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

篇1

一、概述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的索络就提出了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在劳动质量、资本类型确定的情况下,对资源配置、知识进步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80年代中后期已经进入到对其决定性的分析。在我国,2008年由杨灿等人利用索罗斯模型、投入产出系数法,对我国广东地区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贡献率进行了分析,效果较好。目前,世界范围内的400项左右的农业科技投入,带动了世界农业的极大发展,且投入后的回报率高达49%之多。

二、实证分析

1.基本情况说明

静态实证分析,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理论模式。根据我国农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情况来看,动态性的关联性分析才最为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位列世界第二,但实际拉动经济过热的因素主要是国有企业与房地产等行业,所以,整体来讲财力有限,尤其是体现在农业科技投入方面的已经出现了南方投入多、北方投入少的局面。另外,农业投入本身属于周期长、回报慢、回报率低、风险较高的行业,因此,这些特征往往导致了农业自身在科技、资金方面的吸引力的不足。但整体来看,我国的农业发展一直处于一种正向的发展趋之中。本次研究中以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准进行分析,基础是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相关数据,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时间确定为1986-2011年,原因是2011年后,房地产行业极速发展,热钱最多,所以,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意义不大,将时间确定在以上范围)。首先,构建动态模型,即以数据统计性质为基础,通过相关时间序列系统预测、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从而实现二者间的动态关联性分析。其次,本次以农业科技投入、农业GDP两种数据作为代表性指标,具体数据是由《中国统计年鉴》(1986-2001中国农业科技投入数据)、《全国农业计资料汇编》(2001-2011中国农业科技投入数据)采集而来。

2.实证分析

首先,在身量自回归模型中,按照变量的平稳性要求、白噪声序列向量假设要求,本次研究通过协整检验农业科技投入变量序列、农业GDP变量序列水平值、一阶差分值、SC准则,实现了对滞后阶数的确定。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序列LASTT、LASTT、LAGDP、LAGDP检验后发现ADF临界值分别为-3.6795、-3.5806、-2.9719、-2.9719;所以,结论是非平稳、平稳、非平稳、平稳。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变量序列、农业GDP变量序列均属于非平稳序列;然而,在一阶差分完成后,单位根消失,成为平稳序列。其次,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方面,本次研究通过对序列单整检验进一步分析了作为一阶单整序列的LASTT、LAGDP,结果满足条件。因此,通过EG两步法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具体是通过最小二乘法对二序列进行长期线性均衡关系估计,得到关系式如下:LAGDPt=6.8937+0.6823LASTTt(78.2789)(32.9513)R2=0.9749F=1085.79然后,不规则根据单位根检验,即:et=-0.2216et-1+0.4049et-1(-2.3105)(2.3346)结果表明,残差项无单位根,且属于平稳系列,所以,可以由此得到农业科技投入中的资源配置效率要素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及影响;即得到LAGDPt中的R2值、F值、D.W.值:0.2695、5.9285、2.1410。根据模型得到的影响系数为0.0488,因此,当投入变动为1%,那么增长变动就为0.0488%,因而长期影响较大,而短期影响较小。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平稳序列是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变量序列、农业GDP变量序列的基本特征,但也存在着二者之间的长期稳定性的协整关系,即动态相关性;在本次研究中,由于样本选取与之前的朱希刚、王桂所进行的研究比较,农业科技贡献率显著偏低,分析其中的差异原因发现,主要是数据存在差异,本次研究主要是采用新时期的最新数据,所以,误差得到了修正;经济增长弹性与其影响系数相比也显著较高,证明了长期影响的有效性。因此,建议如下。首先,在农业科技投入方面,要注重整体的战略部署,做好长期投资的计划与实施步骤,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发展;同时,应该实行换届不换业务的政策,让这些有利于农业发展的长期计划得到有力实行。其次,经济增长不能过分依赖于农业GDP,即以统计数据为纲,因为农村相对分散,且在统计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加上地方政府的“急功近利”,往往会导致不精准,所以,要以对农村农民的实际收入数据统计、日常生活水平方面的数据统计等作为参考,共同进行有效评价,有力促进这种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动态良性互动。

四、结语

无论从实践分析还是从理论进行论证,我国的农业发展,的确受到了资金投入、资源配置、科技投入的进一步影响,且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在这种关系中,也透过出一些地区科技投入少而经济增长慢的弊端与不足之处,所以,应该尽可能在新一轮的新农村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增加在农业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投入水平,从而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最好是通过先富带后富的模式,实现区域性的合作并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全面推动农业转型与升级。

作者:李守美 单位:吉林省抚松县北岗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兵,周彬.欠发达地区农户农业科技投入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灌南县农户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6,15(1):40-44.

[2]张跃强,陈池波.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0):50-54.

[3]马发展.关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5,24(6):44-49.

[4]姚延婷,陈万明,李晓宁,等.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8):122-130.

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及农业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农业科技成果是凝结着人类劳动的一种智力产物,它是基于农业科技而进行研究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一定价值的产品;故基于产品角度,结合社会属性可把农业科技成果分为以下3类:公共产品类、私人产品类、混合产品类。之所以从社会属性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分类,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便于区别分析和探讨各类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各自运动规律,为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基于此,以下着重从经济学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如何促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进行探讨。

2 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性分析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供需方面的分析

2.1.1 公共产品类

2.1.1.1关于需求的分析 知识形态为这一科技成果的主要存在形式,故无法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直接应用;因此引致需求为其主要的需求表现形式,通常是由开发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的实际需求所引致的,利用研究成果进行技术开发或进行后续的研究工作,这是最终需求方所要做的,但成果产生方不会把成果以等价形式转给最终需求方,最终需求方可以采取多种渠道把所需要的信息向政府部门进行传递,通过政府再把这些需求信息传递给各个研究机构,最后由研究机构据此来进行生产或向最终需求方提高此类成果。

2.1.1.2关于供给的分析 作为政府部门,必须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公共经济学界的共同认可,作为最终需求人——政府,在把公共类农业科技成果向研究机构进行提供过程中,还承担起委托人的身份;而公共科研部门在把政府的委托接受过来以后,就在事实上成为供给人,基于政府下拨的科研经费来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再把其研究成果以论文等形式进行公开发表。由此可见,公共产品类农业科技成果,在其转化及供给方面在多数情况下会出现市场失灵,即无法完全靠市场途径来实现其供需平衡,在多数情况下必须依靠非市场途径来加以实现。

2.1.2 私人产品类

2.1.2.1若独占许 可为科技成果的市场交易方式时,如图1所示。

由于所购买成果的使用权均为买方所独占,成果供给方若要实现其价值,只能通过1次转让,且也仅有1次固定的供给量,因而其供给曲线表现为与纵轴平行的直线,E点为供给与需求的交点。在1次交易中成果攻击方可从中获得全部回报,由于供需双方能够达成一致,因而把供需平衡实现起来。

