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与旅游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与旅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俗文化与旅游

篇1

我国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更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下了许许多多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精髓、文化符号让景观变得更加人文化、历史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去了解、欣赏、研究它们。文化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发展特色旅游的关键就是要把民俗文化融入进去。同时文化与旅游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文化借助旅游得以传承和传播,旅游本身就是文化性很强的产业。当今世界软实力—文化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文化不仅带动当地的旅游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它赋予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更加人文化、历史化色彩,感染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人们,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外来旅游者去认同它们的思想、理念、文化。

2潍坊特色民俗文化

2.1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

潍坊市A级景区发展到65家,居山东省第一,而杨家埠是潍坊特色民俗文化聚集地,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是潍坊民间艺术的代表。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内容丰富,设有多个场馆,包括风筝博物馆、年画博物馆、文物馆、民俗馆、嫦娥奔月台及杨家埠明清时期古村落等等。进入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旅游者可以感受到杨家埠特色的民族风情、民间艺术和历史气息。

2.2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明朝,在清朝达到鼎盛时期。其蕴含吉祥、祝福之意,在民间广泛传播,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山东文化保护中心曾采用建设民间艺术大观园的形式,对其进行保护,然而年画本身所带有的实践性、动手性的特点,仅仅参观无法对其进行更好的传承。

2.3潍坊风筝博物馆

潍坊是风筝的起源地,国际风筝节就设立在潍坊,建立了潍坊风筝博物馆,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风筝爱好者。博物馆中陈列了古今中外风筝的精品和关于风筝的资料,博物馆设有历史文化展、潍坊风筝精品展、世界精品风筝展、中国精品风筝展、潍坊国际风筝展等大厅。从风筝的结构、取材、风格等能够了解潍坊的民族风情和历史,同时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潍坊民俗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即对所开发的旅游项目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潍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的优势主要有,首先潍坊的民俗文化悠久醇厚,这是潍坊旅游开发的根基,只有充分利用这一点才能让潍坊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才能找到突破口。其次潍坊具有诸多民俗文化景区,可以利用这些景区形成旅游链,让国内外的旅游者可以更多的一次性欣赏和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历史遗产。最后是潍坊的地理位置,潍坊地理位置优越,方便游客达到,同时依山傍海可以获得独特的天然优势。潍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的劣势主要有民俗文化继承人缺乏,很多民间艺术由于无法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进而被淘汰,而民间艺术者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转业,这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潍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的机遇是其国家、国际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以及大众文化素质的提升,这对于潍坊民俗文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但同时又充满着挑战,因为面对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格局,如何将其特色发扬出去,受到认可是旅游工作者和文化保护者们共同遇到的难题。

4结语

文化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发展特色旅游的关键就是要把民俗文化融入进去。潍坊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诸多的名胜古迹代表性的有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及潍坊风筝博物馆等。本文对潍坊民俗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即分析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更好地发展潍坊文化旅游产业。总之,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需要旅游产业,依托旅游产业可以让民俗文化得以壮大和发扬,同时旅游产业需要以文化为内涵,只有赋予旅游产业以文化气息,才能获得长足、持久的发展。

作者:张月婷 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敏,潘贵渝,张荣,方新芬,杨泳江.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浅论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5:176~179.

[2]郑小艺.潍坊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篇2

关键词:方言;民俗;旅游;文化

一、方言的产生与民俗的形成

语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以方言的形式出现并使用的。最初语言的出现是同一集团的人们在共同的劳动中为统一行动发出的声音。其通行区域只在一个集团的内部,超出这个范围便不能交际或达不到交际的目的与效果,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语言。这种语言对国家或民族而言是一种方言,所以说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礼记·王制》云:“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东汉王充《论衡·自纪篇》说:“经传之文,圣贤之语,古今言殊,四方谈异也。”可见,在我国,汉语方言及地域文化差异,自古有之。因此,方言自身的魅力在于它是某个地域所专有的,只反映本地区所特有的历史、习俗、文化内涵。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它又具有另一种特殊的功能,某个地域的方言可以反映某一地区的特殊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该地区的许多民俗现象也直接反映在方言俗语中,这也就是说,方言词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俗现象。例如,男性称呼妻子姐妹的丈夫,青岛地区称为“连襟”,而天津人叫“一担儿挑”。可见方言在地域上的区别能反映不同地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创造、传承、相沿而成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差异很大,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各自的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或约定俗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与惯例规矩,从而形了风格迥异又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一般而言,民俗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在社会各领域中不断传承,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作为语言变体的方言有着密切联系。可见民俗周圈与方言使用区域在地域上虽然不是完全重合,但两者是有相交部分的。所以,说同一种方言话语的人,在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一致之处。我国自古就对民俗和方言的关系有所阐述,如《吕氏春秋·贵直论三·知化》中伍子胥说:“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所谓“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语”正揭示了方言与民俗的关系,说明民风民俗是否相同与方言话语是否相通是可以互为条件的。因此研究方言对于了解民俗和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往往有很大的帮助。

二、方言文化与民俗旅游的关系

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和特定的方言词汇总是交织在一起的,他们具有共同的基础,也就是地域与居民。由于人们总是用日常生活中最自然习惯的方言,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无论哪一种民俗现象,从本质上说,都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不同地域的民俗事象必然是通过该地区特有的方言词汇表现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民俗显露出来并且与方言一样,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从这一方面来说,方言可以称之为民俗的化石。所以,社会生活中的人生礼仪、岁时年节、饮食服饰、等民俗的传承与演绎,始终离不开语言,离不开特定的方言。方言在许多方面,都体现着某一地区的民俗特点,它与民俗有着意义上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使得方言对民俗的发生、流布产生了影响,反映并制约该地区各种民俗的形成和传承过程。语言与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属性的一部分,决定了语言与城市旅游文化发展、建设的相互依赖性。方言土语正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重要表征之一,民俗作为地域文化特有的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社会性、稳定性、传播性、变异性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地域文化的重要特色是以方言为载体,以民风民俗为内容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同时成为都市的品格与象征并一起构成都市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一个地区方言的形成源于当地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历史变革等众多因素,一个地区的方言特色也就是当地民俗的演变、发展形式之一,是很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充分考虑方言文化与民俗文化元素的注入,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从而使旅游业更具魅力与吸引力。方言作为载体与地域文化一起构成了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于各地民俗旅游文化的研究,要从最基础的方言入手。方言研究对于了解地方民俗旅游,对于真正把握各地区的旅游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层结构,都有很大的帮助。方言文化和民俗旅游是互相渗透的。如果一种方言普及于某一地域范围内,它也必然活跃于某一地域的民俗文化内。可以说,通过对方言文化进行分析就可以确定民俗旅游的内涵与特色。

