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的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3: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周时期的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周时期的经济政策

篇1

一、本单元简介及设计总体思路

本单元主要是介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古代经济从时间上来看跨度非常大,历经三个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几十个朝代,所包含的知识量非常巨大。而如此大的知识量在一个单元分为四课内容进行讲解,在时间上很紧张,教学任务相对来说比较艰巨。要想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一方面,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重点,重视对知识点的梳理和进行系统化的讲解,使得知识点能够化零为整;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指导学生积极利用自己之前学习过的知识以及身边的学习资源,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

二、教学目标

(一)了解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和理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了解古代商业发展概况,认识和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探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

(二)引导学生进行规律性的总结,使得学生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提升多方面的能力

(三)通过学习,让学生领会和感受到中国古达的农耕经济,并对今天的发展有所启示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概况

2.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农业在整个中国古代经济中占据的主体经济形式的地位

(二)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不同时期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知识点梳理

(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1.早前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阶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距今约一万年左右,耕作方式主要以刀耕火种为主要方法。

(2)商周时期的农业阶段

在农业工具方面以木制和石制的工具为主,如耒耜和石锄、石犁,出现了青铜制农具。这个时期的人们懂得了开沟排水,耕作技术大大提升。农作物种类变得更加丰富,人们逐渐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3)中国农业的独立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的农业发展自成体系,从而奠定了整个古代中国农业社会的基础。

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农具上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2)耕作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

(3)耕作制度发生变化

(4)开始修筑水利工程,学会使用灌溉工具

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小农经济的特点

(2)小农经济的影响

(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冶金业

西周时期:青铜铸造是商周时代的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商代的青铜器多为大件的礼器,而西周的青铜器则偏重于生活用具。

春秋战国时期:创造了铸铁柔化技术,青铜铸造工艺出现了金银错新技术。

魏晋时期:北魏相州的军刀、百炼钢技术成熟、灌钢法发明。

唐朝时期:冶铸业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明朝中后期:以广东佛山为代表冶铁业生产规模扩大。

(2)纺织业

半坡氏族时期:产生了麻纺织业。

大汶口文化:丝织业获得了进步。

商周时期:斜纹提花织物、刺绣的出现。

魏晋时期:织造机构的设立,吴国的八辈之蚕、蜀锦的出现。

唐朝时期:丝麻织品遍布全国,丝织品种类繁多,并吸收了国外的一些纺织方法和图样风格。

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丝织业手工工场。

(3)制瓷业

原始社会:半坡的彩陶、大汶口的黑陶和白陶。

商周时期:出现了原始瓷器。

魏晋时期:制瓷技术趋于成熟,以南方的青瓷、北方的白瓷为代表。

唐朝时期:唐三彩,为彩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南宋元朝时期:“瓷都”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闻名海内外。

2.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手工业受到鼓励。

魏晋南北朝时期:遭遇摧残。

隋唐时期:得以恢复。

两宋时期:继续艰难发展。

元明时期:棉纺织品数量增多,民间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明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三)古代商业的发展

1.“重农抑商”下古代商业

“商人”的起源及其在各个时代的发展历程。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形成和规模;不同朝代对城市的管理方式;各个时期的主要大城市。

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各个时期的对外贸易概况;对外贸易的范围;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

(四)古代的经济政策

1.土地制度的演变

不同历史时期土地制度的演变概况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政策的概念、原因及影响。

3.“海禁”与“闭关锁国”

政策出现的原因、影响。

五、教学思路设计

由于本单元内容量较大,所需的教学资料众多,因此,在本单元,教师计划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工具给学生在课堂上快速呈现课前搜集好的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等,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被充分地吸引过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由于课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活动,因此,通过提问既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状况,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时还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由于有了多媒体工具的帮助和课前预习准备,课堂教学时间会显得比较宽松,这时候,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适当的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活动的进一步深化。

六、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内容量较大,且知识点较为松散,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大,如果单凭教师一人之力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这课主要采取教师点拨,学生主体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包括课前的预习、课中的合作探究、课后的总结等等。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这样,学生更容易消化,而一些较为简单的内容则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的手段来掌握。

