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据调查研究得知,颈椎骨折时极易造成颈脊髓受压而致病人高位截瘫,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疾。颈椎骨折常常要采用手术治疗。因此对手术的颈椎骨折病人, 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对降低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 最大限度恢复病人的功能有重要意义,还是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次通过对一组颈椎骨折患者的手术以及护理,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一系列的工作和实践说明,在颈椎手术的护理方面,制定正确的护理方案,以及关键环节的把握和注意是至关重要的,值得总结和深入体会,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37例颈椎骨折患者,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16例。年龄在20~72岁之间,平均年龄大于50岁。致伤原因多为为车祸或高出跌伤等。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颈部疼痛以及活动受限,多数的四肢感觉基本都运动正常。
1.2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多功能监护、静脉点滴等一系列治疗和护理措施。16例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 21例行择期手术治疗。从术前到术后对患者采取了全程的护理措施,并密切监控康复进展。
1.3 结果
多数患者在术后前3天内,诉颈部疼痛及双上肢痛感明显好转。最终所有患者在术后护理下无一例并发症,均如期康复出院。
2 护理的分析总结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大多都有紧张、焦虑表现。因此要用恰当的语言关心、安慰病人,使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1]。责任护士应向患者介绍病情、治疗及神经恢复过程, 给病人以希望, 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及时与患者沟通,及时向主治医师反馈有关信息。入院后立即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通过评估适时讲解疾病的症状、体征手术方法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2.1.2基本护理
根据颈椎骨折病人情况备好板床,很多需要采取颈部垫枕,头部两侧分别置沙袋固定或行枕颌带牵引、颅骨牵引以防病情加重。保持室内的环境卫生良好通风并经常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指导吸烟患者戒烟酒等, 指导调节饮食,限制探视人员并说明意义,严格规范病区。
2.1.3疼痛护理
颈椎骨折后疼痛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并因骨折牵引以及长期卧床会致病人痛苦增加, 随着新的医疗改革模式的转变, 忍耐疼痛已经转变为预防疼痛, 减轻疼痛。解决疼痛的方法。除了病因治疗外, 药物和心理治疗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减轻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反应。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生活过的愉快、充实, 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减轻痛苦。
2.1.4其他护理
其他包括术前各项检查的目的要求,术前1日备皮,给以剃头擦浴更衣,交代术前12 h禁食4 h禁水是为了防止全麻术后引起呕吐窒息。以及术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给患者一种安全感。必要时带患者看望同种手术患者康复情况并让患者熟悉相关的医疗用物如氧气、负压吸引、心电监护仪等以免产生恐惧心理。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的观察及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将患者安置到监护室, 给予吸氧2L/min, 持续心电监护, 同时注意观察口唇、甲床、耳廓有无发绀等缺氧情况。当SPO2
2.2.2伤口观察及护理
一般术后若伤口有少许血性渗液, 可在颈部两侧以砂袋压迫止血3~7h。术后24~72h内严密观察伤口引流液、渗血、有无颈部增粗等情况, 若有异常及时处理。保持体温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
2.2.3护理
一般手术后去枕平卧6h ,颈下垫沙袋(长约20cm)保持颈部后伸, 颈两侧各放1个沙袋制动,防止出血及植骨块滑脱,术后植骨块脱出为严重的并发症[3]。24 h后改用颈托固定, 抬高床头1015度角以利于呼吸;在接手术患者时应特别注意保持颈部适当的,搬运患者时必须注意保持颈部的自然中立位,切忌扭转、过伸或过屈。有颅骨牵引者,搬运时仍应维持牵引。
2.2.4注意药物副作用的预防
颈椎术后常需要使用大剂量激素预防脊髓水肿, 而大剂量激素的应用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如应激性消化道溃疡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4]。其中诸如对于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可能者, 应监测生化指标并观察相应的临床表现。而对于有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严密观察其有无呕血、黑便等症状, 预防性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2.2.5并发症的预防
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预防褥疮。定时给患者拍背, 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 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及量, 以训练膀胱的感觉及收缩功能。鼓励患者多饮水, 饮水量保持在每天2500~3000 ml, 预防泌尿系感染。每天按摩四肢肌群2~3次,被动活动相应关节, 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2.6康复训练
适应性训练包括呼吸功能训练,气管牵拉训练,生活习惯训等来克服手术后的不适。术后当日即可进行瘫痪平面以下肢体的向心性按摩及四肢被动运动,每天4~5次。防止关节僵直和废用性萎缩。术后2~3 d开始进行肢体和关节的活动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对于截瘫患者应指导其家属做好股四头肌收缩、舒张, 踝关节背屈、跖屈。后期康复训练主要进行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一般拆线后可开始逐渐下床行走, 可先半卧位2~3 d, 再坐位2~3 d, 然后扶床站立。截瘫不严重者可到康复科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做康复训练,以尽快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3总结
颈椎手术病程较长,患者自理能力下降。通过实施科学的护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的疗效。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提高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成功率。
本组37例病人,由于加强了术前、术后护理, 取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密切配合, 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效果满。说明,作好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这一些列经验总结将使下一步的颈椎手术护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龚群英.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的护理. [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8):685.
