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历史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的历史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能力提升
研究性学习主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学生必须开动脑筋,结合各种知识大胆创新,直接、亲身地去体验和研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是主动地探究性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研究性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以识记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为宗旨的课程。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成为“主角”,学生成为知识接收的“容器”课堂教学毫无生机与活力。新课程理念明确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倡导他们自我发现与探索知识。因此,研究性学习模式就成为当前历史课堂“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给学生更多“探索”与“发现”的机会,他们才能真正调动学习热情,不断提升问题意识与实践能力。
一、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讨论热情
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学生不敢问“问题”主要心理障碍是自卑心理和紧张心理。培养方法是:当学生问“问题”时不能轻视,不能嘲笑,要满腔热情地接受和喜爱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能提出问题的学生都要想尽办法进行合理地表扬,凡是问题中的合理成份,要充分肯定,对不合理的成份要用积极的态度进行指正。对问题指正时要尽量让学生相互讨论。
其次要给学生有足够的问“问题”的空间,不能对问题草草了场就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间充分争论,尽量让学生有讨论问题的体验,使他们在讨论中不断修正对问题的看法,形成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案,事实上在争论中又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
二、收集分析信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学生在确定了研究课题后,便进入了具体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制定研究计划、搜集史实资料、提出观点和总结整理。
课题确定后,研究小组就应着手制定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研究计划。同时在小组内实行具体分工,这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分工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课题分工,即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主动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的课题工作;二是角色分工,即每个组员都要承担一个角色,如负责查找资料、执笔等,大家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新课标强调“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交流思想、合作学习”,倡导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单一个体的学习方式。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与人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交流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分工之下,可以积极参与到集体讨论的活动之中,同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学会听取他人意见,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
接下来,根据计划的规定,小组成员各司其职,通过图书馆查询、上网查找、参观访问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所需史实资料。并及时做好对研究情况和体验的活动记录,这也是以后进行研究成果总结的素材和评价的依据。完成这些步骤之后,学生开始整理、分析所搜集到的历史资料,提出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综述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主动搜集资料、查阅史料,并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这一过程本身也就是研究的过程。提出观点和假设后,就要选择论据,论证观点或证明假设。选择的论据在质量上必须可靠、具体和严密。
三、形成表达成果,提升交流总结能力
围绕提出的问题或课题,通过同学们自主地研究与学习,把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展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推动研究性学习的经常性开展,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调查报告、多媒体展示、报告会、辩论会、演讲赛、宣传栏等形式展示和交流。最后教师还要认真地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励再战。
四、培养社会责任,增强社会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注重学习的过程及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它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和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让学生在 “研”中学,从“做”中学;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通过实践活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并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启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不断的尝试中可以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如开题、论证、讨论、采访、提问、咨询、信息搜索、写作、论文陈述等知识和能力,学会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的研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和热情。
高中历史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改革就面临着挑战,我们应积极应对这一挑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也意味着生机和希望,高中历史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证明,教学改革能够发现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我们努力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其实就是在创造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王会芹 如何构建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目标《西部大开发》2012年 第9期
篇2
关键词: 教育神经科学 初中历史课堂 启示展望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及其与教育科学的结合程度不断提高,构建以教育神经科学为背景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理论正成为教育研究领域一种新的必然趋向。有学者将这种实践取向的“基于脑的教育”形容为“教室里的神经科学”,这并不指将教室作为开展神经科学实验的场所,而是希望采用神经科学的技术与方法研究并解决某些真正来自教学实践中的问题[1]。
一、教育神经科学的概念
教育神经科学是将生物科学、发展科学和教育科学等学科的知识技能进行深度整合,提出科学的教育理论、践行科学的教育实践的、具有独特话语体系的一门新兴学科[2]。“教育神经科学”这一术语最早由肖尔和莫茨基于1978年提出。姜永志认为,教育神经科学以2003年哈佛大学“国际心理、脑与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Society)成立为标志,成为一门基于实证的新兴学科[3]。教育神经科学凝聚着跨学科专业研究者的共同智慧,汲取多门相关学科中的知识精华与哲学理念,形成独特的概念结构。教育神经科学的诞生改变了长期以来教育学缺乏实证依据的状况,为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与教育神经科学类似的概念有神经教育科学、教育生物学等。“教育生物学”的含义与“教育神经科学”的含义部分重合,因为神经科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一些研究者将神经教育学定义为“一门整合了心理学、脑科学和教育学研究而形成的新科学,汇集了包括认知神经科学、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学习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者,致力于探索学习的生理机制”[4]。由此看来,“教育神经科学”和“神经教育科学”的内涵相近,但是周加仙认为,两者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研究取向,前者强调以教育为核心的跨学科整合,后者的核心是整合教育学的神经科学,更重视这一新兴领域的知识创造[5]。
