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可视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城市可视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国大学 行政化 历史原因 改革
《广告策划与实务》课程是依据会展企业岗位工作,以企业广告策划与品牌宣传工作内容为基础,将知识和广告策划工作中涉及到的各环节有机联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并参照广告师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设计。
1.《广告策划与实务》课程设置目标
依据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主要任职岗位需求,充分分析《广告策划与实务》课程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进一步提炼构建以岗位核心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多数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智能,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懂得“如何做”和“如何做得更好”的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现有认知水平选取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学生的价值与潜能,发展学生其个性,创设有利于学生展示不同才能的学习情境。
《广告策划与实务》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广告策划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操作,培养学生的策划思维、创意思维,熟悉广告策划的基本流程,对广告策划的各环节、各因素的构成、特点、作用有基本把握,能够聚小组之力完成一个产品的广告策划案,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1.1知识性目标
了解广告策划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熟练掌握市场调查的方法,掌握广告策划系统性的工作流程,尝试制定广告活动的总体战略及策略,初步掌握广告策划案的写作方法。
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策划性思维,并可以根据市场状况,为企业或机构发现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能初步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满足企业企划部、广告公司策划部的岗位工作要求。
1.2技能性目标
能够掌握市场调查的方式与方法,能够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具备分解广告策划方案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通过对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利用excel做简要的数据分析,能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广告策划案,满足企业企划部、广告公司策划部的岗位工作要求。
1.3成长性目标
初步具备思辨能力,具有实事求是和创新意识,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市场环境的分析、讨论,养成主动观察、积极思考、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合作,激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踊跃参与教学活动,加强自主创新的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演讲商品知识,展示自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 对《广告策划与实务》课程的认知与教学效果比较
我院从2010年开始在《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了《广告策划与实务》课程,经过3年的实践教学,通过比较分析反映出不同时段、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类型得出不同的效果。
2.1对《广告策划与实务》课程的认知
通过对我院2010级、2011级、2012级《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组织师生座谈会了解,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如下:
对《广告策划与实务》课程的认知,缺乏真正的了解,认为会展专业与广告关联性不大。原因在于学生普遍感觉会展专业的面太大,专业性不强,对会展行业发展前景的顾虑;很多学生对会展专业具体的职业技能还未深入了解,对专业技能的了解程度不深,没理顺专业的规律性,希望能因材施教,对专业技能及细节等有系统的了解;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习较为迷惘;专业课程内容衔接性不强,感觉缺部分课并不影响继续学习,造成学生有旷课心理;部分老师上课照本宣科,课堂较为枯燥,希望教学中引入“专题式”教学,促进课堂活跃程度;希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训课多组织校外实践,在外出参观的过程中,能有老师讲解和引导;希望学校能在学生技能竞赛和大学生创业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
2.2对《广告策划与实务》的教学效果比较
态度决定一切,认知度高,态度端正,学习成绩好,适应社会能力强;反之,认知度低,没有学习态度,麻木直至,无法适应社会需求。为加深学生对《广告策划与实务》课程的认知度,通过对学生的认知度培养,在实践教学中逐步提升对《广告策划与实务》课程的认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对《广告策划与实务》的教学效果前后作一比较分析,如下表:(1-2)
提高认知培养前统计数据表1
提高认知培养前统计数据表2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学生能够善于观察、自主思考,从而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使学生在观察、思维、推理与判断、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对于实务的处理能够利用所学理论与技法举一反三正确、灵活的运用,体现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通过《广告策划与实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广告策划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处理服务建议书、市场调查报告、广告策划书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增强其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和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作者简介:
篇2
智慧城市的目标在于实时获取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提高城市服务的效率。智慧城市,大有可为!
如今,世界各地都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发展智慧城市。对中国而言,智慧城市已经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建设热潮,国家推行的智慧城市试点已经超过200个。
今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正式出台。我们看到,智慧城市在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发展的不足之处。
如何拨开纷扰,让城市有效智能起来?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建造任何事物的第一步都是建立一个夯实的基础。打通了“基础”这个“任督二脉“,智慧城市的“武功”必定突飞猛进。
数据可视化
对于智慧城市来说,这个基础始于地理空间数据,就是将所有的数据置于一个可视化的环境中。地理空间信息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因为采集的所有关于道路、公共交通路线、污水管道系统、智能电表等的信息都会显示在地图上。信息可视化是一个城市核心运营系统的基础,也是市政服务的基础。一个强有力的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可以帮助一个城市更好地管理其资产和突发事件。
理论上讲,智慧城市可以实时监控交通,自动化地通知市民道路拥堵情况以及其它的可选路线;当消防或者其它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即时派遣应急人员;在市政路桥不牢固时,可以警报这些原来都是各自运作的。尽管如此,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加拿大埃德蒙顿和瑞士苏黎世在内的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建立智能基础,利用地理空间数据来监控和改善它们的运营。
埃德蒙顿,是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省会城市,是第一批建立了数字形式的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城市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进行了地理空间信息的数字化转换。在2007年,该城市基于鹰图公司的GeoMedia产品,为其GIS数据建立了一个资源库。现在,该城市拥有所有类型的位置信息,包括街道网络、公共交通路线、公共基础设施、地界以及公园、人行道、公墓的概况。埃德蒙顿市利用这些地理空间数据来改善其市民的生活品质。
数据共享与管理
虽然一个强大的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但可视化还不足以解决一个城市的问题。数据必须是可操作的,作为特定环节的工作流的一部分,例如综合安防、包括交通/信息服务在内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各种管网的基础设施规划。
