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卫生的健康宣教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卫生的健康宣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腔卫生的健康宣教

篇1

[关键词]门诊口腔卫生宣教;儿童;窝沟封闭

[中图分类号] R78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2(c)-0162-03

Impact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tpatient on children′s dental health on and pit and fissure sealing effect

LI Zhou-bi

Injection Room,Foshan City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rvey the impact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tpatient on children′s dental health and pit and fissure sealing effect.Methods 200 children given infusion in outpatient clinic transfusion room from July to September 2015 in Foshan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ducation group (100 cases) and non education group (10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Patients in education group were given dental health education.There was no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in non education group.After 1 year,the test children were followed up.The same questionnaire was filled by test children and took back.The survey results were counted.Results Understanding rate of dent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and dental hygiene situation in education group children were obvious better than those in non education group childre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tpatient;Children;Fissure sealing

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儿童的饮食结构,食物的糖分含量增加,导致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升高[1]。儿童由于第一恒磨牙的颌面有较多窝沟空隙,易导致食物残渣的留存;而窝沟的深度为1.3 mm左右,在刷牙时,牙刷毛不能进行有效清,因此易形成窝沟龋和平面龋[2-3]。为改善儿童龋齿的情况,我院采用门诊口腔卫生宣教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口腔卫生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7~9月在佛山市口腔医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儿童200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双盲分为宣教组(100 例)和无宣教组(100 例)。宣教组:男/女=47/53例,年龄为5~12岁,平均(6.11±0.78)岁;无宣教组:男/女=48/52例,年龄为5~12岁,平均(6.19±0.68)岁。所有参试儿童均为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或牙冠窝沟点隙均完全暴露于口腔。两组患者的牙齿发育状况、年龄、性别比例及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第一恒磨牙已经龋坏或未长出第一恒磨牙的儿童,排除精神不正常的儿童,排除有肝、肾及代谢异常性疾病儿童,排除重大疾病儿童。

1.2方法

宣教组进行讲述指导、发放宣传册、播放窝沟封闭宣传视频及PPT等,于宣教组输液室内张贴宣传海报,加深患者对窝沟封闭的认识,根据患者的情况必要时引导前往牙防科进行窝沟封闭。无宣教组不做宣教处理。

调查口腔保健行为及知识:设计调查问卷内容,调查内容包含儿童基本信息,有无第一恒磨牙、有无做窝沟封闭术,及生产生活行为习惯等,并设计窝沟封闭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包含龋齿的危害、第一恒磨牙是否可被替换、什么事窝沟封闭及窝沟封闭的作用等。同时,与牙防科医生协调好被宣教患者的诊疗路径,保证医护工作人员之间衔接,对宣教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完善对相关专科知识、宣教方式等的了解。1年后随访复查参试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参照标准为《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4],并有口腔医生实施CPI探针检查,同时让参试儿童填写相同内容的调查问卷,且当场收回,统计调查结果。参试儿童的问卷全部回收率为100.00%。

1.3观察指标

统计儿童受教育后,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同时统计儿童的牙石检出率、龋齿率、牙龈炎发生率及菌斑指数等。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结果的比较

宣教组儿童对牙齿方面的保健知识的了解率及用牙卫生等情况明显优于无宣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儿童口腔状况及窝沟封闭情况的比较

宣教组儿童的牙石检出率、龋齿率、牙龈炎发生率、菌斑指数及窝沟封闭情况明显优于无宣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儿童的饮食结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发生改变,其中糖分含量的升高是导致儿童口腔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龋齿病、牙周炎及相关的口腔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5-6]。我国口腔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患龋齿发生率较高,每位儿童平均有2.94颗龋齿[7]。窝沟的平均深度为1.3 mm左右,牙刷能到达的深度仅有0.4 mm左右,因此仅用刷牙的方法无法彻底清洁窝沟深处的菌斑,残留的食物经过微生物作用产酸,破坏牙釉质,从而形成窝沟龋[8-9]。

儿童时期尤其是5~12岁儿童是口腔疾病发病的高发期,是影响儿童一生口腔健康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可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提高口腔保护意识[10-11]。宣传教育常采用的方式是校园宣传教育的方式,不足之处是封闭性较大。如果通过门诊口腔卫生宣传的方式,发放宣传资料,免费口腔检查、窝沟封闭等,不仅能让儿童自己认识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还能让儿童家长也意识到口腔卫生的对孩子的重要性,让家长起到其监督儿童的作用[12-13]。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对窝沟封闭可预防龋齿予以关注和认可,让家长和儿童了解窝沟封闭的重要性,并引导患者前往牙齿防护医生处就诊[14],同时定期联合牙防医生在门诊处举行义诊等活动,增强儿童及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家长对窝沟封闭知晓率及窝沟封闭率[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没有采用宣教的儿童对牙齿健康知识的了解率较低,其中,不良生活习惯,如牙刷的选用、刷牙次数、饮食习惯等方面的知识薄弱,对牙齿的保护意识不强;儿童经过健康教育后,对牙齿方面保健知识的了解率及用牙卫生等明显好转,且经过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儿童的牙石检出率、龋齿率、牙龈炎发生率及菌斑指数明显低于没有采取措施的儿童。

综上所述,对儿童进行门诊口腔宣传教育保健知识可提升儿童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提升口腔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普及。

[参考文献]

[1]李洁仪,李丛华,曾兴琪,等.350例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调查[J].重庆医学,2015,44(6):834-835.

[2]王春晓,阳扬,张麒,等.中国儿童第一恒磨牙龋齿患病状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5):599-601.

[3]申洋,刘凡,蒋莹,等.四川省绵阳市5岁儿童口腔健康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10):940-942,946.

[4]唐莉红,施乐,袁爽,等.3种不同方法预防儿童恒牙龋的临床效果评价[J].上海口腔医学,2014,23(6):736-739.

[5]涂蕊,钟亦思,李雪,等.四川省652名6岁儿童乳恒牙龋3年观察结果[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33(1):46-49.

[6]罗光浩.玻璃离子用于窝沟封闭3年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7):2831-2832.

[7]钟微,黄佩贞,甘标.广州市海珠区窝沟封闭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0):1540-1542.

[8]蔡琛,程由勇,刘媛,等.医校互动口腔龋病预防模式的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4):642-644.

[9]刘娜,赵君,韩晓兰,等.合肥市3~17岁孤残儿童患龋状况调查[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51(9):1350-1353.

[10]日孜瓦古力・阿木提,刘菁,玛依热,等.457例维吾尔族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2年疗效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4, 23(2):201-203.

[11]潘恒标,谢超毅,顾豪勇,等.宁波市镇海区接受窝沟封闭儿童家长相关知识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1):1386-1388.

[12]辜双娇,林居红,王孟宏,等.重庆市4~17岁孤儿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4):378-381.

[13]丁贤彬,吕晓燕,毛德强,等.重庆市儿童口腔窝沟封闭干预的远期效果评估[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7):1202-1205.

