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机械化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低碳化;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今,我国正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然而农业的发展却相对落后,这其中与我国机械化水平太低有关。民以食为天,无论在什么时期,粮食始终是我们逃避不了的话题,人类始终依赖于农业的发展来获取粮食。因为农业发展的最终受益者还是人民群众自身,不管经济再怎么发达都不能忽略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农业机械化属于输入和输出都较多的复杂系统,其中包括了技术、资金、劳动力等许多内容。要想真正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推进,这将是一个漫长且艰苦的过程。农业机械化的实现能够有效帮助生产者抵御自然灾害、提高生产力、节约能源和资源的使用等,但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过多的成本浪费、严重的环境污染等。
1低碳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机械低碳化的内涵
此二者的内涵都是集中在低碳化这个词上。在过去的思想观念里,对于农机化水平高低的评估基本上取决于农机装备的水平。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当一个国家的农机装备水平越好,代表了其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越高。不过,农机装备水平往往是和其发展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相挂钩且呈正相关的,这对于我们发展低碳农业有着严重阻碍作用。此外,单纯地追求农机装备高水平,不顾农业发展的实际水平,只会造成农机资源配置不合理,白白地浪费了人力、物力资源。因此就需要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和需求,对农机机具进行合理配置,及时调整,少补多调,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机械,以促进低碳化农业的建设[1]。
2低碳农业机械化与农业机械低碳化的实施策略
2.1生态设计与绿色制造
对于低碳农业机械化与农业机械低碳化而言,其本质内涵就是低碳,也就是节约资源、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的排放,提高生产效率等。那么,生态设计和绿色制造就是与其内涵最为吻合的发展理念。因为农机制造涉及到诸多行业,包括电子、机械等,所以在农机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赚取更多利润,击败其他企业,往往都看重的是农机的使用功能和售价,低碳化性能通常都是被忽略的。因此,生产产商也不注重低碳化生产,使得农机在制造和使用环节都会浪费大量资源、排放许多污染物,严重破坏了环境。所以,通过在农机制造过程中,实现生态设计与绿色制造,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
2.2农机化清洁生产
农机化清洁生产的概念是指对农机实施低碳化设计、制造与使用。从目前的农机设备发展来看,由于生产商之间的竞争激烈,只注重使用性能和售价,不关注低碳化,造成农机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世界主流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违背的。因此当下应提倡农机化清洁生产,结合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丰富耕种手段,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减轻对环境的破坏,由此达到农业清洁化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要想实现低碳化发展的目的,不仅需要生产商的自觉,更要靠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功能,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节约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要减少污染废弃物的排放,及时治理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低碳化[3]。
3结束语
农业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但是由于我国注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的发展被远远地落下,这极其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其对于提高生产力、节约人力物力的使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我国现在的农业机械化在发展过程中还是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污染物的排放等。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机械低碳化,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向新,周亚立,翟超,等.我国农业机械能耗现状分析及节能减排技术[J].农机化研究.2012(4):224-227.
[2]徐春光.秋膘贴出“海绵田”——诸城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纪实[J].山东农机化.2016(5):14-16.
篇2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现状分析;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发展机械化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现代化农业,我们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机械化农业,什么是现代化农业。首先,所谓机械化农业就是通过使用机器农机等现代机器进行农业的操作、管理、种植以及生产,以降低人工率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生产效率。所谓现代化农业是指运用现代工业、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化为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仍占据着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而我国目前的农业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在农业现状中,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相比较解放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普及率上还是存在着很多缺陷。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较低。
当前农业机械化现状的具体分析如下:
机械化发展存在不完整性和局部化,并且伴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体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购买农业相关机械的数量较多,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也就相对较快;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较慢,农民对农机的拥有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同时,在同一地区内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有的农民利用玉米联合收割机进行收玉米,而有的农民则需要利用手工进行收玉米。对于这一现象,其中又有很多因素相互制约。首要因素就是价格因素,从下表中就可以明显看出,就以玉米与花生为例。
正因为一亩地的净利润如此之少,各种费用如此之高。所以,为减少支出并提高收获质量,更多的农民还是选择自家小型机械并加上人工进行秋收。另一方面,并没有足够的大型机器供农民使用,农民雇用大型机械还需要排序等待,而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这种等待是消耗不起的。还有一点是,一些农民认为机械化作业的质量不如人工且价格比较高,因这样不划算而采用人工生产。因此,只有那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农民选用机械化生产。
农机及相关机械覆盖率低,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新型农业机械化装备数量不足,还有一部分机械化装备老化严重。并且在农村现有的机械化装备中,运输机械多, 农田作业机械少;中小型动力机械多, 大中型机械少; 低档次机具多,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和高性能机具少。就拿玉米联合收割机来说,虽然是快速简单,但是收下的玉米还是得耗费人力来进行剥玉米,并且在收割的过程中对玉米杆的粉碎不彻底,大块状的玉米杆较多,将会影响下一次的犁地与种植。还有就是会受大风等恶劣天气或自然灾害的影响,使玉米杆倾倒,无法机械收割,因此农村的机械化农业需要更新型的玉米收割机。这就需要增加高性能的新型机械化装备在农村的覆盖率,并且调整其结构。
