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

篇1

[关键词] 科学人才观 高等教育 新理念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科学研究,一方面需要靠培养的人才来完整,另一方面科学研究过程也是特殊的培养人才的过程;服务社会,一方面社会建设需要各类人才,另一方面各类人才的科研成果也可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因此,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战略,必须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同志关于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树立科学人才观的指示,不仅是对过去人才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因此对以培养人才为其核心功能的高等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必须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确立高等教育的新理念。

一、终身教育新理念

科学人才观中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突出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解决了对人才地位和作用的理论认识问题,这一观念要求整个社会应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也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渠道,高等教育如何适应“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的要求,关键是要确立终身教育的新理念: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初等教育后的所有后续教育任务。传统高等教育确定的是阶段教育的理念,它指向的仅是人一生的特定阶段――初等教育结束后的提高教育阶段:从年龄上看,大致是十八岁至三十岁之间;从层次上划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阶段教育理念的一个前提假设是:人们在“学成毕业”之后,就总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显然,这个前提假设是不成立的,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每个“学成毕业”的人在工作中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解决新问题?从个人来说,应是重新学习;从人才学的角度来看,是要进行人才资源再开发。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将阶段教育理念转变为终身教育的新理念,使人们一辈子都是人才。

二、大众教育新理念

科学人才观中的“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揭示了成才对每个人的平等性,解决了对人才成才途径的理论认识问题,这一观念要求整个社会应把每个人都当作人才资源来开发,只有这样,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足够的人才保障。

为适应“把每个人都当作人才资源来开发”的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应当确立大众教育的新理念: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传统高等教育确立的是精英教育理念,它指向的仅是人民群众中的很小一部分――通过高考被录取的高中毕业生。精英教育理念认为,只有考上大学的人才会成为人才。这是偏面的。精英教育理念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大量需求的要求,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应遵循“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将精英教育理念转变为大众教育的新理念,立足于为每个人提供高等教育服务,帮助每个人成为人才。

三、 人本教育新理念

科学人才观中的“以人为本的观念”阐述了人才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性,解决了对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理论认识问题,这一观念要求整个社会高度重视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快速前进。

为保证人才在“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及鼓励、支持、帮助人才干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充分发挥作用,高等教育应当确立人本教育的新理念:尊重每个人的受教育的权利;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的人格;在张扬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的基础上重视共性教育。传统高等教育确立的是知本教育(知本――以知识传授为根本)的理念,它指向的是知识以及知识内容的传授。知本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教学任务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知本教育理念既忽视受教育者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动活泼的人,更漠视不同的受教育者所具有的不同个性,这与社会发展的主旨――人的全面发展是格格格不入的。高等教育应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鼓励并帮助受教育者发展个性,并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四、 素质教育新理念

科学人才观中“人才概念”是以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作为人才的根本衡量标准;而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以及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为人才的两个基本判断标准。一个人若已经为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就是“显人才”;若还未为社会作出贡献,但满足两个基本的判断标准,那么他就是“潜人才”。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主动抓住为社会建功立业的机会,“潜人才”就可能转化为“显人才”。

篇2

关键词: 科研 高等教育 质量建设

目前,在世界上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处于首位,教育目的也由精英式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现代社会已进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不断变迁和科学的迅猛发展,促使大学的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切都会给大学的教学带来新的课题[1]。教师要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使学生既可以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又可以追踪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从而培养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积极性。这种发展形势,要求大学老师通过开展科学研究,追踪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正如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所说:“在大学,最明显的需要是停止对固定知识的强调,转而培养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这一转变的基础就是通过科学研究的开展,提供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现实需求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并轨”、“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数量急剧增多,办学模式呈多样性发展,新的专业学科体系不断拓展完善[3]。高等教育的扩招圆了许多人的“大学梦”,使其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让更多的人经过大学学术和文化氛围的熏陶而成为思想解放者和才艺精湛者。然而,扩招带来的不利问题逐渐凸显。大学学生以单身子女居多,从小到大承受的压力很少。新生入学后尽管有大量专业的心理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但是每年大学生自杀人数仍然高居不下。大学也已不再是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大学毕业时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的能力往往不强。另外,非名牌大学的学生和比较冷门专业的学生,往往会因为看不到未来发展的前景,丧失学习动力。如何提高他们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感,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扩大招生规模,提高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毛入学率,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然而更重要的是,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过程,应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如果以牺牲教学、教育质量为代价,把高等教育降低到应有水平以下,则绝不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而是高等教育的“低级化”,会使高等教育大众化黯然失色。

2.科学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高等院校有两个基本任务,即育人和治学。这两个任务决定了高校既要作为教育机构,又要成为学术机构。教学活动,主要同育人有关,它决定了现有的知识体系能否得到很好的传承,这也是高校办学的首要任务,是工作的主旋律。而科学研究,主要与治学有关。科研的开展,可以实现知识的升华和进一步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文化才能不是一潭死水,社会的发展才有不竭动力。要发挥好高校的功能,科研与教学必须密切相连,不可相互脱离。

