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专业将学生分为装饰设计和装饰施工两个方向,大一时两个方向的学生合班上课,到大二时分开上课,根据行业发展、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都在95%以上。实践证明,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是改革创新的方向。
1.1教学对象多样化需要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产生共鸣的过程。高等教育的教学对象个体差异性很大,教学对象来源复杂,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程度也不尽相同,即使同一学习内容,学生在接受能力、接受程度和学以致用的能力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如,在结构力学的教学过程中,作者2安排全班学生对“静定结构弯矩图的绘制”部分进行了课前预习,但上课时发现学生的预习效果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学生只能回答出弯矩的基本概念,有的学生则能够回答出弯矩图绘制的基本方法,少数同学竟能回答出多种绘制弯矩图的方法。于是他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其中对静定结构的定义、弯矩图的定义等基本知识,采取启发讨论式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讨论,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激发学生第一课堂外的学习兴趣;对弯矩图的基本绘制方法、弯矩图绘制的注意事项、弯矩和荷载关系等核心知识,采取讲授式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对弯矩图的绘制举例部分,采取讲练结合式教学,让学生在听讲中进行练习、在练习中长知识,并布置了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所讲知识进行巩固,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1.2教学手段多样化需要多样化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教学手段也不再局限于粉笔和黑板,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等新型教学手段也日益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新型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直观性不强、容量小、师生互动效果不明显等缺点,大大减少了教学工作量,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如,作者1在建筑工程CAD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再采用机房里“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教学方法,而是主动将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设施、红蜘蛛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阶段教学、讲练交叉、视频教学和远程答疑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以图形绘制及编辑命令的应用为基础,逐步过渡到平面图形的绘制,最终完成建筑施工图的绘制,每个阶段都将电子邮件、飞信文件等网络平台作为教学手段,架起了师生之间的桥梁,便于给学生布置大量练习题,保持学生的“学习饥渴感”。这样,既简化了教学过程,又融洽了师生关系,赢得了学生的好评,该课程也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2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条件
2.1做好学生学情分析[4],增强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学情既包括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习内容的态度及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等,也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学习习惯等。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法有效掌握学情,“知己知彼”,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1)观察归纳法。优秀的教师应善于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捕捉学生有关学习的信息,做到认识学生,熟悉学生,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心中有数,并通过合理的引导,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到学习上来。作者1在讲授建筑工程CAD课程时,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学生过于贪玩,有上课打游戏的现象,就及时调整了这部分学生的座位,把他们分散到学习踏实的学生中去,让周围的学习环境去改变他们;并绘制不同类型的建筑构件,让学生明白枯燥的命令能够变成生动真实的建筑构件,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地从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资料分析法。在上课之前,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既有资料,如档案、考勤表、平时成绩单等资料,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效果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投其所好”,改善教学状况。作者2课前认真备学情,上课时能够直接喊出学生的名字,进行沟通。这样,学生从心理上就认可了教师,愿意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一个学期下来,结构力学这门学生公认难学的课程的教学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期末考试90分以上的学生达到23%,在学生评教中,教师成绩也不错。(3)课程改革法。课程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新形势下,单纯的说教式、填鸭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力培养的需要,需要对课程进行改革,给学生学习的激情,把学生带回好好学习的轨道上来。针对当前高校存在的学生学习倦怠现象,不少高校通过课程改革,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关注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授课,让学生在探索自己感兴趣事物的同时完成课程的学习。如中山大学一门名为“哈利•波特与遗传学”的选修课就是讲遗传学,被誉为“神级选修课”[5]。这样的教学内容既生动又“与时俱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4)询问沟通法。上课前,授课教师可以与辅导员、学生代表及为该班授过课的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学生所期望的教学方法及学习需求,同时传递自己对学生的要求及该课程合理的学习方法。这样,在上课前就完成了教师、学生、课程的“交底”,教师既掌握了学情,又在无形中积极影响了学情。采用这种方法,使我们很容易变成了学生的知心人,方便快捷地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始终处于有利地位。
2.2完善教学条件,净化教学环境,增强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教学条件包括教、学的场地,教学设施,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制度等内容。良好的教学条件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教师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免受外界诱惑,积极主动学习的助推器。如,作者1所在学校有两个校区,老校区在市中心,附近有南阳市中心医院、多处大型超市及游乐场所,人流量和车流量都比较大,教学活动经常被街道上突然响起的鞭炮声、音乐声所干扰;教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比较老化,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多,学生课余学习时间利用率不高,复习及预习质量不易保证。而新校区在市郊,附近干扰因素少,教学条件比较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多功能演播厅等教学实施,为教师实施多样化教学提供了平台,学生课余时间也乐意到教室、图书馆等场所巩固所学知识,能够积极配合教师提出的各种学习要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教、学活动都比在老区容易开展,而且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3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打造尚学务实的教师队伍,保证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可行性
在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涌现的今天,教师作为学生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向导,唯有树立“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理念,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作者1,2平时十分注重向周围教师、尤其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得体的教学方法和高超教学艺术,为建设建筑工程CAD院级精品课程创造了条件。作者2于2011年参加了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结构力学课程培训,通过培训,加深了对结构力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理清了教学思路,掌握了更多的教学方法,为教好结构力学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施
3.1探索验证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针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专业课往往是行业发展成果的浓缩,不乏大量枯燥的理论推导和规定,学习难度大、短期内不易出学习成果,因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探索验证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归纳法、公式推导法、经验总结法、演绎法和反导法等,是根据行业发展和科学规律的发现及验证过程来设计教学过程的,在科学思维过程中完成课程学习及职业能力培养,旨在使学生从“接受者”变成“探索者”,逐渐养成探索型、研究型学习习惯。
3.2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根据课程特点,适时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评价、学生归纳等环节完成教学。在问题的提出、讨论、解决、归纳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完成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如作者1在建筑工程CAD课程教学过程中,先向学生展示出一张建筑平面图,告诉他们,这张图是由CAD软件绘制而成。再由学生分组讨论该图形绘制需要用到哪些命令、绘图顺序和步骤是什么等。教师再进行点评。最后,由学生独立进行绘制。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
3.3阶段划分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针对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的课程。教师将课程内容进行分解和重组,找出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再将原本复杂的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学生易于接受的部分,让学生“各个击破”。如,作者1在建筑工程CAD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划分为3个部分:平面图形的绘制及编辑、建筑工程图样的绘制及编辑、建筑工程图样绘制实训。其内在联系就是AutoCAD软件的应用。首先绘制矩形、正多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其次绘制门、窗、散水等建筑构件,然后介绍建筑施工图的绘制方法,最后让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独立绘制一套建筑施工图。随着学习进程逐步增加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惧学”情绪,每次课都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教、学就变得容易了。
