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课程建设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最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具备废水资源化、生物质能源、固体废物资源化、资源再生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与技能,能在相关单位从事资源循环利用规划、开采设计、低碳技术、再生资源开发和环境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数理统计理论在各个学科应用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当代科技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方法。基于让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对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的认知[1,2],在本专业开设了《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这门课程[3]。
文章对安徽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及存在的不足及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课程开设的目的及意义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领域相当宽广的现代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工程技术和科研试验中常用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两大部分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培养具有解决有关实际生产和科研中实验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如专业试验、毕业论文环节的试验和今后在工作中顺利开展产品设计、质量管理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重点
掌握如何进行一项完整的资源循环工艺试验,如何设计编排,进行试验和对试验结果的处理分析,多因素多水平具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以及对其试验结果的分析。学习这门课之后,能掌握作为一名研究人员研究或从事某一科技探讨或工艺改进的全部过程,能够运用到实际中。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耗,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多、更好的试验结果。
三、课程基本内容与教学心得
1.课程内容和学时
第1章绪论(2学时)。涉及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概念和意义、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发展和应用、试验设计中的误差控制和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第2章单因素优选法(4学时)。涉及均分法、平分法、0.618法、分数法和抛物线法。
第3章方差分析法(4学时)。涉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法。
第4章正交试验设计(4学时)。涉及正交表的概念与类型、正交试验设计原理的直观解释和正交表的构造。
第5章正交试验设计结果的直观分析(4学时)。涉及单指标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果的直观分析、多指标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果的直观分析、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果的直观分析和混合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果的直观分析。
第6章正交试验设计结果的方差分析(6学时)。涉及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相同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和不同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等。
第7章正交表在正交试验设计中的灵活运用(2学时)。涉及并列法和拟水平法。
第8章回归分析(4学时)。涉及一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原理估计回归直线中的系数、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
第9章均匀试验设计(2学时)。涉及均匀设计表和均匀设计基本步骤。
2.教学讲义
由于不同专业开设该课程的范围不同,并且各个高校的材料都有各自专业的特色,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都有侧重点。结合授课内容,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作者邱轶兵)[4]。该教材内容比较全面,适合作为本专业教材,使用该教材为后续的毕业实验设计打下了基础。
3.教学心得
该课程教学内容繁多,教学体系复杂,学时较少,不能深入开展教学,学生当堂消化所学知识十分困难。单纯利用课上时间学习《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这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每次课后针对当天课堂具体作业,加深学生课下对当堂内容的吸收和巩固。
四、展望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由于是新建专业的课程,因此可以借鉴课堂实例很少,并且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极具挑战性。在该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加入更多的实践教学和体验式教学。
参考文献:
[1]欧茂华.农科类毕业论文实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0):1253-1255.
[2]邵平,孙培龙,孟祥河.工科院校食品学科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9(2):89-91.
[3]龚建良,吴宇雄,谭惠平,吴志平.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高教论坛,2006,4:56-58.
篇2
关键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运行管理机制;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11-03
为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教育部于2001年在有关高校开始组建工程研究中心,目的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截至2010年,教育部依托各地高校在电子与通信、新材料、公共安全等12个技术领域,已建设各专业方向的工程研究中心371家[1,2]。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十余年的运行中,不仅培养了众多的相关学科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也形成了将科技成果向工业生产转化的工程化能力,保证科研成果向规模生产顺利延伸。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将高等院校作为依托单位,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运行与管理和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在信息共享、研究环境和学术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3]。随着我国在高等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不断深化创新,各级政府越发重视挖掘高等学校的人才和智力潜力,通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这一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在基础学科研究创新和新兴学科成果交叉的基础上,不断孵化出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目前形势下,探讨教育部工程中心在满足经济发展新时期的科技创新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解决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和运行中制约其健康发展的各方面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的。
一、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
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四个方面,其基本功能是进行和促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研究、开发、中试、推广集于一体的新型研发组织,是将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阶段向企业大规模生产转移的通道,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技术源头,是我国权威的研发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建成了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上层,下层依次是囯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的工程技术创新体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大学)的技术创新主体,是“985工程”、“211工程”以及“2011计划”中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为工程技术进步服务为宗旨,不断推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着多重任务。一方面,作为研究与开发机构,立足高校,面向市场,推动高校原创新的技术成果,向相关企业进行工程化辐射和扩散,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另一方面,作为教学单位承担着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其平台建设通常依托特定学科,部分或全部平台人员也同时承担教学工作。同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大学教育重要的科研实践基地之一,能够为学生在基础技能实践与应用技能拓展两个层面提供优良的科研实践条件。
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规模已经发展为341家,已成为高等院校开展科学研究、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促进了高等院校将科研成果向企业、社会的快速转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首先承担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将一批对相关行业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工程化开发。其次,吸引和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科研开发人员和高层次的工程化技术人才,造就了一批有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最后,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高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对相关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
1.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定位与发展方向问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定位是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主要工具。成果产业化就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发展,因此工程研究中心必然要追求经济效益。这种现象首先导致工程研究中心追求短期效益的盲目性,由此导致忽略了服务于社会的长期效益,不利于技术的扩散与推广;其次,突破重大工程化难题往往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攻关,这就需要工程研究中心投入大量精力和耐心,这往往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相冲突[5,6]。但是,工程研究中心要实现自身循环发展,必须要有必要的盈利模式维持它的良性发展。因此工程研究中心必须要明确自身定位以促进社会利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循环、人才循环与经济循环的统一。
