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学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质学的特点

篇1

从事特教工作多年,尤其是面对面的与学生交流尤其困难,更不难想象,如果要让这群聋哑儿童得到正常的学习机会,那简直是难上加难。特教学校的学生不能和正常学生相提并论,他们处在无声的世界,无法与正常人交流。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带的是三年级以上的聋班语文,孩子们年龄稍大了一些,课堂组织教学相对容易了一些,但也常听到带低年级的老师这样叹息:低年级学生不好教,组织教学更难了。虽也知她们的辛苦,但却没有切身的体会。低龄聋生由于受自身生理缺陷的影响,感知外界事物途径单一,主要依靠视觉捕捉外界信息,一旦受到新奇事物影响,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到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来。

一、情感产生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教育素养中期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因为这种爱的情感,不仅对学生产生激励功能,还能对学生产生感召和转化能力。”聋生由于受其生理缺陷的影响,大多形成了自卑,多疑,封闭的心理障碍,以至于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所以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要对聋生付出一份浓浓的爱,深深的情,用自己的爱心去化解聋童冰冻的心灵,要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无意的,一个甜美的微笑都能唤起聋童的情感共鸣,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所以上课时一定要做到精神饱满,亲切热情,情绪昂扬,目光尽可能的关注全体学生,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中接受你的教育。另外,作为聋校低年级的孩子更有其特殊性,他们年龄偏小,自主能力差,再加上远离父母,吃住在校,所以作为他们的老师,更要兼起师长的双重身份,即要做他们学习的指路人,更要做他们生活的导航者。灌注他们40分钟以外的点滴,聋童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亲近你,进而接受你的教育,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明其理,乐其学。

二、尊重学生,善用表扬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我们面对的小学生是极富有情感的人,而且情感变化多端。他们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得到同学的赞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的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地用恰当的语言进行鼓励表扬。即使学生有失误、有错误,我也是用善意的艺术的方式进行批评,引导学生改正。教学中不要吝啬表扬,我自己觉得这话很对,可一旦置身其中,却发现并不那么容易。一年级学生好动性强,纪律观念较差,有时候看见大家纪律乱了,心里一恼,真想下去揍他们一顿。其实,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小孩子更不例外,他们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和好胜心理,时时都想争得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成为全班同学的榜样。老师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称赞的手势,就可以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发现长处及时表扬。在满足个人表现欲的同时,刺激其它同学的表现欲,从而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例如,当课堂秩序混乱时,我从不批评那些不好的学生,而是迅速选出一个认真听讲的学生加以表扬,树立榜样,号召其他同学向其学习。受表扬的同学由于得到了满足会更好地表现自己,其他同学也会为争得老师的表扬去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或者有的孩子很顽皮,一直就没坐好,实际上这样的孩子是想引起教师的注意,这时我会这么说:“同学们看一看,××同学今天坐得多端正呀!和上一节课相比,她安静了许多,也专心了许多。”这时,孩子一定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及时调整。当回答问题乱喊乱嚷时,我会这么说:“我要让举手最快坐的最端的孩子来回答问题。”这时孩子们个个都好好表现自己,向老师传递眼神示意你叫他。

三、寓教于乐愉快教学贯穿始终

小学低段儿童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就要求一节课中,组织教学应形式多样地贯穿于课堂始终,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运用主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开展有趣的课上活动,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学生不仅乐于上语文课,而且更盼望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们喜爱做游戏,我就把游戏引进课堂,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他们轻松愉快学到了新知识。例如在进行枯燥的拼音教学时,发音时间一长,学生就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那么我就准备了一些拼音卡片,让同学们随意抽取,抽一张,读一张,读对的放在自己面前,错的老师收回,最后看看谁面前的卡片多,结果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很活跃。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小游戏,既避免了课堂的枯燥,有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四、制定课堂常规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

孩子们结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家庭生活,来到这个需要各种纪律制度约束的学校环境,毕竟有些不适应,甚至于不知上课为何事。这是我们就要制定一定的课堂常规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保障教学活动有效进行。所以我从上课起立,师生问好,点名,一点点练起,慢慢规范孩子的上课习惯。通过这一系列制度的制定,课堂秩序有了很大改观。另外,教学常规要持之以恒,切忌朝令夕改,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以井然有序的双边活动带动课堂教学

篇2

[关键词] 糖尿病低血糖症;临床特点;诊治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6(b)-0164-03

Clinical features and analysi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hypoglycemia

LAN Cui-ping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Yizhou City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Yizhou 546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treatment and related predisposing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hypoglycemia. Methods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hypoglycem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0 to November 2012 were selected as study.The research data were reviewed and clinical features,treatment and related predisposing factors were analysed. Results 20 cases of patients were with symptoms of sympathetic nerve,7 cases of patients were with language dysfunction and paralysis,17 cases of patients were with mental abnormalities and drowsiness or coma,3 cases of patients were with repeated convulsions,3 cases of patients were with chest pain.35 cases were due to improper antidiabetic drug therapy,8 cases were caused by dietary factors,7 cases were due to the patient′s own factors,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caused by drug factors was 70.00%,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incentives,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nat (P

[Key words] Diabetic hypoglycemia;Clinical feature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1]。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可导致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各种组织的慢性损害或功能障碍。糖尿病低血糖症指的是因为治疗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血糖持续性过低的现象,最常见的低血糖原因为胰岛素治疗和磺脲类药物治疗不当[2]。轻则出现低血糖症状,重则意识障碍发生低血糖性昏迷。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误诊率较大,由此延误抢救时机造成患者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的不在少数,如果诊断不及时或抢救不当还会遗留相关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健康[3]。本文探讨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相关诱发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5~78岁,平均(56.8±1.2)岁;糖尿病病史3~9年,平均(5.2±1.5)年;合并冠心病13例,伴发高血压20例,伴发糖尿病肾病6例,3例患者有脑梗死病史,3例有糖尿病神经病变,5例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所有入组患者指尖毛细血管采血检测血糖浓度

1.2 分析方法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暂停所有降糖药物治疗,意识清楚、能口服给药者给予糖水饮用,或给予糖果服用,重者予50 ml 50%葡萄糖静脉注射,重症者在静脉注射50%葡萄糖后给予10%葡萄糖静脉滴注,至患者能进食,血糖升高到5.0 mmol/L以上。血糖上升较缓慢者加用激素。严重昏迷、并发症较多的患者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内科其他急救措施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患者的临床特点

20例患者有躁动、心悸、四肢颤抖、大汗、情绪激动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7例患者语言功能障碍且偏瘫,17例患者精神异常,嗜睡或昏迷,3例患者多次抽搐,3例患者胸闷胸痛。43例患者低血糖症发生在夜间、凌晨、空腹状态。