2.1.2.2若普通许可为科技成果的市场交易方式如图2所示,成果攻击方所获得的价值补偿,可通过多次转让来进行累计而实现,从理论上讲,若具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则可进行多次转让,而且随着增加的转让次数,相应地也增加了供给量,致使出现越来越低的转让收入,因而其供给曲线表现为与横轴平行的一组直线S1、S2、S3、……、Sn,此外点E1、E2、E3、……、En为其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所成的多个均衡点。

2.1.3 混合产品类

竞争性及排他性,这是这类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特点,有关私人产品的供需行为与本类产品基本相同,但本类产品具有正外部效益特征,因而具有其特殊的供需均衡过程,具体如图3所示。

在上图中,S为混合产品总供给曲线,D1为混合产品私人需求曲线,D2为混合产品总需求曲线。

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外部经济效益方面的分析

与普通商品相比,农业科技成果在使用价值方面,除了具有共性以外,还具有其特殊性;能够为消费者的直接需求进行满足,并把正常的经济效应发挥在其转化应用过程中,这就是农业科技成果与普通商品所共同拥有的共性。此外,在转化应用过程中,农业科技成果一系列强大的效应,诸如增值效应、正向溢出效应、渗透效应以及其他社会效应等,而且伴随着不断扩大的成果应用范围,其外部效应也日趋明显。

3 关于促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思考

对于公共产品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因其外部效应很强,故在成果供给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实现这类农业科技的转化要通过非市场途径,但由于部分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在其转化过程中同样有效率的追求,因而其转化或多或少也受到市场的影响,所以加快这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为加强探索有关市场与非市场的结合。混合产品类农业科研成果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社会属性,故应把政府的推动行为与市场主体的能动选择结合起来,以此来促进本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

4 结语

总之,农业科技成果与其他普通商品相比,在很多方面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性;在生产过程中,加强从经济学这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研究,并确实采用有效措施来促使农业科技转化效率的提高,对于促使我国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春梅.农业技术推广领域中的政府支持与公共服务职能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05).

[2] 戴文标.公共经济学导论[J].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1).

[3] 王生林,等.构建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02).

[4] 康涛,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J].科研管理,2011(03)。

篇3

>> 森林资源分析技术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国有森林资源审计刍议 森林资源调查工作要点探讨 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探讨 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智能区划技术研究 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的探讨 林业产权多元化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影响探讨 简述3S信息化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森林资源监测的主要技术及发展方向探讨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技术应用探讨 探讨森林资源保护中护林防火技术的应用 浅谈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探讨 林业产业化森林资源基地建设 浅议栅格化在森林资源调查的应用 仁化县森林资源流转问题探讨 关于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探讨 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对策探讨 木里县森林资源保护措施探讨 遂昌县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探讨 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张国庆.生态审计技术探讨及其在森林资源审计中的应用[EB/OL].(2016-10-16)[2016-10-20].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1009139.

[3] 我国环境审计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EB/OL].(2015-05-21)[2016-10-20].http:///link?url=1iawaRw8t_l5-BBkr1XnXyU-O_Kotd5kNC7wkrUwGj5nUG8uuf3NsOpHwwc2TNVkZy-0TUYQVdQ-OreoJ3bI9ht95p-ofNDJZUC4KcsorC7u7ni.

[4] 国庆.复杂系统生态论方法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90-193.

[5] 张国庆.发展学基本理论研究[EB/OL].(2013-07-18)[2016-10-20].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39087;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70-9128.

[6]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EB/OL].(2013-03-27)[2016-10-20].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86685;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7-4444.

[7] 张国庆.灾害管理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4-25.

[8] 张国庆.基于TSE分析理论的林业生物灾害精细化预报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20):155-157.

[9] 张国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与TSE方法的生态系统精细化管理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54-157.

[10] 张国庆.系统法学与我国生态法制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60-161.

[11] 张国庆.发展学基本理论与我国当前农村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303-313.

[12] 李曙光.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7):194-195.

[13] 张国庆.基于生态论的生物灾害精细化预报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20):148-152.

[14] 吴振坤.森林病虫害监测技术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5(8):177-179.

[15]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47-248.

[16] 陈荣胜.森林资源调查技术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5(7):181-183.

[17] 张国庆.基于系统健康管理理论的林业生物灾害精细化预报管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9):199-200.

[18] 张国庆.我国农用航空发展瓶颈与对策[J].中国民用航空,2011(4):33-35.

[19] 张国庆.农业航空技术研究述评与新型农业航空技术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1,205(1):25-31.

[20] 黄璞.国有林场精细化管理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7):166-167.

[21] 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6):77-80.

[22] 张国庆.和谐城市融入文化、生态[J].绿色中国,2005(9):53-55.

[23] 张国庆.标准的分类与命名[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0.

[24] 张国庆.生态环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24-225.

[25] 张国庆.节气与生物灾害防治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7-230.

[26] 张国庆.基于系统关键因子分析理论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关键期分析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9):201-203.

[27] 张国庆.林业标准化原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25-226.

[28] 张国庆.林产品溯源系统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26.

[29] 张国庆.论标准化原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7.

[30] 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39-41.

篇4

1.1积极实施重大农业科技专项

“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实施各级农业科技发展与成果转化项目481项,投入研发资金2.5亿元。分别实施了“大安百万只狐貉养殖”、“洮南无公害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及产品精深加工”、“镇赉百万亩盐碱地优质高产绿色水稻产业基地建设”、“洮北区肉羊集约化生态养殖示范及产品深加工”4项国家富民县项目,共投入项目资金63208万元。目前,这几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均进展顺利。项目实施以来,“镇赉百万亩盐碱地优质高产绿色水稻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实现新增稻米加工量20万吨,新增产值2.7亿元,本级财政增收7625万元;“大安百万只狐貉养殖”直接参与项目农民人均收入达25000元,产业总产值增加1亿元;“洮南无公害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及产品精深加工”参与项目椒农人均累计增收1416元,项目企业实现产值3.6亿元,项目带动从业人员12万人。这些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为我市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2014年,全市五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县考核,洮南市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誉称号。

