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防治措施落实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慢性病防治措施落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慢性病防治措施落实

篇1

健康是金,预防是福。2009年4月,我国出台的新医改方案有一个重要理念“无病为上”,强调疾病的预防、控制。这与2000年前《黄帝内经》中强调的“上医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

“健康是为人的第一权利,是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是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保障人们的健康权,是重大的民生话题,也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2009年12月,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河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刘国华为我们解读了“无病为上”这一医改新理念。

记者: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家出台了新医改方案。我们注意到,这次新医改把“无病为上”作为一个重要理念提出。那么,您认为这一理念出现在新医改中的意义何在?请谈谈您对“无病为上”理念的理解。

刘国华:健康在于防治。今天,我们提出的“无病为上”理念,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上医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思想,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最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也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疾病预防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投入的经费呈大量增长态势。这是新医改提出“无病为上”理念的社会背景。

新医改方案明确的“五项重点改革”、8500亿的总量投入中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与疾病预防控制密不可分。另外,新医改方案中提出的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都是贯彻“无病为上”理念的体现。

记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重大疾病防控机构和重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执行者、拟定者,在落实“无病为上”理念,在全面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保障人们的健康权方面有什么举措?

刘国华:在“无病为上”理念的落实上,作为疾病防控部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措施较多,如预防接种,能大幅度降低相关传染病发病率。仅从乙肝疫苗接种资料显示,经过20年的努力,目前河南省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由11.1%下降到3.4%;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许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都有一个较长的隐性发展期,在发生、发展期几乎没有症状,症状显现时就医,疾病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且,这些疾病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宣传疾病防治知识,在试点地区进行行为干预等,取得了可喜成绩。

另外,疾病防控部门应积极配合政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2009年7月,卫生部、财政部及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制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推动城乡和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差距的缩小,疾病防控部门应尽可能发挥自身作用。

记者:据统计,慢性病治疗占用了我国大量的医疗资源,那么,在慢性病防治上,您对公众和政府有什么好的建议?今后,在常规体检中是否会增加对慢性病的筛查,或者会采取什么别的措施?

刘国华: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导疾病,这对疾病防控部门、政府及个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疾病防控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在抓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同时,推动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一是要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转变职能,真正体现其“六位一体”(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功能,发挥其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具体实施作用;二是加强疾病监测,跟踪了解慢性病发病动态,指导公众预防控制;三是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范意识。

当然,各级政府也应强化对慢性病的防治投入、健全各部门协调机制等,这是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质量的基础。同时,各地应开展慢性病普查或筛查工作,在当前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进行全民或职工体检,做到慢性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重视健康体检,防病于未然,已经成为21世纪健康新理念。对于公众,应通过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保持心理健康等防止或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能及时发现慢性病;及时治疗,能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和伤残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新医改中,启动了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都直接定位于城乡居民,其中有4项(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与慢性病防治有关,基本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必将促进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记者:新医改方案强调疾病防控,就是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后将要承担更加重大的责任,面对新的形势,河南省疾控中心有哪些应对措施?当前,河南省疾控中心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什么?

刘国华:当前一个阶段,河南省疾控中心的总体工作思路是“抓好一个基础、突出三个重点”,即以免疫预防与规划全面实施为基础,突出社会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理,突出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以及突出推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绩效考核,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围绕这一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防治措施,预防控制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国家赋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就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这就决定了各级疾控机构必须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载体,是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切实贯彻落实新医改“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要求负有重要职责。

篇2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49-01

近些年来,翁牛特旗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一直较为活跃。为掌握布病流行趋势,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按照《内蒙古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开展了人间布病监测,监测情况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查阅传染病报告卡,查找2013年疾控中心接诊布病患者登记、个案调查表、布病患者回访登记表。

1.2 调查点与调查对象,选择乌丹镇白音花羊场、乌敦套海镇马架子村、乌丹镇蒙都羊业公司为调查点,以从事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7-70岁的重点人群为调查对象。

1.3 调查内容 按照监测方案,询问单位一般情况,了解居民生活条件,生活习惯,对布病防治知识了解程度,职业人群对布病的个人防护情况及畜牧业概况;采肘部静脉血,分离血清开展血清学监测。

1.4 监测方法与标准

血检样品首先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筛查,筛查阳性血样应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滴度判定,操作方法按《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中的规定进行。

2 结果分析

2.1 2013年1-10月份新病115例,发病率为23.95/10万。

2.2 115例布病病人分布情况:年龄分布:0-10岁3例,占发病总数的2.6%;10-20岁3例,占发病总数的2.6%;20-30岁11例,占发病总数的9.56%;30-40岁22例,占发病总数的19.13%;40-50岁32例,占发病总数的27.82%;50-60岁27例,占发病总数的23.47%;60岁以上17例,占发病总数的,14.78%。性别分布:男76例,女39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95:1,职业分布:牧民5例、散居儿童2例、学生、幼儿其它各1例,时间分布:布病患者发病主要在2-7月份。发病地区处于前三位的是:亿合公镇23例、广德公镇17例、桥头镇18例。

2.3 人群感染情况:3个调查单位共采集609人份血液样品,经检验阳性51份,阳性率为8.37%,经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现新病患者。布病患者16例,患病率为2.62%,患者年龄分布:20-30岁2例;30-40岁3例;40-50岁3例;50-60岁6例,60岁以上2例。16例感染者全部为农民。

2.4 布病病人治疗、管理 通过对19例布病患者的回访,治愈病人17例,治愈率为89.5%。慢性病人2例,慢性化率为10.5%,慢性病例中1例因患者感觉无明显症状,未服药。另一例治疗后好转,只是在劳动后有轻微腰痛的症状。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布病患者发病年龄主要在40-60岁,这与农村人口流动有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留守在农村的主要是中老年人,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更是明显,这部分人劳动能力有限,从事养殖业较种地更为容易些,从而使中老年人成为高危人群。

人对布氏菌易感,无性别差异,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多少。男性从事牧业生产活动较多,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多,故感染机会也多,因此,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1〕。

农民发病高于牧民,可能由于牧区有固定牲畜(羊、牛)种群,而且很少从其它地区买羊,而且每户牧民都有自己固定的草场,不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降低了人感染布病的风险。

通过监测未发现布病新发病例,这与近几年来加大了布病宣传力度有关,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农牧民的布病防治知晓情况有了大幅的提高,特别是养殖户发现疑似布病症状,能够及时就诊。经过对乡镇中心卫生院临床医生与乡村医生的培训,对疑似布病患者,能指导其及时到相关部门进行化验有关。随着加大对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做到了对布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大降低了布病慢性化率。

从现有的资料分析及经验表明,虽然布病是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但对人、家畜布病的根除影响不大。其原因不清,可能是布病的自然疫源地只存在于某些有限地区,在特殊的生物群落情况下存在〔2〕。因此短期内消灭布病是不现实的。专业部门要认真做好布病监测工作和防治工作。要针对重点人群,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宣传单、折页、墙体标语等多种形式,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人间布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要利用监测调查,深入农村牧区为广大农牧民提供健康咨询和生活行为干预服务。提高重点人群预防人间布病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切实改变当前一些农牧民人畜共舍、徒手接羔、饮用或食用生乳及未熟肉食、接触污染物不洗手进食和皮毛加工不带口罩等不良生活习惯。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畜牧、卫生、工商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通过落实以畜间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使人间布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篇3