二、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的中学课堂教学研究
教育神经科学研究者认为,教育神经科学不仅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与行为变化等宏观层次的研究,而且强调在不同教育环境下,学生大脑内部神经联结和突触结构的改变等微观层次的研究。研究者借助先进的脑成像技术手段(ERP、fMRI)与多种研究方法,从基因-分子-突触-神经元-神经网络-神经系统-课堂行为-社会等不同层面,全面揭示了学生在不同教育环境下学习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提供了因果解释,从而发展出了学生学习改变的完整的、有用的和确定性知识。
三、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启示
梁启超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6]历史有两层概念: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二是指记录过去发生过的事情的资料等。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功能,它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它能够提升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历史学科还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功能[7]。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关键。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是不容否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现象。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学生面对着浮光掠影般的多媒体信息不知所云;教师仍然难以跳出“教书匠”的窠臼。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能给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带来如下启迪:
(一)脑发育的不同步对初中生历史学习的影响
青少年的性格不稳定,行为易偏激,以往的观点是荷尔蒙分泌过剩的结果。但是,近来研究者使用神经影像技术对脑发育进行的纵向研究表明,与情绪有关的脑区在10到15岁时得到充分的发展,但与理性思维和情绪控制有关的脑区的成熟则发生在22至24岁。有学者将这种冲动称为“短暂的疯狂”[8]。这一发现解释了初中生的思维具有不成熟和片面性的特点,届于初中生对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历史知识感兴趣,历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选择最佳的课堂教学策略。另外,初中生的额叶尚不具备全面控制过激情绪的能力,容易引发一些不可预测而且危险的行为,包括情绪爆发和身体攻击等,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做到公平对待学生,妥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二)情绪影响历史课堂
相比小学教师比较习惯处理学生的情绪表现,初中教师所受到的训练则是向学生传授大量课程内容。尤其是初中历史课程这样的非重点科目,一周只有两节课时,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繁重,导致历史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关注学生的情绪发展,并常常假设初中生应该“像成人一样行动”。张元认为:“认为本世纪以来,由于脑神经科学的飞跃发展,让我们在过去谈及认知时,十分忽视的部分,重新受到关注。我们非但知道感性在认知上应有不让于理性的重要地位,并且知道就是‘潜意识’也是我们在教课时应该注地方,不论老师的讲述,抑或学生的听课,潜意识很可能扮演着支配的角色。老师在课堂中,谈及看似无关紧要的三言两语,或是轻轻地一声叹息,甚至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个人感情的流露与品味的展现,都会在学生的脑中留下印痕,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9]其实教师应该理解情绪的生物学特征,特别是压力的生物学特征,只有当学生在生理上和情感上都感到安全时,他们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课程上。
(三)学校的文化氛围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学生、同伴和教师间会产生相互影响。学校通常注重学业和测验,往往忽视了社会和文化力量对学生的巨大影响。神经影像研究已经发现了负责评价事件意义的脑区,这一领域的研究发现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称为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学校的文化特征体现在开放性、期望、对努力的认识与赏识程度、参与决策和关爱的程度,这些影响着学生个体的自尊。教育者需要更多地关注学校积极的社会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当学生感到自己受到学校排斥时,会产生情绪上的不满。我们不能再将学习和情绪分开来考虑,或者认为情绪干扰了学习,我们不能仅仅从单个学生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发挥历史学科易于激发学生情绪的特点,利用丰富的史实、浓郁的情感,让学生理解历史,在历史的回忆中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
(四)饮食和睡眠对记忆的重要性
大脑的运转需要能量支持,充足的水分和葡萄糖是大脑高效运行的生理保障。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按时摄取水分和营养。高效的睡眠可以让一个人醒来后精神焕发地处理新一天的事务。研究发现,脑在睡眠时非常活跃,仍然进行加工,帮助脑进行学习、建立联结、记忆和清除混乱,睡眠剥夺会使人脑难以获得任何形式的记忆。研究表明,睡眠被剥夺的学生比睡眠时间长的学生成绩差,也更有可能变得抑郁。很多中学生和教师睡眠不足,他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5-6小时。教师了解睡眠研究的结果,就可以向学生强调保证充足睡眠的重要性。大多数青少年大约需要9个小时的睡眠。
四、展望
事实上,目前教育神经科学所积累的确定性的知识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教育神经科学的目的不是发现学习规律,而是用已经发现的知识解决教育问题,它与所有的教育学一样是一门应用科学[10]。现阶段,教育神经科学研究进展成果在我国一线教师队伍中的普及力度不够,很多教师的理论水平还停留在皮亚杰、奥苏贝尔等人的教育理论上。对教育神经科学的误解或盲从容易造成“神经神化”的讹传,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危害。教师学习教育神经科学的基本知识,能够初步从神经功能分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恰当的策略改进教学,这样的优势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1]陈巍,丁峻.教室里的神经科学: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取向.外国教育研究,2010,37(9):2.
[2]周加仙.教育神经科学的领域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7(3):69.
[3]姜永志.教育神经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从“实验室”到“教室”的学习科学.开放教育研究,2013,19(3):72.
[4]杨娟,等.基于神经教育学的个体化教育研究及实践.现代教育技术,2016(5):50.
[5]周加仙.教育神经科学:创建心智、脑与教育的联结.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1(2):42.
[6]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33:1.
[7]参见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60.
[8][美]格力・格雷戈里,等著.赵丽琴,译.差异化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7.
[9]张元.教出历史课的美感与品位.清华历史教学,2014,6
篇3
一、形成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教师引导产生问题情境。由教师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直接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一种探究的动力。例如,讲“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一节,教学目标有二:一是理解牛顿的“人造卫星”原理图;二是推导宇宙速度,了解卫星的运行原理。完成第一教学目标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是如何过渡的。首先从基本问题提问:(1)石块水平抛出,其轨迹如何?(2)子弹从枪膛水平射出,其轨迹如何?(3)导弹水平发射出,其轨迹如何?启发学生得出“速度越大,射程越远,其轨迹是曲线”的结论。其次是推理追问:如导弹速度足够大,其射程可以绕地球一周吗?学生根据推理可兴奋的得出只要速度足够大,其射程有足够远,可绕地球一周。这是一种思维的挑战,解决问题的乐趣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致高涨。
