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和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建设和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综述
1.1 宏观经济层面的问题
从宏观经济层面上讲,我国的住房制度,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决定了我国的住房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甚至涉及政治问题。我国的住房制度素来以户籍制度为界限,以二元化为特征,将人民大众区分为三六九等,而且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而进行的,这就产生了人口迅速在城市落户和安家与国家住房制度的内在矛盾问题。另外,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导致住房问题的直接受责备者是政府。所以,从宏观方面来讲,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会计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要求从事会计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及时防范风险,提高管理绩效。
1.2 社会效应方面的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关系到普通大众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所以受到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而且,由于我国目前的发展处于关键的转折点上,是实现所谓的先富带动后富的阶段,那么,民众必然对先富是否带动后富比较关注,必然将其视为政府对自己的承诺,工作做不到位,必然引起民众较大的不满,影响国家整个战略的部署。所以,住房和城乡建设会计管理工作具有社会方面的效应。
1.3 政府承担之角色的研究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中,政府应该稳定大局,做引导者和监督者。政府应该逐步实现对民众的承诺,应该在考虑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对住房和城乡建设的发展给予特别的关注,通过政策调节,使“先富者”回馈社会,同时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建立相关的监督部门,对会计实施工作进行监督。
2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会计的重点
2.1 分析性质,重点加强
由于住房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存在着不同的级别,不一样的意义,所针对的问题有所不同,最终所要达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而区分先后顺序,区分重要程度,考虑对社会的不同影响,以及民众不同的承受能力,就有必要对会计管理的性质加以界定。界定主要是针对宏观面上的性质界定。以不同的社会意义为依托,以工程可以为民众带来的实际社会效果为度量,以民众的关注程度作为时间先后的度量,把工程分为不同的重要级别,然后在会计管理过程中加以特别说明,以明确重要程度,进而可以配置不同的资源。
2.1 建立不同的管理制度进行统筹约束
在经济学中,gdp只是一个用来度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简陋的工具,但是,当前各地政府都比较注重gdp,许多好的政策和项目并不一定能够产生很好的gdp效果,这就使得它们的级别被不断降低,严重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会计管理中应以社会效益替代gdp效益,这样才能从内部提高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3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会计的风险和防范
3.1 风险的来源
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①重视不足导致的延误风险;②认识不足导致的工作风险;③一般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前两种是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中的特定风险,本文重点论述。所谓的重视不足是指因为城市用地是国家所有的,乡镇土地也可以通过权力征收上去,那么土地的财产怎么体现,怎么计价问题需要考虑,还有一点就是土地的用途问题。到底是以其达到的实际社会效益为出发点呢,还是以其产生的政绩为出发点呢?不同的出发点必然导致不同的社会方面的压力,其间必然产生无人管理和具体核实及评估的问题,从而导致延误风险。其二,认识不足指的是相关工作人员对其工作的宏观经济社会影响的认识有所缺乏,不能从大局出发而导致的问题。
3.2 加强审计、增加信息透明度
加强审计要从增加信息透明度出发,在政府具有土地所有权的背景下,对于土地的各方面审核必须要求有较高的透明度,要求项目的资料(非保密前提下)尽可能公开,以便于核实和审查。而且,要建立相关的计量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会计活动的合规性。
4结论
我国改革开放的策略是先富带动后富,这一政策的本质就是先制造一些不平衡的发展,等到一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足够先进之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金之后,才运用政策来调整这种不平衡,达到最终统一发展的目的。不过,纵观我国目前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家运用各种措施来调控房地产市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住房问题依然是二元化的划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本质就是让那些到城市去打工的人群最终得以在城市落脚,变为城市人,住房问题的解决是这些人的大问题。所以,怎样实现国家大多数人的住房问题,怎样解决城乡建设的协调和统一,这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影响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进而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抓好会计管理工作在住房和城乡建设中有比较重大的意义,应围绕会计管理的重点,降低风险,从大局出发,在细节上做好各项政策的具体落实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赵之枫.城乡二元住房制度——城镇化进程中村镇住宅规划建设的瓶颈[j].城市规划汇刊,2003(5).
[2]吕萍,甄辉.城乡统筹发展中统一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j].城市发展研究,2010(1).
[3]朱婷.统筹城乡住房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篇2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 信息系统 珠海市
1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信息平台概述
规划建设管理业务系统供规划建设局的各级领导和业务人员日常办公使用,它可以完成从报建到发证的全部表格方面的业务工作。如提出规划设计要点,填写经办审查意见,逐级审批,部门会签,发“两证一书”等。珠海市城乡规划建设统筹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由五大工程N个主要子系统组成,如下图(图1):
2 “一张蓝图”工程建设内容
2.1 建设内容项目建设思路与内容
通过业务调研与分析,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从业务上涵盖从规划―建设―房产的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具有典型的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的特性。为此,本次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的思路将围绕工程建设生命周期这条主线来进行整合,实现工程项目从规划―建设―房产全过程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以及动态监管。
2.1.1 核心理念: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中国BIM联盟通过对大量BIM相关资料以及中国工程建设行业软件应用状态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中国BIM的技术路线应该是以中国工程建设现有应用软件为基础实现BIM,核心是将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应用数据通过多级沉淀入库,建立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BIM数据库,这样既能调动各方积极性,充分利用我国已有资源,又可以延续专业人员的应用习惯。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批准立项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珠海市住规建局是实践BIM的沃土,也是难得的机遇。
2.1.2 创新资源整合框架思路
本项目是在BIM思想指导下,按照创新资源整合的方式,从管理创新、技术整合模式创新和数据应用创新入手,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分行业对现有业务和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进行重新建设、改造和整合;建立全局统一的规划建设房产大数据中心,依据统一数据标准规范将各个业务系统的管理数据向规划建设数据资源中心进行沉淀积累;基于大数据中心抽取各类业务管理数据,形成决策支持数据,通过报表、GIS、BI、三维等多种技术方式进行数据展示、分析与利用并为各业务间协同工作提供共享数据,满足贯穿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办理需要;建立全局统一的集成整合平台,实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
2.1.3 资源整合平台技术架构
平台采用理正新一代SOA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打破原有的开发平台模式,将技术元素和业务模型相结合,实现技术要素的资源化,系统提供了基于工业化生产模式的资源化构建技术真正做到面向对象的服务和多元异构系统的整合,并支持云平台技术,易于系统维护人员和实施配置人员快速掌握,自身驾驭。
2.1.4 数据资源中心“一库三平台”架构
本次系统建设将按照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思想,建立全局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并不是一个或一组单纯的数据库,它是一个数据管理系统,是一套软件平台,即“一库三平台”架构。“一库”即核心的数据资源库,用来存储经过分析、处置后的有价值的管理结果数据资源;“三平台”即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管理维护平台、数据共享应用平台,分别解决数据的来源、管理、应用问题,构成数据资源生命周期的一个闭环。
2 系统创新
通过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促进了管理创新、实现了应用创新。
2.1 管理创新
