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生态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生态建设

篇1

关键词:漓江流域;生态乡村;环境恶化;环保意识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政府治理环境的力度加大,漓江流域的生态乡村建设工作效果显著,两岸生态环境和乡村卫生清洁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漓江流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严重超核,再加上乡村生态环境基础的薄弱性,近年洪涝、干旱等异常气候的频繁出现以及沿岸旅游资源的野蛮式开发等原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又出现了新的特征。不难发现,漓江沿岸乡村生态的建设虽然得到了改善,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恶化现象,甚至是破坏程度大于建设的严重情况。如果不加以重视,漓江流域生态乡村建设的整体进程势必受到影响,也会极大地冲击作为桂林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加快建设和发展漓江流域绿色生态乡村迫在眉睫。

一、漓江流域乡村生态环境现状

乡村环境污染由生活、生产、旅游业三大污染面构成,环境现状具有广域性、分散性、随机性等特征,漓江流域沿岸也不例外。近年来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客流量急剧增加,沿岸乡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污染急剧上升,漓江沿岸乡村环境污染呈现出的日趋加剧和多样化的趋势。同时,目前漓江沿岸乡村地区还存在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的恶化与外来物种的入侵等生态安全隐患,亟需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在漓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疑难问题上,浮现出以下几个独特的地方:

(一)生态林保护较好,补偿机制亟待完美。如今漓江流域的群众干部严格执行林区禁伐令,指导种植经济林,改善林民生活条件,开展生态公益林补助工作。城市公布的《关于在漓江两岸及其他重点地段封山育林林区禁放山羊的布告》落实情况较好。同时,漓江流域严格根据要求保护好生态公益林。但目前漓江两岸农民每年保护生态阔叶林获得的补偿只有71.25元/hm2,仅仅是国家给的生态公益林补贴,地方政府财政没有提供配套补贴,不少乡村居民反映需要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以调动保护生态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农业面源污染依然严重。由于漓江沿岸土质较差(多以沙土为主),影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加上经常性遭遇洪水侵袭和病虫害,出产周期减短,目前漓江沿岸农业出产(种植水稻、水果等)都存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而农药化肥使用过分,粗放规模养殖等造成了漓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增加。通过了解发现,漓江沿江大多数村庄的饮用水源都自来水和泉水,几乎没有直接抽取漓江江水。当地群众反映,漓江江水已经不适合饮用或当做生活用水,这恰恰是漓江流域面源污染扩大的结果。

(三)渔业生态环境相当恶化。由于长时间内过度捕鱼失控,特别是电鱼、毒鱼等现象的出现,导致漓江流域鱼类急剧减少。据计数,漓江鱼种现仅存68种,比建国初期减少一半且鱼群数量锐减,水生态平衡受到粉碎。虽然使用电鱼、毒江鱼的现象已经基本杜绝,但是使用地笼的方式依然存在。加上如今成百上千的竹筏在中来往穿梭,巨大的发动力声音已经严重影响漓江流域鱼类的正常生长。据不少渔民介绍,现在漓江较浅水域基本无鱼可捕;只有在一些水深在几米、十几米甚或几十米的区域才能捕到漓江鱼类。同时,漓江沿岸农家乐餐馆中,漓江鱼作为一种颇受游客喜爱的家常菜品,售价已经达到几十甚至上百元一斤,这也导致不少农民受利润驱使偷偷捕食漓江鱼类。

(四)河堤和洪灾问题值得重视。目前在漓江流域特别是214公里干流两岸已经全线建设防洪堤,河堤防洪标准到达20年一遇。但有些防洪堤已被冲垮,有些地段一开始就未建防洪堤,据沿江居民的反映,漓江边的沙洲、农田泥土经常受河水终年累月的侵蚀,漓江边的土地与良田水土流失严重,已经影响到乡村居民今后的农业生产。兴坪镇每年水土流失的面积高达100亩左右。造成漓江河堤损坏、河床崩塌的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漓江大型游艇数量愈来愈多、排水量愈来愈大,其所形成的海浪愈来愈高、冲击河床沙洲和河堤的能量也愈来愈大。随着不少河段沙洲侵蚀面积愈来愈大,河床愈来愈宽,水深也愈来愈浅,反过来又影响了漓江旅游游艇通行。漓江每年春夏季都会遭遇一定洪水,给沿江农民的出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是由于受灾面广、救灾物质和资金有限,往往使得沿岸的救灾工作开展有限。

二、漓江流域生态乡村建设的相关建议

漓江流域乡村生态环境的现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着其特殊的环境和历史原因。以上调研的若干现状是漓江流域比较突出的生态问题,也是我们要首先考虑解决的问题。如何抓好乡村环境保护和乡村生态建设是当前漓江流域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村民、旅游业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漓江流域乡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乡村生态建设。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责任考核。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同时能积极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要建立统一的有针对性的机构部门,协调各部门和有关乡镇、村,以确保生态环境开发、保护等相关工作的科学实施。在村一级设立环保宣传监督员或协管员,明确每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加强日常工作的督查,切实做到任务、人员、质量、考核等相关方面的落实工作。在实施相关的环保规划过程中,既要保持连续性,又要允许修改补充,使之更完善、更科学,避免中断,重复建设等问题的出现。其次,完善科学的乡村生态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引入“绿色 GDP”指标体系,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方法,修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并抓好督查落实,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对重度污染和污染治理不达标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提高漓江流域产业定位的起点和新上项目的环保准入门槛。在工业项目的审批、规划和运营等过程中,发挥政府的主导能动作用,保证污水处理、环保设施建设的同步进行,从源头上控制工业项目对生态的破坏。

(二)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污染防治。加快制定和完善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来协调和管理乡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工作离不开国家法律的支撑,然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往往只是对防治对象勾勒了底线,原则性太强。针对漓江流域乡村生态环境污染源点多面广和季节性强等特点,相关部门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土壤污染、塑料污染、水污染、乡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消除乡村生态保护的死角与盲区。要加大乡村环保执法力度,杜绝执法腐败现象,注重刑事、民事、行政、经济等手段的多管齐下,加大违法成本,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构建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监督机制,通过设立投诉举报热线、信箱、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充分发挥网络、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作用,避免有人钻法律的空挡,提高各个责任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层次认知。

