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研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科研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科研管理队伍 原始创新 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426.21;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095-02
一、基础研究的“新常态”
基础研究的水平,关系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关系到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关系到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根基,也是产品和装备升级的支撑。”22015年2月14日,总理到吉林视察时的讲话高屋建瓴,点出基础研究在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地位。
广东省向来重视基础研究,为了支持广东省的基础性研究项目,自1987年开始,广东省委省政府就设立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并根据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于2006年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联合基金,以“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的开放精神吸引全国优秀科研力量共同服务于解决广东经济社会重大基础研究问题。联合基金成立已有10余年历史,十年磨一剑,为广东省的基础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3年6月6日,上任伊始的书记视察省科技厅发表重要讲话:“做好广东科技工作要扬长补短,在充分发挥广东市场化、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同时,着力补上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的短板,加大核心技术供给,提升广东科技整体水平。”3将广东原始创新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高度,提出既要扬长又要补短的要求,为我们广东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昭示着广东基础研究发展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科研管理队伍是推动科研发展的“催化剂”。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日益重视基础研究的历史进程中,高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研管理服务也向精细化发展,这对科研部门的顶层设计能力和统筹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为了顺应基础研究的“新常态”,高校应该优化科研管理和服务体系,强化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形成结构与规模合理的专业化高素质科研服务队伍,从而促进高校基础研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深入了解高校基础研究管理队伍的现状,加强高校基础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我们对广东省高校科研队伍建设相关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通过对取样单位的分析,找到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本次调查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和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在取样时注意到广东 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差异性,通过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来自12所不同学校150个科员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并于2015年6月期间共派发问卷150份,回收126份,样本回收率84%,实际可用于分析共126份,属于大样本调查,符合统计分析要求。被调查对象中,男性71人,占56.3%,女性55人,占43.7%,男女比例基本接近1:1,较为合理,保证了数据的科学性。另外,本次调查对象囊括依托单位的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职称等各类人员,具体百分比详见表1。可见,样本对总体的结果推论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回收的所有数据分析都在Windows for SPSS 19.0上完成,对调查数据采用频数分析、交叉分析、多选项分析等方法进行。
二、高校基础研究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 管理队伍整体作战能力与承载任务分析及对策
问卷中设置了4道多选题来了解科管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多选变量频数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①管理工作。“经验不足”(13.2%);“其他工作任务太多”(52.6%);“缺少管理规范(18.4%)”;“其他(15.8%)”。
②服务工作。“不知如何提高服务质量”(12.9%);“其他工作任务太多”(61.3%);“不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19.4%);“其他”(6.5%)。
③监督工作。“缺少激励制度,工作动力不足”(24%);“缺少规范,不知道如何开展”(14%);“其他工作任务太多”(30%);“涉及方面较多,工作难以开展”(14%);“被监督者不配合”(16%);“其他”(2%)。
④交流工作。“对学校基础研究情况不了解”(5.3%);“缺少交流机会”(44.7%);“其他工作任务太多”(47.4%);“其他”(2.6%)。
通过对比以上数据可知,在科管人员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每一项所选择最多的困难均是“其他工作任务太多”,从表7也可以得到直接的反映。这说明管理队伍整体作战能力与承载任务不相协调。
此外,我们对广东省一本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走访调查,了解到当下基础研究管理队伍普遍存在以下困境:1.事务边界不明,承担事项过多。2.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比例失衡。3.缺乏与管理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管理和培训。4.缺乏适当的评价激励体系,打击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5.“管理末梢”不通畅,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和学院、团队科研人员信息沟通不够顺畅。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对策: 采用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扩大高校科研管理队伍规模。由于科研管理部门不仅需要做好各类项目的管理,由于事务边界不明、突况较多,高校基础研究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承担大量项目申报与管理,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的基础研究项目,而且要参与关乎学校的顶层设计,如近期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的规划、“四重”建设规划、还要涉及各种综合类工作,如经费管理和控制、会务等等。可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
此外,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比例失衡,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科技处基础科只有1.5人,但每年申报基础类项目的老师有674人,申报比例达1:499.这样的申报量,以及申报后的答辩跟进、立项合同、经费下达与调整、年度报告、中期检查、中期评审、结题报告和跟踪报告等,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考虑到现在高校固定编制人员的限制,我们建议采用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一是增加雇员,把一些综合类的工作交给雇员,让学校层面的科研管理人员可以从无关琐事中解放出来,有精力投入一些前瞻性的规划研究中;二是畅通“管理末梢”,加强二级学院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和团队科研秘书的沟通联动,使科研政策能够及时传达到各学院的老师。三是由于各处、各科业务边界不明,可以在协同的前提下成立一些工作小组,同时注意分工适度均衡。
(二)管理队伍发展的培育问题调研及对策
在问卷中,我们提出“您在科研管理岗位上有无接受到系统的科研管理培训,包括培训班、交流会议、职业生涯规划、借调挂职锻炼等”这一问题,,统计结果显示,有83.3%的科管人员参加过系统培训,其中有大部分的人认为培训对自己很有帮助。在被问及到“贵单位是否有明确的科研管理工作绩效考评体系?”时,有41.7%的人认为所在单位有绩效考评体系,过半的人表示没有,其中仅有8.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设置;有些单位虽然设置了,效果却不明显。
以上的数据说明科研队伍建设总体较好,管理队伍发展的培育机制和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依托单位需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系统培训,指定更合理有效明确的绩效考评体系。
对策: 科管人员要走“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道路。“专业化”使科管人员向“专家型”发展,“职业化”使科管人员增强对自身工作的职业认同感,有利于科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方面,校级层面的科管人员应懂得用好学院二级管理队伍,从日常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多参加学术活动,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科研动态、学术前沿,及国家政策、导向,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科研;另一方面,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属于学校的核心管理部门,对内是管理服务窗口,对外也时常与上级部门沟通。亟需依托单位或上级单位提供各方面的管理培训,如心理调节与情绪管理、行政管理、人际沟通、公文写作、法律(知识产权与合同签订)、财务管理、职业规划培训等等,也可以通过借调交流、讲座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能力素质。
(三)科研管理队伍稳定性问题及对策
目前,各高校科研部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晋升难、不受重视、有义务没权利已经成为共同的困境,长期以来必然打击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据了解,目前高校部门评职称往往采用论文、课题“一刀切”,行政部门日常忙于各种具体事务,不可能向专业科研人员有大量空余时间进行论文研究,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与高校行政实务严重背离,导致科研管理人员难以发展。
在本次问卷中,“您认为科研管理人员的频繁流动会造成什么问题?”这一选项包括4个变量,分别是组织申报效果不佳,对学校情况、项目情况了解不深思路不明晰,影响项目的申报、监督和管理,缺乏理论与经验的积累与提升。结合SPSS统计软件进行多选项频率分析,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表中的N表示该选项被选择的次数,作为百分比统计的分子;选项百分比是选项被选择的合计数作为分母的百分比,个案百分比则是以有效问卷人数作为分母的百分比。表8中的个案百分比显示,科研管理人员频繁流动会造成的问题百分比排序如下:对学校情况、项目情况了解不深思路不明晰(78.6%),影响项目的申报、监督和管理(69.8%),组织申报效果不佳与缺乏理论与经验的积累与提升(均是57.1%)。
对策:加强高校科研管理队伍激励机制建设,建立稳定的专业队伍。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等直接影响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及科研水平。为了建立稳定的基础科研管理队伍,可以通过设置符合行政人员工作的可量化指标评价体系、360度绩效考核、鼓励提升学历层次等方式,通过职级、非领导职务晋升等渠道解决其发展的后顾之忧。
另外,为了构建我省基础研究管理方面稳定的专业化队伍,建议由省基金办出台科研管理人员任职相关文件,要求年度基础研究科研体量达到3000万以上的科研单位需要配备3个以上的基础研究专业技术岗为,由任职5年以上、中级级别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
“基础研究作为提升国家源头创新能力最重要的载体,是高新技术的源泉,是科技创新的上游,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中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系统支持。”“要着眼未来国家竞争力,抢占科学制高点,聚焦在创新链的前端,加强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进行战略性部署。要继续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推动学科体系完善和整体水平提升,优化科研基地布局;遵循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营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4 基础研究关系到培育国家源头创新的重大任务,影响了国家原始创新的未来走向,我们要主动适应基础研究的新常态,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推动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在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的进程中迈出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陈二厚,: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根基【N】,《中国教育报》,2015-4-13.
[2] 《万钢:基础研究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中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系统支持》,见《中国科技网》2015年3月27日报道.
[3] 《书记到省科技厅调研强调,没科技创新就没有转型升级》,广东省科技厅办公室新闻,2013年6月7日.
[4] 李维晓、李明、刘其志,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刍议――以L省为例【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P542-545.
[5] 刘开强、郁秋亚、张浩 ,苏州大学2006-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情况和管理经验分析【J】,《中国科学基金》2014 (1),76-78.
[6] 安宁、莫雷、邓开喜,高校科研管理立体激励机制的构建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8(6),92-97.