2.2 低血糖症诱因分析

50例患者中35例(70.00%)由于降糖药物治疗不当引起,其中药物搭配不合理16例,服用剂量过大10例,胰岛素剂量过大4例,胰岛素剂型错误5例;8例(16.00%)由于饮食因素引起,其中6例因进食太少情况下足量服用降糖药物,2例在足量服药后未进食;7例(14.00%)由于患者自身因素引起,其中5例年龄在60岁以上,2例并发症>3种。药物因素导致低血糖症的发生率为70.00%,明显高于其他诱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治疗效果

经过停用降糖药物、给予升血糖治疗后,50例患者中45例(90.00%)患者低血糖症状得到改善,血糖恢复正常,未遗留任何后遗症;2例(4.00%)患者出现记忆力明显减退、反应迟钝后遗症;1例(2.00%)昏迷时间超过4 h,经治疗后苏醒,但遗留轻度痴呆后遗症;1例(2.00%)患者因延误抢救时间,昏迷时间过长,经治疗后苏醒,但大脑已发生不可逆损伤,遗留痴呆后遗症,成植物状态;1例(2.00%)患者因合并心脏、肾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低血糖症指的是由于某些病理性、生理性、医源性因素引发的血糖浓度低至2.8 mmol/L以下而导致的一系列综合征[4],主要临床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中枢神经异常,疾病发展迅速,轻者无力、眩晕、头痛,重者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若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延误抢救时机可能会造成大脑损伤、危及生命。近些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龄社会的趋向,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低血糖症发病率也随之逐渐增加,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生理功能减退、摄食不足的情况下,对低血糖敏感性降低,发病率更高[5]。

3.1 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发病机制

人体各组织都依靠血糖供应能量,葡萄糖是大脑维持正常功能的能量来源,而大脑耗糖量约占全身的25%。机体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范围为:空腹血糖在3.3~5.0 mmol/L,餐后血糖在6.7~7.2 mmol/L,葡萄糖负荷之后血糖浓度≤8.9 mmol/L[6]。其中空腹血糖以肝糖输出为主,餐后血糖以肠道吸收为主。脑组织在血糖浓度低下、供应不足时需要分解大脑本身及肝糖原维持代谢需求,而大脑本身糖量储备较少,因此一旦出现低血糖,大脑反应极为敏感,会很快发生大脑功能障碍,甚至是不可逆损伤[7]。

3.2 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

糖尿病低血糖症主要临床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中枢神经抑制,本组40.00%的患者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48.00%的患者有意识障碍、嗜睡等中枢神经抑制症状。主要发病诱因以降糖药物应用不当为主,本组70.00%的患者是由于药物应用不当所致。发作时间则以清晨、夜间为主,夜间机体升糖激素分泌下降,自主神经症状反应迟钝,发病率相对增高。此外,年龄越大,机体反应能力越低,症状更加隐蔽,预后更差[8]。

3.3 糖尿病低血糖症的防治

为了避免延误病情,糖尿病患者要警惕自身症状变化,及时就诊治疗。临床要及时根据病情补充葡萄糖纠正低血糖。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是最快速的方法[9]。定期监测患者血糖,控制血糖维持在7~10 mmol/L范围,症状改善后要鼓励患者进食,补充能力。饮食治疗贯穿糖尿病整个治疗过程,需要长期坚持,避免少进食、剧烈运动的降糖误区。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是预防低血糖症的有效措施之一,生命在于运动,但要注意合理安排运动方式及时间,不可空腹下剧烈运动,加之服用降糖药物,会使低血糖症发生率急剧增加。糖尿病患者在长期性的降糖治疗过程中要遵医嘱合理用药,定期复查,根据自身血糖水平变化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不能一个剂量长期服用,也不能自行增加剂量。医护人员要做好糖尿病患者随访指导工作,向患者宣教糖尿病治疗知识,共同努力,在降低高血糖的同时预防低血糖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东辉,刘琳,孙晨,等.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三种纠正方法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2,27(1):6-7.

[2]袁晓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低血糖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8):102.

[3]武秀玲,韩忠奎.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的病因分析[J].安徽医药,2011,15(8):1012-1013.

[4]毛建良.糖尿病老年患者低血糖误诊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1,8(8):73.

[5]范淑红.中老年糖尿病低血糖57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990-991.

[6]陈璐璐,王文一.重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的低血糖事件[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9):581-583.

[7]崔玲,刘效勤.院前急救中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救护[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3):133-134.

[8]何金莲.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院前急救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5):13-14.

篇3

[关键词] 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图分类号] R55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089-0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小儿常见出血性疾病之一,病因呈现多样性,临床上以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为特点,该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ITP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但以婴幼儿时期多见,春季发病率较高[1]。目前对于此病的常规治疗方法首选糖皮质激素,但因其用量大、用药时间长、不良反应较多和疗效欠佳等缺点,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本科2011年7月~2013年7月采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ITP,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93例ITP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ITP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均有皮肤黏膜瘀斑、瘀点症状,其中,伴发鼻衄7例,牙龈出血5例,呕血2例,消化道出血1例。多数病例发病前1~2周内有病毒感染史。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患者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11个月~10.5岁,平均(5.2±1.6)岁;病程2~10 d,平均病程(6.0±1.5)天;血小板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发病初期减少活动,避免创伤。同时,给予血小板数量极低患儿输注血小板,静脉滴注酚磺乙胺注射液(商品名:止血敏),大剂量维生素C,有感染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对照组:地塞米松注射液(国药准字H41021924,上海现代哈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5~2 mg/(kg·d),溶于10%葡萄糖溶液100~2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5 d,如血小板恢复正常,改泼尼松口服维持,1~1.5 mg/kg,1次/d,1~3周内逐渐减量停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国药准字S10970081,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400 mg/kg,1次/d,连用5 d。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严密观察并记录出血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每日复查1次血小板计数。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出血停止时间。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判定疗效[3],显效:治疗后2周内,血小板恢复正常,无出血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有效:治疗后2周内,血小板升至50×109/L或较原水平上升>30×109/L;无效:血小板及出血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出血停止时间的比较

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出血停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

及出血停止时间的比较(d,x±s)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外周血血小板持续减少、骨髓象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出血时间延长及血块退缩不良为特征[4]。目前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普遍认可的看法是该疾病是在病毒感染后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所导致的一种疾病。急性期大都采用激素治疗,慢性期可采用脾切除、免疫抑制药物等治疗方案[5-6],但一般疗程较长,不良反应较多,疗效不满意。人血丙种球蛋白是一种从健康人血液中提取的血液制品,含正常人体血液中存在的多种抗体,能抑制自身抗体的发生,有增强体液免疫的作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ITP的机制为竞争抑制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结合[7],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Fc受体,减少与抗体结合的血小板的破坏,抑制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的特异性结合,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8-9]。糖皮质激素与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使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尤其对于重症ITP患者更是首选治疗方法[10-12]。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P

[参考文献]

[1] 王珍,袁晓军,顾龙君.儿童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9,36(1):69-71.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37-2438.

[3]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79-280.

