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的阻碍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文化交流的阻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跨文化交流的阻碍

篇1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价值观、语言文化、行为语言、因素

“跨文化交流”一词译自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该词是由美国人类文化学者霍尔于1959年在他的《无声的语言》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跨文化交流从理论上说,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群,由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处事方式,往往会导致相互间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需要对不同文化间如何充分发挥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文化仿佛像空气一样,人们平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在实际交流中却处处离不开文化。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种种因素对交流产生影响。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人们通常把自己所熟悉的、习惯性的方式,当作是最正确的、理所当然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这种把自己的文化模式置于其它文化模式之上的行为,必然会削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妨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下面我们从观念、语言、行为三个主要因素来分析其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价值观的影响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文化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社会制度、政治与法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习俗、道德、宗教、家庭观念等等。

从文化表面上的不同,我们可以把不同文化深层次的差异归结在不同的观念或称价值观上。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判断行为的好与不好,都是受这个价值观支配的。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差异促成了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当文化价值系统发挥作用时,它便产生激发力,影响着人们的感觉、态度、行为举止和选择标准。因此,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就会产生类似的行为态度,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则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态度。

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往往是不同的价值观发生了对立。一般来说,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中国的文化传统历来强调群体意识,从国家到集体,最后才是个人。而西方则强调“个人主义”,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反对权威对个人的支配。

以中美价值观的差异为例,我们可以把中美价值观的本质差别归纳为:美国人突出个人,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而中国传统文化贬低个人,以家族主义为核心。曾经有位中国学者将中美价值观的具体差异归纳为: 中国人注重互动和相互倚靠,美国人注重自立和独立; 中国人讲集体至上,美国人讲个人至上;

中国人注重保住“面子”,不但要保住自己的“面子”,还力求保住对方的“面子”,美国人不讲“面子”,有时也许要保住自己的面子,但是想不到要保住对方的面子; 中国人注重亲密无间,美国人注重保持个人隐私; 中国人喜好共性,美国人喜好个性;中国人偏好人际和谐,美国人喜欢个人竞争。

比如“成熟”这个词,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其含义是能表述真实的自我,能摆脱他人的影响和限制,以及能独立面对他人和现实,因为这体现了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但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成熟”的含义则是一个人已趋向于与家庭、社会及工作单位的协调一致,体现了中国人集体主义、注重人际关系的价值观。

由于价值观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好的、有价值的、得体的,所以人们往往希望自己习以为常的文化规范能得到对方的认同。直到在交流沟通中发现一句客气的话竟使对方不快;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竟引起对方反感,才意识到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在交流中出现这些问题呢?概括的说,不同的文化之间只有差异没有优劣,而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卑不亢、以礼相待,谦虚好学,勿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他人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交流中注意以下方面:

学会尊重彼此间的文化。要学会客观地看待文化差异,尊重交流双方各自的社会价值观,了解各自的文化背景,尊重不同文化的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

培养宽容心。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时,要具有接收不同事物的宽容心胸,应该尝试站在别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以适当的方式接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提出的建议。

避免思想的模式化。当你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与合作的时候,请记住他们也不愿意自己被你模式化。你要能透过模式化的表面,去发现对方独特的个性特征。

避免错误的思维定式。如认为自己正在用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进行交流;认为在自己所处的文化中所学到的人际关系基本规则普遍适用于所有文化。这些错误的思维定式会大大阻碍沟通与交流的有效性。

其实,文化间的差异并不是件坏事。如果我们能够把文化差异转化为一种彼此交流的动力,那么我们就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并且有效的减轻观念差异给我们的交流带来的阻碍和影响。

篇2

关键词:文化交流:翻译;异同;

前言: 翻译工作的目的和特点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或社团之间希望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的愿望,产生了互译精神产品的要求。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外来文化,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通过翻译,尽量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缩短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所产生的障碍和距离。

1.文化交流与翻译

1.1有关文化交流

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 译界虽对此一直多有讨论 , 但并未取得共识。从翻译实践来看 , 不论是在当代还是在历史上 , 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即归化)的原则似乎是占了上风。近十多年来 , 随着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并逐渐向边缘学科广泛渗透 , 翻译理论界越来越注重把翻译放在全球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 , 人们更多地从文化的差异与渗透来看异化与归化问题 , 即把翻译不仅仅看作不同语言的转换 , 而且把它看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关系及它们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本文试图从翻译的本质出发 , 通过讨论译者的使命 、读者阅读的认知过程及信息时代与全球化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 来重新诠释归化与异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处理归化和异化关系的总原则 , 即在不排斥归化法的前提下 , 尽量采用异化或异化加释义的方法来处理作品中含有文化色彩的语句。文字间意义的传达或功能的对等等方面的研究 , 而对意义与功能之外的因素关注甚少。近十多年来 , 随着文化学研究的兴起及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 人们越来越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翻译的本质。翻译的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在他们合编的《翻译 、历史与文化》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的文化学转向” 这一口号,这也标志着翻译的文化学派的正式兴起。在以后的几年中 , 他们又各自或一道陆续出版了几部专著来讨论翻译与文学 、意识形态 、权利及文化的关系。与以往翻译中的文艺学派或语言学派不同 , 文化学派是当前翻译理论界中具有相当强“革命”因素的学派 , 有人甚至认为他们的观点对以前的翻译理论具有“颠覆” 性。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和翻译对于文化传播 、推动社会和文化进步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 , 通过翻译可以引进新概念 、新文体和新的表达手段来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起原文在源文化中同样的功能。另外 还有一些翻译家如兰博和雷恩也推出了此功能。

1.2 文化交流中的翻译

著名作家于冠西说:“人类文化从整体来说,是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汇聚、交流的产物。”不同文化的交流必须通过翻译来完成,没有翻译就没有文化交流。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过程,更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环境氛围,独特思维方法、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造就了不同文化的独特内涵和文化特色,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阻碍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给翻译带来一定阻碍和困难。因此,如何成功跨越文化阻碍,寻求恰当翻译策略,从而实现高质量跨文化交流,进而推动文化传播,是翻译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翻译是不同语言社会的交流工具,通过转述语言文化信息,促进双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和进步。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翻译应该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不同文化间的相似和差异。如果两种语言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思维和表达方式大致相同,两种社会的文化内涵也会大致趋同,这种情况下,翻译就可以实现互译,保留原文文化色彩;如果两种语言社会的地域环境、文化习俗、人文历史、、价值观念等存在较大差异,则需要注意,因为这种文化差异影响着翻译活动的范围和方式,制约着翻译内容的呈现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因此,解决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困境,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关键。

2 .目前影响翻译不同的因素

2. 1不同语言社会的历史和习俗等文化内涵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根源因素。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历史文化;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孕育形成了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和词汇;语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本民族交流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独特工具。由于受价值观念、社会风尚、道德情操、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各民族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这些不同的文化习俗也产生出内涵丰富的文化差异。因此,要重视不同语言社会的历史和习俗差异,把握翻译中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根源。

2.1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等文化背景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客观因素。文化作品以整个社会为反映对象,用独特视角反映社会生活,形成浓厚而鲜明的时代色彩。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身处的地域环境,还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充分关注作品、作者的相关背景,才能充分了解作者传递的信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揣摩作者写作时心境,感悟作品深刻内涵。因此,不考虑社会时代背景对作品翻译的重要影响,就会产生翻译的文化偏差,无法保留和彰显源语文化特色。