注释
1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管理战略及基金管理队伍建设研究”(编号:2014A03039007)
2 《: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根基》,《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13日。
篇2
[关键词]科研;机械工程;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029-02
科研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985高校和211高校中更是如此。但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也是高校工作永恒的主题。高校通过教学工作来培养高层次人才这是其根本任务,教学工作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之一。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高校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离的。高校教师既要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又要进行科学研究,还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相互提高。[1][2]高校只有重视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3][4][5],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办学的特色、强势和品牌性。[6][7][8]有关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以及科研对教学的作用,国内外学者、教师都做了很多研究,如文献[1]、[2]、[3]对高校中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做了论述,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文献[4]论述的是科学研究在促进本科教学中的作用;文献[5]强调科研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以上文献中都没有涉及科学研究在机械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群中的应用。可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本文就是从这方面入手,探索科研在机械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群中的应用。
一、我校教学与科研现状
我校是一所地方性、综合性院校,是一所以工为主,专业涵盖工、管、理、医、经、文、法、艺术、教育等9大学科门类,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占地面积近4700亩,面向全国27个省(区、市)招生,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留学生共25000余人。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国际教育,不断提升办学层次、水平和特色。为建设成为国内先进、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学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过多强调科研
多年来,我校对本科教育口头重视多,实际行动少;教师教学考核强调数量,缺少质量。由于过多强调科研等显性数据指标,如高水平论文、高级别研究项目、高科研经费等,对大学定位存在误解,以及扩招等一系列因素,本科教育特别是本科生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处于相对弱势甚至是边缘化的地位。然而,世界上的一流大学,其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都很重视。尽管这些大学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研究成果,但最让这些大学感到自豪并最终确立他们高水平地位的关键因素,依然是他们响当当的本科教育质量。时至今日,这些大学仍然在不断地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科研与教学缺失
由于学校一味强调科研,教师只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但研究成果出来以后,只有小部分应用于生产实际或教学,大部分研究成果只能躺在成果库里睡觉。教育教学改革呼唤着科研,但在学校科研中,教师科研与教学缺失的现象却并不少见,具体表现为:教师在研究中充当着资料的提供者、失语的研究者和被动的参与者,而不是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造成教师研究与教学脱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教师对高校科研实质的理解不到位 ,以及学校对科研的评价方法不科学。
二、机械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
我校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并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能从事现代机械工程领域内的机械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专业主要课程中有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与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气液压控制、数控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置设计、机械CAD/CAM,这些都是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些课程在三类课程中具体所占的学分为公共课学分占37.0,学科基础课学分占85.5,专业课学分占15.5。
机械工程专业是我校办学最早的几个专业之一,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多年来,学校一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凭借多年沉淀的教学资源优势,不断加快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步伐,力争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我们教师所做的科研,绝大多数与这些课程有关。如果能把教师的科研应用到这些课程中,无疑能对教学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具体实践应用
为探索科研在机械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群中的应用研究,我们做了如下具体实践。
(一)项目调研
机械工程专业是传统的工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体系中,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学科基A课和专业课等,其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占的比重较大,课程门数较多。由于教师所做的科研较多,有些科研与这些课程群有关,有些则比这些课程群超前许多,再加上由于机械工程专业办学历史较长,有些课程内容较陈旧,因此,我们首先要进行调研,看看兄弟院校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
(二)科研项目、内容的整理
由于大多数科研骨干历年来所做的项目较多,这些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开发项目、柳州市科技开发项目、教育厅科研项目和校级科研项目以及横向科研项目等。在这些项目中,有些项目所研究的内容、研究成果与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关,有些项目比较前沿,这些项目对本科生来说有些超前,这样前者可以直接应用到本科教学中去,后者则要储备起来。因此,要对这些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进行梳理,找出与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关的内容,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三)科研项目、内容与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群相结合
根据前面梳理出来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我们结合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特点,以某一门课的某一章节为切入点,删减一些陈旧的内容,增加一些学科前沿知识,并将其作为一个案例或一个章节来处理。比如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桂科能05112001-7B)《信息与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钢圈系列产品虚拟设计开发平台》的科研成果,就可以与机械工程专业课机械CAD/CAM相结合,把研究内容《钢圈参数化设计系统》结合到课程的第五章――机械CAD/CAM建模技术中去,作为一个案例来讲授,这大大丰富了课程内容。
(四)相关学科基础课、专业课教案、课件的修改与融合
找到结合点后,就要对原来的教案和课件进行修改补充:有些陈旧的内容该删减的删减,新的内容该补充的补充,要相互融合;有些内容较简单可直接修改,有些内容较多较复杂,要采取各种手段满足教学要求,比如将科研内容编制成软件。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公差与配合应用技术系统的开发研究》就是以软件形式编制出来后,融合到机械工程专业课机械CAD/CAM第三章――设计/制造数据的处理技术中去,作为一个例子,这既补充了教材的热荩又能使学生接触到前沿知识。
(五)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
把结合科研成果做好的教案、课件和软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可以使学生受益。应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对这些教案、课件和软件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提高。条件成熟时,还可以根据研究结果对相应的教材进行修订,使科研成果进入教材。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具体实践,我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机械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群中,使学生能学到机械工程学科的前沿知识,这既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冬梅,卜长,郭树东.试论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6):119-122.
[2] 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教学科研比翼双飞[N].人民日报,2005-12-01(04).
[3] 韩俊峰,冯德芬.浅谈科研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关系[J].广西高校研究,2000(1):91-92.
[4] 王铁行.科研促进本科教学之浅议[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30-31.
[5] 符杨,胡荣.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初探[J].第四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10(9):34-36.
[6] 陆根书,顾丽娜,刘蕾.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证分析[J].教学研究,2005(4):286-290.
篇3
作者简介:吴知音(1977- ),女(锡伯族),辽宁本溪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财政理论与政策方面的研究。Email:wzhiyin@dlcn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学技术的日益重视,财政科技支出规模不断增长,但财政科技支出相对于GDP来说增长速度不够,R&D支出中政府所占份额相对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偏低,基础研究作为科技产品当中的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不足,各地区财政科技投入差异较大。因此,政府应从财政支持范围、支出力度、支出结构、支出形式等多方面加以优化。
关键词:财政科技支出; R&D;支出结构
中图分类号:F8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2)05007505
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当今世界影响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不关心、不利用、不干预、不管理和不控制技术,不或多或少给予科技投入”[1]。政府运用财政支出手段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带动和引导整个国家的科技投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财政科技支出的规模如何确定、结构怎样安排,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时期都有显著的不同,本文拟对我国目前财政科技支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加以阐述。
一、我国财政科技支出规模分析
近年来我国财政科技支出规模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在2004年首次突破1 000亿元,2009年突破3 000亿元,2010年突破4 000亿元,绝对数量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但从相对数量来看,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GDP的比例近年来呈逐步上升的态势,基本上都维持在07%―09%之间,2010年突破了1%。按照国际惯例,用政府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来判断一国的科技创新力。政府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不足1%的国家,可判断为缺乏创新能力的国家;在1%―2%之间的国家,是在科技创新上小有作为的国家;大于2%的国家,其科技创新能力可能会比较强。尽管单一的数据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是从数据上判断,我国在2009年之前还属于“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2010年刚刚摆脱这种状况,这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相符的。从我国财政科技支出规模可见,国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加快财政科技支出的增长速度,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和GDP的比重逐步提升。
表1近年我国财政科技支出规模表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亿元)94461 09531 33491 68852 11352 58183 22494 1144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069069073080085086096103与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383 384 393418425412425458注:2006年以前年度财政科技支出包括科技三项费、科学事业费、科研基建费和其他科研事业费;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后,财政科技支出包括“科学技术”科目下支出和其他功能支出中用于科学技术的支出;前后年度财政科技支出涵盖范围基本一致。
资料来源:wwwstsorgcn/zlhb/2009/hb11htm#1。
科技活动的核心是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R&D经费的投入强度和投入规模是衡量一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R&D经费与财政科技支出概念尽管不同,但是对R&D经费水平的分析,也可对一国财政科技支出的总体水平略见一斑。
通过表1可以看出,我国R&D投入的总体规模不断上升。2010年,我国R&D经费支出是2003年的459倍,绝大多数年份都是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是世界上R&D经费增速最高的国家之一。2007年,我国R&D经费占世界R&D经费总额的48%,与英国、法国等发达的国家水平接近(见图1所示)。同时,R&D投入强度也在稳步增长。20世纪90年代,我国R&D/GDP增长缓慢,1999年以后这一比值开始稳步提高,2007年达到149%,远高于俄罗斯(112%,2007年)、印度(061%,2005年)、巴西(111%,2007年)、南非(092%,2005年)、阿根廷(051%,2007年)等发展中大国,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表1近年我国R&D经费情况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R&D经费(亿元)1 539601 966302 450003 003103 710204 616005 802107 06260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113123134142149154170171比上年增长(%)19602770246022602350244025702170资料来源:《科技统计资料汇编》,wwwstsorgcn/zlhbhtm。
