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外伤的急救处理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见外伤的急救处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据调查,每年受到意外伤害的儿童数量众多,溺水、咬伤、裂伤、擦伤以及挤伤砸伤等意外事件频频发生,并且近年来相关事件的发生数量不断攀高。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儿童发生意外时,多数家长却并不清楚究竟如何处理,家长中约有90%处理不当,甚至加重伤害,使受伤儿童承受更大痛苦,初始H需简单家庭简单处理的伤害事件被扩大为急需正规医院处理的严重伤害[1]。
1.误区纠正
1.1 以酒精及双氧水为伤口清洗液 针对伤口应注意,其适用确清洗液为活力碘、碘伏或者络合碘类温性清洗液,在联合刺激性微弱的消毒剂基础上,添加生理盐水来清洗。
1.2 伤口不宜见风,不宜暴露于外 认为伤口应避免见风、暴露的观点主要源于对破伤风的产生的错误认知。因破伤风杆菌只有可通过皮肤或者黏膜伤口才能侵入到体内,其繁殖要求提供无氧环境,得以繁殖后产生可致阵发性肌痉挛,最终形成的破伤风疾病为特异性感染,而非所谓不宜见风。
1.3 伤口痒证明伤口愈合良好 通常伤口雨后期间,由于神经末梢会缓慢长入,以致伤者常有局部瘙痒感,然而局部瘙痒感也有可能是包扎不当、胶布过敏、药物过敏或敷料过敏才会造成周围发痒[2],却被误认为伤口愈合良好。
1.4 频繁换药可避免留疤 多数人也误认多换药能降低留疤的可能性,事实上换药要以伤口严重程度和伤口分泌物具体数量为参考来决定换药次数,正常肺感染性表浅伤口并不需要日日换药,甚至1日多次换药,过于频繁地换药易增加感染风险。
2.常见皮外伤
2.1 裂伤 对于裂伤,通常24h内完成缝合即可,但一旦脸部受伤,则要及时、尽早缝合。另一方面,如发生严重裂伤,必须及时就医,就医拖延时间越长,患儿感染细菌的风险越高,极有可能造成病情治疗延迟,甚至留有伤疤[3]。
2.2 动物咬伤与抓伤 当儿童为猫狗等常见动物抓伤或者咬伤之后,不得按照毒蛇咬伤处理方法挤压伤口,否者只能加快病毒侵入人体神经系统的进程。针对此类伤口,可先选用洗涤剂、清水以及肥皂水,或者带有灭杀狂犬病毒功效的乙醇、碘制剂,对伤口进行不低于20分钟的彻底冲洗。在冲洗后,以75.0%酒精或者2.0%至3.0%碘酒涂抹患处,对局部病毒进行清除处理[4]。此外,倘若咬伤或抓伤并未伤及到儿童大血管,那么伤口尽可能不予缝合或包扎。针对严重面部损伤或需缝合的大伤口,则可在清创消毒结束后先以免疫球蛋白,或者狂犬免疫血清对伤口做2h以上的浸润处理,随后再缝合包扎。倘若伤口于深或过大,则置放引流条并给予破伤风与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发生。
2.3 刺伤 一旦小儿为针、钉子或玻璃等较为锐利的危险物品所刺伤,通常会有流血,但血量较少,概因伤口窄而深,在成功阻止大量流血的同时,也致使细菌难以排出,常引发炎症。倘若小儿发生刺伤事件,伤口不拘大小,均有破伤风风险,因此务必谨记及时就医。针对此类刺伤伤口的紧急处理,须将手洗干净,确保使用器具经过消毒,随后才能挤压伤口,确定有血液流出,而内部细菌也会随之排出。一旦用不洁净的手或用具处理刺伤性伤口,很可能造成细菌侵入,最终出现炎症反应。
2.4 割伤 玻璃、刀具、剪刀以及其他锋利器具都可能造成割伤,在被刀具割伤时,首先要选用清洁物品及时止血,随后再以绷带固定。倘若伤口一直流血不止、难以止住,就要通过直接压迫的方法进行止血,其步骤为:直接用手掌或手指对伤口进行按压,利用压力阻止血液继续流出,促使伤口处尽快凝成血块,也可将干净纱布压敷于伤口处达到止血目的。倘若手指割伤且流血严重,应在受伤手指两侧动脉处施压,持续紧压5~15min之后,通常情况下血可止住。倘若其他部位被利器割伤,就要采用加压止血的办法。如果依然无法成功止血,则建议使用橡皮筋将出血部位上端扎紧,以截断血流,马上将受伤儿童送至医院接受专业处理。同时须注意,每次橡皮筋的扎紧时间在15分钟以内为宜,否则血流阻断过久很可能造成肢体坏死。