2.3 翻译者的价值观念和语言功底等文化素质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观因素。翻译者是作品翻译过程的主体,是两种文化的传播中介。不同翻译者,所翻译的作品意蕴和内容各不相同。一方面,由于受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翻译者逐步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和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翻译用语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翻译者要对原作品进行解读、评价、加工和改造,仔细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领悟作品的内容精髓,品味作品的思想精神,用精准的语言进行文化传播和再造。因此,翻译者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是翻译优秀作品的必备条件。

3 .当前文化交流中翻译存在的问题

3.1加强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减少翻译语言障碍

今天,文化融合成为世界文化交往的发展趋势。作为开放的动态性系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渗透力,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吸纳、融合,增进了人们的相互理解,增加了人们的相互认同。这使得跨文化交流――翻译的障碍越来越少,语言沟通越来越顺畅。因此,翻译者要把握原作品所属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强化保护源语文化意识,深度了解原作品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增进文化融合,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

3.2合理恰当运用翻译方法,扫除文化交流障碍

翻译者是联结原著作者和译著读者关系的纽带,在翻译过程中,若以原著作者为中心,就不免会给译著读者带来诸多困惑和不解;若以译著读者为中心,就不免会失去原著文化特色。因此,需要正确处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灵活采用音译、套译、移植、译注、重创、摹仿等方法,找出传递文化信息最恰当表达方式,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或以源语或原著作者为依归,以原著内容特点为基础,采用“异化”或“直译”翻译方法,最大限度保留原著风貌和风格;或者以目的语或译著读者为指向,把握原著作者思想,关照译著读者态度,采用“归化”或“意译”翻译方法,促进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融合。

3.3提高翻译者综合文化素养,增强翻译实践经验

翻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翻译作品质量的优劣。作为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要求翻译者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两种语言,又要熟知两种文化差异;要求翻译者不仅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牢固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努力积累翻译实践经验。在翻译时谨慎处理文化差异,准确把握文化内涵,真实再现原文风貌,恰当传递文化信息,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文化交流步伐。文化交流是人类交往的产物,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人类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文化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层次越来越深,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日益发展。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发展日益将整个世界紧紧连在一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至最不发达国家,都不能自外于这一历史潮流,都必须在这一浪潮中趋利避害,以求得自己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必然促进全球性的文化大交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文化受制于经济和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协调发展,社会才能协调、和谐、有序运转,走向良性循环,否则就会失衡,甚至瓦解。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又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发生发展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经济全球化本身也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由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决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决定着文化交流的必要性;文化的共性、普遍性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正是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运动,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有其长处,也有其局限。它只有从其他文化中吸收营养,才能永葆青春,具有活力,否则就会变成“死文化”。古代中国非常强大,文化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作出过巨大贡献。但后,中国却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其原因之一就是闭关自守。

人类文化史表明,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必然走向衰落以至灭亡。只有实行开放,不断碰撞和交流,文化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长盛不衰。古代日本比较落后,但它不断从中国文化中吸取积极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明治维新”之后又积极向西方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基础并不很好,但战后积极对外开放,吸取别国的长处,取得很好效果。今天的美国之所以在许多方面能保持领先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吸引了来世界各国的大批优秀人才。党的之后,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学习并善于学习别人的先进成果。正反经验说明,文化交流是通向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校英文网页;跨文化交流;Lasswell传播模型

1 引言

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世界,其与各国的合作与交流越发频繁。中国于各国留学的人不断增多,而各国在华留学人数亦呈快速上升趋势。中国高校定将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桥梁。再者,新一代学生生活在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世界里,网页,尤其是各大高校英文网页亦必将成为向世界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让各国学生了解中国的主要平台。但是,目前各高校英文网页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国内研究者已有所研究。

通过知网检索得知,目前研究集中在文本语言翻译方向,指证高校英文网页存在的语言失误,而甚少立足网页这种传播载体,从文化交流或设计角度比较中外高校英文网页。我们认为高校网页的信息传播是一个跨文化交流过程,本文将以跨文化交流角度,试比较中外高校英文网页,克服跨文化交流障碍,以提高高校管理水平。

高校英文网页之目的,毫无疑问,在于使受众获取其所需信息,完成文化交流。这一过程体现着高校的管理水平。Lasswell[1]的传播模型能够很好解释高校英文网页的信息传播过程。他的传播模型(Lasswell’s Communication Model)被许多传播和公共关系学者认为是“最早和最有影响力的传播模型。”[2]他将传播五大要素描述成一句话: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To What Effect?在高校英文网页里,这五大要素的所指见下表1.3。

下面解释各要素。中国高校英文网页的受众(Receiver)主要是英语为其母语或官方语言的人士,范勇[3]将这些人分为六个类别:

(1)有意与中国某一高校进行学术合作与交流或开展合作办学的国外高校或其他机构的学者、教师、研究人员或管理员;

(2)有意来中国某一高校留学深造或进修的学生、有意来中国高校当访问学者或研究的国外学者;

(3)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中国高校或中国高等教育信息,以供研究之用的学者与研究人员;

(4)对中国高校的研究成果感兴趣并有合作意向,或有意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投资的企业家或投资者;

(5)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语言文化或高校的访客;

(6)偶然进入中国高校英文网页,出于好奇而浏览高校英文网页的人士。

因为这是一群特殊的受众,他们不熟悉中国社会文化,为了实现英文网页的信息传递功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Intention),高校(Communicator)必须排除传播交流障碍,如言文本和网页设置不明。因此高校须选择合乎受众需求的信息类型,确保语言正确,另一方面考虑到网页这一特殊载体,信息还需要以方便合理方式呈现(Message)。

2 样本说明

本研究选择了国内外有广泛代表的30所高校的网页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大陆地区14所: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港台地区4所,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国立成功大学、;国外地区选择东京大学、首尔国立大学以及最有代表性的英美两国的大学,共计30所。

文化交流是一个互相交换或共享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两个主体,一是施者(Sender),二是受众(Receiver),而后者,是交流的方向所在。为了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与传播,那么就需要了解受众。因而,需要获取学生对高校英文网页的认知信息。于是我们对119位留学生作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浏览过大陆地区高校英文网页的学生中,认为能轻易在网页上找到所需信息的有52%,不能的则高达48%,说明大陆地区高校英文网页设置存在问题,致使不便查找资料;认为网页提供了足量且有效信息的有46%,不能的则超过一半达到54%,说明网页文本设置存在问题。两个问题里,是与否的比率都较为接近,暗示大陆地区各高校英文网页质量参差不齐,有可能含有地区差异。另一方面,浏览过大陆以外地区高校英文网页的学生中,高达93%认为能轻易在网页上找到所需信息,不能的仅有7%;高达95%认为网页提供了足量且有效信息,不能的也只有5%,说明这些英文网页能够有效克服传播交流障碍,很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

基于上述,可以假设:总的来说,大陆地区高校未能利用好网页载体,将信息有效地以合理方式呈现,完成跨文化交流,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也就是说在Message与Medium阶段,出现了交流障碍。在下面证明假设。

3 问题分析

传播媒介是信息传输的手段。基于互联网的网页是高校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的手段。互联网无疑具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可运用多媒体与数字技术。匡文波[4]描述了万维网的优势:

第一,可运用多媒体;