[2]贺萍萍, 傅国美, 等. 颈椎前后入路一期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护理. [J].护理与康复,2007,6(5):306-307
篇2
【关键词】 颈椎;骨折;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8.184
颈椎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 病残率和致死率较高, 颈椎骨折多为外伤引起, 临床可表现为手足无力、行走不稳等, 严重者会出现行走困难甚至四肢瘫痪[1]。颈椎骨折明确诊断后主要采用手术治疗, 由于颈椎手术解剖复杂, 涉及诸多重要结构, 而且颈椎外伤后及术后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为此需要积极进行围手术期护理[2]。本文具体探讨了颈椎骨折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本科收治的100例颈椎骨折患者, 均采用内固定术治疗。入选标准:符合颈椎骨折的诊断标准;无手术禁忌证;有不同程度颈髓损伤伴截瘫症状。其中男68例, 女32例;年龄20~68岁, 平均年龄(43.5±8.2)岁;损伤原因:高空坠落26例, 重物砸伤20例, 车祸54例;其中行颈椎前路椎间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8例, 后路切开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42例。
1. 2 护理方法
1. 2. 1 术前护理
1. 2. 1. 1 心理护理 颈椎骨折多是由于突发意外的重伤所致, 病情危急且变化复杂, 患者常常感到焦虑、紧张、悲观, 更严重的是由于颈椎骨折可能会造成截瘫的事实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恐惧心理,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职业和文化程度, 有针对性的与患者进行沟通,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治疗方法、术后恢复过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接受现状,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 2. 1. 2 训练 ①气管推移训练:由于在对患者进行颈前路手术时须将气管、食管等拉向对侧, 因此在手术前就必须先进行科学的、系统的气管推移训练, 以减少潜在的风险。因此护士在手术前3~5 d指导患者进行气管推移训练, 具体方法:患者或家属用示指和中指将气管、食管向非手术的一侧推移, 推过中线, 维持1 min后放松使其返回原位, 休息1 min后重复前述的动作, 3~5次/d, ≥15 min/次。②练习:颈椎后路手术前3 d练习俯卧位, 循序渐进直到能坚持 >2 h。
1. 2. 1. 3 呼吸功能训练 患者如果伴有高位截瘫, 其常常会有呼吸肌的麻痹和肺活量的显著下降, 因此术前就必须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等训练以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1. 2. 2 术后护理
1. 2. 2. 1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立即进行心电监护, 持续低流量吸氧气, 及时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频率和节律、血氧饱和度及面色变化。
1. 2. 2. 2 保护呼吸道通畅 切口出血窒息和入睡后呼吸抑制是颈椎前路手术最危险的并发症, 因此应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 观察其呼吸幅度。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床边备气管切开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 2. 2. 3 护理 颈椎活动时在椎体与植骨块之间产生界面间的剪切力使植骨块移动、脱出导致手术失败, 因此手术后要严格限制颈部活动, 颈部围领固定。协助患者去枕平卧于床上, 麻醉清醒后床头抬高15~30°。术后翻身时轴式翻身, 勿扭曲、旋转。
1. 2. 2. 4 伤口护理及引流管护理 术后常规用负压引流管引流, 注意保持引流管道密闭、通畅, 负压引流器应低于手术切口位置, 防止引流液打折、扭曲、受压。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和记录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如1 h内引流量>100 ml应报告医生。
1. 2. 2. 5 预防并发症 ①预防坠积性肺炎。术后24 h严密观察呼吸节律、频率、深度, 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流畅。定期空气消毒、保持口腔清洁,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深呼吸训练, 以改善肺功能。每2小时帮患者翻身扣背1次, 促进痰液松动与排出, 不能自行咳嗽或排痰时用导管吸痰, 常规雾化吸入。②预防泌尿系感染。颈椎骨折致颈髓损伤后膀胱失去收缩功能形成无张力性膀胱, 导致尿潴留, 因此需留置尿管。留置尿管期间进行膀胱冲洗, 尿道口碘伏消毒, 2次/d;指导患者每日饮水>2000 ml, 预防泌尿系感染及结石的形成。③预防腹胀便秘。因长期卧床消化吸收能力下降, 术后一段时间内患者易发生麻痹性肠梗阻, 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肠鸣音降低或消失, 嘱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要求患者注意饮食的质量, 摄入营养丰富、高热量、高膳食纤维饮食。④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术后卧床, 致使血流缓慢, 使血流处于高凝状态, 从而易诱发血栓形成。应指导患者做双下肢的抬高及伸缩活动, 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防止血栓的形成。必要时遵医嘱肝素钙5000单位, 皮下注射2次/d。⑤预防压疮。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无皱褶, 换床单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保持皮肤清洁, 定时翻身, 必要时使用气垫床, 以减轻受压部位的压力, 合理安排患者的膳食增加营养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1. 2. 3 功能练习 术后麻醉清醒后即行四肢肌力舒缩及各关节的活动, 如握拳、松拳动作、踝泵锻炼、股四头肌锻炼等。离床活动时颈部围领固定, 避免剧烈转动, 2周后加强颈部功能锻炼如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运动, 以增强颈部肌力, 防止意外损伤的发生, 如过度屈颈、旋转, 颈部超负荷积压和头颈部剧烈抖动。
2 结果
本组100例颈椎骨折内固定术内固定术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 伤口均为Ⅰ期愈合, 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显著的好转。
3 讨论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 临床上常见合并脊髓损伤伴高位截瘫, 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打击。同时很多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内科疾病, 导致治疗比较困难, 对于护理的要求也比较高。颈椎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骨折的主要方法, 在护理中需遵循整体护理的理论, 运用科学的护理程序。由于颈椎手术部位险要, 术中易发生各种意外, 因此要认真做好术前访视、术后护理。颈部保持固定中立位, 以保持骨折的复位状态。术后需要协助患者翻身, 建议根据颈椎骨折不同的手术方式采取相应的整体护理模式。本文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 术后都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 颈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的围手术期积极护理有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曾俊, 任辉. 实用手术室护理学.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324-325.