篇2

(贵医白云分院贵州贵阳550014)【摘要】目的 分析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青少年正畸患者50例,主要症状为牙齿上下前牙中度拥挤,需要手术拔除上下颌第 1 双尖牙,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观察组,实验组35人,对照组15人,实验组35例青少年患者在口腔正畸过程中进行口腔卫生教育,包括家属监督和护理人员指导等,对照组15例患者照样重复其以前的口腔卫生习惯不给于任何干预或护理指导,一个月、四个月和六个月后,对比两组青少年患者正畸的治疗疗程,得出结论。结果 实验组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较之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口腔正畸疗程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有关联,口腔卫生状况越好,正畸疗程越短。【关键词】青少年;口腔正畸;口腔卫生;征集疗程;卫生状况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57-0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青少年对于正畸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是由于青少年缺乏口腔卫生保健意识,长期没能维护自身的牙齿健康就会出现牙龈充血、牙釉质脱矿、龋齿等情况,病因学认为这些情况发生的原因是青少年在矫正牙齿时忽略了口腔的卫生,正畸治疗的过程中口腔卫生状况直接影响正畸的疗效和疗程[1]。本课题中笔者结合2009年4月―2011年1月本院50例病例,运用回顾分析法,对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实验成果显著,现将情况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有50例,牙齿上下前牙中度拥挤,均要手术拔除上下颌第 1 双尖牙,将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10―18岁,平均年龄为14岁。对照组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为11―16岁,平均年龄为13.5岁。所有患者身体健康、牙龈状况较好,无口腔和牙齿相关类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实验具有可比性,p<0.05。1.2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结论中将会给出。2.结果2.1结果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准备口腔卫生登记薄,方便对患者口腔卫生状况、正畸抗毒情况、牙龈情况、口腔牙龈及组织的损坏状况充足的了解。为方便统计,将牙龈指数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以下几个级别:3分:牙龈发炎,牙龈出血、红肿,牙龈有溃疡。2分:牙龈红肿,有炎症,探诊会出血。1分:牙龈轻度红肿,基本不出血。0分:牙龈颜色和周围组织正常[2]。

菌斑指数根据菌斑量和菌斑厚度分为以下几个级别:3分:龈沟及其四周和边缘可见大量软性污垢。2分:龈沟及其四周和边缘存在中等堆积物。1分:龈沟及其四周和边缘近看或诊视无菌斑,探诊可见薄层菌斑。0分:无菌斑[3]。2.2统计学标准:用 SPSS 11.0软件包。 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 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3实验结果:两组患者一个月、四个月、六个月后矫正牙龈指数对比表(x±s)(表一)表一可见,相比较初诊,正畸一个月后牙龈指数有所上升,到四个月和六个月时,牙龈指数开始下降,而且两组牙龈指数对比可以发现,实验组牙龈指数始终是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两组患者一个月、四个月、六个月后菌斑指数对比表(x±s)(表二)表二可见,两组初诊时菌斑无明显差异,一个月后菌斑指数均有所上升,但无明显差异,四个月和六个月后,菌斑指数开始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对侧量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时,经常用均数(平均数)和标准差两个指标。标准差是方差开方后的结果(即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假设这组数据的平均值是m,方差公式s^2=1/n[(x1-m)^2+(x2-m)^2+...+(xn-m)^2]3.讨论表一、表二对比结果看到,实验组经过干预后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正畸治疗疗程明显小于对照组,这提示我们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有关联,口腔卫生状况越好,正畸疗程越短。实验结果与结论相符。本次实验两组口腔正畸的青少年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如下: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均采用全程式直丝弓托槽,两组治疗时干预方法不同。对照组:依照患者原来的口腔卫生保健习惯,护理人员和正畸医生仅向其介绍一些常规的治疗中注意事项[4]。实验组:实验组35例患者除了介绍基本治疗注意事项外,还给予了以下干预手段,主要是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讲明口腔卫生的重要性。1)指导正确刷牙方法。指导其每天刷牙次数至少在三次以上,每次至少在三分钟以上,刷牙的最佳时间为饭后五分钟之内,家属要对其刷牙质量进行监督,保证刷牙时颊面、舌面和咬颌面都要清洗到。还要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选择刷头较小、刷毛较软的牙刷,最好是选用专业的正畸牙刷,其V 型曲度刷头能配合矫治器更好地洁净牙齿。刷牙时,牙刷倾斜角压于牙面与牙间隙,刷毛要尽量深入到牙龈沟和牙齿缝隙内,上下内外的顺序顺着牙齿竖刷,力度要适中。必须时3d左右进行口腔复诊,以便了解口腔卫生状况,更好配合治疗[5]。2)口腔保健宣教。青少年年纪较少,对口腔卫生的问题没有太多意识,不够讲究,保健知识也懂得较少,因此,为了辅助正畸治疗效果,要让当事人患者明白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可以在其正畸全过程中不断对其宣传口腔卫生相关方面的知识,让患者明白饮食、菌斑等对牙龈和口腔造成的损害,宣教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口头上、示范性,也可以两者相结合,让患者自觉维护口腔卫生环境,改掉以前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改正不正确的刷牙方法[6。3)正畸矫正的注意事项。正畸矫正过程中,进食的食物容易陷入牙齿和矫正器的间隙中,此时就会形成细菌薄膜助长牙结石,最终导致蛀牙;矫正器拆除后,牙齿和牙龈可能会留有污痕和细菌,最后导致牙齿的松动,因此,要指导道患者认识到正畸治疗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让患者自觉维护好自身的口腔卫生环境。不同干预方法后,两组的正畸治疗疗程明显不同,最终统计两组正畸疗程对比表见表三。

两组患者正畸治疗疗程对比表(x±s)(表三)实验结果显示,口腔卫生情况直接影响其正畸的治疗疗程,两者之间具有直接的相关性, 这给笔者的体会是以后的正畸治疗中正畸医生要从口腔卫生的角度向青少年患者讲述口腔卫生与治疗疗效的相关性,让患者自觉维护口腔卫生,养成较好的刷牙习惯;对于家属,要发挥其监督作用,保证青少年患者的刷牙质量;医院方面,要大力宣教,宣传口腔卫生的重要性。附: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6、17岁,1例牙列拥挤,选用邻面片切方法,在弓丝末端弯制阻挡曲,解除拥挤或视情况减数拔牙,关闭拔牙间隙;1例开牙合患者,利用唇弓的位置使上下前牙向牙合平面靠拢。治疗过程中进行口腔正畸知识宣讲,介绍矫正治疗的一般情况,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交代佩戴固定矫治器注意事项,要求进行定期复诊检查,给予刷牙指导和健康指导,经治疗后,6个月内均恢复健康。参考文献[1]李洪, 陈蒙, 黄娴君, 欧卜宾, 周筱怡. 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的相关分析[J]. 现代医院, 2009,(06) [2]袁玉霞. 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的相关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1,(12)[3]钟萍萍,陈辉琳,张端强,胡志坚. 关于口腔正畸疗程的影响因素初探[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9,(01) .[4]王铁瑛, 王栾双, 殷忠平, 张彬, 果利. 成人与青少年在正畸治疗中的社会心理影响比较[J]. 中国伤残医学, 2011,(01)[5]吴亚菲,吴爱华,肖丽英,肖晓蓉,朱(石米),龚其美. 口腔卫生预防措施对固定正畸患者牙周菌群和牙周临床指数的影响[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5,(05) .[6]Zammit MP,Hans MB,roadbent BH. Malocclusion in Labrador Inuit youth:apsychosocial,dental and cephalometric evaluation .Arctic Med Res, 2005, 54 (1) :32-44 .