(三)合理开发乡村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乡村要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实现乡村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综合漓江流域的农业特点和经济发展形态,首先,要坚持生态优先,抓好退耕还林、退渔还湖等工程的建设,合理安排财政预算,提高村民退耕、退林等补助补贴。正确处理生态资源和渔业、林业经济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推进“美丽广西.城乡清洁工程”工作,防止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进入河道、山体,加大村庄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乡村环境卫生。其次,要统一管理和保护漓江水资源,建立漓江流域监控监测系统,加快漓江中上游荒漠化和沙漠化治理,加快水库出险加固工程建设,防止水土资源流失;再次,根据漓江流域地域特色,积极推广秸秆气化、小水电、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合理发展毛竹、金桔、橙子、水稻等特色农产品生产,最后,要引导漓江流域乡村调整乡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集约型、循环型农业,提供高质量、有特色的农产品,如柚子、金桔、柿饼等。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高科技生态住宅,利用漓江流域地域优势积极发展旅游庭院式住宿环境,注重农业的旅游功能,丰富农业生产生态功能,积极引导游客进行生态消费,引导村民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围绕高质量、有机农产品生产为中心,规划和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家庭庄园经济、生态农业示范走廊等现代农业项目,突出乡村劳作体验、科技科普教育、田园风光欣赏等特色乡村农业旅游内容,从而丰富漓江旅游业的内涵,提高沿岸村民的经济收入,以达到开发和保护漓江流域旅游资源与生物的多样性。

(四)开展多样式文化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生态文明意识。作为生态乡村建设的生力军,村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的其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以开放式旅游环境为背景,漓江沿岸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普遍觉醒,然而短期经济利益和长远环境保护的矛盾却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要开展多样式的精神文化活动,对村民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再培育。首先,加大乡村生态环境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开展专题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从而不断激发广大村民群众参与生态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其次,在生态乡村建设中,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治、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等相关活动,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先进模范,引导广大村民自主学习生态农业经济知识。最后,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掌握现代知识的自身优势,通过其日常工作,积极宣传生态环保知识。这样,通过政府的引导,基层部门的落实,以及村民的实施,其生态文明意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不断得到提高。

近年来,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开发建设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漓江流域沿岸的生态乡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生态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隐患,如何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如何调动村民参与生态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如何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了现阶段漓江流域生态乡村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董鹏,李凯,袁艳平,刘立军,马晓河. 我国生态农村建设之探索[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年Z1期.4-7

篇2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指出,乡村生态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发展农村生产力。曲格平说,新农村建设首先谈的是经济发展,而新农村发展关键还是靠农业,只有发展高科技农业,农村经济才会有较大地发展。新农村还可以发展一些无污染、低污染的项目,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要注重管理,这样才能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

当然,旅游业也并非绝对的“无烟”工业,有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缺乏系统规划,有的规划缺乏科学理念、不遵循自然规律,大建人造景点,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违背了生态旅游的原有之意。有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不规范,大批旅游者和旅游交通工具短时间内集中涌入,超过了旅游区的环境容量,乡村生态资源和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

*5年,为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和改善旅游生态环境质量,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全旅游行业要牢固树立“环境兴旅”的观念和目标,各地、各单位在旅游开发活动中,必须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想结合的原则。在研讨会上,很多专家就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和规划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赵晖说,必须在具有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才能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各地农村应该在现有格局上进行合理规划,而不是一味的搞大拆、大建,规划的重点则应该是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因为有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农民才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王夏晖明确指出,没有规划的村庄,实际上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些地区盲目城镇化带来的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的破坏以及水土流失加剧,多是由于当地政府意识不足、宣传教育和引导不够以及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缺位所造成的。这就需要制定国家和地方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将环境保护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简单地说,应该突出政府的指导作用,在发展生态旅游时,要具体告诉农民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

那么,地方政府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应充当什么角色?

对此,北京市密云旅游局局长郭立新认为,旅游本身是一个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风险大的行业。如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尽快收回投资是旅游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与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经济的理念显然是矛盾的。要想调解这一矛盾,地方政府首先要加大宣传发展生态经济理念的力度,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认同。其次通过市场准入,对进入旅游行业的企业、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并利用行政手段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对生态经济发展有导向性的项目给予扶持。郭立新强调,地方政府首先应当作为生态经济的倡导者。

地方政府要对本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认真地调查和评估,对资源开发的时序、方式、规摸进行严格规定,例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就要尽量远离生态脆弱区和资源储备区。因此,地方政府同时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方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有利于自然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可见,地方政府还应当是生态文化的传播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对这一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李明德说,乡村旅游利用的是城市与乡村的差异,用乡村文化吸引城市人,也只有利用乡村民俗、民间文艺、民间文学才能造就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点,传承和保留地域间的差别。乡村旅游有特定的市场,它最大的市场是对城市精神生活的弥补,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上,一直很反对搞过度城市化、园林化,特别反对搞过度城市型园林化,我们提倡要尽量做到乡村旅游和农业生产同步、雷同发展和特色发展同步、个体经营与整体提升同步。

篇3

围绕“一中心、两试点、三条线”,坚持“四个到位”,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实现环境美好、生态优良的宜居环境。

一、依据现有特色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一村一景、一户一策原则,依据村庄现有布局和特色,科学谋划。以青龙岗村为例,根据村庄现有“一村一园和一路,两水围绕五条街”的特色布局,规划“一心一带压三轴,五区遍布多节点”空间结构。依据村民现有风貌进行规划改造提升,打造“L”型、“一”字形、“围合式”等院落,实现美观与实用的融合。

二、依托已有基础探索新型发展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统筹产业规划和发展,依托产业基础,形成一村一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夯实产业发展之基。一是依托青龙岗木制品加工园区,充分发挥木材加工产业优势,推进村产业整体发展。二是完善村庄基础配套设施,做好产业的支撑。将村庄污水管网同园区污水管网统筹规划施工,实现生产生活双服务。三是进行村庄环境整治,延伸村庄发展脉络,打造宜居环境,并同步推进企业“三化”提升。

篇4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人居建设温州农房改造集聚建设

加快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10年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两个战略重点之一,并从2011年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到2015年,力争全省70%左右的县(市、区)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实施“生态人居建设行动”,即按照“规划科学布局美”的要求,推进中心村培育、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构建舒适的农村生态人居体系[1]。

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是温州市城乡统筹的切入点和工作重点,是改善农民生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美丽乡村之生态人居建设的重要抓手。温州市已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也是浙江省内省唯一试验区将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主题,以中心镇和中心村(农村新社区)建设为主要平台,以农村住房改造集聚建设为切入点,着力突破阻碍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法规,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建设。温州市在实施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存在一些棘手问题亟需加以探索研究,这也将为浙江省其他地方的农村生态人居建设提供借鉴。

一、温州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的实践

温州市的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是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农村宅基地,参与由政府组织的经济适用房集资联建。2011年3月,温州市确立统筹城乡改革首批11个试点镇(街道),并尝试首先在这些试点镇推行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的置换对象为,区域内拥有合法产权(宅基地)的在册农户住房及其他住户住房,无房户参照政府有关保障性住房执行。农房改造集聚建设以县(市、区)级政府为责任主体,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为实施主体,以镇投资开发公司(或县级投融资平台分公司、子公司,政府全资企业)为实施平台。

