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探索与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探索与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探索与研究

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实践教学 革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027-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所需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也在不断增加。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此类人才的教育基地,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中,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实践教学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职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需要,实事求是地探索并建立起适合自己学校以及企业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迅速胜任就业岗位,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还必须加强实践性教育课程的革新和探索,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一体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课程训练体系。

一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场地和硬件设备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它根据一定岗位群的业务活动范围要求,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实地的操作设备和场地以供学生锻炼职业技能。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实践实训的场地不充足,实践性设备数量也比较短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高职学校的资金比较短缺,不能满足逐渐扩大的教学规模。另一方面,现在实训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太快,使得一些落伍设备不能满足现在工业技术的操作要求。

2.实践教学的时间短

现在,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实际训练时间较短。学生要想扎实掌握职业技能,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加强训练。尽管现在多数的教学都已经是现场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授课,但也仅限于在课堂授课上。由于设备少、场地不开放等原因,学生实地进行实训的锻炼还比较受限。

3.实践教学的内容及模式缺乏创新

尽管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已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还是被大多数教师采用。学生并没有发挥出自主学习的潜能,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必须自主创新、大胆提出问题、自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分析和操作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4.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高职理论教学过程中,各学校都已经建立起一系列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但在实践的教学体系中评价指标还没有完备的建立。评价缺乏规范性和准确性,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得不到评价,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规划教学,实践教学质量肯定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建议

1.加大实践教学的条件建设

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学校既要加强实验室教学楼的建设,也要重视校内校外的实地场地建设。比如,在学校内部建立专门的实训基地,使实践基地实用性强、综合性高、与时俱进。学校还可以和企业联合,不断改善实践教学的课堂场地,利用企业的实体厂房,让学生操作练习,掌握各种技术。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合作的企业工作,减少企业对新职员的培训时间,实现两者的双赢。而且学校的实验场地可以延长开放时间,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可以到具体实验场地练习提高。

2.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

高职实践教学的内容必须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符,实践教学应参考职业技能和职业标准,学校可以学习企业新开发的技术和引进市场操作的先进设备,和企业一起共同研发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依据实践教学的理论,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教学,不断培养实践课程应规范标准,教学应突出学术与应用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特点,明确高职的教学目标、技能目标、职业素质目标,使理论与实践和谐并进。

3.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

高职实践教学应改变以前传统的期末考核形式,加强评价体系的建设,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形成。比如,考核评价的主体应该多元化,不仅有任课教师的评价,还可以加入学生的自我评价。考核的内容不应只是理论知识的考核,还应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其中包括实际操作技能、职业素质、创新能力等综合考核。摒弃考核形式的单一化,可采取笔试加口试的考核,在实践基地布置任务,并在规定时间内看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技能掌握情况。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是一个整体性的工程。实践性教学的主要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巧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夯实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学校可以创造更多的训练条件,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联合等一系列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的政策。通过这些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培刚.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策略探究[J].高考(综合版),2013(9)

篇2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理系 鲁翠仙 李天荣

【摘 要】根据近年来的教学情况及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状况,并针对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数学基础和专业特点,提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措施,所得结论对改进临沧师专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数学建模;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34-02

作者简介:鲁翠仙,女,讲师,硕士生,研究方向:代数、计算方法。李天荣,男,研究方向:初等数学、高等数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级科研项目“临沧师专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编号:LCSZL2013008)的研究成果。

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一切重大技术革命的基础,它不仅对科技进步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已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和工具。高等数学是大学理工科学生最主要的基础课,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处理问题的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但是,在如今高等数学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感觉高等数学课程太难、抽象、无用,教师总是强调数学是基础、是工具,在教学中注重纯数学理论的证明及枯燥的计算,而忽视数学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感受不到作为工具的数学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为了让学生成为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的新型人才,必须改革现行的高等数学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一、现状分析

1.数学教学现状分析。教学课时相对不足,很多专业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教研室把教学重点放在各项实训上,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基础理论课的课时,这就没有充分考虑到数学教学的需要,更没有考虑到专科院校学生出路的多样性,比如专科升本科。教学方式落后,灌输式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通过机械的掌握一些固定题型的解法技巧,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现状分析。为了发现和解决问题,深化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我们对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两个专业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高考数学平均分数逐年下降,爱好学习数学的学生比例在下滑,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难学,且学习数学和自己的专业没有太大关系。

鉴于以上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化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多年来,我校高等数学教研组的各位老师就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结合整个教研组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绩,笔者在此说明自己的改革思路与体会。

