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8: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篇1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文化冲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对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1.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1.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做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1.4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自己的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有哪些主要原因。

2.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篇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方式及产物,本身就具有很多超地域和超时代的共通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交通、通讯、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及影响之深为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增多、差异减少将是必然的大趋势。怎样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因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民族信仰的不同而造成理解的困难乃至失误,是语言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的,要求语言工作者对源语言和目的语都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深的文化底蕴。

文化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一种历史进程反映人类的文明程度;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社会的发展情况;是一种生活方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一种民族现象,反映民族的独特风格。在对文化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本国文化并穿梭于他国文化,争取做到“双面手”甚至“多面手”。

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语言差异

语言常常被认为是映射文化的一面镜子,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着差异;同一种语言在意思上和表达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语言本身可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制度。如果在国际上语言使用不恰当,就会造成歧义,引起误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的英文名字由friendlies更名为FUWA,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一,在其发音上,friendlies与friendless(没有朋友)发音雷同容易造成误解;其二,在单词读音上会认为friendlies=friend(朋友)+Lies(撒谎)会产生歧义。

2.思考方式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

3.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念的不同表现在人们对时间观念的差异方面。中国文化认为冬去舂来,周而复始,昼夜更迭,季节交替,是一种环形的运动状态,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做事慢慢来,因此常常向后看,立足于历史。语言中许多都是慢字当头:慢走,慢用,慢慢欣赏,慢慢来等等。中国人总是与过去的老朋友保持长久的联系,认为老朋友是他过去的历史人脉,中国文化中还有一种倾向,相信轮回,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认为这辈人可以为下辈人积德行善。

西方文化认为时间是一切事物的吞噬者,它是一种线性单项持续运动,根据犹太一基督教的传说,事件不是圆形的周而复始的运动,它是有始有终的。线性使西方人总觉得时间一去不复返因而有着强烈的紧缺意识。这种紧缺意识使西方人凡事向前看,一切着眼于未来,他们的意识中多是展望未来,认为“如果我们做事就过去和现在进行争论的话,那我们就没有未来了。”

4.个人隐私差异

对西方人来说,他们从不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o you make?Are you married?等谈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情况等个人隐私问题,以示对对方的尊敬。西方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但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吗?”“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若西方人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等话语,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这是不礼貌的。而中国人见面三分熟,在半小时内,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状况便了解得清清楚楚。这又是双方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西方人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让别人干预。而中国人千百年来住在一个村庄里,离得近,接触得多,个人生活或私事很难不被人知道或干预。再加上中国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认为个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体的事,故而他们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苫辣,别人也愿坦诚相告。

5.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民族里,它的文化意义是不同的。例如:“牛”和“cow”。“牛”在西方的概念里,是必须在主人的吆喝声中做苦力的,因此常常比喻人的笨拙。如“COW”有“肥胖者、难看”的意思,“calf”有“呆头呆脑的年轻人”意思。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战国起就发明了“牛犁”,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农耕”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因此便有了“牛劲”、“牛气”、“牛性”等等。“牛”在中国人眼中象征着勤劳。“老黄牛”比喻勤勤恳恳,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人。“老黄牛精神”指甘愿自我牺牲奉献的人的思想品质。“牛”也象征着固执倔犟。像歇后语“过了河的牛尾巴――拉也不回头”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6.风俗习惯差异

各国不同的风俗习惯必然造成文化意义的不同。风俗习惯是某个地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涉及范围很广,包括该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

以中西方颜色习俗为例。“红”,它的理性义是“像鲜血一样的颜色”。在汉语中,它是“成功\顺利\喜庆”的颜色。而英语中的“红”则恰好相反,一般多表示“危险,愤怒,极端和犯罪”,如“red alert”红色警报,“red flag”危险的信号灯。四川牌的榨菜因为在包装上印有“红旗”,销售受到了阻滞,而中国的著名喜剧“红灯记”如直译为“The Red Lantern”,那么西方读者一定会大惑不解,因为国外的“red lantern”是妓院的意思。

篇3

【关键词】 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文化大师霍夫斯坦特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而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实际上是语言的交融及文化整合过程。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可以尽可能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消除国际交流中的误解,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称谓用语文化差异、问候语文化差异、社交礼仪差异、价值观等方面解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影响的表现

1、称谓用语文化差异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正确运用称呼语,关系着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在西方家庭中,子女可以直接称呼父母的名字。而且英美命名文化还有一种习俗,用祖父母或父母的名字给孩子命名,以表记念。西方人中还有少数人用名人的名字给自己的孩子命名,也不会引起麻烦,反而引以为豪。而在中国,子女不能叫父母的名字, 而且忌讳晚辈的名字与长辈的相同,或者有同音字、谐音字也不行。这样起名,会被认为是不尊敬长辈的行为。至于使用伟人、名人的名字的更为少见,人们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西方,公司里,不论你的职务高低,都可以直呼上司的名字。只有少数官衔可作称呼语,不像汉语用头衔称呼那样的普遍。例如:President(总统)、Governor(州长、总督)、Ambassador(大使)、Minister(部长)、Mayor(市长)等。但是在中国,,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下属称呼上司时,通常要带上官衔。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中西方文化差异。西方人重视个性与平等,不太重视等级和权威。西方哲学家也讲究个体本位文化。认为每个人都有他的自然权利、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很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观点是和他们的经济特点相关的。在西方,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称呼对方时,就直呼其名。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的特点情况正好相悖。“中国文化以群体为中心,强调个人在群体中的适当地位和适当的生活方式”。这是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强调社会和集体精神,崇尚相互依存,而非相互独立。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里, “长幼有序,贵贱分明”等传统礼仪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称呼有着严格的区别。如果把西方的称呼模式用在中国人身上,就会被认为是不合乎情理,没有教养的。

2、问候语文化差异

西方人见面时,彼此问候语通常为: “Hello, how are you?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见面问候语通常为:“你去哪里?你吃饭了吗?”中国人的问候语让西方人觉得很诧异。而在中国文化中的问候语“你去哪里?”,这只是中国人见面彼此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即使对方答非所问也不会计较,只是一个表示友好和礼貌的问候。并不期待着一个相应真实的回答。但在西方人看来,“你去哪里?中国人有干涉别人行动自由之嫌疑。“你吃饭了吗?” 误解为是想请对方吃饭才说这样的话。同样,西方人用:“How are you?”作为问候语,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你的近况很关心,也只是一种表示礼貌的问候的方式。中西问候方式的功能是一样的,但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所以问候语的使用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3、社交礼仪上的差异