温州市在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建设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农民可接受、政府可承受、发展可持续;(资金和土地在一个区域内要平衡) 自愿、依法、有偿; 公平、公正、公开;④跨域联建、户为单位、鼓励连片;⑤符合区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明确产业、居住和公共服务等功能布局,高起点、高标准,按规划要求分步实施;⑥节余土地所产生的效益主要用于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房集聚区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在置换面积上,农户可三选一:即合法建筑面积1:1;宅基地基底面积三倍以内;人均20—50平方米。农户一户多宅的一并置换,合计宅基地面积大于温政令[2002]60号规定的,其规定面积三倍以内,超出部分按1:1。同时,对宅基地基底面积之上的建筑物残值(含生产用房及地面附属设施)进行补偿,建筑物残值(含生产用房及地面附属设施)补偿可分别按房屋结构情况予以补偿。在置换价格方面,统一测算综合成本价作为基准价,不同类型的安置面积分别以基准价为基础,上下浮动而定。

到2011年底,温州市已经基本统一了市、县、镇、项目点政策的原则性问题,各地相继出台了有关资金整合、项目审批优化、平台治理完善、建设监管等配套细化政策,整体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全市已成立84家投融资公司(73家镇级,11家县级)具体承担集聚建设实施任务。全市已启动项目点204个,总占地面积849.5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78.15万平方米,其中,已办理供地项目139个,供地面积509.89万平米;已开工99个,建筑面积850.58万平方米;已签订安置协议19738户。

二、温州农房改造集聚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1.农民对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政策知晓程度还不高

2011年7月,笔者利用暑期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对温州市11个试点镇(街道)中的10个正在实施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村的村民开展问卷调查,共计获得215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农房集聚建设的支持程度达到83.1%,表明大部分农民欢迎这一政策的实施。其中,持“很支持”的比例达到52.6%,“较支持”的比例为30.5%,而“不太支持”的比例为16.9%。但是,村民对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政策的知晓程度还不够。因所调研的村均有实施农房改造集聚建设,但还有较大比例的村民对于本村是否有实施不清楚,其中认为“没有”实施的比例为26.8%,认为“不清楚”的比例为11.1%,只有62.1%的村民认为“有”实施。对于农房集聚政策的了解程度,仅有5.6%的农民表示“很熟悉”,22.8%的受访者表示“较为熟悉”,26%的受访者表示了解程度“一般”,而认为“不太熟悉”和“很不熟悉”的比例分别达到32.6%和13%。所以,急需加强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相关政策的宣传。

2.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土地供应存在问题

温州市现有农业户籍人口180万户,扣除部分符合城镇规划要求和部分不需要进行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的农民外,约有100万户农户需要参与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按户均120平方米、平均建房容积率1.8计,共需住房建设用地10万亩,另需增加部分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发展配套建设用地[2]。但是,根据《温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反映,温州市后备耕地潜力缺乏,我市能得到的建设用地指标每年只有1万多亩。因此,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温州市开展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用地保障的唯一办法。但是,目前温州市农房改造集聚项目利用此政策的不多,可能会造成后续项目土地供应问题。温州市还存在农村土地“被农保”问题。一些镇在上一轮的农保地的规划,把一部分的几十年的老房子连边上的农田一起划到了农保地里面去,现在老房子要拆了,但拆掉后的房子宅基地就变成农保地,不能置换出建设用地指标,这将阻碍农房集聚建设的持续滚动式发展。此外,目前的农房集聚改造较难实现整村连片推进。大多数试点镇一期工程所能提供的套房数量有限,一个项目一般提供300-1000多套房子,这仅能安置几百户农户,如果将全部的指标给一个村可能还不够。同时,由于遵循“农民自愿”原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则可能很难让所有的村民都达成同意搬迁共识,所以可能只能采取插花式的换购,较难实现整村连片推进,这也将会使下一轮的土地供应受到限制。

3.建设项目资金的筹集、平衡较难

按照温州市政府目前初步拟定的指导价、优惠价和连片拆迁奖励办法,政府较难承受贴资压力。以瓯海区丽岙街道下章村建设安置点为例,该安置点总占地面积24亩,住宅建筑面积3.86万平方米,总套数264套,预计可容纳120户左右的安置户。该街道对11户拟置换农户的模拟签订协议为准进行该建设点总量推算,结果显示政府要贴资约4000~5000万。若以瓯海区1780亩的安置总数推算,则政府面临贴资压力将是巨大的。各地虽然都搭建了融资平台,但筹资困难的情况未扭转,普遍存在后续融资难的问题。

同时,对于实施农房集聚改造建设的农民,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但是农民能接受的价格与实际建安成本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置换安置住房所需支付的每平方米建安成本方面,受访者中选择“1500元左右”的比例为最多,其比例为43.7%;排第二位的价格范围在“1500~2000元”,比例为17.4%;排第三位的价格范围在“2000~2500元”,比例为13.2%。能接受“2500元以上”的,其比例合计为25.7%。但目前,温州小高层的综合建设成本大概为4000元左右每平方米,而多层套房的综合建设成本为2000~3000元左右每平方米。温州土地供应紧张,为提高土地容积率,多数农房改造集聚点采用建设小高层形式。所以,村民以宅基地换购套房,将要承担不小的经济压力,这将影响农民搬迁的意愿。对于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或地理位置不佳没有商品房市场的农村来说,推动这项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4.农民心存后顾之忧

对于到新的集聚点生活,受访者担心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成本的增加”(比例为47.8%),其次为“自己(或青年子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比例为30.8%)。也有部分受访者担心“已有在自家经营的加工点无法继续兼顾”(比例为25.3%)、“子女就学”(比例为24.2%)、“离自家自留地太远,无法继续种植”(比例为14.3%)。只有11.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担心的问题。

三、完善浙江生态人居建设的建议

1.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实现政府与村民良好互动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提高村民对改造集聚建设政策的认识和参与的积极性。实施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的相关部门要让农民知道到新的农房集聚点居住能给他们带来哪些好处。目前,村民对未来农房集聚点周边的规划建设还不清晰,对是否能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水平信心还不足。在政策宣传方面,要让每个村民都知道镇域规划以及集中居住区周边的产业安排,加强集中居住区的吸引力,更好地提高农民自愿搬迁的积极性。

2.利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破解土地供应难题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可持续的保证。一是要认真研究国家有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要求每个农房改造集聚建设项目都必须首选考虑使用土地增减挂钩来进行项目包装。二是积极争取在应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时探索创新具体操作方法。如农房改造集聚区布局所涉及的原土地利用规划所确定限制建设区和基本农田,允许进行新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拆旧区、建新区的滚动式发展。三是停止执行现行的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以农房改造集聚建设为载体,将城乡统一的保障房制度延伸覆盖农村地区,推进宅基地使用、退出、保障和收回机制的改革试验[2]。