高等学校之所以称为“高等”,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在于其固有特性是学术,是治学,是做大学问,是研究高级文化,是营造有关学科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实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科研对大学的意义主要有四个:①科研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法;②科研是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在造就学校水平较高且具有“综合能力”的教师队伍方面,科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途径。究其原因,是由于科学研究使他们的知识得到不断更新和各种能力得到提高;③科研是高等学校发展和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办法;④科研是学科、学位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如果说教学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科研则是一所大学的强校之本。不管哪种类型的高校,科研对一所大学的意义和深远价值决不可忽视,只有发挥好科研的作用,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2]。

科研—教学—再科研—再教学的关系链,构成了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矛盾统一体,教学带动科研,科研反扑教学。科研过程中教师实现自我知识的更新,教师只有掌握了广博知识,熟练的教技,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授教自如,游刃有余。反过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所需自我学习,自我深造,将所学的新知识、所研究的新成果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科学工作在高校质量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比较活跃的群体,接触面较广,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及欲望强烈,而且目前整个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多样化的信息及传播技术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日益丰富。如果单纯进行知识书本的讲述,则无法满足学生的对未知知识的追求,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学生,研究和发展教学方法。为此,高校教师通过科技的开展不断提高自己,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同时,科研的开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4]。

高等学校,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学校理应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及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高等学校可以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以更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4.如何发挥科研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过程的作用

大众化教育虽然可以逐步扩大招生规模,但不能降低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如果以牺牲教学、教育质量为代价,把高等教育降低到应有水平以下,则会使高等教育大众化黯然失色。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须端正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坚持质量为本。

科研包括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自然科学可以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自然科学是人类科学研究成果的积累,是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归纳,可以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起到领头作用。人文学科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学科,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单靠自然科学的创新,很难真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就不可能给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通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协调发展,就可以更好地发挥科学研究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中的作用。

为了发挥科研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如下途径[4]-[5]:

(1)加大投入,优化科研的环境。

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但是有时很多硬件跟不上,阻碍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发展。国家应尽量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是提高教学和科研的条件。各级政府应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位置,继续增加对公立学校的财政投入,切实保证教育和科研经费与在校学生数同步增长。同时,要大力倡导社会捐助,推动国内外企业和个人向高校捐献资金,支持学校建设。

(2)加强产学研合作。

高等教育质量的建设,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只有看到科研成果的应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服务社会。

(3)人文科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5.结语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大学制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科学研究为载体,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李均.高等教育研究60年:后来居上异军突起[J].中国高等教育,2009:15-19.

[2]蔡克勇.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7-12.

[3]赵炬明.超越评估(下)——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之设想[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0-58.

篇3

关键词:民族院校;教学团队;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181-02

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1年颁布实施《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团队建设是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建立教学团队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队伍的老中青结合,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任。教学团队建设是民族院校教学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提升学校师资整体水平的有效载体,在民族院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加强民族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对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背景

民族院校办学历史短,任务重,发展速度快,经历由最初的政工型培训班到正规大学,再到现代化综合性民族大学的发展过程。民族院校承担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这是其他高校无法替代的重要任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师资力量与师资水平,但对民族院校整体而言,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科带头人数量较少,青年教师居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也亟须提高。民族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与其他高校相比,不但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带头人严重不足、合作意识不强等共性问题,还存在教师观念更新滞后、地域局限性、特色不鲜明、各民族语言交流障碍、团队成员年轻化等影响因素,这些问题及因素严重制约民族院校师资力量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结合民族院校人才培养、师资力量与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探讨如何加强民族院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非常有必要。

二、加强民族院校教学团队内涵建设的思考

(一)树立相互协作的观念,建立长期建设与发展的信念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融合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合作才能攻克。一个教学团队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是团队中各个成员长期协作、共同建设的过程。因此,改变教师“单枪匹马”奋战的局面,团队成员要树立相互协作的观念,围绕确定的目标组建教学团队。一个团队的组建既要考虑成员构成,又要注重长远发展。民族院校教学团队的构成应以教授为团队带头人,注重老中青年教师组合、民族语言、民族学科、及现代科技融入等,促进团队特色发展。同时,教学团队建设是一个长期合作、长期发展的过程,所有团队成员应树立长期建设与发展的信念,为实现不同时期的目标开展长期合作,共同发挥“1+1>2”的作用。

(二)基于目标管理的制度,组建教学团队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他认为“先有目标才能确定工作”。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将目标管理制度引入民族院校教学团队建设,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一个教学团队的建设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之后才能确定团队成员工作。通过目标管理,可以对教学团队中的成员进行管理。教学团队应将教学任务转化为确定的目标,并对目标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个人的分目标。整个团队应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成员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这不仅可以完成教学团队建设的使命或任务,也可激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多出成果。

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民族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修订专业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将这些基本任务转化为教学团队建设的确定目标,同时把团队目标分解成团队成员的个人目标,对个人目标的完成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努力,共同完成团队的整体目标。

(三)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教师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民族院校作为培养民族地区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学团队建设负责人应紧密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符合团队实际情况的建设目标,对团队建设与发展全过程采取监控措施,将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团队中,各教师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提升教育能力与教学技能,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团队应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建设项目,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整合教学内容,大胆尝试、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实践中收集一线教育教学资料,总结教育教学成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最终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以民族语言和地域特点为特色,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民族院校形成以民族语言教学为特色,工、文、艺、理、管、经、法、史、农、医、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学术积淀深厚,地域特色鲜明。因此,各民族院校应紧密围绕办学特色,充分利用民族语言和地域特点,把团队建成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团队。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教学团队、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内蒙古民族大学世界史教学团队、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教学团队、民族学院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团队等,都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充分体现出民族院校的办学特色与团队特色。