1.2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和产业基地(园区)建设

全市培育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基地、4个国家级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基地和1个省级湿地院士工作站。按照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市科技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启动区10个,分别是洮北区红塔“雪寒”韭菜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洮北区食用菌高效栽培科技示范园区,镇赉县嘎什根乡水稻农业科技园区,镇赉县哈吐气乡特色农业科技园区,洮南市洮府乡杂粮杂豆农业科技园区,洮南市辣椒农业科技园区,通榆县鸿兴镇奶牛示范园区,通榆县什花道牧业示范园区,大安市百万只狐貉貂养殖农业示范科技园区,大安市棚膜经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经过多年努力,全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正在进入新的良性发展轨道,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导向性工程,对现代农业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1.3注重农业科技成果实施和转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白城燕麦、白城绿豆、油葵等8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30余个农业新品种通过省审定。建设了吉林省西部林木品种创新中心,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蒙桑基因库,成功选育出了向海桑1号;向日葵育种技术及生物技术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玉米、蓖麻、杂粮杂豆的育种研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育成的裸燕麦优良新品种、休眠燕麦优良新品种和一年两季双熟的极早熟燕麦优良新品种(系),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种植面积在白城及周边地区迅速扩大;育成的“白葵6号”等优良向日葵新品种、“白粳1号”等水稻新品种、“白蓖号”蓖麻新品种、“白杂号”高粱新品种和“白绿号”系列绿豆新品种也受到农民普遍欢迎,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品种的改良,产品品质的全面提高,也使我市成为了全国绿豆、红小豆主要出口基地,出口份额占全国总出口量的30%~40%。桑蚕、白刺、燕麦等成果的取得,为我市以百万亩瀚海桑田、白刺、山杏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生态产业化工程,解决了主要品种问题。

2白城市农业科技发展下步工作思路

在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构建的新形势下,白城市将以促进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宗旨,发挥优势谋划发展出路,加快科技成果传递引导地方农业进步。

2.1继续加快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

围绕统筹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以推广新品种、普及新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努力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型现代农业。围绕全市百万亩水田开发建设,抓好吉林省西部盐碱稻区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滴灌节水技术及配套机具的研究,超高产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以及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研究;围绕提升农业综合产出能力,抓好优质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选育、早熟陆地棉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甘草的育苗及栽培技术及有效成份提取的研究,大田一年两熟的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围绕加快发展畜牧业,抓好建设绿色无公害牧业新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围绕荒漠化治理,抓好利用脱硫废渣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耐盐碱乡土树种、草地裸碱斑生态修复、吉林省西部沙碱地苜蓿人工草场和利用甘草种植防风固沙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技术研究。重点抓好农村星火学校、专家大院、科技示范园区等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建设。

2.2继续加大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平台建设力度

抓好以科技成果应用和典型示范为重点的绿色高产优质稻米基地、燕麦、奶牛高效养殖、棉花新品种、甘草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大田一季双熟品种、绒山羊高效养殖、沼气应用等农牧业高效技术试验示范园区建设,搞好园区规划、品种选育和园区管理,提升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能力,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打造高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以市农科院、林科院、畜牧院、农机院、水产所为主体,打造现代农业、生态林业、绿色牧业、农机装备和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对接协作平台,发展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一流科研机构紧密型技术合作,重点开展学科前沿技术、高科技成果和高端人才对接活动。计划到“十三五”期末,新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20家,农林牧水产业科技示范园区(试范场)建设达到50个以上,每个县(市、区)建成一个绿色无公害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

2.3积极实施科技农业推进工程,着力提升农业技术服务能力

篇5

一、农业科技园区效益审计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成果目前,关于农业科技园区效益审计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业科技园区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上。从国外学者对科技园区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看,最早涉及科技园区评价这一领域的是美国学者埃弗雷特.M.罗杰斯和朱迪恩.K.拉森,他们通过对美国“硅谷”起步和成长过程的系统研究,得出了硅谷形成“聚集经济效应”的条件。1982年,美国学者布鲁诺和狄波基反复研究后发现,在影响科技园区高技术企业的诸多因素中,其中有十二个因素影响巨大,它们分别是:风险资本;经验企业家;技术熟练工人;供应充足便捷;接近市场;政府优惠政策;临近大学;土地和设施易得;交通便利;思想解放;服务业繁荣;具有吸引力的生活环境。

(二)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特点及研究现状 从以上评价体系可以看出,国外的评价体系主要是针对企业设定的。这主要是因为国外科技园区的投资大多是风险投资,政府干预比较少。相比之下,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大多是由政府投资建立的,其出发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第二,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三,有利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第四,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决定了西方的关于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体系不适用于我国。尽管如此,西方评价体系中涉及环境和社会影响层面的内容还是值得借鉴。

从国内来看,蒋和平,孙炜琳(2002年)提出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应从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技创新能力、生态效益四个方面展开。李博文,郑文哲(2006年)建立了主要衡量农业科技园区产值及利润的指标评价体系,同时还使用神经网络评价方法对农业科技园区的效益进行了评价。

综合而言,中外学者对农业科技园区效益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如何具体开展农业科技园区效益审计的研究涉及很少,专门针对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的研究几乎没有。

二、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一)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现阶段,我国从省到市,投资兴建了许多农业科技园区。据专家测算,2006年初,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化示范区总数已达400多个,其中国家级农业园36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42个,地级362个。专家预算,全国市县级以上的各类农业科技园5000个以上。

(二)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如,《河南省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结果》中对新安县等13个农业示范园区效益情况的审计调查表明:自项目建设以来已累计投资2.12亿元,2003年实现收入2139万元,2004年实现收入4128万元,对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但是,调查中也发现项目运行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项目缺乏整体规划,前期固定资产投入大而后续配套设施跟不上,一些在建项目由于缺少资金而无法完成。如新安县金土地农业科技示范园2000年开工建设,建成的3个花卉温室大棚,由于锅炉供热不足保证不了冬季的生产,33个简易大棚基本处于半闲置状态,该园区累计亏损429万元。二是部分示范园区规模小,如临颍县超过2000亩的园区只有一个,最小的园区仅占地100亩,按品种种植面积计算,最大的园区平均每个品种种植面积不过200亩,小的园区平均每个品种只有10亩,未形成规模优势。三是个别园区经营差,甚至倒闭,起不到示范带动作用。如上蔡县东珠科技示范园成立于1995年,主营温棚蔬菜种植,至2002年底已累计投入资金1033万元,该公司于2002年倒闭,所建立的蔬菜温棚现全部废弃,造成银行贷款难以回收和财政资金的浪费。”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确保投入的资金产生应有的效益,促使经济、效率以及效果之间达到平衡,开展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刻不容缓。

三、开展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的思路

(一)确定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目标效益审计主要涉及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检查。在对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中,审计的具体目标包括:(1)园区建设期投资情况是否比同规模,同类型园区更经济;(2)是否采用招投标制度来承包工程;(3)是否起到对周边农民的辐射作用;(4)建设期是否严重超过项目立项申请;(5)是否有有效运作的园区管理委员会;(6)是否达到了培训农业科技人员和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的目标;(7)是否起到了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