以瑞士苏黎世为例,在苏黎世有两个独立运作的公共安全调度中心,一个在机场,一个在市区内,拥有着不同的协调和传输数据。一些急救车为其中的一个调度中心所管理,其它的急救车又被另一个调度中心管理。如果市区所有的急救车都外出了,那么就很难从机场调用急救车。如果机场的消防警察可以更快地到达某个事发地,但警报却很难从市区的调度中心呼叫转移到机场的调度中心。通过鹰图计算机辅助调度软件(I/CAD),苏黎世将两个应急调度中心整合到一个中央通信中心。通过连接系统和流线型工作流,苏黎世现已能更好地利用其数据并更有效地调度公共安全工作人员。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在2009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将其9个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整合成一个。同时,原本服务于各市的急救医疗服务机构也被调整,进行统一调度管理,面向全省370万广大市民提供服务。在有效采集了各种类型的信息之后,对求助者进行准确定位,调配最近距离的救护车进行救助。
通过地理空间数据和工作流管理来改善服务和降低成本,这仅仅是个开始。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城市和地区政府旨在将更多的功能转交到工作人员和广大市民手上。将地理空间数据和智能电话结合在一起,是从真正意义上将智慧城市的概念启动。事实上,这也应该是城市利用其地理空间数据的下一步计划。
数据分析
建立了强大的核心系统,结合从移动设备或者传感器获取的实时数据,可以帮助各个城市达成更多的态势感知能力和达成更好的决策结果。通过更有效地分析与利用数据,各个城市将变得一天比一天智能。最后会形成市民全情投入智慧城市。为市民提供唾手可得的、可靠的以及有求必应的服务,这也是智慧城市努力的方向。
2012年,海克斯康作为智慧城市行业专家正式了其“智慧城市”战略:以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目标,以社会和谐稳定为前提,以民生和人民幸福为考核目标,通过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融合创新,推进中国新型城市化进程,全力打造以便利城市、健康城市、高效城市、平安城市、绿色城市为特征的智慧城市。
篇3
【关键词】可视化管理安防系统应用
一、可视化管理(IVM)在我国金融行业的应用分析
金融行业是一个十分严密的行业,对于进入行业来说,它对于安防监控技术的需求十分强烈,反过来说,金融行业的安防系统变迁过程也是安防监控时展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的犯罪手段和方式给我国的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原有的银行安防监管模式已经无法保证我国金融行业的安全,给我国银行安全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不断加强我国银行的安防监管系统的建设,是当前提高我国银行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
可视化安防管理系统为银行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安防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安防管理平台,实现了银行内部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该平台以银行的各种安全管理为主体,集成了各个网点的视频监控、防爆、防劫、门禁系统、运钞定位等相关子系统,形成了一个综合、稳定的互通式管理平台。通过这样的安防系统,既可以有效地安防监控,同时也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形成一个全面的智能化安防管理平台,从而充分保证银行各个部门业务的安全。
比如:银行的安全保卫部门可以利用该平台实现“异地守库”,银行的金库可以增设远程的保护系统,金库门可以通过实时视频完成入库人员的身份信息核对,不需要设立专门的人员进行人工看守,这样当遇到非法入侵的情况时就不会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银行的业务部门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远程授权”:银行的业务部门可以通过各个网点提供的视频数据,通过远程核实,进行授权,这样既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又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业务授权的效率。
二、可视化管理(IVM)在我国公安行业中应用的分析
对于公安行业来说,安防监控系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安防监控系统在公安以及政府部门的平安城市建设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公安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平安城市建设所使用的安防监控系统占到了整个安防监控系统总体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三十。国内对于平安城市建设工程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从我国当前的平安城市发展水平来看,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的城市安防监控系统联网的集中程度还不够高,各个城市之间的信息交流程度还相对落后,系统内部的信息没有实现及时地共享。在安防监控系统的业务使用上,重于建设而轻于应用,没有和公安部门形成一个良好的业务应用体系,从而没有充分发挥安防监控的实际作用。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安防监控系统的建设规模也随之扩大,但是目前的运维管理机制和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安防监控规模发展需要,从而导致安防监控系统没有充分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城市安防监控系统缺乏一个长远、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导致系统在后续运维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困难。
城市安防监控系统起初是以单一模式进行建设和发展的,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需要,安防监控系统必然要进行联网和整合,从而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互相联通、相互控制。公安部门、安防监控系统的运营商以及城市建设之间将视频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实现视频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城市安防监控系统使资源实现整合以后,不断深化业务应用水平,满足各个警种的相关业务需要,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公安实战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将接处警、警棕、警用地理信息等相关系统的及时对接,同时将城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有效的政府应急以及公安部门维护社会稳定的应急操作体系。这一过程会随着相关的新技术发展和应用,不断地优化系统的应用,不断地构建科学的系统运维体系,不断地贴近人们的生产生活,从而实现社会视频信息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智慧化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视化管理”是安防监控系统发展的必经指路,是安防监控行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是安防监控系统实现时代跨越的重要因素,是安防产业跨越时代的零界点,“新安防・IVM时代”已经不断临近。
参考文献
[1]阎磊.岩石物性参数数据库与可视化建模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
篇4
关键词:智慧水务;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06-00-02
0 引 言
多年来,中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2014年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全国“十三五”计划,其中,张高丽强调必须要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水污染可分为两个大类,即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目前人为污染对水体危害较大,它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智慧水务”新构想是基于IBM之前提出的“智慧地球”方案,所谓“智慧水务”是指通过数据采集、传输等传感设备实时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采用可视化方式有机整合水务管理部门与供排水设施,形成“水务物联网”。同时利用IT和大数据服务系统帮助水务系统做好各类污水处理,实现最佳管理状态,提升运营效益,通过系统的监测、信息采集分析,使水务系统运行更加可靠安全,更加“智慧”[1]。
1 “智慧水务”新构想
本文将从“感”、“控”、“享”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智慧水务”的新构想。
1.1 “感”
“感”即感知层。水务系统需要采集各类事实数据,例如雨量站、水文站、需要主要供水主干管的pH值、压力、浊度及总氯,污水处理系统需要水质数据COD、氨氮、HP、总磷等[2]。系统通过信息识别、信息感知、位置定位、通信技术进行处理,这一系列技术的详细过程如图1所示。
1.2 “控”
这里 “控”指的是智能控制系统,即实现水务系统的实时状态监控的全自动化。本文以某企业的污水处理厂为例进行分析。污水处理厂可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出口COD、氨氮、HP、总磷、流量等,但不同污水处理厂使用的PLC/DCS品牌型号不一,通信方式也不同,再加上水质分析仪表的品牌及接口类型不同,使数据采集的技术难度较大。“智慧水务”整合了水力模型、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网压力实时监控系统(SCADA),可针对西门子、AB、施耐德、三菱等系列PLC和爱默生、新华、霍尼韦尔等实现DCS数据采集通信,以及与RS 485、MODBUS等总线接口通信并通过Internet、GPRS等进行远程通信。具体的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智慧水务”是全自动控制的,具有先进性的控制模型,其可使系统处理流程紧凑合理,保证调节过程最优化,相应工序能耗低,处理效果好。该系统可进行远程运行控制、远程故障分析解决,通过远程控制处理现场故障,指导现场操作人员操作,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完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SCADA),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降低工艺设备故障停机次数,降低人工成本,减少耗材与运行材料费用成本,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营运成本[3]。