2.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依托高校的关系问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都建在依托高校内并且与高校保持行政隶属关系,按教育部要求工程研究中心是相对独立、与院系平行的依托高等学校的二级机构。一方面,这样有利于工程研究中心吸收依托高校的基础研究成果,形成学术资源共享,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7,8],首先是依托高校对工程研究中心存在较多行政干预,影响其自主性;二是工程研究中心与一般院系相比,在职称评定、业绩评价和人员编制等现实情况中游离在高校主流评价体系之外;三是与依托高校内部资源整合、团队协作、学科交叉等问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依托高校的关系如果不能真正理顺,不能突破现有组织管理的桎梏,打破现有的行政壁垒,影响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壁垒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最终很可能会发展成高校的一般研究机构,从而失去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自主创新源与技术辐射源的建设初衷。
3.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核心科研人员不足,科研成果产业化较慢,经营能力不强。目前,各高校在申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时,通常是集全校之力,表面上看工程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力量雄厚,科研条件扎实。许多工程研究中心得不到依托高校的重视,完成建设验收之后就再也没有了“依托”,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工程研究中心真正全职在编人员不足。虽然,依托高校为工程研究中心在人才、仪器设备与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且有大量企业的科研力量支持。但是实际中隶属关系、利益矛盾等问题,导致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只能依靠核心科研人员,完成小规模的研发任务尚可,如果承担较大项目或多个项目同时开展时便捉襟见肘,难以完成,想要兼顾技术攻关和项目开发则更为困难。由此造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科研成果产业化较慢,经营能力不强。
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发展的思考
1.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定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定位应该是依托高校人力资源、实验室资源和前期研究成果,对有市场价值的重要应用科技成果进行研究开发,并对共性、关键技术进行工程化、产业化以及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研发实体。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应该体现学术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人才培养等职能;应该以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工程应用项目开发为重中之重;充分吸引社会资源,注重特色建设,把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对行业和区域创新服务有影响的研发机构和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窗口。实现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循环、人才循环与经济循环的统一。
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融合各方的资源优势和国内外技术发展需求,确保技术开发水平的先进性、研发的前瞻性和在领域内的权威性,突破所在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力争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共同发展。
2.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基地建在高校内部,主要实行高校科研机构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中心必须与市场保持密切的联系。工程中心的目标又决定了它不能完全等同于高校内的其他科研机构,高校取得的基础研究成果需要通过工程中心进一步工程化和完善,以便在行业内实现产业化。因此,工程中心的产业基地必须要与本行业的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良性互动。根据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现状,建设依托高校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可以采用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模式。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作为依托高校的一个独立二级机构存在,其中的研究人员的编制、研究配套等由学校提供;同时成立由工程研究中心控股或占股的股份制公司,向社会招聘工程化技术人员。工程研究中心和公司实行一体化领导。这种运行方式首先符合当前我国高校的实现情况,易于实施;其次,依托高校与工程研究中心是利益共同体,有利于通过内部协调,充分挖掘高校的整体科研资源;最后,实施公司制,外聘工程人员,使得核心科研人员专注于技术攻关,使得工程研究中心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得到协调发展。
3.处理好三种关系。(1)主管部门与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关系。目前工程研究中心的主管是教育部,主管部门要对中心持续支持、实施管理,要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制定恰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定期评估考核,奖优罚差。实现工程研究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工程研究中心要对主管部门负责,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工程中心圆满完成主管部门的建设目标。(2)依托高校与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关系。依托高校要对工程中心的发展起到保障作用,将工程中心作为高校的重要科研基地来建设,使工程中心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对在工程中心工作的科研人员采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指标,保证工程中心研究队伍的建设和稳定。工程中心要充分利用依托高校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优势,为工程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3)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行业的关系。工程中心应该积极与行业内的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首先充分了解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成为行业技术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和源头。相关行业则需要充分认识工程中心对行业技术的推广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挥工程中心的资源优势,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4.需解决的四方面问题。(1)扩大科研队伍,引进高水平人才。目前多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核心团队远远不能满足科研、开发和经营等多方面需求,亟需扩大科研队伍,引进高水平人才。综合考虑工程研究中心的特点,加上工程研究中心的教师需要承担科研、开发、教学、指导学生以及经营和市场开拓等多方面任务,通过面向社会引进高端人才,核心科研队伍至少要保持30人以上的规模,针对工程研究中心自己培养的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依托学校应该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2)多元化投入机制。由于工程研究中心自身平台的造血功能和“黏性”有限,需要较长的产品培育和人才队伍凝聚的过程,应当建立一套适应市场规律、切实可行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一,依托高校要对中心建设投入起主导作用,对工程化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及关键装备的购置进行支持,对人才队伍的配置要能够落实到位;第二,要引导企业为获得技术支持向工程中心提供研发经费;第三,是工程中心自身通过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而获得的资金。(3)学校给予政策倾斜和优惠。由于工程研究中心与普通学院在工作重点方面存在区别,工程研究中心的教师常常处于一种“多任务”状态,一方面要完成项目开发研制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应对学校在教学科研上的压力,往往导致顾此失彼,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工程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影响教师自身的发展,降低工程研究中心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等。建议学校在人才引进、人员考核、绩效分配和职称晋升方面给予工程研究中心政策倾斜和优惠。
四、总结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工程中心的数量迅速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技术转移、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同时,由于我国高校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中心在发展方向、与依托高校的关系以及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和欠缺。在未来发展和建设中,首先要注重学科建设对工程研究中心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依托高校建设工程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多学科协作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保持工程研究中心的开放性。另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应当围绕行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结合高等院校的优势和特色,按照平等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整合高校的科研资源,积极开展科研成果工程化、配套化和系统化的转化和推广,推动相关行业技术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化进程。实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稳定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名单[EB/OL].
http:///cxtx/gcyjzx/20120426101027.
[2]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工程中心开始“二次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09,(5):24-26.
[3]于国波,张永宁,陈磊.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合作动力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98-101.
[4]赵玉龙,张剑.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发展现状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5):455-457.
[5]李刚.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6]程方明,邓军,罗振敏.关于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5):608-611.
[7]郑世良.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实施管理流程再造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210-211.