第二,拥有可连接多条超文本(Hypertext)的超链接(Hyperlink),使用户可轻易地从一个文本跳转到另一个;

第三,友好(User-friendly)的用户界面。

此外,亦有一些研究者提出网页设计的具体方法或技巧。任孝瑜[5]提及使用超文本的益处:

第一,主要条款可通过超文本扩展;

第二,超文本可制成注释的形式,或链接到其他网页;

第三,超链接可以用来解释一些个人、组织、事件、历史背景等;

第四,超链接可以用来做多层写作。网页主体提供一个框架,而详细的信息可通过超文本进入,因此浏览者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而决定进入相应的层级。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排除文化交流障碍时,既要考虑到受众特点,同时需充分利用具备上述特点的网页介质以顺应受众需求。若未能考虑周全,则极可能给受众带来不便。

3.1 页面导航

学校网页内信息众多,如前所述,超链接能为信息分类整合提供了便利,一个清晰、简便而又全面的页面导航能使浏览者迅速查寻到所需各类信息。所有被调查的大学网页,都有以功能为向导的页面导航,即是以信息类型为基础的分类导航,如“About The University”、“Academics”、“Admissions”、“Faculties & Departments”、“Research”、“Campus Life”等,这说明在技术上,各高校有能力驾驭网页这一媒介。此种导航能够让那些带着清晰信息需求或熟悉学校的浏览者迅速获取特定数据,然而不一定能向浏览者提供全面且合符其身份的信息,致使浏览者需点击查看多处链接。因而,若以受众为目标,方便交流,那么还应该设置浏览者导航,以弥补或配合功能导航。所谓浏览者导航,是指网页中以“Prospective Students”、“Current Students”、“Faculty & Staff”、“Visitors & Friends”、“Alumni”、“Media”、“Parents”为条件设置页面导航。这种导航以浏览者身份为中心,能使浏览者迅速获得适合自己之全面而详细的信息。关于此种导航,各高校英文网页出现两种情况,如下表3.1。

港台及国外大学英文网页除开东京大学,皆设有浏览者导航。大陆地区大学情况较为复杂,仅有7所大学设有此种导航。其中上海外国语大学英文网页没有设置,反而中文网页有设置;南京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都仅仅设置了未来学生导航(南京大学为“International Student”北京外国语大学为“Future Student”)。地区上,7所中有6所处在沿海经济发达区,1所位于首都,地区差别相当明显。

为何大多数大陆地区高校没有设置浏览者导航来呈现信息呢?文化交流是以人为中心的,受众(Receiver)是目标。浏览者导航恰好符合以人为核心这一特征。在功能上,浏览者导航又能弥补功能导航的不足。共用两种导航无疑能够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方便文化交流。我们认为英美大学的导航呈现方式显示了其以平等个人为中心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一历史传统由文艺复兴时期传承至今,港台与日韩文化受英美影响甚大,从而反映到各大学导航呈现方式上,像东京大学这样的也仅仅是个别现象。大陆地区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受众为归依的氛围较浅,反映到网页导航呈现方式上就是缺少浏览者导航;而在那些经济发达、开放程度高的地区,平等、服务、受众为上等现代观念更为深入民心,于是这些地区的大学英文网页设有浏览者导航,即使不是很完善,但起码是有了,而位于有平等开放传统地区的中山大学还设有中英文的浏览者导航,这是值得其他学校学习的。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会无意识地以自己的文化作为解释和评介别人的行为的标准”。(贾玉新[6])那么,为了最大程度便利跨文化交流,改善网页管理,大陆地区高校应该清楚认识中外不同的历史文化或价值传统,并将认识整合到网页信息呈现方式(也就是Message阶段)上,以免滞障跨文化交流。

3.2 界面处理

网页界面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界面,它是一种由非物质化数字设计形态与人进行交互的,这些形态构成元素如色 彩、文字、图形等都表现出了非物质的特性。(廖晔[6])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界面上的文本信息呈现方式。

互联网媒介的特征之一是信息丰富而多样。为了节省时间,浏览者阅览网页的速度远远超过他们阅读印刷材料,他们的阅读焦点主要集中在文本开头(任孝瑜[5])。那么,高校英文网页的文本信息就不能过多了。若信息量大,可加工文本格式,或者可以考虑在网页上充分运用超链接或多媒体来传播信息。

调查中,大陆地区高校英文网页的文本信息呈现方式相较于其它地区出现了以下两种问题:

(1)以大量未处理格式的文本呈现信息

大陆地区高校普遍存在文本信息过载问题,而且文本格式也没有加工,如没有突出重点字眼,设置段落小标题等。如此呈现文本信息无疑会使浏览者不耐烦,甚至产生厌恶抵触情绪,致使无法获取有效信息,那么文本的信息传播功能就无法实现了,更遑论文化交流。

以北京大学英文网站“Admission”下的“Graduation”简介为例 ,页面恰恰是一片没有加工的文本信息,由于文本信息量大(统计显示有541字),网页也被拉长,需要拖动窗口浏览信息,与“简介”一词相当不符。如此冗长地呈现文本确实难以令人有看下去的兴趣。

港台与国外的高校网页也有文本信息多的网页,然而它们会利用两种方式解决问题。第一,设置小标题,并按数字排列,还设置标题颜色,扩大字号,使文本层级分明,另外还用异于标题与正文的颜色强调重点字眼(如香港城市大学);第二,对信息分段概况后,设置小标题,并设置超链接以收纳其下文本信息,且在导航中清晰显示层级(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台湾成功大学等)。除了使用超链接,也有使用Flash收纳文本信息以及设置层级,效果与使用超链接一样,不同的是使用Flash无需再建新网页,可以更高效地在一张网页下显示大量信息而不占用大量页面(如剑桥大学)。

这些高校的信息呈现方式完美结合了浏览者(受众)需求与网页技术,克服了因文本信息过多而带来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障碍。

(2)以汉字呈现文本信息

高校英文网页有一群特殊的受众,他们不熟悉中国社会文化,更遑论汉字。若高校英文网页在呈现信息时出现汉字,浏览者定会十分困惑,那将会阻碍受众获取信息。调查发现,大陆地区各高校英文网页普遍出现汉字,主要出现在新闻(如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网页)与招生入学(如复旦大学外国留学生工作处网页)栏目。而同样使用汉字的港台地区高校英文网页则没有出现此问题。解决语言不通问题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要解决此问题,改善网页管理水平,需要各高校认识到英文网页跨文化交流的性质,将信息翻译为地道的英文,为受众排除汉字障碍。

根据上述,大陆地区高校英文网页出现上述界面处理问题,并不是因为技术有限,而很大程度上在于未能充分考虑到受众(Receiver)一方的文化传统,如语言,并结合网页(Medium)这一特殊载体来呈现信息(Message)。换句话说,就是高校在受众(Receiver)、网页(Medium)环节上存在失误,高校管理英文网页的部门或人员未能予以重视。

4 结语

高校英文网页的制作必须要坚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努力跨越文化鸿沟”这一原则(黄友义[8]),由于中外在信仰、价值观、世界观、意识形态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上的巨大差异,英文网页信息呈现方式必须要顺应受众的期待、共享知识、信仰、价值观等,总之要以受众为依归,这样才能为受众所理解和接受,避免交流滞障,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Lasswell,Harold D,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J].Say 24 K -Bahar,2007:215-228.

