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6: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篇1

一、三大举措保障学校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几年来,围绕学校文化建设,我区遵循“整体推进、有效引领、创新机制、改进提升”的思路,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经形成了“三大品牌”活动,即以每年3月份和9月份的中小学视导为发现问题的契机,以每年10月份的教学工作会为有效引领的平台,以每年12月份的德育工作交流会为总结提升的载体,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

一是政策保障,规范管理。几年来,我区围绕工作重点,进一步修订、完善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使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2009年,为充分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我们出台了《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意见》和《关于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我们出台了《金水区中小学教学指导意见》和《金水区中小学教学常规》。2010年,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的监控,我们出台了《金水区杜绝不文明教学行为》《金水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金水区学校领导任课、听课制度》等文件,从制度上给予了保障。2011年,为了使我区的课程建设能够稳步有效地推进,我们出台了《金水区关于加强中小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详细规定了课程建设的程序和管理办法;同时,我们还配套制定了《金水区品牌课程评选方案》和《金水区品牌社团评选方案》,以保证课程建设取得实效。

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二是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为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根据我区实际情况,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平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扎实进行。首先,按照“分区合作、优势互补、整体提高”的原则,根据地域和学校特点成立了六大学区,实行了学区化管理制度。其次,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为核心,深入开展校长轮岗、中层竞聘、教师交流等活动。然后,下移工作重心,整合各业务部门,成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最后,以推进百名“学科带头人”、百名“首席教师”、百名“教学新秀”为内容的“三百工程”为重点,确定全区教师梯队建设的目标和规划,通过课堂教学、学术研讨等多种途径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是科学引领,有效实施。科学引领是保证课程建设有序、规范建设的重要前提。我们聘请了省内教育名家、著名专家,成立学校文化建设顾问团,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用专家的智慧引领文化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引导学校通过审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不断拓展课程资源,逐步构建有自身特色的课程规划,并通过校长讲坛、金教论坛、协作区联席会议等形式组织多层次之间的交流,加强沟通,共享智慧。

二、持续推进,构建多元、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

一是做好学校课程建设的需求与评估。需求与评估是课程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我们要求学校首先要成立由校领导班子、教师、学生及教育专家等组成的学校课程建设小组,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落实和相关制度的制定。同时,强调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要认真分析学校的历史与现状、优势与劣势,找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与课程建设的契合点;还要通过座谈、问卷、观察等多种形式,调查和分析教师的优势资源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制订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获取第一手资料。

二是制定《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我们基于学校的现实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要求,在分析与研究课程建设的需求与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实施原则、课程结构等内容。目前,各所学校都已制定出了切合实际的方案,并开始有计划地实施。如文化绿城双语小学,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依托“学校教育国际化”的实验项目,将“雅趣立根基,培养国际娃”作为学校育人目标,构建了一套

“稳固基础、互动共生、雅趣促行”的课程体系。

三是认真抓好落实课程目标的渠道与途径。课程实施方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或文件中,必须通过教学行为来进行深入落实并不断反思与调整。如今,我们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施和探索。

首先,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我们要求各校要按照有关规定开足开齐、上好上齐每一门课,并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安排好学校课程计划,严格控制每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不加重学生负担。同时,要通过课堂教学落实课程建设的基本思想和理念,要把落实好课堂教学常规作为课程建设最重要的载体。根据这些要求,各校要按照我区下发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按照有关道德课堂的建设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篇2

关键词:实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程规划;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1.1实验课程教学的难点分析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最基础的系统软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与灵魂。作为计算机学科中一门承前启后的专业基础课程,“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年来,国内外高校均将“操作系统”列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并不断从教学方式、课堂内容、实验环节等方面对“操作系统”教学进行探索和创新,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质量,力求使学生真正掌握操作系统设计原理与实现技术的精髓。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核心课程,操作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另一方面设计技巧高超、实现机制精妙、系统代码量大,难以掌握。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及分布并行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不断更新,并与多个方向交叉。因此,“操作系统”教学一方面必须不断充实内容、涵盖最新技术发展、反映技术演变趋势;另一方面还应突出内涵、深入剖析基本理论与核心技术。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消化吸收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精髓。

早期,因受限于计算机教学资源(如实验设备缺乏、系统代码封闭等),“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实验环节薄弱。实验教学的欠缺容易造成学生停留在对概念与设计原理的抽象理解,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真正认识问题本质、掌握原理及设计内涵,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学生也普遍认为“操作系统”课程概念晦涩、原理复杂、内容枯燥、无法激发学习兴趣。为弥补实验教学缺失,国内一些院校开始在教学中引入操作系统原型设计,试图以特定微型操作系统(如Minix)原型为基础,要求学生设计并改进该原型系统,以期强化对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然而,这类原型系统通常功能单一、结构简单,虽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但因设计简化且缺乏必要的应用背景,无法反映操作系统技术内涵及演变趋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1.2实验课程建设的机遇

近年来,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操作系统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在产业界产生巨大影响。一些知名IT厂商均将公布其操作系统源码作为提高软件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并纷纷组织资深工程师撰写内核设计技术资料。如SUN公司开放OpenSolaris源代码,微软亚洲研究院也对亚太地区高校开放了部分用于教学的Windows内核源码。开源系统的发展及产业界的积极响应有效改变了操作系统教学资源缺乏的困境,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带来新契机,并引起教育界高度重视。2008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操作系统)教学实施方案研究”项目,并交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国内知名专家,成立“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组,集思广益,对“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开展研究。图1给出了实施方案中关于“操作系统”实验和实验体系结构的框架,该结构以Linux、Windows等主流操作系统为实例,从实验难度上将实验课程教学分成用户层、内核初级及内核高级等三个层次;从实验类型上将实验课程教学分成使用与管理级、观察与体验级、编程与修改级、设计与实现级等四个等级,为“操作系统”实验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我们认为,个人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开源代码的快速发展极大改善了“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资源环境,为实验课程改革提供了机遇。“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必须审时度势,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环境和资源条件,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模式、充实教学内容,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之需要。

2 “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概况

2.1实验课程建设基本思路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原理、技术、应用”三个层面,其中原理是了解操作系统设计内涵的基础,技术是理解操作系统实现的核心,应用是掌握操作系统技能的途径。三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实验教学环节是促成三者系统融合、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包括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的必要途径。多年来,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小组一直将改善和提高“操作系统”实验环节的可操作性作为“操作系统”教学改革的重点,并以使学生“理性理解原理设计思想、牢固掌握技术实现机理、切实提高应用实验技能”为课程实验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加以研究。

“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引入合适的操作系统和选择恰当的实验平台。简化的原型操作系统虽“五脏俱全”,可为实验教学提供支撑,但由于缺乏实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及应用技能;实用操作系统虽功能强大,但模块众多、盘根错节,技术细节琐碎,直接引入将使实验教学难度增大,缺乏可操作性。近年来,我们结合开源代码发展趋势及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方面的体会,以“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为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确立了以“一套源码、两个角度、三个层次”为切入点的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思路(如图2示)。具体而言,选择一种典型实用操作系统(Linux)内核源码为基础,从用户层及内核层两个角度,围绕“原理、技术、应用”三个层次剖析操作系统内在机理,从以下两个角度解决“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的现有问题,改善教学效果。

(1) 将抽象原理设计映射到具体系统实现,使学生走出对原理理解停留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实现对基本原理从“抽象理解”过渡到“感性理解”,并最终走向“理性理解”。

(2) 建立基于“用户空间――内核空间”的实用操作系统内在机理剖析机制,使学生能够以抽象原理为指导,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内核实现机理,真正理解和掌握实现技术,培养应用实验技能,强化实验编程能力。

基于上述设想,建立了以“原理设计思想―系统实现问题―技术实现机理―用户应用需求―应用实验技能”为主线,基于实用操作系统内核源码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并从教材建设、课程规划、教学模式等角度对“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

2.2实验教材建设

作为国内最先开展操作系统研究与教学的单位之一,南京大学操作系统教材建设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操作系统原理》。近30年来,不断跟踪操作系统技术发展进展,及时修订、更新教材内容,几易其版,共出版操作系统教材6本。为推动“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基于上述实验课程建设思路,结合《操作系统教程》(第4版)的修订,于2009年5月出版了《Linux操作系统实验教程》。该实验教材以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Linux 2.6内核源码,系统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结构、设计和实现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深入剖析基本原理在Linux操作系统中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把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与Linux实现机制联系起来,以此激发实验兴趣,培养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教材建设过程中,基于以下原则精心设计教材内容。

(1) 注重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验环节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2) 实验设计紧扣基本原理与核心技术,实验内容涵盖用户空间编程与内核代码分析。