篇3
焦文军,安徽黄山市人,资深财务专家、会计学教授、注册会计师。先后获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士、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Finance)、天津财经大学管理学(会计)博士学位。自2001年5月至今,担任天狮集团副总裁、集团CFO、天狮国际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美国上市公司)CFO及董事,天狮国际投资集团总经理,同时担任中国津投期货经济公司监事会主席。
获奖理由
纵横捭阖创大业,激情理财谱新篇。在国际化“天狮企业帝国”的舞台上,焦文军利用自己卓越的才识,合理控制财务风险,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将企业的财务战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完美结合,为国内众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并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新的一年,在焦文军的领导下,天狮集团积极加强和完善内控体系,全面开展全球风险管理工作,为天狮的持久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内部基础。
再次见到焦文军,他风采依然。岁月在他身上似乎没有留下印记,繁忙和快节奏的生活丝毫没有销蚀他的热情和豪气。
这是一个思维敏捷而且非常健谈,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具有丰富的资本运营、财务战略、效绩评估、财务管理和投资经验,擅长于境外上市融资、跨国公司理财及全球战略管理的专家。他通晓美国、英国、香港、新加坡股票上市与融资业务,精通上市规划、上市模式、上市架构设计、上市重组、资金募集等技巧,精通中国、美国、国际会计准则下的账务处理及差异调整,并熟悉相关证券法规及内部控制体系。他于2003年9月率队成功实现天狮集团在美国OTCBB运作上市,随后升至美国主板市场。
他集实战与理论与一体,具备很强的实战经验,自1993年7月以来,他先后在大型工业、建筑、商业、外贸等企业担任CFO及会计师事务所所长与咨询公司董事长,参与众多大型项目的规划与执行,并活跃于资本与财务领域。同时,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致力于国际会计研究,发表专业论文28篇,2005年著有《中国跨国公司财务控制研究》(32万字),现兼任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导师,天津财经大学MBA答辩委员会主席及研究生导师。
焦文军经常反复强调他的“一二三一”。这既是他经营企业的哲学与信念,也是他作为CFO之所以能够引人注目的很重要的一点。在焦文军的眼里,“一”便是价值最大化,此为CFO的意义所在;“二”是指两个手段,其一是电子化系统(包括全球支付系统),其二是预算系统;“三”是三个具体方法,分别是内控系统、预警系统和绩效考评;而最后的一个“一”则是战略,即全球战略。
过去的一年,天狮集团继续推行自己的全球化和多元化战略路线,焦文军作为财务负责人,依然在挥洒着自己卓越的才华,推动着天狮朝着健康、快速发展的方向前进,依然“勇于挑战”,而且“干得非常痛快”!
绘宏图,构建天狮全球战略体系
作为CEO的战略合作伙伴,焦文军积极协助进行战略管理。第一,将公司战略与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结合起来,主要包括:站在战略角度上,不断评估各项计划的价值创造能力,在重大问题上为CEO和其他管理者提供专业建议,并制定战略控制系统与业绩评价系统保证战略的实施;第二,制定、实施财务战略,以支持公司推行其经营战略。
面对市场良好情况及快速扩张的趋势,天狮集团在2005年底重新进行了全球战略规划,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彻底实现流通转型,追求规模和利润的共同发展,做直销行业的领跑者,追求在创新、网络规模、客户满意度和销售收入的全面领先,并明确总部与区域管理的规划重点,即进一步强化区域的自主经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确保责任与权利的对等,总部作好战略实施监控和专业指导的职能。
同时根据公司整体发展规划,制定相匹配的财务战略规划,包括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球内控体系、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加强资本运营、制定项目融资计划,保障、推进战略的进程,制定、实施全球转移定价、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体系,加强财务ERP信息化海外推广,建立高效系统的资产管理体系,加强区域管理,包括资金存量合理、收支预算管理、财务报表管理、产品销售价格管理。
深筹划,完善全面预算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
为推进战略目标管理,实现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作为天狮的财务总负责人,焦文军主导组织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强化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与成本监控,以提高公司整体绩效,从而推动天狮战略目标的实现。预算管理委员会将各业务单位与职能部门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并设置相应的考核标准,审议与全面预算执行情况挂钩的考核及奖惩办法,然后由各个预算责任部门进行预算的编制,包括经营预算、财务预算、资本预算,具体情况为:集团公司根据全球战略,确定本年度总体目标后分解到各个子集团(如营销集团、生产集团、物流集团、研发集团等),各子集团再将目标分解到各区域平台(如美洲区域、欧洲区域、非洲区域、亚洲区域等),各区域平台再将指标分解到所属各国子公司,各子公司最后分解到各员工,层层分解予以落实。并设立预算监控机制,最后根据预算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预先制定的奖惩办法对各预算中心进行奖惩。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明确各项业务的授权审批权限及审批流程,强调预算的“硬约束型”,对于无预算或者超预算的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当然,为了保证预算的科学性、严肃性与可操作性,对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但这种调整同预算的制定一样,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严肃的环节。
作为战略的支撑,业绩评价系统属于公司管理控制系统的一部分,是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天狮集团通过远景分析,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焦文军带队与咨询公司合作,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转化为实际行动,设计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激励制度,并实时监控战略的实施情况,以确保战略的最终实现。
集团公司根据区域各年度经营指标的历史、环比速度,结合公司目前及未来战略,依据天狮目前业绩衡量标准,在考虑公司环境变化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关键成功因素转换为可衡量的、可付诸行动的、并对员工起到引导作用的关键绩效指标,针对考评单位设立绩效考评体系,然后各区域及所属分公司对集团公司设定的绩效指标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予以反馈,通过不断沟通与修订,最终确认绩效考核体系。然后再层层分解至各子集团、区域平台、每个岗位,将绩效考评目标予以落实,以业绩管理代替对人的管理,引导员工的目标趋于公司的目标,为加强企业的财务控制,确保公司战略的实现提供基础保障。在此过程中,集团总公司与各被考核单位及时沟通考核结果,并验证考核指标设定的科学性或是适时地调整企业战略目标。激励制度是绩效考评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天狮短期激励包括宽带薪酬设计、EVA奖励制度;长期激励包括股票期权与员工持股计划。
展才华,全力打造内控体系
2006年7月15日,被称为“企业内控管理紧箍咒”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A法案)对所有在美上市的外国企业生效,这对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因为其内控水平远未达到SOA的要求,无法起到全面控制风险的作用。作为一家在美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为达到萨班斯法案的要求专门天狮集团成立404内控项目,由CFO焦文军担任项目总监,然后分别从各个相关部门抽调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骨干员工,并高薪从外部聘请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组成精兵强将,选择合作方为PROTIVITI咨询公司,双方首先确定项目的实施方法与范围,首先对财务报告风险进行评估,并将上市公司业务分为采购及付款循环、存货及生产循环、销售及收款循环、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循环、人力资源流程管理循环、资金管理循环、账户管理与财务报告循环、总体财务监管循环、信息系统管理循环、公司级管理循环十大循环,确定重点业务循环与非重点业务循环,然后将关键的财务报告要素与相关业务流程联系起来。按照预先设定的流程清单,对各循环中所包含各流程进行流程记录,并找出关键风险点与控制点,包括现有及潜在,并与流程责任人进行确认,编制风险矩阵,对现有内部控制进行穿行测试与样本测试,以验证其执行的有效性,对于流程中尚未有内部控制的现有风险及潜在风险进行解决方案的设计,并对改进方案进行测试,项目小组定期将流程与内部控制的记录与测试文档、风险矩阵等工作成果提交外部审计师审核,并对审计委员会进行相应汇报,目前的进展情况良好。
