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探究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探究的定义

篇1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从减少碳的排放量到推崇新能源,从新型电脑的问世到智能手机的普及……人类的生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改变,这些改变来源于科技。但是,科学却没有深入到当代文学方面,文学领域的作品不多,小学语文中关于科学文艺的内容更少,在这方面,对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无明确要求,往往是带少年儿童去科技馆参观一下就算是科学教育了,这种状况亟待解决。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的科学文艺行业缺少的是人才储备。文艺工作者应该去了解前沿科技,将科学技术与文学创作结合在一起,创造科学文艺,应将科学与文艺相结合,创作出受读者?g迎的文学作品。北师大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科幻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项目,这为小学语文教师提高科学素养、增强教学魅力提供了很大帮助。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亟须普及小学科学文艺知识

日前,国务院下发了一系列关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能力建设。这一纲要的提出,可以有效增加全民对科学的认知,提高科学知识利用率,进一步改善全民生活水平;同时,全民利用科学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园,对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全民参与提高科学素质行动中,对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尤显重要。目前,我国各地区都将基础素质教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各地区普及小学科学课程,以纲要为宗旨,正确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科学文艺水平的策略

学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具备科学素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以及良好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形成自己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要走在公众科学素养的前面。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以及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具体来说是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素养。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转变。思想是一切问题的指挥棒,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明确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才能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完善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

在当今小学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过于看重自己的所教学科的知识积累,往往忽略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这样会导致自身的知识面比较狭隘。要想提高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首先要做的就是鼓励语文教师进行多学科的学习,以此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新课程的实施下,教师在充分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外,还要通过学习其他相关方面的内容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3.积极拓宽获取科学资源的渠道

篇2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实验不仅仅是为了验证规律,培养实验技能,还要让学生通过经历实验的过程,在科学学习上获取感性体会,同时,使实验中的分工、协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我以密度为例来说明如何上好初中物理概念课.

密度的概念是学生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密度的概念及其应用.“比值定义法”是定义物理概论的重要方法,非常重要.许多的物理概念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定义的,如用路程和时间之比定义 “速度”,用压力和受力面积之比定义 “压强”,用电压和电流之比定义 “电阻”……所以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围绕这一重点,组织学生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引导学生运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这一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密度”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这一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的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认识有新的拓展;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持的正确态度.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通过参与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的概论、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

通过密度概念的得出,渗透科学思维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以下机会:

1.独立观察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与分析归纳;

2.操作、尝试的机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四、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生活中识别物质的各种方法,然后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进行交流.估计学生找到的方法很多,如通过颜色、气味、硬度等等加以鉴别,从而使学生在新课伊始就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

2.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

展示四组图片:金条和铜条,有机玻璃和普通玻璃,银器和不锈钢制品,自来水和海水(可以用盐水代替).向学生提出问题,“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你识别这些物质呢”,结合学生的各种回答,引入识别物质的另一种方法——用密度鉴别物质.

(2)猜想与假设

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是否相等?再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质量是否相等?体积不同的同种物质,质量又会怎样呢、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层层深入,引出本节课要问的问题: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从以上猜想出发,取铜、铁、铝三组物体中的一组作为研究对象,各组物体的体积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先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或刻度尺测出它们的体积,再分别计算每个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各小组分别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同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共同收集证据.一是可以节省时间,二是可以获得多种物质的多组数据,三则可以加强全班学生的交流,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实验前,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分工要明确,要严格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要认真、细心,记录实验数据要认真等.

(5)交流与合作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启发学生发表见解,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归纳:

①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小___.

②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小___.

在以上归纳的基础上,引出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对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展开思考:

①实验结论与生活经验有没有冲突?

②你是怎样把实验数据和结论联系在一起的?

③实验过程中哪些做法影响结论的可靠性?

④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哪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⑤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新的问题?

对以上问题的思考,能够强化学生对整个探究过程的体验与认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反馈练习

(1)阅读表格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STS 练习:体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探究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突出对所研究问题的思考过程.

在本节密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概念,教师仅仅是学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教学后记:本节密度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程序可以归纳为:设置实验,创设情境——感性认识,探究分析——上升理论.

一、设置实验,创设情境

学习情境应该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实验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二、感性认识,探究分析

这一过程包括实验的设计、操作、观察、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是本节的核心内容.

首先,让学生按照设计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接下来,各组学生交流、汇总数据.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从表格中获取信息:不同物质的单位体积中所含质量不同,相同物质的单位体积中所含质量相同,这是物质的一种固有特性.

