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健康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学校;社会心理支持;留守儿童;健康心理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个衍生物。”留守儿童的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应该只注重给物质上的支持或者是生活上的关心,更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据调查,90%的留守儿童有心理创伤现象,主要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胆怯、失望、孤独、嫉妒、厌学等不良心理。
留守儿童不良心理主要原因是从小缺少父母直接关爱而造成的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与心理疾病概念不同,不良心理发展进度不同,前者是性格特征养成的一个关键因素,后者是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过程,也有可能是前者的延续。
学校社会心理支持是通过心理支持系统协助心理创伤个人、家庭恢复自愈的过程,包括心理干预、心理援助、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援助:是通过心理援助者与被援助者的心灵交往,能让被援助者得到抗击、修复创伤心理的知识、技能、素质,能对被援助者的心理问题和人格产生作用的过程。同时也能成为心理援助者自身成长的过程。
心理干预:心理援助者找到合适的方法、策略、技巧能与心理受过创伤的青少年儿童进行心理碰撞,达到被援助者完全相信、接纳援助者的目的。
团体心理辅导:通过社会心理支持团体活动,进行团体内的人际交流,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促使建立一个良好的和谐团体。
其实只要坚持和务实,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灵发展起着关键引领作用,因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可以直接承担,也最合适承担社会心理支持工作。学校可以利用独有的教育资源(家庭之外,父母之外的集体温暖)给留守儿童一个快乐的童年。可以早预防,抓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树立自信良好的人格。那么,如何开展学校社会心理支持工作呢?笔者认为:
1. 学校应建立一支健康的社会心理支持师资队伍
学校在开展社会心理支持工作中,首先要建全一支稳定、内心健康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最好能让班主任担任。而师资队伍一定要确保自己身心健康,因为教师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素养、心理、行为的构建。只有保持健康心理的教育者,才能更有效果的实施社会心理支持工作。对于学校建立的社会心理支持师资队伍,要进行系统化培训。培训他们掌握心理干预、心理援助、团体心理辅导的技能;培训他们要有奉献的精神;培训他们要有不怕麻烦的吃苦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
2.学校应该长期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档案
某三年级作文课,黑板上题目我的爸爸或者妈妈。留守儿童李某呆呆的坐在位置上搭拉着脑袋,不动笔。语文老师询问才知道,此儿童父母很早就离开他去沿海打工。父母在他脑海里是模糊的。这节作文课,无形中对心理已经因为长期没有受到父母直接关爱的李某再次造成心理创伤,让他心理更会自卑。这就是我们学校老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留守儿童的心理情绪。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更应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心理发展受遗传影响,也受环境影响。留守儿童在家庭关爱,尤其是父母关爱少。长期无法和父母交流,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有些心理创伤。学校应该对这些类儿童归类记载,建立留守儿童“成长导航”,关注他们每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趋势。学校对留守儿童开展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工作的过程,以及开展效果都应该有详细的记录,这样对开展社会心理支持工作的实施者本身提高也有积累、促进作用。
3.学校应该把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支持工作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重心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应该把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应当充分发挥学校的德育力量,注重优化学校社会心理支持工作的环境,充分宣传社会心理支持工作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引领的作用,努力拓展开展社会心理支持工作的多渠道。
4.学校开展社会心理支持工作应长期扎实坚持,不惧怕麻烦
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外来务工人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自信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73-02
一、问题的提出
“民工潮”已成为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便成为流动大军涌入城市后日益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上海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上海已逐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比例,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共享上海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敞开校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接受平等良好教育的机会,利国利民,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更要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注作为社会特殊群体之一的他们的身心共同健康成长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而且也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可见,儿童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整个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
目前在我国,通常沿用西方心理健康的医学模式,把咨询和辅导作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途径。研究者认为,这不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最合适的途径,因为这类方式不能成为学生的日常生活,不能伴随儿童成长,为他们发展搭台,因此难以有力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从短期看,可以提高外来务工子女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在学业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更加主动、全力以赴地完成,体验到自我价值。这种愉快的情绪迁移到生活和学业学习中,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儿童可以自己主动参与主持活动,不断地训练自我激励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从长期看对其将来的发展也能提供积极引导作用。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特点分析
研究初期,研究者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特征进行了抽样预测,结果不甚理想。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目前关于心理健康量表只有测不健康的,没有测试健康状态的。此外,对于儿童的自我意识的抽样结果测试显示,鉴于低中年级学生对自己的状态没有清晰的认识,初测问卷高端评价比较多,调查结果造成天花板效应。因此,研究方案进行调整,以深度访谈和考察个体学习生活生存状态为主要形式,访谈主要对象为班主任、城市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围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的学习习惯、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情绪调节、生活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展开。对上述材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特点。
1.心态较平和但集体归属感不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虽然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与本地城市儿童相比总体相对较差,但他们却表现得更知足快乐。但不容忽视的是,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感到自己因为是“外地人”而被本地人看不起,觉得本地人嫌弃他们,因此在心理上他们的归属感并不强,表现得比较孤独敏感自卑和易受伤害。
