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渔业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渔业的概念

篇1

【关键词】文化产业;概念;分类

“文化产业”概念源起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heodor Adono)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1947年对“大众文化”的争议和批判。自从他们把“文化产业”纳入研究范畴以来,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便得到了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文化产业的变迁和发展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在我国学术界,文化产业同样是内涵丰富、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

一、文化产业概念区分

目前给“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界定一个准确的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从最为广泛的人类学意义上来说,“文化”是一个“独特人群或社会团体的‘生活全貌’”,由此可以引申出所有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因为所有的产业都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有关。然而事实上,倘若我们将文化定义为“社会秩序得以传播、再造、体验及探索的一个必要(虽然并非唯一)的表意系统(signifing system)”的话,“文化产业”这一术语的表述和使用就会更加精准和严谨。简言之,文化产业通常指的是与社会意义的生产(production of social meaning)最直接相关的机构(主要指营利性的文化企业机构,但有时也包含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和国家组织及非营利组织)[1]。因此,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大都应该包括广播电视、书报刊出版、广告以及表演艺术等。而所有这些文化活动的首要目标都是与受众沟通并创作文本,最终多以文化产品的实体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从广义上讲,所有的文化制品都是文本,但由于它们可以任人解读,必然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有些概念甚至还时常混杂在一起。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相对应的概念,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很多场合和领域混合使用,人们没能准确认识到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伴随着快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和不断进步的现代生产方式,文化产业日益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视野并风生水起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

一般来说,文化事业是由政府主导,具有公益性质,通过提供无差别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而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则由市场主导,是经营性的,主要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推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调动更多非公益性资源和民营资本激活文化市场,以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2]从资本来源上看,文化事业的生产资本由国家或社会统一集中提供;而企业商品生产的资本来源则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多元化,广泛吸收民营经济进入文化产业经营领域。从管理体制看,文化事业通常实行公益性管理体制,文化产业实行经营性企业管理体制。从调控方式上看,对企业单位,国家主要通过税收政策、法律制度和价格杠杆进行间接调控并进行合理引导;而对文化事业,则偏重以国家直接调控为主。

文化事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公益性。绝大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美术馆等都是国家投资兴建和拨付日常经费进行管理的,理所应当归社会全体公民所有。二是社会共享性。公益性文化事业为社会公有并且共享。三是社会公用性。主要是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多方面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文化事业起着重要的文化服务引导作用,文化事业导向和滋养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可以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激发社会开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加快文化消费步伐,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事业的建设具有基础性的补充作用,两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都是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形式。[3]

党的十报告提出,推行十多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明确了新的文化建设理念,明确区分了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文化产业由市场主导。文化产业既有商品消费的经济属性,又有精神享受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既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实实在在的强大经济实体,又能体现国家软实力,是一个具有无限生机的经济增长点,能够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4]在全面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两手抓、两加强”,要尊重两大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两对关系——文化发展之“魂”与文化传播之“体”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只注重市场规律而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不能随意夸大或简单理解发展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产业化或文化市场化。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始终要引导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绝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影响和谐稳定及国家安全来获取经济效益。[5]

(二)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

在国家层面,我国对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有着明确的区分,并没有不加区别地对待。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及党的十七大、十报告中涉及有关文化产业内容时,普遍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创意”二字,文化产业并不是创意产业,创意只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所有的文化产业都只是围绕着创意来展开活动的。

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个概念。20世纪末,英国政府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专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首次明确提出了“创意工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主要指那些充分运用个人的天分、技艺、智慧,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通过循环开发进而创造就业机会和潜在财富的艺术思维活动[6]。“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①根据“有想法的人,特别是有自己想法的人,在很多情况下比操纵机器的人更有力量”的基本判断,对创意产业做出较为宽泛的定义,他认为构成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艺术设计、专利申请、商标营销和版权保护。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依靠人的灵感和创新,借助现代科技提升传统文化要素的内涵和品质的,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加工和移植,创意活动融注了最大的个性特质。

创意产业区别于文化产业的最大特征主要在于它高度集纳了创意元素、文化因子和科技力量,三者相互作用并深度融合,形成了高智慧、高文化的新型产业集群。[7]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知识产权、文化产品及服务被认为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在国内,北京最早认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侧重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角度重新定义创意产业——以创新为根本要素和途径,突显文化内核和创意价值,主要体现了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的行业集群特征。[8]而相对于文化产业,具有信息密集性和高知识性特征的创意产业是高智慧和创意的结晶,始终处于价值链的高端。任何一种创意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利用人文积淀,通过重塑传统产业结构来完成创意点燃和价值实现。如当今的3D电影、3D打印和高清数字电视等高科技文化产品都是通过数字新技术完成的。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创意,创意是一种新科技理念。由于创意产业处于文化产业价值链条的高端环节,因此它的创新思维凝结在文化产品及服务当中,通过价值传导进而实现它的附加值增加,完成跨行业、跨领域的重组与合作,进而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深度发展。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关联极为密切。文化中有创意,创意中有文化。无论是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在政府制定实施决策方面,对“创意产业”一直存有较大分歧,特别是一谈到文化必然提及文化产业,这一对平行的概念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也有显著差异。有时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有明确的区分,有时二者之间又可以互换使用。[9]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虽然强调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知识创新、产业升级和效益倍增等方面有巨大的增量空间,但由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所限,且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侧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与我国倡导的自主创新也不完全一致。因此,目前看来,盲目照搬英国等国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也不利于政府的统一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两者研究,有助于明晰各自归属的产业边界,廓清文化产业与创意之间认识上的误区。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

文化产业包含的内容和门类非常丰富,是一个多系统多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长期以来没有一个规范科学的分类标准,现在的分类标准是在各种产业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因为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加之文化产业概念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世界各国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产业政策等各不相同,所以与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相对应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也不尽相同。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发展目标制定本国的文化产业分类体系,以应对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目前在国际上各种产业分类标准中,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其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的三大产业分类法最广为人知。根据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顺序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即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之外的其他相关产业。除此之外,一些国际组织根据组织内部的产业划分原则也制定了自己的产业分类标准。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产业从组织结构上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信息咨询、文化旅游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产业的阐述不尽相同。由表1可见,世界各国根据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别对本国文化产业进行了具体而宏观的行业划分。最早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标准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化的生产标准,经过生产、复制、流通和传播等主要环节的一系列活动,强调其知识产权的属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角度进行科学界定,为我国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框架提供了重要参考。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分类也有系统研究,但划分类别上存在差异性。21世纪初,有学者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包括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告、娱乐等较为细致的综合性文化体系[10],但划分范围太宽泛,过于笼统。另有学者将文化产业区分为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11]。这种粗略划分虽有些过于狭隘,缺乏具体操作性,但划分较为清晰。为更好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制定科学规范的分类标准和体系已势在必行。

我国统计部门最早于1985年首次把“文化艺术”纳入第三产业统计项目中,开始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分类标准,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形势下和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2004年国家统计局会同多个部门广泛调研、共同研究,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作为首个国民经济分类指导标准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首次对文化产业的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和全面统计,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宏观发展决策的制定实施。此次分类标准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认为文化产业是为全社会提供各类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相关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围绕文化消费的活动集合。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制作、文化产品销售活动、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等六大类[12]。再具体进行划分,主要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服务层(见表2)。

表2:《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划分层次

通过表2可以看出,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分类上比较宽泛,涉及的领域和门类较多,涵盖的内容十分庞杂,既有物质文化生产、制造和销售活动,又有精神文化生产、和经纪活动;既有公益性文化,又有经营性文化;既包括学术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又包括商业活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交错混杂并存发展。随着新兴文化业态的相继出现,2004年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越来越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亟须对现行分类体系进行必要调整,使其更加切合现实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进行的创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2012年7月,国家统计局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延续原有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对产业类别和结构分别进行了相应调整,新增了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特征的新兴业态,逐步细分了部分行业小类,去除了少量不相关的产业类别。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的基础上进行修订,颁布实施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进行了更为精准的界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并进一步说明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内涵)和与其相关生产活动(从外延)的范围指向。

根据2012年的分类标准可以概括出,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辅助活动和专用文化设备的生产活动成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要内容,其中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构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体,其他方面则是补充。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基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规定的范围保持一致。统计上指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覆盖全部文化及相关单位,“文化事业”着重指公益文化单位,而“文化产业”主要指经营性文化单位(见表3)。

当文化产业的内涵较为明确时,其外延描述就会更清晰。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基本上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可喜成就,特别是新的四层次划分较为合理,对文化产业链条进行了新的提炼和梳理,更符合文化生产规律[13],更好地适应了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这既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的热切关注,同时也澄清了以往在文化产业认识上的不确定认识,为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文化产业统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和行业导向,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文化的认识逐步深入、文化与其他领域的加速融合,文化产业的涵盖范围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完善文化产业的科学划分体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文化产业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和系统划分,能够正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恰如其分地定位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坐标,以便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进行有效的区别管理,推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既要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同时也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产业的媒介品牌与创意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0XXW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06)]

注释:

①约翰·霍金斯先生是国际创意产业界著名专家,英国经济学家,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版权媒体及娱乐业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知识产权的负责人和提供创意及知识产权咨询的创意集团的主席及创始人之一。

参考文献:

[1]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

[2]孙小婷.中国文化产业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2.