篇3

关键词:探究 数学名词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45-01

对于在中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数学名词,教师应该去探究其词源,某个数学名词是怎样产生、发展的,有何含义,这些问题具有探究价值,对教学也有意义。倘若不去了解这些数学名词的由来,对于一名中学数学教师而言,这是有欠缺的。

一、几个典型数学名词的由来

中学数学中有一些典型的数学名词,学生开始大都会感到疑惑:“为何会叫这样的名称?”于是,他们去问老师,有些老师可能会说:“这是规定的,没什么理由。”学生只能似懂非懂的带着疑问走开。例如,“幂”这个词,一个数的n次乘积为什么要用幂这么个古怪的词?无理数就是毫无道理的数吗?“几何”二字源于何处,它有何特别含义?所有这些问题,教师都应作深入了解。

(一)幂。幂的古体字是冖,《说文》:“从一,下垂也。”它的繁体字是幂,原义是遮盖东西用的布,后来衍义为面积,刘歆用幂这个词表示面积。《九章算术》方田章刘徽注:“凡广纵相乘谓之幂。”后来又广义为多次乘方的结果,如元代朱世杰《算学启蒙》总括:“自相乘之曰幂”。我们现在定义为幂函数,源于此。

(二)有理数和无理数。李善兰译《几何原本》后九卷时把有理数、无理数分别译为有等几何、无等几何(相当于可公度量与不可公度量)。《几何原本》中就有:“两几何(量)相比,若为两数相比(可公度)则为有等几何”;“两几何(量)相比,若非两数相比(不可公度),则为无等几何”。拉丁文中用ratio,rationalis表达,ratio除了有“比”的意义外,还有“理由”的意思。Rationalis由ratio派生出来,它的意义是“可比的”,同时又有“有理(合乎情理)的”的含义。由此可见,李善兰的译法是符合原意的,使概念命名照顾含义,这是下了苦功的。但后来,前者逐渐被人遗忘,只剩下“有理的”、“合理的”的意思。例如,华蘅芳译《代数术》,把rational,irrational 分别译为有理、无理,使名词、概念二者不能合拍。却从此,有理数和无理数就一直被沿用至今。

(三)几何。“几何”二字是究竟源自何处?在汉语里,“几何”本来是多少、若干的意思,这种说法自古就有。如曹操《短歌行》里“尔居徒几何?”中的“几何”就是多少的意思。《九章算术》二百多个问题,几乎都用“几何”结尾,如“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也是多少的意思。所以,利玛窦、徐光启在翻译《几何原本》时,用“几何”来译magnitudo是恰当的,magnitudo就是“大小”的意思。但是,如果把它作为书名或一个学科的名称,这就需要再斟酌。因为,《原本》里还包含有算术、代数的知识,如Ⅶ―X卷是数论。这就和欧洲文字geometria(狭义指几何,广义指数学全体)相近。利玛窦就用这个字作为书名,音译成几何。但是,在汉语里,几何二字没有这个含义。要用作书名,必须重新定义。因此,利、徐译本在第一卷之首给出定义:“凡论几何,先从一点始,自点引之为线,线展为面,面积为体,是名三度。”这句话原书是没有的,纯粹是利、徐的发明。不过,原来的含义并未废除。于是,“几何”二字具有双重含义,一直沿用至今。