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1.注重第一堂课的教学。部分学生认为摆脱了只知道学习的高中生活考进大学,应该好好放松,不知道为什么要学高等数学,这样教师可以在第一堂课中使学生弄清楚大学生与中学生任务的区别与联系,向学生介绍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联系与区别, 高等数学是辩证法在数学方面的应用,重视的是数学概念及思想的形成与应用,初等数学重视的是计算技巧。此外,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本学科的最新成就及对当今科学发展的影响等,要让学生明白高等数学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作用,强调大学学习在人生成长的重要性,告诉学生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不但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锻炼我们的品质,让学生感受到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2.通过数学美的渗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克莱因说过:“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提供以上一切。” 如果在高等数学的教学活动中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索数学之美,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美感,这将极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审美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比如通过极限的定义发现数学的严谨美和简洁美;通过函数的泰勒级数和泰勒公式发现数学的和谐美;通过维尔斯特拉斯构造的处处连续但处处不可导的函数感受数学的奇异美;通过定积分的第一类和第二类换元法感受数学的统一美;通过多元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感受数学的结构美等等。

3.通过数学建模 培养“吸收、转化、应用”型人才。李大潜院士曾说过,“数学的教学不能和其他科学和整个外部世界隔离开来,只是一个劲的在数学内部的概念、方法和理论中打圈,这不利于了解数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的来龙去脉,不利于启发学生自觉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这就说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谨的思维方法,还要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数学建模就为学生建立这样一个桥梁,我们的学生参加建模竞赛,经历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尝试,获得了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经验和亲身感受,实现了高等数学教学中“强迫学生学”到“学生自主学”的转变。

4.利用多媒体,改革教学手段。数学课程的教学,大多数教师一直采用“粉笔+ 板书”的传统讲授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逐渐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它能够更形象、直观地展现数学中的各种几何空间关系,把静止内容生动起来,改变枯燥的教学手段,给老师授课与学生听课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我校尝试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高等数学的课堂,采用“粉笔+ 板书+幻灯片”的讲授法,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两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为探求更有效的高等数学教学手段提供了方便。

5.加强课外辅导,照顾少数民族学生。目前,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些学生基础比较弱,在教学中应加强习题课的教学,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我们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这样使学生整体水平大体一致,既不影响整体进度,也没有学生拉下。

6.提高教师素质 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内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提高高等数学教师的素质,建议老师抽时间去听有经验的前辈的课吸取好的经验和方法,一学期至少6节;每周一次分享交流会,经常和所教专业的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三、教学改革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我校教学改革思路的成效性,我们把做调查的三个年级六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比较,2010级使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2011级和2012级在教学中突出了上述改革思路。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差异。经过教学改革,2011级和2012级优秀和良好的学生比例增长了一倍多,而不及格学生的比例由22.06% 下降到了7.5%,学生的平均分也增加了10多分,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我校2010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四队,仅获得云南省二等奖;2011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云南省一等奖、云南省二等奖;2012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二等奖、云南省一等奖、二等奖等。

以上成果足以说明,为了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调动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是有成效的,且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勇于探索,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刘元骏.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意义与实施[J].高等理科教育,2003,(4).

[2]王振友.“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的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3]秦宣云.工科数学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的改革探讨[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0,20(4):96-97.

篇3

关键词:招生改革 多元化 自主招生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国外学者目前对高校招生录取模式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各采用什么样的录取模式,所采用的录取模式能否保障高校录用到合适的学生以及将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又以保证高校的自主自治与保证高校多角度、多层面考察和选拔学生等方面的研究最多。研究的一个共性是大都赞同并倡导采用多元化但又各不相同的能够体现高校特色的录取模式。

国内学者则随着我国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而呈现出研究方向的变化性。最初大多集中在对高考录取分数线的研究上:全国是否统一录取分数线、各省录取分数线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如何保证招生录取的公平性等课题;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学者逐渐将研究的视角转移到了对以单一的高考分数为标准的录取模式的弊端论述上来,提出要在高校招生中实行多元化的录取模式,为录取模式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但要实行什么样的多元化录取模式却未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缺乏对录取模式体系的整体建构。

近来不少国内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都照搬教育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高校招生的录取模式。教育发达国家的高校录取模式大多经过几百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其自身发展的道路,有着其科学性和优越性,但这些模式能否直接照搬至中国?这些模式是否符合中国目前的教育发展现状?

二、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1952年我国普通本科招生实行统一高考,尽管期间由于政治原因出现过以推荐为主的高等教育入学模式,但绝大部分是以高考分数为单一录取标准的统一录取模式。这种录取模式在最初的几十年内为我国选拔了大量的人才,但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与需要,我国的创新能力出现了严重的不足,主要原因指向高考招生考试制度下的应试化教育,无法选拔具有创新潜能的人才,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其不利于学生个性化选拔和不利于大学多元化发展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不可否认,我国现行的招生录取模式能够实行这么久,确实存在着其合理性的一面。以高考分数为标准的录取模式有效地避免了高校生源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保障了高校生源的文化质量。研究表明,高考成绩与学生以后的发展潜力尤其是文化学习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在总体上是呈正相关的,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走进大学后其文化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往往也是比较强。同时,以高考分数为主要录取标准的模式,在重人情、关系、面子的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体现出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维护了广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权利,保障了最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求学风尚。