[3]张彩凤.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26.

[4]高书生.文化体制改革的10年 谱写文化发展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2-10-17.

[5]孙志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J].红旗文稿,2012(17).

[6]创意产业[EB/OL].http://baike.ccitime/2010-05-11.

[7]温朝霞.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智力+科技”[N].天津日报,2008-10-24.

[8]李嘉珊,赵晋晋.中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外贸易实证对比[J].生产力研究,2007(17).

[9]多斯桑托斯.2008创意产业经济报告[M].张晓明,译.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8:10.

[10]戚鸣.文化产业:全球新兴产业[N].光明日报,2002-09-12.

[11]王慧烔.对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2).

[12]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EB/OL].http:///2004-05-18.

[13]张玉玲.文化产业:专家解读《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N].光明日报,2012-08-02.

篇2

【关键词】概念隐喻 商业广告

一、引言

在广告中运用语言和视觉隐喻,会使广告更加生动。隐喻不仅在语言领域中的应用,而且在视觉和图案上也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隐喻的研究一直集中在语言领域。从以往的隐喻研究广告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研究人员侧重于口头广告。在他们的研究中,传统上被看作是一个比喻的比喻。在广告语中,语言学家对这一具有说服力的修辞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随着认知科学家在这个主题的兴趣越来越大,隐喻已被重新定义为一种认知系统,组建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不是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最具革命性的指出隐喻的本质是概念。隐喻的本质是对另一种事物的理解或感知。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行为。” 基于对认知维度的文字广告研究。商业广告通常诉诸于图文视听等手段。束定芳明确指出: “绘画可以作为隐喻,从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设计,都具备意义……如果语言表达的概念是隐喻性的,通过视觉手段表达的同样概念也是隐喻性的。”

二、商业广告中结构隐喻的运用

结构隐喻指用一种概念或意义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或意义,通常是用源域中具体的或比较熟悉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中抽象或比较陌生的概念。例如,在“argument is war”这个概念隐喻中,用战争war去类比辩论argument。

例如:Introducing a Sedan with the Heart of a Lion。(丰田车)

对这则广告实例的理解应首先从“心”的理解入手。在消费者看来,他们对“心”的解释的是很难的,因为它很难联想到轿车有一个心就是发动机。因此,在这里“心”有一个特殊的解释。心在身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没有它,身体就死了。换句话说,它只存在于生命中。而这里的心是用来形容一辆轿车,所以这个例子毫无疑问地将这颗心联想到汽车的发动机。显然,发动机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发动机,汽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最后,消费者得第一个隐喻多是上,少是下,其物理基础是,如果更多的物质或物理到的概念隐喻“发动机是心脏”。另外,我们还可以得到另一个隐喻,“丰田是一个狮子”。这就向消费者表明丰田的速度像狮子一样迅猛,达到了商品的卖点。

三、商业广告中方位隐喻的运用

方位隐喻是参照方位形成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如人们常将上下、前后等具体的空间概念投射到情绪、心理状态或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我们使用的基本概念多数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方位喻建构的。

例如:Make 7-Up Yours Fresh-up with Seven-up.

在这两个广告语中都运用了方位隐喻。第一个广告语运用了多是上,少的下。其物理基础是,如果更多的物质或物理对象被添加到容器中,水平就会上升。这里的新鲜指的是使无精打采的人精力充沛,让自己充满能量。他身体中的能量变得多了就意味着精神上的萎靡变少了。第二个广告语运用了快乐是上,悲伤是下,这就说得更明确了。经典的概念隐喻是由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可以这样解释:如果人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下,他们倾向于保持向上的姿态,然而悲伤或抑郁往往伴随着一个下降的姿态。所以在 Fresh-up and Seven-up,这两个向上都可理解为幸福。虽然“幸福”这个词不存在于句中,但顾客也可以有快乐的感觉。

四、商业广告中实体隐喻的运用

实体隐喻是一种比喻(或比喻性的比较),其中一些具体的东西被投射到某个抽象的东西上。实体隐喻是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或感情状态等无形概念作为具体的有形实体,对其进行指称、归类、组合和识别等,其中最典型的是容器隐喻,

例如:有一幅图画中就运用了概念隐喻的“in-out”图示。这幅广告图画是 anchorage 的轮船的广告,描绘的是一艘巨型豪华游轮,上面飘着代表不同的国家的旗帜,带有shop,diner,park等字样。也就是你可以在这里购物,可以与朋友共进晚餐,然后还可以去附近公园休息。在解读了这些信息之后,能使我们很容易地得到这样的概念隐喻“在 ANCHORAGE 购物中心购物就如同在豪华轮上享受一样”,这也说明了这个购物中心是非常豪华巨大的,他可能满足每个人可以想像的需要。

五、结语

目前,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在构思和创作广告中运用了一些技巧。在商业广告中使用隐喻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提供了强有力的信念。为了达到其效果,观众应该对其目的在广告中传达的语言和视觉隐喻进行阐释。在商业广告中运用隐喻,使广告商充分利用了来自不同领域和概念的不同对象的关系。这一结果说明了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广告的主题是通过不同领域的关系间接传达的。这意味着在广告创作色彩中进行艺术表达。此外,消费者可以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篇3

一、企业多项目管理的概念

企业项目管理(EPM)与单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企业项目管理所关心的是企业所有项目目标的实现。一个企业在同一时间内可能会有很多项目需要完成,如何经济、有效地同时管理好众多的项目是企业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

为了一些经济方面的原因和最有效地使用资源,企业项目管理常常采用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多项目管理。所谓“多项目管理”,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项目经理同时管理多个项目,在组织中协调所有项目的选择、评估、计划、控制等各项工作。

二、企业多项目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成本极小化及利润最大化。企业的成本可简单看做是企业获得各种资源付出的代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计算成本时不仅要考虑会计成本、显性成本、增量成本、个体成本,还必须要正确估量机会成本、隐性成本、沉没成本和社会成本。显然,在单项目管理时我们更多地只能考虑各种短期的、明显的成本开支,因此就会出现尽管某一个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实现了项目目标,但并未给整个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与机遇。但采用多项目管理后,企业就可以从多方面克服单项目管理带来的弊端。例如采用多项目管理后,尽管人员属于职能部门,但他们能够为适应项目的变化需要而在各项目间流动,当某个项目因为用户要求暂时停工,或者其他项目进度吃紧时,就可以将项目成员调配到其他项目中去。这样通过在项目间共享人员的工作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全面降低公司及每个项目的成本。又例如某种资源稀缺,但几个项目同时需要使用这种资源,在进行多项目管理时,我们就能在充分考虑计算这种资源用于不同项目时的机会成本,做出合理决策达到资源的最优使用。综上所述,采用多项目管理能从企业的高度上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机会成本,克服短期效应,追求企业利润极大化与持久化。

2.能调整各项目进展节奏及优先权满付的灵活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尽管多个项目的目标均应全面实现,但是在某一时间段各个项目对资源要求的迫切性并不完全相同,同时交付的时间也不一定完全相同。因此,通过采用多项目管理后,更能有效调整各个项目节奏,使产品交付更具有灵活性。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均包括明确需求阶段、可行性分析阶段、项目计划阶段、项目执行阶段及项目结束阶段。由于每个项目的背景不同,项目目标存在差异,因此项目各个阶段的划分也是柔性的。采用单项目管理时,我们更多追求的是尽可能压缩各个阶段的周期,使项目越早结束越好,这样必然带来资源的严重冲突。但采用多项目管理后,我们可以通过人为的宏观调控,在最终全面实现各个项目目标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及实时调节项目在各个阶段的进展节奏,缓解资源需求高峰,做到张弛有度。

