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要以其实践逻辑起点——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析人手,并据此来架构评价标准体系。

(一)着眼于职业特质的评价标准理念:以职业属性与职业要求为基点

评价即导向。评价最终以怎样的导向才能切实发挥评价导向作用?这就要明确质量评价的旨意或应然取向:制定出评价标准究竟是为什么?它应该把职业教育引向何处?人们依照特定的标准来评价职业教育质量时,最终会不会把职业教育引向所希望的方向,能不能把职业教育引向所希望的方向。架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要兼顾评价过程的各环节,应避免顾此失彼而忽视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活动过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既要考虑教育教学活动结果、效益及其影响,又要考虑包括教育教学活动中主体人的工作态度、方法、能力等。质量评价标准来源于或依赖于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的价值存在,应从社会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和人的价值诸方面来加以表达和反映。相应地,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应包括价值存在(质/量/尺度)、价值规范(应该)和价值必然性(正当)三个层次的评价标准。

职业教育是基于职业和职业人培养的专门化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高职教育是以高级技能人才或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与培训为主旨的综合教育。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质”逻辑地要求职业教育面向社会职业需求以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服务于职业需求或职业人成长。为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提供所需的合格人才,为社会人才谋求合适的职业或转换职业(或岗位)提供切实有效的教育服务,这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及人才培养的标准是否和能否适应社会需要,是考量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参照。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拟定,要以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或特性为基点,着眼于“职业特性”来思考评价标准问题,使质量评价标准真切地反映或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之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性所在。

(二)基于多元利益相关者的评价视角: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有机统一

教育之利益相关者是多元的,教育质量评价的标准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构架,既要有包括对学校自身建设与发展的评价、对学生和教师等显性层面的评价,又要有隐性层面的评价参照;既要有对学校等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评价指标,又要考虑社会用人单位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因素。

“没有行业、企业的主体性参与,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功能难以体现。”以“技能”或“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社会办学的典型形式。面向社会办学,就是面向社会职业或产业,面向行业、企业。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与决策,是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表征。从某种角度而言,高职教育从办学思路或指导思想,到培养目标、专业结构或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都应以社会职业(行业)或岗位以及社会经济、产业发展需要为基点来确定。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及人才培养的标准是否合适,不仅要看其是否遵循教育规律或合符办学的标准,更要考察其是否和能否适应社会需要,这是考量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参照。基于多元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力主突破现行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视野,建立起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架构,把“局内利益”与“局外利益”、“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就评价主体上,突破(系统)“内部评价”一统天下的现实格局,实现评价主体由单一到多元的转换,真正形成(教育系统)内部评价为核心、政府督导性评估为主导、社会评价为重要参照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社会评价是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社会通过对高职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进行客观而有价值的评定,可以为市场选择高职教育提供依据,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提高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度、参与度和认同感;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机构如高职院校通过社会评价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激活高职教育机构内部办学机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与自我发展能力,为高职教育面向社会办学并获得健康发展提供积极导向。

(三)致力于完善、全面的评价方法: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篇3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 备考方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每名考生备考阶段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通过自学考试的保障,但备考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生要将教材、自考大纲和历年真题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研究,谙熟自考大纲知识点,摸清历年出题思路,才能在最终考试环节顺利通过。

一、深刻把握教材

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考生自学为主。自学考试教材在开发使用上从初期的借用全日制普通高校教材为主,逐步开发并拥有了相对适应自身教育特点的教材。考生对教材的把握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感知教材框架

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把握首先要从教材的整体章节目录上:教材分为几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内容大概讲的是什么,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对教材结构框架有明确认知。以《刑事侦查情报学》(于凤铃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自学考试教材为例,我们看到其教材分为八章,作者按照刑事侦查情报工作流程编写,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目录对刑事侦查情报工作有整体感性认识,有利于理解教材内容,同时教材对实际的刑事侦查情报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推进刑事侦查情报工作的开展。