(3) 实验安排循序渐进、层层渗透,实验形式丰富多样、富有启发性。

在实验教材建设过程中,还基于以下思路定位教材角色和规划教材结构。

(1) 实验教材与原理教程的定位与衔接。两教材在角色上相辅相成,彼此呼应。实验教材涵盖了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与理论,但强调从实现技术入手,注重基本原理在特定系统实现中的渗透性,试图做到原理讲授与实验环节紧密结合,使学生真正掌握操作系统原理设计与实现技术的精髓。

(2) 实验教材内部知识体系之间的衔接。实验教材内容组织基于“由外及内、层层梯进”思想,分为用户空间及内核空间两大部分。用户空间部分从对Linux API的使用入手,旨在掌握系统的组成模块和接口的使用方法,并从系统外部洞察操作系统的数据结构、内部状态和工作过程。内核部分从修改Linux内核入手,试图通过改变系统数据结构、替换原有算法、添加内核模块等,从系统内部探索其内核结构、实现机制和典型算法,达到初步具有分析、修改、设计和开发操作系统的能力。两部分内容遥相呼应,可满足不同院校在不同级别上观测、分析系统原理之需求。

2.3实验课程规划

我们虽强调理论性与实验性并重,但理论是实验的基础。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将理论课程教学与实验课程教学分段实施,分设独立课程,使两者各有所重。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规划中,我们将两门课程分别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及大三上学期开设。其中理论课程选用《操作系统教程》(第4版),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侧重对基本概念的讲解及原理设计基本思想及特点的分析;实验设计以观察与体验级别为主,使学生对基本概念与原理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实验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引导问题为主,侧重分析基本原理在系统实现及实际应用中的难点,激发学生对实现及应用问题的思考与关注。实验课程以《Linux操作系统实验教程》为蓝本,实验设计以对抽象原理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对操作系统的用户空间编程入手,层层深入,逐步探索,剖析从基本原理到内核实现映射机理,从而使学生能理性理解设计原理,掌握实现技术,提高实验能力。

3 “操作系统”实验课程教学实施

3.1确定不同目标,实施分层教学

2008年下半年,我们以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及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大三学生为授课对象,对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针对两院系学生的生源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总体定位的不同,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教学目标(见表1)。

3.2基于“专题聚合”的实验教学内容组织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教程》从用户空间及内核空间角度将教材内容分成两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共11章)结合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从应用角度系统介绍 Linux 操作系统核心功能设计及其应用编程接口API,具体内容包括Linux安装和编译、进程与线程、传统进程通信、System V IPC进程通信、Shell程序设计、页面替换算法、文件系统设计和实现、时钟与定时器、网络通信编程、事件驱动编程等;第二部分(共8章)从内核实现角度系统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实现技术,具体内容包括内核模块、中断与系统调用、同步机制、进程调度、存储管理、虚拟文件系统、proc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等。

在实验教学内容组织过程中,考虑到知识体系的关联性与完整性,采用纵向整合,基于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整个教材内容共分为Linux操作系统概述、进程与线程、进程通信、时钟与定时器、Shell、存储管理、文件系统、内核模块等8个专题(如图3),专题覆盖了实验教材各章节内容。对于每个专题,均以“原理设计思想―系统实现问题―技术实现机理―用户应用需求―应用实验技能”为主线,以“抽象理解―感性认识―理性理解”为进阶途径,设计专题内容。首先简要介绍基本原理背景,并引出其在特定系统实现中的技术问题,实现从抽象原理到物理问题的映射;然后通过相应应用编程接口及系统调用从用户和内核角度观测和理解系统实现特点,加深对相关技术的感性认识;随后,结合性能观测结果、深入分析相关内核代码设计与实现机制,从而实现对原理设计的理性理解。例如,在“进程与线程”专题中,首先从进程与线程的一般概念入手,给出Linux进程与线程设计的特点;随后详细介绍创建Linux进程/线程的系统调用,并通过实例展示使用不同参数调用时的性能差异;最后根据观测结果从进程结构描述、内核管理机制等角度介绍Linux线程/进程的实现技术。

3.3 “纵观本质,横看演变”的实验课程教学思路

实验课程教学以专题为基础,并结合生源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因材施教,分别建立实验课程教学实施策略。在学时安排上,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采用3学时/周,其中每个单周讲授一个专题,双周安排实

金陵学院采用(3+3)学时/周,即每周安排3学时专题讲座及3小时专题实验。虽然对不同培养目标学生的实验类型定位不同,但我们兼顾学生自身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做好不同层次内容之间的衔接问题,激发感兴趣同学将实验难度及质量向深度推进。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纵观本质,横看演变”策略。在纵观本质上,采由表及里,逐步向纵向推进,向深度扩展。具体而言,以抽象原理为指导,分析系统实现问题,通过应用编程接口及系统调用观测系统性能效果、进而剖析实现机制,理解原理设计精髓。在横看演变方面,还对不同版本Linux内核的实现机制进行横向对比,捕获技术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技术机理的理解,保证知识结构的先进性。如在“进程调度”专题中,将结合Linux 2.4与Linux 2.6调度策略的不同介绍内核结构的设计的差异与要点。

3.4实验课程教学成效分析

通过选取两院系学生部分作业及期末试卷题目作为考察项,对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实验课程教学成效进行分析,表2给出了作业完成/答题情况分析结果。对考察项说明如下:在“进程与线程”专题中,实验题目是“打印Linux系统中的进程树结构”。该实验可通过使用系统调用访问进程task_struct结构或直接访问内核链表来实现,其中前者实验难度属于内核初级,后者属于内核高级;在期末考试中,程序分析题(属于内核高级)要求学生结合 Linux软中断内核代码分析其软中断处理机制,程序设计题(属于内核初级)要求学生基于TCP/IP socket网络编程技术,实现一个支持多用户并发执行的客户/服务器程序。

从分析结果来看,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生在“内核高级”难度的观察项上的结果明显高于金陵学院学生,在“内核初级”难度的观察项上的结果差异相对较小。观察结果表明,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已初显成效,并达到了对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要求。

4结束语

以Linux为代表的实用操作系统的开源化为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结合操作系统教学要求和目标,提出了以“一套源码、两个角度、三个层次”为切入点的实验课程建设思路,并从教材建设、课程规划、教学实施等角度具体介绍了实验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论文还结合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及金陵学院计算机系实验课程的教学情况,对基于Linux的实验课程教学实践成效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课程建设已初显成效,满足了对不同层次人才操作系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结合专题内容,进一步优化实验习题的设计、完善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制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草案)[Z].2009.

[2] 史广顺,韩维桓, 袁晓洁. 南开大学“操作系统”课程建设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4):21-24.

[3] 罗宇, 张颖蓓, 叶常春. 本科操作系统课程设置及教学体会[J]. 计算机教育,2006(1):39-40.

篇3

工程测量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1.师资队伍建设与师德、教风建设。①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每名青年教师配备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作为导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给予指导。中青年教师已经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骨干,形成良好的学术梯队。②形成良好的教师风范,爱岗敬业,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课堂上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学术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③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及时了解学科新动态、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方法。为青年教师提供进修机会,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授课竞赛。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积极提倡、鼓励任课教师进行教学立项,开展专项研究,创造条件使专任教师承担各级教学研究的项目。

2.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完善。①定期修改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和实纲,以便更好地迎合各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并且充分体现测绘学科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使测量课程的设置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②要精心组织课程教学大纲论证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专题研讨,研究所承担的课程在人才培养和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与衔接等内容,力求课程内容重点突出、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学效果良好。

3.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探索。教学内容在确保先进性、实用性的前提下,积极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强化仪器操作和施工放样能力,尤其是在每年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修订中,充分考虑,合理设计实验及实习等关键环节。具体而言,教学内容以“地面点位的确定”为核心,在介绍了测量的基本工作以及数据处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控制测量到地形测量的全过程,最后重点落到工程测量上。将“地面点定位”与各种工程建设中需要的“点位确定”紧密地联系起来,强调测量技术在各种工程中,尤其是土木类工程中的位置,强调测量技术原则在工程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强调测量技术原理在工程上的应用,强调测量技术方法与工程的勘测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运营阶段的密切联系。

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测量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尽可能多地介绍符合现代测绘发展方向的新内容、新技术、新仪器和新方法。为此增加了GNSS技术、测绘数字化技术等,将全站测量技术由原来的一节增加为一章,把当今工程测量技术集中到现代“全站测量”的意义上,充分地体现了测量技术的最新发展。

4.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与教学方法的改革。①教学方法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实现教学目标,利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传授教学内容进行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针对目前教学对象为“90后”的特点,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研究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运用及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②面对学时少,内容多,实践设备、条件有限的问题,需大胆改进测量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难点和疑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相关的教学资料上网供学生查询与使用。