篇2

一、全面整合学科知识

1.用通史体例整合历史知识,增强历史的时空感。

新的历史教材(必修)是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大模块来编排教材的,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培养出较强的时空感,因此按通史来整合历史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按通史体例将教材整合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五个部分。然后将每个部分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模块来整合。如中国古代史可以整合为:

2.用专题来整合历史知识,构建学科主干知识体系。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问答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根据某一专题挑选材料,然后依材料设计问题。因此按专题来整合历史知识、构建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也是非常必须的。

如中国古代史先秦和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可以整合为: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政治方面:

(1)商周时期,王位、爵位实行世袭制;地方管理实行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王族内部实行宗法制。

(2)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出现了诸侯争霸和割据混战的局面;各国纷纷开始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3)秦朝统一后,中央实行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汉承秦制,又有所损益。汉武帝时重用身边工作人员,削弱相权,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又实行“推恩令”等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

经济方面:

(1)生产工具:自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方式的转变;汉代犁壁的发明和二牛一人犁耕法使牛耕方式发展。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的耕作方式。

(2)经营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自耕农的发展过程,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3)土地制度:经历了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4)经济政策:从西周时期“工商食官”到春秋战国时期大商人的出现;秦汉统一了货币,但秦汉时期歧视商人和实行专卖制度,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5)手工业:商周时期,青铜器盛行;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秦汉时期,陶瓷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

思想文化方面: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纷纷登场,提出各种治国方案和道德思想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2)秦汉时期,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西汉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纳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众多学派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官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石氏星表》成为天文历法成就的代表;《诗经》《楚辞》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成就;战国的帛画浪漫而古拙。秦汉时期,以医学、数学、天文学和造纸术为代表的古代科技得到发展;“赋”成为主要的文学体裁;“印宗秦汉”的篆刻艺术产生。

3.用不同的历史观整合知识,培养多角度深层次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1)从文明史观看,其主要内容有:

从横向看,包括经济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政治文明(从人治、专制到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从迷信、愚昧到科学、解放)。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新石器、青铜、铁器)、工业文明时代(手工工场、蒸汽、电气和信息)。

从范围上看,可分为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文明史观的掌握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抓住两个重点: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华文明(古代)、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文明(近现代)。三要突破一个难点:政治文明史。以政治制度文明为核心,辐射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

(2)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其主要内容有:

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

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民主化、法制化。

人们思想意识的演化――世俗化、理性化、科学化。

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城市化、衣食住行现代化。

对现代化评价: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和环境问题等。

(3)从全球史观看,其主要内容有: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初步形成、最终形成;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区域集团化发展;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文明进步的影响及相互关系;西方近代文明对中国等落后地区的冲击与这些国家的变化;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与和谐世界建设的主要举措等。

(4)注意在不同史学观理论的指导下多角度地审视重大历史事件。

二、如何提高材料处理能力

通过前面知识的整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都会有较大的提高。但要想高考得高分,还需要提高材料处理的能力。

1.仔细审题,带着问题精读材料。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材料解析题,仔细审题都是解题的前提条件。审题要做好“四读”:一读提示语,判断是根据材料来作答还是结合所学知识来作答;二读主干语,划出材料中的主干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三读限定语,找准限定内容的时空范围,有的放矢;四读求答项,找准要求回答的内容。

2.把握命题意图,弄清几组关系。

首先是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据统计,70的主观性试题都是要求直接从材料中提取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材料,同时在阅读时要时刻想着问题。其次是设问之间的关系。主观题各设问之间往往是递进关系,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直至推导出结论。在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各问之间的纵向联系,还应关注其横向关系。最后是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系。高考设计的材料再新,也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均是针对某一知识点而设计的,所以,再难懂的材料,也可以与教材中的具体专题对号入座。

3.提炼观点,列出相应提纲,整合有效信息。

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信息(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均显现或隐于材料之间。这些信息需要去归纳、提炼、总结。然后依据总结、提炼的观点,列出相应提纲,在列提纲时注重层次性。