(二)选择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方法 为实现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的具体目标,针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实际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对其实施审计:(1)通过民意调查、座谈等方法,了解项目建设、运用情况,分析当地群众对项目资金发挥效益的满意程度,对科技园区的效益情况有初步了解。通过调查,还可以了解当地农民收入情况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情况。(2)检查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文件及相关资料,了解对农民进行培训的情况。(3)运用调查分析、检查等审计方法对项目申报立项进行审计。通过调查、观察、分析等方法,做好对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报告、预算批复和转批资料及项目概预算的审计,核实申报立项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背景是否真实,建设条件是否具备,可行性研究内容是否完整,技术经济论证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结构、技术经济支持能力、社会发展实际、市场前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4)采用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进行比较的方法:一是检查项目支出比预算节约额;二是比较项目实际规模与设计规模,所建设得科技园区的功能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要求,分析未达到规模和要求的原因。(5)运用调查、访谈、座谈会以及查阅资料等方式,查明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有无流于形式的制度和措施存在,评估制度、措施的执行程度。(6)检查地方应配套的资金是否配足,配套资金的来源是否真实存在,有无假配套的情况,如以物资、债务往来、劳务等抵顶现象,必要时向开户银行询证,检查银行存款对账单收付业务记录,揭示有无已收到的专款未使用又违规流出使用单位的情况,若有则应深入进行追踪审计。

(三)构建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用于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合理的、可达到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及各种类型的效益审计评价指标。

(1)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一是经济效益指标:产品贡献:反映产品贡献的技术指标有主要农产品总增长量和商品增长量及增长率。生活条件:反映生活条件是否改善主要看人均主要农产品占有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何。

人均主要农产品占有量=全年主要农产品生产量/年平均人口总数

人均可支配收入=税后分配总额/参加分配的人口总数

分配效果。反映分配效果的指标有:国家收益比重和地方收益比重。

国家收益比重=[上交国家税利/(税金+纯收入)]×100%

地方收益比重=[地方税利/(税金+纯收入)]×100%

二是社会效益指标:就业效果:反映就业效果的技术指标有劳动就业率和单位投资就业机会。

劳动就业率=(项目所提供的就业人数/当地有劳动能力应就业的人数)×100%

单位投资就业机会=(项目所提供的就业人数/项目总投资)×100%

劳动条件:反映劳动条件是否改善主要看劳动技术装备率水平。

劳动技术装备率=一定时期机械化设备平均价值/该时期劳动人数

文化素质水平:反映文化素质水平高低的指标有教育普及率和科技人才比例。

教育普及率=大、中 、小学生人数/总人口数

科技人才比例=科技人员数/总人口数

以游客为载体的信息、知识、文化带入当地,使居民和农民在直接或间接接触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素质。

三是生态效益指标:评价生态效益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评价指标有:土壤有机含量、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面积指数、土壤沙化或次生盐渍化比率、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

(2)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方法。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指标评价值可采用模糊评分法确定。具体可通过表1实施评价。

表1中各项内容含义如下:

指标名称,即为上述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各评价指标。

指标评价标准,即为根据综合分析设定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合理取值。

指标审计值,即为审计过程中各指标的确认值。

指标评价值,即指标审计值与指标评价标准比较后的得分,体现了对指标优劣程度的判断。审计值超过评价标准时为正分,等于标准评价标准时为0分,审计值小于评价标准时记为负分。

建议,具体指通过对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所得出的审计建议。该建议可以是改善园区管理方面的,也可以是降低成本或提高效果等方面的。

被审计园区反馈,是指针对审计人员的建议,被审计农业科技园区提出的拟采取的改进手段或者整改措施,以便该园区预算资金使用的效率、效果或效能得以提高。

被审园区建议执行情况,是指以前期间曾经审计人员对该园区所提出的改进建议的执行情况或者是整改的完成情况。

开展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对促进农业科技园区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科学、全面、合理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对农业科技园区资金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价,不断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文博、郑文哲:《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效益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篇6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 企业化转制 困境 对策

农业科研机构是国家公共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体制的变迁,农业科研机构已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点之一。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是公益性科研机构体制分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务院2001年4月28日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针对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指出: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农业科技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由于农业科研机构具有显著的社会公益性、实施区域性和发展长期性的特点,以及现阶段农业对于我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举足轻重作用,致使本次历时10年的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进展情况

2002年10月,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关于农业部等九个部门所属科研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下发后,农业部印发了《农业部关于直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三院”)所属研究所等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改革思路。在保留“三院”的原有建制和领导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其所属的研究所进行分类改革:组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型企业、转为农业事业单位、进入大学四种类型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按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研究所29个,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的研究所22个、转为农业事业单位11个、进入大学4个,由此全面启动了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改革工作。根据文件要求,转企农业科研机构要在2003年底前完成企业法人工商登记注册工作。企业注册名称可用原科研机构名称或符合登记规定的其他名称。

2001年10月,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对水利部等四部门所属98个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总体方案的批复》,中国林业科学院在总结前五年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把其所属的林业所、热林所、亚林所、森环所、森保所、资源所、资昆所等个单位转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科信所转为中介机构,保留事业单位性质;木工所、林化所、华林中心、热林中心、亚林中心、沙林中心等单位转为科技企业。这些机构转制后暂由中国林业科学院管理。

在全国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中,体转制成企业(包括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有39个所,占全国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总数的9.4%;事业型单位、企业化管理,工资部分(30%―70%)打入成本的研究所有60个,占14.5%;完全保留事业型单位,工资未进入成本的研究所有314个,占76.1%。转制成企业的科研所可以划分为3类:第一,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资产全部剥离转制成完全意义上的企业。例如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将玉米育种中心、水稻所等研究所的全部资产经剥离后组建了“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全部由事业单位人员转变为企业员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8个转企所和院属经济实体、公益型所的经济实体统一划归“广东省农科集团”管理,实行企业化经营,独立核算。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组建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已于2000年12月上市。第二,部分资产剥离,一部分资产实行公司制运营,一部分资产还保留事业性质,即“一所两制”。例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畜牧、生物农药、组培研究所就实行按这种方式转制。第三,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但事业经费已全部减拨,科技人员工资全部打入经营成本,实行完全成本核算。例如浙江省农科院现已转制成企业化经营的2个研究所、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就属于此类。