图1OECD成员国及9个非成员国家(地区)R&D经费总额的比例分布(2007年)表2对2007年部分国家和组织近年来R&D经费的投入情况进行了比较,除中国之外,还涵盖了新兴经济体韩国、俄罗斯,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美国和德国,以及经合组织(OECD)。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R&D经费总量较少,占GDP的比重也偏低。2007年,我国的R&D经费总额仅为美国的132%,为日本的323%。R&D经费占GDP的比重方面,我国2007年仅达149%,接近2004年世界平均水平(16%)[2]。相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而言,我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有待更大的提高。表22007年部分国家和组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情况国家或组织中 国美 国日 本德 国俄罗斯韩 国OECDR&D经费(亿美元)487703 688001 50790842301451033680―R&D经费增长速度(%)150030035026013201380380R&D经费/GDP(%)149268339253112347229注:(1)德国R&D经费/GDP、 R&D经费增长速度为2006年数据;(2)R&D经费增长速度为按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OECD: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1。
二、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分析
1科技支出按执行部门结构分析
我国政府R&D支出主要投向于研究机构和高校,2007年,我国政府R&D资金共9135亿元,研究机构支出5929亿元,占6491%,投向高校1777亿元,占1945%。这与其他发达国家政府研发投入的重点是相同的,主要投向都是政府研究机构和大学。2008年美国联邦政府R&D支出主要投向政府研究机构,占4025%,其次是大学和产业界,最后是非营利机构。而且,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投向产业界的资金呈下降趋势,而投向大学的资金增速最快,这与政府投入向基础研究倾斜,而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要执行者有关。虽然我国政府科技支出的执行部门结构与发达国家基本类似,但由于我国政府R&D支出绝对量远远小于发达国家,2008年美国联邦政府R&D支出为1 0367亿美元,而我国2007年政府R&D支出仅为9135亿元人民币。因此,我们更应当把有限的政府资金更多地使用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上,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
图22007年我国政府R&D资金执行部门图图32008年美国联邦政府R&D支出执行部门图
2科技支出按活动类型结构分析
R&D经费支出按照活动类型,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在经费的分配上,三者间存在着一个客观的最佳比例。2009年我国R&D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的分类结构如表3所示,三者的比例分别为470%、1260%和8270%,从表4的各国对比情况可以看出,我国R&D经费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投入比例都是最低的,在基础研究上与投入比例最高的意大利相差24%。可见我国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基础研究,它的公共产品属性最强,私人不愿介入,政府资金应主要投向这种领域。我国政府的R&D资金绝大部分投向高校和研究机构,但从表3可以看出,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都未将基础研究作为其R&D活动投入的重点,而企业自身的基础研究投入更是寥寥无几。可见,财政资金没有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没有发挥最大的效益。
表32009年我国R&D经费支出活动类型分类结构单位:%投向部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研究机构111035205370高等学校311053401550企业0102009790总体合计(%)47012608270资料来源:wwwstsorgcn/sjkl/kjtjdt/data2010。
表42009年部分国家R&D经费按活动类型分类支出情况单位:%国家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基础研究470174025102870122015701880应用研究1260223039204470226019901940试验发展8270603035702660652064406180资料来源:中国科技部:OECD《研究与发展统计2010》。
3科技支出按地区结构分析
表5列示了2008年我国各地区财政科技拨款额及其与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从表5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之间财政科技支出水平差异是很大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绝对额最高的广东是的近46倍。各地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的差距也不小,最高的北京为573%,而最低的只有076%。R&D投入强度与财政科技支出水平相关性很强,说明财政科技支出对于拉动全社会R&D投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从表5中可以看出,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绝对额及其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较高的地区大多为东部地区省份,而绝对额和比例都较低的省份多集中于西部地区,中部省份基本处于中游,这与我国地域之间的经济综合水平差距是基本一致的。
三、我国财政科技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以上对我国财政科技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财政科技支出虽然在绝对量上增长迅速,但是相对量增长不足,财政科技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高且增长缓慢,同时财政科技支出占GDP比重较低,这与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和未来经济发展不相符合。二是R&D经费支出中政府支出所占比例仅为25%左右,相对于经济发展
通过观察还可以得出,R&D投入强度与地区科技进步水平、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之间存在近似线性相关的关系,将三者的地区排序显示在图4中,可见三条曲线的走向趋势是基本吻合的,只有少数省份存在一定的差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形成经济实力强的地区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大,R&D投入强度高,从而科技进步水平快,促使经济实力更强,财政对科技的支持更大;经济实力弱的地区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小,R&D投入强度低,导致科技进步水平慢,造成经济实力更弱,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度更小,这样的循环体导致“马太效应”的产生。
表52008年我国各地区财政支持科技事业力度差距地区地方财政
科技拨款
(亿元)地方财
政支出
(亿元)科技拨款占地方
财政支出R&D投入强度
(R&D/GDP)综合科技
进步水平比重(%)排序比重(%)排序指数排序北京112191 959295731525179121天津2865867723305245372923河北21671 881671152406722399919山西17641 315021341509019399820内蒙古15361 454571062704427386221辽宁49022 153432287141756156吉林13411 180121142508220442613黑龙江20091 542301301810414442314上海120272 593924642259278582江苏91523 247492826192558495浙江86792 208583933160655477安徽23781 647131441211113377224福建25631 1377222580941849659江西11141 210070922909717365827山东57132 704662119140951548河南30442 281611331606623373725湖北23061 650281401413110486811湖南26591 765221511010115407517广东132523 778573514141862954广西16211 297111252004626330530海南450357971261902331366326四川15131 016011491111812417715重庆25822 948830883012811470212贵州12991 053791232105724342628云南17671 47024120220542534162929380660763103130244631陕西17141 42852120232094495310甘肃947968430982810016380523青海397363601092604128384222宁夏433324611331706921406218新疆14841 059361401303829410816资料来源:各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来源于科技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报告》总第439期。其余数据来源于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
图42008年各地区财政支持科技事业力度、R&D投入强度与科技进步水平相关性对比阶段而言,当前我国R&D经费来源中政府资金所占的比重是比较低的。政府的推动和引导是全社会R&D支出增长有利动因。三是由于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也是公共产品属性最强的科技支出。目前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支出大多为20%左右,而我国长期保持在5%左右,这对科技的长期发展不利。四是我国各地区之间在财政科技投入上,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存在很大差距,在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因素越来越发挥显著作用的今天,这种区域差异的局面急需改善。针对我国财政科技支出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加大财政科技支出力度,建立财政科技支出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机制
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及科技实力的提高与科技支出规模密切相关。我国要朝着科技创新型方向发展,就必须加大财政科技支出投入,提升科技支出的总体规模。在发达国家,比如科技强国美国、日本,以及法国、意大利等,政府科技投入很大,推动了具有较强公共产品属性的基础研究的发展,从而使国家科技实力显著提高。可见,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保障,我国也不能例外。
各级政府财政应建立科技支出与经济增长相联动的机制,保持财政科技支出与经常性财政收入和经常性财政支出相挂钩,应当根据国家《科技进步法》的规定,使财政科技支出的年增长幅度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还要把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与GDP和国家财政总支出相关联,纳入政府预算支出目标考核体系,实现财政科技支出的自然联动增长。
2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加强基础研究投入
任何一个国家无限扩大财政科技支出规模都是不可能的。由于政府财力所限,单纯依赖政府预算支出提升科技支出规模,其现实意义不大。可以根据本国国情及现实条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及科技支出内部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来缓解资金不足的困难。
从财政科技支出的活动类型上看,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是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基础,政府应当在科技支出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另外,根据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规定,政府对基础性研究的补贴不在限制之列。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该规定,合理加大政府对于基础性研究的投入,解决公共产品私人投入不足的问题,引导和带动社会力量提高对基础性研究的关注,为建设创新性国家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对于共性技术,政府也应给予相当的重视,特别是涉及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国防安全的技术,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政府均将其列为政府资助的重点。我国财政应加大对基础性和公益性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对产业支柱领域和未来发展关键领域的,具有前瞻性、超前性的产业共性技术予以支持。这样有助于帮助本国企业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依靠政府政策工具对企业给予指导和支持。
从财政科技支出的地区结构看,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科技投入,对于促进落后地区科技水平发展,促进创新能力提高,进而推动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中央财政可以加大对科技落后地区的科技专项经费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而地方财政应在加大财政支出的前提下,调整支出结构,尽可能将财政资金投入科技和教育事业上,为经济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3丰富财政科技支出形式,多渠道筹集社会科技投入
政府支持科技活动的手段多样。从国际经验来看,财政支持科技活动的方式主要有财政支出、税收激励和联合安排等三种。其中财政支出还包括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形式,税收激励又有加速折旧、税收抵免、投资抵免等多种方式。上述方式应相互结合,灵活运用,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国家财政还应积极采取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渠道筹措科技资金。一是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培养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财政部门应利用政策的导向作用,促使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积极投入技术开发经费,进一步发挥其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二是完善科研机构自我投入和发展的机制,进一步推动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化转制和分类管理改革。三是拓宽科技金融融资渠道,对科技贷款实行贴息、减息等政策,为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融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23
[2]石林芬中国的R&D经费――2004[J]管理学报,2005,(2)
[3]孙晓峰研究与开发活动中的财政支持[J]经济学家,2005,(4)
[4]寇铁军,孙晓峰我国财政科技支出实证分析与政策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2007,(3)
[5]孙晓峰自主创新财政支持的理论基础与政策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8,(3)
[6]胡卫研究与开发产出知识品与科技财政的职能定位[J]探索,2004,(1)
[7]陈少晖科技投入的财政定位: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 [J]当代经济研究,2010,(3)
[8]Gregory,TThe Economics of R&D Policy[M]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Inc,1997
Financial technology spending: situation,problems and measures
WANG Yintian1,WEN Zhiying2
(1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100055;China;
2Fudan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China)