1.3 “享”
“十三五”计划要求坚持公平包容、共建共享,这里提到的“享”即共享数据资源。数据数量大且分散性强,数据之间是不完全独立的,但却对公司、用户和社会经济有巨大价值。从环保角度来讲,虽然可查询的公益环保数据越来越多,包括全国气象、水文、工厂分布及污染排放达标情况等数据,但这些数据太分散、太专业、缺少分析、没有可视化,普通人难以理解。若要使大众看懂并保持关注,真正地惠及民生,则要利用目前蓬勃发展的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它将成为社会监督环保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是指对大量的、种类各异的、来源复杂的数据进行发现、存储、计算、分析和处理[4]。所以,大数据包括两部分,首先,它涉及的数据量大;其次,还包含了对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分析的理论和技术。
“智慧水务”中的“享”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考虑:
(1)数据共享及交换平台。该水务物联网系统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在饮水安全监测、水文监测及预警、地下水监测、污水处理排放、防汛抗旱、山洪灾害监测及预警、水资源信息等多方面实现了平台整合,依赖云计算将对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存储,提高水务生产质量,改善运营管理模式,同时对整个物联网提供计算服务,目的是实现预测、决策,利用传感网络的反向控制来控制物联网中事物的发展进程和运动过程,对全局状态有更准确的把握,以更加合理、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系统的生产、服务管理流程[5],从而达到“智慧水务”的目标。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建成视频监视点,并通过共享部门视频资源,对中型水库、重点海堤、特区内主要河道和某些易涝易浸点进行实时监控。
(2)建立新服务模式,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智慧水务”综合平台惠及民生,除了通过银行划账和亲临营业厅缴费之外,用户还可自由选择支付宝、翼支付、京东钱包客户终端等多种方便快捷的缴费方式。同时引入微信平台,水费缴纳、停水通知、水质公告、水价信息、水费查询、投诉建议等都可通过各个官方微信。
(3)开发大数据应用软件。香港《南华早报》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的官方数据,绘制了2014年中国空气污染地图,它包含161个城市几近完整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水平和主要污染物。水务系统中也可以利用相同的方法开发软件,如水质污染图、污水排放处理图等。这些软件要实现完全 “可视化”,以方便群众查看并可实时分享到社交媒体平台。要加大大数据价值挖掘的广度和深度,将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大数据关联起来,如环保、卫生、经济、交通、气象数据等。这才是“智慧水务”的特点,也是最困难最复杂的部分[6]。
2 结 语
现如今,城市发展受到有限能源、资源减少、人口剧增等条件的限制,而发展又离不开水资源,“智慧水务”的核心是改善水质量、水工业以及分配水资源,它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即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来优化水务系统,改良水处理工艺过程,改善与人们的交互方式。“智慧水务”将以准确的感知、先进的智能化和广泛灵活的交互方式促进生态系统的互动发展,并通过使用先进信息技术改善商业运作和公共服务,构建“智慧水务”运行模型将有助于推动智慧地球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燕平.施耐德电气:智慧水务,善用其效[J].自动化博览,2015(7):47-48.
[2] 田雨,蒋云钟,杨明祥.智慧水务建设的基础及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水利,2014,20(1):14-17.
[3] 张小娟,唐锚,刘梅,等.北京市智慧水务建设构想[J].水利信息化,2014,2(1):64-68.
[4] 王元卓,靳小龙,程学旗.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2013,36(6):1125-1138.
篇5
关键词:智能社区;三维城市;数据库;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三维智能社区,就是通过三维建模的手段真实的描述社区的时间与空间关系,通过数字库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实现有机连接的社区。这种智能化的网络系统,使社会化信息提供者、社区的管理者与住户之间可以实时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及IC卡技术基础上,采用系统集成方法,逐步建立一个沟通小区内部住户与住户,住户与小区综合服务中心。住户与外部社会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交互系统,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生活环境,实现以家庭智能化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面向未来的智能化小区。
延吉市三维智能社区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现实社区实施全方位的数据采集,采用管线探测仪对社区内的地下管网进行综合普查,进而形成一套地面地下多维地理信息数据。通过部件调查把用户、社区的各类信息输入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建立社区管理网络平台,社区的管理、社区的文化建设、社区提供的服务应该是统一在一个数字化的平台上。遍布小区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安防系统、现代通讯系统、物联网和有线电视系统、物业管理服务系统等等,以及“VOD点播”、“一卡通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图书”……,这一切激动人心的生活方式,便是智能社区带来的。
社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智能测区的基础,这里主要介绍延吉社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方法。
1三维社区模型建立
采用徕卡scanstation C10一体化高效扫描仪与数码相机、GPS结合,对所涉的社区地面区域,建筑、广场环境、复杂的景观,快速完成基于完整特征面的测量。根据扫描获取的点云数据,通过专业的模块完成三维建模,生成DEM、DOM、社区平面图等地理信息数据。从而再现地面实景三维场景与二维数据的联动,量取各类真实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图1 外业扫描图2 点云数据
外业采集的点云数据及数码照片通过随机软件Cyclone 7.1处理、拼接、贴图、制作等流程,形成局部的社区三维模型,通过TOPO-GIS系统平台,集成最新社区三维场景,形成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图3 单模型建立图4 三维社区效果图
2三维地下管网系统建立
凡在社区范围内埋设的供水、排水、电力、通讯、广电、燃气、供热、人防、工业管道及其他隐蔽工程都要进行普查。本次普查工作,以实地调查及探测数据、测量收点数据为成图基础,个别复杂无法确定的管线参考社区已有资料或由社区巡线员现场指定。所有管线调查到社区与市政管线接口处。
用英国雷迪公司 RD8000探测仪测定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或高程) 、规格、性质、材质、埋设方式、权属单位及所在道路。 用天宝M3全站仪测量管线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用东正元地下管线处理系统Zyspps 2.0编绘综合管线图、专业管线图,并编制管线点成果表。用沈阳金普管网GIS系统建立多维管网系统。
图5 二维管网系统图6 三维管网系统
3社区内部件调查
按照城市管理功能体系设定的7大类(分别为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他设施类和扩展部件类)。
普查内容包括:城市部件的平面位置、所属专业部门、使用性质、目前状况、所在单元网格等。按照城市管理部件的功能分类、分层绘图,把每一个城市部件与其属性信息建立关联,将其全部定位到所属三维建筑物上,建立社区部件数据库。
4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
按照各类系统的要求分别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网普查数据库、社区部件及事件调查数据库、用户住址和信息数据库、物业管理及其相关数据库。数据库信息是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社区管理的基础,可以根据市区实际情况建立各种数据库。
5平台功能的实现
设在社区管理中心,在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基础上开发应急指挥系统。系统包括:应急事件管理、应急资源管理、图形标绘、地图操作、辅助分析等。平台可实时调用其他子平台的各类综合汇总信息,通过中心平台的管理功能综合分析、判断整理出规律与结论,为社区领导决策服务。
社区管理中心设置大屏幕、呼叫中心与集群调度、视频会议等系统,实现社区信息实时监控管理与指挥调度。
通过建设社区中心平台,为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完善、反应灵敏、协调
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供基础支撑。全面提高社区服务与管理能力,预防和妥善应对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
图7物业管理平台 图8 社区管理中心
6结束语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信息化的革命。地理信息技术从二维发展到三维把城市的抽象化变为可视化。智能社区只是把智慧城市微缩到社区,变宏观管理为微观管理,这一切都是可行的。随着物联网及云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智能社区”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经济。它正在促使和满足日益增加的“未来智能化需求”的飞速增长,促使众多新兴社区网络业务的出现,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智能化带来的各种服务,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无处不在,形成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1.
[2]承继成,李琦,林珲等合著。《数字城市——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CH/Z 9001―2007.