二、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困境分析

1、科研开发经费不足,农业科研活动不稳定

从行业科研投入看,农业科研投入在各行业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国家财政对全国农业科研的投入占国家财政科技总拨款的5.7%,只相当于中国科学院一个单位10.3%的一半;在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和科技条件平台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中,农业或现代农业领域所占的投资比例也都毫不例外地明显低于计划内其他领域的投资比例。部分拟转企农业科研机构的事业费基本支出拨款大部分用于离退休人员开支,剩余部分按在职人员平均,难以支付基本工资,影响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只支持非营利性研究所,不支持拟转企所,科研经费投入几乎全部依靠课题项目竞争,农业科研的投入水平偏低,影响农业科研活动的持续展开,从而导致国家农业科研体系的不稳定。

2、科技投入的风险性较大,农业项目开发的效益不确定

由于农业开发项目具有长周期性,大部分科研成果需要长期的积累,一般为6―13年,培育成一个农作物品种也需要5―8年的时间,技投入的风险较大。农业技术作用于植物生命个体,研究需要经过长时间和大范围的试种、观察和对比实验。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公开性和社会性,成果拥有者想从成果转化中获得高额回报的可能性小;农业技术保密性差,知识产权保护较难。农业生产的时令性和区域性使农业技术的转化必须依照因时而异与因地事宜,增加了农业配套技术的复杂程度,加大了农业的市场风险。同时农业生产中存在诸多的不可控因素,冰冻、雨雪、湿热、干旱、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或各种病虫害,致使农业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生产风险,农业项目效益不确定。

3、人心不稳,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科研机构转企后自身的定位是企业,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现其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从而难以兼顾农业科研机构的社会公益性。转企农业科研机构为满足市场需求,启动和运作科研开发项目,科研人员必须融入市场,由于缺乏市场营销和企业运营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管理经验,往往导致部分科研人员在市场化、商业化进程中失败。例如一些在开发创收中取得业绩的人员在得到职务晋升,收入福利改善,而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失败了的科研人员,即使科研能力很强,也很难在转企后的农业科研机构中得到晋升和发展,加之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所需要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建立,必然造成转企农业科研机构出现人心动摇、科研骨干流失。

4、科研管理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不适应“转企”要求

“转企”是一项系统工程,现有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在运行机制,诸如企业产权界定、社会保障体系、人事管理、职称晋升、科研申报和科技成果评定等制度等方面,与“转企”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例如影响国企改革的医疗、养老、住房、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同样将成为农业科研院所转企的障碍。部分农业科研机构所处区位较偏远、人员组成复杂,辅助人员多,院所办社会现象严重,没有配套政策的保障,转企的阻力将很大。农业科技人员为了评职称而搞科研,为了搞科研而立项目;部分农业科研机构重项目立项而轻成果推广;农业科研主管部门难以对农业科研课题实施有效监管。农业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后,由谁来行使对其国有资产的监管以及知识性无形资产的评估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对策建议

1、增加财政对农业项目的研发经费投入,完善科技投入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农业科技投资的回报率较低,企业无法成为投资的主体,因此政府必须成为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农业科研要靠人才,要有经费,要有设备等一系列条件。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在2004年是1966.3亿元,占同期GDP比例为1.3%。在2002年世界研发总经费中,美国所占份额为42.7%,日本所占份额为19.1%,我国所占份额为2.4%,是美国的1/18和日本的1/80。虽然,我国在研发经费的规模上自2002年起超过了加拿大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信息来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还相对较低,总投入占同期GDP比例离2%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为此,我国应建立以财政为主渠道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力争在2015年使我国的农业科研投入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国家必须重点加强转企农业科研机构基础设施、科研设备、图书资料、农技推广、培训教育的资金投入,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投入的法规、政策体系,使科技投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制定科技投入风险投资资金,科技信贷担保等管理办法,完善鼓励科技投入的财政政策体系。各地政府、各部门要设立科技创新及产业化扶持基金,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并采取具体措施推进创业投资体系及其他融资机制建设。

2、科学评估农业科研机构的实力条件,审慎推行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

依据《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农科教发[2007]3号)和《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农科教发[2007]6号)对农业科研的发展要求和农业科研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具有公益性、区域性和长期性等特征与规律,聘请专业咨询机构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农业技术市场发育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科学评估各级拟转企所科技研发实力、创新能力和经营要素整合能力,对其转制提出咨询报告。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市场发育程度来看,我国农业种业、化肥、花卉、饲料、农药、农机具和农产品加工市场已基本形成,农业主体对此类产品有效需求较为充足,市场潜力较大;大田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受经营规模的限制,市场空间亟待拓展。

目前,我国应着力拓展拟转企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开发领域,优化聚焦科研方向,以行业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快速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构建与夯实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加快改善农业科技成果孵化条件,构建运转高效的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实现农业科技与市场经济的对接。

3、研究和制订相关配套政策,确保农业科研队伍的稳定

企业化转制过程中涉及诸多问题,情况十分复杂,其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带来的消极影响可能并不是农业科研机构转企本身的原因,而是由于转企政策和配套政策的不落实,或者在落实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和存在部门利益,而流于形式。

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督促落实各项转企配套政策,积极研究制订促进农业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的激励政策。例如国有资产管理、人事制度改革、税收扶持政策、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期权激励办法、知识产权归属管理办法、科研项目课题制办法、课题招投标制及中介评估等制度。妥善解决好拟转企农业科研机构离退休人员生活、医疗、养老和在职职工分流人员的重新安置问题,减轻这些单位的转制成本,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水平,营造和谐工作环境,造就一支稳定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开发队伍,保障农业科研院所的顺利改革,开创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工作的新局面。

4、完善拟转企农业科研机构的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标准化管理

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深化转企农业科研机构的人事、财务、分配等内部机制的改革,逐步推行转企院所领导的社会公开招聘制度;全面实行人员聘任制和岗位管理;规范和加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改革工资结构,探讨实行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等组成的分配办法;落实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奖励科技人员的首创精神。

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按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要求和内在规律,改革转企农业科研机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探讨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决策机制,把科技支撑和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国内和国际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尽快建立农业科技企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18000 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开发管理水平,降低院所运营成本,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环境和安全事故风险。构建农业科技品牌,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提高转企农业科研机构的核心竞争能力。

(注:本文系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名称: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开发体系构建与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2008-YBJ-08。本文通讯作者为曾峰。)

【参考文献】

[1] 吴胜军: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05.

[2] 佟屏亚:农业科研院所办企业:是进还是退[J].农业科技管理,2008(1).

[3] 蔡世忠、薛喜梅: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2(5).

[4] 戴小枫、张振华、边全乐:关于中国农业科研性质与深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

[5] 孙进昌:对转企农业科研院所的困境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5(6).