2.5 擦伤 所谓擦伤,指的是儿童摔倒后擦破产生的伤口,仅限于表皮损伤,因此伤势通常比较轻微,无需送至医院就诊,家庭治疗即可满足要求。针对损伤面积小且较浅显的伤口,建议将酒精(红药水)或碘油涂抹于患处周围皮肤,随后取用干净消毒纱布妥善包扎伤口。倘若家中不曾备有酒精或碘酒,则可用干净的清水对伤口进行清洗,待清洗完毕后将抗菌软膏涂抹在伤口、贴创可贴。倘若擦伤面过大,大量沙粒及污物沾于伤口处且无法自行清洗,或者伤口位于类似脸部等重要部位,或者受伤处出现肿胀、组织破碎、激烈疼痛以及流血不止等现象,此时建议立即送院就医。如果伤口大且深,则须将患儿带至外科进行清创处理,同时应针对破伤风给予针剂注射[5]。
2.6 砸伤与挤伤 如果儿童在门缝内被挤伤,或者被其他硬物砸伤,建议冷敷。注意当发生门缝挤伤,同时伤口内充血显紫色时,极可能为骨折,须及时就医;当发生砸伤事件,伤口出绷带不宜过紧,以免加重伤痛。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刺伤、裂伤、挤伤、动物抓咬伤、割伤以及擦伤类常见外伤,倘若情况并不严重,简单的家庭处理即可满足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妮,艾鹏,夏炜等.湿性愈合在清除小儿擦伤创面痂皮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7):809-810.
[2]纪翠蓉,段蕾蕾,耳玉亮等.2014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儿童头外伤就诊病例分布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4):527-530.
[3]杨云娟,金华忠,肖义泽等.云南省禄丰县2006-2013年儿童动物咬伤流行特征[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9):1118-1121.
篇2
【关键词】 安全;健康教育;知识;卫生服务需求;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658-02
Short-term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Safety Education on Elementary Students in Yanji/HUANG Jin-feng*, LI Chun-yu , Joohwan CHEON,et al. * Nursing College of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0), Jili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safety education, and to provide the basic data for developing safety education at school. Methods An intervention on fourth-grade students in 3 elementary schools, who were selected from the 32 elementary schools in Yanji city by using the balloting random sampling methods.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tudents' safety knowledge and the safety education requirements had been improve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ir safety knowledge score, safety knowledge requirement and the safety education curriculum requirement. Conclusion The safety educa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regular teaching program, and the community nurses will be the best one to take the job of teaching.
