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旅游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目的地的各方面产生影响,旅游地文化变迁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它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原因、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使旅游地文化能够良性变迁的方法,以期对我国的旅游接待地尤其是民族旅游地区提供一定的指导。
文化变迁,是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提出的理论,起源于人类学家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外界文化接触的研究,是人类学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遗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变迁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文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变迁,从而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扩充文化传承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使传统文化得以永久延续。也可能使文化负态变迁,使其严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个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积极方向还是向消极方向变迁,文化变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变迁才能持续吸引旅游者的到访。综上分析,为了实现旅游地文化的合理变迁,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引导以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上少数为谋求短期利益的生产者生产劣质文化产品、破坏传统文化、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要积极进行监管查处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区内部建立起传统文化自我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旅游地合理开发、生产及创新的自觉性。只有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旅游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性。一个民族没有“自我”的概念,就会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觉缺失的民族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本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就无从谈起。当然,强化文化自觉,并不是主张文化中心主义,而排斥其他文化,关键在于与它文化接触、交流的时候,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真正做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因此,要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要鼓励接待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以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再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补偿。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区域性决定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动,如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交融。中国各民族文化内部交流、互动的同时,还广泛汲取世界文明成果,如印度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域文化。正是由于中华内部各族文化和域外文化相互借取,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实现文化整合和创新,才缔造了有容乃大的中华文化,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拓宽范围,疏通渠道,提高交流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来扩大民族文化精品的展现并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旅游;发展;管理
一. 引言
文化管理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业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贴近文化底蕴这一深层次的东西。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并从多个方面得到了支持与发展。但是,发展就会带来相关的问题。文化的渲染逐步被商业化所取代,一些传统文化在旅游业的发展与带动下变得偏离了主旋律。这些现象表明,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旅游需要进行适当妥善管理,从而保证文化与旅游的双重保障。
二. 结合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发展
文化旅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结合传统文化的旅游模式能够在某种意义上带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上分析,其更好地传播了传统文化,以吸引游客的目的,让游客在游玩中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与内涵。而从能动关系的角度分析,也正是因为作为游客身份的国民对于传统文化也有着非常大的兴趣,才促使了这一新兴文化旅游形式的发展。从基本形式分析,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文化旅游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众多较为成功的文化旅游的案例。北京故宫作为封建王朝的历史遗产,对于我国国民而言,充满着莫大的吸引力。故宫是清代君王生活、从政的地方,人们都有一颗帝王之心,都憧憬着这一代表着权利与地位的圣地。因此,这一简单的理由,就足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鱼参观。如此,文化旅游的游客源就有了保证,对于其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要真正发展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拥有了游客源这一基础后,还要进行文化的结合以及文化的旅游式传播演示。仍然以故宫为例,游客来到了故宫必然是有目的性的去探寻这里的奥秘。但是故宫的奥秘众多,如果没有一定的秩序性供游客参考,必然会如走马观花般毫无收获。因此,作为相关的文化旅游管理人员,应该从传统文化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将故宫的整体脉络进行必要的划分。例如,将故宫的整体景致进行分块处理,在进行游览的时候就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游览。这样目的性较强,也能保证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了解最多的文化内容以及文化魅力。让游客真正有不虚此行的感觉,并在游览过程中体味其中的文化底蕴。
总体上可以这样总结,即文化旅游的发展首先要保证有值得游客游览的文化景观;在拥有了这一基础的情况下,再进行相关内容的搭建与设计,从而大力发展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业。
三.结合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管理
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得以大力发展,在收获利益与效益的同时,却也伴随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复杂而多样化,无法从单一的角度去分析其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但是,却可以从管理的角度去分层解析,避免一些弊端的发生,减少问题的出现,从而保证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一)文化旅游带来了文化的破坏。文化旅游的文化破坏主要体现在一些实体传统文化,例如洛阳的龙门石窟等这样的文化圣地,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举动,造成文化古迹的损坏。很多传统文化的旅游景点经常会遭受一些有意或者是无意的破坏。因此,相关部门就要重点加强对文化古迹的保护。在一些重要的景区添加游客提示牌,提示以及警示游客注意对这些重点景点的保护。
(二)文化景区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旅游出行游客必然会携带一些用品,而这些用品就成为了景区的主要污染源。游客往往在游览的过程中,会因为比较劳累或者一些其他的原因而随手扔掉这些垃圾,造成了文化景区的污染。对于此类问题的管理,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景区内垃圾箱的分布密度,在各处路口以及不同的景区节点处安置垃圾投放设备。并采用一些劝导式话语,提醒游客要保护景区自然环境,注意环保。
总之,妥善合适的管理对于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发展非常有利。
四.结语
结合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大方向,从文化传播以及文化发展的角度而言,文化旅游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信息爆炸和物欲横流的时代,能通过旅游的方式来传递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以这样轻松的方式去让游客们感悟文化,其长远意义非常明显而重要。因此,大力发展结合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是顺应时展,切具有较为深刻的意义的事情。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也要注重发展规划,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必要而有效的管理,保证其文化旅游正确的发展方向,使其始终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建平,菏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初探[J],菏泽学院学报,2012(01):44-47
篇3
关键词:文化旅游;震后四川旅游业;方向
abstract: taking the opportunity of the earthquake to rebuild some tourist attractions related to earthquake with the theme of memories. some experts in this area suggested that an earthquake museum be built in sichuan; tourism administration in sichuan also intends to open up a new tourist route along wenchuan seismic zone. earthquake is a great disaster,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ains that the earthquake brought to us, we should learn a lot from the disaster and draw lessons from it. still more, we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help people be aware of the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know more about earthquakes especially natural form of the earthquake center, earthquake fault zone and dammed lakes. in the museum, we can also take the chance to show our great respect for the heroes and all the people who lost their lives in this earthquake.