篇3
[关键词] 颈椎;观察;护理;康复训练
颈椎前路手术的解剖比较复杂,术野较小,且毗邻重要器官,难度大,早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3.0%~30.0%[1]。2007年12月至2008年9月,本院共施行了颈椎前路手术30例,现将观察效果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12月至2008年9月,本院骨一科行颈椎前路手术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8~74岁,平均49.3岁。病史20 d~12年。其中12例有四肢麻木,8例有肌力减退,7例感觉减退,8例胸或腰部有束带感或负重感。肌腱反射均亢进。经X线、CT或MRI检查后确诊。15例为颈椎间盘突出症,13例为颈椎骨折脱位,其他2例。均行颈椎前路手术,18例术后1周内腰腿痛症状消失,6例基本消失,6例减轻。本组1例术后切口血肿,经及时处理于2周内痊愈。3例术后5 d因停地塞米松及甘露醇后原有症状复发,患肢酸胀不适,给予布洛芬口服等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本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史长,颈椎骨折脱位病情急、重,来势凶,颈椎手术危险性大,患者产生恐惧心理。我们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此项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可靠性及临床开展情况,详细说明手术过程、时间、麻醉方法、术后注意事项等。介绍患者与病区内同类患者交流,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并主动配合治疗。向患者讲解术后正确佩戴颈托的方法,帮助患者选择型号合适的颈托,术前进行试戴。
2.2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为患者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术前需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用4根手指将气管及食管向左、右反复推动牵拉至较松弛状态,而且必须将食管牵拉过中线。本组有17例进行此训练,第1天均有窒息感,不能耐受,由责任护士协助患者每天定时牵拉,牵拉力度、距离逐日增加,每次10 min,逐渐增加至30~60 min,3次/d,3~5 d后达到较松弛状态。
2.3 其他训练 四肢的屈伸活动:①双手持重上举训练,肘部伸直,重量因人而异,不超过1 kg;②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开始时20次/d,以后逐日增加到每天50次;③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及指(趾)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活动。
3 术后观察与护理
3.1 病情观察 术后每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至病情平稳,术后均给予床边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四肢活动、感觉情况,麻木是否减轻,有无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重点为四肢肌力有无突然减退,或明显加重。密切观察自主呼吸情况,有无突然的呼吸困难、憋气,血氧饱和度检测应不低于90%。术后24 h内每小时评估1次,此后每天评估4~6次,注意与术前进行比较。
3.2 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3.2.1 脑脊液漏
由于硬脊膜外粘连及手术中操作欠细腻、硬膜撕裂所致。手术结束后责任护士主动向医师了解手术过程,并详细阅读手术记录,观察创面渗液的颜色。观察患者有轻微头痛、头晕、恶心症状,未呕吐为脑脊液漏先兆。应立即取平卧位或俯卧位,缓解低颅压症状,并用消毒棉垫覆盖后砂袋加压。静脉输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创面敷料干洁,每日换药。同时安慰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本组患者均平稳过渡,无此并发症出现。
3.2.2 出血 本组发生1例,为术中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止血不彻底、椎管内静脉丛出血所致。术后3 h观察发现引流不畅,切口敷料全层渗透,四肢麻木,感觉减退。立即在手术室行血肿清除术。二次手术后护士严密观察敷料、引流量、颜色、性质,保持引流管通畅,每30 min挤压引流管1次,每小时评估记录四肢运动感觉1次。第1个24 h引流量220 ml,第2个24 h为130 ml,第3个24 h为30 ml,予以拔管。拔管后继续观察24 h,见患者四肢运动感觉正常,排尿顺利。本组有引流条者,术后24~48 h拔出创口内引流条。
3.2.3 椎间隙感染
这是脊椎手术中较严重的并发症,本组未发生。发生原因为术中所需器械较多,且需X光机定位,增加了污染机会。本组术前30 min静脉输注抗生素,术中做好各个环节的消毒及无菌操作,术后严密观察手术切口、创面敷料,并监测体温。
3.3 康复护理 颈椎前路手术的康复护理非常重要。具体分为如下几个步骤:①手术当天及第1天卧床休息、卧床排便,麻醉消失后即进行下肢伸屈、直腿抬高及足趾活动,以防神经根粘连及下肢血栓的发生;②术后第2~3天可戴颈托在床上坐起,每次10 min,每天4~6次,观察患者有无头晕;③术后第4天鼓励患者离床活动,初次下床应有护士在旁指导,最初下床时间要短。每次10 min左右,待适应后逐渐延长时间、增加下床次数。便秘者尽可能使用开塞露,避免负压增加;④术后第1周增加活动度,如简单的两点式腰背肌锻炼;术后第2周增加腰背肌锻炼的力度,男性可采用三点式,女性可采用五点式训练;⑤术后4周后患者可出院,恢复轻体力工作,但仍要坚持锻炼腰背肌。半年内限制重体力劳动,避免颈部急剧的前屈、后伸及旋转动作。注意颈部保暖、防寒、防潮湿,避免长期在床上看电视或者长时间坐立。站、走、坐的姿势应正确,拾物时做下蹲动作或屈膝。
篇4
【关键词】Halo-Vest支架;颈椎损伤;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59-02
颈椎损伤按解剖可分为上颈椎损伤和下颈椎损伤,按稳定程度又可分为稳定性损伤和非稳定性损伤。对于非稳定损伤,一般均给予手术治疗,而无神经压迫症状的稳定性损伤则需要非手术治疗。Halo-Vest架又名胸背心,是目前唯一可维系颈椎稳定的外固定支具[1],Halo-Vest架由于具有稳定颈椎、维持复位、可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自1959年Perryh和Nicekl首先报道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固定不稳定颈椎的最常用手段[2]。又据文献[3]报道,颈围限制颈椎伸屈活动为70%,侧屈活动为34%,旋转活动为56%,Halo-Vest支架固定可以限制96%的颈椎屈伸和侧屈活动及98%的旋转活动,是有效的维持颈椎稳定的方法。
Halo-Vest支架固定术由于创伤小、操作简单,效果可靠,被广泛应用。我院骨科在处理颈椎损伤过程前后,为患者使用头环支架背心系统(Halo-Vest支架),为安全开展颈椎内固定手术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并以专业的治疗,精心的护理,获得良好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颈椎损伤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26~67岁,平均26.6岁。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共5级),单纯Jefferson骨折6例,其中伴不完全性截瘫1例D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有用的运动功能,但不完全);单纯Hangman骨折5例,其中伴不完全性截瘫2例D级,;Anderson I型骨折2例;寰枢椎骨折1例;齿状突骨折2例;颈5/6骨折脱位2例;颈6/7骨折脱位2例;颈椎结核1例,颈椎占位1例。入院后遵医嘱行颈椎正侧位X光片、颈椎CT或MRI平扫,确认有无脊髓压迫、炎性水肿、出血等情况,在入院后1~3天行Halo-Vest支架外固定。
1.2支架放置准备及方法
整个治疗操作均在床旁经鼻塞吸氧及心电监护下进行,床旁备齐抢救设施。用物准备:备皮刀、安尔碘、2%利多卡因、治疗巾。患者剃除全部头发,护士动作轻柔,防止引起二次损伤,双肩部薄枕垫高,颈椎外伤者可在颅骨牵引下完成操作。首先选择进钉部位,头前部两颗螺钉固定在眉弓中外1/3上1cm处,后部两颗螺钉与前部螺钉呈对角线位置,约在耳尖后上方1.5~2cm处。皮肤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确定头环螺钉与进钉点一致后,将螺钉前后呈对角线拧入颅骨外板。颅钉的紧度应以头环不能再移动, 患者感到头部有明显的紧箍感为止[4],放好头环后,行支架与背心的连接。将背心后片置于患者后背部,放好前片,用尼龙搭扣将前后两片固定好,安装支撑杆,使头环与背心相连。术后常规X光片检查复位情况。安装过程中,患者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对症处理。