二、探究典型数学名词的意义

教师讲解典型数学名词的缘由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使学生受到教育、获得启示。

(一)帮助理解相关概念。概念、词语、定义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首先依赖于对词语和定义的理解。一般而言,不管是自创还是从外国引入的数学概念,我们的先辈们都尽量做到概念、词语、定义三者有机统一。例如,平行四边形、向量、积分等词,词简意赅,可以顾名思义。不过,有些词的含义经过发展变化,就很难做到“顾名思义”了。例如,许多学生在学习“幂函数”时会感到困惑,什么是“幂”?为何把称为“幂函数”?这些困惑影响学生对这个概念的深入理解。事实上,直到念大学时,笔者才真正查证并理解了“幂”这个词的含义。于是,笔者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中学数学教学是否应关注其人文性?”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不仅应关注数学的科学价值,而且也应关注其文化价值。例如,教师在讲幂函数概念时,需要“咬文嚼字”,向学生讲解幂的含义的发展,这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幂函数概念大有裨益。同时,教师能讲出令学生信服的道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像无理数、虚数和自然数这些翻译的“舶来”概念,如果我们能寻根究源、追溯更原始的外语词源,学生也较易理解相关概念,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讲解数学名词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哪些数学名词是我国学者独创的,数学词汇中有些是从外国引入的,有些是我国固有的。对于“舶来”的数学名词,要引导学生体会汉语的美和优越性。因为,从外国引入的新数学概念,汉语全是意译,这种做法是让国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而对于我国学者独创的名词,例如幂、方程、通分、负数等等,教师应当如数家珍,津津乐道。此外,我国的数学名词也有流到外国,特别是邻国日本,被日本全盘接受,这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重要的内容。另一方面,讲解数学名词,可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先辈造词的艰辛。他们翻译外来数学概念时,通常是在已有的汉语词汇中寻章摘句,选择比较,推敲琢磨,才留给我们许多很好的数学名词,让学习者能顺利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例如,李善兰把“无理数”译成“无等几何”,使之符合原意,概念命名照顾了含义,这需要下很大苦功。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教师更应对教学上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探究,不要想当然。例如,反函数为何要对调中的字母,把它改写成呢?其中的实质原因是什么?类似的问题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上具有探究意识,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也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徐品方.张红,数学符号史[M].科学出版社,2006,9.

[2]徐品方.张红,宁锐,中学数学简史[M].科学出版社,2007,4.

篇4

关键词:农业院校;微积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123-2

0 引言

众所周知,传授知识是教育的核心。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农业院校如何上好数学课程,如何提升教学效果,成为每个农业院校数学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基于农业院校的微积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营造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助的课堂,因为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现以“极限”的教学活动为例,浅谈采用“感知情趣―探究总结―巩固梳理”的“35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1 课堂设计

极限是微积分中的基础概念,本科微积分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如函数的连续性、导数、微分、积分等都是借助于极限来定义的。同时极限是本科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极限简单地分割成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两部分,在定义介绍时又要讲解单点处极限、无穷远处极限、左右极限等概念,这些概念比较抽象,对于大部分普通农业院校的学生在学时的课堂教学中感到很难理解,十分吃力,导致对他们无法及时掌1握极限,甚至使他们对微积分后续教学内容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本节教学活动能否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保证每一位学生有兴趣去思考极限、观察极限、理解极限,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本节教学内容的关键。我们设计首先通过简单地生活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组织学生尝试解答疑问,再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得出结论,最后通过练习反馈,提升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要求。

2 教学过程

2.1 感知情趣,导出课程

首先进行情景引入,例如教师向学生介绍“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诡辩内容。然后要求学生讨论诡辩是否正确,为什么。组织学生思考、回答、相互评价,然后教师再引导分析。当有的同学提到了极限,引导学生思考极限是什么。通过引导让学生对数列极限有一个形象化的了解。最后向学生介绍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引导学生讨论 “万世不竭”的含义,使学生加强数列极限的理解。

2.2 探究总结,深入课程

教师向学生介绍 “割圆求周”的方法,现场模拟割圆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无穷数列的变化趋势”,加深学生对“变化趋势”、“无限接近”、“极限”等感性的认识。组织学生归纳出数列极限的直观描述性定义,总结其数学思想。

组织学生讨论无穷数列{},{},{}的变化趋势及共性特征。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可以用研究函数值的变化趋势的观点来研究无穷数列,从而体会发现数列极限的过程。引导学生讨论当n无限增大时,上述数列趋近常数的方式有哪几种类型,是否每个无穷数列都有极限。

接着,以数列{}为例,提出问题: 根据数列极限的直观描述性定义,这个数列的极限是1,为什么不说这个数列的项无限地趋近于0.99999999999。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描述性定义虽然通俗易懂但不精确,科学的极限定义必须超越直观与想象,并在运算和推理论证中具有可操作性,这时引导学生将“无限增大”、“无限接近”等定性描述进行定量刻画,由数列极限的直观描述性定义过渡到严格定义,形成极限的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可用这两点对应的数值之差的绝对值来表示,从而将接近程度与绝对值联系到一起。引导学生将“无限接近”转化成“距离无限减小”,再把“距离无限减小”严格化。

组织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阅读提示阅读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对于极限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与之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导出探究内容――如何找到极限,都有哪些极限,有何区别,“收敛”该如何理解。组织讨论如何用数列极限定义证明=1,引导学生思考欲证明极限存在需要满足什么样地关系式,又该如何找到N。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数列{}和函数f(x)=在无穷远点的区别和联系的讨论,思考无穷远点处的函数极限的定义;通过函数f(x)=x在无穷远点处和原点处的区别和联系的讨论,思考单点处的函数极限的定义;通过函数f(x)=在x分别从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趋近原点处的区别和联系的讨论思考函数的左右极限的定义,并将其扩展到

f(x)和f(x)。

2.3 巩固梳理,归纳课程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生讨论(x1)和f(x)=1+x2 x≤0