篇3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2006~2009级在校本科生600人进行调查,收回问卷580份,有效问卷554份。其中,男生233人,占42.06%,女生321人,占57.94%;城市163人,占29.42%,农村391人,占70.58%;年龄18~24岁。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

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①学生的一般情况;②刷牙次数、时间、方法,牙刷、牙膏类型,是否喜吃甜食等;③龋齿防治知识知晓情况;④口腔卫生保健态度。在调查员的指导下自行填写调查问卷,当场发卷并收回。

1.2.2口腔科检查及诊断标准

对调查的每位学生进行口腔检查,按照1997年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进行[3]。诊断标准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中龋齿的诊断标准。

1.2.3指导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宣教

①利用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教,每年大学新生健康教育课增加了口腔保健的内容;②在校园网上加强口腔健康行为的指导,在校医院网站上开辟口腔病防治专栏,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并与学生互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随时解答,并予以健康指导;③对每位就诊的同学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并要求其向同寝室的同学传授并监督;④通过板报宣传,张贴宣传海报,造出宣传态势,提高宣教效果。

1.2.4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地区及性别大学生龋齿检出及治疗情况

表1显示,本次调查大学生龋齿检出率为46.39%;城市学生龋齿检出率为53.99%,高于农村学生的43.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61,p<0.05);女大学生龋齿检出率为52.34%,高于男大学生的3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2,p<0.01)。大学生龋齿充填率为35.19%;城市学生龋齿充填率高于农村学生(χ2=9.493,p<0.05)。

2.2各年级学生龋齿检出及治疗情况

表2显示,4个年级间龋齿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0,p<0.05);一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最低,其次是二年级,三、四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最高,各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5,p<0.05)。

2.3对龋病的认识

有54.87%的学生不能较全面的回答龋齿的发生原因,其中86.84%为低年级学生。有8.12%的学生认为龋齿是由缺钙所致;4.87%的学生认为是由口腔炎症所致;47.11%的学生认为是口腔卫生差引起细菌产酸所致;13.00%的学生认为由遗传因素决定。对于龋齿是否引起心脏、肾、关节等主要器官疾病,88.27%的学生持否定态度,其中低年级学生占88.96%。

2.4对刷牙的认识

被调查者中,99.28%的学生认为刷牙有预防龋齿作用;70.22%的学生认为刷牙有预防口臭作用;79.24%的学生认为刷牙具有保持牙齿洁白作用;51.44%的学生认为刷牙具有治疗口腔炎症作用;15.16%的学生认为使用牙线与刷牙同等重要,仅有12.09%的学生使用过牙线,71.84%的学生不知什么是牙线。其中高年级学生回答正确率(85.2%)高于低年级的学生(65.4%)。

2.5刷牙的次数和方法

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学生有347人,占62.64%(高年级占41.23%,低年级占21.41%);1.26%的学生偶尔刷牙;36.10%的学生每天刷牙1次,其中有89.00%为早晨刷牙,11.00%为睡前刷牙。48.38%采用竖式刷牙法,48.92%采用横刷法。刷牙每次持续3min以上者仅占11.19%,有24.01%的学生少于1min,用餐后即刷牙仅占7.40%。35.74%的学生非常喜欢吃甜食,其中女生占70.70%。仅有10.46%的学生能够在吃甜食后立即漱口或刷牙。

2.6牙膏、牙刷的选择及牙刷使用时间

本次调查中,有31.23%的学生选择含氟牙膏,48.01%的学生选择保健牙刷。在牙刷使用时间上,40.61%的学生使用3个月左右,26.53%的学生使用半年或半年以上。各年级中,含氟牙膏、保健牙刷的选择率、3个月左右更换牙刷率3项指标均随年级的升高而上升;半年以上更换牙刷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

3讨论

篇4

1 宁夏医学院基础学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1000

2 青铜峡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 751600

【摘 要】目的:对采用不同刷牙方式的固定正畸矫治患者的牙菌斑进行定期的检测,以帮助在临床正畸矫治的患者找到一种最有效的牙齿清洁方式,做好正畸矫治治疗是牙齿的清洁工作。方法: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我院收治的行固定正畸矫治的患者86 例,随机将其分为2 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 例。对照组在牙齿固定正畸矫治的过程中进行常规的刷牙宣教,采用普通牙刷刷牙。观察组在牙齿固定正畸矫治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采用正畸牙刷刷牙。对患者固定矫治器时、治疗后一个月的牙菌斑指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结束一个月时,牙菌斑指数为0、1、2、3、4 和5 的患者例数由固定矫正器时0 例、10 例、8 例、12 例、6 例和7 例变为了15 例、12 例、9 例、7 例、0 例和0 例,对照组在结束治疗一个月时,牙菌斑指数为0、1、2、3、4 和5 的患者例数由固定矫正器时的0 例、11 例、7 例、10 例、8 例和7 例变成了9 例、11 例、12 例、10 例、1 例和0 例,在刚固定矫正器时两组患者的牙菌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结束一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牙菌斑指数与固定矫正器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牙菌斑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固定正畸矫治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同时采用正畸专门牙刷进行刷牙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牙菌斑染色指数明显下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固定正畸;牙菌斑;口腔健康教育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人们越来越重视美观,由于天生牙齿没有长好或者某些牙齿性的疾病,越来越多的患者为了自身的美观会对牙齿进行正畸治疗。但是在进行牙齿正畸矫治的过程中由于矫治装置的作用会对患者的牙龈造成一定的刺激作用,同时加上患者的不良口腔卫生习惯,使得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不佳,会对正畸的治疗或者疗程都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1]。我院通过对86 例行牙齿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在治疗的同时分别采取常规的刷牙宣教和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我院收治的行固定正畸矫治的患者86 例,随机将其分为2 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 例。对照组43 例,其中女性有26 例,男性有17 例,年龄(9-18)岁,平均年龄(12.6±0.8)岁,其中安氏I 类患者13 例,安氏II 类16 例,安氏III 类14 例。观察组43 例,女性25 例,男性18 例,年龄(11-18)岁,平均年龄(13.1±0.9)岁,其中安氏I 类患者15 例,安氏II 类15 例,安氏III 类13 例。两组患者的患牙都是恒压,在牙齿固定正畸矫治前具有比较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没有牙周、牙龈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牙齿固定正畸矫治的过程中进行常规的口腔卫生宣教,采用普通牙刷刷牙。

观察组:在牙齿固定正畸矫治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采用正畸牙刷刷牙。

(1)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让患者更加具体的了解到牙齿矫治的相关知识,发放科室制作的口腔健康教育的宣传手册以及指导丛书,提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质量,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矫正器粘结后,护理人员及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刷牙,可以很好的抑制牙菌斑的大量生长以及堆积。可以让患者对牙菌斑进行染色,让患者见证牙菌斑堆积的情况,帮助患者直观的了解到牙齿上的牙菌斑堆积。

(3)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时候,护理人员利用互联网的一些图片和牙齿的模型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教育,同时指导正确的刷牙方式,为了保证所有患者都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式,可以让患者利用模型进行演习,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刷牙方式。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之后还应该保持一定的刷牙时间,每次刷牙都应该保持时间在5 分钟以上,刷牙的时候应该仔细耐心的进行全方位的刷牙,可以采取横竖刷牙交替的方法进行,刷牙的动作要轻柔,并不是越大的力气就越能将牙菌斑去掉的,用力太大的话会对牙龈造成伤害[2]。为了全面的保护牙齿,不仅每天早晚都要刷牙,每次吃过东西之后最好都要刷牙。