工程生命周期(BIM)管理使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作为国家经济特区率先实现了围绕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房产三个阶段的统筹管理和数据资源整合,实现了围绕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内外双核”管理,即对内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对外实现数据资源的服务。
2.2 应用创新
业务一体化:通过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规范了住规建局工程项目业务流程,增强了各业务主管部门业务之间的横向联系,把本来业务之间存在的自然联系通过平台串联起来,实现了互联办公与协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城乡一体化: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市局、规划分局、规划所”三级规划审批机制,共享全局数据资源、技术资源,实现业务三级协同,提高了审批效能,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
数据一体化:通过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消除工程项目各业务主管部门之间信息孤岛,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金的严重浪费,减少了反复录入、反复扫描上传,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交换。
平台一体化:通过集成平台的建设能够实现所有业务子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
3 项目目标
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以“智慧珠海”发展规划的落实为契机,以创新管理为突破,以现有住房规划建设管理系统为基础,坚持全面性、系统性、兼容性和拓展性原则,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管理、3S、3G、MO等多种新技术,搭建系统集成平台、数据资源中心平台,移动办公平台;在此基础上,完成数据资源整合工程、系统集成整合工程、系统升级改造工程、监管决策工程、标准规范工程五大工程建设;达到行业管理集约化、资源整合标准化、服务渠道多样化、审批管理智能化、监管决策科学化,实现基于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BIM)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动态监管。
4 示范项目主要实施内容
4.1 数据资源整合工程
数据资源整合工程是本项目的最重要的工作和目的,核心是按照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将目前分散或独立的数据进行整合统筹管理,建立全局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覆盖规划、建设、房产、住保及行政办公等所有业务,实现面向业务和适用对象的数据应用。数据资源整合工程主要包括:数据资源目录建设、数据资源管理维护平台建设、数据资源采集平台建设、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平台建设。
4.2 系统集成整合工程
系统集成整合工程正是为了解决政府在其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所逐步形成的多应用系统资源分散运作和分别管理的状况,实现系统的统筹管理。
系统维护定制平台支撑各类管理业务应用系统为目的的一套解决方案,其中管理信息系统底层平台基于统一资源对象配置管理模型,可以构建如事项驱动模型、简单表单列表管理等各类业务定制工具。
4.3 系统升级改造工程
系统升级改造工程主要是根据整合的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使之适应集成整合的需要和工程建设生命周期管理监管的需要。主要包括:规划业务管理子系统、规划GIS“一张图”子系统、事务管理子系统、移动办公子系统、对外服务子系统、网上报建子系统、综合智能检索子系统。
4.4 监管决策工程
在规划建设一体化平台运行使用中,逐步积累了海量的规划建设管理数据,包括将数据分为现状数据、规划编制数据、业务数据、文档资料数据、共享数据、其他数据等。随着业务系统成熟应用,为辅助领导决策,需要建立全局统一的综合监管、决策分析平台,充分利用规划建设数据资源中心的各种数据,以列表、统计表、统计图、报告、GIS二维图形,基于门户配置、多屏显示等,活灵活现地展示全局系统各类业务数据,随时掌握业务动态,实现对全局各项业务工作的综合监管和决策分析。
4.5 标准规范工程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一体化平台建设,是在BIM思想指导下,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对全局业务进行重新梳理、再造,并整合所有现有系统及数据,建立全局统一的规划建设数据资源中心,进而实现统计分析决策。这个是一个非常浩大、复杂而困难的工程,为了能够确保系统建设顺利,在软件系统开发之前和项目实施全过程中,需要提前制定各种标准规范,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管理业务标准规范、数据标准规范及平台建设管理规范三个方面。
5 结语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是城乡规划建设信息化最成功的应用领域之一,对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提升规划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以及促进科学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平台的运行使用,规范了我局规划、建设、房产业务流程,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提升了规划管理和城乡建设信息化水平。
篇3
关键词:危险性工程 高支模 监理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建设工程规模越来越大。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楼越建越高,地下室越建越深,导致高支模体系、大跨度结构、深基坑支护的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 施工安全风险随之增大,因此如何加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建设工程监理针对此类项目怎样履行职责降低安全风险,下面就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及工程实例作简要分析。
一、我省发生的二起典型高支模(高度超过8米)工程坍塌事故原因剖析与高支模工程案例。
1、南京电视台新演播大厅高支模坍塌事故
2000年10月25日上午 9:30左右,南京市电视台新演播大厅在屋盖砼浇筑中发生了高支模的整体坍塌重大事故(简称南京“10.25”事故,右图),造成6人死亡,11人重伤,24人轻伤。该屋盖的平面尺寸为24m×26.8m,双向预应力梁井式楼盖。Y向预应力大梁有两根,截面尺寸为500×1600~1850mm;X向有大梁5根,截面尺寸为400×1600mm。屋盖板厚130mm。屋盖顶面标高29.30~29.575m,大梁梁底的支模高度约为36m(地下室两层,高度为-8.7m)。
该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有以下几点:
1.1、承建与监理单位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超高支模的重要性和严重性认识不足是事故产生的关键原因。大演播厅的屋盖其支模高度达36m,双向井式楼盖的跨度达25m左右,其大梁高度为1800mm左右,这些重要的高支模技术参数是方案编制、审核与现场验收检查的关键重要依据,但该工程的现场管理人员均未认识到这一点。
1.2、施工单位未经监理单位许可,就擅自改变通过专家论证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从而使高支模整个体系的安全结构受到了破坏,是导致这次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模板支架方案板下立杆间距为800×800mm,步高为1800mm;大梁下立杆间距增为@400mm,步高为900mm。但实际立杆尺寸为1000×1000mm,步高统一为1800mm,地下室地坑处局部步高达2.6m。大梁下虽增设间距为@500的立杆,但凡增设的立杆均缺与之垂直交叉的水平杆连系(图2),支架的承载力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
1.3、搭设的支架构造不合理是事故产生的又一主要原因。相邻的连续5根立杆的钢管接头对接在同一高度,而且又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扫地杆与剪刀撑,大梁底模下也未设置必要的均匀分配荷载的横向水平木枋等。
该事故监理存在的主要责任:
1、未依据法律法规和工程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监理未对支撑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认真审查,在条件不具备时同意施工方浇筑混凝土(甚至在事故发生后补签混凝土浇捣令),发现工期不合理、存在事故隐患时未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2、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江宁校区现代教育中心工程高支模坍塌事故
2004年9月1日晚22时48分,由江苏龙海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由江苏振星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的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江宁校区现代教育中心工程,在浇筑两幢框架楼间9~13轴线廊道顶层屋面梁板混凝土时,发生了模板支架系统整体坍塌的恶性事故。造成作业人员22人伤亡,其中5人死亡(现场死亡2人,3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3人重伤,14人轻伤。
该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有以下几点:
2.1、经技术分析,该支模系统整体坍塌的直接原因为南北向水平杆仅搭设所需用量的30%,造成有50%的立杆长细比过大,整体支承刚度严重不足而发生整体坍塌。
2.2、该支架搭设不规范,查看现场无扫地杆、无剪刀撑、未与东西向主体结构有效拉结,造成造成该高支模架承载能力下降。
2.3、无专项施工方案、无计算书、无专家论证、无书面交底、无搭设验收、总监未发浇筑令即浇筑混凝土、监理未要求整改、发现浇筑混凝土未要求停工。
该事故监理存在的主要责任:
未依据法律法规和工程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施工单位无方案施工,监理未予制止,更谈不上审查方案。监理被追究安全责任,有2人被捕。
3、扬州市竹西中学艺术教学楼工程高支模工程案例
3.1、扬州市竹西中学艺术教学楼工程为地上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强度为C35,其中局部一层高支模高9米,长24米,宽12米,现浇板厚120 m m ,框架柱网间距6m×8m,框架柱断面600×600。梁最大截面300×800,模板立杆支撑于夯实回填土(压实系数>94%)铺150厚碎石垫层+混凝土毛地坪+50厚垫木。
3.2、扬州市竹西中学艺术教学楼工程2008年 12月开工,竣工于2010年8月,笔者作为该项目的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在认真分析我省历年来发生的高支模坍塌事故原因与教训的基础上,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并根据相关规定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根据专家意见认真修改,确保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可靠、可行。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审查通过的方案施工,加强巡查力度,扩大平行检验数量,把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混凝土浇筑前,从而确保了高支模工程项目的安全、顺利完成。