【Key words】 Safety;Health education;Knowledge;Health services needs and demand;Students
2008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已明确提出,应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并规定每学期最少应安排6~7学时。但是目前我国的学生安全教育并未被纳入到正常教学计划,而作为社区护理服务对象之一的学校健康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此,笔者通过对延吉市小学生安全教育的近期效果进行评价,探讨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为政策制定部门提供基础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为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的类实验性研究。从延边州教育局获得延吉市小学校目录,从延吉市32所小学校中,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3所,再整群抽取3所学校的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2)延吉市公立小学校;(3)四年级学生。排除因生病或是其他原因不能接受或中途退出调查者。被调查学生平均年龄为(10.18±0.78)。男生404名(49.4%),女生413名(50.6%);朝鲜族学生453名(56.3%),汉族学生339名(42.1%),其他民族学生13名(1.6%);学生中与父母双亲同住者441名(54.5%),与单亲、亲属或是朋友同住者368名(45.5%)。
1.2 方法
1.2.1 干预内容 以李春玉等[1]主编的《小学生急救安全教育》为主要参考资料,辅以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传染病预防、常见外伤的处理、楼梯安全、溺水的预防和救护、火灾逃生、煤气中毒的预防和救护、气管被异物阻塞的救护和人工心肺复苏10个方面的内容。
1.2.2 干预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实施干预,每周1次,每次40 min,每次进行1个方面的安全教育,共10次。授课方式为教师采用课堂讲授、实物展示和实践操作;学生参与讨论、演练和游戏。
1.2.3 研究工具 采用李春玉等[2](2008年)在“延吉市中小学生伤害现状及安全教育需求调查”中使用的学生部分问卷,再辅以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为提高问卷的效度,对预调查中存在的问题,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讨论并修改之后正式应用。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1)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家庭成员、居住情况等;(2)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包括食品安全(满分13分)、道路交通安全(满分15分)、传染病预防(满分14分)、常见外伤处理(满分6分)、楼梯安全(满分9分)、溺水的预防和救护(满分5分)、火灾逃生(满分8分)、煤气中毒的预防和救护(满分6分)、气管被异物阻塞的救护(满分13分)、人工心肺复苏(满分11分)10个方面共100道题,满分100分,题型均为是非题;(3)对安全教育的需求,包括对安全知识的学习需求和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需求。
1.2.4 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 本研究得到了延吉市教育部门的审议和支持。资料收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进行。资料收集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避免由调查员引起的信息偏倚。调查时向学生讲明调查的目的,对项目的解释要用中性无暗示的语言,学生独立填写后,由调查员当场逐项检查无漏项后收回。干预前授课教师接受统一培训,采用学大纲,集中备课,学方法。资料收集和干预的全过程由班主任和校医协助完成。资料收集整理后,对已录入的数据进行认真审核和校对,保证质量。干预前回收调查问卷820份;干预后回收817份,失访3人,失访率为0.4%,有效配对率为99.6%。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学生一般人口学特征、知识得分情况、安全教育需求情况的描述采用百分率、均数和标准差;干预前后学生的安全知识得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干预前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需求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学生的安全知识变化 干预前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得分较低,平均分为(3.48±1.701)分,干预后提高到(7.03±2.697)分。干预后学生有关气管被异物阻塞的救护知识得分提高幅度最大,平均分提高了(4.104±3.120)分。干预前与干预后学生的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传染病预防、常见外伤的处理、楼梯安全、溺水的预防和救护、火灾逃生、煤气中毒的预防和救护、气管被异物阻塞的救护、心肺复苏等安全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干预前后学生的安全教育需求变化 干预前87.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安全知识,干预后提高到92.0%;干预前72.1%的学生认为有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必要,干预后提高到80.8%。干预前、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需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3.1 学生的安全知识水平偏低,安全教育的实施已迫在眉睫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传染病预防、楼梯安全、气管被异物阻塞的救护和人工心肺复苏等方面的安全知识知晓率偏低,低于国内张瑾等[3]、奚家全等[4]关于小学生火灾知识、急救常识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研究结果。而知识是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前提,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并对其进行思考,才能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5]。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丰富其安全知识。
3.2 安全教育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前学生的安全知识欠缺,在实施安全教育后学生的安全知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干预前87.0%的学生认为学习安全知识很有必要,而在干预后提高到92.0%。这与国内牛静萍等[6]、邢丽丽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安全教育是丰富学生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并未将安全教育纳入到正常教学计划,因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应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到正常教学计划,并规定具体学时,学内容,同时高等医学院校应协助学校搞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开发相关教材,并提供技术支持。
3.3 社区护士是承担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最佳人选 学生的健康管理是社区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包括安全教育、保健指导、急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预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等。尽管如此,作为社区护理服务对象之一的学校保健,目前并未被纳入到正常工作范围,所以导致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还存在许多问题。而美国[8]、韩国[9]已规定,只有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的社区护士才能担任学校的保健教师。因此,我国可借鉴国外经验,让已准备好的社区护士担任保健教师,将学生的健康管理纳入到社区护理的日常工作范围,从而保证其进一步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李春玉,玄英哲,主编.小学生急救安全教育.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8.