2x x>0(x0)的极限计算,并由有思路的同学讲解,都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提示或讲解。再通过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矫正。通过探索开放性练习:试说出满足an=2的几个数列。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对自己进行小结和评价。

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归纳本次课程所学的知识,总结自己的收获。

3 特点和流程

本次课程是“感知情趣―探究总结―巩固梳理”的“35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典型课例,充分体现了该模式的突出特点:以兴趣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手段,以目标为中心,以问题为线索,以能力为目的。用较少的学时完成适量的教学内容,减轻农业院校学生学习负担。

从本次课程中也能清晰地看出“感知情趣―探究总结―巩固梳理”的“35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如图1所示。

4 小结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这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探究问题,为后续展开做铺垫。能否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是关键所在。其次,针对提出的疑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最后教师通过反馈练习,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矫正。

当然这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很多缺陷,比如多种教学手段如何灵活运用,各个环节时间如何分配,100人的大课堂如何进行等,这些问题还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探索解决。

参 考 文 献

[1] 路文.关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28(2):33-34.

[2] 余佩,白伟伟.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例[J].软件导刊,2013(9):180-182.

[3] 李玉婷,“35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4:22-31.

篇5

一、探究的真与假

真正的探究有一定的形式但并不强调过程的完整,其核心本质是自主解决问题,其结果是学生通过探究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构建. 但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表现探究的形而忽略探究的质,往往把高中学生婴儿化,以致学生早就理解掌握的问题还进行不必要的讨论和探究,这就是典型的假探究,是有探究的外形而没有探究本质的表面现象.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知识、方法和生活的贴近为探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怎样才能组织起真正的探究式教学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1. 探究教学要有适当的形式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像“数学家”一样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的教学活动. 它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情景—探究—建构”、 “情景—问题—探究”和“情景—问题—探究—开发”等教学模式.

案例1 函数单调性探究片段

师:我们已经学过反比例函数y=,可以由图象判断它的减区间,请你们画出其图象观察.

(学生动手很快就画出了其函数的图象)

师:请描述这个函数的单调区间和单调性.

生:在(-∞,0)、(0,+∞)上是减函数.

师:请证明得到的结论.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也有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逻辑证明,但这些不是基于学生自然合理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析和拓展结果以及对活动过程中进行反思和概括的自觉运用,各种推理的运用不是自主的,而是零碎的,因此这种探究活动是有形式但是没有突出其本质.

2. 真正的探究需要有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核心本质

要摈弃徒有形式的“假探究”,走向“真探究”,这就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在自主的探究过程中产生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都经过自身足够强度的思维. 如有些教师在公开课时,情境设计问题提出都很到位,而在教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时,学生在翻书寻找答案,任由学生拿书上的原话来糊弄,师生亦步亦趋把探究这场戏表演完毕. 对学生过于放松其实是放纵学生偷懒逃避思考. 这种只有探究的形式而没有充分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就不是真正的探究;又如实际的操作有时会遇到学生无法完成某一步骤,教师为了赶进度,把本来该让学生说的自己说了,该让学生做的自己做了,把各个步骤时间压缩,或者本应让学生自主完成的却拼命把思路往自己想说的话上引,一旦学生猜出就表扬学生,说远了就赶紧制止. 学生的探究活动变成猜测、迎合教师意图,失去思维独立性和失去思维能力. 这样的探究活动丢失了探究性学习强调自主性的基本内核,是一种异化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驯服了的探究性学习”. 教师过度控制“结构化”的探究减少了学生犯错误、走弯路、“浪费”时间的概率,同时也剥夺了学生从错误、挫折和弯路中学习的机会. 这样的形式空壳和表面的严格要求造成能力目标无法达成,更严重的是情感价值观目标丧失,会让学生误解科学和科学方法. 所以真正的探究是让学生有自主解决问题的本质,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其推理能力. 如案例1中的探究活动可以改进为:①用教材中的例子:物理学中的波义耳定律p=(k是常数)告诉我们,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V体积减少时,压强p就增大,试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 然后顺势提出问题,这个反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那么反比例函数y=(k是非零常数)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如何?(学生可能提出不合理猜想)引导学生选择合理例子(如函数y=)并研究其单调性;(在适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然提出问题)②怎样研究函数y=的单调性?(确定定义域、画图象、找规律、根据定义证明)这样的探究就是真正自主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真正的探究并不强调过程的完整性

有些教师以为探究式教学就该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因而对课堂探究耗时、耗力又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望而生畏,认为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讲. 其实,如果无法完成完整的探究活动,可以进行局部的探究. 所谓的局部探究所指的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围绕某个小专题或者是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从一堂课中拿出5~10分钟时间,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用自我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体验过程,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这样的局部探究小巧、灵活,容易操作,学生乐学.