2.通过实验引发问题情境。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引发很多问题情境。如在讲解动量守恒时可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小纸条,把钢笔帽立在小纸条上或把一块橡皮压在小纸条上,让他们把纸条从钢笔帽下或橡皮下拉出来,条件是钢笔帽不能倒,橡皮不能被拖动,有的学生怕钢笔帽倒下就小心翼翼地轻轻拉动纸条,结果钢笔帽倒了;有的学生轻轻拉橡皮下面的纸条,结果把橡皮拉到课桌边也没拉出;有的学生几次慢慢拉动纸条均未成功,就用力快拉纸条,结果顺利地把纸条从钢笔帽或橡皮下面拉出来了,实验获得成功。全班学生尝试了慢慢拉动使实验失败后,找到了很快拉动纸条使实验成功的方法,课堂里洋溢着成功的欢笑,于是学习动量定理的热情被调动起来。
3.留意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老师应当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平时的生活中,肯定存在许多以原有的经验水平、认知结构无法解决的问题,可能这些问题又常常是他们正在思考、迷惑或尝试解决的,如鸡蛋为什么掉在石头上碎裂,而掉在海绵上不碎?水流星为什么到最高点而水不流下来?这些都可以成为探究教学中的一些非常有研究价值的的问题。
二、启发学生假设
1.引导学生独立假设、猜想、预测。只有让学生假设、猜想、预测,才能充分体现探究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究过程中,假设无疑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例如在讲完摩擦力后,启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设想没有摩擦力的世界将会怎样?并用生活实例说明。
2.让学生充分假设。如在讲解静摩擦力方向时,可让学生充分假设。为防止学生的假设被遗漏,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假设在黑板上写出来,为学生的下一步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三、把握课堂探究开放的“度”
1.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探究。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他们对所研究对象的关注程度就越深。学生的问题会比较零碎,对教师而言,怎样处理这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对学生的问题,一般处理方法有三种:(1)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2)集体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整堂课全班进行研究;(3)先选择一个问题,探究完毕后再进行下一个问题的探究,形成一个层次。经过反复实践,我们认识到,如果在一堂课内采用第(1)种方法,容易引起课堂混乱,给人一种“东打一拳,西打一棒”的感觉,难以体现教学的逻辑严密性,但这种方法,却可以广泛应用在课外的探究活动中,而且效果比较好。第(2)、(3)种方法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关注学生们最感兴趣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其他问题可作为后续活动展开。
2.步步为营,层层深入。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带着走到逐步开放,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逐步进行。在每一环节的处理上,应该紧凑、严密,而不能无的放矢。教师的语言要精炼,大部分空间留给学生。比如,在学习欧姆定律内容时,教师首先留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回顾,然后让学生探讨有关欧姆定律方面的题型并介绍方法:(1)基础知识训练——欧姆定律的理解;(2)训练串并联关系;(3)滑动变阻器的应用;(4)电路变换——伏安表示数变化;(5)电学中的比的应用;(6)电路故障分析等。最后让学生结合练习进行巩固。
篇4
关键词:管理 管理学 弱科学性
与传统的经验管理截然不同的是,自20世纪初,数量工具、决策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在管理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管理学已经成长为一门具有多个分支学科和庞大知识体系的科学,这是管理学知识经过百年来爆炸式增长的结果。伴随而来的是,社会生产力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换言之,只有具备科学性的管理,才能够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管理科学化的含义
通常意义上的“科学”是能够用数学、逻辑推算,或在生产、生活中可重复、可检验证实的规则与原理,是已系统化、公式化的知识。比如1+1=2,酸碱结合变成盐,太阳从东方升起等。但随着人类对事物认识的提高,科学被作为客观规律的反映。正如著名的管理大师孔茨所说,不掌握科学的医生,几乎等同于巫医。同理,不掌握管理科学的高级管理人员,则是凭经验或直觉,甚至是碰运气。因此,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就是科学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劳动分工也越来越细,管理逐渐成为一门科学。而科学可以指导人们按规律、法则、理性做事。
在对科学理解的基础上,管理科学化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管理科学化是指管理问题的解释和解决、管理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管理效率提高的过程是完全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来进行的,如泰勒的科学管理、梅奥的“霍桑试验”等都是狭义管理科学化进程的里程碑;而广义管理科学化则是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管理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管理效率提高的过程是通过广泛地应用各类科学或者学科提供的方法来实现的,其进程深化的结果便是当今的管理学知识大厦。从直接的角度来理解,管理科学化的过程,便是管理科学的产生、发展以及有效指导管理实践的过程。
具体而言,管理科学化由3个层面的含义构成:第一个层面是管理实践,这个层面目的是提高管理活动的效率,即把管理科学知识应用于管理实践、解决管理实际问题。这是一个以科学理性管理替代直觉经验管理的过程;第二个层面是管理现象认识和问题研究,这一层面主要是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和方法思考、研究管理问题,是一个强调以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管理问题的研究,探索管理活动规律,创新管理科学知识的过程;第三个层面是管理学科发展,这个层面使管理科学知识得以有效积累和系统化,主要通过提高管理学学科的科学属性、推进管理学学科发展来实现,这是一个使管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的过程。
从管理科学化三个层面的含义来分析,管理科学化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好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提高管理效率,即它的根本目标是管理实践层面;与管理实践层面相比,第二、三层面则是管理科学化的手段,管理研究层面的科学化是核心手段,它能够促进管理科学知识的创新和丰富,并为指导管理实践和管理学科发展提供知识源泉;而管理学科的发展是基础手段,它积累与传播了管理知识,同时为管理科学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奠定基础。
管理科学化程度的影响因素
管理科学知识来源是复杂的、各不相关的,在管理学知识体系中,不仅包括依据严格的数学模型和科学逻辑得到科学管理知识(如数理学派对管理知识的贡献),也包括通过叙述故事而总结的管理知识(如经验学派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提供的管理知识)。从这个意义上看,管理科学体系的建立由诸多因素影响。综合各个学派的观点,影响管理科学化程度的因素有管理的环境、管理的对象、企业的资源、业绩衡量指标,其数学公式表达式为: 管理科学化程度=f(E,O,R,W)。
(一)管理的环境(Environment)
管理的环境即企业的外部运行环境,指在企业范围之外有能力影响企业的所有因素。企业的外部运行宏观环境可概括为4大类:政治、经济、文化、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生存的具体环境因其决定因素的多样性显得更加不确定。因此,管理对象所处环境中的一切影响因素是我们无法全面了解的,它们未来的变化趋势更是不能准确预测的。
一般情况下,如果管理者面临的环境是简单而相对稳定的,会倾向选择科学管理方式;而管理者处在复杂性高且不确定性太大的环境时,更多的会选择艺术管理方式,因为这种环境限制了科学管理方式的使用。
(二)管理对象(Object)
企业中的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其中人不但掌控着其它资源,而且是唯一有生命的活的资源。因此,人是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要素,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客体。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偏好性和差异性,他们构成群体和组织后,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就产生了。管理是主体和客体都极为复杂的系统,这个复杂系统涉及到人、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资源。在复杂系统中,众多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便是管理对象。从现状来讲,科学管理是不能解决一切管理问题的。在管理实际中,管理者是采用艺术方式还是科学方式,取决于管理对象的复杂程度。如果管理对象的关系是明确、清晰的,管理者会更多使用科学方式;反之则采取艺术管理方式。
