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

篇1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特征 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一、 大学生网络舆情成因

大学生群体在利用网络发表意见中的角色不可忽视的。由于网络强大的互动性,往往能够吸引大学生网民对一些互相关心的话题的关注,利用BBS、微博、微信等平台积极参与议论,从而迅速形成网络舆情。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是互联网的普及。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网络舆情载体在原有的BBS论坛、播客、博客、网站新闻跟帖等基础之上,现在又增加了微博客、QQ群、MSN群、微信等在高校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校网络舆情载体。网络信传播越来越方便,速度越来越快,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网络舆情对高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第二是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能够较快的掌握和利用BBS论坛、播客、博客、网站新闻跟帖、微博、QQ群、微信等网络舆论方法和手段。

第三是大学生思想比较激进,对一些新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参与积极性,能够对一些事件通过及时发表见解、表达观点,形成网络舆论影响事件。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

(一)直接性。

和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是开放的,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民们可以通过BBS论坛、播客、博客、网站新闻跟帖、QQ群、MSN群、微信等方式直接针对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学生利用网络传递信息的能力比对较强,并且参与激情较高。网络舆情的直接性使得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更加畅通,但同时也可能在较短时间形成形成蝴蝶效应,对事件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产生舆情危机。

(二)内容多样性。

由于大学生处于学习时代,对新生事物的认识、接受相对较快。大学生往往能够较快的掌握和利用微博、QQ群、微信等网络舆论方法和手段,从而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大学生通过手机互联网传播的内容丰富、包容万象,不但有积极健康的情绪表达,还常常有缺乏理性的消极、庸俗、灰色的言论。

(三)传播迅速性。

由于大学生群体处于思想和情感十分活跃的年龄阶段, 在网络舆论中和其他群体相比表现的更为活跃, 常常表现出相对开放的言论和张扬的个体意识。随着网络传播的高速发展(3G甚至4G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将视频或文字通过微博、QQ群、微信等方式,可以随时发表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播,容易形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能够无限次及时快速传播,通过网络发表观点,大学生发表的意见、建议等信息就得到快速传播。和传统媒体的若干次传播的有限性相比较,网络舆情能够及时无限次的传播。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一)充分利用网络舆情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随着当代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高校应该特别重视充分利用网络舆论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利用高校校园主流媒体、教学管理人员正面引导、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开放主流媒体网络资源等方法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网络舆情产生正能量。如校园主流媒体可以建立新闻网、信息网,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弘扬主旋律;免费开放校外一些主流网络媒体的资源, 让主流媒体增大在大学生中的网络覆盖面;高校可以通过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牢牢把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等。

(二)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力度。

高校要充分利用BBS论坛、播客、博客、网站新闻跟帖、QQ群、MSN群、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一些言论,进行正面的引导,以平等的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的力度,及时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立足于校园网络信息传播环境,充分发挥学校新闻媒体的影响力,通过学校媒体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为校园舆论发展提供参考系,营造正面的校园舆论环境,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减少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

(三)完善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应急机制。

通过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潜伏期的网络舆论预警和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建立事件爆发期、蔓延期的网络舆论缓释和阐释的具体机制,有效遏制大学生网络舆情。

首先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潜伏期的网络舆论预警机制。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要进行科学研究,就能够发现网络舆情事件潜伏期的或多或少的各种苗头。利用BBS论坛、播客、博客、网站新闻跟帖、QQ群、MSN群、微信等途径,发现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中具体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判断,在短时间内将能够引发网络舆情的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相关决策部门,从而可以把潜在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防范于未然。

其次,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建立事件爆发期、蔓延期的网络舆论缓释和阐释的引导机制。通过在第一时间告以实情、树立舆论的权威,以客观公正的事实和说理解释实情,积极引导舆论朝着有利于危机消解的方向发展,达到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建立事件的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06(5).

[2]王志龙.高校网络舆情与辅导员应对措[J].教育教学论坛,2009(27).

[3]周岚峰.大学生网络舆情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篇2

一、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由于高校的特殊社会地位与角色,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往往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群体、其它领域网络舆论的特点。

1.舆情信息传递速度快、影响力大。在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下,传统的“黄金24小时”法则逐步失效,以微信、微博、QQ群、BBS论坛等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在短短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内便可能将突发事件传播、发酵为具有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的主体聚集性更强,与大多数主体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舆情信息传递速度将更快。同时,由于高校的特殊社会地位,社会媒体及大众对于高校普遍关注度较高,突发事件相关舆情一旦以非理性或失真的状态向社会媒体传播,对于外界的影响力将迅速扩大。

2.从众效应明显。高校聚集大量思想单纯、活跃、易冲动的青年学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由于消息来源于周围熟悉人群,致使大学生对于消息的认可度非理性增加,往往极易丧失对于突发事件的合理判断,往往“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因此,较之一般突发事件,他们对于高校突发事件的反应更为强烈,舆情持续周期更长,后续影响更为严重。

3.交互性强。网络技术、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解决了高校师生沟通交流方面的时间与空间障碍,促进了信息与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学生对于第一时间获取事件信息具有强烈需求,同时,发达便捷的新媒体传媒环境能够使学生不仅成为事件信息的获取者,更有可能成为事件信息的、传播者,直接导致突发事件与舆论的交互性增强,甚至导致舆论直接影响突发事件发展进程,两者往往相互影响、协同演变。