在做客的礼节中,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会产生理解失误和文化碰撞。中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向来是热情好客的。古语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能说明这一点。主人们常常要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客人,却先谦虚的说:“不好意思,没有什么菜,请多见谅。”西方人听到这话,会不太高兴,既然没什么好菜,还请啥。餐桌上,主人会不停地向客人劝酒加菜,让客人多吃,以显示自己热情,根据中方的礼节,通常客人们宁可吃不饱,也要剩下一些饭菜,以表示自己已经吃饱喝足。当我们去朋友家做客时,可以预约,也可以不邀而至,一般都不会空手而去,带上准备的礼物。但是去西方人家里做客时,一定要提前预约好时间才去。冒然前去,这是很不礼貌的,受访者甚至会拒绝会晤。去做客时,在到达的时间上也有讲究。一般要准时到达或迟五分钟到达比较合适,比规定的时间早去或是晚去都是不礼貌的。若有事会耽搁一会到达,一定要电话通知主人。在邀请西方人做客时,准备食物的量一般以够吃为准,简简单单几道菜就可以,不需要菜肴满桌。也不要给客人强塞食物,劝酒夹菜的。另外,根据西方的礼节,客人应尽量吃完自己盘子里的食物,还要赞美主人准备的佳肴。如果客人送你礼物。应该当着客人的面打开并表示感谢。

由于中西各自特定文化的影响,在称赞方面,中西方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西方人乐于称赞别人,当受到别人称赞时,通常非常高兴,很乐意得到赞美,并说:“Thank you;而中国人自谦被看做一种很好的美德。对待称赞一般会说:“过奖或不敢当,做的还不够”。当别人夸奖:“You are very beautiful”时,东方女性与西方女性对这句话的反应反差很大。西方女性通常会变现的很高兴,并热情致谢,遵循了交际原则中的一致原则;而东方女性表现的非常含蓄,谦虚推辞,遵循了谦虚和谐的原则。

4、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中国有句成语叫“入乡随俗”。西方翻译为:“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意思是去一个地方要了解一个地方的禁忌。否则冒犯了别人,而自己却全然不知。东、西方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和委婉语。这些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在遵循礼貌原则基础上约定俗成的产物,因此学习外语者不能忽略它们。比如东、西方的文化中,一个“老”字可引起人们截然不同的反应。在中国,“老”代表着一种尊重和认可,表示此人很有经验、资历深厚或德高望重。比如“老师,老师傅,老医生,老先生,张老”等。而在西方,“老”常常是比较忌讳说的词,西方老人都忌讳“老”、怕“老”。美国的老人都不愿意被称为old people。人们常用委婉语senior people(年长的公民)来称呼他们。

三、结论

文化一词,虽然释义一样。但在中西方国家里,文化更多的表现为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因为“不同的文化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人们的言行举止都受着本国文化的制约。所以,要想正确地有效地交流,得体的运用语言,彼此了解对方的差异和文化特点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顾嘉祖,陆晟.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篇4

关键词:跨文化沟通;非语言交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279-02

跨文化(Cross-culture),指两种或多种不同文化交遇时的状态和现象,跨文化沟通(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个体之间的沟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沟通成为当今各个国家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交流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美国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跨文化沟通中,语言交际占交际行为的7%,而非语言交际,即指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所传递的信息则高达93%,非语言交际信息比语言交际信息更为真实和可靠,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活动、真实想法和价值观念,在跨文化沟通中起的作用更大。

一、跨文化沟通中的非语言交际差异

在跨文化沟通中,非语言交际会出现各种理解偏差使沟通受阻,因此需要对跨文化沟通中的非语言交际差异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非语言交际差异主要表现在体态语差异、副语言差异、客体语差异和环境语差异四个方面。

1 体态语差异

体态语言是社会个体同外界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全身或部分身体有意或无意中做出的各种表情和肢体动作。每一种表情、姿势和动作在不同文化和情景中都有不同含义。不同的身体语言可以表示相同的含义:同样表示自杀,在日本是用手模仿匕首刺向自己的腹部;在美国却是模仿手枪射向自己的太阳穴;而在中国则一般是低头吐舌模仿绳索吊死自己。相同的身体语言也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同样是“OK”的手势,美国表示顺利;日本表示金钱;法国表示零的符号。体态语言常在一定文化环境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社会个体常常不自觉地遵循长期形成的习惯,没有对错、优劣之分,需要入乡随俗,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2 副语言差异

副语言又称为类语言或者伴随语言,是伴随话语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它通过音质、音量、音调、语速、语调和清晰度,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与英美国家相比,中国人更喜欢“高声喧哗”,英美国家的人普遍感到中国人谈话声音过高,中国餐馆里人们在嘈杂人声中相互高喊,以便让对方听到,打电话可以判若无人地高声说话,西方国家比较注重自己的隐私和他人的领地,在相应场合多低声细语,这既是个人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

3 客体语差异

客体语指人们在物质上一切有意和无意的展示,例如衣着、化妆品、家具等,这些物品具备实用性和交际性双重功。中国人对个人物品观念相对淡漠,将个人物品视为“身外之物”,“名似云烟金如土”、“千金散尽还复来”都力图在私有财产上表现得慷慨大方,而美国人对物权极为重视。中国孩子弄坏了父亲的手表,受到责罚的原因是不爱惜东西,而美国父亲责罚的原因则是孩子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这些生活细节都典型反映了东西方客体语的差异。

4 环境语差异

环境语也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社会个体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这些环境因素都可以提供非语言交际信息,展示交际者的文化特性。比如,中国年长的女教师看到学生在冬天穿着单薄,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触摸学生的外套,提醒学生多穿衣服。英美留学生对这种举动非常反感,因为在西方国家,不能随便触碰别人的身体,否则会被视为是侵犯行为,在异性之间,还可能被视作性骚扰,如果对方认为自己受到侵害,甚至可以诉诸于法律。因此,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活基础,都有自身的价值判断,因此,在跨文化沟通中,交际双方都要尊重彼此的民族文化习惯,注意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二、跨文化沟通中的非语言交际差异原因分析

1 生产方式――农耕社会和工业文明的差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耕社会和工业文明的差异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非语言交际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传统农业社会中,长期的小农经济限制了社会个体对财富的追求,财产意识相对淡漠。而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激发了整个社会对财富的渴求和欲望,发达的工商业培植了社会个体的商品意识和私人财产意识,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差异导致东西方对客体语的理解差异,并将这种差异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2 文化传统――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

东方国家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治制度,“大一统”的集体观念根深蒂固,而西方很多是多民族混居的移民国家,为社会个体提供了自由发展空间。东方文化无一例外地倡导“自我压抑”,因此受其影响,社会个体无论是体态语、客体语和环境语,都力求集体的一致性。西方文化鼓励个人追求权利、崇尚自主,在体态语、客体语和环境语上,鼓励个体展示个性,标榜自我。