1 自然情况

双辽市地处吉林省西部,北与长岭县相邻,东与公主岭和梨树县接壤,南与梨树县和辽宁省昌图县隔河相望,西与内蒙古科左中旗和科左后旗毗邻。纵长80公里,横长40公里,面积312120公顷 ,交通较发达,有平齐铁路和郑大铁路,长通公路和沈明公路贯通,两条沟通南北的高速公路即将开通。

全市人口 400317人 ,所辖 16乡(镇、场),6个街道,生产以农业种植为主。西北部草原资源丰富,畜牧业以养殖羊和牛为主,有较大规模的畜牧交易市场两个,且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

2 布病疫情情况及流行特点

2.1 人间疫情

我市曾经是布病的老疫区,50~60年代较重,布病羊、牛是主要传染源。70~80年代得到有效控制,80年代后达到控制区标准。截止2009年底,全市累计发病322 人,现有病人288人 。90年代中期以后,布病疫情逐年上升。特别是2005年后,疫情上升明显,2005年12例、发病率为3/10,2006年10例、发病率为2.5/10,2007年7例、发病率为1.8/10,2008年39例、发病率为9.8/10,2009年66例、发病率为16.5/10。2005―2009年共报告新发病例134人,其中2009年新发66例,为历史新高。疫情几乎覆盖全市所有乡镇,疫情形势严峻。

2.1.1 人间疫情流行特点

2.1.1.1 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发病,从季节上看,多发病于春季,4、5、6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人数占年发病例总数85%。

2.1.1.2 区域分布

根据统计,疫情分布于11个乡镇,养殖业发达地区发病率明显增高,病例主要集中在北部、西部乡镇,即,卧虎镇、玻璃山镇、茂林镇、种羊场、向阳乡、永加乡、服先镇、兴隆镇、双山镇、那木乡、郑家屯街,占总病例的95%以上,并出现暴发。

2.1.1.3 年龄分布

从年龄上看,布病病人以35―55岁的男性居多,占82.3%。这与该组人群接触牲畜的机会多有关。但随着发病人数的增加,布病病人年龄范围也在扩大,有向学生和儿童蔓延的趋势。出现非直接接触感染。

2.1.1.4 职业分布

在发病人群中,以农牧民人数居多,在134例患者中,农民95例,占70.9%,牧民30例,占22.4%,工人5例、干部2例、其他2例,且表现明显的村屯和家庭聚集性。有明显的职业倾向,这里所说的农民也都有饲养、放牧、屠宰等接触史。

3 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

3.1 缺乏科学性的畜牧业快速发展

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近几年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畜牧业发展迅速,牲畜饲养量明显增加。当地政府提出以牧兴市的口号,提出百万只羊工程,大力支持畜牧业交易市场建设,我市玻璃山畜牧交易市场以辐射东三省,交易量很大。

3.2 专业队伍力量薄弱,实验设备落后

现从事卫生和兽医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学历较低,人员年龄偏大,待遇低,队伍不稳定的情况。

3.3 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

由于畜牧扑杀补助经费不足,发现病畜后不能淘汰,畜主私自将病畜转卖,致使传染源长期存在和蔓延。

4 今后应对措施

4.1 政府重视

鉴于我市布病正处于活跃阶段,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要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经济持续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大局出发,对布病防治给予高度重视。从人力和物力等方面支持业务部门的防病工作,保障工作经费,进一步清查疫区,彻底清查传染源,遏制布病当前发展蔓延的势头。

4.2 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卫生部门要掌握布病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地保护易感人群。及时发现阳性接触者并进行个案调查,做好现患治疗工作,防止急性发病病人转为慢性病人,开展相关防治工作,减少误诊、误治或延误治疗的现象。加大高危人群的体检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畜牧部门要加强牲畜检疫和免疫,尤其对区域外流入牲畜必须做好检疫、监测、管理工作。强化预防接种工作,依法处理病畜,从根本上清除传染源。要管好牲畜交易市场,坚持不检疫不交易的原则,严格杜绝病畜的随意流动。加强牲畜圈舍的消毒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4.3 加强宣传教育

要广泛开展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牧民群众了解和掌握布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病能力。应注意布病向社会人群传染,维护社会稳定。

4.4 充分发挥村级监督员的作用,建立奖励体制

每屯屯长为布病监督员,做到第一时间掌握本村养殖户的牲畜存栏、发病、购销、繁殖的情况。从而有效控制传染源的无序流动,夯实基础工作。

4.5 加强监测工作

篇4

[关键词] 结核病;流行特征;学生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7(b)-002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nd of tuberculosis (TB) report rate among students in Hez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formulating 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By the method of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the reported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TB among students were analyzed from TB Incidence Dat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uring 2011-2013 in Heze. Results During 2011-2013 in Heze, the reported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among students was 1.76/100 000, reported 92 cases, and reported 56 cases, the highest incidence was 3.32/100 000 in 2013. Every year, the reported incidence peak was from March to May and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 The top three TB incidence counties were Juye, Peony and Caoxian, accounted for 69.57% of all the cases. Sex ratio of the patients was 1.30∶1. The patients aged 15-

[Key words] Tuberculosi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tudents

2012年全国共报告学生结核病患者39 198例,报告发病率为16.63/10万,学生患者占全人群患者的4.12%[1],学生结核病患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发病人群;而且一些地区的学生已经成为结核病最主要的感染人群[2],学校结核病防控刻不容缓。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2013年菏泽市卫生局和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关于转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加强了组织领导,明确了各级卫生和教育部门的职责。为了解全市学校结核病疫情特征,进一步制订有关防治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现将2011~2013年菏泽市学生结核病监测数据做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结核病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管理信息专报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2011~2013年的《菏泽统计年鉴》。

1.2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2011~2013年菏泽市学生结核病病例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riedman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特征

2011~2013年菏泽市报告登记学生结核病患者92例,占全市结核病发病总数的0.84%,学生结核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76/10万。2013年学生结核病发病人数最多(56例),发病率为3.32/10万。不同年度间全人群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学生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在全人群结核发病放缓的情况下,学生结核患者逐年增加。见表1。

2.2 学生结核发病时间分布

2011~2013年菏泽市学生结核病每年发病时间分布中,总体上均以3~5月为发病高峰,7~8月出现下降平台期,9~10月又出现一发病小高峰。2011~2012年度曲线变化幅度基本接近,2013年度的发病数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见图1。

2.3 学生结核发病地区分布

2011~2013年菏泽市学生患者登记比例最高的县区为巨野县(21例,22.83%),其他依次为牡丹区(16例,17.39%)、曹县(14例,15.22%)、单县(13例,14.13%),以上4县区登记的学生患者数占全市学生结核病例总数的69.57%;学生患者数最少的县区为郓城县(3例,3.26%),其次是成武县和定陶县(均为4例,4.35%)。

2.4 学生结核发病性别、年龄分布

2011~2013年菏泽市登记报告的学生结核病病例中,男52例,女40例,男女性别比为1.30∶1,男女生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年龄在15~