篇4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人才规格目标区别于普通高校,职业性与行业性是它的重要特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培育出的学生应该具备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等。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仅靠有限的校内课堂教育资源难以胜任,甚至传统的“课堂+实践”的工学交替模式也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只有将课堂直接搬到企业,建立“场中校”,实现职场与课堂的互通,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真正实现校企融合、学做一体、开放办学。所谓“场中校”,是指在合作企业的施工现场设立可移动教室、工艺流程式实践点等教学场所,确保对一个自然班的学生能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并提供满足数量要求的顶岗实习岗位。作为一种新型的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它为工学交替提供了具体的工作任务、真实的学习场景、完备的实践实训设备及辅材,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工学交替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资源匿乏、时空分离、情境不对称等系列难题,为工学交替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物质基础。
工学交替在表现形式上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实训工作交替进行,遵循“知行合一、产教融合”的基本思路,完成理论与实践相互检验、协同旋进的过程。“场中校”的建立确实为工学交替创设了不可多得的设施与条件,有效地提升了工学交替教学的实施平台。但任何事物只有做到软硬兼容、内外兼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价值。这对施工现场的工学交替提出了客观的要求。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工学交替”的研究颇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其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内涵和组织管理方式的论述,而对于在“场中校”模式下如何开展施工现场工学交替教学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尝试借助四维度理论,结合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长期的“场中校”建设与管理实践经验,构建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理论层面构建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个维度
“四维空间”是由通常的三维空间和时间组成的总体,它呈时空流动性,被X,Y,Z和时间T四个维度共同确立。从广义上讲,维度又可以理解为事物“有联系”的抽象概念的数量,四维就是四个有联系的抽象概念的有机组合。“四维度理论”要求我们认识宇宙万物都必须从这四个维度去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教学实践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力、物力、组织、管理等方方面面。从理论层面构建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个维度,对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尸经过前期大量的理论研究和企业、行业的实践调研,提出了施工现场工学交替必备的四个核心维度:教学任务维度、工作项目维度、双配师资维度和教学实施维度。根据四维度理论初步构建得到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维空间模型。
维度一:教学任务维度(代号X)。教学任务是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纲领性文件,以课程的总体目标为依据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教学任务的具体内容建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上,它直接决定着工作项目的选择、双配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在教学方式上实现了“现场即课堂”,而课堂的授课内容又完全取决于学期的教学任务安排。因而,选择合适的专业、合适的课程和合适的时期开展工学交替就显得格外重要。
维度二:工作项目维度(代号Y)。工作项目是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平台支撑,通过选择合适的施工项目或项目群,实现与课堂内容、课程体系的无缝对接,将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突出“项目即教材”的特点,以项目的真实资料为教材,实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维度三:双配师资维度(代号Z)。双配师资是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基本保障,通过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1:1的比例配备开展专业课教学,实现校内外教师的合理分工和师资互融。“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施行“工程技术人员即教师”的理念,校内专业教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的授课,企业技术人员包括项目部经理以及施工、监理、造价等相关专业的工程师负责专业课的实际化教学和应用化教学。
维度四:教学实施维度(代号T)。教学实施是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教学过程,通过双配师资的协同合作,分解教学任务,匹配工作项目,按照制定汁划、执行作业、检查控制和考核处理的形式组织教学工作,并注意随时调控教学进度以顺利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秉持“操作即考试”的原则,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岗位能力结合起来,以企业评价为重点,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共同考查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构建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维度教学模式
1.四维度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模型。
(1)模型的构建。
以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维空间模型为基础,结合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在“场中校”工学交替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构建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维度教学模式(参见图之)。
(2)模型的内涵。
在四维度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模型中,X,Y,Z和T分别代表工学交替教学实践的四个维度:教学任务维度、工作项目维度、双配师资维度和教学实施维度。教学任务维度x可按计划进度分解为X1··· ···Xn, Xn以课堂教学任务的形式表现;工作项目维度Y对应教学任务维度X的内容而设立,并且细分为Yl··· ···Yn。Yn以项目工作内容的形式表现,它与教学任务维度的Xn一一对应;双配师资维度Z包含了校内专业教师Z1和企业技术人员Z2,两者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协同合作、相互融合。教学实施维度T重在整合对应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工作面,建立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学习模块。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按简单到复杂的逻辑关系,制定教师工作计划和课程实施方案,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融合到“做”上,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螺旋递进式工学交替,使学生学习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不断提升。
2.四维度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场中校”当中的应用实践。
由四维度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模型可知,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大维度各有特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缺一不可。以四维度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为指引,充分把握四个维度的内涵及逻辑关系,对开展“场中校”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工学交替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场中校”的运作为例,阐述工学交替四维度教学模式应用的具体举措。