三、农民科技素养以及农机组织服务水平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当前的农村有着较强的外出务工潮流,青年人几乎都到城里务工,而留在农村务农的都是年龄较大的农民。正因为如此,现有农民的科学知识素养普遍较低,对农田作业机械的操作能力较低,经营管理的能力也就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质量下滑, 农机维修管理关系不顺, 没有真正的形成农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 有一定的技术和新型农机的农业大户特别少, 农机专业服务队等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刚刚起步, 还不够规范。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业机械使用水平低, 以使农机经营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总体效益较差。
解决对策及建议:
自中国加入WTO后,在农业上也是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正确的利用好机遇,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相当有利的。我们可以因地制宜, 采用正确的发展战略, 合理地选择农机及机械化技术,借鉴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切从实际出发。
集成相关的科技、措施和政策,进一步开发农业机械化技术,促进农机质量与作业效果提高,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并进行推广,对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改革创新, 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以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增加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努力引进、试验、推广新型农机具。
加强农村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的科学技术素养,提高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对农机、农田作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加强建设农机专业服务体系,对农民提供技术和管理上的一系列的帮助。
开展技术创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要结合当前当地的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机的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争取在机械化生产的关键环节和技术,以及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分级取得新的突破,从而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机化技术水平。
稳固基础打好基底的最好方法就是增产,增又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同时发展农业机械化又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知识经济的21世纪更支持更需要的是现代化的农业。支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体现多学科综合和交叉特色的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是顺应时展的潮流。为此,我们更应该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抓住机遇,努力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机械化在发展农业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发展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促进了农业的集约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生产管理和生产组织水平的提高;发展农业机械化能够为培养新型农民提供平台,在实践应用中,提高农民的科学知识素养。
参考文献:
[1]杨艳华.农业机械化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92-93.
[2]张鹏.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支撑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360-363.
[3]姚宝刚.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业机械学报,2006,37(1):79-83.
篇3
1.1泾源县农业机械化生产基本情况
泾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辖4乡3镇96个行政村,总人口1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2%;辖区总耕地面积57.9万亩(1hm2=15亩),其中农作物种植面积22.4万亩。全县农机总动力18.2万kW,有各类拖拉机4265台,配套农机具9223台,各类铡草机22760台,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66.5%,2019年机械覆膜种植玉米9.8万亩,机耕农田面积21万亩,加工粉碎青贮玉米50万t。
1.2泾源县农机安全生产隐患调查
笔者经过调查统计和查阅相关资料,泾源县农机安全事故隐患多集中在农用车违章载人和饲草料加工过程中。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泾源县农用车违章载人查获216例,发生事故7起,其中较为严重的是2016年兴盛乡于某驾驶自家手扶拖拉机违章载人下坡时刹车失灵导致3人当场死亡的重大事故。另外一类常见事故为家庭小型铡草机切断手指的案例,据了解,前几年几乎每户农民都养牛,夏天饲养旺季到来后,时不时发生操作人员手指被草料带进铡草机切断的惨剧。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一个原因是操作人员马虎大意,另一个原因是该电动铡草机设计不合理,主要是铡草机送草口护板太短。
2农机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了解和分析,近年来泾源县农机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大多数农机手的安全意识淡薄,农机手对农机安全生产缺乏清醒认识和足够重视,事前不检查,事中不小心,事后不保养;(2)农机部门安全生产宣传和监管不力,上路查验次数少,当前农机安全事故多发,无证驾驶、违章载人、超速超载等违章违法现象长期存在;(3)有关农业机械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对于此类农业机械要做好调查研究,收集事故数据,并及时反馈厂家,或禁止采购此类有安全隐患的机械;(4)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盲区,农业机械作业量大面广,源头管理存在盲区,农机监管部门很难掌握具体事故情况;(5)农机监管工作经费缺乏保障,农机监管工作人员只有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和检查工作,才能有效监管农业机械,这需要必要的交通工具和足够的经费支持。
3减少农机安全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是最重要的安全生产工作之一,各级部门和领导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统筹兼顾,加强领导,认真安排,狠抓工作落实,减少农机化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3.2制定工作措施,加强执法检查
县乡两级农机主管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监督管理工作方案,明确检查人员、处置方法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重点对无证驾驶、非法载人、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
3.3加强宣传和培训,使安全生产观念深入人心
县乡农机监管部门要大力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标语、短信等形式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开办农机手安全生产培训班,教育引导广大农机手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4保障监管部门经费,加强农机执法队伍建设
农机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领导支持,争取财政支持,为农机监理执法工作提供充裕的经费保障,同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选配熟悉业务的农机监理人才到重要岗位上来。
3.5把好选择关,采购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机械
有些农业机械虽然被国家列入了政府补贴名录,但不同厂家的同类型机械尺寸和安全系数大相径庭,农机采购部门要多到农村开展调查研究,掌握采购的农业机械的安全性和性价比,多听取农民朋友的意见和建议,为以后制定采购方案提供依据。
