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呼吸疾病的预防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8: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冬季呼吸疾病的预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冬季呼吸疾病的预防

篇1

近年来,随着现代规模化白羽肉鸡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气候变化异常,养殖环境恶劣等因素影响,呼吸道疾病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发生情况日趋严重,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冬春寒冷季节,气温较低,标准化鸡舍通风就很有问题,再加上饲养密度较大,造成鸡群呼吸道疾病多发、高发。

( 一) 流行情况

近几年,该病一年四季都发,但以冬春季节发病最为严重,造成损失最为惨重。该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以及疾病的病理变化都是非常复杂的,而且要想彻底治疗该疾病都是非常难的。

(二)发病原因

1. 饲养管理方面。

(1)温度。冬春季节,温度较低,鸡舍保温性能较差,供暖不足,可造成鸡群受凉,诱发呼吸道系统疾病。

(2)通风。目前规模化养殖密度普遍较大,寒冷季节,由于温度原因造成通风换气不足,鸡舍空气浑浊、缺氧和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将会导致呼吸道黏膜抵抗能力下降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3)湿度。冬春季节湿度较低,再加上没有有效的加湿设备,鸡舍内湿度很难达到要求,鸡舍内的灰尘及病原微生物会侵害呼吸道黏膜,造成呼吸道疾病。

(4)营养。饲养场给鸡群饲喂的饲料质量比较差,严重缺乏必要营养元素,如氨基酸、维生素等;给鸡群饮用的水质卫生不达标,细菌含量超标等。

(5)其他因素。饲养员的管理不到位,对免疫程序不了解,从而导致各种操作不正确,给鸡群接种方法不当,管理鸡群的方式错误,对鸡群没有进行定期的消毒等等,从而导致鸡群出现各种病变。

2. 病原方面。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支原体、大肠杆菌病等都可引起呼吸道疾病,而且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往往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相互混合感染,从而引发呼吸道综合征。

3. 免疫方面。免疫会带来或高或低的免疫反应,疫苗本身可以增加呼吸道病的病情。鸡雏的早期免疫途径,也就是免疫受体,即呼吸道的上皮细胞。一旦感染支原体,呼吸道的完整性就会受到破坏,抵抗不了病毒的入侵,造成免疫失败,然后会出现多种疾病的混感发生,即呼吸道综合征。鸡群潜在的免疫抑制病也是加重呼吸道系统病的重要因素,如传贫、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呼肠弧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IBD 等。IBD 本身就是免疫器官,受到侵害或因过早使用强毒株疫苗,会破坏法氏囊的免疫功能,使其他免疫也受到抑制,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三)防治措施

1. 饲养管理方面。

(1)温度。在大风天气和降温时,必须增加保温、取暖的措施。(见表1)

(2)通风。加强通风,保持舍内通风良好,冬季育雏应协调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一般0 ~ 2 周龄时以保温为主,2 ~ 4 周龄时适当通风,4 周龄以后以通风为主。

(3)湿度。冬春寒冷干燥季节,湿度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尤其中后期通风加大,受外界气候影响越来越大,但是还是需要采取喷雾、洒水等方式对鸡舍进行加湿。(见表2)

(4)营养。保证饲料营养平衡,使用优质全价的饲料,杜绝霉变。保证鸡群饮水充足干净卫生。

(5)免疫。实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病毒性因素所造成的损失较大,必须靠免疫来控制,所以一定要做好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免疫。对于白羽肉鸡的免疫程序要坚持“弱毒苗+ 灭活苗”的原则,弱毒疫苗能提供局部黏膜免疫,早期、快速、广泛的建立起阻挡病毒入侵的第一道屏障,是防治呼吸道病的特殊需要。而灭活苗能提供持久的体液免疫,中和其余的病毒。定期监测鸡群抗体,确保均匀有效的抗体水平,结合抗体情况和鸡群健康状况决定免疫时机。(见表3)