5.课程考试与考查改革方案及其实施。①工程测量课程的考核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考试,二是考查。无论用哪种方式考核都要建立一套严格科学的测量课程考核办法和评分细则,要求由命题组(不少于三人)出题,命题符合大纲要求,努力做到考核合理、严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试题的覆盖面、难度安排合理,考核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②对课程考试、考查的方法进行改革和探讨。尝试闭卷与开卷、笔试与口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考试、方式;尝试随堂作业与课后作业、课上表现与课后作业、实验操作与实习表现相结合的多种考查方式,引领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实行教考分离,规范教学过程和考试管理,认真进行考试、考查工作的总结。

6.教材建设。①教材不仅仅要为教学服务,也要为毕业生今后从事测绘方面相关技术工作服务。选用新近出版的自编教材《工程测量》,该教材与目前测绘科学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介绍了符合现代测绘发展方向的新内容、新技术、新仪器和新方法;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重新编写出版了《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与报告》。②选取与课程教材相配套的期刊杂志、新仪器音像资料、教学软件等辅助教材和参考文献,并注意保持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7.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①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采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的联系与合作,尤其是加强与测绘仪器经营公司的合作,应用测绘新仪器、新技术和新方法,丰富实践性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②充分发挥学会、协会,尤其是测绘教育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参加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之星”竞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广泛吸取外校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切实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实现目标的保障

篇4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标准;学习机

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姜大源教授在《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中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专业类型不同,职业教育具有职业导向性;教学也不同,职业教育是行动导向性,追求的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1]。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本研究以医学检验仪器课程为对象,不断探索和研究适合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积极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模式应用于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和实训设备研发过程中来。

1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医学检验仪器是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见医学检验仪器的使用操作,熟悉仪器常见故障现象并具备故障维修能力,从而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专业技能基础。通过对传统课程内容、教材及教学实施的认真分析,我们发现其存在一些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课程标准与工作岗位要求脱节

对传统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标准和工作岗位调研分析,发现传统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均不符合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需要。教学内容中的仪器设备选型市场占有率低;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观摩为主,模式单一;理论考核仅从知识学习方面反映学生的培养情况,缺乏行业认可度。

1.2教材与课程教学内容脱节

传统教材以理论知识体系为框架,按照检验仪器的类型,分别对光电比色计、生化分析仪、尿液检测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等设备的原理进行理论阐述。传统教材中的仪器结构图片大多都是原理图,与实际的仪器结构和工作流程脱节,教材中描述的过时仪器与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高性能仪器相差甚远,同时对于仪器维修和仪器使用操作等内容介绍很少。随着医用仪器向着高科技和人性化方向的不断革新,仪器的种类和功能也有了飞跃,因此医学检验仪器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和教材建设方面需要不断更新。

1.3实训设备与能力培养目标脱节

医疗仪器设备种类繁多,性能结构也不断更新发展;同时由于仪器的实际电路板体积小且结构紧凑,元器件布局密集,学生很难将原理图的理论学习与电路板的实际学习联系起来[2]。在医学检验仪器课程传统实训教学中,实训设备单一且技术落后,通过教材讲解或简单的仪器实验,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操作技能和仪器原理结构。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教材建设是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实训设备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本研究旨在以培养学生真实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使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岗位要求,教材内容体系指向职业工作任务,实训设备符合职业能力培养规律特点,从而达到和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目标。

2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过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就是要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2.1.1体现能力培养目标的原则

以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课程建设首先要确定教学的能力目标,结合本课程确定具体的、可检测的目标[3]。本课程的能力目标为:通过生化分析仪、尿液检测分析仪的使用操作及对常见故障的排查、维修训练,学生能够通过说明书正确操作各类医学检验仪器,并进行仪器常见故障的排查及维修。

2.1.2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

课程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为“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制定课程标准,编写实训教材,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4]。实训设备要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基础,研发开放式实训教学设备,将原型机的电路板进行扩展,以电路原理结构图的形式进行改进,设置实验用基本测试点和故障设置点。学习机布局应方便学生掌握仪器原理,使其通过实验操作能在维修技能方面获得提高[5,6]。

2.1.3项目任务训练适合的原则

选择、设计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项目的选择要具备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可行性,这是保证教材和实训设备适用于职业教育教学的前提。学生积极参与到任务的完成中,训练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并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7]。

2.2课程建设思路

2.2.1深入行业调研,分析职业工作标准作为培养技能型人

才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及内容制定需要对接职业工作标准。为此,我院组织教师深入医学检验仪器相关的迈瑞医疗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优利特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各级各类医院检验科和设备科进行岗位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确定职业工作标准,包括3种工作岗位、5类医疗器械设备、43项核心工作能力和28条岗位工作规范。

2.2.2依据职业工作标准制定课程标准

根据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职业工作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设置5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中包括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按照职业工作标准,将医学检验仪器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能力等相关内容按照工作任务进行开发和整合,明确课程性质,对接职业标准,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目标,设计适用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体系,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框架,实现课程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改革,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完善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标准。

2.2.3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实训教材

组建包括企业专家、骨干教师和一线技术员工的教材编写组,进行企业岗位职责研究,进行工作分析,归纳典型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中职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要共同研究教材内容,同时教师要亲自到一线岗位体验并搜集资料,及时与一线技术员工和专家进行探讨研究,保证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符,从而提升教材的实用性[8]。《医学检验仪器项目化实训教程》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材编写思路,以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教材编写项目,以工作情景引入,附以工作任务单,并进行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和典型案例描述。教材内容遵循职业教育特点,突出实践操作技能,体现教学做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训教材共开发4个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实训项目,包括20个子项目、43个实训任务。

2.2.4依据课程标准及实训教材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

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的依据,实训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参考,而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改革是课程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在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实施方案中引进任务驱动教学法,将课程教学过程划分为43个教学任务,并创设了与工作岗位基本一致的学习情境,组织学生开展任务分析、合作学习、完成任务的教学活动。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方面,结合职业岗位标准的能力要求和工作规范,以实践考核评价为主,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水平。

2.2.5根据实训项目研发教学实训学习机

中职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不足,而且集成度较高的仪器设备结构复杂,学生对医疗器械结构及维修很难有直观的认识,安全性和准确性难以保障,开展实训教学存在很大困难。但是,目前我国中职院校没有该课程配套的教学专用设备。因此,研发医学检验仪器配套的教学实训学习机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针对仪器维修维护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用维修学习机研制思路主要是建立原型机实体与原理图学习之间的联系,实现原理电路图与实际电路板电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其思路过程见图1。如图1所示,首先对原型机的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在保持原型机功能稳定、准确的基础上,以PCB(PnintedCircuitBard)原理图形式扩展电路板的布局结构,使电路走向明显、框架清晰、布局合理。根据PCB电路结构布局,在学习机面板上进行展示,研制教学用的学习机电路图,操作人员及培训人员通过实验能直观地了解结构及原理[9]。

3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成果

3.1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工作标准

本研究制定的课程标准达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目标,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3.2实训教材对接工作过程按照职业教育培养要求,教材编写采用项目化组织结构,通过项目、子项目等内容辅助开展任务引领式实践教学。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将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工作任务,针对不同任务明确列出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

3.3实训设备对接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3.3.1仪器结构明显、布局合理

学习机的内部结构包括光路系统和电路系统两部分,其中光路系统包括蠕动泵、滤光轮、比色器、光源等,了解这些部分的布局和结构,有助于学生对仪器工作流程和原理的整体认识和学习。

3.3.2测试点设置准确可靠

学习机设置近50个基本测试点,测试点的设置按照原理电路功能结点的重要性进行选取,结点选择标准化是学习机的突出特点。通过对测试点数据的掌握,了解分电路特点和信号走向,通过实验准确分析电路功能,帮助学生进行数据检测及分析。

3.3.3故障点设置符合实际

学习机设置近60个故障点,根据仪器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选取电路中重要性不同的元器件进行故障设置。每个故障设置现象明显,有助于学生建立故障现象与故障原因之间的准确联系[10,11],从而掌握故障维修技能。

4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成果的应用

在不断研讨修订和完善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1)课程标准作

为指导性文件,规范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实训教材作为

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训练的辅助工具,内容涉及项目任务单、角色扮演活动表、能力目标评价反馈表等。课堂教学中,通过教材任务单展示,学生明确了训练项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典型故障排查;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通过检测基本测试点数据,小组讨论总结故障原因,并对需要的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完成各类故障维修任务;教材中还设置了相应的情景模拟训练,学生扮演实际工作岗位中的维修技术人员,通过故障维修实践演练查找不足,并熟悉岗位中故障维修的相关规范和注意事项,达到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在小组合作式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协作、学习交流,学习兴趣浓厚,在数据测试和故障维修能力培养方面效果显著。教学用维修学习机设计使用过程中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能够很好地结合理论知识,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并结合相关实验现象进行故障分析及排查,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职业技能,得到了行业专家的好评,学生反映较好,即使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高。

5展望

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工作标准,实训教材对接工作过程,实训设备对接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以仪器维修的职业活动为导向,注重学生检验仪器使用及故障维修能力目标的培养,精心设计项目实训任务,辅助该课程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12]。本研究中的学习机填补了国内教学用医学检验仪器实训设备的空白,在理论学习和培养技能方面实用性突出,适合职业类学校学生培养和在职人员技能培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职业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7):8-16.