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应对对策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进程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推动农机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其快速发展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地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对策,是解决当前农机化发展所遭遇瓶颈问题的必然途径。
1当前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1.1土地因素
现实中,我国的农村地区广泛采用家庭联产承包制,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但这种方式也存在诸多弊端,例如种植规模较小、土地分散、农作物播种不连片、农机作业成本高等,这些弊端在农机化的发展进程中日益突显,造成难以采用大型、先进的农机进行统一的耕种和收获。我国虽然地域面积广大,但并非所有土地都适合机械化作业,一些丘陵山区不具备使用农机的条件,这也对农机化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1.2基层农机推广工作薄弱
不少地区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缺乏重视,专业人才匮乏,推广资金短缺,尤其一些乡镇根本没有建立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导致很多先进的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无法得到充分的推广,因此也就影响了农机化的发展。
1.3农民的支出负担重
当前的农业机械正在朝着大型化、自动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但同时这些先进农机的购买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一些大型的先进农机需要几十万,超出了农民的承担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同时,购买农机的一次性投资过大,而由农机带来的效益却不一定能够即时显现,这也使得部分农民缺乏购机热情。
1.4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
现实中,因为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对新技术和新机具的掌握能力较差,无法对农机进行正确合理使用,而这就可能导致农机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购机者的经济收益不明显,从而导致农民的购机热情不高。此外,因为缺乏对先进农机的有效掌握,部分农民在使用农机时存在不规范操作的行为,而这就可能造成农机故障率升高,并由此产生较高的维修成本,农机的停机时间也会变得更长,从而降低农机的使用效益。
1.5农机的维护保养难
因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导致许多农机的使用也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在一定时间段内可能会得到充分运用,在剩余的大量时间段内就会被闲置,如果对闲置的农机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那么就可能会造成农机性能的下降和使用寿命的缩短,从而挫伤农民购机的积极性。现实中,很多闲置农机在使用后不仅没能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保养,有的甚至就直接放置在露天环境中被侵蚀,导致了农机工作可靠性的降低。
2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应对对策探讨
2.1加强土地流转和田间道路建设
为了推动农机化的发展,必须对当前的农业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土地流转正是一种有效的配置手段。地方政府应该积极落实中央有关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转可以促进连片种植的面积扩大,而这就为实现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还要加强田间的道路建设,尤其要重视铺设农机道路,从而使农业机械更容易到达田间以顺利完成作业。
2.2做好基层农机推广工作
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不仅要设立专业的基层推广机构,而且还要在财政、人力和物力等资源上提供足够的支持,通过改善基层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软、硬件条件,进而为充分发挥农机推广和宣传职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加强对购机惠农政策的宣传和拓展
农牧业生产主管部门和各级农机推广机构要加强对购机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要让农民了解农机的补贴政策、办理流程和实施标准,增强农民的购机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对于实在无力承担购机费用的农民,也可以通过农村信用社提供信贷服务和相应的财政补贴,来引导农民向机械化作业转型。
2.4做好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篇5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新常态
1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分析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不仅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农民对于资源的利用率也呈上升态势。比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与2003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保有量相比显示,自2003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利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2016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11亿kW,联合收获机、插秧机、大中拖以及烘干机的保有量均有较大的增幅,装备结构不断优化[1]。
2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式
“新常态”这一战略表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转向中高速增长而非高速增长,经济形式更趋向于结构合理和分工复杂以及形态高级。经济结构做了深度调整以后,更趋向于优增量并存,经济发展的动力也转向新的增长点,发展的模式由原来的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优化为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
3新常态下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
3.1农产品需求增长与资源约束的矛盾加大
由于中国每年新增人口以及城镇人口的增加,全国每年增加粮食需求约100亿kg。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每年耕地面积减少大约40万~47万hm2,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导致需求持续增长,资源却急剧减少。这一现状将使农产品供求长期处在紧平衡的状态。
3.2农业生产日益趋向“高成本、低效益”
近些年,由于粮食生产效益连年下降,为了扶持农业发展,国家陆续了出台了各项政策。但农业生产成本上涨但效益下降的现象仍未有质的变化,农业生产“高成本”的特征日渐明显,这些现状极大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
3.3农村劳动力短缺,家庭经营规模小
当前,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基本经营制度面临着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①土地经营的规模小。目前中国农业人口数量几乎是世界上最少的,承包农户大约有两亿多户,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承包农户仍然会是中国农业生产以及经营的主体,农业小规模经营的局面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②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村的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现象愈发严重,导致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的问题更加突出,劳动力缺失的问题更加严重。
3.4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了确保粮食的产量,生产者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导致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农业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此看出,粮食产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取得十一连增的成就。
4新常态下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4.1提升农产品机械服务水平,规范补贴政策