(三)企业的资源(Resource)
这里的资源指广义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务、物质、信息、技术等资源及管理者的个性,其中管理者的个性包括:管理者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价值观、情商等。众所周知,企业的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因此管理者要在其能力许可的范围内有选择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具体而言,管理者利用有限的资源不仅要做正确的事,而且还要正确的做事。客观的讲,利用科学管理方式完成管理任务是需要在管理过程中进行严格的信息采集、整理、论证的,要付出更多的管理成本,这就使得掌控有限资源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时,不得不考虑是否选择科学管理方式以及选择程度的大小。而资源的有限性是一个相对量,是相对于管理者所面临的管理问题和所需要处理的事物复杂性而言的。当管理者手中资源相对贫瘠时,更多地会使用艺术方式,反之则倾向科学方式。
(四)业绩衡量(Weight)指标
有效管理的前提是实现业绩衡量指标。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管理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且早已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不难发现,定量指标中的动态指标以及定性指标的实现,主要是实施艺术管理,靠综合、分析、类比、引伸、借鉴、假设等模糊性思维的应用,单靠精确的科学管理无法实现。如果管理目标可量化、考核指标又具有客观性,管理者自然会倾向于科学管理方式。
管理的“弱科学性”与艺术性
(一)科学和科学方法的界定
第一,从科学研究的出发点看,客观性是科学的属性,并且有客观的研究立场和研究对象。这预示着要尽最大可能排除价值和主观偏好的影响,以事实为依据,追求客观真理,突出事实要素,回答“实然”问题,而不回答“应然”问题是科学研究者在科学研究中要遵守的法则。
第二,从科学研究过程看,证实性的可检验、一致性的逻辑、可积累的知识和简练性的方法构成了科学的“规范要求”。科学研究建立在直接观测和实验基础之上就是证实性的可检验,科学所得到陈述、命题和推理应该能够得到观测和实验的重复检验和证实;科学陈述系统前后不存在逻辑矛盾,至少能够自圆其说便是一致性的逻辑;科学存在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使得科学知识能够继承、演绎和“自给自足”则是可积累的知识;科学研究中选择最简练的、前提条件最少的一种解释或者方法称为简练性的方法。这些严格的规范要求意味着,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数学公理化方法和实验方法。
第三,从科学结论或知识看,广泛性、有效性和精确性是科学的三大特性。探索事物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使命,科学研究的结论共性越大,应用就越广泛;最精确的求知方法便是科学,科学能够准确地说明或者解释世界称之为科学的精确性;基于解释世界、发现事物运行规律,科学理论能够预测世界和事物的发展是科学有效性的体现。
(二)管理的“弱科学性”
1.无法严格区分管理的必然存在性与灵活应用性。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具有同现代生产力、社会化生产相联系,适合现代化生产的自然属性。现代化生产离不开管理,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则企业将会出现混乱,无法保证正常的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讲,由于企业的存在出现了带有极强的目的性的参与者的一致行为,因此管理学研究的问题既有“实然”问题,也有“应然”问题,很难保证管理学研究的客观性。西蒙认为,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共同构成管理企业中的决策,换句话来讲,决策包含事实和道德两种成分。事实上,在同一企业目标中,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是常常混合在一起的,甚至在实现终极目标的每个环节也是这样的,也即事实要素混合在多数道德命题中,而且在实践中很难将它们分离,由此可判断,管理者的决策是无法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价的。
2.在管理学中并没有广泛应用科学方法。从管理学的研究过程进行分析,仅在有限的范围内应用了数学公理化方法,大多数的管理学知识,除管理科学学派外,并不是通过逻辑推理演绎而来。尽管有一门实验管理学的存在,但相对来讲,实验方法对管理学知识的贡献还是十分有限。在管理学中,泰勒的金属切割试验和梅奥的霍桑试验是少见的成功例子。而在管理学中比较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相对于实验方法而言则更为普遍。
(三)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工作具有创造性和随机性,管理者必须学会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进行随机应变的管理。它可以走捷径提高效率,即按规范办事或遵循一定的原理,但它不是照章操作行为。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面对复杂多变的管理对象,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创造性地、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地运用各种管理技术与方法。因此在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管理的技术与技巧。在管理实践中,非权力性影响力中的人格魅力和创造性使得管理的艺术性得以实现。这里体现出管理的科学性充其量是管理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
换言之,能够达成共识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管理学中几乎不存在,因此被批判的对象常常是“管理普遍主义”者,更有甚者,“随机制宜学派”认为环境决定着管理实践的有效性。因而,管理学这门科学还不具有广泛性、有效性和精确性。
结论
尽管管理科学化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但到目前为止,管理向科学及科学方法发展的方向仍不断遭到质疑。一个两难境地是管理科学化的发展方向使得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严重脱节,数量方法、计算机及人工智能对有效管理的贡献似乎并不是那么显著,某种意义上讲,管理学步入了“科学”的误区。这一切表明,管理学只是一门具有“弱科学性”的学科。实际上,“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个常常被提起的命题,正是管理学“弱科学属性”的一个写照。
参考文献:
1.张德.管理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慧.试论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J].科技信息,2007(6)
3.迈克尔T.麦特森.管理与组织行为经典文选(中译本)[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黄速建,黄群慧.管理科学化与管理学的科学性[J].经济管理,2004(18)
5.史江涛,杨金风.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之边界问题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4)
篇5
[关键词]历史纪念馆 研究工作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323-01
众所周知,历史纪念馆研究工作的有效运作和科学管理,是当今历史纪念馆各项事业走向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历史纪念馆的研究工作包罗万象,重点就如何搞好历史纪念馆研究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研究工作在推进历史纪念馆事业全面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一支的多功能复合研究队伍
就目前我国历史纪念馆的发展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历史纪念馆虽然设有研究部门,但现有的工作人员也只是从事一般的浅显的日常工作,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所涉重大课题的学术研究、策划展览、对外宣传、文物研究等专题工作,大多靠外聘专家来实施完成,严重制约着历史纪念馆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便成为提高历史纪念馆学术研究水平的关键所在。
1、加强对现有研究人员的培训力度
目前各地历史纪念馆研究人员的年龄结构大都呈现中老年居多、年轻人偏少的现象,而且整体专业文化素质和研究水平偏低,当务之急是对现有研究人员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综合培训,其具体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请进来教”。就是专门邀请一些国内顶尖的历史纪念馆研究专家来馆,分门别类地举办有关历史纪念馆学术研究方面的专题讲座,以及因材施教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从而拓宽研究思路,掌握研究方法。二是“派出去学”。就是不定期地委派研究人员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类历史纪念馆研究方面的培训会议和研讨班学习;或者是到学术研究工作搞得好的兄弟历史纪念馆参观学习,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研究水平。
2、面向全国招聘与引进学有所长的专业研究人才