3.有利于充分利用及提高企业核心技术,促进技术进步。企业技术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通过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可以优化产品及企业结构,可以发展规模经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素质。而企业的技术进步是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制高点的系统工程。对于单项目管理来说,它是以一个项目为主体,以实现项目目标为最终目标的管理过程,这种目标必然制约了其推动技术创新的能力。例如在开发新产品时需要某种企业目前尚未拥有的技术,而要获得这种技术可以采用购买及自主开发两种手段,当购买的费用远低于自主开发的费用时,若是单项目企业一般会采用购买方式。但采用多项目时,若这种技术还能同时用于其他项目、甚至将来的项目时,就可能考虑采用自主开发的方式。即使是引进了这种新技术,企业也会依靠内部技术开发机构去吸收、消化、改造与实施,从而转化为企业内部持久性的技术源泉。另外,在多项目管理中通过有效的项目组合,一方面能使企业的基础核心职业技能所有项目共享,这样这些技能就能得到良好应用。另一方面,能将不同项目的技术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核心技术,拓宽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篇4

    企业营业执照年检制度在全国实施已有二十一年,其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转变历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勿容置疑,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全球经济已迈向一体化,法治日益彰显重要,社会公众日益关注政府行政管理资源合理使用的今天,企业营业执照年检法律制度的错位与滞后问题已经浮现,不容忽视,值得人们关注和探讨。

    笔者试图从企业的成立与终止、年检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及其法律规范与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目标相关性的角度,探究企业营业执照年检法律制度的错位与滞后之处,为企业年检制度的改革抛砖引玉、投石问路。

    一、 企业营业执照年检法律制度的形成与架构。

    企业营业执照年检制度从1982年12月12日国家工商局根据国务院的《企业管理规定》,下文在全国实行企业年检制度开始,到1988年6月3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后国家工商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实施细则》、1994年国务院《公司登记管理条例》,1996年12月13日国家工商局《企业年度检验办法》、1997年11月19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2001年1月13日国家工商局《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相关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形成并构成我国企业年检的法律制度。

    我国企业年检法律制度的渊源是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年检是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制度的一个组成部份。

    二、企业年检法律制度的管理模式与基本内容。

    我国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制度可以说是较为庞大繁复的,实体法与程序法相互交织,新法与旧法、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许多事关重要的事权存在冲突,企业登记管理模式既有依组织形式分类管理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又有依所有制形式分类管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而企业年检的重要制度《企业年度检验办法》,把上述企业登记管理的二种不同模式以较低位阶的规章形式揉合为年检的混合管理模式。

    年检规章的混合管理模式与行政法规二种分类管理模式的不同,必然导致行政法规与规章的冲突,及实务中的不和谐,年检法律制度先天存在令人惋惜的缺陷。

    目前企业主流由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三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构成,笔者试图根据企业年检的管理目标,将年检的法律制度的内容作出扼要简单的分类陈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将年检制度的管理目标定位于行政管理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三十条规定,企业法人登记实行年度检验制度。企业法人应当按照登记主管机关规定的时间提交年检报告书、资金平衡表或资产负债表,登记机关对企业法人登记的主要事项进行审查。不按规定提交年检报告书,办理年检的,登记机关可根据情况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业整顿、扣缴、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六十三条第(十)项规定,企业不按规定报送年检报告书、办理年检的,处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于1万元以下罚款,并限期办理年检,拒不办理的,吊销营业执照。

    上述规定,表明登记机关年检的目的,仅限于维持企业登记注册的行政管理秩序。

    2、《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和《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将年检制度的管理目标定位于确认公司、合伙和个人独资企业继续经营的法律资格。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六十八条规定,每年1月1日至4月30日,公司登记机关对公司进行年检,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年检,并提交年检报告书、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营业执照副本。公同登记机关应当根据其提交的年检材料,对公同登记事项进行审查,以确认其继续经营的资格。公司不按规定接受年度检验的,由公同登记机关处于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限期接受年度检验,逾期仍不接受年检的,吊销营业执照。年检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处于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和《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亦有类似的规定。

    登记机关通过年检来确认企业继续经营的资格,意味着公司、合伙和个人独资企业法律主体的经营权利能力是按年度拥有的,而不是始于核准登记注册、持有营业执照,终于解散与注销,公司、合伙和独资企业没有或没通过年检,其经营权利能力将丧失,其经营的法律主体资格将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其经营活动将面临违法,其与相对人的合同关系将没有法律约束力等等。

    3、《企业年度检验办法》将年检制度定位于行政秩序及企业继续经营法律资格的双元管理目标。

    《企业年度检验办法》第一条宣示,该办法是依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制定的,第三条规定,企业年检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按年度对企业过行检查,确认企业继续经营资格的法定制度。办法的双元管理目标显而易见;

    《企业年度检验办法》在将年检对登记事项的审查内涵“转换”为对企业的检查的同时,还在若干的条款和内容中将年检的审查登记事项的权力扩充至非登记注册事务,并将被年检企业归类划分为A级和B级企业,对划分为B级的企业限制其增设分支机构和经营范围的民事权利,明文规定企业未参加年检不得继续从事经营活动,或设置若干开放式的监督权利条款,等等,以图达通过年检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

    三、企业年检法律制度的错位表现

    从上述对有关年检法律制度的阐述中,可以清晰地知道,现行年检法律制度在本质上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检查和对企业继续经营法律主体资格的确认。在实务工作中,由于《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企业年度检验办法》适用频率高和综合性强,在探究年检制度错位之处时,笔者以其为主要研究对象。

    1、将年检法律制度定位于确认企业继续经营的主体资格,有悖于公司、企业的实体法律规定和基本的法理原则;有违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活动的客观需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第五款、第九十五条、第一百九十条和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和“三资企业法”的相关规定,登记机关核准设立登记发给营业执照之日,公司、企业成立,登记机关核准注销登记,公同、企业终止。

    上述有关公司、企业成立和终止的法律规定表明,公司、企业的法律主体资格,亦即企业的经营权利能力,始于核准设立登记发给营业执照之日,终于核准注销登记之时。公司、企业在成立领取营业执照后,登记注销前,其经营资格受法律保护。

    行政法规、规章规定通过年检方式,对企业继续经营资格的确认,有悖程序法确保实体法施行、下位法遵守上位法的基本法律原则,有违《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其错位之处不言而喻。

    此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的交易双方均希望交易主体的稳定和透明,以确保交易的稳定、安全、有序、效率,以实现成本与效益原则。现行年检确认企业继续经营资格的法律定位,将全社会企业的经营主体资格、经营的权利能力处于公共权力经常干预的境地,对全社会企业经营主体的稳定性造成损害和破坏,有违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将年检对企业的有关登记事项的审查,扩大定位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检查,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违反依法行政的原则,浪费行政管理资源,损害了企业营商的法律环境,增大了企业、公民创业和就业的经济成本,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弊大于利。

    依据行政法规的规定,登记机关在年检时,根据企业提交的年检报告等年检材料,对与登记事项有关的情况进行审查。企业的登记事项,依据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三资企业”的不同形式,行政法规对此有不同的要求,主要涉及企业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股东或投资人、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登记事项。

    但是,《企业年度检验办法》明确规定年检是对企业的检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作为年检内容之一,要求公司(三资企业除外)提交年度审计报告,划分A级与B级企业,限制B级企业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等。

    年检制度的行政权利扩张,意味着行政管理成本和企业管理成本的提高,由于依法无据,亦意味着行政管理的资源浪费,同时亦将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营商成本。据初步统计,近年来,我市每年约有1万家未年检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或待吊销),而吊销企业的数量与新开办企业的数量在致维持在一定的相关度,按人们开办一家企业的成本(含人工)约需2000元至5000元左右的粗略估算,每年吊销1万家企业就有大约2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社会经济损失,累年计算,则其社会经济损失可观。

    现行的企业年检法律制度,其模糊不清及缺乏科学定位的行政管理目标和高昂的行政管理成本,已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学习先进国家的行政管理经验,结合国情实际情况,改革滞后的企业年检法律制度应该提到决策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议事日程上。在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服务于社会的客观要求下,年检法律制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篇5

内容提要: 商法是企业法的学说,是近30年引起广泛争议的一个论题。文章从对企业概念的梳理入手,详细介绍了企业概念在经济学和法学领域的不同表象。并分析了为什么出现此种不同的认识的基本理论依据,即在经济学领域,仅仅把企业理解为一组契约,不具有实体地位;在民法学领域,企业已生成为权利客体;发展到商法视域,企业更是成长为权利主体,这就是商法是企业法之认识的基本来源。但是,目前,商法调整对象还无法实现从商人到企业的转变。

一、企业概念的经济学阐释

严格说来,企业不是一个完全的法律概念。[1]企业这一概念原本是由会计人员发明的,但是,随着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对其进行科学而系统地研究的却是经济学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都是游离于法律概念之外,而基本上属于经济学上的概念。由此,我们的考察将从经济学开始。从严格意义上讲,企业理论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学界在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和不满中发展起来的,以现代企业理论的观点看,新古典经济学是没有企业理论的,[2]因此,企业理论是现代的产物,企业理论亦即现代企业理论。不过我们要探讨的企业的概念问题,并不限于这种严格意义上的企业理论中的思想,不仅包括现代企业理论,而且可以追溯到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1.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对企业的定义