3 思维方式――直线形和螺旋形的差异

不同文化影响社会个体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个体思维方式迥然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形的,他们认为这种方式节约时间,是对彼此的理解和尊重。东方人的思维是螺旋形的,表达方式更为含蓄委婉,习惯迂回间接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西方人习惯用“脑”思考问题,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人注重用“心”思考问题,重视直觉感受。文化差异造成了思维方式的不同,而思维方式的不同,又会进一步扩大文化差异。

三、跨文化沟通中超越非语言交际差异的方法和途径

1 加深对非语言交际差异的了解及民族间的尊重

社会个体生活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受到本土文化的长期影响和教化,形成根深蒂固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久而久之形成传统。由于文化差异,非语言交际表达的含义不尽相同,同一动作和行为会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个体理解为不同的信号和不同的信息,因此,“入国问忌,入乡随俗。入门问讳”,在跨文化沟通中了解和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差异,以积极和平等的态度尊重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加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性。

2 有意识地接受和适应非语言交际差异

每一种文化中都有其独特的非语言交际标准,这些非语言交际又丰富了文化内容。同样是赠送礼品,中国人逢年过节经常送礼,讲究“礼轻情意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非常用心。以示尊重对方。但在讲究法制的欧美国家,礼品过重反而会招致误解,甚至是诉讼之灾。新加坡政府职员不得接受任何礼品;美国法律只允许对礼物减收25美元的税额;给法国人送礼不要带有公司标志的礼品,以免有占公家便宜的嫌疑。因此,在跨文化沟通中不仅要了解和理解非语言交际差异,而且要不断调整来适应这种差异。

篇5

[关键词]礼貌用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142-02

引言

语言学习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包括的不仅是语言学层面的对等,不可忽视的是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研究语言和文化的结合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礼貌以言语行动所表现的谦虚恭敬,广泛体现在各种语言中,但是由于民族形成时不同的社会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导致不同的人对礼貌的界定有着不同的见解。礼貌原则所维护的是“面子”(face)。中西方文化中对于面子的认知因历史、社会、宗教等原因不尽相同。汉文化中因儒家所倡导的“中庸”而使大家在维护面子时更注重维持个体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希望获得赞同、夸奖。而西方文化因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主张个性解放,注重个人自由,而使大家在维护面子上更偏向于个体独立,不受外界干涉。礼貌的存在是客观的,但是礼貌的内涵和意义却是因文化而异的。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同时,为了达到最好的交际效果,一定要对文化差异有所认识,以免引起误解。

一、中英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一)英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任何交际主体之间都有各种差异,但是任何交际都是为了沟通交际主体,是双方共同实施完成的行为。美国语言学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他认为,只有交际双方遵守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不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可能会造成对方的误解。他提出的合作准则如下:

1.量的准则:指在言谈交际的过程中,要提供对方所需信息,但不提供多余信息。

2.质的准则:指在言谈交际的过程中,要说真话,提供可靠证据而不是个人看法。

3.关系准则:指说话内容要切题,注意使话语与正在交谈的内容有关,不要将没有联系的事物扯在一起。

4.方式准则:指话语要有关联。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利奇(G. Leech)(1983)根据英国文化的特征,效法Grice的合作原则,提出了六条礼貌准则,简述如下:

1.得体准则(The 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因此要尽量少表示有损于人的意见,多表示使人有益的意见。

2.慷慨准则(The 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交际中要减少对自己的益处,扩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称赞准则(The 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多赞扬别人。

4.谦虚准则(The 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多贬低自己。

5.一致原则(The 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The 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别人情感上的对立。减少对人的厌恶,扩大对人的同情。

(二)汉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顾日国教授在Leech的礼貌原则基础上研究汉语中的礼貌现象,提出了汉语中的礼貌原则。

1.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2.称呼准则:要用适当的称呼和对方打招呼,要按照长幼、地位高低的相对应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

3.文雅准则:要多用文雅的语言,了解各民族之间语言的禁忌语,多用委婉语,避免直接使用可能会使人尴尬的事物。

4.求同准则:指听话人和说话人在诸多方面为求和谐一致,以求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顾日国,2001:542-547)。

二、英汉礼貌用语差异对比

(一)英汉称呼语对比

英语和汉语在称呼语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在中国,我们有着尊老爱幼的美德,并且把年纪大看做是有资历、有经验的象征。因此,我们中国人往往在姓的前面或后面加上“老”字表示尊敬,如“老徐”“徐老”等,这个称呼包含的含义,不仅是表示年龄上的差异,同时也表示了尊敬,并且我们可以从这样的称呼(尤其是后者)中了解到此人可能是德高望重的、在某个方面有所成就的人。然而在英语中,“老”字是他们的禁忌。因为在西方,人们崇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DIY)这样的原则,在他们的价值观中,年纪大了以后意味着很多事情不能自己亲历亲为,而是需要别人的照顾,或者来日不多的意思。

此外,汉语十分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因此,英语和汉语非常明显的差异之一就在于对亲戚的称呼。中国传统家庭中父子为中心。中国家庭中有着严格的称呼原则,基本上都要遵守“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亲疏分明”的原则。年龄的大小、辈分的高低是极为重要的区分依据。如:姨,姨夫;姑,姑父;叔叔,婶婶;大爷,大娘;舅舅,舅妈;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等。而在英语中他们不强调父系和母系的区别,因此uncle, aunt, grandma, grandpa, niece, nephew即可基本上把可能的家庭关系涵盖进来。甚至可以用直呼对方名字的方式来称呼自己的父母或长辈,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亲密关系的体现。

在官衔和职位方面,中国人习惯将官衔放到称呼中表示尊敬,如“王经理”,“张老师”等。在西方,他们习惯直呼其姓名。而且,在他们的习惯中,有的词是不能够用做称呼的,如老师表示的是一门职业,因此,不能称呼老师为Teacher Wang,这是不符合他们的语言习惯的。

(二)话题的选择

在中国,话题的选择通常以一些表示亲密的,关心的话题为主,比如“你多大了?”“在哪工作?”“工资多少?”“结婚了没有?”等。但是在国外,一般以天气,业余爱好等为话题,其他的涉及隐私的话题,如婚姻状况、收入、等,不能随便谈及。

(三)对赞扬语的应答

在汉语和英语中,赞扬语是使用率极高的一种礼貌用语。在英语中,男性称赞女性身材好,或长相漂亮是很平常的事,被称赞方也是通过用“谢谢”这样简单的话语来应答。但是在中国,这种语言会被当作轻佻无理之举。中国人在受到别人的恭维时,总是习惯先否定对方的赞扬,再贬低自己一番,以示自谦,而接受恭维则意味着有骄傲自满的情绪或缺乏教养。在英语中,这种拒绝应答模式是看作对谈话对象的无礼,总要竭力避免的。如果不注重这样的差异会对交际双方的关系产生很大的破坏性,使交际者之间的团结受到损害,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四)礼物馈赠差异