[2]Pamela J.Shoemaker,James William Tankard,Dominic L Lasorsa.How to Build Social Science Theories[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04:109.

[3]范勇.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中国高校英文网页中的翻译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8.

[4]匡文波.网络传播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9.

[5]任孝瑜.University Webpage Translation:A Mass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16-30.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9.

篇4

关键词:大学 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 平等性 方法

语言和文化相互交融,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依托,密不可分,语言的内容包含着文化,而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在最近几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变得愈发的重要。然而,在文化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教学日见成效,而中国文化的教学却没有进展。人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但若对中国文化知识缺乏了解,会阻碍学生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教学同样很重要。

一、 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的教学现状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学校的考试;少部分的学生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和技能,为以后的生活、工作服务;还有少数学对英语毫无兴趣,只是为了修满学分而学习。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是为了宣传中国文化,进行中西文化的交流。当问到“相声”“孔子”“中医”“剪纸”“皮影戏”等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时,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知道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述。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中国的大学在教授英语时,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传授;我们应该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材中充满着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对本国的文化提到的少之又少;教学理论大多是汉语及中国文化对外语学习的不利影响,而其对英语学习的有利的一面却被忽视。另外,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各高校依旧无法弃离英语四、六级考试,有的学生只能硬着头皮学习英语,而忽视文化的重要性。

二、如何维护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平等性

(一)充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若要导入中国的文化,教师要首先弄清楚中国文化的精髓具体是什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认真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庸思想等,这些内容渗透在很多文化表现和文化领域中,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指导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比较各种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文化,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教导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的文化,为中西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平等的文化意识

通过解决中西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不平等现象,可以使中西文化实现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要解决不平等的意识,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文化平等、语言平等的观念。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是为了进行交流,进行跨文化交流。此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学会使用英语传播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同文化的交流应彼此尊重,本着互相平等的原则进行交流和对话,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

(三)注重在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

语言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在语法、语音和词汇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双向的活动,既包括对相同文化的吸收接纳,又包括对自身国家文化的交流与传递,因此它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东西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不平衡(西方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占有强势的地位,使中国文化失去了自身的特色,从而陷入被其他文化同化的危局之中)是不能进行正常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文化,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联系起来,加强两种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中国文化受古代儒家、道家、法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重视人与自然统一的独特文化。西方人擅长的是以抽象思维进行分析,而中国人擅长从整体上以具体直观的思维分析事情。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内敛的特点,而西方的文化观念强调自我发展、特立独行。同理,若要理解东方文化中的内涵,先要了解中国文化观念所崇尚的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信念。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深刻理解本国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而且学生能在比较中相互借鉴,增强对中国文化的敏感性,不至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迷失自我。

参考文献:

[1]赵平,吴彬.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篇5

1.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负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受该文化的影响。以颜色词为例,虽然世界上表示颜色的词语只有数百个,但由于地理环境、民族风俗、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的不同和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使得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引起的联想和蕴含的意义也不甚相同。虽然在英汉语的基本颜色词中,基本的语义和内涵是大体一致的,但其由于文化背景产生的引申含义的差异也十分的明显。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词语在目的语语境下的引申意义,否则就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引起双方的误解甚至是分歧,从而造成文化的负迁移现象,从而影响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文化负迁移及其产生的原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持不同语言的民族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文化作支撑,所以从本质上说,翻译又是一项跨文化交际的活动。“翻译是一种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交际现象,译者将源语中的信息翻译成目的语时,也会要用到他所掌握的语言文化的先有知识”(转引自张晶晶 王治江,2009:157) 。在翻译过程中总不免受到一种文化的影响而使之不自觉地转换入另一种文化当中,翻译学将这种现象称为“文化迁移”。关于翻译中“文化迁移”这一概念,邵瑞珍指出,“迁移源于心理学与物理学)发展为先前学习与后继学习的相互影响”(邵瑞珍,1997:218~235);翻译学借此定义翻译中的“文化迁移”为“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相互选择、摄取、处理,以及所产生的深远文化影响,或者说,是由于翻译活动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影响”(李继民,2007:37)。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双方交流是否成功,关键要看翻译后的文化迁移的影响好坏,故按文化的迁移所产生的影响来分,可以将其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通过翻译的作用,源语文化中的信息和内容很自然地被目的语文化所吸收和融合。在目的语文化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的同时,源语文化中的信息也在翻译过程中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得到增值和传播。翻译中的正迁移是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对相互的沟通和理解提供好的影响,因此这这里就不多加赘述。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因为翻译不当或者文化差异引起一些误会,造成文化的负迁移,从而阻碍了跨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要充分了解文化负迁移的影响,是掌握好翻译过程中迁移度的前提,是各国相互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因素。

2.1 文化负迁移概念的引入

翻译中文化负迁移现象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有效传递原有信息的情况。发生负迁移时,源语文化中的信息和内容不能准确地在目的语中体现出来,信息减损超过了一定的阈值,造成了信息的变异和歪曲。目的语读者不仅不能准确完整地了解源语文化内容,反而会对其产生误解,从而造成源语文化对目的语文化的正迁移失败,或造成对目的语文化的破坏与玷污。负迁移是一种具有消极作用的现象,因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多加注意,才能尽可能的避免负迁移带来的误解。

2.2 文化负迁移产生的因素

要想充分了解负迁移的影响必须要了解产生负迁移的因素,简单地说,翻译过程中产生负迁移的原因是因为两种语言背后的蕴含的文化的差异引起的。这在英汉基本颜色词中表现得较为明显,由于“两种语言对同一颜色词所持的态度以及产生的联想,形成一定的距离和差异,他们所表达的语义往往不同或不等值。其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等大大超出概念意义以外的交际价值”(严钦霞,2003:22)。具体可将翻译过程中产生文化负迁移的因素分为三类:

首先,是因为两种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的不对等。以英汉互译为例,虽然在英语和汉语中,大部分的词都是可以相对应的,但是在现实的应用中,往往因为情景的不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英汉语背后的一些文化内涵发生不对等的现象。如表示“汉语中红色的词语有四十多个,英语中则多达一百多个”(包惠南,2001:128~129)。

其次,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译者的各项素质不同。在翻译活动的信息传递中,译者具有双重身份。“译者既是原作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译作信息的发生者,在文化信息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时,会受到许多文化因素的制约,继而会影响译者的个人素质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知识面和理解能力以及译者翻译作品的动机、态度,“译者心目中的读者乃至个人所代表的社会集团的利益等因素,均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译者的表现”(曹合建,2005:86)。例如:英语中的“yellow boy”是“金币”的俗称而不是“下流的小男孩”;汉语中的“黄”在英语中则是“blue films”。

另外,社会习俗造成的理解上的差异也是造成翻译中文化负迁移的重要原因。因为,虽然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基本认知是大体相同的,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语言在表达同一种事物时其内容和表现形也有所差异。如果这些差异没有得到译者的足够重视,没有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便会导致误译或信息的大量减损。从而会导致目的语受众的误解,产生文化的负迁移。例如:曾有人将“白象”这个商标直译成“white elephant”作为英语国家的商标,但由于在说英语的国家,white elephant 多表示一些大而无用的东西,故就被消费者认为该商品不好,而鲜有人购买。