新古典理论是在过去大约100年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这种理论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待企业,按照美国学者曼斯菲尔德的说法是:“简单地说,企业就是生产商品和劳务以供销售的单位。与福特基金会那样不追求盈利的机构相反,企业是尽力创造利润的单位。”[3]因此,在新古典理论看来,企业是一个生产单位,它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其功能是把土地、劳动等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投入并转化为一定的产出。[4]

2.法律与经济学派对企业的定义

法律与经济学派作为西方新制度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在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基础之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理论流派。在这一学派中,关于企业的定义,有两种影响较大的观点:一是科斯的定义;二是詹林和麦克林等人的定义。

科斯对企业的定义是以交易费用为其理论支柱、并运用市场与企业的比较方法来进行的。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科斯指出,市场的运行是存在交易费用的,为了减少市场运行而存在的交易费用,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即企业便产生出来了,企业之所以替代市场,是因为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要比市场内的交易费用小。科斯认为,“企业的显著标志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一方面,企业作为一种交易形式,它可以把若干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和产品的所有者组成一个单位参加交易,从而减少了交易者的数目和交易中的摩擦,因而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界指挥生产。[5]显然,科斯基本上把企业理解为一种与市场协调机制有相同职能并且更具有节省交易费用的组织。

在科斯对企业的性质进行开创性的研究之后的半个世纪,人们对企业“性质”的兴趣日渐浓厚,并形成了解释企业性质的各种理论。在这些各式各样的企业理论中,能为大多数人接受并具有影响的为企业的契约理论。首先提出企业的契约理论并对企业的契约理论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为阿曼艾尔奇安和德姆塞茨。他们首先从企业的投入要素入手,认为企业是各种要素(包括劳动、土地、资本)投入者的联合。美国学者詹森和麦克林则进一步认为,企业为了实现其生产功能,需要从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那里获取生产要素。据此他们认为,企业是这样一个组织,它和其他大多数组织一样,是一种法律虚构,其职能是为个人之间的一组合约充当“连接点”。这一组合约是在劳动所有者、物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提供者、产品的消费者之间建立的。[6]

二、企业概念的法学理解

在立法上,各国基本上不对企业概念作出法律上的界定,也极少从法律主体甚至组织体意义上使用企业概念,而是从不同角度出发使用企业概念,从而使企业概念表现出不同的含义。

1.企业的法学概念

在德国法律中,企业的概念并没有被统一规定在哪一部具体的法典、法规之中,有关企业的法律问题,许多法律都涉及。德国著名学者海德曼指出:“近年来,企业已慢慢地占据了研究者头脑中原先企业主的位置。一个崭新的权利人顺时而生,也许会成为重新构造私法体系的主导概念。”[7]

德国学者里特纳认为,企业这个法学概念含义不明,因此有必要将它从广义和狭义上予以区别。广义上讲,企业是“一个人的单位”,即为独立的意思表示单位、行为单位和生产单位,它为人们提品和服务,在市场经济的规则下与其他企业竞争。[8]涉及经济学上的和经济法上的企业概念,须从整体上定义。当现代经济意义上的立法谈及“企业”时,指的是这个主观的、独立的单位。这些立法使用企业这个词,与“主观性的特殊形式”无关,与企业形式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无关,而仅仅涉及整体经济的功能和调整。与此相对应,狭义上讲,企业为“质的有体物”,具有民法和商法上的意义,即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或商事企业可被继承、买卖和出租。里特纳认为企业是企业形式的权利对象(虽然是非常特殊的形式),企业形式将企业的主观性具体化。因此,正如科施密特所说的那样,企业形式是“企业全部权利、义务的归集主体”,而企业是“这种整体上归集的连接点”,“一个企业有必要被赋予一种企业形式,一个企业形式有必要归于一个企业”。[9]

20世纪20年代以来,法国社会法学者们已经采用了社会实体这一概念,认为企业就是一种社会实体,是一种基本的甚至是最基本的机构。在当时流行的企业政治理论中,有两种将企业视为法律的课题,也就是说将企业当做财产的一个因素来分析,另外两种则将企业看做法律的主体,使企业成为人格化的社会经济细胞。[10]

法国学者Durand认为企业是企业主、职员、动产、不动产及其他各种财物构成的类似于国家的协同体。这里所谓协同体,指在一定的职位阶级制度下工作的职员的组织体。所以Corniot的法律辞典中指出,法律上还没有对企业下定义,学者一般在企业系进行生产的经济单位这一点上看法一致,企业的本质是用于组成一个作业班而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活动,为了达成特定的经济目的的组织体。企业经常与经营作为同义进行使用。[11]Despax在1957年的著作《企业与法》中,详细考察立法、判例以及学说后认为,“企业的法律概念应当这样理解:构成企业的两个细胞,即经济的细胞和社会的细胞紧密地结合形成了独立的组织体。经济的细胞是生产所必要的物的要素的结合,社会的细胞是将经济细胞的物的要素进行活用的人的要素的结合”。这是现今在法国学界具有支配地位的学说。

在日本,石井照久教授认为所谓企业,“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组织之下的一个统一的、独立的经济单位,在带有持续性的、有计划的意图之下进行的资本的计算方法来实现营利行为”。大隅教授认为,“企业是遵从一定的计划,有着持续性的意图,实现营利行为的独立的经济单位”。[12]

企业,与消费经济的家计不同。以一定的金额(即资本)从事经济活动,以该金额作为基础进行收益的计算,在所谓资本的计算下以财产增值为目标的营利经济,这一点是企业的特点所在。

2.民法中企业的概念

在民事立法上,企业始终是被作为一种特定的财产集合体对待的。例如《意大利民法典》第2555条规定:“企业是企业主为企业的经营而组织的全部财产。”在俄罗斯法律中,企业也在作为交易客体的财产意义上被使用。如《俄罗斯民法典》第559条第1款规定:“根据企业出卖合同,出卖人有义务将企业作为财产综合体整体移转于买受人所有,但出卖人无权移转于第三人的权利和义务除外。”[13]因此,企业在民事关系中是一种纯粹的客体存在,是物的范畴而非人的范畴。在欧共体条约中,则出现了直接用企业概念代替公司、法人等概念的现象,表明了欧共体对企业作为法律主体的认同。

企业是含有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只作为权利客体的一定财产综合体,这种财产综合体属于企业主。这是由德国法学家提出来的,在资本主义国家文献中得到广泛承认的传统法学概念。[14]

3.商法中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商法长期沿用的一个术语。1808年《法国商法典》第632条有关商业交易的条款就列出了生产、供应等一系列“企业”,并将“涉及企业的商业交易”与个人之间的商业交易并立,而且指出,只有当“涉及企业的商业交易”在企业业务范围内,并作为其组成部分时才具有商业性。[15]

在商法上,因为商事关系的特殊性及商法快捷、简便、迅速等基本原则的要求,商事立法赋予了企业一定的人的色彩。一般认为,商事主体创制的企业要想存在,需要由下列要素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统一结合成一个组织体:第一,是企业设施、加工材料、生产用具、商品仓库等物的要素;第二,是与顾客间产生的赊销价金及其他继续供给的债权,与其他商主体的信用关系,与受雇人、土地或房屋的所有人之间的雇佣或租赁等无数的法律关系;第三,是基于商标、商号、专利等所谓的无体财产权的特殊利益;第四,是企业特有的技能或熟练技术与基于此而产生的良好信誉等事实上的利益。[16]据此,商法上的企业范畴实际上是一个通过企业组织起来的权利、法律关系和事实关系的统一体。

日本学者田中诚教授认为,商法中的企业是:为了获得不定量的利润(收入和支出的差额,也就是不只是剩余利益,还包括为达到收支平衡而进行的费用充足)有计划地持续地投入资本和劳力,为经济上给付的供给行为,具有这种特别的设施或者是组织的独立的经济单位体。[17]

德国商法学家卡尔斯腾·施密特教授提出,法律上所说的企业的概念,应具备三个特征或标志:第一,独立性;第二,在市场中从事一种获取报酬的法律行为活动;第三,在持续经营中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18]

三、企业:从经济学的契约发展到法律中的权利主体

1.经济学界——企业是一组契约,不具有实体地位

经济学者一般认为企业是形成生产的组织和发展的基础细胞,从那里出发完成了对于企业的各种定义。这些定义普遍存在两个考虑方向:一是认为企业是以一个组织为前提的,二是认为这个组织以经济生产为目的。企业是一个经济的事实。