(1)教学任务的重构与分解。
首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审定。教学任务的具体内容取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在“场中校”模式下的校企双主体合作必然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予以重新审定。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对浙江20多家企业进行系统调研,深人了解企业需求并充分论证,与典型企业合作开展了工程管理岗位结构分析,共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教师及行业企业专家集体制订审核,并且在实施中实时调整,充分体现企业和行业对建筑工程管理人才能力培养的最新需求。
其次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在设计思路上,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需求展开,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思,最后建立起适合企业、行业及社会需求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根据岗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需要,专业人才的培养分为工程技术应用、工程经济分析、工程项目管理三大学习工作包,每一工作包所包含的具体课程在内容上按照知识点界面设立学习模块。在课程开发上,由校企双方互派企业技术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共同构建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体现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共同开发了多门专业课程,如“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与施工”、“建筑工程计价”等。
最后是教学任务的重构与分解。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重定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重构。根据教学任务维度的基本内涵,可以把课程的教学任务分为学期教学任务和课堂教学任务。准确有效地把学期教学任务分解为课堂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模块化和衔接化是工学交替教学设计的关键。如“建筑工程计价”课程的教学任务可按照土建工程的基础、主体、屋面、装修等分部工程的形象进度划分单元模块,再对各单元模块按照分项工程的划分标准进行分解,再根据各分项工程的特点和相关性予以聚类组合,最终形成相对独立又前后衔接的课堂教学任务。
(2)工作项目的选择与匹配。
首先,工作项目的选择归根到底是做好合作企业的选择。高职院校需要在综合考虑工学交替所需的项目类型、大小和进度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具备此类条件,同时合作意愿又强,规模、资源、能力和影响力等都属行业一流的品牌企业作为“场中校”的合作对象。,鉴于这样的理念,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选定了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企业,与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了浙江省影视制作中心工地“场中校”,使人才培养有了基地保证、师资保证和实践保证。
其次,工作项目内容的分解必须与课堂教学任务相匹配。教学任务是总纲,决定了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工作项目是现场教学任务实施的载体,应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科学分解项目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实现项目实际生产任务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对接,进一步提升工学交替教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浙江省影视制作中心工地属于省重点项目,该项目群包含了多个大型单项工程项目的建设,从根本上满足了现场教学所对应的工作项目内容需求。“场中校”刚建立并开始实施的时候,有三栋大楼正在施工。“建筑工程计价”课程前四周的授课以第三栋大楼基础部分的工作内容为载体,第五至第十一周的授课以第二栋大楼的主体结构和屋面所包含的工作内容为载体,第十二周至期末的授课以第一栋大楼的装饰装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为载体,充分保证了整个课程课堂教学任务的实施都有相应的工作项目内容模块与之一一对应。
最后,把工作项目的真实资料转化为现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材。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每一阶段都会形成相应的技术资料、财务资料和综合资料,由双配师资和学生骨干共同围绕课程教学任务对这些真实资料进行有目的性的整合、编排和设计,使之转化为课堂教学可以参照和使用的辅助教材,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协助企业完成了工程项目资料的特色化管理。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教学团队最终整理形成了《浙江影视制作中心建设全过程综合资料汇编》,其每一章节都包含了项目真实的技术、财务和组织管理方面的资料,有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为以后的案例教学积累了宝贵的原始材料。
(3)双配师资的分工与合作。
首先,做好双配师资人选的确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人”在推动事物发展中起着最积极最主要的作用。“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教学要顺利和有效的实施,除了应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外,关键还在于双配师资人选的确定。作为高职院校,必须选配优秀教师领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企业方,选派的技术人员必须是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且具备一定教育教学能力的人。这里特别强调企业技术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只有高级职称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在选择人选时应重点考虑这个问题。
其次,对双配师资进行合理化的教学分工。在工学交替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有着明确的分工。一般由校内专业教师负责教学任务的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确立、课程理论部分的授课以及学生的日常管理;企业技术人员负责工作项目的对接、课程实践部分的授课以及过程性的评价。如“建筑材料与施工”课程的教学,由校内专业教师从理论层面讲授材料的名称、特点、力学性能以及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等知识,然后由企业高级工程师带学生了解现场材料的堆放、管理和用途,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体验材料的基本性能,对材料在施工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深人的分析。
最后,实现双配师资教学实践的合作与共赢。虽然校企双配教师有着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秉承分工不分家、精诚合作、开拓创新的基本精神开展各项工作。校内专业教师普遍存在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扶持和帮助下可以获得个人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更好地协助企业人员现场实践教学。而企业技术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技术高但教育教学综合素质不够的问题,采取学校补助、企业奖励等举措调动企业技术人员加强个人学习与进修的积极性,通过校内专业教师授课技巧的传授,着力提高企业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企业拥有高素质的培训师队伍,真正实现校内外双配师资在工学交替教学实践中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4)教学实施的循环与递进。