(二)理解教材内容

教材是一门学科知识的总结,是知识传播的载体。成人自学考试的教材对相关知识点的说明非常准确和明确,将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流畅的表达加以阐述。若考生对本学科领域没有相关经验的累积,缺乏感性认识,那么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就尤为重要。首先,学生要找到相关章节知识的核心概念,这是一种希望学生记忆、理解并能在忘记其非本质信息或周边信息之后,仍能应用的陈述性知识。核心概念的特征:它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中心,是不同知识间的“联结点”,其中的思想方法一般能够迁移,有广泛应用,能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检验。如《刑事侦查情报学》第二章刑事侦查情报的收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情报源”,首先,学生要结合侦查工作实际,了解并分析各种侦查情报来源的特点,才能做好情报收集工作。其次,学生将教材内容由点到线到面,按照学科知识固有的结构理性认知,从而彻底理解教材内容,掌握相关知识。

二、精研考试大纲

课程考试大纲阐述和规定了课程的性质和设置目的要求、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命题原则,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及考核的深广度,体现了国家考试的课程标准。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在正确引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培养应考者的自学能力、保证考试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力促进了自学考试发展。考试大纲在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成人自考的导航灯塔。考生应在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针对考试大纲相关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知识点的要求,对应仔细研读指定教材,这是成人自学的首要原则。在大纲的统领和引导下,将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全面阅读教材,吃透教材,将教材内容弄懂、弄通,真正理解把握考核目标、考核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点,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这是学好每一门自考课程的关键。

三、查阅近三年考题

随着网络的发展,考生在查阅历年考试资料时日益方便。在网络上考生可以很容易地查询到本学科历年的考试真题。考生要高度重视对历年真题的研究,因为这些考题不但反映了该学科考生应掌握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透露出了命题人的命题规律。教材和大纲是命题的依据和范围,考生在认识了上述两点后,通过深入分析历年真题,会对考题增加很多感性认识,在考场会表现得胸有成竹。

(一)试卷结构分析

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自己的规律特点,体现在试卷结构方面就是考试题型基本不会有变化,可以让考生对考试题目类型有个清晰认识。如《刑事侦查情报学》自考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题。各题型按照小分值题在前,大分值题在后的顺序排列。考生通过对历年试卷真题的解答,能够在考试中合理分配时间,先易后难,做到掌握牢固的知识点不丢分,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争取得分,彻底不掌握的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合理、符合逻辑作答,力争不空答。

(二)试卷知识点分析

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规定》:编制的试题应做到科学、合理、不超纲,每份试卷要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覆盖考试大纲的各章,组配的试卷须使不同能力层次试题的分数和不同难易程度试题的分数比例适当。自学考试教材的更新周期较长,有的教材甚至使用10年以上,因此在命题上难免会有一些知识点重复出现。由于命题质量的要求,考题中直接出现上一年的考题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但考生要关注前2-4年的考题,相关考核知识点则很有可能在当年的考题中体现。具体分析方法考生可以按照考试大纲,将前2-4年的考试真题一一标注在考试大纲上,认真学习知识点对应的教材内容,做到烂熟于心,则会事半功倍。如《刑事侦查情报学》2014年4月考题:

刑事侦查情报部门回复侦查员信息查询结果的情报传递方式是

A.单向主动传递 B.多向主动传递

C.单向被动传递 D.多向被动传递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刑事侦查情报在侦查工作中传递方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知识考点。对本考核知识点在2010年4月的考题中同样出现:

公安情报中心向某一刑警大队下发的情报指令属于

A.单向主动传递 B.单向被动传递

C.多向主动传递 D.多向被动传递

一个有效的备考方法是收集该学科所有的历年考题,完全地认真作答,对每道题都要弄清楚在考试大纲中的位置和对应的教材内容,这样就会在考试中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海明.新形势下推进自学考试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考试,2011(02).

[2]万晓琼,夏繁军.“数学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到底该怎样理解[J].中学数学杂志,2011(11).

