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争议的双方是凯恩斯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他在货币学、宏观经济学的建树和影响甚大。他反对一些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颠覆了以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学说的观点,提倡国家干预,实现赤字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资的增量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他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投资者没有投资信息所导致,因此主张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以刺激消费,主要措施是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他甚至认为,如果有必要的话,发动战争也可以达到目的。
凯恩斯主义的对立者是哈耶克,他的学说似乎与他的性格很相似,温文尔雅。他所提倡的自由主义是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他反对社会主义、反对计划经济,他认为计划经济会导致政府集权,从而导致人民走向奴役的道路。哈耶克除了在经济学有很大成就之外,在哲学、法学等多个领域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凯恩斯甚至说“哈耶克研究经济学也许是个错误”。
尽管凯恩斯和哈耶克相继去世,但并不意味着争议结束,一个世纪以来,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决斗还在继续。
在《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中,作者首先以历史学的角度回顾哈耶克向凯恩斯借书的借口开始,然后两人从相遇到批评凯恩斯《货币论》,引出了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之间的争议,期间有双方的支持者加入。实际上,作者想要表达的并不仅仅是这些经济学上的花边新闻,而是想通过争议之间的差异分析经济政策选择与经济环境的关系。凯恩斯提出政府干预是出于消费不足,而哈耶克则深受通货膨胀的伤害,再加上当时集权主义领导下的经济落后从而使他更相信自由方能解救社会。
争议之所以持续长达一个世纪,是因为两者的实力相当。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让美国政府焦头烂额,罗斯福总统采用了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从而让美国人民脱离苦海。到了上世纪40年代,战争年代,政府干预过多,集权主义导致人民走向奴役道路,从而敲响了资本主义的警钟。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下,凯恩斯主义受到了质疑,接着该自由主义登场了。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采用了哈耶克的经济政策,哈耶克的继承者将自由主义发扬光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哈耶克取得了最终胜利。
2008年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受到质疑,凯恩斯主义卷土而来。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撰文说:“现在我们大家都变成凯恩斯主义者了。连美国的也加入到了凯恩斯主义的阵营中,他们都充满了无限的热情,这在以前根本是无法想象的。”这一年,奥巴马接下布什的烂摊子,实施了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
篇2
1从经济法产生的背景看其功能
任何一部门法的产生都依从于它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其功能的发挥也总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需要。经济法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当时在以亚当•斯密为首的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长期统治下,欧美大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经济危机,市场的“无形之手”似乎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失去了功用,放任市场无序发展可能使社会公平与效率得不到保障,经济学界因此也开始思考问题的症结。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各国都有意识地制定了一些具有经济法性质的法规,以美国1890年《谢尔曼法》为代表的带有国家强制性的公法规范开始出现,这体现出政府在对待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度上开始发生转变。原来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需要,即传统的完全市场机制的社会功用开始显现不足。后来,以凯恩斯为代表的供给经济学派证明了这种不足的存在并承认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这种背景下,经济法作为一门国家干预经济之法才被资本主义各国所广泛接受。应该说,经济法是在社会经济机制产生缺陷的情况下催生出来的,它的出现是为了弥补传统法律规范体系社会功能的不足,即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缺乏一种制度性的功能支撑以使社会经济整体顺畅有效地运行。因此,我国学界在移植西方经济法学理论的时候,将经济法的“干预”功能不假思索地移入了,而且逐步发扬光大,并以此指导中国的经济立法。
2经济法中的有限政府干预
18世纪的著名启蒙思想家哈耶克在他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中精辟地阐述了他对政府干预和市场竞争的看法:“有两种互相对立的组织我们的社会事务的方法———一个是竞争,另一个是政府指令。我反对政府指令,但我也想让竞争发挥作用。……你似乎把所有的政府活动都称为制订计划,并以为有人在反对一切政府活动。确实有很多人反对政府制订计划,但他们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他们认为根本就不要政府。……我不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我没有说过,竞争制度可以在法律体系没有得到有效的强制执行、并被明智地制订出来的情况下照样正常运转。我已经认识到,国家的有些活动是极端危险的。因而,我的整个著作就是要区分正当的政府活动和不正当的政府活动。为此,我曾经说过,只要政府的计划是为了促进竞争,或者是在竞争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的时候采取行动,就不应当予以反对,但我相信,除此之外的一切政府活动都是非常危险的。”由此不难看出,哈耶克不反对政府干预,但是强调对政府干预的权利进行有效限制,这是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方面。在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中,政府对公民的保护都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政府为了达到保护的目的而垄断了实施强制和暴力的权力,那么政府就变成了威胁公民自由的最可怕的因素。因此,政府干预的程度必须符合有效合理的原则,“任何完备的市场经济,亦以国家方面采取一定行动为前提。市场经济并非不能容受政府行动,只需此类行动与市场功能相融洽,或有促进市场功能之效益。”[1]但是,对于那些与自由制度为基础的原则相冲突的政府行动,必须加以完全排除,否则自由制度将无以运行[2]。
3政府干预视角下的经济法功能
法理学中把法对人的行为的功能概括为5种,即指引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强制功能、教育功能。这些法的功能同样适用于经济法。但是从经济法产生的背景来看,其也具有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经济特性,在政府干预的视角下经济法的功能应该有新的定位。
3.1平衡协调功能
现代市场经济关系复杂,利益实体多元化,各类矛盾错综交织,既要求法律的分别调整,又要求法律的综合调整。而经济法正是反映经济关系分离与综合两个发展方向的需求,体现统、分两种法律机制结合的法律部门。它“是一种从世界观到方法论都与传统法律思想大不相同的法律思潮。一些在传统法学理论中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和体系在经济法中都有所动摇;许多被认为是此消彼长、水火不容、根本对立的观念和制度,如国与民、统与分、公法与私法、集中与民主、整体与个体……都在相互交错、沟通。”因此,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经济法唯有平衡协调,对经济关系进行全面综合地调整,对经济过程予以系统一体地规制,才能实现其目标。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极端发展,无限制的自由竞争开始演变成垄断、不正当竞争。市场机制的盲目性、滞后性、自发性的缺陷开始显现,消费者作为弱势的一方其权益显得更需要保护。市场的整体利益受到侵害,市场外的社会公共利益开始由于一些市场行为而受到侵害。因此社会公共利益(包括市场整体利益)的地位开始迅速提升,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历史传统最长的刑法不仅仅要顾及国家利益、个体利益,也要开始对社会利益采取刑法保护了;传统的民商法除了以个体利益本位和国家利益本位外,也要兼顾社会利益了;传统的行政法是以国家利益为本位的,此时也要兼顾社会公共利益了。正因为如此,有的民法学者提出了民法的社会本位说,也有的行政法学者提出了行政法的社会公共利益本位说,社会利益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类型已经被法学界所关注。社会利益地位的日益提升,不仅对传统各部门法有所冲击,还直接促使了经济法的诞生,因为经济法正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的。它弥补了传统部门法的功能缺失,特有的平衡协调功能不仅能够超越公平与效率的局限,而且完全可以包括这两个目标的要求。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这经济法的两大法宝更是需要在经济运行中平衡协调,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才能维持健康的经济秩序。平衡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即利益是否对称可以通过科学的计算手段证实,避免了其他主观评价的观念,具有更为明显的中立性。而且平衡更注重利益结构的合理性,强调整个社会利益关系的合理存在状态,达到整体协调与和谐,这与我们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当然,这里所说的平衡协调,也不是只以社会利益为重,完全不顾个人利益的保护。而是当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的前提下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而不是使个人利益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无条件地、盲目地服从社会整体利益,这是不符合法的精神的,也不符合经济法的立法目的[2]。
3.2培育市场经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现代经济法的适用要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而且是在完善的民商法也难以调节而且市场本身已不能自行调节的情况下,起到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尚未完全形成,更谈不上高度发达了,因此,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经济法应首先着眼于培育市场经济本身,而不是先忙着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因为这种经济高度发达的市场调节不足也许根本就不存在。实践证明,我国中央政府的过多集权,对经济生活的过多干预,一方面加重中央财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没有一个有效合理的干预结果。在我国正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如果由中央基于单一目的,去指挥、控制所有的经济活动,按哈耶克所言,则是逐渐放弃市场经济原则,而走向计划经济的奴役之路。
篇3
摘要: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实证化和专门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证伪主义的普遍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古典的均衡分析和现实的非均衡分析相互补充、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等趋势强化,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政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得到共同重视。
关键词:经济学;数学化;实证化
作者简介:周志太(1956-),男,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经管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10-0008-03
20世纪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的演变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举其要者,研究方法的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十大趋势。