3.多渠道获取资金,降低政府与农民负担

农房改造集聚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平衡是难点问题。目前,政府筹集建设资金的渠道包括如下几种:一是政府先融资垫付建设资金;二是置换地块多余部分土地出让金;三是建设用地土地出让财政分成;四是对土地为国有划拨性质的农房改造集聚项目进行融资包装,向银行申请贷款。而解决资金缺口的方式为:一是争取农房改造优惠政策,减免规费,尽量降低安置房建造成本。二是提高地块容积率,争取上级批准,把增加的建筑面积推向市场,获得的收益来补充农房改造资金缺口。三是合理安排宅基地置换,努力扩大土地整理面积,增加土地指标收入。四是在对农房改造进行成本测算和农民可承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农户购买安置房的价格。除了以上获取建设资金的渠道之外,还可以鼓励当地愿意做慈善事业的企业捐资,建立以某家企业命名的医院、小学、休闲广场等,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激励企业参与集中居住社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商业配套设施、幼儿园等项目,可以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导民间资本投入,以此降低村民所需支付综合成本。还可以通过在农房建设过程中,让事先签好协议的农户根据工程进度分批支付建安成本,这有助于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

对于那些已有宅基地面积较少、能置换到的房子面积不大,且家庭经济收入非常少,无力支付较大比例建安成本的经济困难户,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

4.完善配套建设,缓解村民后顾之忧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较大比例的受访者担心到新的集聚点后,担心“生活成本的增加”以及“自己(或青年子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在设计社区服务时,应考虑提供技能培训、创业项目推荐、环境适应性心理疏导等项目。在新建的农房改造集聚建设集中居住区管理上,引入城市社区服务理念,强化社区化服务和管理,保障搬迁群众基本享有城市居民快速高效、优质周到的服务。设置社区公用房,方便农民开展社区管理和办理民俗活动;设置来料加工点,方便群众就业,设置储存间,方便农户堆放农具。同时,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增加村民的休闲文化生活,从而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此外,还可以将所在社区一部分店面所有权归镇政府所有,但租金收益用于支付村民物业费用以及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减少村民生活成本。

四、结语

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是农民和政府共同的奋斗目标。十二五时期,在以政府为主导在推进美丽乡村之生态人居建设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政府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合理设计实施政策,积极思考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多角度探索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J].中国乡镇企业,2011,(06):63-66.

[2]郑少华、卢晓明.温州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温州农村探索,2012,(01):37.

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与人文;乡村特色;乡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1-0103-05

[作者简介]桂俊荣(1974—),女,湖北武汉人,艺术学博士,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研究中外设计思想及其理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新农村乡村规划研究”(10YJC76002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新农村建设从前期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农村建设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逐渐从“上楼”、“强拆”走向注重科学、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彰显地方文化,突出乡土生态的乡村特色建设。乡村特色建设强调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保持农村环境生态,凸显地区经济特色提升农村经济实力,重视发展地方文化,发掘村庄历史文脉。

一、新农村建设现状与村庄生态特色建设

中国在发展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造成的二元结构模式导致城市与乡村间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户籍、物质供应、就业、社会福利等诸多方面,造成城乡发展失衡。进入21世纪,这种城乡对立模式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提上日程。从城乡问题提出到现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从理论探索层面进入到实质建设阶段。在经历大拆大建后,农村出现大量“新”房、中西合璧式洋楼,农村呈现“崭新”的面貌。同时,农村原有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农村呈现出从南到北“全国化”的统一面貌。现代都市中的钢筋水泥将人与人、人与自然隔离开来,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城市人走入乡村,体验农家生活,带动了乡村旅游经济热。新农村建设是以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为方向,还是保留农村独有的面貌?这一问题成为新农村建设新阶段需要明确的关键问题。乡村特质问题引起普遍关注。

乡村特质是指乡村这一聚落空间中自然生态景观、生活方式与社会组织结构所具有的特性,它区别于城市聚落。新农村建设中对乡村特质的突出与彰显成为形成乡村特色的关键。乡村由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两个层面立体建构起乡村特质。物质层面具体体现为村聚落空间、乡村生态空间、乡村基础设施空间、乡村服务设施空间;非物质层面表现为产业与经济、社会组织及乡土文化等。乡村特质所凸显出来的是农村生存环境的生态和谐以及村庄文脉的清晰路径。这是当今农村政府工作的重点。

二、村庄生态特色建设的理论维度与实施举措

(一)物质空间

从物质空间层面来说,乡村特质更多地依托乡村聚落空间和生态空间得以呈现和展示。乡村格局、街巷肌理、院落构成、建筑形体色彩等将时间与空间有机融合,构成了乡村独有的聚落生态空间。

1.乡村格局与街巷纹理

乡村聚落形成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人类最初择地而居时,基本都会结合周边自然环境的适宜性及生活便捷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针对乡村具体情况,在实施撤村合并的非移民新村建设规划要尊重乡村现有村庄格局,有针对性地解决格局存在的问题,不需要通过建设完全改变村庄格局。如浙江兰溪的诸葛村,堪称是古村落良好生态格局的经典。村中水系发达,与村落民居布局有机融合,形成良好生态空间。自建村以来,这种生态空间为生存于此的居民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营造出优越的生存环境。新时期,这种具有独特生态空间的村落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区域。①以此为借鉴,在延续这种良好生态空间的基础上,新农村规划建设可着力突出乡村街巷纹理特色,营造具有乡土气息的人居生态环境。通过篱笆、石板、竹篱等形式突出乡村街巷特色,强化阡陌交通、巷道相连、墙头栉比、青石路延伸这些已经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乡村特征。

2.院落建筑

由于我国地域范围极广,受一定文化影响所形成的民居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可识别性极强,譬如陕西的窑洞,的碉楼,土家族苗族的吊脚楼等。它们一方面表征了地域文化,另一方面也成为地域差异最为鲜明的标识。这种民居院落形式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一定区域形成,作为有形的文化形态构造独具特色的村貌。在新农村建设中,大面积对旧建筑进行拆除改造,虽然能重返展示新农村的“新”面貌,但在很大程度破坏了村庄本有的环境空间,也消解了区域乡村民居特征。所以,如何处理新旧民居建筑,抑或是对村庄面貌的定位,将是新农村村庄特色呈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居院落在形成之初就契合了该地的自然环境,成为居民对抗自然环境,营造优越生存空间的最佳形式。譬如,黄土高原土层厚且松软,同时这一区域气候干燥少雨,窑洞就充分利用这一区域多土少木、雨水偏少的特点,依势而开,或沉入黄土塬下或靠崖而凿,营造出冬暖夏凉的生存空间。对院落建筑的处理可遵循乡村原有模式,在建筑体量、色彩、构造空间等方面强化乡村形貌特征及色彩特征。在村庄的规划建设中,对院落建筑的处理需要遵循村落与环境所建构起的生态和谐原则,院落格局和建筑风貌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有机融合。