篇4

关键词 作物栽培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

0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①②③作物栽培学是农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的充实和丰富直接关系着农业科学水平的提高。农业科学是农业生产实践的总结,而农业生产又是农业科学发祥的渊源。作物栽培学是农学、农业信息技术、农村区域发展、植保、农化等专业开设的实践型、应用型课程,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

该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课,是地方应用型大学农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综合性应用型课程。目前,关于作物栽培学教学方式单一,多以课堂讲解为主,文字较多,图片较少,学生对相关知识点难以理解。针对目前作物栽培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1 作物栽培学教学的现状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主要运用农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探讨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和品质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作物的高产、高效、优质及持续发展。⑤新形势下,农业技术、生产方式和学生生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然而作物栽培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没有进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和内容的理解有难度,学生常常感到困惑,难以梳理出清晰的思路。

目前,作物栽培学教学主要采取传统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模式。作物栽培学由于是基础课程,学习人数较多且课程内容多,但学时有限。很多教师为完成工作进度,常常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填鸭式”状态,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没有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地思考问题,教学效果不佳。当今,虽然多媒体已经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但是由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和科研压力大,教师制作的课件仅仅局限于文字,缺乏一些是图片及相关视频,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往往采取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掌握相关知识点,但由于基础理论贯穿于整个作物栽培学内容,他们将会发现没有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学习将会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对作物栽培学的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2 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

2.1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起点,以科学地引导学生思维,并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手段,达到发展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⑥针对作物栽培学的内容多且抽象难懂,学生一般缺乏感性认识和兴趣。教师应根据作物栽培的特点,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性的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PBL教学

PBL教学法-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PBL 教学提出学生学习内容以问题为起点。因此,教师应根据作物栽培学的进度安排,针对核心理论和知识点合理有序地安排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来解决。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可以主动搜集相关知识,可以随时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从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讲解“施肥种类和施肥量”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进行施肥?施肥的方式?在课中,教师应针对一些难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如何运输?等等。课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总结性或者拓展性的问题,来加深学生对本章节的学习和知识面的深化。教师要做好PBL教学,需要有极大的热情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备课前要掌握学生的知识面深度和广度,学生的兴趣点等内容,只有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恰当、适量地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2.3 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典型实例,以辅助说明或证明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学习、思考兴趣,培养他们认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⑦由于作物栽培学内容多、概念抽象,很多农学专业的学生只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使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意义不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在教学中引进一些常见案例,让学生模拟运用相关知识对该作物病虫害进行分析和讨论。例如讲到作物缺素症状时,可以提出黄瓜缺钾的案例。让学生分析钾在植物体内的形态及运输方式,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有效结合。通过采用案例教学,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反应机理将会变得具体而生动,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将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TBL教学

TBL 指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eam-Based Learning,TBL)是2002 年美国教育学家Michaelsen 在PBL 教学基础上改革创新并逐渐兴起的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注重人的创造性、灵活性与实践特点的新型成人教学模式。⑧⑨作物栽培由于理论多,内容枯燥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采取TBL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学习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个人表达能力,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适应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开展TBL教学时,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需要对整个授课内容能够有效掌控,来实现作物栽培学各章节内容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5 “翻转”教学

“翻转”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而言的,它将“教”与“学”的时间进行了颠倒,让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课外时间翻转过来。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老师提前制作好的课件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采取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提前对作物栽培学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对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总结,以便在课堂上让教师进行解答。教师在课堂上将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答疑解惑、对知识讨论、扩展,有利于学生对作物栽培学的理论进行很好的理解,使有些知识在课上实现内化。课堂解惑后,学生在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再学习,可以加深对作物栽培学理论知识的有效理解和掌握。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了主动学习,逐渐成为课堂的主角,使作物栽培学的学习不再成为难点。

2.6 MOOCs 教学

MOOCs(又称“慕课”)由斯蒂芬・唐斯和乔治・西蒙斯于 2008 年提出的术语。MOOCs提供的免费、持续、高端的学习,让在校学生在获取新技能的同时,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就业能力。Z作物栽培学是基础课程,多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作用巨大,但由于该课程内容繁杂,学时有限,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理解难度大。为此,可以尝试开展MOOCs教学,可以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内可以学习作物栽培学的相关知识。通过采取MOOCs教学,学生可以主动学习,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在MOOCs学习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

3 结论

作物栽培学只有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方法,找到教学方法改革的切入点,才能筛选出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注释

① 姜凯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

② 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12):58-60.