[4]《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5]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 106-2005.
作者简介:
篇6
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时代,所以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应该是数据集合。所有的行为、语言、声像和过程都是需要数据来支持的,在整个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由大数据支持智慧城市建设所有内核。
北京建谊和各个地方政府的合作就是用数据推送。公司近3年举办了若干次大型的智慧城市展览,开了无数次论坛会,大部分人都在顶层设计、点状运用上去谈论智慧城市的建设,这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整个城市系统化建设中还缺乏中心支持,这个中心支持就是数据。
BIM的门户主要是以BIM作为主要的媒体宣传,但未来会是一个社会性的运营平台,所有的建筑企业、房地产等,都会登录来实现数据共享。中国有约20万家小企业,有广大的农村、村镇,它们都不具备建立数据的能力,现在它们登上ChinaBIM・com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建造、城市的虚拟建设,甚至与实际建设相结合,北京建谊就是在营造这样一个社会性的数据平台。
大数据不但给自身建设创造了数据积累,同时也和其他参与单位创造了极好的数据应用。它可以延展数据、繁衍数据、重生数据,可以运用数据,为企业的顶层运行和顶层设计提供条件,这样的智慧城市建设具有扎实的根底、科学的依据,可以为后期运营留下良好条件。
现在都在说大数据,但是没有人去真正营造能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大数据平台,所以北京建谊在和各个城市接轨的过程中,主要是帮它们营造智慧城市的管理数据平台。
篇7
4月18日,在第六届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暨“十城市智慧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杭州是全国第一个“无线数字城市”,有全国领先的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企业,更有成熟的应用市场。因此,杭州是离智慧城市最近的城市。
4月的杭州,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喜
讯接连不断,先是杭州智慧城管、智慧安监项目入选浙江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后是基于“无线数字电视智能交通导航系统”的智慧行项目研发成功、“数字城管智能化平台”启动。随着智慧城管、智慧安居和智慧交通等日益普及,杭州的智慧生活已经悄然来临。
4月25日,记者从杭州市城管委了解到,杭州市政府智慧城市建设实施首先从数字城管方面着手。今年,在“数字城管”的基础上,杭州将打造一个全新的智慧城管平台——数字城管智能化平台,利用信息融合、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数字城管,杭州先行
杭州数字城市管理智能化平台将面向老百姓,以网络互动、“市民通”智能手机应用等为载体。市民找车位、找公厕,都可以通过它及时了解。
数字城管是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简称,是我国近年来试点建设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据了解,数字城管有一个基本工作流程:比如发现路面缺失窨井盖等问题,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会在现场掏出采集器,这个具有显示地点、问题图像等要素的特殊手机终端会即时将信息传送到城管信息中心;此时,城管信息中心值班长进行分类后转入协同平台;协同平台作业人员迅速向本部门或基层作业单位下达处置指令;管理或作业部门根据指令处置后,将结果反馈协同平台进行审核,确认办结。信息中心在得到反馈信息后,通过指令要求所在区域的信息采集员进行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决定是否结案,对不符合结案的,再次指令协同平台督办,直至问题解决。
作为国家数字城管首批试点城市,杭州 “数字城管”系统管理着城市里大到一座桥梁小到一个果壳箱的每一个城市部件。目前,杭州智慧城管建设思路是在已有“数字城管”建设丰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全新城市管理和运营理念的融合。
记者从杭州市城管委处置中心了解到,智慧城管是“智慧平台”和“智慧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广泛采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构建一个智慧的信息平台,让管理对象更具智慧,实现基础管理对象和管理服务两者间的有机结合,提高城市管理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管理信息更全面、管理更高效、服务更便捷。
在杭州数字城管系统处理中心内,记者看到,通过路面监控可以随时查看杭州主城区的任何角落。目前,杭州数字城管走资源整合共享之路,除实时监控借用交警探头外,数字城管系统还借用政务外网整合管理资源,搭建起覆盖“市、区、街、社”的城市管理协同工作网络,实现与846家城市管理网络单位和468个社区的互联互通,实现与公安和交警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对接共享,这不仅有效保证了管理信息的畅通和共享,还使建设资金节省了50%。
目前,杭州数字城管平时承担城市管家角色,而一旦遇到城市防汛防台、抗雪防冻等应对灾害性天气时,数字城管在第一时间里便从常态化管理切换到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解决街面道路积水、树木倒伏和道路积雪等问题,确保城市正常运行和市民安全出行。
那么,杭州正在打造的数字城管智能化平台会在哪些方面体现出它的聪明?
据介绍,数字城管智能化平台主要是依靠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系统、城市街面秩序智能管控系统、智能化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监管系统以及固体废弃物及餐厨垃圾处置监管等系统来完成它对城市的管理。其中,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系统主要面向老百姓,以网络互动、“市民通”智能手机应用等为载体。市民找车位、找公厕,都可以通过它及时了解。而智能化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监管系统,就是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对广告牌、地下管线、桥梁、河道、城市亮灯、犬类、环卫作业车辆、建设工地等进行智能化监管。工作人员通过在桥梁、道路上安装远传地磅、监控探头,可以实现对超重车辆的实时发现,为交警、执法部门执法提供信息。另外,还可以借助实景影像信息系统,对广告牌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据了解,杭州整个数字城管智能化平台的建设将在2014年建设完成。今年,杭州市城管委将完成数字城管智能化平台项目的规划、标准制定,年内开始实施。
智慧行,“三位一体”导航
你在站台上等公交车,不知道下一趟车里挤不挤、过来的路上堵不堵。用手机搜索要乘坐这路车,关于这路公交车的实时图片、视频将迅速出现在你手机里。如果你想知道你所在位置有没有出租车可打,用智能手机上网搜索,即可了解。
4月5日,杭州市物联网行业协会、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市科技局等联合了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基于无线数字电视的智能交通导航系统”。据悉,这套运用最新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智慧行·出行服务平台”已在杭州投入试运营,目前,杭州已经有100辆左右的车辆安装上了这种智慧行车载终端。该终端还将逐步覆盖杭州的私家车、公交车和出租车,解决城市行路难和停车难。
据了解,由杭州交警、杭州文广集团和杭州妙影微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 “基于无线数字电视的智能交通导航系统”正式上线,将有助于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目前,“智慧行·出行服务平台”完成了系统架构研发、三端研发和手机端商用,并开展对系统的功能完善和性能优化工作,计划在5月份全面投入商用,服务于城市交通。
