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

篇1

可见,战略性新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而且,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参与。同时,战略性新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建设带来挑战与机遇,因此,需要加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满足新能源及常规能源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能源动力类专业是战略性新兴的新能源相关产业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发展基础

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学科与工程等专业的发展需要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其基础。传统产业的基础和发展现状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将从传统产业的发展中获取帮助。能源动力类专业涉及的多是传统产业,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所涉及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新能源及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且属交叉学科,涉及物理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化学等多个基础学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专业并强烈地依托于能源与动力工程等工程技术的发展。基础学科是催生和促进新的学科领域特别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的源泉。战略性新兴新能源产业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孕育其出生的能源动力类专业,能源动力类专业作为其发展的基础与源泉,并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

国内外高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设置有共同之处,如均以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作为专业基础课。国内已开设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可知,大部分培养方案体现了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包括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这些均与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0)》中,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设为能源动力类特设专业的要求是一致的。北京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主要依托热能与动力工程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教学平台,并借助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优势,进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

综上所述可知,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多是建立在原来的能源动力类专业基础之上的,能源动力类专业是战略性新兴的新能源相关产业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发展基础,因此,需要深入探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建设。

战略性新兴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对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自2010年7月教育部下文开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已有4年时间,该专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该专业主要是学生通过学习各种类新能源的特点、利用方式和方法以及新能源应用的现状、未来发展的趋势,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转换利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能源动力、化工、环境、材料、生物等专业知识,培养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能源科学、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受到新能源转换与利用以及新能源利用技术与设备的全面训练,具备能源科学及工程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体系设置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侧重于将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核电能等各种“新能源”如何高效的转换为“中间能源”,如将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生物质转换为生物油,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将潮汐能转换为势能等“中间能源”。但是,新能源要高效地为我们所利用,还需要将这些“中间能源”合理高效转换为可以利用的“二次能源”如电能以及可以直接应用的生物油等,这些“中间能源”的高效转换需要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参与才能够高效完成“中间能源”向“二次能源”的转换。

因此,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相关产业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同时,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需要针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的不足之处,针对各种“中间能源”的特点及转换特点,制定出合理的能源动力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其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新能源相关专业形成互补,共同完成从“新能源”向“中间能源”再到“二次能源”的高效转换,将新能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极致。

基于战略性新兴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背景下的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

国内开设有能源动力类专业的高校有100余所,通过查阅并归纳国内各个高校能源动力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拥有扎实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并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的知识,系统掌握热力科学、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能源高效转换、清洁利用及其自动控制与运行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及学科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新能源发展的要求以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当今能源动力类专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提出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些建议。

针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调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针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及新能源的能源转化特点,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使之满足新能源后续利用对人才的需求。如太阳能的热利用过程中,可设置高效吸收、储存及释放太阳能(热能)的相关课程,以及高效利用其储能材料释放的热能的动力机械的相关课程,完成从“新能源”(太阳能)到“中间能源”(储能材料所储存的热能)再到“二次能源”(如电能)的高效转换;可以添加高效热解生物质转换为高品质的生物油(“中间能源”)的课程,以及开设特定课程来讲解如何将生物油(“中间能源”)转换为可以直接高效利用的“二次能源”或直接将生物油“中间能源”高效利用的课程等等。

构建多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

能源动力类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需要分为博士、硕士、本科及专科,满足不同层的人才需求。同时,不同性质的高校在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的是不同的,如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学术型以及研究与应用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和应用型人才为主、教学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及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学生为主。

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虽然高校有多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但是,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发展迅猛,技术更新频繁,如果企业引进的人才仅仅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不能满足企业的快速发展的。总书记在十六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因此,需要为已经毕业的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能源动力类人才时刻具备最新知识与技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采取的措施可以是要根据不同岗位的人员,帮助其制定终身的自我学习与培训计划,使其获得并完善各种知识与技能;与高校联合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如每年对企业的人才进行专业相关新知识的培训或是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邀请能源动力类的研究院所专家定期举行学术讲座,传播能源动力类的最新技术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以与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相关知识的讲习班,使热能工程师掌握相关最新的专业技术;要求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考证,使他们在考证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知识,同时也使其保持强烈的学习愿望;出国进行短期培训学习,学习国外最新的能源动力类知识;采取要求每位员自己工定期举办讲座,将其学习、工作或查阅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相互交流,使大家能便捷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建立跨产业、跨领域、跨学科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能源动力类专业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在培养常规的能源动力类人才基础之上与新能源相关产业合作培养跨产业人才,并与能源动力类之外的领域如化学工程及材料学科合作培养生物质能高效利用与新能源材料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

建立高校与企业、研究院所及国外高校学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与企业联合人才的培养主要是让企业里面的既懂理论专业知识和具有丰富实践工程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本科人才培养(毕业设计)的第二导师,让本科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可以得到实际工程知识的训练,学习到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程联合起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习如何将知识转换为生产力。其次,可以让企业参与硕士及博士人才的培养,由于硕士人才与博士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对于硕士人才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革,解决较高难度的实际课题为主。博士人才的培养可以部分参照博士后流动站对其博士后工作人员的要求进行培养,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的研究工作。聘请国内能源动力类研究院所的知名专家院士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让学生有机会与这些学术泰斗面对面交流,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他们所带来本领域的最新专业知识信息。可以聘请国外高校知名教授专家来国内短期讲课,让学生了解国外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及相关知识。

注重能源动力类人才出国留学培养

选送优秀的学生在完成国内的课程以后,到国外动力类著名高校继续学习先进的能源动力类知识,使人才的培养具有国际水准,这些学生在国外完成本科、硕士或博士的学业之后回国工作,这样就可以为我国能源动力类的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快我国能源动力类产业及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能源动力类人才的后续培养

从高校毕业的博士、硕士、本科及专科具备一定理论知识,但是,这些人才要在企业做出成果,离不开企业的“二次培养”,就是按照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安排在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专业技能、技术以及研发的后续培养锻炼,在此过程中培养出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各个环节上的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出如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人才、高技能的技术创新人才以及实际科技成果的转化人才等。

按照CDIO模式及卓越工程师模式培养能源动力类人才

篇2

关键词:教育改革;培养方案;创新;能源动力工程

作者简介:代元军(1978-),男,河南正阳人,新疆工程学院电力系,副教授;李保华(1979-),女,河南新安人,新疆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讲师。(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工程学院重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3-ZD11)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75-02

能源,是世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动力,能源的科学开发和优化配置,是当今各国现代工业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乃至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新疆有着极为丰富的能源资源。据统计,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预测资源量,分别占全国陆地预测资源量的30%、34%和40%,光、热、风等资源也在全国占有较大份额,这为新疆建设国家能源战略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疆如此丰富的特色资源下,新疆高校能源与动力本科专业如何设计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创新和一体化,是摆在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者面前的难题。

一、新疆经济发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

首先,一方面随着煤炭的大量生产,通过建设大型电厂,把煤转变成电,利用“西电东送”两条750kV的高压交流电网和一条800kV高压直流电网把电输送到疆外;另一方面新疆的新能源领域快速发展,铸就太阳能、风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辉煌业绩和企业的规模扩张。目前新疆发电企业和新能源企业向大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必然会对技术人员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能源与动力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是建设现代化能源企业的当务之急。