3.负迁移的认知过程与体现

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语言表达的不同,以及在同一情景下对相同事物的认知过程也不同。不同的认知,导致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理解也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尤为明显,因此作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差异,否则就会产生误解引发文化的负迁移现象,将会对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产生了严重的阻碍。要想尽可能的避免英汉互译中文化负迁移的出现,必须要了解认知过程中文化负迁移是如何产生的已经负迁移在翻译中的具体体现。

3.1负迁移的认知过程

翻译学中的“认知”这个概念是从语言学中衍生过来的。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语言的形成不是随意组合形成的而是由认知制约的。kellerman(kellerman,1977)提出学习者拥有一种心理类型(psychotypology)。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激发或限制学习者进行迁移正是这种心理类型而不是各种语言之间的实际距离。kellerman认为,学习者拥有一套心理类型学感知。正是这种感知,而不是实际距离激活或抑制迁移的产生。同样的,在英汉互译中,原文内容要通过译者的理解进行转换,成为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译文呈献给目的语读者。目的语读者总是根据自己对母语的习惯理解以及母语背后的文化支撑去理解译文。因此,好的翻译要达到源语读者对原文的认知理解和译语读者对译文的认知理解基本一致,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

文化的迁移跟两种文化支配下读者的理解是分不开的。经过转换后,译文势必会因两种文化的不同发生一定的文化迁移。当译语读者按照自己的文化习惯所理解的译文内容同译文所要表达的源语文化内涵,以及源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不一致时,这三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使译语读者在认知过程中发生偏差,进而产生误解,则说明文化迁移阻碍了交流的进行,即发生了文化的负迁移。文化迁移对跨文化交流的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且总是伴随着翻译的进行,因此翻译过程中产生的文化迁移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以避免负迁移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转贴于

3.2 负迁移的具体体现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所占的数量大体相当,其赋予某一种颜色的内涵也大体相同。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各具特色,其文化内涵也各不相同,故而在具体表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有理解对方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才能做到‘入乡随俗’,进行得体和有效的交流”(程慧,2010:149)。因此,作为译者更要了解颜色词背后深层的文化含义,从而对英汉颜色词的差异的掌握和理解更加深入,是做好英汉互译的前提。本文以英汉颜色词互译时产生的负迁移现象为例,从文化负迁移产生的因素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英汉互译时不同文化背景读者对颜色词的表达的认知过程,以达到在翻译时避免产生文化的负迁移的目的。

(1)what's wrong with you? you are looking green.

译文:你怎么了?脸色看起来很苍白。

在英语中,green除了表示基本的颜色之外,还可以来形容人因为生病而面带病容的状态。因此,母语为英语的读者在看到原文的时候即会明白原文要表达的意思是对方“面带病容”。然而,在汉语中的“绿”则并不表示病态,而常常表示生气甚至是不好的尴尬状态。如果不加转换地将该句直译为“你脸都绿了”,则会引起汉语读者的误会,而不能很好的表达原文的意思,这样就会因错误的认知而产生文化的负迁移。相反,在汉语中病态常常用“面色苍白”来表示。译文用“脸色看起来很苍白”,就不会产生这种误解,这样就避免了负迁移的发生。

(2)看着有些人富起来,他就眼红。

译文:he is green with envy at seeing some people get rich.

在该例句中,汉语的“眼红”有嫉妒的意思,因此汉语读者在读到原话时明白它表达“嫉妒”之意。而在英语中,表示嫉妒用“green”来表示而不用“red”。因此,译文将它转换为“green with envy”就能避免英语读者的错误认知,从而避免了文化负迁移。

(3)my finger was caught in crack of the door and got pinched black and blue.

译文:我的手指夹在门缝里,压得又青又紫。

英语习惯用black and blue 来描述某个人遍体鳞伤、伤痕累累,但在汉语中却用“青一块、紫一块”或“又青又紫”。为避免因文化负迁移造成的错误认知,在翻译过程应该依据目的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在译文中对源语表达的颜色词做出适当的调整。

(4)冯眉卿再也耐不住了,脸色发青……

译文:feng mei -ching seemed unable to contain herself any longer,her face was pale……

汉语中,常用“脸色发青”来表示恐惧、生气等情绪,而在英语中,表达恐惧感时则常用用to go/ turn pale ,或to be pale。因此,为避免认知上产生偏差,英文译文应该用“pale”来表示“脸色发青”,而不能仅仅为了文字上的对应而忽略了其背后的引申含义。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因为英语和汉语的文化不同使得颜色词表达的内涵以及读者对它们的理解也有很多不对应的地方。因为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在母语文化背景下对其引申含义的认知的结果,因此,在以跨文化交流为目的的翻译过程中,对译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因文化负迁移而引起的错误认知。

篇6

【关键词】双效交流;中国传统文化

一、背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中国文化缺失现象

事实是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的确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在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知识不够,表达不清。这与我国目前在世界所处地位是不符合的。我们的学生知道各种cheese cake,汉堡包,却不知道如何用中文正确的表达豆浆,馒头。我们的学生能熟悉的输出西方的各种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表达中国的春节,元宵,清明节等等。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由于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到位,无法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各种。

然而跨文化交流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是一种双向性的交流。语言作为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与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表述、承载、象征着文化。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决定了文化教学应同时兼顾本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因此,跨文化交流也意味着交际双方文化的吸纳与传播。英语学习不应该只是了解西方文化,还应更好地理解本族文化并能够用英语对外传播本族文化。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只强调一方的文化而忽略另一方的文化无疑会给交际带来障碍,也就无法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二、建议及对策

(一)以教材内容编写为出发点,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

英语教材的编写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加大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含量,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发本土文化英语教材。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介绍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应该选择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系统地编入英语教材。同时,采取多样的编写方式,既可以把中国文化作为正文编写,也可以安排在阅读课文里,或是作为口语交际的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合理地编撰好教材,让英语教材真正发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

(二)以文化对比为切入点,组织英语教学

在英语全球化的浪潮中,掌握英语是必要的,但是进行外语教学不能以弱化和牺牲母语为代价。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母语讲解能让学生听来亲切,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因此在授课上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既训练了学生的外语能力,又能满足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对当代学生的要求。

英语中融合了大量的西方宗教文化,比如圣经被认为是最好的英语学习教材,就是源于深刻的文化内涵。其实,中国的儒家思想或者道家思想与西方宗教思想同样是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从而提高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使用的准确性。比如Dragon在东西方文化中差异最大的词语,在中国,这是民族的象征图腾。但是在西方却代表了恶势力,从中可以看出文化对比的重要性。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环境,提高英语应用的准确度。

(三)以英语教师的素质为基础,承担中国文化渗透重任

英语老师不仅要承担语言教学的任务,同时要承担渗透中国文化的重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自身对各国文化的掌握。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英语功底,同时要具备较高的母语文化修养。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文化人,教师本身应该具有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bicultural ability),而这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Kim提出新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框架,根据该理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cognitive competence, affective competence, per formative competence。要想在英语教学中融人中国文化,这需要大学英语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既要有文学欣赏能力,又要熟谙教育学原理,不仅有丰富的西方文化知识,还要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跨文化知识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缺陷;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欠缺;跨文化交际策略、经验及应变能力都有待提高。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要真正实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英语教师就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建立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自己中西文化的综合素质,担负起在英语教学中融人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