[2]周传运.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教材开发研究[J].成人教育,2013,33(8):54-55.

[3]戴士弘.职业教学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刘婉琴.项目教学法在《用电营业管理》课程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工教育,2013(6):163.

[5]卢伟,周斐.AVE-763B(2.0)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日常保养及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4):129-130.

[6]杨春雷.尿液分析仪的一般故障分析与检测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4,5(4):85.

[7]杨林生.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商法实务教材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56-158.

[8]何新凤.高职高专《电工电子操作技能项目化实训教程》教材建设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26):193-197.

[9]姚四改.单片机实验电路的四层板设计[J].科技创业月刊,2013,26(4):182-183.

[10]王玉平.医学检验仪器的维修特点[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12):107-108.

篇5

1.旅游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开发的时代性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以学校主体的,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在建设开发过程中,在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尽可能多地体现时展的特征与要求。旅游作为一种比较特别的社会文化活动,是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了解或者想了解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旅游文化作为旅游生活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具有深刻的内涵,把其引进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来是极具时代教育意义的。旅游文化在每一课程中或多或少的都有所涉及,在地理学科与历史学科的学习与教学中,体现的则较为明显,由此来看,没有必要单独开设旅游文化校本课程。其实不然,近年来,旅游热不断掀起,也成为社会比较普遍关注的一个时代性话题,加之旅游文化是在当代特定的空间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当代特定的时间内创造与成长起来的,具有浓重的时代气息。虽然旅游文化在目前课程中有所体现,但毕竟不是那么的准确、系统。把其适当引入课程建设与开发中,或者说以此为中心建设与开发一门旅游文化的校本课程,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现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物古迹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开设可以进一步引起大家对这一现实问题的注视,使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和演进性,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修养有着极大的潜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外来文化,以使他们形成一个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2.旅游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开发的丰富性旅游是一部直观而生动的自然、社会和文化教科书,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完善学生的文化素质结构,又可以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学习和认知水平,可以学到许多课堂中学不来的东西,但由于诸多的现实因素,比如:时间、经济等,很少有学生能够更多地进行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旅游,然而旅游文化作为旅游和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结合,在今天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把其引进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中,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在现实学校学习的某些缺陷。旅游文化形态多样,既有物质文化形态,如: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民宅、具有相当文化内涵的名菜名点等;还有精神文化形态,比如:各种民间故事传说、楹联碑刻、各样戏曲等。总而言之,旅游文化形态五花八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综合体,或者说人类社会众多文化现象的一个复合体,引进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可以选择的面就很广,可以只以某一方面的内容为主,也可以兼顾多种文化形态……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校校本课程的自主性与自由性,又可以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

3.旅游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开发的综合性旅游文化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明显地涉及多种相关知识体系的交叉和多种学科方法的应用。在现代学科综合化、整体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下,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与学习方式处于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中学的分科教学使许多学生对学科的综合没有一个合理的认识,在学习中也很少有意识尝试性的应用一下多学科结合的分析方法,比如:分析一场历史战争胜败的原因的时候,大多学生只会从双方力量对比、战前准备等具体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很少有学生从地理环境、气候等角度进行分析,当然了,这样说并不是要求学生要达到这样一个高度,这显然是不合实际的,也没那个必要要求中学生达到这个深度,只是让学生对多学科交叉研究与学习的方式有个初步的了解。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应该多注重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比较欢乐的气氛中感受多学科交叉学习与研究的方式,应起到一个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方式的作用,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应过严,只能作为一门辅课程。

4.旅游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开发的灵活性旅游文化外延是相当广泛的,如果作为校本课程来建设、开设,明显具有很强的灵活性。(1)内容选择内容可大可小、可宽可窄、可中可外,也可中外兼顾,可以很轻松地就选择出大多数学生都喜爱的内容。(2)课程形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应该更多地体现课内、课外学生学习的结合,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自由发挥,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也可做出一些尝试。(3)学生的学习方式旅游文化日新月异,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搜索工具掌握大量的旅游文化信息,也可适当的外出,对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当是有极大作用的。

二、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

通过旅游文化校本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教学视野,而且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我们总结了旅游文化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方法:

1.关注学生,开发他们感兴趣的旅游文化资源(1)筛选大多数学生喜爱的旅游文化资源随着网络、交通等通讯工具的迅猛发展,旅游文化资源内容传播的信息量、速度等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法搜集相关信息,这就大大丰富了学生获取资源的广度和深度,甚至有些资源学生了解的、搜集的比教师搜集的还要多、还要广,所以,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喜好,这样才能搜集到一些比较适用的资源,为建设和开发好旅游文化校本课程做足、做好铺垫工作。(2)给学生推荐比较有价值的旅游文化资源现在旅游也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很多学生都喜欢外出旅游,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建设、开发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年龄等具体情况,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旅游文化资源,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合理取舍旅游文化资源,而且对促进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具有良好的影响。

2.关注必修课程的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涉及的资源其他科目的教材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用好、用活学生手中现成的教材,不失为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的较为便利、有效的途径,让旅游文化资源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起到一个启发学生学习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实现各学科间的简单糅合,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个有效途径。(1)深入分析其他科目的教材主要从内容与呈现方式上研究,但在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中,不可过分地依赖校本教材,如有可能,校本课程教材尽可不必编写,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努力开拓出新意。(2)重视旅游文化资源应用的范例为了认知贯彻落实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弥补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课题组应注意吸收现成的相关范例,并在此基础上自己开发有价值的创新范例。

3.关注教学,巧妙地挖掘新的有意义的动态资源从现今旅游文化发展变化多样的特征来看,旅游文化资源的更新换代在不断加速,相关课程负责人应当随时注意旅游文化资源的变化发展动态,充分引领追求和谐文化素养,及时发现课程内容新鲜点,通过各种巧妙地安排,从而去创新课程、改造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该课程的各项功能。

三、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

1.课程目标的制订(1)学生方面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旅游文化资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分组,分析所搜集的旅游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价值等内容,此过程教师做相应的指导即可,尽量由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可开展各种各样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形成具有一定综合体系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2)教师方面通过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促进对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探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水平。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具体教学指导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课程的实施。

2.课程内容构建选取内容的原则一般包括:(1)针对性课程内容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要积极发挥校本课程建设、开发的自由性与自主性。(2)实用性课程内容要有实用性,选择较好的内容对学生、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在实施时就会带来种种不必要的困难,也很难到达教学目标。(3)时代性旅游文化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特征,在选取内容时务必充分关注,充分挖掘旅游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4)实践性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提倡的是一种体验,教学方法不应太拘谨,选择的内容最好是有实践性较强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张扬个性。(5)典型性旅游文化资源的内容是繁杂多样的,但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利用价值,教师应选择性地选取课程内容让学生参与实施。

3.内容体系的建构步骤旅游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程序主要有五大步骤:课程内容分析—确定教学目标—编制具体方案—组织实施课程—总结评价课程的实施并反馈相关信息。这五步环环相扣,每一次课程实施的结束点,都可以作为下一次课程实施的起点,如此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提升课程质量。

第一步,学校首先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对课程内容进行一个较为透彻的分析,课程内容的分析是旅游文化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基础,也是起点。它直接影响着旅游文化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定位、进展等关键问题,还要对校内、校外的许多因素进行充分的科学调研、讨论和分析。

第二步,根据上述步骤分析的结果制订合理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制订可以参照现行校本课标,在其基础上有所损益,要认真全面地考虑学生的发展方向,明确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这样的课程目标才会比较有意义。

第三步,编制课程实施方案。课程目标只是为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提供了方向。所编制的课程实施方案需十分的具体,要说明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教学人员的安排和课时的设置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行该课程。在编制课程方案的时候,不可忽视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方案则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不同的调整。

第四步,组织实施课程。这是课程推行的关键,教师要把建设开发出来的旅游文化资源校本课程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初期要注重试验、总结,除了教师自己发现问题外,更多的要让学生说出问题,不断改善,并可及时做一定的推广工作。第五步,总结评价课程的实施并反馈相关信息。最主要的就是对课程的评价,课程评价所包括的内容应该适当地增加,不可只从学生学习情况、课程实施情况等常用的评价方式来评价,比如:可增加家长的反映等内容,而且也不一定只是在课程实施结束后才对课程进行评价,在实施过程中也应该进行多次评价,及时获得反馈意见,在评价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调整与重建。