三、天津方言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影响

天津有着丰富的方言文化与民俗文化资源。天津方言的历史和这座城市的历史一样久远。天津人操一口特殊韵味和语调的天津话,天津方言中有许多外地人很难理解也很难学会的词汇和语调。天津方言在中国语言文化中独具魅力和特色,在语言文化的传播和融合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尤其在词汇方面,天津话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词汇十分丰富,它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富有人情味,成为构筑天津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不可缺少的因素。由于天津自古是军事重地,又是一个移民城市,所以天津众多的居民是由退役的军人和来自各地的移民拼凑而成的。军人粗犷的性格和移民火爆的习性对后来天津民风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明代“燕王扫北”之时,安徽一带有大批军人携带家眷来到天津守城戍边屯垦。这些军事移民实行军事建制,形成相对牢固的“语音社区”,于是,江淮方言便成了天津卫的通用语。著名语言学者李世瑜先生经过调查考证,认为天津方言的母方言就是来自以安徽宿州为中心的广大江淮平原。到了清代,天津仍然是淮军的大本营,从而淮军将领占据了上层社会地位,其使用的具有低平调的江淮方言也成为强势语言得以推广流通。天津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凭借航运码头和皇城脚下的优越位置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俗文化特色。由于历史悠久,加之人杂五方,天津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内涵深厚,呈现出以老城为中心的商业文化、军旅文化和以海河为中心的漕运文化、码头文化相互交融又各具风采的民俗风貌,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使天津的卫派文化独树一帜,得领风气之先。因为方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及历史变迁。天津方言中有三个字使用频率最高,最能反映卫派文化的性格,一个是“哏儿”,一个是“嘛”,一个是“了”(liǎo)。“哏儿”是天津人的语言优势,卫嘴子能说善讲,表达幽默,天津人的乐观是全国出了名的;一个是“嘛”,天津人好奇,参与意识强,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好打抱不平和见义勇为;再一个是“了”,天津人很务实,只要认准了就去“了”,了就是办,天津人很重情义二字,宁可自己吃亏,也要脸要面。方言话语与地域文化可以突出一个地区的个性化形象,从而使该地区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魅力。天津方言彰显着天津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天津方言及地域文化互为载体对中外旅游者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天津民俗以方言的形式世代相传,蕴含着这个城市的个性化特征。天津方言与丰富的天津地域文化在各个层面互相融合,构成了天津地域的特色旅游文化。例如,天津话中的“莲年有鱼”所突出的年俗文化;“枣栗子”所突出的婚俗文化;“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所突出的宗教文化。每到旧历新年天津的年味最浓,杨柳青年画《连年有余》极受人们欢迎。画面上的娃娃怀抱鲤鱼,手拿莲花,因“莲”与“连”同音,“鱼”与“余”同音,取其谐音,寓意生活富足,反映了津门的时事风俗。津门民间婚礼习俗,在新婚夫妇进洞房前向寝账内撒红枣、粟子和花生,这是利用“枣”谐“早”之意,“栗子”谐“立子”之意,而取‘早立子”的吉祥含意;用花生,谐“花着生孩子”的意思,表示子孙满堂,既生儿又生女。天津自古以“河海通津”而著称,当时人们为寻求神灵的保护,航海女神妈祖便应运而生。天津的天后宫在北方的沿海城市中建立最早,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又由于天津自设卫以来,作为河海要冲的交通地位始终没变,所以几百年来妈祖文化在天津传承不断,这在中国的大城市里是绝无仅有的。自元代在海河三岔口西岸建起了天津有明确记载的第一座天妃灵慈宫(后称天后宫)之后,三岔河口地区便成为天津最早的居民聚落点。至明永乐二年,在天后宫建成七十八年之后,天津才开始设卫筑城,由于天后宫建立的时间早于天津建城,从而留下了“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的历史佳话。此后,海河沿岸天后宫一带,船只聚集,商业兴起,人民繁衍。不久以天后宫为中心,形成了天津城市最早的一条商业街——宫南、宫北大街。天后宫堪称天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摇篮。天津民间视天后为万能之神,这种信仰对天津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也形成了许多颇具天津特色的地方民俗,如拴娃娃的求子习俗、献船挂船的还愿习俗、出皇会的祭祀习俗等。天津方言经过长期的语言实践与文化互动,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亮点。天津的方言和民俗文化引起了外国以及外地游客的极大兴趣,但目前没有作为品牌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和完善。但是让天津的地域方言文化促进民俗旅游的发展尤为重要,例如构建突出天津文化旅游特色的方言旅游区既有利于保护天津的传统民俗文化又可以提升天津的旅游资源价值。而使用天津方言进行民俗文化的导游讲解则可以充分展示天津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语言文化特色,形成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个性特征,从而使天津的地域方言和民俗文化对天津旅游业做出重大贡献。天津民俗文化和天津方言的独特韵味构成了特殊的旅游资源,因此,充分挖掘天津的地域文化特色,传承津味儿民俗文化旅游的独特性,与其他地区旅游文化错位发展,是促进天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整体提升天津的旅游资源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燕明先.旅游文化研究——天津方言话语与民俗[J].四川戏剧,2011(2).

2.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3.王兆祥.天津民俗文化刍议[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1).

篇3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地质旅游;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05-02

1 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重要意义

1.1 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窘境

在国外,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民俗旅游已成为世界各国宣传、发扬文化传统的重要手段,民俗旅游与文化旅游融为一体。但在我国民俗旅游开发迅猛发展的背后,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同样显著,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缺乏规划、全面开花的民俗文化旅游,多采取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开发手段,以至于环境损耗和地方文化同化的恶果逐渐凸显,旅游资源质量及吸引力渐趋下降。总体而言,民族地区特别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非但未能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反而使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与世界“三N”(Nature、Nostalgia、Nirvana,自然、怀旧、天堂)的旅游潮流完全是背道而驰,由此看来,民俗文化旅游亟待新鲜元素的加入以谋求新的发展与进步。

1.2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

地质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方式,起源于地质旅行活动,现已发展成为以地质内容为主,涵盖矿产、古生物、地震等多种类型的观光性质的科学旅游。我国西南地区地质地貌形态多样,地质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应用地质旅游方式可在旅游市场中形成崭新的亮点,并由此牵头整合区域内多种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综合性开发。具体来说,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的资源整合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丰富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走旅游资源综合化开发道路。地质旅游以山水为特色,通过整合西南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可对“七彩云南”“多彩贵州”形成最生动的诠释,最终形成区域特色旅游优势,对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构成助推作用。