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监理工作要点
何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就以高大支模体系为例,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建质[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五条规定: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根据规定,监理单位需要履行的职责及承担的责任是:应当建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应当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审核专项施工方案,参加专家论证会(不以专家身份),对专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理;对不按专项方案实施的,应当责令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从近几年我省发生的数起重大高支模工程坍塌事故造成原因综合分析来看,是因为施工单位未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强制性标准的规定野蛮施工,监理单位安全管理缺位等。要确保并杜绝高支模工程坍塌事故的发生,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把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首先是建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并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 二是把好高支模专项方案的编制与专家论证关,确保高支模方案的安全可行; 三是把好高支模材料的质量关,杜绝不合格材料用在高支模工程中;四是结合高支模工程特点,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高支模工程项目的管理组织体系和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并明确分工职责到人,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检查把控;五是加强高支模工程施工过程中巡查,发现隐患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确保高支模工程的安全。
1、建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
1.1针对工程特点建立安全监理制度。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流程:
2、随着高支模结构体系应用的日益广泛,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积极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二九年五月十三日了建质[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其中对于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核尤为关键。
2.1、高支模方案的编制,我们首先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根据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的设计图纸,参照与高支模相关联的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同时还要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综合考虑后合理选用结构体系,通过精确计算才能编制高支模方案。
2.2、高支模专项方案编制好送专家论证前,可由承建单位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总监理代表、建设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和同行业中的高支模方面专家,对高支模方案先行进行讨论、修改、调整后, 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应当提交论证报告,对论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意见,并在论证报告上签字。该报告作为专项方案修改完善的指导意见。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2.3、专项方案经论证后需做重大修改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论证报告修改,并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专项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调整专项方案。
2.4、施工企业、监理单位要充分认识到高支模方案编制是安全可行对工程施工质量安全
与防止坍塌事故的重要性与一旦发生事故对自身企业、相关责任人、社会、受害人本人和家庭
所造成危害性,重视和加强高支模方案的编制与验算论证。真正确保方案的安全可行,同时要充
分认识到专家论证的重要性 ,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及时修改、调整并完善方案,坚决杜绝”潜
规则”,把专家认证变成一种形式。
3、严格把好高支模材料的质量关,确保高支模材料的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从近几我省发生的高支模坍塌事故原因分析看,材料质量原因导致的高支模坍塌事故占
有了一定的比例, 启东市北上海恒大威尼斯水城运动中心工程“8.26”高支模坍塌事故其“所用钢管、扣件锈蚀严重,老化变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大主要原因,因此施工、监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材料质量的检查、验收及见证取样复试,建立健全材料采购(租用)、验收、使用、清退制度,施工现场坚决杜绝出现不合格的材料,也严禁使用在高支模工程中,从根本上确保高支模体系的安全可靠。高支模工程使用的相关材料必须满足以下标准要求:
3.1、钢材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的要求;胶合板技术性能必须符合《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88)要求;木方必须符合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要求。
3.2、支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 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0kg,采用Φ28×3钢管,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3.2.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1.1条的规定;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断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钢管上严禁打孔、同时必须涂有防锈漆。
3.3、旧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定。
3.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锻铸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3.5、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严禁使用,出现滑丝螺栓必须更换;
新、旧扣件均应防锈处理;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4、结合高支模工程的特点、难点,督促施工单位组织成立项目管理组织和施工安全保障体系,同时结合岗位特点,制订相应的职责和奖罚措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4.1、根据高支模工程实际情况,单独组建高支模工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
4.2、施工企业要结合所承建的高支模工程的特点、难点,组建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高支模安全防事故监督、检查验收组织体系,结合高支模工程实际进度,参照通过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不定期考核、讲评,实施奖惩,确保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隐患排除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彻底杜绝坍塌事故。
5、结合高支模工程项目的特点,要求施工单位选用安全合理的支撑体系和混凝土浇筑方式,确保支撑体系与混凝土浇筑的安全。
5.1、在保障高支模工程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兼顾施工操作简便、统一、经济、合理等要求,做到立杆步距要一致,便于统一搭设;立杆纵或横距尽量一致,便于立杆有一侧纵横向水平杆件拉通设置;立杆的地基或楼板承载力符合要求,构造要求按照规范设置,保证整体稳定性和满足计算前提条件。
5.2、混凝土浇筑的方式也要根据高支模工程特点、混凝土浇筑量等方面因素,以确保支撑体安全为宗旨而定,可采取柱墙楼板模板搭设、钢筋绑扎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整体浇捣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也可板梁分开浇筑,但梁板支模架必须足够牢固和稳定性,满足砼浇捣和施工荷载;施工时按对称由两端向中间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
6、作为监理单位要充分认识到高支模坍塌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简接的危害性,认真熟悉高支模工程图纸、通过专家论证的高支模专项方案,总监、项目经理、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以及相关工程管理人员一起组成高支模安全防事故联合检查小组,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班前技术交底,在混凝土浇筑前高支模搭设施工过程期间,严格按照专家论证的高支模专项方案,分阶段进行巡视、平行检验,对于关键部位进行旁站监理,发现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重大隐患停工整改,拒不整改的,及时向建设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必须做到不消除安全隐患坚决不同意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6.1、高支模验收检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6.1.1、水平杆件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右图。
6.1.2、搭接接头要求如右图,将搭接长度范围内的中心点看成对接点,此时其搭接位置要求同对接(上图)。
6.1.3、目前高支模工程的立杆搭接的常见方式,通常以对接扣件连接为主,接头位置要求如左图,具体根据专家论证方案而定。
6.1.4、高支模纵、横向扫地杆的设置构造,通常做法见右图。