3 讨论

近年来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屡有报道。教室通风不足、持续的密切接触以及诊断延误导致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极易在学生中传播[3]。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地方。学生之间密切接触时间长,一旦出现传染性肺结核很容易造成传播流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免疫功能的不完善加上学习压力大、营养不良、身体锻炼少等因素,感染结核杆菌后容易发病[4]。学校结核病的流行直接危害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菏泽市2011~2013年学生结核病患者报告登记9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6/10万,低于2007山东省学生结核病发病率(19.75/10万)[5],但也不能据此降低对学生发病的警惕性,综合医疗机构在进行传染病报告时还存在学生结核病疫情的漏报和迟报或职业填写不明情况;2013年学生结核病发病56例,发病率为3.32/10万,学生结核病的发病数、发病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要切实提高对学生结核病防控的力度,降低发病。

近3年学生结核病例报告时间集中在3~5月和9~10月两个高峰期,主要原因是每年3~5月中考、高考体检及秋季开学体检能发现较多新发病例;而另一方面,也可能体检前学生已经发病,只是没有被发现报告,因此这并不能说明这2个季节是学生发病的真实时间;也可能早期感染了结核菌,经过冬季的潜伏期后,易在呼吸道传染病好发的3~5月发病[6]。

发病数居前4位的巨野县、牡丹区、曹县和单县所登记的学生患者数占全市学生结核病例总数的69.57%,可能是由于以上4县区作为人口大县,并且辖区内学校较多,造成了学生结核病的高发,进而推测发生学校聚集性病例的可能性也较大。

从性别、年龄分布来看,男女生性别比为1.30∶1;年龄在15~25岁之间的高中生和大学生是主要发病人群,发病人数为76例,占发病总数的82.61%。以15~

目前,针对我市学生结核病的疫情形势,建议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提高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人口密度大,结核病易于流行,是国家对结核病重点防治的3个群体之一[9-11]。防控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二要加强卫生和教育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结防机构要做好对学生患者的主动监测;学校要定期开展学生体检,认真落实各项常规防控措施。一项队列研究发现,结核菌素纯化蛋白衍生物(puriifedproteinderivative,PPD)反应≥15 mm或有水泡者是结核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建议对大一新生进行结核病筛查,发现高危人群应进行预防性治疗[12-13]。三要积极应对学校暴发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结防机构要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筛查等工作;学校要深入开展疫情监测、体检及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踪等工作。四要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健康促进,提高师生对结核病的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实践证明,学校是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促进学生成长的最佳场所[14-16]。在学校开展包括结核病防治在内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同时可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并建立相应的健康行为,使其终生受益[17-18]。五要两部门定期督导检查学校结核病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维护学生的健康利益。

[参考文献]

[1] 陈伟,陈秋兰,夏郑等.2008年-2012年全国学生结核病疫情特征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2):949-954.

[2] 孙芳,张玲,张剑.2002-2006年济南市历下区肺结核发病情况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9,15(2):181-182.

[3] 方益荣.一起学校聚集性肺结核疫情调查[J].中国现场流行病学现场报告,2010,(11):41-44.

[4] 王黎霞,成诗明,陈伟,等.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1-2.

[5] 王银发,李永文,程俊,等.山东省学生2007年结核病例报告情况构成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2):196-198.

[6] 文申根,刘国红,刘凤仁,等.某市1996~2003年结核病流行趋势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5,9(3):221-224.

[7] 刘玉清,屠德华,张立兴.北京大学生结核病控制的研究:(一)结核菌素反应性特点[J].中国防痨杂志,2002,6(24):125-129.

[8] 王勐,吴刑敏.大专院校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13,25(4):81-82.

[9] 李双,孙振球,曾娜.湘潭市2006~2011年在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情况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6):55-56.

[10] 邹远华,关彩君,周捷,等.佛山市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与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1):150-152.

[11] 郭子玉,肖建强,张琼,等.韶关学院在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39-41,116.

[12] 陈淑林,孙德全 ,石俊峰,等.高中新生PPD反应程度与结核病发病危险的队列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2):180-181.

[13] 张晓燕,余琦,白雪娟,等.结核病DNA疫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1):1934-1937.

[14] 李学军,袁媛嫒.天津市初中生健康素养调查及需求评估[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2):172-175.

[15] 熊晓军.弋阳县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6):152-153,156.

[16] 李海平.老年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7):150-152.

[17] 李尚伦.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概况[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3):167-170.

篇5

l、在中心主任领导下,负责社区卫生服务的业务管理工作,协调使用本社区范围内的各种资源,做好社区健康促进、卫生防病、妇幼保健、慢病防治、康复医疗、疾病诊治、卫生监督协查等工作。

2、负责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定期督促检查,有工作总结。

3、负责督促检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人员做好居民档案和社区档案管理,确保管理质量,及时准确汇总、上报公共卫生各类相关报表。

4、负责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外联系信息网络,做到工作信息灵通、及时、准确。

5、负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考评工作的组织、指导。

6、教育并带领社区责任医生及团队人员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工作质量,防止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

7、负责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工作人员职责与各项管理制度,并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组织对社区责任医生的考核。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职责

主要承担常见病的诊治和转诊、健康教育、责任区域的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建立健康档案、疾病防治控制和妇幼保健等工作。

1、协助落实疾病防治措施。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传染病人的消毒隔离、治疗和其他防治工作,协助开展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对区域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进行管理和跟踪服务,配合处置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公共卫生信息收集和报告。按规定要求收集和报告传染病疫情、集体中毒、职业危害及农村集体聚餐、饮用水污染、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人口流动等信息。

3、做好健康管理。组织开展参合农民2年1次的免费健康体检。充分利用健康检查、临床诊疗、无偿献血、婚前检查、重点人群服务等体检资料,结合上门服务,协助做好农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动态管理工作,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活动。

4、定期开展重点人群服务。为60岁以上老年人和特困残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户等困难群体进行定期随访、跟踪服务和动态管理。

5、提供基本医疗惠民服务。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治,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卫生服务;落实双向转诊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6、做好村委会参谋。以健康为中心,组织实施村(社区)健康教育,设置健康教育栏,定期更新内容,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及时上门宣教,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实施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帮助居民形成有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行为方式。

7、协助卫生监督所做好农村集体聚餐、托幼机构、饮水和食品安全的卫生指导工作。

8、对创建卫生村、改水、改厕及除“四害”等爱国卫生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卫生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医德规范和廉洁行医的规定,恪尽职守,文明行医,礼貌待人。

2、根据规定收集、整理、统计和上报辖区有关信息,建立和管理健康档案,开展社区诊断,向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状况的建议。

3、坚持岗位责任制度,做到因事设岗,因岗设人。

4、积极开展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做好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和老年保健,全面落实精神卫生指导、残疾康复指导、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配合处置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助开展改水、改厕及除“四害”等爱国卫生运动。

5、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执行会诊、转诊制度,做好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基本诊疗、护理工作,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卫生服务。

6、做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2年1次的体检工作,访视重点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

7、以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康教育网络,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实施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健康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居民形成有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行为方式。

8、建立并完善居民档案和社区档案。执行登记、统计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登记记录,分档管理,按期汇总上报。