[4] 张,徐酉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9):700-702.

[5] 樊省廉.小儿重症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0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10(10):18-19.

[6] 李佳佳,张凤,杨艳丽,等.两种方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1,9(6):839-840.

[7] 杨玉湘,杨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8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12):318-319.

[8] 宁丽敏.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2171-2172.

[9] 张玲玲,薛天阳,许伟,等.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154-155.

[10] 聂潘荣,王恩斌,王佳.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例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4):19-20.

[11] 陈泽莹,陈冰.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9例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09,30(23):3023.

篇4

[关键词]高师地理教育 地质与地貌学 教学 焦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73-02

地质学和地貌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其课程均有综合性、复杂性、实践性等特点,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野外工作的某些基本技能、方法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笔者根据长期从事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的经验,针对目前该课程所面临的一些焦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焦点问题

(一)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在地理专业中的地位不断弱化

地质学与地貌学在研究和解决自然环境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过程中,其独特视角和研究方法是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为应用学科其实用价值日益彰显。[1]

但是,目前地理科学明显存在重人文地理、轻自然地理的倾向,同时地理科学专业为了开设新兴课程和选修课程,将原本非常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基础课程大量消减,地质、地貌学课程自然不能幸免,直接表现就是课时量大减,经费投入不足,其地位和重要性不断弱化。[2]

(二)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的实践环节亟待加强

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是研究地球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这就要求课程除了室内理论教学之外,还要有实践教学。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室实习、野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等环节。目前,我国地理科学专业的教育和研究中,存在着重室内、轻野外,重建模、轻实践,重理论、轻应用,重、轻成果转化等令人担忧的倾向。因此,高校地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亟待加强。

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的难点是在讲述地球的物质组成、地壳的构造变动、地理环境变迁、地貌形成与演化时需要学生建立起一定的空间感,这是实验室实习解决不了的。因此学习地质、地貌知识的学生还需有一定的野外实习经历。但由于经费问题、课时问题、安全问题、学生问题、师资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许多师范院校的野外实习环节被大大地打了折扣,原来的短途实习取消,野外实习被压缩,大多数院校的野外实习压缩成一周的时间,而实习效果令人不敢恭维。

(三)地质学与地貌学基础理论的教育和研究不断削弱

笔者在研究上世纪初叶至30年行的《地学杂志》中发现,这一中国最早的地球科学刊物登载了许多有关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的学术文章,辩证地论述了人地关系,地球上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关系及其对地表形态和人文环境的影响等科学命题。[3]这在科学尚未普及的中国近代极大地开阔人们的科学视野,激发了地球科学工作者深入社会和投身大自然探索地球奥秘的激情。在地球科学的各个领域,许多学者就一些重大的基础理论问题提出了具有独到见解的系统学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球科学工作者积极参与了一系列重大的自然资源调查项目、国土开发和旅游资源开发等项目,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现阶段我国地球科学界存在只重视为实践服务而忽视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倾向,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在上世纪一度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如今早已风光不再,以至于近些年来我国地球科学领域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四)地质学和地貌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教师的问题,作为一名高校的专业课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使命。作为一名有发展前途的地理专业的地质、地貌学任课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从宏观上密切关注现代地理学的内涵和科学体系及发展趋势,从中观上能够熟知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与各分支学科的关系,从微观上能够驾驭自己教授的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

目前,各高校引进的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师的学历很高,大多具有博士学位。然而这些教师虽然在某一领域有较高深的造诣,但是知识单一,不够广博,对地质学与地貌学总体把握不够,且野外实践的基本功底非常薄弱。同时,由于职称压力,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高涨,但对教学的投入不足,没有激情。

二、高师地理教育中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正确认识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的重要地位

地理科学本来就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互统一的科学,只有将自然地理学尤其是地质、地貌学课程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上,在基础教育和在高等师范教育中普及地质、地貌学知识,使学生建构起必备的地质、地貌学知识结构,这才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现代化有用人才的明智之举。

(二)多渠道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丰富室内试验环节。重视常规的实验室实习环节,同时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习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应在实验室及展览室增添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各种矿产标本、装饰石材标本、观赏石和宝玉石标本,使实习更加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提高本课程实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4]

2.强化野外实践环节。在实习经费、时间都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地质学与地貌学野外实习要本着综合利用实习资源的原则,精心设计实习路线和安排实习内容,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野外实习更要密切联系当前人类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使实践教学更具有社会针对性和应用价值。

3.补充社会实践环节。要鼓励和引导高校地理专业的学生与附近地区的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博物馆、科技馆建立密切联系,利用课余时间以青年志愿者活动形式担当讲解员和导游员,利用所学的本领向社会大众普及地球科学知识,这种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巩固了本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从根本上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地质学和地貌学的教师必须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学术思想。在教书方面,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教育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育人方面,教师应将自己对地球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感悟,升华成对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的理解,并通过言传身教渗透给学生。

作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专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有激情。教师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与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更何况随着地质、地貌学的发展延伸,赏石文化、宝玉石鉴赏、地质旅游在民间悄然兴起,我们作为专业学者不妨也插上文化艺术的翅膀,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不再索然无味,让学生感知冰冷的石头中蕴藏着科学的真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加强地质学与地貌学基础理论的教育和研究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影响在程度和节奏上的不断加大,地球表层系统处于持续的快速变化之中,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这为加强地质学与地貌学基础理论的教育和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

针对目前全球环境变化和社会经济大规模的发展给现代地球科学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将地质学与地貌学的研究和教育纳入地球科学的整体系统进行深入探讨,鼓励学生们在上述有关基础理论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使地球科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重大的突破。

三、结束语

地质学和地貌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中相当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内容丰富、实践性强、高度综合的特点。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建立系统、完善的知识结构,设置生动的实践教学体系,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性教学手段,是提高地质学和地貌学的教学水平的有力保障,将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地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注 释 ]

[1] 王颖.关于地球科学教育发展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3-4.

[2] 王心源,常月明,高超,等.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地质学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6(1):98-103.

[3] 李兆江,刘焱.试论《地学杂志》与中国近代地球科学[J].科学,2012(2):50-54.

[4] 杨凤根,骆祖江,候玉宾.从基础地质学教学入手培养大学新生学地质的兴趣[J].中国地质教育,2009(1):132-135.