(2)地质旅游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的最大限度发挥,成为全国旅游市场竞争中的特色项目、优势项目,树立品牌效应,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仅贵州目前就已有兴义、绥阳双河洞、关岭化石群、织金洞等8处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十二五”期间申报的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乌江―梵净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的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深度游、“水高原”生态旅游品牌,都可由此全面带动贵州旅游发展,以世界级的旅游品牌号召力抢占这一独特的资源品牌高地,由此促进贵州民族旅游的优化整合。

(3)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资源整合可弥补西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诸多欠缺。如交通问题,地质景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两者的结合可使民俗旅游景点的硬件优势得到补充。比如喀斯特景区万峰林、顶效贵州龙博物馆与布依村寨民俗游连成一体后,既节省了旅游时间、路程,又丰富了路线内容。

(4)民俗旅游与地质旅游的整合可提升民俗文化旅游的档次和内容。二者均明显地表现出知识性、文化性的旅游特征,旅游资源的优势整合可使民族文化在文化内容层面上提升至更高的科学性层次,在地质旅游的自然科学元素中深入人文感性色彩,更可以体现出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与人文景致的原生态特色,如黄果树瀑布节就将民族歌舞表演和唱山祭水大典糅合起来,形成了人文资源与山水形胜融合的特色旅游。

2 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需注意到的问题

在将已成熟发展的民俗文化旅游与新兴旅游形式――地质旅游相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地质科普旅游与旅游地质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庄寿强等研究者指出,“凡是有石头的地方都可能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地质旅游”。而目前我国现有的地质公园建设的主流思路是旅游地质而非地质旅游,如 “寒武系―震旦系地层界线”、 “三叶虫化石点”等类似景点在本质上仍归属于地质范畴。在将地质旅游景点沟通串联起来时,应当拓宽地质旅游思路,组合为不同的地质旅游类型,如探奇型连贯式地质旅游、引喻型插入式地质旅游等。因此,启动地质旅游产业的关键在于思想创新、理论创新。

3 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对策建议

地质旅游凸显的不仅是科学性,更要求的是旅游性、文化性。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发展应当体现出以新带旧、以新促旧的旅游资源发展思路,以地质文化为特色,整合民族旅游资源,树立旅游品牌,进而全盘带动地区旅游资源整合,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3.1 开展旅游理论与规划研究,探讨旅游资源整合的契合点

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其开发建设仍处于零启动状态,无成熟模式或案例用于借鉴。开发地质旅游首要的问题在于发展资源开发、地质公园建设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学科交叉部分如民族、地质等加以深入探讨,现阶段亟待处理的重点问题就是以地质旅游开发为契机,实现旅游资源的总体整合。其中,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方式,必须做到兼顾“主动”与“被动”,所谓“被动”整合,是指地质旅游规划建设必须避免走重新建设、重复建设的老路,要善于组合、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及基础设施,包含民俗文化游已建、在建项目资源在内,一次性规划到位,突出地质特色和地貌特点。“主动”整合所代指的则是地质旅游的发展应当主动整合民族旅游元素,丰富旅游线路资源,打造“七彩云南”“多彩贵州”旅游资源建设的新热点。

3.2 合理规划地质公园建设,为民族旅游资源发展预留空间

地质公园建设是保护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资源的重要途径,对拓展旅游空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地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从西南地区地质公园建设来看,贵州省是我国国家级地质公园最多的省份,有兴义、绥阳双河溶洞、织金洞、六盘水、乌蒙山等多达8处的国家地质公园。在依照《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2002)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融合的重要元素,地质公园建设必须充分地考虑到公园建设与民族旅游资源发掘的深度、宽度问题。一方面西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资源可为地质旅游主要是地质公园增添文化元素,民族旅游也可搭乘地质公园世界级品牌建设的契机找寻到恰当的宣传、推介平台,这也是当前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旅游发展中值得尝试的一条可行道路。另一方面,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质旅游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相比较来说,是较为有限的,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即是情理之中的问题,前文提及的贵州省国家地质公园,其所在区域均分布有不同的少数民族,如兴义的布依族,平塘的布依、毛南和苗族等;云南玉龙黎明―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周边有纳西族等。

3.3 整合民俗文化与地质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游路

精品旅游线路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窗口”,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规划精品线路必须符合4项基本特征:代表区域旅游特色,线路集中,时间紧凑,观赏性、娱乐性强。毋庸置疑,单纯的民俗文化游或地质旅游都无法适应精品旅游线路的建设要求,统筹开发、资源整合,才能使地质旅游与民族旅游形成产业龙头的带动作用。如云南丽江景区黄山――白沙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带就将玉龙雪山、纳西民俗文化、茶马古道等品牌有机地糅合为一体;贵州的关岭――兴义的古生物化石考察路线,同时也可成为新的苗族、布依族文化旅游线路,经贵黄高速公路将关岭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群、兴义贵州龙化石群、花江大峡谷、贞丰双乳峰、黄果树瀑布等典型地质景观串联起来,配合以沿线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资源,如兴义布依族的八音坐唱、砍嘎、赶鬼场等,对当前的旅游线路改造均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总的来说,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必须整合规划才可能形成优势品牌,精品建设才能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

3.4 综合开发,充分发掘旅游资源的附加值

在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中,地质旅游相对来说,投入少、起点高,开发难度大。在以地质旅游的品牌效应重新带动民俗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二者应当互为补益,走综合开发道路。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旅游资源的配套开发建设,形成强劲的产业带动力。譬如贵州地质旅游可适量开发观赏石资源、古生物化石模型等,周边的苗族蜡染、刺绣或其他民族手工艺品开发也有待于进一步形成规模。只有将旅游商品收入提升至旅游经济总量的40%以上,这才是正常、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4 结 论

综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地质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当前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潜在效益的重要方法,是旅游二次创业的优选途径。以新带旧、以新促旧,对于各地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而在具体实践中,仍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相应的旅游资源整合方案,以期探索出更适应地区社会经济及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卢志明,郭建强等.地质公园的基本概念及相关问题思考[J].四川地质学报,2009(23).

[2]王长生.暂缓开发――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原则[J].四川地质学报,2005(25).

[3]刘德谦.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个人诊释[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Z).

[4]刘瑞,苏维词,滕建珍.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构想[J].生态经济,2005(6).

[5]李家清.武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整合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1(35).