二、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与演变过程

结合舆情传播与变动内在过程与特点,可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孕育与形成阶段。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孕育是指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较短时间内网络载体出现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报道、图片、文章等信息,包括网民有关该事件有倾向性的意见、态度、观点、评论等。对于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持续时间长的事件,一段时间之后,网络环境重新出现相关舆论,亦可归入舆情孕育范畴。网络舆情的行为种类主要包括:发帖、图片、微博、链接、评论、音频视频等公开,支持网络舆情的网络媒介包括:电子邮件、维基百科、微信类自媒体、即时通讯等工具。其形式主要包括新闻媒体的新闻诱发网络舆情、网民自发自编内容诱发网络舆情等。

2.扩散阶段。舆情扩散在一定程度上亦可表达为舆论传播,在网络舆情形成后,经复制、转载以及告知、转发,传递范围急剧扩大,获知群体规模快速增加。高校突发事件过程中,高校人员的信息水平普遍较高,舆论环境相对开放,高校突发事件网络信息传播人员规模庞大,传播人员结构多元化。网络舆情传播的动力来源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利益非相关者的责任及关注意识、网络媒体的新闻追逐等。网络舆情的传播与扩散呈现典型的网络弥漫方式,以新闻媒体、自媒体等为节点,以事件及围绕事件的相关评论为主要内容,从个体传播到网络媒介,再回归现实个体,获知群体规模扩大,舆情空间快速扩张,舆情量急剧增长。

3.变换阶段。网络舆情在演变过程中,随时间及空间的扩展,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主体与要素不断增加,在相关行政力量的介入、事件信息的变化、新闻媒体的引领等诸多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网络舆情对象、内容、形态、烈度、指向、关系等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网络舆情的变换成为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的必然环节之一。

由于舆情变换直接牵涉到舆情本身的内容,舆情变换的检测与界定相对较困难,一般通过舆论形态、烈度、指向及关系等多维度进行监测。其中,网络舆论形态主要是指舆论的表现形式,包括舆论的长度、内容特征等;网络舆论烈度是指通过网络用词可以界定的舆论态度、情感等激烈程度;网络指向是指网络舆论主要议题、指向主体等;网络关系是指网络舆论主体之间对抗或同盟关系、网络舆论观点一致或不同的关系。

4.衰减、消退阶段。网络舆论与其关联的突发事件相对应,随突发事件经历发生、发展、消退等环节后,网络舆论同样逐步衰减、消退。随着时间推移,网民关注度降低,舆情热点逐步冷却,伴随新事件、新刺激的产生,网络舆论将转向新目标。对于影响深远、利益牵涉面广的突发事件,虽然暂时已经消退,但是当新的关联性元素出现时,极有可能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又将激发网络舆情的新一轮起点。

三、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笔者结合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特征、演变过程及演化规律,基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流程,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提供以下建议与参考。

1.构建预警监测机制,重视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预防工作。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是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高校宣传部门应当与地方职能部门联合,健全突发事件舆情监测体系,与地方网管部门、公安网监等政府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及时获取信息,确保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分析工作全面及时。只有及时采取有效手段,以科学的方法监测网络舆情、发现舆论形成征兆、分析发展变化的趋势,方能有效引导网络舆论。

另一方面,高校在面对收集而来的各种舆论信息时,应当完善舆情甄别与分级机制,建立专门的舆情分析部门,及时检测与挖掘舆情信息。针对舆情信息系统整理、研究、判断,科学合理地分析突发事件可能形成的舆论风险,提早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预防工作。

2.健全舆情应急体系,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准备工作。高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突发事件舆情应急体系。一方面,制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完善高校网络言论与行为的规范制度,建设网络舆论日常管理制度,明确校内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与分工,为高校处理突发事件舆情提供政策依据与保障体系。

另一方面,应当建立网络舆论引领人才队伍。高校应当有意识地培养网络舆论的引领人才,培养他们对于日常事件发展动态的把握能力、个人观点的总结能力、文字的感染力等,培养他们吸引网络民众关注,将他们逐步提升至网络群体交流的中心位置,帮助其拥有影响网民、引领网民关注点的特殊力量。通过他们间接控制话语权,正向引导舆情发展。

3.优化舆论引导联动机制,及时响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首先,完善信息制度。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来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及信息缺失。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必须完善新闻机制,不断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加信息公开量,做到公开透明、及时权威。

篇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超越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开始兴盛起来,这就是“自媒体”(We Media),也被称为“个人媒体”或者是“公民媒体”。关于自媒体的概念,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的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对“自媒体”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1]”从此概念可以看出,自媒体不同于传统的电视、电台、报纸等主流信息传播媒介,人们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目前自媒体平台主要包括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贴吧、社区BBS等,兼具有平民化、个性化、自主化、易操作、交互性、信息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自媒体时代就是指个人通过手机、网络等运用自媒体平台向特定的或者是不特定的人群传播信息的媒介时代。

二、“高校网络舆情”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在高校网络空间内,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舆情主体对其所关心的特定的中介性社会事项产生的评价和所持的社会政治态度[2]。高校学生是使用自媒体平台的主流人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高校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通过自媒体平台随时传递个人心情或者是网络热点新闻,也可以在自媒体平台发表各种意见,与各类人流互动,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高校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知识丰富、追求新颖、崇尚个性的社会群体,因此,高校网络舆情不可避免地带有主体(高校学生)及载体(自媒体平台)本身的特征,如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和及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等特征[3]。

三、自媒体给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所具有的特征,一方面,自媒体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带来了机遇。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可以通过相关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及观点,通过互相讨论,吸收借鉴不同群体的经验,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的经验积累和成长,也是高校学生接收和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也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信息,引导高校学生舆情走向。另一方面,自媒体也给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出现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如果网络舆情有误或者是指向偏差,就会给高校学生对事件真假善恶的辨识造成困惑,出现“以讹传讹、以谣传谣”的现象,比如2014年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发生的集体腹泻事件,因为网络谣言说“学校水污染严重,汞含量超标110倍,苯超标70倍”,造成该校14000余名在校师生集体恐慌,最后由警方调查取证出面辟谣。因此,如何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就成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四、自媒体时代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一)从国家社会层面来说,加强对网络舆情和自媒体平台运营商的管理,建立长久有效的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