9、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法》,遵守财务制度。

10、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组织职工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职工业务水平,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四、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工作职责

1、综合运用门诊、健康咨询、定期巡诊、康复护理、家庭病床、双向转诊等措施,为农民就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治;诊疗行为规范,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通过发放社区责任医生服务联系卡等方式使辖区内的每户居民都知道社区责任医生的联系方式及服务项目,尽最大可能满足居民的医疗保健需求。

2、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工作,协助中心做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的二年一次的体检工作,并建立健康档案。访视重点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

3、按照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上门服务等形式落实相应的工作任务。

4、掌握责任区内服务人口基本情况,及时督促服务对象按规范要求接受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免疫规划、重点疾病社区管理等。

5、及时收集、核实、报告责任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亡、传染病和外来人员等信息,并协助完成调查处理。

6、协助开展责任区内医疗机构、食品卫生、公共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饮水卫生监督及管理。

7、对责任区内的卫生村创建,改水、改厕及除“四害”等爱国卫生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参与卫生检查与评比活动。

8、健康教育进村入户,以讲课、咨询、上门宣教、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等形式向服务对象提供面对面的服务。

9、保持24小时通讯通畅,工作时必须佩带胸卡,使用工作包。

10、及时将各项工作做好记录,存入责任区档案中。五、农村社区护士岗位职责

1、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院前急救工作制度,学习并掌握常见病、急性病的治疗原则和抢救常规,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及查对、交接班等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协助医师对病人进行检查诊治,按医嘱对病人进行处置,如有疑问,必须询问清楚方可执行,配合医师做好重病员的抢救和各种诊疗工作。

3、在责任医生带领下,参与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负责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责任区内人群护理信息,了解责任区人群健康状况及分布,注意发现社区人群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参与对影响人群健康不良因素的监测工作。

4、参与对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咨询、行为干预和筛查、建立健康档案、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

5、参与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参与传染病的知识培训,提供一般消毒、隔离技术等护理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6、参与完成社区儿童规划免疫和儿童系统管理任务。

7、参与社区康复、精神卫生、慢性病防治与管理、营养指导,重点对老年人、残疾人、婴幼儿、围产期妇女和慢性病人提供康复及护理服务。

8、承担诊断明确的家庭病人的访视、护理工作,提供基础或专科护理服务,配合医师进行病情观察与治疗,为病人提供健康教育、护理指导与咨询服务。

9、参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宣传教育与咨询。

10、为临终患者提供临终关怀与护理任务。六、农村社区卫生药房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科主任(站长)领导下,认真执行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2、负责药品的领用、分发、保管、登记、结算、统计和处方调配等工作。

3、随时检查药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报主管领导处理。

4、对特殊管理药品严格按其管理规定执行,并监督临床安全使用,防止差错事故。

5、经常检查、保养所用衡器、冰箱等设备,保持性能良好。

6、做好用药咨询,结合临床做到合理用药。主动深入科室征求意见,不断改进药品供应工作。

7、做好新药临床观察及疗效评价工作,收集药品不良反应,及时上报,并提出需要改进和淘汰品种意见。

8、收集国内外药物情报资料,向有关科室和医务人员介绍、推荐。

七、农村社区卫生财务人员岗位职责

1、根据《会计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发现有违反制度的应及时纠正,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中心主任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负责中心(站)的财务会计、成本管理、绩效奖励、医保物价及收费结算工作。

3、组织编制中心(站)年度预算并组织实施,按有关规定和权限加强管理。

4、负责审核会计报告和对外提供的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5、加强对中心(站)的收费和医保工作管理,指导物价和医保工作。

6、运用财务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参与经济管理的全过程,审核各项经济合同、协议,对违反国家法律和规章制度、损害单位利益的经济合同和协议拒绝执行。

7、负责资金筹措,协调与金融机构及相关管理机关的关系,确保和平衡资金的供应。

8、接受(待)财政、税务、审计、物价、社保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依法提供真实的会计凭证、账册、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八、农村社区责任医生上门巡诊制度为保障广大社区居民身体健康,及早发现与治疗疾病,最大程度的减轻社区居民因生病带来的医疗费用负担,社区责任医生应积极开展上门巡诊,并努力实现“医生知人人,人人识医生”的目标。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成立巡回医疗小组或责任医生团队,人员由社区责任医生和社区护士组成。2、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巡回医疗的重要性,使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3、按照“定期+按需”的原则,开展连续的巡诊上门服务,内容包括健康体检、老年病普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发放健康处方、免费测量血压、健康教育等。

4、社区责任医生开展巡诊服务时应随带血压计、听诊器、常用药品、健康教育资料、健康处方和责任医生名片等。

5、对已发现的老年常见病通过家庭随访的方式进行跟踪,以保证随访对象得到经济、有效的治疗。6、对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结核病、血吸虫病、肿瘤、肝炎等)病人开展健康咨询、用药指导、行为干预等。

7、对巡诊中发现的病情严重者,应建议并负责联系住院,出院后积极做好患者恢复期的康复工作。

8、社区责任医生要加强对辖区内各类基础信息的收集与汇总工作,在巡诊过程中或结束后要及时认真记录巡诊情况,并归入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

9、每年每户居民上门免费服务次数不少于4次;对于有健康需求的居民可签订保健合同,在规定的4次免费服务外,提供有偿服务。

九、农村社区卫生会诊制度

会诊是指患者在诊治期间,由于病情原因需要相关科室或其它医疗卫生机构协助诊疗时,由经治医生提出会诊申请和被邀请会诊医生书写意见的行为。

1、遇有疑难病症需要会诊时,由经管医生提出,科主任同意后及时申请会诊。会诊前认真填写“会诊申请单”,简要阐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理由和目的,并签名。

2、会诊包括科室之间、服务站之间、中心外会诊。急诊会诊被邀请的医师,必须随请随到;科室内会诊由主管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加;科室之间会诊由经管医师提出,填写会诊单,应邀医师一般要在2天内完成,并写好会诊记录;中心内、社区站会诊由科主任或站负责人提出,经中心主任协调安排,确定会诊时间、参加人员。

3、中心一时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经中心主任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和会诊医师,进行中心外会诊;科室或经管医生不得擅自进行中心外会诊。会诊由申请科室主任主持,必要时,携带病历陪同病人到中心外会诊。

4、会诊前,经管医师要做好准备和会诊记录;会诊中,经管医师无特殊原因应当在场,并详细介绍病史,详细检查,发扬技术民主,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认真组织实施。

5、会诊医师应书写会诊记录单并签名。全科医生要把会诊指导意见及时准确记入病程记录,及时按会诊意见修正诊断、检查和治疗。

6、中心内会诊应在病程记录中注明所有参加会诊的医务人员的姓名、职称、科别及他们发表的意见。

7、经管医生、经管科室和被邀参加会诊的医生有责任向患者或患者家属代表告之有关病情、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严重后果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8、需要及时转诊的病人,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制度执行。十、农村社区卫生双向转诊制度

1、与上级定点协作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签订双向转诊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转诊渠道畅通。