(6)用药方案。正确的诊断是合理用药的前提。各种传染病的治疗都要分清主次,分清原发、继发,综合考虑,科学配伍药物。

对于病毒性呼吸道病,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处理对于病初鸡群,一般可考虑紧急预防接种;同时投服足量的VC 与抗生素防治并发症,对症投药;对于病程较长、症状严重的鸡群,应首先应用解表药物,缓解症状,控制继发症,待鸡群症状平息后,再接种疫苗。

对于以慢呼、鼻炎为主的呼吸道病,临床用药以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如硫氰酸红霉素、罗红霉素、酒石酸吉他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也可选用强力霉素或喹诺酮类,如乳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用药剂量要准,疗程要足,特别对于慢呼、鼻炎等疾病疗程需四天以上。

对于病程较长的鸡群,应避免同种药物反复使用,以造成耐药;最好配合使用通咽利喉类中草药,往往事半功倍。

改进给药途径,对于慢呼、鼻炎类疾病,传统的饮水给药治疗效果往往不太理想,这是因为禽类特有的呼吸系统解剖结构造成的;而通过喷雾吸入法,药物通过呼吸道直接到达病灶,直接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大量临床证明,此法对于缓解、消除呼吸道症状效果很好,值得推广。只是选择药物时应避免刺激性药物,以免造成异物性肺炎。

(7)生物安全。必须要从饲料生产、鸡场运作、一般维护和员工管理等方面来制定预防引入和传播疾病或污染的措施。进鸡遵守“全进全出”制度,如果不能在同一天进鸡时,尽量缩小进、出鸡拖延时间,管理者要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不同的鸡舍。平时应注意鸡舍及环境的消毒,尽量控制人员的流动, 防止疾病的交叉感染。每天死鸡做好无害化处理等。

(四)结论

篇2

了解呼吸道传染病 才能更好地控制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它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发病率高,且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所以了解和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1.“流感”和“感冒”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累及上呼吸道的全身性疾病。而“普通感冒”,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2.麻疹 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及眼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皮肤斑丘疹。

3.水痘 多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但愈后可获终身免疫。

4.风疹 主要临床表现为前驱期短、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目前没有特效方法治疗风疹,但是可通过免疫接种预防疾病发生。

5.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临床表现为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无免疫力的成人亦可发病。感染后一般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预防 是杜绝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1.预防传染病,室内通风是头等大事。天气转冷,很多人都不注意开窗、开门通风,室内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光线,多种病毒、病菌容易滋生和繁殖,极易引发感冒、气管炎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因此,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但每次通风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

2.拒绝传染病,室内湿度功不可没。冬季空气干燥,湿度较低,易导致病菌的滋生和传播,不少人感觉口干舌燥、流鼻血、嗓子疼、皮肤发痒等,削弱了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从而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其中,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对室内环境比较敏感。

3.增强体质是抗病的根本。避免或减少冬季呼吸道疾病的根本办法还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特别是一些自身抵抗力较强的人,完全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来预防呼吸道疾病。同时,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心理压力,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4.讲究个人防护是第一道防线。年老体弱及慢性病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流通不好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衣服和被褥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归来以及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都要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5.最为有效的手段是接种疫苗。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以及其他相应的预防性疫苗,预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发生。

篇3

暖冬是个气候概念,是与平均气温比较而言的。一般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就称为"暖冬"。冬季气候变暖不但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拨快了自然万物的生物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也带来较大影响。此外,冬末春初的气温波动,也会使各类病菌异常活跃。因此,在这个季节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暖冬易患呼吸道疾病

暖冬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大量的研究都证实,居民的每日死亡人数与季节和气温关系十分密切,老年人受气温的影响更大。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心脏病这三类疾病的死亡人数都与气温有关,寒冷可以造成这三类疾病死亡人数的增加。因此,暖冬可以减少居民特别是老年人上述疾病的发作和死亡人数。但是呼吸道疾病往往会因暖冬而高发。

从多年的医学文献统计可知,暖冬季节,全国许多大医院呼吸道疾病大大增加,呼吸科日门诊量较平时增加2~3倍。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1.气温比常年略有偏高,有利于各种病菌、病毒、病虫害滋生蔓延。

2.大地水分蒸发快,气候变得异常干燥,加上长时间使用暖气和空调,容易使人出现口干舌燥、嗓子疼等症状。另外,空气湿度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很大,暖冬加剧了空气的干燥程度,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被大大削弱。