(四)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加强中国文化渗透

如今,很多讲述中国文化为中心的英语电影或者纪录片,比如wild china,舌尖上的中国,等等,这些中外合拍的纪录片用标准的中英文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或者自然风景进行了深入的解释,从而用英语表达方式来解读中国各种文化元素。推荐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观看,或者阅读一些讲述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英文作品,或者一些经典的中文文学作品的英文版,从而熟悉中国文化是如何用英语来描述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准确表达。

作为东方文化的主流,中国文化必将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英语是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的英语变体,它的存在满足了社会的需求。研究中国英语及探讨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无论对跨文化交流还是对社会现实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熏陶民族精神,提升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保持自身的文化身份,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涉外导游 非语言交际 能力调查

一、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输出国。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到时,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亿,位居世界第四。随之而来的是对入境导游和出境领队需求的急剧增加。不容置疑,涉外导游是将来我国入境导游和出境领队的生力军,他们是旅游跨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与国外游客接触最多的人群,直接影响着旅游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跨文化研究专家萨默瓦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1]涉外导游所从事的出入境导游工作,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想要圆满地完成这一活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不仅是因为非语言行为传递了人类交际时绝大多数的内容信息,而且是因为非语言是一种潜藏文化载体,不同的非语言符号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错误使用非语言交际,直接阻碍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涉外导游在将来工作中,游客对导游语言表达上的错误往往能够容忍,但对于不恰当地使用非语言行为而造成的文化层面错误,则往往不能接受。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参与调查的学生是杭州三所高职院校的涉外导游专业大三学生,总共120名。此120名学生均已完成涉外导游专业课的学习,理论上应该具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调查工具

毕继万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对非语言交际划分为四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我根据这四大类,具体列出了涉外导游接触较多的六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即体触、时间观、空间观、姿势姿态、目光语和沉默。问卷中每一项均有3道题目,题目1、7、13关于体触,2、8、14关于时间观,3、9、15关于空间观,4、10、16关于姿势姿态,5、11、17关于目光语,6、12、18关于沉默。每道题目最高得分为5分,最低得分为1分。为了保证被试最大限度地合作,问卷指导语非常礼貌地告知学生本研究的严肃性和研究意义,并承诺保守秘密。

3.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问卷于2011年9月的课后发给学生,完成后收回。任课教师不参与问卷分析。所有问卷全部有效,共收到有效问卷120份。根据问卷,计算出各项的平均分和准确率。

三、结果与讨论

120名涉外导游专业学生的问卷成绩,最高分70分,最低分28分,平均分40分,还没有达到及格线(45分)。这从宏观上说明被试者的非语言交际能力总体上非常糟糕。问卷中每项的平均分及准确率见下表: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被试者在体触、时间观及姿势姿态三项上明显得分高于另外三项。其中,时间观和姿势姿态两项的平均分已经高于及格分(9分),且两项的准确率也都在60%以上。但是空间观、目光语和沉默这三项,被试者的表现着实糟糕,准确率分别只有26.6%,29.3%,30.6%。由此可见,被试者在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具体分项上得分是不平衡的。

造成的原因大概可以这样简单解释。在日常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目光语和对沉默的运用是跨文化交际中最难把握的,因为其具有隐蔽性,难以捉摸性的特征。[2]由于涉外导游专业学生在学校基本没有学习过目光语和沉默在具体非语言交际中的运用,因此得分表现最低。而体触、时间观、姿势姿态这三项,由于其相对明了,虽然学生并未系统学习过,但得分却要相对高一些,也只是处于及格边缘。故若要使涉外导游专业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使其将来可以顺利地在旅游活动中进行跨文化交际,就要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进行系统培养。

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措施

由于不当的非语言行为所产生的交际冲突比言语交际冲突造成的后果更为恶劣,因此可见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成功的跨文化交流绝对少不了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掌握。

1.把非语言交际能力列入涉外导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研究所调查的学校中,有学校的涉外导游培养目标是掌握导游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导游服务技能,能适应现代旅游行业发展的第一线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由于在教学要求中没有对非语言交际能力作必要的强调,因此,必然导致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忽略非语言交际这一重要内容。把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的能力,列入人才培养目标,是改变目前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低下的根本性举措。

2.教授学生非语言交际的知识

据了解,涉外导游专业基本没有开设非语言交际知识的课程,我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此课程或者至少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增加此方面知识。知识的来源可以是教材、教学参考书,可以是课堂教学,也可以是给学生布置的延伸阅读材料等。

3.鼓励学生多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

非语言交际手段,在通常情况下多是在语言交际的实践中习得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获取的,在使用中也常常是无意识的。[3]因此,利用各种途径向学生提供非语言交际的知识是必要的,但远远不够。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Samovar,L.A.et al.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81.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篇8

关键词: 国际工程工程管理跨文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全球竞争与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将各个国家与商业组织摆到同一个竞争舞台。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改革开放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企业已经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声誉,质量过硬、技术先进、重信用守合同,但是中外在文化上的差异却一直是阻碍着我国企业在国际合作上进一步发展。为此,在国际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建筑企业的管理者除了应精通工程的“成本、质量、工期”的控制外,还必须深谙不同文化背景必将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研究文化差异对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要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管理者必须具有并发展相应的对文化的敏感力和驾驭沟通的能力,采取相应的跨文化管理策略,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一、国际工程管理中的文化差异

(一)谈判风格

在国际工程建设和管理中,谈判是经常进行的,但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谈判模式。中方在谈判开始时会讨论双方所共同遵守的总体原则和共同利益。中国人习惯于从大的方面入手,主要关心的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可能性。因此他们避免在一开始就讨论细节问题,而具体的细节留到以后再谈。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对具体细节非常注意。谈判一开始就急于讨论具体的条款,在谈判中充满信心、明确果断,以经济上获利为目的,善于讨价还价,而且热衷于一个条款一个条款地谈(他们用的最多的词语就是one by one),最后达成协议。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在谈判中对待争论的态度也不同。

(二) 对待合同的态度存在差异

(1)对待合同文本的态度

对合同文本的态度,中方是看重总体原则,这反映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整体取向的。具体的表现是中方的合同文本往往只有一薄本,而西方的合同文本是几厚本,他们的合同详细到图纸文件的份数、图纸的材料(如蓝图、软盘、Email、胶片) 、制图人的联系方式等。在履行合同时,中方的态度往往是,在实质上不违反合同条款,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而西方则是严格执行合同条款。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合同文本态度存在差异。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倾向于整体性,一些小小的细节通常不是很重视。而西方人则习惯正确、精细和理性的线性思维模式。

(2)对待合同索赔条款的态度

中国人听到”索赔”两个字时,往往联想到争端的仲裁和诉讼等法律行动。因此他们就认为应尽可能地避免索赔,以避免法律行动引起更多的麻烦或是经济损失。中国工程管理人员不愿索赔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传统管理模式和计划经济惯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的原因还要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上去。西方人认为只要某一方的行为不符合合同、规范、标准的规定就一定会给对方发函指出,并就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工期延误要求索赔。

(三)人际交流

不少参与国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人员没有认识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对跨文化交流的特殊性缺乏正确认识。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接触必然产生文化上的差异或冲突。很多人往往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乎逻辑的、适当的,而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们可能会认为是反常的、不合逻辑的。还有的人认为,只要掌握了对方的语言就可以和他们沟通了。其实不然,正确的使用语言要求大量文化方面的知识。一般来说,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跨文化交际是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是一种特殊的场合。这种场合的交际,要求参与者对对方文化的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人同西方人的行为方式的差别。在国际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一切活动都是以人际之间的交往开始的。如果交流的双方对中西文化缺乏了解,中西文化不同的人际之间的交往规则就会导致冲突。

