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营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些人认为,目前民营企业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资产上,或者从销售收入上讲,规模都普遍太小。因此,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企业要上规模。
从经济学上讲,企业一上资产规模,就成了大型企业,其资本有机构成就要上升,资本就要替代劳动力,就容纳不了很多劳动力就业。而如果非得要扩大资产规模,劳动力就业规模也要大,于是一亿资产的企业,有一亿劳动力就业,这样的企业最终会因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侵蚀资本利润而难以为继续。许多这样有一定资产规模,但就业劳动力很多、资本有机构成很低的所谓上规模的国有企业的亏损、倒闭和破产,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都让民营企业在资产方面都上规模,那么中国这样多的劳动力去哪里就业呢?如果让它们在人数方面上规模,会不会象国有企业一样,最后大部分民营企业还是会破产倒闭呢?
民营经济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绝大部分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它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如果硬是让它们舍弃自身的比较优势,而盲目上项目、扩大资产规模,力不从心地接收很多人就业,把规模搞大,那么大多数企业离破产和倒闭的期限也就不会太远了。
当然,一些大企业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如像微软。不排除100个中小企业中有1个会发展成大型企业。但是,需要指出的是,99%的企业必定是中小企业,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大数定律。绝大部分民营企业不可能上规模。一个地方的政府,不可能把自己区域内的大部分民营企业都发展成大型企业。如果想这样做,也是徒劳的,甚至会给经济发展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二、发展民营企业在技术方面要上档次的误区
一些人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技术水平不高,上不了档次。因此,这些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在技术水平上要上档次。
从经济学上讲,技术要替代劳动,如果大量地发展技术密集企业,那么劳动力到哪里去就业呢?中国今后10年每年有2000万劳动力需要就业、再就业和转移就业,这2000万中,别说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太少,就连大中专毕业以上的也比例不高。如果要把大部分民营企业的技术档次都提高了,失业、城镇贫困、社会不稳定也就会接踵而来。
从实际的经济生活看,在一些行业中,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也不需要提高技术水平。比如,咖啡店、蒸馒头、茶叶店等等,不需要什么技术进步,可能越是传统的情调,越能吸引顾客。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店里的卫生和装修需要搞得好一些。
技术进步还要适应中国的市场需求能力和习惯。技术进步,有一些会降低企业生产的成本,有一些要加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比如,中国的农用车辆与德国的农用车辆相比,德国的农用车辆生产中技术含量较高,劳动力用得较少,车辆中有冰箱、音响等等;中国的农用车辆生产中,所用的人工较多,车辆的技术档次较低,没有冰箱、音响等等设备。但是,在中国农村市场上,中国的农用车辆比较好卖,而德国的农用车辆就没有市场。原因在于虽然车辆的技术档次较低,但是中国农民只能购买起中国价位的中国农用车辆。
从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角度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便宜,除了国家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要在一些方面争取技术领先外,在国际经济合作和交流中能得到利益的主要来源还是劳动密集和劳动资本双密集产品的出口。如果把绝大部分民营企业都发展成技术密集企业,以我们的技术去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相竞争,可能是以已之短,攻他人之长,根本获得不了什么利益,反而会给国内造成失业方面的麻烦。
三、发展民营企业都要舍弃家族管理,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误区
一些人认为,现在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实行的是家族管理,管理素质差、水平低,适应不了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要求。家族管理应当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制度经济学认为,组织是有成本的。简单的生产经营形式,需要简单的企业组织形式,这样其组织成本最低。如果一个简单的生产经营形式,设计和安排一个复杂的组织形式,其组织成本就会高于组织收益。上面已述,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事务不是太复杂,可能先生是老板,夫人是经理,女儿是会计,弟弟是出纳,其信任需要的成本最低,组织管理成本也最小。反之,10个人左右的一个企业,非得要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要分离,于是从外请了一个经理,还要有外人来当会计、出纳、监事会主席等等,实际上增加了信任可能不足的防范成本。国内外复杂的公司制、集体经济不适合,而家庭经营组织形式最适合于农业这样较为简单生产经营方式的实践,就证明了这点。
只有生产经营形式特别复杂,企业的规模已经很大,其中内部专业分工也细化的情况下,有一些企业的家族管理方式可能要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主要是可能科层较为复杂的组织形式,更有利于适应和管理复杂的生产经营方式时,才应当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如果将文化习惯视为影响制度形式的一个因素的话,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的许多资产规模已经很大的企业,仍然是家族方式管理的企业。其中许多企业管理得相当成功。如果在国内,这类企业很可能要受到各级领导你们为什么还不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指责。这些企业之所以成功,原因在于其华人儒家传统内源文化与西方外来先进管理知识的结合。
我认为,民营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重要的是要加强民营企业家的培训,提高他们经营管理的素质,特别是在于家族企业继承人经营管理素质的提高。现在有许多家族企业老板卖书自学,自己或者送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各种企业家培训,送自己的继承人深造学习,请一些大学生为中层管理者,这将改观家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的局面。
四、发展民营企业资本要社会化和股份化的误区
一些人认为,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其资本要社会化,在资产结构上要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私营经济要向新型的集体经济和公有制形式转变。这更是在思想上的一大误区,在实际中也是行不通的。
一些私人企业资产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其资本要社会化,一般来说,这是一个趋势。资本社会化和多元化的主要方式是发行股票、高中层经理和职工持股、吸收外部资金投入、企业中继承遗产征税部分由国家向社会拍卖等等。世界上有名的西门子、丰田等过去的私人企业,现在都变成了家族股份比例不高的社会资本企业。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是百人以下和几十人的中小企业,可能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会发展成社会资本的大型企业,99%的企业仍然是资产规模很小的中小企业,从经济学上讲,这些企业的资本不可能社会化,绝大部分也不可能实行所谓的股份合作制形式。
一个只有50万资产的私人企业,试想如果将其资本社会化,或者内部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会有什么过程和可能呢?它的股票发不出去,因为不够发行规模;很难吸收外部投资投入其企业,因为企业太小而投资人的风险太大;本来资产规模就很小,职工内部持股,或者变成股份合作制,一个简单的企业组织形式,就变成了复杂的组织形式,本来老板一个人可以决策的,现在要征求每一个股东的意见,决策和管理成本急剧上升,效率却急剧下降。
篇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其经济地位与作用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在民营企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对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可以说,资金是支持我国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然而,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却不容乐观,融资问题甚至已成为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内源融资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主要渠道。根据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民营企业的自我融资比例高达90.5%,这意味着我国民营企业基本上是靠自有资金发展起来的。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实际上处于一种严重失衡的局面,具体表现在:
(1)一方面,作为我国GDP增长主要贡献者的民营企业有着迫切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有关的融资制度仍然向国有企业倾斜,这就造成了民营企业对融资的需求大大超过现有的融资供给,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间接融资渠道不畅,贷款困难,使民营企业的发展只能主要依靠白有资金,靠自有积累滚动式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民营企业快速壮大的渴求,减缓了许多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
(3)间接融资中,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的结构失衡。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是国家银行,它们的服务对象多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很难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
(4)与各种渠道的贷款等间接融资相比,能够通过证券市场直接募集资金的民营企业不到万分之一,直接融资难的问题比间接融资更加突出,在作为民营企业主体的中小企业中这种失衡尤其明显。
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状况分析
(一)管理水平落后
我国的民营经济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和个体户,管理水平不高,企业制度也不够规范。企业规模小、人才缺乏,民营企业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之后,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
(二)信用意识不强
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诚信观念比较淡薄,社会信用欠佳,使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加大,从而造成民营企业的贷款困难。
(三)国有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的动力不足
由于国有企业具有稳定就业的作用,维持国有企业的稳定与增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国家需要为国有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一任务就成为国有金融机构的重要使命,由此形成了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的刚件依赖关案。