材料一 ①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②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③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0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④“家杼轴而户篡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①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②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③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的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产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④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路径。

步骤二:概括材料,结合所学,得出关键词。

步骤三:判断观点,寻找依据,做出论述。

观点描述: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需要相应的历史前提条件。

寻找证据

从材料看:材料一描述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在明清之际得到发展,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二描述了中世纪后英国手工业得到发展,不仅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且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通过材料一、二的对比,材料三借恩格斯的言论做出结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需要相应的历史前提条件。

从所学看:教材提到明清之际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联系以后的历史看,却没有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原因在于专制主义制度的束缚。教材也提到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在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的刺激下,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基本一致。

篇3

当历史老人缓缓步入商周时期,他颇欣喜地看到――

一位贫贱而尊贵的人物正向他走来,那就是姜子牙。

姜子牙,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金融战略家,西周文、武、成王三代的主要政治、军事宰辅。东海上(今安徽临泉)人。后从其封地“吕”为姓,故曰吕尚。

姜子牙饱学,深明兵法战策,但家极贫,大半生在穷困潦倒中挣扎。

他去殷商都城朝歌求仕,不成,乃辗转赴陕西,落脚渭水兹源钓鱼。

姜子牙钓鱼是假,借垂钓等待他命运中的贵人――周文王的到来是真。

不信吗?请看他那钓鱼用的钓钩,不是弯的,而是直的,且不放鱼饵。

有人问其缘故,他半天懒得答理。倘若问得急了,他淡淡地说:“愿者上钩。”

这就是妇孺皆知的姜子牙八十遇文王的故事前奏――“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文王西伯侯将外出打猎,命太史占卜出行的地点及吉凶征兆,太史经过占卜,对文王说:“所获非龙非,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也。”

于是文王出猎,途经渭水之滨,果然遇见姜子牙在垂钓。

两人一见如故,交谈甚欢,周文王极为高兴地说:“自从我的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果真是你啊?我的太公望之久矣。”故而姜子牙从此又号称“太公望”。

于是,俩人一同坐车回城,周文王立封姜子牙为军师。

80岁的姜子牙,终于遇见了能让他一展雄才的周文王。

周文王(约前1152~约前1056),西周奠基人。姓姬名昌,季历之子。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侯之位,又称伯昌。在位50年。

文王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而被囚于h里(今河南境内),相传他在此根据伏羲氏的研究成果继续演绎易经八卦。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约前77~前6)《说苑・政理》载,姜子牙在回答文王怎样治理天下的询问时,留下了一句经典名言――

“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之国富仓府。”

姜子牙认为,只有富民,才能真正称王于天下;如果只富士人或大夫,则这个国家只能称霸一时或仅能维持现状;如果统治者只顾充实一己之府库,很快就会亡国。

v观史上的王朝更替,这无疑是当政者应铭刻在心的至理名言,违者已屡受历史严惩。

姜子牙主张治国应富民,以达到强国目的;而富民的关键则要重视发展农业和工商业。

姜子牙主张富民是其爱民思想的自然延伸,同时也是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得出的必然结论。

在姜子牙的辅佐下,文王表面上耽于游乐,对殷纣十分驯服,实际上却更为积善修德,发展生产,造福百姓;进而征讨不驯服的诸侯和商的盟国,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二,遂自称为王,即周文王,并将都城迁往丰邑――今陕西长安沣水西岸。

杜佑《通典・食货八・钱币上》载:“周制以商通货,以贾易物。太公又立九府圜法。周官制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币、职金,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圜,谓均而通也。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圜函方,外圜而内孔方。轻重以铢。黄金以斤为名,钱以铢为重也。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疋。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流行如泉。布于布,布于民闲。束于帛。束,聚也。”

姜子牙在辅佐文王治国时,按照周朝制度,以商通货,以贾易物,在日益频繁的货物交换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上著名而流传久远的姜子牙九府圜法――

所谓“九府”,指的是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币、职金九个政府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掌握调控财币。

