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教育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2006年初,新浦工商分局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本局干部队伍法律素养不够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履职尽责的需要。一是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缺乏,特别是法理学知识缺乏,对一些法学理论似懂非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与工商法规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不深,掌握不够、运用尚不熟悉。三是法律适用能力不强,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干部为了降低或避免执法风险,适用法律存有死抠条文,机械刻板的倾向,对于法律条文不够具体明确的,往往缺乏对法规意图的准确把握,不能灵活合理地适用法律,不同程度地影响执法水平的提高。四是从事一线管理的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好一些,其他人员则比较差,导致一部分工作人员长期一个岗位,难以进行换岗交流。经过认真剖析,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相当一部分干部没有受过系统的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二是以往工商机关的法制教育由于受主客观条件制约,重视实践性、操作性而忽略了基础性和理论性:三是由于基层工商机关长期存在人员少、任务重,工作超负荷运转等问题,法制教育培训往往急用才训,以会代训,导致干部队伍法律知识不够系统:四是法制教育培训方式陈旧,直接影响教育培训成效的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沟通,新浦工商分局于2006年5月23日,正式与淮海工学院法学院签订为期五年的开展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协议,开始了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
二
2006年下半年,连云港市新浦工商分局与淮海工学院法学院从各自需求出发,沟通协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互助合作活动。
教授集中授课,强化法学基础理论教育。法学基础理论学习是新浦工商分局干部普遍急需强化的方面,经局校双方商定,2006年7月至12月底,每周五下午,分别请一名教授给全体工商干部上课,主要授课内容为法学基础理论和法理学。发给每名工商干部一套全日制法学专业本科教材,教授按双方制订的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在《法理学》授课时,授课老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利用7个半天分别讲授了法理学概念、法学基本范畴、法律责任。从中国法制现代化、法律方法等多个层面对法理学进行了生动具体的讲授,引起了工商干部极大的学习兴趣,联想他们过去的实际工作,感到很有收获。
教授学生互动,调动现场教与学的积极性,法学院教授给工商干部授课前,一般都提前给学生发信息,搜集学习诉求,以便有的放矢备课。在教学课堂上,都留出一些时间,启发工商干部参与讨论,特别是引导工商干部讲典型案例,开展案例分析和点评活动。一方面促进了工商干部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教授讲课的实证内容。课后,授课老师认真听取工商干部的意见,对工商干部提出的一些问题,一一耐心解答。
菜单式教学培训,促进教育培训效率的提高。现有工商干部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是部队转业干部和从社会上招录的人员,法律知识结构差别较大,在培训时,局校双方商定,从2007年开始,由工商分局根据下部素质状况,分别提出菜单式法治教育培训需求,请法学院老师专门备课授课。如果学院开设课程与菜单需求吻合,就让工商干部到校旁听。这样的教学紧扣工商干部需求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工商干部容易消化吸收,普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接纳学生实习,既当“学生”又当“老师”。根据局校双方协议,新浦工商分局每年都接纳几批法学院前来进行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来分局后,一般两人一组由一名工商干部带队,直接参与分局行政执法、消费调解、市场巡查、商标广告和合同管理等工作,带队的工商干部经过法学院教授的系统培训,既有实践经验,又补丁法学理论课,就认认真真地当起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搞市场管理巡查、执法办案调查、撰写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告知等工作,分局法制、经检部门编写社会实践和实习教材,一起举办社会实践和实习座谈会等。这样,工商干部认真传、帮、带,大学生们虚心求教、积极进取,收到较好的效果。许多大学生反映说,到工商分局开展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为接触社会就业工作打下了基础,工商干部通过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也促进其反思过去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注意言传身教,展示了工商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
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虽然只有两年多,但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增强了全员法治意识。通过全员接受系统的法治教育培训,新浦工商分局干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了法治精神的理解,树立了法治理念,拓展了法治视野,全员自觉认真学法、潜心用法、严格执法的法治氛围已经逐步形成,
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依托高校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培训,较好地克服了过去法制教育培训中授课人理论功底不够扎实、授课水平不高等问题,普及法学基础理论与加深工商法规理解相结合,促进了法律知识与执法技能的共同提高,突出地表现在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提高现场办案取证能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
提升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普遍增强了新浦工商分局广大干部执法为民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执法效果与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对人民负责。今年4月30日,一消费者投诉在市区一家大超市买的鸡蛋煮熟的蛋黄有问题,立即引起许多居民的恐慌心理。新浦分局接到举报后,马上到这家超市调查,让超市迅速将剩下的鸡蛋全部撇下柜台,并马上对这批鸡蛋进行抽检。由于国家还没有明确鸡蛋的检测标准,质检部门无法提交监测结果,新浦分局马上求助于淮海工学院工业食品系科技人员,提取18只鸡蛋样品进行结构分析、分组比对,得出蛋黄发生异常是由于养鸡厂饲料配方突然变化所致的结论。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批鸡蛋产自赣榆县一养鸡厂,新浦分局马上对这家养鸡厂进行了查处,并立即向社会公示,很快平息了这场鸡蛋风波,得到地方政府的肯定。
扩大了行政管理资源。开展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分局每年接纳几批大学生前来开展社会实践与毕业实习活动,直接扩大了分局行政管理资源。打击传销是工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近两年来该局充分利用淮海工学院法学院的大学生在校园的影响,积极在淮海工学院开展打击传销宣传工作,让大学生按照分局要求,在校园里散发打击传销宣传资料,悬挂打击传销宣传展板,有效地遏制了传销蔓延的势头。同时,新浦工商分
局还组织前来实习的大学生参与市场巡查,检查食品销售商持证情况,大大强化了市场监管力度。
四
连云港市新浦工商分局两年多来的探索与实践,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要充分认识全员法治教育培训的紧迫性。新浦工商分局主动与所在地高校开展局校互助教育实践活动,是基于对现有工商干部队伍素质状况的深刻剖析。我们应充分认识全员法治教育培训工作的紧迫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从紧安排,从实抓起,尽快抓紧全员法治教育培训,尽快增强全员法律素养,以适应新阶段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改革、发展与创新。
其次,要努力加强法治教育的基础性。工商行政管理法治的实践早已证明,一个人法律素养的增强,离不开法律基础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来看,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由于过去的社会背景、工作阅历、受教育程度、从事工商工作时间的长短及身处岗位的不同,他们的法律素养水平有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法律基础理论都比较匮乏。因此,要把法律基础理论的教育培训作为整个法治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掌握了法律基础理论就等于掌握了增强法律素养的钥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好根基,一步一步朝着增强法律素养的目标奋进。
篇2
要围绕五大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增强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度,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支持特色、优势专业发展,压缩落后、过剩专业,形成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设置调整机制。
二、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机制。
政府强力主导,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促进职业院校与本地企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订单式培养培训。鼓励企业参与课程方案、教学标准的制定,创造条件安排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兼职教师,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建立企业负责人与职业院校负责人定期联谊制度。市、县区政府设立企业职业教育发展基金。允许校企合作定向培训费用从企业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对不按规定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企业,由市、县区依法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统筹用于职业教育。
三、重视发展校办企业。