③ 郎耀秀.系统论视阈下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之构建[J].学术论坛,2011(7):203-206.

④ 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⑤ 王荣栋,尹经章.作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⑥ 陶沼灵.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07(4):139-40.

⑦ 林丽,任安经,袁文俊.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医学生素质与能力[J].医学教育探索,2007.6 (5):420-4211.

⑧ Michaelsen LK,Baumann Knight A,Fink LD,editors. Team based learning: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M]. Westport,CT:Praeger Publishers,2002:32-35.

⑨ Michaelsen LK,Sweet M,Parmelee DX.Team-based learning:small group learning's next big step[M].New York:John Wiley Sons,2008:1-99.

篇5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启示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体制也应适应国际需要。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外高等学府间有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这也使得外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部分国内高校开始效仿国外大学实施学分制改革。另一方面,随着近几年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是水涨船高。尤其是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要求物流管理人才具有国际环境下的从业能力。因此对中外物流管理高等教育进行比较,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对于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外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本文分别在欧洲和美国各选取一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介绍。美国约有50余所大学开设了供应链管理或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层次设置齐全。经过40多年的实践与发展,目前美国物流管理高等教育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其主要特点:以基础概念、理论、方法为学科体系主线;以经济学、系统科学、管理学为学科理论与方法基础,借助现代信息、管理、物流等技术,结合储存、贸易、运输等实际需要构筑的学科体系。以美国迈阿密大学为例,该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以配送和物流的核心要素为主线,开设物流战略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配送系统设计、运输与仓储的规划与管理等课程。同时,在课程设置中注重信息技术与信息规划方法的使用和开发。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还开设其他学科的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运筹学、市场营销学、国际沟通、管理会计等。此外,他们根据各门课程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构建合理的体系。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专业核心课与前期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在学习前更有目的性。在实际应用方面,每门课程教授一项实务技能,若干门课程的学习融会贯通使学生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欧洲的应用型大学―丹麦VIA大学,开设面向制造业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行任务导向型的学期教学计划安排,每个学期都设有一个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每个学期的学习过程更有目的性,适合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安排。为防止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脱节,该大学进一步明确抽象、笼统的培养目标,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将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核心课程和辅助课程。第一学期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市场,学习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和各类经济现象。对本专业的研究对象进行了解,并学会在实际中准确识别他们。主要课程包括: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数学基础、技术制图以及学期任务。第二学期主要学习市场需求预测和产品计划制定的相关知识,生产过程相关的课程。主要课程包括:产品技术、产品计划制定、Excel使用、预测技术、统计学、经济学等;第三学期主要学习流管理的知识。生产建模与仓储布局设计、采购管理、生产运作与质量管理。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围绕每学期的课程将企业实际项目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此外,还开设学期课程融合项目,将所有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在实际案例中应用。最后是学研项目,即将社会工作与学校课程相结合的项目。这些项目构成的实践体系层次分明,可以实现学以致用。到第四学期后学生基本学会知识的应用方法,所以将部分实践类项目的开设顺序调换。开设的课程包括:价值链优化课程模块、工作实习机会引论、金融方法及其在投资中的应用、战略管理、科学论、价值链设计、成本理论与预算编制方法等。第5学期,为期20周的企业实习。第6学期开设的课程有:流程再造与专业化、管理方式和沟通方式的改造、产品研发管理的改造及选修课。第7学期主要学习谈判、商务模式。随着年级的增加,从第四学期开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我管理的方式。提供机会让学生深入企业,让企业提出问题由学生来解决。每学期期末有2周实践周,由学生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毕业论文也是如此。

2 对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启示

1.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更好的体现素质教育,推广实施微课程、互动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将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层次由“听懂、理解、掌握”进一步延伸到“批判和创新”。

2.要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使课堂成为师生交流思想、分享知识和经验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获取知识成为良师益友。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新奇想法,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去验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c老师共同探讨问题,在争论中深入理解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关心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

3.通过外出学习、培训以及同行交流等活动不断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及个人修养,适应教育、教学发展新需要。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才能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要求教师在掌握本门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相关专业的知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和学科发展及时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为讲授内容补充新鲜血液。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诲人不倦。

参考文献

[1]林金辉,刘梦今.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基本要素及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4(5).