篇6

[摘要]町的:对蚌埠医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实施情况作一总结。方战:采取构建三级质量工程体系、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和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等措施推进质量工程建设。结果:教学中心地位得到强化,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水平进步提高,教研成果丰硕,优质教学资源、增加,实验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结伦:蚌埠医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其经验可供其他院校参考。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管理;质量工程

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1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启动于2008年4月。依照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经过多年建设,我校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及时总结成败经验,更好地推进下一阶段的质量工程建设,现就我校质量工程建设实施情况作一回顾。

1我校实施质量工程的主要措施[1]

1.1广泛动员,全员参与,构建三级质量工程建设体系[2] 在质量工程建设思路的指引下,从3个层面推进建设工作:(1)学校宏观管理层面。学校成立质量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确立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将其纳入全校重点工作中,下发实施质量工程的决定,召开全校动员大会,分别从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创新、教学质量监控6个方面下发实施意见,加强学校宏观管理和指导。(2)院系建设层面。通过学校大力宣传,各系部高度重视,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系师生大会,组建教学团队。(3)师生积极技人层面。通过校、系两个层面的推动,全体师生和教学管理人员主动了解质量工程内容,学科带头人亲自组织团队申报质量工程项目,积极投人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了校、省和国家三级质量工程建设体系,全面促进学校特色和内涵发展。

1.2积极改革,加强建设,打造优质教学资源

1.2.1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于2006年在认真研究、组织论证的基础上对全校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并按照新修订的培养方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在其后的几年中,各专业又根据方案实际运行状况和社会需求变化适时进行了修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各专业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临床医学专业成功实施"2+1"临床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精神医学系也进行了尝试。"应用型精神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获批为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护理学专业经过探索,创立了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同国际接轨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并获批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2.2 努力推进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和专业建设(1)课程建设。狠抓课程建设,加大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力度,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力扶持网络课程建设,鼓励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

2008年以来,学校新增校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2门;构建蚌埠医学院网络教学平台,近30门课程资源上网。(2)团队建设。将教学、科研、教研综合考虑,鼓励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师资培养培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参编规划教材或自编教材,围绕教学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3)专业建设。将专业的内涵建设、外延拓展和特色培育一体化教学。在国家、省、校三级特色专业的示范和带动下,各专业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拓宽专业口径,凝炼特色方向,努力做到专业人才培养与学校定位、办学特色和社会需求相吻合。

1.3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3]

1.3.1健全机构,组织保障学校成立"蚌埠医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财务处、各系、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对质量工程项目进行规划、立项、管理和协调,对项目进行督促、检查、考核和验收。

1.3.2加大投入,经费保障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学校加大对质量工程建设的经费投入,把质量工程建设专项经费列入学校年度预算。对于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全部对经费进行1:1匹配支持,对获批的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划拨专项建设经费。在经费管理方面,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和我校的有关规定,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逐层审批,专款专用。

1.3.3完善制度,政策保障制定《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了质量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目标;制定《蚌埠医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并在此基础上修订、制定了《蚌埠医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使质量工程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确保质量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1.3.4过程管理,绩效保障 (1)重视项目任务书的编制和审核。项目立项公布后,要求各项目组及时编制项目任务书,并由质量工程办公室进行初审,提出修改建议。项目组修改后提交给质量工程办公室聘请的专家组进行审核,经过几轮修改审核通过后方可上报。(2)年度检查与专项检查并举。每年年底按照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对各级质量工程项目进行年度建设情况检查。项目建设中期进行检查,督促及时总结,并对后期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3)加强监督,奖惩明确。对项目管理混乱、项目建设绩效差的部门和人员,采取取消继续建设资格、停拨建设经费、减少申报限额等方式予以惩戒;对管理制度健全、建设绩效好、建设成果丰富的部门和人员,采取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增加申报限额和提供经验交流机会等方式,予以表扬和奖励。

2质量工程建设成效

2.1 教学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 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全校师生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的思想,树立一切为了教学,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识。各系部和教学部门以及教学管理、督导、教辅等部门均按学校要求开展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广大一线教师、学生积极踊跃参与教学改革、教学建设,质量工程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绩,教学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教风学风得到进一步改善。

2.2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加强通过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架起了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的桥梁,推动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强了学生实践动于能力,强化了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2.3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组织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教学名师、教坛新秀评选表彰工作,学校掀起总结获奖教师经验、开展向获奖教师学习的活动热潮,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我校组建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促进了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形成教师教学合作机制和团队协作的氛围,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较好地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2.4 教学研究成果丰硕通过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及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全体教职工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中来,针对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研究,并积极进行总结,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以研究成果推进教育创新。近年,我校有多项教学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有力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程。

2.5 优质教学资源总量逐年增加通过11门省级精品课程、多门校级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网络课程及双语示范课程的建设,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于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教学管理、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升,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教学管理制度齐全规范,教学研究成效显著,课程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2.6 实验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目前,我校有省级示范实验中心2个,校级示范实验中心5个。通过示范中心建设,不仅实验教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更为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加大实验教学资源整合力度,改变了以往教学实验室以专业甚至教研室为基础,小而全、重复建设、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同时,学生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数量明显增加,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7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 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项目组成员千方百计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强调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中受益,我校学生在全国及安徽省等举办的多种比赛中均取得良好成绩。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直接效果是学生就业率提高,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持续稳定在97%以上,且毕业生信息追踪的结果表明就业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质量非常认可。

3质量工程建设经验总结

3.1 公平公正的竞争是建立质量工程长效机制的基石 所谓公平公正的竞争就是指事先不指定,让所有系部和全体教师、学生都有申报质量工程项目的机会。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只要符合条件就立项,不搞平衡。无论是校级项目评审还是省级、国家级项目推荐均进行公示,确保评审、推荐的公平公正。

3.2 科学合理的评审是质量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在实施质量工程建设中,我校建立了评审项目质量标准,评审程序标准化、评审内容公开化、检查考核经常化,确保项目评审的科学合理性,确保评选出来的项目是从学校众多优秀项目中脱颖而出的,确保质量工程全方位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3 注重项目的培育是质量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动力[4J 我校属于普通医学本科院校,专业门类单一,在项目申报工作中有较大的限制。2008年至今,多年积淀下来的优势与特色项目已基本立项,在今后的申报中竞争力将进一步下滑。因此,我校格外注重质量工程项目的培育工作问:(1)分级培育,构建国家、省、校3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体系,并在3级建设体系的基础上开展分级建设。在校级项目中,择优选择基础较好的项目,省级评选标准查缺、查弱,重点建设;在省级项目中,精选个别有潜力的项目,加强指导,整合资源,重点培育,争取申报国家级项目。(2)注重集聚效应,质量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建设工程,各分项项目互为建设条件和基础。例如,教材对于精品课程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而精品课程又是申报名师的重要影响因子,名师又可以增强教学团队的竞争力。因此在培育项目时注重发挥集聚效应,对优势和特色项目进行系统化的培育和建设,以形成优势特色项目群,增强各分项项目建设成果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

3.4 学生素质能力是质量工程最终目标和唯一的检验标准 质量工程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学生,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应该成为质量工程的最终目标和唯一的检验标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得好不好,最终要看是否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否真正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山.高校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问题与策略探讨[J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9(22):20-21.

[2J谢大蓉,刘克林,刘利龄,等质量工程视野下高校教学建设项目化管理模式探索[J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34-35.

[3J楼程富浙江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进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33-35.

篇7

【关键词】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 精品课程; 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评价模式; 课程实践条件

我校的《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精品课程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几大方面来进行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此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呈现以此,以供同仁参考和雅正。

1 课程设置

(1)课程教学模式:本课程的教学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分别进行理论讲授、实践操作的教学和辅导,让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操作时间。

(2)课程内容设计:根据国家汽修专业设置标准与职业能力标准将课程总教学时数设置为56学时,分成8个项目:安全用电、汽车常用工具量具、汽车电路常识、汽车电子半导体元器件、交流电路与发电机、磁路与电磁器件、直流电动机、汽车电路图识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8个学习项目中分别设置了23个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中设置不同的工作任务。

(3)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教材: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职业技能要求为标准,汽修组专门编写了《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教材,教材采用项目化、任务化的编排模式,该教材由从事汽修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和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编写。

教学设计方案:具体包括教学目标的选取、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过程的设计,职业能力目标的要求,学情分析、学习情境的描述,教学环境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安排以及考核方法等。

学案:在每一情景实施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技能、与人沟通等能力、分析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PPT课件:每一课时的教学PPT课件,可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同时也可作为学生自学的材料。

学习任务单(任务工作单):在每一个任务中都设置有任务工作单,工单的设计按照“项目教学法”注重和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操作工艺等的一致性,用于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习题集:每一个项目设置项目习题,用于检测学生项目的学习效果,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同时配备有教材的复习题、技能考工练习题等,供学生的学习。