目前我国政府实施的网络监管仍然是一种被动性的、回应性的监管方式,即只有当网络上出现了某个对社会影响巨大的严重问题,政府的网络监管部门才会介入,这种事后监管达不到监管的时效性,尤其是网络传播速度之快,如果不及时介入,就会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建立有效的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一方面,加强立法,明确网络监管责任;另一方面,加强对自媒体平台运营商的准入管理,从源头上屏蔽非法网站的信息交流与传播。同时,也要完善信息公开和机制,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

(二)从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层面来说,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高校是青年学生聚集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最为开放和活跃的地方。高校学生也是运用自媒体的主流人群。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人员和高校思政教师要注重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对于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来说,一方面,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建立与学生的互动对话机制。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或者是官方微信,利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载体和方式保持学校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对话,坚持“平等对话、互通互信”的理念,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话语权[4]。另一方面,坚持教育育人为主,“因势利导”,引导高校学生网络舆情走向。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基本工作是教书育人,在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既不能对其使用自媒体发表言论置之不理、放任不管,也不能采用阻止或压制的方法,最好的办法就是“顺着自然之性去因势利导,使人的情感、欲望自觉接受理性的引导”[5]。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要时刻关注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动态和走向,做好研判工作,及时介入,及时公布舆情相关信息,积极做好高校学生的疏导工作。最后,完善相关应急机制。在出现舆情危机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积极应对,通过相关自媒体平台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危机解决后,还应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消除舆情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从高校学生个人层面来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不断提升个人能力

篇4

关键词: 微时代 高校网络舆情 传播学

正如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所言:“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会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和影响日深,人们被带入一个崭新的“微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8月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手机网民数量为5.27亿,其中网民的微博使用率高达56%,微信的用户数量在年初超过3亿。

从年龄层次和职业构成看,高校师生是网络用户和“微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精英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使他们具有文化传播和影响社会舆论的特殊力量。面对“微时代”的挑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从传播学研究中寻找理论支撑,以便更好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

一、微时代与高校网络舆情

1.微时代与“微舆情”。

微时代就是“以微博、微信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练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其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微时代”不仅引发了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带来了传播理念的革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媒体,并在使用过程中认同其“微”传播的理念。

微时代下的新兴传播媒介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开放性,这些特性满足了高校年轻群体的需求,同时也对网络舆情引导提出了新的挑战。微时代下的网络舆情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舆情传播效果放大;二是舆情传播速度加快;三是舆情的覆盖面更广,信息量更丰富。

2.高校网络舆情的特殊性。

一般而言,高校网络舆情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是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1]。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所反映的舆情应被纳入高校网络舆情这一概念中。

高校网络舆情有其不同于社会舆情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校师生具有特殊的兴趣点。从传播学视角看,高校师生在舆情特别是与高校相关的舆情传播过程中,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信息时代下的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是网民中一个较活跃而又有影响力的群体,“象牙塔”中的校园文化造就了其特殊的兴趣点,他们不仅关注能引起大众普遍反响的社会问题,而且重点关注与高校及精英知识分子相关的事件。二是高校自身易引发社会关注。作为社会培养精英人才的摇篮,高校自身无时无刻不处于公众关注之中。长期以来,高校在公众的印象中已形成了“刻板模式”。如传播学者李普曼认为,“刻板模式”是一种规范,它能简化现实以至于一个信源能够轻而易举地将之传递给其他个体[2]。事实上,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往往与人们固有的“刻板印象”相左。对于高校同样如此,一提到高校,公众普遍就会联想到“人才”、“教授”、“学术”等正面且令人尊敬的词汇。

二、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处理存在的困境

1.“舆情沟”的存在。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提出了“知沟”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取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3]。事实上,在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方面存在与之相似的隐性的“舆情沟”。

这种微时代中的“舆情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之间或高校教师之间的“舆情沟”,主要体现在经常使用“微媒体”的大学生或高校教师和不常使用或从不使用“微媒体”的大学生或高校教师之间在高校舆情感知方面的差异;二是大学生与高校领导及教师之间的“舆情沟”,这一点尤其需要引起重视。虽然后者的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都高于前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后者的“微媒体”使用率和使用能力普遍低于前者。

“舆情沟”的存在给舆情处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层次的“舆情沟”给舆论引导工作的平衡性带来困难,而第二层次的“舆情沟”很可能使舆情引导工作由于得不到高校管理层的重视和认可而无法开展。

2.对高校师生媒介接触能动性的忽视。

微时代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而网民并非漫无目的地关注某个事件或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同样,微时代中的高校师生不仅能动地对微媒体的内容进行选择性关注,而且能动地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选择性。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往往会对这种媒介接触能动性有所忽视,这将影响其对可能出现的舆情及其未来走势的预测和判断,进而导致其无法正确地利用微媒体和其他手段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

3.高校官方微媒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失语”。

当前各大高校都已建立学校官方微博,有的也开通了官方公众微信互动平台。这些高校官方微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对外宣传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高校官微往往会处于“失语”状态。这种“失语”可分为“主动性失语”和“被动性失语”。前者是指高校官微在知道突发事件后因担心或避免事态继续扩大而主动不发表任何关于该事件的言论的行为;后者则指高校官微在对突发事件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的“失语”,这类突发事件一般通过网络传播,不见诸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