6.1.5、剪刀撑
6.1.5.1、水平剪刀撑: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设置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
6.1.5.2、竖向剪刀撑: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10m设置一道纵横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6.2、对于高支模工程来讲,安全技术交底是一项关键性的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安全技术交底的重要性,结合图纸和通过专家论证的高支模方案,把影响高支模安全的关键技术要点与相关注意事项,编写成安全技术交底指导书,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管理人员、班组长、高支模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在交底书上签字并签明交底日期。通过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个参与高支模的施工人员,明确安全技术要点和关键部位施工注意事项,从而确保高支模体系的安全可靠。
6.3、着重程序控制,加强过程跟踪,完善整改验收。首先在高支模承重架搭设完成时,组织人员按照高支模专项方案进行对照初验;对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整改结束后,项目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复验;监理单位在施工单位复验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方案的要求进行实测实量和综合验收。高支模承重架搭设验收不符合方案和规范要求的,坚决不允许铺设模板,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6.4、在对按专项方案搭设的高支模承重架进行验收后,监理应跟踪混凝土浇筑阶段的安全施工。检查的重点落实在混凝土浇筑前,督促施工单位科学规划泵送管的布置,泵送混凝土的速度,高支模区域楼面混凝土浇筑的方向等。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原则上应注意对称,避免高支架受不对称荷载。浇筑时宜从周边已浇结构逐渐向大跨度的待浇结构推进,从能起压重的中间跨结构向悬挑结构推进。楼面上仅留必要的混凝土浇筑人员,控制浇筑人员数,控制泵送混凝土的堆积高度。混凝土浇筑中,注意对架体的稳定性旁站监控,遇有异常声响或发现架体立杆局部弯曲应立即停止浇筑,商量对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后方能继续,坚决杜绝不顾安全野蛮施工的行为。
6.5、督促施工单位结合高支模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演练,必须做到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监理作为责任主体之一,如何履行职责,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程序控制,不能缺位,充分依据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合同约定,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重大隐患及时报告,努力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作者:崔伟(1978-),男,扬州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工程师。
篇4
【关键词】农田 水利工程建设 管理
1.目前乡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乡镇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目前基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工程建设存在多头投资,乡镇水利工程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2)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3)工程重复建设多、工程界面多,工程建设责任主体缺位。(4)基层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存在重形象、轻效益,重政绩、轻需求现象。(5)重建轻管现象比较严重。(6)工程建设的实施难度进一步加大。(7)新建工程建设进度缓慢,原有工程年久失修。
2.全面加强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统筹力度
规划是项目的龙头,一个好的规划,决定项目的成败,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国家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多部门投资,但地方政府是项目的实施者、承担者,项目的基层实施单位,尤其是市(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加强项目规划的统筹工作:(1)建立综合的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县级人民政府应建立综合的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全面统筹负责全县的各部门投资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2)建立乡镇水利农田工程规划的县级审查审批制度,全县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必须经过乡镇水利农田工程领导小组的审查审批,从而解决多头投资、规划无序、责任主体缺位等问题。(3)建立乡镇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的档案管理制度,为全县的乡镇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建立档案基础,解决多头投资、规划杂乱、责任主体缺乏的问题。(4)建立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审计力度,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大对规划执行的审计力度,确保规划的贯切执行。
3.全面加强对在建乡镇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
3.1建立管理机制
乡镇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
3.1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审批的乡镇水利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
3.3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已取得水利施工准入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为标准确定,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时,质监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质监员,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3.4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
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报经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的施工保证资料和必备资料,汇总的真实完整资料一套备案。对年内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对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凭验收证明兑现一定的奖励,同时加强宣传,形成一种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的良好社会风气,对未按建设程序施工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和备案,特别是不按有关规范施工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4.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优质合格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为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要使其长期充分地发挥其经济效益,为以后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一个参照示范的作用,加强对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4.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唯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
4.2内业资料管理
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
4.3工程设施管理
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4.4经费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
4.5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5.结束语
篇5
【关键词】项目管理;建设工程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主动管理工作,要求项目管理人员要灵活机动的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工程进行管理。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程序规范等等就不再一一重复,笔者从目前单位工程管理过程别是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谈一些看法与大家交流。
1 首先从参建主体方面简要谈谈建设单位目前存在的外部问题:
1.1 设计人员严重缺乏现场施工经验,造成设计出的许多图纸在实际施工中不断出现问题,形成了大量的变更,尤其是基础阶段,不能针对地质勘查报告对基础进行逐一设计,形成了大量签证(比如***民警实战训练基地、***综合楼等基础);不进行项目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和方案优化(***综合楼基础方案、活动中心等。);项目设计深度不够,诸多内容均以请专业单位另行设计和制作或甲方定等敷衍了事,从而给施工过程埋下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综合楼幕墙、网架;***民警实战训练基地钢结构等);设计人员跟踪服务较差(各设计单位均不同程度存在)。建议在以后的设计合同中附加设计人员跟踪服务条款,并预留部分款项作为服务保证金。
1.2 招投标机构,大多数造价人员基本不懂施工,对图纸、规范及有关施工方面的文件不够了解和熟息,不能准确编制工程量清单(尤其是钢筋,不按规范抽筋),以致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差,多以暂估、暂按(不注明要求和规格,所定价格大多与实际相差甚远)等方式说明,而后注明实际按实决算,故根本不能编制出贴近实际的标底或招标控制价,只能是纸上谈兵,甚至有的单位连纸上谈兵都不会。