2、执行国家和上级卫生、基本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

3、限于本中心(站)技术和设备条件,对诊疗范围以外和不能诊治的患者应及时转诊,对病情较重的患者,转诊时应派医护人员护送,确保患者途中安全。

4、转诊前应同上级医院相应的科室或专家进行联系,确保病员得到及时治疗。转诊时应将转诊对象的个人健康档案转交接收医院。

5、在上级医院治疗的老年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人病情稳定后或康复期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继续治疗时,中心(站)应根据病人病情落实延续治疗工作,要密切观察转入病人的病情,及时同上级医院的有关科室进行病情反馈,必要时请上级医院专家会诊指导治疗,保证病人治疗的延续。

6、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诊断及治疗困难的患者,应及时与中心或上级医院取得联系,并负责按规定进行转诊,以方便患者到中心或上级医院医疗就治。

7、为更好地做好双向转诊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中心有责任对医护人员进行理论和业务指导以及带教培训工作。

8、转诊或接收病人时,转诊(或接收)医师需填写好《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单》。

9、中心(站)应建立疑难病例转诊联络方式和电话。十一、农村社区卫生病例讨论制度

病例讨论主要指因病情、医疗质量、教学科研以及法律法规等需要开展的讨论。

1、病例讨论应当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但每月不少于1次,由相关科室(站)负责人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主持,参加者以临床医疗人员、各社区责任医生为主,护理人员、实习、带教医生及其它相关科室医生也应参加。

2、病例讨论包括出院病例讨论、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手术前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和慢病病例讨论。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服务站将应讨论病例统计、上报。讨论前应预先通知,各参加人员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确保讨论的质量与效果。

4、讨论内时由病例的主管医生详细陈述疾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及已采取的诊疗措施。

5、医务人员开展讨论、分析,充分了解和掌握疾病的情况及发展趋势,发生原因分析,诊疗是否得当及经验教训,确定最佳治疗方案,由相关科室负责人总结病例分析结果。

6、病例讨论过程必须规范记录并归入病案存档,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地点、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姓名、职称,简要病情、讨论目的,每人发言和意见,主持人审签;记录应保证真实、完整。

7、不得以病例讨论为借口涂改、伪造病例。

8、各有关人员需按时参加讨论会,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十二、农村社区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管理制度

1、掌握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特困残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户等困难群体的基本信息,按照参合农民两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工作要求,对其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动态健康档案。

2、开展定期随访工作,每年免费随访4次;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对于有健康需求的居民可签订保健合同,在规定的4次免费服务外,提供有偿服务。

3、开展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脑卒中、冠心病为重点的慢性病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实行分类专册登记,及时汇总和上报信息。

4、按照肺结核病项目管理规范及要求,做好结核病人的转诊、追踪及随访管理,督促病人规范服药和定期复查,协助收集痰标本,每月及时汇总上报管理情况。

5、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宣传资料家庭覆盖率和公共场所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成人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70%以上;为寻求艾滋病咨询和检测人员提供转介服务;在必要条件下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社区内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

6、掌握社区精神病人和综合管理情况,进行综合管理。对精神病人建立卡片专案管理,合理用药,定期随访。精神病人(重点为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综合管理覆盖率达80%以上。

7、组织查灭螺专业队,按规定开展查灭钉螺和环境改造;开展查治血吸虫病工作;对发现的病例、疑似病例及时报告专业机构,协助做好疫点处置。十三、农村社区家庭病床工作制度

1.为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护理、治疗的病人建立家庭病床。

2.家庭病床收治的病种范围应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确定。

3.家庭病床的医护人员应由医疗护理技术骨干担任,经培训后上岗,严格执行诊治、护理常规和各项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

4.建立家庭病床病历和家庭护理病历,定期查房,并对家庭病床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提供康复指导,必要时安排会诊、转诊。

5.为医护人员配备适用于家庭病床开展工作的诊断、检查、治疗和抢救设备及必要的交通工具。

6.家庭病床的收费应执行国家统一医疗收费标准。十四、农村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原则,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分文本类和电子类。

2、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基本人口信息,主要慢病患病现况、治疗、康复情况,慢病相关生活行为因素、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保证记录真实、准确。

3、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对健康档案实行集中保管,按行政村(居委会)名和编号顺序,专柜分册存放,保持整洁、美观和规范有序,无污损,无丢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辖区,应将该辖区健康档案存放在服务站。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设立档案室管理员。健康档案主要由辖区责任医生保管、阅览或利用,不得转借、涂改和丢失;确保个人隐私不向外泄露,严格保密制度。

5、责任医生要对健康档案按照60岁以老人、困难群体、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有索引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6、实行动态管理,生活行为因素每季度免费监测1次。结合参加合作医疗农村居民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以及儿童预防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7、资料管理人员及社区责任医生,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责任医生应将非本人责任辖区居民的诊疗情况及时反馈给辖区责任医生,以便纳入该居民本人的健康档案。

8、凡居民因大病转上级医院住院时,可以把病人原始档案里的资料借给转诊医生,但须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出院后及时归还,并及时将本次住院概况记入档案。

9、社区健康档案,每年更新增补1次。社区健康档案主要包括社区基本资料、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社区卫生服务状况和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等。

10、非社区卫生服务资料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翻阅已经建档的各种资料。除辖区责任医生外的本中心(站)人员调出、转借各种档案资料,须经档案室管理员同意;非本中心(站)工作人员,调出、转借各种档案资料,须经中心主任同意。十五、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落实健康教育人员,明确健康教育职责,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健康教育工作档案规范。

2、利用病人就诊、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各种时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程度、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使居民基本卫生常识知晓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70%以上。

3、协助乡镇设置并管理本责任辖区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接收上级下发的健康教育资料,结合季节防病重点,及时在宣传栏内张贴相应的健康教育资料,每年更换不少于4次。

4、结合群众健康教育需求或当地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门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包括常见症、慢性病、重点管理疾病的防治知识等;引导正确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证每户居民每年获得至少1份健康教育资料或健康处方。

5、以高危人群为重点对象,以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为内容,开展社区健康知识讲座。

6、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责任医师在随访中应针对病情开展口头教育,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7、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健康教育人员业务水平。十六、农村社区公共卫生信息收集和报告制度

1、按规定要求收集、登记、整理和归档上报传染病疫情、集体中毒、职业危害及农村集体聚餐、饮用水污染、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人口流动等信息。

2、发现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病人后,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照规定时限上报专职公共卫生人员,由专职公共卫生人员按照规定时限进行网络直报。

3、获得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爆发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环境污染事件、饮用水污染等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不明原因死亡病例、重大动物疫情(如自毙鼠、鸡鸭的成批死亡、疯狗咬人等)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认为需要监测和报告的其它事件的相关信息,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4、掌握辖区人口出生、死亡等基础资料,每月1次收集整理并上报。当地和外来人员基础资料:包括人数、居住地点、户籍、免疫规划信息等。

5、指导村级卫生联络员开展早孕摸底和报告孕产妇、出生、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等情况。

6、填写围产儿和0-5岁儿童死亡报告卡,按时上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现孕产妇死亡,24小时内通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和孕产妇死亡报告率达100%,配合做好死因调查。

7、开展人群出生缺陷监测,填写出生缺陷报告卡,按时上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的乡镇)十七、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员、社区责任医生和卫生联络员例会制度