(二)非物质空间

诚如先生在《乡土中国》陈述的,乡土性构成了中国农村的本质。①农村的社会组织形态及文化形态有别于城市,乡土性是乡村非物质空间的重要特征,它表现为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承袭、熟人人际交往空间、农业经济模式等。

中国农村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族、孝亲等伦理思想观念。也正因为此,很多现代学者都强调,中国伦理道德传统在农村。虽然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农村社会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其社会组织基本上延续了以宗亲血缘为基础的社会构成模式。这一点在传统民居建筑结构就能够清晰看出。现在农村建筑空间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建民居中三间式的传统民居格局(中间为客厅,两边设厢房)虽不复存在,但是,人们在客厅或多层建筑顶层仍保留着家庭神龛的位置。这种神龛最早为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神圣空间,是家庭生活中多重神化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物质呈现。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对祖宗的尊崇。对祖宗的追慕及尊崇是农村日常化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血缘宗亲关系的确认。尽管新时期血缘宗亲维系的农村社会及人情网络出现很多新的情况,但是,乡村民居中祖宗位置的留存即表明中国农村中仍存在较突出的血缘宗亲观念。这种观念虽然并不具有普遍性,但在宗族伦理观念较强的几个区域仍是维系农村社会组织的主要力量。②从21世纪初期开始在全国农村蔓延的续谱活动,也是中国农村基本社会组织关系的写照。很多地方新修的祠堂成为宗族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新农村村民活动中心。随着国家权力和法制管理逐渐取代地方伦理道德力量,乡村人际关系逐渐松散,熟人社会变成“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需求主导下的关系模式,乡村社会组织向现代村治模式转变。

在转型的过程中,要通过规划建设强化中国农村乡土性特质,确立以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风、民俗、民艺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模式,进一步彰显乡村生态环境中的特质。应配合乡村文化建设,利用乡村现有自然资源,寻求自然资源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在强化乡村自然健康、绿色生态特质的基础上,着力于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及经济振兴。

三、江西井冈山市大陇镇乡村生态特色规划实例

井冈山市依凭井冈山,拥有极好的生态环境,山体葱茂,水资源发达。大陇镇位于井冈山市东南部,东临茨坪,西接葛田乡,北部毗邻茅坪乡,南部与湖南炎陵县隔山相邻。大陇镇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革命战争时期,大陇镇辖区建立了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农村建设改制后,大陇村下辖13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是大陇镇政府所在地。由于大陇乡位处镇政府,因而在上一轮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都较该镇其他村更好。

2013年井冈山市制定新的《村庄规划》,总体上确立了井冈山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总原则和总体规划方针。③井冈山市针对25户以上自然村进行新农村规划,未来将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每一个村庄。在新一轮新农村建设中,大陇镇投入近400万元打造大陇镇中心区域建筑特色(如图1左)。临街房屋统一规范,楼高不超过四层,白色墙壁,檐部统一为青色砖,窗棂设朱红木质镂空窗框。对街道道路进一步建设,协调街道房屋,做到“有出头,有绿化”,街道不占民居门前空间,房屋与街道间有绿化带分隔(如图1右)。同时,大陇乡积极参与井冈山地区红色生态旅游区域建设,着力发展旅游经济及特色生态自然经济。

结合大陇镇的现状,针对井冈山市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地对其生态空间及文化空间进行了综合规划。大陇乡朱屋组所在位置较为优越,是大陇镇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集市、通讯、学校等相对齐备。该地与湖南省接壤,集市活动频繁,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商客逗留。同时,该地紧邻井冈山风景区,未来旅游业发展前景较好。综合各方情况,该镇的规划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不改变村庄聚落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村貌改造、硬化道路,根据民居状况对现有民居进行保留修整、拆除重建等。对主干道实行加宽处理,不占农田,总体上不改变道路走向。道路硬化采取分级处理,入村主干道实施水泥硬化处理,村中各户交通的小路采用鹅卵石或当地石材铺设。

(二)保留村庄文化特色。村庄入口加油站后有近十棵古树,为该村风水树,最大树龄约为200年。这一区域具有中国传统村落村口的基本生态特点。规划中将该区域建成小型的公共活动区域。利用古树分布情况和地势特点,将绿化带进一步扩展延伸,打造一个绿色走廊。结合村民对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将这一区域建设为村民活动广场的绿色天然背景。村民活动广场配合当地文化发展及传统文化宣传,采取弧形舞台造型,可作为地方剧赣剧演出场所。为适应该区未来发展,在村民活动广场旁的桥林路建四层楼高的商务酒店,配套停车场等设施。建筑外观风格与大陇镇镇中心建筑风格保持一致。

篇6

[关键词] 新农村 五山模式 生态农业 茶业产业化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目标,并高度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项内容。这20字方针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布局更加全面。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建设面临着几乎相同的问题,即人口多、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投入高、产出效率相对偏低等。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仍在继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如果农业生态环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初衷将无法实现。如何解决农业生态问题已成为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挖掘和梳理生态理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基于“五山模式”的生态农业

谷城县五山镇地处武当山南麓,五山镇素有“湖北名茶之乡”和“山水园林小城镇”的美誉,2005年五山镇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镇”称号。那么五山镇凭借着什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设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呢?笔者在以往的研究中将其归纳为以下五点,即科学规划布局、完善村镇配套设施、净化农村环境、壮大支柱产业和增强农民的文化素质。此后,笔者又进一步对五山镇的生态农业进行了跟踪考察,旨在透析新农村发展之道。

五山镇的生态农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支柱产业――茶叶的产业化发展上。近些年来,五山镇以生产茶叶为龙头,不断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小小茶叶带来了茶叶产业化道路,也撑起了五山山区经济的半壁河山。在全镇,茶叶产业收入占财政收入的70%,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80%,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的90%均来自于茶叶产业。五山镇生产的“五山玉皇剑”茶,自1995年以来屡获国家级、省级金奖,1999年和2001年两度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1年五山玉皇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被湖北省旅游局定为“全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省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如今五山镇茶园面积3万亩,年产茶叶300万斤,产值5000万元。五山镇已成为“湖北茶叶第一大镇”。

(一)以茶叶产业为依托发展生态型经济

五山镇坚持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特色产业之路,五山镇地处鄂西北,种茶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由此,五山镇委、镇政府提出,以茶叶产业为主导,夯实物质文明建设基础。

1.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设施建设

五山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根据自然条件、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品种。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建大基地”的建设思路,五山镇茶园由1990年的3500亩发展到2006年的3万亩。五山镇采取集中组织劳力开挖、开发高质量基地、建高标准茶场等措施建基地,发展新茶园1.5万亩,构筑了茶叶产业新优势,实现了新跨越。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五山人外引内联,兴办了茶叶包装厂、精加工厂、袋泡保健茶厂、茶叶交易大市场,不断加粗、延长茶叶产业链条。五山镇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兴建了民营工业园区,目前已引进10余家民营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办厂,年实现利税1900万元。宽松的发展环境激活了群众经商的热情,全镇兴起300多个体工商户,年销售收入达2100万元。这些又进一步促进了五山镇茶叶产业的发展。