2.护理策略
2.1 支架固定术后的护理
2.1.1颅钉固定处的观察与护理
每日护理需要观查颅钉有无松动,观察颅钉孔周围皮肤情况。如发现颅钉松动,应通知医生,协助处理,切勿自行调节。颅钉孔周围皮肤每日用75%的酒精消毒4-6次,做到干净无血痂、污物,有分泌物时可用双氧水消毒皮肤。钉孔周围皮肤不要涂抹油、膏类抗生素,保持头部皮肤清洁。另外钉孔周围的头发还要定期剪除,预防感染。
2.1.2脑脊液漏的观察
每日护理观察颅钉孔周围有无清亮无色液体漏出,如有,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因为颅钉固定的位置离颅脑硬脊膜很近,当颅钉发生移位刺入硬脊膜时,则会发生脑脊液漏。
2.2 日常生活指导
术后2日内需要卧床休息。卧床时床头抬高30~50°,保持颈椎、胸椎、
腰椎在同一水平。卧床时,固定背心也必须固定牢固,不可松开。2日后便可床上坐起。坐起时,必须有人协助,护士双手要平托头肩坐起,切勿拖拽支架,防止支架移位。翻身时,采用轴线(滚桶式)翻身的方法,翻身幅度以30~45°为宜,翻身时保证头部、肩部、背部、臀部在一条直线,背部要有良好支撑。
由于Halo-Vest支架固定时间较长,要保证病人皮肤的清洁、干燥,是后期坚持佩戴支架的基础。每日检查皮肤情况,按需进行擦浴。擦浴时,保持毛巾温热、潮干,避免浸湿背心内衬,适度放松肩部扣带,以可入4指为宜,由上而下擦洗。掌握原则:擦洗好一侧将支架背心固定牢固后再擦洗另一侧,途中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擦浴。擦洗时一般不用清洗剂,以减少皮肤刺激。每次清洁完毕后,可用吹风机将皮肤吹干,将支架背心固定好,松紧度以不影响患者呼吸,同时又可以有效固定为宜。
为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擦浴后更换内衣以保持舒适度。护理人员为患者特别制作了可更换的内衣。衣服的要求:纯棉制品,白色,无染料、钉扣等装饰。买来后清洗干净,2件备用。特别制作:将衣服肩部到袖部全部剪通,分为前后两片,肩部分别钉两个子母扣。每次更衣时,将子母扣打开,从脚下套到腰间,从支架背心下入口,将前后两片由下至上分别穿入支架背心内,提到肩部,整理平整后系好按扣,绑好固定带,牢固固定支架。
2.3预防跌倒
由于Halo-Vest支架庞大而沉重,患者的颈椎活动又受到限制,因此患者在起床和下床活动时,需要有人协助陪同,防止失重发生跌倒。
2.4压疮的预防
由于Halo-Vest支架固定时间较长,因此支架与皮肤的接触摩擦处应加以保护,防止发生压疮。尤其是肩胛骨处,由于固定背心和皮肤接触紧密,我们要增加棉垫内衬,平铺在骨隆突处,更换内衣时要注意保持衬垫的平整、清洁、干燥。其次是背部、颅骨等处与支架接触的地方,也要注意观察。
2.5心理护理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 多为车祸、暴力打击或砸伤所致, 由于病情突然,病人往往之前身体很好, 在心理上难以承受巨大打击。常表现出悲观失望、焦虑、恐惧及惧怕佩带支具的特点,女病人还会对外貌的变化十分在意。因此针对这些特点,我们护士一定要运用沟通技巧,了解患者所担心的比如截瘫、四肢出现永久丧失,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拖累家人等心理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疏导。用病房成功病例来引导患者,增强信心。我们还让病人了解治疗方法,通过知识宣教,让病人知道如何去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过程,发生不适时及时和护士去沟通,减轻恐惧。
3.讨论
Halo-Vest支架是目前唯一可维系颈椎稳定的外固定支具,他在急救转运、早期诊治、骨科术前、术后及康复训练过程中起到了维系颈椎稳定性,利于残存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促进骨折早期愈合的作用。但是支架后的正确护理和对患者的指导也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文颖 颈椎骨折病人使用Halo-Vest架外固定的护理[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6):438
[2]Micbael JB,St even RG.Thomas PB.The halo Skeletal fixat or Principlesc of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Clin Orthop 1989,239:12
篇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65-02
骨盆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严重创伤性疾病,多由暴力引起。不稳定骨盆骨折多数是高能量所致的复杂性损伤,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多发伤及腹腔脏器的严重损伤,若观察抢救及时,护理得当,可有效减轻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41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22-45岁,平均37.8岁;交通伤27例,高空坠落伤12例,碾压伤2例。所有患者均根据Tile进行分型,7例患者为旋转不稳定型,34例患者为垂直旋转不稳定型。膀胱破裂1例,尿道断裂6例,4例患者合并有颅脑外伤,2例患者合并有颈椎骨折,20例患者合并有胸腰椎骨折,12例患者合并有跟骨骨折,1例患者为出血性休克。
1.2方法所有患者在疾病早期均给予其进行相关急症治疗,包括支持及抗休克疗法。患者合并疾病给予积极处理,情况好转后可进行相应治疗。29例患者手术治疗,12例患者保守牵引治疗。
2护理措施
2.1抗休克护理患者早期给予积极地抗休克治疗,给予患者进行扩容、输血、输液等治疗。对患者各项情况密切观察。给予患者进行吸氧治疗。并注重患者的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
2.2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护理
2.2.1早期固定制动和牵引的护理尽早固定不稳定骨盆,避免骨折移位,既可控制出血,也可减轻疼痛,有利于纠正休克。骨牵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观察肢端血液循环。②注意患者的摆放。③注意牵引的力度,对其进行定期的测量,以保持最佳力度。④治疗期间应防止患者其他部位受到压力,可将其垫起来。⑤牵引针眼处每天用75%酒精消毒2次,并用无菌纱布块覆盖。⑥牵引治疗应注重时间,3周为治疗周期。
2.2.2伤口疼痛的护理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应给以患者进行相关的评估工作。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给予视听觉或触觉分散法分散或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在病情允许下遵医嘱适当给予止痛药,使患者度过疼痛期。
2.2.3腹胀护理指导患者早期进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无腹胀症状也应多进粗纤维食物;忌食易产气的豆制品、甜食等;每日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3-4次,每次15-30min,观察腹部体征,腹胀严重时禁食,胃肠减压,肛管排气。
2.2.4泌尿系护理对患者进行导尿操作时不可粗暴,避免对其泌尿系有所伤害。并应注意避免患者的导尿管出现脱出的现象。并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患者应尽量多喝水,以促进排尿。
2.2.5神经损伤的护理腰骶干和臀上神经、马尾神经、骶神经、闭孔神经和L5神经前支易受牵拉血肿压迫损伤[2]。合并神经损伤者可助其加强主、被动活动,以防肌肉萎缩。
2.2.6褥疮护理本组患者从伤后至手术神经为3小时到24天,平均5.8天。在制动止痛和骨牵引阶段,应根据损伤及骨折部位,采取积极预防褥疮的有效措施。每2小时定时翻身1次。
2.2.7康复训练护理指导单纯一处骨折嘱其卧床休息,并仰卧与侧卧交替(健侧在下)2d-4d。伤后12周,X摄线片有连续骨痂形成的为临床愈合期,可适当负重行走,拐杖由双拐换成单拐,逐渐向独立行走过渡。
3出院宣教
3.1应遵循个体性、渐进性、全面性三个原则。