首先,把理论知识点和实践工作面整合成为学习模块。将模块理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其基本含义是:将一门学科中具有同类功能的知识点或能力项组合成知识模块或能力模块,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模块教学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者、自主建构者和积极行动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引领者。施工现场工学交替教学活动的实施关键在于双配师资能否通力合作把教学任务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工作面整合成为相对独立的学习模块,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需要学习什么,并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
其次,制定教师工作计划和课程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即授课计划,课程实施方案即教学实施的技术路线。工作计划的制定需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及工作项目实际进展情况综合考虑,工作中的各项关键节点和时间节点在计划中应表述清晰、有据可循。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工作计划,如遇到特殊情况需调整,应立即执行变更,并对变更后的影响做深人分析。课程实施方案是对工作计划执行路线的具体反映,它进一步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执行内容、执行人、执行方式和执行效果评价方法等关键内容,为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实施提供了有迹可循的脉络和操作思路。
最后,利用PDCA循环阶梯式提升改进教学质量。PDCA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指的是按照制定计划(P)、执行作业(D>、检查控制(y)和考核处理(A)的形式组织实施教学工作。PDC: A在模块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一个模块可以是一堂课、一个小的学习点,一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的知识,或者几个单元的组合。通过课堂教学任务螺旋递进的设置和安排,最终实现工学交替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按照过程评价与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企业技术人员、校内专业教师和学生等多方共同评价,构建了学生技能、职业素质双元评价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考试方式。
篇5
关键词: 黄酮;自由基;抗氧剂
中图分类号:R 2827;TQ 6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8513(2012)02-0079-05
Flavonoids Mechanism of Scavenging Free Radicals and its Application as Natural Antioxidants
MENG Qinghua,YU Xiaoxia, ZHANG Haifeng, ZHANG Shaoliang
(1.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2. College of Chinese Pharmac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3. Tsinglung Hi-Tech Co., LTD, Yichun 336000, China)
Abstract: Flavonoids, a kind of natural antioxidants, have become popular for their wide application. The mechanism of scavenging free radicals and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were discussed. The medical effects and the application as pharmaceuticals, food addictives and cosmetics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 flavonoids; free radical; antioxidant
自由基是一类外层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具有顺磁性和高度反应活性, 很容易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许多疾病病灶的起源与发展均与自由基有关, 如皮肤衰老、血管硬化、线粒体异常、脑组织损伤、癌变等[1].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氧代谢有关的内源性自由基,如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烷氧基自由基(ROO•)等;另一类为外源性自由基,主要从污染的大气及烟雾中吸入,如:•O3-、•NO2等[2]. 生物体内过剩的自由基会攻击脂肪、蛋白质、核酸、不饱和脂肪酸等生物大分子,引起这些分子交联或断裂,生成有害物质,影响生物膜功能或破坏蛋白质构象, 细胞功能发生障碍,导致细胞损伤变性或死亡[3-4].自由基还可激活酪氨酸氧化酶产生黑色素, 使黑色素累积沉淀于皮肤组织,出现老年斑,引起机体逐渐衰老或病变,产生老年病的生理病理变化.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自1814年发现第1个黄酮类化合物――白杨素(Chrysin)以来,至2000年已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8000多个,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唇形科、豆科、伞形科、银杏科与菊科等植物中.据估计,约有20 %的中草药含有黄酮类物质[4].黄酮类化合物因具有广谱的药理作用引人瞩目, 早在30年代有研究者就发现其具有VC样的活性,曾一度被列为Vp[5],它在抗氧化、抗衰老、抗癌防癌、预防心血管疾病、调节免疫、抗菌杀菌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主要表现在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自由基两个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能力、抗衰老及对老年病的防治功效等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介绍了天然产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机理及其应用情况,以期对深入研究天然抗氧剂的结构及性能关系提供帮助.
1 抗氧化剂来源
在人体及其它生物体内存在的具有抑制或清除自由基功效的天然抗氧剂有2类:一类是酶类抗氧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光甘肽酶(GSH-Px)等,它们属于内源性抗氧化物质,其存在可以使体内自由基的浓度维持相对平衡.但是,当机体病变而使内源性抗氧化系统出现障碍、或者机体处于较恶劣的外界生理环境下(高能放射线辐射、紫外线辐射、吸烟、重金属、空气污染等)时,这种平衡会被打破,有害自由基会在一些特定部位大量产生和蓄积,产生氧化损伤,代谢失衡,细胞损伤,引起疾病和衰老[5].另一类是非酶类抗氧剂,如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β-胡罗卜素、泛醌、尿酸以及胆红素等,它们同样可以是生物体内代谢过程产生的内源性抗氧剂,也具有抑制或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此类抗氧剂的另外来源是天然产物,如某些香辛料、茶叶、油料种子、果蔬、中草药等植物提取物、酶及蛋白质水解物等,其中,维生素类和茶多酚类是目前天然抗氧化剂领域研究和市场化较为成熟的2大类,清除自由基效果十分明显.
根据天然抗氧剂的化学结构所进行的仿生学分子设计研究在近一个世纪以来逐渐成为自由基化学和抗氧剂应用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人工设计的合成的抗氧化剂大多模仿天然酚类抗氧化剂的结构,如: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二叔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等.酚羟基是这些分子结构的共性基团,它们可有效捕捉并将氢供给自由基,自身转变为酚氧自由基.由于酚与连接苯环的p-π共轭作用对酚氧自由基具有特殊的稳定性,降低了自动氧化链反应的传递,从而对进一步氧化实现抑制[6].另一类合成的抗氧化剂是以邻位酮羟基为基本骨架的吡啶酮类化合物,它们具有捕捉自由基和螯合金属离子的双重作用[7].然而,由于有些合成抗氧化剂还没有经历过长期严格的毒理实验验证,大部分人群从心理上依然青睐于天然来源的抗氧剂.因此,从植物中寻找高效低毒的天然抗氧剂依然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这个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8-12].
2 天然黄酮清除自由基机理及其构效关系
黄酮类化合物是芳香环A与吡喃酮环C稠合,再与另一个芳香环B连接,具有C6-C3-C6的基本骨架特征的系列化合物.根据C环与B环连接部位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黄酮(Flavonoids)、异黄酮(Isoflavonoids)和新黄酮(Neoflavonoids)3大结构类别(图1),在植物中,多以甙类形式存在,即连接有糖单元,2个芳香环(A和B)上常连接有羟基,具有多酚特征.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与芳环上的酚羟基密切相关[13] 黄酮类化合物有着与合成抗氧剂(如BHA,BHT等)基本一致的清除自由基机理,即酚羟基通过供氢与自由基反应生成酚氧自由基,该酚氧自由基又受到芳环大共轭体系的共振稳定(图2),形成半醌式自由基,从而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14],通过这种作用可以抑制起始阶段的脂类过氧化作用[15].