2.懂事明理但行为习惯不良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父母工作相对艰辛,与城市儿童相比更吃苦耐劳,也更懂事明理。但在行为习惯上表现出来的问题较多。教师反映的学生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文明礼貌差;喜欢攀比,家庭经济条件影响自信和交往能力;个别学生有偷窃钱物,撒谎行为;卫生意识很差,乱吃零食乱扔东西;父母无力管教;态度随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草草完成;离异家庭多,与此有关的是各个班级都有孤僻内向的学生。此外,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行为问题表现不同:
(1)低年级多见的文明习惯问题是:说脏话,卫生习惯差,不梳头、不洗脸、不剪指甲,不尊重老师、不尊重老人;
(2)低中年级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不自觉,主动预习复习的不到10%,大部分同学需要逼着学,而且不服家长管教;
(3)中高年级出现的不良行为是:炫富、贬低教师,喜欢奇装异服,逆反。
3.有亲情观念但沟通能力较差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交往范围主要集中在家里,与家庭成员的交往集中在个别对象上,以母亲居多。这可能与母亲在家中主要承担照顾子女的家庭分工有关,而父亲更多承担家庭的经济重任。但子女与母亲的交流也并不充分,缺乏亲子关系中的张力和活力,内容主要集中在学习方面,父母和子女双方都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时间。
4.喜欢集体生活但人际适应上有困难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多对于学校的硬件设施比较满意,对于集体生活也有一定认同度,但在与同学交往方面往往存在一定问题。大多学生有与同学的交往意识,但缺乏交往技巧和沟通策略,交往关系并不牢固,交往往往停留在校内时间,即主要是在日常上学时的“仪式”交往上,在平时和休假期间很少交流和沟通,交往质量并不高。此外,外来务工人员的交往范围比较狭窄,常常固定在与自己临近的区域之内,心理活动的空间也相对被固定化、封闭化。
5.敬畏教师但缺乏交流技巧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老师有内在的敬畏,渴望教师的关注与认可,但缺乏与教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与教师沟通的内容往往都无关学习,而更多是同学关系困扰请教师解决。此外,师生矛盾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上也偶有发生,一方面与学生自身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与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较大,针对这一群体的特别关注,某种程度上是难以顾及也有关。
三、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信心的模式探讨
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特点分析基础上,研究对自信心的培养应该从基本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着手,而游戏和活动是儿童最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因此自信心的培养模式创新要从儿童内在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入手,即让他们在建设学校文化的活动中培养学习能力,体验学习的内在乐趣,从而内化文明礼貌的价值,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儿童主动健康发展。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研究摸索改进自信心培养模式,从而形成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一)小学不同年级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引导目标分析
教育不仅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去觉察学生成长的需求,而且必须超出问题的视野,去预设、策划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活动,构建起促进学生潜能发展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1.针对小学1~2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目标
1~2年级的学生主要引导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文明规范的意识和行为,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2.针对小学3~4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目标
3~4年级的学生可更多采用竞赛的形式,结合学科知识中的内容,以及平时同伴交往中的一些情况,激发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兴趣,提高与同学交往的能力。
3.针对小学5~6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目标
5~6年级的学生更为成熟,情感体验也更为细腻,即将面临离校的他们,可以在班会中增加更多感动或温暖的环节。
(二)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信心培养模式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三种主体性需要构成了学生的内在动机。一是探究需要,每个人生来就乐于探究新异,这是求知欲的来源,内在动机的基础。二是自尊需要,即维护自尊的本能需要。满足学生自尊需要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让学生在同伴的肯定中获得自信,获得进步的力量。三是自主需要,即自己为自己做主。当学生在学习、校园活动中的自主需要得到满足,其学习积极性便会提高;反之,学生的内在动机反而会被削弱。
1.以全校性活动为载体,促进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以全校性活动为载体,如元旦联欢会活动、运动会等,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积极活跃的气氛,使之对全校师生体验文化活动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以元旦晚会为例,与原先的联欢活动不同的是,不是只让少数几个擅长文艺的学生表演,而是要求班主任把学生组织起来,以小组为单位,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一个小组当中,让每一个学生都上台演出。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上台表演,演出的主题和形式必须多样化,与日常的学科学习结合起来,数学口诀和语文朗读都可以成为表演的一个内容。
2.以亲子活动为主题的班会为途径,提升亲子间的交流互动能力
利用我国传统的节日,创造节日主题的亲子班会活动,挖掘其中的教育意义,以主题班会为载体,邀请家长参与。在活动中,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家长为自己的付出;通过家长的情感体验,让家长真情流露。在情意浓浓的亲子氛围中,使学生和家长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建立起温馨的亲子关系,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3.以班会活动日常化将文化建设常态化,激发学生的内在自主性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所应关注的不只是问题学生的干预矫治,更需要致力于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催化内在的力量,引导他们主动健康发展。流动儿童因其生活的不稳定性,更需要有健康和积极的心态与较强的适应能力来灵活应对环境中的频繁变化。因此,班会文化建设活动的目标有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能力和规范品性;在文化活动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规范语言表达,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文化活动中学习文明智慧的交往,培养交往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4.以开放学校教育活动引领家长教育理念,改善亲子关系与沟通水平
邀请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家长开放日”、“家庭教育主题讲座”、“亲子主题活动”等,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了解老师,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让家长与学校一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在活动中外来务工家长渐渐地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能力,这也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促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翠莲等,教育发展不可遗忘的一块——上海民工子弟学校调查报告(摘要)[R].上海高教研究,1998,(5).