2003年教育部经过反复酝酿后,在全国选择了22所重点大学进行本科自主招生录取改革试点,允许试点高校有5%的自主招生名额。试点高校对自主招收的学生采取了更为科学灵活的招生录取模式,将学生在高中期间的平时成绩、参加一些全国性比赛的成绩、才艺特长、申请材料和推荐信等作为重要的录取标准。虽然各高校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地创新,但在近几年的实际操作中却同样表现出招生录取中的“以分为纲,唯分录取”现象,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遏制等问题。

相比之下,国外的一些知名高校在选拔新生时并不唯分录取,而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来操作,以录取适合在本校学习和发展的人才,其录取模式与高考分数有一定的关系但却并不以此为唯一标准。因此,高校招生中仅以高考分数这一个标准选才是不科学的,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高校难以真正选到大量的各方面都适合该校的学生,间接的结果是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和高校自身的发展造成更大的挑战和困难。

三、制度改革研究内容与方法

因此,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探索通过改革测试内容和选拔方法,建立科学可行的高校“统一考试、分层录取”的模式,选拔思维活跃、学习潜能高,具有创新潜质与学术潜质的创新、创造、创业型人才,逐步破解“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的招生考试局面,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招生考试制度。

1.探索改革以高考为唯一尺度的招生制度,建立科学可行的统一考试、分层录取的模式

采用各学科大类的学术型选拔测试方法,通过开放性命题、学术性选拔测试、深度面试或者竞争性面试分析学生思维倾向、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及挑战能力。对于保送生直接通过以上测试结果确定其专业;对保送生、自主A类考生、特殊型人才考生加大深度面试力度;对于自主B类考生试行竞争面试,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临场应变能力及专业学术性倾向,通过大类专业加分的手段指导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学科。在申请自主类招生中,增加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在结合中学知识、日常生活常识等条件下解决问题,初步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写作能力、应变能力等。

2.探索改革测试内容,建立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模式

增加学术性选拔测试,按学科大类设置不同题目任学生单选或多选。通过这类测试选拔出适合来高校学习和发展的各类学生;学生测试合格后,可在相应专业获得附加分。在现有的标准入学测试中逐步增加学习能力测试份额,逐步适当降低当前所测试的学业知识难度,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潜能,淡化应试化程度。

3.探索完善自主招生的实施办法和人才选拔评价标准

通过测试与面试相结合的入学系统,力求更为准确的掌握考生的基本学业水平、学习思维能力、个人兴趣发展等信息,并从各专业所需人才特点出发,适当调整测试与面试份额。

同时,结合国家对设计型人才的需求及相应省份社会经济发展对服务类专业的需求,试点在一定比例内对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会展经济与管理、物流工程等特色专业试行高校引导招生,用于支持国家以及相应省份实施的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创新、服务、设计水平。

综上所述,高校的招生制度改革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结合高校自身学科专业特色、学科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及发展方向,在“分数上适合”的统一考试基础上,多元化、分层次的录取出适应高校学习环境、适合高校发展要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潘菊素.高等教育目标多元化与高校招生制度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0)

[2]方晓明,王湖滨.英国高校招生制度的沿革及启示[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12)

篇4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由弗里曼在公司管理方面提出的一套重要理论,他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任何能够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这种实现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后来他又将这一定义修正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因公司活动收益或受损,其权利也因公司活动而受到尊重或受到侵犯的人”。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具体参与到组织运行的个人与整个组织到利益是相互关联的,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一荣俱荣,而利益相关者理论经过多年的延伸、发展,已经在很多行业和领域得到了应用,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有很多相关研究。而针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研究与探索就显得十分必要。在独立学院传统的高等数学课堂中,师生进行互动的过程往往比较尴尬,没有形成一种良性的、多人参与的互动环境。

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相关的研究与应用,基本模式主要是任课教师在课前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和相关资料利用网上载体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课前带着任务先行预习并完成相关任务,同时任课教师和学生针对课程内容也会在课前有相应的网上互动,教师在课前主要起到任务布置及课程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知识的串讲或者对学生课前普遍不太理解以及比较重要的部分进行精讲,而不再对整个课程的具体知识进行详细深入的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教师之前布置的任务进行发挥,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实现课堂的互动。课后则可以根据学生课前和课堂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在整个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自己从原来传统课堂上单纯的演讲者转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所以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学校、任课教师和学生都会有相应的要求。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中的应用研究

篇5

>> 中\美\日三国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模式之比较研究 中美残疾人高等教育比较及启示 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浅议 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探索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研究 高等教育课程与全球化 高职教育与学术型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残疾人应用型高等教育初探 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探析 “人本特教”背景下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多元化的思考 残疾人专职委员向职业化发展的思考 从学习者特征出发试析残疾人远程教育课程设置 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研究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研究 残疾人公平共享高等教育资源的研究 武汉城市圈残疾人高等教育补偿机制研究 中美残疾人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对比研究 黑龙江省残疾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旅游高等教育课程“经营”研究 高等教育课程满意度研究述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 许巧仙,常晓茗.市残疾人专职委员现状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61-62

 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探索人才培养之路.