篇5

【关键词】高校 网络舆情 决策支持 管理平台

1 引言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大学生对网络中的某些热点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规模以及明确倾向型的观点或者言论的情况。在这二十一世纪当中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互联网交流技能,当今的大学生更是这一个群体当中的使用者。大学生对网络的参与热情高涨、思想活跃。据调查,高校学生网上关注的主要问题中, 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占25.4%,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占27.2%,学校焦点问题占29.1%,其他问题占18.3%。由这些数据看出,高校学生网络关注的问题比较广泛,思想活跃。大学生对网络谣言与虚假消息的辨别能力较弱, 网络舆论趋于情绪化。据调查, 有6.3%的高校学生经常在网上散布、传播过虚假消息, 有34.4%的高校学生有过, 但不经常在网上散布、传播过虚假消息, 有59.3%的高校学生没有在网上散布、传播过虚假消息。

近年来,有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高校对于网络舆情信息处理的并不够及时,在反应与处理方面都显得比较滞后,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已经对舆情信息的处理产生了不信任心理。现如今的高校大学生是利用网络较多的一个群体,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正因为这一点高校也将会成为舆情事件发生最为集中的一个地点。

2 高校网络舆情决策支持管理平台

本研究的宗旨是探索网络舆情感知、汇集、分类与整理,Ω咝M络舆情定量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分析,辅助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总体来说,我们的目标有:

(1)根据行动个体对集体行动议题认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设计高校网络舆情汇集与分析机制,感知潜在的虚拟或现实集体行动,为大学管理部门提供多角度、多层次查询分析高校网络舆情数据的功能,辅助监管部门制定决策及协商方案,提高的能力。

(2)希望本研究成果可以用于实际应用领域,建成一个运用智能挖掘、机器学习等计算机技术的高校网络舆情感知、判别及辅助决策制定平台,为学者研究提供参考以及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2.1 高校网络舆情特征测度指标与关键因子模型的研究

本研究将采用计量统计方法确定高校网络舆情附载的相关事件及事件信息特性,对大学生集体行动网络舆情的测度指标进行定量研究,挖掘影响高校网络舆情导向的主要因素,并确定跟踪事件,进行文本挖掘,为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协商机制模型确定了影响因子。

2.2 高校网络舆情数据资源采集与过滤机制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网络中大量存在的诈骗信息,因此进行本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数据从哪儿来、数据怎样采集以及数据是否需要精加工的问题,即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方式与数据过滤的研究。

2.3 基于小世界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抽取的研究

对现有的基于Web2.0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行数据挖掘,利用基于小世界与无标度复杂网络特征的计算机算法程序实现有效信息的提取分类,判断复杂高校网络舆情倾向,判别具有影响力的中心节点,在海量信息中发现敏感点,预警热点事件并掌控爆发点,建立高校网络舆情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大学管理层提供高校网络舆情辅助决策制定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持。

2.4 面向高校的网络舆情决策支持管理平台构建的研究

以网络博弈模型等模型为研究工具,对高校相关的集体行动事件相关报道与相关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判断、预测,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爆发的快速反应机制框架及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监控平台,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与控制,提供公众参与的渠道端口,进行网络创新交互模式的管理,为监管部门做出各项决策提供参考建议与帮助。在理论研究的支持基础上,按可扩展软件组件模式标准开发实现各个模块功能,然后利用软件耦合技术将各组件拼装整个系统,将系统部署公共网络上,提供给普通用户使用,根据用户反馈不断改进与完善系统功能。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取得的相应成果,不仅对相关学科的融合可以创造一定的理论与应用积累,而且能够尽快跟踪到国际学术前沿,拓宽研究视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课题组与国内公安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能够为课题研究获取数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课题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应用。本研究成果将部署用于管理部门,制定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决策,为管理部门提供多角度、多层次查询分析高校网络舆情数据的功能以及预警辅助决策支持,提高管理部门预防与监管大学生网络集体行动的能力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杰,锁志海.基于统计分析和知识挖掘的网络舆情管理决策平台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5).

[2]彭知辉.论与网络舆情[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46-50.

[3]张丽红.网络舆情中的伦理问题[J].理论界,2007(06):6-7.

[4]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08):187-191.

[5]于淼,李远.网络舆情的关键技术与系统构架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01): 21-22,45.

篇6

关键词:网络舆情 舆情治理 社交媒体 传统媒体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互联网从边缘媒体的角色,已经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6.88亿网民,6.20亿手机网民,使网络成为各个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的汇聚平台,成为最喧哗、最庞杂的舆论场。在互联网媒体化、社交化的态势下,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和互动也在日趋紧密,社会的运转方式以及政府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改变。准确掌握和及时研判舆情走势,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的社交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舆情治理机制便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一、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难点

网络舆情治理是指政府机构在掌握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网络舆情的发展、扩散和消解进行干预与引导,发挥舆情对于政府管理的积极作用,降低和消除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网络舆情由网民、政府、媒介等相关主体产生和推动。其发生过程是,与政府相关的舆情通过网络媒介产生、扩散,引发政府关注,政府根据舆情发展动态,借助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引导舆情,实现与网民的政治沟通。舆情治理需要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配合,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网络舆情产生的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党的宣传阵地的传统媒体从不同角度推动引领着舆情的走向。然而,各个相关主体对于舆情的认识和应对方式由于体制、机制、资源以及意识等问题,使政府的舆情治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部门:新媒体平台作用甚微,被动应对成常态