篇4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考核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总结以往实验课考核方法的经验,结合基础医学实验课程自身特点,将考核成绩化整为零,以每一实验项目为一个模块,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细化操作和理论知识给分点,从而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实验教学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性的重要手段[1]。医学是一门重视实践性的科学,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重创新、突出中医药特色”的指导思想,我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开设了针对临床中医学专业一年级新生的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将基础实验技术作为专门的实验内容独立设课[2]。该课程以医学实验中涉及的基础技能和常用仪器为主要教学内容,着重于对学生医学基础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正确的科研态度,为今后临床或科研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中建立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医学实验技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然而,在高等教育的评价研究中,对实验课学习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4]。传统实验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大多参考理论课程考核方法,以笔试考核为主,不符合实验课程自身特点。因此,我们以高等教育改革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多元学习评价理论为指导,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为平台,尝试构建多元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实验课学习评价考核体系。
1评估实验课程考核模式现状
1.1实验课考核模式现状及分析
目前,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共40课时,全部为实验课,主要讲授机能、形态、生化三个方面的医学基础实验仪器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与各学科实验课程联系十分紧密,包括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中药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等专业基础实验课通用的实验技术。考核方法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6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期末考核为理论考试。在考核过程中,发现现存考核方法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平时成绩中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这种考核形式存在诸多弊端,如有的学生相互抄袭实验报告,改写实验结果,从而不能从实验报告中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无法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作出相对真实的评价。有些学生在上课时敷衍了事,对动手实验缺乏积极性,不重视对实验结果特别是失败结果的分析,难以激发学生在平时实验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从操作考核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出发,拓宽考核内容,对考核指标作量化处理,有利于全面和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笔试考核时间不统一,影响考试的公平性。目前,笔试考核在课程结束前最后一节课进行,采取闭卷方式,时间为30min,卷面成绩为40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然而,各个班级考试时间无法统一,容易出现试题泄露等问题,影响考试公平。最后,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不能完全依靠笔试理论知识评价教学效果。实验课程的特点是对实践能力要求高,而理论内容相对较少,教学重点多是掌握某些实验技能而非理论概念。有些学生理论知识扎实,然而不能联系实际,动手能力不足,依然无法达到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实验课程应该根据实验课自身特点进行量化考核,强化实际操作考核,适当增加操作考核所占比重,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手练习。
1.2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教学任务、教材、实验项目管理、实验考试或考核、实验报告和实验研究6个二级指标。其中实验考试或考核作为评价教与学的重要指标,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一方面可以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评价学生对所学技能掌握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客观科学的考核方法可以明确教学目的,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5,6]。以往我校考查课实验操作考核一般不设专门的考试,传统的实验成绩主要综合平时的实验报告成绩及实验课出勤情况进行打分,无法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验实际情况和实践能力,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实验课程的量化考核内容较传统方式更加全面,可操作性强,对学生的实验思维、操作技能、问题分析、实验态度等可进行全面、动态的考核与评价。因此,改革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的考核方式十分必要。
2构建基础医学实验课多元评价体系
2.1建立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评价模块
将考核成绩化整为零,以每一实验项目为一个模块,建立量化考核的评价体系。每个实验模块占总成绩25%,每个学生需要完成4个模块。其中平时考核模块2个,期末随机抽取模块2个。每一模块包括该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三个部分,所占分数分别为5分、10分和10分。理论部分的考核根据每部分实验项目的重点内容,建立试题库,每个实验不少于5个试题。操作考核按照操作步骤量化考核,现场打分。
2.2考核实验卡片的创建方法
教师根据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开设实验项目,整理出本课程中涉及的所有可操作性强的关键技术和常用仪器,将这些关键技术和仪器进行合理组合,制成基本技能实验项目考核卡。进行项目组合时,力求做到考核内容面广,并且具有代表性。确定实验项目后,按照每个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命题,考核内容为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熟练掌握的相关内容,即教师总结的重点部分,命题范围应覆盖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计算和实验注意事项。对于仪器使用实验项目,理论问答还应包括仪器工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及应用、日常维护保养方法等重点内容。每个实验项目卡从试题库中随机分配一个该实验所涉及的理论题,命题形式为问答题,方便现场快速考核。实验项目考核卡应分为2种类型,即学生考核卡和教师评分卡。学生考核卡包括口试问题、实验操作项目题目和操作要求。教师评分卡包括口试问题、问题答案及给分点,该实验操作项目的具体操作步骤及给分点,以便教师给出客观合理的考核成绩。考核卡制备完成后,将学生考核卡随机编号,以便学生抽取。
2.3评价模块的具体考核方法
每堂课教师随机考核6-7名学生,考核内容为当堂课所涉及的实验模块,保证全部课程结束前每名学生完成2个实验模块的考核。最后一节课作为期末考核,每两名学生为1个考试组,由2名授课教师同时监考,采取一对一的监考方式。考核时,学生采取抽签方式抽取考核卡,每名学生抽取2张考核卡,按照对应的实验项目要求进行操作。监考教师根据具体量化指标及给分点进行打分,评定操作技术的规范性。操作完成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考核卡上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按照答案的给分点来判断该学生对相关技术的掌握情况,客观给出分数。每个考试组的实验操作时间大约为5min,问答题回答时间为2min,每组学生在7min之内即可完成2个项目考核卡。每名学生的期末总成绩=课堂实验项目考核成绩+期末2个实验考核模块的成绩。
3改革后考核方法的评价
3.1量化评分标准,减少教师评分的主观性多元
量化考核方式在评分过程中,无论是操作考试还是知识点问答,都在教师评分卡中给出了统一的评分标准,对关键技术的给分点更是进一步加以细化,减少因不同教师主观影响造成的评分标准的差异。另外,每名学生需要完成4个实验项目模块的考核,减少评分的随机性,更能反映学生实验技能的整体水平,评价更客观,更具有科学性。
3.2课堂随机考核,增加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每名学生需要随机完成2个课上实验项目模块,而不是简单的依靠点名和提交实验报告来约束学生,一方面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动手实践的主动性,使学生比以往更加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做到课前积极预习、课后认真复习,实验中既注重自己动手操作,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实验报告的书写也比以往更加认真细致。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促使其认真备课,课堂上对学生要求更严格,讲解、示教、辅导也更加耐心细致。虽然改革后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课堂上的工作量,但同时减轻了教师在课后批改试卷的时间。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教学设计、准备中,及时发现一些教学过程中易被忽视的问题,从而促使其不断改进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促进了教学相长。
总之,基础医学教学中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元化实验课评价模块的建立,不断总结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在实验课中的积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慧萍,葛金文,张国民,等.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大赛对中医院校实验教学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75-76.
[2]陈文娜,马贤德,孙宏伟.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多元量化考核模式的探索[J].中医教育,2012,31(4):39-40.
[3]铁茹,周辛春,张海锋,等.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实践和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2):141-143.
[4]胡燕,龙瑶,卢研宇.医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229-232.
[5]翟旭光,吴娟娟,张亚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多元化考核体系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387-388.
篇5
一、问题与现状
1.课程设置。
医学门类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一般按二级学科设置,部分课程是基于三级学科设置。在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问卷调查中,“对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一题,选“满意,的占37.5%,选“一般”的和“不满意”的分别占43.2%和19.3%。这个结果反映出我校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很好满足研究生的学习要求。问卷调查中,对“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中,需要压缩学时的课程”,选压缩“公共必修课”的占62.9%,选压缩“专业基础课”的占27.4%,选压缩“专业课’的占47%,选压缩‘选修课”的占5.0%,说明公共必修课学时需要压缩。调查还反映出,专业课受到师资或导师个人科研情趣和方向的影响而缺少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选修课程开设数量不足,反映前沿、交叉的综合性课程相对较少。可供研究生自选的课程十分有限。人文课程设置过少,导致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过于专业化知识面狭窄,在进行科研选题时,视野不够宽阔,思维不够活跃,创新意识不够强。
2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能反映医学模式转变的需求,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内容更新较慢,吸收学科的新知识、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不够。在问卷调查中,对“当前研究生课程内容是否满足学习要求”,选“满足”的占44.4%,选“一般”和“不足”的分别占39.6%和16.0%。对“您认为现有课程体系中还应该删减或增设哪些课程”,认为政治理论课程“对研究生培养有一定作用,必须开设,学时适当”的占30.5%,认为“应当开设,学时较多,可适当精减”的占56.1%,其他占14.4%。说明对政治理论课的课时数、内容及教学改革有较多呼声。认为“应开设时事政治课程”的占53.9%,“应开设体育技能课程”的占88.6%.这反映出研究生更为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和自身学习发展的联系。由于研究生学习期间压力大,更多学生希望开设体育技能课程,增强体质。因此,优化课程内容,搭建知识与技能的桥梁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关键。
3.课程评价。
目前,我国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再加上评估方法的多样化因而评估结果出现了很大的随意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另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评价方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无法保证课程教学的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开设、教学大纲修订、课程实施存在随意性,缺少必要的论证和科学评价机制。课程教学中如何达到师生互动、如何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还缺乏相应的评价和有效监督。
二、实践与思考
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势必为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在知识结构上,除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前沿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我们借鉴国内外有关医学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调整现行课程设置,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的整体教育,为培养基础医学高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调整课程目标,强调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要培养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学工作的学术型人才。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具备深厚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知识结构[3]。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2008年我校汲取一些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经验,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特点,对《基础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按照培养目标要求,研究生在完成公共学位课程的同时,要牢固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把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作为重点,把创新知识的能力作为目标。新的培养方案将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为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2.完善课程结构,注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我校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在保证课程基本框架及学分数不变的情况下,对课程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1)按模块设置课程:公共必修课模块新增时事政治、体质训练课。将自然辩证法、卫生统计学等课程划入专业必修课。增加专业必修课模块课程比例,进一步提高专业必修课在研究生基础理论学习方面的作用。选修课设置强调多样性、全面性。为了体现这一原则,选修课程数量大幅度增加,在学科分布上,由原来的纯医学课程扩大到医、文、理、工并存,同时开设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方法学课程。
(2)调整课程结构:根据整体优化的原则,按专题调整课程结构。如生物化学课,过去按照系统性设置,现在按专题分解为基因工程概论、酶工程、高级生物化学,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3)学时数的调整: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对研究生的课程学时数作了相应的调整。公共必修课学时数由原来的550学时减少到现在的280学时。选修课在门数增加的情况下总体学时数减少;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学时数略有增加。