 许巧仙,朱久兵. 高职院校残疾人专职委员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3).19-21

篇6

李文利的著作《从稀缺走向充足———高等教育的需求与供给研究》,是她近几年来研究这一问题的结晶。这部著作以中国为背景,从中国实际出发,采用了经济学中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以及国际比较的研究方法,依据对高等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评价原则,对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等教育的需求与供给、高等教育的经费需求与供给等问题给予了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回答,取得了不少的突破性进展。这包括:

第一,从研究方法来说,作者从宏观总量预测和微观成本分析两个层次上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的经费需求测算的方法,并收集有关数据进行了估算。这对研究高等教育资源的充足性提供了理论分析视角和实证研究工具。

第二,创见性地把高等教育中学校资源利用效率分为成本效率、产出效率和学习效率三类,从而细化了前人提出的高等教育内部效率的内涵,推进了此类问题的研究。

第三,从高等教育中学费水平和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和政策关系看高等教育的公平,作者将市场供需模型融入到公共产品的供求分析,对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总结出三种测算学费水平和资助标准的方法,并采用其中的付费能力法和供需模拟法进行实证测算,令人耳目一新。

第四,对比研究了长期和短期效应两类因素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指出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不仅要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作为高等教育基础的基础教育财政和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

第五,首次把家庭经济贡献和经济资助需求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根据作者的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家庭及其学生的经济贡献能力和资助需求,提出了赠与型、借贷型和工作型三类资助的不同作用。这对政府、学校制定公平和有效的资助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六,对学生贷款二级市场进行了前瞻性的探索研究,既分析了可行性条件和可能途径,也指出了制度和市场环境中存在的不足,体现了政策研究的学理意识和理论研究的适度超前。这样的研究不仅可以减少政策制定的盲目性,也有利于避免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尴尬。

第七,作者分别从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价值(社会和个人经济收益)和人力资源配置价值(工作流动和劳动力市场优化)两方面实证研究了教育的外部效率。在劳动力市场日益发达和知识经济日益凸显的今天,这一研究成果再次验证了教育在国力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使得人们确信教育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基础性投资。

总而言之,就笔者所见,对高等教育的经费需求与供给,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受教育机会的需求与供给问题给予系统的研究和回答,这本书尚属首次。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学术性;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133—03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性的高等教育活动。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追求的是一种求真的活动。作为一种学科体系,它以人类的一切教育现象与教育中呈现出的问题作为其研究对象,探讨人类在教育活动与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对高等教育的解释也可以通过普遍性更高的理论作出进一步的解释。需要研究者了解高等教育,且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

一、传统范式下的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视阈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逐渐发展,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对高等教育实践不断进行解释。建设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不仅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自然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一方面,一个学科具有解释性,需要揭示、描述、解释事物的现象和过程,探索和揭示事物运动带本质性、普遍性的规律;另一方面,一个学科又是规训制度,以其特定的学科高等教育形式培养这个学科的人才,保证了学科的永久性。从学科史和科学史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经典学科由于范式的变换而产生思想断裂和逻辑的问题。“探讨出一套特定的学科概念和范畴,进而形成了一个逻辑性严密和凝聚性强的成熟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从而有了这个学科的标志和研究”。教育学科具有封闭分割性和专制自傲性。封闭分割性,是指学科是在世界分割和产生的片段的研究基础上产生的,这个学科和其他的学科之间没有联系,缺乏相互间的沟通,是封闭自守的。专制自傲性,指由封闭自守的形式造成的学科人员的盲目自信,只相信自己,轻视其他学科的观点。由此可见,独特的教育学科是在传统科学范式下,在其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高等教育学研究是在求真和求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在谈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时,是通过寻求独特的思维来维持高等教育学在社会科学体中的重要地位,这就迫切需要求真和求用的思路来帮助解决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因为在传统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每门的学科对世界进行划片存在着相应的客观现象,这是其专属领地和具有独享该领地的所有研究权。

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发展需要对其学科的本体性质进行审视。如果我们只把自然科学当做知识的唯一科学主义观念的框架,而不采用求真和求用的思维方式,就会把对科学主义的质疑变成对科学合法性的颠覆,这就会造成科学的统一性和人类的统一性只是相同一个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另外,对科学的研究和对人文的研究都是同自然和人有联系的,所以不要把对自然的研究和对人的研究对立起来,要在求真和求用的基础上将其相互联系起来。总之,科学的本性就是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存在的保障。有学者曾强调,不管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学者,还是研究自然的科学家,都面临着一项极其重要的共同事业,那就教育事业,这是世界可以理解的事业。为此,必须建构一个融贯的和有逻辑的高等教育观念系统,使我们经验中的每一个要素都能根据这个教育观念系统得到解释,它也因此成为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高等教育学只有确立其基础理论学科地位,才能提高自身的学科水平,并对高等教育实践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必须强调的是,高等教育学的对象和内容有其独特的性质,并在方法、原则等方面和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差异。一门学科只有在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个性和真正独立存在于其他学科时,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也就是说,一门学科之所以成为一门特别的学科,是因为其研究的现象是其他学科不能研究的。对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来说,必须把同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美学和文化等研究区分开来。高等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这样才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有利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一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必须要有系统化的理论构建,要具有标志其学科理论体系的经典文本。囿于各自狭小的研究领域必然对学科的发展产生阻力。如果高等教育学理论不研究作为人类活动和产物的一个独特事物,那么,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学科就很难独立地确立,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就失去了其独特的有效性。