资源库:资源库中配有汽车维修电工手册、汽车维修电工学习指导手册、汽车电路大全、汽车电气维修短片、汽车仿真教学软件等资源,方便教师和学生的课外与课内学习。

实训指导书:主要对学生的实训目的、实训注意事项、实训操作要领与步骤、实训效果评价等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作为实训教师的教学指导材料。

2 教学团队

(1)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分别是从课程负责人、课程主讲教师、课程实训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4个方面着手进行建设。

(2)本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的专业课程,我们积极从汽车维修企业中吸收一部分能工巧匠加入到该课程的师资队伍中,让企业培训学生和教师的同时,我校汽修专业也对这些企业人员进行了教学教法的指导和培训,让他们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为本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3 课程实践条件

(1)校内现有条件:根据教学要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需配备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汽车电器实训室、汽车发动机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室、仿真实训室等。

(2)《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课程依托专业,先后与省内外多家汽车服务与维修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实践和进步。

4 课程管理

在本课程的管理上实行三级管理模式,分别是学校教学督导组管理、专业部管理、学科组管理的模式,对课程的教育和教学进行多方位的管理模式,达到对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多方面的监控。

5 特色与创新

(1)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建设课程:我校汽修专业与多家汽修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根据企业需要制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根据岗位需求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制订教学标准、教学计划。

(2)构建突出实践教学的理论实践融为一体的专业技能培养体系;本课程教学学时为56学时,其中实践教学2时,保证了教学中一半以上的时间来进行实践操作,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3)任务引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辅以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学习法、项目教学法等,充分发挥了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标准的评价体系:本课程的考核评价主体:由校内老师、校外企业人员、学生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建立以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集平时考核、期末考核、校内外实训考核的考核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 乌仁图亚.关于高校如何建设精品课程的理解和感悟.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07年

[2] 孔七一.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

[3] 侯治富、金祥雷.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

篇8

摘要:我院从基础建设、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几方面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了改革。本文介绍了我院的具体做法以及实际效果,最后总结了我们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改;实践教学;分类教学;分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教学,经过几年的建设和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有了良好的基础,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改善和优化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和教学环境,教学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提高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迈上新台阶创造了有利条件。

1加强计算机教育基础建设,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建立坚实基础

(1) 建立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机构。2000年初,为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学校成立计算中心,明确计算中心的任务是承担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承担全校各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的上机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上机,为学生课外上机学习提供条件和环境,开展计算机教育与教学研究。建设目标是把计算中心建设成为计算机教学基地、实验基地和科研基地。计算中心下设办公室、二个教研室、三个实验室、三个研究室。

(2) 我校分布在三个校区,分别在三个校区建立了满足教学要求的计算机教学实验室。

(3) 计算中心制定了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条件和环境建设、教材建设等建设规划。

2落实计算机教学建设与改革规划,计算机教学稳步发展

(1)学校于2000年4月召开“首届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会”,并行文《昆明理工大学关于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意见》,确定我校计算机教育的建设和改革方案,确定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为:开展“三个层次”教育,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教育,并确定以第一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为教学重点,逐步加大第二、三层次教学的力度。把第一层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和第二层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设置为校级主要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课。

(2) 2001年制定了《昆明理工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案》,方案明确规定:逐步将教学的重点从现行第一层次推向第二、三层次;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采用“精讲多练、重引导、强实践、课内课外结合、严格考核”的教学模式等。2001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采用三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各种模式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一致,但教学学时分别为84学时、48学时、24学时,由各学院选择前二中的任一种模式,学生可自由选择24学时的模式。

(3) 2003年制定《关于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意见》,建立计算机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框架,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设置必修课程板块、选修课程板块和“网络课堂”课程板块等三个板块的课程,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开展“网络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选择余地。

(4) 2004年,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和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CFC2004)的精神,根据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形势和我校教学改革的发展形势,制定了《昆明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提出了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发展思路和改革方案,从“三个层次”的教学体系变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和“结合专业课教学的计算机教学”两个层次的教学体系,前者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课程设置为“2+x”方案,把原“三个层次”中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升级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部分的教学由学校统一规划,计算中心承担教学任务。后者则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由各院系根据专业的需要进行规划实施,目的是实现计算机教学内容与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整合。学校加强协调两者之间的配合与衔接。此方案已纳入我校2004版人才培养方案中。

(5) 积极研究和探索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深入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考试模式和考试方法改革。2006年制定了《关于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考试办法改革的意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无纸化考试。从平时学习成绩、综合设计实验成绩、上机考试成绩等3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总成绩评定按平时学习成绩占20%、综合设计实验成绩占30%、上机考试成绩占50%。

(7) 2007年,学校制定了《昆明理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发展方案》,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深入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的方案及措施。

3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目标,计算机基础教学要达到以下几方面的教学要求:

1)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具备使用计算机实用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能力;具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了解并能自觉遵守信息化社会中的相关法律与道德规范。

2) 具备使用数据库等工具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利用的意识与能力。

3) 具备使用典型的应用软件(包)和工具来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4) 具备通过编程,在本专业领域中进行科学计算的基本能力。

5)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技术分析方法,具备利用计算机硬件及接口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基本能力。

6) 具备专业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集成与开发能。

在上述6项教学要求中,要求我校文、管、经、法、艺术科类专业学生要达到第1~3条的要求,理工科类专业学生还需达到第4、5条的要求,部分专业、部分学生要达到第6条的要求。

(2)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框架

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1997年以前为初级阶段,以计算机高级语言教学为主。

第二阶段:1997年至2004年为发展阶段,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三个层次的教育。

第三阶段:2004年开始为快速发展阶段,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和“结合专业教学的计算机教学”两个层面的教育。前者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这部分的教学由学校统一规划,计算中心承担教学任务。后者则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主要由各学院按需要进行规划和实施。通过两者之间的配合与衔接,把大学计算机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中,做到“四年不断线”。

(3) 课程设置的原则

昆明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兼有经济、管理、文学、艺术、法律、教育等多学科的多科型综合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学校。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的起点的变化,以及各专业学科计算机知识机构的要求,优化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结构。根据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按照计算机基础教学分层、分类规划与实施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类型方面的差异,设置不同的档次,不同类型的课程,供各院系和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和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满足各专业的要求。

(4) 第二阶段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教育的课程设置

两门必修课程:

1) 计算机文化基础。

2)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包含:

C 语言 程序设计(必修)

Visual FoxPro、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文、管、经、法等专业必须选修其中1门)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部分理工科专业开设C语言双语教学)

X门选修课程:

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网络技术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Web数据库程序设计、微机组装与维护。

网络课堂教学课程:设置3个方面的课外选修课,供学生课外自由选修

1) AT&IT 课程

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课程

3) 计算中心开设的选修课程

(5) 第三阶段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教育的课程设置

1) 采用“2+X”的课程设置方案

根据我校本科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教学要求,按照计算机基础教学要分层、分类规划与实施的原则,以及不同专业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类型的不同要求、教学学时数等多种因素,确定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采用“2+X”的课程设置方案。其中“2”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两门必修课程,“X”是X门选修课程。

2)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由“2”门必修课程和“X”门选修课程构成。两门必修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课,分别在一年级上、下学期开课。“X”门选修课程是设置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课程,供各学院选择,满足该各业的要求,在二至四年级开课。如下表所示。

4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案

4.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与实施方案

4.1.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与基本要求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升级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从根本上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变革,但它仍然是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些基础知识、重要概念,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并且使学生能够在各自的专业中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具有很好地基础性、先进性、应用性。也就是说,该课程既要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又引入计算机的发展动态、计算机的新技术、新成果,还要保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

(2) 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与一些重要概念;

(3) 了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信息安全等技术基本概念、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

(4) 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

(5) 增强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1.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思路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对计算机知识为非零起点的新入学大学生开设的,是具有大学水准的公共基础性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第一门课程。该课程既要适应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应再从“零起点”开始的发展要求,又要符合“白皮书”和“CFC2004”的精神。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对“计算机文化基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涉及的知识范围广、知识点多、内容深。但目前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原有的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差异较大,在认真总结几年来教学情况和对即将入学的2004年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进行全面分析后,我校决定该课程的建设与教学采用“双过渡”的方式,一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的过渡根据新入学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的起点的逐步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步提高教学内容的起点,逐步提升和扩展教学内容。二是对原来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的过渡。2004级至2006级学生为过渡期,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使该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逐步提高。针对目前我校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的起点差异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很少使用过计算机,甚至未使用过计算机,倡导多样化教学和个性化发展,使全体学生增强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与信心以保证全体学生均能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又能使基础好的学生能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