自20世纪30年代起,企业的本质问题是经济学界一个热门的课题,企业不具有主体资格成为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认识,乃至发展为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前提。[19]

在经济学中,现代企业理论是在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和不满中发展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以消费者和企业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其厂商理论将企业看做是一个函数,假定其有一个人格化的目标函数——利润最大化,企业也因此成为所谓的“黑箱”。现代企业理论将研究视角深入企业这一“黑箱”之内部,以参与企业的个人作为基本分析单位,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合同)的有机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

或言之,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做一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现代企业理论则把企业看做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

科斯基本上将企业理解为一种与市场协调机制有相同职能并且更具有节省交易费用的组织。他在求解企业性质之谜时,开辟了一种以契约分析企业现象的新思路。但与此同时,他也忽略甚至排斥了企业的主体资格。詹森和麦克林则进一步指出:“企业不是一个个体,它是一种法律假设,它可以作为一个复杂过程的聚焦点,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互相抵触的诸多目标会被一个契约关系的框架带入均衡。在此意义上,企业行为就很像市场行为;也就是说,是一个复杂的均衡过程的结果。我们难得会坠入将小麦市场或股票市场描述成一个个体的圈套之中,但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把组织视为有刺激和有意图的个人。”[20]可见,其对企业主体资格的否认,颇为明显。企业的契约性是经济学的重大发现和现代企业理论的精髓。就现代企业理论而言,尽管不同论者在分析的侧重点上存有差异,但其共旨都在于视企业为契约,拒不承认企业的实体地位。作为其逻辑结果,这种理论也就不承认企业作为独立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和责任。

2.民法学理论——企业是权利客体

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企业几乎包含了一切经营性经济实体和组织,它可以被划分为多种类型,如个体商人、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合作社、国有企业、联合企业和企业集团等。然而在法律上,企业的种类划分并不至关重要,因为,在传统民法中,企业并没有真正的法律上的定义,而且真正的法律上的制度也并不存在,那是因为在传统的概念中企业与作为企业主的人(也就是提供资本的商人)被混同的关系。

大陆法系传统的民法理论认为,法律上企业不是权利主体,法律上的权利主体只能是企业主。把企业作为商人的财产综合体时,最大的特点是把企业作为商人借以成立和实施各种商行为的统一客体来对待,并由此可以将企业进行转让、出租、抵押和继承等,这些都是基于它不是一个完整的权利主体。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主是法律上的人格,是企业在经济上的主宰和在法律上的代表。对于企业主来说,企业是企业主权利赖以存在的根基,是企业主权利主体资格的依托。

在德国民法理论中,企业常常被看做是物权所指向的标的物——一种特殊形态。尤其在民事侵权法中,企业经营权被视为民事物权的一个部分。它与其他物权一样,受到民事法律规范的严格保护和调整。德国最高法院在多年的案件审理中,始终将企业从事营利事业的权利看成是受民法保护的物权中的一种特殊权利。如果行为人通过违法罢工而导致企业停产,或者通过过失和违法方法损害了企业的营利事业,根据民法的规定,他必须因此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最高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过程中所遵循的民法依据是《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之规定。[21]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在法律实践中,企业所有权实际上已经被包含在民事物权中,而企业则成为民事物权所指向的对象。

在现代,虽然理论界和立法机关试图使企业成为独立权利主体的尝试日益广泛地进行,并认为企业可以以自己的名称、账簿、营业执照等来证实企业是一个拥有独立权利的主体,但现行立法和审判实践仍然不承认企业具有独立权利主体的资格,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责任的归属问题。归根到底,企业主应对企业的债务承担全部责任,同时也是企业债务的债权人。

3.商法学——企业是权利主体

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商法认识中,商人和公司、合伙依然作为标准的权利主体,企业是权利客体,商人支撑企业,企业是侵权行为法保护的对象。这是由于在自由主义经济年代,企业主对企业的所有权的权能受契约自由原则的影响仅依企业主的意思支配企业,对于企业主来说不存在独立存在且具有独立利益的作为事业体的企业的概念。所以在这个年代企业与资本或资本的把持者(即企业主)被等同视之。企业主把企业当做与自己其他的财产一样,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经营。企业在某种程度上被企业主的人格所吸收。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企业财产的重要性和从业人员的数量不断扩大,这使得简单的承认企业为社会的、经济的组织体已经不能适应现状了。企业的社会经济重要性决定了,为了实现企业的利益,国家通过各种立法对企业主对企业的所有权权能与契约自由进行了限制,与此同时,为传统的民法所不知的独立于企业主存在且具有独立利益的作为事业体的企业的概念便登上了舞台。承认其为法的主体存在是必然的事情,企业被从企业主那里剥离开来。因此,企业的主体概念的登台实际上完全是法律政策的因素。

商法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本或者资本把持者即企业主经营的事业体,这个事业体是由以生产或提供服务为目的的财产的组织体和员工的协同体两部分构成的组织体。而且,企业首先应被视为独立于企业主且具有独立利益的存在。

作为事业体的企业是传统民法所不知的概念。对“作为事业体的企业”的认识,要从经济细胞的企业和社会细胞的企业两方面进行把握。经济细胞的企业是把企业主的所有权作为对象的同时,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公共财产。根据字面,可以看出企业维系的原则是妥当的。与此相对,社会细胞的企业,是一定的职务阶级制度下结合在一起的员工的协同体。这样,从两方面把握企业概念,其中包含着相对立的利害冲突。也就是说,像Koechlin所说的,董事希望最大限度地投资,而股东希望分红,劳动者则希望最大限度地固定收入,债权者希望债权得到满足,消费者希望得到廉价的商品或服务,国家追求最大限度地税收,或是希望经济活动符合国家政策的方向。这些共同的目的都在于生产上。将这些相对立的多种利益给予协调的满足,便是企业的利益。因此,必须对传统民法的原则进行修正。20世纪70—80年代的“危机”时期,特别是这一危机造成的企业关停并转,于是企业成为商法中基本的、多职能的和中心的概念。在法国,则最终由1984年和1985年的两项法律确立了企业的法律主体地位。在商事立法中,企业的概念也逐渐成为构建商法体系的基础性概念。在法学和理论流派中,还形成了一种将企业的概念作为其分析的基础的学派,即支持者甚众的“企业论”派。如今,企业已经在商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22]这样,企业终于从仅仅被作为财产或权利客体看待转变为被作为权利主体看待了。

四、结语

企业一旦发展成为权利主体,“商法是企业法”的学说就应然出台了。有人评价企业说不仅抓住了近代以来商事活动最活跃的因素——企业,也较好地揭示了商事法律关系的两个要件——商主体与商行为的本质特征,因而被多数学者肯定,成为一些国家的通说。[23]在日本,关于商事关系的性质即有企业说。[24]在葡萄牙,学者认为商法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其特有的法律形式与法律机制,其产生旨在或最初旨在为企业服务。因此,在描述商法是什么及商法倾向于成为什么时,有学者明确提出:商法是“企业法或围绕企业的法律”[25]。法国学者Escarra则干脆建议将商法改称为“企业法”,以强调商主体的组织形式。[26]

这种舍弃商人概念而将企业明确界定为商主体的立法例也已经出现了。如1999年修订后的《澳门商法典》没有像传统商法那样通过商人概念来规定商主体与商行为,而直接将商业企业(或许还应当包括企业主)作为商主体加以规定。

商法是以经济生活为规制对象的法,商法典上存在的商人和商行为的概念,只不过是认识“商法”的法技术概念而已。因此,我们今天在探讨商法是否为“企业法”,更多的也是在今天的经济和法律环境下,从法技术和法政策角度来考察而得出的结论。商法的渊源理念是商习惯,在整体性考察商习惯基础之上,才能真正理解商法。也许将来,商法对企业的绝对完全调整会成为商习惯。也许会演变成经济法学者的观点:商法是传统法律体系和经济法未来远景的过渡阶段。企业法理论可以构思出一种统一的法律关系。但现在说,只能说是也许。

注释:

[1]任先行、周林彬:《比较商法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3页。

[2]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3]曼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理论与应用》,郑琳华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66页。

[4]赵晓蕾:《现代公司产权理论与实务》,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8页。

[5]R·Kose,“The Nature of the Firm,”Ecnomica,Nov.1937,p.388.

[6]M.C.Jensen and W.H.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Jouran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4,No.3.October,1976.

