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邀请函范文
时间:2023-03-22 10:4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家评审邀请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邀 请 函
尊敬的×××先生/女士:
××市××××初步设计已由××××公司编制完成。我局现定于××××年××月××日(星期×)上午在××(××××)××会议室召开项目初步设计审查会,敬请拨冗出席。
附件:1.××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程表
2. ××初步设计文件
篇2
企业个人都受益中小型创业项目展览会生逢其时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无数的企业职员、单位雇工、农民工都面临着失业的生存考验,二次创业的选项再度掀起。同样,受生存竞争的考验,各中小型创业项目也极力通过最有效的交易平台来拓展自己的商业合作。
北京西西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在2009年4月2日―3日举办的第五届北京国际特许加盟连锁与中小型创业项目展览会,不但生逢其时,而且规模之大,档次之高,辐射之广,合作之多,堪称财富盛宴!
并非所有的展会都能达到共赢的效果,但是透过历届的成功经验不难推断,这一次也会让商企和个人不虚此行。在2008第四届北京国际特许加盟连锁与中小型创业项目洽谈会上,参展单位多达200余个,观众数量多达2万人,吸引投资额将近7亿元人民币。每个展位每天的观众平均接待量是450人次,每个参展企业的平均意向加盟商为200个左右。现场成交量占30%左右,单位个展位的平均招商额度在40-230万以上,投入与回报比约1:35,70%以上参展单位表示满意,愿意继续参与由北京西西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各类展会。
通过参展,展商能较好地实现巩固老客户、吸引新客户、发现潜在客户、节约费用、节省时间等基本企业市场营销目标。参加展览会是企业最有效的市场营销场所(市场营销方法之一)。同时,通过展会能迅速掌握本行业及竞争对手的最新相关信息动态等。因此,展会也是企业理想的信息交流平台之一。无论一家公司的规模有多大,展会都会为之提供一个很好的业务拓展机会。
优势多力度大
“西西木”搭建最有影响力的共赢平台
与一般的展会相比,为何由北京西西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历届展会,在规模、声势、人气、成交量等方面都更胜一筹呢?为此,本刊记者2009年1月6日上午10时,特意致电负责人赵龙,详细了解了北京西西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的开展优势和办展经验。
赵龙告诉记者,北京西西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一直本着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时时不忘自己是一个一手托两家的交流平台。为了让天南地北的选项者不虚此行,北京西西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既在保证参展单位数摄的同时,严格审核参展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同时针对参加第五届北京国际特许加盟连锁与中小型创业项目展览会的企业,将由组委会聘请专家评审团,评出连锁加盟业最具诚心和权威性的最高奖项“金长城”奖,同时还将评2009年度中国特许加盟连锁领域的“十大杰出人物”。另外,组委会还将参展单位的项目简介做成宣传册,便于选项者会后的筛选和咨询。
为了增加展会的人气,促成商企的成交量,北京西西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在30多家业内媒体实行覆盖性宣传并积极启动各方会员支持此次展会;组委会另投入200万人民币用于电视专题、报纸广告、短信平台等定期发送展会信息,全方位、无间歇的宣传策略确保展会成功。同时,北京西西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还设有专业的数据库,选项者只要登录网站注册查询,选择的意向就会记录在案,将这些提供给参展商,既使他们低成本地接触到合作客户,也减少了业务员的工作量,明确了解潜在客户的指向。
在第五届北京国际特许加盟连锁与中小型创业项目展览会上,公司将向全国再次免费送票30000张(政届10%,连锁店35%,加盟商50%,媒体5%)、提前发送30000万张半价票,同时300000万份邀请函还通过邮寄、同类展会派发等形式送达,组委会还将与行业内的各大网站、报纸、杂志亲密合作,对这些媒体的会员观众进行免费送票,力保投资商先行参会。
参展商、选项者众口称赞与西西木合作是当前的最好平台
广东绿色世纪保健品连锁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咏表示:由北京西西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各类展会都很成功,公司在展览会上接触到合格客户后,后继工作量较少。我们是通过展会得到了很大的收益,每次展会给我们的位置都是最好的,我们公司在4年内参加了国内大小几十个展会,从最初只有3家连锁店,到目前的890多家,是国内最大的保健品连锁企业,我们90%的客户都来自于展览会,在此我们感谢西西木公司给我们提供的这个平台。
北京鼎鼎香餐饮连锁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表示:跟着西西木参展三天。接触到的潜在客户比销售人员三个月里能接触到的人数要多。面对面地会见潜在客户是快速建立客户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北京某高校的毕业生崔冬升说:“今年找工作非常困难,毕业就失业是趋势。但不是理由,总不能坐着等机会靠国家养活,自主创业是新经济形势下的最好出路,而西西木展会为此也给企业和创业者搭建了最好的创业平台!”