一、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为重建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例如,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20世纪中,经济人假定的条件被不断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凯恩斯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贝克尔拓展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五、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研究领域的这种“侵略”与扩张,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取决于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
六、强调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趋势
理性预期学派从通货膨胀问题入手,强调理性和预期的问题,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这对凯恩斯主义形成较大冲击,也引起凯恩斯主义各派对理性和预期问题的重视。尽管在理性问题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识,但关于预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确渗入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中。
七、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
经济学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例如,混沌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百家争鸣,相得益彰。这取决于经济学家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当今的经济学与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
八、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
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逻辑延续。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经济学界出版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演变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既是证实的又是证伪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兼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九、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惟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代代相传。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如“看不见的手”。
十、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趋势
博弈论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20世纪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还表现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不仅将政府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宏观经济活动中,而且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作为能动的经济力量加以运用,使之成为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与状况的重要机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断膨胀、效率低下是的恶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选择。③
2、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得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重视。
注释:
① 成九雁、秦建华.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J].经济研究,2005(04):113-124.
② Mary S.Morgan,The History of Econometric Idea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③ 参见〔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8-150.
参考文献:
[1] 〔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篇4
一、选择题
1.(2014·湖南六校联考)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普遍出现工资上扬的情势,不少重商主义者在寻求解决之道时认为,“节省劳力的技艺、铣具和器械是减少劳动和降低价格的方法,尽管受雇使用工具的人们的工资不应该减少”,更有人指出,“降低了穷人的工资,结果是减少了产品的价值。这将永远是贸易的真理,因为你付出的工资越少,工作干得就越糟”。这些观点最有可能直接影响()
A.英国获得世界殖民霸权
B.英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
C.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
D.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兴起
2.(2014·湖北武汉模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产业革命的技术不是出现在结构变迁以前,而是在其之后”。这里的“结构变迁”主要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资本主义启蒙运动的开展
C.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变化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3.(2014·江苏南通模拟)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产生影响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兴起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度得以产生
4.(2014·洛阳模拟)“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促进了自由贸易的盛行
C.推动了垄断资本的发展
D.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5.(2014·鹤壁模拟)以下是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关于死亡的平均年龄的统计结果。该表格主要反映了()
区域 城市 士绅/专业人员 农民/商人 工人/技工 农业地区 拉特兰 52 41 38 巴斯 55 37 25 工业区 利兹 44 27 19 曼彻斯特 38 20 17 A.曼彻斯特成为英国的工业城市
B.工人遭受沉重的压迫
C.工业革命深刻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
D.工业革命加速了人口流动
6.(2014·来宾模拟)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则达到4/5。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A.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
B.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
C.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
D.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
7.(2014•湖南五市联考)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
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
D.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8.(2014·广东广州调研)188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栋“摩天大楼”。此后,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成为20世纪都会城市的重要景观。“摩天大楼”大量出现,主要由于()
A.炼钢技术的改进
B.化学工业的进步
C.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D.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9.(2014·贵港模拟)托拉斯在美国刚刚出现时,“全国视为怪物,视为妖魔。政府务所以摧抑扫除之,……至千九百年以后,举国舆论,幡然一变。于是遏禁之政策,一变为补救之政策。”它表明当时()
A.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
B.国家实行“混合经济”
C.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D.政府成为“总资本家”
10.(2014·湖南五市联考)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
B.B代表中国,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C.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D.D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更迅速
11.(2014·黑龙江教研联合体模拟)下图是1914年跨国投资分布图,其中图A按投资来源国划分,图B按吸收投资的各大洲划分。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主要流向亚非拉地区
B.英法因工业优势造就投资优势
C.欧洲资本加速了美国经济发展
D.日本并未真正进入到世界市场
12.(2014·安徽六校模拟)尼尔·福格森在《文明》一书中说:“到1913年,西方帝国主宰了世界。仅占世界土地面积10%的11个宗主国,管辖着超过一半的世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侵略与扩张
B.第二次工业革命增强了西方国家的实力
C.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的变革加强世界联系
D.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列强主导了世界
二、非选择题
13.(2014·江苏徐州模拟)工业化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我们的一切出产都增加了价值。作为这个大运动的枢纽的东西就是我们道路的改革。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2: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 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5 700万吨。……在1850年至1913年间,硝酸盐、钾碱和过磷酸钙的产量从微不足道的数量分别上升到899 800公吨(其中四分之三用于制肥料)、1 348 000公吨和16 251 213公吨……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产品、也提供农业产品的世界市场。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3: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1及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英国交通领域变革的历史背景及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据材料2、3,说明工业化对世界农业发展及能源利用的影响。
(3)据材料3,指出人们对于工业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2: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请回答:
(1)据材料1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2的基本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1.解析:选D。注意时间“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材料观点主要是力求在保证工人高工资的基础上,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产品价格优势,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这直接影响到工业革命的兴起。