杭州妙影微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施振浩称,“智慧行·出行服务平台”提供的“一云+三端”城市出行信息服务,“一云”是物联网云计算服务平台,“三端”是web端、手机端(包括出行宝、公交宝、打的宝等功能产品)和智慧行·车载终端。与普通导航软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这一系统能实时查看路况视频和车速。目前,该系统的视频和路况内容主要来源于交警部门和该公司在全杭州布置的100多个车载终端。根据测算,只要在全杭州布置8000个终端,就基本能满足车辆出行的需要。
据了解,智慧行·出行服务平台通过数据服务中心地图提供的实时实景路况交通信息,为市民提供可视化、多方位的出行服务。市民可通过互联网web端查询实时交通信息,规划出行方案外,还可通过手机客户端——出行宝、公交宝、打的宝,查询实时路况信息,选择公交车、出租车或者自驾车等出行方式。
以手机终端(出行宝、公交宝、打的宝等功能产品)为例,如果你想在出门前挑选最佳路线,你只要在下载了“出行宝”的手机或者车载终端上输入目的地地址,手机或者车载终端不仅会根据路况帮你挑选,还能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查询到某个路段的具体路况等。要使坐公交车变得方便,你可以通过手机上下载的“公交宝”查询公交车的实时路况和视频图像。比如你想查阅11路公交车的行车情况,可以在手机上输入“11路”,手机地图立即显示出最近一趟11路公交车具体行驶到了哪一个路段。如果你想看看这趟车里人拥不拥挤,可以打开“公交宝”的视频功能。“公交宝”上装载了向内和向外两个摄像头,向内的摄像头马上将车内的视频传送到手机上。如果想看看这趟车过来的路上堵不堵,可以打开“公交宝”的另外一个摄像头,关于这条马路的视频马上出现在手机上。“打的宝”主要用于出租车,先在出租车上安装车载终端,想打车时,只要通过手机的“打的宝”发出打车邀请,附近的出租车通过车载终端接收信息,并直接通过车载终端导航到客人所在的地址,打车客人还可以通过手机的“打的宝”功能查到这辆出租车已经行驶到哪个路段。
记者了解到,“智慧行·出行服务平台”基于“云计算+智能终端”系统架构,可以通过移动通信、无线数字电视、互联网等通讯手段,将实时交通信息服务以数字化、可视化方式推送给用户,可以有效提升实时交通信息服务水平,改善及优化路网通行状况。该系统研制的融合动态交通信息、云服务平台、嵌入式终端“三位一体”的动态智能导航系统,除了能提供目前主流导航产品功能之外,还借助国内领先的可视化技术提供动态的道路云图展示、实时路况图片/视频展示、道路拥堵动态提示、动态交通事件、交通违章信息推送、最短时间路径规划等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专家认为,“智慧行·出行服务平台”,对推进杭州“智慧交通”系统工程的建设,更好、更广泛地为杭州的众多出行者提高切实有效的实时交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社区,保障安居
如果家中独居老人摔了一跤,可以通过老人携带的手机重力感应器及时判断;如果确认老人摔倒未及时爬起,感应器会自动通知智慧社区系统,根据手机定位,派出救护车及时救援……如今,杭州很多社区已实现对独居老人进行智能监控,一旦有突况,工作人员就会立刻主动救援。
4月19日,主题为“革新技术,物联网成就智慧城市”的第六届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物联网产业高峰论坛在杭州和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会上,杭州物联网协会智慧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专题讨论了智慧社区建设的发展。
杭州物联网协会智慧专业委员会主任、杭州中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初认为,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具体体验场所,涉及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当前,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无线终端等技术已经在杭州应用成熟,有效综合物联网、云计算、无线终端等技术应用,是当前智慧专业委员会研究的新问题。
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城市社区独居老人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城市安居的新问题。目前,在探索运用物联网技术为城市社区独居老人、病人等特殊人群提供特殊服务方面,杭州“数字潮鸣民生在线”经验值得推广。
在杭州潮鸣社区300多名残疾困难户和65岁以上老人有一种特殊的手机,手机上有一红一绿两个按键,绿的是一键拨号,直通民生热线,红的则是紧急求助电话。独居老人或者残疾人在生活中碰到困难,只要按动手机上的红色按钮,社区服务后台的电脑马上就能够显示呼叫老人所在的位置、姓名、住址、家人联络方式等信息,这样,社区社工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呼救人,提供帮助。
袁阿婆是位独居老人,腿脚不便。她去医院体检,想要一辆轮椅。用社区发给她的老年手机拨打了社区的民生热线。热线接线员输入她的服务请求,马上同步发送到大屏幕和社工任旭峰“掌上办公机”里。正在社区巡查的任旭峰接到指令后,先赶到社区办公室,将自己的装备——社工专用手机(内有社区信息平台)、纸笔(记录居民的一些反馈意见)、民情联系卡、鞋套、条形码扫描仪等检查一遍。拿上装备,任旭峰在社区登记了租借信息,然后取出了轮椅,直奔袁阿婆家。在袁阿婆家楼下,任旭峰用条形码扫描仪扫描小区楼道内的条形码,核对了袁阿婆的信息,然后敲开了袁阿婆家的门。接着,任旭峰扶着袁阿婆上车,送她去了社区医院体检,完成了这次任务,并在自己的手机上登录民生系统,回复“办结”表示已经顺利完成这个任务。民生热线的工作人员随后进行回访,阿婆十分满意。
除了帮助独居老人,社区的另一项基础工作是扶残助残。记者了解到,支持潮鸣社区及时提供救援的是一套GPS定位系统。任旭峰说,社区里残疾困难户每人配发的手机具有GPS定位功能。
“我按一下这部‘老年机’的红色键,大屏幕上马上能显示出我的位置。”任旭峰向记者演示,“如果老人外出的时候出现紧急情况,我们5分钟内就能找到他们,又快又准。”
除杭州市第一个数字社区“数字潮鸣民生在线”关爱老人应急安全外,目前,在杭州数字社区,高龄老人都随身携带着远程医疗仪器,仪器会定时将测量结果发送到社区监护后台,如果数据显示异常,后台会及时反馈出老人所在具置并调度社区社工、社区医生、第三专业医疗团队进行紧急救援。
篇8
其中十大趋势包括:首席数据官崛起;可视化推动大数据平民化;智能化嵌入;机器学习迎来上扬态势;开源应用加速;数据服务逐渐形成规模;算法市场兴起;互联网、金融、健康保持热度,智慧城市、企业数据化、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大数据创业呈现海归潮;产业生态逐渐完善。
在十大大数据趋势中,可视化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大数据应用逐渐走出阳春白雪阶段,正在向落地应用稳步前进。而从BI(商业智能)时代开始,CIO不清楚CEO想要什么就成为阻碍数据分析的一大阻碍。在企业越来越重视大数据的今天,如何让数据产生价值仍然是企业数据应用的首要问题。大数据可视化的主要意义,在于让大数据落到实处。
先让我们来看看两个例子。2015年初,UBER 开始正式组建数据可视化团队,其理念是将UBER 后台的大量数据,通过数据可视分析工具实现情报分析。UBER 系统每天需要管理近十亿条GPS数据。每一分钟,这个平台都要处理数以百万计算的移动数据。如果不用这项技术去分析和理解这些信息,就等于错过了更全面了解业务的机会。
拜耳是一家医药企业,业务涉及医药保健、作物营养、高科技材料等领域。拜耳中国深信大数据应用不应该让管理层掌握数据,真正的数据分析应该回归到每个业务部门。拜耳中国的做法是根据业务需求,首先将一部分数据可视化,实现对员工习惯的培养。可视化的大数据让拜耳中国的每一名员工都成为数据分析师,这样一线的销售代表也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一些决策。
一直以来,IT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衔接都是企业信息化能否产生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此,银行专门设立了BA这个角色在业务人员与开发团队之间进行沟通。随着大量90后员工的入职,也有一些软件企业开始重视将社交化的软件界面和使用习惯纳入企业软件设计中。而大数据的价值就在于利用数据为企业带来收益,那么如何让业务部门用好大数据就成为关键。特别是在数据科学家对于大多数企业还是奢望的时候,数据可视化、简单化,让企业先享受到数据的价值,或许是大数据落地的最佳方式。
篇9
近年来,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城市”改变了政府、企业和市民相互交往的方式。对于城市服务、公共安全、交通、环保、民生等各种需求做出快速、智能的响应,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将政府各个部门的职能发挥至最大限度,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国内城市,城市管理经历了电子政务、电子管治到智慧管治的类似转变,转变过程伴随着市民参与度的提升。除了政府和市民的纵向合作之外,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多部门、多主体共同参与和合作的协作性事业,因此在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必须加强横向沟通和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2天地一体卫星技术城市综合信息共享平台解决方案