[6] 张恒、叶中华:现阶段公益型科研机构改革进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

篇7

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化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的流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就必须进行机制改革和体制创新,完善现行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建立一种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以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体系。高等农林院校集人才、知识、信息、技术等优势于一身,在科技兴农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为完善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不足,应积极探索建立以农林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一、我国农林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问题分析

 

(一)经费不足,投入分散

 

目前,我国农林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经费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由于高校推广的项目并不能得到政府的完全认可,所以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面临经费不足,从而导致推广时间加长。从管理部门来看,在国家层面上有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安排农业科技资金,由于渠道分散,无法实行统筹的安排。

 

(二)推广队伍不稳定

 

高校参与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推广人员基本由本校教师组成,他们所推广的项目单一且具有很强的正对性。当一项农业技术推广完成后,原先的队伍就会随之解散,所以推广的人员是不断变化的。而且高校教师不可能像农业技术推广专职人员那样实时提供技术服务,从而使得推广效果大打折扣。

 

(三)农科教分离、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我国目前的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教育中不能将科研、教育、农业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无法满足农业的发展需求。由于经费的匮乏,许多高校为获得政府的科研经费只依据文章的数量来评判科技实力,而不能研究出具有实用效能的科技成果。

 

二、我国农林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

 

(一)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国外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加强立法工作是保障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保障农业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我国政府虽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科技推广法》,但并没有将大学的农业科技推广活动纳入到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鉴于美日的经验,首先,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改进《农业法》和《农业科技推广法》等法律为农业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修改《知识产权法》中的关于农业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保护农业技术创造者的合法利益,刺激农业技术创造者的积极性。最后,规范相关政策,让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列入到推广工作之中。

 

(二)综合开发农业科技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农业科技推广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生产力。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与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专职人员协同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不能只靠其自然产生和形成,必须在社会组织及个人的努力下,实施教育、培养手段,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并逐渐形成劳动能力,使其科技素质不断提高,使其潜在的科技能力得以开发。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为留住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应建立相关激励机制,为其提供经济保障。

 

(三)改革农业高校科研管理制度

 

在组织制度上,推广体系应保持其自身的对立性,不应简单地与已存在的科研系统进行嫁接或成为其他组织系统的附属物。这就要求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应排除外部行政系统的干预,进行独立的资源推广。在管理机制上,实现产、学、研、推相互合作,研究开发农民迫切需要的农业技术,以市场为导向教授学生实用的科学及推广知识。

 

三、结论和展望

 

高等农林院校在农业科技推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技推广过程中农林高校应明确自己在推广工作中的职能定位,争取多方力量协同合作,改进课程设置和评估机制,不断完善农技推广模式,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做贡献。

篇8

关键词:农村经济;科技;组织化经营;专业合作组织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034-02

中国的农村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历经三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为中国成功应对国内外各种困难奠定了坚实基础。纵向来看,与农村改革开放之前相比,中国农村正在逐步进行着由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新农业的转变;横向来看,与广泛应用高科技、规模经营的西方国家农业和精耕细作的日本农业相比,中国农业这三十年来的增长多体现在总量的增长上,发展方式仍以粗放式为主。

一、科技和组织化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

追溯这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内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以及粮食国际贸易带来的广阔市场空间,这构成了农村经济增长的外生力量。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内部的不断改革与调整,新的农村经济增长力量的引入与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构成了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

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使得上述增长力量面临着可持续性考验。依靠扩大市场促进增长的发展方式不再可行,低质量增长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阶段性的瓶颈。改变这种局面的根本途径,是继续深化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由增加科技投入来提高单位产能,解决资源、环境、粮食安全及食品安全问题;由建设农民合作组织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落实科学技术的应用环节,并且使农民充分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这是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关键的内生着力点。

二、依托科技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科技兴农一直以来都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战略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农业面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挑战,而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在数量和质量上仍然存在较大缺口,使得中国对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应用需要有新的认识与新的工作方法。

1.继续建设农业科技研发与创新体系。农业科技研发与创新是科技兴农的源头,是连接着科技需求与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若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与创新力度,需要对体系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的效率与效益。

第一,要持续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形成长期的、持续的农业科研投入机制。中国农业科技投入的严重不足,造成许多科研单位只能保持科技队伍稳定,难以集中经费进行研究。同时,公益性的农业科技一般自身经济效益较差,需要公共资金的支持。所以,农业科技进步必须以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增长为前提。中国可以成立专项的农业发展基金,来保证资金投入的持续性。同时,要对各类科研单位分工进行合理规划,减少科研项目低水平重复现象,避免科研投入的浪费[1]。

第二,需要整合国家科研资源的投入结构,提高科研资源投入的效率。公益性科技创新项目应由国家主导,特别是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基础研究中要重点研究贫困人口赖以生存的农业作物和农产品,提高此类农产品的单位产量、营养成分、食品安全、获取和种植的方便性,保证低收入群体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建设的社会宗旨——解决全体人民的吃饭问题,这关系到拥有众多贫困人口的中国社会的国计民生。高新技术研究中包括绿色和生态农业技术研究,这类项目的研发涉及交叉学科,研究的成果社会共享,而且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所以政府的投资方向应侧重此类农业投资项目,并承担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和农业技术结构调整的责任。地方科研单位应根据地方自然优势和区域规划,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研究中心。同时,还应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其他民间农业组织进行市场化的技术创新,扶植大型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

第三,改革农业科研体制,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网络建设,改变布局和资源分散的局面。现代农业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对研发人员的密集性和互补性要求很高,而农业科研单位的层级结构割裂了创新主体间的横向联系和协调,导致研究力量分散[2] 。2011年11月8日,农业部启动“十二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按照学科群部署农业重点实验室,围绕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应用性、应急性和长期技术问题而设计统筹,形成了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和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科学观测站三者结合的一体化布局,制约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联合协作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2.强化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投资回报率。中国农业分散化及小规模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科技推广在科技应用上的重要地位。如何有效利用农业推广体系,实现从技术到现实生产力的转换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要重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建设。由于农村整体经济实力较差,所以很多农村的农技部门处于闲置状态,国家需要解决基层农技服务组织的经费问题,使其正常开展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同时要促成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密切合作,缩短技术扩散的距离、减小技术传播过程的分散性。还应放活竞争性的农业科技推广与培训机制,鼓励农科企业与农户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第二,以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科技园区是实行现代化管理的现代农业组织形式,是聚集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的重要基地,也是农业技术成果试验示范和集成辐射的重要场所 [3]。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利于大规模地集中推广科研成果。所以应加快农业科技园区经营,以产业化带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更快、更有效率的集约式推广。