1.3 现场的监理人员大多是无资格、无技术、无经验的学院校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年龄稍大或大点的,也充其量是某一工种的熟练工而已,其对规范、对法规和文件基本不知,更不要谈应用。监理人员的理论知识结构、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都可能严重缺失,有的监理可能只会吃拿卡要。
1.4 施工单位更是参差不齐,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人员不能到位,完全符合要求的项目管理部可能只有国家、省市重点项目会好些,其它无一例外,现场管理人员理论水平、工作经验、业务水平、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人品等方面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商贸楼工框架节点空洞,施工单位试图隐蔽)。
1.5 检测机构名义上是社会组织,而实际为政府有关部门控制,与其它政府机构一样,是否负责有待商究。
1.6 个别勘探报告不准确,造成基础设计不准确。
2 其次从参建主体方面简要谈谈建设单位目前存在的内部问题:
2.1 建设单位立项审批手续不规范,大部分项目缺少初步设计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大部分项目存在小审批大施工(如***武警营房2700M2/3500M2、***民警实战训练基地1800万元/6000万元、***蚕种场职工宿舍630M2/1300M2);
2.2 相关人员对设计方案不研究不讨论或研究讨论时不提问题,设计方案或施工图纸确定后不合理不实用,事前不讲事后讲,当面不讲背后乱讲;施工管理过程中变更随意性较大(主要在内外装修及改造工程)。
2.3 前期论证及设计、招标急追急赶,造成前期准备不充分,设计、招标质量较差,工作时间和工作质量均无法有效保证。
2.4 项目管理机构组建(主要指较大工程项目)或项目负责人确定不合理,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或根本无专业人员,权责不分,职责不明;多头领导多头指令,意见不一,甚至有的项目每个人都管,又每个人都不管。必须做到项目经理或项目负责人是项目指令的唯一有效下达者,其对指令产生的后果承担不可推卸责任(项目经理部是一个临时组织,其在很多方面有所考虑、既要接受本单位领导的指示,又要接受其它相关人员的要求)。
2.5 个别项目管理人员把握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原则要求不强,乱下口头指令不签字,怕担责任不负责任,对被管理单位发生的问题处理意见不明确、处理不果断。遇有问题推,遇有好处抢。(如对建筑节能方面***综合楼保温节能;对规范用材方面:建筑用砂的有关规定,砂规范指的是天然砂:江砂、河砂、山砂只要其级配、含泥量和其它经检测符合要求都可使用;人工砂不得使用,海砂控制使用;***大门北面大窗,型材规定窗不小于1.4MM,门不小于2.0 MM。)。
2.6 个别项目管理人员深入现场少,听取汇报多,检查实体少,看文件资料多。其实有些工作需要自己亲自去看亲自去检查,才能掌握真实情况,发生问题才知道如何处理。虽然有时施工过程我们无法完全控制,但施工结果的处理权我们完全可以把握。(比如***商贸楼框架柱梁柱孔洞问题及处理;质量通病方面现浇混凝土板缝、内外墙粉刷裂缝等等,重点说说现浇混凝土板缝产生原因:根本是商品混凝土本身,其它施工气侯高温大风、施工工艺、养护等;危害:不影响结构安全,混凝土受拉构件都是带逢工作规范规定小于0.3MM,不要谈缝色变,但不对缝口密封处理影响耐久性,需作处理)。因此,个别项目管人员不能够恰当行使好建设单位应有的权利和完全履行好自己的义务,遇有问题不处理不协调,能拖则拖能推则推。不能及时协调处理好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出管理能力的不足。
3 以上建设单位目前存在的内外部客观存在的种种情况给我们建设单位的项目经理部组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给项目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经理及成员应至少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条件。
3.1 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工作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协调能力,充分把握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至少要学习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这是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的最基本要求,要从专业的角度去管理才能及时协调处理好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分管理七分协调,强管理重协调。
3.2 项目经理要精于决策、善于沟通,这是项目经理必需具备的,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决策者、协调人、责任人,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决策意见,决不能盲从。质量终身制的责任应时刻铭记,搞工程不是搞政治,搞工程也不要搞政治,要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到既是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督导者,又是认真的倾听者,更是优秀的协调者,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能吃苦耐劳、亲自深入现场、检查实体、采集资料,不能专听监理汇报;施工中出现一些问题善于积极处理,认真面对,要用专业的知识,科学理论的分析,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决策;
篇6
【关键词】索赔;反索赔;预防反索赔;索赔处理原则;索赔方法;索赔谈判技巧
在项目合同履行中,因一方不全面恰当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致使另一方受到损失而向对方提出赔偿或补偿要求叫做索赔。本文所指一般索赔是指承包人向业主的索赔,业主向承包人的索赔称为反索赔。预防反索赔就是承包人控制反索赔事件的出现,避免业主受到损害,承包人也同样遭受损失。索赔与反索赔普遍存在于工程项目承发包中。索赔更是工程承包中经常发生的正常现象,在项目施工各阶段都可能发生。引起的原因有设计变更、合同缺陷、施工条件和方法的改变、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原因等方面。索赔的内容一般是费用和/或工期。反索赔的内容一般按合同条款中的违约条款进行。
现以工程承包方角度对如何做好索赔和预防反索赔工作作一些探讨。
1 索赔的工作方法
索赔工作首先是做好原始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工作。对可能引起的索赔进行预测,并加强收集相关的资料与证据。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或已经导致的损失,迅速找到相关的资料,建立起索赔事项的因果关系,使索赔有理、有据。提高业务水平,抓住每一个索赔机会,及时提出索赔。
工作。施工单位的日常工作与行为应做到诚信,全面恰当地履行合同,形成相互信任,为索赔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
简单的索赔,事实与因果关系简单明了,业主(业主代表)和/或监理工程师现场签证或在24小时内书面确认就可使索赔成立。但我们随后应把附有索赔费用金额和/或工期索赔的索赔报告送达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获得批准后,索赔才是最后的成功。
一些复杂、或不能即时处理、或损失较大、或损失不断扩大的索赔,就要遵循索赔程序去处理。出现索赔事项时,应在索赔时效内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发出索赔通知书。随后发出索赔报告,并附上各种索赔证据,说明事实与索赔理由,事实与损失的因果关系。索赔报告提出的索赔费用金额和/或工期索赔,应有详细的计算书,一目了然,加快索赔的审批。发出索赔报告后仍应不断收集资料,以支持索赔的理由和证据,弄清损失不断扩大的情况,将其列人新的索赔文件中。新的索赔文件应在索赔时效内不断发出,直至索赔获得批准。
索赔报告获得批准之前,是否行使合同赋予的停工的权利,应以大局为重。应以有利于索赔成功和衡量得失的情况而定。
在索赔中会由于各种原因各方对索赔事件有不同意见,使双方陷人僵局。索赔谈判是解决索赔争端的一种方法。
2 索赔谈判的技巧
第一,利用业主心理。通报索赔期间损失不断扩大的情况,使其清楚了解情况,并与业主的关注点―造价、进度、质量、使用功能等方面联系起来,说明索赔拖延处理使其关注点受损,促使索赔尽快获得解决。
第二,各个击破。分别说服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争取他们对我们提出的索赔的理解与谅解,协助说服业主,这是非常有效的技巧。
第三,循序渐进。对索赔证据逐一确认,先易后难,最后解决焦点问题,完成对索赔事实的确认。这样做比较容易解决问题。
第四,案例介绍。谈判中列举索赔处理案例,特别是业主采取拖的态度而造成损失扩大的案例,列举与当前索赔有相似情形的案例,为索赔处理提供新的启迪,打破僵局。
第五,让步策略。双方采取让步策略是解决索赔谈判关键点以达成某种妥协的有效方法。只要不退到超过让步的底线,所作的让步能从成功索赔的部分产生的收益予以补偿就行。还有如谈话技巧,列举业主获得的好处,选择谈判场合,…等技巧。
3 反索赔事件的处理
对于反索赔事件,应要求业主提供有效的证据,并认真核对,确认业主受到损失的事实是否由我方过错所造成。如非我方责任应尽快进行澄清。如属我方责任应及时与业主沟通,尽快达成一致意见。拖与互不相让会使问题复杂化、情绪化,更难解决。
4 索赔和预防反索赔的工程实例
某公司(下称乙方)2000年承建某商务楼,原拟建为整座13层,1层地下室(地下室建筑面积1034m2),后修改设计建为4层裙楼商场、上部商务楼框剪结构。
规定乙方每月底报送经调整后的施工进度计划给建设单位(下称甲方)和监理公司;每两周召开一次施工例会;工程修改图应在预定实施修改工程前两天交付。
4月30日乙方报送经考虑雨季因素调整后的施工进度计划―计划5月30日地下室面板开始施工。因乙方抓紧施工进度,5月26日开始地下室面板模板施工,钢筋制作同步进行。此情况在5月18日例会上向甲方代表、监理公司通报,他们非常满意。5月27日17:00时乙方收到基本改变原设计的地下室面板修改图。但模板工程已完成85%,钢筋制作完成80%。乙方损失很大,决定停工。5月29日乙方向甲方及监理公司发出索赔通知。5月31日发出索赔报告,索赔模板工程3.1万元,钢筋工程9.73万元,工期4天,附上照片等索赔证据。但甲方主管称:按计划5月30日模板工程施工,甲方提前2天交付修改图纸,甲方并无过错,索赔不予批准。5月31日一6月2日甲乙双方、监理公司协商几次均失败。6月3日乙方分别找甲方代表和监理工程师沟通,取得他们的同情。6月5日进行索赔谈判。谈判中我们提请甲方注意索赔事件若不马上解决,则停工的经济损失加大,工期进一步拖延,推迟竣工将会错失商机。经对索赔证据逐一核对,发现甲方主管当时正在出差途中,对5月18日施工例会“会议纪要”中模板工程提前施工的情况未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确属甲方的过错。为使谈判成功,乙方作了合理的让步,将能用的钢筋尽量使用,设计单位主动作钢筋代换的配合,某些钢筋留在上部工程使用,能保留的模板就保留,最终索赔获得成功:模板工程补偿2.3万元,钢筋工程补偿4.6万元,停工、模板和钢筋整理的补偿1.4万元,共8.3万元;停工与模板、钢筋整理等工时的工期补偿共10天。
这是运用如各个击破、循序渐进、让步策略、利用业主心理等多种谈判技巧获得成功索赔的实例。
5 结语
资料及时收集是索赔和预防反索赔成功的基础。加强与监理工程师、业主的沟通工作和提高工作质量、管理水平,令监理工程师与业主满意是成功索赔与预防反索赔的良好条件。善于抓住每一个索赔机会,遵循索赔处理的原则,按照索赔的工作方法及时索赔,掌握和灵活运用索赔谈判技巧才能使索赔成功。预防反索赔的工作重点是施工单位全面恰当履行合同,预防反索赔事件的出现。索赔是施工单位自我保护免遭损失和获取一定利益的有效手段。做好预防反索赔工作,能使甲乙双方取得双赢,因此应把索赔和预防反索赔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蔡云. 论工程索赔在合同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 , 2007,(26) .
[2]魏小国. 国际承包工程中业主的反索赔[J]. 建设监理 , 2003,(03) .