篇4

关键词:秦岭;民俗体育文化;旅游

体育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休闲、娱乐、健身和提高人文素养为主要目的,以观看、欣赏和参与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旅行游览活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赋予了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丰富的资源。西安秦岭北麓观光农业园的开发,民间文化活动和农事活动、健身活动、民间文艺等融入到农家乐进行开发,露营地的开发,休闲产业带的开发等一系列民俗体育文化旅游项目正在蓬勃发展。

1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有利因素

1.1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西安秦岭北麓指从秦岭主梁向北至山下平原到距西安市区南20公里的地带,其东西方向贯穿蓝田县、长安区、户县和周至县,共有汤峪、库峪等41峪和朱雀森林公园、太平森林公园、秦岭国家植物园等多处国家及省市级森林公园、景区、景点等。这些都为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1.2民俗体育文化历史悠久

西安秦岭北麓地处陕西关中地区,耍社火、扭秧歌、跑旱船、陕西红拳、庙会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位于秦岭北麓中部周至县境内的楼观台,是中国道教发源地,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楼观台庙会都有“集贤鼓乐”行乐、迎宾民俗表演、比武招亲、殿镇锣鼓芯子方阵、大玉木偶、牛斗虎、民俗趣演大巡游等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让观众领略最古老、最传统、最具关中地域特色的民间闹春习俗。

1.3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体育消费意识增强

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的实施为城市居民参加体育休闲提供了更多机会,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也在近年来不断加强,顺应此环境,西安市委、市政府不断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规划旅游项目如:终南山地质博物馆,南五台佛光文化保护区,朱雀冰晶顶旅游步道项目,秦岭野生动物园周边景区环境整体改造等。

1.4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保障

结合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实际,省政府作出了“利用秦岭山地资源优势,推动陕西体育产业发展”的决定。西安市政府审议通过的《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3—2020)提出立足“一核引领,三心提升,三带拓展”的格局。“一核”指西安主城区,“三带”就分别包括:秦岭山地休闲体验带、渭水生态休憩景观带、渭北历史文化体验带;《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2011-2030)》、《大秦岭西安市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提出了“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纲,以实现城乡统筹为领,以促进区域发展为重,以适宜人居旅游为本”的原则。

2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2.1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规模效应不强

受到秦岭山地乡村的规模、交通、自然地理环境等条件,以及资源的配置整合、产业的融合度等现实问题制约,民俗文化旅游的市场发展缺乏竞争力,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表现为品牌民俗文化旅游村落数量较少;一般性民俗文化村落受条件限制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激烈。

2.2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传承受阻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展,大量秦岭山区青壮年人口涌入城市务工,一些民俗工艺、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加之市场化利益驱动,一些具有文化特征的资源、活动出现了商品化特征,失去了民俗文化内涵,有的甚至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过度开发,阻碍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2.3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民俗体育文化旅游是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融合产业,其发展需要懂得体育经营管理、体育产业政策、体育文化内涵等方面知识的专业复合人才。目前我国体育文化旅游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2.4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秦岭北麓地区的翠华山登山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大秦岭文化旅游节等重要赛事和节事开发才处于初级阶段,宣传力度不够,很难吸引游客。民俗文化融入体育产业的步伐有待提升。

3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民俗文化体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体育消费者的喜爱,政府、企业、秦岭山地当地民众应该齐心协力营造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政府部门应该在现有基础上细化相关政策,加强政策的可行性。企业应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扩大知名度。未来秦岭北麓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着力打造与特色农业相结合的区域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示范区、观光带、产业园等。同时,应该加强生态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并不断培养体育文化旅游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涂传飞,陈志丹,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8):24-31,51.

[2]邱春婷.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陕西民间手艺品的旅游市场价值探析[J].价值工程,2012,(2):312-313.

篇5

一、引言

在国家大力提倡三农政策的前提下,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其市场细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营销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国内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 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概念界定、发展动因研究、乡村旅游的经济性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乡村旅游的属性特征分析、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应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对比可以看出,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的方面已非常之多,但是把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文以民俗文化视角下研究乡村旅游,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能为专题民俗村以及乡村旅游寻找新模式,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与内涵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乡村民俗主题旅游产品是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突出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这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的一个有力手段。

(二)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关中平原的范围是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此次我们选取了关中地区四个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地,以臊子面为特色的宝鸡岐山北郭村,以农民画为特色的户县东韩村,以泥塑为特色的宝鸡凤翔六营村,以关中民俗体验为特色的咸阳袁家村。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与随机访谈的形式,对于案例地的游客进行调查,调查日期为2015年3月到4月间,历时20天。调研地点选择在礼泉县城及袁家村景区,岐山北郭村,凤翔六营村,户县东韩村选择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游客进行随机交谈。

三、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综合模式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大部分还属于低级阶段,以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主题乡村民俗旅游村属于民俗旅游接待专业户时期,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体验传统生活习俗富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特点。

案例地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乡村民俗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礼泉袁家村就是以关中民俗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组织型

通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北郭村,六营村,东韩村,袁家村都是集体规划,统一建设。

(三)“领头羊”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在离客源地比较远的乡村,农民更信任那些“示范户”。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四)景区带动型

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是以比较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为核心,借助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发展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陕西关中地区以袁家村与北郭村为典型代表。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模式有三种发展方向: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模式有资源驱动模式向投资驱动模式变化发展;产品应品牌化 集群化,这是提升关中乡村民俗旅游的必经之路;开发主体应多元化,这是集聚乡村旅游开发资本,这是提升乡村民俗旅游品位,获取规模化效益的重要前提。

四、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及发展建议

(一)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创新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建立乡村民俗俱乐部: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并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向自驾车群体旅游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务。

2、主题农园: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

3、童年到乡村: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旅游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二)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建议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关中地区大部分乡村旅游是以农家乐的形式,未来乡村旅游应鼓励企业进入,实行“企业+农户”形式,实行市场化经营。

篇6

【关键词】西部地区 民间音乐文化 旅游文化产业 双重可持续发展 支撑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50-03

西部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纷纷进入旅游产业,它们一起催生了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大量涌现,导致旅游业的兴盛,但是,据现实的情况来看,里面隐藏的危机也是比较严重的。要使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获得持续性地发展,我们有必要弄清楚是什么因素在支撑着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在支撑着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由此充分利用各种支撑性因素,建立起良性运作的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使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能够做到双重可持续地发展。