其次,新疆现阶段煤电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主要依靠内地大企业引进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来实现,其设备技术和管理已接近中国先进水平。然而,新疆地处偏远,引进高端人才困难,劳动力成本高,人员不稳定。目前煤电行业和新能源行业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先进,另一方面是与之配套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却严重不足,从而使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无法发挥应有的水平,甚至不能正常运行,导致事故发生,人才本土化培养的问题日益突出。[1]

根据《2009-2015年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发展规划》,到2015年,新疆煤电装机3450万千瓦,新增装机约2630万千瓦,可向我国东部送电1100万千瓦,预计新增煤电行业从业人员2万人,热电行业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同时,在新疆地区,新能源产业人才也是非常缺乏,人才培养不能够满足新能源市场迅速发展的需求。

所以加快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步伐,促进新疆煤电工业和新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加快解决高层次人才培养本土化问题,实现当地招生,当地培养,当地就业;有利于培养高层次新疆少数民族工科人才,促进少数民族整体素质及文化水平的提高。这对新疆煤电行业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新疆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各民族不断富裕发挥重要作用。

二、新建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据现行的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由原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动力工程和冷冻冷藏工程等9个专业组合而来。[2]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这是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

过去,新疆工程学院热能动力设备及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热能动力及其控制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管理及一般热力与控制工程设计,具备基本的经济与管理、社会与人文、环境与保护等方面基本知识的第一线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3]随着新疆工程学院的升本,学校在2012年开始制定能源与动力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顺应国内外尤其是新疆地方特色的能源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培养目标的提法进行了多次修改。在2013级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培养目标已修改为:“培养适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建设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突出,获得工程师素质基本训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新能源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4]

三、新建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思路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没有专门设置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但是在机械工程专业中,都开设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课程,其中机械工程专业把传热学课程作为专业的必修课程。为适应现代工业的快速而巨大的发展,美国、日本和德国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地对高等工程教育进行着改革。[5-7]

目前,新疆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方面的改革要体现出“常规能源、新能源、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相结合,适应时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充分考虑学生自我发展,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总体思路,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来体现和实施改革意图。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上,归纳起来可以说是“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手脑并用,鼓励创新”。

四、新建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

教材建设对于能源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意义重大。通过编写适合新疆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新教材,对于内容陈旧或重叠的课程和学时,进行合理精减和合并,拓展和新增反映社会人才需求趋势和专业发展的课程,来体现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的设计思想。

在课程设置方面,将原“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共计96学时)合并为“机械设计基础”(72学时);原“公差与互换性技术”和“机械工程材料”(共56学时)合并为“公差与金属材料”(24学时);原“热工仪表”和“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共80学时)合并为“热工过程检测技术”(48学时),原“制冷技术”和“热泵技术”(共64学时)合并为“制冷原理及设备”(64学时)等。新增风能利用技术40学时、太阳能利用技术40学时、节能技术32学时,动力工程前沿12学时、新能源工程前沿10学时、制冷空调工程前沿10学时等合计学术前沿专题讲座32学时,以讲座的形式由相应领域的专家负责编写大纲和主讲。

五、新建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采用彻底的专业课程选修制

充分利用新疆工程学院的学分制和选修制,根据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市场需求及学生的志愿和兴趣,实施更为彻底的专业课程选修制度。

在2013级培养方案中, 除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外,其余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共91.5学分,供学生从中选修69.5学分。并且要求高年级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课程时,用“交叉捆绑”方法必须选择部分专业选修课(例如对“热电工程”方向捆绑部分“新能源工程”,对“制冷空调工程”方向捆绑部分“新能源工程”),以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

六、新建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一直以来,作为具有典型实验研究特点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方面主要开展较多的演示型和验证型实验。该种做法使得学生实验技能欠缺,尤其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中,其创新能力显得不足,常常在毕业设计阶段特别明显。而目前国外大学的工科专业专门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了能够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学分探索型实验课程,目的是用以加强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8-10]

通过充分调查和研究,在新疆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安排了36学时的“自主创新专业实验”教学环节,以扩展和补充专业实验教学的内涵,提高专业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培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实验教学环节主要面向三、四年级学生,以解决来自于工厂企业生产一线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者以参加相关专业的大赛为出发点,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个人要求,设计或者完成实验。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在于实现“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使每名高年级学生都能在一种开放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学习和创新训练,得到不同程度工程师的训练。

七、结束语

在新疆经济大发展的推动下,新疆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教研室通过积极调研和深入思考,在发挥传统专业优势的前提下,明确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工程创新思维和工程创造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才会选择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修订和调整,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如因大面积的专业选修课带来的教学资源(如教师、教室、实验室、图书等)不足、教学组织和安排困难等问题也还有待继续研究、实践和总结。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改革与实践方面的努力应该不是多余的。

参考文献:

[1]秦春艳,才博.新疆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J].2009,15(22):3-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1级专科专业培养方案[Z].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2001.

[4]新疆工程学院.2013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Z].新疆工程学院教务处,2013.

[5]王秋旺,陶文铨,何雅玲.从国外传热学教材谈起[J].中国大学教学,2000,(6):38-39.

[6]何雅玲,陶文铨.从两本特色明显的国外热工教材看我国工科机械类专业与教材改革的趋向[J].中国电力教育,2002,(4):89-97.

[7]时铭显.面向21世纪的美国工程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38-40.

[8]陈介华,陈明清.中日高等教育之比较[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1,2(3):304-307.

篇3

关键词:能源发展 热能动力工程 节约能源

中图分类号:T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012-02

在我国,热能动力工程已经经过了长时间发展以及深入探索,获得了非常理想的发展成果,而且当前我国已经拥有了大量热能动力工程的优秀工作人员,给整体生产经济发展都带来了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不管是锅炉或者是能源,热能动力工程均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实际意义,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当前热能动力工程所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损耗能源量比较大,所以未来发展进程中热能动力工程需要强调节约能源。

1 目前热能动力工程现状

恰当地发展并利用热能动力工程能够有效提升利用资源的实际效率,有效促进节约能源工程发展和完善,给我国的生态社会以及和谐社会发展奠定基础。想要切实有效地实现整个热力工程对于利用能源的效率产生的良性影响,必须要解决的就是动力以及热量之间相互转换的问题。动力和热量之间进行转换这一问题具备较高复杂性以及较高难度,它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领域。发展转换技术必须要这些不同学科和领域共同发展并相互促进,形成持续性的进步和发展。就当前阶段的现实情况而言,热力工程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模式,企业以及热电厂都已经变成了热力应用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尽管在最近这些年来我国的热力研究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进步,不过比起发达国家依然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行完善:其一,要对热力自动化的程度展开具体且深入的分析;其二,要在保证锅炉热力转换以及空调制冷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基础之上,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进行适当的强化;其三,热力工程具备的专业性相对偏弱这一特征,令热力学在实际应用当中不能将其效果最大化地发挥出来,所以需要加大对其进行研究的力度。