1、公共卫生管理员、社区责任医生和卫生联络员例会至少每月召开1次;特殊情况可临时决定召开。

2、社区责任医生例会既可和公共卫生管理员和卫生联络员例会一起进行,也可根据工作需要分开进行。

3、例会内容主要为业务学习、传达相关文件精神、研究决定执行措施、任务完成进度及质量通报、填报相关报表、交流工作经验以及布置下月工作计划等。

4、有关问题需要在例会上讨论的,相关人员应在例会前做好发言准备,并在例会上提交讨论。

5、公共卫生管理员、社区责任医生和卫生联络员必须按时参加例会,原则上不得无故缺席,参加者必须亲自签名,并做好记录。

6、公共卫生管理员、社区责任医生和卫生联络员参加例会情况,列入年终考核。十八、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差错事故防范与投诉调查处理制度

1、成立医疗质量监控小组,由中心主任担任组长,医疗质量负责人任副组长,中心(站)各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监督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并做好相关的咨询服务以及医疗纠纷调查、核实工作。

2、制定防范、处理预案,主要内容应针对容易引发医疗差错事故的医疗质量、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等因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进行目标管理。

3、工作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遵守行为规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4、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争议;发生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应立即组织抢救,尽最大可能减少不良后果。

5、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或医疗事故争议的登记和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应尽快报告本中心医疗质量监控小组,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6、与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或医疗事故争议的病历档案资料、标本等,不得涂改、伪造、藏匿或销毁。与之有关的病历如医疗上不再使用,须立即送交病案室封存,未经中心主任批准,不得查阅。

7、对日常工作中接待的医疗投诉,如确实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应由科室主任或医疗质量负责人负责做出解释,当事科室以书面形式上报本中心医疗质量监控小组。

8、对已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应对医务人员、科室在医疗差错事故中的责任进行逐级分析,明确相关责任及程度。

9、对已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应根据责任程度,即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进行相应处罚,并根据造成差错事故的原因,责成责任人、科室、机构进行整改。

10、因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不佳等引起的工作人员被病人投诉事件,经调查核实,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当事人处罚。十九、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制度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积极为社区培训全科医师、护士,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加强岗前培训,开展规范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

2、有计划地组织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学习及参加学术活动。

3、根据中心工作需要和人员情况,有计划地选送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

4、支持职工积极参加函授、自考学习,以获得新知识,取得高学历,更好地为单位服务。参加函授、自考等继续教育的职工,必须预先向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并获得批准。

5、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培养方式主要为自学、在职学习、进修和参加学术活动。

6、参加全科医学、社区护理等岗位培训活动,所需经费由单位落实,并可享受工作时间待遇;单位派往参加学术活动、年会和参加学历、学位教育等所需经费、时间由单位按有关规定落实。

7、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不少于1次;并定期安排不同形式、不同范围的学习讲座,每年不少于2次;对各专业人员每年进行业务考核不少于1次。二十、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与考核制度

1、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经过岗位培训,方可上岗。

2、工作人员须准时上岗,服装整洁、佩戴胸卡,不擅自离岗,请假、病事假、外出等处理办法,依照有关制度执行。

3、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做好各自的岗位职责,熟悉业务,工作作风严谨求实、奋发进取,积极钻研医术,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避免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实行岗位责任制。

4、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倡文明礼貌、救死扶伤、廉洁奉公,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不推诿拖延患者就诊,不乱收费,不,不开人情方,不收受贿赂或“红包”,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不得涂改、伪造、销毁病历等医疗文书;不得收受药品、器械生产经营单位给予的促销费、开单费等不正当利益;不得违反国家医疗法律有关规定,不违背社会道德准则。

5、服从上级安排,接受组织调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对不服从安排、以不正当理由拒绝参加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6、建立考核制度,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执行考核办法,并将结果与劳务补贴发放办法挂钩。对工作成绩显著的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懈怠、违章乱纪人员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罚。二十一、农村社区卫生药品管理制度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品和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暂行规定》,做好药品管理工作。

2、购药计划应根据临床的用药需求,实行计划采购,计划供应,遵循“定额管理、合理使用、加速周转、保证供应”的原则,拟订购药计划,经主管主任批准方可从规定的药品销售单位购置药品。

3、临床要求的新药,需由中心药事委员会集体讨论后,填写首次购药审批表,由主管主任签字方可购入。

4、对购置药品的质量、数量、购入和领用,必须健全入库验收、出库手续,严格执行入库验收、核对等工作,每月必须将药品销售情况报送财务科进行核算。作好药品的期效、品种、账目等项目登记工作。注意发现存放药品的变化,若出现问题,及时与该药品销售单位进行联系,更换或退还,并做好各项登记。

5、药品应在符合环境要求的条件下放置,分类摆放整齐,有相应的通风、温储等设施,做好药品的养护。毒、麻、严格执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6、建立进、销、存账目管理,做到日清、日结、月盘存,每月对库存药品进行1次质量抽查。

7、品、严格执行《品、处方管理规定》、《管理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以及卫生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要求。二十二、农村社区卫生财务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财政政策,认真执行《会计法》,以《会计法》为准则,加强财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所有收支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财会人员要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廉洁奉公,遵守职业道德。

2、加强经济管理,认真执行收费标准,合理组织收入,做到应收必收,防止多收、漏收、少收,监督和控制各项支出,建立、健全审批制度。加强财务稽核。

3、根据中心的收支情况,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并按月编报表,做好财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4、严格按照物资采购审批制度,对外采购开支的原始凭证由主管领导签字、经办人签字,保管验收、入库,并由财务审核后报账。

5、财务科应对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监督,定期清查库存,搞好折旧管理,做到账账相符,帐物相符,防止浪费和积压、损毁,要充分发挥物资设置的使用价值。

6、监督现金和支票管理,做到日清月结、记载清晰、数字准确,收入当日存入银行,库存现金不得超过国家规定限额,不准挪用公款,不得以白条抵账,不准私设小金库和公款私存。

7、负责工资、奖金及有价证券的管理和核算及发放,对各项原始凭证,要按照规定严格审批手续办理。

8、加强药品的管理,按月进行盘点,合理使用资金,加快资金周转,防止亏损和积压。

9、涉及职工考核分配、本中心收支、预决算等内容,应在单位内进行公示。

10、按国家档案局规定,妥善保管各种账册、凭证、报表等。二十三、农村社区卫生设备管理制度

1、医疗仪器设备、药品和贵重物品采购实行民主决策,成立相应的管理小组。

2、后勤保障部门每年根据现行设备运行状况、储备情况、使用年限,编制采购计划,报中心主任审批。

3、凡属贵重仪器、大型设备的购置计划,由管理小组集体讨论通过,按政府集中招标采购手续办理;一般设备的购置由中心主任批准,会同有关科室及总务人员统一采购。

4、购入、调入的贵重仪器、设备等,由中心主管主任和后勤、使用科室有关人员参加验收,无误后入库上账建卡并建立仪器设备技术档案,严格出入库手续。

5、各科领取设备后,一般医疗器械,由护士长负责保管,每班要认真交接,专人负责检查、更换,保持性能良好;贵重仪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应保持仪器清洁、干燥;用后经保管者检查性能并签字;各种仪器应按其性能不同,妥善保管。