一、支撑性因素的构成形式

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包括民间音乐文化和旅游文化产业两大部分的内涵,所以,要使它发生良性的运作,必须一方面要给予民间音乐以支撑,另一方面又要给予旅游文化产业以支撑。西部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是一个很庞大的结构体系,其具体的构成因素多样而复杂,所以其具体的支撑因素也是复杂的,我们难以尽述。在此我们只能对它们进行抽象,从一般的角度加以探究。支撑民间音乐的因素主要有原生态民间音乐,包括各种音乐的品类、音乐的结构和风格特征、音乐的地域和民族特征、音乐的操作者、乐器和乐队的构成、音乐的文化内涵、音乐赖以生存的地理和人文背景等内容。支撑旅游文化产业的因素主要有政策策略、产业的规章制度、财力结构、管理水平、人才谋略、产业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等。

总括起来,西部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和旅游文化产业的支撑性因素主要有原生态民间音乐、政策策略、规章制度、财力结构、管理水平、人才谋略(本文的“人才谋略”不是“人才战略”。它是指“人才”和“谋略”两个词的并列关系;没有修饰关系,不是指“人才的谋略”)、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八个因素。

二、支撑性因素的来源及其相互关系

为了便于下文支撑性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阐释,在此我们需要了解支撑性因素的背景,尤其是它们的来源问题。就主要的方面而言,支撑因素的来源主要有原生态音乐源地、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研究单位和学校等几个方面。

原生态音乐源地指的是原生态音乐的发源地,包括旅游文化产业所使用的民间音乐的来源地,诸如乡镇、村落、街道、庙宇、道观等地方,它们能够提供原生态音乐、乐人、乐器和与此相关的文化内涵诸因素,提供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因素。它是最为基础的核心因素,其他的因素只能是因为它的存在而起作用。

政府部门就是指政府的各级部门,本文指的是与某个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关系密切的部门。它们主要能够提供政策策略的支撑,比较高一级的部门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和策略进行指导性的宏观调控,关系密切的一些政府部门制定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和策略,直接对某些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建构、组织管理、经营运作给出方针策略,有一些部门还直接参与其中的许多事务。除行政措施外,政府部门还可以用经济政策进行调控,还可以给予拨款、借贷等财力支持,还可以调配人才支持科研等给予支撑。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提供的支撑性因素可以左右某个或某些旅游文化产业的生死存亡。

旅游企业是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法人组织,它提供的是产业的规章制度、管理水平等因素,直接对企业进行操作营运,管理企业;同时提供人才谋略因素,对人才实行调配和优化组合,制定企业发展的谋略,给企业发展的远景绘制蓝图;也负责财力方面的调配使用,承担财力和破产的风险等。其他所有的因素,都要经由它才能落到实处,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研究单位和学校指的是那些相关的研究单位和学校。研究单位有研究院、研究所和一些其他的研究部门;学校有与民间音乐和旅游产业相关的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院校,或者综合性高校的院系和艺术院校的部分专业。它们主要提供的是人才的支撑因素,为原生态民间音乐的研究、民间音乐旅游项目的策划和操作提供人才;为旅游文化产业的研究、策划建构、操作管理提供人才;同时为政策策略、规章制度的制定,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提供支撑性的因素。可以说,在所有支撑性因素当中,它起着基础的支撑作用,是旅游文化产业基础的来源。目前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中,对其基础支撑作用认识存在很大的不足。

三、支撑性因素的支撑方式

支撑性因素的支撑方式是研究西部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和旅游文化产业支撑性因素的核心问题。在揭示各支撑性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其支撑的运作模式,对建构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良性运作模式,使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能够做到双重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总体上来看,支撑性因素的支撑方式总是一种综合性的支撑,各种因素不同程度地起着其支撑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往往有偏向,哪一方面的支撑性因素力度较大,就会上升到问题的主要方面而居于主导地位,控制着旅游文化产业的性质和倾向,因而,呈现出各种类别来。就目前旅游文化产业中实际的支撑情况进行归纳,其主要的支撑方式大致有乐源支配式、政策支配式、经济控制式、智力调控式等几种。

(一)乐源支配式。乐源支配式指的是以原生态民间音乐支撑因素为主,其他支撑因素为辅而构成的一种支撑方式。在这种支撑方式中,支撑民间音乐的因素――原生态民间音乐,包括各种音乐的品类、音乐的结构和风格特征、音乐的地域和民族特征、音乐的操作者、乐器和乐队的构成、音乐的文化内涵、音乐赖以生存地理和人文背景等,具有较大的支撑力度,上升到问题的主要方面而居于主导地位,使旅游文化产业呈现出原生态民间音乐的各种性质。在这种支撑方式当中,产业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两个因素,紧密地配合原生态民间音乐,作为原生态音乐的生存环境,也具有较大的支撑力度,它居于第二位。其他的支撑因素处于从属地位,发挥的作用次之。

这种支撑方式下,其旅游文化产业举办者多为民间村坊组织和村一级的政府,其运作方式多为民营集资合办型。

(二)政策支配式。政策支配式指的是以政策支撑因素为主,其他支撑因素为辅而构成的一种支撑方式。在这种支撑方式中,政策支撑性因素力度较大,上升到问题的主要方面而居于主导地位,控制着旅游文化产业的性质和倾向。可以讲,在这种支撑方式下的旅游文化产业,就是政府政策和策略的一种体现形式,也就是政府观念的物化形式。在这种支撑方式当中,由于政府行政措施强大力量的作用,其他的支撑因素,如果能够受到政府重视的话,也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政府可以督促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管理措施的实行;可以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研究,出谋划策,帮助制定其产业的蓝图;可以调配其人员结构;可以给予经济支持等,因此,规章制度、财力结构、管理水平、人才谋略这些支撑性因素能够发挥到一定的程度,具有较大的支撑力度,居于第二位。其他的支撑因素处于从属地位,发挥的作用次之。在这种支撑方式当中,原生态民间音乐被任意调配,往往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基础作用。

这种支撑方式下,其旅游文化产业一般为政府主办;亦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采用招标方式政企联合举办。

(三)经济控制式。经济控制式指的是以财力结构支撑因素为主,其他支撑因素为辅而构成的一种支撑方式。在这种支撑方式中,财力结构支撑性因素力度较大,上升到问题的主要方面而居于主导地位,拥有财力的组织、单位和个人控制着旅游文化产业的性质和倾向。在这种支撑方式当中,政策策略也是具有较大支持力度的支撑因素,因为政策和策略有时候会转化成经济支持力,在一定政策策略的允许范围内可以拨款和借贷,所以,政策策略支撑因素居于第二位。其他的因素次之。在这种支撑方式当中,原生态民间音乐处于一种被支配的配角地位,受经济因素的任意调配,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基础作用。