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概况
要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弄清心理健康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指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在内的健全状态。”1989 年该组织又对健康的概念又作了新的补充,指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普遍认为,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所以,心理健康不是指某种固定的状态,而是富有弹性伸缩的一个相对状态。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接受教育、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他们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关爱与引导,代养人的文化素质较低、教养方式不当、监管不力、儿童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和生命安全、心理需求等方面都面临着困境。
二、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影响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内容有“跟随谁一起生活”、“父母回家频率”、“和父母联系频率”、“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喜欢学习”、“平时喜欢参加课外活动”、“解决矛盾的方式”等方面,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如下:
(一)长期的家庭缺失。家庭结构上的不完整、情感沟通和亲子互动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和心理的健全发展会带来潜在的影响。抽样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低水平状态。自我意识低的儿童在挫折情境中很容易采用自我否定性的评价方式。
(二)代管人的文化素养较低。通过问卷发现,有71%的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居住,有18%的留守儿童跟姥姥姥爷居住,只有极少部分跟随叔叔阿姨居住,说明留守儿童的代管人是以隔代监管为主。代管人的文化素养较低,达不到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方面的需求,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关注不够,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谈心交心等交流很少,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如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
(三)学校教育重视不够。根据调查显示,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缺乏与社会联席的主动性,大都是走过场,流于形式。教师大多忙于文化课的教学工作,对保护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不重视。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与监护人监管缺失之间出现了“真空”时段,事故就频繁发生。特别是寒暑假期间,由于假期留守儿童居住分散,且以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祖父母监护为主,再加上自身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极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三、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对策建议
如何进一步缓解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成长发展中,获得必要的情感慰藉和及时的家教指导,已成为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各界齐参与的社会话题。随着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等相关规划的出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化解路径已初现端倪。
从家庭方面来说,父母要正确处理好外出打工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一是家长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二是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三是加强与代管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
从学校方面来说,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并及时更新。学校根据留守儿童的详细档案,对监护环境差的学生进行不定期家访和定期辅导,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到温暖,学习上更加有积极性。二是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设有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对其进行亲情教育补偿,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对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沟通联系制度,帮助他们提高教育留守儿童的能力,以及提高与留守儿童之间互动能力。
从政府层面来说,一是加快新农村经济建设进程,给农民提供在当地就业的机会,劳动力回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二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已经出台的《居住证暂行条例》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三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弱化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使进城务工的农民能够将子女长期带在身边。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参考文献:
[1]韩晓明,李雪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2]徐爱东.家庭功能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与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1).