2013年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与研讨会上,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了标准化、体系化的建设思路,通过技术平台之间的接口统一、协同配合、综合生产指挥调度建设、信息集成化管理和综合运用,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用户提供即时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充分利用天地一体卫星技术,促进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了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其以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北斗导航定位和卫星通信为技术支撑,面向城市管理综合决策部门进行应用,同时又为城市管理的专业机构提供通用基础服务。卫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获取到多时相、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结合城市基础矢量数据,嵌入在城市综合信息共享平台,由共享平台提供接口发放给政府部门。城市综合信息共享平台架构图对于国土、测绘、规划、民政等强GIS部门,数据的获取处理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对于社保局、计生局等弱GIS部门,遥感数据作为工作底图在民生项目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平台的作用在于将数据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共享,尤其对于弱GIS部门而言,通过接入信息共享平台,可以不再通过传统方式获得数据,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从天地一体产业化发展角度,以本项目架构的城市综合信息共享平台为辐射点,平台开放统一标准接口,政府部门以接口形式进入平台,通过搭建桥梁,为城市各部门应用卫星影像、平面矢量数据提供统一的服务平台,实现遥感影像等空间信息资源的融合、共享、服务、二次开发拓展能力。该系统在厦门市先试先行,实现了城市地理信息的一站式服务,以平台出发辐射到规划管理、应急服务和民生服务等应用领域,为数据资源整合、技术结合到业务应用搭起桥梁,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移动化、可视化、协同化、集约化的需求。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多规合一”,形成全市空间布局的“一张蓝图”;为城市精明增长的扩展模式奠定基础,处理好山、水、城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平台基础上,厦门消防、安监、地震等应急部门,充分融合共享专业数据,在共享平台上嵌入物联传感技术,提高灾害事故的应对效率和应急指挥能力。
3平台展望
篇10
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建设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在城市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市政管理、国土资源规划、管道铺设等方面,都有GIS的身影,只不过由于GIS专业性强,GIS企业和从业人员相对较少,因此GIS在其中的应用并不广为人知。近两年出现了转机,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逐渐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GIS的应用如同雨后春笋,以让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涌现出来,最典型是LBS应用,一些原来专注于微博等服务的互联网公司纷纷将触角伸向LBS应用,这让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并初识GIS。伴随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呼声的响起,GIS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将会逐步显现出来。
GIS让地铁资产管理可视化
地铁作为城市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其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无庸质疑。然而,地铁事故也让人对地铁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坐地铁别站在门口和两节车厢连接处”成为人们的无奈选择, 高效的地铁安全管理已迫在眉睫。
地铁建设的特殊性在于地下设施的不可见性,比如隧道、地下建筑物、地质构造等都是隐藏在地下的,并且线路、站点、沿线资源分布在广阔的区域,这给地铁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地铁的建设和管理涉及专业繁多且专业跨度大,比如土木、电气工程等,这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地铁行业从建设到运营的过程,产生庞大的数据量,动辄数以万计的图纸和资料,以及相关地形、经济、人口、影像等数据对系统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GIS技术对于应对地铁行业的上述挑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GIS善于将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善于管理分布广、动态、离散的资源,善于构建图层、管理重叠式资源,善于处理海量的数据存储。因此,在地铁的建设和运营中,GIS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地铁资源的不可见性,采用GIS设计开发的可视化资产管理系统可将维护维修、资产档案与地理位置有效结合,实现对资产的模糊查询、分类查询及图上查询,随时远程定位资产的空间位置并且掌握该设备的基本信息以及生命轨迹,从而摆脱以往人工管理带来的管理混乱、资产流失、效率低下的局面,实现地铁资产管理的可视化、透明化、界限化管理。此外,GIS还可以对地铁资产进行可视化的辅助管理,通过主系统与移动GIS终端的集成配合,资产管理人员可使用手持设备进行资产设施定位,并可现场进行简要的设备关联性分析及周边环境信息查询,将更新的信息回传到主系统,为资产管理人员日常巡检业务提供便利。“地铁的可视化化管理系统结合RFID技术,还可以对重要的资产设备进行电子标签化管理, 不仅可确保重要资产的管理到位,而且可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程会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地铁应急事件的处理是地铁管理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地铁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突发事件,而且这些事件通常危害性严重,要求尽快做应急处理,这给地铁的应急与指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地铁应急与调度方面,GIS结合GPS技术以及相应的硬件设施,保证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理地铁突发事件,保障地铁正常建设和运营。”程会平说。首先,GIS可辅助应急资源普查,对地铁相关的大量应急资源进行全面的摸查,便于应急时快捷利用;其次,GIS可提供完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普查工具,用户可远程登记资源;第三,GIS可提供支持现场信息普查的移动终端,工作人员可进行现场踩点、登记资源;第四,GIS可帮助对各类应急预案进行转换,指挥员启动预案后,各类预案约定的任务迅速通过短信息、邮件、语音指令等方式自动发放到各有关单位,有关单位在收到指令后,迅速执行任务并上报执行情况。这样,指挥车、GPS终端,GIS可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调动周边应急资源力量,提高决策有效性,而且,在最终预案实施结束后,保留所有执行痕迹,可追溯责任人和单位。