3.4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工程建设监理概论、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将教学内容与工程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能力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寻找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再与工程师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比较,找到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学过程变就成了教师、学生、工程师3方互动的过程。这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理念不谋而合。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测量专业采用了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以新购置的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等教学器材为基础,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联合进行授课。在授课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进行,让学生参与到工程项目中,并通过邀请企业员工与学生进行技能比赛、参加国内测绘大赛、校企合作完成工程项目等形式,实现了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四方共赢[6]。
4结语
篇2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
未来世界范围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已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向新世纪的主题之一,高等教育正大刀阔斧地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方向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和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育人”,是人的生理、心理的基本属性和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的社会实践逐渐积累形成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经过素质教育的人应具有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即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体育教育不仅通过身体语言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增强体质,掌握体育技能技巧,促进身心协调发展,而且在德育、智育、心理、美学等方面都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意义深远
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对其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育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完美人格。不同的教材内容培养的侧重点不同。体操、障碍跑等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和意志;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接力跑可以培养学生团结进取、勇敢拼搏的精神;健美操和艺术体操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体育课教学具有开放性、活动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特别是在游戏和竞赛中,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是勇敢顽强还是怯懦软弱,是谦虚谨慎还是专横跋扈,是沉着冷静还是毛手毛脚,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第一,是遵守规则还是投机取巧……这些特点正是体育课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课堂。因此体育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最直接的、具体的和最有说服力的,有利于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近十几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我国的体育健儿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战绩,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歌声,五星红旗多次在国际赛场上升起,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振奋、骄傲和自豪,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加强了民族团结,这也给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育本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有利的条件。
在体育教学中完成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有规范的动作行为和标准,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个人的学习、学生间的交往、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和对未来社会的安定与发展都具有很大意义,使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才是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在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教师除了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教育与教学要求,抓好常规教育外,教师的示范讲解、教学中的举止行为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为人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2.体育教育可以提高大脑功能、启发思维,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其独特的功效
智能的发展主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思考、综合和批评性评论等方法来实现,这些都需要大脑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使大脑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它还可以提高脑细胞的反应速度,对开发右脑起着重要作用。右脑是视知觉、空间感觉、求异思维等能力活动的中枢,因此体育活动可提高大脑的功能,使其表现出敏捷的思维、良好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力。体育教学方法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知识面的有效手段。例如运用两种思维方法,即用已有的知识寻找解决自身疑问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创新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在体育课中运用观察比较法进行教学的优势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比较、学生与学生的比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分辨力,从而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还有其他方法,如交流法、自我锻炼法、自我评价法对加强专业课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很有成效。
3.体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体育和音乐一样也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具有陶冶情操、振奋精神,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作用。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文学、历史、哲学、音乐有密切关系。例如: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内涵丰富、风格各异、刚柔并济,并与音乐融为一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学生。它不仅可以增进身心健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素养和美的表现力,培养高雅的艺术气质。
4.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性格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面对现代社会的竞争,风险、挫折无处不在,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谁就能适应未来变幻莫测的竞争。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可表现为对体育知识的认识、对体育活动的情感在体育锻炼中的意志支撑,个体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等方面的自信、自强、自制、乐观、豁达、团结协作、顽强果断等方面的品质,体育活动正是获得这些积极情感的效应场所。
4.1对性格的培养
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有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为基础。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有着特殊功效。假如你觉得自己不大合群、胆小、做事犹豫,你就可选择球类、接力跑和拔河比赛等集体项目,这些项目要求参加者具有敢打敢拼、沉着冷静、相互协作的能力;反过来经常参加这些活动,可以使过于内向、孤僻、软弱、优柔寡断的人的弱点得到改善,从而逐步培养成活泼开朗、果断勇猛、合群的性格。
4.2对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人们对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人们持有不同的态度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也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在体育活动竞赛中更容易培养学生乐观、顽强、勇敢的积极态度。例如:当获得一个技术上的成功时,当在比赛中努力拼搏获得胜利时,就会有一种成功的体验,同时还伴随着产生愉快、兴奋的情感。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只要不畏艰难,仍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在逆境中奋起直追,则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将会得到一种虽败犹荣的体验,这将会使人忘记忧愁烦恼,开阔心胸。
4.3对竞争意识的培养
竞争是体育运动的突出特点,而争强好胜又恰恰是青年在学生时期的鲜明的心理特点。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使学生的好胜心升华为进取心,并为培养竞争意识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和良好的条件,各种体育比赛、游戏和教学方法都有鲜明的目标,能最大限度地动员每个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竞争和自我表现中去。
4.4对意志品质的培养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做斗争的过程中磨炼出来的。只有不畏艰难,努力进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才能锻炼出坚强的意志。体育教育在锻炼人的意志品质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在体育教学和竞赛中,参加者必须在困难和障碍面前进行自我要求、自我暗示、自我动员、自我控制,每前进一步,每提高一分一秒都必须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与障碍,付出超常的意志和努力,而胜利也常常取决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磨炼不同的意志点,如中长跑可以磨炼练习者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体操运动有助于练习者克服懦弱、胆小,培养沉着果断的意志品质。所以进行长期有目的的体育锻炼能有效锻炼青年学生的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不仅能健体还能育人,它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体育教育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可以说,体育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特殊的作用。我们应努力在高校校园里营造一个重视体育、热爱体育的氛围,让体育教育的独特性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上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工科类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素质教育