[3]张帆,刘琴,赵勇,孙敏红,王宏.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
篇4
一、 研究对象及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荆门市5所小学428名小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三部分:小学生及家庭的一般资料;小学生家长对儿童心理知识的认知,包括15个条目,以“是”和“否”回答,对计2分,错计0分,满分30分,经过预调查信度和效度分别为0.90和0.92,得分越高表示对儿童心理知识掌握越多;儿童行为量表,其信度和效度较好,由 113 个条目构成,分别计0分(无此行为)、1分(偶尔有)、2分(经常有),得分越高表明小学生行为问题越多。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方法进行数据输入和纠错,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研究结果及分析
1.家长儿童心理知识及小学生心理行为情况
小学生家长儿童心理知识得分0~28(19.75±5.52),小学生心理行为得分0~99(27.00±19.75),不同情况评分见下表。
做父母的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记忆力、丰富的创造力、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开朗善良的性格、深厚的父母之情和耐心教育。本次调查显示,小学生家长儿童心理知识得分0~28(19.75±5.52),均分占满分的65.8%,表明家长对儿童心理知识掌握较少。人们更多地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在于学校而非家庭,从而导致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严重匮乏。是否独生子女、教育态度和不同的家长在儿童心理知识方面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对子女教育态度一致的家长对儿童心理知识相对了解多一些,父母亲对儿童心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祖父母,表明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父母比祖父母效果更好,且教育态度一致。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心理行为得分0~99(27.00±19.75),与李娟的调查结果接近。家长教育态度是否一致和不同的家庭类型小学生心理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家长教育态度不一致和大家庭及单亲家庭的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相对多一些。
2.家长儿童心理知识与小学生心理行为的关系
将家长儿童心理知识与小学生心理行为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r=-0.204,P=0.031。本次调查统计显示,小学生家长儿童心理知识与小学生心理行为呈负相关,说明家长对儿童心理知识了解得越多,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就越少。蔡笑岳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会选择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示学校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心理知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孩子,减少学生的行为问题,构建家校合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平台。
三、 建议
1.学校应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家长期待学校在倡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家长有配合学校的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1)纠正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家长对儿童不正确的教育观念,主要表现在家长在对孩子教育方面的认识和观念,它直接支配着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也是家长形成不同教育方式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家长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塑造儿童不同的人格特征,缺陷型的人格模式将成为儿童日后产生心理障碍的内在基础。另一方面,家长对待儿童的不良态度、行为和言语,可以成为外部刺激因素,直接导致儿童产生问题行为。在片面强调升学率的影响下,一些家长的注意力被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主导。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一切以孩子的学习为中心,学习以外的事不让孩子过问,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注意孩子眼前是否“听话”,不注意养成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2)普及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知识普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遗传、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儿童心理发展上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上年龄阶段特点和个别特点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及特征;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儿童个性的培养;儿童品德的培养;儿童学习上的指导,如学习动机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等。
(3)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对于一个心理健康的家长,首先,要具备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儿童的基本需要,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从根本上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其次,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把孩子的行为引导到社会赞同的方式上来。再次,学会表扬与批评的艺术,用恰当的语言给孩子的行为以强化,让孩子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留,不良行为及时得到矫正,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家庭教育的引导
在推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中,社会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有义务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学校在配合、促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上认识不足,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1)提高社区健康教育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目前从事社区健康教育的人员多数学历较低,未受过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教育,且多为兼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卫生人员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2)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专题实践活动。社区卫生人员应精心设计和策划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题和具体实施方案,引导家长学习家庭心理教育知识和科学的育儿方法,提高家长的受教育率,把现代家庭教育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建设。要积极吸纳教育、心理、法律、卫生、保健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充实到家庭教育指导队伍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马梁红,蓝琼丽,田昕,等.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相关性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9).
[2] 李娟.湖北省部分地区中小学心理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7.
[3] 何.儿童精神病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
[5] 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 蔡笑岳,方传燕,应湘,等.城市中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7] 朱晓鹉.家长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扬州大学,2005.
[8] 秦慕萍,汪婵娟,刘媛.构建家校合一的家庭教育工作和谐平台.武汉学刊,2006(1).
篇5
长期以来,人们的意识上的狭隘,导致了只对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给予关注,却很少注重儿童的心理健康。按照目前人才素质结构的划分方法,心理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的基础与核心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离开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社会文化不可能转为人的素质。其次,心理素质对人才素质结构及其发展水平具有促进作用或制约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既然心理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重视人才的培养,就必须重视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就是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事实上,很多人对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知道得很少,谈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因此,无论是教育主阵地上的老师,还是孩子的家长,都应尽快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造成儿童不健康的心理原因很多,具体来讲,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自身方面。儿童心理的发展,与年龄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是非辨别能力方面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虽然儿童的心理在不断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是绝对的健康发展。因为儿童好奇、好动,他们的自控能力还较弱,判断是非能力有待提高。所以,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接受一些不良的影响,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
(2)家庭方面。家庭是儿童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蹒跚学步,咿呀学语开始,时刻都在受着家庭中成员的影响及熏陶,他们的心理特征时刻都在发展和变化。笔者认为,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主要有以下因素。①家庭的不和睦。家庭长期因点滴小事而闹得“鸡犬不宁”,这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一种永恒的“亮点”。如有一家庭,妻子长期蹲在麻将桌旁,孩子上学回来没人在家,丈夫下班回来没饭吃,且锅儿盆瓢一片狼藉。通过丈夫的再三请求仍无转变。丈夫火了,把家里弄得“天翻地覆”,孩子只好胆战心惊地呆立在一旁。从此,谁也不管谁。试想这种家庭的儿童,心理会健康吗?②家长的不健康心理。既然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都无时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少家长的行为习惯不健康,导致了儿童的心理往往不健康。③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法。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然而对孩子的其他方面很少过问,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小朋友,在班上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但就是有一个不好的习惯,自己的零花钱用完了,就想方设法搞别的小朋友的零花钱。老师与家长联系时,家长就一阵“雷公点火”,搞得教师也在现场难堪。用这样粗暴的手段对尚未成熟的儿童,以后他们的心理会向哪方面发展呢?