2 热力工程在能源领域当中起到的作用

结合基本国情来看,我国属于能源大国,不过从人均能源角度分析,我国却是一个缺乏能源的国家,想要支撑起工业、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大量能源资源作为支撑,而能源短缺这一问题在我国属于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能源供给情况会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带来显著影响,热力工程发展和进步,立足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这一视角,实现节约能源的绩效,进而有效地缓解当前我国存在的能源短缺的情况。所以热力工程发展和进步对经济发展而言有非常必要的价值。缓解能源短缺只依靠节流完全不够,必须要积极地探索出一条将热力工程和其他新型的能源工程结合的道路。风机应用的过程当中,针对热力工程所包含的工业炉窑设备以及发电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将重点放在引风以及通风这样的两点上,提升技术研发的基本力量的投入,有助于赢得电能以及风能等可再生的能源开发的力度。强调热力工程在工业锅炉的应用以及电站应用当中的革新价值,有效促进传统模式下的能源供给模式变革发展,令其能够和新型能源一同接受开发,给我国的资源短缺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策略,继而给经济发展带来坚实的后备支持力量。

3 崃工程的未来发展前景

3.1 水利水电

人们可以认为,水力动力工程有一部分工作原理和热力的相关原理之间有较为显著的共通之处,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需要进行水轮机和机组的安装和调整,同时还需要随时对一些辅的设备进行运行协调与否的测试。在原则上,他们需要满足控制学理论以及电机学理论当中的相关知识,对应的电厂和自动化实用性上均有一定的特殊需求,最终保证理论和实践操作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性。水电厂的计算机监管以及新型的测控技术的实际应用等方面都是在未来的热力工程工作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3.2 汽车工程与热力发动机

由于热力发动机在汽车工程发展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热力发动机以及汽车工程之间的原理进行精准的了解和掌握。其中包含的原理以及相关理论知识、技术知识等都能够令未来发展进程当中热力发电机和汽车工程形成良好的协调,并且保证更高的应用效能和更高的安全稳定性,有效促进汽车行业良性转型。因此,想要令热力工程能够长远发展,需要对低温制冷和流体机械中相关内容展开细致研究和分析,以此令汽车工程当中热力工程的部分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效用,给两者都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待这两者的发展需要做到统筹兼顾,将实践操作和理论基础进行有机融合,同时从这之中获取经验累积。另外,对于制冷工艺的优势特征以及劣势特征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掌握,流体力学的相关知识以及机械动力的相关知识等都需要得到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3.3 热力和控制工程

热力以及控制工程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想要针对二者所涉及到的相关技术和基础理论内容展开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需要将锅炉和汽轮机的相关原理内容作为未来主要研究的主要的内容。将理论和实践技术当作在未来进行动力机械设计工作上的支撑,保证燃烧污染能够和热力发展之间呈现平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为了其中一方将另外一方置之不理,只有保证环境污染降低到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才能够将工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称为是真正的进步和发展,否则,将环境污染作为代价换回的经济发展,立足长远的眼光来看,不但不能真正地实现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还可能会逐渐将经济发展引领向低谷。除此之外,还需要使用较为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令热力工程能够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理想道路。

4 结语

从整体上来说,发电行业实现高效有序的发展和进步,和热力工程是有一定的关联的,随着如今能源成本的不断提升,加上人们对于环保的愈发重视,非常需要一种新型的方法来处理锅炉以及其他设备存在的能源高耗损的不良情况。随着如今众多领域当中的专家学者对于热能动力工程的相关内容展开的分析和研究。人们也将愈发重视能量使用以及转化之间的高效性的重要价值,这将有效促进我国社会实现高度可持续性发展和进步,构建起生态文明型的国家。而正是因此,在该文当中建议热力工程的未来发展核心依然是其实用价值,同时对于新能源研发以及辅设备等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有效促进能源利用环境的理想性,令国民经济能够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完善能源结构的优化配置,最终令经济和工业实现有效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田玉宇.浅谈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和能源方面的发展状况[J].中国科技投资,2013(A28):196.

[2] 李晶鹏.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和能源方面的发展状况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5(2):65.

[3] 李延庆.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和能源方面的发展状况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2):4018.

[4] 孙凯.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和能源方面的发展状况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5(29):279.

篇4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153-02

一、引言

邵阳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始建于1977年,经过近40年的历史,是湖南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湖南省及教育部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湖南省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3年成为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推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综合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我们在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与探索。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在广泛调研和研讨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企业参与的“做中学、学练合、校企联”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着力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以人文素养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通识教育”、“专业学习”、“技能训练”、“工程应用”四轮驱动渐进式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模式,如图2所示。

三、教学方法改革

1.课程设置。设置了“科学+人文+艺术”的通识课程平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课程平台、“技术+特色+创新”的专业课程平台[1],如图3。

2.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根据课程教学要求,明确了课程的能力导向目标,进行了综合化和应用型的课程建设,采取了以下建设手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构筑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设置灵活适应社会和学生自主择业需要的专业课程模块;进一步推动精品资源共享和视频公开课程建设,巩固精品课程建设成效,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核心课程建设,形成一批国家、省、学校不同层次的核心课程,制定并实施教材编写规划和措施。加强特色教材尤其是加强校企联合编写实用性强、突出应用性的教材编写工作,并继续加大对教师编写教材的支持鼓励力度。规范教材选用制度,严格教材选用审核,精选一批适应中国能源与动力工程发展战略的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和国家或部省规划教材,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或作为教学参考资料,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3.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进教学方式,依托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交互式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支持和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式方法,《工程预决算》、《工业炉与保温技术》、《供热工程》和《专业英语》课程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采用了学生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如表1所示,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挖掘了学生潜力,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积极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建设成果,把科研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把科研方法渗透到教学方法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实践教学改革

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共享平台等方面进行建设。

1.强化实践环节。强化实践教学力度,除了有2周颇具特色的结构拆装实习外,在生产实习环节还增加了3周的综合技能实训。

2.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利用省部共建资金,使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创建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为学生提高实践及创新能力提供了平台。深化了与现有合作基地企业的合作,又新建了多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3.探索实践实验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为主线,按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构建适应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层次学生能力培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2]。

4.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的提高,师资队伍是关键。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动”的互动协作模式,着力提升教学和管理队伍的教育理念、学术水平、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建设一支教学、科研和技术兼容并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学团队[3]。从国内“985”、“211”高校或国家重点学科专业或国外知名大学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或成熟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不断改善实验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对现有的骨干青年教师有计划地进行脱产专业进修,包括以访问学者身份、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每年选派专任教师到合作企业和领域进行一线学习交流,接受工程实践训练。完善团队教师培养机制,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制定了新进青年教师培养考核办法,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五、研究取得的成果

1.形成富有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一套地方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建立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专业建设方案和配套的专业建设参考规范、新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工程模式专业实验室。

2.建立科学新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建立一套高效、互赢、紧密的校企办学合作模式,建立“全程参与式”的新的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机制,使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实现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工程化。

3.培养一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新的培养模式下,学生获得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提高了择业竞争力。

4.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整合利用双方优势资源,资源共享,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创新实践基地,校企双方共同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的局面。

六、结语

邵阳“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在校企合作培养创新能力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近五年来,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积极参与“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大学生力学竞赛”等各项大学生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共获省级以上奖项2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

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如因实施时间短,有许多成效或不足都还没有显现出来,同时由于经费限制在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上步子迈得不够大,等等。我们将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巩固现有的探索成果,进一步进行国际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与实践,加强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生课外素质拓展综合训练,探索出一条基于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建华,曾周亮,袁文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