党的十七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高等院校作为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与培养的最后一个阶段,其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应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生命奠基。而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黄会林教授曾说过,“我无法想象,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却依然缺乏艺术气质和人文修养。”由此可见,加强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在全面推进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一些工科高等院校的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艺术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应当引起重视和加强。加强工科类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决定的意义。思想性是进行艺术教育的灵魂。但思想教育不能干巴巴地说教,必须像春风那样“随风潜入夜”,通过渐进的方式进行。艺术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使人愉快地受到教育。目前各高校以各种文艺活动,配合党的中心任务、宣传党的政策、树立英雄榜样,极大地教育了广大学生。各种生动形象的文艺活动,给学生以鲜活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了他们对祖国的责任感,坚定了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现、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对人的情感是有激励作用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2008年全国军民共抗特大地震灾害的动人事迹激励着广大人民,许多高校抓住这一题材,通过舞蹈、创作歌曲、表演话剧等多种形式再现军民抗震的英雄形象,使广大学生为之感动,受到深刻的感染,他们纷纷倡仪“以抗震精神为动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可见,艺术教育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以美辅德”。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以“善”为美、以“有德”为美、以“爱科学”为美、以“爱国”为美、以“好学”为美,艺术教育在这些方面是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
艺术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从教育目标来看,政治、历史知识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社会发展的方向;哲学使人思维深刻;文学艺术能培养深刻的人文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提高表达能力。因此文化素质对人才其他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通过艺术活动这种大学生喜闻乐见和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可以从情感、意志、品质及作风上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其次,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其全面和谐地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的目的,明确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所谓的健康主要包括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艺术教育能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娱乐人的身心,使人消除疲劳、焕发精神、增进健康、促进学习。作为大学生如果长期参加艺术活动会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鉴赏水平,并增进人际交往、促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大量的调查了解到,艺术团的学生很少进行心理辅导,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长期受到艺术的熏陶,形成了豁达开朗的性格,比较容易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在调查中80%的人选择艺术活动是调节情绪的“良药”。另外,教育离不开感情,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必须以感情作为桥梁和纽带,才能产生教育的效果。教育不能够离开感情,感情最能教育人、打动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特点不仅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现在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少了、疏远了、淡漠了,感情世界的贫乏,会给国民素质带来很严重的损失,所以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精神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艺术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理工科院校尤为突出。理工科院校的专业学习多数强调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理论和事实表明,在开发逻辑思维的同时,形象思维能力也需要通过艺术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二者相辅相成,实现智力的全面开发。思维活动的平衡,能激发更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加强艺术教育,有助于开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大学生的全面思维。我们知道,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大类,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只重视其中的一种,就是不健全、不全面的思维,它可制约一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毫无疑问也制约了科学技术所需的逻辑思维的发展。从人的大脑结构来说,艺术教育以及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右半脑功能的开发,从而增强人的想象力,全面发展人的思维能力。
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成就
艺术思想对于科技创新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而美学与技术两者之间也是一种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又相互区别的复杂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技术不仅能够促进艺术创造,而且还能促进审美。如古代的青铜艺术作品就与当时的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新的审美理念、审美趣味也促使新技术、新产品的问世与发展。综观当今世界技术发展,艺术作为一门技术指导思想渗透到现代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它不仅体现在外观造型上,还广泛地体现在产品的机理、结构、材料、工艺和色彩、装饰等上面,亦即体现在产品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上。产品的外在美即形式美在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艺术修养普遍较低,难以实现艺术和技术的渗透和融合,我们的社会尚缺乏大批艺术工程师,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教育尤其是工科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应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成为既有科学技术知识,又有一定艺术素养的物质生产者和美好生活的设计者。
六、有助于促进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
篇4
【关键词】通识英语教育 五角星模式 中医药高等院校
一、通识教育在美国的发展
1909年,哈佛大学校长洛厄尔第一次对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进行了区分。1945年,哈佛大学出版了题为《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的报告,指出美国高等教育首先要克服过分专门化的倾向。美国外语教学理事会、法语教师协会、德语教师协会、西班牙语和德语教师协会等部门就联合制定出美国21世纪 5 C's的外语学习标准。
二、通识教育在国内的探索
20世纪9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著名学者李曼丽从性质、目的和内容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做出解释: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三、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困惑
对于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英语的认知达到与专业课的有效结合。在这点上,我们教育教学中往往是缺失的。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能够在教学当中引入相关的中医、中药、针灸、推拿、营销、管理等方面的英文讲解,从而让学生以一种开放式的视角去重新熟悉自己的专业、审视自己的专业。但与此同时,这也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能力和知识上的要求。
四、"通识英语教育五角星模式"在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的应用
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型有望解决目前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通识英语教育五角星模式"。
1.建立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群,提升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在此部分中,主要是提出在教学方式和教材方面的改革设想。在教学方式上,针对高等中医药类院校的学科特点,英语教师在授课中要不断地补充医学、药学、管理学、营销学方面的英语词汇和相关英文资料。在教材上,要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突出人文特色。
2.逐步普及双语教学,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双语教学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但对于高等中医药类院校的英语教改来说,一味地强调双语教学似乎显得空泛。在此部分的尝试中,力求对学科型、专业型的话题教学为论证重点。
3.分级教学营造氛围。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具体课程设计设想如下:在基础教学阶段时,主要面对学生开设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而在提高阶段,对于英语四级通过者来说,进行专业英语的视、听、说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阶段将开设专业性英语、应用性英语、文化素质类英语等课程,力求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中的较高要求。
4.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打造线上无缝交流平台。在这一理论模式设计中,通过搭建起来的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实现了动态的交互性语言学习目标。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资源共享、学习交流使得不同的个体和各样的资源、工具成为学习共同体。