中国的传统礼节要求在馈赠礼物的时候一定要有新意,有意义。可以是很珍贵的东西,或者对双方很有意义的礼物,如传诵至今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但是有很多礼物是不适合用作礼物的。如钟表,谐音送终之意;刀,有一刀两断的意思;鞋,代表让人走,离开的意思。在西方,他们不是特别注重礼物的实用价值。因此,礼物的选择可以是一张贺卡,一本书,一个毛绒玩具等。他们也很喜欢送花,因此也赋予了鲜花各种不同的含义。白色百合花象征纯洁;蓝色紫罗兰代表诚实;郁金香代表爱情;野丁香象征谦逊;在西方有些国家是象征送葬的花,所以要慎用。

三、结束语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文化和语言密切相关,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必须同时了解它的文化,礼貌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貌用语在日常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了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礼貌习惯,可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并且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顾日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篇6

关键字:中英 跨文化交际 差异

一、称呼

正如韦德斯(J.M.Valdes)所说:“在语言教学的第一天或者第一节课,文化就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文化教育应该在最前沿。”现行英语教材的编排也充分肯定了这一观点,即学生要学的不仅是语言,更要学它的文化。现行的初中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句型,让学生操练英美人士是如何称呼的。如:Good morning, Class! How are you , Miss Gao! Good afternoon, Mary! Hello, Jim! 但是,在同样的情形下,中国学生常常这样称呼:Good morning, teacher!

How are you , Xiao Liu! Good afternoon , Sister Zhang ! Hello, Litter brother ! 由于文化差异的无意识,中国学生总把中文称呼翻译成英文,让英美人士听起来莫名其妙。以上情形中,学生所犯的文化错误,是由于学生把汉语言文化错误地应用到了英语上。出此错误的原因有三:首先,中文姓名里的姓在名前,而英语则刚好相反,姓在名后。其次,中文里,许多职业都可用在姓氏后面以称呼别人。如:王医生、杨秘书、孙老师。英语中,只有某些特定的职业可与姓氏连在一起用于称呼。如:克林顿总统、麦考奇州长、布斯博士。于是我们不难看出,在“Good morning, teacher!”中“teacher”用得并不正确,应该改为“Mr./Mrs./Ms./Miss+姓或者直接称Sir或 Madame。其三,在英美人士的称呼中,较常见的是直呼其名,而很少称 Mr. Martel , Mrs. Green或Miss Black。他们不但直呼同龄人,就连长辈或社会地位并不相当的人也能直呼其名。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不尊重老师,相反,这更能体现出彼此间的平等和亲切。若把这种称呼法运用到中国文化中来,同龄人尤其是年轻人或者是关系比较亲切的人彼此这样称呼,大家也习以为常,但若称呼长辈,会被视为大逆不道。正因为这样,中国学生一开始时,总是用“Mr.”或“Miss.”称呼他们的老师,因为,担心被老师认为没有礼貌。中国人之间还有一些称呼,是在英美人士中很少见的,如:在中国,人们往往称“老陈”、“老马”,单位领导则称呼下属“小张”、“小赵”等等,小孩子和年轻人称呼他们熟悉的老人为“老奶奶”、“老爷爷”,年轻人称呼同辈中的长者为“张哥”、“姬姐”。而在英美国家,“Brother Mike”或“Sister Mary”则表示称呼者或被称呼者均为某个宗教团体的成员。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创设与所学语言文化相一致的情景,将结构、功能与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语言材料。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可突出一些特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并要求按照扮演角色和言语交际环境正确使用语言。例如:即将毕业的学生在举行毕业晚会,特邀请了他们的老师、校长、政府官员以及他们的家长出席,当然了,这些毕业生就在客人中间,每个学生都分配有一个角色。第一步骤:两个学生站在门口迎宾,并把客人引向大厅。第二步骤: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问候互相认识,如:A .Good evening ! My name is Liu Hua . Glad to meet to you . B. Good evening ! My name is Wang Fei . Glad to meet to you too. A. How do you do , Mr. Wang ? B. How do you do , Miss Liu ? 第三步骤:选择尽量多的学生来表演,其他的学生则要求仔细地听、看,然后对表演点评,从而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问候

除称呼之外,问候方式也由于各国语言文化的不同而千差万别,问候和称呼之间的联系之紧密,使二者在交际中无法割裂开来。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一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连珠炮式的句型练习,如:Good morning!Hello, Jim! Nice to meet to you . How are you ? How do you do ?老师要保证学生能正确的使用以上句型。然而,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人们问候时用的并非以上句型,中国人见面的习惯问候方式是:你要去哪儿?你到哪去了?吃了饭没有?(如果在吃饭时间的话)这种文化差异在于:对于这类问候,中国人回答比较含糊,这些问题只表示情感联系,并不含有任何信息。可英美人士则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理解:第一、二个问题会被认为是侵犯他们的隐私,而第三个问题则会被认为是邀请他们去吃饭。于是,难免引起误解。若要避免这类文化误解,老师可以给学生分析、讲解两种文化的差异,然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操练。下面的活动就可以练习问候。第一步骤:把学生划分成小组,每个小组4―5人。第二步骤:发给每个小组同学一张卡片,上面写明一种情景,如:假如你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英语老师,该如何问候?第三步骤: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卡片上的情景告诉自己的小组同伴。大家共同讨论在这种情景下该如何问候,然后操练。第四步骤:通过在不同的情景下问候同学,来检查同学能否正确应答。

三、结语

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避免学生的文化错误,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伯利兹(Polizel)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在教语言的同时,不教它的文化,那么,我们只是在教一些无意义的符号,乃至错误的符号。”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1)教师要熟悉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准备好一些适合的材料备用;

2)利用录像、英语教学电影、英语原声电影、课件等进行英语文化教育,或是鼓励学生收集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或图片,以此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艺术和风土人情等;3)鼓励学生多与母语是英语的人士对话、交流,或多与他们交笔友、网友,还有推荐一些有关语言、文化方面的课外书籍和请外教来做语言文化方面的讲座。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Valdes, J.1990,The Inevitability of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篇7

跨文化交际电视节目差异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种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现象在各领域都非常普遍。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正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表现了各国各地不同的文化现象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深刻影响着社会文化和意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交往的加深,中国不断接触到国外的新鲜事物。形式多样的国外电视节目也因此进入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中。但当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相遇,必然就会出现差异。而此时,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对避免文化冲突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面对他国的新生事物时,如何利用是一个关键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也要讲究西体中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国外节目进一步本土化,适应大众的口味,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但如果仅是生搬硬套,就难免会经历滑铁卢。而当面对国外新颖的节目时,还有由此引出了另外一个不得不深思的一个文化问题:面对外来事物如何更进一步的思考如何创新而不仅是继承发展。缺乏创新能力而将聪明才智过多沉溺于如何本土化如何“山寨”是中国现今更为严峻的一个问题。