不断充实与加强历史纪念馆学术研究队伍力量。这方面主要可以考虑两种渠道。一是外聘已有历史纪念馆研究工作经验的专门人才;还可以与全国历史纪念馆联手,进行学术研究人员的馆际交流。二是派人参加各地的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会,挑选专学历史纪念馆、历史类等相关对口专业的优秀大学生、研究生,通过严格的程序聘用到历史纪念馆研究部门工作。实践证明,用一个德才兼备的专业研究人才,是历史纪念馆走向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相反用一个有才无德或者无才无德的人,那将是历史纪念馆一场灾难的开始。
3、大力培养和造就从事学术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纵观历史纪念馆的研究工作,学术研究是手段,搞好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物保护等才是最终目的。据了解,大多数历史纪念馆的研究人员只是从事单纯的编研工作,一遇到设计展览、对外宣传、文物研究等工作就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所以,今后历史纪念馆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思路是,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锻炼与造就一批既精通学术研究,又胜任策划展览;既熟悉对外宣传,又擅长文物研究的多功能复合型学术研究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算得上是推动历史纪念馆繁荣发展的栋梁之才。
二、健全机构科学管理,提高学术研究成果
为了确保历史纪念馆研究工作的正常运作和科学管理,首先应考虑的是成立历史纪念馆学术委员会领导机构。领导成员主要由馆领导和馆内具备研究馆员和副研究馆员等文博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组成,具体从业人员可以放宽到馆内具备中级和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制定重大决策、确立科学管理制度、保障学术研究经费、策划研究课题,并对全体研究人员的工作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监督,还要不定期地召开专门会议,依据新形势和新情况,布置和落实新的学术研究任务。在历史纪念馆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科学规划和确立学术研究课题。根据历史纪念馆的双重性质和各自所反映的主题历史文化内涵不同。遇上重大课题,就要设立专门课题组,并指定优秀学术带头人挂帅,具体负责重要研究项目的完成。对于一般研究课题的任务分配,则可按馆内具备高、中、初三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人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不同,具体承担完成不同层次的学术研究课题。这样通过专门课题的学术研究,从而带动历史纪念馆相关业务工作的开展,并取得编研出版学术著作馆刊、策划主题展览、编写宣传教育文稿、专题文物研究等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在学术研究方面,陕西秦俑历史纪念馆做得比较出色,不仅有雄厚的专业研究力量,而且近年来还推出了一批响誉国内外的重大学术研究成果。
三、建立健全科研奖励机制
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术研究队伍是决定历史纪念馆盛衰荣辱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说历史纪念馆的每项工作都离不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奉献。所以对学术研究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一环,就是建立健全历史纪念馆科研奖励制度,对于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包括出版学术专著、发表优秀论文、策划大型展览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和研究人员,要旗帜鲜明地给予表彰和重奖,比方说提拔重用、发放奖金、提供外出考察学习和休闲渡假的机会,以及提高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其它优厚待遇等。只有建立健全历史纪念馆奖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学术研究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励他们更好地为祖国的文博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郗宝云.思想政治教育红色资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篇6
一、提高实验趣味性,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科学课对学生的吸引一直是很强烈的,学生会被自身的好奇心一点点的引导进入科学探究过程中去。在日常的实验教学中,要联系生活进行设计实验,改进方法。将一些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教科书上没有的实验引进到课堂。如在教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为让学生感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可将两本教科书一页页交叉叠起来,让班上“大力士”将两本书分开。先让大家猜测结果。全班几乎一致认为能够分开。结果是“大力士”根本分不开。同学都傻了眼。个个好奇地拿自己的书做实验了。他们发现叠的越多越难分开。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结论,出乎教师预料,这恰恰是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再如四年级下册《食品包装上的信息》一课中,为了解生活中食品添加剂的广泛运用,教师用买来的安全的食品添加调配了一杯“饮料”。学生亲眼看到在不用任何水果的情况下,真真实实的调配了一杯喝起来很像有水果的“饮料”。这个实验冲击力很大,学生一下子对研究食品包装上的信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提高实验操作性,培养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小学科学学习的核心。在学生开始接触科学这门学科的时候,老师就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在对这种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实验,因此如何设计一个简单易操作并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的实验尤为重要。选材合理,设计巧妙,操作简单的探究实验是我们孜孜所求追求。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探究实验用材很多可从生活中获得。生活中的材料可以贴近学生,可以更好的开展探究实验。比方说《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中,关于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这个现象在四年级《食物中的营养》中已经学习过了。学生对这个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在设计本堂课中,可将重点放在“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征,来检验哪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这一环节中。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家庭生活中的食物,给学生每人发十几个一次性自封袋,将收集到的食物装在袋子中,在标签上写上食物的名称,然后带到学校来。老师简单交代几句之后,学生就用碘酒来检查是否有淀粉。四人一小组,每组都要检验二三十种食物,学生忙的不易热乎。由于检验的品种非常丰富,在汇报中,学生很容易总结出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这样,不仅老师省去了很多材料的准备,而且学生对这样的探究十分的热衷,更能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提高实验规范性,提升探究态度
小学科学课不仅强调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尊重事实,求真求实的态度养成。科学是一门严肃的,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的学科,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本性。《科学》教学任务的完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探究,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开放、自主、创新,但这必须建立在学生能够规范化操作的基础上。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实验操作,我们还是要强调操作的规范性,规范的实验操作不仅可以预防探究过程中的危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且可以让学生树立的一个良好科学态度。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一节课,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标本以及使用显微镜对标本进行观察和绘画。要求学生不仅会自己制作标本,还要十分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显微镜,学生对显微镜的认识几乎是零。学生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但是这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很大的难度。本单元有三节课都需要用到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的生命世界,规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洋葱表皮细胞,各种动植物细胞,微生物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才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课堂上,我一步一步的讲解并演示每一步骤,结束后不急于让学生动手,先找两三个学生上台再次复述、演示一遍,请下面的学生讨论他们的不规范之处,台上的同学进行改正,学生在这过程中渐渐掌握了显微镜的规范使用。