篇5

关键词 热电厂;热能与动力;运用

中图分类号 TM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0-0133-02

在热电厂的汽轮机组运用中,会产生相应的热能与动力,这些都是能够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能源,从而带来更多的效益。而对这些附加能源的有效利用,就比较有利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通过将一些新的技术在在这一过程中加以应用,就会从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热电企业带来技术上的革命,推动我国的热电厂领域的高效发展。

1 热电厂中的热能和动力工程理论

处在全面改革发展阶段,为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通过将热能以及动力工程进行有机结合,就能得到创新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而面对当前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现状,就要在工业领域实施多样化的变通。而热能是科技研发中的重要成绩,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将热电厂中的热能和动力进行相互的转化,就能将附加能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产生新的发展模式[1]。对热电厂的进一步发展就有着很大促进作用,从而提升热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热电厂热能和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问题和影响因素

2.1 热电厂热能和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问题分析

热电厂的热能和动力工程有效运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监控系统中,在接口位置采用了开关实施接口的控制,这样在开关接口方面就能够和进行交换的信号能够得到有效的响应。这一方法的运用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在连接过程中相对比较方便,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能方便的加以处理。但是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也就是在接线比较多的情况下,在控制功能的调整就不能灵活,从而对这一运行系统的正常运行就会带来诸多的不便[2]。

对热电厂的监控系统电源的设置过程中,通过直流电源以及交流电源的使用,并要能在当中的自动化装置以及监控系统方面,要能通过双电源以及无扰切电来加以设置。安装的具体操作要能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热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由于在电机的内存以及采样速率的影响,记录事件就很难达到要求的波形,对信号的采集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出现重复采集的情况,也比较容易造成信号采集的不完整。这些方面对电缆布局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外,在节流调节的相关问题上,在发电设备工作发生状况的时候,系统在能耗方面就比较严重,这就对热电厂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损失。还有是重热现象的出现,对热电厂的效益提升就会有着诸多的阻碍,另外还有湿汽损失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要能详细充分的重视,并采取科学化的手段加以解决[3]。

2.2 热电厂热能和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影响因素

热电厂的热能和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电能的储存影响方面就比较突出。电能储存主要是对外界的用电功率变化情况的满足,如果是在电能储存的不合理,就会造成热能的浪费,从而就会使得热能和电能的分离。当电能不充足的时候,对热能的充分开发利用效率也会因此而降低。

再者,对热能和动力的有效运用的影响因素中锅炉燃烧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如果是燃烧的工况不能稳定,就会对其有效运用产生影响。热点厂的热能获得主要就是依靠着锅炉的燃烧,倘若在变化的幅度比较大,就会造成汽轮机在性能方面不能有效充分的发挥,从而就会热能的有效利用效率降低了[4]。

另外,旋转动叶片以及凝器设备因素,也是比较突出的影响因素。旋转动叶片如果不能正常运转就会使得大量有用功被消耗,从而影响了热能和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而在凝器设备的变化也会热能的作用充分发挥有着直接的影响。

3 热电厂中热能和动力工程有效运用策略和发展前景

3.1 热电厂中热能和动力工程有效运用策略

对热电厂中的热能和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对节流调节有效的实施。为能够使得热能以及动力工程在投入以及应用上能充分保证,可以充分的对弗留格尔公式,促进机组内的节流调节能够有效性的发挥。还要能够对热能和动力工程最大化的优化,这就要和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对重热系数进行选择。蒸汽在汽轮机的某级做功产生的损失加以集合,然后提供下一级吸收,从而在每级的吸收效能就能不断的提升,对热能的充分利用效率也比较高。所以对重热系数的科学化选择就对能源的充分利用有着积极作用。

还要能够对的工况变动状况加以有效的调配和选择,这样才能有效对外界负荷变化得到有效的适应。在这一选择过程中,可对二次调频技术充分的应用,这就要在一次调频基础上进行对较大负荷波动采用措施[5]。通过自动或者是手动的方式,进行比较占据优势或者是自动调频技术的应用,还有是能够把湿气损失进行最大化的减少,通过去湿的一些特定装备,或者是通过对机组的增加的方式,来进行阻抗冲蚀,将中间再热循环得到充分有效的应用。

3.2 热电厂中热能和动力工程有效运用发展前景

对于热电厂的热能和动力工程的发展,要能从技术层面进行优化改造,在设备的效益上要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可以将先进的生产设备得以引进,将设备的运用效率得以提升,从长远的发展着手考虑。再有是能够对新技术的应用要加强,要向着全集成自动化的效益层面进行迈进,可以将全集成自动化编程统一数据管理目标有效实现,对管理的方式进行改进,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热能和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

4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热电厂的发展现状,要充分重视热能和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情况,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保证运行的效率最大化。只有在热能方面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才能真正的促进热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此次主要对热电厂热能和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问题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相应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有效运用效率策略进行了探究,将有助于实际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哲彬.时代背景下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改革与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5(30).

[2]王飞腾.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5(7).

[3]刘兵,马肖飞.热能动力系统优化与节能改造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24).

篇6

关键词:热电厂;电厂热能;动力工程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3-0137-02

在热电厂的生产过程中,其汽轮机组将会释放一定的热能及动能,如何将它们充分利用起来,便成了一个焦点问题。提高这些能源的利用率将会给热电厂创造可观的额外收益。有鉴于此,下文将针对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展开深入的探讨。

1 重热现象及其有效利用

在多级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可对前1级产生的热力损失进行转化,使其成为一种可被蒸热系统再次利用的热能,从而供给下1级,使其进汽焓值等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如此一来,各级理想焓降相加得到的总和,将会超过全机的总压降范围之内的总理想的焓降数值。上述现象也就是所谓的重热现象。值得一提的是,热损失无法被百分之百的回收,经研究,一般条件下重热系数最高可达8%左右(需要指出的是,重热系数越大越理想)。热电厂应结自身的生产实际,来确定最理想的重热系数,在不影响常规发电的原则下,尽可能地发掘热能和动能科学的应用潜力。

2 调配选择以及工况变动

以背压式汽轮机为例予以相关说明,为进一步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对其进行了如下改造:加设一个低压凝气式汽轮机,那么,背压式汽轮机运转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相关热气便会在运行中排出的热气便会提供给压凝汽式汽轮机,为其供应热源,如此一来,便实现了一种双重发电的效果。上述两种汽轮机的有机组合,构建了一个高效的发电机组系统。

所谓跳频指的是,采用并网运行这种方式的机组一旦碰到电网频率变化问题时,便会结合本身具有的差异动态特性,来自动实现对负荷的有效增减,从而保证电网周波的平稳过渡。对跳频进行分析发现,其明显特点表现在频率的调速快。当调整量发生变化时,发电机组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同时调整量也存在一定的制约条件,这些问题大幅提高了控制的实际难度,给调度员带来了诸多麻烦。对电力系统进行研究发现,当其负荷存在相对剧烈的波动时,凭借一次调频这种做法很难将其快速而有效地调整到正常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行二次调频。二次调频通常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手动调频,另一种是自动调频。其中,后者在调频操作中更具优势,所以,在热电厂的运行过程中获得了更为普遍的应用。对于热电厂而言,应结合实际选择和应用最为合理的调频方式,从而保证生产的稳定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汽轮机而言,其工况变化、焓降变化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内在关系。当第1阀处于全开状态时,工况流量随之增加,此时压力也将随之变大。当第1阀处于全开状态,而第2阀处于关闭状态时,该条件下的焓降,需要对其调节级进行提升,即调节至允许的最大中间级水平。该种情况下,工况也将发生相应变动,然而,无论是中间级的压力比,或者是焓降,全都维持既有的状态。