一、“超级女声”与“美国偶像”

“超级女声”,简称“超女”,是湖南卫视举办的针对女性的大众歌手选秀赛。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是中国大陆颇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之一。“美国偶像”是福克斯广播公司从2002年起主办的美国大众歌手选秀赛,人气非常高,近年的收视率牢牢占据着美国黄金时间段电视节目榜首。美国偶像是发掘新一代美国歌手的比赛,亦是歌手迅速成名的好机会。

2005年“超级女声”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超女”、“PK”成了中国一个时代的特有代名词。虽然“超级女声”从最原始的制作到其节目环节的表现样式都无不是模仿了“美国偶像”。但是考虑到中国的国情、传统文化,它还是对“美国偶像”进行了一系列的本土化改造的,使它变成了一个符合较多中国观众口味的电视节目。

首先,节目设计强调情感的加入。中国传统的人文价值是捕捉生活中动情处,人与人之间讲究温情的体现,不像西方国家那么尖锐,事事都会以一种平和的态度面对。因此,“超级女声”节目设置组舍弃了“美国偶像”过于惨烈的淘汰赛制,以“PK”取而代之,整个比赛过程中强调情感互动。“超级女声”只有在海选的时候采取了“美国偶像”的淘汰赛制。而在后期的晋级赛中,每次让落后的两名选手进行比赛,给予选手“复活”的机会。并在选手落选之后会有介绍选手生平、了解比赛经历以及跟歌迷互动的环节。把原本以选出超级偶像的“美国偶像”改造成了一个将唱歌比赛作为载体,主旨却是打造大众娱乐舞台的一档电视节目。

其次,“超级女声”有选择的借鉴了“美国偶像”的评判模式。“美国偶像”的评委出身专业,对选手要求很高,批评时不带任何感彩,具有专业精神。往往丝毫不给选手留情面。尽管会有观众认为他们太残酷无情,但犀利的批评是刺激观众、提高收视率的好办法。“超级女声”在设计之初也采取了美国式的评判方式,但结果并不是太理想,中国观众普遍反映无法接受。因此,超级女声在接下来的判定模式中,在美国偶像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适合中国标准的评判风格。评委在评判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感情的成分掺杂在其中并考虑到了大众的感受。有时候评委的决断也会牵扯到炒作,被收视率左右的评委们多少还是没有将“美国偶像”犀利的评判模式坚守到底。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文化上存在的差异。首先,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讲求更多的是感情,这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智性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中国,“面子”和“感情”的重要性甚于美国,它存在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陪伴了中国人成千上百年。而在美国,不讲究所谓的“面子”和“感情”,在他们看来工作是工作,感情是感情。感情会影响到工作,所以在工作中要尽量避免感情因素的影响。

其次,中国人喜欢看热闹,美国人则喜欢看竞争中胜出的强者。中国大众在看待“超级女声”这个选秀比赛的时候往往更加看重的是它的娱乐性,使它变成了自己休闲娱乐无聊时候的点心。许多通过“超级女声”出来的选手最后还是湮没于人群中。毕竟中国人关注的还是在当下的热闹。在选秀的时候,还出现了许多应运中国人爱看热闹心理而出现的各类哗众取宠的选手。对于这种充满噱头的表演,中国观众在不齿心理下还是乐意地接受了。究其原因不外乎给这个舞台带来了更多的热闹,满足了更多大众的心理。而美国人在对待“美国偶像”的时候就严肃多了。在他们看来,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一个比赛,它其实是一个赛场,是一个真正的梦想舞台,属于每一个平凡而又拥有梦想的美国人。流传于每一个美国人的血液中的是他们传承百年的一个信仰----“美国梦”。他们都相信只要通过勤奋努力还有一点点运气,人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所梦想的成功。所以,对于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人们,都会成为美国人心中真正的偶像。从富兰克林开始到乔布斯再到杰克逊,“美国梦”代代相传,对强者的崇拜也流淌于美国人的血液中。

不管怎样,“超级女声”还是得到了巨大的成功。一个地方电视台主办的一个民间选秀性质的电视节目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超女”、“PK”成了中国一个时代的特有代名词。究其原因,还是本土化做的好。“美国偶像”毕竟是国外的节目,照搬照套的应用到中国这片土地上,不一定就会顺利生根发芽。但是透过具体国情和具体情况的分析,改变其中不适应中国国情的部分,“超级女声”应运而生,红透大江南北。

从跨文化方面来看,美国文化应运而生的“美国偶像”集合了的美国的元素,而当运用到中国来难免碰到文化冲突。湖南卫视聪明的一面就是成功的解决了这种冲突,趋利避害。顺利地解决了中国人难以接受残酷竞争的问题并成功的利用了中国国人爱热闹重情感的心理。在节目中穿插的情感互动不仅赚取了大把眼泪更使收视率上了一个大台阶。通过文化间沟通和融合,使本土化的效果显而易见。

二、《绝望主妇》浮与沉

《绝望的主妇》是由美国广播公司于2004年10月开始,在每周日晚九点播出的电视剧。该剧曾多次夺得美国单周收视排行榜冠军,并横扫美国各大颁奖典礼上的多个奖项。2005年度,中央电视台将这部载着超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引进中国,希望得到中国电视观众的认可。但是,当这部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八套电视剧频道播出后,收视率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惨遭滑铁卢。

《绝望的主妇》在美国走红,因为它集中展示了一些社会现象,剧情包含了谋杀、家庭暴力、婚外情、同性恋、吸毒、自杀等内容。这些剧情反映的是美国社会中多数出现的问题。虽然不能说中国不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但是它并不反映中国的文化。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些问题的距离还是较远的。由于对这部片子缺乏共鸣和体验,中国的普通观众自然不能对其提起兴趣。

其次,在美国中产阶级是属于大多数的,而这部片子聚焦的是中产阶级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受众极广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思考。而在中国,中产阶级还属于少数阶层,大多数人还是接触不到片子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也感受不到中产阶级的感受。受众在中国一下就减少很多。而且由于教育模式不同,中国人对于这些话题还是讳忌莫深的。中国文化一直都是尽量避免交谈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在电视节目中讨论如此敏感的话题还是使一些观众不能接受。而美国因为出现这些问题的时间比中国早,看待这些话题比中国人要自然平常一些。并且美国人不忌讳探讨这些问题,由于受到不同的教育,他们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属于社会问题,值得每一个美国公民深思并且反省。一味的回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勇于面对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所以《绝望的主妇》在获得了收视率的成功的时候,也在美国社会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最后,该剧对情感等问题表现得比较直白,人物个性非常鲜明。西方文化一直都是要求诚实,所以美国人对于感情表达比中国人要直白的多。并且西方人一直从小就被教育要求有个性,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要求表达感情含蓄,要求要性格平和强调集体主义。所以,《绝望的主妇》并不能在国内激起很大的反响。