四、提高实验启发性,发展探究智力
启发性实验又称发现式实验,这种实验方式给学生一个独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的平台,教师配合学生提供一些器材和意见。这是一种能够很好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实验方式。启发性的实验能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学会合作,懂得分享,发展智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篇7
【关键词】物理实验;先学后教;有效教学
一、前言
物理实验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承载众多的教学和教育功能;但是,由于受到教学理念、教学设备、物理课时等条件的限制,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仍然相当薄弱,实验教学所要求的教育功能相当地被弱化。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中,物理实验教学被推到了改革的前沿,并对实验教学中在实验内容、实验技能和实验教学方法和目标任务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
说到物理实验,我们总是把它和学生的操作技能联系起来,而且总是通过学生具体操作某一项实验的熟练程度来作为考察其实验能力的方法。其实,这只是物理实验中的一小部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和实验教学使学生学会物理问题的提出、能解决简单问题的设计方案以及提高物理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归纳的能力。物理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将实验教学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获得技能,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发展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有效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三、影响物理实验教学的诸因素分析
1.学生因素分析
学生因素在实验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就是学生知识构成的影响。在教育学中,我们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陈述性知识告诉我们“是什么”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告诉我们“如何做”的知识。在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关于物理的陈述性知识的多少和掌握程度的深浅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实验的操作过程。另一方面,关于物理规律和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它是告诉你如何去具体实施一个实验。学生根据自己对某一规律的认识,以及所掌握的实验方法来具体进行操作,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而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如果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充足,同样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其次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物理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比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高低影响的着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判断。再次是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的高低也同样影响着学生对实验的正确判断。
2.教师因素分析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对物理实验的定位和认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实验的有效性,从学的角度研究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实验只有从导与学的课堂模式中方能有效地发挥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从教的角度研究物理实验教学,按照教学的目标要求和教学一般规律设置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和步骤,那么很容易使物理实验教学出现教师“讲实验”,虽然也有学生“做实验”机会,但大多是教师按排下的实验过程,教师安排实验动机仅仅为学生有体验,便于学生完成理论化了的实验作业,如是这样,实验将流于形式,实验的教育功能也将无法实现。
其次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影响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语言组织形式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的适时夸奖将会极大地增强学生做好实验的欲望;另一方面,教师简明扼要的提示,将会给学生的实验操作带来启发性的指导,让学生越过最近发展期。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水平、实验操作能力也直接影响学生实验规范和实验水准。
3.实验内容与实验设备因素分析
实验内容难度的大小和实验设备的好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验成败和质量高低。如果实验的难度过大,多次实验都不曾成功,就会很大程度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实验设备粗陋和操作难度大,实验成功几率就很小,这不仅仅会让学生没有成就感,而且产生对实验内容的怀疑,实验起到的是负面影响。
四、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实施
1.放手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做实验
在深刻反思和批判以教师为中心的物理实验教学基础上,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实验如何最大化为学生发展提供的教学、教育功能。研究为实验提供哪些具体的资源和应该采取的措施、步骤、方案等。设法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边学边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操作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尝到“发现”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从而提高兴趣,增强信心。通过学生做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选择符合学情的实验教学内容
根据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课程内容的难度,从多侧面“深挖”实验目标,确定有效的实验内容。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坚持“先学后做”,“先学后教”的原则。学生只有了解实验要求,理解实验原理,才能在实验操作中提出问题,发现规律,才能有目标性的能动地完成实验任务。
3.准备优良的实验仪器提高实验成功率
实验器材是完成物理实验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优良质量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再完美,实验操作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因此,要想切实地进行实验教学,就必须把实验器材落实到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的有效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物理教师创造性地工作,具备先进的教学教育理念,放手让学生在做中学,选择独立或自主的实验策略以及多元的评价体系,按照学习的心理规律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背景设置物理实验的过程与体验,引导学生在自主做实验中感知方法,达成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最大化地发挥物理实验的教学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何芬全.对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回顾与展望[J].物理教师,2009(7):45-47.
[2]魏日升.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史上几大冲击与教训[J].学科教育研究,2010(7):55-57.