3.2出院患者需根据病情继续卧床满3周-4周,向患者讲解早期下床活动的危害及卧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患者自己完成一些日常活动或项目,如吃饭、刷牙、洗脸、上肢伸展活动、下肢肌肉收缩及关节功能锻炼等,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及剧烈体能运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颈椎外伤;前路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颈椎外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由于车祸、高空坠落伤等引起。其发生后非常严重,常合并脊髓高位损伤,出现截瘫,其中颈1~3损伤致残、致死率非常高。颈椎外伤使患者遭受严重的身心创伤。对于颈椎外伤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前路手术是其常用的方法,由于手术风险大,所以对医生的手术技术和护士的护理要求很高。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做好围术期的护理,相当于颈椎手术已经成功了一半。现将我院对颈椎外伤经前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回报如下。
1 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所收治的颈椎外伤的43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从19岁~54岁,平均年龄(36.8±7.4)岁,其中车祸伤31例,高处坠落伤10例,其他因素所致外伤2例;颈椎骨折37例,脱位6例。采用术式均为颈椎前路的开放复位+钛板螺钉内固定+自体骨移植融合术。
1.2护理方法 在围术期内根据治疗的进展进行护理,分为术前、术后的护理。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因为受伤部位的特殊性,容易造成瘫痪甚至死亡,患者往往有较严重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应安抚患者的情绪,耐心地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及相应的并发症,并介绍以往手术成功病例的恢复情况,增加患者的信心,使患者能够平静心情来接受治疗及护理,明白良好的心态可以促进机体的应激及恢复。
1.2.1.2气管及食管的推移训练:进行前路手术时,必须将气管推移,并过中线,这会使患者感到呼吸不适,出现呛咳甚至呼气困难,所以手术前应做推移训练,适应手术。告知家属用一只手的四指轻柔的将气管推向非手术切口的一侧,并使气管与食管推过中线。在手术前3~天开始练习,每天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
1.2.1.3手势语言的训练:由于手术的部位,对患者术后一段时间的说话有一定影响,交给患者用简单的手势表达自己的意愿。
1.2.1.4颈托的训练:术后因需要颈托固定,术前应给患者选好合适的颈托,并适应佩戴颈托,以达到限制颈部伸曲活动的目的。
1.2.1.5床上大小便的训练:术后一段时间要制动,使患者适应在床上大小便,以减少术后便秘及尿储留。
1.2.2术后护理
1.2.2.1病情观察:手术可影响呼吸中枢及循环系统,可以使患者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氧分压降低。应24小时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致病情平稳
1.2.2.2呼吸道的护理:术后帮助患者恢复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的可能,并应用α-糜蛋白酶2000U、庆大霉素8万U,加入20ml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可以减轻术中对气管推移所引起的水肿。[1]
1.2.2.3预防感染:术后严密观察切口敷料及引流管情况,告知家属注意刀口情况,发现渗出增多及患者体温升高,及时告知医生。
1.2.2.4功能锻练:告知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同意。讲解功能锻炼的相关程序,清醒后,注意保护颈托,四肢可在床上活动,1周内,患者可以采取床头为60度的高半卧位,可有家属协助患者四肢关节屈伸活动,病情平稳后可适当下床活动,恢复肌肉功能;术后颈托应佩戴2个月,防止颈部过度活动,并进行精确活动的恢复,如握拳,持物等。[2]
2 结果
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因护理不当而造成的植骨块移位、肢体瘫痪以及术后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均病情平稳后出院继续功能恢复锻炼。
3 讨论
颈椎前路手术这种方式具有安全系数大,方法较为简便,对术野的暴露充分,可以彻底的减压的特点,更可以谁颈椎的正常的序列及椎间高度得以恢复,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
而手术只是患者得到治疗的一部分,对于围术期的护理则是患者可以成功接受治疗并且得到较好的恢复的前提。[3]
在术前,与患者沟通与交流,可以降低患者对疾病本身及手术的恐惧,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及护理,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更加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各种术前的训练可以提高病人对手术所带来的负效应的耐受,更快的是病情平稳。
在术后,积极观察生命体征、刀口情况及预防感染,是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术后不发生危险,或者出现并发症,才能证明手术的成功,[4]同时,又降低了患者可能面对的未知风险。帮助患者功能恢复则能看出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的身心负担及家庭负担。
综上所述,对于颈椎外伤经前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更应该全面、细致的护理,使患者可以更好的接受治疗,更快的恢复,更早的出院,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春燕,陈书勤,尹锐峰.颈椎前路减压围手术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5,19(2):23.
[2]杨玉金,刘素云.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6l例[J].实用临床医学,2005,6(6):121.
篇7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经前路内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2(b)-014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fra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about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treatment on thoracic lumbar spinal an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thoracic lumbar spine fractures 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neural fun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neural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improved observabl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remarkably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role function,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scores and total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improved observabl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remarkably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applying to patients with thoracic lumbar spine fracture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nerve function,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with good rehabilitation effects and higher security.