(四)面向民营企业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一是我国的政府机构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基本不是依照民营经济运行的需求设置的,缺乏统一的民营企业服务管理机构,使有关民营经济的政策政出多门。造成了政策混乱,有时甚至相互矛盾,政策的透明度、公允性、针对性及其实施程度也因此而大打折扣。二是专门扶持民营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我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主导银行有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和中国民生银行等,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这些银行实力较弱,而且城乡信用社在结算、服务功能、资金实力等各个方面远不能满足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三是高水平、权威性强的社会中介机构发展缓慢,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企业质信评估不健全。
三、近期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情况及对民营企业融资产生的问题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制约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瓶颈很多。主要有:
(一)原材料价跌过快
2008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猛涨,下半年价格猛跌,原材料价格波动大而不稳带来连锁效应,产品价格严重下降,导致企业生产成本过高,负债经营,加之很多供货企业停产、破产,导致企业举步维坚、生产困难。
(二)资金不足、企业融资难
虽然国家出台了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调增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但是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信心不足,特别是当前金融危机这一大背景下,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加紧收缩银根,对中小企业实行“限贷”、“惜贷”、甚至停贷,尤其是国有四大银行。
(三)企业规模小,处在产业链的底端,抗风险能力弱
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带来了产品的快速降价,用货企业限产、停产、乃至破产,造成市场萎缩,产品无法销售,库存压力加大,企业维持艰难。四是工作人员思想不够解放,办理审批手续时间长。有关部门对项目的审批程序繁琐,工作人员胆小、怕出事、怕负责任,工作效率不够高;对审批条件都已具备的项目,却反复查找问题,拖延了审批时间。
四、货币政策对民营企业影响及建议
(一)货币政策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民营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使企业资金供应充足或紧张。货币政策无论其目标如何,方法怎样,从资金供应角度看,理论上说无非是两种:一种是紧的货币政策,另一种是松的货币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大都是紧的或松的货币政策交替实施。
(2)货币政策调节利率水平,是企业筹资成本变化,进而改变其资本的供求。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要经常调整其再贴现和再贷款利率。中央银行如果实行紧缩政策,则调高利率。其结果专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取得贷款时要付出较高的利息或贴息,专业银行必然也要提高其贷款利率或帖现率,从而使得整个利率水平上升,企业的筹资成本也相应上升,如果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不变,就必然要减少利润,这会迫使企业压缩资金的占用和需求,进而缩减生产规模。
(3)货币政策影响物价变动,间接影响企业生产、流通。这属于货币政策对企业的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为刺激经济而采取信用扩张政策上。信用扩张会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多,货币供应量如果超过生产流通所可观需要的货币量就会促使物价水平上升,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表面上看,对企业有利。因为企业可以随之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从中牟取超额利润。但仔细分析却不尽然,因为企业的生产成本也要上升。
(二)建议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可以看出,民营企业要求得发展,必须首先克服自身缺陷,要运用现代管理理念规范企业行为,完善内部管理,降低经营风险,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以降低金融机构监督成本,从而降低自身筹资成本。其次,要进一步开发资本市场,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切实帮助企业缓解劳动成本压力
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企业和员工全面正确理解劳动合同法,避免劳资双方对条款的片面理解引起不必要的劳动纠纷。当争议或纠纷发生时,有关部门应辅以事先告知、核实,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上,然后再行查处。政府应当成为劳资双方利益的“调节器”,以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实现双赢。建议县政府能根据行业特点,出台符合行业生产规律的如不定时工时制、弹性用工制度等条款,对本岛实体型企业制订相应优惠政策,鼓励已有的实体型企业多招收本地劳动力,对招收本地人员需缴纳的小城镇保险金(每人每月约433元)与招收外地民工缴纳的综合保险金(每人每月约220元)的差额由财政给予一定补助解决,切实帮助企业缓解劳动成本压力。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建议政府能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例如,面对当前企业开工不足而多余的员工,可通过企业工会和职代会,允许企业与员工协商,对员工工资实行按5天计算支付制度,日工资水平按照960元/22天计算,每天44元,以5天工资为最低计算单位,即员工基础工资为220元,如企业开工不足,对暂时停业在家的员工,给与220元/月的最低生活保障工资,对超过3个月还未上岗的员工,企业暂停发放最低生活费,员工的社会保障费仍按照原来办法解决,让员工和企业共渡目前的“寒冬”,待形势好转时再行恢复。
篇3
【关键词】民营经济;投资体制;政策环境;完善措施;
一、民营经济投资体制和政策环境之间的矛盾分析
近年来,我国民间经济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民间经济增长的态势非常迅猛,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民间经济的投资体制和政策环境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民营经济结构的投资要求和国民经济的优化要求不协调在我国民间经济中,经济结构呈现出不够均衡的情况。在一些产业中,民间经济投入了相当大的资本,在投资比重方面甚至要超过公有经济,呈现出了较好的竞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现象。而在有的领域,民营经济投入的较少,甚至根本没有投入,在投资和产能比重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不足,例如在金融、保险、文化和卫生等方面,民营经济所占的比重较少。可见民营经济结构是非常不均衡的,而这种不均衡和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优化要求是不协调的。
(二)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够平衡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在经济结构上体现出不均衡的情况,另外,在发展水平上,各地的民营经济发展也具有非常大的区别,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例如,在我国东部地区,外商和民营资本发展较好,国有经济在总体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而在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国有经济在总体经济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民营经济所占的比例较低。在最近几年中,我国对民营经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出台了较多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从实际的发展情况看,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仍然很不均衡,呈现出东部地区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
(三)针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政策具有很大的不同
在我国企业总数中,中小企业占大了98%左右,可见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了95%左右,如果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那么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投资的拉动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但目前,根据调查发现,我国政府对于不同的民营企业制定的发展政策是不同的。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制定的优惠政策较好,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则通常得不到政策上的扶持,而政府相关部门的这种做法导致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中“点高面低”情况的出现。
(四)资本市场的开放力度不够
民营经济能够在资本市场上顺利融资是企业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对民营经济的开放程度还有待提高。从而使得民营经济中的中小规模企业很难能够获得稳定的融资渠道,造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
二、完善民营经济投资体制和政策环境的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民营经济投资体系
构建完善的民营经济投资体系是保证民营经济顺利发展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相关的管理部门要从以下方面构建完善的民营经济体系。①要建立透明的市场准入规则,要重视对内开放工作,消除经济所有制方面的歧视,根据当地地区的实际情况,统一准入规则,包括统一准入的原则,统一准入的领域以及统一准入的条件等。②要构建透明的市场投资服务体系,在金融服务方面,产业服务方面以及企业兼并方面要引起重视,从而为民营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③要完善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在法律地位,法律规定以及执法力度方面进行统一,从而保证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二)保证投资领域进入的有序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想要进行投资领域进行发展,政府相关机构要保证投资领域进入的有序性,从而保证民营经济的良性发展。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①加快基础领域的改革开放工作,有效发挥民营经济在基础领域作用的发挥。可以考虑对民营经济开放的领域包括城市污染治理、植树造林的等环保领域或者部分城市交通领域等。②提高制造业领域的改革力度。我国民营经济的主要分布领域就是加工制造业,因此做好制造业的改革工作,对于发挥民营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帮助。③加大服务领域的开放力度,例如文化、娱乐、旅游等领域,从而更好的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加大资本市场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力度