黄酮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其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强弱也与化合物的结构有关.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其活性主要集中在分子结构的酚羟基上,且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酚羟基数目越多,其活性就越强.Yokozawa、Pokorny、胡春等人通过大量实验研究总结出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与分子结构中B环上酚羟基的形式和数目有关[16-18].张红雨[19]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表明:C环上羰基的吸电子性质使它对A环酚羟基有钝化作用,而B环受C环的影响较小,所以B环上酚羟基的活性要高些.
也有观点认为,物质的抗氧化活性不仅与分子的供氢能力有关,还与其供氢后生成自由基的稳定性有关,C环上羰基的吸电子性质本身有助于抗氧机理中通过共振形式稳定自由基.而该性能才是决定其抗氧化性质的主要因素[20].
此外,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的羟基和羰基都可以作为配位基团,与金属离子进行螯合从而阻断Fenton系统中自由基的生成.在分子中3位羟基和4位羰基以及γ-吡喃酮环上的α-β双键是黄酮类化合物螯合金属离子的功能基团,而且α-β双键所决定的平面结构增强了分子的稳定性,有利于增强其抗氧化能力[21].
3 天然黄酮的抗氧化应用
31 药用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有广泛的分布,从大豆、葛根、银杏、水飞蓟素、芦丁、黄芪、羊藿、柚皮苷、杨梅、槲皮素、甘草等常见植物中都可以提取出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很多化合物经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都证明对氧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具有抗自由基损伤和保护细胞和机体组织的作用,并且毒副作用很低[13].例如,槲皮素(3,3′,4′,5,7-五羟基黄酮)与超氧阴离子络合从而减少氧自由基产生;与铁离子络合而阻止Fenton自由基形成;抑制醛糖还原酶,减少NADPH消耗,从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其自由基清除效果是Trolox的7倍[22].
在心血管疾病预治方面,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清除巨噬细胞中产生的自由基,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保护生育酚或者使氧化了的α-生育酚再生[23].还有,大豆蛋白中的异黄酮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可用于健康食物和药物中的活性成分.
在老年病的治疗上,富含黄酮的银杏就是中国传统老年保健食品.银杏叶提取物――高纯度银杏黄酮能促进微循环,稀释血液,阴滞血小板激活因子,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延缓痴呆的发展,改善老年人记忆[24].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的中国社会,开发现有的植物资源,深入研究天然黄酮化合物对老年病的治疗,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特殊而长远的意义.
32 食品添加剂
食用油在阳光、氧气、水分及其他氧化剂、微生物解脂酶的作用下会分解成甘油二酯、甘油一酯及相关的脂肪酸,再进一步氧化,就形成过氧化合物、羰基化合物、低分子脂肪酸,导致酸败,且具有毒性.而在不饱和脂肪酸中,酸败现象更容易出现.采用抗氧剂来延缓食品的氧化是贮存食品的有效手段.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替代合成抗氧剂用于防止油脂过氧化的应用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被证实,如:将橙皮甙添加到猪油中来延长猪油的使用寿命;将陈皮甙提纯物加入到蛋糕等高脂食品中[25],可成功抑制其自动氧化酸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浙江大学张英等人将竹叶黄酮应用到麦乳精和酿造酒中,强化了产品的营养保健功能,同时也改进了制品的抗自由基和抗氧化效能[26].在饲料中添加黄酮类化合物可有效防止体内脂质受活性氧攻击,并能终止自由基连锁反应,提高畜禽的抗氧化应激能力[27].
33 美容护肤品
日光性皮炎是由于日光中波长为290~320nm的UVB紫外线引起的,其中,光辐射引发自由基对皮肤的伤害是主因.光反应产生的过量氧自由基与体内不饱和脂肪酸作用生成丙二醛等有害物质,再与细胞膜上的蛋白类物质作用生成褐色素,沉淀于皮肤上形成色斑.自由基还可进一步与真皮内的胶原弹性纤维发生变异反应,使其变脆、失去弹性,并在水分不足时使纤维断裂而形成永久性皱纹[28].
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Octyl Methoxycinnamate,简称OMC),是一种在防晒产品中广泛使用的油溶性、高防护性能的UVB型紫外吸收剂,但其在有水体系中经光照会降解成较小分子,不但影响其对UVB波段紫外线的吸收而降低其防晒性能,而且降解产生的高活性自由基也容易导致各类皮肤问题的发生.经研究, 添加柚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可有效抑制OMC的光降解,并且对皮肤防护有协同增效作用[29].
黄酮类化合物母体结构所具有的大π共轭体系具有吸收紫外光的作用,且吸收幅度较宽,摩尔消光系数较大,能有效降低由紫外线辐射引发的自由基侵害.我们曾测定了油茶中黄酮组分的吸收光谱,在200~400nm波长范围内有较强吸收,并在波长为347、266和208nm处有3个主要强吸收峰.其中347nm处的吸收峰是由黄酮结构中桂皮酰基部分的电子跃迁而产生的吸收,266nm处的吸收峰是由黄酮结构中苯甲酰基部分的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可见,该黄酮组分能够有效吸收UVA和UVB等波段的紫外光,很好地防止紫外光对皮肤的损伤,具有广谱的防护作用,可作为一种高效的紫外防护产品用于防晒化妆品的研究开发[30].
酪氨酸酶以及多巴色素互变酶和DHICA 氧化酶是黑色素的生物合成中主要的参与者.在紫外线照射下,角质细胞释放内皮素,刺激黑色素细胞增殖,同时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 提高了黑色素的生成量.一些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了黄酮类化合物能够可逆性抑制这种酪氨酸酶在黑色素的生物合成中的活性[31].