(3)学校方面。儿童在学校的不健康心理,主要来源于极个别教师。儿童在学校接受教师时,由于极个别教师对工作的消极,对同志、对集体关心不够等,导致儿童不健康心理的产生。
篇6
一、网络时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共享的网络环境为留守儿童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平台。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个人行为的习得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观察和模仿,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帮助、合作等都是在观察学习(模仿)中获得的。”良好的网络环境能够使留守儿童从中学会积极地模仿,促进了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使他们更具创新精神、独立性、自我表达意识及民主意识。因此,借助于网络的共享和传输的特性,向学生展示发生在生活中的事实,结合事实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2.丰富的网络环境为留守儿童拓宽视野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将时事、政治、科技、文化、生活等全球资讯,以信息交互的方式进行组合,以图、文、声的形式呈现,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空间进行了极大拓展。网络发展使留守儿童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如,聆听“百家讲坛”,能观察到精彩的世界,激发他们更强的求知欲望。网上浏览,阅读操作便捷,信息量大、内容新颖,非常吸引山区留守儿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资源、区域、时间及语言等的局限,留守儿童获得丰富、实用及新颖的知识,极大地扩展了视野,使学生养成自主和个性的学习习惯。
3.网络的社会性为留守儿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保障,他们特别希望得到家人、同学、朋友及老师的理解与支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聊天交友、沟通交流、提问及评论已经成为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这种远程、虚拟的沟通,拉近了留守儿童与亲人、朋友及老师的心理距离,能够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赢得更多的信任和认可。
二、山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表现
1.缺少亲情体验,内心孤独。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基本信任感是在儿童与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良好关系和互动中形成的。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交流和亲密接触,对父母的爱和信任的感受体验较少,而内心烦恼得不到疏导,内心不信任和孤独感增强。亲情和信任感的欠缺,严重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他们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
2.缺乏有效监护和引导,学习状况不佳。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多交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水平低,把教育孩子理解为一种简单的抚养行为,主要负责孩子的生活,把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推给了学校和监护人,忽略对留守儿童学习和心理的关注和引导。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和文化水平低,留守儿童往往不爱听他们管教。由于这种长期缺乏有效监护和指导,导致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主动性、自觉性较差,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出现了厌学和辍学现象。
3.学校教育缺位,心理问题突出。学校生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制约了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导致留守儿童的很多心理问题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
三、网络时代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通过网络改善留守家庭教养方式,优化留守儿童的心理环境。政府和社会组织建设针对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网站,向他们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改变只顾挣钱而忽视对孩子教育的现象,指导家长积极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通过E-mail、QQ、微博及微信等聊天工具,实现亲子远程交流,分享成长,传承关怀,消除隔阂,增进亲情。借助网络,留守儿童家长与孩子、班主任、同伴建立起良好关系,有助于孩子得到师长、同伴的关心和帮助。
篇7
摘要:以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为被试,考察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验和scL一9O对芜湖一所中学16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
一、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加人到经济建设的队伍中,这必然导致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论文百事通因此,有关这一群体的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的大多数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在学习成绩、社会交往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差异。桑标、范方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由于其家庭环境的改变形成了以下一些人格特点: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淡;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冷漠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安。**和**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总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曾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均差,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卢利亚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很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3100,他们的SCL-90的得分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表现突出的是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惧。目前,大多数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都表明,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堪优,但对于人格对其心理健康究竟有何影响,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思考和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为基础,探讨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希望能通过人格教育来改变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群取样法,在芜湖市某初中进行取样,其中留守儿童80名,男生48名、女生32名。选取非留守儿童8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36名、女生44名。被试年龄在13一15岁。
(二)程序与工具
采用量表测验法对留守儿童及对照组的人格因素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用SPSS11.0进行数据处理。