2.壮大投资规模,靠科技提高品质

五山镇在争取到省里和国家投入资金的同时,茶农们还自己发展股份制,共吸引入股资金5000多万元。同时,他们以优惠条件吸引外地资金,几年来,温州等地有经济实力的投资商在五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兴建了年产100多万套的茶叶包装厂,新颖别致的包装又大大增加了茶叶的附加值。当地政府还采取了多项措施避免采茶工的短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五山镇坚持年年对茶叶生产、茶园管理、茶叶制作等多个环节进行技术培训,采取专家授课,送农民到大专院校深造等措施,成立茶叶科研所,让科技指导生产是五山镇的又一举措。几年来,全镇共培训出1000多名茶叶技术人才,并分别从浙江、福建引进特早高产优质茶“龙井43号”、“乌扣早”、“大白毫”等新品种,发展有机茶,引进扦插繁育、无性繁殖种植新技术,使原有劣质低产茶园得到改造。

3.依托茶叶产业,发展生态旅游

依托茶叶产业的生态旅游业也为乡村的经济画下了浓黑重彩的一笔。

五山镇依托800亩茶园,投资80余万元,修建了集制茶、品茶、茶艺表演、食宿、娱乐于一体的天艺茶庄,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五山镇以生态茶园为面,以天艺茶庄、百日山景、堰河奇观为点,以通组水泥路为线,围绕特色建筑、民风民俗、山光水色和“农家乐”开展的生态旅游已初见成效。

伴随着茶叶经济的兴旺,镇上涌现出一大批茶叶经营点和茶叶配套企业,构筑了五山镇建设的基本框架。而“玉皇剑”茶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赋予小城镇文明创建特有的茶乡神韵。

(二)名牌战略――五山镇开发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

茶叶竞争力的核心是品牌,而品牌竞争的实质是名优茶。找准这一市场导向后,五山镇加大了名优茶的生产力度。从茶树栽培管护、茶青采摘、加工制作、后期包装等实施全程“精耕细作”。在茶叶产业化建设中,五山镇县充分认识到,要想使茶叶成为永久性产业,必须建立生产与市场对接通道。为此,他们以五山镇为依托,建起茶叶批发市场;以紫金镇为销售窗口,建起茶叶销售一条街。五山镇茶叶产业由此形成了“公司+基地+茶场+农户”紧密型链条。五山镇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也应运而生。

1.项目背景

“五山玉皇剑”茶远销到北京、广东、河南、陕西等二十多个省市,国外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加粗延长茶叶产业化链条,适应国内外市的需求,五山镇根据自身实际,开发五山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

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茶的饮用方式出现了多样化,各种包装的茶饮料应运而生。五山镇提出开发五山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的有利条件是:一是环境优越。五山镇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空气净化,无污染,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1999年2001年连续两年捧回湖北省城镇建设管理“楚天杯”,并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又被命名为“全国文明乡镇”。二是有过硬的种植、生产、加工技术和高素质技术管理人员。现有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十名高级农艺师作技术指导,并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培训、辅导等业务联系,2001年“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教学实验基地”落户五山。三是茶叶质量过硬。“五山玉皇剑”茶1999年在国家质检中心检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授予“有机茶加工证书”、“有机茶原料生产证书”。四是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电话电信设备完善,运输通讯十分方便。五是有充足的茶叶来源。五山镇现有茶园3万亩,年产鲜茶2000万斤,日产鲜叶6万斤,年生产茶300万斤。

三、“五山模式”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发

五山镇成功的关键更在于,以茶业产业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而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效且持续的机制。从“五山模式”的发展,我们总结出,要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政策,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发展生态经济,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激励机制,维护协调,切实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和推动工作。加强同各部门协作配合的同时,加大推进技术创新。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产业支撑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只有产业内部和彼此之间的结构得到优化,建立与发展与生态经济模式相适应的产业支撑体系,才能保证生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三是加快技术进步,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涉及环节多,技术要求较高,必须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实现从注重数量和规模的粗放式外延发展,向数质并举的集约型发展转变。各级有关部门要以提升生态经济各配套产业的科技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统筹科技资源、整合力量、优化结构,转变机制,搭建布局合理、效能统一、精干高效的新平台,用于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农民培训教育新的平台,全面提升引进、创新应用科技能力和转化效力,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用科技支撑生态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四是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生态经济全面发展。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是拉动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经营进程,是我国当前乃至更长时期重点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接轨这一问题,提升综合效益。要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配套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并以参股、租赁的办法向基地投入资本,使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和谐经营机制,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一体化经营,培育发展一批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发展生态经济的龙头企业群,切实解决好农户发展生产中产销脱节等问题,促进生态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五山镇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王如松,蒋菊生.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论中国农业的生态转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1,(05).

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一、运用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

(一)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

首先,农业是属于自然再生产跟经济再生产的交织产业,整个劳动过程是属于人与自然的一种物质交换。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资源等都属于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要提升农业的生产力和农村的竞争力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进而强化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二)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标杆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全党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农民问题,要解决农民问题就必须解决农民的根本利益。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将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跟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借助群众的力量、信任和支持推动历史前进。建设美丽乡村的目的就是要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为党的执政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对于那些片面追求政绩或是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要坚决抵制,将绿色GDP的推行贯穿所有工作的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标杆。

(三)生态文明理念是基恩这美丽乡村的核心

生态文明理念可以创造农村新风尚:生态文明理念的应用能有效改善农民的生态伦理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做到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进而形成爱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里的新风尚。生态文明理念可以提升农民素质:生态文明的理念就是要构建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要始终坚持以环境资源的最大承载能力为前提,以自然的发展规律的准则,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手段。生态文明理念可以转变农民生产:灌输农民生态文明理念可以让他们自觉遵守实用节约和适度消费的准则,自觉追求绿色消费,自觉将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

(四)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保障

农村环境被破坏不单单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削弱农民的生产增收和农民的生活水准,还会严重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增加农民在医疗方面的负担。对于农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健康,没有健康就难以改善民生,就更别说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准了。所以,要建设美丽乡村就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所有工作的始终,将重点工作放在解决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影响科学发展的环境问题上。呼吁所有农民共同参与到妥善解决环境问题的工作中,创建一个良好的乡村环境,确保农民的身心健康,提升农民生活和生产质量,真正发挥生态文明理念的保障作用。

二、如何运用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乡村

(一)积极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奠定美丽乡村建设基础

首先,将农村生态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积极主动推进农村生态经济化,同时引进市场经济制度,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理念,将泉州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真正实现农村生态资源的经济化。此外,还要积极主动推进农村经济生态化。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化改造,打造出经济化、生态化、合理化的农村生态产业,并且积极倡导清洁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循环发展,使有限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率和最小化的环境污染率,真正实现泉州区域经济的生态化。