以上实验证实,将焓降的相关变化同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再借助工况变化调节这种方式,能够帮助热电厂在相关生产环节更加有效率地应用热能与动力

工程。

3 节流调节的有效应用

对于热电厂而言,其节流调节通常不涉及调节级的问题。通常而言,在热电厂的整个生产环节中,在第1级的过程中便可实现全周进汽的效果。当工况出现一定变化时,各级温度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出了良好的负荷的适应性。对于节流降损而言,该形式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然而其存在整体费用偏高的弊端,因此,其应用范围也便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常应用以下两种机组,一种是容量相对较小的发电机组,另一种是基本负荷相对偏大的机组。在具体生产应用过程中,弗留格尔公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对其进行合理应用能够显著提高热能和动力工程所产生的实际应用效果。在弗留格尔公式的帮助下,能较为容易的推算出两大关键参数,一是各级焓降,二是压差,如此一来,相关工作人员便能够更准确且更及时地确定电力机组及其相关零部件的具体信息,尤其是受力大小以及使用效率这两大关键参数。与此同时,还能将汽轮机列为监测对象,对其流通状况予以重点监测。由以上论述可知,在热电厂某些生产环节合理应用弗留格尔公式,可对汽轮机组内节流调节问题产生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其效率。

4 调压调节损失的有效控制

对于热电厂发电机组而言,进一步提高其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对负荷变化(一定范围内)的适应性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应重视调压调节的研究和应用。在不完全负荷的状态下,促进机组经济性的进一步提高。需要指出的是,当调压调节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而不得不通过滑压调节这种方式以实现对高负荷区域的调节时,无法满足经济性的要求,这是因为,滑压调节这种方式将会造成一定的调压调节损失,进而增加热电厂的运营成本。机组运行机理是导致该类损失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不应被归结为系统故障吗,也不应被归结为人为操作的失误。基于进一步降低热能与动力工程损失的相关考虑,应对调压调节及其损失问题予以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应积极引入和应用新技术以及新产品,从而不断提高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应用价值。

5 减少湿气损失

对于热电厂而言,湿气损失属于一种十分常见且难以完全克服的现象。如何有效控制湿气损失,从而节约资源,是现阶段各大热电厂一个共同研究的课题。另外,这对提高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价值而言也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存在湿气损失这种问题时,将会对动叶进气边缘(特别是叶顶背弧位置)产生直接而明显的危害。经过分析、总结发现,湿气损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在实际生产环节,受湿蒸汽膨胀影响,一些蒸汽将会发生凝结效应,形成水珠,从而导致湿气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失;(2)凝结形成的水珠将对蒸汽的正常流动形成一定的限制,导致蒸汽动能在无形之中被严重浪费;(3)当湿蒸汽自身温度偏低时,也会导致蒸汽动能的出现一定的浪费。

降低湿气损失程度的常规做法通常包括:(1)安装去湿设备;(2)增加中间再热循环设计;(3)强化机组本身的抗冲蚀能力;(4)采用带有吸水缝设计的喷灌。对汽轮机的运行特点进行研究发现,其不仅涉及相关轴承的摩擦,同时还涉及主油泵等的启动,这些动作均伴有一定程度的能量消耗,也就是所谓的机械损失。为了进一步提高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效果,建议购置和安装更加先进的汽轮机,如轴流式汽轮机,其原理如下:将高压蒸汽由汽轮机的输入端输入,同时由另一端将低压蒸汽有效排除,如此一来,便在高压、低压之间形成了一种明显的指向力。此类汽轮机的引入和应用能够收到良好的节能降耗目的,还能够明显提高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应用效率。

6 结语

如何进一步提高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应用效率已经成为当前各大热电厂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此过程中,应做好重热现象的研究,调配选择以及工况变动、节流调节、调压调节损失以及减少湿气损失等方面的研究,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提高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效率的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文才.热能动力设计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2).

[2] 刘杰.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热电厂的运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2,(17).

[3] 高占平.火电厂电气系统仿真机初探[J].科技与企业,2012,(17).

[4] 黄景利.热电厂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

篇7

关键词:能源动力类 实践环节 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80-02

为了适应社会和行业对能源动力类人才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卓越精英人才,并且让学生能够接受符合自身特性的个性化实践教育,我们重新构造符合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结合国家实践基地的立体化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实践课程授课方法,把社会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作为首批入选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院系之一,通过依托学科和专业优势,积极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充分挖掘专业潜力,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进行系统的探索与实践,致力于培养具备能源动力素质的卓越工程师,在卓越班教学计划中突出具有专业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特别加强工程实践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本文围绕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探讨能源动力类实践教学环节培养的改革,通过加强校企的紧密合作,立足国家工程实践中心,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推进卓越工程师的教育改革,为满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源工程领域的卓越人才培养需求进行有益探索。

1 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学院在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中积极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构建专业基础知识结构。在组织《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课程教学时,主动以“认知+实证”为突破口,因为该门课程涵盖了以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所有专业方向的专业主干课程基本内容的能源类综合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能源动力工业中几乎所有装置、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为了使课程学习生动形象,该课程不仅在课件中加入了大量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而且因课制宜,与课程同步进行现场课外实践,使学生的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相互交融,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认知和对机器的实证。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通过课外现场的实践再学习,有利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能源动力类本科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涵盖了多个不同的专业方向,由此,近几年,在建设能源动力类各专业方向课程同时积极共建实验课程。结合能源动力类硕士二级学科平台与本科专业方向对接共建实验课程,更新实验教学体系,将涵盖以往的十余门课程二十余个单项实验,改造成四门独立实验课程(见表1),各16学时。四个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对应着四门独立实验课程,四个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的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独立实验课程同步进行,有效地做到了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其中每一个综合实验可实现多个相关的实验联系,可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有较完整更全面的认识,以得到综合性的训练。

在具备能源动力类专业设备的宏观框架知识结构后,结合学院各专业方向的细化课程相继开设。创建的“认知+实证”的特色专业平台课程,由于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同步进行,化复杂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习环节安排在大学期间的二、三年级,在整个本科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校内实习体现了对先修的一些基础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校外实了知识的综合应用外还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乃至未来的技术工作奠定基础。由此,校内外实习的有机结合,学生的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进一步得到相互交融,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和对机器的认知。校内实习实行随时开放自己动手实践的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拆装各种机器,观察结构,研究其工作原理,讨论其操作与控制系统,而且可以多次反复进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一些创造性的设计,利用开放式的试验装置,如冰箱、空调综合实验台等,自行试验,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校内实习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与校外实习的在线生产实际有一定的区别。校外实习可以弥补校内实习的不足,通过企业调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交流,了解行业前沿的学科动态及产品发展趋势,寻找工程实践中的技术难题,去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解决方案。企业技术人员结合生产现状,对学生进行讲解,进一步加深对产品和生产过程的了解,加深对专业工程实际的认识,同时扩大视野,树立工程、系统、设备装置、现代化生产的概念,并提高到理论上来理解,触发理论到产品的思维。