[2] 李春玉,张春梅,金健,等.延吉市中小学生伤害现状及安全教育需求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8,29(8):704-707.
[3] 张瑾,朱士新,谢云龙,等.昆山市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现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49-950.
[4] 奚家全,赵先柱.重庆市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与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7,28(6):507-508.
[5] AZEREDO R, STEPHENS-STIDHAM 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jury prevention curricula for elementary schools: lessons learned. In Prev, 2003,9(3):274-278.
[6] 牛静萍,李嵘,李仲兴,等.兰州市小学生安全教育近期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285-286.
[7] 邢丽丽,杨学军,王威,等.北京市城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教育,2006,22(9):687-689.
[8] STANHOPE M, LANCASTER J. Community & Public Health Nursing. American: Mosby, 2004:1042-1061.
篇3
烧伤患者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休克期的护理尤为重要[1]。烧伤患者休克一般发生在严重烧伤后48~72 h,由于大量血浆样体液渗出,致使循环血量不足,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若不及时正确处理,病死率较高,因此积极有效地护理对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01~2009 年收治的32例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中:男24例,女8例。年龄在8~64岁,平均34.7岁。 烧伤面积32%~46%,烧伤深度为浅II~III度,浅II度5例,深II度18例,III度9例。热液烧伤26例,火焰烧伤3例,电烧伤2例,化学烧伤1例。从烧伤至入院时间最短30 min,最长5 h,经积极救护,本组患者治愈率95.8%,好转率4.2%,总有效率100%。
2 护理
2.1 急救护理 及时恰当的急救护理是关系到烧伤患者生命与安全及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①维持有效呼吸,及时清除口鼻和呼吸道分泌物,促进分泌物排出,确保呼吸道通畅。吸氧:氧浓度为40%左右,氧流量为4~5 L/min。并积极做好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准备,予以呼吸机人工辅助呼吸;②补充液体、维持有效循环。烧伤休克患者,必须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根据伤情合理安排液体量、液体性质,快速补液,改善血液灌注和缺氧,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③镇静止痛,酌情使用镇静剂。由于休克期患者血容量不足,引起脑缺血,常表现失去定向力或躁动不安,另外,烧伤患者都有剧烈的疼痛。因此,在补液的同时,给予适当的镇静,不仅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还可以避免患者因躁动而污染创面。
2.2 典型症状的观察与护理
2.2.1 尿量 留置导尿管,每小时记录出入水量,观察尿液的色、质、量,测量尿的酸碱度和比重,一般要求成人每小时尿量在30~50 ml,若低于此标准时应加速补液。
2.2.2 生命体征的观察 每小时测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如成人心率在100次/min以下,说明补液效果满意。
2.2.3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若患者表现烦躁,提示补液量不足。
2.2.4 观察患者周围循环,皮肤弹性,是否口渴等都有助于判断补液效果,若周围循环差,皮肤弹性不好,口渴时,应加快补液速度。
2.2.5 补液记录 烧伤面积在40%以上的患者,应建立补液记录单,48 h以内要求每8 h总结出入量一次,包括液体总入量,尿总量以及每小时尿量。
2.3 环境护理
2.3.1 治疗、护理集中进行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因休克期患者水分从创面蒸发,大量热量丧失,大都畏寒,必须做好保暖,室温一般保持在28℃~32℃,相对湿度在50%~60%为宜。
2.3.2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标准预防。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每天2次,床单、被罩均应灭菌处理,病房内的其他物品应每天消毒,医务人员在接触烧伤患者创面时应配戴无菌手套,并及时更换,防止交叉感染。
2.4 营养护理 由于烧伤后的超高代谢,机体需要大量的热量和各类营养素,除通过静脉给予支持疗法外,还应注意饮食,口腔黏膜损伤或经口摄入困难的患者,及早给予胃管鼻饲。由口进食者,早期可给予流质饭食,如:米汤、面汤、果汁等,应从少量试餐开始,逐渐增加,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食物,如:牛奶、蛋类等。