(五)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为抓手,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为抓手,围绕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热点与难点问题,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精品课程、规划教材、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项目,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发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教学改革的重点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团队合作为凝聚力攻克教育教学改革难题,进而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国家级教学团队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现有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国家民委教改项目4项,校级教改项目4项,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9门。同时,重视教材建设,在2009―2011年间,出版教材5部,即《蒙古民间文学理论》、《蒙古族文化学概论》、《文学理论》、《蒙古文写作》、《修辞学》等,为课程教学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

(六)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加强跨学科教学团队建设

MOOC、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各类网络课程大规模上线,这些网络课程离不开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强大的教学团队。每门网络课程由一个分工明确的团队创造,一门课程团队由主讲教师、助教、技术支持者(如帮助制作视频的技术人员)、教学设计专家等构成。借鉴网络课程教学团队的跨学科、跨地域、目标清晰、分工明确的特点,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结合民族院校的办学特色,建设具有跨学科、跨地域的民族特色教学团队,是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和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在爱课程网站上线的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民族院校共有17门课程,其中中央民族大学9门,西北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各2门,中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各1门。民族院校以民族信息技术为平台,以教授为带头人,以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视频公开课程为目标,组建以各民族文化教师为主讲教师及具有理学、工学、文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背景的教学团队,以促进各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

三、结语

民族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尊重其自身的特殊性。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根据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办学特色,明确团队建设目标,从团队内涵建设下功夫,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极其建设策略探讨―西北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3):75-77.

[2]张学洪.基于精品课程的地方高校特色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2,(08):31-33.

篇4

自从2014年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以来,教育部加紧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部署。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已进入关键和实质性阶段。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为转型的行为主体,高等院校必须在认识上清醒,方向上明确,以实现行动上的自觉。为此,认识和把握转型的过程与目标、转型与守型以及转型与被转型三个方面的关系,对实现这一战略性调整意义重大。

新建本科院校从升本以来所做的工作,实质就是一个主题——转型:专科向本科转型,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转型。围绕转型,在办学定位、学科与专业、培育理念与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产学研结合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十分有益的橡索,形成了一些共性认识,也基本找到了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基本构架。

国务院明确提出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目标,应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转型,就再一次成为发展的主题。地方本科院校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就有不断完善本科教育和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迈进的双重任务。

转型也变成两个目标和两个过程的双重叠加,第一是建立合格的本科院校及其过程,第二是建立应用技术型大学及其过程。尽管有人把第一个目标和过程叫做地方本科院校的第一次转型,把第二个目标和过程叫做地方本科院校的第二次转型。但对各高校而言,不管这两次转型是怎样前后相继或直接重复,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要求,使这两次转型已经融为一体,地方性院校的基本任务就是如何建立本科层次上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这是转型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篇5

 

关键词:普通高校 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人才培养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学管理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学管理的创新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建立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先进教学管理制度,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迫切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摒弃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传统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和实践活动提供更多、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就目前情况看,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扩招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高校连续几年的扩大招生,高校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矛盾是质的发展跟不上量的扩张,致使本科教学管理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管理手段上都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表现为: 

1.教学管理观念落后 

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近年来在教学改革中一直强调的问题。但是,在短时期内扭转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是不现实的。长期以来,高校在本科教学管理上,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一直比较注重统一,而不是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显然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在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过于追求学科或专业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倾向,此种倾向不仅会导致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陈旧,同时不利于学生尽快地接触到科学前沿,结果导致既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新的理论内容却又未能得到充分的阐述。上述问题,应当说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有关。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与更新依然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2.教学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不明确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这个新形势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对高校教学管理的目的,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许多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还停留在过去的思想上,对高校教学管理的目的、任务没有深刻的理解,这将影响和制约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因此,要想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和成效,必须充分了解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并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目的与基本方法有深刻理解,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与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级人才,教学管理必须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进行。符合客观教学规律的高效管理,围绕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科学制定教学规章制度,加强各项教学工作规范建设,使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相当一部分教学管理干部,特别是基层教学单位专职教学管理者只是起到一个执行、传达、归纳、整理的作用。其实,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教书是育人,管理同样也是育人。 

3.教学管理中重教轻学 

随着高校的扩招,为了满足改善办学条件的需要和扩大办学规模的需求,各高校也努力多方筹措经费投入基础建设和教学硬件设备的建设,积极增添实验设备、网络系统、图书资料等。但多数学校只注重了数量上的增加,而用于质量方面的经费投入有限,其具体表现在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机会少。另外,许多学校尚未建立网络化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因而不能及时掌握教学各环节所提供的实时信息。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只重视对“教”的管理,主要表现在:强调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能够经常性组织教师去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并鼓励教师搞科研;然而,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上则一直比较注重统一,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教”的主导作用,忽视作为主体的“学”的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造成学生长期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从而直接削弱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很多学校忽略对“学”的管理。在大学里,学生迟到、缺课、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低,没有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不能正确的约束自己

[1] [2] [3] 

。这些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针对上述种种问题,以提高教学管理为根本宗旨,笔者建议如下: 