人格因素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简称EPQ)"实测,该量表是Eysenck于1975年制定的,它是一种自陈量表,包括4个量表:E—内外向;N—神经持质,又称情绪性;P—精神质,又称倔强、讲求实际;L谎造或自身隐蔽。经艾森克等人的因素分析计算,前3个量表代表人格结构的3种维度,它们是彼此独立的,L则是效度量表,代表假托的人格特质,也表现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中国的艾森克测验由陈仲庚等于1981年修订。
心理健康水平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最原始的版本是由Derogaitis,L.R.在他编制的Hopkins症状清单(HSCL1973)的基础上,于1975年编制而成的。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此量表使用简便,测查角度全面。它对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统计
数据录人完成后,用SPSS11.0进行方差分析、事后检验等。
三、结果
(一)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人格类型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量结果,将SCL-90中10个因子分呈阳性的被试及EPQ中典型精神质和典型神经质的被试人数统计。
(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比较按留守儿童以及非留守儿童分类,对其心理健康十个因素作单因素方差分析。
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十个因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三)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对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由艾森克人格问卷区分)以及心理健康之间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与其心理健康的十个因素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四)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对留守儿童的人格类型(精神质、内外向以及神经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精神质、内外向与其心理健康的十个因素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神经质人格类型中,焦虑因子对其人格类型产生显著差异(F=3.45,P=0.029)。
四、讨论
篇8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149-02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一个特殊产物――留守儿童。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往往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导致他们心身健康的缺失。比如,无法享受正常的家庭抚养、关爱与教育,这都使得留守儿童成为了一个“弱势群体”。
二、留守儿童的概念
1994年首次提出了“留守儿童”的概念,指“父母在国外工作、学习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而目前,国内对于“留守儿童”的概念却存在许多方面的分歧:第一,留守年限的划分;第二,留守儿童年龄的划分;第三,父母外出情况的划分。多数研究者[1]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应该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而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三、留守儿童的心身健康状况
1.心理健康方面(SCL-90)。李宝峰等[2]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9个因子――强迫症状、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P
2.焦虑情况方面。刘正奎等[4]通过相关研究得出,留守儿童的状态焦虑水平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同时,在留守儿童中存在个体焦虑水平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当父母离开儿童时,其年龄越小,焦虑水平就越高;第二,焦虑水平与父母和孩子间的联系频率也存在相关。龚开国[5]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不存在特质焦虑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张顺等[6]对安徽省某县两所农村小学的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社交焦虑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3.人格方面。范方等[7]通过建立对照组的实验方法,利用16PF分别测试比较发现:留守儿童组在稳定性、乐群性、自律性、轻松性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紧张性、世故性、忧虑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赵红等[8]采用《EPQ个性问卷》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在对照组与留守儿童组中进行性别比较实验,留守组儿童男女之间在6个因子――行为、内外向、智力与学校情况、神经质、自我意识和合群总分上有显著差异,而对照组的男女差异仅体现在行为因子上。程少贵等通过运用MHT和EPQ量表测试并与常模比较得出,留守儿童的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同龄常模,主要体现在精神质、内外向、掩饰性因子上,在神经质量表得分上,留守女性儿童显著高于同龄常模。
4.行为表现方面。周宗奎教授等人的研究认为,在行为上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有:自由散漫、不服管教、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赌博偷盗等。程良道(2005)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易出现学习适应不良、逃学、厌学、小偷小摸、人际关系紧张、退缩、情感淡漠、内向、攻击、任性、性格孤僻、失落感、无用感、无价值感等问题行为。很多报道显示,现如今,大多数的少年犯其早年都是缺乏父母关爱的儿童,其中留守儿童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5.人际交往方面。留守儿童因为家庭原因,从小就缺乏关爱,特别是父母的关爱,而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确立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长以及对待人际的态度。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因为很少与人交流,一般出现问题也不会想到主动与人倾诉,久而久之容易变得少言寡语,待人冷淡,很难与人亲近,对别人的事漠不关心,对自己的事从不主动向别人提及,这样的态度会影响到他们与其他人的正常交往,往往在人际关系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到会产生对他人冷漠,直至一种隔离的状态,很难建立起人际之间的信任,而这种人际方面的问题又将导致其他方面的问题连带产生。
6.其他方面。巨大的心理危机潜伏在留守儿童群体当中,他们中的大多数表现出比常人更突兀的性格、行为等方面的特质,比如,他们常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逆反心理严重、任性霸道、自私冷漠、敏感多疑、固执己见、情绪多变,严重到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这也是为什么留守儿童占青少年犯的比重较大的原因。
四、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父母因素。王丽芬和王东宇(2002)的调查显示:父母外出年限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大致表现为抛物线式,父母外出一年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很低,两年后升高,继而逐年降低,到十年以上时为最低;其研究还表明,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男孩高于女孩,高中生好于初中生,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好于无兄弟姐妹。还有研究指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程度与父母和孩子的联系频率、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之间的关系、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都有很高的相关,特别指出联系频率越低,留守儿童的恐怖倾向、过敏倾向的危险性也会增加。父母往往在影响儿童未来成长因素中占据极大的比重,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缺失,将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发展方面的问题。