3.暖冬出现强降温天气时,进出有暖气的房间和室外,温度变化剧烈,致使呼吸道黏膜经常变化,同样削弱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4.不少市民冬季习惯紧闭窗户取暖,这样会使室内细菌或病毒单位容积的浓度大大增大,尤其在人口密集场所,如车站、公共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等)、商场、学校、餐厅等,致病微生物积聚,空气污染严重,这是呼吸道疾病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5.暖冬还是病毒和细菌变异的帮凶,而病毒和细菌一旦发生变异,治疗起来往往更加困难。

以上因素易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猩红热、麻疹等。慢性支气管炎、喉炎等慢性病也极易发生。免疫力差的孩子和老人则首当其冲,最易患病。

掌握防病法宝 安享温暖冬季

暖冬虽然导致呼吸道疾病高发,但只要了解和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即可有效阻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第一,易患病人群注射流感疫苗。

第二,尽可能不到空气不畅、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去。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衣服和被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和外出回家后要洗手。

第三,重视居室卫生。每天室内应通风换气,及时打扫房间卫生,清理卫生死角,不给病菌以滋生之地。同时要保证居室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或在地上洒水。老人、孩子和身体虚弱的人特别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度,例如在室内晾湿衣服,或者使用加湿器等。

第四,注重环境卫生。只有环境卫生保持清洁,传染病才不容易发生和蔓延。

篇4

“老慢支”是冬季中老年人的常见症。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发病率为51%―30%左右。医学界普遍认为,凡是一年当中有3个月咳嗽,这种情况连续数年以上,而且咳嗽不是由于心肺等其它疾病所引起的,这就可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这种病的发生是由于感染、理化刺激、过敏及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临床上表现为咳嗽、咯痰,或伴有气短、喘息等,严重者可并发肺气肿、肺心病等。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老慢支”复发,因此,安全过冬做好保健尤为重要。

1.预防感冒:感冒是引起多种疾病的诱因,“老慢支”也不例外。据可靠资料显示,“老慢支”病人感冒后90%以上可引起急性发作。因此,中老年朋友们要坚持用冷水洗脸,此法对于增强机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的发生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同时注重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锻炼强度可因人而异,以不劳累、舒适为宜,还可先进行呼吸操、扩胸运动、腹式呼吸等训练。

2.情绪乐观:中老年人历经世事,更要有平衡的心态,经常保持情绪的稳定,精神要愉快乐观,避免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因素的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

3.改善环境:居室要安静,卫生要清洁,无烟尘污染,阳光要充足,定期开门窗,保持空气新鲜,特别注意不要在室内养宠物。

4.戒烟戒酒:香烟的烟雾能使支气管上皮受损,纤毛脱落,导致肺的防御功能降低,加重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发作。酒精会刺激呼吸道,使病情加重。

5.科学饮食:饮食应以健脾开胃为主、清淡为宜,多吃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禽蛋、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禁食咸辣、燥热之物。

6.防治结合:中老年老慢支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在缓解期应以养生健身、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为主,服用中药调理;在急性发作期则应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肺心病

肺心病是慢性原发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慢性肺部疾病引起的右心衰竭,也就是说它的病根在于肺,恶果却在心。那么,肺心病患者要怎样才能安全度过漫长而又充满危机的冬天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1.衣着注意保暖:冬季往往气候无常,病人应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特别要注意室内外的保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因此,中老年患者可以在晚上睡前用热水洗脚,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

2.避免辣咸食物:辣味对呼吸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吃盐太多也会加重患者的水肿,当然酒是绝对不能饮的。肺心病患者要多进食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摄入足够的热量,适量的蛋白质。

篇5

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寒冷,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的时间较长。因此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季防寒国旗下讲话稿范本,仅供参考。

冬季防寒国旗下讲话稿范本一: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预防冬季疾病,注意防寒保暖。

转眼又到了年末,冬天到了,天气渐渐冷了。随着气温的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更容易存活,而我们的呼吸道黏膜受到冷空气的刺激,抵抗病原体的能力下降,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冬天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冬天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流行性感冒、水痘等等。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些学校中常见的传染病的预防。