.更新教学管理观念 

高校领导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直接因素,也是教学管理体系高效运转的基础。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具备责任感、紧迫感,不断进行研究,提高对教学质量保障理论的认识,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应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逐步提高对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认识。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需要把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上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把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改进教学管理的方法,明确目的 

高校教学管理包含的内容多,涉及面广,责任重大。为了保证高校教学管理系统能科学、有序、规范、高效地运行,制定和改善教学管理制度应遵循规范性与科学性、系统性与一致性、可行性与可测性以及可持续性与创造性等原则。其中包括完善的激励机制与执行机制、教学信息监测与反馈制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教学管理环节与过程控制系统等。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学校教学管理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才能树立高质量服务意识,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资源进行积极地和优化和整合。所以,首先应经常性对其进行业务培训,定期开展教学管理的交流活动,研讨教学管理改革趋势,不失时机地开展教学改革;其次,应通过适当的竞争。激发教学管理工作的活力。要健全竞争上岗机制,为教学管理人员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舞台和发展机会,通过竞争体现优胜劣汰,提高整体素质;另外,建立一个符合校情的完善的现代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可使学校管理层利用该系统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处理,使统计、评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可以辅助决策。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提倡教学并重 

目前高等教育模式多限于传授学科、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的教育模式远不能适应新世纪高科技、多元文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更多的关注其社会性、先进性、发展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并以此为指导,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教学改革中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改革不是简单追求形式、手段的翻新,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个性和主体作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制,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建立一种开放的灵活的教育教学体系,保护和发展学生差异和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和优势培养和养成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开拓创新精神、自主学习、实践、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另外,教学管理部门必须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必要让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参与教改方案的修订,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只有创新观念,才能跨越教学管理创新上的障碍,突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形成教学思想活跃、教学对象主动、管理方式灵活的新的教学管理机制。 

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教学管理能建立新的管理平台,为各种时空、不同模式教学量化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的网络化、全球化,必然引起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和课程内容的更新,从而影响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的过程,对学科知识结构以及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必须紧跟现代化进程,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撑环境。 

篇6

关键词 多媒体;案例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7-0085-03

Case Teaching Method an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Raising under Conditions of Multimedia//Liu Lina

Abstract The raising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s the work which the current university in urgent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has the unique superiority in the practical ability raise aspect, so the paper plans to propose that with the aid of multimedia enhance the case teaching effect, stimulates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in learning, to realize the goal of sharpening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by using the case teaching.

Key words multi-media; case teaching; practical ability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China 256603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类正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简单的知识传授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践能力培养成为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一直以来,有很多观点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功能是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通过考察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型可以发现,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动机和实践能力发展为标准进行划分,课堂教学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另一类是更为关注学生实践动机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前一类以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采用的讲授法为代表,而后一类以许多发达国家极为推崇的案例教学为主要代表。这是造成国外大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普遍高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

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已经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明确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这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案例教学,强调参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使毕业生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其顺利就业增加资本。

1 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

案例教学初创于哈佛商学院,20世纪70年代被运用于教育学界。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对一个具体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在许多学校,这种模式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案例教学将教学中真实教学情境和冲突问题展现给学生,使他们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会联系教学实际思考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多维度的概念,从内容上可以把它分为一般性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一般性实践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及表达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在专业领域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做出新的选择的能力[2]。

1.1 案例教学法培养大学生一般性实践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机会并不多。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讨论,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思维撞击,提供和共享他人的资源,最后每个小组要形成一致意见。这一过程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生在准备进行案例讨论时,要撰写发言提纲;案例讨论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文字表达、概括能力也得到提高;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发表观点和见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同时培养了学生聆听、劝说等技巧。可见与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相比,案例教学是最经济的一种“社会实践”手段,具有较高的绩效。而且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发现,很多学者也研究得出案例教学法具有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教学价值。

1.2 案例教学法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篇7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内部

后勤工作是高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体现,作为一项基础性的保障性工作为高校顺利开展各项业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在维护和保障全校师生利益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不断升级,高校办学的全面升级对后勤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卓多问题和不足之处。现阶段高校后勤工作需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不断优化和深化服务水平,为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新发展创造新机遇。

一、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后勤工作的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开展工作,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才能更加有效的完成教学计划和大纲中规定的各项任务。同时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也是确保高效后勤工作完成既定目标的一项重要保障。这为我们的教学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他们能够实现教学管理中各项环节的顺利衔接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科研、教学等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坚实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高校在后勤保障这方面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种教学要求不断得到满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逐步提升的显示需求,这两方面也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和机遇,同时这些经验和方面也为高校的办学质量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后勤保障能力与社会正常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前我国高校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各种教学设施和设备,训练场地,校企合作机制等等都需要后勤保障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而且这些设备设施还需要随着教育和教学的发展,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而不断的升级。但是,这种更新的速度和力度还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同时也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