加大资本市场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力度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加大资本市场开放力度的措施包括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多种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为民营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和创业支持;通过建立股权交易完善退出通道等。
(四)营造公平公正的民营投资环境
营造公平公正的民营投资环境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①完善投资管理方式,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②通过科学合理的投资引导机制,对民营投资的方向进行这对性的调节,确保民营经济投资的合理性;③提高民营投资的促进力度,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规模;④建立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对民营经济进行有效监督,确保民营经济的合法性。
三、结语
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民经济可以有效改善我国市场经济的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国民经济的投资体制和政策环境引起重视,从构建完善的民营经济投资体系,保证投资领域进入的有序性,加大资本市场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力度,营造公平公正的民营投资环境等方面入手,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汤吉军.民营经济沉淀投资、可信性承诺与混合所有制发展[J].长白学刊,2016,01.
篇4
关键词:经济政策 牧民 生活方式
党的以来,针对内蒙古牧区畜牧业和牧民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多项经济政策和措施。综观上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其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调整和明确牧区畜牧业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调整资源配置制度,提高市场化程度,加强牧区畜牧业基础建设,提高牧区畜牧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协调、平衡牧区人、牲畜、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恢复或保持草原生态环境的功能;三是提高牧民的经济收入,提高牧民的教育、文化、卫生条件,以改善和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这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得以贯彻落实,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与此同时,随着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各种具体措施的贯彻落实,牧民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牧民的生活方式的物质内容发生了变化
在牧区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所涉及的物品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既有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物质,又有人类生产活动的劳动产品,既有牧民自己生产的产品,又有其他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既有生活资料,又有生产资料。这些生产和生活物品构成牧民生活方式的物质内容。牧民根据自己所生存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选择和配置适合于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它们所选择的物品一方面能够满足牧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这些物品和牧民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保持着一个平衡协调的关系。在自然地理环境或者社会环境变化较小时,对牧区畜牧业经济和牧民的生产生活的影响不明显,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内容会保持一个较稳定的状态。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尤其是人口、经济、政策环境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时,不仅牧民的传统畜牧业经济活动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出现很大的改变,甚至会出现在较短的时期内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的情况。对这种因外部环境作用而产生的变化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牧民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内容的改变。
俗称“勒勒车”的牛车是草原牧民在传统畜牧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和运输工具之一。对于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形态下的牧民家庭来讲,牛车属于牧民家庭必备的生产资料。制作牛车的所有原材料和配套设施设备均为生长在牧区的自然材质和经牧民自己加工制作而成的畜产品。过去,内蒙古牧区各地牧民家庭的牛车拥有数量情况各不相同,有的牧民每户家庭拥有六七辆用途互不相同的牛车,而有的牧民一户拥有一辆牛车或者两三户家庭合用一辆牛车。一般情况下,牧民家庭所拥有的生产生活物品多,交通运输活动频繁,所需要的牛车数量就会多,如果生产生活物品量少,则平时就不需要配备多辆牛车,即使自己家里没有牛车,临时借用其他家庭的牛车都能解决问题。牛车是以牛为牵引力的交通运输工具。所以,在牧民家庭所拥有的牛群里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专门用于牵引牛车的牛,这种牛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四岁以上的成年阉牛。经过近三十年的变化,具有悠久历史的牛车现在已彻底退出了内蒙古牧区牧民的生产生活,取而代之的是以燃油为动力的机动车。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进入,调整牧民牲畜结构的政策要求,牧民养殖牲畜趋向于专业化和牧业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等因素作用的结果,牧民牛群里的成年阉牛数量急剧减少或已基本消失。同时,随着牛车从牧民生产生活中消失,与牛车相关的物质内容也必然失去其继续存在的基础和必要。
总之,经过近三十年的牧区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内蒙古牧区牧民生活方式的物质内容在衣、食、住、行、用、文、娱、礼、仪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内容甚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牧民的意识、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条件下,牧民在其生产生活中的相互关系或社会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特有的行为方式由牧民的意识和观念决定,而牧民的意识和观念会受到他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直接影响。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没有变化或变化较小时,牧民的意识和观念会保持得相对稳定,当牧民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时,牧民的意识和观念会主动或被动地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牧民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社会行为方式也随之产生变化,即牧民生活方式中的思想和精神内容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牧区实施的草畜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得每户牧民家庭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畜牧业经济实体。牧区畜牧业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的明确,牧民生产经营活动的自主化,使得牧民对于其生产生活中的资产所有权利、经济利益的意识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当把原属于嘎查集体所有的草场的经营权、支配权和收益权以一定的期限发包给牧民家庭,把集体所有的牲畜分配给牧民,牧民把自己所分得的草场用网围栏围起,在自己分得的牲畜身上打上明确其归属关系的标记时,他们对产权和利益的意识和观念开始发生了变化。牧民之间、牧民家庭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以传统的道德观念为基础的交往方式逐渐淡化,更多的是表现为建立在各自的经济利益基础上的交易行为。结果,一方面牧民、牧民家庭之间原有的在一个经济组织内分工协作,共同劳动状态下的较为紧密的相互关系方式被替代为一家一户独立经营状态下的疏远的相互关系方式。另一方面,因草场和牲畜而引发的各种问题逐渐凸显,并已成为牧区畜牧业社区的一个主要社会问题。
牧民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劳动分工情况的变化是牧区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在牧区传统畜牧业经济条件下,牧民家庭成员之间存在较为明确的劳动分工。如果把牧民家庭居所设定为一个原点,那么成年女性的劳动范围在原点的近距离范围之内,所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为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婴幼儿童,加工制作家庭所需的饮食产品和服饰产品,负责绵羊、山羊、牛等能够在牧民家庭居所近距离范围内放牧的牲畜的管理以及家庭基本设施设备的管理。未成年子女在家庭居所周围协助成年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牧民家庭里的成年男性主要承担的是离原点的距离较远或者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具体内容主要有负责马、骆驼等活动空间距离远、具有野外生活习性的牲畜的管理,在发生干旱或雪灾等自然灾害时把家庭拥有的牲畜安全转移到其他没有发生灾害的地方放牧,采购和运输家庭所需物资,为某一专门用途而挑选和训练骆驼、马、牛以及家庭生产和生活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工作。但在诸如剪羊毛、打冬储饲草、草场之间的季节性迁移等一些生产活动方面家庭成员之间的劳动分工不是很明确。
在牧区实施草场承包制、根据草场承载能力限定牲畜数量和品种、舍饲圈养、生态移民等政策措施之后,牧区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已失去其继续存在的基础条件,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畜牧业和其他经济形式。与此同时,牧民的职业选择也相应地出现了以下几种变化:一部分牧民在原地从事畜牧业生产,一部分牧民搬迁到生态移民区从事畜牧业生产,一部分牧民退出畜牧业生产,转入城镇,选择了第二、三产业或种植业,另外还有一部分牧民选择了临时外出务工。当牧民从一种行业转入另一种行业时他们不再是牧民,他们的职业、意识、观念等各个方面必然会改变。对于在牧区或在生态移民区继续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民来讲,虽然他们的职业没有变化,但他们的生产方式已发生了诸如生产活动空间收缩,牲畜结构趋于单一,牲畜周转频率加快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使得牧民家庭原有的很多工作内容消失,又添加了一些新的工作内容,家庭成员之间原有的劳动分工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家庭成年男性的劳动范围、内容和成年女性的劳动范围、内容趋于一致,老年人承担起了到城镇监护上学的子女的任务。结果,人们对于牧民家庭成员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三、传统草原畜牧文化发生了变化