[3]邢.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调查研究[J].教学研究,2011(9):98-90.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
篇8
关键词 科学实验 生命伦理 准则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科学实验是推动科学发展、揭示自然奥秘的重要环节,如果科学实验对人和动物的生命产生了伤害,从伦理学的角度,这是一种“恶”的行为。但为了科学的发展进步,这种伤害有时是必要的,因此,需要有伦理准则来约束,以在限定范围内的“恶”防止更大的“恶”,防止以科学发展为名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
1 关于人的生命伦理准则不断完善
当科学实验以人为对象时,实验主体与实验客体的关系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此时涉及人的生命伦理准则作为“人道主义”思想的一部分。人道主义是“善待一切人的思想体系”,其总原则是“将人当人看与使人成为人”,把生命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利,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幸福”“生命本身是一切福利的综合”。有关科学实验中人的生命伦理准则自二战以后不断完善,一些国家还建立了完善的伦理审查制度。
1.1 《纽伦堡法典》――关于人体实验的第一个伦理准则
二战期间,亚洲战场上的日本731部队,为了研制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生化武器进行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在欧洲战场上,以门格尔等为首的德国法西斯军医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进行了令人发指的所谓医学研究,他们借科学实验之名杀死了大量犹太人、战俘和无辜者,这些人被纳粹统称为“没有价值的生命”。二战结束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了包括23名法西斯军医的战犯,其中包括多名医学教授和高级专家,该法庭针对以科学为名滥杀无辜的现象制定了《纽伦堡法典》。《法典》提出了十条规定,包括医学人体实验必须遵循的目的,医学人体实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医学人体实验的操作者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该法典还第一次提出了“受试者自愿同意(即知情同意)”,被视为临床伦理学与研究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2 《赫尔辛基宣言》――人体医学实验的保护伦理准则走向完善
1964年6月,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第18届世界医学会(WMA)大会通过《赫尔辛基宣言》,全称为《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它是关于人体试验的第二个国际文件,比《纽伦堡法典》更加全面、具体和完善。《赫尔辛基宣言》颁布后的1975到2008年,先后进行过8次修改,2008年的修订版继续“沿着提高对受试者保护的道路前行,坚持了更高的伦理标准”,使得涉及人体对象医学研究的道德原则不断完善和充实,修订本的第二条规定“虽然宣言主要以医生为对象,但世界医学会鼓励参与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医学研究的其他人遵守这些原则”。它提出了五项原则分别是尊重人、善行、非邪恶性、均衡性、公正性,为人体实验的伦理准则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1.3 涉及人类受试者的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准则(CI-OMS)――侧重于应用的伦理准则
1982年,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涉及人类受试者的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准则》(CIOMS)。该准则于1993年和2002年1月两次修订,目的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应用《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对于涉及不发达地区受试者的研究,该原则规定:研究要着眼于此地区的健康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确保受试者知情同意:由伦理委员会对试验进行审查;独立伦理委员会的成员或顾问应熟悉该地区的风俗和传统。同时,他对科学和伦理审查委员会的作用和原则有了具体的规定,如审查委员会应独立于研究组,其成员应由多学科、多部门组成等等。
2 关于动物实验的生命伦理准则存在争议
对动物生命体在实验中的伦理准则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成文的伦理准则,产生争议源头是对“动物是否有权利”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动物权利论两种观点,并据此产生出两种不同的伦理准则:动物实验合理和动物实验不合理。
2.1 动物实验合理――从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出发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动物和地球上其它存在物都可以用来为人类服务,无论是被食用还是用来进行各项实验都是合乎道德的。因为人类的道德是仅限于人类范畴的,不适合也不可能扩展到其它生物的领域。人类中心主义使人类日渐成为把握命运的成功者,如在瘟疫的控制和清除、灾害的预警避险方面已经获得部分的成功。人类中心主义者反驳极端环保主义者或者动物权利论者,不认为动物实验是对动物的迫害,理由在于人类和动物一样也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受试者,人类受试者和动物受试者没有多大区别。针对动物福利观点,其辩护理由是“用动物做实验与讲动物福利不矛盾,动物作为人类替难者献身生命科学,就像在保家卫国牺牲的战士,理应受到人们尊重和关怀”。反对动物权利论的学者还认为,人类与动物几乎已经无限远离,动物权利的过激言论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2.2 动物实验不合理――动物权利论
动物权利论认为人类中心主义者过度强调人类的社会性,忽视人类的生物性,这就必然忽视人类和其他动物相互依存关系。代表人物边沁指出“关键不在于它们是否能推理或说话,而是它们是否能感受痛苦和欢乐”。功利主义哲学家彼得・辛格主张“所有动物的权力都是平等的”,他提出“最大幸福原则”,主张“动物权利论”,其推理逻辑为:凡能感到痛苦的都应被赋予道德的权力,动物能感到痛苦。另一位代表认为P・泰勒提出,所有的动物不论它们与人类多么不相似,也都是有着他们自己的利益。有人进而提出“人权往前推演一步,就是动物权,就是承认动物也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3 科学实验中生命伦理准则的应用现状
3.1 基于人体生保护准则的应用趋于成熟
科学实验中对人生命的保护逐渐完善和发展,基本沿着从生命本身的保护到人生安全的保护,从依靠实验主体自律的保护到专门的机构委员会来监督实施,上升到伦理委员会这样一个集体的保护,而且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了不同的应用准则,如新生儿伦理准则等。
在西方,美国是人体生命伦理应用比较成熟的国家,尤其在伦理保护组织建设上。自1974年成立首届国家生命伦理委员会,至今已有6届,它的成立成为保护参与生物医学研究者权利的具体实践,联邦拨款负担部分运行费用。国家生命伦理委员会的成立,打破了科学家和医生在解释生命伦理价值问题的伦理垄断地位。
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3年6月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提出“伦理委员会与知情同意书是保障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此外我国《药物临床试验 质量管理规范》对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设立、组成、审查内容,以及审查规程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高危的实验领域如电离辐射,基于保护受试者或者科学志愿者的权益的制度和伦理准则也在不断完善。
3.2 关于动物生命实验室伦理审查的应用制度在不断完善
虽然涉及动物实验的伦理准则尚无定论,但对实验动物保护日益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接受和重视。而且动物生命保护的伦理学研究及其实际应用变得不断重要,“现在的问题不是建不建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的问题”。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既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利益之所在,有人提出为了规范人类的行为,有必要立法加以贯彻执行。
在我国国家科技部2006年颁布了《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其中涉及国际上动物伦理方面“五个自由”原则和“3R(Reduction、Replacement、Refinement)”概念,并建议实验动物生产及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部分科研机构也成立了实验室伦理审查机构,以监督科研中实验动物的合理使用,保证实验动物的使用符合已的规定。但是,我国的动物实验生命伦理的应用整体上与西方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保护生命、善待生命不仅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而且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被科学家所认同。但我们也看到,保护生命的理念同追求精确的科学和指导科学实验的具体原则还存在冲突。关于科学试验中的生命伦理准则问题尤其是动物实验准则,未来依旧会存在争议。从人类对自身生命保护的伦理准则的发展看,动物生命的保护必将不断完善,其实际应用也将不断成熟,最终实现科技发展的目标与生命保护的要求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王德国,浅论《纽伦堡法典》制定实施的重要意义[J]中国医学伦理学,2∞5(5),
[3][g]Onom O'Neill,知情同意;从纽伦堡到赫尔辛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11).