3.设置综合课程满足学科交叉需要。
更新课程内容,吸纳科技创新成果,凸显出课程改革的国际化方向和时代特点。调整后的课程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从规格上体现了小型化、多元化:新课程体系中,公共选修课为12-20学时,专业必修课一般为30^40学时,专业选修课为3040学时。
(2)从结构上体现出交叉性、综合性:如:“神经内分泌免疫学”、“应用分子药理学”、“分子遗传学技术”、“分子流行病学”,等等。
(3)在内容的设计上体现专题性:以某一专题为切入点,如:酶工程”课程是生物化学教研室开设的“生物化学”中有关酶的部分;电子显微镜技术”部分内容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中有关“细胞超微结构研究技术”的节选;“应用分子药理学”是药理学教研室开设的“药理学”中的离子通道部分。在调整过程中对内容陈旧的课程坚决予以取消,同时压缩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
4.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坚持经常性课程评价。
篇6
环境设计专业在国内许多的院校陆续开设,宁波大红鹰学院也是大量招收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扩招后,一些问题随之出现,尤其是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基础课与专业课设置的和谐性有待加强。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现状研究,发现存在着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接上面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影响课程建设的和谐性。针对课程开设的不合理发现主要问题在于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及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对接困难。本文主要从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展看情况展开,侧重研究本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和谐性问题,查找原因并探索解决办法。
【关键词】
环境设计;基础课;专业课;和谐性
社会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环境设计人才的短缺也成为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结合社会实际出现的问题,各界都出谋划策参与其中,高校都纷纷加强了对设计人才的培养工作力度,扩招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成为高校的首要举措,他们都力争为社会服务。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需求,高校势必要开设相关课程。笔者通过对许多高校设计教学方案的分析,重点分析了宁波打红鹰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从中发现从最初的课程内容设置到实际课程开设顺序都缺乏和谐性,结合教学体会,提出了一些能够更好地促使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和设计课之间和谐性的具体建议。
一、概述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
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包括了专业理论基础课、造型艺术基础课、专业技能基础课和专业设计基础课四大内容。专业理论基础包括了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有西方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现代建筑史以及室内设计史等主要科目,而选修课包括中西美术史和中西工艺美术史以及艺术概论等课程;专业技能基础基础必修课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和3DMax以及Photoshop),制图和表现技法等,选修课包括模型的设计制作和电脑图形设计等;造型艺术基础必修课有素描和色彩等课程,而选修课主要是图案及字体的设计等;专业的设计基础包括:必修课:建筑电气、建筑装饰材料和装饰构造等。选修课:室内装饰工程概算和建筑设计规范等。专业设计课也包含了必修和选修两大课程内容,其中必修课主要包括: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基础及商业、住宅、酒店及其他室内设计等;而选修课内容涵盖了博览展示设计和娱乐环境的设计以及广告设计等。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与专业设计课程的内容看似多样化的,而且构成关系也比较科学合理,但经过几轮实践教学并仔细的分析就会发现,艺术设计各专业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接不合理等问题,环境设计专业也不例外。
二、基础课和专业课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课与专业课开设顺序分析
艺术设计相关院校将基础课和专业课在观念上的认同有误,直接影响排课顺序,甚至误导一些学生觉得手绘等基础课大一结束后就没什么用了。很多高校的设计专业的专业课与基础课还是建立了平行开设的顺序,常规情况下,专业课程都在三年级才开设的,而有的院校甚至是把专业基础课中的电脑辅助设计课,如Photoshop和3Dmax也安排在了三年级,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学生一边学习着电脑辅助设计类课程,同时还一边学习着专业设计,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不能通过电脑辅助设计的学习来更好的为专业设计实践学习提供服务。宁波大红鹰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自升本以后,在大一期间安排了计算机二维辅助设计等课程,但好多同学通过课程学习都不具备应有的机绘水平。在后期学习3D等课程时对计算机软件产生不良影响,使大部分的三年级学生甚至是毕业生都不能通过计算机绘图来独立设计图纸,也无法达到一个专业室内设计师的要求。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开设顺序前后颠倒,也有一些院校,将基础类课程中的室内设计基础课程安排在了同样为专业基础类课程之一的建筑装饰材料和装饰构造之前,这样的开设顺序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学生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室内实际基础课中的综合设计作业,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不能合理的利用装饰材料,造成错用滥用的现象;对于重点设计部位的节点图和剖面图不能准确的绘出来,实际图纸过于表面化,也严重的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影响就业。
(二)专业课和基础课内容设置分析
社会各界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尤其是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要求与日俱增,那么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是离不开学校合理的课程内容设置的。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直接导致基础课与专业课对接的严重缺失。如: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室内设计史,作为一门很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然而其课程内容的设置却不能很好地与专业设计课进行良好的对接,即使存在的对接也具有不合理的问题。相关教材内容的不完善是直接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教学研究和分析,最终得出在基础理论内容设置方面具体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在教材中还没有真正的确立室内设计史的主体地位,教材中设置的内容也基本上都是建筑史、家具史、工艺美术史和比较笼统的室内设计方面的相关内容;室内设计史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相关内容比较少,大部分也都是西方的内容;教材中古代的内容比较多,而现代部分的内容少;对于一些典型的案例缺乏一个深入系统的分析,教材中的研究都比较笼统;具有较多的三维透视图,而对应的平、立、顶、剖节点图比较少。专业基础理论课中的造型艺术课程的内容不合理,造成专业课与基础课协调性的缺失。以设计素描课为例,在专业基础理论课中,素描课作为了造型艺术课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室内设计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环节,但目前,在一部分院校中,所采用还是比较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直接导致了素描教学与设计专业课的协调性效果差的现象。问题具体表现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以静态事物如人物肖像、石膏等作为了训练学生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对于学生作业水平的优差的评定标准也是单纯的依靠学生素描画面的逼真效果,如此以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常常会忽视对画像内在结构的探析,而过多的去重视画面的写实处理。这一问题,宁波大红鹰学院自从12年首届艺术设计本科就进行了教学改革,在设计素描等基础课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尽管好多高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艺术设计各专业基础课内容设置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以建筑装饰材料课为例,这门课程与专业课对接效果不合理就体现在了以下两个方面:讲解内容的侧重点设置的不当。由于在每一个学校中,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都具有一定的差异,也就直接导致了材料类课程在讲解的过程中的侧重点的差异,比如有的学校会侧重的去讲解材料的化学成分,而有的院校会去讲解材料的内部结构。然而无论是偏重化学成分的讲解还是偏重内部结构的讲解都是不全面的,都无法使学生更好的去掌握室内材料的知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基本上也都是按照教材来讲解,很少让学生去接触真实材料,只是片面的讲解材料的基本特性,对于材料的使用环境和优点却很少涉及,使学生对于相关材料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严重的与设计实践相脱节。教师们也在想法设法带领鼓励学生去校外相关市场进行调研,但总是不能完全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
(三)专业技能基础课的设置不合理
专业技能基础课以制图课为例,还存在着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够明确,知识面还不全面的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直接给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的协调性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为在制图这门课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很多学校也都是通过之前的一些教学案例以及教师本人的知识背景来确定具体的授课内容,直接造成了教学侧重点的不同,有的教师会着重讲授建筑制图方面,而有效教师侧重家具机械制图等方面;教学重点的不明确给室内专业课的讲授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如下:对于室内设计图纸和建筑设计图纸不能很好地识别和把握;对于室内设计的意图,学生不能通过规范的设计图纸来表达;不能准确的绘制出家具的结构图和装配图;制图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掌握规范绘制设计图纸和识别设计图纸的能力,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查看建筑和工业产品的设计图纸。因此,制图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切实的围绕其开设目标来制定。对于目前我国室内设计制图这门课程还没有一分比较权威的教材现状,就可以利用现有的建筑、机械制图和家具等课程的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同时加以整合,提炼出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结合制图课程的知识要点,以形成一套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艺术设计专业中包括环境设计基础课与专业课在开设顺序、内容设置以及与技能基础课之间的衔接等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得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分析探索解决的有效途径。
三、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和谐性探索
(一)调整排序
改变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平行开设的现状。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中的技能基础课,如AutoCAD、3Dmax、Photoshop等电脑辅助设计课安排在前1到3学期内完成,将室内设计等系列课程如室内设计基础和商业、办公、居住等空间的室内设计等专业设计课程安排在4到7学期完成,这样一来,前期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就能够更好的为后期开设的专业设计课提供帮助和服务,同时利用多个综合作业的反复性训练,并通过电脑设计这一现代化绘图工具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必要的设计知识,使设计构想能够更好的去完成。对基础课和专业课开设的颠倒现状进行调整。针对目前多个院校开展的室内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基础课和专业课颠倒开设的现状进行调整,具体包括:将建筑材料、建筑装饰构造、建筑电气等专业基础课全部集中安排在3、4学期进行讲授,将对于商业、办公、居住等场合的室内设计课程集中安排到5、6、7学期进行开设;这样安排,能够极大地改善专业课和基础课之间的协调性,使专业课更好的为设计课的开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铺垫,从而更好的实现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对接。
(二)内容的调整
教学内容的调整,为了确保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趋完善,需要选取适当的辅教材并对教材中还不存在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使其更完善。但在进行教材内容完善的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理论课程教学的讲稿中要确保课程主体地位;对教材中缺少的一些实际案例进行更新补充,特别是补充国内外近现代的一些比较典型的设计案例。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时教改。针对素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善措施:转变传统的培养观念,传统的素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绘制画面的表现效果,而非是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所以,为加强设计专业课和基础课之间的协调性,就需要彻底的打破设计就是画图的传统观念,这也就需要不仅要对素描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改进和完善,同时还需要增加一部分新的培训理念,将重点放在学生对于结构的分析上,要求做到既能画出面上的部分,同时还能通过前期的科学分析,画出本质的部分,真正实现从素描走向设计。打破传统教学中的绘画素描的局面,增加创新设计素描的内容设计素描的增设,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事物的形态构成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训练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最终还是要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服务的,所以校内课程的学习应该立足于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设计人才。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包括宁波大红鹰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这使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之间缺乏一定的和谐性。对此,本文从多方面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并通过实践研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改进办法,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之间的和谐性关系,有利于提高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水平,有利于真正培养对社会建设有用的环境设计人才,实现多方共赢局面。
作者:张霞儿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参考文献:
[1]管雪松.浅析室内设计专业基础课与设计课的对接[J].室内设计,2007,01:39-43.