央视引进《绝望的主妇》遭到滑铁卢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还是没有正确的处理文化冲突。中美的历史不同,发展速度、国民教育方式等差异都可能造成文化的冲突。在引进美剧的时候应该慎重考虑这些因素。文化差异无处不在,如何能在差异中寻找出路,创造出价值,并发扬外来事物的长处,值得深思。只有注重沟通交流,尽量消除文化的差异使之适合本国国情才能得到成功。

三、“山寨”中国创新能力的深思

不管是“超级女声”的模仿还是《绝望的主妇》的引进,让人想到本土化的同时还是不禁使人联想到中国的“山寨化”。中国人近些年总是在本土化一些国外的东西,不管是电视节目还是其他。中国人是聪明的,能把本土化做到如火如荼做到收获成功做到令世界叹服。但又如何让世人称赞中国人聪明呢?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在哪里呢?中国创造在哪里呢?中国的创新能力在哪里呢?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一切都处在不断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刘立娥,2008)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中国人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和言语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笼统和求综合。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必然导致集体主义。集体主义要求人们要尊重大众,遵守上级的指示和要求,要考虑他人。这就使中国人在顾全大局谦逊有礼的同时缺乏个性以及个人竞争意识,缺少创新能力。(刘立娥,2008)还有中国的教育,家长学校社会给予孩子的压力太大,孩子总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缺少了对学习的乐趣,从而在不断的被学习中丢失了最珍贵的创造和想象的能力。造成了孩子只会课本上的东西,只会老师教过的东西,不会举一反三,不会提出问题,不会创新。

而西方哲学家从古代起就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的,是一分为二的,人与自然的相分对立,人是处于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这决定了西方人对待事物喜欢用分析的思想方式和偏重于逻辑的思维模式。美国的宇宙观势必导致个人主义取向。因此,美国人喜欢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在别具一格中出奇制胜。(刘立娥,2008)这可能也是美国这个民族一直创新不断,建国几百年就成为世界霸主的原因吧。

美国的教育则是鼓励孩子创新,不拘泥于课本,拥有个人观点并提出疑问是值得表扬的行为。所以在不知不觉中美国的孩子就从小被培养出了好动脑勤提问的性格。创新能力也在小时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家间的交往越来越多。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在造成冲突的同时,也会带给我们反思。传承多年的传统并不代表就一定是好的。外来事物也并不一定就是祸水。趋利避害才是应该采取的态度。面对新兴事物,我们不仅仅要的是继承发展,不仅仅是完美的“本土化”。我们更应该也更需要在得到先进的同时如何考虑自己创造出先进。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的竞争中。跨文化交际不仅仅要求我们要学会避免冲突,更要学会吸取先进,真正跨出本国文化吸取他国文化的精华并以更高的姿态来与他国交际。

电视节目是中美文化冲突的一个表现。“超级女声”把“美国偶像”合适地本土化后得到了商业上的成功。而央视由于忽略了中美文化的差异,《绝望的主妇》在播出后遭到了滑铁卢。这一正一反的案例无不说明了处理好跨文化交际对于成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做好本土化的时候不得不让人考虑到中国的创新能力。如何在本土化如火如荼时候也能加强中国的创新能力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中国创新能力的缺少虽然有历史、教育、思想上的原因,但是我们在与他国交往的时候也应应用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努力吸取他国积极向上的适合时展的东西为己用,从而转变思维定势增强自己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一、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

(一)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些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习惯,有独特的表达习惯,有不同的生活风俗,尤其是他们所具有的、不同的禁忌风俗。虽然这些彼此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不同的习俗表现使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但它们也为彼此之间的交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些困难不仅有语言层面的表现,而且还有思维层面的内在原因。

(二)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翻译是实现跨文化交际最基础性的工作。如果没有翻译实践,任何一次的跨文化交际都不可能成功。所谓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是指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使交际双方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诸多不同。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这些差异,既可以从历时的层面分析,也可以从共时的角度阐释。从历时的层面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这些差异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个方面是指彼此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不同,例如上文提到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从另一个方面分析,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还体现在不同时期,翻译者所遵循的不同翻译原则上。对此,有的研究者这样论述:近百年来,翻译理论层出不穷,从严复的“信达雅”到鲁迅的“宁信而不顺”,从卡特福德(Catford)和纽马克(Newmark)的翻译语言论到奈达(EugeneA.Nida)的动态等值翻译,还有当今流行的诊释学派、操纵学派、文艺学派、符号学派等等。这也就是说,无论是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对象中,还是有关跨文化翻译的理论指导中,都存在着历时层面的差异现象。其次,从共时的角度分析,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也存在着翻译中的差异现象。例如,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翻译存在着彼此之间的差异;汉语与法语之间的翻译也存在着彼此之间的差异;而且,法语与英语之间的翻译也是如此,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彼此之间的差异。因为汉语、法语、英语之间的交际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存在的差异现象在共时角度上,它还可以表现在书面语与口语的层面上。虽然从表达者的角度讲,其表达的内容无论是书面语中,还是在口语中,它们都应该具有相同的内容,但是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彼此用词却是完全不同的。

(三)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融合跨文体交际翻译中不仅存在着差异现象,而且还与此相反,跨文化交际中这种差异还表现出趋于统一的发展形式,即所谓的融合现象。跨文化交际翻译中融合现象的产生得益于彼此之间交际的发展。在跨文化交际中,虽然彼此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彼此之间的差异大于交际双方的共同点,但是随着彼此交际的加深,两种文化之间也呈现出彼此融合的现象。即交际双方在通过具体的交际行为认同原属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内容。例如,在当前中英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翻译作品中,出现了许多以汉语拼音作为拼写书写形式的词汇,诸如汉语的“饺子”这样的食品翻译就是如此,翻译者也没有用其他的英语词汇代替,但是英语使用者也明确了这类食品的特性。这就是跨文化翻译实践中的融合现象及其表现。当然了在汉语里还出现了这样的词汇“NOZUONODIE”。这是一句汉语与英语的经典词汇在跨文化交际的语境里逐渐形成的经典语言,它既有汉语词汇的读音,又有英语词汇的意义。这句“不作就不会死”的网络用语,不仅受到了国人的喜爱,而且它还走出了国门,出现在美国以收集俚语为主的《城市词典》中。