北京西西术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地址:100025北京市朝阳区雅成二里2号楼1-602室
电话:010-59227306/04-09
传真:010--59227308
篇3
宋婷说:“每每表演结束,观众总会报以长时间的掌声,我知道这不止是对表演者的鼓励,更是他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方式。能作为‘乡音使者’走出温州到各地巡演,不仅是种荣耀,更是一种使命。我们希望能将本土最深厚的文化不断传播出去,让世界听到更多温州声音。”
乡音不断,构建乡情长系的纽带
如果不是成为“乡音使者”,宋婷或许还像过去一样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做着文书工作。一年前她还无法想象,自己会成为一名家乡文化的传播者,用唱的方式,将乡音传至五湖四海。
温州话地域性极为明显,内部差异就很大,十里不同音,更别提出了温州地界,能懂的人寥寥无几。几个温州人在外地,叽里咕噜一说家乡话,旁人就傻了眼。因为温州话与普通话的差别较大,随着普通话教育的普及,一开口就能辨识的温州腔,正在越来越多的温州娃身上消失。
温州市民俗学会会长金文平说:“温州人遍布世界各个角落,240多万在外温州人分布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家乡的孩子尚且越来越少能讲温州话,更何况早年外出闯荡的数百万温州人的子女呢?温州话是温州人天然的纽带,若干年后,如果温州乡音消亡,我们还能拿什么寄托乡愁?”温州是瓯越之地,有2000多年的历史。瓯越文化延绵至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社会风土民情,渗透进入当地人的生活,沉淀下了深厚且多元的方言文化,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这些乡音节目凝结着温州民俗文化精粹,是最容易牵出温州人认同感的声音,也是最能勾起在外温州人乡愁的声音。”
乡音不断,根脉长系。为了将乡音这一维系乡情最为坚固的纽带传承好、传播好,2016年7月,由浙报集团温州分社发起,世界温州人大会组委会办公室、温州市文广新局等联合主办的“乡音使者”评选活动启动。活动选出一批有代表性的乡音节目,打造乡音使者艺术团,不定期代表家乡走进温州异地商会、海外侨团等,用方言的传承串起世界温州人的乡愁。
评选征集令一出,立刻成为了媒体和网友热议的话题。浙报集团温州分社负责运营的“世界温州人云社区”微信公众号发稿超过20篇,数十家主流媒体争相转载、报道此次活动,共赢得超过800万阅读量的社会高关注度。一时间,市民走在大街小巷,打开手机电视,到处可见“乡音使者”的身影。
宋婷得知活动消息后,就约上老搭档黄作波带着作品《对鸟》来报名。早在2006年,他俩还是乐清市合唱团成员时,就多次搭档演唱过这一曲目,在当地小有名气。后来还唱上了中央电视台《民族民间歌舞盛典》。
和宋婷想到一处去的人着实不少。农民出身的陈永锡在地方拿过两届方言大赛冠军,是当地有名的“散讲王”,他特地为了参赛创作了散讲节目《温州话是传家宝》,用方言押韵表达他对乡音传承的观点。
山歌、渔家号子、鼓词、舞蹈、小品、情景剧、说唱、方言散讲、温州莲花、戏曲、木偶戏、布袋戏、魔术、渔鼓、快板、顺口溜……来自温州11个县(市)、区的数百位乡音达人带着“绝活”纷纷报名,征集特色民俗节目竞争进入白热化。评选活动利用微信、PC端和数字电视同步直播,仅在“世界温州人云社区”微信公众号的线上投票就吸引超过15万粉丝关注,在温州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乡土文化互动。综合专家评审和网络票选结果,最终包括《对鸟》在内的十大乡音使者节目脱颖而出。
倾情奉献,惊艳海内外温州人
去年9月16日,2016世界温州人大会主旨大会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1300多位海内外温籍人士齐聚现场,共谋家乡发展,共商温州大计。为了与世界温州人共叙乡情,乡音使者的首场演出――“走归”世界温州人乡音乡情文艺晚会就定在大会开幕的前一天举行。9月15日晚,乡音使者艺术团在温州大剧院为来自海内外的与会嘉宾献上了一场“乡音大戏”。
“我带队的温商代表团有70多人,他们都要求到现场观看演出。可是大剧院座位有限,简直一票难求。”温州市政协港澳台侨与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林宏华说。为了满足温商们的心愿,风雨交加的傍晚,他等在大剧院检票门外,向进场嘉宾求票。就这样你匀一张、他给一张,凑到了10多张票。