二、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后勤服务质量

高校后勤工作是一项独立的保障系统,他需要一支独立的师资力量给予支撑,因此认知人员的素质也是影响这项工作能否取得顺利进展的基本保障,而且这些也为我们在新时期教育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工作人员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其中任何一项工作都能为教育的发展创造重要的条件。业务素质设计后勤保障的基本理论,后勤工作与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处理,任职人员的业务素质虽然在长期以来的探索中有搜提升,但是总体来看还是不能满足后勤工作的基本需求,而且这是我们在这项工作中完成的基本任务,这为我们的教学开展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后勤队伍人员业务素质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现有人员的理论水平不能满足正常的需求,二是总体出现人才匮乏的现象。为此在今后的高校后勤工作中我们应当尽量在满足学校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完成学生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各项指标任务,也为他们在新时期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另外,道德素质也是后勤人员的一项基本素质,职业道德是任何时候任何人员都应当坚持和保持的一项基本素养。后勤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为整体和大局的发展服务,因此服务意识应当是完成和促进这项工作发展的基本任务和目标,而且这也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机遇,同时这也成为影响和导致各项工作提升的基本需求。提升后勤人员的基本服务意识是保证这些工作能够正常取得成效,保障高校教学管理和各项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服务是后勤工作的根本,牢固树立服务观念,是后勤人员队伍建设应当给予的基本素质提升要求。高校后勤工作从事的虽是闲杂小事,但是每一项事务又无不关系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对校园环境存在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这些管理工作和事务又是高校够勤管理水平的基本体现,为此我们应当在这样的基础上为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之成为影响和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需求,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机遇和条件,在学生和管理工作的保障下,高校台各项教学工作才能按照正常的秩序和基本的步骤开展。

三、构建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

高校后勤工作的功能之一包含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包括外部人际关系和内部人际关系,所谓外部人际关系就是后勤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例如后勤工作与科研部门之间的关系,后勤部门与教学单位之间的关系等等,处理好这一方面的人际关系既是后勤工作的职能之一,也是后勤工作顺畅衔接的必要之举。所谓内部人际关系就是后勤部门内部人员和科室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的构建也对整体工作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在确保后勤管理和职能部门能够在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内部人际关系主要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定期组织和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各部门和科室之间应当就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经常交流学习,互通有无优势互补,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做到互相配合顺畅衔接。二是要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后勤部门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无法割裂,为此我们应当在这样的基础上保障高校教学设施和设备能够体现学生的基本需求,同时也为学生的发展创造重要的条件和机遇使之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一些必要的保障。三是要丰富后勤人员的精神生活,适当开展和组织群体娱乐活动,这对打造团队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事实上这些方面的基本要求已经成为影响和提升高校队伍建设的基本保障,这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机遇,同时也使得学生和人员队伍的发展成为影响和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通过提升后勤人员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为高校各项业务的开展创造重要条件和基本保障。

作者:郑晓丹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后勤处

参考文献:

[1]吴跃.计算机在院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地质职工教育.2014(01).

篇8

1 问题的提出

直属体育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直接为体育事业服务的行业性较强的高等学校,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我国体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应该以自身教育、科研、训练相结合的特点和优势成为科技兴体的重要生力军,为我国体育事业跨世纪的发展注入活力。

40多年来,直属院校曾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体育专门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但也应该看到,作为行业性院校,直属院校的作为不够突出,特别是当前实施“两个战略”和发展体育产业中,体育院校的作用过于间接。实事求是估价我们自身的状况,不能不看到,我们直属院校还没有使人们看到教育对发展体育事业的基础性作用和直接的促进作用。突出表现就是,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对“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体育工作方针体现得不明显、不充分。一方面学校对群众体育缺乏有效的辐射、支持和推动;另一方面则疏远高水平运动训练,甚至一些院校曾取消运动训练专业,与训练体系脱钩,脱离体育事业的发展,造成办学的自我封闭。而在内部教育体系中则是教育、科研、训练各自为政,互相封闭,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使三者结合起来,形成显著的体育特色和教育优势。这种“双重的封闭”使直属体育院校不能很好地与体育事业结合在一起,成为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限制了院校自身的发展。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校主观上检讨,一个基本的教训就是:过分强调和突出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体育行业的特点和要求,按一般高等体育教育的规律(师范)来建设行业性较强的直属体育院校,限制了学校为体育事业服务的多种可能性和发展前景。

直属体育院校办学与体育事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密,带来的后果是:“科教兴体”因缺乏教育支撑而无法获得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从而不能根本摆脱“粗放型”发展的模式,走上集约型发展的健康道路。直属院校则因缺少体育事业的依托无法把其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充分发挥教育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从而吸引体育资源向学校配置,逐渐失去其作为行业性院校存在的根据和理由。

2 定位与选择

在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中直属院校处在什么位置上,这是我们考虑院校发展的重要前提。直属体育院校属于“行业性强”的少数高校,其职能是主要为行业服务。因此,我们认为,直属体育院校应该定位于体,即在保持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和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功能,把全面服务于国家的体育事业作为办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立足点,并在这种服务中体现作为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的优势。

依照行业性院校的定位,选择直属体育院校的发展道路,就是要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基地。