篇5

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构造地质学的教学不同于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程,构造地质学是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它是由理论课、实验课及野外实践三个环节构成,描述性的内容较多,而计算公式和复杂的推理较少。我校在构造地质学的教学安排中没有合理的分配这三个环节的教学时间,使得理论课与野外考查课间隔时间太长,不能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及时有效地在实际的实践中得到应用,从而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影响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学校选择的教材较单一教材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选择一本好的教材是实现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与内容的根本,也是学内容与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由戴俊生老师主编的《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是针对地质学专业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的。该书本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追踪学科前沿和突出石油特色的原则,系统地介绍了岩层产状、应力、褶皱、节理、断层等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将基本地质理论与实践作为重点,有轻有重、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强调特点,较好地保证了地质类专业的教学效果。我校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及资源勘查技术等其他地质相关专业均采用该教材,但该教材在构造地质学分析与研究方法教学方面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因而对于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有一定的局限。

目前,构造地质学的教学在学生、老师和学校各个环节都存在很多问题,致使构造地质学的教学质量没有得到显著提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多年来科研和教学经验,本人提出一些看法和改革建议:

介绍专业应用领域和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生入学时或专业课开课前,尽量抽出一部分时间大致介绍一下专业的概况和本课程的应用领域和前景。可以邀请一些油田工作人员和专业课老师为学生举办一些介绍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的讲座,也可以从国际和国内能源发展状况来说明石油工业的重要性。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其实质就是对石油能源的争夺。我国现在也高度重视石油工业的发展,把石油作为重要战略物资,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介绍我们所从事的地质勘探专业是石油工业的龙头专业,事关石油工业的突破和发展,这就更依靠年轻一代的大学生努力和拼搏。通过讲解,培养学生的专业理想,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学生对所从事专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介绍一些学习专业课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构造地质学这种专业基础课,它不同于公共基础课,需要学生改变学习思维和方法。

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身的过程。对于年轻教师而言,通过组织培训交流来积累经验,还可以通过专家组的听课评审来不断提高实际的工作能力。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年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认识的过程,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并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提倡参与式的教学,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要避免结论型的过多而问题型的甚少;要避免教学设计过细,教学“弹性区间”较少。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学生过多的参与进来,变学生的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免去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能更多的开发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智力。总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强化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助于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显著提高。

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构造地质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除了良好的理论教学之外,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教学也是重要且必须得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老师的课堂讲授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但学生在对于构造地质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时,普遍觉得枯燥、难懂、难记,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术语更是束手无策。基于这种情况,我校在进行构造地质学的教学安排时,加大实验教学和野外考察的课时。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实验课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尽量独立完成实验,教师仅就基本原理和要点进行讲解和辅导,锻炼学生的地质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在做好实验课的同时还要强化野外实习,虽然通过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对地质构造现象有一定的概念,但对相应的构造地质学内容了解还是比较少,不全面且抽象,加上实际地质构造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学生不能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和实际构造现象完全融会贯通。所以野外实习对于构造地质学的教学来说是必要的教学环节。同时应合理安排理论课、实验课和野外实习的的教学日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使抽象的概念描述转变成具体的地质现象。

篇6

关键词:地质思维;构造地质学;时空观;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一、引言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壳或岩石圈地质构造的一门地质学科,在地球演化、矿产资源勘探、灾害防治领域有显著作用。我国地质类院校几乎都开设构造地质学国家重点学科,如今构造地质学的知识点在不断丰富,授课内容却因课时限制而被压缩[1],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小尺度构造和区域尺度的读图和作图。

地质构造空间尺度变化大,时间跨度长,形成过程不可逆,许多构造现象不能在实验室重现[2],由此导致构造地质学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思辨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近年一直承担着本科生《构造地质学》的教学任务,针对以上问题对教学效果谈谈体会,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思考。

二、影响地质思维培养的因素

1. 应试教育体制难以启动地质思维

应试教育体制对地质思维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就是在课堂讲课本,复习画课本,考试考课本。学生就是在课堂记笔记,课下看笔记,考试背笔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被约束,地质思维的培养被忽视。同时由于经费和课时的原因,野外实习时间被压缩,实习路线被减少,导致学生的野外工作经验欠缺,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2. 地质思维感性材料不足

地质思维感性材料包括各种实物标本、模型、模拟实验、多媒体演示、图片以及教师的课堂语言、所举实例。一些教师缺少教学经验,在课堂只能"照本宣科"和"书云亦云",语言枯燥,内容空洞。国家统编的教材也缺少动画和幻灯片等材料,地质参考书也只有文字和插图,教学材料建设不足。教师应把"破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模型会将抽象的构造地质学变成有趣的教学。

三、地质思维的重要性

地质思维是人们对地质现象、地质构造等地质体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总结。研究对象既有微观尺度的岩石矿物成分的观察,又有宏观尺度的地质构造的描述;既有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地质作用,如火山、地震等;又有在上百万年才发生的地质作用,如成矿作用、成岩作用、海陆漂移等。正确的地质思维是我们推导地球演化规律的有利工具。

四、建立地质思维的时空观 加强培养地质思维

1.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为岩石圈,演化时间非常漫长。

在地球46亿年的发展历史中,火山地震、海陆漂移、造山运动、生物演化、资源成矿等地质事件既有分秒之间发生的,也有经历数千万年才发生的。地壳中的岩石、地层就是记录此过程的信息载体,所蕴含的时间往往以百万计。出野外时,一个地质剖面的行走需要几小时,在地质历史上就穿越了上亿年的时间[3]。

2. 构造地质学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广阔。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空间广阔,空间差异大。如地层的厚度就极不均匀,巨厚沉降中心的沉积厚度可达万米,而地盾却无沉积地层覆盖,直接出露结晶质基底。在差异如此大的空间范围内,即使有相同的地质作用,因物质基础和外界环境的差异,其存留的地质信息也会大不相同[4]。比如在同一压实作用下,泥岩和砂岩因矿物成分、结构组分的不同会造成压实程度和成岩标志明显不同。同样,相同的地质现象可能是不同地质作用的结果。如都是砂岩相沉积,可能来自滨岸沉积环境,也可能是三角洲沉积环境,还可能来自河流环境,只有综合各种地质信息,互相论证,才能准确判断得出正确结论。学习构造地质学时要培养由于广阔的空间和外界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地质现象的多解性,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3. 构造地质学具有多因素、多过程互相影响制约的复杂性。

在野外观察褶皱时,就要分析岩石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应力环境对褶皱形态的影响,还要结合油气藏的储存条件对成藏的影响,以及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叠加对先期构造的影响。在实际的野外观测中这种多因素多期次叠加造成的构造分析极多,需要强化地质思维的培养[5]。

4. 加强实践教学在构造地质学的应用

构造地质学的教学离不开阅读和分析地质图,学生在学习平面图时常常建立不了空间概念和立体模型。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按照立体模型--立体图形--地质图分析的步骤,使学生对地质构造的解读有一个整体把握,实现从立体到平面、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比如,在讲解"V"字形法则时,可以用一个装有水的水杯为道具模拟等高面和地形,并以手掌为岩层面,进行通俗讲解。又如,在根据不整合地区地质图阅读地质演化问题时,可以将不同地层按新老分别看成小孩、成人和老人,让学生便于理解构造序列。在讲解褶皱要素时,拐点的概念较为抽象,教师可在讲台上按照 S 形走路,告诉学生顺、逆时针转换点即拐点,学生就会恍然大悟。

五、结语

构造地质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和学生具备独特的地质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地质思维和构建立体模型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知识的掌握极为重要,也为地质类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先富. 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教学方法初探[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8(2):238-242.