[2]管雪松.室内设计专业基础课与设计课的对接[J].文教资料,2007,18:100-102.
[3]肖衡娟.室内设计专业透视课教学探讨[J].艺术教育,2012,08:165.
篇7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教学研究评价体系
1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和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1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前,苏联模式是我国高校主要采取的教学模式,注重自然科学与各专业基础知识,忽视研究性发展成果,对工程实践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教学方法上也以被动式单向传授为主,缺乏培养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下,这种教育模式的缺点也显而易见,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脱离,缺乏创新性与创造的土木学子在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2]
1.1.1设计选题单一,与实际工程脱节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所学基础工程课程的理论知识,按照任务书的要求独立完成一个较完整的基础设计与计算过程,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土木工程院系的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选题,大多是假题,由于没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支撑,缺乏工程的相关资料,难以真实反映实际的工程问题。[5]从近几年的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选题来看,选题设计对象主要集中于柱下桩基础,基础类型较为单一,较少涉及其他基础形式,例如筏板基础、浅基础,地下室的深基础。同时桩的形式也较为单一,大部分课程设计参与者选择方形预制桩,在实际工程中圆形桩预制桩以及钻孔灌注桩使用非常广泛。因此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过程中,基础形式的选择与工程实际结合度不是非常高,难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1.1.2课程设计课时安排少,教师配置不足
在现有的课程设计模式下,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安排在一周内提交。而整个过程学生需要完成选题、分析、计算、制图等工作,学生自己思考与设计规划的时间非常少,以至于很多学生都参考往届课程设计模板,缺少对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规划,难达到基础工程设计目的。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主要由两名教师负责全班的课程设计指导(全班总共45名同学),教师配置明显不足。因此,有限的教学时间分配到每个学生的指导时间少之又少,对学生的设计缺乏系统的了解,也无法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最终导致所取得的课程设计成果深度不足,远未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6]
1.1.3教学方式单向输送,缺乏主动性
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以单向输送为主,即老师通过在课堂上讲课的方式被动地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仅适合普遍性的知识传授,讲究知识的层层拓展深入,学习的台阶式提升。[7]“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也是其缺点,因为在这样教学环境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其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现代的学生更加追求个性,追求自我,其洞察力和创新力的提高使得其有越来越多的个人看法,获取知识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
1.2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评价是根据学生最终提交的图纸、计算书进行评价,这种简单片面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更不能评价处老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这也是目前许多实践性较强的工科专业课程存在的共性问题。长此以往,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更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2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教学体系的解决方法和改革措施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2.1.1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与热心支持学校教学的设计、施工和企事业单位,或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单位,或在行业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单位合作建立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此为基础,搭建起一个广泛的、互惠互利的科研合作网络。有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支撑,能有效地解决课程设计选题与实际工程脱节的问题。
2.1.2设计选题结合实际工程
在满足学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课程设计,其课程选题来源于实际工程,采用真题真做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参与实际工程的过程中,分析各种实际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了解自己的设计存在的问题,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将所学的理论基本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同时采用校内和校外“双导师”指导制,校外的导师比校园的教师拥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2教学方式的改革
2.2.1采取设计团队分组制度,教学对象小型化
打破以班级为单位的传统指导模式,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划分,每个小组不超过10人,以小组为“设计团队”对该基础工程开展多种设计方案的比选与设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每位教师指导1个小组,整个设计过程实现一对一的指导,指导老师可现场答疑,也可远程指导,加上校外指导教师,全面指导学生的设计过程。实践证明,以“设计团队”分组模式不仅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掌握多种基础设计方法,且通过比选了解各种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更好地掌握基础工程设计关键点,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更易于教师更全面的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2.2引入微课模式,教学形式多元化
微教学概念来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怀特艾伦等提出的微型教学概念(microteaching),是将常规课堂教学过程中复杂的教学技能予以分解和简化为各个单一的教学技能,使初学者更容易掌握,并达到规范化的目的。[8]引入微课堂的教学理念,针对课程设计的核心知识点,如基础选型、荷载计算、桩型选择、沉降验算、地基承载力;学生在设计者遇到的常见问题,如基础选型单一、荷载计算模糊、场地持力层确定模糊。根据这些知识点及问题,授课老师制作相关微课视频或课件,在视频或课件中详细阐述其要点、计算环节关键问题的处理,并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学习,这样能有效地解决课程中的共性问题,提高了指导效率,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2.3采用网络交流,教学时间碎片化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学方式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采用协作研讨教学模式,即指借助QQ、微信等交流工具,在网络平台上建立教学小组,实现互动教学的自由性与及时性。教师收到教学任务后可结合自己负责的小组设置一个交流群,在群里学生可随时向老师提问,而教师也能在群里给学生布置任务,总结每堂课的重点。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做到的,将教学的时间不固定、地点不固定,而是有效地延展到课余时间。利于闲暇的碎片化时间讨论交流,既不会影响干扰教师的科研工作,也不会中断学生的设计过程,避免走弯路或做无用功,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CIPP评价模型是一种开放式评价手法,注重教学过程评价与评价反馈,即以评价促进教学的改进。实现从结果评价为主向过程评价为主的转变,强调评价和教学相结合,互相促进,协同发展。[9]因此,将CIPP评价模型应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评价中,能创建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学体系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1教学目标评价的研究
从背景分析出发,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学分设置,课程大纲、课程内容等方面,以保证教学目标本身的合理性;根据教学目标的评价结果,结合我校现有相关的教学资源,深入探索适合我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类课程设计的教学大纲及内容。
3.2教学过程评价的研究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其息息相关,因此,教学评价是课程输入评价中一个重要方面。采用CIPP评价模型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使评价贯穿在丰富、动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多元评价观为指导,强调质性评价方法的使用,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定性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对教学过程获取全面、准确的评价信息。全方位了解教学质量,制定指导教师考核办法并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及方向。
3.3教学成果评价的研究
根据CIPP评价模型,课程成果评价是考察教学效果,反映到学生身上,一则考查课程的短期成效,即在读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二则考查课程的长期成效,即毕业生的满意度:通过对在读本科生短期效能评价,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下完成教学任务。而对毕业校友的调查结果,从他们的满意度以及对课程的意见与建议,能看出该课程对学生毕业后在其工作岗位所起作用,从而反推出教学内容需要改进的方向与内容。
篇8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授课方案;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79-02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用两种不同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以同步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外语水平为宗旨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双语教学模式已经由多数高校出台并应用。对于各个高校具备的师生情况、教学资源等条件,有必要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授课方案、评价办法进行有效的研究。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门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普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素养,我们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模式研究,正是这两个学科的一个完美的契合点。那么有以下几个原因:
客观上,教育发展需要国际化。教学目标是培养精通专业知识技能,同时又具备相当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教学过程就要将学科知识与英语的应用能力相结合。
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对英语的学习起到积极、促进的效果。目前,随着出国留学深造的大学生数目日益增加,以及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相关专业资料信息,特别是英文信息,英语的应用能力在这里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在讲授双语课程的过程中要创设、模拟纯英语学习交流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掌握、学习、培养计算机基本素养的过程中。同时,又将自己置于英文交流学习的环境中,这种双语授课的模式能让学生迅速提高英语的应用水平,这种能力会在以后查询各种资料、搜集英文信息、阅读国外相关材料的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计算机双语教学有助于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源于欧美,并且先进的、核心的技术由欧美发达国家掌握,目前我们学习应用的很多计算机技术指令、命令、语句都是有英文组成的,多数软件的最新版本,而我们常用的中文专业词汇、表达方式多数是由外文翻译过来。现在推行计算机基础课程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够培养使用英文获取计算机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以后能够获取英文的计算机及其他专业知识资料提供良好的基础,课程深化的学习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双语教学来实现。
使高校教师教学相长同时又可以提高科研水平。双语教学不仅要求高校教师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又要培养用英文授课的能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通过双语教学使自己巩固了本身的专业内容,同时又提高了英文应用能力,实现了教学相长,满足了双语教学对教师要求的同时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二、计算机双语教学实施方案
1.教学目标
计算机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到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同时又能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这就是对计算机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也是双语教学的价值所在。那么我们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认定呢?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在授课过程中能够熟练的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活动,能够真正的融入到英语环境中来。第二,师生能够以双语为基础对知识进行交流思考,最后达到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思考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文化素养及英语应用能力,在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设定各自的教学目标。
2.教学组织方法
通过精心备课,有效利用已有教学资源,学生课后练习,老师课间、课后答疑,小组相互协作,来逐步完成双语教学的过程。我们对双语教学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有两种组织方法。
(1)卓越班级。小班授课,选择一表类学生,或者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他们会更自主的接触学习英语知识,这为双语教学也提供了基础。在讲授英文课程时,可以对英语课的内容进行补充,在阅读理解环节里,可以增加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知识进行学习阅读。
(2)对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开设素质教育课或公共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对计算机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选修,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又避免了由学校组织的某些专业进行双语授课带来的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差别过大导致英语授课效果不好的情况,这样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3.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授课方式、方法要尽量采用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尽量营造真实英语对话的环境,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英语交流机会,有助于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授课过程中教材的选用、授课教学、考试、日常测试、最后到期末考试,整个环节争取做到采用英文版本教材、英语讲授、英语书写板书、电子课件以及用英语出题考试,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采用师生交互形式。问题由老师用英语提问,回答由学生用英文或部分中文的形式来回答,通过互动教师掌握、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帮助学生学会两种语言的基本使用技巧,这样的方法可以使他们在掌握第二种语言的同时还得到了学科专业培养。
采用“浅入深出”的方式方法。浅入的进入点是简单、实用。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做为双语教学课程最合适、恰当。引入知识从简单的、常识性的知识点入手,减少学生对外语的畏惧心理,提高对双语学习的自信。除此之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贴近实际操作、联系实际应用,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对讲授的内容要有深度理解,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标识出双语关键词。
4.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可分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的评价可以通过期末考评方式,在通常的单一的期末考试这种形式上,特别结合英文作业和实验报告情况、平时考核成绩、课堂发言的积极性等几项综合指标进行。第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教学材料这些方面来考核,还可以通过公开课、学生网上评教、专家督导听课点评等等这些方式来考核,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教学信息反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5.在进行课堂设计时需要注意事项
(1)难易适中性。教学目的明确,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简单清晰,不要让学生在听问题时有理解障碍,否则不能唤起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抢答的兴趣。
(2)趣味性和可实际操作性。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这样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注意趣味性的同时,也不要忽视问题的可操作性。
(3)适时性。设计问题时,教师还要注意发问的时机。若在学习课文之前问,那是提示性的问题,倘在课文学完之后问,则是检测性的问题。
三、教学中的困难
(1)计算机双语课堂讲授时英文所占的比例。中文讲多了失去了双语的意义,英文讲多了学生听不懂,影响课程理解。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课程要有所区别对待。
(2)怎样在教学中融合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思想,并借鉴其他学校或者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
(3)双语教学中难度最大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用外语进行授课学习的交流和互动。限制影响英语教学授课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和学生有限的英语能力。这种情况也容易形成思维和语言表达之间的差距。
(4)课堂气氛不活跃,在用英语进行讲解授课时,会有学生缺乏共同探究、讨论的热情,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单向传递信息,不容易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教学过程。
针对以上的困难与问题,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内心里接受并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及学习能力的不同,我们根据这样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这部分学生要求高些,对其作业、上课回答问题必须用英语进行,而英语基础水平一般的学生则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自由选择所用语言,或者只需要说出关键词。
四、结束语
开展计算机课程的双语教学,不仅单纯地培养了学生的外语能力,同时还使学生具备了基础的学科能力,得到了学科培养,为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加快高校与国际接轨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姚兰.面向全球化的双语教学实施的探索与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4).