key words: culture tourism; tourism of sichuan after the earthquake; trends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
关于文化旅游的概念,从目前看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解释:一种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
另一种解释是: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1]。
对于上述这些有关文化旅游的解释,我以为都没有把文化旅游的内涵描述清楚,或者说是不全面的。文化旅游不仅仅局限于人文资源,也应该包括自然资源。许多自然景观其实都是通过人工开发和打造才体现出它的旅游价值的,在这个开发和打造的过程中,文化的因素必然渗透于自然景观中。比如,附着于一些自然景观的神话传说、典故,景点的命名等等,都有着浓郁的文化色彩,如此的旅游当然也是文化旅游。鉴于此,我认为所谓文化旅游,就是指包含了丰富文化内容,具有独有文化特色的一种旅游活动。在这个解释中,特别强调的是旅游活动的的文化特质,文化旅游的核心实际就是特色文化的展示和体验,也是旅游企业的旅游吸引力所在。
对文化旅游的概念进行了辨析,还应该搞清楚的是另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即旅游文化。我在《现代旅游中的旅游文化》一文中,曾就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过这样的解释:旅游文化是人类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根据我对旅游的理解,凡是“游览观光、娱乐消遣、运动休闲、享受体验”等旅游行为所产生的文化现象,都是旅游文化所包含的内容[2]。显然,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是两个联系紧密却又有较大差别的概念。一种是旅游活动,一种是文化现象。文化旅游必须以旅游文化为依托,旅游文化是扩展旅游方式和旅游内容的重要依据。
从这个角度分析,“5·12”大地震后的四川旅游业就应该把文化旅游作为其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5·12”大地震对四川旅游业的影响
让世界震惊的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业的破坏是惨重的。最近国内众多媒体对此已经有了比较多的报道和论述。
1.部分景区、景点、文物和旅游设施严重损坏
据四川省旅游局数据显示,“在此次汶川地震中,四川省4 000多个旅游景区被损坏了568个,累计损失达278.40亿元。”[3]位于震中区的两个世界级文化遗产(都江堰、卧龙自然保护区)损失尤为严重。其中,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主要建筑二王庙、伏龙观损坏严重,经济损失达12亿元;江油的窦 山双峰,其中一座严重倾斜,连接两峰的供表演的铁链已经绷直;桃坪羌寨墙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三星堆博物馆建筑物轻微受损;四姑娘山、海螺沟景区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文物的损坏也不容乐观,全省共有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许多已经全部垮塌或面临垮塌;馆藏文物损失841件,其中珍贵文物148件。
这些损失给四川旅游业的带来的影响同样是灾难性的,四川省旅游局局长张谷说:“汶川地震已造成四川旅游业损失达624亿元,相当于去年四川省全年总收入的一半。”[3]
2.旅游者的心理阴影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旅游者要产生旅游动机,必须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旅游者自身的的旅游需要;二是旅游目的地吸引物或旅游项目内容的刺激[4]。目前四川旅游客源地的旅游者,大致有三类人群,即:灾难幸存者(主要指重灾区的)、灾难目睹者(救援者、志愿者等)、一般旅游者。对于这些人群来说,地震的影响是无可置疑的,只是不同的人群影响程度不同而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顾虑。应该说这是影响所有旅游者旅游动机的最重要的因素。地震灾难带来的恐惧感,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消除。考虑到安全的因素,许多旅游者即便曾经有过旅游的计划,也会因为地震而改变。如果旅游能够成行,对安全的要求将会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情感困扰。对于灾难幸存者而言,他们有的失去亲人,有的家园被毁,地震给他们的是噩梦一般的撕心裂肺的痛楚。他们的旅游行为,应该成为灾后心理重建和康复的组成部分。就是说,要把旅游作为灾难幸存者情感释放、精神放松和心理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
歉疚心理。对于灾难目睹者来说,他们看到的是变形的尸体和残垣断壁,听到的是呼救和,一幅幅惨烈的画面将在脑海中很长一段时间内挥之不去。因为条件的限制,这些救援者或者志愿者们可能没有能力把那些困在废墟中的人们全部救出,强烈的歉疚感会折磨着他们,这必然影响到如果他们作为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
触景生悲。对那些故地重游的旅游者而言,过去的美好印象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疮痍,睹物思旧,也会让旅游者伤悲不已。而那些幸存者们,更可能回想起逝者的音容笑貌,悲伤会更加强烈[5]。
3.旅游从业者的流失
地震后,许多旅游从业者开始流失。一种是因为四川一些景区被迫停业,有的景区甚至不复存在,从业者失去了工作岗位。为了生存,他们只有另寻工作;一种是无法排除的恐惧感,让一些灾区的旅游从业者不能安心工作,希望寻找更加“安全” 的岗位,流失也就在所难免。
一场震惊寰宇的8级地震,对人们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但从长远看,着手灾区旅游业的重建应是当务之急。
三、把文化旅游作为复苏四川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四川旅游业虽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性打击,但从四川经济发展总的格局看,这种打击带给旅游业的影响是短期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在此次地震中,遭受地震破坏的区域主要局限在阿坝州和都江堰。而从2007年四川旅游统计来看,四川省全年1719.4万的游客接待量主要由17个主要景区完成。全年接待人数达60万以上的旅游景区是:峨眉山(256.8万)、乐山大佛(276.7万)、西岭雪山(62.1万)、碧峰峡(71.3万)、都江堰(219.6万)、三星堆(61.1万)、九寨沟(252.2万)、青城山(152.0万)、黄龙(164.4万)。从这个统计可以看出,四川主要旅游景区受地震破坏应不算严重,受灾的景区回复重建和对外开放也指日可待。
复苏四川旅游业,因该把文化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作为其发展方向。结合上述有关四川旅游业受到的影响,灾后文化旅游应关注以下几点: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新建一批与地震相关的旅游景点,突出学习和怀念的主题。已经有业内人士指出,应该在四川重灾区建地震博物馆;四川旅游局也有意围绕汶川地震带开辟一条新的旅游线路。地震是灾难,为了减少灾难,我们就应该多从灾难中去吸取教训,学习我们不懂得的知识。比如通过对汶川地震震中原貌、地震断裂带、堰塞湖等的参观和讲解,都能让许多不知地震的人们懂得许多地震的知识和防震的技巧;走进地震博物馆,我们还能缅怀那些在地震中罹难的同胞和牺牲的英雄。
用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包装一批四川旅游景点。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景点众多,旅游吸引力巨大。但是,要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品牌,文化内涵的贯注显得特别重要。九寨沟、黄龙的美景与阿坝藏族风情紧密联系,海螺沟、康定的风光与甘孜当地的习俗相融合……成都最近几年打造出来的“锦里”、“宽窄巷子”等,体现出浓郁的三国文化和成都的市井文化氛围,给旅游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四川其他旅游景区景点,可以参照成都模式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旅游项目。
推出以心理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
在我们进行灾后重建的同时,应该结合上述受地震影响的旅游者心理,发挥“旅游愉悦信心、抚慰心灵的功能,探索开展与心理救治相结合的旅游疗养休闲活动,推动部分受灾者尽快走出劫后余生的心理阴影”[6]。这不仅有利于旅游业的当前恢复,而且更有利于提升四川旅游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国家旅游局[eb/ol]..cn/2008/wenhualvyou.php.
[2] 姚辉.现代旅游中的旅游文化[j].管理观察,2008,(8).
[3] 刘谨,杨金志.地震对四川旅游的损失及影响[eb/ol].新华网成都,/sichuan/new200805272056.html.
[4] 杨艳华.浅议旅游者旅游动机[j].科技咨询导报,2007,(6).