[Key words]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An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Thoracic lumbar spinal fracture; Rehabilitation effect
胸腰段脊柱骨折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多见于交通事故伤害、高处坠落伤及跌倒损伤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理功能。另外,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流失情况明显增加,相应增加了该病发生率[1-2]。目前常见治疗方法为经前路内固定与后路内固定治疗,因所选手术方式的不同,所获得的临床效果也存在差异[3-4]。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不仅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同样也需要配合合理的护理方法,已达到促进改善康复效果的目的。现针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90例经前路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展开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全部经过X线检查后确诊,临床上表现为难以忍受的疼痛、日常活动受限、行动不便等,排除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肝肾功能障碍者、免疫性疾病者和传染性疾病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6~76岁,平均(63.5±4.3)岁;损伤部位:T10~11椎体24例,L1~2椎体1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8~74岁,平均(66.3±4.8)岁;损伤部位:T10~11椎体27例,L1~2椎体13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签署了关于本次实验的知情权同意书,实验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按照医嘱更换使用药物,注意用药期间反应,监测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心电图等。
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个体病情变化特点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由于胸腰段脊柱骨折多伴有突然性,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需加强与患者之前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内心所需,给予心理疏导。请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在病房内为患者提供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途径讲解术后康复可能获得的效果等,鼓励患者之间的交流,对患者所提疑问给予耐心指导。②加强监测指标。术后3 h内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卧床、禁食、补液的同时,加强对患者受伤部位及程度的观察,出现特殊情况后,护理人员与医生取得联系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安抚患者情绪。③早期饮食护理干预。术后护理人员叮嘱患者避免进食豆制品、牛奶等食物,避免引起腹胀,鼓励患者多进食新鲜的水果与蔬菜,充分刺激肠蠕动,并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给予搭配,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向其讲解饮食护理干预对重要性,并邀请配合实施过程。④血管神经牵拉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后每8小时进行1次脊髓功能测定,重点测定下肢部位感觉,观察并记录患者是否出现异常症状;对于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患者,需将患者摆放头侧卧位,指导其进行持续性的深呼吸,待症状缓解后,再给予饮食指导。对于出现胃肠道疼痛的患者,给予使用开塞露排气;护理人员对患者感到皮肤温度异常的部位给予热敷与按摩,并辅助患者完成简单的活动,包括抬腿屈膝等,以促进恢复下肢血运。⑤早期功能训练。术后7 d护理人员开始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适当的运动,通过播放视频或演示图片的方法,配合切身演示教导。根据患者个体恢复情况判断是否可下地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超过30 min。可按照患者需求为其制作石膏背心磨具,并给予上体支具,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两组均护理3个月。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及术后生活质量。①临床效果评价标准。显效:症状及体征完全缓解,疼痛感消失,骨组织恢复情况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有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疼痛感减轻,骨组织有恢复迹象,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疼痛未减轻,骨组织恢复情况较差,生活质量仍未改善评为;以显效及有效之和作为总有效[5-6]。②神经功能评价标准:按照frankel分级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分为A~E五个等级:A级为无任何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B级为仅存在感觉功能,损伤水平面以下除了运动功能外都保留;C级为保留了运动,但无任何有用的功能,可以保留可以不保留;D级为保留运动功能的同时保留了有用的随意的运动功能;E级为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感觉功能均完全恢复,但仍存在一定的异常反应。等级越高,说明神经功能越好[7]。③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量表中包括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分级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分级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3 讨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由于胸腰段作为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在发生骨折后可对机体周围重要的神经组织造成影响,严重时可引起下肢瘫痪,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大量资料显示,绝大多数患者在骨折期间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并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与痛苦,影响治疗结果与预后[9]。为此,针对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至关重要。
资料显示,前路内固定治疗通过将骨折部位的脊柱畸形直接矫正,并在直视的条件下进行手术治疗,从而获得更加突出的减压效果,不仅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脊柱功能,获得更加突出的减压效果,同时可分散脊柱的承受能力,以达到改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10-11]。在手术操作期间要对各个脏器的阻挡情况给予充分考虑并引起重视,同时注意减少对肋间血管与节段动脉之间的结扎,避免对神经功能造成不必要的损伤[12-13]。术后_保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需求[14-15]。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实施了早期护理干预,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负性情绪给予疏导,采用多媒体等向患者介绍术后康复训练的重点及方法,面对患者所提疑问给予耐心解答。配合饮食护理与功能锻炼早期促进患者康复效果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从侧面促进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活质量[16-1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神经功能分级均得到改善,并且观察组神经功能分级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早期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辅助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在促进缓解症状体征,减轻疼痛感,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临床意义,与以往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8]。另外,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早期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针对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给予了有效预防,提高了治疗及康复安全性[19-20]。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均得到改善,其中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易于被接受认可。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应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康复效果较好,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由于本次实验的样本量有限,未能进行长期随访,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可通过进一步研究,不断完善护理方法以获得精确结论。
[参考文献]
[1] 陈农,周海林,周凯华,等.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临床医学,2016,23(1):48-52.
[2] 蔡谦,蒋再平,万钧,等.前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探析[J].健康大视野,2012,20(11):35-36.
[3] 杨峰,许康永,周蓓.AF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医学,2011,8(3):2901-2902.
[4] 张红,张站立,常山,等.经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骨髓损伤88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21):68-69.
[5] 寿建伟,贺永雄,刘斌,等.颈脊髓完全性损伤早期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z1):60-63.
[6] 刘会平.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1,31(6):456-457.
[7]王端勋,闫小磊,朱光,等.101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5):90-91.
[8] 梁代萍.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35例护理体会[J].贵州医药,2012,36(11):1054-1055.
[9] 王宏华,程银花,陈丽艳.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病人等的治疗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0):523-524.
[10] 胡红霞,陈伟红.前路内固定治疗承认胸腰段脊柱骨折护理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36(5):123-124.
[11] 沈文云.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2,9(27):244-245.
[12] 汪凡栋,蔡奇霖.前置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治疗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35(2):232-233.
[13] Smith TM,Berk AS,Upadhyay H.Severe hypothermia in a patient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logical abnormality [J]. JEmerg Trauma Shock,2011,4(3):421-424.
[14] Ganuza JR,Garcia Forcada A,Gambarrutta C,et al. Effect of technique and timing of tracheostom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undergo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J]. JSpinal Cord Med,2011,34(1):76-84.
[15] 贾连顺.颈脊髓损伤死亡因素及其早期救治与康复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22):2017-2018.
[16] 李微,扎西卓玛.一期前路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90-91.
[17] 林建玲,黄秋葵,邓洁娜,等.风险管理在胸腰椎骨折伴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护理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 8(32):89-90.
[18] 杨艳颖,李海平,朱让腾,等.早期护理干预在胸腰椎骨折术后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345-346.