(4)患者在刷牙的时候利用专门的正畸牙刷,专门的正畸牙刷有3 排刷毛,中间那排的刷毛去除了一部分,牙刷的中央呈现一个V 字形的槽沟,在刷牙的时候正好位于托槽上下的牙面,这样可以使牙齿的表面以及托槽的表面都能够刷到,可以最大程度清洁牙齿。利用牙刷的牙缝可以清洁牙齿上残留的食物,并且在刷牙后使用冲牙器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冲洗。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固定矫治器时、治疗结束后一个月的牙菌斑指数进行分析比较,牙菌斑的指数计数标准采用Turesky 菌斑指数改良法进行记录。其中牙面无菌斑的为0,在牙颈部牙龈边缘有点状的菌斑分布的为1,在牙颈部有连续的带状的菌斑但是宽度不超过1mm 的为2,在牙颈部的菌斑覆盖牙齿的面积超过1mm,但是占牙面的1/3 以下的为3,菌斑覆盖牙面积在1/3-2/3 之间的为4,牙菌斑面积超过牙面积的2/3 的为5。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统计方法为: 采用spss1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固定矫正器时两组患者牙菌斑指数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固定矫治器时,牙菌斑指数为0、1、2、3、4 和5 的分别有0 例、10例、8 例、12 例、6 例和7 例, 对照组在固定矫治器时,牙菌斑指数为0、1、2、3、4 和5 的分别有0 例、11 例、7 例、10 例、8 例和7 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结束后一个月两组患者牙菌斑指数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治疗结束一个月时,牙菌斑指数为0、1、2、3、4 和5 的分别有15 例、12 例、9 例、7 例、0 例和0 例,对照组在结束治疗一个月时,牙菌斑指数为0、1、2、3、4 和5 的分别有9 例、11 例、12 例、10 例、1 例和0 例,两组患者的牙菌斑指数与固定矫正器的时相比均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牙菌斑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患者在进行固定正畸牙齿矫正时,由于带环、托槽以及弓丝等的影响会对患者的口腔卫生问题造成严重的影响,固定的矫正器会阻碍患者对牙齿进行清洁,由于口腔卫生不良会造成牙菌斑的不良生长和推积,会严重影响牙齿的矫正,延长矫正的时间,给患者带来很多的不便,进而使患者的牙龈指数进一步增加。在连接固定器之后,如果患者没有做好对口腔的清洁工作就会使患者的口腔产生具有耐酸特性或者本身会产生酸性物质的菌落,会在患者牙齿的牙菌斑中大量聚集,影响对患者牙菌斑的评价[3]。牙菌斑内细菌的大量繁殖生长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使患者形成龋齿或者牙周疾病,牙周病是一种进行性破坏慢性疾病,通常发生在患者的牙周膜、牙龈以及牙槽骨等牙齿支持组织,会造成患者的牙齿移位、松动等症状,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牙齿脱落,进而引发咬合创伤与牙颌畸形,而创伤又会进一步加重牙周炎。牙周病是一种细菌性的感染疾病,在早期会引起牙龈出血、红肿等现象,使患者的牙周支持组织受到严重的损伤,晚期则会使患者的牙齿松动、牙列缺失,对患者的咀嚼功能造成障碍,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而这一系列严重的后果都有可能是在患者固定正畸治疗时没有做好对口腔的清洁[4]。使患者做好对口腔卫生的清洁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指导患者刷牙的方法,去除牙菌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刷牙,所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固定矫治部件,患者在刷牙的时候很难对牙齿的近中面和远中面进行清洁[5]。所以在患者进行正畸矫治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利用模型以及图片等进行实际演练,指导正确的刷牙方式,并且采用专门的正畸牙刷,将口腔卫生状况控制在最好[6-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治疗结束一个月时,牙菌斑指数为0、1、2、3、4和5 的患者例数由固定矫正器时0 例、10例、8 例、12 例、6 例和7 例变为了15 例、12 例、9 例、7 例、0 例和0 例,对照组在结束治疗一个月时,牙菌斑指数为0、1、2、3、4 和5 的患者例数由固定矫正器时的0例、11 例、7 例、10 例、8 例和7 例变成了9 例、11 例、12 例、10 例、1 例和0 例,在刚固定矫正器时两组患者的牙菌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结束一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牙菌斑指数与固定矫正器的时相比均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牙菌斑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报道的数据吻合[8]。说明患者在进行固定正畸矫治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同时给予专门的正畸牙刷进行刷牙,并且在刷牙后使用冲牙器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冲洗可以明显改善减少患者的牙菌斑指数,改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使患者的正畸矫治可以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进行固定正畸矫治的过程中辅以健康教育宣教、指导正确的刷牙方式可以保证患者的口腔卫生,加强患者口腔清洁的依从性,为正畸矫正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清洁健康的口腔环境,使正畸矫正可以顺利进行,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使牙菌斑染色指数明显下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通讯作者:田建英)

参考文献

[1] 周志迎,林巍,谢蕊,等. 正畸患者GI 和PLI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J]. 广东牙病防治,2013,36(52):163-164.

[2] 李刚,胡德渝. 牙面菌斑检测方法的发展和应用[J]. 牙体髓牙周病学杂志,2014,32(89):236-237.

[3] 刘呈胜,蔡成莲. 刷牙方法和时间对牙菌斑清除效果的影响[J]. 广东牙病防治,2013,14(61):52-53.

[4] 李秋芬. 儿童正畸治疗中的口腔护理[J]. 中国医药科学,2012,13(20):118-119.

[5] 侯景秋, 石晶, 秦蕴. 正畸牙刷与普通牙刷在固定正畸过程中对清除牙菌斑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69(52):278-279.

[6] 钟春梅,葛元输,周佳. 口腔固定正畸患者综合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17(35):76-78.

篇5

作者:何天鹏 李昕 孙强

口腔门诊就诊患者疾病构成情况就诊患者中所占比例排第一、二位的疾病分别是牙周疾病和龋齿,其构成比分别为36.0%和28.7%,就诊患者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就诊患者中正确刷牙方法的知晓率为30.2%,牙结石、合理洁牙频次知晓率分别为22.1%、10.9%,牙菌斑的知晓率为2.4%,(表略)就诊患者行为习惯情况就诊患者中采取正确刷牙方法者的比例占15.1%,曾经洗过牙的占10.2%,睡觉前经常吃甜食的占20.4%,未接受过口腔门诊健康教育的比例占37.8%,最近5年未曾看过口腔门诊者占65.2%,经常吸烟的比例占39.2%,经常饮酒的占36.5%,经常熬夜的占40.6%,不经常锻炼身体的占76.4%,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来中日友好医院口腔门诊就诊患者以牙周疾病、龋齿为主,这与有关文献报道的结论相一致[7-10],也与2005—2007年我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一致[1]。不健康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往往是龋病、牙周病的发病原因,而不健康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则源自对健康的口腔卫生知识的不了解和卫生意识的淡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有不健康的口腔卫生行为,如不正确的刷牙行为(包括刷牙方法、时间和频次)、嗜甜食、洁牙不及时等,容易导致龋齿及牙结石的产生[11];又由于健康意识的淡薄和对有关医学知识的缺乏而疏于就医,长此以往,容易引起各种口腔疾病。口腔疾病可以导致各种后果,轻则牙齿脱落,重则发展成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心内膜炎、肾炎、败血症等。

在今后该医院口腔疾病的预防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对人群的牙周疾病及龋齿的健康教育,不但教育患者如何预防牙周病和龋齿,而且还应教育患有在患有疾病后如何配合医生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口腔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口腔健康行为的改变,健康的意识和行为则与健康的口腔卫生知识密切相关。行为的改变首先要对卫生知识有较好的、正确的掌握,但口腔行为改变与其他健康行为一样,其改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有时候较高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并不一定带来意识和行为的根本变化。从以上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来该医院口腔门诊就诊的患者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不容乐观,对日常很多人了解的最基本的刷牙常识并不了解,如合理的每天刷牙次数知晓率低于50%;刷牙正确方法的知晓率则更低,仅达到30%;对于牙结石、洁牙、牙菌斑这类深层次知识点,则具有更低的知晓率。上述知识知晓率的情况反映到口腔健康意识及行为上就表现为大多数就诊患者未采取健康的行为方式,如超过80%的患者未采取健康的刷牙方式,仅有10%左右的患者曾经洗过牙,超过60%的患者最近5年未曾看过口腔科门诊。尽管有超过65%的患者曾经接受过口腔卫生的健康教育宣传,但从对上述知识、行为的知晓情况来看,他们曾经接受过的健康教育并未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虽然有接近90%的患者了解甜食对龋齿发病影响,但仍有超过20%的患者有睡前嗜甜食的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牙周疾病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压力较大、过多摄入甜食以及不经常锻炼身体[10,12-14]。烟草使用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WHO1996年报告,在美国一般人群中吸烟者占20%~25%,而牙周炎患者中吸烟者占40%~4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全国吸烟人群达3.5亿,烟草消费量每年平均以5.3%的速度上升,占全世界烟草消费总量的30%以上[15]。本次调查显示,该门诊就诊患者中吸烟者接近40%。压力较大、饮酒、不经常锻炼身体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被认为是引起包括口腔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相关因素,本次调查也发现仍有较大比例的就诊患者具有这些不健康的行为。此外,仍有一半的就诊患者对口腔疾病治疗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及一人一机的原因不理解,显示了他们对预防血源性疾病传播意识的淡薄。共用未经严格消毒医疗器械已经被证明能够传播多种血源性传染病,如可以传播乙肝病毒(HBV)、艾滋病病毒(HIV)以及最近出现局部爆发流行的丙肝病毒(HCV)等[16]。