5.创造浓厚的校园英语活动氛围。在此部分教学设计中,课下的英语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英语角将会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地实践英语、锻炼口语的平台,西方文化周、文化月的活动可以通过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话剧大赛、电影台词大赛、微电影大赛等方式来进一步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西方人文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修养。
结语
世界的不断变小对专业化的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的学生也不例外。在就业市场不断左右着高校教学目的的今天,培养多元化、综合能力强的毕业生成为现如今的首要教学任务。"通识英语教育五角星模式"的提出希望能结合并综合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达到真正的通识英语教育的目的。根据各个高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不同,"通识英语教育五角星模式"在教育教学中所反映出来的侧重点也将会是不同的,但教学效果将会得到逐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曼丽. 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黄坤锦.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发展 领导干部 执行力 内质要求 提升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88-03
执行力源于企业界,指组织及其成员贯彻执行决策层战略思路、决策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即把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执行力可界定为执行任务的能力和完成任务的效果程度,但衡量执行力效果、体现执行力水平的关键标准是落实决策或完成任务的效果。高校领导干部是实施和发挥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等职能的践行者,是落实国家教育战略和主管部门/领导决策、实现学校既定战略目标的中坚力量。高校能否科学发展,其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水平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国内众多高等教育工作者从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概念诠释、内涵分析、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等角度做了许多有益探讨和实践。但是,对于高等教育阶段性转变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带来的影响则鲜有涉及。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大众化初期发展进入后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阶段,各类高校因招生规模扩大所带来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相对不足的问题已经得到逐步改善,进入后大众化教育阶段,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式。那么,如何应对高等教育这一阶段性转变,保质保量完成各高校旨在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科学研究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建设任务,就是当前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建设所必须关注的核心要素。
一、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面对的工作任务性质在大众化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变化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初期,为应对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而办学空间和教学资源相对滞后的矛盾,高校发展模式主要以外延式发展为主。高校领导干部面对的主要是增加师资队伍数量、扩大学校教学和空间、改善教学基础等建设任务。例如师资引进,在这一时期,对于引进师资虽有学历、专业以及职称等要求,但考核人事部门或者院系领导的任务完成情况主要是依据每年引进师资的数量;再如学科平台建设,学校及院系主要的工作重心皆放在平台的申报方面,而对平台的建设则缺乏相应的关注和规划。因此,处于这一阶段的建设任务虽内容千差万别,但无论属于哪种类别,一般都具有目标明确、可定量化的特点。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初期,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的要求就是其能按照既定的定量化指标完成相应的刚性任务。
而进入后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2012 年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叫停持续13 年的本专科生扩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这一阶段的主题。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该阶段高等教育发展最核心和最紧迫的任务。以质量提升为标准的任务决不是简单的指标性地若干量化指标。以引进师资为例,这一阶段的师资引进决不能仅是单一考虑引进人员的数量或者学位、职称等显性指标,学校人事部门及院系更为重要的考量是需要仔细斟酌所引进人员的个人专长和校院招聘岗位的“契合度”,“契合度”是指引进人员的科研兴趣是否与校院学科特色匹配,其教学能力是否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其个人是否具备与校院发展融合的团队协调能力等;相应地,在学科平台建设方面,也不再是简单地以学科领域面上成果的数量(包括论文篇数、专利项数、成果数量等)累积为目标,而是在学科优势特色基础上,强调成果质量(如期刊的影响因子、成果级别、专利的工程转化等),旨在提升学科特色优势为目标。诸如此类要求虽可定性描述,但是显然是属于难以量化的隐性指标。也就是说,当前后大众化教育阶段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的要求就是其能按照既定的定性化指标完成相应的柔性任务。
在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高校有了更多的办学自,高校自身怎么定位、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如何把专业和学科办出特色并形成优势等这些变化,使得高校领导干部所面对决策和任务的不再是具体的硬性指标,而是基于质量提升为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似的柔性指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能否及时适应这一要求变化并完成转变,无疑成为后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能否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关键保障之一。
二、后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发展对领导干部执行力的内质要求
内涵式发展作为后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主要发展模式,其核心是在质量保障之上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办学要克服同质化倾向,须根据各自办学历史、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等,合理定位,走特色发展道路,应形成各自办学理念和风格,凸显各自的办学特色。教育主管部门今后将主要负责对高校办学进行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和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宏观”和“引导”意味着后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也就是说,高校领导干部在高校的建设发展中必须提高主观能动性,要从之前刚性任务下的“要我做”转变为柔性任务下的“我要做”。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不是一个可定量化的简单目标。内涵式发展要求高校不仅仅是每年毕业多少专业学生,而是要求高校每年输送多少具备某种特性的、适合国家及地方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毕业生。围绕人才培养核心,结合高校自身历史渊源,各高校必须构建并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抑或是兼具上述二者特性的“混合型人才”?这是一个定性化的目标。因此,切实执行落实好“我要做”,要求高校领导干部要在明白“做什么”的基础上,围绕之拟定“怎么做”的具体措施和步骤,最终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宗旨。
高校领导干部要执行的任务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数字化的目标,也不一定具有一个可照搬、照套的模板。学科有学科的特点,专业有专业的不同,校院间、部门间、院系间在人才培养的体系中是一个有机结合、相互影响又相辅相成的综合系统。在高校内涵建设时期,高校领导干部在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和规划中,要具备前瞻性的眼光,不能局限于单一学科、单一专业、学院、部门眼前发展一隅,执行工作时,要综合、全面、可持续。高校领导干部的执行力绝不仅是事发时冲锋在前的救火能力,其内在实质是指高校领导干部应具备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顶层设计能力”和深入领会决策内涵并化为己用的“基层实践能力”。
三、当前高校领导干部在履行执行力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面对上述变化与要求,不少高校领导干部对执行力的认识尚未能与所面对的工作任务性质相适应,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其在履行执行力的水平上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可将影响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的因素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指现行高校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考评激励措施、岗位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等各级政府及校级层面的各项干部管理机制体制和政策措施;内因指高校领导干部自身对面对工作任务的认知以及具体履行执行力的状况。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作,同样,讨论当前高校领导干部履行执行力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割裂影响其执行力的内、外因素,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的影响是二者相互交织的共同作用,难以分别讨论,本文从思想认识、履职践行和继续学习三方面,探讨当前阶段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距高校建设发展要求所存在的不足。
(一)思想认识的问题。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当前大众化教育阶段发展模式的转型尚认识不清,未能深入领会当前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面对的工作任务性质的变化,设计、执行各项柔性任务时仍简单量化为显性指标来执行,在设计制订校院/学科/专业等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时忽视学科差别、特色和历史传承,缺乏针对性的引导,依旧循例简单以成果数量、级别等作为绩效考核,忽略成果与本学科领域的相关性和影响性。二是虽认识到变化,但思想上尚缺乏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认识上仍处于刚性任务下的“要我做”的状态。
(二)履职践行的问题。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在规划和执行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等方面应注意工作任务长期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但受内外因素影响,当前高校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申报轻建设”的问题,制定发展规划中注重“短频快”建设内容,忽视人才培养、专业和学科建设的长效性、可持续性;具体工作中不是围绕特色优势夯实基础,而是涸泽而渔;不是继续提升,而是唯上是瞻。
(三)继续学习的问题。众所周知,国内高校领导干部多是从校内外师资队伍内具备一定学术能力、教学水平和管理经验的人员中选拔任用的,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内都具备相当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有些还是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但是,在领导岗位上,他们还面临不少新问题。首先,他们所面对的领域不是本专业领域内的个人所熟悉的事物,专业虽可触类旁通,不过其中差别非一时所能领悟。其次,有关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学科发展方向也难凭一己之力高屋建瓴。最后,此时的管理也非单纯科研项目的管理,其管理内容涵盖宽泛,既包括科学研究,还包括师资培养、人才引进、基础建设、合作交流,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高校领导干部有意识地自主学习提高,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干部在培训过程中加强这方面熏陶。而这是当前高校领导干部继续学习中尚显薄弱的问题。