篇8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颈椎手术;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5(a)-0111-04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e surgery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SHAO Hong TANG Tao LIU Jiangtao WANG Li′na FAN Lixia SHAN Yawei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enter, Ningbo Second Hospital, Zhejiang Province, Ningbo 315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e surgery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Patients received cervical spine surgery between June 2013 and December 2013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enter of Ningbo Second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19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23 cases) according to admission order.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mmon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redictive nursing.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the hospitalization period an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13.0%, (10.47±2.21) d, and 95.7%,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all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42.1%, (14.26±3.65) d, 68.4%, P < 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e predictive nursing,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e surgery, thus greatly increasing the patients′satisfaction to nursing service, which is worth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Cervical spine surgery; Patient satisfaction
随着各类颈椎病及颈椎外伤、肿瘤患者的增多,各类颈椎手术也日益成熟,但由于颈部特殊的解剖位置,手术风险也较大[1],再加上麻醉风险使得患者围术期护理成为难点[2],针对此类患者,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骨科中心(以下简称“我科”)在2013年6~12月对23例行颈椎手术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即用一种针对患者病症尚未出现前对其进行预测可能出现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遇见某种病症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3],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使得颈椎手术得到预期疗效,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12月在我科收治行颈椎手术的患者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29~81岁,平均(57.19±13.84)岁,其中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9例,外伤致颈髓损伤患者7例,颈椎骨折的患者6例,以上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肩背部疼痛、肢体肌力减退及躯体活动障碍,但外伤性颈椎病致截瘫的未列入本组病例。将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3例。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42例患者中,23例行颈椎前路切开减压植骨融合术,19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两组患者均为全身麻醉,术后均采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患者呼吸道管理,颈托或颈部支具固定3个月以上,同时给予预防感染、营养神经、脱水、吸氧等治疗措施。观察组针对每位患者的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护理计划,根据计划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手术前预见性护理措施
1.2.1.1 心理护理患者入住病区,责任护士热情接待,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询问其病史,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系统等,加强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手术、麻醉、康复锻炼的各过程,讲解行颈椎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到颈椎术后恢复有一段过程,有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还可以向患者介绍本病区治疗成功的病例,让还未进行手术的患者和家属跟手术成功的同病种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利用其现身说法,互相分享自身体会,增强术前患者的信心,消除对疾病和手术焦虑、恐惧情绪,更好地了解颈椎手术治疗的全过程。同时,增进护患关系,建立患者对医护的信任度,积极配合治疗,更好地发挥预期疗效。术前晚,当值护士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者情绪波动,根据患者情况,汇报医生,按医嘱适当服用镇静剂,确保患者良好的睡眠和休息。
1.2.1.2 疼痛护理颈椎手术患者术前由于常伴有神经根水肿、颈部骨折,所以疼痛感在所难免,术前耐心劝导,讲解疼痛的原因,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并提前告知患者术后性消退后,也常会出现疼痛感,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尊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可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来缓解疼痛,比如病房准备书籍、播放轻松的电视节目等[4],同时使用激素、营养神经药物缓解神经根水肿症状,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做好止痛药物的准备。
1.2.1.3 呼吸功能的训练为了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增强其肺活量,有效减少颈椎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术前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呼吸功能训练就尤为重要。责任护士可对患者进行缩唇呼吸的指导,让其用鼻子吸气、口呼气,同时在呼气的时候,嘴唇做吹笛的形状,缓慢将气体呼出,并做深长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训练,就是让患者取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软枕,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未屏气,然后缩唇(撅嘴),缓慢呼气,在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 s,身体前倾,在深吸气末时屏气片刻后,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而有力爆发性咳嗽,促使痰液从肺泡周围进入气道,并将其咳出;咳嗽时也可以收缩腹肌,或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按医嘱给予每日二次糜蛋白酶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稀释痰液,便于咳出。吸烟患者要戒烟,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要控制感染后方可行手术治疗。
1.2.1.4 气管、食管的推移练习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手术操作时需牵拉气管和食管,造成患者不适,为了让患者更好地适应手术,一般在术前1周开始训练,以协助患者适应手术过程中的牵拉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5]。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双侧肩膀下垫一个软枕,头部尽量往后伸,用一手的第2~4指在皮外插入切口一侧的内脏鞘和血管神经鞘间隙处,将气管持续向非手术侧推移、牵拉,注意使气管和食管移过正中线,开始每次可以持续坚持5~10 min,让患者感到轻度憋气即可,逐渐延长时间至20~30 min,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避免引起喉头水肿和颈部皮肤的损伤。
1.2.1.5 训练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选择一个薄的软枕,垫于患者两侧肩胛部,让患者的颈部稍稍向后仰伸,每日坚持1~2 h。术前3 d指导患者进清淡易消化饮食,练习卧床进食和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因改变的不适应,引发进食困难、突发呛咳及床上排便、排尿困难。
1.2.1.6 手势语言训练颈椎术后患者常因为伤口疼痛,或者喉上、喉返神经损伤而引起的声音嘶哑,影响护患言语沟通。因此,对行颈椎手术的患者在术前要教会患者用手势来表达一些常用语[6],进行简单必要的手势训练,让患者在术后出现任何不适时,都能及时和较为准确地表达,让医护工作者术后能第一时间清楚了解患者的需求,有利于采用相应措施,减轻其痛苦。
1.2.2 术后预见性护理措施
1.2.2.1严格颈部护理患者术后送回病房,由专科医生负责保护头颈部,协助患者托起头颈部、躯体、下肢,使身体各部在一条直线上,安置患者于床上,使患者颈部处于正中卧位,颈部制动,可在其颈部两侧各放置一个1.5 kg左右的米袋,并配带型号合适、大小松紧度适宜的颈托并保持颈椎的稳定性,平卧于硬板床上,使患者卧位舒适,卧床期间可采用侧卧位或仰卧位。侧卧时头部垫高,使头与脊柱在同一水平,平卧时要防止颈部受压,使椎管再次变小。变换时协助患者翻身,注意耳廓、枕部、下颌骨等处的皮肤保护。
1.2.2.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患者全麻清醒,回到病房,立即给予持续24 h心电监护和鼻导管吸氧3 L/min,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特别要关注患者的呼吸节律、频率、深浅度的变化,并做好相应的护理记录。随时注意观察患者切口有无渗血,颈部有无肿胀疼痛不适,有无声音低沉嘶哑、呛咳反应,常规予床边备吸引装置和气管切开包。一旦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喝水呛咳、吞咽困难等情况,要立即向医生汇报并遵照医嘱进行对症处理。术后还要注意观察患者四肢感觉及运动情况,若患者出现四肢麻木,肌力减退,逐渐呈现加重趋势,应注意排除术后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的发生,应即刻汇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1.2.2.3 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全麻清醒,患者回到病房后,责任护士立即向患者讲述手术经过,告知手术已经获得成功,将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如切口疼痛、四肢感觉等告知患者,并及时将病情变化告知患者,将术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向患者进行介绍,并讲解处理措施,嘱咐其可不必担心[7]。