[7]转引自托马斯·赖塞尔《企业和法人》,赵亮译,载易继明主编《私法》第1辑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8、99页。

[8]转引自托马斯·赖塞尔《企业和法人》,赵亮译,载易继明主编《私法》第1辑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4页。

[9]转引自托马斯·赖塞尔《企业和法人》,赵亮译,载易继明主编《私法》第1辑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4页。

[10]克洛德商波:《商法》,刘庆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34页。

[11]古田龙夫:《企业の法律概念の研究》,北京:法律文化社,1987年,第68-69页。

[12]古田龙夫:《企业の法律概念の研究》,北京:法律文化社,1987年,第70页。

[13]《俄罗斯民法典》,黄道秀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250页。

[14]任先行、周林彬:《比较商法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3页。

[15]董安生等编著:《中国商法总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页。

[16]我妻荣:《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04-105页。

[17]古田龙夫:《企业の法律概念の研究》,北京:法律文化社,1987年,第73页。

[18]卡尔斯腾·施密特:《商法学》第4章第1节,译者不详,转引自范健、王建平《商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93页。

[19]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26页。

[20]迈克尔·詹森、威廉·麦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行为、成本与所有权结构》,译者不详,载陈郁编《所有权、控制与激励》,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4页。

[21]该条这样规定: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或其他权利者,针对被害人而负有损害赔偿责任。

[22]克洛德·商波:《商法》,刘庆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41-46页。

[23]王保树主编:《中国商事法》新编本,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第9页。

[24]王保树:《商事法的理念与理念上的商事法》,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3页。

篇6

海克尔(E. Haeckel, 1843-1919)生物发生学定律告诉我们“个体认知的发生遵循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 ,就数学教育而言,个体数学理解的发展遵循数学思想的历史发展顺序。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也认为个体数学理解的发展遵循数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个体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发展过程与该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似.

那么我们就先从历史的长河中来寻找答案吧,看看函数的概念是如何发展的。

从函数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基本上可以知道以下几个事实:

初中数学的函数定义基本上就是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法国数学家柯西在1821年所著的《解析教程》中,给出的定义:“在某些变量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一经给定其中某一变量的值,其他变量的值也随之确定,则将最初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其他各个变量称为函数”。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是这样给函数定义的: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就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y是因变量。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是这样给函数定义的: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 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两者相比较。不难发现在人教版初中教科书中出现“唯一确定”的概念。而北师大版的教材中则没有提出。

高中数学的函数定义基本上是维布伦1930给出的近代函数定义:“设集合X、Y,如果X中每一个元素x都有Y中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我们就把此对应叫做从集合X到集合Y的映射,记作f:X Y,或y=f(x)”。映射的特殊情况,从数集到数集的映射就是狄利克雷的函数定义;在这个定义中出现了“唯一确定”这一限制性词语。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函数》定义:给定两个非空数集A和B,如果按照某个对应关系f ,对于A中的任何一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f (x) 与之对应,那么就把这个对应f 叫做从A到B的一个函数. 通常记作: f:AB 或y= f (x) 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y 叫做函数值.

人教版新课A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中是这样给函数定义的: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 ,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 ,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 = , .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对应的y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 叫值域(range).

在多值函数是函数的概念下,多值函数也是需要分拆成若干个单值函数再进行研究的;在函数都是单值函数的概念下,方程确定的隐函数也仍然会遇到多值的情形,还是需要分拆成单值的情形来研究。多值函数或者单值函数这种定义的改变,并没有改变数学问题的实质,只是给数学的初学者带来困惑而已。

我认为在初中函数概念的教学中,北师大版教材的处理更为合理的,不出现“唯一确定”这样的概念,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其理由如下,第一、历史上函数概念的初期,也没有“唯一确定”这样的概念,对初中生讲“唯一确定”这个问题,不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

第二、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规定“一对多”对应的不属于函数的对应,有些类似在二次根式中规定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事实上二者却有很的不同。如果在二次根式中不做“被开方数不能是负数”这样的规定,那么就要回答:什么样的数的平方是负数? 等于多少?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为了降低难度,我们暂时不去研究这种情况,因此我们规定“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能是负数”。而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是为了什么原因做出“一对多”不是函数的规定呢?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吗?我看恰好相反,有了这个规定学生反而更糊涂了。至于人教版初中教科书中的那两道习题更是有欠考虑了,要做出这两道题无非是让学生死背定义,而这个“唯一确定”的规定并不涉及数学的本质,就是把定义背下来,他又能记住多久呢?教材这样的处理人为地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篇7

【关键词】生态理念;林业改革;对策分析

林业生产产品大部分为可降解再生绿色能源,能有效实现节能减排相关目标,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国家在林业方面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为促进林业生态项目有效建设,应提出一系列有效建设理念,促进我国林业有效建设。笔者将分别从:实施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我国林业生态建设问题、基于生态理念下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来阐述。

1实施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大量砍伐森林现象越来越频繁,个别工厂为达到经济效益以浪费林业资源换来自然灾害,基于这种发展局面下,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林业建设重要目的。生态林业建设以人们生活为基础,追求生态、经济、效益三者的协调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循环体系。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生态林业建设是我国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1.1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生态林业的建设,最关键在于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林业建设是确保生态经济发展的物质保障,在人与自然共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发展以逐渐成为生态发展的重要形式,加强生态林业建设能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现状,为其消费方式提供一定物质保障。1.2生态林业建设是我国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经济建设是以我国国情为重要基础,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生态林业建设应加强与生态资源的结合。1.3实施生态林业建设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生态林业建设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为和谐社会构建作出贡献,使我国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2我国林业生态建设问题

经笔者研究,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效益补偿尚未形成机制、森林砍伐严重、林业生态建设意识不强等方面。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2.1生态效益补偿尚未形成机制。就目前来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筹集管理工作中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首先,补偿基金筹措机制缺乏有效健全,导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约束性不足;此外补偿范围相对过窄,国家目前只对列入重点防范的森林给予了相应资金补助,其他生态公益林却没有任何补偿。2.2森林砍伐严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规模及数量逐渐增加,基于这种情况下,树木的使用量急剧增加,一些商贩通过森林砍伐来获取更多木材,导致森林砍伐现象十分严峻,而这一现象为我国生态林业的发展起到一定阻碍。2.3林业生态建设意识不强。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对薄弱,城市的发展使周边环境保护工作被严重忽略,环保意识的缺乏,导致我国目前还缺乏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旧体制难以适应经济发展速度,致使林业建设与市场发展发生断层现象。而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态种植缺乏科学的技术做指导,导致各种病虫害出现。此外,林业经销模式依然沿袭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使管理人员参与积极性大大降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林业的发现。

3基于生态理念下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我国林业建设发展进行了阐述,从中发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对我国林业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基于此,笔者将对我国林业发展相关对策进行探讨,有效缓解林业生态建设问题。为林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详情如下。3.1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以构建。基于生态理念下,为促进我国林业发展应采取相应对策,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以建立,这也是保护生态公益的重要举措。政府部门应依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相关规定,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以构建,通过水电、矿山、水利等单位,从中收取一定比例资金,将其应用于生态建设项目中,对生态环境损害经济赔偿制度加以完善,促进生态补偿能力提升。3.2严禁乱砍乱伐现象出现。要想强化管理林业资源,就要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与此同时,要将森林的覆盖率提高,一些地方政府要把提高森林的覆盖率纳入硬性的指标范围内,将定期检查的制度和年度的检测制度落实好。对于一些毁坏森林的事件,要进行严格的惩罚,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林地遭受损失。对于一些集体的林地,要处理好承包的关系。与此同时,还要对限额采伐进行严格控制,这样才能将森林的质量提高。还能够将森林管理的力度提高,为森林资源的集约化经营做出实质性的努力。要想森林合理的使用,可以到乡镇将采伐限额分解出去,也可以将采伐限额当做一个考核乡镇的指标,对于采伐的项目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和管控,科学合理的将相关的制度制定出来,这样才能够实现合理的采伐。3.3加大林业建设力度。让林业得到发展有非常大的社会效益:①能够使得生态环境往好的方面发展;②也能够获得一些经济的收入。而怎样通过经营管理的方式来获取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难题。从整体上来看,林业发展也很大的潜力,它是农民增加经济收益的主要渠道,将林业和农户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获得经济利益,还能够推动环境发展的进程,开展森林旅游业,更能够强化经营森林资源,要不断的对森林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吸引更多游客,更能够增加经济效益。3.4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在发展,各大领域和行业,都在拓展信息化的业务。由于林业项目设计要涉及大量数据以及资料,所以要强化信息化建设。尤其是林业项目设计,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要涉及到非常多的数据,假如没有信息化数据系统来支撑,很难顺利地开展林业工作。从某种角度来讲,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能使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得以减轻,提升其工作的效率。而要想实现信息化的林业项目设计,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要联合全国林业部门,将规范的林业数据管理系统制定出来,有效实现信息共享。②要在数据库当中分别录入林业调查规划的设计信息。③要提升相关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这样当面对信息问题时,其能够及时地进行处理。3.5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当前,林业调查规划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没有相关法律进行监管,致使一系列问题出现,同时也不能有效规范调查部门的行为。由于林业调查规划工作必然要涉及到林地归属权问题,假如缺乏法律监管,那么易引起纠纷。所以,针对林业调查规划工作,要强化法律监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工作:①将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定出来,严格要求调查规划的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②加大执行法律法规的力度,严肃地对林业中的问题进行处理,使集体以及个人的合法利益得以保障。为促进我国林业有效建设,全社会应形成生态意识,森林作为环保屏障,对农业高产起到一定影响,为人类提供更多物质财富,加强森林生态效益宣传力度能促进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构建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发展之路。

4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发展进行了阐述,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和谐社会形成的有效手段。基于生态理念下,我国应加大林业项目发展革新,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以构建、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深入研究、将社区林业理念引入其中、多目标发展林业生态项目、充分体现农民利益合理分配、加强森林生态效益宣传力度、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从多个方面来强化,促进我国生态林业的有效建设,为我国林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作者:黄贵仁 单位:邕宁区八里亭林场

参考文献

[1]刘永敏.谈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林业改革和发展[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2):3~8.