2.5 心理护理 烧伤所致的皮肤完整性受损,烧伤后毁容,肢体残障及功能障碍等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和患者沟通,倾听患者的感受,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2.6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6.1 感染 除了使用抗菌药物和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外,还应对烧伤创面加强护理,及时更换创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并加强观察创面是否有异味和脓性物质,警惕并发感染。
2.6.2 应激性溃疡 烧伤休克期患者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若患者呕吐咖啡样物,呕血或胃管内吸出咖啡样液体,以及排柏油样便时则提示发生了应激性溃疡,应立即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留置胃肠减压,抽吸胃内容物,同时配合静脉用药,防止继续出血。
3 小结
烧伤是一种常见外伤性疾病,烧伤休克期的治疗护理是此类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各种液体及时输入,尽早恢复有效循环血量,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和早期肠道营养支持,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的积极实施,使患者安全度过休克期,减少难复性休克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
篇4
护士进修工作总结1
我于四月四日至十日到重症医学科学习。首先,我非常感谢科主任和护士长能给我这次学习机会,学习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但学到了很多知识,自感受益匪浅。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XX年,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庞大的医护队伍,独特的病房结构等,给病人创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在这里学习的这段日子,我感触良多。
干净舒适暖人心初次来到重症医学科的我得到了护士长和各位护理姐妹们的热情照顾。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让人眼前一亮,24小时值守医护人员一对一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所有护理用具标识醒目,放置规范有序,方便快捷,每个床位配有各种垃圾桶并分类放置,床位之间配备感应洗手池防止交叉感染。病区内准备了纯棉的被褥、治疗用的各种靠垫、软枕都体现了医护人员的细心,护士们对待每一位病人不嫌弃,不急躁,用她们最适度的笑颜、最恰当的语言和最熟练操作为病人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使每一个在这里接受治疗的病人有“家”的感觉。
技术精湛责任心这里的病人需要吸痰的很多,这给了我许多学习的机会。老师们正规而娴熟的操作让我认识到自己多方面的不足,一个病人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输液泵、多个微量泵、保留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心电监护、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翻身叩背吸痰等集于一身,作为护士你就得想到位、看到位、做到位,不让各个环节出现任何问题,这样习惯性的紧张忙碌已经让她们忘掉了辛苦,无论多么棘手的问题,她们都能迎刃而解,因为面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她们都会全力以赴,自信心是她们成功的前提,这是她们大多数人的体会,在那里学习的我被她们的精神所感染。
护士进修工作总结2
首先要感谢各位院领导及科室领导能给予我这次去中国康复芯恐行腜t科进修的机会,我知道这次机会对于我来说实属难得,这中间有各位领导的信任和期望。半年当中始终不忘科主任的嘱咐一定要多问多动手多与带教老师沟通,把握好这次进修的机会,努力完善自我。
北京博爱医院隶属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是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经北京市医保中心审核,被确定为北京市首批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并于XX年4月29日正式挂牌服务。 医院设有功能齐全的临床科室和康复业务科室,有内科、外科、骨科、脊柱脊髓外科、中医科、脊柱脊髓损伤康复科、儿童脑瘫科、偏瘫康复治疗中心、言语听力康复治疗中心、心理治疗科、社会职业科等;医技科室有理疗科、影像科、功能检查科、检验科、内窥镜室、骨密度室等。同时开设了各类综合门诊服务,包括普通内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内科、妇科、口腔科、眼科、白内障复明中心、耳鼻喉科、皮肤科、中医、透析、肠道门诊等。运动疗法科成立于1988年,占地约1300m2,拥有国内外各种先进的康复设备,总价值约合人民币600多万元,现有康复技术转业人员40余名,其中获得国外资格认证和学历的15余人。运动疗法科主要针对脑血管病、脑外伤引起的偏瘫,脊髓损伤引起的瘫痪,脑瘫儿童和骨科疾患等病患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