二、探究的正与偏

优质的探究活动需要有良好的探究目的,要有准确的探究方向,引导学生探究应该探究的问题,而不能偏离方向探究不必探究、不适合探究、不值得探究的问题,并且探究要上升到内部的数学思维操作层面.

案例2 学习椭圆探究片段

篇6

1 物理概念教学方式

物理学是概念性很强的一门自然科学。学习物理,关键在于掌握物理概念。概念理解得如何从根本上决定了物理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指导物理概念的学习应使学生重视掌握下列环节和学习方法:

1.1 引导学生认知定向。

在感知物理现象、建立物理表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使其认知活动指向确定的方向。认知定向就是要让学生明确引人这一物理概念的目的,搞清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

1.2 指导学生找出事物的共同特征。

找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共同特征,一般运用归类和概括两种不同的方式。

1.3 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

多数物理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对于这些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的学习,必须在找出有关事物共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进一步抓住共同特征所反映的本质物理属性。

1.4 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定义。

在抽象出一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后,就要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对该特征或属性进行表达,即给出概念的定义。指导概念学习时,就要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定义。

1.5 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

一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定义背得滚瓜烂熟,却并不理解概念所反映的物理本质属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定义物理概念前缺乏必要的感知、表象、认知定向、找出共同特征、抓住本质属性等认知环节。另一方面是在定义物理概念后没有回过头来对概念进行深人理解。

2 物理实验的教学方式

遵循“参与、探究、求实”原则的实验教学方式。学生在实验活动中获得的结论不能视而不见,但过程却更为重要。强调探究过程,就要特别关注学生获得未知的体验和探究未知的经历。当然,探究过程意味着学生可能会面临问题和困惑,甚至挫折和失败,可能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然而这是学生生存、发展所必须的,避免不了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景,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把参与、发现、探究等活动突显出来,使实验过程成为科学实验的过程(尽管是简单层次的),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 物理规律的教学方式

整个中学物理是以为数不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为主干而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其中物理概念是基石,物理规律(包括物理定律、定理、原理、法则、公式等)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各物理概念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指导物理规律的学习,要注意使学生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3.1 明确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研究方法和过程。

物理规律是以一定的物理事实为依据,因此,学生学习物理规律也必须在认识、分析和研究有关物理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指导物理规律学习,一定要使学生明确建立规律的事实依据,研究规律的方法,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3.2 明确规律的物理意义及其表述中学阶段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一般都要用文字语言加以表达。指导物理规律的学习,要使学生真正理解规律文字表达的真正含义,决不可死记硬背结论。

3.3 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

任何物理规律总是在一定范围内发现的,在一定条件下推理或归纳得到的,并在有限的区域内被检验的。指导学习物理规律,注意使学生明确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地运用规律去研究和解决问题、避免乱用规律、乱套公式的现象。

3.4 明确物理规律与有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间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规律总是与一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联系在一起的。指导学习这些规律时,既要强调各自本身的意义,也要强调它们间的联系,使学生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4 解答物理习题教学方式

解答物理习题是物理应用的主要方式,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文字语言,物理习题可以方便、集中、大量地把物理情境和要思考的问题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有效而迅速地学会运用物理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实际应用做好必要的准备。指导学生解答物理习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4.1 使学生明确解答物理习题的关键环节:识别物理现象、分析物理过程、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讨论验证结果。

4.2 使学生明确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思路。

所谓解题思路,就是解答物理习题时的思考路线。物理习题千变万化,不可能有一种统一不变的解答方法,但是,掌握了解题的基本思路就如同找到了开启这种千变万化的“锁”的“钥匙”。一般而言,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思路有顺推法和逆推法。

4.3 使学生掌握解答物理习题的常用方法。

① 理想模型化方法。指导学生用理想模型化方法解答物理习题必须使学生首先明确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的状态,将研究对象视为适当的理想模型;其次明确研究对象状态变化的过程,将其视为适当的模型。然后根据研究对象所处的条件,找出这些理想模型所遵循的规律,方可顺利解答。