这种支撑方式下,其旅游文化产业多用招标的形式兴办,或被企业家承包,由企业家投资承办,或由一些财团和企业联合出资合办,政府也可以通过拨款参与其中。

(四)智力调控式。智力调控式指的是以人才谋略支撑因素为主,其他支撑因素为辅而构成的一种支撑方式。在这种支撑方式中,人才谋略支撑性因素力度较大,上升到问题的主要方面而居于主导地位,控制着旅游文化产业的性质和倾向。在这种支撑方式当中,政策策略具有较大支持力度,因为政策和策略是在人才所研究的谋略中产生的,它居于第二位,同样,规章制度和管理水平也是在人才所研究的谋略中产生的,它们的支持力度较之于政策和策略,稍次之。其他的因素又次之。在这种支撑方式当中,对于原生态民间音乐的支撑力度,要分两头来说,如果在谋略中对它足够重视的话,原生态民间音乐支撑力度的地位应不亚于政策策略的地位;若是对它不够重视的话,它处于一种被随意支配的配角地位,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基础作用。

这种支撑方式下,其旅游文化产业多是一些产学研的形式,或者由校企合办,或者政校合办,或者由政校企三方联合举办,或者由企业家投资承办,学校或研究院所参与其中等。

四、支撑性因素的合理运用及其重组

要建立起良性运作的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使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能够做到双重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充分地发挥各种支撑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合理地利用它们。怎样才能做到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支撑性因素,这是我们最终要解决的问题之所在。基于上述的分析,上述四种支撑方式都有其利弊,都没能很合理地利用各种支撑性因素,特别是原生态民间音乐支撑性因素很不受重视,导致本末倒置的现象出现,造成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具体情况,对各支撑性因素进行重组。就一般的情况而言,重组时我们应该遵循如下的原则。

(一)原生态民间音乐支撑性因素放在第一位。因为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是利用民间音乐建构起来的旅游文化产业,它虽然具有二重性,即民间音乐和旅游文化产业,但是,民间音乐应处于基础地位。可以说,没有民间音乐,就没有民间音乐的旅游文化产业,因此,原生态民间音乐支撑性因素必须放在首位。由此,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两个支撑性因素也被提了上来,它们必须是和原生态民间音乐相吻合的,也就是说,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建构不能脱离原生态民间音乐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二)人才谋略支撑性因素放在第二位。在确定原生态民间音乐支撑性因素的基础地位之后,策划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蓝图之前,必须制定谋略。制定谋略主要依靠的因素就是人才,所以,人才谋略的支撑性因素应该是居于第二位的。其中,人才集团必须是具有多重成分的,必须保证有民间音乐方面的专门人才,包括具有民间音乐学术修养、能够主持策划音乐项目的专家,更重要的是要有具有高超的原生态民间音乐实践技能的民间音乐专家;同时又必须具有熟知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管理技能的、具有策划组建旅游产业的旅游产业专家;还需要研究社会和文化变迁发展规律的文化学方面的专家和其他相关的专家学者,由他们组织一个具有合理而全面的知识体系结构的智能团,由他们进行综合研究,在充分论证以后,统筹兼顾,经过深思熟虑,产生谋略。

(三)政策策略支撑性因素放在第三位。经由智能团深思熟虑所产生的谋略,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他们的谋略,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左右政策策略和有关的法规的制定,或者是直接体现为政策和法规的形式,用以指导和调控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运作;从小的方面讲,就是为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策划、组建和运作管理提供计划和策略,那么,产业规章制度、管理水平、财力结构这三个支撑性因素被提了上来,因为它们都属于旅游产业管理的策略。政策策略支撑性因素实质上就是人才谋略的结果,因此,它紧跟在人才谋略之后。

把西部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八个支撑性因素按照上述的三条原则进行重组,实质上就是将八个支撑性因素进行优化组合,使其能够获得应有的位置,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发挥他们最有效的综合效果。这样,从原生态民间音乐文化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双重角度出发,以原生态民间音乐支撑因素为基础,保证了旅游文化产业的民间音乐的特色,消除了只顾产业,不顾民间音乐文化价值的弊端,在保持这个基础的基础上,经由包含有民间音乐、旅游产业和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智能团的研究,制定谋略,这些谋略是真正体现了民间音乐文化和旅游文化产业,以及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精髓的,这些谋略又以政策策略的形式,产业规章制度的形式,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策划、组建和运作管理的计划和方案的形式,作用于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必须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支撑性因素,建立起良性运作的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使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能够做到双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光,李晓斌.百越民族发展演变史――从越、僚到壮侗语族各民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袁炳昌,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3]党岱.河南南阳民间音乐产业化经营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3)

[4]朱本利.新兴旅游区可持续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山东省沂水县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5]马永琼,杨晓云.挖掘打造地方原创音乐作品 推动永平旅游文化产业发展[J].商业文化,2011(3)

[6]李伟.传统民间音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永州传统民间音乐可持续发展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

[7]吴茜.解读地域文化与景区文化空间建构――以西安蓝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例[J].商业文化,2010(1)

[8]李婷.旅游演艺:还要找准独特的民族经典元素[J].今日海南,2010(2)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一般资助科研项目(201203YB187)

篇7

【关键词】旅游展演 民俗生态旅游 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WwW.133229.CoM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陶立瑜.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6.

篇8

关键词:广西靖西市 民俗旅游 影响 对策

一、靖西市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一)乡村模式:靖西旧州绣球街

f州绣球街是一处有浓郁乡村氛围和民间工艺民俗特色的旅游村,已成为旅游者观光、休闲与体验壮族民俗风情的好去处。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绣球的手艺,90%以上的村户开店售卖绣球。

(二)主题公园模式:国际绣球旅游城

国际绣球城是基于靖西绣球民俗风情而建的民俗主题公园。目前主办方已多家旅行社签约,将国际绣球城纳入旅行社产品中;并将其打造为婚恋主题微电影拍摄基地、世界旅游小姐大赛广西赛区指定培训、摄影基地。

(三)节庆活动模式:七夕绣球旅游节

七夕绣球旅游节是全国第一个绣球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七夕绣球旅游节以本土传统的绣球文化为基础,将民俗风情融于旅游发展中。节日有龙潭银河夜、七夕爱侣行、旧州民俗风情秀、七夕音乐节四个活动项目。

二、靖西市民俗旅游开发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活条件

民俗旅游开发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旅游开发中兴建的基础设施与旅游接待设施也会给当地居民带来便利,改善生活条件。

2.加强对外交流,促进民俗文化传播和观念的转变

靖西市位于广西西部贫困山区,受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的影响,在地域上表现出内陆性、边缘性、和封闭性特征,造成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相伴而行。人们从主动抵制到完全认可,甚至去接纳旅游者的文化,这是一个视野逐渐拓宽、观念转变的过程。从而他们心理上对外来文化的容忍和接纳能力也逐步增强。