2.监护类型因素。叶敬忠等的研究中,将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为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及同辈监护四种,不同监护类型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出现问题最多的留守儿童存在于隔代监护中。在高亚兵的研究中表明:首先,隔代和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内容狭窄,只涉及儿童的生活,因为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以及年龄偏大,所以导致不能辅导儿童的学习和品德方面的成长;其次,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很少与留守儿童沟通和交流,当然也不会帮助儿童排除他们的烦恼,大多会采取让他们自行解决或压抑的方式;最后,家庭教养方式在这两种类型监护人中也有不同,如隔代监护人较多采取迁就、溺爱,上代监护人较多采取不闻不问。
3.留守儿童的性别因素。女留守儿童孩更易比男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在与人交往中更易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怖、自责等情绪。岳慧兰采(2006)用MHT的研究更加证实了这一说法,女生的焦虑、恐怖、和自责倾向均明显高于男生。这可以解释为男女之间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发展不同。从身体状况上而言,女生身体较弱,性格多偏内向,所以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会较为敏感、情感细腻、依赖性强、意志力弱、适应能力较差等。
4.学校教育不足。从学校方面而言,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关爱明显不够,大部分地方没有对这一群特殊群体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偏远地区以及农村学校。这些学校因为师资力量薄弱,留守儿童在学校能保证正常的学习就已经很不错了,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人文关怀,而就算在正常的学校,也因为学生人数较多,学习压力过大,对留守儿童也很少会做到特殊关注,比如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关心他们与同学的相处,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等;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在校寄宿,这使得对他们的日常管理和看护形成了“空洞”,教师除了上课,课后基本与学生再别无更多交流,这很容易使得留守儿童产生一种被忽视、被遗弃的感觉,这将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5.社会关爱缺乏。日常生活稍有注意就会发现,身边很少有对留守儿童关爱的相关呼吁,也很少有相关的组织来帮助、教育、爱护这些留守儿童。反而是经常会看到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的消息,而这将造成更多留守儿童的产生,如此看来,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关注,不仅是家庭、学校的责任,也有社会的责任。
五、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父母教育的责任。留守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们缺乏与父母生活、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他们从小在成长过程中的这种与父母相处的缺失更加需要后天家庭教育的呵护和培养。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心理成长。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建议是在孩子年纪幼小的时候,尽可能避免父母外出,或者至少能留有一方来照顾孩子;在教育方式上,父母切忌因为对孩子的亏欠心理而演变成溺爱式的教育,要注意正确表达情感,及时与孩子沟通,多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和问题,严格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培养他们健全、健康的心理机能。
2.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是学龄期儿童活动最频繁的地点,若能够发挥良好的学校教育,则会对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有所弥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成长。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余,应该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注和帮助:第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库”;第二,配备心理健康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第三,教师应多关注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第四,将“家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保持与家长的及时沟通。教师有必要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对他们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使其学业和心理都获得良好发展。
3.建立社会关爱体系。社会急需呼吁各界人士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首先,可建立相关公益性救助机构,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成长,可由离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人员构成;其次,通过法律和宣传教育等手段,杜绝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如赌博、网瘾等;社会公益机构应组织有益于留守儿童成长的活动,如夏令营、科技活动等;最后,呼吁有志之士下到基层去,扩充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4.提高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留守儿童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需要关注的一个群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能否得到提升应该是三者协调发展的结果――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社会的关注又促使学校和家庭提供对留守儿童更完善的教育和关怀,三者相互促进,为留守儿童的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
留守儿童的产生,源于家庭因素,但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偏差,却不是家庭单方面导致的,而是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关注不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多方面协作来弥补,给予物质、精神上的投入,使留守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能够正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价值,发挥自身特长和潜力,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长期并且尤为重要的任务,应当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和关爱。
参考文献:
[1]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30(3):60-65.
[2]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20(5):82-83.
[3]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521-522.
[4]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
[5]龚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66-468.
[6]张顺,王良锋,孙业桓,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41-443.