程会平表示,GIS还能帮助监控地铁周边线路及地质环境,利用GIS强大的数控管理功能,不仅能为预防与应对事故提供分析决策支持,还能节约资源,避免地质勘测的重复投入。除了便于地铁管理人员的工作,GIS还可以给乘客提供路线查询、周边查询,定位等服务。
城市防火同救援同样重要
GIS在城市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在消防部门。火患猛于虎!每当耳边响起急促的消防车的鸣笛声,让人不由地紧张:哪里又发生了火灾,会不会有人员伤亡?由于交通堵塞或者火场狭窄而影响消防车救援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时人们往往感叹城市的拥挤。在城市变得日益拥挤时,城市消防应急指挥系统便应运而生,它让救火变得相对容易,减少了火灾发生时人们生命、财产损失。
城市消防应急指挥系统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图形技术、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等建立城市的完整消防管理模型,全面掌握城市的消防动态变化。城市消防应急指挥系统涵盖了从接警处理、火场实时监控、远程协同指挥、消防信息管理等整个救援过程,最大程度地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GIS技术作为确定位置的关键技术,不可或缺。
由于各个城市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城市消防应急指挥系统在细微功能和架构上存在着差异,但是,通常情况下,该系统的大体功能和工作原理是一样的。“系统可以自动接听报警电话并自动录音,还可即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报警点的位置、周围环境以及对应的户主等信息,系统可根据报警形式、报警地点、火灾地点、火情等参数查询相关的数据库信息,给出火警真伪的概率结论,提交火警定位与辩识结果。”北京远景天图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总监王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后,系统自动或者人工定位火场位置,并确定起火点周边的信息,如空间位置、建筑道路分布、周边危险品存放情况、消防设施等,并通过电脑计算出消防出动方案、最佳路径、火场平面图和作战计划等,然后根据气象条件、危险物品特征、地理条件计算和确定危险地带、疏散线路、方法等。
在具体的救援实施过程中,城市消防应急指挥系统可通过GPS实时监控消防车辆,对车辆进行实时跟踪,并进行相关信息的动态查询。对于在火场的救援工作,该系统通过无线网络提供火灾现场实况传播、消防车辆卫星跟踪、交通道口监控功能,为指挥中心、现场指挥车及相关中队提供实时监控支持,并可召开视频会议,远程指挥协同消防作战、提供警力支持等。
预防胜于救援!“应急不是事故或者灾害发生以后的事情,而应该是全生命周期的。从规划的初期就应该考虑到灾前的预防,灾难中的指挥梳理,做到预案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梁军表示。城市消防应急指挥系统可对消防地理、气象、水源、消防车辆、队伍实力、灭火技术、典型灭火案例、火灾档案等有关消防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维护,以便总结经验,增加救援的能力,降低火灾发生率。
虽然类似的解决方案在技术上没有挑战,但是目前这样的案例并不多见。“目前联动消防涉及消防、公安、医疗等多个部门,在数据共享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上存在一定难度。”王伟说。同时,这也是建设共享电子政务平台、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最大障碍。而在GIS圈内人的眼里,城市应急平台应该是更高阶段的,它可以处理城市中所有的应急事件,比如火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不然大家热议的智慧城市只能是空中楼阁。“目前能满足各类紧急事件处置要求的应急系统还比较少见,比较普遍的还是各个主管部门面对自身需求建设的应急系统。”中地数码集团副总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曾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因同样是目前城市各政府部门的数据共享和协同还存在问题,“未来有两方面的趋势,一是基于统一的共享服务平台集成行业应用,通过行业功能和专题数据的聚集和扩展,形成滚动式发展,逐步形成集中处置、全面协同的城市应急系统;二是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空间数据挖掘等关键技术,提高系统智能,为正确决策和快速响应提供支撑”。
远程的“现场”管理
城市的发展让管网结构变得日益复杂,相应地让给水管理部门的脉门――给水管网阀门管理变得更加复杂。阀门在管网运行中起着调节压力、流向、流速 ,控制停水等重要作用。做好阀门巡检工作,是做好阀门运行管理工作的前提,对于提高抢修速度,提高供水部门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10月31日上午,泉州中心市区泉秀街运通路口一带路面被淹,周边数千住户、商家停水,数千吨水白流,原因是某施工单位在开挖路面埋设地下通信电缆时,将一自来水管挖断,阀门迟迟找不到。泉州自来水公司抢修队黄师傅介绍,自来水公司在建设地下自来水管道时,分别在市区各主、次干道两侧建设了许多控制阀门。但是,在近几年的房地产开发、主次干道拓宽改造及相关部门在进行地下管网建设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擅自移动这些阀门,从而给市区自来水管道抢修、维护工作带来严重不便。
如何提升阀门检修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现场工作管理水平,提高对在外工作人员监管的技术能力,消除业务部门与现场工作人员数据交换的瓶颈,是目前城市供水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移动GIS技术恰恰能为以上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它可打破原有管理方式,让给水管网阀门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事实上,GIS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城市管网中,它的空间分布可视化和海量信息存储管理能力为城市管网高效运营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工具。
在阀门管理方面,通过 GIS 系统的统计功能,可以方便地按口径、规格、型号、安装年代及分布区域统计出阀门的数量,管理部门可以较全面地从总体上把握阀门的现状,为其编制周密可行的阀门计划提供依据。移动GIS结合GPS、3G网络可为其巡检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稳定的技术手段。王伟介绍说,通过阀门巡检管理及应用平台,阀门管理部门与阀门巡检现场工作人员可以实现数据交换,解决现场工作人员的困难;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可实现对阀门巡检工作现场的实时监管与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对工作现场的监控和管理能力,提升现场工作管理水平。
另外,在巡检工作中,现场工作人员利用移动GIS和GPS以及 3G无线数据网络,将现场数据、图像和视频等信息实时传送到后台管理平台,系统后台应用系统将自动汇总和存储这些信息,阀门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后台管理应用系统直接监督、查看各项工作当前的情况,了解项目工程的分布与实时进展,并可对各种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查看分析结果,辅助决策,提高现场工作效率。
警用GIS迅速定位嫌疑人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三个电话号码,谁都不想打,但一旦需要打就希望越快接通越好。这三个号码就是110、119、122。与过去报警者一般都不能很好描述自己的位置而延误出警不同了,现在的警用GIS可自动获取报警者位置,提高出警速度。
除了定位功能,警用GIS正在走向智能化。比如,现在发生危险性爆炸时,警用GIS系统会自动把周边的资源、所需要的物资材料在什么地方、怎么调度形成一整套的方案,智能化地提供给指挥员。另外,犯罪分子非常狡猾,不断更换自己的手机等消息。警用GIS通过对犯罪嫌疑人轨迹分析,对犯罪嫌疑人的手机轨迹、手机的通话频率分析,能快速检索出其平时住在什么地方、工作在什么地方,迅速精确定位,找到犯罪嫌疑人。
可视化也是警用GIS的重要发展趋势。过去很多信息都是要靠图文方式展现,现在则可以通过视频方式,把所有信息都集中在一个监视屏幕上。比如,一个嫌疑犯开车逃逸,警用GIS会自动计算其逃逸的可能方向,并把摄像头切换到相应位置,在1公里、2公里处部署堵、卡线,实现自动化追捕。