篇4
关键词:温泉;旅游;文化;发展;趋势
日本列岛由于火山众多,所以温泉资源非常丰富。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用温泉抵御自然的寒冷并温暖身心的习惯。后来温泉成为社会交流、互相交换信息的场所,最后逐步演变成现代的精神放松、内心抚慰型综合温泉旅游形式。所以温泉不单是一种旅游资源,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日本的温泉旅游既没有名山大川、人文古迹,也没有世界遗产那样的文化,更没有悠久的历史题材。看似极为单纯的温泉旅游,每年却吸引游客达1.4亿人次以上,也就是说日本国民每人至少一年一次以上住温泉旅馆洗温泉。在日本,和温泉有关的娱乐、饮食、购物、疗养等旅游形式花样翻新。温泉旅游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市场。
一、日本温泉旅游发展的历程
日本人开始泡温泉,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的绳文时代(约6000年前)。江户时代温泉不仅是人们洗浴和消闲的手段,而且还用来防治疾病。“汤治”(温泉理疗)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流传,农闲期人们积聚在温泉地,通过泡温泉解除劳作疲劳。趁去神社参拜之际到各地游山玩水,下榻则为有温泉的旅店。在当时,带有温泉的简陋住宿是现在温泉旅馆的雏形。
日本人的世世代代和温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是,在明治开国以后,由于崇尚西方文化,出现过排斥传统文化的思潮,一时间温泉疗养被视为狂想和不科学的习惯。特别是进入昭和40年代(1965年开始)日本掀起了团体旅行热,不管是都市还是偏僻的山村都大搞温泉开发,建造大型温泉旅馆和大宴会厅。
可以说温泉旅游起源于朴素的形式,由最初的入浴抵御严寒、消除疲劳到治疗疾病、神圣信仰,逐渐演变到巡礼和游山玩水,进一步发展到洗温泉兼有参拜神社、迎送宴会等多种内容的旅游形式。
二、温泉的种类和泡温泉的形式
顾名思义温泉是地下涌出温水的意思,但不是所有温水都能成为温泉。过去认为涌出水的温度高于当地的平均气温就可以称为温泉。但由于各地的气温不一样,比如北海道和九州的温差就很大,所以按照气温的温泉定义法出现了各地泉水温度不同的缺点,已经不用了。现在的温泉定义法确定:地下涌出温水的温度在25度以上,或者在其温度以下但含有一定成分的水源定义为温泉。
日本是多火山、多地震之国,因而温泉种类繁多。温泉随着季节的变化可分为春泉、秋泉、寒泉等;按照成分还可分为单纯泉、食盐泉、碳酸泉、硫磺泉等;按照洗浴方法又可分成蒸气浴、沙泉浴、泥泉浴等;按照常见类型可分为疗养温泉、露天温泉、混浴温泉等。
所谓的疗养温泉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积蓄的身心疲劳,和烦恼,通过反复的入浴和温泉地的气候、环境、运动、饮食和其他物理疗法所产生的综合效果,从而达到对慢性疾病的治疗目的。
露天温泉顾名思义是暴露在大自然中的洗浴场所。设计人员在建造露天温泉时动了很多脑筋,根据地形、自然环境把露天温泉修得各具特色,同时也注意遮挡,大可不必担心被人窥视。露天温泉有的修在绿色世界之中,使沐浴与欣赏大自然融为一体,置身于露天温泉中的人可以眺望四周的连绵山峰、茂密的林海,让人全身心放松有一种解放和超脱之感;
三、多功能综合发展的日本温泉旅游
在日本国内旅游中,温泉旅游是一大项目。现在温泉旅游也在发生变化。过去那种只要有温泉设施就不愁游客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以旅行社主导的大量集客、大量消费的经营方式已显得过时,而是要如何适应新的旅游理念、满足个人旅行者的需求以及外国旅行者的要求。
(一)策划开发综合旅游商品
温泉旅游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泡温泉解除疲劳。但是,要使温泉旅游长盛不衰还必须注入新的旅游观念。如果温泉旅游只泡温泉,那是不完全的,还必须有综合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策划。其商品构成有三大因素,即交通工具、温泉地、季节。第一是交通工具。温泉旅游大多为一日游或二、三日游。一日游的交通工具,团体多是乘大巴士或者利用城市轻轨电车;个人或家庭多是私家车。第二是温泉地特色。旅行社向游客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如温泉的历史及有关传说、泉质成分、设施及膳食内容等。游客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温泉,有无露天浴场,有无健身和美容功能、膳食有无特色等,游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不同价位预定饭菜。第三是季节性。
(二)温泉与医疗养生相结合
这种兼温泉、医学理论和运动生理学相结合的多功能经营方法,又为温泉习俗增加了新的内容。在该经营理念的指导下,温泉圣地又出现了集温泉旅游、现代医学、运动生理学为一体的新型“保养馆”。旅游和健身两种理念的有效结合,不仅为旅游业增添了新的情趣,而且又为养生保健开拓了新的途径。而多功能综合发展也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
(三)建立温泉商业街。
温泉大多位于绿色环绕的山里,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近年来随着铁路及高速公路的发达,著名的温泉所在地已成为旅游胜地。
日本的温泉经营正在面临变革。为了适应个人游客的需求,地域市街的活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构筑优美安全的街景,使游客浴后能漫步在小桥流水的街道上,能欣赏优雅的街心风景。把温泉所在地办成宾至如归的地方是温泉地的使命,同时也是对游客的一种服务。
对游客来说温泉不仅仅是入浴场所,也应成为人们娱乐、旅游消费的场所。所以温泉旅馆所在街道的繁荣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入浴后能在恬静优美的街道散步、领略当地的风情、品尝当地的土特产等已成为温泉旅游地的魅力。
温泉和地方文化的创新和开发,不仅是街道景观的开发,更重要的是那些深藏在历史和生活中的、内在的、似曾相似的普通的东西。这些才是生活中的观光,才能使观光者产生故地重游的冲动,以至想在这里生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旅游心理和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泉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旅游形式。日本的温泉旅游的建设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我国有极为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多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与现代都市文化迥异的乡土文化,这些都可以发展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曹志伟.日本旅游文化[M].西宁: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文化旅游 创意产业 宁波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旅游领域的体现,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升到新的阶段的必然结果和产物。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旅游建设的新形态,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文化,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对提高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宁波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
(一)宁波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
1.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宁波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的中心旅游城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宁波市境内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5处,其中包括拥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全国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保国寺、奉化蒋氏故居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此外,宁波还拥有梁祝传说、宁海平调、朱金木雕、甬剧、石浦富岗如意信俗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浙东地域特征和海洋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已达到14个。
2.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宁波旅游业实现较快增长,旅游业总收入占到GDP的9.5%以上,旅游业已经成为宁波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2009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962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80.0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30.53亿元,旅游经济各项指标居全省第2,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前列。
3.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
近年来,宁波市以现代传媒、商务会展、包装印刷业、文化用品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经成为宁波市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以贝发、广博、三A等民营企业为龙头的宁波文具业,出口量占全国的1/3。江东LOFT创意街区、海曙 “新芝8号创意园”、江北的“财富创意港”、鄞州 “128创新园”、 象山影视城、江北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创意产业基地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一定规模,江北慈城古城手工DIY创意园区、镇海宁波商帮文化创意产业园、梁祝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集文化、观光、教育、休闲和传承等于一体的创意园区也正在逐步形成。
4.较好的经济条件和区位优势