政府将会继续推进购机补贴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操作方式的便捷化,做到实施和监管同步进行,同时注重规范和高效。引导农业机械服务组织购买高性能及大功率的作业机械,实现农机装备向多功能和高性能的复式作业机械转变,各类农产品机械实现优化配置,提高效益。
4.2大力推广农机化技术,提高农业发展效率
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以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争取实现产业的全覆盖,这不仅要求促进平原地区的机械化,还要探索山区和丘陵地区机械化发展的方法。
4.3加强农机体系建设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是加强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力度,不但要注重数量的增长,还要注重质量的提升。加大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注重新型农业机械经营主体的发展。
4.4农业机械信息化的发展
通过建立农业机械化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得农业机服械务组织的沟通更加方便,因此提高了农机作业的利用率。农机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高,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农机技术得到了一定提升,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4.5全面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目前农业机械化不仅存在于平原或山地,有些偏远地区也开始推广农业机械化,这对于提升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各类农作物的机械作业都更加精细,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收入。不仅如此,机械化的类型也更加复杂,无论是在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均有机械化的进一步推进[3]。
4.6推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不同区域间农业发展不均衡的状态通过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得到了改善,这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各地区之间农业发展变得更加协调,提升了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水平。通过信息化的平台和农机服务组织推广一些先进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的变革和创新能够更加快速的发展,农业发展状态逐渐均衡,微观上利于整体提升我国农机化水平,宏观上利于农业经济长效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安平.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探讨[J].北京农业,2015(20):4-9.
[2]张俭.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思考[J].时代农机,2016,43(7):5.
篇6
21世纪,中国经济进入了全面、快速得工业化经济时代。虽然农业经济仍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但农村中已出现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造成的土地荒芜问题、养老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农民工总规模约2.69亿,外出农民工规模约为1.55亿,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的农民工约为1.43亿。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人口结构严重失调,农村里闲置的住房和荒废的耕地随处可见,农村留守人群中,妇女、儿童和老人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农村人少地多的现象比比皆是,最最明显的就是农村人口下降,出现了不少“空心村”。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镇,从长远来看,种现象无论对于城镇发展,还是农村的进步都是不利的。
1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以福建省漳州地区的下泳村—离镇15km的小山村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村人口2000多,村里的小学有好几百个学生。进入21世纪,这个村现在剩下不到600个常住人口,且以老年人为主,村小学由于学生太少也取消了,田地里、山顶上荒废的地土一大片。农村人口减少虽然可以说是计划生育政策抓得好,农村人的生育观念也逐步发生了变化,大家已经认识到少生优生是脱贫致富的重要环节,多胎生育的现象大大减少,人口出生率出现大幅度下降,但也不至于降到这种程度。农村人口下降了,人口结构出现失调现象,村里上50岁的人占留守人群的60%~70%,丧失劳动力的人占相当大的比例。这样的现象不单在漳州地区出现,在其他的边远地区也有发生,而日渐增加的“空心村”必然阻碍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虽然政府也看到了这种现象,也在努力的改变着,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来减轻农民负担,想留住种田能手,但效果不是非常明显,耕地利用率仍在不断下降,留守儿童依然在增多。
2农机推广的必要性
农村人口减少是目前不可改变的事实,国家在推出惠农政策的同时,应该先解决当下之急。当前,要想立刻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吸引外出人口回乡种田。但是让外出人员回乡务农很难,因此,可以考虑、把有限的劳动力利用起来,让机械化来代替人工,让本来需要大量劳动力才能完成工作,变成在机械的帮助下由一两个人完成。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的、合适的农业机械装备来经营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推广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进行土地翻耕,使用播种机进行播种、使用收割机进行收割,使用动力排灌机进行灌溉,使用机动车辆进行田间管理、运输,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农业机械作业确实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忙时节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例如,一台中型拖拉机可以耕地2hm2/d,而人工犁地1d最多只能犁地1333.33m2,效率相差超过15倍。再如,收割稻谷用传统模式一个人最多割667m2/d,而机械化两三公顷。再如,在茶叶种植中,采茶是最耗费人工的,采用机械采茶以后,效率大大提高了,实践证明,机采的效率至少是人工手采效率的10倍,用上机械化以后,原本被茶农们舍弃的夏秋茶也被重视起来,机器化采茶已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用上采茶机后,采茶成本可降低60%~70%成,这样一来,茶农的收益当然翻番了。再如,在北方的玉米种植中,传统的收获方式是靠人工把玉米一个个掰下来,一般情况下,667m2至少需要一个人工作1d才能完成,费时又费力。用上机械后,一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就能完成玉米的收获工作,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所以,在人中流失严重的农村,推广农业作业机械化更是迫不及待。此外,推广农业机械化可也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和缩小工农差别。机械的使用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耕作现状,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进而提高了农民收入,而收入的提高可以留住农村劳动力。而农村劳动力可以解决农村养老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农业机械化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对于抵御自然灾害,促进集约农业经营,降低农产品成本等都是相当有利的。同时,推广农业机械化有利于节省劳动力,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农村土地荒芜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国家应从政策和资金2个方面入手,加大对农业机械化进行推广的力度,加快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优化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214
0 引言
所谓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指的是将控制论、计算机技术、液气压技术等应用到农业机械的设计当中,使农业机械可以独立完成田间耕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为了响应政府高效农业的号召,我国农业正逐步朝着机械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不仅能够使劳动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还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劳动舒适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很多科研成果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实用阶段。