那么该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呢?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讲究卫生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洗手,不随意吐痰;家里和教室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和室内干燥。

2.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天散步、慢跑、做操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3.注意居室通风,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

4.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比较寒冷,人极易受寒伤肺,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引发呼吸系统疾患。因此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保暖。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能快乐、舒心地学习、生活而一起努力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

冬季防寒国旗下讲话稿范本二: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鞠躬)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 “防冻保暖,平安伴我”。寒冷的冬季已经来临,同学们每天都顶着呼呼的寒风来上学,真了不起!可要注意了,当气温降到5℃以下后,我们的小手小脸就可能会变得又红又痒,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这种冻伤多发生在我们的身体末端或表面,这些部位血流缓慢,且又经常暴露在外,局部温度低,极易受寒冷的伤害。那我们如何做好防冻工作呢?这里我建议大家勤做五件事。

1、勤进行耐寒锻炼。

如慢跑、快步走、跳绳等体育活动,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既可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忍耐性。

2、勤准备防寒物品。

在严寒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穿着适当厚度的保暖御寒衣服,还应戴上口罩和手套。

3、勤换鞋、袜和鞋垫,勤用热水洗脚。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在严冬,我们更应该注意脚部保暖。

4、勤活动手脚和揉搓面部、耳、鼻。

经常揉搓按摩这些部位,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快血液流动。这是预防冻疮的最佳办法。

5、勤晒被褥。

被褥经过日晒,变得蓬松,不仅增加了空气量,而且还增加了厚度。因此,盖着晒过的被子,会觉得更加暖和。

除此之外,冬季出门前我们一定要吃饱、穿暖,做好各种御寒准备。但如果外出活动时手脚被冻得发僵怎么办?我们千万不要立刻在炉火上烤或者在热水中浸泡,这样会形成冻疮甚至溃烂。正确的方法是回到温暖的环境中去,使冻僵部位的温度慢慢回升。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搓,通过摩擦增加温度,促进自身的血液循环,以恢复正常。

冬天还很漫长,希望同学们掌握相关知识,提高防寒能力,注意冰雪天不要被冻伤。在此我衷心祝福大家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冬季。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冬季防寒国旗下讲话稿范本三: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锻炼防寒保暖》!

冬季的到来,给天气增加了几分寒意,这个季节,没有了夏日的骄阳,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参加冬季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锻炼不怕严寒的坚强意志,而且还可以防寒保暖,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增强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冬季体育锻炼,由于肌肉不断收缩,呼吸加快,新陈代谢旺盛,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同时还增强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体温调节中枢灵敏、准确地调节体温,提高人们的御寒能力。所以,坚持冬季锻炼的人,抗寒能力比一般人增强8-10倍。 冬季体育锻炼,大都在室外迸行,不断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人体造血机能发生明显变化,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抵抗疾病的抗体增多,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就是这个道理。

冬季体育锻炼,接受阳光的照射,弥补阳光照射的不足。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但能杀死人体皮肤、衣服上的病毒和病菌,对人体有消毒作用。还能促进身体对钙、磷的吸收作用,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尤其对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多参加户外锻炼更为重要。

冬季体育锻炼,还可以加快血液循坏,增加了大脑氧气的供应量,这对消除大脑长期工作带来的疲劳,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冬季锻炼好处很多,冬季锻炼的项目也很多。一般多采用长跑、球类、跳绳、踢腱子、跳橡皮筋等项目。这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不同的项目,灵活掌握。

那么,冬季体育锻炼又要注意什么呢?