二、跨文化管理的探索

面对不同文化、不同国籍的各方人员,为实施跨文化管理的策略是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总结了几种跨文化管理策略以作参考。

(一) 跨文化培训。工程管理经营在当地国的环境,其最重要是一种学习过程,即外籍人员文化的学习。对于各种规范、标准、规定尽量使用国际惯例(例如执行FIDIC 条款)对我们的员工进行培训。

(二) 多元文化认同。工程管理的文化冲突源于工作团队的文化差异,因此务必使内部员工了解多元文化之差异,尊重并包容文化之间差异,甚至将多元文化认同之理念列于项目管理的信条中。

(三) 跨文化融合。对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要求与工程管理内部不同文化群体之间,透过异中求同创建共同的公司文化,融合后的文化既能表现出明确而一致的特征,以消除文化冲突的产生。

(四) 忽略、缓和文化差异。忽略文化差异就是按照合同规定的方式以某一文化为背景来对待所有人。当然,忽略、缓和文化差异只是各种文化在企业中相互融合前的权宜之计。但是在国际工程中则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毕竟工程项目具有短期性和目标性,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价值体系。

(五) 跨文化沟通。要消除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必须发展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共事,应建立跨文化沟通的机制。工程管理者需要有意识的建立各种正式的、非正式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

三、结束语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从事国际工程的建设。成功的工程管理必须实施跨文化管理的策略,消除文化差异的冲突。在国际工程的管理中能适应多重文化的挑战,减小由文化差异带来的管理难度,降低项目工程管理运行的成本,更好地完成工程的既定目标,让我国的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蒋敏.国际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跨文化管理[J].建筑经济, 2007(4)

篇9

【关键词】合拍片;跨文化交流;符号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82-02

《风筝》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儿童片,也是首部中外合拍片,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的构思让影片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透过儿童的眼睛,去领略两个国家的风俗人情和诗情画意,同时又将中国传统的神幻世界与现实生活糅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迷人的艺术魅力。该片在1958年第11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中获荣誉奖,在1958年意大利第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圣乔治奖。在世界处在冷战时期的氛围中,《风筝》所颂扬的中法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爱好和平的理想,成为民族间沟通理解的重要桥梁,因此选取合拍片《风筝》作为跨文化研究的典型案例有重要的意义。

跨文化研究是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之一,主张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研究人类的文化和行为,通过研究时空和结构中的异文化来理解人类共性、自性和他性。[1]跨文化从学理上讲,是指在交往中参与者不只依赖自己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而是同时也经历和了解对方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从文化学理论看,是指人类群体或个体对于某一特定文化的归属和接纳,它带有文化价值的特定指向性。[2]我所理解的跨文化即跨越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不仅仅找出两者的差异即自性,而是要找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共性来消解两种文化在相遇时可能遇到的冲突和误解,坚持多元的文化主义。作为合拍片中必然带有不同国别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那么这些文化冲突的行为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是如何消解的,对此非常有必要进行深入地研究。

一、《风筝》中的异国元素

《风筝》讲述了一只绘有孙悟空形象的风筝,由北京上空随风飘到了巴黎,风筝上所附带的北京男孩宋小清的信引出了一段以寻求友谊为主题的温情故事。展示了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纯洁的友谊和爱好和平的理想,进而映射出各国儿童之间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作为重要物件的“风筝”串连起北京与巴黎两个相距甚远又各具特色的独特空间,不同地域的相互穿梭致使其中附带的各国元素得到了传播。电影作为独特的传播媒介,其传播文化的方式也是隐蔽的、潜在的,它将丰富的文化信息内置于电影的叙事情节当中来进行跨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一)基于传播下的表层文化

作为人类行事方式或行为模式,诸如饮食、起居、艺术创作等文化实践都处于同一层面,构成了被我们称之为“文化表层”的范畴。[3]在西方人的世界里,京剧、旗袍、熊猫、功夫、故宫、长城等都是中国典型的象征,这些元素也是西方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大多数合拍片中都无一例外地利用了这些元素,并且使这些元素成为叙事中非常重要的推动力。当然除了这些外在的视觉元素之外,同样也运用了民俗和中国独有的神话传说。

影片启用了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孙悟空”一角,通过居住在法国的中国商人口中讲述了“孙悟空”的72变和神通广大,在比埃罗这群小朋友中广为流传。中国商人的商店里所陈设的各式各样的瓷器,中国风的椅子也成为法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元素。睡梦中借助“孙悟空”的神奇力量来到了北京城,运用法国兄妹的独特视角,又展示了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故宫、中国的国粹京剧、皮影戏,以及龙的雕刻艺术和流行于北京城大街小巷的民间工艺等等。寻找的过程又展现了50年代末中国的基本文化生活场景,这些外在的视觉元素让影片在中国的表层文化上更加一目了然。

《风筝》首先在法国开拍,当从东方吹来的一只漂亮的风筝在法国小朋友中间流传开,一些大全景不仅可以分辨地域,也展现了法国的面貌,埃菲尔铁塔等一些地标式的建筑物和法国独特的风土人情在这里使“法国故事”得以展现,作为文化表象的中法元素,极具辨识度,是中法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代表。

(二)隐喻下的文化内核

表层文化的后盾是深层文化,即影片中隐喻下的文化内核。在深层文化中,文化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广泛的信仰和价值生成的。[4]深层文化中所包含的广泛的信念和价值是有共同的母体的,如友谊、希望或者是表层文化中的相关信念。

有法国的媒体称《风筝》为法国经典的儿童片、是法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教科书,种种元素的精彩呈现为双方文化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对于中国来说,电影传播了中国的文化,以和为贵和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在影片中充分展示,同时也向世界宣扬了“中国民俗”和“中国元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影片最后双方儿童见面时,由中国最传统的握手方式变成了西方人的贴脸亲吻的方式,这是尊重对方文化的表现,蕴含着中国古老的来者是客的观念。

梦醒之后,这位法国男孩讲述梦中中国的一系列场景,描述中国房子是五颜六色的,人们都有说有笑的等等一系列语言,已经从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成为直接传输,多种语言符号展现了蕴藏在深处的指示功能,呈现出动态多变的符号世界,使双方的观众都接受了电影符号的象征意义,产生了文化交流的意义。

二、意识形态之下的主题展示――梦和友谊

(一)符号化的个体

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任何物体都可以当作符号来看。它是某种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在影片《风筝》中,每一个人也被影片赋予另外的含义。电影往往承载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习俗、价值观、信仰体系等等,是当代文化立体化的体现。但文化必然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国际环境和国家政策就充分反映在这些被符号化的人群当中。

在法国小朋友为了把树上的风筝拿下来心生计谋,把邻居家的猫咪抱到树上,引起了周围邻居的混乱。“要是把我丈夫吵醒了,看他怎么收拾它”,“要是老这么叫唤,该揍它一顿了”,当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时,有人提议找动物协会的人,立马就有邻居反对“你以为他们吃饱了,就等管这只懒猫了吗?”“少管闲事了,快进来”,寥寥几句左邻右舍的对话就构成一幅社会全貌,最终事情以消防员的到来而收场,小伙伴们也取回了梦寐以求的风筝。法国人民的人间百态和中国人民的乐于助人形成了一对矛盾冲突,这些被符号化的人们与北京城街道上的人民又形成了对比。中国小朋友的脸上整齐划一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寻找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拼尽全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社会上每一个人都互助友好,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意识形态之下的这些被符号化的个体,在这里就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