6、器械库房应按照器械的性质分类保管,并做到账册往返相符。

7、失去效能的设备、仪器的报废、报损、变价、转让或无价调拨,应由科室填写清单,经部门审核后送中心主任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8、各科室需维修的仪器设备,应及时通知后勤保障部。由厂家或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二十四、农村社区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做好治安防范工作,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每年签订一次责任书。

2、从事电工、高压消毒、驾驶员和放射性物质等的工作人员,必须取得上岗证方能上岗。

3、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质和腐蚀性物品要设专人保管,严格执行操作常规,防止因管理不当出现意外情况。

4、动用明火需书面申报,取得同意后方可使用,非医疗需要禁用电炉。

5、加强消防器材和设备管理,定期检查,严防丢失损坏,严禁挪用。保持防火通道通畅,防止堵塞。

6、严禁将个人现金及贵重物品存放在办公室或办公桌(柜)内,病房要加强病人的物品保管,防止丢失。

7、各科室(站)下班前应做好安全防范检查,切断水、电、火源,无人时应及时关窗锁门。

篇6

关键词:海油;养老;文化

一、突出文化养老,为创新品牌注入新活力

渤海离退中心在天津市首创文化养老理念,十年磨一剑,打造铸品牌,在管理服务中做到硬件有阵地、活动有载体、服务有水平、机制有创新、示范有基地五项规范化标准,并以展示海油风采,体验文化养老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体现海油特色的活动。

(一)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弘扬传递核心价值观

各种文化普及活动亮点纷呈。渤海油田领导和离退中心领导定期为老同志宣讲形势任务,为大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老干部搭建了学习、宣讲、演出等32个文化活动平台,并成立了28个理论宣讲组,开展海油精神普及和道德实践活动。5年来,有71名老干部为渤海油田各单位、中小学宣讲中海油创业史、和谐稳定条例、文明居民守则等110场;有62名老干部录制了中海油“口述历史”视频。

渤海离退休老同志在公益项目中率先垂范,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3000余名老干部多次捐款捐物,为中海油援建的希望小学购书、课桌、文具等、并H自送到位于河北省山区的小学。老干部骑行队40余人定期出行,对矿区居民文明守则进行宣贯和实施监督。

在各种活动中,老同志增强看齐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提升传递文化正能量的适配力。围绕“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开展了12次大讨论。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紧随渤海油田发展脉动。18次组织开展“感受美丽渤海、聚焦发展变化”主题活动,让老干部积极为油田献计献策,共筑海油梦。

(二)全力引领文化养老,系统化组建文体阵地

离退休服务中心充分挖掘潜力,提升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在7000平米的两个俱乐部,开设了阅览室、乒乓球室等27个活动室,全天候为老同志服务。

(三)注入和谐稳定元素,全方位开展文体活动

每年组织开展各种大中型文体活动20余次,小型活动百余次,参加活动的老同志达15余万人次。连续18次组织了以《弘扬海油精神 聚焦和谐矿区》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参加演出的920余名老干部精心创作排练,一个个自编自演、艺术精湛的节目展现在舞台上,吸引了矿区近万人观看。老年艺术团在全国舞蹈大赛上多次荣获金奖。

二、突出亲情养老,推进管理服务步入新常态

离退休老干部为中海油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们时刻牵动着海上一线子女的心。为此,退管中心将七个到位落实到底、责任到人。

(一)完善各项服务功能,全方位创建服务品牌

一是待遇落实到位。凡是国家和中海油涉及到老干部的政策,全部无条件落实到人,按政策享受的企业补充养老金、慰问费等发放到位;二是慰问走访到位。建立了节日慰问制度,增强老同志归属感,做到“三必访”:患病必访、困难必访、过节必访;三是关心帮助到位。本着“五心式”要求:热心、细心、耐心、爱心、尽心,退管中心领导将手机号码以联系卡方式,公布给每位老同志,全天候为其服务。各管理站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对子女在国外、行动不便的老人每天上门寻访;四是创新救助模式,实施提升生活质量的发送型救助模式,进一步强化矿区和谐因素,服务满意率达97%以上。

(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营造矿区和谐稳定环境

一是来信来访处理到位。超前进行解惑释疑,管好自家的门,看好自己的人,5年来接待人员611件次,及时化解了历史遗留的工龄问题、工伤问题、待遇问题,形成辐射整个矿区的维稳网络;二是及时访谈到位。各管理站定期召开座谈会,亲情化互动,了解老同志所思所想,引导他们保持平和心态,有尊严的享受生活,实现了自我和谐,家庭和谐,群体和谐;三是六大网络完善到位。待遇发放信息网络,健康体检信息网络,老党员数据库网络,文体协会信息网络,互帮互助信息网络,安全应急信息网络,实现管理服务规范化科学化。

三、突出健康养老,拓展联网保健新模式

渤海离退休服务中心不断推进健康养老工作,实现健康信息资源共享,让健康养老成为常态,不断提升老同志健康幸福指数。

(一)提升保健服务功能,推进健康养老体系建设

一是及时掌握老干部健康状况,第一时间抢救突发疾病,为200名老同志安装了“一键通”,并通过其救治了131位老干部。为4000名老同志发放连心卡,对体弱多病老人进行生活照料,医疗看护,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二是落实医疗待遇,完善报销制度,药费报销到位。渤海油田是天津市唯一实行补充医疗保险的单位,为老同志提供了充分的医疗保障。对门诊医疗费用超过5500元以上的人员,从企业补充保险报销。为了让老同志快速报销,退管中心在定时、定点集中报销的基础上,规定了“四随时”:随时收单、随时审核、随时入账、随时上门服务;三是建立住院探视制度。退管中心领导坚持到医院看望每一位住院老人,并为其发放慰问金。

(二)创新健康管理模式,建立健康档案信息网络

成立了健康管理科,夯实健康管理基础,实现与海洋石油总医院信息系统资源共享,为9200名老同志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将录入体检自动化诊断系统数据库进行分析,掌握疾病的变化趋势,评估老同志健康状况、制定疾病防治措施;每年组织老同志定期体检,第一时间对体检异常通知到位、复查到位,诊治到位;构建了“三点一线”的管理联动模式:以慢性病防控为主线,以海洋总医院医疗技术为支撑,建立医疗服务资源共享渠道,制定了全科医生上门巡诊制度。

(三)多渠道拓展健康服务领域,全方位展示老同志风采

拓宽服务领域,增强防控疾病的自觉性,邀请各科医疗专家,定期开设健康大讲堂,以老年人健康长寿为出发点,做到有案例、有依据、有解答、有诊断,让老同志充分体会到健康服务的优越性。连续5年开展了星级老干部和健康长寿老人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20名星级老干部、30名健康长寿老人,并参加天津市长寿老人评选,他们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发挥了引领作用。针对不少老干部健康长寿特点,5年来为29对老干部举办了金婚庆典。号召大家学习这些健康融洽、携手走过半个世纪的老人,《中国海洋石油报》和《天津中老年时报》做了集中宣传报道。

在渤海油田,离退休员工已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点燃了更多人的岁月激情,老同志主动当好矿区“四大员”:党的政策宣传员,维护矿区稳定示范员,解惑释疑的调解员,支持企业发展的传播员,为渤海油田矿区建设再展风采!