4.1.3从教学内容上分类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我校级主要公共基础课,是全体一年级学生的必修科,由于不同的科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同,学生入校前在相关方面的理论基础也以很大差异,思维方式也有差异。如果使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大纲,则很难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为此,我们按理工类、经济与管理类和文、法、艺术类三类专业从教学内容上实行分类教学。主要区别体现为,对理工类专业在一些主要知识点要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描述。对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在教学的知识点上虽与理工类专业相近,但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直接以各知识点的操作应用来讲,较少涉及深入的理论描述。对文科、艺术类专业降低一些要求,以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主,仅讲授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以讲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主,而将工具的使用和操作性(即工具性和技能性)的教学内容通过实验上机课完成。

4.1.4采用“分级教学”和“分段实施”教学的教学模式

该课程在“双过渡”期间,采用“分级教学”和“分段实施”教学模式,把一学期分为两个阶段组织教学,前10周为第1阶级,教学内容以“计算机文化基础”(部分知识点的内容有加深)和云南省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内容为主,学习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常用自动化办公软件操作及网络基础知识,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后6周为第2阶段,教学内容为提高部分,主要内容是数据库、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等内容,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建库技能,以及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的内容与技能。第1阶段的教学结束后,学生于第10周末参加云南省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第2阶段的教学,要求学生完成1个综合设计课题,理工类、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以数据库的内容为主,文、法、艺术类专业学生以内容为用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的内容为主。

在2006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对2006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比2004、2005级学生有较大的提高,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知识迫切感有明显的增强。于是,我们在2007级的部分专业学生开展试点,进一步提升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的深度和广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取得经验后,在2008级学生全面铺开。

由于目前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起点差异较大,为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该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面向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开设选修课“计算机文化基础”,学时数16学时,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以讲座形式开课,共开设4个讲座,由学生自由选择模块内容参加学习。

4.2“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与实施方案

程序设计是各类系统开发的基础,因此,我校把“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列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要课程,确定为校级主要基础课程,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必修课程。

4.2.1“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

该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其内容以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知识和程序设计技术的基本方法为主,同时包括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等方面的初步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编程技能和上机调试程序能力,并尝试通过编程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际问题,初步具有在各个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

4.2.2“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

该课程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课,由于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的不同,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程序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理工类专业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开放能力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经、管类学生重点培养学生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放能力和多媒体信息检索、利用的能力;文、法、艺术类专业学生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于是,分类、分层设置课程和实施教学。

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可在“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Java语言)”两门课程中必须任意选一门课程。

管、经、法科类专业的学生在“程序设计(Vb语言)”、“程序设计(VFP)”、两门课程中必须任意选一门课程。

文、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以25%的班级开设“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双语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可根据具体的各门语言的基本知识、技术和要求分别确定。该课程的教学改变了过多地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语法的教学方式,在注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同时,加强程序设计的思路、方法的教育与培养。采用任务驱动和典型案例的教学方法,在该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着相应的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课题组织上机实验教学,从第3周开始逐步开展综合设计实验,在期末时学生分小组完成综合设计课题,写出设计报告。

5“X”门选修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

“X”门选修课程面向2至4年级的学生开课,把计算机基础教学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中,做到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根据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要求的差异及学生基础的差异,开出不同档次的课程,由教务处公布每学期的开设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也可由学院或系统一选课。同时,将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各专业的需要,不断开设一些新的课程和热门课程,如工具性应用课程、应用开发性课程等。

6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开展实验教学

计算机基础要使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关键要抓住能力培养,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所有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依赖于学生上机实验。

(1) 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优良的机时”为目标,建立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室,要保证实验室面积、计算机台数、软件和实验室运行与管理机制等都满足教学要求。我们还开发了“机房自动化网络管理系统”和“实验设备器材管理系统”,实行网络自动化管理,加强机房管理和计算机维护,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建立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网络课堂”课程教学。坚持实验室全天候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上机自主学习提供优良的条件与环境。坚持每年向学校申报2-4个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实验室开放项目,指导教师精心指导,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和创新能力。计算机教学实验室获“云南省高校示范实验室”称号,为“精讲多练,考教分离,机试为主”提供坚实的基础保证。

(2) 把实验分为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各门课程都在逐步减少基础性实验,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积极开展研究创新性实验。

(3) 每门课程都要进行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学生分组(或个人)完成1个综合设计课题,可选择教师给出的课题,也可由小组自己拟定课题报教师批准。每人至少完成一个程序模块的编程和调试,对源程序语句加注释,独立完成所选模块的设计文档(流程图、源代码及注释)。我们制定了“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报告要求”和“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要求与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每组提交一份完整的电子文档形式的“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报告”(综合设计报告.DOC)和源程序(源程序.C),其中包含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参与设计和独立完成模块设计的情况来表述个人收获体会,或者是对本课程教学方法、综合设计等方面的评价的内容,如下所示。

昆明理工大学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报告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组长: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组员: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昆明理工大学计算中心

200年月日

昆明理工大学计算中心“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考核表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报告要求

一 系统概述

简单描述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

二 数据结构设计

要说明本程序或数据表定义、连联中用到的所有数据类型的定义,给出变量名及类型(如结构体、数组)的设计,并明确说明:

(1) 数据输入的形式和输入值的范围;

(2) 数据输出的形式。

三 模块设计

要明确说明程序完成的功能、主程序的流程以及各程序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给出实现各程序模块的框图,以及核心语句。并明确说明:

(1) 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以及出错处理;

(2) 每个组员承担及完成的内容。

四 调试运行及操作说明

告知用户如何使用该程序,并明确说明:

(1) 调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2) 测试数据:包括正确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和含有错误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输出结果直接抓取屏幕图像粘贴到报告中。

五 总结和体会

重点写明本次设计以及该课程学习、应用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1) 组长:

(2) 组员:

六 程序代码

7主要做法与经验

(1) 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建设。学校将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纳入主要公共基础课程建设规划中,“C语言程序设计”被评为云南省精品课程,“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C语言程序设计”双语教学等三门课程先后获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C语言程序设计”评为云南省精品课程。两门必修课程和多门选修课程获学校多媒体课件建设项目,各门课程课程建立了相应的教学网站,完成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稳步推进。

(2) 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考试办法改革。改革考试模式和考试方法,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无纸化考试。从平时学习成绩、综合设计实验成绩、上机考试成绩等3方面综合考核。课程总成绩评定按平时学习成绩占20%、综合设计实验成绩占30%、上机考试成绩占50%。

(3 )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方法。在坚持“精讲多练”的前提下,我们先后采用了“分级教学”、“分类分层次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尝试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鼓励和支持学生采用研究型学习、发现式学习、资源型学习、协作型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在使学生逐步领会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模式和工作模式,逐步加大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力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4) 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计算机学习氛围。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校内学生计算机应用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云南省大学生计算机应用竞赛,学生参加云南省大学生计算机应用竞赛连续两届获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第一名),二、三等奖获奖者多数是我校学生。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面对新形势与任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以及信息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培养提高现有教师的办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保证教师的培训、进修提高时间和条件,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逐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青年教师都具有硕士或更高的学历,建设相应的考核制度和约束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还设立了各门课程的责任人,负责该课程的建设,坚持示范教学、互讲、集体备课、青年教师教学评教等措施,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6) 采用选用优秀教材和自编教材的办法加强教材建设,成立“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系列教材编委会”,组织教学第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系列教材,先后出版了两轮教材,其中的《研究式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受到出版社和使用学校的好评。

篇9

[关键词]独立学院 药学课程 实践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大胆探索和创新,自1999年我国独立学院在江浙沪地区设立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独立学院近500多所。独立学院的创办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和高校办学规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独立学院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 学科专业特点、学生特点、 地方经济的实际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温州医学院作为一个科研教学型大学,其独立学院-仁济学院创办于199年8月,是我国第一批在医科类院校创办的独立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依托母体温州医学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如何制定适合仁济学院学生培养体系的课程负责制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完善独立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笔者参照兄弟院校独立学院课程负责制方案,结合本校仁济学院药学专业的办学经验,对医科独立学院药学课程负责制进行了探讨。

一、公办和独立学院药学课程体系的差异及对策

温州医学院公办和仁济学生在培养方向上有所不同,前者旨在培养成为创新与应用兼并型人才,后者更注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仁济学生整体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迫切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组织实施方案进行指导。2008年以前仁济学院药学系直接套用的公办教学平台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并不完全适合仁济学院的培养模式,缺乏有针对性的长期教学规划,课程建设明显滞后,限制教学水平的良好发挥。

通过对公办和独立学院的分析,我们认为两者药学课程体系应该有所差异:

(1)由于独立院校本科生理论基础没有重点本科扎实,操作技能不如职高、 专科学生熟练,而对就业岗位要求较高,往往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使得在企业里稳定性差,发展升迁也较难;因此针对独立院校本科生的药学课程设置应该更加偏重实用性。根据学院药学系06~08届就业统计分析,就业时专业符合的学生约为65%。这部分学生中八成以上就业的选择是药剂师、药厂实验员、 药店营业员、检测、生产管理等岗位。为更好满足就业要求,学院根据相关院校的做法设置了一系列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专业讲座、科技创新计划、基础化学实验、中级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研究性实验等。