其次,落实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农村生态经济的重要支柱,能有效解决农村资源短缺、资金困难等问题,还能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农产品的价格。此外,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的,这对农村生态环境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为农村生态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打造坚实的平台。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还能有效维护农业跟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稳定,促进农民的经济增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科学合理城乡规划,改进农村居民生活环境

首先,以品牌理念为基础制定城乡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必然要有生态的主题,具备打造生态品牌的意识。以往农村通常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应运而生的,集山川、河水、田地、住宅为一体,具备着充满自然气息的生态环境与田园风光。在规划和设计美丽乡村的时候,要尊重已有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还原农村的本来面貌,实现有山有水的生态、美丽乡村的建设。

篇8

【关键词】甘肃 农村 金融生态环境 问题 策略

一、加强甘肃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意义

所谓金融生态环境,主要指金融机构所处的微观层面的外部金融环境,包括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关系、社会信用问题、相关法律的有效实施、对外财务管理、审计活动、相关人员对外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内容。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作用在于经营货币资金,为农村地域经济的发展发挥好桥梁推动作用。然而,拥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的有效发挥显得尤为重要。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农村的发展时刻体现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也为农村经济的向前迈进呈现出可喜的成果。

首先,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更好的落实“以人为本”工作理念。我们知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因此,在农村金融机构注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能够使人的力量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发挥,这样,会计管理及对外财务管理、审计活动、法律的实施遵守等都将收获非常好的效果。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才会有更多的专业人才进入农村金融机构,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华和能力,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促进甘肃农村地域经济的稳健运营。

其次,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更好的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必然使农村金融机构在与企业的关系、社会诚信问题、工作人员对外业务能力等方面实现有益的交流,使金融机构经济效益逐步稳定,迈上新台阶,实现甘肃农村金融机构更强持续性的经营。

再次,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更好的践行国家出台的金融政策。国家出台的金融政策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的,有其必要性可行性。强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就会将国家的金融政策更为切实的推行在各种金融活动中,使客户能够真实的感受到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发展带来的显著变化,利于农村金融机构业务量的增加,利于其良好形象的树立。

二、影响甘肃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因素

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在甘肃省发展规划的指引下发生很大的改观。然而,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依旧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去面对去改善,可以说,甘肃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影响农业资本在金融机构的流通

甘肃省农业人均生产力较为低下,究其原因,在于甘肃省农村的农业投入仍然以劳动力的大量投入为主要模式,可见,其农业机械化水平、现代化水平低洼,见不到农业投入所预期的利润,农业投入与利润回报不成正比例。这样的农业产业结构势必造成农业利润收入少,人均利润更是无从谈起。农业整体资本不足,必然导致流向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少只有少。因此,金融机构的农村农业资本流动数量有限,必然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量及业务规模带来不利影响。另外,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就是农户普遍较为分散,造成农村金融交易产生过高的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费用是一种浪费,很多农户当然不愿意将货币存入金融机构。但是,一定发生金融信贷后,还会产生资金投放后监督不到位,产生大量信贷风险的弊端。

(二)农民市场经济意识仍旧淡薄,影响农业资金在金融机构的投入

首先,农民自给自足的思想意识仍然存在,无法认清市场经济的形势,不能与市场经济形成良好的互动;其次,农产品交易多数仍然在乡镇集市这样的小范围内进行,并且由于集市交易行为过于自由,管理制度欠缺,压价现象较为普遍,这样,涵盖现代化科技、金融、信息等元素的市场未真正建立;再次,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未能真正延伸到农民小范围内的农产品交易过程中,致使他们无法通过市场来减少市场成本,农业经营活动无法获取预期的经济收益,致使农业资金在金融机构的投入收到极大的限制,也引起了信贷资金投入渠道过分狭窄的不良连锁反应。

篇9

关键词: 城市新区 土地利用 景观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2-118-02

中国的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后经历了一轮又一轮近乎梦幻的扩张,成就辉煌的背后也隐含着惨重的代价,资源、生态环境、秩序的等诸多方面破坏被反复提及。城市新区是城市外延式发展和城市土地开发最活跃的区域,区内的景观格局、土地利用结构、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人类行为成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这种变化较之其他地区显得更为明显和复杂,其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也更具有特殊性,景观生态问题和生态安全问题也更为突出。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城市新区景观特征和景观生态建设进行研究,对城市的科学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新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生态特征

1.1土地利用和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从城市发展的空间角度看,向城市边缘蔓延和“填充”城市边缘区是我国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式。与以人工景观为主的旧城区景观各具不同,城市新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三种景观类型,既有商业服务业、居民点、工矿、道路交通等各种类型的建设用地,又有农田、蔬菜基地、果园、鱼塘等农业用地,还有森林、河流、草地、水域等自然景观用地,景观类型丰富且结构复杂。

1.2土地和景观功能的多元化和综合性

随着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土地集约利用一直是地方政府追求的土地管理目标之一,加之高速的城市化和GDP至上的思想使得城市的土地利用过分突出了其承载功能和经济功能,而土地利用的生态功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拥堵、噪音、污染、空气污浊等问题应运而生。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现阶段各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尤其是在城市新区的建设中,不只是仅仅注重土地的经济功能,还应充分使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有机融合,使城市新区的土地利用和景观生态建设做到社会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协调统一。

1.3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剧烈,稳定性较低

城市新区的土地开发使得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和覆被发生剧烈的变化,大量的农业用地通过土地征收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景观通过蔓延、渗透、和跳跃式的填充逐步取代原有的乡村景观和自然景观,新修建的纵横交错的交通廊道割裂了原来的景观格局,各个景观单元的连接度有所降低;用作绿化的外来植物种类取代了乡土树种和植被;土地利用方式和景观斑块转换较快,从而引起景观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由于大多新区的建设要持续几年到数十年,所以城市新区是景观最富变化、最复杂的区域之一,且稳定性较低。

1.4土地和景观生态安全问题突出

近年来,由于各地盲目求快地推进城市化建设步伐,新区建设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没有顾及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随之而来的是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比如自然、半自然景观由于遭受人类行为的干扰而破坏严重,缺乏连续性,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自然景观缺乏合理规划,景观破碎化严重,通达性降低;乡村景观资源粗放利用,土地占而不用现象严重,闲置土地水土流失和农田面源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和审美价值降低等。

1.5景观的人文内涵不足,原有的乡土特色风貌遭到破坏

城市景观不仅是城市内部和外部形态的有形表现,还包含了一个城市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物质形态与城市精神的有机结合。然而在我国的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景观规划思想往往追求高密度的高层建筑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网,设计大广场宽马路,景观绿化多采用奇花异草和古树名木,多数城市景观大同小异,没有思想、没有中心,缺少自然美感和人文内涵。与此同时,乡村自然景观风貌和历史遗迹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延续和保护,农田景观大面积减少,自然河流会被截弯取直,并被铺设坚硬的水泥或片石堤岸,乡土物种数量减少。