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就诊患者中存在的不健康口腔卫生行为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其意识到口腔卫生行为的重要性和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必要性。具体的做法可通过在患者候诊时由本院的口腔科医生及护士对其进行口腔卫生知识讲座,然后辅以现场演示对不正确的行为进行矫正;社会上则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对人群进行全方位的口腔卫生宣教,改变不良的口腔卫生行为,减少牙结石的产生和牙菌斑的附着机会,降低龋病和牙周疾病的发病率,促进人群的口腔健康。本次调查显示,该医院口腔门诊就诊患者包含各类社会人口学特征的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离散度较大,而且呈现“两极”特点,即低于30岁的年轻人和高于50岁的老年人占有较大的比例,文化程度以初中、小学及以下的患者居多。因此,应加强该门诊对老年人及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及口腔门诊诊疗服务能力,加强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诊疗服务,采用这两类人群易于理解接受的、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还要加强对儿童的父母的健康教育,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起对子女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任务。

篇6

关键词:牙周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牙周病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牙周病是牙周组织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它可导致牙槽骨的吸收和牙周组织的破坏,是造成35岁以上人群失牙的主要原因。并且研究表明牙周病还可以诱发人体全身疾病,可以导致或加剧冠心病、胃炎、糖尿病和肺部感染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1-4]。根据第3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80%~97%的成年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为给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提参考依据,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了236例牙周病患者患病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9月~2011年1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病患者236例,所有患者诊断标准符合:牙周病诊断符合《牙周病学》(卫生部统编教材第4版)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52例,女84例,龄41~59岁,对照组为来我院进行体检的236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148例,女88例,年龄45~58岁。两组间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法:所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经过我院医师统一的培训后,按照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统一问卷调查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社会经济因素、健康行为、口腔情况、口腔保健情况及全身健康情况和口腔卫生习惯等,将口腔卫生习惯分组: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且≥2 min为好;每天刷牙1次或以下,时间<2 min为差。并且在询问过程中避免使用诱导性词语。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1.5建立数据库,单因素检验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法。

2 结果

2.1  牙周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通过单因素χ2检验发现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χ2=6.32,P<0.05),患有糖尿病(χ2=17.47,P<0.01),吸烟(χ2=8.36,P<0.01),口腔卫生习惯差(χ2=21.37,P<0.01)等牙周病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牙周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例)

变量牙周病组健康对照组χ2值P值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66436.31<0.05 大学及以上1431571.79>0.05月收入

2000元以上5873

2000元以下1781632.38>0.05糖尿病

有327

无20422917.47<0.01吸烟情况

吸烟9868

不吸烟1381688.36<0.01饮酒情况

饮酒158149

不饮酒78870.75>0.05空腔卫生习惯

差5921

好17721521.37<0.01 

 

 

 

 

 

 

 

 

 

 

 

 

 

 

 

 

 

 

 

 

2.2  牙周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以牙周病发病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对牙周病发病有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变量进入水准为P=0.05。两分类变量采用0、1赋值。结果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口腔卫生习惯差、患有糖尿病、吸烟是牙周病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牙周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因变量βS.E.WaldSig.Exp(B)95% C.I.for EXP(B) 

上限下限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0.7590.4594.4430.0361.5641. 4375.039口腔卫生习惯差0.3240.3770.5110.0042.4032.7576.340患有糖尿病0.5300.4644.1420.0133.4501.4542.065吸烟1.3320.2222.3580.0014.6721.75515.651

注:β为偏回归系数;β>0为危险因素;β<0为保护因素;S.E.为偏回归系数的标准误;Wald为χ2值;Sig.为P值;Exp(B)为优势比或比值比;EXP(B)95% C.I.为优势比95%的可信区间

3 讨论

口腔健康是生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把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而牙周病是危害口腔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即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各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患病率,在我国患病率更是居于龋病之上。牙周病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特别是发展至晚期,牙齿松动、脱落,咀嚼无力,严重影响消化功能,甚至引起胃肠道隐患。由于该病是导致缺牙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引起部分患者的心理障碍,因此对于高危人群早期的预防对防治牙周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5-6]。

本研究发现文化程度较低,口腔卫生习惯差,患有糖尿病,吸烟是导致牙周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患牙周病的危险因素(OR=1.564 95% CL 1.437~5.039),这与患者文化程度低对牙周疾病症状总体认知程度较低,对早期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较轻的龈炎不够重视,等到症状明显或加重时才去医院就诊有关,因此要加强牙周病症状尤其是早期症状的卫生宣教。每天刷牙1次或以下,时间<2 min是牙周炎的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是因为正确的刷牙可以保持口腔卫生状况良好,菌斑的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牙周病患病率明显下降,而每天刷牙1次并且刷牙时间<2 min,不能很好的保持口腔卫生,菌斑不能有效控制,进而导致牙周病的发生。本研究和以往的研究均显示糖尿病与牙周病关系密切,糖尿病与牙周炎相互影响,互为高危因素。糖尿病可增加牙周病的发病风险及严重程度,研究显示糖尿病者患牙周病的机率比无糖尿病者高出20%~30%。并且在糖尿病人群中,牙周病的损害严重且进展迅速,糖尿病患者比血糖正常的患者发生难治性牙周病的概率高2~3倍。牙周病亦是糖尿病的易感和促进因素,长期的牙周病慢性炎性反应会促进患者血糖升高,本研究显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生牙周病的危险度是正常人的3.45倍,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吸烟是牙周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吸烟可以从多方面影响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和愈合,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影响人牙龈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贴附 ,并且有研究认为:吸烟可使牙周病患者体内中性粒细胞活力下降,并且可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导致牙周组织的损害;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附着,影响牙周组织的修复;还可影响成骨细胞生长和加重骨吸收,从而影响牙齿的修复[7-9]。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牙周病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对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有限,采取的不正确的口腔清洁措施,对牙周疾病没有“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观念,吸烟和糖尿病等是导致牙周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有必要加强口腔健康检查和宣教,使人们认识到其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并组织定期检查,对口腔疾病进行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特别是吸烟和糖尿病人群。

4 参考文献

[1] Soejima H,Nakayama H,Fukunaga T,et al.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score of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Heart Vessels,2009,24(2):103.

[2] Bawadi HA,Khader YS,Haroun TF,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iodontal disease,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y diet among adults in Jordan[J].J Periodontal Res,2011,46(1):74.

[3] Acharya AB,Satyanarayan A,Thakur SL,et al.Status of association studies linking diabetes mellitus and periodontal disease in India[J].Int J Diabetes Dev Ctries,2010,30(2):69.