1、冬季天气比较冷,参加锻炼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幼。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身体各器官的运作水平,改善肌肉、关节的灵活性,防止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现象的发生。

2、冬季锻炼要注意预防感冒。

冬季天气比较冷,锻炼着装要合理,锻炼后要做适当的整理活动,及时穿衣保暖,以防感冒。

3、参加冬季锻炼,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更要有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同学们,身体是知识的载体,只有健康的体魄,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学习,才能应付各种困难和挑战。

篇6

冬病夏治方法很多,包括一些常用的外治方法,也包括口服中药,主要是服用补阳的中药来鼓舞人体的正气。夏季大自然中阳气比较旺盛,人体的阳气形于体表,这个季节采用中医的方法给予适当的调理,人体的阳气很容易被激发,从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容易在冬季发病的寒症大大减少,或缓解部分症状,这就是冬病夏治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与大自然是相统一的,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最早的一本中医经典《皇帝内经・素问篇》里提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意思是指,人体之中的气血阴阳随着自然界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在春夏之际,自然界的阳气比较旺盛,这时人体的阳气也处于比较旺盛的状态。到了秋冬季节,阳气潜伏,人体容易感受外界的阴寒之胁,从而发病。

中医治病注重顺应自然规律,在春夏季节,采用各种治疗手段来激发人体的阳气。这样,到冬天,人体就有足够的内在抵抗力抵御外胁。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则可能像《素问》上讲的: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中医治病的理论根源,是指人体的阴阳和自然界的变化相一致。人应该在春夏这个时机保护好体内阳气的生长,以顺应自然界阳气的生长,在秋冬之时保养人体的阴气,使体内的阴气得以收藏。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样一个大处方。

冬病夏治实际就是春夏养阳的一个具体体现。主要借助夏季阳气生发,人体阳气有随之旺盛之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容易达到扶阳祛寒的目的。另一方面,为秋冬储阳,至冬天可以抗阴寒之气,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

季节交换到了夏至这一天,是阳气最隆盛的时候,阴气开始生长。冬季容易患病的人,本身就是阳气虚弱,发展至冬天则会出现阴寒内盛,从而产生一些虚寒性的疾病。而在阴气伏藏之时就采取预防措施,达到“抑阴扶阳”,把“冬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概念。

冬病夏治适用于一些患有冬季常见病的人群,另外一些平日体质阳虚、喜暖怕冷,容易患冻疮,或者免疫力低下,受冷刺激以后容易出现红斑、荨麻疹等疾病的人,也可以采用冬病夏治疗法。

冬病夏治的手段很多,简单介绍一下临床上常用的几种方法。

(1)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用得最多,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比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阻肺等。在三伏天进行,一般连续治疗三年为一个周期。

(2)内服治疗。冬病夏治的手段不单单是外治疗法,内治疗法也常用。主要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来服用一些补阳的中药,以利于扶正祛邪。

(3)针刺、拔火罐。常用于治疗冬季两下肢发凉的老寒腿、膝关节冷痛。可在局部穴位贴敷的同时,进行针刺、艾灸、拔火罐,可以预防冬季老寒腿的发作。

篇7

病室的环境:一般老年人对寒冷的抵抗力弱,受寒引起支气管感染是老年肺心病的重要诱因,故大多数患者在冬季发病。加之这类病人多清瘦,比其他病人更怕冷。为此他们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20℃,湿度应保持在60%~70%以利痰易咳出。并且在午睡及晚饭后开小气窗通风换气,早晚对病室进行消毒,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预防交叉感染。

休息卧位及注意安全:老年肺心病急性期有严重心衰,呼吸困难,病人往往昼夜不能平卧,可让病人坐起身体稍向前倾,让病人俯伏在床头上,以减少疲劳,并将床头摇成60°~70°角,或用靠背架或床头支架把床头抬高,使病人能向后仰,使病人感到舒适为宜。为确保安全,患者即使能够步行,白天亦应扶其上厕所,夜间不要让患者自行上厕所,应把大小便器放在患者伸手可拿到的地方。针对老年患者怕冷这一特点,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多用热水袋保温。老年人感觉迟钝,加之有心衰、水肿等皮肤抵抗力差,在使用热水袋时水的温度不宜太高,同时应用较厚的套包住,以防烫伤。

饮食护理:老年肺心病病人由于长期缺氧,消化道瘀血而引起腹胀,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可少食多餐。用利尿剂的病人,应鼓励多食含钾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也可预防大便干燥。