2.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可利用排除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变化都是出现在工业革命之后,排除A、C。资本主义启蒙运动的开展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与“结构变迁”关系不大,排除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政治制度的变迁,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变动,符合题干要求。
3.解析:选D。 据题干信息,从18世纪到19世纪采用机器大生产到城市人口增多,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的新型工厂制度产生,诞生了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口拥挤、疾病等,故选D项。
4.解析:选B。从材料“竞争替代了早先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说明,工业革命推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即自由生产、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故选B。
5.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843年曼彻斯特的工人、技工平均寿命17岁,农民、商人平均寿命20岁,士绅、专业人员的平均寿命也只有38岁。这表明人的身心健康受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故正确答案为C。其他选项从表格中体现不出。
6.解析:选D。“依靠工资生活”是指工人阶级,从数据上看,17世纪至19世纪依靠工资生活的人数呈现增长趋势,特别是1851年的增长,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即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D项正确。17世纪英国是没有工厂制度的,A项“工厂日益普及”说法错误;17世纪英国还没开展工业革命,B项说法错误;C项“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说法错误,工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
7.解析:选D。依据所学知识,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的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使得荷兰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角,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原因是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从“英国金融”发展到“美国金融”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使美国在战后经济实力空前膨胀。D项符合题意。
8.解析:选A。据材料中“1884年”“摩天大楼”,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可知钢铁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建筑和城市面貌的改变,选A项。
9.解析:选C。托拉斯是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托拉斯的发展,对生产和市场的控制,会影响国计民生;但托拉斯也会采取市场调查,改进技术管理等措施,从而减少生产的无计划性。这也是人们对它态度变化的原因,选C项。A、B、D三项与题干无关。
10.解析:选C。由图表可以看出B曲线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下降,英国符合该情况。排除A、B;C曲线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有所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把其他国家远远抛在后面,根据所学知识只有美国的情况符合;D曲线不代表德国,德国19世纪80年代才完成工业革命。故正确答案为C。
11.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看,向亚非拉地区的资本输出只有44%,而向欧洲和北美的资本输出达到51%,排除A。英法因海外殖民地较多造就投资优势,故B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史实不符。1914年时,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首位,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来自欧洲的资本输出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
12.解析:选D。材料描述的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主导世界的现象。D是对材料的总结和概括,而不是分析原因。A、B、C三项均是对原因的分析。
13.解析:第(1)问分析交通工具的革新是由于社会的现实需要导致的,然后总结对英国社会的影响。第(2)问考虑农业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储藏,农作物的追肥等问题。第(3)问工业化一方面有助于改善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也会带来环境问题,应辩证分析和看待。
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原料、商品运输发展的需要。影响:促进人口、物资流动;加强经济间联系;改变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大人们的活动半径
;冲击等级观念。
(2)影响:粮食储运条件的改善;新型肥料(化肥)的使用;加快农牧产品在世界上的流通。蒸汽机的使用增加了对煤炭的需求和开采。
(3)态度:歌颂。原因: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凸显了人的力量。
14.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市场的形成等相关知识。第(1)问,材料1反映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从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等角度分析“原因”。第(2)问,提取材料2信息,联系文明演进中的成果与罪恶等知识回答,注意辩证分析。
篇5
【关键词】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两次经济危机比较
危机发生的原因背景比较。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20世纪伊始,由科技革命推动的生产力发展,要求资源在全社会进行配置,而以市场为导向的配置机制带来了生产的无序、盲目,这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有组织、有计划产生了巨大的矛盾。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也使国民贫富差距拉大,广大民众的日益相对贫困带来了整体社会购买力的下降,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供需矛盾不断扩大。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矛盾。另一方面,生产和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被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所激化,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2008年,以美国华尔街为源头的金融―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从本质上讲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但其发生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以及以美元霸权为主要内容的当代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息息相关。具体而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明与广泛应用,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以及金融的虚拟化和过度膨胀提供了技术支撑;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则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向全球扩张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当代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为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提供了最重要的杠杆或平台。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当达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金融资本呈现出如下的基本特征: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进一步向美国等少数国际金融寡头集中;美国经济加速金融化,实体经济则日益空心化;金融的极度虚拟化、泡沫化和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加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股市、证券市场的紧密相连。这成了全球爆发严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深刻背景和制度性根源。
危机发生的领域和特点比较。第一,1929年到1933年的大萧条,发生危机的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在实体经济中首先出现供给过剩,尔后危机延伸到金融层面。在生产和消费等领域,广大民众的购买力低下和整个社会并不充裕的生活资料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民众消费水平不足导致了生产的相对过剩。危机的爆发使社会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破坏。2008年则是由于在金融经济部门,发端于房地产信贷等资本的过度虚拟化和泡沫化,伴随没有消费能力的人们的过度消费和提前消费,导致了金融层面的破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的“炸弹”被点燃,全球经济陷入了停滞不前和发展乏力的境地。第二,面对远远大于实际有效需求的过剩商品,大萧条时期采取的政策是将其销毁,如把过剩的牛奶倒进河里等。当前资本家们则是和强大的金融机构联合起来,以信用赊帐的方式销售。表面看来,资本家生产的商品销售一空,没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也提前享用了商品,双方皆大欢喜,但本质是过剩商品以银行坏帐的形式沉淀下来,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第三,虽然1933年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都导致了生产下降、失业激增和银行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等共同问题。但在货币、金融方面,1933年表现出来的是通货紧缩、物价下跌、银根吃紧;2008年的危机则由于国家的刺激政策,卷入危机的国家大都出现了生产不同程度的停滞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现象。
危机产生的后果和各国的干预比较。1933年的大萧条,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外部矛盾。为摆脱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殖民、半殖民地国家进行商品倾销,转嫁危机,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在国内,广大人民由于失业和生活水平下降,对本国政府强烈不满,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日趋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了全面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逐渐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指导。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2008年的金融危机,由于生产力发展呈现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整个世界经济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使本次经济危机的波及面比1933年更为宽广、触及程度更深,一些国家甚至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为了摆脱危机,各个国家纷纷加大了对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干预。如果说1933年大萧条后的国家干预是临时的、不系统的,2008年危机则成为二战以来国家干预面最广、程度最深的一次经济干预。一些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体,如美国也祭起了国家干预的大旗。在国际关系上,战后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发达国家不能像以前一样随心所欲地把危机转嫁给一些发展中国家,他们只好利用市场力量和汇率等经济手段,迫使其他国家开放市场,以此帮助本国经济尽快复苏。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力量的逐渐增强,也敢于为了捍卫自身利益而与发达国家讨价还价。此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都意识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只有加强合作才能避免更多的损失,尽快走出危机的阴霾。