宁波作为沿海较发达的城市,拥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和区位优势,其所在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宁波市发展理念超前,市场运作能力强,合力兴旅氛围已经形成,再加上经济实力雄厚,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到位,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地方财政、民营资本殷实,人民消费需求层次与总量不断提高等因素,为宁波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势后劲。
二、宁波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转变理念,政府主导,创新体制
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横跨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行业的价值实现过程。因此,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扶持,需要政府各部门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需要形成适应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环境。为此,可以考虑采取由市级分管领导统筹协调,成立由旅游业和创意产业相关的科技、经济、文化、城建部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并通过政府、业界等合作,成立发展基金,对富于创新精神或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提供支持,从投资促进、人才招引、税收返还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同时,要建立健全旅游业和创意产业的服务体系,营造适宜旅游业和创意产业发展的环境,支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做大做强。
(二)将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拉长产业链
宁波文化创意产业总体上仍然处于起步、探索和培育阶段,除了文具制造等文化产品生产在全国形成一定优势外,总体水平与杭州、深圳等城市相比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产业总体规模偏小,文化产业链尚有待拉长,产业集聚度不足,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低,盈利状况并不乐观等。同时,宁波旅游的发展也存在旅游国际化程度偏低、旅游创汇能力较弱等问题。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开发和规划文化创意不够,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缺乏等是主要原因。
因此,深刻认识和挖掘具有宁波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将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是把宁波旅游的发展引向纵深,实施宁波旅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因素。应充分利用宁波文化资源优势,从宁波历史积淀的文化土壤中挖掘出宁波精深的文化内涵(如宁波商帮文化、海洋文化、藏书文化、三江文化、梁祝文化等),加强创意产业的开发力度,探索开发参与性的文化体验旅游产品,有效拉伸和延长文化产业链条,打造在国内甚至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由产品带动产业的发展。
(三)加快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培养与人才基地建设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源泉是人才的创造力、智慧与技能,尤其是那些懂旅游、懂策划, 又富有创意理念的人才, 是推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原动力。缺乏高端的专业人才,是目前制约宁波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要筑巢引凤,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措施,引进一批一流的文化创意人才;另一方面,应建立新型的创意人才培训教育机制,依靠在甬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力量,努力培养高层次本土创意人才。
目前,宁波市政府对在甬高校实施了服务型教育重点专业建设工程,并以宁波大学旅游管理、中文、历史、广告、艺术设计等专业为依托,启动了宁波市文化创意专业群建设。该专业群应以培养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办学水平,整合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团队,加强与产学研合作和对外合作办学等途径,培养一批本土化、创新型的、高素质的文化创意复合型人才,为宁波市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重点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和产业园区
1.特色文化旅游游景区
在旅游景区景点将一些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以及艺术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如朱金木雕、骨木镶嵌、谢洋开洋习俗等)向当地居民和广大中外游客进行展示,聘请民间艺人在旅游景区进行传统艺术表演,整合利用戏剧、曲艺、音乐、电影、电视等不同的文化艺术手法,将民间民俗文化开发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表演艺术旅游产品(如宁海平调、余姚犴舞、宁波走书、甬剧等);以梁祝传说、徐福东渡传说等为依托,融合歌舞、曲艺、音乐、杂技等艺术,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营造意境和氛围,打造大型文化精品歌舞节目,定期在景区内上演,使其成为文化旅游的标志性演出等,都是文化创意与旅游景区开发结合的有效途径,都可以成为增加旅游产品吸引力、延长旅游时间的重要手段。
2.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旅游节庆活动是依托本地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内容丰富、开放性、参与性强的各种活动项目,以活动带动旅游消费和吸引投资,进而带动当地国民经济增长为最终目的。宁波目前举办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中,中国象山开渔节和梁祝爱情节运作比较成功,但在突出体现目的地个性、加大规模和游客参与度、注重城市的牵动效应、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应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需求,以游客满意为目标,以资源的互补性、经济的共需性和利益的共享性为前提的整合开发机制,在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时代特色上下功夫,避免把旅游节庆单纯办成政府的节庆活动。
3.特色文化旅游商品
旅游购物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中融入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可丰富旅游商品的艺术内涵,将地方传统工艺与高新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一批创意新颖独特的旅游商品,增加旅游商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扶持和吸引一批企业投资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集聚效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从而使文化艺术、旅游和创意产业互动,是旅游购物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最佳途径。宁波拥有朱金木雕、越窑青瓷、骨木镶嵌等历史悠久、富有浙东文化特色的民间手工技艺,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旅游纪念品开发“新、美、实、便、藏、流”的原则,将传统工艺与高新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一批创意新颖独特、设计精美、地方文化特色鲜明、宜于收藏的旅游商品。
4.特色文化饮食旅游
宁波餐饮业在发展历史中,曾涌现出一批如缸鸭狗汤圆店、梅龙镇饭店、状元楼宾馆、东福园饭店等著名的中华老字号,但如今大多已经衰落。如何振兴众多宁波餐饮老字号,已经成为宁波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除了加大政府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开发、保护和扶持力度外,与文化旅游开发结合是一条理想的路子。如认真研究和挖掘宁波饮食文化的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等资料,将品尝和观赏宁波特色餐饮和名优小吃活动纳入旅游线路之中,让游客边听、边看、边尝,使游客在吃中感受宁波餐饮文化,将传统老字号保护与宁波菜传统菜点的文化挖掘和创新结合,扶持和培养几家餐饮名店等,都可以使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
5.文化产业创意园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文化创意业以及相关服务在空间集中而形成的集聚区。文化产业创意园与一般主题公园有所不同,前者以文化产品研发为主,旅游开发为辅,产出的是文化创意产品和民俗旅游产品;而后者以提供旅游产品为主,是集产品设计研发、观光、教育、娱乐休闲和传承于一体的创意园区。也就是说,文化创意园不仅是旅游目的地, 还是产业集聚区,其实质是在文化中产生创意, 创新产品设计理念。宁波应该依托本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和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基础,大力开发宁波江北慈城古城创意园区、镇海宁波商帮文化创意产业园、梁祝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依托历史文化原貌型创意区,并努力建设慈余研发设计创意休闲产业园、江东工艺美术设计创意休闲产业基地、宁海湾深海休闲用品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动漫设计创意休闲产业园、都市型创意休闲产业园等创意休闲业基地。
参考文献:
[1]曹雪稚 ,王世亮 .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途
径探索――以山东省曲阜市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2010 (6).