内蒙古牧区传统畜牧业经济是游牧方式的草原畜牧业经济。蒙古民族牧民是这一经济活动的主体。牧民在从事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活动过程中,传承了人类认知和尊重自然规律,自然环境、牲畜和人和谐共存、协调繁衍为核心理念的独具特色的草原畜牧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牧民所传承的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方面反映着牧民在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条件下的生存方式,另一方面则蕴含着草原畜牧文化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草原畜牧文化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
在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条件下的牧民是蒙古民族草原游牧文化的承载者。在他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有具有鲜明特征的草原游牧文化符号。当牧民的职业发生变化,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的物质内容、精神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发生变化时,牧民所传承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必然会发生变化,即形成文化的变迁。这种变化,在牧区的年轻一代人的意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传统游牧经济条件下,牧民家庭中的男孩子长到十几岁时,就要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包括马具在内的加工制作日常生产生活用具和在野外放牧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女孩子则在女性长辈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操持家务、制作或加工生活产品、用具的基本技能。学习和掌握这一系列必要的生产和生活基本技能的过程,一方面属于老一代牧民向年轻一代牧民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独立生活奠定基础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在通过言传身教有效地传承从祖辈那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现在,这种纵向的文化传承关系变得很脆弱,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已断裂。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牧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有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很多物质和精神内容已经失去其存在的可能或必要。另一方面,牧区年轻一代的人的生活方式、职业选择、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发生了不同于他们长辈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
在全面评价经济政策措施在调整和改变牧区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模式,强化和提高新型草原畜牧业经济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方面的正面、积极的效果的同时,准确、全面了解和分析牧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和随着这种变迁在传统草原畜牧文化的保持和传承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协调经济政策和传统人文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是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俊敏,白银宝.牧民家庭及其经济[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2]阿拉腾.文化的变迁——一个嘎查的故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农民工回乡创业效应分析政策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内地经济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逆流”。重庆市位于我国内陆西南部,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是我国广大地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农民工回乡创业已逐渐遍地开花,在拉动当地经济、促进劳动力就近转移等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展现前所未有的巨大带动作用,同时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着积极意义。但其发展受到诸多障碍的限制,发展较为缓慢。本文在对重庆回乡创业农民工抽样调查与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重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社会经济效应,并根据目前重庆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障碍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支持政策建议。
二、重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由于农民工与农村、农业的天然联系,农民工回乡创业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带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创业带头人的创业示范效应。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中,投资办企业的约占37.5%,搞种植、养殖业的约占45.0%,担任村干部的约占7.5%,他们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创业带头人。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农民工回乡自主创业的实践,本身就是各个乡村土生士长的自主创业的活教材,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成,具有强烈的示范、感召和带动效应。
2.创业促就业的乘数效应。据重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统计,2004年以来,重庆市回乡创业农民工申办个体工商户6.5万户,创办有一定规模的企业4798个,投资规模46.9亿元,年产值73.6亿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7.1万人。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名回乡创业者带动就业4.8人。
3.创业资本的原始积累效应。据开县某官员反映,全县2008年上半年引进的资金中,35%以上来自回乡创业企业。如果按平均约5万~10万元创办一个企业计算,那么全国回乡创业农民工创办的约400万个企业,就已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约2000亿~4000亿原始创业资本。
4.小城镇建设的扩张效应。农民工回乡创业不仅扩大小城镇人口和经济规模,而且还提供了小城镇发展所需的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调查结果显示,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多数在小城镇居住。落户一个回乡创业农民工,既增加了小城镇的人口和消费,又扩大了小城镇的经济总量,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
5.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效应。创业者通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了农业的规模经营;通过对农业资金支持,提高了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了农业的基础条件;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农民工回乡创业成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载体,推动着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三、进一步推进重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支持政策建议
目前重庆各区县农民工回乡创业取得了斐然成就,但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他们仍然面临着“地方政府服务创业的意识还不强”、“融资瓶颈”、“人才制约”、“创业风险偏大”等问题与障碍。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回乡创业,把重庆打造成我国西部的“创业之都”,政府应该在遵循“尊重创业,因势利导,积极支持,完善服务”的方针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回乡创业农民工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和回乡创业的障碍,着重在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支持政策。
1.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增加农民工回乡创业便利。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创业环境,保护已经初具市场意识的农民工回乡创业热情。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限制,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领域之外,所有的行业与领域都应当向回乡创业农民工开放。政府应该根据农民工回乡创业所处的不同时期和所进不同门槛的行业,把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做小做多”和“做大做强”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正确引导农民工返回当地的乡(镇)和县城所在地创业,以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2.拓宽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融资渠道。重庆市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分布密度低,支农力度明显不足。为此,要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需要拓宽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融资渠道,为其提供信贷支持。一是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扶持。二是发展重点服务中小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金融组织,并促进其支农责任的充分发挥。要扩大村镇银行试点范围,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三是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和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信贷扶持担保机制。