经济危机与的科学性
劳动价值论从新的视角获得了发展。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由人的劳动而不是由物创造,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其大小由所包含(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量的大小来决定。这种劳动量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效劳动为前提,并且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的市场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价值,但始终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价值是一切价格变动的基础。
今天的世界经济与创立时的背景已有很大不同。关于创造商品价值量的劳动理论也有了新的内涵,人们从多种新的角度来看待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劳动。对此,有人质疑的劳动价值论已过时,不能解决当前关于商品价值创造和交换所面临的问题。
其科学性真的受到否定了吗?让我们用2008年的金融危机来分析说明。首先,此次危机体现出来的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的掠夺、金融资本对世界财富的掠夺,仍然以产业资本为基础,但交换、贸易已失去最起码的交易伦理――等价交换,金融资本的价格已急剧泡沫化。其次,虚拟资本直接控制了财富度量权,导致实体资本价值的表现方式即价格出现了极度的扭曲。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商品通过层层包装,其价格已经远远背离了价值,最终只能以爆发严重经济危机这种破坏性的方式来迫使价格回归理性。至此,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得出如此结论:的劳动价值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并没有受到挑战和否定,相反,此次金融危机越发证明了它无可比拟的生命力和不断得到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
剩余价值规律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在资本主义早期,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他们“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不是取决于生产和社会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而是取决于无酬劳动的占有以及这个无酬劳动和对象化劳动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润率。……资本主义生产不是在需要的满足要求停顿时停顿,而是在利润的生产和实现要求停顿时停顿。”①资本的本性是永无止境地榨取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走向都是建立在这个经济规律基础之上的。
此后为自身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对其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包括资本主义的国有化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对民主政治和分配制度进行改革,一般民众在民利上获得更多的保障,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实行高福利、高保障的资本主义进入了“福利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大大缓和。基于此,有些人认为资本的贪婪本性已经彻底改变或已被训服,美国人托马斯・弗里德曼甚至乐观地认为“世界是平的”了。
资本的本性改变了吗?或者说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再服从于剩余价值规律这一绝对规律了吗?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再一次证实了资本主义资本的贪婪本性。华尔街的决策者们,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无所不能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无节制地进行投机、放贷,结果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华尔街决策者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个人品质的反映,而是资本本性的反映。资本追逐剩余价值是没有界限的,要他们改变这种本性也是不可能的。在资本主义世界里,资本的本性决定了剩余价值规律依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的“周期性现象”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概平均十年左右就发生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当然,不可否认在两次危机之间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得到缓解而出现经济繁荣的现象。
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这当中虽然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低潮,但总体上并没有发生大的经济危机。尤其是美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出现了持续近10年的“高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的黄金发展期。面对资本主义这种经济持续繁荣的新情况,有人断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可以超越“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魔咒。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只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消除,周期性危机仍然会“如约而至”。尽管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家干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状况,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也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波动幅度,使其繁荣时间可以有所延长,但这并没有改变其发展的周期性规律。这一切的根源仍然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把生产关系累积的矛盾以更具破坏性的方式呈现了出来,把全世界经济拉入危机的漩涡,一起为资本主义酿下的苦果买单。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意义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国家分配制度。比较分析两次经济危机,我们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按资分配的利益分配格局,导致了人民群众的贫困和有效需求的低下,这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导火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都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劳动创造价值的原则,保障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与国家财富的增长呈现一种和谐比例关系。
然而,尽管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且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如90年代我国GDP年均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1%、6.8%、4.5%。可以看出,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他们的收入增长都明显低于经济增长。进入2000年以来,作为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持续扩大,2009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7,远超过0.4这一国际警戒线。有些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达到了10倍;城乡收入差距则从2000年的2.79倍扩大到2008年的4倍~6倍。与此同时,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没有得到改变,依赖国际市场依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国际市场需求的轻微变动都会引起我国经济不同程度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要从依赖出口转向内需增长恐成为一句空话。为此,需要国家完善分配制度,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对居民的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及生产要素投入给予科学、合理的回报,加强对灰色收入的监管,对违法所得要依法坚决予以取缔和惩处,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监管和干预。20世纪70年代,面对滞胀的经济局面,人们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扭曲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这种思想主张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其中核心思想是自由化,实行私有化和市场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由化,自由化的经济才是最有效率的经济。
诚然,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能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但仅仅依赖市场运行机制,认为通过市场、信号和价格竞争就可以使经济运行达到最佳的理论,早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资本的贪婪本性,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促使经济快速扩张的同时,也会使经济运行偏离正常的轨道。为保证资本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目标,国家干预和监管必不可少。我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求我们应坚定宏观调控政策――国家主导下市场起基础性配置作用。当然,国家在进行干预时必须有完善的制度和强有力的监督,把国家干预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制度,在社会发展中解决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长足的影响。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关键时期或经济不景气时,往往通过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来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每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之后,都要引发全球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成为各个国家摆脱危机、重振经济的共同做法。如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后,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新型汽车产业成为日本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美国在90年代初“网络泡沫”破灭后,也对产业结构进行大力调整,积极发展生物技术、新能源、环保等新型产业,美国经济为此进入了持续增长的十年黄金发展期。