目前,世界上化妆品研发的主要趋势是“崇尚自然”,力求使用天然植物原料.许多天然黄酮类提取物具有清除皮肤中自由基、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润泽肌肤等作用,辅以其它有效成分可制成具有防日晒、抗衰老和抗炎止痒等多重功效的护肤美容佳品.目前已有不少知名品牌的化妆品把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防晒因子添入到护肤品配方中,如德国Beiersdorf集团在它们的一款防晒产品中添加了黄酮类化合物,加强肌肤对紫外线的防御系统,预防自由基产生和肌肤过早衰老,受到了顾客的好评.因此黄酮类化合物在化妆品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32-34].
4 展望
在回归自然和安全意识的双重心理因素影响下,天然抗氧剂受到日益青睐,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因具有优越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成为一类优良的抗氧剂资源,可被广泛地应用到抗衰老药物、食用油和防晒美容护肤品中.目前,对黄酮化合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提取、粗分离,很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尚未得到全面精确鉴定;对内源或外源性黄酮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代谢机制、其参与生理机能过程包括毒副作用等方面仍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应加强此方面的工作,为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加速我国特有植物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生产出更多具有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的药品和天然保健品.相信会在今后的植物化学研究热潮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SMITH M, ZHU X. Increased iron and free radical generation in preclinical alzheimer disease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J].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2010, 19(1): 363-372.
[2]杨滨,黄璐琦.电化学分析法研究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及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02, 27(12):881-883.
[3]郝伟,张卓勇,许明,等.抗氧化性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5,4(1): 50-53.
[4]REDDY P.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mediated free radicals and oxidative damage: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J].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2006, 96(1): 1-13.
[5]赵保路.氧自由基和天然抗氧化剂[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6]HUA W. Glutaminase 2, a novel p53 target gene regulating energy metabolism and antioxidant function [J]. Proc Nat Acad Sci, 2010, 107(16): 7455-7460.
[7]PU H, XU S. Anti-oxidation role of 6-phenylthio-2ethyl-3hydroxy-4(1H) pyridinone [J].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 2001, 17(3) : 313-315.
[8]BROWNA M, EVANSB J, LUO Y. Beneficial effects of natural antioxidants EGCG and α-lipoic acid on life span and age-dependent behavioral declines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J]. 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 2006, 85,(3): 620-628.
[9]EYBL V, KOTYZOVA D, KOUTENSKY J. Comparative study of natural antioxidants curcumin, resveratrol and melatonin in cadmium 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in mice [J].Toxicology, 2006, 225: 150-156.
[10]KALIORA A, DEDOUSSIS G. Natural antioxidant compounds in risk factors for CVD [J],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2007, 56(2): 99-109.
[11]左玉,谢文磊,王会.生物抗氧化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 32(1):62-67.
[12]贾继红,盛佳坤. 天然抗氧化剂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J]. 化学工程师,2004,7:46-47.
[13]CAO G. Antioxidant and prooxidant behavior of flavonoids : structure - activity relationship [J]. Free Radical Biol Med, 1997, 22(5): 749-760.
[14]欧阳平,张高勇.类黄酮的新兴提取技术原理、应用及前景[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3, 15(6): 563-566.
[15]TOREL J, CILLARD J, CILLARD P.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flavonids and reactivity with peroxy radical [J]. Phytochemistry, 1986, 25: 383-385.
[16]YOKOZAWA T, DONG E, LIU Z W, 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flavones and flavonols in vito [J]. Phytotherapy Research,1997, 11(6): 446-449.
[17]POKORNY J. Antioxidantion of unsaturated lipids [M]. London: H Chan. Academic Press, 1987: 141-206.
[18]RFER C, KULLING S.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isoflavones and their major metabolites using different in vitro assays [J]. J Agric Food Chem, 2006, 54 (8): 2926-2931.
[19]张红雨. 黄酮类抗氧化剂结构-活性关系的理论解释[J]. 中国科学:B辑,1999, 29(1): 91-96.
[20]郭清泉,林淑英,周立清,等.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法探讨二氢杨梅素抗氧化机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2): 131-133.
[21]郝伟,张卓勇,许明,等. 抗氧化性药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05, 4(1): 50-531.
[22] DUGAS A J, GASTAEDAACOSTA J, BONIN G C,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totral pe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 of flavonoids,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 [J]. J Nat Prod, 2000, 63(3): 327-331.
[23]WOLFE K,LIU R.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flavonoids in the 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 assay [J]. J Agric Food Chem, 2008, 56 (18): 8404-8411.
[24]黄相中, 尹燕, 杨晴来, 等, 昆明产银杏叶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9(5): 369-371.
[25]信维平,孙建华,祁宏.陈皮中陈皮甙的提取和应用的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J]. 2006, 27(1): 23-25.
[26]章宇,谢萌,吴晓琴,等.强化竹叶黄酮对酿造酒抗自由基和抗氧化性能的改进[J].中国食品学报, 2005, 5(4): 34-39.
[27]闫祥华,顾景范,孙存普.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血脂和过氧化状态的影响[J].营养学报, 2000, 22(1): 31-35.
[28]焦晶晶,张英.植物类黄酮作为护肤因子在化妆品领域的研究进展[J]. 精细化工, 2004, 21(2): 98-102.
[29]王建新,徐磊.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的光降解及其抑制[J]. 日用化学工业,2003, 33 (3): 59-162.
[30]张海凤,张绍良,张春雷,等. 具抗自由基与紫外防护功效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 2008, 38(1): 54-57.
[31]XIE L, CHEN Q, HUANG H, et 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some flavonoids on the activity of mushroom tyrosinase [J].Biochemistry(Mosc), 2003,68 (4) : 487 - 491.
[32]姚超. 菊米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其降血压降血脂作用[D]. 杭州:浙江大学,201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资源教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