[2]王晓娜.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城市林业法律制度创新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篇8

关键词:职业学校;创优教育;德育评价;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20-04

为了使所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能成人、成才、成功,从2007年开始,江苏省改革沿用多年的普通中学“三好”学生评选表彰标准,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三创”为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学生评选表彰工作,形成了江苏职教领域素质教育的新亮点。[1]“三创”优秀学生的评选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和职校生特长,着力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把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更多的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投入实践,投入创造。在江苏“三创”精神的背景下,笔者所在学校从“三创”实践出发,细化了省“三创”优秀学生评选标准,独创了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优秀学生量化考核体系,创新了德育的评价方法。

一、创优教育的理论基础

创优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着眼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体现发展性的评价观,秉持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一种教育形态。创优教育就是让学生明确优秀学生的标准,以及所应具备的品质特征,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培养学生成为优秀人才的教育。

(一)创优教育着眼于学生的成功

“帮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是创优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背景和实际,我们必须应用成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即使看来驽钝的学生,也都有他杰出的一面,我们要把他们的那一面找出来,夸赞他、鼓励他、指导他,他会渐出成绩,然后就会信心倍增。可见,“成功是成功之母”更适合于职业学校学生。根据这一理念,创优教育和实践应非常关注学生发展,给学生以积极的期望,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机遇和平台,给学生发展和成功的评价。

(二)创优教育体现发展性的评价观

“发展性评价”是创优教育的重要推动力。所谓发展性评价,就是根据一定发展性目标,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评价对象素质发展的进程进行评价解释。它关注个体间的差异和个性发展,注重学习过程和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恰当地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实行多主体评价。创优教育正体现了这种评价观,要求我们不仅从整体去评价学生,而且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实施单项评价;不仅评价品德、学业和身心,而且把体现学生职业素养要求的通用职业能力列入评价目标;不仅评价学生的成果,而且对学生在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和发展进步进行评价;不仅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评价,而且有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来自企业、家长的评价意见。这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教学评价凸显了发展性评价的“过程性、主体性、发展性”的特点,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更是“三创”教育与实践的主线与推动力。

(三)创优教育秉持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在调查、测试、研究、分析、诊断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和每个学生潜质特征、自我目标和家长期望,从多方面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咨询、指导、策划,“量身定制”教育的目标、计划、方案、方法、资源,进行“适合”“公平”和“有效”地教育与管理的过程。[2]个性化教育继承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成功机会。创优教育就是要致力于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和适合的教育,重新厘定优秀学生的评价标准,真正实现关爱、尊重、设计、引导、哺育、评价每一个不同特点、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为学生寻找最适合的成长道路,体现对每个学生的教育公平。

二、创优教育与德育评价

随着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新三好”、“多好”等评选优秀学生的标准和引导、教育、培养的途径也在与时俱进。江苏省“三创”教育文件中提到的创优中的“优”就是品质优秀、成绩优良、身心健康;放在职业学校创优中,“优”就是创业有实践、创新有成绩、技能有特长。

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我们可将“三好”、“高素质”、“全面发展”、“新三好”、“多好”等作为评选优秀学生的标准,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参照。但是,我们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以上这些所谓的“标准”,应该创立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具有现代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特点、体现专业和职业岗位特色的优秀学生的标准,探索和实施引导、教育、培养优秀学生的方法与途径,让“老三好”变成“新三好”和“多好”;“全面发展”变成全面发展目标下的“个性发展”;“结果评价”变成“过程与结果评价”;“单元评价”变成“多元评价”;“少部分学生优”变成“大多数学生优”等。[3]

说到底,创优教育本质上是对德育评价方法与手段的一种变革。所谓德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和科学的评价标准,在系统广泛地搜集信息、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德育工作所产生的或即将产生的学生行为和思想变化进行价值上的考查、判断、评估,以确定其社会价值。[4]德育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过程,笔者所说的德育评价有着明确的指向性,指的是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德育评价离不开科学评价标准的探讨,而创优教育就是在进行优秀学生评价标准的探索实践。

当前,笔者所在学校在“三创”教育理念指导下,制定了以优秀学生考评体系为主的德育评价标准,对职业学校创优教育进行了有效的路径探索。这让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正确地理解、研究、实践好“三创”,就能让每个职业学校学生认识自己、创新自己、成为理想的自己,这就是最好的创优教育。

三、创优教育理念下的德育评价改革途径

(一)施行德育学分制度,构建优秀学生量化考核体系

“德育学分制”是指借鉴学分制的管理模式而创设的有关学生德育过程的管理机制。具体而言,就是设计并实施在一定的德育目标指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全体学生开展的德育学习和实践方案,统一管理学校德育系统中的理论学习、行为养成、社会实践、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身心发展等诸方面内容的教育过程、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从而加强学校德育活动的制度化、课程化和系统化。[5]

笔者所在学校于2011年颁布了《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德育学分制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建立了优秀学生量化指标体系。德育学分指标体系由基本学分、奖励学分和附加学分三个模块组成。基本分反映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情况。考核体系总分为100分, 实行基础分及奖励学分制(加、减分制)。根据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特征,通过对学生个人情况的综合分析,建立涵盖思想素质、行为规范、比赛获奖、显著进步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和弹性项目。特色就是把创新、创业成果列入考核体系,实行动态量化取分法。其核心就是把学生在实践活动、行为规范、素质拓展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表现全部纳入统一的德育评价中。

《方案》细则还规定,德育总分不达标者不能参加市、校级等荣誉称号的评选。德育学分不及格,需培训学习,参加公益活动来重修学分;多次不合格要进入该生档案,毕业时不予推荐就业,不予颁发或缓发毕业证书。

《方案》旨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打破旧的主观评价学生的评价体系,将德育活动制度化、学分化,德育目标细致化。德育学分的评价体系融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德育评价于一体,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评选“职教之星”,体现学生差异

职业学校的德育评价应该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环保意识、实践能力等都应是考量项目。评定学生优秀的标准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实际和学校的特点而改进与完善,既重视个体差异,又重视个体努力的评价体系才是科学的。优秀学生需要适合他们的评价,应该建立一种多元、多面的评价体制。

创优中的“优”就是品质优秀、成绩优良、身心健康;就是创业有实践、创新有成绩、技能有特长。学校当然希望学生在品德、成绩、身心各方面全面发展,希望学生在创业、创新、技能各方面齐头并进,达到“三创”的要求和目标。但我们也应该承认,只要学生在某方面达标、突出,也是“优”。因此在评价内容方面,不仅从“三创”的整体去评价学生,而且从三方面的多个角度去实施单项评价;不仅评价品德、学业和身心,评价创优、创业、创新,而且把学生奉献、劳动、进步、合作、自强、环保等体现职业素养要求的通用职业能力列入评价目标。

以前,学生评优往往只是针对少数人,也过分重视“全面发展”,忽略了对多数学生的激励。现在,我们吸取了北京市教委将“三好”变“多好”和广西象州县“新三好学生”评选以及国外学生评价的经验,研究和创新了学生“三创”评价标准:在省“三创”优秀学生评选的基础上,开展学期“职教之星”的评选,设置了12个单项的“个性奖”――奉献之星、学习之星、技能之星、创新之星、创业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进步之星、合作之星、自强之星、环保之星等。只要学生某一方面表现突出,都可以自主申报,参加“职教之星”的评选,目的是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三创”,发现和培育更多的高素质、有特长、有进步的学生。