落实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引企入校,举办校办企业。凡是能够创办企业的专业,都要举办校办企业。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习实训场所,提升学校自我发展能力。
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职业教育,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依法享受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的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投资职业教育并享有相应权益。完善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健全民办院校融资机制。完善民办职业教育收费管理制度,扩大民办学校收费自,收费标准由学校自行确定,并向社会公示,形成由市场决定的价格形成机制。市、县区政府设立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办学校发展。
五、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城乡全覆盖。
社区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各类职业院校的主体作用,构建城乡社区教育体系。依托市直职业院校设立社区大学,依托县区职业中专设立社区教育学院,依托乡镇(街道)中心学校(或文化大院、人口学校、党校等教育培训资源)设立社区教育中心,并明确专门人员负责社区教育工作,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培训网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对有就业创业愿望和能力的全体城乡劳动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要按照标准,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设施。采取财政补助、委托办理服务事项的单位划转、从社区经济收入中安排等多渠道筹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转资金。要积极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省级规范化和示范性社区学院和社区教育中心。
篇3
一
管办评分离隐藏着相关动态部门相互的推诿、不信任、推责,连带责任的弱化。管办评合力提倡 “参与方的凝聚力”,教育责任意识相互指示强化。管办评合力强调职责到位,责任明确,包括服务保障管理及时精准到位的自查被查、督导监察、审计、纪检评估、及时的跟踪自查被查和学校层面教育教学研究专业高水平推进的自查被查,三方面的职权相互推动、督促、反馈、要求、追责、处理,在教育问题上不含糊,形成合力中的共同勉责升级。例如:按照教育经费保障规定,对一所有20名教师的学校进行培训,保障性经费一年应到位6万元,人均教师应该得到3000元培训资金资助,而实际到位的却只有200元甚或0元,这样,教师无法完成高成本的超工作量的节假日培训,教师不进行培训,从根本起不到实质的教育能力提升。这种病症的根源还在于无法保障从财政、教育服务、学校共同实现的教育培训经费落实到位,而相关部门的检查,也只是查表层的培训记录材料,很少有人关注培训经费的递减、空缺、流失、不足等问题,很少有人关注如何根据教师岗位的不同需求制定个人培训计划,将培训费无折扣地直接使用到教师个人身上,从而,合理支出经费。对此,如果不加以合理的管理,将会出现经费使用无监管、评估不合理等现象。面对诸多问题,如果督导审计监察评估不能够及时介入,进行严查制止纠正,那么,管办评分离的模式就会出现责任不清的漏洞,不可取。鉴于此,如果能将“管办评分离”升华为“管办评合力”运行模式,也许能解决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二
管办评分离旨在应对管理、评价、办学职权混乱不清问题,打破自评、自管、自办的消极教育模式;而管办评合力可以从实质上解决监督评价、研究办学、高效服务三方面职权不清问题,实现团体提升教育质量的使命问题。
政府部门不应插手学校办学行为,对学校的办学行为不应该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加以干涉胁迫。管办评合力力求将学校、社会办学联合体系与社会多方评价联合体系形成合力,给予他们对保障服务主管部门的资金拨付、专项款、资源支持、各项公示失职渎职进行监督、、追究的权力。管理保障服务部门与社会多方评估督查联合体的合力有权利对学校的资源合理使用、办学规范、科学实施进行监督评估,以此,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升。管理保障服务部门与学校办学联合体系有权利对督查纪检审计社会评价评估体系的不公正、不到位、不及时、失职渎职行为进行监督、追究或提出异议。而执行、决策、评价三方的合力要求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最终实现绿色、阳光、法治、现代教育。
三
管办评合力可以现从根本上明确高水平的服务保障支撑、高水平的团队研究办学、阳光化的综合性督导监察审计评价体系职责。
在整个管办评合力方略运行过程中,不提倡管理者、评价者和办学者自居,而是注重职责发挥、职责到位、责任追究。如果某一位校长民主化、法制化、教学质量太差,必须在其主动提起辞职前及时进行查证,经过公众调查、民主测评、教育质量评价、专项经费和资源督查监察审计积累,实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对其撤职处理、追究相关责任,起到抓典型警示的作用,并根据情节严重与否,附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管办评合力体现最广大的民众、集体、社会的呼声,学生会、教师全体、家长委员会的意见,主管部门无权干涉、包庇、影响、篡改、隐匿处理意见的决定。
篇4
一、交流与引进结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下移
开展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是拉近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广度和深度上切实加大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力度。目前各地都出台了推进县(区)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意见,一定要精心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阶段性工作计划,确保这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不走过场,使城乡校长、教师交流真正成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助力器,让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当前应重点把握和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要明确交流范围。凡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6年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凡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的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或任满8年的均应交流。同一所学校班子成员每次交流人数一般不超过班子成员的30%。重点要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二要把握交流原则,即坚持编控定岗原则,必须在核定的编制管理范围内进行;坚持学科平衡原则,核定编制后出现学科不平衡的教师,由派出、接收单位双向对接,确保学科平衡。坚持就近交流原则,交流轮岗工作由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同等条件下就近交流。坚持骨干带动原则,县城学校骨干教师到乡镇学校交流轮岗,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分步实施原则,每年交流轮岗教师比例不低于符合条件人数的10%,其中名优骨干教师不低于30%,校长比例不低于30%。三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本着积极稳妥、统筹兼顾、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出台科学公正、操作性强、全员参与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交流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推进,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四要探索有效方式。要紧密结合各个地方和学校的实际,采取定期交流、下乡支教、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辖区走教等多种方式扩大优秀教师交流面。
同时,不断拓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逐步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严格标准、精准招考、优中选优的乡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积极争取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等专项计划,加快考录补充进程。城镇教师新招聘教师,首先安排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以上,并纳入教师交流工作计,不断为农村学校输入新鲜血液。
二、师德与能力并重,提升广大教师综合素质
由于农村学校普遍路途远、条件差、工作生活不便,加之社会大环境影响等原因,许多教师不愿到农村学校工作,想法往县城调动,导致目前许多农村学校缺教师、流动快、不安心、不敬业、不学习、不进取,严重影响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当前,应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坚持不懈加强广大教师以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奋献意识为重点的师德建设,引导教育他们树立热爱本职、热爱家乡、乐于吃苦、甘于奋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要建立健全学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定期开展集中辅导讲座、交流心得体会、举办“师德师风”演讲比赛,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德育先进个人”等具体的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大力宣传甘于扎根农村安心一线教学的先进人物,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三要从源头抓起。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教育、责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形成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四要加强执纪监督。加强教育、公安、监察、人社、文体影视等部门的联合执法,聘请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党政、纪检、离退休人员、村组负责人等社会各界代表作为行风监督员,不定期、常态化查处、监督和整治教育系统存在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引导和教育广大教师履行主体责任,践行师德规范,严守师德底线。