[2]陈丽萍,朱玉成.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实施情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2):77-83.

[3]闵文.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引进与有效利用[J].新校园旬刊,2015(11).

[4]郭丽君,李慧颖.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制度与文化分析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4(5):49-54.

篇6

关键词:孝文化 高校 孝文化教育

所谓高校孝文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具备孝道品质的一个过程,它不应是传统说教式的理论教育,而应涉及到大学生品格、身心、学业等各方面的完整性开放式的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各高校要把大学生孝文化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把孝文化合理的融入到学校德育文化中去,革新育人理念,积极探索出适应新要求的现代高校德育模式,努力构建一套易于被大学生接受的德育体系,以此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当代大学生孝道缺失的现象:

1.1对“孝”的理解不充分

在我国当今高校之中,真正了解“孝”的确切含义的学生并不多。知道一点皮毛的,也无非就是孝敬父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殊不知由孝生爱,要爱父母;更不知道由孝可生忠,要忠于人民,报效祖国。没有弄清“孝”的真正含义,就严重影响到了对学生孝德教育的质量。所谓“孝”,是爱心的表现,是对亲人的一种真挚情感的流露,是晚辈对长辈应有的一份责任,是人际之间的一种密切关系。

1.2对“孝”的践行不到位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按理说,个个都应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但是还是有不少同学在这一点上做得差强人意。有些同学思想幼稚,个性刚强,为人处事很少替别人着想,从不顾及父母的感受,着实让父母伤心。譬如,不少城里的同学动不动就对父母大发脾气,骂声一片;有些同学对父母态度极为冷淡,爱理不理,更有胜者,竟然对父母大打出手,给父母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创伤。还有少数农村来的同学,虚荣心极强,为顾及自己的面子,对从乡下来到学校看望他的父母产生一种默然、厌恶态度,生怕让人见了笑话。在我国东部某学校,就有一名同学将从河北农村来探望自己的母亲拦在校门口,并让母亲将带来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带了回去。由很简单,就是不想在同学面前丢面子。一个享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居然有如此不孝之举,实乃教育之不幸,国之不幸。

2.当前高校孝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

2.1高校忽视孝文化教育

时下,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忽视对学生道德教育特别是孝文化教育的现象,“重文轻德”已成不争的事实。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时候高校教育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理论教育上,或流于形式,或应付检查。而德育工作,往往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甚至实践高于理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也是极其薄弱的环节,孝文化教育则更容易被人遗忘。

2.2大学生自我孝文化教育意识缺乏

当前,高校大学生动辄轻生,自杀,这样的新闻屡见报端,亲人痛绝,舆论哗然。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大学生们自我孝文化教育意识的缺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正是因为大学生缺少这种自我教育的能力,所以才不辨是非,善恶难分。在孝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对于自身主体地位和自我意识认识不充分,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是由于这种自我教育意识的缺乏,使得当代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大学生只有通过自我孝文化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各种有利条件丰富自身的孝文化理论知识,提升自身修养,才有可能养成这种意识。

3.高校加强孝文化教育措施:

3.1优化校园孝文化教育环境

外部环境的美化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校园环境是大学精神载体的一部分,其育人功能不容忽视。良好的校园环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能够起到愉悦身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我们要重视高校校园环境的优化在大学生孝文化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媒介,加强孝文化的传播,积极引导大学生。校报、校园网应该尝试开辟孝文化知识专栏,加大相关文章的刊载量,不断增强大学生对孝道的关注度;校园广播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孝老爱亲的歌曲,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孝文化教育;学校或者是学生社团组织也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多开展以“孝”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如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歌赛比赛等等,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让学生受到“孝”文化的洗礼。