皮肤护理:应注意做好皮肤清洁卫生,右骶尾部、髋骨等处应给予气垫或海棉,定时更换,由于肺心病发作时呼吸机能不全,多呈努力性呼吸,加之CO2贮留作用于交感神经胆碱能纤维,故病人表现为多汗,往往在寒冷的冬季也会湿透衣衫,应及时更换衣服,严防着凉。

严密观察病情:①预防肺性脑病的发生:肺性脑病的先驱症状不一,其主要表现在精神及意识方面,有的病人表现淡漠、嗜睡,有的表现兴奋多语、躁动不安、大声喊叫,少数病人可出现离奇动作;除上述前驱症状外,同时头痛、结膜充血、水肿,应警惕有发生肺脑的可能。②观察呼吸频率及吸氧效果:在给氧过程中如呼吸困难减轻、心率下降、紫绀好转,为缺氧有所纠正;呼吸幅度减少,频率减慢,出现头痛或表情淡漠,可能为CO2麻醉,随时作血气分析,加大给氧流量及观察吸氧后的效果。③预防肺水肿:应根据老年肺心病患者个体情况,输液时要注意控制滴速,严密记录出入水量,观察尿的颜色、性质及量。注意患者的心、肺、肾功能,防止发生肺水肿。

篇8

每年夏季伏天临近,总有患者到中医科门诊咨询关于“三伏贴”应用的问题。而在跟随中医呼吸科晁恩祥教授出诊时,也时常见到一些慢性呼吸病患者会刻意选择在夏季服用中药调理,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在秋冬季反复或加重。实际上这就是中医关于“冬病夏治”疗法的具体应用。那么为什么要采用“冬病夏治”疗法?“冬病夏治”疗法究竟可用于哪些疾病的防治?具体说来,“冬病夏治”疗法适合您吗?

一、冬病夏治的来源及意义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极富特色的重要方法之一,乃根据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论》中的“春夏养阳”原则,“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以从其本,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也就是说春夏应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之特点,秋冬顺应万物收敛闭藏、阴气渐生之特点。即春夏养生、养长,以养阳;秋冬养收、养藏,以养阴。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体内寒凝之气呈现易解的状态,对体弱者用补虚助阳、或内寒者用祛寒疗法,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的作用,同时为秋冬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取其同气相求之机理,使人体阳气振奋,提高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复发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以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目的。并且夏季肌肤腠理开泄,此时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有效成分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并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所所在。

二、“冬病”主要包括哪些?

“冬病”一般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常伴有手足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阳气不足的症状,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疾病或情况。

1.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小儿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2.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小儿及成人脾肾气虚导致消化不良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3.骨伤科类疾病,包括颈肩腰腿疼、骨关节炎、风湿及类风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等;其他像一些平素易患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畏冷、畏风属虚寒体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也适合进行冬病夏治调理。

三、“夏治”疗法的具体方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如针刺、艾灸、拔罐、刮痧、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补肺固表、健脾化痰、温阳益气、益肾纳气类的中药等,但以贴敷疗法应用最为广泛。

贴敷疗法一般选择在夏季三伏天进行。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于三伏各敷1次,连贴3年。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四、冬病夏治有局限,不可盲从

篇9

1.防感冒

虽然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感冒,但以秋冬季为高发期。尤其是冷空气入侵,秋冬交接后的第一次降温,如最低气温自零上降至零下,1~2天内就会有大批人患感冒。冷空气过后出现的冷高压天气,也容易使人发生感冒。感冒是老年人冬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往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极易诱发肺心病、老慢支、肺炎、哮喘病等。因此,要重视预防感冒,加强耐寒锻炼,入冬后应坚持户外活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这样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防御寒邪侵袭,防止感冒发生。

2.防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普遍存在于人的鼻咽部,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人体对病毒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而不会发病。一旦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这时病毒就会经过一系列变化进入鼻黏膜上皮细胞,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造成中毒症状。老年人因为自身免疫功能较差,而易患流感。预防流行性感冒,应于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合理增减衣服,少去公共场所,减少发生流感的诱因。也可在流感高发季节到来之前注射疫苗。