在pt科进修期间能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科室小讲课,与老师及同事和睦相处并熟练掌握了“三瘫一截”即偏瘫、截瘫、脑瘫、截肢的功能评定及制定训练计划。这次进修我主要以学习脑卒中病患的康复为主,即采用一切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减轻残疾的影响,使病患最大程度的重返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脑卒中病患肢体功能康复的最佳时期是在发病后三个月以内,这个时期进行康复能使病患肢体功能恢复的进度加快。康复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只要病患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就可以开始。总之发病6个月以内都是有效康复期;若病程1年以上,则康复效果和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都会降低。所以这就需要各科室的医务人员能够相互配合做好脑卒中病患的早期干预。另外还要做好宣传工作使病患、病患家属与医务人员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参与到康复训练当中来使其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通过学习让我更加明确了康复医学的必然性,它是随着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丰衣足食,平等参与社会劳动但现实社会中残疾人在各个方面的现状都比较艰难。所以如果我们能恰时的应用康复医学对病患进行治疗,就可大大的减轻残疾人、老年人、各种慢性病病患,急性期及恢复早期的病患的病痛。
护士进修工作总结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护理服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打针、输液、发药等单纯的护理工作,而是越来越注重为病人提供全身、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护士各种服务除行业技术外,言行举止也是充分体现对病人的关心、照顾,因此,面对未来的医疗竞争和社会需求,护士礼仪能表达护理人员的形象,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期三个月的急诊重症护理监护培训已结束,本次正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收获超过以往任何短期的学术活动,不仅改变了我对急诊工作的认识,丰富了我的理论,同时提高了我急救与监测能力,受益匪浅,体会如下:
1、理论——实践结合的螺旋式过程。
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是培训最佳的方式。说实话,在参加专业培训以前,受晋升与考试的需要,我们一直也在学习着,培训中很多的理论知识我们在自学大专的书本上都学习过而且考试过,但由于只为考试而学习和缺乏动手的物质环境,所以所学到的知识很快就成过眼烟云,随着考试的通过而丢弃。这次培训的学习方式给了我们全新的感觉,两方面让我们学员特别满意。一是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所学的即是我们工作中所需要的。二是充足的临床实践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所学内容。在EICU培训中,我们对临床常见危急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抢救技术,从理论上进行更加深入探讨和学习,更广泛地接触到不同型号和档次呼吸机的使用(美国PP840)、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呼气末CO2及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知识,学会了如何进行判断血气分析,这些广泛医学知识与危重病学的继续深入学习,使我们不仅掌握了大量的学科知识,而且掌握了全面的专业理论,完成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螺旋式过程。
培训过程中,新的CPR指南的学习让我改变了我们一惯的传统的心肺复苏技术;人工气道的建立和呼吸机的使用是ICU急救病人的当家技术,培训中系统的讲解与实地的操作练习,
不仅使我在配合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由于我院ICU没有床边CRRT设备,所以当带教老师推着标有英文字母的机器为病人做CRRT时,羡慕她们拥有高尖端技术,通过培训,我了解了血透病人的工作原理和床边CRRT运转的工作要领,能根据病人血压尿量等参数参与相关数据的设定;
2、对现代监护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2.1 监护仪器的了解 监护仪器的应用是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临床护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层次。ICU集中了众多先进的监护仪器、急救设备及生命支持装置,对大量先进监护仪器设备的接触和学习,使我们对监护仪器的性能、操作方法与适应证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使每个临床护士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监护仪器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以及保养措施。以前因缺乏对各种监护仪及呼吸机的认识和了解,需要专业人员对仪器进行调试和管理,设备装置如下:以病床为中心,床头1m高墙壁上设有负压吸引、氧气、压缩空气和电源等嵌入式装置,每张病床配有一套壁挂式中心监护设备,并连接于护士站的中心监护系统,可随时监测心电图、中心静脉压、有创和无创血压、动脉压、氧饱和度,改变任何一插件可变换监测项目