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要狠抓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进一步加强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配齐配强师资力量,科学制订教师培训方案计划和考核管理办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办法,着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一是依托县内外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校等教育资源,对乡村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二是科学利用校本培训。校本培训以校为单位,面向全体教师,内容灵活,立足工作岗位,针对教学实践,可根据学校和教师的需求来确定。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建立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培训计划,采取外面请专家、当地优秀教师讲座、全体教师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本严格检查考核,确保校本培训取得实效。三是结合实际采取学历教育、平时自学、网络培训、教研交流、各种观摩课,教学技能大赛,说课、评课等多种教育培训方式,为教师开辟多种互动交流学习的通道。
三、激励与约束齐抓,激发乡村教师内生动力
实行多部门联动、综合施策,配套落实各项激励和优惠措施,形成良好的工作导向和氛围。一是评优选先优先推荐交流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校长、教师。二是校长选拔优先选任具有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管理岗位任职经历的人员,新任校长应有3年以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三是逐步提高农村学校一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将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申报评审高级教师职称的必备条件。同时每年在高级和一级教师职务评聘中拿出5~10%的名额用于乡村和薄弱学校跨校竞聘。四是逐步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贴,班主任津贴向乡村和薄弱学校倾斜。五是加强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努力改善乡村教师生活工作条件。六是落实乡村教师定期免费体检和大病救助制度。七是落实好乡村教师交通费补贴制度。八是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在乡村学校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分级进行表彰,“园丁”奖等荣誉向乡村教师、基层一线倾斜。
不断强化学校校长、教师考核管理,实行校长岗位责任制和教师绩效问责制。对综合考核排名靠后、群众意见较大的学校校长予以约谈、诫勉或免职,对学校绩效考核排名靠后的教师予以待岗或分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细化等级,扩大级差,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建立健全乡村教师退出机制,严格实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在广泛听取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对考核不合格、不适应岗位需求的,通过转岗等方式及时退出教师队伍。■
篇5
关键词:部队 存在问题 总结研究 干部 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176-01
1 关于继续教育体系建设的研究
(1)在现阶段继续教育模块中,保持部队干部的继续教育模块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适应时代的教育形式的应用,保证科学技术的有效发展,进行人才签过战略的应用,这是当下部队建设的重要模块。在干部继续教育模块中,干部部门充当着一个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领导的加强,进行规划的制定,保证用户经验的积极推广,这也需要进行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进行各个模块积极性的调动,保证部队干部继续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在现阶段继续教育事业发展中,进行管理队伍的优化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继续教育管理对于素质体系的健全,保证其新型观念的更新,进行知识面的开拓,保证其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在部队继续教育模块中,进行部队建设模块、指挥模块、部队政治工作模块的优化是必要的。这也需要针对部队的实际情况,展开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按照部队的实际情况,展开任务的开展,进行不同模块的学科专业工作的开展。这也需要部队院校进行部队实际情况的结合,进行院校学科的积极建设,从而满足现阶段学科专业现状的发展需要,提升其综合运作效益。这也需要进行学科专业继续教育方向的把握,保证继续教育内容体系的健全。
(2)在现阶段法规建设过程中,进行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教育流程的规范,保证其依法治教模块的开展,保证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也需要部队按照实际需要,展开继续教育法规的汲取,保证继续教育工作管理章程的优化,针对其人员、内容、保障条件等展开原则性的规定,保证各个干部进行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这离不开各个级别部门的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规章制度体系的健全,切实落实好干部的继续教育权利,进行个人继续教育义务的履行,进行各项配套规章制度的健全。
部队继续教育环节中,进行会团作用的发挥是必要的,从而保证继续教育水平的提升,保证部队继续教育协会体系的健全,进行协会及其相关团体组织的积极利用,保证继续教育宣传活动的有效开展,保证交流模块、协作模块等的协调,从而实现继续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实践。保证不同学科之间的继续教育交流及其沟通。这也需要在部队有效条件下,进行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保证其整体性的突破。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继续教育投入体制的健全,抓好当下的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模块,进行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保证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的健全,进行教育渠道的不断拓宽,为部队的继续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 消防部队干部继续教育工作体系的健全
(1)在现阶段消防部队干部继续教育工作中,进行继续教育现状的分析是必要的,从而针对其教育经费及其教育资源展开分析,进行教育普遍问题的解决,保证部队继续教育制度体系的健全。这也需要针对学员层次的不同需求展开分析,展开短期培训班体系的健全,保证研修班的积极建设,从而提升其综合运行效益。
保证研究学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以适应岗位发展需要。这种方式能够集中学员的精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熟悉和掌握基本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有着简短与高效的特色,这种方式也必将是未来继续教育的一种主要方式。
通过对消防部队干部继续教育体系的健全,进行高层次人才的积极培养,保证研究课题的不断优化,保证导师针对学员的具体情况展开分析,进行培养方案的优化,进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比如进行访问学者自身教育素质的提升,按照学院的具体情况展开实践,保证有目的、深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首先,要拓宽渠道,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继续教育,把选送访问学者的目标指向地方院校、科研院所甚至国外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其次,要从制度上稳定经费,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再次,要专门建立国内外访问学者信息网,以便及时输送技术骨干去培训,同时要加强对访问学者的管理,以保证其质量。
(2)通过对消防干部继续教育模块的优化,更有利于进行技术干部知识层次的优化,进行干部队伍知识结果的不断改善,保证干部队伍的不断稳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保证其有效科技人才的应用,保证其高层次的进修工作的开展。学习学位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并在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基础上深化研究,撰写学位论文,经答辩后获得学位。这样,可以缩短培养周期,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快速成长,为部队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强基础素质培训。
为了适应新时代消防工作的需要,进行部队干部观念的不断更新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干部科技素质的提升,进行高新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进行继续教育内容的不断突出,保证干部高技术培训模块的开展。对干部进行高技术培训,是圆满完成各种条件下灭火作战、抢险救援、防火监督工作的重要基础,各级干部必须不断跟踪技术更新的最新动向,学习最新知识,掌握最新技术。
(3)在现阶段人才教育培训模块中,进行创造力开发训练模块的开展是必要的,从而有效锻炼相关人员的科学思维能力,进行人才创造意识及其能力的培养,要突破传统的教育培训的局限性,进行多项知识的更新,保证立体多维方向的不断发展,保证干部正确思维方法的训练,保证干部的智能结构的不断调整及其优化。部队干部的继续教育工作,要认真分析各种条件下部队执行任务的特点和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人才的功能结构和素质结构进行调查。
3 结语
在现阶段继续教育模块中,进行继续教育科目指南的优化是必要的,从而进行培训模块及其信息交流工作模块的优化,进行其所掌握资料的分析,进行相关模块的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这需要引起相关领导及其机关的重视,保证上级组织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努力学习上级组织关于继续教育工作的有关指示,吃透其精神并有热爱和献身继教工作的敬业精神;要多方面占有资料,只有翔实的资料作依据,才能提出有深度、有价值的设想,以供各级领导决策之用。
参考文献
[1] 何桂雄.关于推进军队干部继续教育之我见[J].继续教育,2003(S1).
[2] 李治国.军官继续教育与新型军事人才培养[J].继续教育,2003(S1).