(2)由于独立院校药学本科生就业岗位不同于具体的纯操作岗位,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提高技能,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觉得学有所用,为将来职位的升迁打下更好的基础就显得犹为重要。目前药学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内容都大同小异,但实际上根据院校的不同、地区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就业岗位的不同要求是有差别的,应当进行针对性的、系统的设计才能更好的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我们根据浙江地区药学学生就业特点,特别强调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剂学》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同时还组织相关的竞赛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独立院校药学本科生如何较快适应企业岗位也是一大问题,为此现在企业大部分都想招有经验的应聘者,而不要应届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缺乏已成为用人单位对新毕业大学生的普遍看法。为了改变这一现实,在课程体系中我们着重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在实验环节、实习环节、 毕业环节的实践训练中,我们开设了药物合成反应开放性实验或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场所;在药剂学课程中,我们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在实验室独立完成,锻炼创造性思维;在见习、实习过程中,我们与药厂、医院药剂科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各种实习,如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二、独立学院药学课程负责制的实施方案

从2009年3月份开始,我们制定了独立学院药学课程负责制的改革目标:建立一套适应仁济学院学生情况的药学系列课程体系。两年来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仁济药学系各课程负责人制度,通过招募或指定课程负责人,确定适合仁济学生的教学计划、大纲,同时开展负责制引导下的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并建立该套负责制度的监控机制及评价体系。这些措施保障了独立学院药学课程的建立。

首先,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仁济药学系各课程负责人制度,明确其职责、工作目标、管理权限等。负责人的职责是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事务管理(包括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在课程组内开展教研活动。包括检查和审议课程组教师的教案、讲稿(含多媒体课件),建立备课、听课、互评制度,通过互相学习,及时讨论并改进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期中教学检查,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讨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正,以求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与实验教学人员加强联系,制定实验开课计划,对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调查问卷、听课等多个环节,我们切实的发现了独立学院学生相对公办学生的特殊性,从而调整了相关的课程体系。通过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 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提高教学起点,注意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加大原有课程的整合力度, 增加新型研讨课程, 提高课程的综合化和现代化程度, 按照专业内容要求, 精炼教学内容,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 丰富课程资源, 提高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药学系主动招募或指定课程负责人,确定适合仁济学生的教学计划、大纲,进行课程建设,并实施教学计划。我们通过招募或指定工作热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课程负责人,再通过指定课程负责人,制作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前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对学生专业基础、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在带教过程中,课程负责人还注重对学生的生理、生化、免疫等基础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解。通过调查,课程负责人组织教学组成员讨论确定教材、教学参考书,制定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考核方法等。同时课程负责人组织集体备课,加强学生薄弱环节、专业应用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内容(教学范围和教学重点等),学进度,统一课后要布置的复习思考题,编写试题库等。课程负责人还建立课程互动网站,上传课程教学录像及课件,制作网上论坛与实时互动平台,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最后由课程负责人进行每项课程结束后的总结:组织期末考试,要求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评分标准。考试前组织教师为学生答疑,考试结束后做好阅卷、试卷分析报告,并上报学生成绩单。按照本科教学评估要求及时组织整理本课程的教学档案,做好课程实施的总结,为下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提供宝贵经验,同时也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提供具体的、直接有效的信息。

三、对课程负责制的监控机制及评价体系

两年来我们在对仁济学院药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组织课程组教师开展各类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申报各类课程建设项目、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奖励,定期组织集中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交流课程组的教学经验,对课程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

(1)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检验课程负责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主要通过网站的互动频次及学生的定期反馈情况确定。明确课程负责人的职责和权利,完善激励机制。

首先,应正确理解课程负责制,课程负责制并非课程负责人独享,课程负责人和任课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共同主体;其次,实施课程负责制必须责权利明确。主讲教师必须直接承担教学工作,对教学质量担负主要责任,出现任何教学问题,或授课考评没有达到一定要求,首要责任人是主讲教师,应配套以相应的处罚措施。但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关键不应仅是职责或惩罚,还应包括权力和利益。适当的权和利才能有效刺激竞争意识,充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只有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发挥团队精神,杜绝“独角戏”。全力体现在全程负责教学、个人的教学设想和能力能够得以有效体现,利益则体现在学校对主讲教师从经济上或其他方面出奖励政策,从而完善奖励机制。

(2)配套并完善课程负责制的监控机制:要求管理人员和课程负责人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质量监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办法,完善基础教学管理工作。落实听课制度,管理人员和课程负责人每学期都应当参与一定量的听课和评教活动,并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落实学生的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或实行学生问卷调查等方法,真实掌握每个教师的教学状况。课程负责人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加强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处理,及时推广经验或纠正不足,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订改进的措施。

总之,通过两年来对仁济学院药学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摸索和建立了不同于公办药学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受到学校教务处和兄弟学院的肯定和好评。积极探索和建立独立学院药学专业人才课程体系,对我国独立学院药学专业的健康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药学专业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萌纾 董选时 何晓菁:医学类独立学院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国校医,2004,24(4):312-314

[2]梁天坚 谢丽莎:医科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高教论坛,2007,2(1):45-46

篇10

【关键词】数字生态教育教学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63-01

一、 试点选题

(一)搭建教师校本研修平台

1.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主线的课程建设模块;2.以上课、评课、听课、说课为主线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块;3.以个人独立式充分备课、集体聚集式备课、个人个性化备课为主线的课前准备模块;4.以做题、说题、组题、累题为主线的习题研究模块;5.以平衡学科、专项式补救、预约式辅导为主线的课后辅导模块。

(二)搭建学生成长评价平台

1.以学习、竞赛为主线的成绩模块;2.以三个文明、三个认真、三个百分百为主的德业评价模块;3.以阅读、社会实践、社团、探究性学习为主线的选修模块;4.以心理测量、体质测量、价值观测量为主线的测量模块。

(三)建立常规管理平台

1.以长春六中基本法为主线的教师考核模块;2.以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为主线的后勤管理模块;3.以管理国有资产为主线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块。

充分、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三个平台十二个模块数字化,构建数字化校园。

二、试点目标

1.理论探索:探索新形势下多样化办学体系、生本化课程体系、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系、以价值引导为核心的德育体系、以制度为核心的学校管理体系、以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为核心的教师教育体系、培育自主教育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2.实践应用:将自主教育理念下的三大平台十二个模块切实有效的开发及应用起来。

三、预期效果

1.远程培训,自主学习。远程培训为师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便于采用开放自主的学习模式,师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不同的课程和内容,根据需要自主调整学习进度。

2.专家引领,网络研修。建立一支优秀的课程专家团队。课程专家将全程参与课程建设管理,进行点对点的实时交互辅导和异步离线答疑。通过网络传输,实现多方对话,开展多边交流和专题研讨。

3.资源共建,成果共享。秉承“资源共建、成果共享”的课程资源建设理念,开发了一批精品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平台极大地满足广大师生的个性化需求。

4.学校管理,勤俭并举。将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行政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数字化,进行自动管理,有效督促教师高效、智慧地工作,勤俭治校。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信息化专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邀请教育局信息化办领导、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担任顾问,给予专业指导。

2.经费保障:一是学校自筹部分资金,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购置数字化校园所需硬件。二是争取专项经费,专款专用,确保试点项目广泛深入、持续有效地进行。

3.技术保障: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抓好教学信息化培训,把教育信息化做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4.制度保障:建立各部门合作机制、联动机制及科学评估的长效机制;保证试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五、进度安排

1.完善网络平台(2012年12月-2013年3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技函〔2012〕4号)的精神和我校全数字化生态校园方案,及时、高质量完成所需网络建设。

2.设计开发软件平台(2013年3月-2014年3月):根据我校全数字化生态校园方案开发相应软件平台,导入基础数据,为测试做准备。

3.全数字生态校园系统试运行(2014年3月―2014年8月):根据预期效果检测实际应用情况提出改进方案及时改进。

4.迎接中期评估(2014年8月-10月):认真总结2012年专项试点工作的经验和阶段性成果,撰写《教育信息化中小学校、职业院校试点中期报告》,迎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组织的试点工作中期评估检查,组织“长春六中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赴兄弟院校进行专项考察。根据评估专家组意见和兄弟院校先进经验调整实施方案。

5.继续试点项目(2014年8月-12月):根据调整后的实施方案改进全数字生态校园系统并完成测试工作。

6.接受项目验收(2015年10月-12月):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撰写和整理《教育信息化中小学校、职业院校试点终期报告》,学校聘请有关专家组织试点工作的内部验收;根据教育部和省、市教育部门的统一部署,申请并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专项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