[2]袁力, 黄基秉, 赵波. 成都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初探
篇6
关键词:甘肃;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2
一、 甘肃文化旅游资源现存状况及主要特征
甘肃省以古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地处黄河上游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貌复杂多样,基本上涵盖了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各种类型。
1、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
甘肃省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全省共有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点1000余处,有享誉中外的敦煌莫高窟、武威雷台汉墓、天水麦积山、嘉峪雄关及众多石窟等。散布在甘肃各地的石窟就有50多处,其中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榆林窟、南北石窟寺等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历史背景深厚,品位高雅。
有人说“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八千年历史看甘肃。”可见甘肃的文化历史背景深厚。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伏羲代表远古的先民们创造了亘古常新的伏羲文化。轩辕黄帝创造了文字、音律、医学、算术等被尊称为 “中华始祖”。天下李姓的根的在陇西,“陇西堂”作为陇西郡的唯一“宗亲堂号”,现已成为天下李姓主要的祭祖场所。
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作为西北五省区最长的一段,凝聚了省内绝大多数的旅游资源,散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著名关隘阳关和玉门关、锁阳城、张掖大佛寺、马蹄寺等,使这条古道披上了令人向往的神秘面纱。与此同时,甘肃的彩陶业见证者制陶业的发展,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美的纹饰而闻名遐迩。
3.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突出。
甘肃不仅是历史古迹众多的省份,同时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省份。在甘肃有41个少数民族,将近有16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聚集于此,其中保安族、东乡族和裕固族为甘肃独有的民族。他们在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嫁娶方面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为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 、 甘肃文化旅游发展的障碍
甘肃旅游业所选用的是跨越式发展,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旅游地区的发展模式。所谓的跨越式发展是指发展速度快,要大步前进,而不是小步跟进。甘肃文化旅游作为一分子,当然也不例外。甘肃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种类多而规模小、景点多而分布散,好景偏远等特点。虽然近几年,凭借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与其自身独特的资源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相邻的省市相比,甘肃的文化旅游发展还处在初级水平,并未形成一定的产业气候。
1、 文化旅游发展虽有进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落后。
文化资源是整个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和支柱,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最广泛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从全国来看,同时拥有丝路文化、始祖文化、石窟文化等一系列文化资源的省份非甘肃莫属。除此之外,甘肃还贯穿着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近些年,随着旅游热的升温,旅游者及潜在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文化探索方面的旅游。他们或寻根祭祖或学术考察或游览观光,无一不踏进甘肃这个文化旅游大省的门槛。而甘肃省政府及旅游相关部门加大了文化旅游的创建,提高了文化领域的含金量,并以文化为主题做了大量的宣传,如2000年举办的“中国甘肃敦煌百年•黄河风情旅游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8年甘肃旅游业遭受到了冰雪灾害、汶川地震、金融危机的蔓延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严重影响。2009年却成了甘肃旅游业灾后重建的关键一年。2009年甘肃省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39374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了36.3%,实现旅游总收入192.7亿元,比去年增长40.2%。这对于甘肃旅游业的发展来说,是个好成绩。然而与发生了汶川地震的四川省的全年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相比却令人忧心忡忡。四川省在2009年全年接待总人数却达到了1914347万人次,同比增长25.6%,实现旅游总收入1472.5亿元,同比增长了43.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甘肃旅游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重困难,作为核心的文化旅游更是重中之重。
2、文化旅游宣传定位有待调整,力度有待加大
虽然近几年来,全省在文化旅游宣传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不间断的推出了有影响力的文化节、文化周,但带来的效果不是很大。只要一提起甘肃,给人的印象不是荒凉、落后与贫穷,要么就是戈壁、沙漠和骆驼。这主要是宣传定位的失误,来到甘肃的游客有相当一部分是冲着敦煌莫高窟去的,很多游客来到甘肃直奔敦煌,对其他旅游景点不闻不问,导致游客逗留时间少和游客大量流失。
文化旅游宣传力度有待加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宣传经费不足。虽然,我省财政对旅游发展与宣传预算逐年增加,如2007年为1200万元,2008年为1600万元,2009年增至2000万元,2010年增至3000万元。但与相邻的青海、四川等省份相比起来,可谓是“小巫见大巫”。更何况,这些经费并非全部用于旅游宣传上,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3、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业很强的的产业,发展旅游不仅是旅游部门的事,而且还涉及到交通、食宿、商贸等产业。目前,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交通、旅游饭店、旅行社。甘肃省的机场正在进一步扩建中。铁路网的运行速度正在逐步提高,但联系主要通道的支线网络不畅通,辐射作用大大减弱;高速公路大部分是两车道,且路面质量差、坡道大、弯道急,运行速度受到很大的约束。甘肃省有相当一部分宾馆、饭店设施简陋,普遍存在床位小,会议容量小,软硬件不配套等弊端,有的还存在管理落后、市场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甘肃旅游业的发展。甘肃省现所拥有的旅行社数量很多,但规模都不大,没有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科学目标,由于分散经营,低价竞争市场比较混乱。最后是旅游发展教育的滞后,导致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档次的底下。
4、产品结构单一化,特色产品开发不足。
甘肃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多元化特点,开发多元旅游产品的条件得天独厚。目前甘肃旅游产品的开发无论从深度、广度还是立体开发上都存在着不足。在开发深度上,景区、景点的项目内容过于单调,文化意蕴和科技含量资源的内涵未能充分展示出来。从开发广度上看,较注重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对人文旅游资源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开发力度不够,较注重对“硬件”的开发,而忽视“软件”的开发。较注重对静态的展现,而忽视对动态的突显。
三、 甘肃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1.加快文化旅游的发展,起到真正的支柱作用。
虽然,文化旅游是整个旅游业的基础和支柱,但甘肃文化旅游想要成为甘肃旅游业的核心还需要一个发展过程。首先盘活丝路文化,丝绸之路沿线聚集了石窟寺庙、塔碑楼阁、古城遗址、长城关隘等一系列文化含量十分厚重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无不吸引着国内外以至海内外的游客。其次做热民族宗教文化。甘肃是全国少有的有41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不同少数民族所形成的宗教文化也风格迥异。临夏回族自治州是我省穆斯林的聚集地,伊斯兰教在这里传承与发扬,被人们冠以“小麦加”的称号。藏传佛教佛学院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设立更进一步的证明了甘肃宗教文化在宗教领域中的地位。最后是开发传统民族文化。甘肃的传统民族文化包含了饮食、印染、陶瓷、纺织等很多方面,有的已形成一种产业。为弘扬我省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加大文化旅游的宣传目的,拓宽宣传渠道。
在文化旅游宣传上应以“221”旅游品牌战略为宣传主线。所谓的“221”即重点对外推出甘肃丝绸之路全景游与南部藏回风情草原风光旅游线2大品牌产品;积极培育兰州―平凉―庆阳黄土风情红色之旅线、兰州―天水―陇南丝路胜迹生态旅游线2条成长型的旅游产品;全力打造1个以兰州为中心,辐射白银、定西、临夏、武威的一小时系列休闲观光产品旅游圈。继续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品牌产品的优化。如始祖文化,伏羲、黄帝对海内外炎黄子孙不朽的影响力;丝路文化,记载着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缩影。
在旅游宣传途径主要有:(1)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一些有影响力的宣传媒体上进行大力宣传,扩大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2)在主要客源城市和主要客源国进行旅游宣传工作,并设立旅行社代办处。(3)举办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旅游节会,如:敦煌文化旅游节、甘南香巴拉旅游节。(4)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参与西北五省区旅游协作、川陕甘协作、黄河旅游协作等加大区域性联合促销。
3、加快旅游基础建设,优化旅游企业的发展环境
加快旅游基础建设是发展整个旅游业的重中之重。全省每年作为旅游发展与宣传的经费并非完全用于旅游发展,其中有一部分用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重点地区的基础建设,另一方面在招商引资、股份吸引、合作开发方面要有高招、实招和胆略,实施以资源吸引资金的发展策略,培养出龙头企业,实行滚动开发。严格规范旅游企业的市场行为,加快旅游法规的立法工作,严厉查处非法经营,假冒“星级”等行为。根据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经营性管理与培训,提高服务档次与水平,使旅游市场运行秩序更加规范。截至2008年年底,全省共有旅行社341家,其中国际社33家,国内社308家;旅游星级饭店280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30家,三星级104家。
4、发展甘肃特色文化旅游,实现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甘肃各地区针对不同的旅游市场,根据自身的旅游资源条件,设计开发出比较有优势的产品。还应根据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在科学的市场分析上把握主打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精心设计新产品,更新升级老产品,在实现旅游产品的多元化的同时,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酒泉夜光杯、武威铜奔马、临夏砖雕等。不仅要增加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而且还要实现旅游商品的精品化,以提高各地区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甘肃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 崔欣.2009年甘肃旅游十大亮点《丝绸之路》 2010.5
[3] 肖星 李亚兵 侯佩旭 . 21世纪甘肃旅游资源开发创新研究 [J] 《旅游学刊》2006.3
[4]王平.甘肃旅游业发展的障碍及对策. [J]社会学管理学研究
[5]欧阳正宇.赵玉琴.甘肃导游[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 社,2006.8.