产业结构调整同样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我国长期盛行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压力和机遇,我们要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生物技术、新能源、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把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除利用科学技术开发新能源外,还要用新技术改造传统落后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和低碳经济。合理的产业结构和持续的产业升级将为我国新一轮的经济繁荣带来无尽的潜力。(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篇6
关键词:行政诉讼 民事诉讼 诉讼先后关系 附带诉讼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构成了一个法治国家司法制度的有机整体,由于三大诉讼的任务、目的、性质和诉讼标的等不同,各类诉讼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特有的诉讼原则。但是当一个主体的行为分别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部门时,就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基于两种法律关系形成的争议就可能分别按照不同的诉讼程序解决,因此就会产生在审理上的先后顺序问题,甚至将不同性质的诉讼合并审理还可能会出现以谁为主、以谁为辅的附带诉讼问题。本文主要研究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先后关系及附带问题。
一、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1983年6月,河南省焦作市纺织工业局(下称纺织局)出资购得房屋三间,在取得市统建住宅指挥部颁发的住宅产权所有证后,交由其下设的纺织工业局供销经理部(1984年2月更名为“纺织工业局供销公司”)使用。不久,供销经理部将购房款交给纺织局。1984年10月,纺织局设立焦作市纺织实业公司(下称“实业公司”),并将房屋移交实业公司使用。供销公司与实业公司在纺织局主持下签订了移交协议。1988年12月25日,纺织局与实业公司签订“房产转让协议书”,由实业公司支付纺织局3万元,取得房屋所有权,双方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但该房屋由实业公司(1992年更名“焦作市影视器材公司”,下称“影视公司”)使用至今。1992年12月,供销公司(后更名为“焦作市纺织集团”,下称纺织集团)向焦作市房产管理局申请颁发办理了证号为12161的房屋所有权证,并于1993年4月29日将该房屋卖给高永善。高当日从房管局领取了证号为37121的房屋所有权证。由于该房屋由影视公司下属的电子光源总店(下称“光源总店”)使用,该店认为房屋所有权属于影视公司,拒绝搬出,纠纷遂起。[i]
在轰动一时的“高永善诉焦作市影视器材公司房产纠纷案”中,围绕三间房屋的所有权争议,纠纷各方当事人分别进行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历经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政府、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数次民事审判和行政审判,先后发出八个裁判,历时五年有余,但纠纷仍没有解决,至今仍在继续着,目前尚处于新一轮的行政诉讼和民事再审程序中。
高永善与焦作市影视器材公司的房产纠纷之所以形成如此局面,除了民事实体法方面的原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法律对于此类既涉及行政纠纷又涉及民事纠纷的案件如何审理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实践中出现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双轨并行、行政判决与民事判决相互矛盾的局面。这一现象引发了我们对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相互交织情况应当如何处理的思考。
那么,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相互交织关联的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现代公权力的扩张。在19世纪的自由国家(夜警国家),由于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及观念的影响,国家的作用被认为只限于间接地保障经济性“市民社会”的自律运行秩序。所谓行政,原则上只限于外交、防卫以及为维持国民生活的安全秩序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秩序行政、租税行政和财务行政。在20世纪以后的现代社会,行政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由国家那种秩序行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家对市民社会的积极干预已经成为时代要求,而国民的日常生活对行政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随着行政权的扩张,行政理念的转换,行政的作用领域、活动范围显著增大,公权力已经渗入到市民社会,许多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争议需要行政机关来解决(最为典型的是行政裁决行为),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形成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互交织的情况。
关于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互交织的案件如何处理,我国行政诉讼法上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民事诉讼法》,却发现《民事诉讼法》第136条中有一项极为概括之规定:“本案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民事诉讼。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解释》第61条规定:“被告对平等民事主体之间民事争议所做出裁决违法,民事争议当事人要求人民法院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ii]该司法解释条文简单,且仅规定了行政裁决情况下法院的合并审理,范围过窄,并且很不具有可操作性。可见,现有的法律根本无法应对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联系日益紧密的现实。
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在借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理论模式,从而使其一度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探讨的热点。不同学者的观点存在很大的差异,争议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其一是行政诉讼能否附带民事诉讼?针对此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行政诉讼不能附带民事诉讼,[iii]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行政诉讼可以附带民事诉讼。争论的第二个问题是何谓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其范围(或种类)应该包括哪些情况?在此问题上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iv]争论的第三个问题是行政侵权赔偿诉讼是否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行政侵权赔偿诉讼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诉讼,有少数学者认为学者行政赔偿诉讼可以作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v]可以看出,对于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重合、相关联的情况应当如何处理,理论界尚未达成一致,而且这种争论必将持续下去。
应当承认,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各有其局限性,依靠任何一种诉讼程序都难以理想地解决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关联的案件。现存的解决方法导致的结果,案件久拖不决者有之,行政判决与民事判决相互矛盾者有之(如高永善一案),不管如何,我国诉讼程序设计上的缺陷是以牺牲公民的权益为代价的。因此,寻找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的解决办法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域外经验
在为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关联的情况找出一种比较符合中国客观情况的解决方法之前,我们首先应当进行比较法上的考察。
在法国由于存在两个不同的审判系统,有时一个行政事实的解决要依赖于一个普通法院管辖的问题,也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即一个普通法院诉讼的解决,依赖于一个属于行政法院管辖的问题,这两种情况的共同点在于一个案件本身的判决,须依赖于另外一个问题,而后面这个问题不构成诉讼的主要标的,但是决定判决的内容,这在法国称为附属问题。
附属问题的管辖权受两个原则支配:其一是先决问题原则,即将附属问题作为先决问题而由受理诉讼案件的法院决定。附属问题的管辖权没有独立的存在,合并到诉讼案件本身管辖权内,作为先决问题,由对诉讼主要标的有管辖权的法院决定,以保持诉讼案件管辖权的完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原则仅适用于同一系统内部两个法院之间。其二是审判前提问题,按此原则,普通法院或行政法院在审判中遇到附属问题时,应当将这个问题交由另一个审判系统中有管辖权的法院决定。也就是说,不同审判系统法院之间的附属问题才可以作为审判前提问题。行政审判中的附属问题全属审判前提问题,由普通法院决定。审判前提问题的存在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问题确实困难,必须是附属问题的法律解释或合法性的认定真正发生困难。如果问题意义清楚,法律适用明白,受诉法院本身即可决定就不成为审判前提问题。言外之意是如果该问题本身并不困难受诉法院即可附带的加以解决。第二个条件是附属问题的解决对受诉案件的判决必不可少。由于行政法院不愿意普通法院根据先决问题原则而扩张自己对行政事务的管辖,因此凡是涉及到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判断均必须作为审判前提问题由行政法院裁决。审判前提问题的法律效果是受诉法院必须停止诉讼的进行,由利害关系人就附属问题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原来受诉的法院根据其他法院对附属问题的判决,作出案件本身的判决。[vi]
在德国,根据《行政法院法》第94条规定:“对受诉争执的判决的一部或全部取决于另一法律关系是否存在,而该法律关系为另一具有诉讼系属的案件的标的,或须由另一行政机关做出确认的,法院可将诉讼中止,直至另一诉讼的审结或行政机关做出所有决定。符合诉讼集中原则时,法院也可根据申请,将受理中止,以便对程序或形式瑕疵做出补正。” 当行政行为成为民事诉讼先决问题,并经行政法院判决确定者,民事法院应受其判决拘束,若未经行政法院判决,民事法院应当自行做出判断,若当事人已起诉至普通法院,不得就此先决问题请求行政法院确认行政处分是否违法。[vii]我国台湾地区基本上沿袭了德国的做法。
英国实行单轨制的司法体制,由普通法院受理各类诉讼案件,除了传统的民事、刑事案件在内,还受理包括行政诉讼案件的其他可以依法提起诉讼的案件。司法审查作为普通法上的制度,是在公民权益受到行政机关侵害时最重要的救济方式。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也尽力为公法问题和私法问题划清界限,并据此决定哪些争议应当通过司法审查途径解决,而哪些争议应当由私法救济途径加以解决。显然这一界限经常发生模糊,英国的处理方式类似于附带诉讼。判例法上发展出了一些普遍原则:其一,“作为附属问题的权力滥用(collateral issue),公法问题和私法问题总是会出现在同一案件之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问题,即争议应当通过何种程序得到解决。通过Roy v. kensington(1992)一案,上议院认为在私法程序中对公法决定加以审查并不会构成程序的滥用,如果诉讼程序启动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一项私法权利进行救济。换句话说,如果公法上的决定对于私法上的权利救济而言是附属问题时这项公法决定就没有达要通过提起司法审查而对之加以审查,可以在普通程序中一并审查。”其二,作为抗辩理由(defence)之权力滥用。法院普通接受行政行为的无效可以在刑事和民事诉讼程序中被用作抗辩的理由,在R.V. Jenner(1983)一案中,上诉法院(刑事庭)撤销了对Jenner的定罪,原因是Jenner未被允许在抗辩中对某一项行政行为是否有效予以质疑,法院并不认为对行政行为加以质疑的唯一方法是申请司法审查,而是在刑事诉讼程序或民事诉讼程序中对被作为诉抗辩理由的行政行为的有效性直接进行审查。[viii]
各国对于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发生关联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采取二元裁判制度的国家而言,保留行政法院对行政争议的处理权是其共同的做法,不容民事法院借先决问题而扩张其对行政争议的管辖权,而英美法系国家则由同一审判组织对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一并解决,类似于我国的附带诉讼。