3.建立健全农民工回乡创业辅导和培训服务体系。一是提供创业辅导、培训和信息、技术服务。鼓励与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关的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培训机构和行业组织等社会机构加强分工合作,形成多方参与的相互协调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服务网络,为回乡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市场信息、开业指导、管理咨询、融资指导、企业诊断等服务,提高其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二是组织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立志回乡创业的优秀农民工到省内外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学习锻炼,帮助他们拓展创业思路。
4.建立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风险规避制度,减少创业者的创业风险。由于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在农业方面,由于农业自身的种种特点,生产经营不确定性较大,但农业相关的保险还基本上是一项空白,所以创业者大多有所顾忌。这需要政府积极推进“三农”保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即可以从财政支出中设立专项保险基金,或牵头与保险公司进行合作,推出相关险种,以建立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风险规避制度,打消他们的回乡创业的后顾之忧。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回乡创业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阳立高 廖进中: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8(4):85-88;
篇6
关键词:吉林省;民营经济;差距;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9.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10-0095-04
民营经济具有产权清晰、经营灵活的特点,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对扩大吉林省经济规模、增强地区经济活力、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营经济已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吉林省民营经济起步较晚。发达省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而吉林省在90年代末才有动作,较快的发展则是在“十一五”规划后。2006年,吉林省启动第一轮民营经济腾飞计划,2009年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2011年开始实施新一轮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并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已成为吉林省地区经济发展中最富活力、最富创造力和最具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一)民营经济已占吉林省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
2012年,吉林省民营企业数量达16万户,是2006年的2.3倍;个体工商户达99万户,是2006年的1.3倍;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 632亿元,是2006年的4.9倍;完成增加值6064亿元,是2006年的4.2倍,2011年,吉林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首次超过一半,达50.5%,2012年达51%,占吉林省经济的“半壁江山”,从数量方面已逐渐居于主体地位。(见图1)
(二)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逐渐增加
2012年,吉林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额达6539亿元,同比增长32.6%,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70.7%;从业人员达590万人,占全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2006年的43.3%提高到72.4%;上缴税金657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06年的52.7%提高到70.2%;出口创汇23.5亿元,占全省出口总值比重由2006年的37.3%提高到42.1%。民营经济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一批民营企业实现规模发展
吉林省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进一步增强,一批民营企业开始沿着规模经济的轨道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民营企业达2493户,10亿元以上民营企业为69户,50亿元以上民营企业为7户。
二、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与发达地区相比,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发展民营经济急需破解一些突出问题。
(一)民营经济量小质低问题显著
总体看,吉林省民营经济尚未走出外延发展、原料加工的初级发展阶段。表现为:一是总量不大,规模偏小。2011年,吉林省民营经济数量仅相当于广东省的22.2%、浙江省的33.7%、辽宁省的52.2%。吉林省每万人拥有民营企业数量47个,而浙江省132个,广东省130个,辽宁省77个,分别是吉林省的2.8倍、2.7倍和1.6倍。二是民营企业实力不强,转型压力大。2011年,吉林省民营企业平均注册资本金为200万元,低于全国平均266.5万元的水平。吉林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为16户,而广东省、浙江省分别达226户和180户,吉林省与这两个经济强省差距巨大。三是产品层次不高,附加值低。吉林省民营经济大多集中在资源初加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2012年,吉林省一定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8900多户,具有深加工能力的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不到500户,仅占5.6%。从品种看,美国和日本稻米深加工产品已超过350种,加工业对稻谷资源的增值率已达1:4,而吉林省深加工的稻米产品不到10种,加工业对稻谷资源的增值率仅为1:1左右。玉米加工产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比例为20%左右,而发达国家玉米深加工比例达90%以上。
(二)民营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
吉林省已经出台的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较多,涉及内容很广,但难以发挥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省级层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文件为42份,其中省委、省政府文件15份,省直各部门文件27份,文件数量不比其他省份少,但大多束之高阁,难以发挥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政策联系省情较少。吉林省一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多是转发国家、中直部门的文件,这类政策有方向、没抓手,有鼓励、没细则,在实践中较难兑现;或者是模仿发达省份出台的政策,忽视了吉林省所处的发展阶段,简单模仿和照搬发达省份的政策很难在吉林省落实。二是政策宣传缺少广泛性。据抽样调查显示,吉林省制定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只有38%的人基本了解,35%的人部分了解,27%的人不知道。三是政策内容缺乏操作性。一方面,有些政策执行的附加条件太多,如吉林省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小额贷款政策,由于附带“需要财政拨款单位工作人员提供信用担保、采取资产抵押和质押”等条件,使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部门利益影响政策的执行效率。有些部门解读政策不到位,配套措施出台不及时,有些部门之间政策衔接不顺畅,过于强调各自部门的权力和利益。影响政策落实。四是政策落实缺少保障性。现行的政策中,大都缺乏贯彻落实的制度保障,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责任追究不到位、惩戒威慑力不够。
(三)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要素缺乏现象突出
民营企业在要素市场上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一是融资难。据对150户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96%的民营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缺口。2011年,全省中小企业资金有效需求为1000亿元,通过银企保合作等方式实现资金供给440亿元,有560亿元资金缺口无法解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限制多、门槛高,民营企业贷款覆盖率低。另一方面,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过高。二是人才匮乏。民营企业人员“招不进、留不住、培养完就走”的问题十分突出。缺少科技人才,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市场意识、能够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的高素质企业家。大多数企业家素质不高,经营观念较陈旧,过于注重厂房建设,对技术专利、品牌、企业信誉等重视不够,工作的着力点用于跑关系,对企业自身管理投入精力不足。三是用工紧张影响企业正常运作。吉林省大多数民营企业都面临“普工荒”。导致用工紧张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会成本的“两高两低”,即创业机会成本高,留守机会成本低;进来机会成本高,出去机会成本低。农民进城务工面临的不仅是不断攀升的直接成本(包括流迁费用和生活费用),更主要的是高昂的机会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情感成本)。吉林省农民外出创业的机会成本远高于江浙等土地资源较少的省份,在吉林省西部一些地区,有的农民户均耕地达5公顷左右,仅种植业收入就在4万元以上,对这些农民来说,月工资3000元的外出务工机会缺乏吸引力。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在家务农的机会成本不断降低,外出创业的机会成本不断抬高,加上固有的守旧观念束缚,出现“普工荒”在所难免。从这个意义上说,吉林省并不具备农村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吉林省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等还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上,处于产业链的末端,这就决定吉林省大多数民营企业所能提供的工资待遇、发展前景、城镇生活配套水平等与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对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型工人来说,在吉林省民营企业工作的机会成本非常高,而获得一定技能培训或经过一定的职业经历后,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再就业的机会成本又非常低,因此出现“普工荒”也是必然。四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困难。省内大多数民营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既缺少自主创新产品,又缺少外部成果承接转化平台。一方面,吉林省工业化发育不足,具有技术承接能力的民营企业数量偏少。另一方面,吉林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对接平台少。吉林省不乏科技创新成果,但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难,产业化更难,大量科技成果外流转化。2010年,吉林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新产品的产值率仅为5.8%,低于全国4个百分点。据对150户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76%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研究人员研发能力不足、缺乏技术研发的战略合作伙伴,55%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遇到资金紧张、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的困难。