二、差异与融合和谐统一的翻译原则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是一种共存的ANHUIWENXUE安徽文学现象,它不仅制约着交际双方彼此的意义表达,而且它还制约着交际双方对彼此交际信息的理解。因为这种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与融合,不仅表现在语言层面上,而且还表现在思维、生活习俗层面上。因此,从翻译原则的角度探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是最为恰当地选择。然而,众所周知,在任何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中都存在着差异与融合现象,而这些差异也好,融合也罢,又都处于一个历时与共时的变化之中,很难有一种万能的翻译原则解决所有的差异与融合问题。所以在下边的论述中,针对不同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不同的差异与融合现象,拟定了不同的翻译原则,希望读者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灵活选用:

(一)语境原则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实践中,最值得翻译者关注的就是语境了。虽然在一般的研究者眼里,语境问题似乎永远与一种具体的语言相关,但是,在翻译实践中,特别是在跨文化翻译实践中,翻译者应该关注的语境却不止一个,既有关注翻译源语言的语境,又关注译文的具体语境。唯有如此,才能使交际双方完成交际活动,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通过差异与融合现象的统一来完成具体的翻译工作。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对异国的文化语境重视不够,甚至忽视,通俗地说,就是“翻”得程度不足,译得还不到位,接受的效果自然受影响。无需回避的是,有的译作,在句法上无懈可击,全无漏洞,但读起来感觉就不是英文。虽然研究者在此谈论的问题是汉语与英语交际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但同样的问题也可以出现在其他任何两种语言的交际翻译实践中。由此可见语境对于翻译效果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所谓的语境原则就是指根据两种语言所处语境的不同,在翻译实践中利用对语境构成因素的增删来完成对交际意义的传递。特别是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而言,语境原则更有实际意义。例如,在《红楼梦》这一小说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对于一个简单的称谓“老爷”的翻译就是如此。无论是翻译的英语语境里,还是在小说原文的汉语语境里,要想准确地理解“老爷”一词的意义,都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当贾宝玉喊自己的父亲为“老爷”时,如果仅仅用“father”来对译,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在这一声“老爷”的称谓里,小说的原作者还深深地表达出贾宝玉对父亲的敬畏,而这种敬畏的表达则是文化语境里重要的内涵。汉语翻译成英语需要翻译者注意语境对语言意义的影响,英语翻译成汉语的翻译实践也是如此,翻译者一定要注意对具体语境的交待。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五十首的汉译过程中,有一句这样的译文:饶舌胡说的老头。而在汉语里,“老头”可都应该是一位了不起的人,都是一个正面的形象。为了使读者理解诗句里“老头”的含义,需要翻译者补充这样的语境构成因素,即“老头儿和远客都爱冠冕堂皇地撒谎”。

(二)意义原则任何一次交际活动中的翻译都应该以准确的表达意义为首要任务,跨文化交际也不例外。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把意义原则与语境原则并立。这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不仅要在语言的层面上注意词汇对等,而且还要考虑双方的交际背景,注意意义的表达是否准确。因为翻译中的词汇对等并不意味着意义的对等。因此,翻译者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不同的词汇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使译文与原文在意义表达上保持一致。对此有人这样论述:他(指葛浩文先生)本人在这方面是身体力行的,他虽从未脱离过西方文化环境,但仍不间断阅读英美文学名著,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获取多样的表现方式。例如,英语中的teacher一词与汉语中的“教师”一词是对等的,但是在汉语里,它不仅具有“教师”的意义,还代表着说话者对“教师”这种职业的一种尊敬。而对于后者而言,teacher一词在英语里却没有这样的意义所在。再如,对于“残疾人”一词的翻译,英语里有Disabledperson、Disabled、Disadvantaged等词汇与之对等。可是在跨文化的翻译实践中,随着英汉两种文化的不断融合,越来越多的翻译者选择了Disad-vantaged与“弱势群体”两个词汇取代汉语里根深蒂固的“残疾人”一词,因为Disadvantaged与“弱势群体”的对译,既表明这一类人在生理上存在缺陷的事实,又表明了这一类人在现实的生活中与其他人相比具有一定劣势而需要世人关注的现实。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中的意义原则可以使具体的翻译通过语言层面的“差异”,达到意义层面的“融合”。

(三)禁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实践中,还应该注意禁忌原则。无论是处于哪一个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他们的生活中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禁忌事项。如果在翻译实践中为了追求意义的表达而出现了违背他们禁忌的生活词汇,不仅会影响到交际意义的表达,而且还会影响到交际双方彼此情感的表达。例如: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实践中,当翻译者需要表述“落后国家”的时候,为了照顾这些国家人民的情感,往往把其转译为“发展中国家”。因为英语“de-velopingcountry”或者“lessdevelopedcountry”这些词汇都能既表达这些国家在发展中处于劣势的事实,又能使对方在国际交往中避免处于尴尬的地位,从而使禁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实践中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运用。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中的“禁忌原则”可以通过意义上的“融合”现象,达到突出彼此语言层面上“差异”的目的,才使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实践得到了圆满地成功。

篇9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移情能力 价值 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我国涉外往来频率提升,规模得到扩大,国际交流的增加使得跨文化交际愈发受到重视。实质上,跨文化交际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但要求跨文化交际者具备完善的知识能力体系,更要求交际者具备灵活的思维与应变能力。跨文化交际者既要能接纳外族文化,又要敢于包容跨文化交际中某些不确定的情境因素,以上特质与能力均将对交际者消除并化解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不可控的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偏见起到一定作用,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这一切均离不开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文化移情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与进程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要想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多层面障碍,就必须正视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在正确的文化移情理论指引下开展适度的文化移情训练,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

1.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

1.1文化移情是跨文化交际现实所需

不同的国家与民族均具有自身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价值观、民族文化、等,言行与习惯自然各异,跨文化交际者只有正视上述文化差异,才能够使自身适应各类具体的文化,在形形的文化交际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并寻找交际的平衡点,才能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当行为,使跨文化交际的主体从认知与感知的层面摆脱本国文化所积淀而成的定向思维,以客观公正的立场感知异国文化,从而进行有效的文化移情。异国文化与本土文化间不可避免的差异性,以及由于二者文化间不易被感知的差异所造成的交际摩擦,均为跨文化交际中交际主体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提供了理由。

1.2文化移情是彰显民族文化背景所需

文化移情能力可在跨文化交际中凸显民族文化,并通过语言学、符号学等达到沟通目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民族拥有各自的文化背景与特色,要提高跨文化交际主体的文化移情能力,就必须客观而理性地对待不同地域间的民族文化,尊重社会礼仪、价值观、道德标准、异国文化与本土文化对嗅觉信息的感受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误解。

1.3文化移情有助于培养交际者正确的价值观

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价值观,文化移情有利于消除交际主体消极的价值观,提高其积极性,增强交际主体对文化的辨别与辨证思考能力,提高对不同文化差异与内涵的感知与认知,在基于本族文化的前提下,包容异国文化,使交际主体以正确的情感认知态度进行沟通,从容应对交际中的各类情景,这些均为文化移情能力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与价值。