[2] 宋春青,张振春. 地质学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肖淑荣. 基础地质实习之我见[J]. 中国地质教育,2007,(3):100-103.

篇7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教学改革实践

海洋地质学属于海洋科学与地质学的边缘学科,也是我院海洋科学专业大二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该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具有体系庞大、内容繁多、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其前修的专业课程较少,海洋地质学课程既承担着专业起步教育,又要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的任务,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因此,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必须调整在新形势下海洋地质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考核办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努力实现培养学习习惯、增强能力训练、培养创新意识的课程教学目标。

一、对海洋地质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海洋地质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课程。海洋地质学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至今仅半个世纪,但已衍生出多个日益成熟的分支学科,最早出现的海洋沉积学,以研究现代海洋沉积物的特征、时空分布、形成和演变机制为内容;经典的海洋地貌学,以研究海底形态、空间分布及其成因为内容,以及最海底构造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地层学、海底矿产地质学、海洋灾害地质学和海洋工程地质学等[1]。作为深海钻探计划和大洋钻探计划的产物,古海洋学迅速臻于成熟,以追索海洋发展变化史、海陆变迁、反演海洋成因和古环境的演化为内容,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角色[1]。

基于这样的课程特点,授课老师在讲解时既要介绍海洋地质的发展历程.又要关注海洋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灵活的教学思想,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实用教学,整合课程内容。本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对海洋技术专业的定位认识。海洋技术专业是我院国家级特色专业,但该专业刚设置不久,课程设置与建设还有待完善,课程体系的逻辑关系还有待理顺,因此学生往往对自己所学专业认识不够。海洋地质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学生从低年级的迷茫中走出来,对自己的应该掌握什么样的专业知识、走上社会后自己的发展定位有较清晰的认识。二是为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海洋科学的知识体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海洋地质的内容、方法和理论,以及野外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既介绍地质学基础理论和概念,又讲授海洋科学的内容、理论,以及最新的海洋地质学科的前沿知识。这样就使学生从不了解海洋地质学到了解较多,再到掌握系统知识。三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的精神。对于海洋地质,除去教授方法之外,我们还要提倡追求真理的精神。只有对海洋之谜抱有孜孜不倦的探求之心,对海洋开发事业充满热爱,才能使海洋科学蓬勃发展、一往直前。

我院是培养海洋科学应用型人才的工科院校,我们讲授海洋地质时要做到知识重点突出、内容由浅入深、丰富易懂。以海洋地质的内容和方法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现场操作能力为宗旨,加强实用性教学。一方面使授课内容井然有序,突出教学的实用性、系统性,另一方面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有些章节进行增删,将讲课、作业、实习有机结合。培养具有较强的现场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

二、对海洋地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一)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过程感性化、形象化[2],[3],不仅可以增大信息量,而且可以产生图文并茂的效果。这对于海洋地质学的教学尤为适用。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把搜集到的关于海洋形态、海洋现象、海洋地质地貌、海洋调查、海洋生物、卫星海洋遥感及自然地理、地质学的图片,结合课程的相关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海洋的认识由模糊转变为清晰,由常识性了解转变为从专业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能使课堂生动活泼,而且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吸取知识。例如讲解大洋钻探中沉积物柱状样的采集,仅靠授课老师口头描述是讲解不清楚的,因为学生没有接触过采集仪器,也没有亲身参与过,对于如何使用钻孔设备采集沉积物柱状样更是无从理解。通过Flash课件,学生不仅认识了仪器,而且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也有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认识到沉积物柱状样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以外,我们在课堂上还进行简单仪器的演示教学,例如抓斗式采泥器使用的讲述。

(二)播放录像资料,开展相关知识讲座。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集中时间来播放有关影像,在讲授到重要章节时会安排一些有关海洋科学的录像资料。如在讲授完前言后,我们播放了有关大洋钻探的发展历史的影像资料,此前的教学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和记忆,并激发了他们对本课程的探求兴趣,而影像的播放更是起到了提高效率的作用。影像的内容应丰富,例如泰坦尼克号探秘、深海探测、大洋钻探等。通过观看影像,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感到课程的知识内容和现实应用紧密相关。除了在课堂的教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成立海洋科技活动小组,由专家老师不定期做一些讲座,向学生讲授海洋调查方面的知识并回答他们的提问,展开讨论,等等。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们为我们做了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古生物专业的调查研究等讲座,讲座内容丰富,又通俗易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向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外学习机会。

(三)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实施拓展教学。

海洋地质学课程体系繁多,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授课方法有所不同。教学过程中,将此庞大内容体系组织成为三大主题,即海洋地质构造运动及其相关结果,海洋沉积动力及其地貌演变,以及海洋地球化学过程与其相关资源。同一主题知识具有许多共同特征,学习、理解和掌握都较有规律。授课时主要讲授知识结构,然后选择其中一个内容作为典型,结合幻灯、图片、模型、标本进行详细分析讲解,而其他知识仅进行对比讲解,指出其共性和异性。这样不仅增加了单位课时的知识容量,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具体讲授内容量,可视课时数量、学生接受能力等灵活调整,既可精深、引申和拓展,又可提纲挈领地讲授,而不影响整体知识结构[4]。

(四)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实践教学既可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对海洋地质学的认识,又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是进行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不可替代的环节。基础教学是海洋地质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分别开展课内实践教学,其进度与课程理论教学同步进行。例如参观海洋地质标本、化石标本、海洋生物标本,在海洋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参观标本实验室已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地质标本和化石标本向学生展示了地层的演化和变迁,生物标本给学生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世界。通过实物标本的视觉和触觉效果,学生对海洋这一知之甚少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采集和积累大量矿物、岩石、古生物等标本,加强室内认识实习。实习内容主要有通过观察,认识常见造岩矿物的形态、条纹、光学、力学等特征;学习根据造岩矿物的形态和物理特性,用肉眼鉴定常见造岩矿物的技能和描述矿物的方法;观察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标本,分析其典型结构、构造特征;了解三大类岩石间的形成环境及其转化关系;参观地质模型、图片陈列展,了解岩石的形成环境及其转化关系。为增强实验课教学效果,除采用布置课前预习、课前提问等方式,我们在学生观察描述过程中加大巡视和辅导力度,从学生报告进展、姿势、表情等方面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有效保证了实验课教学质量。

(五)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基础与前沿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海洋地质学的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将基础知识与新发展的学科知识及实践应用成果有机融合。目前的研究重点和趋势集中于三方面:(1)海洋的起源、发育和演化。主要包括板块构造理论、古气候与古海洋学研究和大洋发展史等。(2)海洋资源研究。研究油气资源、深海底矿产资源和近海矿产资源等海底自然资源的成因、分布特征和开发。(3)全球变化与海洋环境的研究。研究海洋对气候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对海表和深部变化及与陆地相互关系的研究,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和联系,以及极地地区的海陆变化对整个全球变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5]。上述内容在教学中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和体现。教学内容需与学科发展同步,将最新科技成果引入教学中。此种教学内容改革一方面注重课程基础知识,强调学生基础训练和地质功底的培养,另一方面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和学科研究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三、结语

海洋地质学是一门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各章节相互关联,其教学内容、体系、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调整和改革,需要随教改的深入不断地进行更新完善,例如: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广度和深度,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要求;教学的内容除了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和实践活动相联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把大量的信息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和直观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可持续高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炳全.海洋地质学概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2]杨惠元.试论课堂教学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3).