篇6
仰望雄浑的烈士群雕,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年轻干警邓夏思绪万千。
“通过这几天的专题学习,我再次接受了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的洗礼,进一步坚定了干好检察工作的信心和勇气。”邓夏说。
这些天,重庆二分院组织了邓夏等71名青年干警到重庆市委党校专题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其间,学员们按照教学安排实地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深感震撼。
这样的教育活动,在重庆二分院已成为常态。
“青年干警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强学习,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增长才干,才能实现梦想,体现人生价值。”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长杨洪梅说。
为破解年轻检察官人才匮乏的难题,2015年5月4日,重庆二分院启动了为期三年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定期开办,组织年轻干警接受思想政治和业务技能教育。
培训计划启动以来,其学员中已相继涌现出“全国民事行政检察业务标兵”“重庆市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荣获国家级荣誉3项、市级荣誉18项、区县级荣誉53项……
经过全方位打造,重庆二分院青年人才培训班已成为青年检察官的成长摇篮。
应运而生:一份问卷催生“三年计划”
“青年人才培训班不是‘舶来品’,而是我院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经过科学论证后作出的选择。”杨洪梅说。
近年来,随着国家公开招录制度的进一步落实,重庆二分院下辖9个区县检察院的“80后”“90后”干警达到382名,占干警总数的43%。
2015年3月,针对这个年轻群体,重庆二分院展开了一次摸底问卷调查。
“共有296名青年干警参与调查,其结果引人深思。”杨洪梅说。
34.4%的青年干警对自己目前的工作能力“不满意”或“没感觉”。
对工作难题的解决方式,56.8%的青年干警表示会“求助于领导和同事”;46.3%的青年干警表示会“选择网络参考”;还有0.7%的青年干警直接选择“回避困难”。
对平时自我学习提升的方式,2%的青年干警很直接地选择了“没时间,几乎不学习”。
与此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出青年干警对教育培训的渴望:94.3%的“80后”干警表示有“参加重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96.5%的干警对今后的职业发展路径有具体的个人规划;93%的干警认为自己迫切需要提高法学和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
“调查结果喜忧参半,喜的是青年干警普遍怀有职业规划目标高、参加培训需求高、对组织的期待高等‘三高’,忧的是青年干警存在急需增强担当精神、急需提高实战能力、急需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等‘三急’。”杨洪梅说。
针对“三高”“三急”显示的人才成长需求,重庆二分院随即将加大人才教育培训力度提上议事日程。
2015年4月27日,重庆二分院向辖区9个区县检察院印发《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青年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杨洪梅任领导小组组长。
同年5月4日 ,青年人才培训班正式成立,以三年为一个周期,通过“海选”组织了约80人规模的培训班作为基础,设置刑检、职侦、其他业务、综合四个学习组,实行分类施教、动态培养。
至此,全市首个青年检察人才专项培养方案计划正式实施。
生根发芽:六种培养方式量身定制
2015年底,全国“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公布――开县(现开州区)检察院干警贾晓星办理的“王某某附条件不案件”位列典型案例之首。
“多亏了陈荣鹏导师的指导!”消息传来,贾晓星有感而发。
贾晓星是培训班刑检学习组学员。这个拥有32名学员的学习组,配置了以“全国十佳公诉人”陈荣鹏为导师,以重庆二分院公诉二处副处长廖祥勇和侦监处副处长赖江陵为助手的导师团队。导师们在整个培养计划过程中手把手地指导学员们办案。
而这,就是培训班推出的“导师制”传带帮教培养模式。
培训期间,贾晓星正好接手了“王某某”案件。
14岁的王某某因和父母吵架负气出走,闲逛时,抢走李某某价值4039元的苹果5S手机一部和现金90余元。
两天后,王某某的父亲将其带到派出所投案。
考虑到各种情况,开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其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并依法决定对王某某附条件不,考察期9个月。
其间,该案承办人贾晓星多次就此案向导师请教。
“应该综合运用社会调查、心理疏导对当事人进行开解……”陈荣鹏多次指导。
于是,在考察期间, 贾晓星对王某某进行了两次心理疏导,并邀请其旁听庭审。
目前,王某某学习成绩大幅提高,与父母、老师、同学的沟通也日益顺畅。
其他学习组也是一样――导师和导师助手按照“差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传带帮教过程中着力提高青年干警综合能力。
比如,针对来自办公室、政工、研究室等服务部门的8名学员,综合学习组导师定期讲解《普通心理学》,让学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心理发展和变化,帮助这些“宅男宅女”提高交流沟通水平和协调统筹能力。
“导师都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头羊’,职侦学习组导师廖鹏是重庆市检察系统‘十佳侦查员’,其他业务学习组导师朱刚是‘重庆十佳读书人’……”学员汪明威如数家珍。
包括“导师制”在内,为培养出优秀青年人才,重庆二分院为学员量身定制了六种培养模式。
“通过‘请进来’专题授课、‘送出去’参培受训、‘赛业务’强化实战、‘搭平台’交流锻炼、‘强拓展’增长才干,全方位培养学员的素质和能力。”杨洪梅介绍。
茁壮成长:在一线办案实战中磨砺青年成才
2015年,重庆二分院办理了重庆园博园系列行贿受贿案件。
其间,重庆二分院抽调5个基层院的53名干警参战,包括培训班学员16名,其中9名来自奉节、巫山、云阳、城口等县检察院。
此案由分院培训班导师廖鹏(重庆二分院职侦局原局长)指挥,并与导师助手一起带领培训班职侦组学员和其他干警共同作战。
“学员被派往重庆主城区、湖南、广东等地抓捕6名犯罪嫌疑人,同时对12名犯罪嫌疑人开展讯问,在实战中大大提高了学员的侦查能力。”廖鹏说。
来自巫山县检察院的学员姚远,具体协助办理系列行贿受贿案之一的“黄隆荣受贿案”。
黄隆荣在巴南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和重庆园博园建设指挥部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苗木采购、园林工程建设等事项上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贿赂200余万元。
在案件侦办过程中,黄隆荣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并向检察院退缴部分赃款。
同时,在姚远等检察官的教育引导下,黄隆荣还检举他人犯罪事实,有立功表现。
经重庆二分院公诉,2016年8月10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黄隆荣犯,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60万元。
“我有幸参加侦查工作,包括黄隆荣等人受贿案,这得益于培训班探索的这种以案代训的好方式,使我在实战中不断提升办理大案的能力,对成长为实战型人才大有裨益。”姚远如此回忆。
最终,园博园案件共查处涉案人员12人,涉案金额4000余万元。
2016年,重庆二分院青年人才培训班职侦组进一步深化了实战锻炼的培养模式,联合职侦战线上的骨干严肃查处重庆轨道交通集团系列行贿受贿案件,目前已经查办23人,其中二分院查办7人,5个基层院查办16人,在重庆市交通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培训班采用实战模式,更多的是在办案实战中磨砺成长,而不是简单的听课学习。”杨洪梅说。
硕果累累:计划牵引形成长效机制
2016年3月,重庆二分院启动辖区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活动。
消息一出,培训班学员个个摩拳擦掌。
同时,各个基层院积极选拔能力突出的公诉人参加竞赛。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遴选,陈一、杨立平等培训班学员脱颖而出。
随后,陈一等人参加了第六届重庆市检察机关公诉标兵暨优秀公诉人比赛,喜获“公诉标兵”,杨立平等3人也荣获“优秀公诉人”称号。
同年7月8日,培训班学员与其他干警一道参加第三届全市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竞赛,二分院辖区青年干警喜获“重庆市民事行政检察业务标兵”“最佳案件汇报与答辩奖”等荣誉。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一年多来,培训班学员办理了不少很有影响力的案件,深受群众好评。
2015年9月28日,巫山县人民法院作出裁决,要求陈奎向李邦富支付工资7230元。
这是一起农民工李邦富向雇主陈奎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承办人正是来自巫山县检察院的学员聂尧。
“了解到案件相关情况后,我给出了支持的建议!”聂尧说。
很快,在检察院的帮助下,李邦富依靠法律武器拿回了自己的血汗钱。
到目前为止,聂尧通过支持手段,已先后帮助24位农民工索回合法收入25万余元,得到了群众的点赞。
在青年人才培训班里,类似聂尧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他们坚持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先后办理批捕321件,提起公诉634件,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61件,办理民事行政案件125件,办理刑事申诉46件,发现并纠正脱漏管21人。
篇7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指示精神,结合对税收工作形势的分析,明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税收事业科学发展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五届三次会议精神,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税收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适应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的税收理念,营造求真务实、团结和谐的氛围,构建支持干事、鼓励创新的机制,弘扬开拓进取、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精神,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税收各项工作之中。
二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围绕*经济特区整体发展战略,找准税收政策与地方经济的结合点,运用税收杠杆,最大限度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有关措施,继续落实好企业所得法以及*特区的过渡政策,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能源节约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应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结构性调整,优化退税服务,尽力减小国际市场波动对我省外贸行业的影响。积极推进依法治税,加强执法监督,规范税收秩序,进一步营造公平、法治的税收环境。
三是继续推进“素质工程”,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切实改进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提高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突出抓好能级管理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围绕“各市县局行风建设进入当地前三名,60%以上的市县局在当地名列第一”的目标,进一步树立*国税的良好形象。认真贯彻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工作规划》以及总局、省委的实施办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国税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行风建设,切实加强执法监督,确保干部队伍廉政意识有明显增强,确保行风有明显改善,确保不发生大案要案。