3.2加快课改速度,提升德育水平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孝文化知识的传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孝文化的思考,加深学生对孝文化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学生孝道意识的提升。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教师应提高授课水平,既要善于联系实际,特别是结合反面事例为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多开展课堂讨论与辩论,采取让学生授课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另外,选用合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也十分重要。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国高校向大学生传播孝文化知识的唯一教材。书中涉及到的孝文化知识十分有限,深度不够,因此,很有必要重新编写或审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从而丰富学生课本中孝文化知识,为学生更广泛地吸取相关知识营养提供保证。

3.3完善相关机制,加大奖励力度

各高校可以把孝道作为院校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校训设计上,也可以加入孝文化的成分,也可以尝试将孝老爱亲实践情况作为学生品德测评的重要标准,将孝行纳入操行评定。学校应把对孝行定期总结制度化,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要让孝行得到表扬,要使孝义得到传播。总之,学校应该在宣传孝文化,培养学生孝德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晶.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2]邱伟光,张云.新编大学德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王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西华大学学报,2006.

[6]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师范院校;数学;研究生;现状;反思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JGLX12_109)资助

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又可分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和社会其他部门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继续攀升,20世纪末,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过渡,其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为入学人数、知识和职业准备的扩张所驱动,已经成为不只是一个为研究生和授予以科研为基础的博士学位的场所.它也越来越是非博士专业、非专搞科研的学生,以及取得非科研型学位的场所.”由此表明,大众高等教育引起的高等教育系统质的变化在诸多方面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受到严峻的挑战.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群体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师范院校更是如此,对师范院校的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研究意义重大,因此,有必要对师范院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

江苏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师范大学,其数学科学学院设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数学)等硕士研究生专业,各个专业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有所不同.考虑专业设置的全面性与代表性,本文以江苏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当前师范院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现状.调查共发放问卷103份,回收103份,有效问卷101份.问卷涉及学生对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数学学习的信念以及学习后对未来的态度.

一、现 状

综合考虑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当前师范院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目标不明确

当前大多数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读研,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读数学学科的硕士.问卷结果显示,27%的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是因为不想就业选择的读研,35%的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是因为随波逐流而选择的读研,没有明确的专业目标,只有少于40%的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比如说,有些学生认为自己适合搞科研,必须通过知识提升自己,也有部分学生是由于就业的压力选择读研.

2.学习不主动

不管专业是基础数学还是学科教学(数学),都是数学自身的特点,学习时需要自己主动,耐心钻研,冷静思考.然而,当前的大多数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仍是上课听讲记笔记,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几乎没有主动读文献、听学术讲座的迹象.

3.对未来迷茫

针对师范院校,当前报考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越来越多,加上其他专业毕业的学生多数是选择到中小学就业,也就是说,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相关度很小,从而导致很多学生互相盲目羡慕,对自己未来的就业与发展不自信.

二、反 思

针对上述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现状,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者,我对当前师范院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以下几点反思.

1.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时,不仅要考查学生对所报考专业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还要考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念

信念是个人对一类事物持有的基本的、总体的观念,就数学学习来说,信念分为三类:关于数学的信念、关于数学学习的信念、关于学生自身的信念,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硕士研究生有自身的特点,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或者说要有一定的可培养潜力,报考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时,对数学以及数学学习应该有个信念,清楚自己学习的是什么,怎么去学.因此,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对学生的前期情况要有个把握,这些只有通过招生录取考查学生对所报考专业相关知识熟悉程度的同时,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念,鼓励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念.

2.结合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

师范学院设有的数学学科设有的专业相对较多,各个专业都有自身独有的特点,人数也不是很多.因此,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合理设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情况以及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针对某一课题进行合作、讨论、交流.无论是数学学科的哪个专业,学习过程都会碰到很多难题,具备科研能力是自身的素质,合作、讨论、交流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更能够突破数学中个人无法解决的很多难题.