[3]董春来,焦明连,周立,汤均博,蒋廷臣.“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测绘工程,2006,(6).

[4]王永红.“海岸动力地貌”课程中的互动式教学和人文教育[J].中国地质教育,2010,(1).

篇8

关键词: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1水文地质的产生及发展

1.1水文地质的产生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基于地下水在地质单元内运移时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而发展起来的,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地下水或防治其危害的学科。水文地质学诞生于19世纪中期,法国水力工程师达西,进行了水通过砂的渗透试验,得出线性渗透定律,即著名的达西定律,奠定了水文地质学的基础。

水文地质学正成为地质科学中一门比较完整、系统的独立学科。水文地质学己被公认为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是跨越于地质科学和水文学之间的一门独立科学。水文地质学在二战以后有了深入的发展,特别是在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质编图、水文地质采矿、模型和同位素方法、水文地球化学和地下水监控这些领域。人类活动对包括地下水在内的自然环境的改造异常强烈,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当代水文地质学进入了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的新阶段。

1.2水文地质的发展

水文地质历史在各个不同的领域都有发展,例如地下水文学、土壤力学、经济地质、石油采钻工程、矿藏开采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地质学和生态学。

1.2.1新学科的生长点

水文地质在地质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越来越明显。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不断加强,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代表新思想和新方向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出现。

地质环境指的是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岩石圈的最上部分,包括岩石、土壤、液体、气体和有机物。环境地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地质学中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美国、英国等世界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加强了对环境地质的研究,把地质调查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在一起,拓宽了地质学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环境地质学也已成为现代地质学发展的生长点。

1.2.2地下水管理的政策和方法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但是很多的水资源都存在严重的污染和浪费现象。在总体研究结果基础上对地下水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计算,以有利于管理机构的决策。

1.2.3新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的应用

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正在向全程计算机化、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等方向发展。近些年来,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中,RS和GIS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快速增长。例如,GIS技术,其在地下水管理和研究中的运用发展的十分迅速。它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参数模型,例如数字地理数据库的建立、资料的使用。

2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内容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2.1查明地层的分布特征,尤其是砂岩类(含水层)和泥岩类(相对隔水层)的分布、厚度、裂隙发育程度以及泉点的分布,以此分析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特征。对地下水作水质成果分析时,注意同一含水层或不同含水层各种阴阳离子的含量变化与对比,根据结果作出定性分析变化较大产生的原因。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并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2.2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

①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砼及砼内钢筋的腐蚀性。

②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

③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土时,应预测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

④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应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计算和评价。

⑤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应进行渗透性和富水性试验,并评价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体沉降、边坡失稳进而影响周围建筑物稳定性的可能性。

2.3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影响,还要分析预测在人类工程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

3、结束语

以往的工程勘察报告中,多数只是对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作一般性评价,很少结合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由于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调查研究不深人,设计中又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有时导致地下水引起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因此,工程勘察中要切实做好有关水文地质测试工作和地下水监测工作,为水文地质勘察和工程建设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及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实用手册.中国矿业出版社.2008-3

篇9

关键词:煤地质学;课程融合;知识体系;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71-03

一、引言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促进了地质工作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一线地质人才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地质工作的进展,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因此地质工作的发展急需培养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型综合地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2]。当代社会学科交叉是推动大学知识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大学生顺应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3],众多教育工作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分析了多学科一体化的教学思想,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用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4-9]。“煤地质学”课程作为我校地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对本课程体系结构及教学内容组织等各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以“煤地质学”课程为例,探讨多门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煤地质学》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内容

煤是由古代植物死亡、堆积、埋藏、后期成岩及变质作用后演化而来,这一过程有古植物、古气候、古构造与古地理等因素共同参与而成。因此《煤地质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大方面(见图1):(1)成煤作用过程,主要研究由植物转变成煤的这一复杂的作用过程,以及不同成煤阶段的特征、条件、影响因素及演化过程,理解煤的形成演变原因,这是煤地质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2)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学特征,采用岩石学和化学研究方法及手段研究煤的宏微观属性,为煤炭资源的工业利用提供基础。(3)成煤沉积体系的划分,分析成煤盆地水动力机制及不同成煤沉积体系演化对煤的物质组成、煤层、煤系形成、分布的控制作用,是煤炭资源预测的理论依据。(4)聚煤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其中起主导作用大地构造因素是重点探讨的内容,包括聚煤盆地的特征及类型与大地构造之间的关系,通过盆地构造演化的分析预测煤层的赋存变化。(5)煤的聚积与分布规律,此部分内容需要在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煤盆地分析方法和原理,研究煤在特定地壳中的聚积和分布规律,为煤田地质勘探提供理论指导[10]。

从《煤地质学》五大块教学内容中可以看出,这门课程的讲解与其他多门地质课程紧密相关,讲解过程中需要有先修《古生物地史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等课程的基础理论与内容。

三、先修基础课程与后继扩展课程之间的关系

1.《煤地质学》先修基础课程。《煤地质学》课程在讲授之前,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地学基础知识,因此在课程开设之前,学生要先修《岩石学》课程,《构造地质学》、《岩相古地理》等基础课程之后,《煤地质学》课程才能顺利开展。《煤地质学》课程是地质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每一门先修的课程的学习都是《煤地质学》课程内容讲解的基础。

例如先修的《岩石学》课程要求掌握岩石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在本课程的煤岩特征分析一章就借用了岩石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显微镜分析技术,识别煤的微观显微组分特征,进而可以判断成煤的原始物质来源。此时先修的《古生物地史学》已经学习过各地史时期,古生物的种属分类及繁盛程度,特别是古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演化等知识为本课程的深入理解与分析提供帮助。在岩石学中沉积岩石学的内容对《煤地质学》课程中的成煤过程的讲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煤层顶底板均为沉积岩层,煤层就是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演化发展的。因此煤层和顶底板岩层同样经受过各种各样的沉积作用。但煤层作为有机物质来源又与顶底板的无机物质在沉积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属性特征,煤的变质作用就是鲜明的例子。含煤岩系在经受相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煤经受变质作用转变成变质程度不同的煤级,而其他无机岩组并没有经过变质作用过程而转变成变质岩,这也表现出煤的特殊性。