四是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工程”,切实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推进税收执法体系建设,完善按企业规模划分的税源分类管理体制,网络化的税款征收体制,经济税收综合分析与分税种税收风险分析相结合的税收分析体制,专业化的纳税评估体制,相对集中的“大稽查”体制,突出抓好征管质量评价体系、执法监督考核体系建设。推进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纳税服务中心(即办税服务厅)的规划、组织、协调职能,真正建立以纳税服务中心为主、各部门密切配合的纳税服务工作体制,进一步完善办税服务厅、门户网站、12366纳税服务热线、短信服务、自助办税服务、上门服务“六位一体”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纳税服务体系,为纳税人提供税前、税中、税后的全方位服务。推进税收管理保障体系建设,调整和优化税收管理的组织结构,逐步建立既能体现现代先进管理理念,又符合*省直管市县实际的扁平化、现代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实行市(县)局、分局(所)一体化,职能部门综合化,执行部门专业化。
五是继续推进“信息化工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促进管理和决策的支撑作用。在总局信息化建设规划大框架下进一步修订完善*省国税系统金税三期方案。坚持项目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税务审批管理系统、电子档案系统,完成税收管理主题数据库、税务稽查管理信息化、网上课堂等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加快与财政、地税等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联网,尽快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税收管理的支撑作用,改进管理方式,优化工作流程,推动税收管理创新,切实提高税收管理效能。
篇8
“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情况的汇报
今天,省财政厅一行来扶余,就“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下面,按照吉财法[2005]521号关于印发《全省财政“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考核验收方案》的通知要求,把扶余县财政局“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四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扶余县财政局在省、市财政部门和县普法和依法治县办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吉财法[2001]1690号)确定的工作任务,紧紧围绕“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总体目标,大力加强财政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财政战线广大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有力推进了全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进程,促进了我县财政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将我局执行“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深入开展“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理财
根据全省财政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总体规划和依法理财的工作目标,我局认真制定了扶余县财政系统的“四五” 法制宣传教育总体规划和年度普法依法理财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强化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教育。我局每年专门召开一次财政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部署会,对财政系统的“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理财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将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全局年度工作目标,并要求各部门年末按时报送普法工作进度表和工作总结,使全系统的法制教育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通过学习、宣传和集中培训,广大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在“四五” 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理财工作中,我们突出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注重法制教育队伍建设。我局成立了以书记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完善和严格执行了机关学法、用法制度,建立了“四五”普法宣传队伍。把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理财工作摆在机关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了以局长为龙头,以科长、所长为主体,以执法人员为骨干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完善了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
二是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我局加强了与公、检、法部门的联系,在专职法制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根据财政系统的宣传重点,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及时宣传报道依法理财的典型经验,促进了法制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各科室根据区全系统的四五普法规划制定了“四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将“四五”普法工作纳入科室工作计划,并充分发挥校广播室、电视台、网络、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开辟专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力求使广大干部和执法人员都能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财政局机关坚持党组中心学习组学法制度,在副处以上干部中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学习和举办法制讲座,确保党组中心学习组年学法不少于40学时,全局副处以上干部参加年度法律知识考核,参考率100%,优秀面100%。在科级干部以下机关工作人员中,有计划、有重点的部署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任务,重点围绕《宪法修正案》、《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财政普法读本》、《财政违法行为处分条例》、《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及《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国家公务员条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学习。采取做试卷、听讲座、看录像、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大对机关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培训。每年积极组织局机关执法、普法人员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级各类法制学习及讲座。
五年来,我局共举办了法律学习班10期,共培训执法骨干145人次;组织全系统财会人员参加《会计法》培训学习60余人次,全面完成了全系统《会计法》执法自查自纠工作;我们将《财政普法读本》、《政府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纳入了执法人员必修的培训内容,全县统考合格率100%,优秀率80%;组织机关及二级单位的干部20多人参加了市财政局组织的教育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均取得教育行政执法合格证;组织全系统的干部进行了“走进WTO法律知识”培训,参加人数300余人,考试优秀率75%,合格率100%。财政局还成立了学法工作专班,每年在系统内举办1次由局党政负责人参加的专题法律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课,年末进行一次干部法律知识测试,使财政干部的依法理财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为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我局每年在培训经费中列出专项普法教育经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所属单位开展多层次法律知识竞赛、征文评选、演讲比赛及法制宣传日等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活动。各局机关大力开展“一月一法”学法活动,特别是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以中心组学习为引领,重点抓了时段的集中学法活动,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我局共投入普法经费5.16万元,各系统共开辟法制宣传阵地296个,进行法制讲座157 次,举办法制宣传橱窗156期,观看电影、录像168次,上法制宣讲课750余节,下发财政法治教育读本1500余册,干部法律知识读本1300余册,有力推动了我县财政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二、明确职责,规范行为,全面推行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
一是制定和完善了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为推进机关各部门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县财政局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分条例》,制定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专用考核目标体系,将法定职责层层分解量化到各科室,成立了实施行政执法责任领导小组,使机关工作人员的言行都在依法行政的许可范围内,各科室负责同志层层抓落实,较好落实了工作责任制。
二是强化监督,确保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到实处。按章执法是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为促进财政行政人员恪尽职守,公正执法,我局行政执法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考核,重点检查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履行法定职责及其互相配合情况等等。在考核过程中严格执行考核奖惩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以减少和杜绝执法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防止滥用职权。我局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以来,没有发生一起违法执法事件,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被撤销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行政执法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三是积极推行公示制度,切实增强财政政务的透明度。我局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最后剩下的审批审核事项,制定出了具体的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并予以执行;在干部推荐、职称评定、职工评先以及人事管理等热点工作中,坚持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有力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