3.防关节痛

秋冬过渡季节,气候变化剧烈,晚秋、初冬较强的冷空气能引发关节疼痛发作。一般来说,当日温度变化在3 ℃以上,气压和相对湿度变化较大的时候,关节痛病人就会多起来。疼痛发作也可能出现在天气变化的前一天。因此,有关节炎和其它伤痛的患者,平时除了注意肢体保暖外,可利用护膝、护肘等保护用品。要加强锻炼,以改善和调节关节功能,减少关节疼痛。要注意天气预报,在天气变化前及时采取保暖、驱湿措施。

4.防气管炎

气管炎多在冬季复发,有明显的季节性。不仅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与气候有关,而且其病情加重或复发也与天气有关。在北方地区,当同日温差大、隔日温差大、相对湿度高、风速大时,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加重者就会增加。由此可见,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与病情加重都与寒冷有关,通过耐寒锻炼和增强体质可以预防慢性支气管炎。

5.防中风

每年入冬以后,各医院急诊科的中风患者都会骤然增多。据医生介绍,人体受冷空气刺激后,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易引起血压升高,再加上中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极易导致中风的发生。中老年人生理上逐年趋于衰老,体温调节及血管弹性反应性降低,对于外界寒冷气候的适应性降低。因此,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是预防和降低脑卒中发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其次要重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其三要注意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

6.防心梗

隆冬季节与冬末春初为急性心肌梗塞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其原因除了气温偏低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收缩外,寒冷还能增加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此外,病变的冠状动脉对冷刺激特别敏感,遇冷收缩,甚至使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应重视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袭。还要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溶栓、降脂、扩张血管和防治心肌缺血、缺氧的药物。

7.防胃病

患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的老年人,往往到了冬季都会旧病复发。这是由于寒冷刺激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在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肠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黏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胃病复发。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8.防瘙痒

皮肤瘙痒症是冬季老年人的常见皮肤病,其原因在于老年人皮脂腺机能减退,皮肤干燥,肌肤护理能力减弱,同时出现皮肤退行性萎缩。入冬后,气温下降,空气干燥,致使老年人皮肤更加干燥,对外界的刺激异常敏感而引起皮肤瘙痒症。老年人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以及豆制品,禁食煎烤、油炸、咸辣、燥热等食品。还应选用些养血益胃、润肤止痒的食物或药物,如黑芝麻、六味地黄丸等。

9.防尿频

冬天,有很多老年人夜间尿频尿多,少则三五次,多则十余次。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机体衰老,脏腑功能减弱。中医认为,老人肾气虚亏,膀胱气化无力。因为尿频,老人不但睡眠受到严重干扰,还常因频繁起身而感受风寒,加重呼吸道疾病。可采取食补的方法调理,如常食虾、韭菜、羊肉、狗肉、核桃仁、桑椹、鳖、猪骨髓等,能滋补肾阴。

10.防皮肤皲裂

进入冬季,气温逐渐下降,皮脂腺的分泌也随之减少,尤其是手和脚经常露在外面,散热面大,再加上冬季常常吹干冷的西北风,手和脚上的油脂很快就挥发掉了。所以,一到冬天,人们总是觉得手和脚上干巴巴的不舒服,而且慢慢的就会出现裂口,甚至流血,日子长了,有些人的手脚就像长了一层“树皮”。预防冬季皮肤皲裂,应注意平时不要用碱性重的肥皂洗手洗脸,天冷要减少洗手的次数;洗完手脸后,要用干毛巾擦干,并擦一点油脂、甘油或护肤膏,以皮肤;维生素A有保护皮肤、防止皲裂的作用,冬天应多吃些胡萝卜等维生素A含量较多的食物。

11.防冬季抑郁症

冬季一到,情绪出现问题的机会也渐渐增高。专家认为,这与日照时间的缩短有关。季节性情感障碍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症状有逐渐加重趋势。防冬季抑郁症除了参加心理辅导、一定的抗忧郁剂药物治疗外,光疗可以作为有效辅助疗法。在萧瑟的冬季里,让自己多晒太阳非常必要。