建设三结合基地反映了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对直属院校的期待和要求。

我国传统的运动训练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突出表现在与教育脱节,接受运动训练的青少年缺乏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影响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分散建设在各地的数十个训练基地大多是生活服务型的,缺乏教育含量和科技含量,而且重复建设和结构性闲置严重,功能单一,效益不高。改革开放以后原国家体委从“六五”开始就提出了在直属院校建设三结合基地的设想,后来陆续写入“七五”、“八五”、“九五”体育事业发展计划。尽管我们在实践中感到“三结合基地”的含义还需加以明确界定和描述,其在体育事业中的地位还需明晰,在改革措施上还应该加以必要的倾斜和扶持,但是建设三结合基地的意图还是比较清楚的,那就是克服传统训练体制自我封闭所带来的弊端,寻求竞技体育体系与体育教育体系相结合的实现形式,目的是将我国高水平训练的基地建设在直属院校,或使院校基地化,训练学校化,使青少年运动员在接受高水平训练的同时,获得全面素质教育的条件,与此同时借助学校智力密集、人才集中的优势,使运动训练走上集约化、智能化的道路,使体育资源的配置趋于合理,得到有效利用,提高效益。这既反映了体育事业全面改革和发展对直属院校的期待,也是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也是直属院校的优势所在。

直属院校直接面向体育事业发展的主战场,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目前,大多数学校缺乏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经验和人才储备,也缺乏体制上的保障。唯一可以借助的就是多年形成的教育、科研、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和物化于其中的智力因素,形成相比较的综合优势,以此切入体育事业发展的主战场,成为新的办学生长点。

建设三结合基地的实践预示着直属体育院校发展的良好前景。

十几年来,直属体育院校在建设三结合基地方面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取得了有效的经验。一是以运动训练专业和竞技体校为依托培养了一批优秀运动员,水上、冰雪等一些项目的国家队开始把院校作为训练基地,直属院校与运动训练脱离的状况有所改进。二是通过安排教师下队或开展岗位培训,使教师接触高水平训练,增强了学校教育、科研的能力,使科技的先导作用开始体现,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三是改善了学校的形象,提高了学校在体育事业中的地位,办学特色开始显现,吸引了体育资源向学校配置。四是通过联办运动队,创办社会体育俱乐部、组织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办青少年体育夏令营和社区服务及开发体育产业等形式积极辐射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为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五是通过建设三结合基地,为两个战略服务,促进了自身教育、科研、训练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功能并没有削弱而且得到强化。

有人担心建设三结合基地是否会使直属院校失去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属性?我们认为不会。因为跳出所谓“纯”教育的框框和师范教育的模式,并不取消学校作为教育教学单位的基本性质和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而是以教育之本定位于体,发挥教育对体育发展的基础作用和开拓作用。但这里所说的教育已不是单纯的学历教育,更不仅仅是大学教育,而应该包括成人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包括与体育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相适应的各种学制的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终生的教育。这无疑将拓展学校人才培养的空间,同时也使学校的科研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有实现的具体形式。因此建设三结合基地也反映了现代教育规律的要求。

3 思路与举措

建设三结合基地是一个渐进的、在不断探索中培育新的办学生长点的过程,也是直属院校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不断脱胎换骨,最终融入体育发展的大格局,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过程。由于实践的基础不尽相同,各校的特点和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不尽相同,三结合基地建设也必将出现不同的形式。但必须明确建设三结合基地的指导思想和方向,把它作为直属院校跨世纪发展的新机遇,从而再造学校发展的新优势。

3.1 建设三结合基地的指导思想要适应经济规律,遵循教育规律,体现体育规律

适应经济规律,是说今天我们提出要把直属院校建设成为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基地的背景和条件,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市场而不是政府行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学校作为市场主体要以市场取向为基本原则,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吸引资源配置。为体育事业服务是由学校自身的地位所决定的,是一种发展的内在的需求,而非外在的指令和压力。学校应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把教育、科研、训练等内在的办学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自身的实力,完善为体育事业服务功能。

遵循教育规律,就是坚持学校教书育人本质属性和功能,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观,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根本任务,在三结合基地建设中,强化教育的基础作用,为受教育者包括运动员提供全面的素质教育,为建设高素质的体育队伍服务,使学校以体育为载体,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地和辐射源。

体现体育规律,就是坚持在办学的一切方面贯彻以增强人民体质为主要内容的体育工作基本任务要求,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体育工作方针,发挥行业性院校的功能和作用,为两个战略服务。

应该认真研究和把握三个规律,找准结合点,使之统一于建设三结合基地的实践中。

3.2 建设三结合基地要牢牢把握教育体系与体育体系有机结合的方向

两大体系均有各自优势,遵循着各自的规律,要把两个体系结合起来,必须实行优势互补,而不能“削足适履”。要通过相互融合,使学校基地化,教育、科研、训练和生活服务“四位一体”;同时也使基地学校化,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体育人才成长的摇篮。通过两个体系的互相促进,提高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形成自己的特色的优势。对两个体系结合中所带来的矛盾要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着重防止相互取代或貌合神离的倾向。

3.3 改革内部体制,创造全面实现三结合的条件

3.3.1 重构教育教学系统,有重点地实现三结合

体育教育专业适当压缩,以教学为中心,实行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

运动训练专业(含竞技体校),扩大规模。以训练为中心,实行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

研究生教育。以科研为中心,实行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

3.3.2 构建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培训进修相补充,教学与训练(业余俱乐部和职业俱乐部)相协调的人才培养格局,全面为体育事业服务。

3.3.3 重组队伍,改变教师和专业人员分散管理的现状,实行统一管理,定期轮换岗位,促进各学科交流和学科与体育的交流,组织专家学者下队担任科研教练,为岗培班授课,紧密结合体育实际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