三、团结协作,普治并举,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理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随着“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理财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我县广大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各级财政行政干部和广大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水平明显提高,财政局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法制轨道,为全县财政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增强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理财工作以来,我局广泛开展了知法、学法、用法活动,举办了“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的理论和实践研讨,邀请了省、市等专家学者作了报告。广大干部和执法人员重新认真学习了《宪法》、《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财政普法读本》、《财政违法行为处分条例》、《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及《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国家公务员条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财政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依法理财、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
(二)提高了财政行政干部依法管理的水平,财政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管理轨道。
几年来,我们采取各种措施,系统强化了对财政行政干部的法制教育,绝大多数财政行政干部由过去单纯靠行政手段的领导方式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的领导方式转变。同时,不少财政所还聘请了法律顾问,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已成为教财政系统领导班子的时尚。积极制定财政规章制度,对违法违纪者进行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坚决煞住各种违反法规的现象,真正使财政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步入依法理财的健康轨道。
(三)加大了基层干部法制教育的工作力度,增强了基层干部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四五”普法期间,我局把基层干部法制教育作为实现依法行政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建立了制度,积极研究制定法制教育实施方案。把法制教育工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了基层法制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转,依法理财工作成效明显。
(四)净化了财政行政执法的内外部环境,促进了财政执法质量的提高。
篇9
今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湖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技师学院,襄阳技师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适应市场需求、产教融合原则,注重内涵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提高培养质量,突显办学特色,大力发展襄阳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为加快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
一、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2015年春,襄阳技师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即将投入使用。新校区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实训车间等11栋建筑,以及中心广场、运动场、篮球场等配套设施,达到容纳全日制在校生5000人的规模。同时,随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三大国家级职业能力项目建设的全面完成,德国政府促进贷款职业教育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新校区二、三期建设的稳步推进,襄阳技师学院的办学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按照市政府部署,襄阳市公共实训基地和襄阳市职业教育区域共享型数控实训基地也将落户新校区。
新校区全面建成后,占地面积1145亩,建筑面积39.6万平方米,标准实训车间32个,教学实训设施设备总价值1.4亿元,达到容纳全日制在校生10000人,同时年承担各级各类社会培训2万人左右的办学规模,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汉江流域职业教育中心、全省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中德合作职业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襄阳市大中专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襄阳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和襄阳市第三职业教育联盟总部。
二、以“四位一体”为方向,不断深化办学模式改革
学院坚持学制教育、社会培训、技能评价和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办学方向,不断深化办学模式改革。
一是巩固学制教育成果,力争达到2000人的招生规模,同时探索弹性学制、学分制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的覆盖面。依托襄阳市第三职教联盟,推进学院与区域内技工学校以及西部、少数民族中职学校在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逐步建立起从中级工、高级工到预备技师、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体系,把学院打造成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学制教育,培养后备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同时,合理调整文化课比重,注重课程体系衔接,满足部分学生升学的需要,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
二是依托信息基础、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机电工程、汽车工程和商贸服务等六个教学系部的培训优势,吸纳社会优质培训资源,推出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模具钳工、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焊接技术、宾馆旅游服务等培训“菜单”,打造培训品牌。同时,建立走访调研制度,实时了解企业和人力资源市场技能人才需求,提供定向、订单特色培训,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规范培训管理,做到培训对象广覆盖、培训类型多样化、培训等级多层次。逐步把学院打造成面向城镇各类培训对象的综合训练基地以及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重要培训载体。
三是以社会化鉴定、新职业鉴定和特种作业技能培训鉴定为基础,积极开展以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相结合、企业评价与社会化鉴定相结合、工作业绩评价与职业能力考核相结合为原则的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同时,大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坚持组织每年一次的技能大赛活动,逐步扩大大赛覆盖面,积极承担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打造技能大赛品牌,不断提高办赛水平,逐步形成以考核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对接省赛、国赛标准、突出行业引领、注重技术应用的办赛理念,把技能大赛办成技能评价的“升级版”和“试金石”,力争早日把学院打造成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集训基地。
四是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建立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制度,定期人力资源市场调研报告,做好就业形势分析和岗位预测;加大就业指导力度,把就业指导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建立班主任参与就业工作制度,做好顶岗实习和就业跟踪服务工作,提高就业稳定率;建立就业合作企业优胜劣汰制度,确保每个专业的对口合作企业中都有2-3家规模以上企业,提高就业满意度;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改革,逐步扩大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和冠名班培养比例,建立“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毕业即就业”的校企一体化培养新模式。
三、以校企合作为核心,不断深化培养模式改革
学院将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破解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两张皮”的难题。
学院充分运用襄阳市第三职教联盟以及与市经信委战略合作协议所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不断加强与市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行业、企业的沟通联系,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共建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作用,校企共同制定专业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共组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引厂入校等合作模式,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和顶岗实习培养模式,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也可进一步深化合作,比如:企业为学校教师提供实践岗位,校企共同培养教师;学校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为企业在职职工提供技能提升培训;校企间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等。
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我们采取引厂入校、校企共建等方式,引进一批优质骨干企业,与六大教学系对接,共建一批具备教学、生产、培训和鉴定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实训基地,组建产教园区,把襄阳技师学院建设成工厂化校园,做到“校中有厂、厂中有校”,实现产教融合,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局面,推动校企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校企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一体化课程为重点,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学院充分发挥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汽车维修等重点专业、品牌专业的示范作用,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是以湖北省紧缺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设计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
二是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校本教材。创新教材编写模式,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依据职业特征、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材教学单元。创新教学方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按照一体化课程标准,在新校区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
四是加强建设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加快培养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课程教师。通过参与一体化课程开发试验和企业实践,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
五、以多方参与为途径,不断深化评价模式改革