[4]杨丽然译,邱仁宗审校,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医学研究的伦理原则(200s年10月修订),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5).
[5]杨丽然,更高的伦理标准与更多的利益冲突――《赫尔辛基宣言》2008年的修订,医学伦理文献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0009[5).
[6]王秀峰,人体试验伦理原则[J]冲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2(1).
[7]周全,教育研究的伦理诉求――兼论《贝尔蒙报告》,现代教育论坛工009(11l
[8]邱仁宗译,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aOMS)关于涉及人类受试者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4).
[9]唐道林,肖献忠,动物实验面临的伦理问题[J],中国医学论,2003(5).
[10]毛翰,动物伦理的限度[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I).
篇9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科学探究能力
一、引言
高中化学学习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存在难度,枯燥而不好理解,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来。高中化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实验性操作学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重点,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学生灵活的应用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提升自身勇于探索的精神,更好地学习高中化学知识。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分析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论价值。高中化学是一项相对枯燥的学科,知识内容需要理解的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记忆。高中化学实验的加入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乐趣,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备的讲解,保障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的安全性,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不断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当学生再遇到化学中的疑难点时,就会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探索其中的奥秘。第二,高中化学实验存在认识论价值,高中化学是一门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高中化学课本中的基础理论知识需要化学实验的支撑,化学实验的操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科难度,更有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让学生更容易通过化学现象理解化学知识,提升学习探索的能力。第三,高中化学实验存在方法论价值,做化学实验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平台,通过化学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法论,对于化学科学知识有更加强劲的探索动力。化学实验操作更是让学生进入科学实验世界的必经之路。
三、高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探究式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当前,我国高中化学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部分化学老师对高中化学的教育方面存在着应试为主,实验为辅的做法,对于实验教学缺乏重视,甚至在黑板上画几个小试剂瓶就当作实验教学了。或者是高中化学教师自己给学生操作好实验结果,让学生只对现象进行观察,却没有让学生亲自实验。除此之外,学校领导缺乏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并没有投入充足的经费进行化学仪器以及化学设备的购买以及更新,导致高中化学课本中一些必要的化学实验没有正常地开展。
(二)探究式实验教学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一部分学校开始开设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必要课时,一部分化学教师只是擅长理论教学,缺乏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经验。当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没有将趣味性融入到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做完实验之后更没有及时地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和补充,也不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要求,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教学的真谛,只是接触到了一点皮毛,失去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意义。
四、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对探究式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所谓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老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的同时能够规范准确的进行化学知识的科学探究。学校领导以及化学教师应该提升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领导应该积极地加大对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资金支持以及物资支持,化学教师应该摒弃应试化学教学的错误思想,重视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合理安排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除此之外,对于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一边给予指导,一边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提升学生对于探究式实验的兴趣,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
(二)倡导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是我国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高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应该将这种教学方法融入进去,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组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对于探究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提出实验问题、进行实验方案的构建、共同搜集实验信息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地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开展,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对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指导和规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不断提升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
五、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模块,一部分高中生虽然可以在化学考试中取得理想的分数,但是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却不强,也就造成了化学学习的死板化,不仅不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化学学习,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过程,需要化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总结,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胡中兴.浅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6.
[2]龚建敏.谈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16.
[3]田永军.运用微型实验促进高效探究学习课堂———新课程下“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A].中国化学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6.
篇10
关键词:科学探究化学实验新课程标准课程资源
化学作为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基础自然科学,与生命、能源、资源等社会实际问题紧密相连。《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要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新课程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理性地应用知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素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科学探究体现了科学本质与教育本质的有机结合。探究的过程能使学生有效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探究的喜悦和艰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的态度,以及勇于克服困难、不断追求进取、善于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实际,领悟化学的价值、局限和化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同时,探究的方法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迁移性,作为一个现代公民,要进行社会决策或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问题,探究是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新课程标准较原来的教学大纲作了广泛的拓展,“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具有深刻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新课程标准注意实验内容的生活化、突出实验方法的探究化、强调实验过程的绿色化和注意实验手段的现代化等对化学实验的全新要求上可以知道,实验教学在使学生学习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化学实验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现代化学的发展既离不开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化学的发展和创新又将促进技术及社会的进步,使学生在“做化学”中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给学生以实验设计的思想美、实验装置的造型美、准确规范的操作美、化学反应的现象美和所得结论的科学美等美的享受。但传统的化学课程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逻辑性和严密性,远离学生的经验和现实生活,学生学了化学却不知如何应用,对学习化学不感兴趣。因此,我们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充分体现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如在元素周期律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做钠、镁、铝与水反应的实验,观察反应现象,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可见,教师应该注重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尽可能地以化学实验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改变以往学校“黑板上做实验,口头上讲实验,录像中看实验,试卷中考实验”的现象,尽量让学生观察、实验、调查乃至体验,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新时期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具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起来,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的机会。
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一定问题,利用实验室、图书馆、网络、工厂、农村、社区等丰富的课程资源,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调查、操作、参观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硫”后,让学生联系生物实验“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运用化学知识设计实验装置,并根据具体操作提出问题:“为什么抽拉活塞时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又如:学生发现铝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速率有很大差别时,可因势利导地提出“影响铝与稀硫酸、铝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因素”的课题研究;在学习“盐类水解”时,引导学生设计“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氢离子容易还是碳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容易”的探索性实验。这些都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而引导学生去探索化学知识的价值。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必然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良《从人文教育视角解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