中秋之夜,万家团圆之日,包括海外侨领华人、各地温商在内的400多名观众在温州大剧院里团聚。大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当大幕拉开,“叮叮当来~”小女孩清脆的歌声响起,台下的观众们一下子被熟悉的旋律带入了演出的氛围中。一位来自香港的老华侨,眼睛里泛起了泪花,双手颤抖着打开手机,录下节目视频,他说:“这是我很小的时候听过的儿歌,这么多年了,再次听一点都没有变味。”
场外风雨呼啸,场内却暖意融融。富有洞头特色的《烤船谣》、泰顺木偶戏《钟馗敬酒》、苍南单档布袋戏《闹花灯》、永嘉昆曲选段《牡丹亭》、乐清山歌《对鸟》……这些凝聚起温州山水文化的精粹,无不勾起温州人最熟悉的记忆。
59q的温州鼓词艺术家达是乡音使者的一员,曾拿下有“中国曲艺奥斯卡”之称的“牡丹奖”金奖,是温州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表演艺术家。说起和温州鼓词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缘,达总是会想起自己的小时候。“温州是水乡,在陆路不发达的过去,出行总要沿着塘河坐船,岸边各路民间艺人争奇斗艳,说书、耍猴、鼓词弹唱一门不落。热闹的场面早已不在,但鼓词的琴板音调已烙在我心里,相信也深深扎根在老一辈温州人的记忆中。”达说。
晚上,他带来了鼓词表演《武松醉打蒋门神》,仅用一张嘴就让鼓词这“一个人”的艺术演出了“一群人”的紧张氛围,博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80后温二代华侨苏文义用手机录下了节目全程,他想带回意大利给孩子们看看,让他们知道除了外国的迪士尼,中国的故事同样精彩。
去年12月26日晚上,第二届粤港澳温州人大会璀璨星光演唱会在广州举行,数万名粤港澳温州人齐聚一堂观看演出。同时,这也是“乡音使者”艺术团自9月份成立以来走出温州的首秀。随着空灵的长笛声响起,仿佛清脆的鸟鸣声传来,现场掀起了二度。熟悉的《对鸟》旋律引发了现场温州人的共鸣,不少人跟着乐曲哼唱了起来,瞬间拉近了粤港澳温州人之间的距离。
在第二届粤港澳温州人大会上,“乡音使者”的表演成了当晚的一大亮点。每当台上乡音响起,总会收获台下观众的欢呼和掌声。
演出过后,温州市海外联谊会新春团拜会主办方随即发来邀请函,南非、迪拜等在外温州商会也纷纷提出意向,希望促成“乡音使者”走出去,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温州人重温乡音。
融合创新,向世界讲好温州故事
现在,“温州乡音使者”不仅仅是一个艺术代表团,还成立了乡音节目库,成了向世界展示温州的文化平台,并已注册成为商标。此前没有报名或未入选“乡音使者”的文艺达人,也在陆续通过再创作、再优化节目,经专家审定扩充进入乡音使者节目库。
都是代表传统文化的乡音节目,而传播对象有的是打小就离开家乡,有的甚至是在外成长的温二代,怎么样才能让大家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乡音使者节目库评审专家施丽君在评审、筛选节目时一直苦思着这个问题。在她看来,节目库的不断丰富完善,为温州文艺领域带来了新气象,也表现出了温州文化传播的无限可能。但是要让传统文化持续在现代焕发生机,就要在坚守文化底线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一探索途径中必须有创新。
来自瑞安的“云山云水”组合为节目库带来的《鼓词和摇滚》,将传统曲艺彻底“颠覆”。电音响起,主唱干净利落的歌声飘然而至,融进摇滚乐激烈的节奏里,全场刹那间被点燃。一首5分钟不到的曲子,包含了3首本土童谣、2种音乐形式,更凝聚了主创团队3人的默契磨合:吴朝辉负责团队的架构与歌词创作;范继忠负责摇滚部分的谱曲和全曲编曲;孙伊文负责鼓词部分的谱曲和演唱。
这一创新音乐形式呈现出了惊人的效果,但创作过程却经历了多次重整。最终,他们在音韵的磨合上下苦功夫。牛筋琴、扁鼓和贝斯、键盘的声音相互迭起,鼓词唱腔和摇滚说唱糅合并联,乡音的表达有了新模式。
执着于乡音节目创新的还有来自异国他乡的“新温州人”。“你是温州人,我是温州客。我叫阿达,么么哒。”来自非洲加纳的留学生艾蓬达习惯用温州话生动地向人自我介绍。他现在在温州医科大学读研究生,说起温州话来字正腔圆,丝毫听不出和本地人有什么不同。因为学会了说温州话,他不仅在温州成了红人,甚至连远在加纳的朋友也对他的名气略有耳闻。
艾蓬达参演了一档以他名字命名的真人秀节目《阿达么么哒》,并通过法国华人卫视和网络播放。节目里,阿达走上街头,用方言和市民对话,把温州好玩的、好吃的介绍给海外观众,他还会即兴用温州话把要介绍的内容串成顺口溜说给大家听。
阿达的故乡距离中国上万公里,每当阿达回家,当地人总是会通过他了解温州、了解中国。“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度。通过电视新闻看到的中国并不全面,我当仁不让就成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我还教他们说温州话呢!”阿达说,温州是自己的第二故乡,讲好温州故事、中国故事是自己的职责。