警用GIS在保护市民财产和生命安全、维护城市安全稳定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占我国警用GIS市场70%份额的公司是收购山海经纬后的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26日,方正国际宣布正式完成对山海经纬旗下全部资产收购,与原有相关业务整合成立公安与地理信息事业部,山海经纬原董事长周大良出任方正国际董事、副总裁兼公安与地理信息事业部总经理。
山海经纬是国内最早从事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公司之一。为满足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数据采集与制图、建库与管理、共享与服务、搭建与应用的需要,山海经纬成功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大系列产品线,即山海易绘EzMap、山海易绘EzSpatial、山海易绘EzService、山海易绘EzBuilder系列产品,形成数字制图、数据整合集成、服务、应用定制等方面强大的技术与市场优势。
周大良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进了Web组件的思想,将一些较为成熟的应用模块进行封装,形成了一个个功能相对独立的组件,这些组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用性很强,类似共享服务平台上的一个个小零件。
技术趋势
GIS新思维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新动力
如今,GIS越来越普及,人们对地理空间进行可视化表达方面所带来的价值有了更多的认知,接受度大大提高。而在业内外陶醉于GIS越来越“酷”而“炫”的时候,Esri提出了地理设计(GeoDesign)的理念,倡导将地理和设计通过GIS的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这不仅能够让我们轻松了解地理环境,而且还可以对它进行设计,更重要的是能够对设计的构思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估比较。
这是一种更加灵活、深入和主动的地理设计方法,目前这个方法正通过GIS中的一系列新工具逐步实现落地。最新的ArcGIS集成了网络协作、情景管理、设计迭代、数据共享等工具,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GeoDesign平台。
曾在2010年Esri全球用户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的著名的TED大会创始人理查德・沃尔曼(Richard Saul Wurman),自上世纪70年明“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一词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让信息可以被理解”的各种方式和方法。 Wurman说:“信息架构师是把数据的内在模式加以组织,使复杂的事情变得清晰,构建信息结构或地图,让人们找到通往知识的途径。”由此,他强调“了解先于行动”(understanding precedes action)。我们在具体做出各种规划决策之前,的确需要更多地了解客观世界的运行方式,看看这个决策可能带来的结果是否为我们所期望,以便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
地理设计要发挥上面所说的作用,核心在于其为规划、决策者提供超强交互工具的同时,将后台强大的数据库和领域模型(规则)关联起来。通过数据库和领域模型(规则)的支撑,规划者的思路和设想能够及时地被评估并得到反馈,决策者才能对多种不同的规划思路和设想进行定量的比较和抉择。这是地理设计和通常意义上的设计软件最为本质的差异所在。
现在,有地方政府将大量的经费和人力物力投入三维数字城市的建设项目,最终得到的,的确是一个美轮美奂的“三维”虚拟城市。但是,这个结果往往是“静态的”、“固化的”“作品”,貌似高科技的东西,实际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手工成果,做出来后,可看、好看,却难于统计、没法分析,后续的作用有限。其症结就在于这些“做”出来的城市建设要素与动态的空间数据库缺乏关联,也没有动态的规划和设计规则与之对应。这样的成果,难以在支撑城市规划设计、审批和监督执行等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决策者提供的辅助能力也十分有限。
Esri新收购并正在进行产品整合的CityEngine三维建模软件,正是在空间数据库关联和规则驱动建模这两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为规划设计人员和政府决策者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平台和支撑环境。这使得地理设计(GeoDesign)的实现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本文作者系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咨询专家 蔡晓兵)
警用GIS案例
芜湖PGIS实现公安业务“一张图”
去年年底,芜湖市公安局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超图版正式通过公安部的评审验收。该项目使用超图软件SuperMap GIS作为PGIS底层基础GIS软件,形成了统一的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规范、数据标准、数据采集更新规范,进行PGIS平台的安装部署、三库建设和业务GIS应用的开发,自下而上分为数据层、信息服务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
同时,项目还与本地的业务应用系统、GPS及视频监控等技术系统进行对接,并实现了全国联网应用。在指挥调度、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刑事侦查、消防、交管等业务领域,各部门分别基于PGIS平台进行了业务应用系统的新建或改造,实现了主要业务信息上图,使得工作变得更加直观、有效。
目前,项目已完成了芜湖市公安局PGIS平台软、硬件环境的搭建,建设了全市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库、标准地址库、业务地理关联库,安装部署了PGIS1.5超图版并上线运行,实现了和其他示范城市PGIS平台的互联互通。同时,结合芜湖公安业务实际需求和公安部总体要求、部颁标准,项目还集成、开发了多个业务应用系统,为促进GIS与公安业务应用结合、加快警务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做出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
指挥调度应用
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包括GPS定位、视频监控和方预案制作工具等功能模块。通过与GPS服务的关联,实现警用车辆分布显示,车辆、人员信息的查询,车辆周边信息查询;通过GPS设备定位到警力的具置,可以进行语音呼叫及发送短消息,并支持GPS实时监控、GPS轨迹回放、单屏及多屏监控。利用开发的方预案制作工具,可在电子地图上快速制作或生成线路规划、各警种警力部署、应急措施等方预案,从而实现了对方预案的归档管理,并可以随时进行调整,以及迅速打印出来,下发各单位立即进行工作部署。
以接处警指挥调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为例。接处警指挥调度系统调用服务端的实时信息,主动分发服务中提供的服务接口,以实现对所有警力(警员、警车、定位终端)进行管理、查询、定位、统计、监控、显示等功能。所有的警力资源将会在地图上实时显示,可以方便地查看任何一个警力资源的属性,实时监控警力资源。当报警人通过固定电话、手机进行报警时,通过地址匹配后,在接、处警工作台地图上进行自动高亮定位显示报警人的具置,并协助指挥人员快速布警出警。
视频监控系统可根据组织机构分类摄像头及数量,对地图上定位的摄像头有视频查看及周边查询功能,从而能够利用可视化指挥平台驱动,将各个警种、各类资源进行协同,全程监控,全程指挥,满足公安干警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紧急事件的事中监控、安全事故的事后处置等一系列安全指挥调度需求,构建一个具有高质量、高效率、智能化的音视频实时交互的指挥调度应用平台。
警务综合应用
主要包括综合查询系统、社区管理子系统、重点人员管控、案事件分析、卡口系统、流动人员分析、案事件分析、重防区域分析、案发轨迹分析、犯罪热点分析、案情评估、犯罪带分析等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覆盖了警务工作需求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和标注功能应用、动态警力监控管理功能应用、警力资源空间查询功能应用、网上视频督查功能应用、治安视频监控图像调用、治安卡口车辆查控应用、人口场所信息关联查询应用、可视化统计分析功能应用、动态栅格地图服务、社会资源跟踪监控、固定电话及手机定位。
数据管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