1 农业机械自动化对农村建设的意义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的和谐与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是不可分割的。虽然从整体上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处于较为稳定和谐的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收入过低。因此,我国要大力推行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为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提供保障。
2 农业机械的分类
通常来说,农业机械是由动力设备和与之配套的农机器具组成的。这两者之间主要是以牵引悬挂或者是半悬挂的方式进行连接。也有的农业机械将这两者制造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动力设备和与之配套的农机器具这两者在耕作的过程中,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3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我国大型农业自动化机械在推广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很多农民没有意识到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导致了他们不愿意在农业生产的机械方面进行投入,最终造成了我国大型农业自动化机械供大于求的尴尬。第二,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水平较低。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制造的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科技水平还不够成熟。第三,我国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缺乏足够的动力。我国大型农业机械的制造企业,以及科院院所存在着资金不足、科研环境较差的问题。对农业机械进行设计,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作为依托。我国大部分科研院所和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并没有完成对实验室的配套建O,使得科研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困难重重,这一现状也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四,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的应用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很高的科技水平作为依托,但是我国科技基础薄弱的现实,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变得困难。
4 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及优化应用措施
4.1 实现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为新时期重点研究和应用性广泛的新科技,很多西方国家先后展开了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究。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产品质量的鉴定方面,以及在记录农产品生长的信息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国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首次尝试,利用该技术研制了专业性的采蘑菇机器人。采蘑菇机器人在采蘑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蘑菇的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而且能够对所采的蘑菇进行合理化的分类。受到英国的影响和启发,我国国内也开始尝试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中,加入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内容。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要实现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还需要科学家们进行努力。
4.2 实现农业施肥和灌溉技术的自动化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比较大,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很小,而且我国水资源分配的不够合理,使得我国水资源长期处于短缺的状态。要促进农业的发展,充足的水资源是必要的条件。在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的同时,保证对水资源的节约,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农业自动化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所谓农业自动化灌溉技术,是把传感器与电子计算机进行有机结合,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需求及对用水量的需求,通过软件的形式加以呈现,从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对农业施肥技术来说也是如此,实现农业施肥和灌溉技术的自动化,是节约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避免浪费以及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
4.3 实现农业的精准化
农业精准化是指将我国的传统农业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科技化。精准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农业生产自动化,是一项以计算机网络和控制器等为基础的技术。我国对精准农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农业气象的自动化仪器,已经在我国郑州气象站开始投入使用。农业气象观测仪,可以对农业生产的小环境进行合理化监测,并且通过网络把监测到的信息及时反映给当地农业部门。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给各个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了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加强科技创新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选择,同时也是长远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农业产业而言,为了使我国农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政府要提高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研究的投入,并将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努力钻研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并且要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措施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农业的智能化时代,创造出我国农科发展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刘洋.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现状和推进模式探讨[J].化工中间体,2015(11):11-19.
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8.020
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the data related to agriculture mechanization in Tianjin,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existing situation and proposes the modern agriculture mechanization system in Tianjin. It required developing substantial agricultural industry to strengthe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cooperatives by intensifying development security and improving the qualification level of involved staff to promote the innovative system.