[2]刘毓,谭泽富,雷国平.普通高校双语教学改革中的尝试与思考[J].大众科技,2011,(11).
[3]贾丽娜.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3).
[4]张萍,何丽平,陈继荭.理论研究 教学实践 科学管理三位一体 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5]张霞.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2,(8).
[6]马爱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分析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4).
[7]何淑贞.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1,(10).
篇9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7017702
0 引言
在当今社会,计算机已经作为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并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对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也成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因此,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深化教学改革,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出发,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各高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计算机应用技术日新月异,如今大一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基本上都是“非零起点”,这些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又都参差不齐,到底如何才能搞好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工作,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的加强等方面入手,对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并通过实践教学加以不断完善。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各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一致,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全校不管什么专业教学内容都是一样的,对各专业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也相同,没有充分考虑到专业和专业间需求的不同以及后续课程的设置情况,没有把学生所学的专业与课程很好地联系起来。事实上,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需求不尽相同,应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方面的不同需求,通过案例分析,介绍各专业后续课程用到的相关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功能及使用有一个简单了解,提前让学生对专业方面的软件有一个大概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
(2)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现如今,中小学已经开始普及学习信息技术,但是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并且各个学校师资水平和计算机硬件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学生家庭环境的差异,都造成了学生入学时在计算机知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
(3)教学内容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不一致。在信息化社会,网络越来越普及,信息的传播速度也不断加快,这就需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授内容要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要和当今时代相吻合,具有新颖性和灵活性。然而,目前许多高校讲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早已陈旧过时,使学生丧失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4)教学内容丰富但课时有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很丰富,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Windows XP操作系统、Office 2007办公软件、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网页制作、程序设计、信息安全等,内容覆盖面很广。而对于很多学校,该课程是2课时/周,再减去大一新生的军训时间、国庆元旦等法定节假日等造成的停课时间,仅剩下20多个课时来讲授理论课。所以,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将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这要求任课教师不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2 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策略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或专科层次专业的一门通识平台必修课,也是学生步入计算机殿堂的一门入门课程。该课程是大学生学以来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所以这门课程不应刻意强求必须系统性、整体性地去学习,而是更应该强调它的实用性和服务性。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培养计算机方面的意识,使其能够将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本专业的学习很好地联系起来,并能和其它课程的学习很好地结合。这能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准备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并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2.1 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
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对计算机教师的应用水平与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了使讲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能够适应教学要求,必须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总体上要求主讲教师最低具有硕士学历,教辅人员不应低于本科学历。同时,计算机技术及工具发展较快,学校应不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在岗教师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更好满足对大学计算机教师的要求。
2.2 与时俱进,结合专业特色,优化教学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部分本专科层次专业的一门主要必修课,各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尽相同,另外不同的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也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例如,文科类专业偏重于一些基本操作和简单应用。如: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的运用、IE浏览器的使用等,而对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除了这些基本的操作要求外,更要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方面进行培养,要求对基本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还要求学生对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有一定的编程意识、编程能力等。因此,只有根据专业需求的不同,讲授不同的内容才能培养出符合不同专业培养目标、高素质、高水平的大学生。
此外,可以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以及不同专业所具有的不同培养目标和社会就业方面的不同需求,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采用分层的思想,具体可分为3个层次来教授这门课程,即:针对文化基础领域的教学、针对应用基础领域的教学和针对技术领域的教学。因为每个层次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可以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可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模块: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出发点、突破之前的常规教学方法和内容,并且能够结合各个专业的需求。这样,不同的专业就可以结合各自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中选取适合自己专业的课程来教学。按照这种思想和方法,各专业都将制定出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符的课程大纲,这样可以按专业的不同划分适合该专业的教学层次、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块。这种方法还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因为各专业可以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选择适合本专业的教学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把专业教育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当然,对于相同专业的学生,现有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如果能够根据这种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那么教育的效率与公平就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来。
2.3 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一般教师在讲授如何使用软件时,侧重于说明该软件的功能是什么,每个菜单命令又是如何使用的,这样只是被动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先提出问题,根据要讲解的课程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提出某个具体的任务,然后演示效果,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所对应的效果是什么,变抽象为具体,这样学生容易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产生浓厚的操作兴趣。接着进行案例分析,讲解案例中出现的概念、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等。另外,对完成任务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和一些细节加以强调,继而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最后在学生上机实践的过程中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激发,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2.4 加强课件内容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使得学生常常被眼花缭乱的课堂教学所吸引。但是在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已经被大大抹杀。这与素质教育宗旨正好是相违背的。为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的培养,必须寻找学生与课件之间的结合点,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课件中的练习与反馈这一环节,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它并不是多媒体技术完全不可替代的,也未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这一方面,今后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作进一步尝试,希望能够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发挥创造力的目标。比如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判断题、选择题,既可以降低试题的难度,又可以使基础差的学生有参与表现的机会,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继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总之,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要充分合理利用,既要看到其直观性强、容量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优势,又要看到其缺点,避免走马观花、限制学生空间想象力等现象产生,才能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2.5 建设开放式实验室,加强实践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性很强,其中上机实验是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得以培养。为了使实践环节得到加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室进行建设:①对实验室的硬件条件进行改进;②对实验室的软件条件进行改进;③计算机内置丰富的题库;④保证网络环境畅通无阻;⑤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全天自由上机;⑥实验室中计算机要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3 结语
未来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明确教学目的,这样才能实现它在大学教育中的正确地位,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探讨与努力,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找到其存在的各种弊端,通过对各种方法和手段的尝试,找到适合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最佳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革教学,选择最好的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尽快地使学生适应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杨彩霞,张凌晓.大学计算机基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 陈志泊. 大学计算机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 李海成.高师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
[4] 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科学研究;绩效评价;纵向绩效;横向绩效
中图分类号:F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6-0086-06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强度逐年上升,科学研究对国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也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得以证实。党的十也确定了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但科学研究成果并没有跟随科学研究投入强度持续上升,出现了成果数量和质量与投入力度不相匹配的现象。尽管国家在科学研究投入方面花费了较大的力气,但是科学研究投入的方向、行业、领域与潜在的投入效益缺乏显著相关性,科学研究成果往往具有相对滞后性,科学研究经费的使用状况和利用效率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加强对政府科学研究投入产出的绩效评价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但有助于厘清当前我国政府科研投入的一般状态,而且为未来的科研投入提供参考依据。