篇7
【关键词】合同管理;招投标阶段;合同实施
1.引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同已成为正常、有序地进行经济活动的主要依据之―。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建设工程由于其投资大、持续时间长、参与主体多、经济关系复杂,还要受到地质、气候、政治、金融等多因素的影陶,导致实施建设项目的难度很大。如果不事先将各方的权利、义务明确,使各项工作合理安排、分配并按部就班地实施,耍想获得工程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等多方面的良好控制是不可能的。因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疑是规范建筑活动的有力工具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已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它覆盖了合同策划、签订、实施、解决争议、风险管理、索赔及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
2.工程招标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
2.1合同的总体策划。合同总体策划的确定对整个工程项目有重大影响,其根本性和方向性的合同问题,是确定合同的战略问题,它们对整个项目的计划、组织、控制有决定性的影响。合同总体策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只有在工程的实施中体现出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始准备每―份合同招标,以及准备签订每―份合同时,在工程结束阶段时都应对合同总体策划再作一次评价。
2.2招标文件的分析。承包商取得招标文件后应进行全面分析和正确理解。主要包括:1)招标文件的总体检查;2)招标条件分析;3)招标工作时阅安排的分折;4)工程技术文件分析。
2.3合同文本分折。合同文本通常指合同协议书和合同条款等文件,是合同的核心,对合同文本的分折是一顾综合性的、复杂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合同管理者不但要熟悉与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精通合同条款,对工程环境有全面的了解,而且应有合同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经历。一般来说,合同文本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1)施工承包合同的合法性分析;2)施工承包合同的完整性分析;3)合同双方责任和权益分析;4)后果性分析。
2.4承包工程中的风险分析。风险是指在从事某项特定活动中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产生变化,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些变化会使得原定的计划、方案受到干扰,使原定的目标不能实现。因此,必须在合同签订前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作全面分析、预测,以采取有效的对策预防和降低风险的发生和损失。
2.5投标文件分析。投标文件的分析是招标人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合同管理工作。投标文件是投标人参与评标的凭证,也是未来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招标人应审查投标文件的合法性、有效性,分析比较投标报价、评审方案和其他评标因素,只有全面地分析和审查投标文件,才能正确地评标、定标。
2.6合同谈判。施工合同谈判是合同当事人双方就施工合同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协商的过程,也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正式订立前双方当事人力争自己合同权益的重要机会。由于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局限性,不可能充分涵盖未来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同时,合同双方对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正式订立前对合同进行谈判和协商,进一步澄清和补充合同条款,使合同双方在谈判中进―步地沟通,详细地交换意见。通过合同谈判,完善合同条款,合理分配合同风险和合同权利、义务与责任。
3.合同实施控制
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施工合同的实施过程,要使合同顺利实施,合同双方必须共同完成各自的合同责任。施工合同的实施管理与控制应贯彻到工程实施的各项工作之中,主要工作包括:
3.1参与落实计划。合同管理人员与项目的其他职能人员一起落实合同实施计划,为各工程小组、分包商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保证,如施工现场的安排,人工、材料、机械等计划的落实,工序间的搭接关系和安排以及其他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3.2协调各方关系。在合同范围内协调业主、工程师、项目管理各职能人员所属的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之间的工作关系;解决相互之间出现的问题,如合同责任界面之间的争议、工程活动之间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不协调。承包商与业主、与业主的其他承包商、与材料和设备供应商、与分包商,以及承包商的各分包商之间、工剧、组与分包商之间常常互相推甸一些合同中或合同事件表中末明确划定的工程活动的责任,这就会引起内部和外部的争议。
3.3指导合同工作。合同管理人员对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进行工作指导,作经常性的合同解摄,使各工程小组都有全局观念,对工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或警告。合同管理人员在工程实施中起“漏洞工程师”的作用,但不是寻求与业主、工程师、各工程小组、分包商协对立。合同管理人员的目标不仅仅是索赔和反索赔,而且还要将各方面在合同关系上联系起来,防止漏洞和弥补损失,更完善地完成工程。
3.4参与其他项目控制工作。合同项目管理的有关职能人员每天捡查、监督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的合同实施情况,对照合同要求的数量、质量、技术标准和工程进度,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对策措施;对已完成工程作最后的检查核对,对未完成的或有缺陷的工程责令其在一定的期限内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影响整个工期。按合同要求,合同业主及工程师等对工程所用材科和设备开箱检查或作验收,看是否符合质量、图纸和技术规范等的要求,进行隐蔽工程和已完工程的检查验收,负责验收文件的起草和验收的组织工作,参与工程结算,会同造价工程师对向业主提出的工程款账单和分包商提交的收款单进行审查和确认。
3.5合同实施情况的追踪、偏差分析及参与处理。它主要包括收集合同实施的信息及各种工程资料,并作出相应的信息处理;将合同实施情况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偏差;对合同屉行情况作出诊断;向项目经理及时通报合同实施情况及问题;提出合同实施方面的意见、建议等。
3.6负责工程变更管理。工程变更管理是指参与变更谈判,对合同变更进行事务性处理,落实变更措施,修改变更相关的资科,检查变更措施落实情况,并及时反馈给项目经理和业主(监理工程师)。
3.7负责工程索赔管理。工程索赔管理包括与业主之间的索赔和反索赔,与分包商、材料供应商及其他方面之间的索路和反索赔。
3.8负责工程文档管理。工程文档管理是指对分包商发出的任何指令,向业主发出的任何文字答复、请示,业主方发出的任何指令,都必须经合同管理人员审查,记录在案。
3.9争议处理。承包商与业主、与总(分)包的任何争议的协商和解决都必须有合同管理人员的参与,对解决方法进行合同和法律方面的审查、分析及评价。这样不仅保证工程施工一直处于严格的合同控制中,而且使承包商的各项工作更有预见性,更能及早地预测合同行为的法律后果。
参考文献
篇8
Abstract:TheYellowRiverbasinoftherivernortheconstructionoffloodpreventionprojectsalongtheYellowRiverisgrowingfasteconomicdevelopmentoftheproduct.Watermanagementoftheriverisanimportantpartofthecompetentauthorities.TheinsideoftheYellowRiverfloodcontrolprojectmanagement-thestatusquoanalysisofthemanagementprocessandthecausesoftheproblemsthatexist,andSolutionstomakeafewsuggestions.
关键词: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
Keywords:Floodcontrolprojects;Constructionprojectmanagement;Problems;Measuresandsuggestions.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黄河流域建设步伐的加快,缩小黄河两岸的差距,加强两岸的沟通和交流,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已成为客观要求。因此,为确保黄河防洪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加强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已成为当前黄河水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比如行政干预、水行政执法能力弱化、运营中失管等问题,是当前河道主管部门面临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涉及桥梁、缆线、管道及各类建筑物等,大量的桥墩、承台等构造物布设在河道内,长期占用河道和堤防,形成雍水、阻水、改溜等情况,致使河道御洪、泄洪能力不同程度地消减,防洪安全存在各种隐患。而且资料申报、审查、管理比较混乱,施工过程监管困难,验收后运行管理缺位等等。其中一些重点项目施工、运营过程中,在地方行政干预下,河道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有时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随着河道内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多,靠过去的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依法治河的管理需要。特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颁行实施以后,要求河道主管部门在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查、修改、审批(转报)、验收、运营等各个环节都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针对这一状况,为提高对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依法管理水平,河道主管部门纷纷采取措施,强化资料审查、转报的管理,明确河道管理部门各自的职责,加强河道巡查监管力度,使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现象。
1.1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开展状况
针对近几年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增多的特点,河道主管机关对已建、新建项目,做出具体部署,狠抓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
1.1.1对于新建项目,主要从建设项目申报入手,按照《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及《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所规定的程序对其报送的技术性资料进行审查,同时探讨建设项目长期占用河道及影响防洪工程抗洪强度等诸多事项的补偿救助方案,明确建设方应履行的防洪义务并以协议的形式加以落实,以便事后操作。如滨州公铁两用黄河大桥工程,该项目建设前期黄河部门就与建设单位签订了黄河大堤绕行线路维修养护协议、河势及河道工程观测协议、工程占用黄河淤背区补偿、河道工程抛护加固协议、施工场地清理协议以及临时占用堤防工程做施工道路协议等6项协议,同时,就长期占用河道补偿、应履行的防洪义务等项目达成共识,并交纳的一定的保证金。
对一些没有经过河道主管机关同意擅自施工的建设项目坚决依法处理,责令其补办申报手续,领取施工许可证后再建设,或者依法清除,维护正常的河道管理秩序。
1.1.2对已开工建设项目,主要是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抽调技术骨干,监督检查施工中是否有违章、违规行为。已建项目多是指《水法》、《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等颁布实施以前或颁布初期所建设的非防洪工程项目。当时,由于没有相关的法规条文,监察机构不健全,相关工作未能开展,主要依靠各级政策约束建设单位,注重的多是眼前利益,对于项目运营后的管理基本处于失控状态。这类项目由于建设时没有相关协议,再加上没有相应的管理经费及行政干预过大等,实现对其规范管理难度极大。
1.2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取得的经验