无论土生土长的温州人,还是对温州有着深厚感情的“新温州人”,他们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凝聚起了温州人的力量。他们是践行中国梦的缩影,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最合适的传播者。“乡音使者艺术团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结合,让乡音唱出了新的花样,以海内外温州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声情并茂地讲述温州故事,拉近了世界温州人与家乡的距离,也有效提升了温州在世界的影响力。”温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柳升高对“乡音使者”的未来有无限憧憬。
Dialect Messengers of Wenzhou
By Xu Yueping, Zhou Linzi
Wenzhou, a port city in southern Zhejiang, is a thriving hub of private business. In the early 1980s, the private sector of the city led China in pioneering a way to grow rapidly in the country’s modernization drive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As Wenzhou’s fame spread, one unique feature of the city has become known to the outside world: its dialect. Few people outside the region understand the dialect.
Many in Wenzhou are worried about the survival of the Wenzhou dialect, as a lot of children in Wenzhou are not fully exposed to the dialect in their everyday life. Putonghua, the official language, is spreading fast and penetrating the society in full strength.
What makes the survival of the local dialect harder is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about 2.4 million Wenzhou people living in 130 countries and regions across the world. Will the future generations of overseas Wenzhou people understand the local dialect?
In July 2016, cultural circles in Wenzhou launched a project titled “Dialect Messengers”. The purpose was to select a group of best artists to visit overseas Wenzhou communities across the world. “Dialect Messengers” immediately became buzzwords across the city, covered in depth and passionately promoted by local media and internet communities. Several hundreds of traditional entertainment artists in Wenzhou signed up. At one Wenzhou social media community, more than 150,000 people voted. Ten programs were eventually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online votes and experts’ appraisal.