(五)民营企业发展软环境不足
软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目前软环境不足问题表现在:一是有准入,难进入。吉林省虽然放宽了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坚持“非禁即入”,但由于缺少具体的操作措施和实施细则,影响民间投资的各种障碍仍然存在,一些领域民营企业进不去,一些领域民营企业能进去,但立足难,发展更难,最后还是被挤出来。不少民营企业家反映,看到政策,无法享受;看到空间,无法进入;看到机会,无法把握。二是有服务,缺效率。民营企业的行政审批很多,审批时限长,手续繁杂。一些机构设置过杂、职能不清,出现多头管理,在办事中经常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不好。三是税收仍然较重。据对150户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25.3%的企业认为税费负担过重。此外,一些地方的中小民营企业除承担正常的税收外,还要承担各类名目繁多的行政性收费、乱处罚和行政摊派费用。
三、吉林省发展民营经济的对策
(一)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方向
从国内外市场、国家产业布局和区域比较优势及民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出发,科学选择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方向。应在三个方向上引导民营企业的项目投资:一是资源依托型。依托本土资源发展产业是后发地区经济得以成长的先天优势,可以占据资源垄断的地位、获取相对较低的物流成本、避开先发地区的竞争优势。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为资源依托型产业的发展,在今后较长时间内,资源依托型产业都是做大经济总量的主要平台。二是技术依托型,主要依托吉林省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其中,重点领域包括光电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政府要搭建有效率的转化平台,实现科研成果与资本的联合、科学家与企业家的结合。三是支柱产业依托型。主要依托汽车、化工两大吉林省支柱产业,做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从根本上解决汽车产业本土配套能力不强、化工产业下游产业过短的问题。此外,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准入壁垒,切实让民营企业涉足各种非禁领域,给民营企业以平等的待遇。
(二)加强民营经济政策的落实
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政策是支撑,关键在落实。应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对既有政策梳理评估。由综合协调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有政策梳理,并进行实施效果评估,找出政策不落实的主要症结。二是进行政策整合设计。在政策梳理评估的基础上,由综合部门牵头,提出政策整合方案。准确把握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省情实际,着力整合政策资源,消解政策摩擦,形成政策合力。三是严格实施政策落实督查制度。由监察部门负责,严查政策实施中的中阻现象、不作为现象以及权力寻租行为。
(三)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要素需求
重点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融资、人才、用工和创新能力等难题。一是优化融资环境。在满足金融企业盈利目标、降低运营风险的前提下,调动金融企业进入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市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财政支持资金重点用于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金融企业经营费用补贴和风险化解方面,最大限度的创造资金市场的乘数效应。推动银行面向创业个体的金融业务创新,在全面推广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业务的同时,加大力度实施人参等特色产业预期收益担保贷款试点,破解创业个体的资金困境;积极探索以纳税额为限的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贷款制度创新,创造适合中小微企业需要的多种金融产品。二是实施民营经济人才工程。积极鼓励科研单位、大学和事业单位的人才以兼职、挂职、全职的身份进入民营企业工作,留足自选空间;以多种方式支持大学生、研究生进人民营经济领域创业;人才管理部门以多种形式营造企业家市场,加快建立民营企业家培训体系。三是大力发展多种形式、多种规格的职业教育,为民营经济提供充足的技能型劳动力资源,并将吉林省办成职业教育强省。在构建民企研发平台、民营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对接平台、产学研合作立项研发、科研成果转化分享政策等重要方面实现突破。
篇7
必须要注意的是,近年来,湖北省内一些如三峡集团的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向其他省市外迁,国企的数量有所减少,是造成国企利润下降、增长缓慢的一部分客观原因,但长期以来,享有政策、资金、人才优势的国有企业都牢牢占据着湖北工业利润总量的大头,湖北的民营工业企业能在多年的发展中利润反超国企,是民企全行业长足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非公经济,确立“一主三化”的发展方针,开展“百家非公有制企业评行风”、“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活动,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等三个重要文件。去年,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提出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掀起湖北民营经济发展新”。
由于各方的重视,湖北民企近年来发展迅速,水平一直处于中部6省之首,现已占据湖北经济的“半壁江山”,对就业的贡献已经超过了70%,60%以上的投资、45%以上的税收都是来自民营企业,成为支撑湖北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虽然湖北的民营经济在3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湖北省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实力不足。湖北民营企业数量约26万,其中小型企业数量占到了90%以上。民营企业规模小,缺乏一批对全省经济起重大影响作用的领军企业。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湖北有17家上榜,数量上与上海并列第八,但只有九州通医药集团一家进入了前70名,剩下的都排在200名开外,而四川省就有6家民企排在前100名内。
其次是发展环境有待优化。政府近年虽然给予民营企业很多支持,但有些政策受管理机制、服务机制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难以落实;政府主动服务的意识也不够强。
以企业贷款融资为例,民营企业一般是通过自我积累发展起来的,做大以后很难依靠自身积累继续发展,而资金短缺已成为我省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虽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贷款政策,但商业银行受体制、管理和观念的影响,对民营企业心存戒备,贷款门槛较高,资本市场的融资更是难上加难,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再者,湖北的民企“素质”不高。大多数民企缺乏品牌意识,一味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真正健康的发展应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人才的缺乏业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薪金、思想传统、企业号召力的影响,人才往往更倾向于国企,延缓了企业创新、升级的速度。
湖北民企起点低、准入程度不高、在发展方式上较粗放,亟需实现转型发展,从粗放型转移到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上来,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拓宽发展领域,壮大总量、提高质量。
篇8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障碍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在民营经济发展的后劲及持续键康发展问题上,还有一系列制约因素,阻碍着它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彻底消除以下障碍。
一、更新观念,消除思想认识障碍
民营经济的发展已得到了我国宪法认可。1999年宪法修正案指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3月的宪法修正案进一步指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尽管如此,至今仍有不少人对发展民营经济心有余悸。一怕“以私挤公”,担心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公有制经济产生冲击,构成威协,会取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怕“两极分化”,担心造成出现贫富悬殊的社会分配不公现象;三怕“消极影响”,担心造成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滋生社会丑恶现象等。观念上的偏差往往带来行动上的梗阻。因此,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一是要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来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民营经济的发展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应该歧视和限制它。二是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长期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状况和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民营经济的发展不是过度而是还不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三是要正视民营经济的消极影响。有些假冒伪劣现象与民营经济有联系,有些社会丑恶现象与经营者有关,但这毕竟是少数、是支流,大多数经营者还是守法经营的。要是因噎废食,因私有制存在弊端而舍弃不用,就会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丧失发展经济的宝贵时机,不利于我们实现富强大业。四是要一分为二地认识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矛盾和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但有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有经济法制的市场监管,这些矛盾是可以化解的。五是要正确看待民营经济发展造成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可以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民营企业主在增加自身财富的同时,也增加了原属闲置或过剩劳动力的部分农民、下岗工人等就业者的收入。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两极分化倾向,但国家能够运用各种手段进行调节,使社会成员共享民营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制止财富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因此不必对此顾虑重重。