② 等效代替法。等效代替法是解答物理习题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等效变换可以使一些物理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③ 近似处理法。近似处理法的实质是摒弃次要因素,揭示和突出物理现象的本质,从而使物理问题化繁为简的方法。

④ 分析法和综合法。

篇7

关键词: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是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研究和编写的,2001年秋季起已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大连等地实验。全书共分上、下两册,分别供三年制初中第三学年或四年制初中第三、四学年试用。

这套化学教材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力求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并反映化学的新进展及其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上册在试用过程中反映良好。下册也已经研究、编写完毕,并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将继续供应。现将下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的特点作以下说明。

一、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使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活性、实用性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要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教材在选材时必须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和认知规律,以及对科学过程的感受,精心处理好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关系,不过分强调知识间的逻辑顺序和概念的严密性。

例如,新教材安排教学内容如下: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新教材将金属和金属材料安排在第八单元,就是因为金属和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这样安排目的是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完上册教材的基础上,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又如,新教材中除去织物上污渍的方法、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和氮肥的简易鉴别等与生活和生产联系密切的内容,都是从生活性、实用性和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的角度考虑编写的。这样既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在实际中解决一些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不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例如,教材中对于“酸”和“碱”定义的处理,不像过去那样,一开始就对“酸”和“碱”下严格的定义,而是先介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得出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然后从分析为什么酸和碱分别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角度,去剖析酸和碱的本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这种从具体到一般的处理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接受。

二、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加强探究的力度,精心创设探究的情境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我国当前科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重复练习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的探究性学习。为什么倡导探究性学习?这是由科学教育的目的和儿童认识事物的过程所决定的。

首先,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然和理解自然,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通过科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初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体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等方面具有其他学习方式(如授受式,指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8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本文认为随着中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化,探究式教学方法必将成为新课改的有效途径和

手段。

一、探究式教学基本思想

探究式教学思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1909年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上,杜威对传统科学教育批判时指出教育注重的是学习的研究过程与方法,而不仅仅是获取大量的知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杜威提倡“从经验中学”“从做中学”。1950~1960年期间,美国掀起了“教育现代化运动”,其中主要观点是提倡重视科学知识的结构,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和学习。1961年施瓦布明却提出“探究学习”。此观点认为教师应设用探究的方法呈现科学知识,学生应当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科学知识。至此,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教育发展和改革中有影响的教学方法。

《辞海》中给探究下的定义是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又依据《牛津词典》,给探究定义为:求索知识或信息活动,搜集、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提问质疑的活动。结合以上观点和笔者在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经验,我们给探究式教学界定为:“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性和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价值观的学习活动。”此种观念的界定被大多数教育者所接受。

探究式教学是让学生在语言科学探究的活动中,通过经历与语言科学教育工作者进行语言科学研究时的类似过程,学习语言科学知识和技能,体验语言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语言科学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英语语言科学素养和精神。

二、英语课堂上运用探究式教学注意事项

1.课堂上应设置有利于探究的情境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比较艰苦的思维劳动,并且有很大情、意、行相关联的学习方式,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和各种条件的配合,笔者在课堂上常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用直观的物体和形象的动作表演进行单词教学。例如,我指着自己的头、耳、眼、嘴等说:“head,ear,eye,mouth”,对一些难找到的物体可以画简笔画,如 [P] 就是“No Parking”的意思。二是利用课堂实际进行句型教学。如,在讲解自我介绍的英语表达法时,就可以邀请两位学生上讲台相互介绍说:“This is Lian,my best friend”。再如,打电话用语中:“我是……”,同学们常用“I’m...”,此时就可以设置模拟情景,两位同学在讲台上这样说:“Hello!What is that?This is Zhanghua Speaking.”这样就把抽象的知识回归到生活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要适当

在英语课堂中探究式教学不是让学生处于一种一盘散沙、随心所欲、盲目尝试的混乱状态,而要教师适当的引导。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体验“创新”。例如,在学习“电视节目”一课时,我们就可以探索学生对一些类似话题的看法: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ilm?Oh!It’s very Wonderful.Oh!I don’t like it and I can’t stand it,这样就能使学生成为“探索的思想家”。二是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探究中回归生活。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知、情、意、行是内在相关联的,而不是孤立的。因此,我常在课堂上根据情景要求让学生做动作。比如,在学习weak,high,deep,long等,我会想到strong,fat,short这些近反义词,我先在台上做形象生动的动作师范它们的意义,后请同学用手势演示出来,一边做,一边读单词,把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机整合起来。