目前政府对舆情的治理主要依托各职能部门的宣传部门和信息监管部门进行,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开通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方式建立专属的新媒体信息渠道。这类新媒体平台在日常运营中担任政策政绩宣传和规章制度公示的角色,信息以单向传播为主,未能对的热点及时回应,度较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市、县一级政府人员尚未正确认识网络民意对于政府工作以及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未能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社会负面情绪和矛盾,在危机事件发生后通常采取“事后救火”的方式被动应对,表明出政府部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也说明政府部门缺少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规律和传播手段的科学认识。

(二)传统媒体:话语权消解,用户关注度有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媒体有大量专业和经验丰富的新闻从业人员,在内容生产方面有着绝对优势。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媒体精心打造的正面宣传话语在互联网中迅速被消解,网络的去中心化和扁平化特征加剧了受众对于传统媒体宣传话语的不信任和抗拒。在社会化媒体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传统媒体的“受众”一跃成为新媒体的“用户”。受众流失,传统媒体的舆论影响力下降,虽然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已经做过多种努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影响力十分有限。纵观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尝试,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众多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究其根本来讲,仍是乏善可陈,尚未出现平台级的新媒体应用产品,其影响力的实现依赖于商业型互联网企业搭建的超大规模用户平台。

(三)网络媒体平台:缺少行业自律,删帖行为推动舆情发酵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崛起,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移动新闻客户端强势发展,自媒体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巅峰。社交平台和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极大地释放了公众话语权,公众有了更多的发声渠道。“众声喧哗”成为民间舆论场的代名词,网络谣言泛滥,网络水军肆虐,加之社交网络去中心化、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性,各种新媒体平台成为社会矛盾的集中出口,极易出现舆论难以控制的局面。网络媒体平台在内容制作、、转载等环节较为随意、缺乏监管,在内容违规后采取删帖等简单的处理方式,使得舆情不断发酵,甚至出现难以挽回的后果。还有一些网络媒体平台视商业利益为唯一追逐点,放任甚至炒作渲染网络谣言等违法违规信息,缺乏行业自律,有的利用法律监管的空白,通过技术手段营销不法和不实的信息,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置于不顾,给舆情的社会治理埋下各种隐患。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优化建议

(一)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常态化舆情预警机制

在技术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作用下,各级政府部门基本建立了专属的信息渠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正有序推进。政府通过门户网站以及政务微博、微信平台的信息成为民众获取政务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舆情是民意的重要体现,舆论引导工作事关整个决策体系,不能单单依赖各级宣传部、网信办等主管部门,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岗位都应该具备舆情预警意识,将网络舆情作为政府日常工作以及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现阶段从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舆情采集、监控、研判、预警等工作已经有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建立完善的分行业、分部门的舆情监督预警机制,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全员参与,并进行常态化运行。

此外,为了建立更有效的舆情治理机制,可以从信息源头着手,考虑把舆论引导工作纳入公务员培训科目,依托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对行政机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有关舆情应对工作的培训,了解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规律,自觉树立舆论引导的意识,强化舆情预警思维。

(二)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应扩大对媒体的监管范围

新形势下,“媒体”这一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大。之前报社、电视台、杂志社等传媒机构在传统媒体时代,享有绝对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进入“万众皆媒”的时代,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平台级应用崛起,自媒体野蛮生长,各类微信公众号、大V的传播力、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某些传媒组织。因此舆论监管范围应该延伸,凡是参与时政新闻和评论的各类组织及个人都应该纳入管理对象的范畴。

与传统媒体相比,商业性互联网公司搭建的新媒体平台起步早、发展快、用户基数大,网络新闻客户端随即也成为用户接受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无论是门户网站搭建的Apps,如新浪、网易、腾讯等新闻客户端,还是具有媒体属性的技术公司,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都应该成为舆论监管的重点。

(三)传统媒体应利用技术手段和资本手段建立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机制

传统媒体一直承担着舆论引导工作的重任。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可以创新方式方法,继续加强舆论引导工作。舆情治理工作承载于新闻内容之中,而作为专业的新闻内容生产机构,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技术手段的革新,注重宣传方式的创新,当下流行的H5技术、VR技术、短视频等形式都可以成为借助的手段。传统媒体应一改长篇累牍的通稿式宣传模式,化繁为简,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碎片化、移动化、重社交、重互动的媒介消费习惯。在分众化传播的趋势下,传统媒体必须针对用户的不同属性,建立更具个性化、精准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宣传信息自然也不例外。

实际上,地方传媒集团运用资本手段收购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具备一定用户规模的社交平台、游戏平台,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径。以浙报传媒收购游戏平台边锋浩方为例,交易完成后,浙报传媒可以直接获取大量用户,在自家的平台上进行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更游刃有余,同时又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谓一举两得。

(四)社交媒体平台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意识

目前国内的社交应用市场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各类信息汇聚的综合类应用,如QQ空间、微博等;另一类是细分、专业、小众的垂直类社交应用,如职场社交、社区社交、视频社交等。现阶段这两类社交应用都聚集了大规模的用户。相比传统媒体,社交应用更易出现“失控”状态。因此,这类平台应该成为舆情治理的重点。因此,舆情治理需要将社交平台纳入管理体系,将其作为舆论引导和管理的主要途径,督促社交平台履行职能,自觉建立舆情采集、研判的机制,可以设置关键词,实时进行动态监测,并将之常态化、日常化;重视排查有害信息、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建立定期汇报机制,并报备主管部门;强化网络平台的责任意识,督促企业将网络信息安全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纳入企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期能间接加强对内容服务提供者的引导,确保互联网上的良性生态。

三、结束语

作为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政府以及舆情传播的媒介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舆情的走向,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网络舆情治理的无效化。为此,有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研究媒介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破解网络舆情治理的难题,增加网络舆情治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持续性,使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以及社会的正常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佳慧.中国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政策研究:态势与走向[J].情报杂志,2015(5):20- 22.