三、两种处理方式及其划分标准
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关联的案件虽然外在表现上大致相同,但基本属性却并不相同。有的案件实质上是民事争议案件,有的却是行政争议案件,有的案件中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处理可以分开,而有的情况下二者却不能分开。我们认为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相关联案件相当复杂,因此在设计处理程序时不可整齐划一、作简单化处理,而是应当根据争议发生的先后、争议本身对于案件的重要性以及诉讼效率等多方面因素,对于不同的情况分别设计处理程序。第一种处理方式是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分别进行,但在审判进行过程及判决效力方面有先后之别;第二种处理方式是附带诉讼,即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我们认为在判断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应当分别进行还是附带进行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是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紧密程度。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之间是采取附带还是单独审理,关键要看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联系是否紧密,如果两种诉讼关系非常紧密就可以附带,如果不够紧密则可以单独审理。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紧密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情况:行政争议的处理是民事争议处理的前提或民事争议处理为行政争议处理的前提;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产生是否基于行政主体的某一行为或某一事实的发生,(行政争议因民事争议而生或民事争议因行政争议而生,二者之间虽无依赖关系但在处理时的确难以割裂裁决)。
其次是争议本身的复杂程度。在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关联的情况下必有一个争议为主要争议,或为民事争议或为行政争议,此时考虑是两个争议分别进行或以一个争议的解决附带解决另一个争议,则必须考察不作为主要争议的那一争议本身的复杂程度。如果该争议本身较为复杂则须对两个争议分别由不同的审判庭来审理,若该争议本身很清楚,法律适用明白,解决主要争议的审判庭就可以附带加以解决。判断某一争议本身是否为“复杂”,主要考虑该争议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是否清楚、简单明了,诉讼标的是否复杂等因素。
还要考虑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是否为同一法院管辖。由于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所采取的管辖原则有不同之处,因此有可能会出现某一行政争议归甲法院管辖,而与此行政争议相关的民事争议却归乙法院管辖。我们认为,当相关联的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按照管辖原则不应由同一法院管辖时不能采用附带诉讼的方式,只能将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分别处理。但并不能反过来认为凡是依据管辖原则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均属同一法院管辖时就可以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这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的因素。
同时要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出于对当事人诉权的尊重,当事人应当有权选择其所涉的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是采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形式还是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分别进行,当然当事人运用这种选择权的前提条件是相关联的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符合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而可以采附带方式,如果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二者并不具备附带的条件则当事人当然无权选择适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
总而言之,在民事争议的解决构成行政争议解决的前提条件时两种诉讼应当分别进行;而当行政争议构成民事争议的前提问题时,若行政争议本身比较复杂或者在符合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下而当事人不愿意提起附带诉讼,此时两种诉讼应当分别进行。
四、处理方式之一一—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分别进行
当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分别进行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应当先进行哪一诉讼,我们认为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二者并没有确定的“先行后民”或“先民后行”的模式,二者之间的关系应当做个案处理。确定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先后关系时应当遵循“谁为前提谁优先”的原则。如果民事争议的解决须依赖于行政争议的解决,则行政诉讼应当作为前提,如果民事诉讼已经进行,则须中止民事诉讼,待行政诉讼裁判做出之后,民事诉讼再恢复进行,且须以此行政裁判作为审理的依据。反之,若行政诉讼过程中出现必须先行解决的民事争议时,应当中止行政诉讼程序,待民事终审判决做出之后,行政诉讼程序再恢复进行。到底应当“先民后行”还是“先行后民”,选择的标准是看两大诉讼之间的关系,哪一个诉讼的解决构成另一个诉讼的前提条件时则须首先进行哪一个诉讼。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分别进行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必须分别处理的情况
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必须分开处理的情况出现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当民事争议的解决取决于某一行政行为自身的合法性时,行政争议即作为解决民事争议的前提性问题,行政争议的解决是解决民事争议的基础。最常见的情况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具体行政行为作为民事争议当事人主张事实的证据时,民事诉讼当事人一方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提出异议,而该行政行为的合法与否难以确认,或者民事诉讼当事人双方对行政行为并没有异议,但民事审判依赖于该行为,而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难以辨认。这类案件的特点是:首先,这类争议案件由民事争议而起,争议发生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不由行政行为引起。其次,在这类案件的审理中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具有基础性地位,是民事争议解决的前提,如果不解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则民事争议也无法解决。第三,当事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没有直接请求撤销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而是一方以行政行为作为支持其诉讼请求的证据,而另一方则往往以该行政行为违法为抗辩理由,因此民事争议的解决不可能回避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
在处理此类案件程序应当区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对某一前提性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且一方当事人针对该具体行政行为提起了行政诉讼。这种情况下民事审判庭应当裁定中止民事诉讼程序,将行政争议直接移送到行政审判庭,但行政审判终审判决做出之后再恢复民事诉讼程序。第二种情况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虽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争议,但均未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审判庭认为民事审判依赖于某一合法性难以辨认的行政行为时,此时民事审判庭应当告知当事人应当首先提起行政诉讼。
2、可以分开处理的情况
在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关联的案件中是否分开处理还须考虑到当事人的选择权,如果某一案件符合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而当事人不愿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此时民事争议就应当与行政争议分开处理,法院不能依职权直接将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合并审理。
五、处理方式之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附带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解决某一纠纷时,就案件事实所涉及到的另一性质的法律关系同时予以解决的制度,是诉的合并的一种特殊形式。所谓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受理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密切相关的民事争议,将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合并处理的诉讼制度。
(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确立首先是诉讼程序效益原则的要求。为了实现程序效益,就必然要求减低诉讼成本,如缩短诉讼周期、简化诉讼程序。一般而言,诉讼程序越是繁琐,诉讼费用就越高,诉讼周期也越长。进行行政诉讼同样要求遵循诉讼效益原则,而这一点却长期以来被行政诉讼理论与实务界所忽视。其次是为了确保法院裁判的一致性。司法的权威性是指司法机关应当享有的威信和公信力,其主要体现是司法机关做出的裁决为最终的决定。如果司法机关针对同一案件所做出的裁判相互矛盾则必然会影响法院裁判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司法的权威性,从而使司法权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司法实践中不同法院所做出的判决相互矛盾或同一法院内部不同审判庭之间裁判相互冲突的现象比比皆是,“高永善诉焦作市影视器材公司房产纠纷案”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法院裁判相互矛盾的情况最经常出现在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关联诉讼案件中,因此我们主张将关联性较为紧密的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合并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途径。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不仅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而且也是可行的。实际上,在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关联的案件中法院已经对民事争议进行了审理。虽然民事争议的解决要依赖于行政争议的解决,然而法院在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过程中不可能无视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以房屋产权登记行政案件为例,当我们翻开法院的判决书就可以看到判决书几乎完全围绕着原告与第三人(房屋产权争议的另一方当事人)之间的房屋产权争议,原告与第三人所提供的证据主要也是以房屋产权为中心。双方在行政诉讼过程中竭力想要证明的是自己对争议房屋应当拥有所有权,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主要针对民事争议进行审查,然而依据现行法律规定,行政审判庭的法官却无法对民事争议做出裁判,结果却是撤销或维持行政行为,民事争议无法解决。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有法院尝试将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相结合,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处理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关联的案件,通过这种方式彻底解决以往行政诉讼中“官了民不了”的难题。[ix]