自从1997年开始对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实施管理以来,虽然离正规化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和管理人员经验的逐步丰富、素质的逐步提高,积累了一些有效的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经验。
1.2.1对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基本能够做到依法定程序处理。近年来,随着黄河部门各级别培训班的举办、各兄弟单位之间管理经验的交流以及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加入等,对河道内非防洪建设项目的受理、审查、审批或转报、转批、监督管理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本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办理。
1.2.2积累了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查经验。能够有目的的针对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进行审查,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年不断的总结,对非防洪工程建设造成的防洪工程效益的降低基本能够量化,并提出具体合理的补救措施和解决方案。
1.2.3逐步落实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占用黄河工程补偿费及建设单位应履行的相应义务。根据《山东省黄河工程管理办法》、《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等规定,对各类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提出了黄河工程占用补偿、日常维护补偿等补偿要求,并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补偿标准,从实际意义上弥补了防洪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不足,为防洪工程功能的可持续发挥获得了资金支持。
2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近几年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黄河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地方行政干预等问题,制约了建设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2.1法律法规不完善,条文不具体,可操作性较差
目前黄河水行政法规不够完善,仅仅规定了应该办理的事项,而对于办理中的一些细节没有明确规定。如非防洪工程占用防洪工程补偿费只说明了建设单位需要补偿,但是具体如何补偿、补偿多少无法确定,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具体可量化、可操作的标准,双方只能以协议的方式确定;资料申报上,对申报材料的要求不是很明确等;维修养护保证金、垃圾清理抵押金等,没有相应的条款、交纳比例和幅度;设计、防洪审查,施工监管没有相应的具体要求,只能靠经验办理。一句话,操作性不强,不够明确,给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造成时而越位、时而不到位。
2.2对建设单位应履行的义务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由于目前黄河水行政执法主体没有单独的行政执行权,行政执行必须和地方执法部门共同实施。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没有有效的遏制手段,一旦施工许可证获批后,河务部门无法对建设中或建成后的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2.3行政干预和权大于法的现象仍阴霾不散
有些大型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往往是国家投资、地方政府集资或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比如滨博公路大桥、滨州公铁两用大桥等。河道主管机关在监管过程中发现违章、违规问题进行制止时,建设单位就会找到地方领导,反映建设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困难多,需要政府出面协调,地方政府出于对建设项目的重视,就会搞一些建设项目协调会,其实质就是直接干预水行政执法,或下达行政指令,责成相关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工作。有时还要求河道主管单位替建设单位完成本应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使一些问题本末倒置。行政干预导致河道主管机关对建设项目管理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2.4项目建成后管理难以奏效
建设项目竣工投入运营后,所涉及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清理、建设项目对防洪工程的影响以及河势变化、水体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在建设项目运营后才产生的。而河务部门一般是在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前就与建设单位签订了相关协议,由于缺乏相应的制约措施,运营单位能否认可,并遵守建设单位签订的相关协议,往往无法预料。
2.5工程废弃后拆除责任无法落实
建设项目废弃后,由于拆除费用难以解决,建设单位不愿拆除,而河道管理单位又没有制约措施,废弃工程带来各种防洪隐患。如穿堤输油管线废弃后遗留在大堤、河槽内,对防洪造成严重影响,给沿黄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安定因素。
2.6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
在执法过程中,发现群众对水法规理解不够,增加了解释的难度。比如群众在堤坡上放牧,他们认为不但对防洪工程没有影响,反而帮助黄河部门节省打草经费,却不知道堤坡放牧损坏堤防工程的完整,影响防洪安全和工程面貌。
2.7上下级标准不统一
在对一些项目影响防洪的标准上,黄委、省局标准不统一,口径不一致,造成了基层单位管理的被动。
2.8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随着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管理任务日益增加,包袱越来越重,当前防洪工程都没有足够的管理经费,更谈不上拿出资金对河道内非防洪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3针对存在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12•4”法制宣传日加大水法规宣传力度,面向全社会普及水法规知识,同时,抓好日常宣传活动,提高沿黄群众的水法规意识,争取他们对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理解和支持。
3.2成立专门的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
根据《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规定和精神,成立以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受理、审查和监管为目的的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管理、审批程序和权限使项目能够得到及时审查、转报和批复,使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走向规范化道路。
3.3细化法规条款,完善办理程序,增强可操作性
对有关建设项目许可的法规要制定实施细则,项目的立项、审查、修改、审批(转报)、验收、运营等各个环节要细化,各种补偿标准、抵押标准要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3.4上下一盘棋,标准统一、口径一致
从黄委到基层,在河道建设项目管理的大原则上标准要统一,口径要一致,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依法按水行政法规管理项目,树立河道主管机关的权威,确保黄河部门的合法权益。
3.5加强内部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积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专题交流会等,加强上下级的沟通和兄弟单位之间的经验交流,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高。
篇9
论文摘要:结合工程建设中施工合同管理的特点,从招投标阶段和合同施工过程两个方面对合同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同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合同管理质量。
1.引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同已成为正常、有序地进行经济活动的主要依据之—。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建设工程由于其投资大、持续时间长、参与主体多、经济关系复杂,还要受到地质、气候、政治、金融等多因素的影陶,导致实施建设项目的难度很大。如果不事先将各方的权利、义务明确,使各项工作合理安排、分配并按部就班地实施,耍想获得工程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等多方面的良好控制是不可能的。因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疑是规范建筑活动的有力工具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已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它覆盖了合同策划、签订、实施、解决争议、风险管理、索赔及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
2.工程招标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
2.1合同的总体策划。合同总体策划的确定对整个工程项目有重大影响,其根本性和方向性的合同问题,是确定合同的战略问题,它们对整个项目的计划、组织、控制有决定性的影响。合同总体策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只有在工程的实施中体现出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始准备每—份合同招标,以及准备签订每—份合同时,在工程结束阶段时都应对合同总体策划再作一次评价。
2.2招标文件的分析。承包商取得招标文件后应进行全面分析和正确理解。主要包括:1)招标文件的总体检查;2)招标条件分析;3)招标工作时阅安排的分折;4)工程技术文件分析。
2.3合同文本分折。合同文本通常指合同协议书和合同条款等文件,是合同的核心,对合同文本的分折是一顾综合性的、复杂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合同管理者不但要熟悉与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精通合同条款,对工程环境有全面的了解,而且应有合同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经历。一般来说,合同文本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1)施工承包合同的合法性分析;2)施工承包合同的完整性分析;3)合同双方责任和权益分析;4)后果性分析。
2.4承包工程中的风险分析。风险是指在从事某项特定活动中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产生变化,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些变化会使得原定的计划、方案受到干扰,使原定的目标不能实现。因此,必须在合同签订前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作全面分析、预测,以采取有效的对策预防和降低风险的发生和损失。
2.5投标文件分析。投标文件的分析是招标人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合同管理工作。投标文件是投标人参与评标的凭证,也是未来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招标人应审查投标文件的合法性、有效性,分析比较投标报价、评审方案和其他评标因素,只有全面地分析和审查投标文件,才能正确地评标、定标。
2.6合同谈判。施工合同谈判是合同当事人双方就施工合同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协商的过程,也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正式订立前双方当事人力争自己合同权益的重要机会。由于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局限性,不可能充分涵盖未来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同时,合同双方对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正式订立前对合同进行谈判和协商,进一步澄清和补充合同条款,使合同双方在谈判中进—步地沟通,详细地交换意见。通过合同谈判,完善合同条款,合理分配合同风险和合同权利、义务与责任。
3.合同实施控制
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施工合同的实施过程,要使合同顺利实施,合同双方必须共同完成各自的合同责任。施工合同的实施管理与控制应贯彻到工程实施的各项工作之中,主要工作包括:
3.1参与落实计划。合同管理人员与项目的其他职能人员一起落实合同实施计划,为各工程小组、分包商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保证,如施工现场的安排,人工、材料、机械等计划的落实,工序间的搭接关系和安排以及其他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3.2协调各方关系。在合同范围内协调业主、工程师、项目管理各职能人员所属的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之间的工作关系;解决相互之间出现的问题,如合同责任界面之间的争议、工程活动之间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不协调。承包商与业主、与业主的其他承包商、与材料和设备供应商、与分包商,以及承包商的各分包商之间、工剧、组与分包商之间常常互相推甸一些合同中或合同事件表中末明确划定的工程活动的责任,这就会引起内部和外部的争议。
3.3指导合同工作。合同管理人员对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进行工作指导,作经常性的合同解摄,使各工程小组都有全局观念,对工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或警告。合同管理人员在工程实施中起“漏洞工程师”的作用,但不是寻求与业主、工程师、各工程小组、分包商协对立。合同管理人员的目标不仅仅是索赔和反索赔,而且还要将各方面在合同关系上联系起来,防止漏洞和弥补损失,更完善地完成工程。
3.4参与其他项目控制工作。合同项目管理的有关职能人员每天捡查、监督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的合同实施情况,对照合同要求的数量、质量、技术标准和工程进度,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对策措施;对已完成工程作最后的检查核对,对未完成的或有缺陷的工程责令其在一定的期限内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影响整个工期。按合同要求,合同业主及工程师等对工程所用材科和设备开箱检查或作验收,看是否符合质量、图纸和技术规范等的要求,进行隐蔽工程和已完工程的检查验收,负责验收文件的起草和验收的组织工作,参与工程结算,会同造价工程师对向业主提出的工程款账单和分包商提交的收款单进行审查和确认。
3.5合同实施情况的追踪、偏差分析及参与处理。它主要包括收集合同实施的信息及各种工程资料,并作出相应的信息处理;将合同实施情况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偏差;对合同屉行情况作出诊断;向项目经理及时通报合同实施情况及问题;提出合同实施方面的意见、建议等。
3.6负责工程变更管理。工程变更管理是指参与变更谈判,对合同变更进行事务性处理,落实变更措施,修改变更相关的资科,检查变更措施落实情况,并及时反馈给项目经理和业主(监理工程师)。
3.7负责工程索赔管理。工程索赔管理包括与业主之间的索赔和反索赔,与分包商、材料供应商及其他方面之间的索路和反索赔。
3.8负责工程文档管理。工程文档管理是指对分包商发出的任何指令,向业主发出的任何文字答复、请示,业主方发出的任何指令,都必须经合同管理人员审查,记录在案。
3.9争议处理。承包商与业主、与总(分)包的任何争议的协商和解决都必须有合同管理人员的参与,对解决方法进行合同和法律方面的审查、分析及评价。这样不仅保证工程施工一直处于严格的合同控制中,而且使承包商的各项工作更有预见性,更能及早地预测合同行为的法律后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要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作为一种经济合同,是建设单位为完成工程建设而与勘察、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等单位签署的合同。它是承发包双方用来明确责任、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发包人工程款支付和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进行控制,保证工程建设的重要法律文件;也是承包人申请工程款的依据。有效的合同管理能有效地促进工程建设各方履行合同义务,确保建设目标实现。所以,做好合同管理对承包人及业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特点
1、连续性和周期长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要求履约方式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依据合同和实际情况及时做好管理,保证合同顺利实施。
2、内容庞杂、条款多
工程项目的个别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每个建设工程具有共性外必然有其个别性,这就要求再签订合同时,在充分考虑合同的共性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工程项目所独有的特殊性,加之项目受多方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作用,合同中除一般条款外,还有一些特殊条款,这些往往会涉及到专利、保险税收等内容。所以,在签订工程项目合同时,要对各种因素做好准备,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
3、多变性
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经常会有设计的变更或合同条款的修改,所以项目管理者须加强对变更的管理,做好记录,为以后的索赔、变更或终止合同提供依据。
4、经济法律关系多元性
合同在签订和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方面,建设单位委托监理进行施工管理,承包方则会涉及到专业分包、材料供应、设备采购、银行、保险等众多单位,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都需要用经济合同来进行管理。
二、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主要内容
做好对合同法及有关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如合同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合同签订及履行等,避免不必要的合同纠纷;做好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的合同法及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合同管理者的素质;健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如考核制度、项目合同归口管理制度、合同用章管理制度等;做好合同履行情况统计,如工程合同份数、履约率、造价、选约原因、变更次数等的统计。
三、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的问题
1、合同双方法律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仍处于卖方市场,承包商为获取工程,在接受发包人严苛的工程合同的同时,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采取偷工减料、分包甚至非法转包等手段,给工程带来严重的隐患;有些业主在与承包方按招标文件签订“阳合同”的同时,还私下签订一系列内容与原合同相违的违法合同,而这些合同往往是承发包双方责任、利益不对等,严重损害承包商利益;有些工程合同双方不认真履行,随意修改或违背合同,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市场秩序;一些承包商为获得项目,不惜低价中标,之后又将工程非法转包给一些没有资质的小队伍,这些对工程进度、质量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2、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建设,合同分级管理、归口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合同谁都可以签,管理程序不明确。有的则是不严格按制度执行,缺少必要的审查评估,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
3、缺乏专业合同管理人才
一些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缺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合同管理,或者是缺少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将合同管理视为一种事务性工作。甚至则是领导直接规定由一般人员管理,而发生合同纠纷后则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4、合同管理手段落后
一些项目合同管理较为分散,没有明确规定合同的归档程序和要求,合同履行中没有严格监督控制,履行后没有做好评估、总结,合同管理粗放。
四、完善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1、明确项目成本管理
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系统的做好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等科学管理工作,减少项目工程成本费用支出。在预定的时间和质量目标下,完成工程项目,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目标管理,强调过程控制、核算和分析,加强项目工程竣工结算和考核。
2、建立项目合同交底制度
项目开工前或初期,组织工程建设相应的市场、工程、经营、质控等部门对每个项目投标情况、协议书签订、工程工期、质量等项目做详细的交底和检查。
3、项目经理部编制成本预测报告
如果没有成本预测报告,则不签发承包责任书,以便让公司和项目部认清工程项目成本如某工程中标价为31140138元,扣除上缴公司后的承包价为26624818元,而成本预测价为27970277元,亏损1345459元,这就需要认真分析总结:市场竞争大,合同工期短,投入大,工程费用大增。找到原因则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大项目招标力度,对所有单项工程进行招标,降低人工成本300000元;对主要材料进行招标,降低材料成本702924元;土方工程经议标和精心调配,降低成本238187元;工程实施中良好的合同履约,结算时可增加环保费247224元。对工程成本预测,项目成本不但不亏,还可降低成本142876元,这样项目部人员对工程成本有比较明确认识,为下一步分解、落实目标成本和工程成本创造条件。
4、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做好合同管理人才培养,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这也是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有效举措。
5、加大合同管理,保证合同全面履约
工程建设主管部门要把项目合同管理作为市场整顿的重要内容,在严把审查关的基础上,加大对合同履约管理的力度。
6、加强合同法律意识
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时,承发包方要认真审查合同的合法性和严密性,减少合同签订后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把合同纠纷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保证合同全面履行。
7、加强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工程项目建设各方要提高对设置合同管理机构、合同归口管理工作的重视。做好合同签订、合同授权、合同审查、合同履行、合同公证的监督管理。严格合同管理制度,按规定程序操作,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8、严控合同变更
几乎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都会发生或多或少地合同变更,业主和承包商对合同变更的处理也是项目管理的最主要内容之一。
4.8.1合同变更原则
合同变更限制到最低程度;协商一致;重要变更提前采取措施。
4.8.2监理制度下的合同变更程序
合同变更管理主要是处理各种变更,必须科学地建立合同变更程序,依据相关程序进行合同变更管理。
9、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
在我国的工程建设承发包双方,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的认识还较为欠缺,缺乏一种推行工程索赔的意识和动力。因此,提高索赔意识也是承包商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10、加强合同及相关文件归档管理工作
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属重要法律文件,发生后要及时建帐并做好保存。工程建设周期长,涉及专业多,情况复杂,许多具体问题须依靠之前相应的资料进行解决。为此,做好资料归档,不是简单的文档管理问题,而更应该由专人负责,负责到底。
五、结论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同管理人员须要在熟悉工程项目合同特点和有关内容基础上,严格合同履行和变更,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合同正常履行。
参考文献:
[1] 孙仲武.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与对策[J].陕西建筑.2010(02).
[2] 汤燕群.清单计价模式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外公路.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