篇7

近年来,以微博、微信、网络社区为代表的自媒体与人们生活深度融合,逐渐成为公众表达利益诉求和社会关切的重要平台,大范围的网络舆情日渐形成新的舆论生态。因此,研究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引导,对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媒体的界定和特点

自媒体是公众基于互联网科技与全球信息体系相连之后形成的一种可以自行提供、分享他们自身事实与新闻的途径。自媒体的核心是UGC(User Generates Contents)即用户制造内容,这种生产内容的方式使得自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网络自媒体的数量庞大,其拥有者也大多为“草根”平民,具体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自主性和平民化。自媒体由用户自主制造内容,因此具有毋庸置疑的自主性。每个民众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自媒体成为了平民大众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最佳场所。

二是低门槛和业余性。数字技术给予了网民极大的传播自由度。大多只需要用户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版,就可以创办一个媒体了。很多自媒体用户还不具有准确描述事件的能力,甚至面对其他媒体上泛滥的信息也没有基本的判断能力。

三是传播效率高和交互性强。自媒体没有了空间和时间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增强。数字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单向传播模式,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每个信息终端的个体既可以是传者也可以是受者,平等控制信息的交流。自媒体的传播路径呈网络化分布,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多对多。

二、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工作特性

自媒体时代,网络成为重要的民间舆论阵地。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搜集到基层一线的情况,但往往夹杂着谣言和不实信息。显然,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具有许多传统媒体舆情所不具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体的多元化。自媒体网络把所有人都变成了编辑和记者,每个公众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传播工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源头,碎片化、全天候的“人人即媒体”出现。这导致各类事件频频通过网络曝光、持续升温和发酵,而不少网络事件背后都存在一些推手谋划参与。

二是影响的广泛性。由于自媒体具有即时、互动、连通等特征,在互联网通达的地方,自媒体的传播是空前的,公众在自媒体网络上的信息和表达的心声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放大,任何一个小范围的事件,都有可能通过自媒体网络迅速传播,最终成为社会乃至全球关注的公众事件。

三是表达的开放性。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中,受众只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只能接收固定的信息,不能参与其中,没有对信息内容的反馈和互动。在自媒体时代,用户可以接收四面八方的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消除,公众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公众可以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可以采用更加直接、轻松而非委婉的方式参与各种事务的讨论。自媒体网络给公众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开放的平台,便捷的信息获取手段使得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更加可以反映民声,更加可以推动公众参与社会生活。

三、如何做好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工作

首先,打造互动平台提升政府形象。政府官方网站是政府的权威信息门户和动态资料库,是政府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政务公开、便民互动及收集网络问政信息的平台。应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的互动功能,通过该平台广泛汇集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反映民声、化解矛盾、服务决策、优化环境的目的,并使其成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社情民意网上通道。此外,要时刻关注网络突发事件和热点舆情,积极利用网络与公众对话,增强政府网站的权威信息、政策解读功能,引导网民理性探讨问题、表达意见。

其次,主流媒体加强网络舆情引导。作为传统媒体的主流媒体要把握自媒体网络的发展趋势,对网络舆论进行正确引导。一方面,主流媒体要加强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积极走进群众,主动设置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议题,吸引公众参与到公共话语的交流中,让主流、权威、真实的声音占领公众意见市场,使自媒体网络舆情真正代表广大公众的心声,起到过滤作用。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作为引导舆论的风向标,要讲党性、讲政治、讲观点、讲时机、讲技巧,对不良信息进行规制和对网络谣言进行澄清。

篇8

[关键词]舆情监测;系统框架;网络环境;模板功能

中图分类号:TP3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306-01

2016年1月22日,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我国第37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中指出,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网民的总数量已经达到6.88亿,年增长率为6.1%,计算机、互联网在国内的普及率超过50.0%,数据表明我国互联网的普及速度较快,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已逐步覆盖于人们生活,只要在有网的情况下,人们接收、传播信息的速度将会变得更快。极大程度改变人们沟通交流方式的同时,也对网络舆情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

1.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发展研究现状

互联网是一个全开放型的交流平台,与传统媒体相比,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同时人们也可通过微博、论坛、贴吧等平台,成为传播信息的主体,这也加速了网络舆情的形成。受到网民素质、网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网络中仍存在很多不良消息,如暴力、恐怖等,如果被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将会造成极大的网络动态,导致社会中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相关政府必须加大对网络舆情监测的重视程度,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为网民创建更安全的环境。

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在国际中发展历程较长,最为传统的监测手段一般采取手工操作,以人工方式为基础,通过员工监测指定页面的方式,检索出页面中重点监测词汇,从而寻找出最新的舆情动向。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该种监测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大量信息的需求,基于此,TDT研究项目产生,其核心内容包括话题追踪、监测、报告及关联监测等。

2.构建系统模块框架

构建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框架,需要广大技术人员与政府机构共同努力,结合我国网民实际需求,不断健全系统监测模块,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从监测过程及程序的角度分析,其框架本质为获取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依据不同用户要求分析,整个系统模块的构造如图1所示[1]:

2.1 收集数据模块

收集数据模块是网络舆论监测系统框架最基础的模块,主要发挥着获取网络信息的功能,具备全天候不间断收集、自动收集等特点,既可收集整个网络也能指定网络进行收集。在收集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事项,一是尽可能获取最为全面的数据,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与原始性;二是提升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所有被收集的数据应尽量符合网络用户关注的舆论热点,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后,才能更好地进行舆情预处理与分析。