[7]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篇9
[关键词] 心理卫生;儿童;心理咨询;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a)-139-02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535 counselees of children
LIU Yun, HUANG Gao-gui, CAI Xu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Kunming, Kunming 65003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hildren counselees. Methods: Data of 535 counselees of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was analysed, including age, sex, chief complaint and syndrome. Results: The problems consulted in the Children's Hospital were mainly focused on learning difficulties(23.9%),Adjust disorders(14.6%) and speech disorders(7.9%).The problems consulted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ge groups(χ2=309.15, P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health; Children; Psychological consult; Psychological problem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在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为做好昆明地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本调查选择2008年来我院心理咨询室求询的部分患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心理咨询室患儿535例,其中,男348人,女187人,年龄1.2~17.8岁,平均(8.80±3.28)岁。
1.2 方法
对2008年1月~12月来我院心理咨询室求询的患儿535例门诊咨询者的记录进行总结分析。入选标准:有详细、完整的资料记录;直接咨询者,不包括陪同人员和咨询者;多次咨询者仅选择首次心理门诊咨询记录卡进行分析;咨询问题分类参照相关文献资料[1-3]。
1.3 统计处理
以Excel为基础,自编统计处理程序进行构成比、百分比和χ2检验。
2结果
2.1 就医原因分析
535名患儿来医院就诊的前三位原因:学习困难、适应不良和语言问题,累计占46.4%。见表1。
2.2 不同年龄就诊原因分析
见表2。3岁以下组以语言问题为主、3~6岁组以适应不良为主、7~12岁组和13岁以上组以学习困难为主,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
3讨论
2004年9月《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指出,要重视儿童和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因此,开展儿童心理卫生服务作为儿童医院的一项新工作势在必行。
调查发现,本组资料学习困难是来医院咨询的第一位原因,占23.9%。在咨询问题类别上存在年龄的差别,如3~6岁组为适应不良,占28.5%,此年龄段儿童面临的主要是适应问题;而7~12岁组儿童上学后,家长和老师最易发现其学习上的问题,所以咨询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习困难,占34.9%。其中,大部分是老师要求家长带孩子来咨询的,说明老师、家长在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上有了新的变化,意识到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因此,建议加强儿童学习困难专科的建设,以应对目前儿童心理咨询中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建娜,王贺茹,李梅,等.专业门诊儿童心理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6):503-505.
[2]AE Jongsma(著),田璐,梁凌寒,臧伟伟,等(译).儿童心理治疗指导计划[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内向孤僻
我国正处在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加大等等,特别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大量的务工人员流入城市,即为城市化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给农村留下如劳动力不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社会的帮助,生活和心理上都存在很大的欠缺,成绩较之其他儿童均有很大的差异,成了问题中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因素
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是父母外出务工所引起的情感缺失,而是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共同作用的产物。
(1)社会因素。由于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开放与交融使我们这个社会发展既拥有更多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人们对道德认知的下降还有情感价值观的偏离,在现代传媒的渗透和影响下,这些留守儿童极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引导而走向心理的反面。
(2)学校因素。我国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上,在基础教育方面,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在城市学校,资金分配也不公平,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十分有限,而留守儿童又集中在农村中小学,这就直接造成这一部分群体缺乏良好的教育管理与生活补助。许多农村中小学,没有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不到位,对他们学业的进步也会有消极的影响,在枯燥的学习环境以及升学压力下,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3)家庭因素。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其监护人大多是祖辈,在思想上和文化上都存在很大的交流障碍,甚至生活也得不到基本的保障。父母与子女交流的方式基本上是通过电话与网络,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困惑以及情感缺失。留守儿童又缺乏家长的教导与管束,学业也缺乏指导。应该说,家庭因素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最重要因素。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努力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在教育设施的完善、教育资源的分配以及教育资金的投入上都应向留守儿童比率大的学校以及偏远学校倾斜,为这些学校解决这一部分群体的各种问题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逐步建立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师,为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制度化、规范化。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的方式多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积极倾听子女的心声。安排好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选择合适的监护人。家长还应保持与老师的联系和交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使子女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健康成长。
(3)加强学校的主导作用。学校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因此,要解决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要发挥学校的关键作用。首先,学校应为留守儿童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立健全寝室管理制度,食堂卫生制度。其次,老师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可以选择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另外,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比赛及安全教育等活动,潜移默化中强化其自尊、自立和生存能力。第三,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积极开展一些例如周末影院、学科兴趣小组、外语角和运动会等,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让留守儿童在参与学校活动和游戏中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消除其自卑、孤立和敌对的心理落差,提高自信心。第四,班级应该形成一种独特的班级文化,让每一位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自己动手布置班级,设计黑板报等,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最后,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开展农村务工人员的培训活动,如家长学校,扫盲班等。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也就间接地帮助了父母与留守儿童更好的进行沟通,预防一些不必要的心理障碍。
三、总结
总之,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以行之有效的解决。我校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让这些留守儿童的性格问题得到了改善。儿童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骨朵,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的未来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奉献出自己一份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宗海. 农村小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贵州教育,2008,01:16-17.
-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 下一篇:导致亚健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