第三,提高农民的综合能力,创造条件增强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可行的方法包括:加大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投入;调整与新技术相关的投入品和社会服务体系,使新技术更易于被农民接受;创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以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可以建立农业风险基金,用来补偿技术应用失败的损失;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发展现代农业 [4]。

三、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民合作组织诞生初始,旨在解决小农经济与大市场连接的问题。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数量快速增长,及时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合并促进规模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织规模较小,一般多局限于村级,没有形成跨地区性行业合作社,难以发挥合作经营的规模经济优势。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推广宣传,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惠及农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有效扩大农民合作组织的覆盖面。另一方面,以联合、兼并等手段扩大规模,自下而上建立多层次的联盟体系。具体做法是,重点支持各地区内规范成熟的大型专业合作组织,由大型专业合作组织为点,辐射周边同类中小专业合作组织,再进一步达到联合。最终形成以区域规划或者产品技术联合为基础的跨地区专业合作组织。

2.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综合素质。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着服务内容限于基本的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影响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民合作组织成员利益联接不紧密,风险难共担,利益发生矛盾时多是农民受损。这些问题说明农民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建立以资产入股为基础,利益紧密联合的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农民合作组织合作层次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合作组织的管理层的综合素质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缺乏为农民服务的意识,缺乏合作组织的知识和管理经验,缺乏协调指导和市场营销能力,难以运营专业化、非盈利性的专业合作组织。而大多数农户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不强,观望心理较浓,难以组织起来。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引进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才,实行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加强农民教育,从提高人力资本的角度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层次[5]。

3.充分发挥政府对农民合作组织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合作组织发展缺乏必要的财政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难以正规顺利地发展。财政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国际通行做法,2012年中央计划将用于扶植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资金中的40%,即约12亿元的财政补助用于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了对农业合作组织的资金比例。除财政补贴之外,还要对其经营活动采取税收减免措施和土地使用优惠政策,同时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并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降低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风险。各级政府还应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传递生产经营等市场信息,提供更充分的技术、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世煌.关于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作物杂志,2012,(2):1-4.

[2] 闻海燕.长三角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估[R].创新长三角,2007:201-212.

[3] 宋桥生,等.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J].湖北农业科学,2011,(19).

篇9

 

0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来源,对国民生活的影响举足轻重。高效的创新举措,为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带来的效益显得越发重要,而农业科技创新在今后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更加明显。云南是我国的能源大省,也是农业大省,虽然近年来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重视程度,资金投入也逐年增长。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对促进云南省经济发展的作用仍显不足,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足造成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人力资源投入、教育水平投入、改善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入手。本文主要从人、财、物三方面投入与配置阐述了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状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对策。

 

1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状况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农业科技创新财力资源、农业科技创新物力资源,这是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最基本的资源。

 

1.1 人力资源配置 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是指从事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和为此提供服务的人。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林高等院校、农林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中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和为之服务的一切人员,主要研究从事涉农创新技术人员的构成结构、人员数量、发展趋势和人才资源的培养状况等。

 

1.2 财力资源配置 农业科技创新财力资源是指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科学基金、基本建设费、三项补助费和支付的科研经费,主要研究经费投入与产出、来源和规模等。

 

省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经费支出所占比例应达到全国地方平均水平,设区的市、县(市、区)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在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所占比例应达到国家科技进步考核指标要求。2012年,全国农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为0.41%,云南省只有0.1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13年,全省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55亿元,经费投入强度为1.23%,相比往年,经费投入力度加大。各类企业投入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127.8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14.5亿元,高等学校12.3亿元,其它0.4亿元。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其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82.4%、9.3%、7.9%和0.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39.3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0.4%,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766.2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6.8%。

 

1.3 物力资源配置 农业科技创新物力资源是指完成农业科技创新需要的一切供需物资,包括科技研发需要的仪器设备、试验工具、试验器材,试验药品、完成试验需要的试验基地、试验场所,分析结果需要的观测设备、分析设备、计算设备以及进行试验最基本的原始数据等。

 

物力资源投资主要涉及保障促进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方面,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财政对科技创新的物资投入力度是关键。云南省从2005年开始,每年投入1000万资金用于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截止目前,已建成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

 

云南省林科院拥有的科研装备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电子天平等;云南省水土保持所科研装备有氨氮分析仪、酸度计、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计等;云南省水产科研所主要装备有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系统显微镜等;云南省蚕桑研究所共有显微镜、电子称量计等设备。云南省涉农科研院所高新技术试验设备配置率偏低。

 

2 农业科技创新产出状况

 

全年新登记科技成果近400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云南省涉农院所开展各类研究课题992项,其中国家级135项,省级378项,横向协作课题45项,院级4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7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5项,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1项,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5项,农业部“948”项目1项。

 

3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带动了地区农业的发展与进步,适应新阶段、新形势下发展可持续农业的迫切需要。因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导致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3.1 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配置薄弱 云南省拥有数量充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但支撑农业科技创新的农业科研院所、农林高校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创新人才不足,配置力度不足5%。全省共有本科高校29 所,2 位院士,714位博士生导师,涉农高校仅有3所,人力资源配置十分薄弱。

 

3.2 农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不足 云南省是能源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偏向少数经济比较发达、少数行业聚集,例如全省超过50%的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专业设备制造业这3个行业。对云南省农业而言,发展趋势相对较弱,政府对农业科技进行财政拨款,因此政府的投入会收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会使得投入分配不合理,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不足。

 

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科研产出效益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利用率低。每年科技成果登记少于400项,约占全国总数的1%,23所本科院校中转让专利成果只有21项,实际收入不足1000万元。

 

3.4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 现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资源配置主要依靠政府,政府作为主要推动力,通过宏观调控,培育创新主体,促进科研体制改革,使各创新主体有序互动,有效合作,但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仍然不够完善,而市场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作用也稍显不足。

 

4 提高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对策

 

4.1 提高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 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农业基础研究、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创新方面,承担着主力军的角色,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提供了保障。而人是实施活动的主体,培养素质高、科技创新意识强的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基石。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采用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模式。

 

4.1.1 自主培养 云南省拥有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云南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云南蚕桑研究所。相对全国而言,云南省拥有的农业科技力量比较薄弱,可以通过申报项目争取财政支持、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科研基地、建立人才交流站、等方式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人才培养时注意本学科与跨学科的交叉联系,实现跨学科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提高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并且云南各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比例也在逐步发展。

 

4.1.2 人才引进 云南省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氛围,设立农业科技人才引进专项基金,提供先进的科研条件,确保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水平,争取大项目,提升知名度,大力引进海外智力资源,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加强创新团队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云南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云南省政府在加大引进人才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设立的人才库,奖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为适应创新工作的需要,还需建立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制度,做好创新人才的稳定工作,建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系统,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4.2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只有当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农民获得效益,收入增加,才能体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更好的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但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推广部门要完善农业推广设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农民要努力科技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