1.2.2.4 手术切口的观察和护理严密观察手术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切口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的情况。进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会因为骨面出血或术中止血不彻底产生切口出血。若出现出血量过大,积血排除不畅时,就会引发呼吸困难,甚至会危及生命。当切口敷料潮湿时应通知医生,及时给予更换。术后安置的引流管,一般采用持续负压引流,要随时挤压引流管避免血液凝固阻塞,观察引流管有无折叠或者被躯体压迫,确保处于持续负压状态,保持引流通畅,一般在术后2~3 d可以拔除[8]。观察颈部切口有无肿胀,若患者出现颈部肿胀,或者表现为发绀、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症状,应立刻向医生报告,必要时,协助医生开放创面,清除颈部血肿,缝合切口;如果清除血肿不完善,或者呼吸症状没有相应改善时,应立即协助医生或麻醉师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1.2.2.5 无痛护理术后注意观察切口疼痛情况,尽量减少增加切口张力的作用,使用镇痛泵或者止痛药物,及时解除痛苦[9]。在病房适当放轻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感。
1.2.2.6 饮食护理患者因术中插管麻醉刺激器官,手术伤口离食管较近,术后患者会出现进食时疼痛,有的患者难以下咽,护士应告诉患者这是手术刺激所致,指导患者进食时不要太热,以温流质向半流质、普食过渡,吞咽时应小口、缓慢吞咽,避免呛咳,并防止因呛咳增加颈部血管压力,增加伤口出血。
1.2.2.7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①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术后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由于患者在术中气管会受到全麻气管插管、器械牵拉、脊髓刺激等影响及术后可能出现血肿等原因,引发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多,喉头水肿,最终可导致呼吸道的梗阻,严重时甚至可以引起患者窒息或死亡。术后应立即给予鼻导管吸氧,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雾化治疗,2次/d,以促进痰液稀释,便于咳出。如果患者痰液较多或比较浓厚时,可以增加一次雾化吸入。②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防范压疮的发生,护理中过程中,要保持床单位的平整、松软、干燥、无碎屑,卧气垫床,勤观察、按摩,定时更换,保持皮肤干燥,并每日早晚用温水擦洗全身,以促进血液循环,指导患者床上坐起活动逐渐过渡到离床活动。③脑脊液漏的观察:术后密切观察引流液,若术后24 h内引流量>500 mL,引流液明显增加,色稀薄[10],为淡红色或青亮色,提示出现脑脊液漏。应立即汇报医生,嘱患者取仰卧位,侧俯位交替,负压引流器呈无负压状态,尽可能不大声讲话、剧烈咳嗽,一般1周后可愈合。同时注意加大抗生素的用量,预防蛛网膜下腔感染。④泌尿系感染: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尿管,待膀胱自主排尿功能恢复后拔除尿管;利用自身膀胱冲洗,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500~3000 mL,以增加自身冲洗尿量;保持会清洁,尿道口无分泌物;根据细菌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⑤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舒缩活动,踝关节背伸、跖屈、旋转活动,臀肌收缩活动及直腿抬高等[11],使用气压泵治疗,指导患者早期在床上进行功能锻炼,必要时按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类抗凝剂,如病情允许可协助患者下地活动。⑥注意坠积性肺炎、高热、失用性肌萎缩、便秘、应激性溃疡并发症等的发生,继续加强指导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行肺部叩拍,即让患者处侧卧位,叩击者一手掌侧呈杯状,用手腕的力量,从肺底部自下而上、由里而外,有节律地叩击胸壁,同时避开、心脏和脊柱骨突处,每次叩击5~10 min,一般在餐后2 h或者餐前半小时完成,以预防坠积性肺炎;对有自主呼吸患者,应向其讲明咳嗽的意义,一般建议患者取仰卧位,放置双手于腹部两侧,用鼻深吸气后,收缩腹肌,而后微微张嘴将气体呼出,在气体呼出约2/3时咳嗽,如此反复进行,若咳嗽无力,患者呼气时可借助双手压迫腹部加强膈肌反弹的力量。协助咳嗽咳痰,一般在雾化吸入后痰液较稀释时或在体力、精神比较充沛时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12]。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出现高热,首选物理降温。长期卧床容易产生失用性肌萎缩,做好四肢主动和被动锻炼。多食用粗纤维食物,顺时针按摩腹部,鼓励床上运动,促进排便。按医嘱预防性给予保持胃黏膜的药物,如泮托拉唑等。
1.2.2.8 康复训练指导在麻醉清醒后即可开始遵循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主被结合的原则[13]。麻醉清醒后,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双足踝泵运动,指导双手的伸指、握拳、爬墙等训练,每次约20 s,每天4次。根据患者情况,3~7 d周后下床活动,下床时必须颈托保护,先在床上逐步坐起,适应后两人搀扶,防止因为性低血压跌倒。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呼吸道并发症、切口感染、泌尿道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自制颈椎术后相关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发放患者或家属,将护士经常巡视病房、及时解决患者需要、饮食宣教、术前宣教、术后宣教、健康宣教等十项作为调查指标,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其中患者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颈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颈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颈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比较(例)
2.2 两组颈椎围术期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颈椎围术期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椎围术期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颈椎手术是一项极为复杂且难度较高的手术,一旦手术失败,就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有时甚至死亡[14]。必须要施行颈椎手术的患者,都存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和顾虑,并对术后病情的康复抱有较高的期望。作为医护人员,如果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或者早期发现并发症,并且将其发生程度降到最低的限度,就能较好地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颈椎手术是否成功,术后有无并发症的发生,不光受主刀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术中操作熟练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会因患者自身病程情况、手术前后配合治疗的程度以及各项护理措施方面等因素干扰。我科通过对行颈椎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病情及其他情况的需要,在围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提前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各项针对性的预防护理[15-16],不但能使患者最大程度配合医护的治疗,而且使得各项医护措施取得主动的地位,及时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将伤害减到最低点。结果显示,采用了预见性护理的患者,颈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29.1%,让患者出院时间缩短了约3.79 d,不光节省了患者自身的经济消耗和我国公有制医院紧张的医疗资源,而且使患者最大程度地满意手术的预期效果,提升了与颈椎围术期相关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袁敏.孙虹.颈椎前路术后伤口再出血的观察和预见性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1(7):290-291.
[2]王国丽,贾学勤.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5):297-298.
[3]段敏,田金萍,王卫青.预见性护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J].护理研究,2012,9(13):150-152.
[4]刘天华.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5):107.
[5]王映洁.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J].护理学杂志,2007,22(12):20-21.
[6]张中华,张秀红.25例颈椎病围术期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6):249.
[7]宗慧.86例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338-339.
[8]杨亚红,刘凯,刘萍,等.颈椎病患者36例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66-167.
[9]毛爱丽,赵青青,樊芹,等.颈椎前路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51-52.
[10]涂雨.颈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观察及预见性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4):199.
[11]魏玉莲,王克芳.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9):55-56.
[12]黄明智.9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9-90.
[13]张英,于冬梅,戴晓洁,等.32例颈椎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观察和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54.
[14]孙锋.改良颈椎手术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158,160.
[15]吴彩燕,叶静,魏永敏,等.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2):95-96,99.
[16]吴玲俐,温斌.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78-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