3.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随着民俗文化风情被开发利用,当地的民俗能引起外来者的游览兴趣,且倍受青睐,唤起了民族地区人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他们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文化。这种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唤起,以及经过重新认识和评价之后对自我文化的重新肯定,激起他们去恢复原有的现已消失或几近消亡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热情。

(二)消极影响

1.开发者为经济利益使开发过度商业化

当传统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时,就走上了商品生产的道路,就必须遵从价值规律。在民族文化的商品生产过程中,政府或者开发者为了经济利益,不考虑原有民俗风情的原真性,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传统民族文化,将其舞台艺术化、程序化,过度商业化,比如新开发建成的国际绣球城,虽然会在一定时期内刺激了旅游消费,但其过度的商业化使其文化底蕴不足,文化再现偏颇,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靖西的绣球文化。

2.对当地原有文化与生活造成冲击,原有传统民俗风貌渐失

随着民族地区民俗旅游开发,外地游客大量进入,而当地居民与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游客之间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在旅游活动的互动过程中,一方面促使当地居民用自己的文化或风俗去满足和取悦游客;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造成当地物价升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节奏被打乱,原有的生活环境改变了,居民心态失衡,文化价值观改变。对当地的文化与居民生活都造成冲击。此外,在旅游活动的互动过程中,外来文化掺入,逐步渗透,原有的传统民俗遭到冲击,逐渐被同化,个性独特的特质渐失。

随着旅游开发的大规模开展,很多本地传统的民俗活动是为了旅游而展开,因而不再具有时间性和神秘性。这使得景区民俗风情的独特性正在消失,正是这种对民俗文化原生态的破坏,使其对外界的吸引力正在减弱。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民俗文化原生态的破坏更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损失[1]。

3.生态受到一定的破坏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兴建,如交通条件的改善,带来了大量的车辆,排出了废气,对当地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游客大量涌入,而其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文明行为,这些不文明行为会对当地民俗文化原生态产生破坏,在当地还构成了视觉、听觉、味觉上的污染。

四、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2]

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问题上,要坚持“政府主导、利益带动、市场运作”的经营模式,这样可避免盲目开发、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打破地区之间的旅游壁垒及部门、行业、所有制相分割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同时还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因为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保护、发展民俗文化,就是在保护我民族的根脉。

完善相关的保护性政策、法规体系。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有了法律保障,相关人员在旅游开发中被迫采取科学的、合理的保护措施,减少盲目的、粗暴的开发方式,从而减少民俗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所受到的损害。慑于法规的威力,旅游经营者也不得不采取科学、合理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旅游魅力无穷,并不说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可信手拈来,相反是需要精心培植和开发的[3]。

(二)加强群众民俗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增强人民的保护意识

加大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增强当地居民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加强民族传统教育,是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的重要方法。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民在追求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对自己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加以保护、发扬和传承。

(三)培养专业人才,用科学的知识和手段去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4]

旅游人才的不足已成为制约社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需要依靠一批民族学家,民俗学家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队伍。与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客观需要相比,理论的研究还比较滞后,还有待于科学化、系统化。这种局面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专家队伍,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对民族文化进行全面的考察,正确的认识,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发展[4]。

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为旅游业提供了重要的旅游资源,也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兴旺,而在民俗旅游的发展除了带来积极影响外还带来消极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有极大的旅游发展优势及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在往后的旅游发展中,如何去处理好旅游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如何找出相应的对策,将成为旅游工作者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也是值得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红枝.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民俗旅游开发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7,23(169):112-115.

[2]徐敏.河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3):78-79.

篇9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与文化的关联度极高。从旅游的本质来看,旅游业的形式与本质,说到底就是展现文化的特质,就是从不同地域来表现人们的生活文化、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等等。地域旅游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旅游文化品牌的塑造,特别是在差异性地域旅游文化要素的展现上,要从地域旅游文化特色上来增强旅游竞争优势,来提升地域旅游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一、地域旅游文化品牌建设问题

近年来,新疆在深化地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也取得了良好成绩。独富民族特色的新疆旅游工艺品,如艾得莱丝绸、维族小花帽、袷袢、喀什英吉沙刀具、和田玉石玉雕等,以及中国西部冰雪旅游文化节,通过新疆冰雪旅游、冰雕展示、雪地竞技、民俗体验等主题活动,来增强新疆的历史人文与地域风光。然而,在全面整合新疆地域旅游文化资源及品牌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地域文化旅游缺乏总体规划

新疆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新疆做大地域旅游文化产业带来发展机遇。但在地域旅游文化总体规划上,未能协同好本地旅游资源与其他地域旅游文化的关联,未能对区域旅游活动进行专业指导,未能组建专门性文化品牌旅游管理机构来健全服务体系等,导致地域旅游文化品牌不强,特色不明显。

(二)地域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新疆地域旅游文化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在旅游文化品牌塑造与文化挖掘是昂缺乏内涵,难以提升民族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如那拉提天山牧歌作为全国唯一的民俗文化演艺基地,在文化品牌挖掘上未能将民族风情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麦盖提县刀郎旅游文化开发不足,缺乏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三)是重经济、轻社会效益问题突出

从新疆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来看,过于关注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特别是地方性政府在制定旅游文化品牌上,过多关注本地经济发展贡献,忽视与其他经济区域的协同发展。在开发模式上简单套用、仿造,缺乏深入研究与挖掘,е吕淄化、庸俗化。

二、提升地域旅游文化品牌的对策

(一)整合旅游文化资源

针对新特的地域旅游资源,在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要注重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整合,要从全局规划上来促进地域旅游文化的可持续性,提升新疆旅游整体竞争力。比如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上,立足新特的自然风光与众多的名胜古迹,从旅游文化品牌打造上,摈弃传统粗放式发展、大众化旅游的开发模式,倡导绿色、低碳、循环旅游,实现地域旅游资源生态化发展。同时,加强旅游业与地域文化保护的协同,结合不同旅游景点及旅游资源,来完善旅游管理措施,有效控制旅游客流量,增强旅游旺季对新疆地域旅游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

(二)加强旅游文化企业间的合作

新疆旅游文化品牌建设,需要从旅游管理机构、旅游文化企业间的合作上实现共赢。比如新疆作为“歌舞之乡”,在传统民族舞蹈文化及艺术表演领域,其独特的舞蹈服饰文化、传统音乐文化、舞蹈语言,更成为新疆歌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品牌。蜚声海内外的“达坂城的姑娘”,塑造了达坂城的旅游歌舞文化品牌,并将之与地域民族文艺相融合,来打造独具魅力的民族歌舞文化产业。旅游企业、旅游文化企业、旅游部门,以及各界文化工作者,要共同参与到新疆地域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展现新疆的地域文化特质,开发旅游文化市场。