3.3.4 实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业管理,建立业余和半职业、职业俱乐部,引进高水平运动队,努力使运动员学生化,学生运动员化,真正突出体育特色。

3.3.5 围绕实施两个战略的需要,以应用研究为重点组织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建设科技先导型运动队,同时使教学内容接近现代体育科学的前沿,使学校成为体育事业的科技支撑点。

3.4 目前建设三结合基地的有利条件

3.4.1 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使高校逐步摆脱了求“纯”、求“全”的束缚,社会服务的功能得到承认,并且在实践已经显示了它的巨大优势;教育思想的转变,推进了素质教育,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业管理、毕业生就业等一系列教育制度的变革,为建设三结合基地提供了过去从未有过的条件。

3.4.2 体育体制的改革,将原来由机关管理的运动项目全部分离出去,组成20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实现了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目标,走向协会实体化,同时体育社会化的格局逐步形成,这就改变了过去高度集中型的管理体制,使高水平运动队布局在体育院校,加速建设三结合基地成为可能。

3.4.3 科技体制改革也在全面启动。其中使一部分科研机构同高等学校结合也是值得注意的政策,建设三结合基地可以使直属院校重新成为用科技为体育事业服务的重要生力军,吸引科技资源向学校配置,同时复盖一部分体育科技市场。

3.4.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使经济和社会发展区域化,给三结合基地建设以更大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因此,抓住机遇,大力加强三结合基地建设是直属院校的当务之急。一个时期来,我们沈阳体育学院围绕三结合基地建设采取了以下措施。

在全校进行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增强了全校教职工对体院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共识度,为把办学的重心转到为体育事业服务的轨道上来,奠定了思想基础。

以冬季项目为龙头,全面加强教育、科研、训练的协同,创办高水平运动队,在一些项目如自由滑雪、速滑、拳击等项目上有重大突破,同时抓住时机,上马蹦床等填补空白的项目,力争夺取优异成绩。同时对重点项目加强二、三线队伍建设和教练员的配置,努力成为一些项目的国内排头兵,保持和扩大优势。通过三结合的途径,显示竞技体育学校化的优越性。

加强同冬季项目管理中心、重竞技管理中心、网球管理中心的合作关系,力争成为这些中心的三结合基地。

篇9

关键词:全程参与 实训教学 职业素质 职业意识

1 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要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2 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

职业意识是什么?当前关于职业意识的定义主要是从心理学、社会学和意识形态三个角度来论述的,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完善和消化吸收的过程。职业意识必定是在就业前、择业中、就业后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心理认知、道德认同、文化理解等一系列主观活动,建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必定对学习、择业和就业乃至升职一系列过程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职业意识统领职业生涯对职业的发展起到调节和整合的作用。职业意识的形成是知、情、意活动的统一。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职业素质强调的是职业二字,应该包含与职业相关的道德、文化、技能和身心素质。职业素质提供给从业者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稳定的职业心态,保证在工作的过程中从业者本人及其服务的对象都获得良好的感受。

3 校内实训教学分析

传统的实训教学的定义是:职业技术学校中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今天的校内实训教学往往以实际工作中的项目为依托,设计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条件下得到综合性的锻炼。在现阶段的校内实训教学中更多的倾向于职业技能的锻炼,而忽略掉了在校内实训教学中的人文因素,舍弃的大好的树立职业意识和培养职业素质的时机。后果就是,校内实训教学仍然只是职业技术模拟,距离真正的职业和就业仍有不小的差距。

4 免疫学检验实训教学学生全程参与情况

免疫学检验是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展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资格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基础医学研究以及医学检验技术研究的前沿学科之一,课程的特点是技术复杂、原理抽象,因而是学生们非常头疼的一门考试课。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学生主观因素造成了学生在校内实训教学中并未获得足够职业训练的结果。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以往学生学习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后对校内实训教学进行了改良,决定以让学生全程参与的方式参与到整个实训教学的执行过程中。

首先对免疫学检验的校内实训教学进行合理规划,我们根据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范围将免疫学检验的校内实训划分为免疫检验实验室基本培训,免疫检验化学,免疫检验标记技术,综合免疫功能检测四个大项目。在保证实验室安全和操作者安全的前提下,规划出可由学生承担的部分并准备实施。每个项目实施间期需要进行阶段性考核,全部完成后需要对全程进行综合性考核。

在第一个大项目免疫检验实验室基本培训中,我们在培训学生使用实验室基本设备和器材的同时,加入临床实验室的设计理念,管理规则。在经过测试学生满足校内实训对本项目的要求后,实验室管理教师就会根据学生对项目的掌握程度和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将实验室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作为贯穿整个学科的基本任务布置给学生并予以监督,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在任务状态下,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验室的归属感并逐步熟悉实验室的规则和日常管理,为日后使用同样场地进行的其他实训项目增强兴趣,并且能够为日后就业甚至是升职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第二个大项目免疫检验化学以及第三个大项目中免疫检验标记技术,我们将临床实验室中技术操作的SOP标准操作程序性文件引入实训教学过程,在校期间就开始培养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将要贯彻始终的标准意识、质量控制意识、程序意识。同样在这两个大项目中我们设计了感染、超敏反应、自身免疫、肿瘤等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对疾病和检验技术认识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组织工作进程,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协同合作能力等必要的职业素质。同时抓住学生每个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将“意外”转化为珍贵的资源。在协助学生分析发生这些意外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珍贵的探索精神和怀疑精神,更早期的形成职业意识。