四、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的思路
如何开展高校干部执行力的建设,国内高教工作者已做了许多探讨,本文不再累述。内涵式发展时期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的要求是综合的、全面的,既有相关专业学识的要求,也有教育教学经验以及管理协调等方面的要求,各个方面的要求因学科、专业及校院自身特色难以一概而论。本文仅从当前阶段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距高校建设发展要求所存在三方面问题,从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建设思路上做相关探讨。
(一)实事求是是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高校要避免同质化倾向,走特色发展道路,决不能背离本校发展的历史渊源、行业背景以及所处区域特点等实际。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施展如不能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基础,背离本校/院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历史传承、区位特点等因素,那么,基于此而进行的所谓顶层设计就有如无水之源,难以确保学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而开展的基层实践则有如隔山打牛,难以落入实处。因此,必须将实事求是作为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的原则基础。
(二)坚持群众路线是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的践行之根本。面对内涵式发展时期的柔性任务目标,能否坚持群众路线仍应是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所采取的工作方法。在后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质量发展需要兼顾的任务目标所隐含的专业性、长期性、可持续性的要求,是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所面临的困境。打破这一困境,高校领导干部需要对自身有清醒认识,个体能力再强,也有相对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在拟定学科、专业的建设规划,确定建设实施工作的计划及工作程序中,高校领导干部首先应依靠广大教职员工,群策群力,明晰校/院发展目标;其次应虚心向基层师资学习,善于从他们的议论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最后还要通过基层教职员工的广泛参与,解决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去做、采取什么方式去做等问题。可以说,不能在执行力实施中贯彻和坚持群众路线,就难以提升高校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水平。
(三)战略视野的培养是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开展继续学习的重中之重。强调内涵式发展,增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以及服务社会与传承文化创新的能力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持久工作,其成效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显现,这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所展示的“顶层设计能力”和“基层实践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对于高校而言,如果不能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作为一项长期建设工作,而期望领导干部执行力能一蹴而就地解决上述问题,重申报轻建设,那就如同将“焦头烂额者奉为上宾”,这对高校的发展无疑是有害的。在后大众化教育阶段,围绕人才培养核心,高校的很多建设工作需要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来观察成效,决不能以搞运动的方式来建设。因此,应当将高校领导干部战略视野的培养作为继续学习的重中之重。高校干部管理部门不仅应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在自主学习中注意这方面的历练修养,在干部再培训中,也应通过专题讲课研讨、调研学习交流等形式加强熏陶。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正确进行或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对于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提出了挑战。高校领导干部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学识深度及广度,没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没有一定的管理协调组织水平,那就很难针对学科/专业建设拟定具超前性、战略性的正确预判和防患于未然的举措。在施展执行力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和群众路线工作方法仅是正确开展内涵建设工作的第一步,如能正确做出战略性的、科学的、可持续的设计和举措则是彰显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的分水岭。总之,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如何夯实这个基础不能忽视当前高等教育已发展到后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一现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高校领导干部需要从建设理念和战略思维作双重转变。对于该阶段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建设,高校应有清醒和深刻的认识,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石庆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处级干部队伍执行力建设[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陶岩平,朱锡芳,徐建方.提升高校干部执行力的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2)
[3]段志平.高校中层干部执行力的诠释与建设[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4]王勤,张伟林,赵雷.如何提升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以高校为例[J].党政论坛,2011(15)
[5]史明艳.高校中层干部提升自身执行力的策略初探[J].学理论,2013(30)
[6]李琳,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特征[J].文教资料,2013(8)
[7]王战军.推进内涵式发展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4(2)
篇6
1.高等教育的历史遗留问题对有几千年农耕历史的中国来说,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摆正观念,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方式的中国人民,并未意识到教育对人们的重要意义,也缺少受教育的条件。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端就远远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其教育实力更是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这就使得中国要花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力气来提高国家的教育水平,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是极其严峻的挑战,也是提高全面素质的一大重点和难点。教育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中国全名素质的提高,也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法。只有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教育水平。
2.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质量监控问题事实上,一直以来高等教育都是作为精英教育来发展的。而随着中国教育的普及以及义务教育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等教育也趋向于大众化,很大一部分参加高考的考生都有机会进入大学的殿堂,学习原本所谓的精英教育。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质量也成为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一大主题。高校对学生数量上的扩展,也渐渐体现出教育质量的稳定问题。高等教育的普及并不意味着对教育质量的放松,教育质量依旧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的学习是学生获得学习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来源,只有保证了高校教学的质量,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为社会所用,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不能一味重视教育的普及,而忽视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3.高等教育对社会需求的忽视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就业难与社会岗位缺职的问题,深刻反映了我国高校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许多高校学生毕业后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是社会发展滞怠的一个主要问题。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本科生所占比例颇大,占据了部分专科生的就业市场,并且他们也面临着工资水平下降的问题。另一方面,专科生在学校中所学的内容大多是以理论为主,缺少技术实践,很难胜任社会提供的高级技工的岗位,这就导致了专科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就业是社会稳定的体现,大学生就业意味着社会岗位的欠缺,体现着社会的不稳定,是阻碍经济进步的主要表现之一。
4.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边缘化高等教育的考核标准是高考,这种考核方式讲究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在语数英等科目上花费了无数的力气来应对高考。然而,这种考核易使得学生重死记硬背,忽略思考的重要性,知识的持久性也远远不足。与此相对的,用人单位重视的是学生的实际能力,重视学生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就使得高等教育加强了学生的实用价值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本人的素质教育,从而导致素质教育的边缘化。
二、结语
篇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对高等教育的认知经历了最初的怀疑、犹豫、接受和践行等几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起步,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贵州高等教育国际化同样取得较大的发展,以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为代表的省内高校也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做出了探索,在提高自身的办学能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87年建立毕节试验区以来,毕节地区(市)的高等教育取得了瞩目成就,但与省内其他高校和省外高校相比,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方面差距仍然较大,原因之一在于观念认知上的差异,即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方向和趋势把握不准,对国际化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改革开放之初,围绕高等教育是否有必要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国内曾经发生了一场长期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自己的特质,与西方的高等教育有着极大的差异,中国没有必要盲目地启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而应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保持中国的特色。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全球化已经成为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中国不能关起门来发展高等教育,而要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缩小中国高等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1997年,国务院出台文件,提出中国的高校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出国门,加大同外国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教师培训、科研合作及联合办学方面学习国外高校的经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在国际化方面进行探索。至此,有关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争议画上了一个句号。