二、加强政府扶持,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民营经济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的方针,强调“各级政府要抓紧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措施。进一步研究和制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具体办法。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改进服务和监管,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这就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为此,政府应加强扶持,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1.提供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扶持。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政策宽松,企业便可以放开手脚大踏步发展。因此,政府应为民营企业营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1)放宽金融政策。政府有必要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一是国家商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应拨出一定额度,主要用于私营企业贷款;二是建立民营经济发展基金,主要用于为民营企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提供专项贷款和担保;三是允许民营企业以股票、债券等非信贷方式进行直接融资,一些符合条件的股份制民营企业可以发行股票债券,包括上市筹集资金等。(2)财税政策适当倾斜。如清理、取消对民营企业的不合理的收费,将企业的税收负担稳定在合理的限度内,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对于新办的企业,可给予一定年限的税收减免,而对于成长前景较好的企业、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能显著增加就业的企业适当延长税收优惠政策年限;按照公平税赋、平等竞争的原则,对同行业的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均一视同仁,坚决废除各种不合理的歧视性政策。(3)放宽用地政策。政府的城建、土地等有关部门要将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用地列入城乡建设规划,让企业自主选择出让或租赁场地使用权方式,土地出让费和租金应给予照顾。此外,要逐步扩大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项目和产品外,凡国家放开的行业和商品,民营企业都可以生产和经营,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限制和实行垄断。
2.提供技术创新支持。我国民营企业从技术特征看,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行业,采用高科技和大型现代化设备的企业为数极少。且限于实力,其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部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政府应以增强民营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生产率等为直接目的,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扶持。如帮助民营企业培训人才,提供必要的技术开发资金和技术开发设备,加强技术指导、促进技术转移和技术交流等等。
3.提供信息服务。充分、及时、准确的信息,对民营企业制定经营战略、开发新产品和向新领域转移,有巨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民营企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很弱。政府应通过自己的信息机构,利用庞大的信息网络定期向民营企业各种有关生产经营的国内外信息,使民营经济能够在较充分的信息资源基础上制定经营决策,减少失误,提高决策水平,确保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4.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律服务。当前我国的民营经济立法还比较薄弱,除《私营企业条例》之外,并无正规的有关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出台。这样一方面使民营企业经营行为缺乏法律约束;另一方面又造成民营企业的许多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为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应依照宪法修正案的原则,制定实施有关民营经济的法律、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相关政策性文件。同时对与宪法修正案原则相抵触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文件及时予以废除、删改和修订,以健全行为规范,完善法制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财产、社会地位、市场准入、资本筹措等方面的制度保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三、加强自励,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消除依赖思想
民营经济的发展,政府扶持固然重要,但民营企业自身的因素,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必须积极主动练好内功,提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
1.要进行制度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我国民营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一旦生产规模扩大、经营领域拓宽、技术层次提高,市场竞争加剧,这种企业管理制度就显得难以适应。鉴于这种情况,民营企业,尤其是大中型民营企业要谋求长远发展,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包括人事管理制度、计划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售后服务制度、财务制度、新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制度等。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制度创新,加强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职工潜能,调动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度环境和内部机制;并根据市场的变化,适度调整企业发展方向、管理方式、经营手段,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篇9
关键字:民营经济;作用;现状;措施;
Abstract: The private econom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to support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was catching more and more the attention of the commun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in China, make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Key words: private economy; role; the status quo;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1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经济是指除国有国营以外的所有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总称。其中,所有制多元结构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经济等。多种经营方式包括国家经营、集体经营、个人经营、合作经营、股份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租赁经营、承包经营、委托经营等。
一、我国民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1、民营经济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来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内在矛盾日益加剧,弊端日益暴露,亏损面越来越大,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导致收入、产值、效益严重下滑。从总体看,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低。相反,民营经济以其优越、灵活的机制,早已三分天下有其一了。逐渐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认可,地位也随之上升,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民营经济的发展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失业、下岗、分流和优化组合出来的人员越来越多,成了社会的一大难题。从近几年来的实际情况看,民营经济确实为下岗再就业立下汗马功劳,极大地缓解了社会矛盾。可以说,今后中国的国民经济命脉主要依靠国有经济,而就业必须依靠民营经济。
3、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利于我们更快地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所谓共同富裕,就是指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但这不等于同步富裕,而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通过合理布局、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然后通过地区协调、企业合作、先进个人帮助落后个人,使后进变先进,先进更先进的你追我赶,波浪式的共同富裕道路。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共同富裕道路是需要通过公平竞争,提高劳动生产力才能实现的。而国有企业由于其本身的弊端和改革的不彻底性,效益不佳,亏损面大,竞争力非常弱,不可能主要依靠国有经济的力量来实现共同富裕道路。相反,民营经济从产生的那天起,由于其产权清晰,经营机制灵活,对市场经济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和城市下岗职工的主要就业渠道。
4、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的经济改革处于攻坚阶段,也就是国企改革中的产权制度改革问题,这一层次的改革是非常艰难的,尽管走出了很多路子,但总体效果仍很有限。实践证明民营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就是填补国有经济退出领域的重要力量,其迅速发展构成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条件。从实践看,国有经济退出的领域,成了私营经济一展身手的好机会,他们抓住了机遇,使这些领域蓬勃发展,市场活跃,有力地带动了一方经济。
二、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起步水平不高,初始积累不足
民营企业的初期发展主要依靠创业者敏锐的洞察力和富有经验的判断力,普遍存在着低水平重复投资初始积累不足的问题。全国私营企业平均每户雇工不超过十三、四人,注册资本不足百万元,设备大部分是大企业替换下来的,产品比较落后,难以适应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仅凭个人的经验和能力难以应付多变的市场。有的民营企业片面追求目标短期化,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不惜以造假、损害环境获取近期利益;有的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低,模仿别人的技术和进行低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
2、产权关系不明晰
企业在初创时,为求“红帽子”,自找婆婆,寻挂靠单位。发展起来后,有的与主管部门关系不清,出现权属之争;有的无形资产归属不明,形成隐患;有的虽通过兼并、联营、承包、股份制改造,但产权的归属却没有界定。大多数民营企业选择个体业主制、合伙制或股份合作制等产权制度形式,没有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投资者对经营负无限责任,投资风险大,使民营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受到妨碍。