The messenger artists staged their first show on the evening of September 19, 2016 in Wenzhou at the World Wenzhou People Congress. The dialect showed its versatility and charm and fascination in these ten programs and brought down the house. It also stirred distant memories of many audience members. Some younger representatives recorded the show on their mobile phones and promised to show the record to their children.
The Dialect Messengers staged their show again on the evening of December 26, 2016 in Guangzhou to entertain several tens of thousands people who were attending the Second Congress of Wenzhou People of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It was the messengers’ first show outside Wenzhou. The audience responded madly to the dialect.
After the show, the messengers received invitations from various overseas Wenzhou communities and Wenzhou chambers of commerce.
篇4
关键词:科研经费;风险管理;会议费
一、科研经费存在的风险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科学研究事业发展,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也随之飞速发展。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也越来越广泛,主要分为纵向经费和横向经费。纵向经费是指由国家基金委及有关部委、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主管部门以项目拨款方式资助的科研项目经费。横向经费是指接受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科技成果转让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获得的经费。由于单位制度建设、内控执行、课题负责人及科研经费审核人责任意识等种种原因,科研经费安全受到威胁,存在被违规使用、挪用、套取等风险,问题也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
比如会议费,可能存在以下风险:以虚报、冒领手段骗取会议费:超预算报销会议费:虚报会议人数、天数,违规超标准报销会议费:超范围报销会议费:夹带报销与会议无关费用。
二、科研经费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单位制度建设不健全
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如《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对科研经费管理做出规范。但单位层面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修订、更新比较滞后,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无法满足新的管理需求。其次,部分单位的管理制度可行性差,流程过于复杂,不可操作,形同虚设。再者,部分单位的管理制度针对性不强,未充分考虑单位具体情况,无法发挥管理作用。
例如单位未完善《会议费管理办法》,未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针对可行的具体管理规定,事前无法通过会议申请发现问题,防止风险的发生:事中经办人组织会议时无据可从,存在随意支出的风险,或利用制度不完善的漏洞,存在虚报会议费的风险:事后课题负责人、管理部门人员审核无据可依,造成无法发现或判断会议费支出问题的风险。
(二)单位自控执行不到位
部分单位虽然已建立起内控制度,但由于有些管理人员对自己的职责不明确,不清楚应审核的问题,签字应负的责任,抱着“其他人签字则跟着签字”的态度,即使科研经费使用存在真实性、合法性等问题都无法被发现,使内控管理形同虚设。有些管理人员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从宽对待科研经费使用,避免与科研人员产生冲突,影响内控执行效果。更有甚者,一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为了私心或私利,协助违法违规经费使用,使内控管理失效。
譬如单位未落实会议费内控执行,部分相关人员对各自的职责不清晰,如:课题负责人不清楚应审核会议费的真实性,科技处应审核会议费的合理性、相关性,财务处应审核会议费的合法合规性等,责任相互混淆,造成一些问题重复审核,一些问题则无人把关的现象。部分相关人员明确职责但缺乏审核方法,缺少审核经验,如:通过会议日程、签到表、预决算等材料,无法发现会议业务中隐藏的逻辑错误,以推断出相关真实性、合法性问题。部分相关人员则抱着“其他人都已审核过,应该不会有问题”的侥幸心理,使经过审核、审批的会议费支出仍可能存在不真实、不合法风险。
(三)课题负责人意识薄弱