[4]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

[5] Lamster IB,DePaola DP,Oppermann RV,et al.The relationship of periodontal disease to diseases and disorders at distant sites:communication to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and patients[J].J Am Dent Assoc,2008,139(10):1389.

[6] Peruzzo DC,Benatti BB,Ambrosano GM,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s possible risk factors for periodontal disease[J].J Periodontol,2007,78(8):1491.

[7] Foia L,Toma V,Ungureanu D,et al.Relationship diabetes mellitus-periodontal disease:etiology and risk factors[J].Rev Med Chir Soc Med Nat Iasi,2007,111(3):748.

篇7

作者:吕健 王万春 姜辉 于艳玲 曹奕 邓婧

【摘要】 目的 探讨农村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的指导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12岁儿童3个班,共180人,分为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指导组(简称模式指导组)60人,医生指导组60人,对照组60人,通过指导前后牙齿菌斑指数测定和问卷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探讨该模式的指导效果。结果 模式指导组、医生指导组指导前后牙齿菌斑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9.79、12.43,P

【关键词】 儿童;农村人口;口腔卫生;工作模式;卫生保健调查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working mode on oral hygiene guidance for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Methods This study was consisted of 180 12yearold children of grade 6, three classes, from a rural primary school, who wereequally randomized to three groups as: workingmode guidance (WMG) group, doctor guidance (D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 was appraised via detection of dental plaque index (DPI) before and after the guidance and a questionnaire on the knowledge awareness. Results The DPI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guidance, both by doctor and working mod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t=9.79,12.43;P

[KEY WORDS] child; rural population; oral hygiene; working mode; health care survey

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发达国家比较有较大差距。这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卫生宣教落后,儿童基本没有口腔卫生的保健意识有很大关系。因此,建立一种可行的农村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迫在眉睫。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创建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包括教育视频、展板、幻灯、教案、讲稿、手册以及教师培训等内容),本模式通过专业医生对幼儿园、学校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由教师以生理卫生课的形式对农村儿童开展口腔卫生指导,以期达到改善我国农村儿童口腔卫生状况的目的。现将该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12岁儿童3个班,共180人,分为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指导组(简称模式指导组)60人,医生指导组60人,对照组60人。被调查者均知情同意。

1.2 口腔卫生指导工作内容

模式指导组和医师指导组儿童分别由模式指导教师(参加过由当地教体局组织,专业医生举办的农村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工作培训)和口腔医师以一节生理卫生课的形式开展口腔卫生指导。内容如下。①正确刷牙方法的教育:通过视频、模型演示、幻灯讲解、现场指导的形式向学生教授正确的刷牙方法,本模式指导方法采用巴斯刷牙法[1],并对磨牙颊侧面以及全口牙舌(腭)侧面的清洁做重点强调。②刷牙保健知识和刷牙行为知识的教育:通过各种讲解、演示、指导,对牙刷、牙膏的选择及刷牙的时间、次数等刷牙保健知识和刷牙行为知识进行教育。本研究入组者均免费提供相同品牌、质量的牙膏、牙刷。对照组不做口腔卫生指导。

1.3 口腔卫生指导效果评价

①牙齿菌斑指数测定:对3组学生在口腔卫生指导前1 d早7:30在学校现场刷牙后和指导后1周早7:30在学校现场刷牙后进行牙齿菌斑指数测定。菌斑指数计数采用QUIGLEYHEIN 菌斑指数的TURESKY改良法记录[2]。分为0~4度,每位受测者利用菌斑显示剂染色后检查16、21、24、41的唇、颊面,44、36的舌面,个人记分为每个牙记分之和除以受检牙数。②刷牙保健知识和刷牙行为知识的知晓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刷牙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在学生2次菌斑指数测定同时,当场发放、回收调查问卷,统计3组学生问卷知识知晓情况。

1.4 牙齿菌斑指数测定质量控制

牙齿菌斑指数测定都是在自然光线下,均使用统一的平面口镜和牙周探针,固定由1名经过培训的医师进行测定。每次抽取10%的受检者做重复检查,2次检查符合率为96%~97%。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及PPMS 1.5[3]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指导前及指导后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牙齿菌斑指数测定

指导前各组间牙齿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07,P>0.05);模式指导组、医生指导组指导前后牙齿菌斑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9.79、12.43,P0.05);模式指导组、医生指导组指导后牙齿菌斑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1.16,q=9.86、9.46,P0.05)。见表1。

2.2 问卷知识知晓情况得分情况

指导前各组间问卷知识知晓情况得分差异无显著性(F=0.01,P>0.05);模式指导组、医生指导组指导前后问卷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33.17、36.39,P

3 讨 论

牙齿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面的以细菌为主体的生态系,是造成龋病、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大量研究表明,牙齿菌斑量多者患龋率也较高[4]。研究表明,机械性控制菌斑能有效地预防龋病[5],而刷牙,尤其是巴斯刷牙法是最常使用、最简便易行的去除菌斑维护口腔卫生的方法[6]。在本研究中,通过传授巴斯刷牙法和口腔健康指导,模式指导组、医生指导组指导前后菌斑指数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口腔卫生指导虽然投入较少,却可以使人们建立良好的口腔清洁行为,是预防和控制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最有效最廉价的方法[7]。

实验证明,每天刷牙2次,特别是睡前刷牙尤为重要,儿童有效刷牙,用含氟牙膏刷牙,可以降低儿童患龋风险[8]。因此,为提高儿童对去除菌斑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开展刷牙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本模式在儿童刷牙保健知识和刷牙行为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相应指导,使儿童从根本上认识到刷牙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刷牙方式。另外,本模式不仅通过教师讲解,更重要的是重视刷牙的现场指导,由于口腔内磨牙颊侧面以及全口牙舌(腭)侧面往往被儿童刷牙时忽略,同时儿童空间想象能力较低,单纯通过讲解很难让儿童理解刷牙的正确行为模式,达到理想的刷牙效果。本模式是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刷牙,由老师指导,让儿童直接感受正确的行为模式,以起到积极的指导效果。

我国口腔病防治工作起步较晚,缺乏完善的口腔卫生指导模式,只能通过“爱牙日”宣传这一单一形式,由专业口腔医师不定期开展工作,导致这项工作不具有科学性和连续性,而广大农村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造成广大农村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口腔健康状况较差。本模式是针对农村儿童创建的一种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学校教师经过简单培训就可完全承担,由于学校教育有便于组织,形式固定的特点,因此易于开展推广[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模式指导组和医生指导组在指导后牙齿菌斑指数、刷牙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充分说明通过本模式工作,教师可以和专业医生取得一样好的指导效果,为这项工作的充分开展提供了基础。

本模式充分考虑到经济落后地区教育设施不完善,指导所需要的多媒体教学内容可能无法发挥作用,特别制作了小型展板,供教师讲课使用,使本模式能够简便易行,在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也能够顺利开展。这种由教师在生理卫生课上通过讲解和现场指导的形式开展的口腔卫生指导,具有有效、经济、广泛、持久的特点,我们下一步将进行更大范围应用和推广,对该种教育指导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为积极推动我国农村儿童口腔病防治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HARRIS N O, CHRISTEN A G. Primary preventive dentistry[M]. 3rd. Califomia: Appleton U Lange, 1991:3197.

[2]卞金有. 口腔预防医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7778.

[3]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PPMS 1.5统计软件的功能及其应用[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45(1): 9193.

[4]刘天佳. 口腔疾病的微生物学基础[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3132.

[5]樊明文. 龋病学[M]. 贵州: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93.

[6]斐慧斌,吴雪. 对正畸治疗患者实施改良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08,43(10):918919.