二、科学思维下高等教育学的学术性和实用性

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对象是高等教育实际存在的活动。作为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对象,高等教育活动是一种存在的事实,但高等教育的现象就不只是一种客观的事实了,因其有价值因素,所以和自然存在事实有很大的区别,这也就是实现了事实和价值的统一,这正是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对象的显著特征。面对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这种特别的对象,有一部分的学者因为自然科学对象没有价值性,就认为自然科学没有价值判断的意义;由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有其价值性,就认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存在着价值倾向现象,并以此否定了科学是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依据。还有的学者认为,为了科学的研究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没有必要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事实上,现代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已经宣告,没有一定的纯粹客观科学,科学家永远不能脱离主观先见和前人的理解。因为理论在于观察之前,观察渗透着真理,科学的观察要有选择性和目的性。换句话来说,能观察到什么,取决于你拥有什么样的研究理论,理论是一种预设和潜在规定的科学研究。其价值性存在于一切科学的研究中,这是其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程度决定的。也就是说,一种脱离其价值判断的高等教育研究形成的高等教育学是无法成立的。尽管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有价值倾向性,但其重要的特点是,它不是体现出完全的个体的特征,而是通过结合有关高等教育学的原理、定理、一般的法则和规律来实现的。

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对象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是在高等教育的活动和现象中进行的,以大量的高等教育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同时,由人们的认识活动进行思考的。普通教育学在客观上已经为高等教育学奠定了较为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际的表现中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目前,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根本目的与直接的指向是为了解决在教育发展与改革中呈现出来的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和一些面临的困境。波普尔也说,科学仅仅从问题开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紧扣时代的热点现实问题,当然还有一般性和普遍性问题、特殊性和局部性问题,正因为问题的交织,高等教育学必然处于特殊的位置中。因此,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对象处于主体和客体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和地位,这就会引起一系列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的实际对象是主体间的活动相互共存和相互作用。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客体和对象,决不能简单地看做高等教育在其客观材料上的意义。此外。在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中,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活动是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谈话。由于面对的是高等教育的另外一个主体,所以需要了解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活动中的重大意义。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存在着其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问的涵咏和影响。

此外,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还要认识目标和标准。这不仅是要有认识的准确性,还要有认识主体的深度,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活动中的认识者既要和高等教育实现融合,也要和高等教育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保持其原有的位置,进而实现对高等教育学认识的超越和升华。高等教育研究队伍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制分析的切入点,分析其构成状况对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影响,并结合传统社会科学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对高等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进行论述,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是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

作为高等教育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是不同的。高等教育学是一种以社会的形式存在的,所以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需要把握住高等教育这一特殊对象的独特逻辑,这是高等教育学和自然学科的一个重要的不同。

三、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对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20世纪初,已经出现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转化的大潮流,其方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其趋势是一体化。尽管如此,对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对其研究对象的研究途径、方法,还是受到了其自身因素的影响。另外,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问题还受其性质和特征的制约。若没有这些制约和影响,这种普遍化的研究方法就会损害研究主体的权利和客体的权利。

对现存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思考,是建立在研究其主体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的,并利用相关的科学手段获得的某些特定社会客体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实践的生存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的真正实践者他们在研究高等教育现象。如一些办学者特别是一些校长在研究高等教育现象,他们的研究给高等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这个系统知识是运用一系列的相关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并且经过求真和求用的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得到的。另外,任何一个社会的科学理论体系都有三大基本要素,即基本原理、经验知识和逻辑方法。基本原理是研究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主干和精髓;经验知识是形成社会科学理论概念、判断和结论的根本依据,也是论证原理的基本论据;逻辑方法是各种经验和理论知识实现有序化,也是严密研究结构体系的基本方法,其作用非常重要。若没有逻辑方法参与研究,社会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就无法得到论证,经验知识就无法得到概括,整个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就无法建立起来。

篇8

研究现状分析

多年来,一些研究者也进行过高等农业教育的研究。据查阅的有关文献资料显示,研究者们围绕“高等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一些的论文。主要观点有:关于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孙济中(1994)明确指出:“办教育就要研究教育,不研究教育怎么办好教育?”。就高等农业教育来说,它的许多规律尚未被我们认识,被我们掌握。面对这一现实怎么办,唯一方法就是加强对它的研究。通过不断研究,使人们对它的认识符合它本身规律,从而把握主动,做好工作。白秀玉(1991)在《重视高等教育研究,掌握办学规律》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研究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学校领导尽快掌握教育规律,做好领导和管理工作;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客观依据;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推动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高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高等农业院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大力培养大批合格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宋明爽等(1997)提出必须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探索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以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来指导高等教育实践。