篇7
资兴市是国务院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面临着矿产资源枯竭,失业严重,生态环境需要改善等问题,要实现转型升级发展,亟需挖掘城市发展的新动力。资兴市拥有丰富的水体资源,大力发展水文化旅游,是提升资兴文化形象,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水文化与旅游
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借水为喻的种种哲理、随水而兴的生活习俗与信仰、受水环境感染而产生的美学表现、与水接触所遗存的历史遗迹等方面的内容。
水文化是一种文化旅游资源,对游客能产生很大吸引力。它具备旅游开发条件,并能产生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作为旅游开发来说,水是构成文化旅游环境、形成旅游景区的重要元素。水环境的好坏对景区的景观构成与环境品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资兴市发展水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水资源优势
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21世纪初,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与全国水资源总体上面临危机形成对比,资兴市水资源丰富,全市有东江、程江、永乐江、船形河四大水系,年经流量22.8万立方米,东江湖水面24万亩,蓄水81.2亿立方米,相当于半个洞庭湖的水量,人称“湘南洞庭”。我国历来有亲水传统,水既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也是人们进行自我激励的力量,水更能带给人们恬淡闲适之情。几千年来,人们习惯了赏水、乐水、玩水。由此可见,资兴市拥有十分丰富的水文化旅游资源。
(二)区位优势
资兴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地区内,地处湘江流域耒水的上游,罗霄山脉西麓,茶永盆地南端,湘、粤、赣、三省交汇处。资兴市区位条件优越,紧邻京珠高速、京广铁路、武广高铁、107国道,省道S322线、S213线贯穿其中。距郴州市城区仅28公里,经由郴州大道,20分钟车程就能到达。发达的交通,为游客到资兴从事水文化旅游提供了极大便利。
(三)政策优势
郴州是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了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郴州市曾举行了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献计献策,在全省率先提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争创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市。2013年11月,时任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发表了 《发挥水优势做好水文章,打造宜居利居乐居的山水名城》重要文章,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理念。政府对水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为资兴市发展水文化旅游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引。
(四)客源优势
2014年,资兴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6.1万人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加剧,水资源进一步短缺,水文化旅游也将越来越受到游客们的青睐。水元素是资兴市旅游景区构景的核心部分,水景、水文化景观往往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所以资兴市水文化旅游前景无限,潜在客源十分丰富。
三、资兴市发展水文化旅游面临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单一
资兴市拥有雾漫小东江、东江漂流等高品质旅游项目,但旅游产品仍然以观光为主,缺少参与性和体验性。对寿佛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没进行深度开发。休闲娱乐、体育旅游是资兴旅游业的弱项。东江漂流季节性十分明显,环东江湖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缺少特色。由于缺少很富吸引力的休闲旅游产品,资兴旅游往往只是“一日游”。此种旅游无法推动相关产业迅猛发展。因此,资兴市急需创新旅游产品,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水文化旅游。
(二)旅游营销有待改进
资兴市水文化旅游存在旅游形象塑造不够,不重视营销渠道建设,忽视网络营销技术的作用等问题。正如贾震所言:资兴市旅游营销“在产品宣传沟通方面都是单向的,客户反馈机制未建立。定价比较死板,缺乏阶段性的优惠措施,促销力度小,关于节会营销方面,没有形成自身特色。网络推广方面,仅仅是初步搭建,还没有形成综合性平台。节会时与媒体合作范围相对较小”。
(三)景区环境问题突出
发展水文化旅游,关键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洁净的水才能带给游客美好的审美感受。以东江湖例,东江湖景区是资兴市旅游的最大亮点,但东江湖环境治理刻不容缓。无论是东江湖居民的生活污染,游客不文明旅游造成的污染,还是矿区采矿、洗矿造成的污染、东江湖渔业造成的污染等,都给东江湖的水质造成严重污染,极大破坏了东江湖的生态环境。此外,资兴市仍存在一批传统的高能耗产业,对环境危害也十分巨大。
(四)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资兴市兴建了大量的旅游服务设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旅游基础设施仍需改进。资兴市乡镇之间的公路, 大多路况不好, 近几年乡村旅游迅速发展,暴露出乡村公路过于狭窄, 安全隐患很大的问题。东江湖边上诸多的农家乐旅游,设施并不完备。2013年景区服务人员殴打游客事件和2014年东江湖的沉船事件,与旅游企业的服务意识淡薄有关,这表明资兴市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资兴市发展旅游业,有利于解决因资源枯竭和关停污染企业而产生的下岗人员及库区移民的就业问题。但总体而言,这些人文化水平低,掌握的知识也相对陈旧。近年资兴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从业人员基本是当地农民,参与旅游的理念和技术相对落后。旅游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制约了资兴市水文化旅游的发展。
四、资兴市水文化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悟水之道,提升水文化旅游的道德境界
水在构建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古人常以水为师,以水喻道、以水比德。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儒家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用水来规范人的行为准则,赋予了水崇高的道德品质。孔子曾说:“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于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绰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贞;包蒙不清以人,鲜洁以出,似善化;主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志。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甚至佛教也认为水在修禅中作用巨大。
提升资兴市水文化旅游的道德境界,其一是提升旅游服务人员和当地居民的道德素养,其二是推动游客文明旅游。对旅游从业人员来说,主要是借助水文化,培养水流不息的敬业精神,水融的团队精神,水滴石穿的进取精神,水清如镜的诚信精神,水润万物的奉献精神。对旅游者而言,主要是借助水文化教育,杜绝其不文明旅游行为,培养他们绿色环保、文明生态的旅游行为。
所以,应该大力开展水文化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水主题活动。可采用水文化伦理知识讲座、水文艺演出,水文化展览、水文化论坛、水生态考察、景区水文化标语等形式,也可采用编写水文化读本,加强水文化人才培养等方法,来普及水文化知识,弘扬水文化精神。
(二)观水之美,拓展水文化旅游的审美视野
水文化以水为景、以水为美, 除了对江河湖海、泉池潭瀑等水景表示欣赏和景仰外,还构筑水榭、水亭等人文景观,创作冰雕、音乐喷泉等工艺美术作品。而水景观的自然美,包括了水体的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声音美等几个方面。水景用它的雄奇、秀丽与幽静,带给旅游者美的享受与心灵的愉悦。
资兴市拥有千妩百媚的水体景色,有秀美的湖面,滚滚的江河,潺潺的涧溪,飞挂的瀑布,雄伟的大坝、神奇的雾漫等等。众多的景观刺激着旅游者的各种感知,带给他们美好的享受。然而要使旅游者充分领略水景之美,需要改变旅游产品单一的局面,不断拓展水文化旅游的审美视野。首先,应充分利用水体资源优势,加强水体景观建设。做好东江湾整体规划,沿湖农家乐滨水景观的设计,加强古村落水文化建设,保护东江湖生态环境,开发东江湖夜景等等。为了让更多游客乐水、玩水,顺畅进入景区,需完善、美化沿湖公路。世界不缺美,只少发现美的眼睛。对旅游从业人员应进行水体景观的审美培训,提高引导游客去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再次加强市场营销,让更多的人了解资兴之水的美。资兴市需要转变营销方式,积极寻求旅游开发商、旅游企业的合作。在智慧旅游时代,应通过文学、艺术、影视、科普、纪念品等题材、产品的开发,使水文化旅游产品在数量和内涵方面得到拓展。借助各类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多角度宣传资兴水文化之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资兴水文化旅游审美和建设中,让更多的思想、观点推进资兴水文化旅游建设。
(三)玩水之乐,开发体验式水文化旅游产品
体验经济时代,体验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所以企业的目标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旅游企业的中心任务是为游客塑造难以忘怀的体验。