科技投入是衡量一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科技创新的必要保障[1]。科技研发投入作为反映一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关系到未来创新型国家的实现程度。我国的科技研发投入通常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投入,本文统称为科学研究投入;二是试验发展投入。政府和企业是科技研发投入的两大主体,政府的投入起到了引导、示范和带动企业乃至全社会进行科技研发投入的作用,而且政府投入的重点在于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领域。本文将围绕政府科学研究投入产出的绩效展开分析。
二、科学研究投入的一般状态分析
1.时间序列层面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早在1995年,我国政府就提出要大力增加科学研究投入,到2000年科学研究投入强度要达到占GDP1.50%的目标。因此,1995―2003年我国科学研究投入强度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速为26%,于2005年达到顶点0.32%。之后逐年回落,2006―2010年处于低谷期,直到2011年才回升至0.31%。虽然从1996―2011年间科学研究投入绝对量是逐年增高的,但其投入增速要远远小于GDP的增速,这是造成这期间科学研究投入强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2.区域差异层面
政府科学研究投入经费的主体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构成的,每个层级的政府都有一定的自和发展重点。中央政府从全国战略性角度出发,对各个地区的科技投入水平和侧重领域都是不同的,但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战略布局紧密相关。而地方政府主要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负责,重点结合当地已形成的产业特点,同时配合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来投入研究经费。笔者从1997―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获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学研究投入数据,分地区计算我国科研投入强度,如表1所示。
科学研究经费投入的支撑单位通常是政府部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近几年的投入配比围绕在1∶1左右。科学研究投入强度与经济发展速度的正相关关系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更高的科学研究投入强度代表着政府对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力度,预示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北京和上海是我国典型的经济发达城市,它们的经济实力与地位可以跻身于国际发达城市之列,而四川、陕西的高科学研究投入强度说明我国政府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与重视。福建、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市的科学研究投入强度均处于平均水平之下,分别处于28位与19位,表明这些省市并没有在科学研究上进行规模性的投入,以前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较低技术含量或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它们在今后经济发展中会出现疲软和瓶颈的可能,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很多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及速度已经与它们持平甚至超越。
3.行业差异层面
行业的科学研究投入强度可以显示政府的重点发展与支持行业。由于计算各行业的投入强度绝对值很小,较难直观地进行分析,所以表2以科学研究投入强度相对值的形式出现,主要说明政府在不同行业的研究投入力度与偏重,笔者以政府对采矿业的科学研究投入强度作为标准(即1.00),计算其他行业的投入强度相对值。从结果中明显观察到政府除了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没有科学研究投入以外,对采矿业的科学研究投入强度最小。我国把绝大部分的科学研究投入经费用于科学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上,这部分投入是采矿业投入的18 527.92倍,占全部科学研究投入的88.09%。
表2显示,政府的发展战略布局为保护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维持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大力发展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为首的第三产业。虽然从经济学投入产出的效率角度考虑,第一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农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产业,再加上农业本身属于弱势产业,自身的积累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都较低,所以国家从战略层面考虑,一直对农业进行大量的基础性科学研究投入,因此,国家对它的投入是具有保护性和持续性的,这也可以从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发展的若干问题中可见一斑。制造业是当前维持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即使其前景和持续性有限,但还是要适量投入,保持其驱动力。很显然,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政府对其投入强度之大说明了战略上的充分肯定,从国际经济环境上看,当前世界的核心竞争也围绕着这几个产业,如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正是因为它们具有强劲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相对成熟的技术服务。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经济舞台上若要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这些产业上有自己的特长和实力,更加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力度。
三、科学研究投入产出的纵向绩效评价分析
科学研究投入会引导和带动试验发展及整个社会的科技研发投入。科学研究投入资金的主体是政府,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和发展战略下对科技投入的总量和机构有着不同的选择。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在科学研究投入上的力度逐年增强,绝对额由1992年的66亿元增加到2011年1 440亿元,19年间增长了22倍。但这近二十年中,政府的财政盈余由正转负。显然,单纯通过政府来加大研究投入资金进而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已经不合时宜。因此,必须重视提高科学研究投入绩效,重视科学研究投入的绩效评以此来提高公共财政资金效率才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1.研究方法及指标的选取
综合前面分析的结果,在当下的财政状况下,通过继续加大科学研究资金投入力度不是最优策略,关键还是要增强科学研究投入的效率。客观系统的评价我国科技研究投入的使用效率及效率的变化趋势,对我们制定及完善科技研究投入的政策是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的特点,选择利用该方法对我国的科学研究投入进行评价分析:第一,DEA不需假设权重,最优权重是由决策单元的实际数据得来的,所以具有很强的客观性;第二,DEA方法不必确定投入与产出具体的函数关系。总之,DEA不用事先估计参数,在客观性、简化运算及减少误差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所以DEA方法适合本文的数据特征。
当运用DEA进行效率评价时,首先要解决的是科学研究投入项和产出项。通常科学研究投入包括人力、财力、信息和智力等,但是其中信息、智力等是无法用准确数据确定和表达的。同样,科技活动产出也包括技术、策略、专利和产品等。结合可利用的数据,能够选取的指标有:一是投入指标,用资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基础设备投入这三个具体指标来解释。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各类总经费(x1,t-1),该指标反映t-1年研究科技活动的经费投入,具体时间从1995―2011年;科技人员人数(x2,t-1),该指标反映t-1年研究产出中人力资本投入。二是产出指标,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所以科学研究产出可以用技术进步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效应进行衡量。以上的数据可以从历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经过处理获得。
综合效率是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乘积,技术有效是指产出相对投入而言已经达到最大,规模有效是指投入量既不偏大,也不偏小, 这里的偏大是指当投入成倍增大时,产出会低于投入的同倍数的增长;偏小是指当投入成倍增大时,产出会高于投入的同倍数的增长。所以,规模有效是介于规模收益由递增到递减的状态,即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最佳增大状态。当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时,应该扩大科学研究投入规模;但当科学研究投入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后,规模收益状态会由规模收益不变转为规模收益递减状态;当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时,应该采用缩减科学研究投入规模的策略;规模收益不变状态应该是最理想的状态[2]。从表3可以看出,1998、2002、2003、2004、2005及2006年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而其他年份的科学研究投入都是规模收益有效的。
Michael Norman与Barry Stocker根据DMU的DEA效率值将被评价单元分为四类:强效率单位,它们的相对效率值为1.00,松弛变量为零,这些单元组成效率参考组合;边际效率单位,相对效率值为1.00,松弛变量不全为0.00,该集合中的评价单元不曾出现在其他无效率单元集合中;边际非效率单元,其相对效率值在0.90―1.00之间,此类单元中的投入产出项只要稍作调整,即可达到相对效率的境界;明显非效率单位,相对效率值小于0.90的单元组合。根据这种对DEA效率的划分方法,在样本期内, 1995、2000年等11个年份的研究投入达到强有效。而其他6个年份的投入都是无效的,其中有1998、2002、2003和2006年4个样本是边际无效率,2004、2005年是明显无效率的。
在这17年中,科学研究投入相对效率的均值为0.98,相对效率最低的年份为2005年,值为0.87。从投入效率变化的角度来看,2006年的增幅最大,达到11.56%,降幅最大的是2004年,相对于2003年下降了6.22%。从纵向序列来看,对科学研究投入的效率可以明显看出有三个发展阶段,1995―2001年,普遍效率较高,7年中,只有1998年没有达到高效率,但其值也大于0.99,在该阶段各年投入相对效率变化不大,平均相对效率为0.99。2002―2005年,投入相对效率逐年下降,到2005年跌至低谷,该阶段的平均相对效率仅有0.91。到了2006年投入相对效率开始回升趋势,2007年重新回到强效率阶段,一直保持到2011年。
四、科学研究投入产出的横向绩效评价分析
区域研发创新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议题。从整体上看,我国对科学研究投入的绝对量是逐年增高的,但是在地区分布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时间顺序上讲,我国不同地区科学研究创新能力表现出较为稳定的向上发展趋势,但其构成的变化趋势存在很大的差距,2003―2011年这8年间,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和甘肃的科学研究投入仅增长2倍多,而山东、广东、广西和宁夏的增长达到了10倍以上,具体如图3;从省际和地区角度看,同样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以2011年为例,科学研究投入最多的北京市,是投入最少的自治区的337倍。
1.指标及数据选取
科学研究样本选取2011年的31个省(市、自治区)关于研究科技投入的数据样本。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具体选取的指标为:第一,投入指标,选取研究投入人员量作为衡量研究活动的人员投入指标,其中投入研究生数量是作为考评人员质量的指标。另外,还会利用各地区研究的内部支出与外部支出作为衡量研究投入资金的指标。第二,产出指标,专利是衡量创新活动的可靠指标,专利申请数量反映的是研究活动的成果量,代表数量方面的成就,而有效发明专利则表明研究活动的质量方面的成就。数量方面的指标还有研究项目数、发表科技论文数和出版科技著作数,质量方面的指标则有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具体指标体系见表6。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增长更多的是靠要素驱动(资金、劳动力等要素),而不是技术进步。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完全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在规模收益上,并没有与投入强度成正比,全国还有16个省(市、自治区)的规模收益并没有达到高效,绝大多数的情况是规模收益递减,说明还要在技术层次上有所突破。
1.加大政府科学研究投入规模
我国政府整体研发投入包括科学研究投入在内的规模仍然很小,在规模上还有很大上升空间,而且增速要远小于GDP增速,科学研究投入占财政科技投入的比重还偏低,应增加政府科学研究支出预算[3]。政府应当规定科学研究投入占财政支出与GDP的法定比例,提高科学研究投入占科技投入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
2.优化政府科学研究投入结构
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它代表和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所在。2012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为498.80亿元,占R&D总经费的比重为4.80%,这一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从国家科技战略的长远发展考虑,政府应加大基础研究的比例,加大科研基础设施的投入强度,缓解各地区在科学研究投入强度上的不均衡,这是我国当前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保障。
3.拓宽科学研究经费渠道
科学研究经费主要依靠中央政府拨款,来源渠道单一。地方政府支持科学研究的力度不够,造成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通过建立全国规范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对科学研究的间接投入。制定各种科技补助政策,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项目和人员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进行补贴和奖励,鼓励更多的科技人员投入科学研究工作。
4.建立完整的科学研究投入资金使用绩效考评体系
应选择适当的绩效考核方法,设计能够体现科研项目特点的财政科技投入资金考核指标体系,同时还要具体制定绩效考核的工作过程,尽量选择不相关的第三方机构参与并对政府科学研究投入进行绩效考核,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以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4]。
5.完善科学研究投入的评价监督体系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对科研投入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监督,我国也制定了《科技进步法》,但还需进一步完善[5]。如对政府科学研究投入进行绩效审计能够揭示科学研究投入的效率和效益,增强科学研究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公开性,调动政府科学研究投入的带动效应,提高政府对科技投入资源配置的引导和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书玲,王艳,于睿.政府科技投入的国际比较及启示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5):24-27.
[2] 戚,李千目.科学研究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04-105.
[3] 宋丹.政府研发投入规模的国际比较研究[J].财政研究,2006,(9):76-77.
- 上一篇:无机及化学分析
- 下一篇:自然科学基本知识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