[7]顾兴成. 邹城市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3,10(4):47.

[8]JACKSON R J, NEWMAN H N, SMART G J, et al. The effects of a supervised tooth brushing program on the caries increment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initially aged 5-6 years[J]. Caries Res, 2005,39(2):108115.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崇明县6所监测点学校学生的监测资料。其中3所小学一~五年级的学生8 077人,年龄7~11岁;3所中学预备班~初三年级的学生8 200人,年龄12~15岁。

1.2 方法

1.2.1 龋病防治措施 2005―2007年,每年对6所监测点学校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现龋齿及时现场充填治疗,并配合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1.2.2 口腔检查 由2名专业口腔医生对所有学生进行口腔检查。

1.2.3 检查标准 龋齿(D):按WHO龋齿诊断标准进行检查,牙齿的窝沟或光滑面的病损有底部软化,釉质有潜在的损害或沟壁软化者诊断为龋齿;有暂封物的牙、已充填牙有龋计入龋齿。龋失牙(M):因龋而丧失的牙齿。已充填牙(F):有永久性充填物无龋的牙,因龋做冠修复计入已充填牙。

1.3 资料分析

采用专业数据输入和统计软件对学生的检查资料进行统计,把连续3年的龋病患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恒牙龋齿情况

2005―2007年,小学和中学的学生恒牙患龋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表1)。

2.2 恒牙龋齿充填比

2005―2007年,6所监测点学校学生恒牙龋齿、龋失牙、已充填牙构成情况见表2,恒牙充填的牙数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2.3 12岁恒牙龋均

2005―2007年,小学和中学在校学生恒牙龋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表3)。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及进食习惯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如酸性食品的推广、进食零食次数的增多、食糖量的增加等,使龋病发病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对龋病的敏感性高,更易发病。龋病的发生不仅是一个局部的牙齿疾病,还将直接影响儿童的牙齿排列与上下颌牙齿之间的对应关系,妨碍牙齿系统功能的发挥。龋齿的危害将影响儿童的一生,儿童时期龋病患病状况及治疗情况应得到重视和监督。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早晚刷牙和使用含氟牙膏等基本的口腔保健措施已经得到大部分人群的认可。然而,通过就医来进行口腔保健的行为还不普遍,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

鉴于上述现状,崇明县加大了对全县学生口腔卫生知识宣教的力度,将口腔卫生保健纳入全县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深入学校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建档并且进行现场充填。本文资料显示,本县监测点学校学生的恒牙龋患率及12岁恒牙龋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恒牙龋齿充填比逐年上升。

健全的健康服务和良好的健康教育对学生龋病的预防和治疗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健全的健康服务包括每年至少一次的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充填治疗,使龋齿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牙防人员还要积极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培养其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还应注重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口腔健康信息的传播,使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并且使学生的龋齿充填能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大力配合。

虽然现场充填治疗对青少年儿童的龋病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牙科医生的配备尚不能满足大量的现场治疗需求,因此,倡导以学校和社区为基本单位对学生实施基本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保健措施,将学生龋病预防的重点转移到学校和社区,把被动的龋病三级预防转变为主动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将可以使在校学生得到充分的龋病预防和及时的口腔治疗。

4 参考文献

[1]张东林,唐晖,叶冬青.芜湖市某小学学生龋病流行动态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466-467.

篇9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本科生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成为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与口腔健康相关的问题日益显著。口腔疾患在人的一生中不断积累,到老年期达到高峰期。据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结果[2],全中国65—74岁的老年人患龋率是98.4%,龋均是14.65,牙周健康率是14.1%,根龋患病率是63.6%,龋均是2.74,牙龈出血的检出率是68.0%,附着丧失达4mm检出率是71.3%,牙周袋检出率是52.2%,牙齿缺失率是86.1%,平均存留牙数是20.97,义齿修复率是42.6%,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是30/10万,口腔黏膜异常的检出率是7965/10万,中国的老人患龋率有上升的趋势,口腔的健康状况差,牙齿缺失的状况较普遍。同时由于老年人对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差[3],而且老年人唾液的分泌量变少,对口腔卫生清洁不重视,记忆力退化,行动缓慢,动作准确性相对较差,难以保证口腔清洁效果,而口腔的健康在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两个方面有重要作用[4],因此对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而这一责任由本科生承担。通过对口腔行为习惯的改变研究,有学者发现口腔健康意识与口腔卫生的常识不可能直接形成健康行为。口腔健康意识与口腔卫生常识的不断积累,当它们增长到一定的量时,健康行为才会逐渐形成[5]。如果想要改变老人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与卫生习惯,适应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的方式,最终提高老年人自己的护理能力。首先我们就要通过专项教育,让老人能够认识到,不正确的口腔行为会引起龋齿、牙周疾病等病患,同时还会危害老人身体健康,更甚者还可能引起肾、心等其他疾病。所以对老人进行口腔的保健知识指导和教育,以增加他们的口腔健康的保健知识,并且增强他们的口腔保健理念,最终形成其自己护理的能力,所有这些是提高和保证老人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面对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的教育和指导,可以传授口腔的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口腔的自身保健的能力和意识,建立正确口腔保健的观念,最后养成有利于口腔健康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6]。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可直接影响着健康教育的效果。本科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

包括坚决破除“人老掉牙”旧观念,树立起“牙龄可与年龄同在”的新观念。龋病和牙周病是威胁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病患,众所周知,菌斑是导致龋病和牙周病的直接原因[7],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有助于去除菌斑,可有效地保障老年人的口腔健康[8]。了解并掌握龋病、牙周病的症状及其预防的方法,保持口腔的卫生,形成饭后漱口和刷牙的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是饭后刷牙,睡前不再进食,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及牙刷、牙膏的选择;摒弃不正确的刷牙的方法,避免不正确的刷牙的方法导致的牙体损伤,宜选用老年型保健牙刷以及含氟牙膏;了解牙齿敏感症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了解牙线、牙签的使用方法;坚持合理饮食;戒烟戒酒,细嚼慢咽,多吃蔬菜类食品,少吃糖类,老人可以多喝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微量元素如氟、锡和锶等以及多酚类物质,它们可以有效地抑制老年人口腔内的变型链球菌的致龋作用。当发觉口腔有肿瘤或病变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使老年人了解到缺牙后及时作义齿,知道义齿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义齿如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重做或修改;应鼓励老人每一年至少做1次口腔专业检查,如果发现了口腔的疾病,就应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那些生活不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可以对他们的陪护人员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的教育和指导,比如按时利用生理盐水浸泡的棉球清洁口腔及牙齿,可以保持较好的口腔卫生,并且预防龋齿、牙周病和黏膜病。