学院在校内外实习交替安排在三、四、五、六学期的四个学期(见表2),前三个实习环节由学院统一安排,第四个环节根据学生选定的专业方向分散到相应的一到两个厂家进行实习。

通过校内外的实习,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本专业的一些实验的理论方法和步骤,并对实验和生产流程具有实际的动手运行操作能力及处理突发故障的能力提升。同时,为学生充分展示了专业广阔的前景,营造浓郁的气氛激发各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深入实际的时间,有消化理论,对实践有延续深入洞察,有可能进入创造思维的机遇。校内、校外相结合,开拓了学生由理论到产品的视野与思维,提高了实践能力。

3 设计性环节与课外科技相结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设计性教学环节在培养课程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高校的设计性教学环节占学生在校4年时间的25%左右。传统设计环节的内容、方法、要求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形式与环境的变化,设计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也严峻的提到教学日程上来。通过设计性教学环节与课外科技创新结合,结合学科优势及科研成果,利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共建实践创新的设计课程,有效地实现了“设计课程+课外科技”的结合。

设计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阶段。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设计实践环节有三个: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为了使学生能长期不间断地受到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改变过去三个设计各自孤立进行,互不相干的作法,将三个设计在时间安排上结合起来进行,相继覆盖两年。

在设计环节改革中,强调结合教师科研、课外竞赛进行专业理论、技术和基本工程设计规范的训练,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进行产品、工程设计。在毕业设计选题时,指导教师结合学生的科技活动中的课题设下创新点,有计划地在设计环节指导过程中启发诱导学生来攻闯创新关。通过引导、学习、实践的项目周期训练,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激发和创造学生的潜能。学院学生在近几年的科技活动和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中成绩喜人。在设计环节的管理上,把课外实践活动纳入学分管理,调动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以上措施有效地实现了“课程设计+课外科技”的结合。

在本专业的设计性教学环节中,要求能运用已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去分析问题,在能源动力类的机器设计制造、工程的计算与设计过程中,针对设备的结构尺寸公差的配合、工艺中的规程和精度配合、复杂系统的控制过程问题、复杂程序计算过程等,均能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正确的结论,提出可行的办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设计性环节与课外科技相结合,为学生知识水平、能力与素质同步提升,落实人才的多样化和个性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为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4 毕业设计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毕业设计环节为学生未来的技术工作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根据社会对能源领域人才的需求类型,经过深入调研,学院将在共建工程训练教学实践平台和与企业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等方面进行合作建设,将主流技术和工程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将企业成功实施的项目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并鼓励学生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技术化、工程化。

高年级学生跟随导师结合工程项目和课题进行科研训练,部分保研生可提前修读硕士阶段课程。毕业设计和研究生阶段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根据产业界需求,结合研究课题,加强项目流程等工程训练,进行个性化培养。实践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措施,在学校配套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国家级实践基地,探讨毕业设计实践研究,在四年级学生的毕业论文阶段,请企业相关人员作为指导老师,独立或结合校内教师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指导。

在大约一年的毕业设计环节中,首先明确学生的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对本科阶段的企业培养计划进行整体规划和指导。本科阶段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商讨后确定,可结合硕士阶段的方向设置企业实践的重点和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学生下企业的具体时间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灵活确定,为课题研究提供现场运行数据和资料,以及进行试验或验证的机会。要求导师严格把关,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确定研究课题。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端人才为主要目标。

近几年,学院在实践环节的培养上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和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同时,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学生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结报告。学位论文选题侧重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培养硕士工程型的后备卓越工程师为目标。

以上针对能源动力类卓越人才实践环节培养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建设和改革,有益的推进了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远程监控

近年来,能源科技日新月异,风电等新能源快速发展,新能源领域的人才培养日益受到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1]。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专业(080503T),全国许多高校纷纷增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年原有的风能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合并统一调整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如何办好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的新专业是一项全新而艰巨的课题。作为传统能源特色高校的风电等新能源学科和专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由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整转变过来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面临诸多现实和复杂的研究课题[2],正在进行中的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予以及时解决。本文将结合校企共建远程监控中心建设项目的实践,探索一种新型的实际教学模式。

一、新能源专业校外实习面临的挑战

新能源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新能源专业直接面对新能源产业的生产一线,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实践教学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需要有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实践基地[3]。学校办学应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加强校企双向调研,优化新能源专业设置及相关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共同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实践型人才。在长沙理工大学的新能源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有两次校外集中实习和两次校内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探索有效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风电专业校外实习面临较大的实际困难。长沙理工大学开设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面向风力发电生产一线,实习单位主要为建成运行的风电场,而当前周边的风电场大都建在远离市区的山顶,风电专业学生实习路途遥远、费用高、费时长、交通不便、安全隐患重重,而且风电场一般不能为集体实习的师生提供住宿和饮食条件,生活极为不便,给校外实习的经费、实习时间、安全、住宿和生活带来很大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效果。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结合智能风场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学校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探索校企共建远程集中监控平台,探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校企共建风电远程集中监控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远程监控技术成熟。现代远程监控与诊断模式是随着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而产生的[4],其特点是现场的采样设备将各种传感器获得的设备状态信息转变成数字信号后,通过网络传送给远程诊断工程师[5]。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远程实时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异地控制,也可实现多风场大范围的资源共享。采用无线通信技术为安装具有开通快捷、维护迁移方便、造价低等优点的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已经运行使用多年,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可靠[6]。校企共建远程集控平台和校企双方经济效益显著。将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中心建在学校校区,企业可以节省房屋建设或租赁费用;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相关资源和校区内完善的生活设施,降低运行成本和员工的生活成本。另外,企业投资建设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及仿真中心,学校则可节省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中心的建设成本;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中心由企业对其进行运行维护,学校还可节省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中心的运行维护成本。这种模式能充分发挥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示范效益、人才培养效益、科研效益、社会效益。学校在全国电力行业特别是中南地区电力行业有一定优势,为企业的相关业务向中南地区电力行业推广有一定较好的作用。人才培养效益主要是为学校能源类本科生提供认识实习、风电场运行与维护实习、风电机组远程监控实习基地;为研究生提供新能源技术领域的课题研究机会,特别是风电场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的机会。在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建设和运行中开展科研合作能使校企双方共同受益;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与仿真中心建成后,可以对湖南省新能源发电进行监控和故障诊断,对相关人员技术提供培训服务,还可作为示范中心向全国相关单位推广。

三、新能源校企共建共享新模式的构建

学生在校内能借助“远程监控”完成运行跟班实习,充分利用多风场、多机型和多种风资源状况的实时运行情况,全面提高实习效果。建立一套具有统一软、硬件架构平台的集中监控系统,满足新能源自身监控需求及企业对所辖风电场、光伏电站的集中监管、调度控制,为新能源领域相关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科研平台。随着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电网公司对风电场、光伏电站调度规划的需求,企业在借鉴国内外风电集中监控系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统一软、硬件架构平台的集中监控系统,可以满足新能源自身监控需求,同时公司可对所辖风电场、光伏电站的集中监管、调度控制,实现湖南区域风场群、光伏电站群的远程监控和管理。企业还充分利用学校能源动力学科的优势,合作开展新能源发电领域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开展下属企业新进员工开展业务培训。这种模式能很好地破解实践教学难题,全面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在整合学校特别是能源动力工程类学科现有技术机构、设施设备、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建成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与仿真中心、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与仿真产学研基地,以及“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与仿真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实行统一的运行管理机制,从而大力提升学校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与仿真中心水平,推动学校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科学研究、学生实习、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学校新能源发电技术大学生校内实习基地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新能源远程监控中心建设的内容