3、管理不科学
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经营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依靠家族的凝聚力来同舟共济,克服了创业的种种困难,适应了初创的需要却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的民营企业是家长制个人决策;有的民营企业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圈定接班人,造成“近亲繁殖”;有的民营企业的产权是家族的,既没有外界的参股,又没有产权的多元化。这时,家族式的管理体制又成为改革的障碍。连经济发达地区的上海市90%的私营企业还停留在家族式经营管理上,与建立真正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还有很大差距。据有关资料,民营企业“一年合伙,两年冒烟,三年散伙”是很常见的现象。
4、经营者自身素质不全面
民营企业中高素质的经营者是少数,大多数的经营者在政治觉悟、知识水平、管理能力、人格素养、法律意识及道德修养方面都存在不足。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主文化程度低,不注重学习,缺乏经营现代企业的知识;少数民营企业主的产业与权钱分不开,一些钻营者与一些腐败的官员相互勾结,侵吞国有资产,从银行获得巨额贷款,再进行反复抵押融资操作,利用“滚雪球”的方式将巨额社会财富据为已有。这不仅践踏了社会公德和市场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基本价值,也直接危害到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安全。
三、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政府角色转换。
第一,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好的环境。从全国范围讲,应保持公有制的优势,同时,按照不同经济类型制定有区别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融资政策,从而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环境。
第二,对民营经济实行产业引导,使之经营重点转到第一,二产业,改变其比重偏低的不合理状况。
第三,推进民营经济从单纯注重量的扩张向量质并重转变,提高民营经济产业层次和企业组织化程度,对民营经济进行组织结构、资本结构的调整,使民营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向社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第四,加强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引导力度。民营经济结构的优化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从事产业调整优先发展产业的民营企业,应搞好政策引导、政策扶持,保证其在项目审批、市场准入、发放贷款、物资采购、外贸出口等方面享受与国有集体企业同等的权利待遇。
2.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解决好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关系到中国当前的社会稳定和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增长状况。解决民营经济的融资难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快改革国有银行的信贷机制,建立与民营经济贷款配套的政策体系。
第二,建立健全民营经济信贷担保体系。民营经济没有合适的贷款担保,是其难以取得贷款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民营经济贷款担保体系是解决民营经济贷款难的重要一环。
第三,发展和完善直接融资体系,积极探索风险投资机制,广开融资渠道。我们要大力发展和完善我们的资本市场,从长远来看,这可能是从根本上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根本所在。
篇10
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银行方面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组织机构庞大,决策链条长,信贷管理机制过于僵化,信贷实行上级集中审批,审批条件过严,审批程序过多,审批时间过长,审批否决率较高,降低了基层分支机构的贷款主动性和积极性,弱化了基层银行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未实行同等融资政策,贷款重大轻小,过度集中投向国有的、政府支持的大企业、大项目等,信贷营销品种单一,致使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难以及时得到贷款支持;银行内部经营机制不完善,贷款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和责任终身制,对信贷人员重约束轻激励,奖惩不对称,贷款按期如数收回后,奖励很少,甚至不奖励,而到期不能收回,则实行严厉惩罚和责任追究,影响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从民营企业的状况来看,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偏小,有效资产不足;先天性的结构性缺陷比较明显,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法人资产与自然人资产区分不严格,诚信度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受市场、环境的制约程度较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财务状况不佳,偿债能力缺乏保障,致使银行对其资信存有疑虑,对其贷款的审查投放比较慎重、严格。
从社会服务体系上看,就总体而言,我国民营企业中介担保体系不健全,已建立的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担保能力低,而且担保职能定位不准,动作不规范,导致贷款担保难以安全操作。
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位、多渠道的信贷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实力雄厚,功能完备,社会联络面广,金融工具多样,信息灵通,具有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诸多优势,因此,应当加快制度和业务创新,转变经营观念和管理方式,把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增长源,坚持扬长避短,扶优扶强,把准民营企业的资金运行脉搏,优化增效机制,拓展信贷市场,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中发挥纽带和主导作用,实现银行与企业的“双赢共进”。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变革传统的行政化管制模式
破除市场定位趋同、风险防范机制滞后的制度性弊端,建立起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的现化企业制度,加快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变。
优化信贷管理机制
下放一定的贷款审批权给地方支行,允许基层银行在核定的贷款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并制定和实施简捷、高效的贷款管理程序,提高基层银行的贷款主动性、积极性。
完善银行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
改革目前只罚不奖、重罚轻奖的信贷考核制度,推行目标化、绩效化奖惩方式,加大信贷效益考核力度,对完成目标任务好、实现银企双赢的信贷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制定和实施适合民企的授权授信制度
科学确定授信审查指标,合理调整授信额度,创新贷款发放形式,减少管理层次,达到既能方便民营企业获得贷款支持、又能防范信贷风险的目的。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中央银行采取信贷扶持政策
中央银行应制定与实施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信贷扶持政策。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利用再贷款调控和利率调控手段,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
商业银行应树立新型融资理念
根据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调整信贷结构,选准信贷支持重点,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信用良好、经营管理规范、抵御风险能力强的民营企业作为长期扶持对象,对高科技型、出口创汇型等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派驻客户经理,保证企业有可靠和方便的资金来源,推动其成为优质客户,最终获取高盈利性的信贷资产利润;要细分金融市场,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企业结构,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发企业组合贷款、联户担保贷款等适合民营企业的信贷业务品种,延伸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增强自身的赢利能力。
商业银行应不断更新金融服务工具和方式
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工具和方式应以客户为中心,贴近市场,深入发掘现有融资渠道的潜力,满足民营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采用方便、快捷的结算方式,加快资金清算速度;充分利用票据业务手段,选择资信良好、产供销状况稳定的民营企业,使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融资工具,办理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及时缓解资金不足的困难;加强贷后管理,建立贷款临测反馈系统,强化对借款企业的跟踪调查和贷款本息的回收,转化不良资产,及时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加快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和运行机制
加快信用担保制度立法的步伐,对担保机构的设立、担保基金的来源及管理办法、担保程序、担保费用和保证金收取、受保企业的责任权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制订,出台配套、规范、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要积极协调、督促相关部门成立多种形式、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不以盈利为目标,实行会员制,通过入股形式,以财政出资为主,并吸纳银行、企业等多方入股,建立民营企业担保基金;应结合创建金融安全区,优化担保结构,充分运用抵押、质押等方式或企业互保、联保、贷款保险等形式,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从体制上消除银行贷款与民营企业资金需求的瓶颈制约。
构建诚信互利银企关系不断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银行应立足长远,遵循平等、诚信、公正和互利的原则,搭建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与民营企业建立起良好的银企关系,不断拓展市场空间,精心培育起高质量的客户群体,获得长久的经济利益。
充分发挥银行机构自身优势
充分发挥银行机构网络广泛、信息灵敏和人才济济等优势,采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专门的民营企业服务网站,及时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动向、市场需求、各类管理知识、新技术推广应用、人才、投资和相关政策等方面的信息资询服务以及人员培训、融资管理等金融专项服务,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协助企业强化财务管理
提供专业化的、适合其经营需要的财务管理工具,规范会计帐务和报表,完善内部财务系统,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帮助企业改善资金管理
根据生产经营不同阶段的现金流量,科学地安排资金使用结构,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偿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