Key words:agriculture mechanization; situation analysis; suggestions
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产业,它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其他产业链的发展,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国民的根本。农业机械化则标志着农业现代化的到来,它集成了现代科学的先进成果,同时结合农作物的生长要求,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经济快速提高的先决条件,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天津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是天津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化、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区域布局、标准化和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仍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随着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和滨海新区的全面开发开放,如何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农业机械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是未来天津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议题[1]。
1 天津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1.1 农机购置补贴投入逐年递增,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农机购置补贴自2004年起成为国家和天津市强农惠农政策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补贴资金规模逐年大幅增加,受益农户不断扩大,中央和天津市级财政累计安排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4亿元,带动农民投资超过5.7亿元。农业机械总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2010年全市农业机械原值达到34.18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30.2%;每公顷耕地拥有动力14.6 kW,位于全国前列。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31万台,比“十五”期末增长27.18%;小型拖拉机拥有量3.18万台,比“十五”期末降低10%;大中型拖拉机占拖拉机总量的比重达到29.57%,比“十五”期末提高7个百分点;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达到1.84万部,比“十五”期末增长24.32%;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3.88万部,比“十五”期末减少2.1%;拖拉机配套机具与拖拉机比值达到1.32,比“十五”期末提高0.16个百分点,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保有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小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动力机械结构得到显著优化[2-12]。
1.2 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机械化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2010年天津市耕、播、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6.05%,比“十五”末期提高2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率先跨入农业机械化发展高级阶段。2010全市耕、播、收机械化作业水平分别达到94.67%,81.89%和45.03%,比“十五”末期分别提高18,24和19个百分点。其中,小麦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玉米收获、水稻播种和水稻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53%,42%和59%,分别比“十五”末期提高35,39和25个百分点[2-12]。
1.3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经营效益稳定提高
2010年,天津市农机化作业组织已超过1.6万个,拥有农机原值2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近5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5个,服务范围遍及70个乡镇,服务能力超过13.3万hm2,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近11万人,农机作业服务专业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体,有力带动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2010年,全市农业机械经营总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19.73亿元和9.46亿元,比“十五”期末分别提高19.87%和65.96%。其中,每年夏季的小麦跨区机收可为天津市农机手创收约1 000万元。农机作业服务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突出亮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12]。
1.4 农机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
“十一五”期间,围绕农业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和农民需要,示范推广了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激光平地、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现代物理农业和设施农业等一大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机械化技术,其中,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已累计达到7.3万hm2,超过可实施面积的50%。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在武清区和宝坻区建立,建成生产示范基地9个。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新产品的研发能力明显增强,成果不断涌现,研制开发出日光温室卷帘机、全幅玉米联合收获机、挤奶机等一批新产品,“十一五”期间获国家专利24项。制定天津市地方标准8项,农业部行业标准8项,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2-12]。
1.5 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机化发展基础更加夯实
“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管、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宣传、安全监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完成了16个农业机械企业8个类型的156种农机产品的新产品鉴定和推广鉴定,核发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109个。组织了补贴农机产品质量跟踪调查,开展农业机械打假宣传和质量咨询服务活动,检查农业机械维修点和农业机械经营点3 023个。乡村农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累计81 783人次,比“十五”期间增加12 929人次,增长18.77%。2010年天津农机化信息网改版,年点击率超过74万次。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2个、平安农机示范县(区)10个、平安农机示范乡42个、平安农机示范村357个、平安农机示范户3 625个。新增移动安全检测线5条,配备安全监理车辆12台。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安全监理行政审批的信息网络平台建成投入使用[2-12]。
1.6 农业机械化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农业机械化作业提高了耕作质量和耕作速度,确保适时有效播种、收获,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农产品的增产,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机械化生产把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门路。农业机械化生产有效地发挥了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吸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他们通过从事农机服务增加了收入,依靠农机作业服务致富。农机化推动了农业科技实力的提升,农业机械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显著[13-14]。
2 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2.1 现状分析
近年来,天津市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发展平稳,其中,机播面积2011年达到41.78万hm2,比2001年增加1.73倍;大中型拖拉机2011年全市拥有量达到14 300台,比2001年增加1.49倍,具体见表1、表2[2-12]。
2.2 存在问题
2.2.1 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需要 大型农业机械与小型农业机械比例不均,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比例不均,种植业机械与其他各业机械比例不均。
2.2.2 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不平衡 除小麦生产已全面实现机械化外,玉米机收、水稻机械化育秧与插秧发展还比较滞后,果蔬及养殖业领域机械明显不足,满足不了新形势的需要,已成为制约天津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2.2.3 农业机械科研能力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导致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不能配套发展。新型农业机械的研制、开发、引进滞后,满足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2.4 各级农业机械管理和技术服务部门的经费不足,装备简陋,服务手段落后,难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许多农机部门只能保障基本工资,缺少开展服务工作的专项经费,不能满足高新农业机械发展和指导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需要。
2.2.5 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同天津市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形势不相适应 资金投入的缺乏,成为制约天津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一些国家支持的项目由于缺少地方配套资金或配套资金难以及时到位而难以开展;农业机械科研创新长期缺乏资金投入,技术引进和创新能力薄弱;重大农业机械化项目及技术推广投入不足,一些农业生产迫切需要的农业机械难以迅速推广,影响和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15]。
3 加快天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农机化发展的政策保障