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龚祖文等(1998)谈到,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研究,还不能做到很好地为高等农业教育实践服务,高教研究与高教实践的“两张皮”的现象还未克服,研究中存在:研究方法单一,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研究不够;研究制度远未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彭冬阳等(2001)将研究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五点:1.对高等教育研究缺乏正确认识和应用的重视;2.高等教育理论不成熟,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存在着脱节现象;3.研究的重复性较大,缺乏新的突破;4.研究方法过于陈旧,很少进行认真细致的实证研究和实验;5.各高等院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不健全等。关于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措施和建议彭冬阳等(2001)在文章中就如何进行高等农业教育研究提出了三点措施:提高对高等教育研究的认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加强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宋明爽等(1997)提出了加强高等教育科研的几个思路: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意识,重视教育科研投入力度;要完善高等农业教育制度措施,以高等农业教育制度去引导教职工重视高等农业教育教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高等农业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工作;重视加强对教师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以督导促进教育科研。

关于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李水山认为高等农业大学农业类专业(非农专业)、农村学生(县城以上城市)、毕业后服务于“三农”(非农业岗位就业)的规模比例从过去的8:2变为2:8了,简单追求大学规模效益导致了教育“离农”现象的不断加剧,高等农业大学的合并导致高等农业教育发生倒挂现象:郭明顺进一步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高等农业院校发展办学理念核心,树立建设现代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塑造和培育科学考评、合理激励、唯才是举的人才理念,塑造和培育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全面协调的发展理念;李娜着重针对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办学特色的策略展开实践研究,提出应依托农业发展背景,明确特色办学理念、注重实用,探索有农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方案;陈士俊、程燕比较和研究中外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模式的特点并借鉴发达国家的高等农业教育先进经验,从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加快高等农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提高农业高校的办学效率和培养机制的建议。田玉敏、杜丽华分析国外高等农业教育的基本结构模式和支撑农村发展的路径,并从国外成功经验中得到了相关发展路径和模式借鉴作用。

篇9

一、三大《纲要》的历史背景

1.《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与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十年我国的人才工作和人才强国的建设进行了统一部署和规划。同志在本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指出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人才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已经完成了从人力资源匮乏国家实现了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巨大转变,但是我国离人力资源强国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纲要》提出:国家人才发展的主要指标要求到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8025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8%,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20%,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15%,人才贡献率为35%。[4]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不同层级类型的、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各级各类院校据此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高等教育领域正在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分类培养模式,探索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特色化发展模式,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和探索为我国的人才工作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人才工作和教育工作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其发展,只有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2.《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十年我国的教育工作和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进行了统一部署和规划。《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5]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5]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高等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急需提高质量,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变“强”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是: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是各行各业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②提高科学研究水平。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③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等教育领域应切实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持;④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类型和层次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⑤建立全民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让全民享受高等教育服务,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全民教育体系。

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

2006~2010年三大《纲要》相继出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高等教育已经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大扩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高等教育质量不容乐观。在高等教育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亟待实现由“大”变“强”的转变。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在理论上有两点重要的意义:①丰富高等教育理论体系;②深化高等教育理论内涵。(1)丰富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从横向上看,高等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广泛的研究范畴。高等教育强国理论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的体系,使得对于高等教育的认识从原有单一的速度和规模增长过渡到全方位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第一,从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理念的过渡。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在规模上能基本满足社会转型期发展的需要。但是,随之带来的规模与质量难以平衡的负面问题越发严重,使得高等教育发展遇到瓶颈。“强国”理念的提出,指明了高等教育内涵式的发展方向。第二,促进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标准建立。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标准是动态的、复杂的、多元的体系,高等教育强国理念的提出必然使得这个评价体系发生较大的变化,因为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评价会随着高等教育本身的战略目标而发生改变。(2)深化高等教育理论内涵。从纵向上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强国理论的不断深化与提高,理论的深化与提高是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由“大”变“强”的重要前提。高等教育强国的提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化了理论内涵:第一,从“外延式”发展转为“内涵式”发展。之前我国高等教育由于基础弱、底子薄,走的是外延式的发展道路———“重规模、轻质量”。强国理念的提出从内涵上阐释了高等教育应该从“外延式”转为“内涵式”的发展,更加注重高等教育内外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发展及其内涵与意义的构建。第二,从“单一化”发展转为“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强国理念的提出,不仅需要高等教育自身取得较大的发展,还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强调高等教育要积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第三,从重点发展转为均衡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区域分布、资源分配、层次结构等方面不均衡,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强调的是整体上、不同层次和类别上的协调发展,需要逐步从突出重点发展过渡到着力均衡发展。2.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意义。(1)促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不断创新。高等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理论思想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要实现教育的创新,在高等教育大国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改革与发展。①高等教育思想创新,思想上体现的不仅是西方诸如学术民主、教授治校等理念,也体现了我国服务人民、统一管理等适合国情的理念;②高等教育制度创新,高等教育强国强调了大学的自治和自,逐步使得高校拥有独立的办学和治学权力,政府职能逐渐过渡到政策的支持者和战略的引导者;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管理层面的创新,主要是实现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法制化,[6]只有管理的进步与科学才是高等教育强国的直接体现。(2)提高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强国与社会经济的天然联系,必然使得其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①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强国的实现,必然会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管理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本。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稳定就业与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也会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②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在三大基本职能之外,还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效应,能有效促进地区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3)提升国际比较竞争力。高等教育强国提升国际比较竞争力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创新研发、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优秀文化学习氛围的形成、政府执政的监督与建议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强国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②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强国就是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其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高等教育的相关研究更为成熟和丰富,能结合我国实际全面客观地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特点;其次,使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使高等院校能站在全球发展的高度进行定位、教师传授的知识能满足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专业技能能适应国际化的趋势;再次,扩大国际交流合作,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高深知识和学术研究,其本质又在于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强国能为之提供广泛的平台,以扩大交流与合作的范围,深化交流与合作的内涵。