先修的《构造地质学》课程要求掌握基本的构造类型及在地质体中的表现形式,在本课程的聚煤盆地一章就需要利用构造地质理论知识讲解盆地在形成之前、演化过程中发生的构造活动对聚煤过程的控制作用,这类构造称为同沉积构造[10],对煤层形态及厚度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断层两侧煤岩层难以对接,因此断层属性的正确判断对分析煤层的赋存环境及后期的正确开采具有重要意;而聚煤作用之后的构造形迹会严重改造煤层的赋存状态,对煤层的后期开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后期构造带的查明有助于解释煤层现今分布规律,可指导矿井实际生产问题。因此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在《煤地质学》的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先修的《岩相古地理学》是研究古地理面貌的学科,通过沉积物及沉积结构等特征,分析沉积体在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的沉积环境变迁。而成煤作用过程中从泥炭沼泽的发育到聚煤盆地的演化,每一阶段都离不开沉积环境的控制,因此《岩相古地理学》教学内容可以帮助理解泥炭沼泽的演化与发展、泥炭的堆积理论以及含煤沉积环境类型及沉积体系等内容,是解释煤层富集规律的理论基础。

2.《煤地质学》后继扩展课程。《煤地质学》课程在讲授之后,有兴趣和有需要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本课程相关的后继专业课程,如《石油地质学》、《煤成气地质学》、《煤化学》、《煤田地质勘探方法》等。

后继开设的《石油地质学》是学习石油资源的成因、成藏与分布等相关理论知识,其中成因问题分析石油的原始质料以低等生物为主,而煤以高等植物为主,但二者的演化过程具有相似性,通过《煤地质学》课程中学到的煤的成因演化阶段,可以帮助理解石油资源的成因问题。

后继开设的《煤成气地质学》、《煤化学》的学习均需要有一定的《煤地质学》基础知识,其中学习的煤化作用讲述了煤化跃变各阶段均有大量气体释放出来,这正解释了煤成气的来源,其中有一部分气体保存在煤层里面,也是就煤层气,有一部分运移出煤层就构成了天然气的组成部分。而《煤地质学》课程介绍的煤中元素及煤的工艺性质内容也构成了《煤化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因此《煤地质学》课程的学习为《煤成气地质学》、《煤化学》的课程开设铺垫了良好的基础知识。另外《煤田地质勘探方法》是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分析、探测煤矿床,正确评价煤炭资源赋存条件,要想准确地得出评价结果需要了解勘探区煤层的富集规律,因此《煤地质学》课程中聚煤盆地演化特征及煤层富集规律等知识点在煤田地质勘探内容中得到了应用。

四、多门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手段

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具有扎实的基础,宽阔的知识面、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和科学创新精神,因此在高校学科发展过程中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理念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煤地质学》作为地质专业高年级的基础课,采取以《煤地质学》为核心的多门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手段,是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地质人才的前提条件。该体系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见图2)。

1.多门课程基础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煤地质学》为核心,先修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同时将先修课程的部分内容融入到《煤地质学》课的讲解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

2.多门学科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煤作为一种特殊的沉积矿产,与普通沉积岩有共性特征;煤作为有机能源之一,与其他有机能源具有相似成因方式,因此《煤地质学》课程中涉及到的研究方法与《沉积岩石学》、《煤层气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交叉课程可以很好地进行结合。

3.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煤地质学”课程是我校地质相关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各煤矿企业单位、煤田地质局等与之相关的生产或科研单位培养复合型地质人才的基础课,因此本课程是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紧紧围绕“煤地质学”课程内容贯穿多门地质学课程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用,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工程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完成任务。

五、结语

“煤地质学”课程是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各煤矿企业单位、煤田地质局等与之相关的生产或科研单位培养复合型地质人才的基础课,本课程开设之前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地质基础知识,本课程讲述的煤田地质理论和方法在煤炭资源勘探和开采过程中可以得出实践的检验,因此本文围绕“煤地质学”课程主要内容阐述了与先修基础课程,如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岩相古地理学等内容的有机融合,同时关联与“煤地质学”相关的扩展课程,如煤化学、煤成气地质学、油气地质学、煤田勘探方法等,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兴趣,实践了本课程的理论应用。

参考文献:

[1]余际从,段怡春,赵连荣,等.我国地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地质教育,2011,(1):3-13.

[2]倪师军,邓斌,李明路,等.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0,(4):17-22.

[3]李佳敏.学科交叉视域下的高等教育转型[J].江海学刊,2012,(6):228-233.

[4]吕大炜,王东东,李增学,等.“多学科一体化”地质教学模式及其应用――以“岩相古地理”教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4,(4):112-117.

[5]李增学,刘海燕,刘莹,等.“煤地质学”课程教学与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9,69(1):114-117.

[6]左琼华,朱婉明,杨加庆,等.实施理实一体化情境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以“岩石肉眼鉴定”课程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2,(2):76-78.

[7]徐艳.多学科融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62-64.

[8]刘海燕,李增学,吕大炜.探讨“煤地质学”课程丰富实践教学的方法[J].山东煤炭科技,2011,(1):141-142.

篇10

[关键字]岩石 地质本质性 石力学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27-2

0引言

岩石是一种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历史和多种地球动力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造物,并因此具有了其特殊的本质性。本文先对岩石力学与地质学的关系、岩石的地质本质性进行了相关分析,再对岩石力学本构性作了阐述,以期为岩石力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1 岩石力学和地质学的相关分析

1.1岩石力学和地质学的学科关系分析

岩石力学该门学科发展的研究目标是力学理论,其研究对象则是岩石。岩石属于地质产物,又称地质体[1]。从广义上理解岩石力学,岩石力学实质是力学和地质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若从侧重点的角度看,岩石力学更侧重于力学和岩石地质的结合。岩石力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学科,其研究任务主要是岩石的工程建设及地质资源的开发工程。从岩石力学的发展趋势看,更具深度与广度的力学、地质学势必会和和工程学科相结合。所以,地质学一定会变为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学科的一门支柱性基础学科。

1.2地质学的相关分析

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对地壳的研究,主要研究任务是对其物质组成与结构、形成、演化的地质动力作用及其过程进行研究,而地质学的核心研究思路则是地质历史的时空重建,通过以层序与构造分析为基础,采用一些现代的物理化科学方法、技术方法,使传统的地质学科进入到了现代科学行列[2]。

1.3工程地质学的相关分析

工程地质学该门学科的应用性较强,主要研究任务对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出现的问题及治理措施进行研究,重点是对工程的地质作用进行研究,包括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制约。工程地质学的主要学科领域包括工程地质力学、工程岩土学、工程环境地质学、地质灾害学、资源地质工程学等[3]。

2 岩石的地质本质性分析

物体的本质性指的是物体本身的物理特性及结构而形成的内在本性。许多岩石力学家都认为岩石属于一种较特殊的材料,而其特殊性主要决定于地质本质性,同时,岩石还具有演化性。