“职教之星”评选不要求用一种模式去限制原本是丰富多彩、各具特征的个人的发展,否则就意味着我们对某些个体的不公正,要让学生根据个性发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6]

(三)创设“月度优秀”,体现过程评价

传统的德育评价注重终结性评价,未能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略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塑性。道德素质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对于学生在思想品德养成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波动性和反复性,运用传统的德育评价机制,往往很难准确反映学生思想品德变化的轨迹。

笔者所在学校打破传统评价模式,构建了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根本目的,以学生的道德实践的改善和品德的提高作为衡量道德发展、评估德育效果的根本准则,形成从道德认知到道德实践全过程的综合评价,突出了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发展功能。

学校评选“职教之星”,还特别注重过程评价。评定优秀的标准与时俱进,既重视学生差异,又看到和发现学生进步,增设了“月度优秀学生”的评选,每月表彰各班级在诸多方面表现突出,得到大家公认的学生,予以公示(附有照片),宣传事迹,放大亮点。这激励了大多数学生创优的热情。

这种过程性评价是以学生个体的自身状况作为参照系,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评价类型。而在评选的办法上,我们更应建立一种自主申报、多元评价的体制,并打破传统名额的限制,让更多的学生享受表彰之乐、成功之乐。

(四)细化评价标准,突出“三创”实践

2007年开始,江苏省开展了以“三创”为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学生评选表彰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所在学校在此基础上细化“三创”优秀学生的评价标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尤其突出了创新和创业实践。这种特色体现在德育学分制的评价体系中,同时体现在学校制定的创新、创业的制度文件中。学校先后制定了《关于建立和完善技能、创新大赛制度的意见》《关于建立学生创业制度,推进学校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文件要求技能、创新大赛覆盖到每位学生,每位学生都要结合所学专业和个人特长以及创业实践参加技能、创新大赛。这样,技能、创新大赛与技能、学业考试结合起来,与创业实践和素养提升结合起来,技能、创新大赛考试就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和重要经历。

由学生工作部牵头,在学期“职教之星”评选中增加“创业之星”,获奖学生同时作为校、市、省级“三创”优秀学生候选人。同时评选“优秀创业团队”,表彰在各类创业设计和创业实践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团队。评选结果计入学生个人档案,也可以参照技能和创新大赛的奖励方案,适当给予“创业之星”和“优秀创业团队”以物质鼓励。

(五)配套制度改革,施行个性化培养

为完成在创优教育理念下德育评价方法的改革,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实施以个性化教育为特点的配套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首先,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参考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地区、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实际,认真研究、设计和制定班级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为每个学生制定一个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方案。两份方案配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体现三创精神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别,实现普适性与选择性、基础性与灵活性、多样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结合。其次,在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学校配套以学分制、弹性学制和选修课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尽可能地扩大了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师和学习时空的选择权,适应学生间断学习和工学结合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自主、自由乃至自助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笔者所在学校积极探索以学分奖励制度为特色的学分制改革,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创新竞赛,参与创业,全面发展,通过获得荣誉来获得奖励学分。学生取得各类竞赛奖励学分后,可申请免修相应课程。技能竞赛、创新发明、文明风采等奖励学分可替代必修或选修课程学分。

积极探索弹性学制,增加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性,即学习科目有限修和选修之分、学习方式有校内和校外之别。其最终目标就是满足学生对教育选择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允许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取得毕业资格。

学校积极探索灵活的选修课制度,增加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选择性,将必修课的门类、课时作了大幅修订,对某些课程设立两到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配以不同的学分,供不同基础的学生自由选择,使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懂学会的前提下,腾出时间、拿出余力选修升学和就业方向的文化、专业定向性选修课,选修职业素养方向的通用技能选修课,以及学生特长方向的限选课。

参考文献:

[1][3][6]章亦华.赢在三创[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2]章亦华.个性化教育:为学生寻找最适合的成长道路[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2(12).

篇9

一、初中英语作业的设置可由统一形式向自主选择的形式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为了便于检查,教师布置的作业多为统一形式的书面抄写,练习,注重作业程式化合和规范化,完全忽视学生的需要,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缺乏学习兴趣。《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他们有时间去体验、去思考、去创造、去实践和应用。”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他们是不同的个体,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承认个体差异,看到学生在兴趣爱好、思想认识、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和语感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初中英语作业布置在考虑共性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由统一形式向自主选择形式转变。例如在教完问路及指点方向这一课后,笔者设置了这样的“作业超市”:(1)录音作业。模仿课文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内容,录制到磁带上。(2)对话作业。两人或两人以上应用所有地的实际场景询问两处地方,进行对话表演。(3)画一幅简略地图,画上去某处的路线,然后用初中英语注明如何到达该地。(4)搜集各种问路及指点方向的表达,在教室里展出。(5)设计一份补全对话填空作业,教师整理后供全班同学练习。这样一份开放式的作业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作业模式,增加了作业的弹性,既允许学生用写、说、演、动手制作等形式来巩固,实践甚至应用,还可以让学生自由挑选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甚至较差的学生会选择一至两项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多项作业。这种作业布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的差异,体现了学生的主观需求,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还要加上相应的评价制度,完成一项作业得10分,其余每多完成一项加2分,结果只有小部分学生会选择一项作业。事实证明,学生自主的完成自选的作业,积极性明显的提高,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华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发展。

二、初中英语作业设置应由单一重复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转变。

教育理念的更新,必定会改变初中英语作业的传统模式。传统的初中英语作业模式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背单词或课文。第二类是抄词或抄课文。第三类是种类繁多的试卷讲义。有些教师总以为重复训练就能出成绩,不加选择地为学生订购名目繁多的习题库,致使学生深陷题海,苦不堪言,其结果无益于学习,不能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因此,从新课程理念出发,要培养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初中英语作业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更多的体现实践性,应用性和趣味性。如设计一份“采访”的作业,就“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 And why?”“What kind of food do you like?”等采访同学、老师、家人、朋友等,让学生制定一份采访记录表。同时,根据采访记录可进一步要求学生写一份报告。这样的作业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与运用语言的兴趣 沟通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学生人际交际的能力,从而在教学生活中积极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调查类的作业。如到附近的超市或商场调查商品的价格,布置学生制作的初中英语警示牌、生日、圣诞、新年贺卡等。这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作业,既可以让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初中英语作业的设置应由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相结合的形式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但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同时也十分需要小组的合作。合作完成作业能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如口语训练的非书面作业必须依靠两人以上合作进行,又如只有在合作答问中才能更好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又如布置一个项目化的作业,指以调查、观察、探索和分享等形式开展的跨学科活动。不过,作业形式或独立或合作,应据题而定,因人而已,重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人格形式。

篇10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非专业素质教育;评析

“成功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有明确和具体的素质培养目标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成功素质教育”这一词条,其内涵有诸多说法,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就是成功地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级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的作品的见解,即由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长赵作斌教授的《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专著(以下称《赵著》)的见解。该作品在公开出版后就受到高教界一些知名专家,如周满生、周文斌、陈金明、陶梅生等教授的好评,他们的评议共同特点就是指出了《赵著》成功素质教育中“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性质和作用。诸项评价关键词就在于《赵著》中提出和强调了“非专业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从而使其成为得到较大成功的教学成果。

“非专业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专业素质教育”而言的,因为大学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作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的“四有”合格公民所必需具备“成长”、“成人”的德、智、体、美等基础素质,而大学教育则是在此基础之上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这里“高级”和“高素质”的人才必定具有特定的“专门性”素质,既是“专门”的,则其教育的特性尤其是在社会高度分工的条件下必须具有高度的“专业”特点;又因为是“高级”的人才,其教育性质是具有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特点,所以,其培养目标是在“成长”、“成人”的基础上具有更高层次的“成才”、“成功”的要求,这就要同时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以外的综合素质即“非专业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由此可见,“专业素质是指人们为追求成功所必备的具有专业特性的优秀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方法以及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专业品格和专业观念等。而“非专业素质”是指不具备专业特性,但对人的成功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有时甚至是起到决定作用的素质。它是对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综合素质的提法,包括五大体系即观念(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拼搏、创新等特征)、品格(志向、胆识、心态、意志、性格等)、知识(专业知识以外的各种知识)、能力(如思维、创新、预见、适应、应变、沟通、协调等能力)、方法(主要指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等)。在这五大素质体系中,观念是核心,品格是关键,知识是基础,能力和方法是重要方面。这五项素质相辅相成,形成一个非专业素质体系,又与专业素质相辅相成综合构成为一个具有更高层次性的成功素质体系。这两大类素质结构的教育活动,就是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对这两者予以同等重视、同步推进,就构成《赵著》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特色内容。

“非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之所以能成为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本质要义”和作为实践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这可以从大学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予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