作者:马丹 李晓波 刘欣 黄爱萍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教务处

篇10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大学育人;“研究型”教学;师生比;长远规划

大学是探知真理、发现创新的重要场所,其主要作用是启迪和培育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的青年人,使他们在社会建设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在我国不断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进程中,向西方借鉴的科研激励机制和人事评价体制被引入到大学管理的模式中来,这一方面增强了大学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探索的动力,另一方面也让大学育人为主的职能目标在实质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目标导向的科研项目让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大学中滋生蔓延,这让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的国内大学其教学质量始终得不到明显提高,甚至影响到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生产力水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作为社会建设的基本单位,其思维模式和业务技能对社会建设的影响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因此,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发展模式如何定位,是值得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同行们进行深度思考和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和主要任务

1.研究型大学的起源。一般认为,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这一时期出现的高等教育机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如组成系和学院,开设规定的课程,实施正式的考试,聘请稳定的教学人员,颁发被认可的毕业文凭或学位等等。[1,2]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要求大学必须承担一定数量的联邦政府委托的科学研究项目,必须培养出一定数量的达到最高学位层次的人才,[3]这也是把科学研究工作列入大学职能之一的一项重大变化。[4]而近年来,为了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学习建立美国式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纷纷被采纳为国内高等院校发展的方向。为了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增进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国家近年来也大量选送、资助优秀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赴海外学习交流,为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目标储备人才基础。[5]

2.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世界一些知名报纸和大学院校,如英国的《泰晤士报》、美国的《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中国的上海交通大学,在对世界大学进行评估排名的指标中,都把科研学术成果的评价和与之相关的学术名人(诺贝尔奖得主等)数量评比,放在重要的位置。[6]对于现代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的国内众多高校在响应国家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浪潮中,也常常把科学研究目标放在比教学工作更重要的位置以期早日转型成为研究型大学。然而,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始终承载者培育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重任。而科学研究则需要具备这些探索精神和创新兴趣的研究者在一定时间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完成。本科教育是所有大学包括研究型大学的任务基础和成功基石。[7]即使对于转型期的大学建设,科学研究工作的推进仍需建立在高等教育的基础之上。一方面,高等教育是科学研究的基石。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启迪人的灵感,活跃人的思维,鼓励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在高质量教育的基础上,老师和学生才有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从而积极地进行科学探索和深入研究。也只有立足高等教育,培养大批有创新活力的科研新力量,才能满足和维持科学研究的可延续性和长久发展。另一方面,科学研究也为高等教育提供养料。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本科教育虽然大多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但随着科技进步的飞速发展,时代变换的日益加速,大学本科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这就要求高校中承担基础教学任务的教师的知识技术水平不断更新,才能让学生的知识技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让学生的观念及时与先进的时念接轨,为更深入的科研工作打好基础。所以,大学对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前沿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工作,这也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必要性所在。总的说来,大学应以育人为本职,而借助科技引领社会经济建设、科学研究的产业化发展应当主要由公司企业等营利性机构承担,它们不应是大学建设的主要追逐方向。

二、高校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国内大学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迅速转型过程中,其本科教育的职能受到较大影响,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源于中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经验较少,高水平的教研人员不足;另一方面也是高教工作者在转型期的自身定位模糊所致。如不及早地防范这些问题的出现,将对高校本科教育及科研产生不良影响。

1.重科研轻教学不利于科研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我国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的水平,鼓励并支持青年学者到国外高水平大学深造,并且积极学习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模式。特别是科研激励机制的引入和人事聘用体制的改革,使得国内重点高校都在纷纷确立自己研究型大学转型的目标。而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建设狂热的背景下,高校追逐科研项目做大做强的目标制订显得有些跃进,在未充分考虑院校自身实际条件的情况下,容易把科研工作作为对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考核指标,从而极易造成高等教育工作者忽视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这一大学基本职责和科研工作的基础前提。科学研究本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的工作,它需要科研人员在专业领域有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教育和研究积累,而在急功近利的政策导向下,将导致科研工作差强人意,研究人员技术基础薄弱,无法实现研究型大学的真正转型。我国一些研究型建设走在前列的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历来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拥有比较完善的本科教学体制,这也为他们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和潜力的研究生打下了很好的人才基础。本科教育没办好,学校的科研、教师队伍、研究生质量都会受到影响,进而会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声誉。[8,9]