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每年向社会一次年度报告,从就业质量、服务产业企业、顾客满意度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反映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逐步构建行业组织、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和第三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以贡献度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围绕社会需求评价办学质量,促进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岗位要求的衔接统一。
六、以职业素养为根本,不断创新教育内容
学院坚持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培养方向。既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更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切实增强理想信念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培育学生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开展以体能训练为代表的富含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的主题教育活动,将那些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突显职业院校的“职业化”特色,营造出一个浓厚的职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职业熏陶和职业教育。
七、以“双师型”教师为目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从引进、培训、实践、培养等四个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一要注重引进。优先引进急需专业大学生,同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建立专职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相互兼职交流制度。同时争取聘请高水平德国职教专家来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要注重培训。通过集中学习、教研交流、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制度化的校本培训和师德师风教育。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和出国培训。鼓励教师在职进修。
三要注重实践。坚持专业教师到企业定期实践制度和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定期安排教师到产业园区、企业实践、挂职锻炼。对于新进大学生,首先安排进企业一线接受为期半年的生产实践,以弥补其操作技能和企业实践的不足,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打好基础。
四要注重培养。加强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提高队伍整体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科研和技术攻关工作,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学术技术水平。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创新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激励作用,对有突出贡献的教育教学一线教师予以奖励。稳步推进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工作。加强全省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和全省数控专业中心教研组建设,争取成为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
八、以现代学校制度为载体,不断完善内部管理
篇10
本学期的教务工作将继续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践行大美教育”这一总体目标,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开展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扎实落实教师培训、加强联校协作、完善教师与教学管理机制为抓手,加强深化与完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大美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大美教育工作的整体开展。
二、工作要点
(一)继续落实各项常规工作,规范常规教学行为
1、集体教研
2、作业检查
3、课堂教学抽检
4、教案本检查
(二)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意识,迎接教育教学质量视导、调研和测评
1、四至六年级调研考试
2、短线学科调研测评
3、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专项教育教学视导和调研
(三)开展各类形式的大美教育教学活动
1、筹备开展校级优质课竞赛活动
2、积极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
3、开展第二十二届推普周工作
4、组织开展联校协作第一片区联合教学活动,促进片区教育均衡发展(含期中联合调研)
5、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活动
6、组织开展学科类特色活动
7、开展精准扶贫帮扶结对工作
8、继续落实国防教育、环保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经典诵读等教材进课堂活动,继续开展创文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奥运知识进课堂
9、组织安排3—6年级各班图书阅览活动
(四)加强大美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继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2、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同伴互助活动
3、继续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与考核
4、开展新进教师课堂教学考核(结合青蓝工程教学考核)
5、继续开展名师工作室工作
6、继续开展省市校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校级课题阶段性小结工作
7、开展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
8、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安排国家、省市级各项培训、外出学习与交流活动
(五)继续探索南北校区教育教学的统一管理工作模式
(六)其他工作要点
1、开展新学年学生学籍管理工作
2、秋季实习生工作安排
三、具体实施
(一)继续落实各项常规工作,规范常规教学行为
加强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紧紧围绕“备、教、辅、改、考、评、研”七个方面开展教学常规工作,确保日常教学常规工作开展有序、教学效果稳步提升。
1、集体教研
我校在集体教研方面要求对各教研组要管理规范,各教研活动扎实开展,通过规范化的管理要求,提高集体教研效果。从本学期开始,所有的综合学科集体教研放在周五的上午一、二节课时段开展。
在组织教研方面,要求各教师在教研组长的统一安排下轮流主持教研活动,教研主题提前准备,教研过程必须有开展对新课的讨论交流部分,教研结束需有认真做好的教研活动记载,各教师需有个性化的教研笔记。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语文组备下周重点课、数学组备新课、短线学科组以学期为单位按月进行总计划的实施,除开放课、研讨课、比赛课、视导课等课型必须在集体教研中进行研讨之外,每人在教研活动中应另外准备2—3节课进行集体备课。
在教研纪律方面,学校出台办法实施与规范的相关细则,要求教师做到“四定五统一”,教务处每周一查,在教研相应时间检查人员出勤情况、教研记录本记载是否详细、集体备课教案准备与研讨是否落实、教研备课效果以及了解各年级学科教学进程等情况,做好教研检查记录本,全面保证教研工作的扎实推进。
2、作业检查
本学期,对作业布置继续做好相应要求:一是禁止通过网络布置作业,禁止作业由家长批改;二是要求所有年级作业量要适度,布置作业要服从调考标准,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作业分层明确,原则上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教师根据实际需求,作业练习尽可能以多读少写为主;三至六年级要注重读写结合相并重,各科作业统筹安排,总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各备课组每两周组内进行一次作业检查,填写作业情况交流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备课组长及时与组内老师通报检查情况。
教务处定期对各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进行1—2次课堂作业抽检,抽检比例约为每班20%,抽检项目包括:作业书写、是否纠错、是否与教学同步、是否与组内同步、是否全批全改、是否有批改日期、作业评语是否正面积极。检查结果需做详细记载并于下周对各年级进行公布,对个别存在的问题教务处及时与相关备课组进行沟通,提出整改要求。
3、课堂教学抽检
本学期继续执行课堂教学抽检制度,计划两周或一月进行一次抽检,由年级主任在校委会上随机抽取抽检时间,抽检以教师是否做到教学规范为检查目的,如是否准时进班、按时下课;是否规范教学行为、有序组织上课。教务处根据抽检结果,及时通报并做绩效扣分。对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年级组进行沟通,提出整改要求。
4、教案本检查
本学期,继续强化要求教师教学个性化备课环节,首先要求各位教师基本达到量化的标准,人人手写教案。其中,教龄不满5年的教师手写详案,其他组内教师手写简案。其次,手写详案中需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教龄不满5年的教师备课本将月月检查,拟定1名小组长,负责集齐各位教师的备课本交至教务处检查盖章;其他教师则于期中、期末进行一次检查。
学期初,组内教师要通览教材,认真制定教学工作计划表,以教研组为单位于2周内上交至教务处存档。学期末,各教研组按时上交“四本一张”(教研工作汇总表、教研活动记载表、备课记录、评课表、作业检查交流表)、手写教案、教研组电子教案、听课本、培优补差、复习计划等相关资料,其中,电子教案每学期必交,未达标者或逾期未交者进行绩效扣分。
各位教师要以认真负责、积极钻研的态度对待每学期的教学常规工作,强化课堂教学,提升学习研究的能力,共建大美教育。
(二)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意识,迎接教育教学质量视导、调研和测评
1、四至六年级调研考试
每学年调研考试于秋季开学即进入备考状态,为使教学质量检测中各学科能取得理想成绩,各学科要加强教学抽检力度,继续实施月考办法,为力争在质量调研中取得第一,各年级组、学科备课组和各教师需要提高危机意识、紧迫感。在扎实开展各项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以下工作:一方面,年级组、各备课组需认真分析本学科和年级学生现状,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在课堂教学、作业练习、培优补差等方面均需进一步强化落实,精选作业题,加大后进生的转化,做好个人教学计划工作,年级组内形成统一、浓厚的备考氛围。另一方面,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组织单元测试、口算测试、月考等平时测试;以年级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好期中考试。各项测试要做到统一行动,详细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并将每次的测试结果与分析上报至教务处存档。
其他年级也要提高教学质量意识,各教研组做好学期教学计划,扎实开展各项常规工作,强化培优补差,定期组织单元测试、口算测试及月考等平时测试,详细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并将每次的测试结果与分析报至教务处存档。
2、短线学科调研测评
按教育局下发的《十堰市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测评方案》文件精神,2019年秋季将对各校开展体育、音乐、美术三科的抽测。通过教学设施与课堂教学及教学效果检测两部分进行检测。相关学科要做好充分的备战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迎接教学测评。
3、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专项教育教学视导和调研
根据市教育局要求,经市教科院研究决定,由德育研究室组织对全市中小学校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教学视导和调研。教务处及相关学科要做好充分的备战准备,迎接视导和调研。
(三)开展各类形式的大美教育教学活动
1、筹备开展校级优质课竞赛活动