根据项目建设目标,拟建的“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与仿真中心”建设内容主要分为“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平台、新能源发电实习实训平台、新能源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平台、学术交流与培训中心”等四个主要部分。1.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平台。主要由企业负责建设。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该平台将纳入该公司下属十余个能源开发项目,总规划容量达1000MW以上。具体建设内容分为软件、硬件两大部分。软件部分包括大容量实时/历史数据库、报表系统等;硬件部分包括采集设备、存储设备、传输设备、互联互通设备等。2.新能源发电实习实训平台。主要由学校负责建设。利用该平台可对在校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包括认识实习、运行实习、仿真实习、毕业实习、新能源综合实验、创新性实验、课外科技活动等),年均达1000人次以上。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场地建设、相关设备及仪器仪表建设、师资队伍教室、文档资料建设等。3.新能源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平台。校企合作共建科研和实验平台,对新能源发电的关键技术难题(如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先进控制技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风资源评估及风功率预测技术等)联合攻关,合作开发科学研究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场地建设、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测试及分析软件等。4.学术交流与培训中心。主要由学校负责建设,可承接企业员工培训、相关教师的工程化锻炼及业内学术交流等,培训人工年均人次数达50人次以上,每年教师赴企业进行工程化锻炼3—5人次,每年不定期举行多场次以上学术交流活动。建设内容包括培训教室、会议中心等场地建设、培训计划制订、培训教材编写、工程案例准备等。

五、新能源专业多环节实践教学的效果

在中心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研究新能源实验课程、核心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仿真实习、认识实习、运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的调整,实验室和实习条件的建设方案等。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新能源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的研究、省部共建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室功能的调整与改造、新能源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标准的研究、新能源新增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方案研究。利用笔者所在高校“电力生产与控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优质资源,高标准建设新能源发电过程仿真实验室。产学研结合不仅是新能源这样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能使学校学科和教学受益,同时也应做足做实让企业获利,实现双赢,这样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本文不仅为高校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种新思路,也为企业的校企合作提供有用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俊峰,蔡丰波等.2014中国风电发展报告[R].2014.

[2]陈建林,陈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2).

篇9

为了落实执行“2011计划”,并适应国家对核电建设专业人才的需要,大连理工大学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集团),以能源动力类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新兴产业和改造能源动力传统产业为重点,结合双方2007年签署的核电人才联合培养合作协议,在双方共建的中广核集团核电学院基础上,共建面向核电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的二级学院。同时,大连理工大学在能源与动力学院开展辽宁省校企协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广核集团每年从我校三年级学生中预先招聘20~30名学生作为培养对象,学生四年级时在核电学院完成学习任务,让企业从人才的接收者向人才的培养者转变。

这样既解决了企业抱怨本科毕业生岗前培训耗时多、无法快速融入企业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部分学生在大四阶段无所事事或是忙于找工作的两种极端状态。事实证明,在企业完成第四年学业的学生基本上都会得到企业的认可并留在企业工作。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学校需要在制度、管理、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协同创新,在摸索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涉及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

(1)共同制订并逐步完善学生第四学年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主要是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的培养计划和中广核电集团的专业培养要求,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特别是完善修订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

(2)通过人力资源培训,推动双方教师和科技人才的联合培养和交流互动,确立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并制订校内和企业教师的聘任办法和开课计划,不断提升学校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3)建立完善的学生考评机制,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标准和考核要求,共同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加以考核;

(4)建立学生在企业学习生活期间的管理制度,采用导师制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广核集团公司分别为学生配备一位导师,共同负责教学、生活管理及毕业设计指导等工作。双方希望通过校企的深入合作、协同创新,建立工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探索并实践学校、学院同企业共同举办二级学院的体制机制,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共赢,为其他高校的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同时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落实执行提供保证。

2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6月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大连理工大学是首批进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能源与动力学院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有幸成为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试点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特色,通过校企协同创新,构建了与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能源动力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该专业的培养计划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将专业标准落实到具体课程,对主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通过与中广核集团、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沈鼓集团)等大型企业的校企合作,采用“3+1”订单培养模式,进行能源动力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培养方案包括学校阶段与企业阶段2个层面的培养计划。双方共同制定4年的教学计划,同时互认学分,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以企业导师为主。实行“工程教育不断线、创新实践不断线、企业合作不断线”的课程配置体系。企业阶段培养方案加大实践环节和企业学习的内容,注重工程系统的思维训练、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学历课程24.5学分、400学时,以及290学时的实践、实训环节,表1给出了核电学院的企业阶段部分理论与实践课程。学校阶段培养方案面向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同时针对核电工业的需求,补充了一部分与核电相关的理论课程,如表2所示,总学分175学分,其中实践环节学分不少于25%。

3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与运行

工程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践教学,如何建立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优质的实践教学平台对工程实践教育改革是至关重要的。我学院从校内教学实验中心与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2个方面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方面,我学院于2008年成立了教学实验中心。成立之初,中心专门成立调研小组,对国内能源动力类实验教学成绩突出的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高校进行调研,吸取其建设经验,在原有2个实验室的基础上,整合了学院全部6个专业方向的实验资源,以既保证各专业方向之间互相依存,又体现各自不同优势与特色的原则,组建了能源与动力学院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并于同年获批学校的实验室重点建设项目,累计获得资助374万元。

在设备方面,实验中心将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验教学之中,将其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例如:能源动力学院能源与环境专业方向将科研重点设备NMRI核磁共振成像仪应用到教学实验中,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让学生接触到了学科的前沿技术。在实验内容上,实验中心新增12个实验项目和扩组7个实验。新建实验项目内容多为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培养计划上把各专业方向的实验学时由12学时增加为24学时,还增加投资,改善部分实验条件落后的局面,为低温及制冷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2个新建本科专业方向填补了实验教学的空白。不仅如此,在人员方面,实验中心新引入3位博士毕业生作为实验专职人员负责实验教学,大大提升了专职实验教师队伍的水平,同时针对新增实验组织编写实验指导书5本,出版实验教材1部,为本科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我学院已建立了多处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沈鼓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与环境,同时提供进厂教育、生活安排、实习讲课和现场指导等。学院适时聘请企业知名人士和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改革工作和实践课程教学活动。以沈鼓集团实践教育中心为例,2006年,我校与沈鼓集团组建了沈鼓集团-大连理工大学研究院,开创了一种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即允许企业的研发机构入驻校园建立研究特区,双方共同投入,采用企业化研发管理模式,企业投入科研经费,决定研发方向,研发技术归属企业并直接产业化,通过双方优势互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12年双方启动了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沈鼓集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中心设在沈鼓集团基地内,利用集团培训中心的教学软、硬件资源,邀请集团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目前该实践教学中心每年开展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工作,接待学生约90人次/年,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外实践提供了保证。