(三)突出旅游品牌形象

打造地域旅游文化品牌,需要挖掘旅游文化特色,管理好旅游文化精品线路、精品民俗文化资源。新疆在开发地域特色旅游品牌上,一方面结合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深挖不同形式的民俗风情、民族文化艺术、节庆活动、体育竞技等少数民族文化品牌,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上全面融合。比如和田玉文化品牌、十二木卡姆品牌的宣传与推介,将新疆的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展现给世界。另一方面加强旅游文化品牌竞争力建设,特别是在挖掘新疆遗存文化、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等资源上,要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天山牧歌”产业项目,做大做强地域特色品牌文化。同时,新疆地域特色餐饮业与旅游业的关联度高,要立足传统餐饮产业,加强特色餐饮企业的扶持与管理,为地域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四)深化民俗、民风旅游项目挖掘

新疆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在打造新疆地域旅游文化品牌上,要将“新疆的神奇、传统文化、少数民族风俗文化进行综合与展示,让广大游客从中参与和体验神秘新疆旅游文化的特色”。为此,大力开发新疆地域性民俗文化及旅游项目建设,如马文化、箭文化、歌舞竞技文化、饮食文化等,通过生动的体验旅游来盘活地域文化特色。

三、结语

篇10

一、天津民俗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现状

天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北方最早、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拥有独特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通过对古文化街、杨柳青、五大道等旅游景点的调查发现,在本市,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存在的问题如下:

1、设计观念滞后,缺乏创新意识,审美价值偏低在天津古文化街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商店比比皆是,可真正能够突出天津地方特色的新型旅游纪念品非常少。木梳、手镯、项坠等传统纪念品附加值不高,绘画、根雕、玉器等文化纪念品曲高和寡。与北京、上海等同等类型城市相比,天津旅游发展缓慢,旅游纪念品形象不够鲜明,知名度和美誉度均呈低水平状态,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天津的历史文化品位。

2、制作简陋粗糙,工艺价值低“购”是“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中一个重要环节。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天津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中购物仅占18.2%,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天津旅游纪念品产业规模小,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工艺比较粗糙,特色不够鲜明,与市场不对接,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同时,在旅游纪念品策划、设计、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缺乏统一管理与指导,吸引力不足,缺乏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舶来品和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难以满足游客购物的需求。实际上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应该如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作品一样,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才是旅游的一个物证。

二、天津民俗文化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关系

天津民间艺术异彩纷呈,且注重写实,表现手法细腻传神,其中以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魏记风筝和刘氏砖刻最为有名。民俗艺术有着独特的审美旨趣、造型特点,它们基本上不受先锋艺术的左右,而往往以一种造型风格、色彩模式延续千百年,可以跨越时空、跨越政治,持久地保持其恒定的特色,然而,时代在发展,各种艺术形态也应随时代的更迭而变化,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发挥民俗艺术的持久魅力。旅游纪念品开发与民俗的关系,不是简单地为产品附着民俗的标签,当作提高自身身价的装饰,敷衍地“借鉴”传统。而是要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文化资源的承传和嬗变,抓住地域特征和民俗特色,在造型、构成、色彩、材料方面强化文化历史与文化现实事物双向同构。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纵深开发价值,从社会经济发展中审视定位,从受众需求中探询方向,从现代精神中激活情感,从科学技术手段中丰富形式,才能生生不息、延绵不绝。

三、天津民俗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理念与要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本土文化,经过时代的堆积,它深深植根于整个产品受众的情感中。赋有文化的设计,更能使人感到一份亲切,产生思想的共鸣。因此,旅游纪念品设计在文化上的创造方面,应该能够直接体现产品的内容和意境。在不同的时期,民俗文化应该给予设计师不同的感悟。换句话讲,设计师要表现的绝对不是再现民俗,而是利用现代的手段、科技、加工工艺,或是特征性元素来表现民俗文化。对于传统元素与形态的保留从设计的手法上来讲是从语言与指示的目的出发的,而并非仅仅是外在的装饰。

1、民俗旅游纪念品开发应突出时代性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定位与创意要有针对性,价值取向要有时代特征,要体现那个时代科技的发展,这是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引起设计师思考的问题。因为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吸引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刀耕火种生产力下的民俗艺术,也只有迎合和引导人们的审美情趣才能真正焕发青春。在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旅游纪念品要实现艺术的深加工与实用性相结合,就必须依赖于创意及设计的引领。例如,国外的旅游纪念品开发,会将一个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比较突出的例子是埃菲尔铁塔,会有各种衍生和变形,集科幻性、互动性于一体。其实天津民俗文化形象可供甄选的很多,比如杨柳青年画中的胖娃儿抱鱼,泥人张中栩栩如生的各色人物形象等。过去这种纪念品设计多停留在陈列摆放的境地,了无生趣的做法让旅游购物也成为一种象征性的敷衍活动,而如今科技力量使很多原本静默的摆件,可以与人们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纪念品可以变身成U盘,集声、光、色于一体,也可以像“阿莱西设计”一样,结合家居用品,比如调料罐、牙签筒、红酒瓶起子等。但具有创造力的新形式的获得,应基于对大量传统形式的占有与熟识,这样才能保持新形式的片段与民俗文化之间的明确关联性。这个过程依赖于设计者个人的修养、经验与天赋。

2、民俗旅游纪念品开发应显示情趣性现代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使得都市人们缺乏情感交流,希望通过旅游这种休闲方式释放精神压力。我们发现一些设计大国如意大利、法国、英国,他们带进世博会的旅游纪念品不仅体现了本国文化和地域特色,还温和地传递了一种地球村的概念。让游客爱不释手的纪念品,其实都充满了一种幽默感,在会心一笑中被我们牢牢记住。情趣思维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改变了以往“以物为主”的观点,成为“以活动为主”的情境观点,设计也由一个静态的过程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设计造型方面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别出心裁的构思设计手法,将更多幽默、乐观的要素添加到旅游纪念品设计当中,强化对旅游购物者的吸引力。但设计的趣味性要被感知才能达到目的,所以这跟消费者的审美有关,而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消费者的审美情趣,他们会被自身的意识形态影响以至不能感觉到不同文化的情趣所在,这是文化的区域性和差异性在起作用。因此在趣味化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各类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以便能正确地表达设计的情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