课题负责人大多是学术型人才,风险意识薄弱,对科研经费管理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对课题科研经费支出审核随意,未建立起“课题负责人作为第一负责人”的意识。事实上,课题负责人需对课题科研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严格把关,科研经费一旦被查出违法违规的问题,课题负责人将首当其冲。此外,一些课题负责人还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努力争取的成果,对其使用及管理拥有绝对的权力,不愿意受到单位管理部门的监管,仍未意识到管理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保护科研经费,保护课题负责人,常常阻碍监管工作的开展。
比如,课题负责人一般都将会议的举办与组织事宜交由项目成员或研究室秘书负责,对会议实际需要发生的费用并不太关心,审核签字时也较少会进行应有的询问与了解,使不真实、不合法的会议费用支出很容易成为漏网之鱼,顺利通过课题负责人的审批。
三、加强科研经费风险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组织内审工作,发现科研经费风险
单位应制定《内部审计工作条例》及相关审计工作流程,对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工作程序、内容、要求等进行规范。同时,建立起独立的审计部门或从属于最高领导层的审计小组,审计小组应由知识结构多面、具有一定经验、相对固定的审计人员组成。每年将科研经费内审列入年度常规工作计划,抽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室并根据其特点抽查经费使用情况,或者抽取1~2种科研经费对所有研究室进行专项审计,做到及时发现风险,发挥内审预警作用,防范于未然。另外,内审工作在审查经费使用真实性、合法性的同时,还需检查内控的有效性,发现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风险点,为风险防控工作提供依据,为改进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正如会议费,通过内审工作发现存在如下风险:1.通过税务局网站查询发票,发现存在“无此发票信息”的虚假会议费发票,或通过询问发现旅行社虚开的会议费发票,配套伪造虚假会议议程、会议通知、会议签到表,以虚报、冒领手段骗取会议费:2.通过航空公司官网查询机票,电子行程单无法查询或机票票价等信息与电子行程单不符,发现存在使用虚假电子行程单报销会议差旅费的现象:3.通过比对会议签到表笔迹、查询会议室租用、会议用餐情况等,发现假冒签字虚增会议人数、虚构会议天数以掩饰超标准报销会议费的问题:4.通过细查会议费报销票据,发现会议纪念品、与会议无关的参观活动、专家评审费等超范围报销支出,同一时段重复报销餐费、会议期间外交通费等与会议无关费用:5通过对比项目任务书、会议预算申请表等材料,发现存在超预算报销会议费的现象。
(二)开展风险防控工作,防范内审发现的风险
单位应对科研经费管理流程进行梳理、优化,结合内审工作报告、整改意见等,查找出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风险点,制定一一对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具体职责,将风险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以会议费为例,根据会议费管理流程(见图1)以及上述内审工作发现的风险,分析梳理会议费的责任人、工作职责、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
首先,明确责任人职责,如:课题负责人审核真实性、必要性,科技处审核合理性、相关性,财务处审核合法合规性,主管所领导整体把握审批真实性、合法性等。各层责任人审核会议申请时,需要在《会议申请及预算表》签名确认,审核会议报销时,需要在《会议决算审批表》及报销单签字确认。其次,分析关键风险点,建立风险防控措施,如:课题负责人面对的主要风险为会议申请信息、材料不真实、会议未申报年度计划、预算项目脱节、编制粗糙、随意性大等,因此应要求经办人事前申请,通过确认会议人员名单、会议通知内容是否准确、完整以判断会议申请是否真实,通过确认会议是否在课题年度工作计划之中、是否符合课题会议费预算以判断会议是否必要:科技处需要管理的风险主要为会议事项与课题研究不相关、会议费超课题会议预算、会议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项目超范围、预算金额超标准等,应根据课题组提供的项目任务书、会议通知、会议日程、邀请函等材料判断会议业务是否与课题研究相关、是否合理,课题会议预算是否充足、预算明细是否超范围、超标准:财务处防范会议报销合法合规性风险时,应审核发票是否为正规发票:检查会议报销材料是否完整,如:是否附上《会议申请及预算表》、会议通知、参会人员签到表、《会议费决算审批表》等:检查会议手续是否齐全,如:《预算表》、《决算表》、报销单是否已经签字审批:核对支出范围、金额与预算及决算、管理办法是否相符,如:报销内容是否与《预算表》、《决算表》内容相符,会议标准、报销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最后,通过经费申请与报销的审核监管,层层落实责任,同时加强责任人之间的沟通,最终建立起环环相扣、相互配合的监督体系。
(三)建立单位规章制度,形成常态管理
科研经费的风险管理最终需要靠科学的制度加以规范,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保护科研经费,确保科研经费真正用到研究之中。因此,单位应针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内审工作和风险防控工作的成果,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情况,建立或修订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如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单位会议费专项内审发现的风险以及会议费风险防控工作的成果,制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为提升会议管理工作、保证会议费使用安全奠定夯实的制度基础。此外,单位还应定期检查评估制度使用、执行情况,根据单位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