十月下旬(即10月29日—31日),计划举行为期3天的校内优质课竞赛活动,涵盖语文、数学、综合学科共计18名教师参赛。各教研组要借此次契机,与参赛教师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反复磨课,多次讨论,体现出学段特色、教学特色,为优质课竞赛做好充足的准备。(参赛教师需有满5年教龄,杜绝未满3年教龄老师参加)
2、积极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
本学期开展岗位大练兵,常规课开放活动。各位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有序开展常规课活动,要求每人每学期1节常规课。以教研组为单位,对组内常规课进行打磨,打磨教学设计、打磨教学过程、全员参与观课、磨课。学校统一安排与部署,常规课采用周公示、学期末汇总通报方式进行。各备课组长需提前一周上报常规课,教务处做统计记载,于每周一将统计的常规课下发至各处室、各年级。常规课由组内教师听课开放至组内教师必听、全校教师选听。所有常规课在学期末进行总结并汇总结果,本学期计划于2019年12月31日之前结束常规课,对未在规定时间内讲常规课的教师进行通报与扣分。
3、开展第二十二届推普周工作
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普宣传工作,增强全校教职员工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促进学校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不断深入。通过本次推普周活动,进一步浓厚校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养成“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校园用语用字良好习惯,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4、组织开展联校协作第一片区联合教学活动,促进片区教育均衡发展(含期中联合调研)
本学年是联校协作新学年,今年的轮值学校为片区三堰小学,教务处将配合轮值学校协调安排我校干部教师交流人员22名,分学期组织开展交流干部教师的考评。
根据联校协作第一片区本学期工作计划安排,教务处将精心准备,积极组织参与片区各类联合教学活动:
(1)9月17日,参加第一片区工作讨论会,商定参加“十堰好课堂”教学评展会方案;
(2)10月9日,安排部分数学教师参加在二堰小学举行的 “十堰好课堂”片区选拔赛;
10月29日,安排部分英语教师参加在三堰小学举行的 “十堰好课堂” 片区选拔赛;
(3)11月5日,安排部分语文教师参加在54小学举行的 “十堰好课堂”片区选拔赛;
11月12日,组织安排科学教师参加在人民小学举行的 “十堰好课堂”片区选拔赛;
11月13日,安排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参加在44小学举行的 “十堰好课堂”片区选拔赛;
(4)11月,参加片区期中考试,统一组考阅卷;
(5)12月,参加第一片区联席会议,通报学期交流工作;
(6)2020年1月,统一期末考试。
各项联校协作活动将做到有方案计划、有专人负责、有资料存档。期末将对在本校进行交流的教师作年度考核。
5、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活动
本学期,将按计划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教学竞赛活动。
(1)10月,安排曹卉、都剑桥老师参加十堰市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活动;
(2)11月,安排张珊老师参加“十堰好课堂”科学学科说课、赛课竞赛活动。
6、组织开展学科类特色活动
(1)语文学科:A、尝试开展课前三分钟交流活动(每位学生轮流主持、讲话发言)。B、在三、四、五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数学学科:A、在一、二、三年级开展口算比赛。B、在四、五、六年级开展学科特色比赛。
(3)英语学科:尝试在五、六年级开展课本剧、英语讲故事、英语角活动。
7、开展精准扶贫帮扶结对工作
本学期继续开展与房县天明小学、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六团第二中学的精准扶贫帮扶结对工作,按要求开展校际间教育教学交流学习活动。
8、继续落实国防教育、环保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经典诵读等教材进课堂活动,继续开展创文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奥运知识进课堂
按照省市局相关文件要求,我校继续开设环保教育课,由6名专职教师进行授课,教学过程要求有教材、有教案、有考核,每学期开设环保课6学时。学期末,收集整理相关教案作为档案留存。
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经典诵读、信息技术为我省的地方特色课堂。在课程设置上做到足时开设,其中,生命安全课每周1课时,由班主任进行任课;心理健康课安排6名专职教师、14名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每2周1课时;诵读课依据年级特点分教材分课时进行,各年级开展朝读经典活动,其中一二年级每周2学时,除《诵读经典》教材外,诵读《弟子规》与《三字经》;三至六年级利用早读时间诵读经典。信息技术课三至六年级安排2名专职老师,每周¼学时。以上课程按照教研标准进行每周一次教研,一个教研主题,学期末进行课程考核,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质量地开展四门特色学科课程。
本学期继续开展国防教育、创文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社会、奥运知识进课堂活动。其中,安排品德课、班会课及校外活动中心拓展训练活动等教学课程及教学活动对学生开展国防教育、创文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制(1
-3年级)、品德与社会(4-6年级)知识学习;体育组教师承担奥运知识课程讲授工作。以上课程相关教研组需提前做好学期计划,每月定期开展相关授课内容,做到有主题教研、有个性化教案、有课堂内容呈现。
9、继续组织安排3—6年级各班图书阅览活动
本学期,教务处继续安排3—6年级学生进行图书阅览室阅读活动。每周,分年级、按班级依次安排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在阅览室进行2课时的阅读活动。各年级主任根据本年级阅读时间有序安排各班开展阅读。具体时间安排:
时间
年级
时间
年级
10.08—10.12
三年级
11.25—11.29
三年级
10.14—10.18
四年级
12.02—12.6
四年级
10.21—10.25
五年级
12.09—12.13
五年级
10.28—11.1
六年级
12.16—12.20
六年级
10.28—11.1
三年级
11.04—11.8
四年级
11.11—11.15
五年级
11.18—11.22
六年级
以上时间安排为预安排,若因集体教学活动而有所调整,以教务处提前通知为准。
(四)加强大美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继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是我校教师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我市正在开展的创文工作,本学期继续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学习,计划组织开展3期道德讲堂活动,宣扬身边师德典型、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工作,扎实推进我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大美教师队伍。
2、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同伴互助活动
本学年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同伴互助活动,落实近三年的新进教师培养计划。将今年新进的教师纳入青蓝工程小组中,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新进教师们快速成长。
活动以观课、评课为主体内容。师傅需观徒弟课每月2节,徒弟观师傅课每月4节,保证每月观课节数足够;同时,每次观课要进行及时的评课,师徒写好观课表,并于每月月底交观课材料于教务处存档。其次,以此次课题活动为载体,师徒之间,实验小组之间除了观评课活动外,应多交流、多讨论、多进行教学研究推进教师教学研究工作。
为保证教学活动效果,教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12月底,学校将成立考核小组,对徒弟教师进行考核,全面检验徒弟教师们在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
3、继续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与考核
根据我校校本培训方案及进一步体现大美教育文化理念的深入与践行,本学期将继续开展对青年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与考核。以展示大美课堂为核心,强化二笔字和朗读技能的培训,建设一支基本功扎实,教学技艺不断成长的大美青年教师队伍。所有35岁以下教师为培训考核对象,设立专项培训小组。本学期将继续加强基本功培训力度,练字实行一周一查制,每周五上交教务处检查。二笔字考核将在期中与期末各举行一次考核;学期末进行专项朗读培训考核(数学学科、综合学科教师及上学期朗读考核未通过教师)及课堂教学技能考核(近两年新进教师及上学期教学考核未通过教师)。通过专项培训、自我研修和期末考核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每项培训与考核工作将单独制定专项活动方案发至各处室、年级。
4、开展新进教师课堂教学考核(结合青蓝工程教学考核)
今年秋季我校招聘6名新进教师,为促进新进教师快速成长,检验其教学水平,根据学校对新进教师的培养制度,将对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考核与我校青蓝工程教学考核活动合二为一,于学期末(12月中下旬左右)开展对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考核,由专项考核小组开展考评,具体方案将于活动开展前一周下发。
5、继续开展名师工作室工作
为加强和美的团队建设,发挥学科名师引领示范作用,学校开展实施名师成长工程,拥有市级名师工作室2个。本学期,工作室继续以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相互交流教学心得、切磋教学技艺,观摩讨论研修课为交流方式,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通过定期开展教育沙龙,探讨研究学校大美课堂教学文化,分享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制定阅读与撰写论文任务,交流心得体会、撰写教育论文;开展大美课堂教学研修成果展示课活动,以此培养教师的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强化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
6、继续开展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我校现拥有1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各课题组要继续按照时间节点推进研究工作,分工明确,有效合作,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存档。做好“大美教育”小课题研究及阶段性小结工作,积极申报市级小课题研究基地。
7、继续开展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
继续推进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总结育人典型和先进经验。
(1)鼓励教师们在中国好老师AAP平台上多登录参与,丰富个人空间,将个人教育感想进行空间分享,教学心得进行交流,形成国内教师无地域化的交流。
(2)打造基地校共同体,促进十堰基地校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联合基地校开展区域间的扶贫工作,校际教学活动,辐射引领区域内学校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每学期定期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师德典型,形成学校“身边的榜样,前行的方向”资料集。
8、做好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安排国家、省市级各项培训、外出学习与交流活动
本学期,继续落实市培、省培、国培相关培训,抓好校本培训,做好相关记载。抓住各种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们尽可能多地外出学习培训,扩大教学视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五)探索南北校区教育教学的统一管理工作模式
1、教师队伍统一调配,保障师资水平均衡
2、教学常规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保障南北校区教学水平均衡;一二三年级语数教研活动地点教务处统筹安排,南北校区教研地点轮换进行。
3、教学活动统一开展,促进学生发展均衡。
(六)其他工作要点
1、开展新学年学生学籍管理工作
新学年我校共招新生947人,插转生62人,9—10月,为新生进行学籍注册工作,安排各班班主任收集整理学生学籍信息,教务处在学籍平台进行网上申报,形成正式学籍;为新学期插转生进行网上学籍异动工作。
2、秋季实习生工作安排
- 上一篇: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意义
- 下一篇:脚骨折术后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