由于诸多因素,毕节试验区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缓慢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观念和意识淡泊,更遑论实质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1997年,国务院对中国高等教育是否要国际化作出指导性的政策。进入21世纪后,甚至在今天,对毕节试验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仍有存在争议。持反对意见的人之中既有普通民众,也有部分上层人士,他们认为,在毕节试验区基础教育发展滞后的条件下,高等教育没必要把资源投入到所谓的国际化实践中去。显然,这一观点无视高等教育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这一客观现实,也对国际化的必然趋势熟视无睹,在看似合理的观点后面,透露出某种无知和狭隘。毕节学院(前身为毕节师专和毕节教育学院)是试验区唯一的普通高等院校,长期以来国际化发展进程比较滞后,原因固然有很多,但观念和认识上的落后和错位是主要原因。庆幸的是,随着2005年毕节学院正式建立后,学校领导班子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认识更加到位,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中,都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对办学的重要促进作用。学校的“十二五”规划更是对学校国际化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尽管如此,仍有少数人对试验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全面的认识,有人甚至认为所谓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过就是招收留学生而已。由此可见,人们对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本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有必要厘清相关问题。
二、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全球化和网络社会的兴起,知识经济的纵深发展,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刘道玉先生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在质量上,强调各国要提高大学的水准,使各国大学教育的水平有可比性;在空间上,强调大学的开放性,各国都要开放教育市场,既要到国外办学,也要接纳外国在本国办学;在资源上,强调资源的共享性,各国要广泛地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做到扬长避短、互通有无;在理念上,要不断改革创新,更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大学教育不仅满足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需要,而且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毫无疑问,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中国高等教育整体的国际化具有很多的共性。同时,毕节试验区特殊的区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和水平决定试验区高等教育国际化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是国际化理念的前瞻性。全球化背景意味着我们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化,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谋求发展。当前,地方高校国际化程度普遍不高,对国际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国际合作意愿不强,在对外开放上存在着等待、观望和畏难情绪。因此,如果在国际化浪潮蓄势待发之际,抢抓国际化机遇,便具有了办学理念上的前瞻性。以毕节学院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试验区高等教育院校由于国际化程度较低,整体意识滞后,更需要强调国际化理念、超越现状和一般的前瞻性理念,才有可能在国际化方面实现超常规发展。
二是国际化进程的长期性。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面向世界的一种发展过程和趋势,它可以有起点,却没有终点。在这种意义上说,国际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永远处于一种动态的演变之中,并在不同的阶段被赋予阶段性的内涵和特点,带有深刻的时代性。就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而言,由于起步晚、起点低、程度低,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极有可能始终处于追赶走在前列的重点高校的状态,更有甚者,这种追赶可能由最初的主动追赶演变为被动的追赶,最终导致差距越来越大。换句话说,试验区的高校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面临着缩短国际化差距的历史性机会,但从现实来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处于被动追赶的阶段。要摆脱其内在的弱质性束缚,变被动为主动,缩小差异,甚至实现一定程度的赶超,必定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三是国际化途径的高效性。由于先天性的不足和发展的现实差距,有人认为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在国际化方面全面追赶国内和国际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已经证明,只要高等教育机构选择合适的领域,充分利用自身排他性的教育资源,整合特色教育要素,在特定领域追赶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国际化路径非常重要。从理论上说,试验区高等院校是有可能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在特定专业领域和学科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国际合作是世界学术界的共同目标,而且还是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性质和效果所不可缺少的条件。①
世界各国都将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作为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诸如师生互换、学者互访、学位等值、国际合作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国际间教育资源的互补及援助等渠道,试验区高校视野可以直接跟踪国际前沿领域,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物质成本快速提升办学实力,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学生的竞争力和学校的科研实力。因此,国际化是毕节试验区高校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较高的成本收益比。
三、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国际化现状
毕节试验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目前,试验区共有两所高等院校:毕节学院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尽管毕节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38年,但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发轫于20世纪80年初,以1981年7月教育部下文批准正式建立毕节师范专科学校为标识,从此毕节试验区拥有自己的高校,并开始了在欠发达地区发展高等教育的探索之路。1988年,在贵州省委书记同志的倡导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为毕节试验区的全方位的发展带来了极其难得的历史机遇。进入21世纪后,毕节试验区的决策者把握中国高等教育升级调整的机会,充分利用毕节试验区的政治及其他资源,成功合并毕节师专和毕节教育学院并整合两校的办学资源,组建毕节学院,至此新组建的毕节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高校。由此,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新时期的快车道。
为了更好地适应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2008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毕节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被整体剥离组建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至此,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两校格局基本形成。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滞后决定了其国际化水平和程度都处于较低的阶段。从其国际化的纵向来看,试验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起步于上个世纪中后期。1987年9月在国家外专局、省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和引导下,原毕节师范专科学校开始聘请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VoluntaryServiceOverseas,简称VSO)志愿者担任教职,开启了毕节高等教育引进海外智力、促进发展的先河。进入21世纪后,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首先在海外智力资源的引进规模上有所增大。2006年下半年,毕节学院引入美中友好志愿者项目(TheChina-USFriendshipVolun-teers),该组织定期向毕节学院派遣志愿者教师从事英语语言教学,每年志愿者数量稳定在2名,同一时期,毕节学院的外籍教师数量曾达到3人。但是,这样境况并没有维持太久,随着VSO从中国大陆的整体撤离,毕节学院的外籍教师数量由此降低为2人。可喜的是,2012年,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也成为美中友好志愿者项目院校,聘请该组织的1名志愿者校任教。20世纪80年代,毕节试验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基本上还是简单地等同于聘请外籍教师,这一局面在进入21世纪才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近年来,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多元的良好发展势头。进入新世纪后,毕节学院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逐步走出国门,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匈牙利、古巴等国家和地区从事短期或长期的学习培训、参观考察和学术交流。国际化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在国际校际合作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04年,在贵州省教育厅和毕节市教育局的支持下,毕节学院成功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同年起联合举办年度性的毕节中学英语教师暑期学校(SummerInstitute),到2012暑假共培训英语教师400多名。聘请外籍教师任教和联合举办中小学英语暑期学校为毕节地区培养了数量可观的英语人才和中小学英语师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证明了在毕节这样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和收益。