 

4.3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农业科技创新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资金短缺必然制约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就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一,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政府部门对涉农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科研经费投入。第二,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利用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农民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第三,通过增加农业补贴、减少税收等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投入方式。

 

4.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涉农管理部门、农林科研机构、农林高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农民、农民合作社等。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由4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研成果推广体系建设,科研成果应用体系建设和政策支持体系建设。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各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加强科研和推广人员的激励政策,提高科研和推广人员积极性,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5 结论

 

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才和资金的投入,在很多地方存在薄弱人力资源配置薄弱、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等现象,并且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更需要引进优秀人才引导科技创新发展。在发展的同时要培养当地人才,防止人才流失,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云南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增强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快速发展。

篇10

通过1997~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是否存在溢出效应,得出以下结论: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我国总体存在农业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东部、中部地区也存在溢出效应,而西部地区不存在溢出效应。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政府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尤其是重点扶持西部农业科技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科技投入;溢出效应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4-0001-02

1 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农业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10年农产品的产量保持了年均4.4%的增长速度。其中,渔业增长最快,年均增长6.8%,其次是牧业,年均增长5.9%,然后是林业,年均增长3.9%,种植业增长较慢,年均增长2.9%,但是考虑到改革开放30年来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种植业取得的成就依然相当惊人。我国农业产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原因不可忽视,一是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巨大投入,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二是政府的市场化改革消除了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市场分割的弊端,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在不同区域的自由流通,这就使得一个区域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其他区域农业科技会产生带动作用,即农业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正式基于上述考虑,中央在2012年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推广能力。

2 研究方法

计量模型的设定:

依据科学技术外溢性理论,农业总产值的提高除了受到来自科技、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同时还是科技投入溢出程度的函数。本文利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通过某一地区自己的农业科技投入和其他地区农业科技投入的总量对该地区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来测定是否存在地区内和地区间的溢出效应。我们借鉴Aitken和Harrision(1999)的思路设定如下面板数据模型:

由于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断点大多出现在1992年以前,1992年以后基本不考虑结构断点的问题,并且重庆在1997年才成为直辖市,因此,本文实证研究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97—2010年。模型中所需1997年—201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面板数据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国泰君安区域经济研究数据库。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首先,我们分析农业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对农业总产值的总体影响。同时,对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分别进行估计。对(1)式估计结果如下表1。

由表1可知,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就全国范围整体来看,LnRDt-1系数为正,表明农业科技投入产生地区内溢出效果,从而所在地区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这与Jaffe(1989)认为地里距离越近越有利于溢出效应的发挥的观点不谋而合。模型中我们关注的核心变量WLnRDt-1系数为正,这一结果表明某一地区的农业产值与其他地区的农业科技投入存在正向相关性,即农业科技投入在我国存在地区间溢出效应,这与Poncet(2005)、钟昌标(2010)和潘文卿(2012)等学者强调地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作用的研究结果一致。

分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农业科技投入对本区域的农业产值的增加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中部的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产值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东部次之,西部最弱。这是由于中部省市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畜禽、淡水鱼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农业技术、产品交易市场,其中江西、河南和安徽占了全国6个粮食净输出省的半壁江山,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较大,在农业装备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创汇农业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其次,东北农业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最为明显,中部稍差,西部则完全没有溢出效应。这是因为我国东部农业科技投入远远多于中部和西部,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等东部省市每年的农业科技投入是中、西部省市农业科技投入的5-10倍,由于地理因素在溢出效应的发挥上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最先受益的是地理位置距离较近东部省市、其次是中部省市,而地理位置偏远的西部省市基本没有影响。此外,虽然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央政府虽然加大了对西部的扶持力度,但是农业科技投入一直是薄弱环节,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足,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些都制约了农业科技投入溢出效应的发挥。

农业科技投入的地区间溢出效应显著说明我国农业在改革开放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不同地区间的农业市场分割得到消除,农业产业的地区保护主义和内循环结构弱化,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科技在不同区域自由流通不仅提升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还扩张了农业产业发展的空间。

关于影响农业产值的其他因素,无论是全国还是分区域,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古典增长理论仍可以用于解释农业经济增长现象,即农业资本投入和劳动力的投入对农业产值的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且结果都很显著,这在大部分涉及农业经济增长的文献中都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4 研究结论及建议

如何有效的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发挥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农业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多年来,我国政府资金一直是农业科技投入的唯一来源。自2001年加入WTO后,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成本高价格的农产品越来越难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在无法直接通过价格手段对农业进行补贴的情况下,国家可以充分利用“绿箱政策”来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强化其外部功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所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一是国家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包括直接拨款和鼓励企业进行农业科研活动,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生态农业,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等;二是完善农业科技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到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中来。

第二,合理分配地区间农业科技投入的比例。从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地区流向来看,地区之间的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投入差距甚大,以2010年为例,农业科研投入最多的上海是农业科研投入最少的100倍,因此,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没有收到来自农业科技投入溢出效应的推动。此外,由于我国中部地区基本都是农业大省,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更能有利于当地的农业经济的增长。这就要求政府协调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的战略角度出发,增加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投入,优化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增加对于这些欠发达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专项转移支付,比如将一部分无条件的转移支付资金,转变为有条件的农业科技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政府可以参照农业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的情况,事前确定重点项目或重点发展方向,合理而有效的使用科技资金,以便真正的带动、引导和提高这些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缩小其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第三,增加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从政府介入科技投入的理论依据得出,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应主要流向高校和政府科研机构进行基础研究。而分析我国近几年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流向,却发现大部分政府农业科技资金用于产业部门,对研究机构和大学投入严重偏低。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应政府科研部门和高效倾斜,使产、学、研的政府科技投入比例稳定在一个相对平衡的区间,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促进研究与开发活动与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接轨,提高农业科研投入的产出水平和效率,促进农业科技投入溢出效应的发挥。

参考文献

[1]Aitken.B and Harrison,A.E..Do Domestic Firms Benifit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3):606-620.

[2]Brun,J. F.,bes and M.F.Renard.Are There Spillover Effects between the Coastal and Noncoastal Regions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13):161-169.

[3]Evenson,R.E.Economic Impact Studie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Extension[J].Working Paper,1997.

[4]Groenewold,N.,G.Lee and A.Chen.Regional Output Spillovers in China:Estimates from a VAR Model[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7,(86):106-110.

[5]钟昌标.外商直接投资地区间溢出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0,(1).

[6]Torvik R..Natural Resources,Rent Seeking and Welfare[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2):455-472.

[7]潘文卿.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