资兴市发展水文化旅游,除开发水体景观外,还需要大力开发体验式水文化旅游产品。人们在长期的亲水活动中,形成了相应的生活习惯,赋予了水的民俗属性,所以开发与风俗祭祀有关的水文化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参与性、体验性,比如游客可以通过放河灯、亲自划龙舟、互相泼水、祭拜水神等,体验水带来的欢愉。作为寿佛的故乡,资兴市可开发佛教水文化旅游活动。
篇8
1、以大型节会促进旅游发展。举办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和旅游节庆活动,展示通城特色,提升通城形象。随着中国•通城(云溪)首届生态文化旅游节开幕,通过摄影大奖赛、书法美术大奖赛、征文大奖赛、体育舞蹈比赛、美食节等一系列活动推动了我县旅游文化事业发展,扩大了通城知名度和影响力,彰显了“生态云溪、大美通城”的主题,向中外游客呈现一个“自然、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打响“楚风瑶韵、大美通城”的城市名片。
2、旅游招商有突破。在2012年,通城县旅游局陆续接洽襄樊大枫集团、东莞时运佳公司负责人,并于2013年初成功签约黄龙山、云溪湖整体开发项目,项目总投资5亿元,分五大景区———以“黄龙瑶池天街”为中心的高山避暑休闲区、以云溪和云溪湖为中心的水文化体验区、以天岳关和麦市老街为核心的历史文化缅思区、以只角楼为代表的自然风光游赏区、以凤凰池高山湿地为核心的健身康乐区,力争4年内创通城县首个4A级景区。
二、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县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旅游景点,不仅没有门票收入,就是餐饮、住宿、交通等收入也是微乎其微,如黄龙避暑山庄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锡山风景区每晚到景区内休闲、健身的居民数千人,每年3月3日登高观光人数达数万人次,其门票收入为零,使景区的日常维护难以维持,导致有旅游无效益。通往药姑山、黄龙山、及黄袍等主要旅游景区的公路窄,路况差,大型车辆无法进入,游客不方便进出,无法满足未来景区发展的需要。
2、旅游服务水平低。目前,我县旅游开发率低,基础设施不完备,休闲度假产品匮乏,游客消费链条短。主要表现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在“吃”的方面,地方有名小吃开发不够;在“住”的方面,能够接待旅游团队住宿的宾馆少,接待能力有限;在“行”的方面,无旅游车队,无县城到各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景区内无旅游车辆,不利于游客游览观光;在“游”的方面,旅游景点没有上档次,对品质要求高的游客无处可去;在“购”的方面,独具通城特色的旅游产品少;在“娱”的方面,缺少上档次的娱乐场所,没有形成能够反映通城文化特色的拳头性文娱节目。
3、宣传推介力度不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产品都需包装、策划、宣传和推介,作为旅游产品更需要策划和宣传。长期以来,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没有从整体角度包装、策划和推介,没有树立叫得响的旅游品牌,对外宣传广告几乎为空白,造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同时,旅游宣传促销经费严重不足。
4、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一是总量偏少、规模偏小。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二是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主体实力不强。全县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规模较小,布局分散,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其支撑地位、拉动作用没有凸显。三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缺乏技术性、融合性,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含量较低。四是文化旅游产业人才缺乏。从创意、策划、文化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营销各个环节都缺乏相应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1、推进部门融合,营造发展环境。建立领导分包制度,加强与文化旅游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新格局。要将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全镇城乡一体化的范畴,统一安排、统一部署。交通、国土、林业、文化、文联等部门要发挥行业优势和自身职能,形成多领域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文化旅游发展新局面。
2、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旅游文化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当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来抓,在规划土地、税收、财政等方面给于大力支持。
3、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要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一是根据财力状况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逐年适当增加投入,引导旅游文化产业的品牌培育、项目示范等。二是安排一定数额的旅游文化发展基金,作为导向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安排一定数额的旅游文化产业的贷款贴息,扶持重点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和带动社会资金注入。
4、创新旅游品牌。以强化品牌意识、打造知名品牌为重点,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体现地方鲜明特色,千方百计把“楚风瑶韵、大美通城”的旅游品牌打响叫亮。一是通过节庆活动开拓市场。今年,我们将举办第二届中国•通城(云溪)生态文化旅游节,通过办节激活旅游市场,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打造通城旅游品牌。二是大力开发富有浓郁地方特色、风情的文化旅游产品。
篇9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文化旅游因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受到了广大游客的青睐。本文主要通过对解州镇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分析以及发展成功的小城镇文化旅游案例分析,得出解州今后发展文化旅游业的策略,从而提升解州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文化旅游 小城镇旅游 解州
1、 引言
文化旅游产业是21世纪的先进产业,城市文化旅游的开发可以直接和间接地提高城市竞争力,并能够直接改善城市形象。
2、文化旅游定义
文化旅游主要凭借旅游地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和自然人文景观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知识内涵,开辟寓文化、知识和教育于游乐活动中的特色项目,是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
2、解州历史文化资源禀赋
2.1突出的关公文化
解州地区是关公文化的直根,以常平村关公祖庙、关公祖墓和解州关帝庙为主要文化遗存与载体的特有资源,具有强烈的交流吸引力。
2.2古老的盐文化
解州镇内的盐池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池之一,有“国家休闲度假区―中国死海”之称,是世界第三大硫酸钠型内陆湖泊,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贡献、灿烂的文化享誉海内外,加上盐池有着独特的黑泥和盐浴资源,从而形成集旅游健身美容休闲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2.3丰富的自然文化
解州镇南部的中条山地处太行山和华山之间,山势连绵起伏有若屏障,独特的景观风貌称为解州的一大特色。硝池的硝凇林景观是解州独具的,湖水遇风遇冷,水中的硫酸钠结晶形成美丽的硝凇景观,这些美丽的芒硝形态各异,在水的映衬下形成和谐相融的美景。
2.4未曾挖掘的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一直是运城市重要的文化产业之一,解州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的故乡。
2.5多彩的民俗文化
解州镇民间文化艺术异彩纷呈,民间生活丰富多彩。关公锣鼓,高跷,秧歌舞、木雕,剪纸、刺绣、布艺等作品享誉四方。
3、解州文化旅游发展环境分析
综合发展成功的小城镇文化旅游模式,如深圳大芬村、山西砂河镇、成都五朵金花、洛带古镇等,旅游资源优势是发展基础,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多元化并且高度关联的产业链是发展保障。
解州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处于晋、陕、豫交界带,周边与河南的洛阳、三门峡以及陕西的西安、临潼等景点也能形成了旅游圈,应利用其地理条件进行大景区一体化设计,并完善景区相应服务设施、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系统。
4、解州文化旅游定位目标
世界级关公文化旅游地,民族文化故里,关公精神家园;国家级优秀旅游目的地。
5、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5.1文化旅游开发思路
(一)挖掘文化内涵
通过对关公文化的解读挖掘关公文化的深层内涵,以祭祀庆典的形式突出关公诞辰,以民俗表演的形式再现关公形象。通过对关汉卿及其戏曲艺术的挖掘,以中国戏曲节和古典文学研究基地的形式突出当地的古典文化。
(二)打造主题形象
关公的“忠义仁勇”形象深入人心,仁义、忠诚也是商家提倡的道义标杆,是行为诚信的样板。以关公形象为主题,以盐文化、山水文化、古典文化为发展动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
(三)提升服务水准