一是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机业的组织和领导,成立具体负责农机业的相关机构;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财政资金补贴机制,建立以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农机业的认识,调动农机服务组织及广大农民群众投资农机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农业机械化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四是加大人员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操作娴熟的高素质农机操作人员队伍,打造一支综合素质全面的农机管理人员队伍,来适应农机业发展的需要;五是加强基层农机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安全监理等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16]。
3.2 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机专业组织,经过近年发展,已遍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为天津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还存在着规模较小、资金短缺、区县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予以解决和完善,使之发展动力强劲。目前,天津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不规范、无序竞争等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选取一批实力较强,经营较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并大力推广其好的经验和做法。农机化工作的重点在于服务对象,有了明确的服务对象,农机作业就有了稳定支撑,也便于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这个平台还便于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同时也为农机的日常维护提供了保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也大大有利于日常生产中,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减少闲置,同时使农机资源得到合理化配置和利用,稳定了农机作业市场,调动多方面投资农机业的积极性[17]。
3.3 创新农机化科技推广体制
首先,农机推广人员要深入农村一线,详细了解农村一线农机的实际利用情况,调查农业生产中对农机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向农民提供新型农机具及使用技术,真正做到为农民的实际生产提供优质服务。其次,各级政府还要优化农机资源和农机从业人员的合理配置。当前,农机推广人员严重不足,各级政府要积极与农机合作社、农机科研院所等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辐射带动功能,合力推进农机推广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高能、低耗、耐用的农机产品。第三,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力度,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观念较陈旧,这就要求农机推广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使其逐步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切实达到推广的效果[8-21]。
3.4 大力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机化的技术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农机化从业人员的素质,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也不断缩短,这就要求农机化技术人员自身的知识水平必须跟上时展的要求,要不断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得到更新,满足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要求。可以通过农机业相关科研院校定期组织对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使其理论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其次,定期组织农机推广人员深入到农村进行实践,这样可以深入了解农民的新需求,保证农机技术推广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农机推广人员赴农机化发达省份交流、学习来开拓眼界。
3.5 农机化发展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展农机业要以“低碳环保”为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结合当前新技术,发展低排放环保型农业装备,达到高效低排标准。发展低碳节能型农机,加大技术投入,开发新型高效农机,将是农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当前,市场对农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农机必须达到国家相关环保排放标准要求;二是农机必须高效低耗。这些将是我国未来农机业发展的主导方向。目前,我国一些农机企业正加大节能型农机的市场投放力度,同时广大农户也十分看重农机的高能低耗。所以,今后我国农机企业应重点发展高效节能的农机产品,真正做到符合国家目前环保的相关政策[22]。
参考文献:
[1] 宋宜清.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07(2):25-28.
[2]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2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3]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3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4]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4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5]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5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6]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6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7]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7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82]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8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9]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9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10]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10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11]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11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2]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12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3] 孙芳君,张波.如何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议[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4):10.
[14] 张福俊,虎治礼.加强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5):16-17.
[15] 张宗毅.2013年我国农机化发展形势分析[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1):7-11.
[16] 刘晓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8):116-118.
[17] 王金武,李智.农业机械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贡献[J].农机化研究,2007(1):9-11.
[18] 周志艳,李庆,臧英.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机化研究,2007(3):5-7.
[19] 旋海锋,李卫.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前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6): 18-21.
[20] 王勇,蔡秀侠,蔡建峰.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4):231.
篇9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途径
1农业机械自动化
农业机械自动化是指在具体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和大量的人力资源,利用农业自动化机械来高效完成相关农业活动的过程。农业机械自动化,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劳力资源,也减轻了农民的工作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了农产量。因此,要结合不同地域的综合生产水平和技术特点,因地制宜,确定合适本地综合发展的机械自动化设备,大力发展创新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机制。
2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机械设备结构复杂价格高
为了节省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的生产率,实现农业生产机械自动化操作。农业机械本身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对专业操作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后期的维修难度较大,这就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维护和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此外,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知识水平不高,缺乏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起步也相对比较晚。因此这就造成了机械自动化在我国的认可率不高,对机械自动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就导致了农业自动化机市场覆盖不够广、推广难度大和不能大批量的生产。从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后期的价格也比较高,这就导致了市场的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自动化机械的整体性发展。