当前,收集数据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网络爬虫技术[2],HTML协议作为互联网中基本协议,以URL(统一资源定位符)为基础,将互联网中绝大部分资源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而网络爬虫技术是指从预先设置好的URL列表出发,按照顺序对列表中页面进行访问并获取数据,并通过分析页面中其他URL,并智能选择出符合系统要求的URL,将其放到待访问队列,通过遍历式访问,搜查限定范围,更为精准的获取数据;二是元搜集技术,搜索引起是大多数用户进入网络的途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搜索引擎的服务商越来越多,通过对不同的搜索引擎设置元搜索的方式,从而更为广阔的收集不同引擎间的数值,该种技术构建简单,且数据获取准确率较高。

2.2 预先处理数据模块

网络页面中存在的数据较多,且具有自身特点,包括描述与内容两种,属于半结构化形式的数据,如果直接对已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将会增加其分析难度,因此,需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首先,提取网页中热点内容,从噪音中摘取出用户关注的新闻或者其他内容,并将其转化为HTML标签树[3],并建立出对应的提取规则;其次,进行文本分词环节,对于页面中获取的连续、非结构性文本进行对应处理,使其更加规范化。

2.3 整理数据模块

整理分析数据模块是系统框架中最为核心的模块,具备主题聚类、发现热点、等方面的功能。基于主题聚类而对角度分析,聚类能够更为直观的展示新主题,并将整理过后的内容归结到同一特征的空间中;发现热点主要是指发现人们舆论关注点,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中的舆情主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而舆情监测系统能够将热点问题从诸多主题中科学选择出来,并合理推送到舆情分析工作人员手中。整理数据模块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注意填写好网络舆情监控登记表,具体模块内容如表1所示:

2.4 呈现结果模块

呈现结果模块主要是为科学展示网络舆分析,并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经过分析的结果能够更为简单的传递到决策工作人员手中,其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查询所有针对性主题;推送最新网络主题;警告拐点或舆情热点;舆情发展变化情况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因此,相关政府机构须加大对舆情监测系统的重视程度,结合网络信息传播特点,遵循监测系统运转程序,即收集数据、预处理数据、整理数据、呈现结果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应从以下两方面展开工作。首先,对于收集数据而言,应尽量拓宽监控网页种类,通过搜集社区网页、论坛数据的方式,更广泛、全面的获取专业网络舆论数据;其次,对于分析、决策舆情而言,须以数据挖掘、语言处理等技术为前提,加入自动摘要、热点搜索、智能搜索等用户高级需求,进一步扩展舆情报警等功能,创建出更为和谐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董天策.网络公共事件研究的符号学路径――《网络公共事件:符号、对话与社会认同》序[J].新闻研究导刊,2015,22:200+189.

篇9

2012年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特点

2012年,舆情热度值在10000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中,自然灾害类事件两起;事故灾害类事件4起;公共卫生类事件15起;社会安全类事件11起;官员言行不当及腐败行为引发的事件10起。现实空间与网络社会的交织,公民和网民的双元性存在形式,使得转型期积淀的结构性矛盾与社会性负面情绪以更为激烈更为完整的方式呈现出来。2012年的舆情特点既有过往的延续,同时也凸显着社会发展中的新特色:

第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结构性矛盾成为突发舆情的重要触发因素,社会共性情绪与事件共振,使突发事件在互联网上迅速发酵为公共事件。

社会共性情绪既是舆情发育的缘由,也是舆情扩散的动力。现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共性情绪会成为某个事件不断传播及其舆情不断产生的内在动力。这也是各种涉官涉腐类事件会产生海量舆情并形成舆情广泛扩散局面的重要缘由。涉官涉腐类事件一直是近年来舆论关注的焦点,包括官员言行不当、滥用权力、等事件。2012年涉官涉腐类突发公共事件呈增多趋势,特别是十以后,实名举报、网络爆料明显增多。排在舆情热度前十位的事件中,“微笑局长”手表门事件、重庆官员不雅视频事件、广州越秀区委常委殴打空姐事件、陕西镇坪县大月份孕妇引产事件等均属于此类事件。跟踪十后的网络新闻报道发现,从十闭幕至去年年底一个多月时间,涉官涉腐类网络事件,特别是官员腐败事件多达23起,多数源于网络爆料,其频度之高前所未有。

民生问题,特别是食品、药品安全及拆迁等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突发公共事件,其背后也都隐现着社会转型进程中所带来的问题,特别是“重经济、轻社会”的传统发展思维使得经济利益诉求极端突出和强化,从个体到群体,从组织到政府,片面的经济利益导向引发的危机与隐患层出不穷,也进一步加剧着社会的断裂化趋势与结构性矛盾。民生问题凸显仍然是2012年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显著特点,“毒胶囊”事件以1308533的热度排在去年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热点的第三位。广西镉污染事件、宁波镇海PX事件、四川什邡事件、江苏启东事件均缘起于环境污染,后三起事件中,当地民众围堵市政府及交通要道,演化为。云南巧家爆炸案、辽宁民警枪杀村民事件则均由拆迁问题演变为暴力事件。

传播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许多内隐的社会问题通过网络空间得到彰显,交流与共享通道的搭建使民众情绪得以汇聚发酵。情绪本身具有明显的同频共振规律,网民在社会交往中会形成一系列特定的情绪,这些社会情绪成为网民的一种生存状态,当某种事件与特定社会情绪相关联时,网民的社会情绪会被激发,而事件又会反过来强化这一情绪,形成事件与情绪的相互强化与共振现象。由于社会情绪的作用,特定事件舆情会加速扩散,并在扩散中加剧舆情烈度。