3.鼓励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对未来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并逐步奋斗

数学学科的任一专业学习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刚接触就开始畏惧,对未来迷茫,尤其是就业.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全部到中小学任数学教师的确不太现实,有些专业可谓是不对口,但是大多数学生仍有就业的盲目性.因此,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根据专业特点,挖掘合适的就业岗位提供给学生,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制定完整的规划,并逐步奋斗.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多媒体;应用;策略

作者简介:郭怡(1984—),女,汉族,陕西山阳人,本科学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助理工程师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运用与发展,其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也逐渐冲击着高等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善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不断丰富了高等教育的课堂内容,促使高等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领域。正式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多重优势,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然后,多媒体技术是把双刃剑,给高等教育带来诸多的优势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所以,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选择性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尽量避免多媒体中一些不良因素,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一、多媒体在高等教育应用中的优势

1、内容丰富,形象生动

在以往的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普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堂内容主要以单向理论灌输为主。这种枯燥乏味并且单一性显著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久而久之,导致大学生对高等教育失去激情,毫无兴趣,最终无法实现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将一些抽象化、复杂化的内容用图表、声音、画面展示出来,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给大学生营造出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切实提高而来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操作方便,简单易懂

多媒体技术能够实现不同课件之间无缝式链接,灵活地将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将零碎的知识点整理归纳起来,提高了大学生对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总结和概括能力,切实扩大了大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多媒体能够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的知识库,为教学提供最新的信息,确保了高等教育的实效性。有效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不再需要做重复劳动,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备课量,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与质量,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方式。

3、增加容量,提高能力

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普遍综合能力较强,不论是学习能力还是抽象思维能力甚至是逻辑思维能力都比普通大学生存在明显优势。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教学课堂的容量,给大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内容。但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大量时间都浪费在黑板板书上,严重降低了教学效率。然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成功打破了这种局限,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同时,利用多媒体能够在教学中穿插相关的案例分析,有效加强了大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成功结合,不断提高了大学生的理论灵活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我国高等教育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策略

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是把双刃剑,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又有弊。因此,教师应该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多媒体的积极作用,不断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1、合理利用多媒体

教师在选择与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应该时刻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等关键要素,充分发挥各大要素之间的特性,协同合作,相互促进,切实发挥多媒体的整体功效,实现教学一体化。首先,合理确定多媒体教学内容。关于正确选择多媒体,其实也就是选择多媒体的最佳作用点。所谓的最佳作用点是指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切实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因此,为了找到多媒体的最佳点,教师应该积极分析教学内容的主要构成要素,选择出来的多媒体能够反映出知识和能力两大要素之间的联系,紧接着找到合适的教学内容,给大学生提供与时俱进并且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提高高等教育的有效性,切实发挥高等教育的积极作用。其次,合理选择多媒体类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延伸出多种多样的多媒体类型,不同的多媒体类型具备的功能也不同。因此,教师在选择多媒体类型前,应该先了解各种多媒体的具体功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类型。最后,合理设计多媒体演示方式与时机。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恰当的时机积极渗透多媒体技术,结合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以及教学氛围,将多媒体以最佳方式呈现出来,真正发挥多媒体的功效,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大学生越来越好地发展。

2、有效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劣互补

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之间存在天壤之别。不管是多媒体教学方式还是传统教学方式都存在各自的利弊,并不是只有积极的作用。广大高等教育教师也已经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利与弊,并在不断的实践教学中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各自教学的优势,寻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要想切实发挥多媒体的积极作用,必须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利用传统教学方式来弥补多媒体教学中不足之处。切忌全盘接受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是不可取的,严重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利于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选择最佳教学方案,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成功打破了高等教育的局限性

随着多媒体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运用与推广,逐渐为高等教育开辟出一条新道路。成功打破了时空的界线,能够有效满足大学生何时何地的学习需求。在电视以及互联网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已经抛弃了以往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大学生即使不在课堂上,也能成功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远程教育从此诞生,成为现代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由于远程教育的出现,导致以广播电视、录音录像为主的广播电视教学阶段已经成为过去式,现代大学生成功跻身到以计算机、多媒体以及远程通讯技术为主的现代网上远程教育阶段。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积极运用,大学生即使在家也能够自由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效率。另外,远程教育还具备在线教学模式和离线教学模式,扩大了远程教育的传播范围,推动了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开展。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远程教育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功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经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延伸到教育领域。多媒体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对高等教育造成越来越明显的影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我国多媒体教学起步较晚,尚且处于积极探索阶段,无论是在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上仍然需要不断地完善。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发现多媒体教学中固有的弊端,及时弥补与调整,开创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给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小勇,薛晶滢,乔培.再谈多媒体教学在高校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5).