4构建适应工程教育的本科教学体系

结合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动力类本科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我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和工程人才培养要求,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建立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理论与工程教育相衔接的校内本科教学新体系,具体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我学院结合学校2012年本科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根据核电专业的特点和对人才培养要求,重构了学生在学校阶段的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保证实践教学在培养方案中的比重达到25%,注重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设置了学科前沿课程,如能源动力导论、能源环境基础等。

(2)在教学内容更新方面,在学校阶段增设核能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如热力发电厂与核电系统、供热工程及核反应堆原理、核电与火电热力系统等,为企业阶段的学习创造知识条件;同时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及时纳入课堂教学中,使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模式,推行研究型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教学环境,增强互动式的讨论和双向式的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实践。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和教授学生如何查阅大量信息,满足学生拓展知识视野、解决问题、协同学习和个别学习的需要。

(4)在实践教学方面,校内实验教学实行严格管理,鼓励学生做设计性、创造性的实验,通过理论、实验、校外实习、科研和工程的紧密结合。

(5)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有计划地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在支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高校进行学习和进修的同时,学校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通过主持或参与企业的工程项目,参与相关产品设计、研发课题,通过这种方法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培养工程人才的师资队伍水平。

5结束语

篇10

【山东大学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合作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月30日,山东大学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合作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揭牌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表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是山东大学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多年来合作开展工程实践教育结出的丰硕成果;依托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山东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这次合作必将会成为校企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典范;希望中心尽快成为双方的教学实习基地、科研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与就业孵化基地,成为国内一流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形成系统化的人才培养经验,共同为创建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作出贡献。(山东大学)

【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在北京交通大学正式成立】3月20日,由北京交通大学牵头,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申请的“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成立。各单位将加大投入,力争用3—5年时间将研发中心建设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主动配电网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中心、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中心、重要装备的孵化中心和低碳理念的宣传中心,为中国的主动配电网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北京交通大学)

【国际电力高校联盟成立暨首届研讨会将在上海电力学院召开】5月31日-6月2日,国际电力高校联盟成立暨首届研讨会在上海电力学院召开。国际电力高校联盟简称E8及ADEPT,是由上海电力学院倡导并得到国外7个国家7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大学的积极响应,首批8个国家8所电力高校共同组建的。E8国际电力高校联盟将致力于促进联盟高校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发挥电力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升电力高校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上海电力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月3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公布“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56号),沈阳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继2011年被评为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后,又被评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至此,沈阳工程学院31个本科专业已有2个成为国家级本科重点建设专业,5个成为辽宁省重点建设专业。(沈阳工程学院)

【“天津大学—惠生能源化工联合研发中心”揭牌】6月6日,在惠生控股集团总部举行了“天津大学—惠生能源化工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中心成立之后,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将分期向天津大学支付合成气制乙醇新技术持续开发及其他双方共同确定的能源化工新技术开发的研究经费,持续时间为5年;中心的首要目标是要开发成功具有国内领先地位的合成气制乙醇成套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技术推广,同时在合作双方共同认可的能源化工前瞻性新技术研发上处于领先地位,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我国能源化工领域重要的联合研发中心。(天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新能源研究院“生物燃气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通过认定】6月13日,北京市科委对中国石油大学新能源研究院“生物燃气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专家评审,实验室顺利通过审核,成功获得认定建设。“生物燃气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结合中国石油大学优势学科,以服务北京建设为目标,共定位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废弃物处理产沼气、农林废弃物处理产沼气和沼气高值综合利用。(中国石油大学)

【浙江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教学中心正式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月25日,教育部正式发函《关于批准北京大学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等500个实验教学中心为“国际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通知》,浙江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教学中心正式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教学中心是“十一五”期间C9高校中唯一获批的能源与动力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10余年的建设,浙江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验教学理念、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材、实验设备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改革与探索,已经表现出鲜明的特色。(浙江大学)

【中山大学与中国广核集团共建“核电安全联合研发中心”】7月6日,中山大学与中国广核集团在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共同签署了《合作共建“核电安全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中国广核集团—中山大学核电安全联合研发中心”,分别在深圳和珠海建设两个核电安全研发实验室,继续深化双方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协作发展。(中山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成功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7月10日-11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批准,东北电力大学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东北电力大学)

【上海市唯一能源领域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在上海交大成功验收】7月11日,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煤基多联产(IGCC)成套技术研究”课题验收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验收专家组认为,科研团队出色地完成了项目要求中的各项任务:在国内率先建立了IGCC系统匹配及稳态性能预测分析、动态特性仿真平台;对采用合成气的IGCC系统压气机/涡轮通流改造方案进行了分析;自主研制了合成气双旋流非预混燃烧室,在设计技术上有所突破;探索了燃烧中低热值燃料时热声振荡产生的机理及合理的燃烧组织形式,为中低热值燃气轮机燃烧室改型设计及自主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该课题对煤基多联产IGCC系统的成套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已得到部分应用,为建立我国自主的IGCC设计及研发平台奠定了基础。(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国家级新能源电力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7月29日,教育部公布了“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上海电力学院“新能源电力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榜上有名,这是该校第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的获批是上海电力学院在新能源电力系统实验教学建设方面的阶段性成果,中心将以此为起点,对接国家能源战略和智能电网建设,建设成多层次、强特色、重应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电力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携手剑桥大学成立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9月12日,“剑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在华北电力大学成立。该中心以全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于国际领先技术,开展绿色电力的科学研究,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而言意义重大。中心建设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对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攻坚克难,力争在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和科学突破。(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首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新能源电力系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通过认定】9月29日,科技部正式发文,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经过主管部门遴选和推荐,科技部组织专家评议和研究,最终获得认定,这是该校首次获批建设该类中心。“新能源电力系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认定,将进一步促进华北电力大学相关学科的国际交流,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增强自主创新的科研能力,促进研究中心真正成为技术领先、人才聚集、示范引领的国际化平台。(华北电力大学)

【上海交大参建的“上海核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成立】10月,上海市科委公布了2013年度“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名单,由上海交大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共建的上海核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成立。“上海核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依托已有的两个联合实验室,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工作,完成热工水力及安全技术研究领域、核电材料研究领域的建设任务,为我国核电工程技术的开发和试验验证提供硬件平台。(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成功申报上海绿色能源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月,经上海市科委相关部门初评、答辩、复评,上海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申报的“筹建上海绿色能源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成功获得上海市科委立项资助,成为电气学院首个牵头负责的省部级研究基地。上海绿色能源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以技术成果的推广为导向,努力扩大绿色能源集电系统优化的工程应用范围,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继续积极突破行业关键技术,完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绿色能源利用,为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学校内涵发展助力。(上海电力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主动配电网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创新引智基地”获准立项】10月14日,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14年度建设项目立项通知》(教技函[2013]50号)。根据通知,北京交通大学姜久春教授牵头负责的“主动配电网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创新引智基地”正式批准立项。基地依托北京交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以主动配电网、大数据计算与分析方面若干重大技术为牵引,建立信息支撑平台,实现配电网运行实时动态优化、主设备监测以及保护的智能化。(北京交通大学)

【“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华北电力大学揭牌】10月27日,华北电力大学举行“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孙忠权表示,“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揭牌,是华北电力大学尤其是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组织高水平核工程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北京市创新体系建设中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标志着学校在新兴学科建设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推动华北电力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