(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1、以行政诉讼成立为前提
行政诉讼成立是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前提条件。当事人在提起行政诉讼时附带提起民事诉讼或在行政诉讼进行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行政诉讼的起诉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其所附带的民事诉讼也随之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在此情况下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方只能提起单独的民事诉讼。如果行政起诉被法院驳回,所附带的民事诉讼也必然被法院驳回。如果第三人在提起行政诉讼是附带提起的民事诉讼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却比影响行政起诉被法院受理,同样地,即使附带民事诉讼被法院驳回,对行政诉讼也可以继续审理。总而言之,如果行政案件不成立或不存在,就不会存在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当事人只能提起单独的民事诉讼。
2、关联性的存在
关联性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关联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之间具有关联性。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过程中附带解决与行政争议密切相关的民事争议的诉讼活动。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必须有紧密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是指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由行政主体的同一行政行为所引起或行政行为的做出不仅未解决原有的民事争议,反而引起新的民事争议。它主要体现在两种情况:其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处理民事争议的前提条件,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问题得不到解决,相关的民事争议就得不到解决。其二,行政争议因民事争议而生,即行政机关为解决已经存在的民事争议而做出行政裁决,而民事争议当事人对该行政裁决不服从而产生行政争议,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处理虽然不存在何为前提的问题,但二者在处理时难以割裂。(2)两种性质诉讼请求之间的关联性。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有一个(或数个)行政诉讼请求,即行政诉讼原告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要求法院对该行政行为进行审查,诉讼请求因行政诉讼种类而有不同,如在撤销诉讼中原告诉讼请求为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在确认诉讼中要求确认其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行政行为合法与否或是否有效等。同时必须有民事诉讼请求存在,即要求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害等等。两种不同性质的诉讼请求之间必须有内在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在于不同性质的诉讼请求均发自同一法律事实。
3、附带民事诉讼应当由民事争议当事人提起
附带民事诉讼提起应当严格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如果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并没有提出民事诉讼请求,则法院不能依职权主动对民事争议加以审理并做出裁判。民事争议当事人对于是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拥有选择权,如果不选择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则法院只能针对行政争议做出判决。但是,人民法院在受理行政诉讼起诉后发现符合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其他条件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放弃诉讼权利的,应当允许。
4、附带民事诉讼只能在一审中提起
行政诉讼的成立是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前提。附带民事诉讼可以与行政诉讼同时提出,也可以在行政诉讼一审结束前提出。如果当事人逾期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应一律作为民事案件另案处理。对于行政诉讼已经存在的,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最迟应当在一审判决做出之前提出。一旦进入二审,当事人就不得再提起附带诉讼,否则根据二审终审的诉讼原则,附带民事部分实际上是一审终局,这样将导致当事人无法行使对附带民事部分的上诉权。
(三)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1、对行政确认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所谓“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行为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定、证明(或否定)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x]行政确认属于准行政行为中的一种。[xi]行政确认行为的特点是并不直接创设对相对人发生法律效果的权利和义务,而是对已经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加以某种形式的认可,增强该行为的确定性。由于这种确认来源于国家授权,所以不同于民间的确认,是能够间接产生行政法效力的行为。行政确认行为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认可、认定、公证、鉴定、证明、鉴证等。对于行政确认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目前尚有争论,但我们认为行政确认行为应当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2、对行政裁决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由于行政裁决是由法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授权,居间裁判民事争议当事人之间所发生的某一领域与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民事争议的一种行政行为。这种行政行为不同于一般行政行为的特殊之处在于行政裁决必须以民事争议的存在为前提。如果行政相对人对行政裁决不服就会出现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并存的局面,即行政裁决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争议以及行政相对人之间原有的民事争议。行政相对人提出诉讼请求要求撤销行政裁决,其实质是为了解决民事争议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
3、存在民事侵权行为被害人的行政处罚案件
行政诉讼中最常见的就是行政处罚案件,但是并非对于所有的行政处罚案件均须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我们认为应仅限于存在侵权行为被害人的行政处罚案件,即因侵权行为而发生损害赔偿。这类案件中所涉及的事实情况是被采取行政处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实施的某一行为既违反了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同时又构成了民事侵权,因而既要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又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这两种法律责任由于基于同一行为而产生,因而具有紧密的关系。实践中最常见的某些治安处罚案件、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等。最适宜的解决办法是法院在解决行政争议的同时附带解决民事争议。存在民事侵权行为被害人的行政处罚案件大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被处罚人起诉的行政处罚案件。这种情况下被处罚人往往不服行政处罚决定要求法院判决撤销或加以变更,同时对行政处罚机关所做出的要求被处罚人承担的民事损害赔偿也不服;另一种情况是被处罚人仅对民事损害数额不服而起诉要求减少。(2)民事侵权行为被害人起诉的行政处罚案件。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被害人认为行政机关对被处罚人处罚太轻而向法院起诉,同时要求被处罚人给予或增加对自己的赔偿数额。其二是行政处罚机关对被处罚人应当给予致害人的赔偿数额没有做出裁决,受害人不服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做出处理;第三种情况是受害人仅对行政处罚中所确认的赔偿数额不服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裁决重新就损害赔偿做出裁判或要法院变更赔偿数额。(3)被处罚人和被害人均起诉,此时法院应当将后起诉的当事人根据其诉讼请求不同将其列为当事人。
4、行政相对人实施行政机关已经许可的某种行为时,第三方认为侵犯了自己的民事权益,第三方提起行政诉讼过程中要求法院附带解决民事争议。并非所有的行政许可案件均可适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可以适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仅限于行政许可相对人实施某种行为,第三方认为侵犯了自己的民事权益,二者为此发生争议,而行政许可相对人提出该行为经过行政机关许可为抗辩的情况。如果该第三方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审查行政许可合法性时可附带要求法院解决民事争议。
(四)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问题
1、当事人问题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行政诉讼部分当事人地位是明确的。原告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告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应当为民事争议的双方主体,行政诉讼的原告既可能是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也可能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但行政机关不能作为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一方当事人,因为行政机关并非民事争议的当事人。
2、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
第一,证据问题。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涉及到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行政诉讼部分或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应当分别适用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证据问题上,行政诉讼部分遵循行政诉讼法所遵循的证据规则,以举证责任为例,在行政诉讼部分被告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且在诉讼过程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在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则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附带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各自负有举证责任提出证据以证明自己的主张。
第二,调解问题。根据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案件(除行政赔偿案件外)一律不适用调解,我们认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的附带民事部分可以适用调解,因为附带民事诉讼从本质上而言属于民事诉讼,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之一的调解原则当然适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因此,法院对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应当依法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审判庭应当及时制作调解书,如果经调解无法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在签收之前,当事人反悔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应当与行政诉讼一并审理判决。