[2]初晓,解本铭.探析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08).

篇9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2

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是一个体系,既要遵循高等教育法和相关专业指导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基本要求,又要符合学校整体人才培养定位并体现学校与专业特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具体落实,因此,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专业层面三个层面来分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一、国家层面

国家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国家在宏观层面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在我国主要通过高等教育法来规定。高等教育法首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做出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说明高等教育的培养人才必须达到以上最基本标准,这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共性需求。

高等教育法对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对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都有明确规定,这说明专科层次、本科层次与研究生层次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本质性的差异。

但是高等教育法并没有对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做出具体的规定。这说明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定是不同类型本科层次人才培养都应遵循和达到基本要求,包括学术型本科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在遵循国家层面人才培养目标宏观规定的前提下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根据其学校自身的定位、特色和条件对学校所要培养的人才制订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高校办学自的扩大,学校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由高校自身来确定。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基本可以分为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每一种类型的人才又可以进一步细分。高校首先应该确定自己主要培养哪一类人才,然后再根据其办学特色进一步细化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目前,很多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如北京工商大学提出“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通过2003年启动的五年一轮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和各高校制定的“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多数院校对自身的办学定位也就是人才培养目标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更切合实际。

三、学科专业层面

专业层面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层面的具体落实,最能直接指导人才培养活动。在学校确定了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必须落实到每一个专业中去,因为专业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专业培养目标首先要符合院校的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有区别的。

即使在同一类型大学中,由于学校特色与专业特色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如西安文理学院与北京联合大学“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符合所在院校的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要体现学校的发展特色与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243-01

1 知识经济的界定

人类进入21世纪,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经济――知识经济,它不同于以往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也不是知识与经济的简单组合,而是指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创造、流通、分配、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新型经济。主要特征为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重视教育、重视学习、重视人才;是一种创新型经济,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2 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知识经济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及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教育应重基础,鼓励创新,发展个性,完善人格。而现行的高等教育有些方面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不适应。

2.1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在研究人才培养目标。比如美国强调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不培养社会的狭隘的专家。而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是否能在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与吸取经验成果的前提下,在制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实践中,注重加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与人合作的培养;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2.2 教育内容

近几年,扩招政策的出台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平衡,导致高校“重理轻文”的现象比较严重,也导致各高校教育内容设置上的失衡现象。这与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人才要求是不相符的。所以,高校各学科、各专业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必须把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结合起来,培养复合型知识,要把本专业、本学科的国际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传授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拥有广阔的知识领域、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文化素质。

2.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科甚至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单纯地依靠考试来测量学生获得知识程度。从长远来看,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能否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启发”和“发现”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的练习和试验让学生们领悟各学科的基本原则;同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为毕业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师生关系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是构成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而教师的道德素质在实施素质中占最重要的部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特别是现在“80后”和“90后”的学生,他们有鲜明的个性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超前能力。作为教师,要想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高度的敬业精神、独特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艺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智慧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内化为学生的智能。

3 国家和社会应担负的任务

3.1 国家的任务

建国以来,国家虽然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进行过多次修改,但还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还存在院校布局结构不合理、专业课程设置雷同、资源浪费等问题。国家要进行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采用多种办学模式,在学科上要互补,满足社会需求的合理比例。

要想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国家必须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采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如高校向银行贷款,银校合作的方式办学;也可以发行教育彩票,来筹措教育经费。

国家用章程来建立各高校制定教师的在职培养和培训制度,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因为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比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继续教育,特别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而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的成功之本。所以,高校可对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高校也可鼓励轮空教师进行学习,国家和学校为他们提供经费和时间支持。

3.2 社会与学校的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大批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解决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很多实际的问题。但高校的有效快速发展离不开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实行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资源的共同开发以及有效利用,以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社会用人单位、企业也要及时反馈用人结构信息,以促进高校专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与调整。

参考文献

[1]李福华.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新探――兼评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