3.要依实际设置探究教学过程

笔者认为,这一环节是英语探究性教学中的前提,应该这样来做;首先是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知识经验来确定探究课题,如果是教材重难点,学生年龄小,主要是形象思维,那么应将知识点分解得细一些,探究环节少一些,教师动用资源多一些。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知识、个体能力的差异,对于能力强、心理成熟的学生,可以逐步增加探究的环节,加深探究的难度,培养他们抽象的逻辑思维结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概念;物理教学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说整个物理就是由无数个概念有机组成的。《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学习物理概念,不仅仅是为了学到一些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学到探索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的精神。因此,要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

本文结合对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的电场强度概念教学的设计,谈谈教师应怎样落实概念教学的新课程理念。

1 教师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合理化问题进行研究

精心设计情景和矛盾事件(来源于生活生产现象、实验、视频等),能激起学生对自己原先的态度、目标及知识的挑战,从而引发真正的探究兴趣。创设概念教学的情境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杨振宁说过“让学生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要面对原始的问题。”物理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对于感性认识丰富,理性认识较薄弱的中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如果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去创设恰当的“境”,激发学生的“情”,不仅能帮助学生的认识比较容易地进入概念,而且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好奇转变为兴趣爱好,由兴趣爱好转变为对物理概念知识的渴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新奇、积极的心态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明确要研究的问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电场强度的概念教学中通过演示试验来创设情景:检验电荷q放在带电球体Q产生的电场中的不同点,学生看到q所受的电场力F不同,让学生感到电场有强弱之分。q受电场力F越大,我们就说那一点电场越强。教师随即提出,“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电场强弱.这个物理量怎样定义.” 教师作好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发现了问题。这样用情景引入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很好地激发他们好奇的心理,为接下来的探究作好了准备。

2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探究问题,形成概念

学生在探究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要解决多个问题的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探究问题,即“实验归纳”或“理论演绎”,并在探究过程中恰当地体现科学探究的要素,灵活设计和安排学生的猜想、计划、操作、推证、评价、交流等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探究-建构”过程,不宜一味地强求探究模式的完整。对科学问题的研究要重视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探讨,这对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掌握更牢固、更持久。教师鼓励学生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尝试给有关的概念下一个恰当的定义。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物理素质,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得当,很多概念的定义,学生基本能归纳准确。例如:在电场强度的教学中,接下来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检验电荷q放在带电球体Q产生的电场中的不同点受的电场力F不同,是否可用电场力F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学生思考后,教师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改变演示试验:电量不同的q放在带电球体Q产生的电场中的同一点受的电场力F也不同,而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弱应该是确定的,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不能用电场力F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学生思维受阻,亟待解决,兴趣高涨,可让他们讨论争辩,进行思维加工。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已知将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的A点受的电场力F,若将电量为2q的点电荷放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的A点受的电场力F′应为多大.学生根据点电荷库仑力公式容易得出,电场力F′为2F,学生不难看出点电荷q在点电荷Q电场中的A点受的电场力和其电量成正比,启发他们大胆猜想:电场的强弱能否用电场力和电量的比值来定义.

通过第一步的创设情境,让学生主观感受电场有强弱,通过第二步的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确电场力不能描述电场的强弱,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接下来试验探索:在带电球体Q产生的电场中,同一点放进检验电荷q,利用电荷均分方法定量改变检验电荷q的电量,记录电场力F的大小,观察F与q的关系。同理:选取电场中另一点来研究F与q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分析数据表明,电场中同一点F与q的比值为定值,不同点比值大反映力也大,电场越强。最后得出结论:检验电荷在电场中的某点受的电场力和其电量成正比,电场的强弱可用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和其电量q的比值来定义,叫做电场强度。

通过这样的程序教学,让学生体会一个物理概念产生的过程和怎么样给它下定义。使学生逐步领悟物理学中概念产生的特点,同时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例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各种力,动量,动能,磁感强度,电势等物理概念的教学都可以这样来教学,采用先引导,后由学生自己对物理概念定义,然后逐步完善。

3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够互相倾听,明白别人对问题的不同解释,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在相互表达与倾听中,让学生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清晰化、外显化,促进反思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在讨论中互相质疑,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引发认知的冲突,深化、修正自己的认识,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讨论与交流使概念更清晰,在讨论中使学生相互启发,不断纠正错误,直至得出完整、准确的定义。例如:在电场强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通过对电场强弱的探究,请同学们讨论哪些地方你认为还不够清晰.你对此有何建议.请同学们交流今天的收获,为你们今后概念的学习有哪些启发.各小组进行交流,总结学到的知识、方法,及对成功与失败的感受……。