第四个大项目综合免疫功能检测的设计中为学生设置了复杂的情境,对应临床实践中复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检测过程。在此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考察前三个项目中学生的收获,并鼓励学生应用先进的、前沿的技术手段来达到目的。学生们完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会使学生对职业方向有进一步的明确认识,并更主动的表现出逐渐积累的职业素质。第四个大项目的执行真实的为学生展示了自己专业的职业状态。学生普遍反映,自己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没有了像刚刚接触本课程时候那样的畏惧学习的情绪,更加愿意进行实践活动了,对职业状况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5 结论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免疫学检验课程的校内实训教学中有意识引入了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由已有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毕业生的自我感受、毕业生就业单位反馈看来,如此的尝试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和就业后的个人发展。毕业生和就业单位都对此表示认可,说明我们的这种尝试在以职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中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

[3]王证之.21世纪职业意识内涵研究述评[J].教育与职业,2010,

15:19-21.

[4]林莉,曹大友.关于职业意识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

301-302+304.

[5]许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04:13-17.

篇10

关键词:口语训练 基本功 方法 能力

熊芳芳老师在《生命语文》中说道:“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连绵不绝的文明。”这可以让我们明确语文的重要性。而从学科的基本任务上来说,语文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一、现状呈现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随着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我认为,职业高中的学生是有别于普通高中的学生的,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也不同于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但是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其中,口语表达训练是很关键的一环。

二、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职高的学生大都是普通初中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开学考试的压力面前,他们或多或少会轻视或忽视口语能力的训练,从而使他们没有具备基础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口头表达的习惯。

二是教师理论范畴的限制。我们在踏上职业教育的工作岗位时,可以说大部分的文化基础课老师还是把适用于普高学生的那一套方法用在我们职高生身上。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轻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三是职高的语文训练与专业联系不是很紧。毕业生觉得在工作中用处不大,加上语文教学过程中也不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考查,使学生思维形成定势,认为学语文没有意思,因而也就不重视口语训练和提高。

为此,我认为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应遵循职教特点。《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课的性质和任务作了这样的规定:“语文是学习和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工具。语文课是职业高中各类专业所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要求,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

三、应对策略

口语训练教学的方式方法很多,可进行专题训练,也可和读写训练结合起来;可在课堂中进行,也可在课外活动或日常生活中进行,以下是几种常用方法:

(一)听讲

从字面上看,即是指先学会听,或是听懂,才会讲,抑或讲好。而听的内容应是有选择的,譬如:听课、听新闻、听演讲;听的方法应是有效率的,分清主次点,抓住重点,了解主要认识或重要观点。听得多,受到听到内容的熏陶,学生自会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以听课为例,学生要学会的是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有效掌握课堂内容,这就需要巧记,记难点。如有类似作品,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在与人讨论中也可以不落下风,而在倾听他人交流中,学生会逐渐感受到说之不易,从而深知口语能力的重要,自觉进行口语训练。

(二)朗读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朗读是一个对我们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很有效的方法。

在教材所示篇目中,文言文、诗歌的品读是大有益处的。古人的智慧和谋略,诗人的性格和情感,都在读当中逐渐呈现。

(三)复述

复述是在理解吸收原来知识的基础上讲述或转述课文内容的训练方法。这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强化记忆,培养学生系统而连贯的说话能力。

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也不时给学生提供复述文本的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其中。在复述之前,给学生提出一系列的要求:抓住中心,突出内容重点,层次清晰地讲述出来。让同学在复述中再一次理解本文的意思,同时把握好文章的写作特点。当然,复述同时也好似听话的训练,让其他听的学生仔细听,适当补充,适当点评,在复述中,让全班同学的口都动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口语训练的机会,都能得到训练。当然,复述的方法还有很多,而最终的目的都是一致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答问

答问可以训练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说话有分析、推断有依据的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我们应在课前充分研究教材,设计好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集中引导学生深入课文,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对学生答问的内容、表达技巧等给予评价,保护和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只注意学生答问的质量,而忽视了学生在回答问题中的口语表达,对于回答不到点的同学很多时候只是一带而过,没有去很好地加以引导。时间一长,学生难免要产生厌学情绪。反之,则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讨论

何谓讨论,通俗来讲,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大家各抒己见。这无疑也是提高口语能力的较有效的训练方式之一。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常采用讨论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摆出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有组织地参与讨论,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要紧扣议题,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依据地得出结论。

(六)演讲

在中国古文化典籍《周易・系辞上》中是这样描述演讲的重要性的:“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也就是说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前进的力量都需要依靠演讲的力量。这些不外乎说明了演讲的重要意义。当然,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像舌战群雄的诸葛亮、苏秦、张仪等等都是演讲与沟通和说服的高手。他们公众演讲表达思想观念的力量一直影响着今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诸如这些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还有很多很多,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对我们的学生加以引导,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锻炼自己口语的机会,让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最终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邹贤敏总主编.近20年语文教改理论与新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