篇7

(一)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一是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稳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做好破除以药补医、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这三篇文章,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实行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落实政府办医责任,改革补偿机制,争取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统筹推进医院管理体制、人事分配、绩效评价、医保支付等综合改革。二是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效。有序推进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配合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在二级医疗机构实施,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达到40-50%,不断提高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比例。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监管,在乡镇卫生院推行基本诊疗路径,扩大路径管理病种和定额付费试点范围。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和人事分配制度,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三是鼓励社会办医。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有关文件精神,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举办上档次、上规模的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和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等具有一定规模、有特色、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潜力的特色专科医疗机构,在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的原则下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依法开办私人诊所,从而形成与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错位竞争”、良性发展的医疗格局;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高端医疗服务业,举办康复医院、护理院(站)、老年病和慢性病防治等医疗机构,满足不同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打破社会资本办医的人才瓶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二)提升服务能力,构建以“病人不走、医生走”为特色的新型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进一步强化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开展省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创建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二是深入推进家庭医生进社区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公共卫生为重点,以基本医疗服务为基础,继续推广家庭医生进社区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到__年底,实现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真正实现哪里有居民,哪里就有乡村医生。三是消除医疗“空白村”卫生室。按照建设标准和时间节点要求,加快推进医疗“空白村”卫生室建设。__年6月前,完成医疗“空白村”卫生室主体建设,年底全面投入使用,强化措施实现所有行政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确保__年底全面消除医疗卫生室“空白村”,切实解决我县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民看病难问题。

(三)巩固完善制度,持续提升新农合保障水平。一是进一步提高筹资和补偿标准。__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90元,各级财政补助提高到320元,农民个人缴费70元。同时,扩大重大疾病救治范围!,将儿童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纳入大病保障范围。二是持续改革支付方式。继续推进新农合门诊统筹和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多种形式的付费方式改革试点,6月底前实现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全覆盖。推进省内跨地区就医即时结报,确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5%。三是启动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市里已完成新农合大病保险招标工作,力争4月底前实现大病保险补偿。我县将积极跟进相关工作,进一步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

(四)强化医疗管理,持续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一是加强医院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要积极申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强县级医院精神科、康复学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病理科、麻醉科和医学影像科等薄弱科室的建设和管理,补齐服务短板。二是加强医疗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强化院前急救管理,规范院前急救行为,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完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和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工作预案,开展救治工作演练,提高重大疾病救治能力水平。三是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主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引导医疗机构合理建设电子病历系统。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疗机构接入“阳光医药”监察系统,依托区域卫生信息服务平台,使药品(疫苗)信息能够及时流转,并能与药品采购使用、阳光医药网上监管等现有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

享,实现药品(疫苗)生产、供应及使用全程电子监管。四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努力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全县二级综合医院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严格控制在9天以内。做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加强药品网上采购和备案采购管理,实施新一轮非基本药物集中招标,开展公立医院药品带量采购试点,探索建立廉价常用短缺药品供应方式,有效降低虚高价格。五是强化“平安医院”创建。以“平安医院”建设为抓手,开展维护医疗机构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抓好医疗纠纷调解组织和医疗责任保险两项重点工作,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提高二级医院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水平。建立医疗缺陷点评制度,完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及时研判医患纠纷情况。六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以创新的思维抓项目争资金,以开放的视野抓落实,着力在破解项目建设和资金难题上下功夫,紧紧抓住国家振兴原中央苏区政策的重大机遇,做好项目包装,精心谋划申报项目,积极对接争取项目,加大项目融资力度。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加快平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泰山卫生院住院大楼、赤谷卫生院综合楼建设和彭坊卫生院整体搬迁进度,力争年内开工并完成基础工程建设。确保县人民医院门诊外科综合大楼年内投入使用。 (五)狠抓监督管理,始终筑牢医疗卫生服务安全防线。一是深入推进医疗质量体系建设。严格医疗机构、技术项目、医务人员的准入管理,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积极稳妥推进医院评审评价工作,强化临床路径管理,扩大临床路径管理专业和病种范围,确保全年完成上级下达路径管理病例目标任务。二是全面加强医疗服务薄弱环节监管。继续开展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活动和以“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持续改进”为主题的民营医院规范化服务活动,建立常态化的民营医院监管机制。三是着力加强医疗安全底线管理。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加强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管理,加强院感知识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大力推进无偿献血工作,积极推行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四是抓好食品安全监测评估。继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加强食源性疾病报告和管理,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网络。五是加强综合监督执法。推进卫生执法综合改革,加强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综合监督工作,开展卫生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消毒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监督检查,组织实施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等监督检查。

(六)加强防控防治,切实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一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预防接种示范门诊创建活动,加快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策略,确保以乡为单位疫苗接种率维持在 90%以上。加强人感染H7N9、H10N8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各类传染病网络报告率达95%以上,监测完成率达到100%。深入推进艾滋病防控工作,切实落实对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四免一关怀”政策。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耐多药结核病规范化诊疗管理,新发涂阳肺结核病患者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依法科学规范做好流感、霍乱、狂犬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控工作。二是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年内各相关单位应组织开展2次以上卫生应急模拟演练。切实推进鼠疫、SARS、人禽流感和新发急性传染病等严重威胁公众安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工作,认真实施流感监测工作。三是推进妇幼卫生工作。开展“妇幼健康服务年”活动,实施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巩固县人民医院产科急救中心,推进“降消”项目和新生儿复苏项目,强化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管理,积极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加强新版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继续实施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项目。四是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增加到35元,进一步扩大项目覆盖面,优化服务内容,重点做好流动人口、农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和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动态管理与服务。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行动计划,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公众免费提供“体检、巡诊、健教”三方面十项防治措施。五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申报准备工作,加大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力度。继续抓好农村改厕和水质、环境卫生监测。

(七)传承创新发展,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保障水平。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院、中医诊所、中医养生堂等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积极开展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推进县中医院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开展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力争县中医院建成4个以上省级(含省级)以上中医药重点专科(专病)。积极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到今年底,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62.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分别推广使用10项和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县属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量占总服务量比例达到30%。

(八)破解瓶颈难题,持续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卫生人才引进工作。加大高层次人才选拔和培养力度,重点引进医学领军人才、高层次学科带头人、急需紧缺的各类专业人才,加强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推进全县卫生引智工作。二是建机制妥善解决编制外聘用制医务人员待遇。对在各医疗卫生单位长期聘用的编外医务人员,市卫生局将在今年着手组织人员进行专题调研,我县将积极配合,出台相关政策,解决优秀聘用制医务人员的编制等问题,稳定医疗卫生队伍。三是完善城乡对口支援工作。统筹安排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使省市医院与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配合“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和“走进西部”项目,为县级医院培训业务骨干,优先安排20种重大疾病的相关科室人员接受培训,提高县级医院重大疾病救治能力。四是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管理。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年内组织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参加转岗培训。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和农村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注册登记工作。继续在全县开展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与临床基本技能大比武活动。五是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40%的工作任务和项目经费及时交付乡村医生。落实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由每人次6元提高到每人次9元的补助政策。推行乡村医生医疗责任保险工作、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工作,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