2.1岩石的物质性分析

岩石属于矿物的结合体,是由矿物组合而成,而其物质性主要由成岩及其演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矿物组合情况决定。

2.1.1原岩物质的相关分析

岩浆岩属于原始岩类,而其物质组成部分主要是由岩浆的成分决定;同时,因为变质岩与沉积岩都是次生岩类,所以岩浆岩也是地壳岩石的基本组成物质,常见的造岩矿物包括石英、云母、长石等暗色的矿物,这些造岩矿物的力学硬度与强度差异较大,其中以石英的强度最高、长石次之,那些暗色且呈鳞片状或者针状的矿物,不仅刚度小,强度也较低。矿物力学特性的差异会对岩石力学性能造成直接的影响。

在岩石中,较典型的岩浆岩则为花岗岩,该岩石一般含有较多的长石与石英,所占的比例约分别为40%~50%,但暗色矿物一般只占15%左右。不同岩类的矿物由于比例不相同及所含的矿物成分也不尽相同,因此使岩石具有多样性。沉积岩是次生岩类,其矿物组成是对原岩次生变化以及在沉积前发生于地面和水面的变化的反映。除了较典型的造岩物以外,岩石中还包括大量的岩类、黏土以及次生蚀变矿物等。化学沉积岩则主要是碳酸盐或者其他的岩类组成。同时,变质岩也是次生岩类,而浅变质岩的组成基本还和原岩一样,且原岩经过高温作用会出现熔融与再结晶的现象,最终形成深变质岩,常见的如花岗片麻岩。

在岩石的构成中,矿物晶体或者原岩颗粒之间一般是由基质充填;在结晶中,其物质组成与颗粒相似,但主要是以隐晶或者非晶质的物态呈现出来。在沉积岩中,其充填物主要是泥质、硅质与钙质,尤以硅质最强,泥质最软弱,其中硅质与钙质都是坚硬充填物。

因此,岩石在成岩之后其力学强度便会具有显著差异,软弱组分主要是降低岩石的强度,并增大岩石的环境敏感性,在后期的演化中容易发生变异。

2.1.2关于次生演化的相关分析

在后期的演化过程中,岩石会出现两种转化情况:①由坚硬组分向软弱物质转化;②由软弱组分向坚硬物质转化,两者皆属于原生矿物向次生矿物转化。从岩石工程力学性能的角度看,重点的考察对象则是岩石软化。

由上述可知,岩石的物质性主要包括矿物的组成与变异。尽管造岩矿物居于主导地位,但从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的角度看,重点是研究软弱组分,特别是对粘土化的判定,其中以高岭石化与蒙脱石化的测定最为重要,而在某些时候,当岩石出现粘土化时,不仅会降低力学参数,还会对其均一性造成影响,甚至会改变力学的本构模型。

2.2岩石结构性的相关分析

岩石结构性指的是尺度不同的结构体其形态、排列及相互间的连接特征,是其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作出的一种反映[4]。岩石的结构是随着成岩而形成的,且会在后期的构造作用及次生演化中得到强化与确立。岩石的结构一般有原生结构与次生结构之分,而两种结构的构造特点有着较大的区别,并在后期的演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3关于岩石力学本构性分析

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类型观点帮助认识岩石本构性:其中一个就是不连续力学观点,另外一个是连续力学观点。如果从使用目的方面而言,通常采用断续性观点,因为这一观点能满足实际地质具有的属性及本质。但是在研究普适性的相关方法及理论知识方面做得不够,需要进行深入了解。本文认为从岩石地质本质性角度进行分析,其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可以选用多元耦合力学模型帮助表示。在实际中,大部分已有岩石力学本构模型也在不断尝试在某一类已有模型前提下将另外一类模型要素添加进来,以便获得满足实际需求。

不同岩石,即便是小型的手标本岩石,也会存在差异。对于含有较软弱的胶结物,或者是脆性较强的岩质颗粒的岩石,在处于风化作用或局部蚀变作用下也可含有软弱性较强的蒙脱石和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在应变以及应力不断发展中,该类物质结构要素在这一阶段中体现出应力分布情况不均匀,在出现三个方向的外荷载作用下也会出现拉应力以及偏应力。若外荷载三个方向不等压情况时,在岩石中出现拉应力、局部偏应力强度也会增大。如果外荷载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使岩石中一些成分材料出现屈服,导致某部分裂面结构出现滑移、张开情况,此时结束了全部弹性变形情况。

4 分析岩石物质结构情况以及岩石具备的工程力学性能情况

对岩石形成及演变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主要形成物质的结构和成分,以及其工程特性,能将工程岩体类型分成3种:层状岩体类型、节理状岩体类型以及碎裂岩体类型[5]。

4.1层状岩体类型

其是主要表现是层状沉积岩,组成成分是岩质颗粒,因为泥质胶结物质含有大量黏土物,所以存在胶结连接。黏土物质分布情况是按照层进行分布,而薄层软岩则共同组成了软弱层岩体。其在构造作用下会出现褶皱现象,并在已有裂缝情况下继续演变,然后出现构造断裂现象,一般为场地的第三和第四级别结构面。很少出现贯穿第一和第二级软弱结构或是断裂结构面情况。

4.2节理状岩体类型

其主要是结晶岩类型,组成成分是造岩矿物,存在结晶连接,具有的软弱片状矿物质相对比较少,黏土物质也比较少。已有裂缝也会在一定基础情况下继续发展,然后承受一定构造作用,并出现小断层、节理裂隙情况等,一般为场地的第三、四级结构面,穿过场地的第一、第二级断裂结构、软弱面情况比较少,出现浅层演化以及次生演化不强。

4.3碎裂岩体类型

给类型岩体是由层状岩体、原生块状岩体遭受严重构造作用,或者是遇到严重浅层、次生演变情况,从而出现严重碎裂情况以及变形现象,使岩石松弛而造成裂隙情况。

5结论

总之,岩石具备的三大属性分别是:①物理本属性;②地质本质性;③力学本构性。三种属性类型共同发挥作用可以帮助更好的深入了解岩石力学知识,提高工程研究水平。理论上认为岩石力学学科属于一门多种学科知识相互交叉分布,不仅有合作,还具有分工工作的学科。因此,地质学者需要重视岩石具有的地质本质性方面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物理本属性以及力学本构性方面内容的研究。如果岩石力学研究者可以了解及掌握更多岩石地质特征知识,并进行综合分析,能帮组更好建立本构模型,以及进行力学参数的选择工作,以便达到符合工程需要的相关要求。在自然资源开发工作中以及基础工程建设施工中都会应用到岩石力学,所以其需要融汇多种不同学科知识才能很好的完成整个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王思敬.论岩石的地质本质性及其岩石力学演绎[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03):433-450.

[2]黄琴.单井岩石地质特征分析[J].科技资讯.2010(14):116.

[3]甄贞.车西洼陷沙三下砂砾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9(10):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