第三,审理方式。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一般有三种方式:其一,附带民事诉讼与行政案件一并审判。附带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之间的因果关系清楚、案件事实简明无异议时,人民法院就将两种诉讼一并审理及判决,以迅速、及时地解决争议。其二,附带民事诉讼与行政案件分开审理,一并做出判决。这种方式下往往是人民法院首先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审理民事争议、附带将其解决。其三,附带民事诉讼与行政案件分别审理、分别判决。附带民事诉讼关系复杂、案情事实以及与行政案件的内在关联性含混不清、一时难以查明,如果一并审理,会超过行政诉讼的法定审理期限,影响行政案件的及时解决。此外,如果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因故不能出庭的,也应当考虑先对行政诉讼案件审判后再解决民事争议。在此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将两种诉讼分开审理,先审理行政案件,待行政案件审理完结后,再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并另行做出判决,这样处理有利于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集中时间和精力,准确、谨慎地解决好两种不同性质的争议。
第四,审理期限问题。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做出第一审判决,民事诉讼法则规定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审理期限为6个月。我们认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一般应为3个月,一般在3个月之内法院能够将案件审结,但如果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较为复杂或出现其他原因不能在3个月之内审结的,可以在行政案件审结后,由原合议庭继续审理附带民事部分,但必须在受理附带民事诉讼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附带民事诉讼是在行政诉讼进行过程中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应当自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之日起计算,而不是一律从行政诉讼立案之日起计算。
第五,审判组织问题。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行政诉讼排除了简易程序的适用。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简易程序可以由基层法院或基层法院的派出法庭审理。我们认为,对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而言,其审判组织应当统一为合议庭,不适用简易程序。
第六,判决问题。在审理的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下,法院对行政诉讼部分与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应当一并做出判决,并制作一张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书。判决书的事实部分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事实和民事争议的事实应当予以叙述;判决书的理由部分应当分别阐述行政诉讼部分和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判决理由适用各自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判决主文部分应当将行政诉讼部分与附带民事诉讼的主文分开撰写。如果由于客观原因行政诉讼部分与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不能一并判决的,可以分别制作判决,但是两份判决书对各自未处理的民事或行政部分应当有所交代。如果附带民事部分是调解结案的,应当分别制作行政诉讼判决书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书。
3、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期限问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或者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该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超过2年;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具体为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不超过20年,对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以作出之日起不超过5年。这是以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是否告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以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否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为界限,分三个不同层次的诉讼期限。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对涉及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等四种情况,诉讼时效期限为1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相比较而言,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起诉期限为3个月,这是最短的诉讼时效;在行政机关未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时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正好与民事诉讼中的一般时效期限相吻合。
那么,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应当如何确定诉讼时效期限呢?我们认为基于现行的法律规定以及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行政诉讼部分与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分别适用各自的诉讼时效期限。若民事争议的当事人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已经超过行政诉讼法上所规定的诉讼期限,则民事争议当事人只能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不能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4、上诉
一审判决做出后,当事人对行政部分和附带民事部分均不服可以一并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应当一并审理。但当事人仅就行政部分判决或民事部分判决单独提起上诉时,应当由二审法院行政审判庭还是民事审判庭来受理呢?受理之后又应当怎样审理呢?我们认为由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行政诉讼为主诉,因此上诉时不管当事人仅对行政部分判决上诉还是仅对民事部分不服,均应当由二审法院行政庭受理。如果当事人仅对行政部分或民事部分上诉的,说明其已经自动放弃了对另一部分判决的上诉权,服从一审法院的判决,二审法院没有必要再对另一部分进行审理。但应当注意的是,不管当事人是全案上诉还是部分上诉,二审法院均应当对整个案件进行审查,若发现另一部分有错误的,因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以使整个案件能得到正确审理。
5、执行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判决,由人民法院执行庭分别依照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行政机关依法拥有强制执行权的,也可以自己执行。如果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行政部分的判决与民事部分的判决同时生效,则两部分的判决应当同时执行,如果当事人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书的行政部分上诉,对民事部分没有上诉的,不宜对民事部分先行执行,而应在二审法院就行政部分作出最终判决后,再决定是否执行。但如果当事人对行政部分不上诉,仅对民事部分上诉的,人民法院可以就行政部分先行执行,而不必等到二审法院对民事部分作出终审判决后再一起交付执行。人民法院对行政部分和附带民事部分分别作出判决的应当分别执行,即先执行行政部分判决后执行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判决。 转贴于 注释:
--------------------------------------------------------------------------------
[i] 有关本案的详细情况,请参见王光辉整理:《一个案件,八份判决——从一个案例看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交叉与协调》,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2期。
[ii] 该条采用了“一并审理”的用语,没有采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用法,可以说学术界理论上所讨论的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及相关程序没有被最高人民法院认可。参见甘文著:《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理由、观点与问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页。
[iii] 参见邓志伟:《也谈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载《人民司法》1993年其4期;瞿秋红、吕利秋:《行政诉讼不应附带民事诉讼》,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石泉、李秀年:《行政诉讼一并审理民事案件若干问题解析》,载《人民司法》2001年第4期。
[iv] 在此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包括行政处罚案件中的三种情况,对行政裁决不服提起的诉讼不应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而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诉讼。参见杨伟东:《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探略》,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 年第1期;第二种意见认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裁决两种情况,参见王保礼、刘德生:《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问题探讨》,载《法商研究》1996年第6期,大多数学者持此意见;第三种意见认为行政机关颁发权证的行为引起的争议和因行政裁决引起的行政争议由行政附带民事程序来解决,对于行政处罚案件只是可以适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参见施金才、陈晓宇:《关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的思考》,载《行政法理论与审判实务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751至763页。
[v] 葛云松:《在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之间――高永善诉焦作市影视器材公司房产纠纷案评析》,载《行政法论丛》(2),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28至454页。
[vi] 主要参考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1997年版,第590至596页。
[vii] 吴庚:《行政争讼法论》,三民书局1999年版,第9页。
[viii] Alex Caroll : Constitutional & Administrative Law (revised edition ) , Financial Times Pitman Publishing , 1998, p315.
[ix] 在“袁雅琴不服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核发房屋所有权证”一案中,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通过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了一起因房屋买卖纠纷而引起的习惯内在案件,在该案中行政诉讼第三人同时被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法院在撤销法物所有权证的同时判决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详细案件请参见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编写:《上海法院典型案例丛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至141页。
[x]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7页。
- 上一篇:义务教育学科核心素养
- 下一篇:税收经济运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