2.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策略

跨文化交际主体文化的敏感性与顺应力对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要想提高交际主体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必须转变思维,将交际的另一方视作交际主体之外具备自身个性特征的客体,交际客体与主体间的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差异认识,使其认知到文化具有多元性,文化差异为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化移情的过程,使学生对不同文化所体现的社会制度、用语规范、价值观等有大致的了解,教师有针对性地对进行信息的引导与传播。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习得者科学的跨文化交际价值观,正确对待跨文化交际中所遇到的民族优越论、人种优越论、文化优越论、种族歧视与偏见,甚至是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论调。因此,要想保障跨文化交际主体在面对超越自身思维定势的文化差异时,仍然持有公正客观而科学的态度进行处理,就必须在跨文化交际中,开展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避免交际中的个人主义,以客观的态度应对文化差异,直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双赢局面。

2.1赏析国外经典影视作品

相对典型的异国影视作品可直观地反映出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特征,教师可选取代表性强的影视作品并播放给学生观看,如此学生便对目的语文化有初步认识,教师通过引导性的提问、开放小组讨论,抑或使学生模拟影视剧内的文化场景,让学生将本国文化在面对同一场景时所做出的反应进行对比,促进学生自主探寻文化间的差异,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并深入剖析影视作品中所反映出的价值观、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表达差异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如电影《刮痧》(“Gua Sha Treatment”)由“刮痧”这条主轴,以多层面折射出中美文化差异,如家庭教育、孝道、朋友的定义等。

2.2巧用第二课堂的魅力

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不应仅限于课堂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亦为有效举措。如外语歌唱比赛、演讲比赛、跨文化知识竞赛等竞赛类活动,舞台剧、话剧等宣传类活动,这些课外活动均可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目的语学习的激情,提升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度,增加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最终实现文化移情的培养目的。另外,习得者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读书、阅报、观看影视作品等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或多参与涉外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教师应抓住课堂内外一切有利于培养移情能力的机会,为学生拓展了解多元化文化的渠道,加深学生对多元化文化的理解,打破狭隘的民族文化优越论,使其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3.结语

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的文化差异教学活动,同时需要习得者利用课外时间充实语言文化知识并参与文化实践活动,这些均为文化移情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培养文化移情能力是一项艰巨任务,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讨,成立一套对培养文化移情能力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促进外语习得者外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定势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很多城市已经迈向了国际化的进程,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 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国际化城市的首要任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由于不同的文化、语言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事例比比皆是,跨文化交际障碍是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文化差异,消除文化偏见,营造一个双语的语言环境的对策,排除跨文化交际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效率。

二、跨文化交际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支配着语言,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常由于不了解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对引起误解和不愉快经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大致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性格特征的差异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中西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上的差异在语言中得到了体现:中国人说话委婉含蓄而英美人说话直白坦率。如有一次,一个中国朋友带一外商出去游玩,中国朋友问外商是否要喝饮料,外商之前喝了足够的水,就说“不要,谢谢!”过一会儿,中国朋友仍然买了两瓶饮料,硬要给外商一瓶,这个外商感到纳闷,不能理解中国朋友的行为。这个例子体现了中国委婉含蓄与英美直白坦率两种不同的性格而引起的误解,中国人在别人问你是否要饮料时,要客气地说不,而当美国人说不要的时候,中国人以为对方客气,就还是给美国人买了一瓶。这个例子体现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

2.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是指某个民族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当作参照系来对待别的民族,它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并把自己与其他文化相隔离开来(贾玉新1997)。民族中心主义拉开了不同文化人们之间的距离,他们往往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不能容忍冒犯本文化的言行,这必然会引起跨文化交际冲突。他们虽然懂得“入乡随俗”的道理,能接受中国人的一些表达方式,但真正遇上一些禁忌问题的时候,他们还是不能接受。如有一个外宾说:“在路上遇到中国朋友时他们常问我“去哪儿?我感觉很不好,感觉中国人侵犯隐私。”

3.文化定势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文化定势就是指本文化群体对他文化群体所持有的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虽然文化定势加速了认知过程,但是因其过于简单化,因此造成了一定偏见和歧视,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效果。很多中国人认为非洲人不太讲信用,因此在与非洲人业务交往时,中国商人往往带着防备的心理,影响了正常业务交往。而有一位韩国商人对中国的印象是“中国的产品很便宜”,因为他在2004年到中国旅游时,发现中国人使用的厨具大多是几十元的,因此他形成了中国产品很廉价定势思维,认为韩国厨具进口到中国不好卖。带着“文化定势”的有色眼镜来看对方,只能导致交际的失败。

三、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对策

1.了解文化差异,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对方语言的真正含义,使跨文化交际有效地进行。目前,只有高校英语专业才设置“跨文化交际学”这门课,大部分人对西方文化不了解,在交际中容易引起误解或失败。因此,普及文化教育,让大家了解异国文化,是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关键。政府部门应该组织专家编写一些介绍异国文化的手册,发给个部门窗口服务人员阅读,这些手册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的小故事,生动有趣,让人过目不忘。另外,电视节目也可以增加一些介绍异国文化的节目。同时,我们还要向外宾介绍我国的文化,交际是双向的,跨文化交际更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在了解文化差异,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还要让外宾尽可能多地了解我们国家的语言、风俗和文化,从而帮助他们克服对我国文化的不解,消除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2.营造一个双语交际的语言环境。义乌外商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操各种语言,如英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在多文化交际的环境中进行双语交际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所有的主要国际性语言中, 英语是最为普及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语言, 提供双语服务是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 能否提供双语服务, 关系到工作效率的高低、经济效益的好坏。首先,要加大双语公示语的普及范围,如公共设施、旅游景点、街道和社区名称、机构、部门或集团名称等。其次,要搭建城市国际化语言服务平台,为城市各部门提供专业性和规模化的翻译服务的平台。此外, 英语的普及还应包括主要媒体, 如: 电视台重要特色栏目的双语播报和双语广告, 政府部门及企业网站的双语建设等。

3.消除文化偏见,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消除文化偏见,不要以自己的主观理解去感知他人的行为,而是要比较不同的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去认识他人的文化,不同文化之间并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要尊重他人的文化,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将不同民族的文化都看作是人类文化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公正、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的文化, 提高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和反应能力 ,要理解他人的行为 ,避免用自己的行为来解释他人的行为,主动协调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尽量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此外,要在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基础上,以开放、学习、不妄作判断的心态去对待交流对象。

四、结束语

良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是国际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义乌市政府应注重建设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环境,注重市民英语水平的提高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让外宾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习俗,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促进义乌城市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