第二,在舆情累积与模式化认知中“事件链”现象异常突出,一件舆情事件引发多件同类事件,此伏彼起,舆情弥漫与叠加效应明显。

发生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突发事件,虽然具体情境各异,但也同时显现着共性因素,如涉官涉腐、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这些事件的不断发生会在网民认知心理中得到强化和固化,从而形成一定的认知模式,这种模式又会因为同类事件的再发生而被强化和突出,一旦发生同类事件,网民的认知模式会在舆论的生发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本身已呈现出“链”化特征,与网民特定的认知模式相互激发,舆情在弥漫中不断叠加强化,形成汹涌的舆论潮。

篇10

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加强网络“舆论池塘”的生态治理,对于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创新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地方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舆论“水葫芦”现象的成因

社会矛盾尖锐化。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错综交织,有的特别尖锐,俗语比喻为“临产阵痛期”。例如,环境破坏、资源短缺、职业道德缺乏、腐败蔓延及贫富差距悬殊等,都是长期积累的社会“顽疾”,这是舆论“水葫芦”生长的种子资源。民众在表达各类诉求与意愿的同时,会在舆论场中寻找共鸣,不断冲击网民的理性思维,从而使个人表达转化为一定范围的群体表达。“水葫芦”现象恶化舆情生态,进一步加深了公众的极端感受和表达焦虑,使得对个别现象、个别案例的关注,变成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讨论。

网民表达情绪化。在恒定的舆论场中,不良情绪一旦泛滥开来,就会左右舆论的基本走向和发展周期。由于社会诉求的表达渠道不畅,导致网络对负面信息的偏好和放大,各类舆情事件在网络发酵蔓延,以极快的速度形成情绪化的主导性意见,从而壅塞舆论场,形成“水葫芦”现象。网民快意群哄的围观心理和不满现实的负面情绪相结合,就会产生强烈的“社会共振”,从而把地区性、局部性和带有某种偶然性的问题变成“暴力围观”的公共话题,把道德失范的个案视为社会的普遍状态。

传播形态复杂化。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线性的传播形式,互联网高度开放、互联互动、共享共用等特征,使得网上信息呈几何级的速度裂变传播。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舆论的聚合效应愈发明显。在舆情演变的具体过程中,各种价值理念、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快速无序传播,不仅造成舆论溯源困难,还导致网络事件的变异。从传播形态来看,网络舆论往往呈现出间接相关、不稳定和多向度发展等“水葫芦”特征,常常由小及大、由点及面,从议题本身所涉及的领域迅速向其他领域蔓延,增加了信息传播中的变量因素。

舆情处置简单化。网络在给人们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不免泥沙俱下,公众从庞杂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越来越难。当铺天盖地的舆论与情绪相融合,尤其是那些极端、非理性的信息在网络空间快速度、大范围、高强度地扩散,对相关部门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事件处置是舆情处置之本,相关部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在忙于应对的同时尽显“疲态”,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套“标本兼治”的处置机制。

舆论“水葫芦”现象的特点

第一,负面信息,传播过度。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格局,还削平了传播“门槛”,使信息的变得非常容易。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呈现高频、快速、多向等趋势,与此同时,信息的生产、传播、接收和处理,也超过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和辨析能力。“水葫芦”现象不仅形成单一的、失衡的、传播过度的舆论环境,还带来信息污染和信息障碍等问题,使得受众在面对信息海洋时变得焦虑不安,很难以比较经济的时间成本得到有用的信息,最终导致负面舆论压倒正面舆论,主流声音变成支流。

第二,水军泛滥,易纵。舆情的主体是公众,舆论的质量关键在于公众的理性程度。“水葫芦”现象阻断了正常的互动沟通,加剧了官民对立情绪,还越来越呈现出易纵的特点。不同利益群体雇佣“水军”在网络中操纵“民意”,那些极端、非理性的信息在网络空间快速度、大范围、高强度地扩散,在很多时候是难以辨识出真实民意的。而且,“水葫芦”现象不仅改变了舆论形成和演变的正常轨迹,还恶化了网民观感,导致公众集体性的认知失真、反应过度,甚至催生线下行动。

第三,极端表达,撩拨情绪。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情绪浮躁,网络暴力和网络舆论的异化倾向日益严重。网络为民众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渠道,“水葫芦”现象导致网民中的“群体极化”倾向更加突出,如认为“无官不贪,无商不奸”等。网民在这种群体认同感的裹挟下走向极端,表现出较弱的推理和判断能力,从而在公共言论广场上出现“事实不决定是非,是非不决定立场”的现象,甚至引发“网络暴力”。

第四,焦点多变,传播变异。尽管舆情事件自身性质左右着舆论的讨论范畴和话题热度,但网络舆论的扩散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公众的参与使得舆论生成点日趋宽泛、呈现出群体极化和网络群哄的趋势。舆论传播过程中的“水葫芦”现象,不仅导致焦点多变议题的衍生,还加速了负面情绪的蔓延,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一呼百应,由多点开花到点面结合,最后形成强烈的社会舆论冲击。

“水葫芦”现象的影响和应对

与传统媒介生态下的舆论监督不同,网络舆论生态因“水葫芦”现象而使地方政府的“公关管控”存在巨大的风险。突发事件因危及到民众切身利益普遍会带来舆论的负面反馈,“水葫芦”现象阻碍地方政府与涉事民众沟通,误导公众对地方政府作出不合作乃至对抗性的解读,给社会管理带来极大的困扰。

舆论“水葫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反映到社会心理层面,就是人们排斥和怀疑正统思想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表现出反传统、反主流、反权威的价值取向,在网络上表现为真善美销声匿迹,假恶丑大行其道,一些有违社会公德的人和事,在网上不仅很少受到抵制,反而受到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