2.口腔健康教育的方式:包括课堂教育或文字资料及多媒体的形式。

(1)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一门高超的语言艺术,是一种较快的知识传播方式。它要求宣教者有较高的知识素质,“欲给人一勺,先要有一桶”,具有丰富知识才能解疑释惑,说理深刻,进行有说服力的知识灌输。同时宣教者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力求做到:语言准确恰当,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效;宣教者要有娴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力求将口腔保健知识正确,有效地传递给老年人。(2)文字资料。制作健康教育文字资料时,应注意科学性、实用性、时效性、可读性、趣味性等,同时内容不宜过多,重要的内容应放在前面,使用简单通俗的词语,避免医学术语,医学术语经常会导致老人无法接受或错误理解晦涩的医学专业知识,结果其依从性会下降,不能达到健康教育的最初目的。尤其是医学的英文缩写,如果不能找到其他的中文词汇代替,就必须解释它的含义,尽量使用短句和短段落,一句话表达一个主要意思。重点内容可用条目的形式列出,便于读者记忆。同时可辅以图片。(3)多媒体。多媒体利用动画演示、图片和文字解说,集合了教、视、听、学于一体,使得医学专业知识由枯燥变生动。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健康教育,这是帮助老人促进健康的良好形式。而且由于老人大多健忘,可以把健康教育的内容制作成光盘,或者上传到网络上,共享健康教育的资源,并可利用其向老人多次进行健康的教育,将老人对口腔的卫生知识的需求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索取,这可保证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多媒体保证了健康教育内容、时间、效果的落实,同时可化解人力资源缺乏的矛盾,减轻进行健康教育人员的负担。利用多媒体进行口腔健康的教育,能使老人真正了解口腔保健的知识,可以与老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又可增强老人自我口腔保健的能力和意识,对老人口腔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此需要本科生掌握以上知识,加强老人的口腔保健,可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维持老人正常生理的功能,并且老人所在社区也可针对老人的空闲时间和比较大众的问题,及时开展口腔健康的教育活动,去除旧的错的观念,提高老人自己的口腔保健意识,按时进行口腔健康专业检查,立争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最终建立家庭健康干预,加强社区管理,建立巡医队,鼓励社会资金创办养老机构,建立一个口腔科完整、多方位、贯穿生命历程的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慧,郑衍亮,徐霞.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5):450-2.

[2]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

[3]秦立芳,李济功,吴血林,王军荣.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对口腔常见疾病发病率的影响[J].口腔医学,2013,33(8):546-7.

[4]RowanSD,DiBurroM,WestbrookS,etal.PrevalenceofHPVassociatedoropharyngealcanceramongsouthTexans[J].TexDentJ,2014,131(5):376-381.

[5]傅兆红.口腔健康教育及必要措施干预对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5,2(2):25-6.

[6]杨宁,胡明,王曦晞,汪小彤,刘卫红.多龋和无龋者唾液变形链球菌及菌斑指数的检测[J].口腔医学,2013,33(6):392-4.

[7]余太平.早期牙菌斑控制在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防治中的意义[J].四川医学,2013,34(12):1833-4.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5岁儿童;口腔卫生保健习惯;预防龋齿;经验总结

龋齿为3岁到5岁儿童的常见性口腔疾病[1]。该病发生率较高。根据2005年统计的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五岁儿童的该病患病率约为66%。该病对儿童的危害比较大。不仅会影响到儿童的咀嚼及消化。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错颌畸形。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以及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探讨对于儿童性龋齿病的预防措施[2]。本文通过培养幼儿园5岁儿童口腔卫生和保健习惯,以及预防龋齿措施教育进行经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2年2月时,我园5岁儿童共计78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人。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男童24人,女童15人。以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通过幼儿园的保健医生,按照龋齿的标准检查方法及流程。给幼儿园5岁的儿童依次实施口腔检查。同时记录其龋齿情况。之后,给儿童发放“口腔保健行为调查问卷”。带回家经家长填写之后收回存档。给对照组采取日常普通教育措施。而对实验组的儿童进行口腔卫生及健康教育的指导。以及培养其口腔卫生的保健习惯。主要有:使用模型为儿童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并逐一进行指导。要求儿童们早、晚于家中刷牙。中餐之后于幼儿园内刷牙。使用含氟的牙膏。给儿童和家长积极设置关于口腔健康的知识讲座。同时给予其有关的科普材料读物。要求家长对儿童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每年至少数量一次。努力做好龋齿的早发现和早治疗。对于第一恒磨牙在萌出时要及时实施窝沟封闭。要求家长尽量控制儿童食用糖分高。或者是容易造成粘贴牙面的有关食物。在食用之后立刻刷牙。儿童的饮食一般为粗细合理搭配。教育其晚间睡前进行刷牙,且之后不允许再进食。在2013年2月之后。再次给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儿童实施口腔内龋齿检查,以及口腔保健行为调查问卷。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并总结。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实验前儿童龋齿状况及问卷结果。5岁儿童参与检查的数目共78人。患龋齿21人。患龋齿率26.9%。龋失补牙数共25颗。龋均1.2。龋充填率15.3%。33.2%儿童每日刷牙次数大于等于两次。56.1%儿童每日只刷牙一次。10.7%儿童平常很少刷牙。平均每日的刷牙次数小于1次。62.5%儿童常食用甜食。25.7%家长常监督其刷牙。68.5%家长偶尔监督其刷牙,5.8%儿童未监督其刷牙。17.2%儿童于近两年内牙医求诊大于等于一次。

2.2 实验后儿童龋齿状况及问卷结果。

2.2.1 实验组相应情况。该组被检39人,实验组患龋率23.1%。龋失补牙数12颗。龋均1.3。龋充填率50.3%。实验组儿童与实验之前情况进行对比。患龋率没有显著差异。龋均显著降低。龋充填率则显著升高。实验组所有儿童每天刷牙超过或等于两次。35.8%儿童经常吃甜食。47.6%家长常监督其刷牙,52.4%家长偶尔监督其刷牙。95.4%儿童于近两年中牙医求诊大于等于一次。

2.2.2 对照组相应情况。对照组被检39人。对照组患龋率38.5%。龋失补牙数23颗。龋均1.5。龋充填率35.7%。45.2%儿童每天刷牙超过或等于两次。65.4%儿童经常吃甜食。23.1%家长常监督其刷牙,58.2%家长偶尔监督其刷牙。18.7%家长从未监督其刷牙。63.5%儿童于近两年中牙医求诊大于等于一次。

2.2.3 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应情况对比。实验组较对照组而言。其每天刷牙超过或等于两次的概率和家长监督刷牙比例,以及近两年中牙医求诊大于等于一次的概率明显升高。同时常食甜食比例显著降低。同时,实验组的儿童在口腔保健习惯及行为方面和两年前对比。其每天刷牙超过或等于两次的概率和家长督促儿童刷牙比例。近两年中牙医求诊大于等于一次的比例均显著升高。经常吃甜食的儿童比例显著降低。对于预防龋齿取得良好的效果。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五岁的儿童处于即将迈入乳恒牙的交替时期[3]。同时,此时的儿童有着快速发育的智力。也是学习知识以及掌握一定程度技能的关键时期。幼儿园为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其中儿童每星期有五天的时间,且每天8到9小时于幼儿园中度过。据研究证明如果对儿童在此时实施积极和有效的预防龋齿措施。则能够很大程度地降低发生龋齿的几率[4]。儿童养成良好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能有效地减少该病的发病率。因此可以让儿童自主选择有益于口腔保健的一些科普类读物。同时对儿童的口腔卫生实施一定的“幼儿园-儿童-家长”宣教[5-6]。这样可以使其培养出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尤其是能够收到良好的防龋齿效果。由于龋齿的病因较为复杂,而且影响到儿童的龋齿病的发病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含有不良刷牙的习惯以及饮食习惯[7]。本文通过研究对幼儿园中实验组的儿童进行正确刷牙方式的指导。以及对其日常刷牙习惯和健康饮食的培养。要求家长定期带孩子求诊牙医,进行口腔的健康教育以及卫生保健的习惯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综上所述,通过对幼儿园培养5岁儿童口腔卫生保健习惯与预防龋齿的经验总结,能够明显降低龋齿发病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李柳茵,梁少林,韦雪香,等.3-4岁儿童龋齿病调查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30(8):231-232.

[2] 白亚丽,王新元.饮食习惯与龋齿的预防[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93.

[3] 马卫平. 5424名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351-352.

[4] 金樱子,康桂花.幼儿园儿童患龋齿情况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0):143-146.

[5] 温春花. 2956名3岁~6岁学龄前儿童龋齿调查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9,8(10):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