2.2 监护技术的掌握 现代化监护技术是运用各系统的功能监护仪器,通过有创或无创的途径而进行的。大量监护仪器的使用要求我们要具备相应的监护技术。掌握监护技术,使临床护理人员对临床观察的症状、体征、变化以及通过仪器监测的生理参数进行综合性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扩展了护理范围,使每位临床护理人员能够对各种常见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
3 全面提高工作能力
3.1 监测观察病情能力 护士是病房的主力成员,她们日夜守护在患者的身旁,是观察病情、及时实施治疗和处理的最早先行者。医生所得到的关于患者病情改变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大量信息,来源于护士的观察和监护分析。而疾病发展过程的外在观察是依据每个护士的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为基础的,而通过进修ICU,受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培养熟练掌握了对危重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以及积累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使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加敏锐的临床观察能力。不仅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且具有了一定的预判能力,并及时汇报处理,真正成为患者身边的保护神。
3.2 提高应变能力 临床应急、急救护理观察处理与特点和一般临床诊断、治疗工作大不相同。危及患者生命的病情变化往往是突然的,除了少数情况可以预见外,大多数是随机的,因此要求护士不能单一地等待医生来确诊,对应变的反应要快,处理能力要强。对临床应急、急救的患者采取有效的科学的紧急救治措施,以及急中生智、抓住时机、毫不犹豫地做出判断能力,并采取一系列具体应变处理措施,在千钧一发之际挽救患者生命都会起到切实可行的重要作用。
3.3 护理技术操作能力 专科的学习和严格的培训,使我们不仅熟练掌握了抢救技术,如:药品、抢救器械的性能、操作方法及适应证、各种不同病证的护理技术操作、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使用心电图机为患者进行心电监测以及对心电图的正确诊断,护士能掌握观察患者的心肌供血、心电稳定性及心功能等情况,使用除颤器对危重患者的救治方法(心肺脑复苏)等技术,能够熟练掌握和配合,在临床抢救工作中起着重要互助作用。
3.4 提高医护配合能力 随着不断的进修和学习,我们的知识水平及素质也得到全面的提高,使我们增强了配合医生工作的能力。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下,主动地配合医生工作。通常认为护士的工作是执行医嘱,完成各种护理工作,而诊断治疗是医生的事,护士没有必要介入或参与的观念已被证明是错误的。护士24h守候在患者身旁,是患者的守护神,是病情的直接观察者,因此,必须有能力全面、准确、无误地反映患者病情。护士不再是被动单纯的执行医嘱者,在工作中要能够与医生紧密配合,互相沟通,相辅相成。共同承担起治病救人的神圣任务。
4 与患者心理沟通方式[3]
4.1 非语言沟通方式的表达 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在沟通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沟通将产生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沟通或无效的沟通会导致护患关系发生冲突,语言沟通是一般普通病房护士最常用的沟通方式,护士通过沟通的方式可以了解患者状况和需要,但进入ICU后,护患间的沟通方式发生了改变。ICU的患者,因病情危重或使用呼吸机、留置气管插管而不能发声,沟通的方式也从语言沟通转变成为非语言沟通(眼睛的运用、面部表情、点头、姿势置换,手势以及拍打、握手等接触方式)。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患者的非语言行为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真实的感觉和需要,同样,护士在非语言行为也为患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护士对患者的反应、理解、体贴和友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因此,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是相互结合的。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4.2 建立以人为本的环境 ICU医护人员工作紧张繁忙,常因为忙于抢救、表情严肃、各种各样仪器的报警声音、长时间不熄的灯光、频繁地吸痰、翻身拍背、抽血等,都容易使患者产生负性心理反应,ICU限制探视,容易使患者产生分离性焦虑。护士针对患者的特点,探视时间适当灵活掌握,让患者感到亲人时常陪伴在身边,减少了孤独感,ICU护士坚守岗位,不离开病室,经常保持与患者密切接触,消除因没有家人陪伴而产生的不安全感,当术后出现病情变化时,保持沉着冷静,忙而不乱,以稳定患者情绪,术后提供适宜环境,护士尽量减少声光刺激,说话严谨,走路轻快,并提供非语言性指导,建立一个友好的环境和气氛。
4.3 深入做好心理护理 通过心理护理,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其顺利康复。进入ICU内的危重患者因对疾病严重程度的疑惑而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些危重患者,有的因缺乏心理准备而表现为惊恐不安、情绪紧张,有的由于难忍的痛苦或者意识到生命受到威胁而表现粗暴愤怒、蛮横无理、悲观绝望、敏感多疑,通过对ICU内众多重症患者的护理,使我们更多地了解到了危重患者的心理特征,积累了大量的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