近年来,毕节学院加快了国际化进程,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匈牙利等国家的相关高校和机构签订了校际合作框架协议,特别是在2012年的第五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经过充分的交流,毕节学院与6所国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为进一步的合作奠定了框架性基础,成为此次活动上签约最多的中方高校之一。
通过纵向比较,我们注意到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经历了从无到有,国际化内容和形式从单一到多元,国际化成效日益明显的整体发展脉络,但横向的比较却反映出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滞后。作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毕节学院和国内重点大学在国际化方面的差异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毕节学院和国内新建本科院校,特别是省内的同类地方院校相比较的话,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差距是明显的。例如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学院等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国际化进程起点与毕节学院大致相同,但他们在国际化的内容和实践方面领先毕节学院很多。黔南师院早在20世纪90年初就开始招收留学生,留学生规模曾一度近20人;凯里学院近年来招收留学生的规模虽然很小,但维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类似的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招收留学生方面也突飞猛进,2012年在校留学生达159人。整体上看,贵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与国内其他省市的差距明显,而从贵州省内高校的国际化进程来看,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水平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也存在差距拉大的趋势。
四、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展缓慢的原因很多,除了诸如经验缺失、地理区位不明显、学科特色不强、国际化观念淡泊、国际化家底薄、管理团队开拓不力等问题外,还受到以下不利因素的制约。首先,学校管理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理解比较狭隘,甚至误解。在全球化时代,高等学校国际交流工作已涵盖引进管理优秀外国智力资源、留学生教育、教师出国访问与研修、参加或承办国际会议、中外合作办学、合作研究等方面,如果仍然将国际交流与合作界定在外教引进和管理以及迎来送往的接待性事务工作,必将阻碍学校国际化发展进程。
其次,高等教育国际化管理工作体制滞后。毕节试验区的高校长期以来一直沿用旧体制下的管理模式,统一由校级管理部门包揽,没有院系及教职部工广泛积极参与,管理团队和广大师生的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当然这里有一定的客观原因。近年来,毕节学院在争取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出国留学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后,在校内进行报考或外派动员时,师生反映冷谈,部分二级学院甚至出现不同意本部门职工申报,或申报后不同意放人等情况。事实上,院系是校内教学科研的一线,是开展国际交流工作的主体。脱离了院系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国际交流工作就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也无法促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第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高等学校国际交流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一支踏实肯干、业务精通、视野宽广、持久稳定的高素质队伍。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加强的背景下,毕节试验区相关高校的涉外专业人才显得严重不足,有的院校甚至没有独立涉外职能机构,有的虽然设立了独立机构,但是人员偏少,专业性不强,不能创造性地有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
第四,学生缺乏全球视野,也缺乏国际化的自信。毕节试验区几所高校生源质量整体而言不是很理想,学生受制于经济、家庭和周边大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对当今教育发展国际化的态势不了解,基本上没有国际化的意识。即使少部分学生意识到国际化的重要,也因为缺乏自信而主动放弃了参与国际化的机会,觉得出国留学、交流等是极其遥远的事儿。
第五,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际化方面的投入不足,国际化的基础设施亟需改善。做任何事都需要原始的投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由于毕节试验区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尽管政府已经尽可能地加大对区内高等教育的投入,但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高校国际化支持经费,仅个别高校近年来自筹少量资本进行投入,国际化所需的经费来源单一,总量狭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进程。另外,毕节试验区的两所主要高校均处于大规模的软件建设阶段,国际化所需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设施欠缺严重。
五、结语
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3-0089-05
在大众化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被时代赋予了鲜明的地理印记或符号,“时空域”螺旋式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呈现趋同性与差异性、同质化与特色化并存的格局。当代高等教育解读离不开必要的地理语境,高等教育维系离不开特定的地理场域,高等教育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地理协同。源于高等教育学科与地理学科新近发展、变轨而形成的富含吸引因子的重要交集,高等教育地理学遂成为当代新兴交叉学科。
一、高等教育地理学的学科溯源
高等教育地理学具有方法论渊源和本体论渊源。前者由地理学科提供研究框架与逻辑进路,以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为视角,持续审视高等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后者则基于高等教育现象与规律,以高等教育学科为核心理论体系。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其理论基础与教育学具有较强的拟然性,与教育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存在较高的牵连度,诸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都可以进一步演绎为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社会学等。如果分支学科已经比较成熟,就能够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踩在巨人肩膀上”的研究捷径。但是,相对于其他高等教育分支学科,教育地理学却是一门新兴学科(更准确地说,目前还处于“研究领域”阶段,还未真正上升到“学科”层面),高等教育地理学科不具备上述捷径效应,其研究与建构更加具有探索性与挑战性。
近年来,中国学者开始运用地理分支学科理论研究高等教育活动。以经济地理学为视角,许长青认为,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的研究横跨经济学、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经济学等专门领域,具有其独特的主体论价值和认识论价值。[1]以历史地理学为视角,许甜基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脉络,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初始阶段地域分布的阶段性变迁特征,探索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2]以人口地理学为视角,傅凰等从人口结构对高等教育规模、经费、师资和质量的影响以及人口结构对高等教育地区(布局)结构的影响两方面探讨了人口结构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认为高等教育要受人口结构状况的制约,并对人口结构的变动起作用。[3]另外,陈亚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生源进行了分析。[4]李泓泽等通过对2008年全国各地区高校招生规模、效率的综合评估,发现中国高校招生规模总量、增长率和综合效率均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5]
国外学者同样十分关注高校发展与地理因素的互动关系。在高校定位方面,有学者在研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卑诗省)高等教育体系地理分布的经济与社会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地理空间不平衡与高校机构类型分布之间具有相关性,高校应当呈现多样性,盲目升格将产生负面影响。[6]在高校招生方面,有学者围绕高等教育入学的地理学问题,对于区域人口统计特征、社会空间分化、量具选择、扩大入学比例、符合时代与利益相关者的政策等进行探讨,希冀探索一个能够反映多元社会、空间和时间特征的高等教育入学新模式。[7]在高校制度方面,有学者探讨了确立高等教育政策地理学的重要意义,试图揭示高校与其所在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关联性。[8]在高校教育方面,有学者考察美国高等教育多样性与地理多样性的关系,并对少数族裔和女性由于地区和背景差异而导致学习差异问题进行了研究。[9]有学者进一步认为高校和课堂是人文地理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与社会发展基础彼此交织、联系,应当促进高校地理教育学和批判地理学(critical geography)的有机结合。[10]在高校经济互动方面,有学者研究了高等教育在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创新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11];还有学者对特定区域的若干高校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2]
就学科建设而言,高等教育地理学尚处于萌芽阶段。据中国知网、Google Scholar检索结果发现,国内外均未出版高等教育地理学研究专著,也没有发表专门针对高等教育地理学的研究论文,目前还没有出现全面系统阐述高等教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许多领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内外机构、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视角对高等教育的地理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研究成果,为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高等教育地理学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高等教育地理学的价值分析
所谓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在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中所产生的效应,既包括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也包括主体对客体的效应。[13]同样,高等教育地理学的价值体现在人―地、高教―区域、理论―实践等对应要素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呈现多元化、交融性和持续性特征。
一方面,高等教育地理学基于人―地的本质关系,反映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而高等教育则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与阶梯。虽然远程教育技术方兴未艾,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风靡全球,但是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高校是知识分子、高端人才的富集地,也是莘莘学子慕名求学的核心场所,承担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对于地理因素(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很强的依附性。同时,高校之“人”对“地”具有明显的反向价值,地理因子完全浸润在高等教育的浓郁氛围中。不仅“地”之物理状态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趋势而发生显著变化,而且“地”之民主、文明、教化程度也将日益提升。因此,高等教育地理学成为人―地互动关系研究的独特领域,具有独立的学科价值。