“圜”,均而通之意;圜法,指的就是货币制度。

查《周礼》“九府”之职能,就在于“通货币,易有无”。

姜子牙确立的“九府圜法”是一整套的货币制度:规定黄金方寸见方,重量1斤(约合现在的250克);钱之轻重以“铢”来计量;布帛宽2尺2寸为幅,长4丈为匹。

在姜子牙创造的货币体系中,以黄金最为宝贵,刀币最为便利,人们使用起来就像泉水那样周流不息,像布帛那样分布在民间各地,像帛那样可以卷束起来。

姜子牙所建立的“九府圜法”,是用行政手段保证财货的均衡流通和合理出入,使钱币与布帛不断流通,聚散适宜,无积滞,无匮乏。国以之富,民以之足。

姜子牙的财政经济政策和金融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为周朝的经济管理、经济监督、赋税收纳、货物保藏等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为齐国的强大,为齐桓公和管仲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姜子牙的生财之道、理财之策,即开源节流之制,是富民强国之道,为万世治国兴邦之正道,万事不易之治道,故为万世法。

就在大功即将垂成之际,中国历史上的名君圣人――文王不幸逝去。

孔子称周文王为“三代之英”,还感慨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文王逝,周武王继位。

周武王姬发(约前1087~约前1043),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登上王位。

武王尊姜子牙为太师尚父,以周公旦为辅,继续文王未竟的事业。

武王、姜子牙率领诸侯与商军会战于牧野,出师前,卜龟兆,不吉利,又赶上风雨暴至,诸侯们都很恐惧,惟姜子牙认识到机不可失,坚决劝武王大举进兵。

果然打了个商纣王的措手不及。约公元前1022年,周、姜所率联军大败商军于牧野。

《诗经・大雅・大明》诗赞此事云――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译为现代诗即是――

“牧野地势广阔无边垠,檀木战车光彩又鲜明,驾车驷马健壮真雄骏。还有太师尚父姜子牙,就好像是展翅飞雄鹰。他辅佐着伟大的武王,袭击殷商讨伐那帝辛,一到黎明就天下清平。”(《〈诗经・大雅・大明〉赏析》)

是时,商军全线溃退,纣王逃回殷都自焚于鹿台。周武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朝代之一――周朝。

“‘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孔传:‘纣所积之府仓,皆散发以赈贫民。’”(《尚书・尚武》)

“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命闳夭封比干之墓,命南宫括散鹿台之钱,发桥之粟以赈贫弱也。”(《史记・周本纪》)

古典文献中对周武王克商之后的利民壮举多有记载,可见此事不虚。

“大赉于四海”之“赉”,赏赐、给予之意。大赉,即大规模赏赐物资、补恤天下也。

于是,一个强烈的对比形成――x殷纣王不顾天下苍生的死活,横征暴敛,“厚赋税而盈鹿台之实”,民心丧尽,火海葬身。周武王则将纣王从老百姓手中夺来的钱粮、物资,发还给天下老百姓,以顺应天下民心。

如此一来,人心向背,生死存亡,谁胜谁败,自然就立马见分晓了。

周武王商纣、定鼎天下后,对功臣谋士和宗室进行了分封赏赐。

姜子牙被作为第一号功臣,封齐地,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东北。

姜子牙封齐之后,对齐地进行了精心的治理,经过一番艰苦的创业,齐国逐渐成为一个强大而富庶的东方诸侯国。

姜子牙辅佐西周文、武、成王三代成就大业,又是强齐的开国始祖,实无愧史家“佐天子为圣臣,治邦国为圣君”之誉。

历代典籍都公认姜子牙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认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作为军事家,他讨贼平乱,辅周灭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著书立说,实不失为中国兵家之始祖。

姜子牙作为政治家,他在治理周朝和齐国中所表现出来的顺民富民、尊贤尚功、重视法纪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谋略,多为后人所广泛效法和借鉴,既对齐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对中国影响亦巨。

姜子牙作为思想家,他的一系列思想哺育了英才,使齐国不同学说和文化发展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最终孕育了战国时代齐稷下学宫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开创出独特的齐文化传统,由此成为齐文化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