(二)集体主义下的价值取向

集体主义是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原则,价值取向是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冲突时所坚持的价值态度,影片中,不论是法国故事中的集体救猫咪还是中国故事中的全体找人,这里所体现的双方国家人民的世界观达到了融合,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在这里赋予了另外的内涵。

另外,作为贯穿整部影片的风筝是传播媒介的重要代表,随风筝一起飘荡的信作为影片重要的物件。影片以“信”开头,以“信”结尾。开头部分,信中所附带的诗篇“今天,这股中国风吹拂着我,明天它一定会去找另一个儿童,我并不知道他是谁,只要见到了这只风筝,就一定会露出笑容”。体现了中国儿童向全世界发展友好关系的信心和决心。在影片最后,又有一个对应关系,巴黎的小朋友在回信中写道,“全世界的儿童,如果你捡到了这只鸟,你就可以想到,你已经有了新的伙伴,正等着邮递员的到来,给他带来信件,带来友谊和欢笑。”展示了中法两国儿童的纯真心灵,以及他们爱好和平的共同理想,在局势紧张的1958年意义非凡。

三、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与平衡点

跨文化传播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人、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活动,跨文化传播,促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变迁。电影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项伟大的艺术,在跨文化传播的层面上讲,对于传播本土文化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风筝》为例,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化故宫、京剧等元素与法国建筑和生活方式结合起来,让双方国家来了解对方的生活方式,让所有国家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

在合拍片中,由于受众的特殊性和群体性,要想兼顾双方观众,既让双方都可以理解传播的内容,又能够在跨文化领域中碰撞出一种全新的含义,寻求双方的平衡。合拍片总是处于各种社会人文环境的差异冲突之中,语言、创作理念、价值观、意识形态总会产生不同的冲突。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消费机制势必会对电影所表达的含义进行不同的解读。因此,跨文化并不是仅仅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更多的是,要凭借着两者之间的共性来消除在相遇时可能出现的冲突,坚持文化的相对性和普同性相结合。

文化之间不可能是统一的。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在全球资本运作和风土人情都存在有巨大差异,同一民族不同地域也同样如此。传播过程中差异必然是不可抹去的,因此,电影产业链中,中外合拍片在资本的整合之外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文化间性理论认为,跨文化交流的关键是要努力“选取一个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立足点”。通过这个立足点,超越自身文化界限,或者说对自身文化赢得了“距离感”,这样就会“对其他文化的意义关联变得敏感”,就能进入其他文化的“意味视界”[5],其中的立足点更多的就是尊重双方差异,立足于文化之间的不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的交流,无论文化多么千差万别,总会有构成“人类”这一概念的共同之处,同处一个生存环境,共同的利益等问题不可避免,这就是双方交流沟通重要的“中介”。

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种种狭隘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都成为阻碍跨文化对话的难题,电影作为重要的传媒手段,必须提供一种有关人类生存际遇的以及未来思考的方式,培养出一种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超越个体、民族、地域的限制。当然,也正是由于双方的差异,不同地域文化的论争,才促使跨文化的话题变得如此深邃。

参考文献:

[1]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37).

[2][美]约翰,彼得.跨文化交际技巧[M].何维湘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22).

篇10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主体参与 交际思维 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21-01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载体,语言活动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主要表现方式。思维方式对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产生着巨大影响,不同文化间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影响到人们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英语知识面宽广、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中英语交际思维和交际能力是重要的应用能力,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所谓英语交际思维,就是指学生要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和背景,理解跨地域间的文化差异,善于运用英语语言思维展开书面或口头的跨文化交流、交际。

1 高中学生缺乏英语交际思维的现状

1.1英语交际思维缺乏

英语交际思维是指直接运用英语进行思维,考虑中英文化差异进行交际。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交际思维能力,即能够敏捷、灵活、创造性地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际。不过,当前高中学生在这一点上比较缺乏,英语交际思维能力比较缺乏,还未形成直接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思维的习惯。比如在与人交谈时,学生不愿意直视对方,因为按照中国文化思维这是不礼貌的行为;但事实上在英美国家,这是一种诚实与正直的表现。

1.2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

学生们正因为缺乏英语交际思维,不注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以往往在跨文化交际时出现误会。例如,在英美国家,朋友间很少谈论有关年龄、收入、婚姻等话题,因为他们对个人隐私看得很重要;而在中国文化中,这些都可以成为朋友之间交谈、调侃的话题。如果学生们不了解这一点,询问英美国家朋友“How much do you earn per month?”,那么将会让对方感到尴尬,从而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畅进行。

总之,由于当前高中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不了解,导致他们交际思维能力的缺乏,可能会直接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2 培养高中学生英语交际思维的策略

2.1转变师生角色,确立学生主体性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师生必须转变角色关系,教师退居幕后,发挥其引导、辅助的教学功能;而学生移居幕前、活跃在课堂一线,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确保其主体地位的实现。师生教与学关系的转变,给学生留出了足够多自主思考、独立学生、主体参与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首先,高中英语课堂上,要求师生用纯英语进行交流、探讨。教师习惯性地用英语上课,包括英语口语、英语国家人们的肢体语言习惯等;要求学生也用英语思维去思考、学习和练习。这样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英语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耳濡目染,形成英语交际思维习惯。其次,在学生遇到具体学习问题时,教师不必第一时间为其解答,而是让学生先自行思考、自主探究。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指引和激烈,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去寻找答案、解决问题。

2.2加强文化差异教学,培养英语思维

高中学生对文化差异知识的匮乏,阻碍他们英语交际思维的形成,也会导致他们在英语词句使用、内容表达、语境及用语得体性方面表现欠缺。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对文化差异知识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思维。

一方面,对于英美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习俗、行为习惯、历史背景、文化特点等基本常识要做到一一了解,对于英美国家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思维方式等要有所知晓。然后,再对比分析中西方在这些文化方面的差异,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理解,逐渐形成英语交际的思维能力与习惯,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英语广播、英语节目、英语影片等视频,让学生直接感受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语言,领略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增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和把握。比如电影《Finding Nemo》中,就有不少俗语俚语,和一些英语国家习惯性的表达方式,这是日常教学中很少能涉及到的内容。如“Good feeling's gone”表示“完蛋”,“It is a big deal for me”意为“对我来说太珍贵了”,“Something's got me”表示“有东西碰到我了”等等。

2.3开展英语活动教学,鼓励学生主体参与

活动教学,是“关注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学生英语交际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一些模拟情景活动,如见面对话情景、购物交谈情景、旅游时导游介绍情景等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用英语进行模拟、对话和交流。其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文英语活动,以补充课堂内的英语教学。比如通过办英语板报、英文朗诵比赛、英语歌曲大赛、英语兴趣小组、英语音乐剧等活动,把学生的眼球都吸引过来。各式各样的英语活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和环境,同时鼓励学生们主动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在课内外活动中广泛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帮助学生树立起英语交流的信心,有助于培养其英语交际思维能力。

总之,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构建起“关注学生主体参与,培养英语交际思维”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学生活学、活思、活用英语的思维习惯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