4 巧设练习题目,充分理解概念

为了巩固、深化和活化对概念的理解,完成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在此环节,教师从多角度提问,让学生判断,或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阶梯式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概念。针对“电场强度”的概念,可利用下列问题进行讨论,在真空中O点放一个点电荷Q=+1.0×10-9C,直线MN通过O点,OM的距离r=30 cm,M点放一个点电荷q=-1.0×10-10C,如图,求:

(1)q在M点受到的作用力。

(2)M点的场强。

(3)拿走q后M点的场强。

(4)M、N两点的场强哪点大.

这样逐步使学生懂得掌握概念靠“记”是不够的,理解才是掌握概念的关键。促使他们会思考、爱思考、直至勤思考。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辅之各种教学手段,使概念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如此方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概念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通过启迪和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证明,要想很好地贯彻新课标的有关精神,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下,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的角色的转变,我们的课堂概念教学才会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产生质的飞跃,才能保证物理概念教学始终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篇10

由于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强化科学方法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现阶段的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科学方法的意义以及实际应用情况均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科学方法的应用。首先叙述了科学方法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将科学方法运用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意义,最后说明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科学方法的应用实践。此研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科学

所谓的科学方法教育,就是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思想以及手段,有针对性地传授科学研究方法,用科学方法训练学生,在培养其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科学素养。生物实验的展开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支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应当对科学方法教育给予高度重视,为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建立科学体系奠定基础。

一、科学方法的定义

“科学方法”的定义较为广泛,并且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其含义也在持续丰富发展。有些学者认为,所谓的科学方法即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为了处理某一实际问题从实践或者是理论上采用的方法及手段的总和,也是人们了解客观世界的主要工具。现阶段,关于“科学方法”最为系统全面的定义是,人类在科学研究以及实践活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方法以及操作方式。[1]

二、将科学方法运用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一)对学生的学习技能及学习方法产生影响

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了解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同时,还应当熟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分析方式。学生在掌握了科学方法之后,可以快速找到思考的方向,明白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快速解决实际问题。

(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产生影响

在生物学的实验之中,学生需通过观察、假设、实验以及分析等基本方式,处理生物学方面的问题,并且得出实验结论。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当中,倘若可将这些方法提炼出来,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总结中发现问题所在,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对学生世界观的树立产生影响

生物实验从观察到具体的操作,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性材料,然后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以及归纳等思维方式获取理性知识,再从实践当中检测认识的正确性。学生可以通过生物实验建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观点,同时也可以领会到人脑的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了解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哲学思想。[2]

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科学方法的应用实践

(一)观察法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首先,应当清楚观察目标是什么。在必修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以及蛋白质的鉴定”的教学过程中,第一步需了解实验原理,让学生知道本实验是利用颜色的反应来鉴定脂肪、还原糖以及蛋白质的,观察的实验目标是各种不同的颜色。脂肪+苏丹Ⅲ→橘黄色,淀粉+碘液→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在此验证性的实验中,学生唯有在明确了这些观察目标之后,才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结果的颜色来确定实验成败。在实验的实际操作中也需要细致观察,并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存在区别;其次是二者的配置过程也存在区别,菲林试剂是把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待测溶液之中进行检测,而双缩脲试剂是待测中加入氢氧化钠融合,在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硫酸铜溶液。再次是反应条件不同,在检测还原糖的过程中,加入菲林试剂之后,必须用水浴加热。最后一点是颜色的转变过程,在检测还原糖的实验之中,溶液颜色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淡蓝色→棕色→砖红色。以上几点均为考查的要点,学生需要通过自身的观察去发现,这样更容易理解。

(二)探究实验设计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研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掉效果”是选修一当中的一个课题,与广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设计探究实验时,确定好“探究何种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效果最理想”的课题,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实验的思路是在不同的温度下,研究洗衣粉的去污能力,通过去污能力的强弱来确定洗衣粉的理想温度。实验过程的设计是重中之重,此实验过程和必修一实验“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存在许多共同点,所以可以让学生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步骤。在此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控制好变量,搅拌时间、污渍种类以及搅拌力度均需一致。在得出实验结果之后,与之前所做的假设进行对比,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讨论。

四、结语

在生物教学领域,生物实验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将科学方法教育应用于生物实验教学当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教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综合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生物实验教学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作者:熊恩娟 单位: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