2.教研人才数量不足影响研究型大学转型。随着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学校对高水平科研人员的数目需求不断上升,其表现为研究型大学的“师生比”通常比一般大学的师生比高。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国内高等院校的学生多老师少,师生比大都比国外高等院校低很多。这就意味着,在师资力量不够的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往往要承担多门专业课程的教授工作。在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过程中,教好一门专业课程,对教师课堂经验和研究积淀的要求更高,再加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加深理解,如课堂演示、课后练习、课外考察等,将会占用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此时教师自身的科研任务也同样繁重,那么一方面其科研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教授质量也难以保证。出现的后果往往是授课老师自身对课程的熟悉程度有限,而无法将课程在自己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艺术地演绎。另外,在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创新”是一个被反复强调的概念,但教研工作者们对此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肯定的是,要“创新”,前提是要“更新”。如果大学的教师无法做到紧跟科学发展的前沿,视野并非放眼全球,很多所谓的创新工作可能只是其他国家的科研工作者数十年前的重复工作,于是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内容也会落后于当今学术界的研究水平。所以,国内的高等院校如果师资有限,就一定要结合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政策方向,不可一味地强求“研究型”转型,从而造成创新有概念无实质。

3.“填鸭式”教育模式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中国的本科教育模式以“填鸭式”为主,课堂教师传授的内容主要是知识技能本身,知识要点丰富、讲解清晰,但容易让学生逐渐丧失思考的空间,并且课程结束的考核方式也大多以卷面考核为主。这种模式与大学之前以考试定“未来”的方式一脉相承,但并不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高等教育。它与西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有较大差异。近几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倡导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授型”教学转变为以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多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知识的探究中去;课堂以激发学生质疑为目标,培养学生的主观兴趣和科研潜力。这是对“填鸭式”教育模式的一种改变,也值得为高校教师所尝试和接纳。

三、对研究型大学教育建设的几点建议

针对国内高校在“研究型大学建设”起步阶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者对研究型大学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国内大学应该秉承“育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科研促教学、教学反哺科研的的指导下办校,才能真正实现“研究型”的成功转型。在此提出一些建议以供交流与探讨。

1.建立长远规划,规范制度建设。我国几十年来国力增强,经济建设得到飞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迅速变化。这其中,制度和观念也都在不断地适应和变化。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思维的积淀的。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思想无法创造和发现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科学伟人爱因斯坦思考并创立狭义相对论用了7年时间,创立广义相对论更是花了9年时间。大学作为思想创造的集中场所,应以一种较为平稳的制度保证科学思想和技术探索的孕育时间。高等院校更应当用经过长远规划后的制度建设,保证高校师生的良好科研学习环境。在朝着研究型大学迈进的建设道路上,需要在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上提出研究型建设的激励机制。如果制度过度偏向于科研项目建设,大学育人为本的基本职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学校的科研软环境。

2.以师为本,以生为重。以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来看,大学建设中的一线建设者是教师。保证他们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是大学管理者首先应该推进的工作。对于许多长年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他们的主客观条件,保证其教学热情。若用科研指标强给他们制定工作要求,不仅可能打击优秀教师改善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也无法强求他们在短时间内产出科研成果。另外,科学工作的另一核心力量——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产品”,他们不仅将直接进入社会参与建设,也彰显着大学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服务好高校学生、传授他们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大学管理者和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所有这些都与国内大环境以人为本的政策方向一致,是保证高质量教和学的前提,也是保证良好科研氛围的前提。

3.宽松环境,自由思想。北大前校长曾以“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构建起北大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让各种思想在其中碰撞、争论,从而激发出新的思想和创造。[10]所以,在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中,创新是目标,而自由宽松的环境是必要的培养基。大学办学者应尽可能地提供师生使用大学资源的便利条件,老师需要鼓励探索、包容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学校需要提供自由选课、开放共享资源、丰富社团活动等,以此来创造创新的自由氛围,构建创新的培养基。“大学自主办学”应当成为追求自由宽松的教学研环境努力的方向,它需要大学管理者、老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研究型大学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而自由、探索、创新、创造,是蕴含其中的深刻内涵。大学作为育人的场所,应该首先立足自身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大使命,以教育养科研、科研促教育,才能在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周谷平,张雁.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兼论我国现代大学的起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5):89-93.

[2]蓝劲松.略论大学的起源[J].科学文化评论,2005,2(6):55-68.

[3]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4]罗嗣海,张和仕,彭央华,等.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概念及其界定[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5).

[5]2011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简章[EB/OL].(2011-12-13).

http:///Chuguo/9743413e16b74ed0ae67a0d89840

fa73.shtml.

[6]唐淑香,丁军强.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分析及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4):155-158.

[7]曾东梅,唐纪良.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现代化,2008,12(4):63-68.

[8]胡弼成.国外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以其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1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