2.2精准农业机械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县域机械自动化主要是针对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大节约了生产投入成本,促进了农产量的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针对精准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和普及,因为在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精准农业的发展上缺乏明确的定位,而且也缺乏能够保障精准农业有效生产和操作的高性能自动化设备,在精准农业的技术上还缺乏一个完善健全的参考和监管机制。因为,我国目前在精准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领域的发展还明显滞后。
3推进我国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的途径
3.1拓展机械自动化范围
我国县域机械自动化,主要应用于农产品加工和生产领域,同时也要积极拓展和加强其在养殖业、水产业、畜牧业等各个领域的普及和应用。针对农业生产环节上,除了进一步优化其在传统种植生产和收割等各个程序中的机械自动化应用技术,也要进一步拓展并加强其在储藏、运输、植保、烘干、浇灌等多个程序中的普及和应用水平。只有拓展更多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渠道,全面加强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和创新发展,才能初步保障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方向。
3.2逐步推进机械自动化建设
机械自动化建设是我国农业综合发展的根本性任务,然而机械自动化的逐步创新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在自动化建设进程中,要根据县域本地的优势和生产水平和技术特点因地制宜,逐步系统化的加强机械自动化建设。在具体的建设进程中,要本着节约能源的基本宗旨,根据具体的生产水平和技术特点,选择合适的机械自动规划创新发展模式,选购机械自动化设备。
3.3促进农业机械自动化创新
要改善我国机械自动化现状,应该:①逐步健全优化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体制,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现代化的基础保障;②在此基础上,强化我国县域农业机械的创新力度,不断优化机械自动化知识结构,引进国外先进的机械自动化经验,进一步强化机械自动化核心技术的发展创新工作,加强机械智能化和功能化建设,为我国农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保障;③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县域机械自动化内部体制的优化和结构创新,紧密结合市场行情,强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科研行业的合作和交流。针对我国县域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我国县域机械自动化发展机制的优化和创新,为县域机械自动化领域的整体性发展和普及,提供科学的基础保障。
3.4加强专业技术教育
在推进我国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中,需要:①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机械自动化意识,利用各种渠道对农民进行机械专业技能的教育,加强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机械自动化专业知识,强化机械自动化在农民心中的重要地位,使机械自动化在我国农村获得比较大的推广和应用普及;②加强机械自动化专业人员的培养工作,充分结合现有教育资源强化对机械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后期培养,打造一支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管理人才;③优化内部管理结构,不断更新机械自动化知识结构,创建一支优质专业的农业机械管理班子。
4结束语
随着农业综合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领域,获得了很大的普及,并且成为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我国农产量的重要方式。县域农业的整体发展作为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中流砥柱,它的农业机械自动化程度对于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行业的综合发展方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优化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69-04
一、前言
优化设计是工程设计中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最初在20世纪50年代,应用数学领域发展形成了以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为主要内容的数学规划理论,应用于解决工程设计问题,形成了工程设计的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随着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优化设计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优化设计在农业工程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中,开设优化设计课程,学习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优化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将来从事工程设计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优化设计》课程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是昆明理工大学工学专业之一,其开设背景是2000年5月,根据昆明理工大学的综合办学条件,结合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西部开发和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针对以工业化改造传统农业过程中对农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经有关专家认真论证研究后,昆明理工大学于成立了现代农业工程学院。建院以来,在学校领导下,农业工程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办学规模、实验室建设、科研建设、对外联合办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积极为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作贡献。学院坚持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在理工大学综合办学条件下农业工程类高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并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现设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和园林四个本科专业,设有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五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昆明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具有特色和优势。昆明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建设理、工、文、法、经、管多科性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是: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成为我省和西部地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昆明理工大学理、工、文、法、经、管多科性协调发展,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科综合优势十分明显,而且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的主要学科基础正是学校的一批优势学科。这就使得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能很好地汲取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学科交叉中获得新的生长点,使专业得到再生和发展。同样,依托学校理工综合优势,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将形成有利条件。与从农业院校中成长起来的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相比,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上具有无以比拟的优势。《优化设计》课程正是突出专业理工特色和优势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优化设计》课程一直列为学科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工程设计能力,突出学生的理工优势和特色。
三、《优化设计》课程特点
优化设计是现代设计方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设计方法,《优化设计》课程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优化设计》课程以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坚持“强化基础,恰当拓宽,提高综合能力”的原则,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向以“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素质”综合培养目标的教育体系转化。《优化设计》课程将“基本设计方法”与“优化设计思想”紧密结合,着重介绍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习优化设计方法的实用程序,使学生在学习“优化设计方法”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工程应用能力的训练。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通过《优化设计》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熟悉常用工程软件的优化分析和计算的功能,了解优化设计在工程设计方面的应用。所以,学生应达到下列四个基本要求,一是树立工程优化设计和优化决策的思想;二是掌握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三是了解常用工程软件进行优化分析和计算的功能;四是具有解决工程设计中一般优化设计问题的能力。优化设计的教学大都是基于机械优化设计的。因此,以优化设计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工具,将优化设计方法用于机械设计中,形成了机械优化设计,成为优化设计的典型代表和重要内容。机械优化设计是机械现代设计方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国内大多数机械类本科专业中,大都开设了机械《优化设计》课程,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一定基础。甚至也有很多机械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开设有机械《优化设计》课程,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学习。《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应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从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因此,结合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开展《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学内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