恩格斯指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18]高等教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的独立性也同样具有类似的重要性,因为这决定了该学科的独立品质。同时,综合性与倾向性是交叉学科性质的又一特征。具体来说,高等教育地理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属性,但倾向于社会科学;具有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属性,但倾向于应用科学;具有硬科学与软科学属性,但倾向于软科学;具有传统学科与交叉学科属性,但倾向于交叉学科。可见,交叉学科的学科性质不能认为是对所谓上位学科的学科性质的简单继承甚至混同,这将违背交叉学科的生长规律,扼杀交叉学科的生长空间。当前将交叉学科强行纳入某一学科(例如僵化地将教育经济学纳入教育学科,或者纳入经济学科,试图成为某一学科的子学科)的做法值得商榷。
由于高等教育地理学发轫于实践领域,是对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失衡、定位失真、管理失范等诸多问题的现实回应,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同时,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理论体系的创建也是该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高等教育地理学建设兼具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的双重任务。另外,如果从研究视角来看,可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从地理学的层面研究高等教育问题,二是从高等教育的视角研究地理学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上述两个研究方向甚至可以视为“高等教育地理学”与“地理高等教育学”的逻辑分野。“从实际的角度看,任何现实的问题都是综合的,它们并不完全尊重学科的分类。如果将一个现实的综合性的问题削足适履地放在某一个专门性的学科中进行研究和分析,或者过分强调某一学科的专门性,可能会出现认识上的片面性与失误。”[19]高等教育地理学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决定了其学科性质具有多科性、开放性、复杂性、系统性等特征,因此,需要在理论凝练与具体实践中予以全面把握。
篇9
关键词:构建;高等教育质量;校友;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评价高校研究生的教育满意度对建设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体系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校友进行教育满意度的调研,可以反馈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高校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内因、外因和对大学文化的认同度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系列评价指标等。
本研究的设计从T大学校友的教育满意度出发,通过教育满意度调查,获得校友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反馈。通过将一系列指标与教育满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获得这些指标对教育满意度的贡献度。将影响教育满意度和有显著性统计意义的指标作为构建校友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
二、本研究T大学校友样本简介
本调查通过在2008年校庆期间组织50名学生志愿者,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420份,有效问卷409份,问卷有效率为97.3%。调查对象为T大学硕士毕业的研究生。
在此次T大学校友问卷调研中,有39.8%的校友对T大学提供的教育非常满意,有55%的校友对T大学提供的教育满意,共计有94.8%的校友对T大学提供的教育满意。有4.6%的校友认为一般,有0.6%的校友不满意。
三、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校友评价研究
(一)研究生教育满意度与校友个体因素、事业发展水平相关研究
将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体因素和事业发展水平两个大类,个体因素包括性别、入学年;事业发展水平包括学术职称、行政级别和公司职务三个因素。
通过把教育满意度分为四个等级,将这一变量与个体因素和事业发展水平两个类别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获得每个变量与教育满意度的相关系数。
研究表明,性别因素、本科入学年都与教育满意度无显著相关,校友中男性校友和女性校友的教育满意度无显著区别,入学年早与入学年晚的校友教育满意度无显著区别。学术职称和行政级别与教育满意度显著相关,表明职称越高,对教育满意度越高;行政级别越高,对教育满意度越高。在公司的职务与教育满意度的关系相关性不显著。
(二)教育满意度与校友对大学文化的认同相关研究
大学文化对校友的影响非常大,教育满意度与大学文化的认同具有相关性。将T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认同度与教育满意度做相关分析,发现对校训越认同,其对教育越满意。将T大学校风“行胜于言”的认同度与教育满意度做相关分析,发现对校风越认同,其对教育越满意。将T大学学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认同度与教育满意度做相关分析,发现对T大学学风越认同,其对教育越满意。将T大学体育理念“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认同度与教育满意度做相关分析,发现对体育理念越认同,其对教育越满意。
(三)教育满意度与校友人才培养评价相关研究
一个学生在大学的表现有许多评价指标,如学习成绩的好坏、道德水平的高低、参加社会工作、参与文体活动等。将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分为学习成绩、科研活动、学生工作、就业实习、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德育评价、毕业分配(就业)这九个方面。由T大学校友为这九个评价指标打分,根据校友反馈,探究指标的重要性,同时研究教育满意度与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根据研究生校友教育满意度与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大小排序,可见教育满意度与大学人才培养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学习成绩相关系数最高,为0.162,这意味着认为学习成绩指标越重要的校友,教育满意度越高。其次是德育评价,为0.148,这意味着认为德育评价越重要的,教育满意度越高。根据相关系数排序,分别是:学习成绩、德育评价、科研活动、就业实习、社会实践、学生工作、毕业分配、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相关系数不显著。通过教育满意度与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排序,发现人才培养指标对教育满意度影响的程度,从而对大学人才培养起导向性作用。
四、结语
(一)重视人才培养评价指标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
94.8%的T大学校友对教育满意。越是在社会上发展成功的校友对教育越满意。在人才培养评价指标方面,依次对学习成绩、德育评价、科研活动、就业实习、社会实践、学生工作、毕业分配、文体活动的重要性越看重,对学校的教育满意度就越高。
(二)重视大学文化对教育满意度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对大学文化越认同,其教育满意度越高。大学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产生的影响对校友的一生意义深远。一所好的大学应该学会运用大学文化来对学生产生精神的鼓励和事业的促进。运用好大学文化的教育功能,对大学校友的教育满意度有积极的意义。
(三)重视校友对高校教育的反馈
校友的反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的校友评价体系,可以客观地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建立校友的高等教育反馈系统,可以获得对学校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反馈,对高校的高等教育发展起指导作用。
(四)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的校友评价体系
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的校友评价体系,目的是为了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对高校管理、教学、德育、就业、实习、校园文化等各方面起促进和提高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可以成为学校进行教育评价、教学改革的依据。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可以形成对高等教育评价的长效机制,促进和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沈玉顺.建立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系统[J].江苏高教,1996,(2).
篇10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同时,《纲要》指出: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等院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这充分说明高等院校在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才资源强国建设中,在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世纪以来,高等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许多突出成绩和宝贵经验,其优秀成果的转化应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在新形势新要求下,高等院校如何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 高等院校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等院校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高等院校产学研紧密集合,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服务党和政府决策做出了重要贡献。
1. 推进产学研合作,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进入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新阶段,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对高等院校赋予了新的重要使命。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等院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为主向内涵式发展为主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这将带动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提升,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2. 推进产学研合作,符合高等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纲要》指出:高等院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近年来,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贡献力度不断加大。高等院校已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奖三大奖项获奖者中有一半出自高等院校。2004年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均为高等院校所摘取,填补了该奖项六年的空白。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高等院校囊括了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全部三项一等奖。2008年两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部产生自高等院校。2010年国家科技技术奖中,高等院校获得各类奖项超过70%。
3. 推进产学研合作,符合国际学术影响力扩大的需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正在挑战美国、西欧和日本在科研领域的优势地位。一些新兴国家在全球科研产出中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尤其是我国的科研论文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虽其引用率与数量增长尚不同步,但有明显进步。据报告显示,在科研论文数量上,我国所占比重从4.4%上升到10.2%,超过英国等传统科研强国。在可反映科研论文质量的引用率上,我国也有进步,占全球科研论文引用率的比重从十位以外上升到第七位。另外,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增强,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科研论文占总体的比例从25%上升到35%,且这类论文引用率更高,影响力更大。
二、 高等院校推进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