12.防鼻出血

鼻出血现象在冬季最容易发生,这是由于气候干冷,鼻腔黏膜也变得干燥脆弱,很容易受伤而导致小血管破裂。老年高血压患者流鼻血的情况就更为紧急,尤其是一些抗高血压的药物会使末梢血管扩张,导致出血量相对增多。轻微的出血可采取让患者半坐卧或侧卧位,头部稍向前低的姿势,改用嘴巴呼吸来保持气道通畅,并以手指压迫鼻翼止血,约10分钟左右流血量多自然减少或停止。多量或快速的出血,尤其是合并高血压或其它病症,往往需要紧急请医生帮助。平时需多饮水,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条件允许可采取空气加湿的方法,给自己制造一个湿润的小环境,使身体逐渐适应干冷的空气。

篇10

由秋至冬的季节变迁是一个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就有秋之凉,冬之寒。有古语云:“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从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来看,“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冬季是闭藏的季节,表现为阴盛阳衰,万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祖国医学认为,肾主水,藏精,在志为惊与恐,与冬令之气相应。《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冬季是肾的主季,冬季肾气最旺,而此时肾气也最易耗损,人体最易受到损伤,所以《内经》中又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

秋末冬初正是季节交替的过渡时期。霜降之后,天气由凉转寒,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剧烈,此时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特别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又尤以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意外等多发。

初冬时节,由于受到寒冷的天气刺激,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变缓,所以要尽可能地保持体能和人体抵抵抗疾病的能力。体质虚弱的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机能失调,引起免疫反应的异常肺部的免疫防御机能就会出现障碍,细菌、病毒等从外界通过呼吸道直接侵入人体,从而诱发诸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这类呼吸道的急性疾病。若是原来就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病史的患者,此时不但容易旧疾复发,还容易并发肺炎、呼吸衰竭等严重疾病。

另外,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心脏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此时不仅血小板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还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体内儿茶酚胺等化学介质分泌增加,血液黏稠度加大,血凝时间缩短,进一步促使血压增高和血栓的形成。血压的波动和血栓容易引起急性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其中中风又被称为“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有研究表明,70%以上的中风患者在秋末和冬季发病,因其发病急骤,来势凶猛,而又难以预测,病死率和病残率也比较高,故中医素有“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之说。

要想减少这类疾病的发生,初冬时期的保健就极为重要。中医讲求“天人合一”,此时的养生强调以预防为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与抗病能力,同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调养情志 动静有度

在冬月闭藏之时,应调养心肾,以保精养神。只有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方可神清心宁。因此在情志养生方面,应做到,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到外面晒太阳,坚持适度锻炼和参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并注意动静结合。动可健身,静可养神,体健神旺,便能使人一扫暮气,精神振奋,充满朝气。

冬季锻炼,要因人园地制宜,凡是身体好的都可以积极到户外锻炼,如长跑、竞走、武术、滑冰,滑雪、做健身操、打球、冬泳等:如身体较弱的中老年人或有慢性病不宜外出者,则可在室内锻炼,做强身按摩,导引、练气功,保健功、在阳台上打太极拳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改善和增强血管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血管健康,还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体温的调节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锻炼时不要选择冰雪路滑的场地,以免摔伤和发生骨折。锻炼前应做好准备活动,防止肌肉、筋腱拉伤和关节扭伤。开始锻炼时不要脱衣服,待运动至身上暖和时再脱去厚衣服,运动后要及时穿上,如内衣被汗水浸湿应及时更衣,避免感冒的发生。

起居有常 心身安康

初冬时节,应以敛阳护阴,养“藏”为原则。在起居方面,做到作息有时,以顺乎自然规律。早睡以养人体阳气,待日出后起床以养阴气。这样才有利于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养生之道。

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穿衣盖被的厚薄要适度,并且要特别注意双脚的保暖。因为脚离心脏的距离最远,末梢循环血液供应少,足部受寒,必定会影响人体其他方面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不宜太高,也不要蒙头睡觉。此外,冬令养生要特别注意节制,固护。

科学进补 身体如虎

冬季是肾主令之时,要顺应肾主闭藏、藏精及冬至后阳气萌生的自然规律。适度地冬令进补,可促使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抵抗力,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