2城市新区土地利用与景观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生态城市、人文城市、和谐城市等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已受到学界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中强调人、土地、各种景观类型之间的关系协调,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因此在新区的土地利用与景观生态规划中主张遵循以下原则:

2.1人本原则

城市因人类的聚居而成,城市的主题和服务对象是人,城市新区的土地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在城市环境中的生产、生活、休闲和发展的要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开发区热足以给人们带来理性的思考,那时候的开发区和新区的建设以高速度发展、高标准建设为主要模式,形象、政绩和效益成为开发区发展的主要目标,结果造成有些地区的开发区土地大量闲置,农业景观和自然环境遭受破坏,而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新区土地和景观生态规划中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使人更能融入城市,亲近自然。

2.2遵从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

自古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就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节制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象天法地”的系统整体辨识方法形成了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也形成了指导中国古代城乡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方法。在当代的城市新区建设中,自然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草地森林、农田景观、历史遗迹等要素是城市重要的景观资源,在土地利用与景观规划时应首先划定生态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构建城市赖以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在生硬浮华的都市中积极合理地引人自然要素成分,以自然的柔美特征浸润城市的硬体空间,为城市注入自然生气和活力。

2.3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

城市新区的发展不是为了取代农村,相反新区的发展那要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增添活力,带来机遇,促进农村生产方式的发展,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理念。而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的改善可以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和丰富环保的农产品,城乡协调发展使得城乡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人才的流动更加富有效率和顺畅。豪华高大的建筑集合不一定组成一座美丽健康的城市,一个城市只有达到各景观要素间的协调一致,具有特色,又富有变化,才能体现出整体的健康与美。

3城市新区土地利用和景观生态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3.1土地利用和景观生态规划应以土地利用现状和景观生态格局为依据

规划设计人员首先要明白规划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是什么,景观生态的格局和过程有什么特点,自然条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什么样的规划设计和土地利用方式能尽可能少地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首先,在规划设计中要尊重本土文化和地方特色,一方土地养育一方人,这块土地为当地的居民年复一年地提供着食物、水、能量、药物、住所,同时也是当地人民的感情和精神寄托,因此可以说人与自然都是有精神和情感的,而设计人员也是有感知和良知的,设计应遵从自然,尊重乡土文化和特色,尊重当地乡亲;其次规划与设计应适应土地的自然属性与生态过程,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所在区域的阳光、水分、土壤、植被、地形、生物栖息和人类活动的情况,设计的过程就是要把景观的自然特征贯穿于整个的设计之中,使物质、能量、信息得到合理的交换和流动;第三,建设应尽量使用当地的建材,景观绿化尽量要使用乡土植被物种,乡土植被最适应当地的气候,而且管理和维护成本也最低。

3.2注意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保护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城市新区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应注意对自然资源的合理、适度利用与保护,自然景观元素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尤为重要,如城郊水域湿地、自然植被、山林、农田和自然村落的保护。土地利用与景观规划设计尽量减少土地、水和生物资源的消耗,城市新区在过去二三十年的建设情况表明,土地的粗放利用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外来的草坪和花木品种不仅投入资金巨大,其维护过程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水肥和农药。

3.3土地利用和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具有人文感知功能

在对城市新区规划定位时惯用高标准、高速度、出形象、上规模等词汇,规划征集动辄采用国际招标,先进的理念和超前的思维本身并无不妥之处,但规划设计是否能体现我们的城市精神,景观生态建设的内涵和意义能否为人们所感知,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在众多的新区内不难看到被高档石材硬化的广场上人流稀少,宽阔的马路给人们的穿越和生物的迁徙造成了诸多不便,没有小汽车代步出行是多么不便,我们在赞叹新区的高楼林立时又觉得自身是多么的渺小。因此,新城区的土地利用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的需求,而不仅仅是汽车对道路的需求,建筑等景观的设计首先应该是民族的和具有乡土风貌的,城市新区不仅仅是人们的物质家园,更是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的家园。

4结语

建立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的理想的城市空间,是当今中国城市新区开发的基本目标。在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中,如何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如何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如何统筹安排各个产业的布局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以上分析,总结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认为城市新区的土地利用和景观生态规划建设应该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实现人与城市、自然的有机融合,促进城市与乡村共同和谐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新区。

参考文献:

[1]李翅.走向理性之城[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篇10

“过去,大家开荒一直开到山顶上,让麻雀连个做窝的地方都找不到。”提起以前的自然环境状况,毕节市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村民高学忠至今印象深刻。

上世纪80年代,毕节水土流失严重,全市森林覆盖率仅14.9%,很多地方群众生活十分贫困。

如今的毕节,花开四季、山林青翠,漫山遍野的经果林长势喜人。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04%,森林面积1935.03万亩,森林蓄积2600万立方米,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等11个部委列入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示范区。

在实施生态建设过程中,毕节市林业局始终以求真务实为核心,将 “弱鸟先飞”的干事创业精神和“马上就办”的实干作风贯穿于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始终。

“我们要在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不仅在量的积累上要有新的突破,更要在质的标准上有新提高;不仅要满足改善环境、服务生态的需要,更要发挥助农增收、脱贫攻坚的作用。”4月25日,毕节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培午在毕节市直林业系统读书班上说道。

近年来,毕节市林业局以新一轮退耕还林和县乡村绿化为载体,在规划布局、产业培育、机制创新、组织保障上持续发力,稳扎稳打推进绿化造林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完成绿化造林面积141.62万亩,占计划的100.51%。同时,充分依托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各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加快林业板块经济发展。2015年5月,黔西县绿原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刺维”刺梨果汁饮料、大方县九龙天麻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九龙腾”天麻获得“首批中国森林食品示范品牌”。2015年10月,毕节市首个林特产品电商平台“乌蒙林特珍宝”在淘宝网注册成功,为该市林特产品走出大山搭建了平台,开辟了新路。

2015年,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和全国国有林场场长培训班在毕节市成功举办,毕节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得到参会人员的关注,毕节市石漠化治理、国有林场改革、退耕还林工程、自然资源保护等工作获广泛认可。

荣誉的背后,是毕节市林业系统先行先试找方法的积累。

早在2009年,毕节市就启动了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并探索总结出改革管理体制、推进分类经营,改革激励机制、推进招商引资,改革经营模式、推进产业发展,改革考评制度、推进责任落实,改革机构设置、推进队伍建设的“五改五推”改革发展经验。这一经验得到国家林业局的极高评价,指出毕节市在国家没有出台国有林场改革政策的情况下,大胆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为国家顶层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实例,为全国国有林场改革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目前,毕节市林业局正在重点推进以油用牡丹、核桃、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鲜果产业,林下经济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以及珍贵用材树种产业“六大产业”发展,在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同时,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