建立现代旅游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信息、消费和保障三大旅游服务系统。
5.2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以关公文物保护为根本;以建设策划、文化宣传为路径;以特色文化主题开发为目的的开发模式。
5.3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5.3.1创建文化旅游产业链
围绕关键的关公产品,将从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涉及的各个不同产业部门联系起来,使解州旅游从以观光游览为主向集风景观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文化欣赏、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旅游模式转变,拉长旅游商品链。
5.3.2打造文化品牌
关公故里:忠义仁勇 ;商界、企业界的守护神、行业神。
山水相望古意解州:山水特色、地方民俗、特质景观
5.3.3建设旅游文化产业基地
关公文化旅游基地:通过挖掘关公文化的深层次内涵,结合关帝庙景区,以关公主体形象打造旅游基地。
关公影视基地:以影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主题园,有影视拍摄和观光旅游两大主功能。
戏曲研究基地:以研究中国的曲为主,吸引广大对中国古典戏曲文化感兴趣的学者前去长期驻扎。
农业观光旅游基地:打造休闲农业,让旅游者亲身参与到农事活动中去,旅游者可以通过这一旅游节目体验传统的农耕文化,而且可满足其休闲、社交等多层次旅游需求。
生态旅游基地:盐池有着黑泥健康美体的先天条件,硝池有着养殖养生的条件,中条山有着独特的景观风貌,适于生态养生旅游以及户外运动旅游。
5.3.4举办社会节庆事件
祈福大典――关公祭祀:关公信仰的内容包括祈雨、驱瘟疫、求财、求学、求医、求子、求找物找人等众多方面。有了祈福祭祀的旅游事件, 民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寻根问祖――关公国际文化节:解州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关帝庙会是集祭祀关公、商贸活动、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群众集会。打造关公国际文化节,以此吸引黄河金三角圈甚至是海内外游客。
精神家园――关公文化国际论坛:体现传统道德精神和人格力量是关公文化的精髓所在,举办关公文化国际论坛,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力量,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寻求精神家园。
诚信至上――华人商家协会:关公日益成为许多行业, 特别是商界、企业界的守护神、行业神,是人们诚信发财精神的寄托和追寻。在解州举办商家协会,是对关公作为财神代表的最好诠释。
古典回归――中国戏曲节:解州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的故乡。在解州举办中国戏曲节,吸引更多对古典文学感兴趣的游客去参观欣赏。
6、结语
解州是一个文化旅游资源强镇,对解州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提升解州的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更能极大地提升其文化品位、文化竞争力、整体城市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晓楠,王 颖.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的突破与趋势[J].商业经济评论,2011. 01, 94-96
[2] 闫爱萍.地方文化系统中的关帝信仰_山西解州关帝庙庙会及关帝信仰调查研究[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7(2), 68-72
篇10
(一)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优势
2.禹羌文化旅游资源治水有功的大禹,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其出生地一直都是历史及考古学家争论的焦点。“禹生西羌”已经得到考古界权威的确认,国家相关机构授予北川“大禹文化之乡”的称号。北川县内相关的禹迹众多,包含大禹故里、北川及禹穴沟大禹文化遗迹,建有大禹纪念馆、禹王庙,每年六月初六大禹生日,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祭拜大禹的活动。
3.地震旅游资源北川老县城完整的地震废墟遗址和唐家山堰塞湖一起构成全世界最大的现代地震遗址,大量救援遗物和遗存,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其观光和科普、教育价值在全世界具有垄断性,为研究地质构造、预防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可供游人观光,纪念亡灵。
4.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羌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北川县作为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文化在这里保存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羌文物在这里保存最多。打造了一个北川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修复严重受损的羌族文物,抢救灾区文物、文化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民间文化数据库,编写羌族文化普及读本。实验区的主要地域为关内北川漩坪以上乡镇。
(二)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劣势
1.北川文化资源缺乏系统化和内生能力北川文化资源丰富,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众多的特色文化资源都是一个个小的单点,没有形成方向、空间、意象等相近的网络和集群,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因此,难以产生内生力量,难以实现空间的生产力。
2.北川文化产业没有龙头和市场北川文化资源得到了专家、学者、政府、社会的认可,但是,没有最具影响力创意文化作为龙头文化来支撑、来带动,所有的文化都是静态的,活态化程度低,因此,自然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没有市场,自然不能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更不能将文化产业化、商品化、货币化。
(三)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机遇
“5·12”地震对北川人民是一场浩劫,但却让北川一下子成为全球人人皆知、人人关注的地方。同时地震后出现的具有全球垄断性的地震城市废墟遗址资源及堰塞湖等其他的旅游资源,也为北川打造新的地震观光市场创造了非常好的机遇。
二、北川羌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一)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1.发展产业链结合自身现有的民族文化,大力开发与羌族民俗文化相关的周边产业链,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民族文化周边产业共同繁荣的产业链,打造整体品牌,创造规模效益。既无形中宣扬了羌族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为北川旅游业增添了有灵魂作用的核心文化,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2.将文化创意变成文化产品,实现文化北川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以北川文化和民俗特色风情为内涵,涵盖文化会展、文化培训、演艺娱乐、艺术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休闲旅游等领域。扩大和提升文化大援建,增加两家有创意实力的文化企业投资北川文化市场,并向一线城市乃至国际市场扩展辐射,建设文化北川。
(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1.发挥药王谷景区、九皇山景区位于九环精品旅游线上的地理区位优势及优美的自然生态、优越的气候条件,构建九环线北川段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线。
2.将新老县城及唐家山堰塞湖一线打造成为以地震大爱文化为主题的纪念、缅怀旅游线。
3.充分利用禹里——小寨子沟沿线的自然风光及禹羌文化特色,打造禹羌文化体验区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构建古羌文化旅游走廊。
(三)加快旅游产业要素建设
1.大幅度提升旅游交通水平。打造新老县城的主题景观大道。按照分段、分主题展示北川形象的要求,完成新老县城道路沿线绿化、亮化、美化和旅游标识标牌建设;打通青叠路,完成新县城及全县各主要道路沿线、重要节点旅游导视系统和景观小品的设计安装。
2.设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依托北川原生态的物产资源,吸纳禹羌文化、红色文化、大爱文化等元素,结合特殊的地震题材,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尤其是重点开发地震纪念品、羌绣文化纪念品、影像印刷品;利用我县丰富的土特产品,民间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结合现代创意思维,开发西羌水磨漆、山核桃工艺品、古羌茶叶等独具北川特色的旅游商品,使购物旅游开发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启动“旅游提升计划”一是研究制定北川旅游产业整体包装策划方案,打造精品旅游品牌;二是推出宣传准确,有吸引力、影响力、涵盖面广、朗朗上口的旅游宣传语(如:大禹故里,中国羌城);三是拍摄制作一部高品位、有震撼力、短而精的旅游宣传广告片;四是在川内交通干线醒目位置设置大型户外旅游宣传广告牌,包括成渝路、成绵路、辽宁大道、“九黄”环线、山东大道等;五是充分利用网络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加强网络宣传;六是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大禹祭祀活动、禹羌文化旅游节、转山会、龙灯会、羌年等大型旅游节庆活动。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