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

篇1

作为多媒体平台,网络所拥有的符号形式是多样化的融合符号形式。有文字符号形式、音频符号形式、视频符号形式等多种形式。在湖北群星现象的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综合地使用了多种符号形式进行传播报道,形成了立体的传播符号体系,以极为丰富多样的新闻报道全面及时地展现了湖北群星现象的相关信息。

文字符号形式作为各大媒体普遍运用的符号,在湖北群星现象的网络传播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国广大网民大多拥有比较好的文字基础,至少有着基本的文字功底,文字报道是网民都能直接识别和理解的报道方式。政府门户网站、商业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等各种网络媒体纷纷不约而同的对前前后后不断出现的“湖北群星”进行了大量的文字报道,直接构成了“湖北群星”现象网络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频符号形式以声音这一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的介质在网络平台上也对湖北群星现象的传播报道贡献了不小的力量。音频符号形式,在传统媒体当中是广播媒体的独特的符号载体,它对于普通公民尤其是那些适合收听广播的特殊人群(如的士司机、私家车一族、老人、学生等)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声音本身具有较强的写实性与表现力,音频报道制作简便、播出快捷、能长时间持续播出,成为传播新闻最理想的速报媒介。网络兴起以后,广播媒体也建立和不断拓展着自己的网络空间,在“湖北群星”现象的传播中就体现了它们的声音报道优势。另外,广大的播客一族也以音频符号形式在湖北群星现象传播过程中进行着广泛的网络传播活动。

视频符号形式是以画面为主要介质进行的传播符号,同时它将音频、字幕融入视频之中,使得视频这种符号成为最有视觉直观性特征的符号。50余年来,我国电视经过历次革新,取得长足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媒体”。传统媒体中被称为“第一媒体”的电视就是以视频符号形式进行传播的媒介,吸引了最大量的普通受众,在目前的新闻传播体系中占据着最为核心的地位。在“湖北群星”的网络传播过程中,各个电视网站、商业网站、专业视频播放平台网站等以视频符号形式进行大力传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由此看来,网络中的传播报道,不同于任何传统媒体报道使用的符号形式,它是综合的多媒体方式,形成了一个立体符号传播体系,这对于“湖北群星”现象的传播起到了非同寻常的“加权”作用与效果。多样的立体报道类型

对于网络传播而言,它的超媒体平台性质使得它容纳了各种传统媒体的优势于一体,在报道类型上,集合了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各种报道类型,以多种媒体的立体报道类型,形成了对湖北群星现象的大力传播。

对于最迅速及时的传播事实信息的新闻消息体裁而言,在网络上得到的最大量的运用。它不仅大量出现在新闻网站不断更新的滚动报道中,还在商业门户网站等其他网站中进行了大量的编辑加工转载,速度上的优势使得“湖北群星”现象得到了几乎无限的在网络空间传播扩散。

新闻通讯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报道类型,同样在湖北群星的报道中发挥了巨大的功用。网络传播中,通讯以其详尽、具体、丰富的报道特征,在揭示湖北群星各个人物的事迹、背后的故事、复杂的背景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有利于“湖北群星”现象的进一步传播。

评论被称为传统媒体的“旗帜”,网络评论以多种评论品种在“湖北群星”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旗帜”作用,而且网络评论有着自身的鲜明特征,就言论的开放度而言,网络评论就更为及时、深刻、开放、尖锐。网络论坛、跟帖等网络特有的方式使得网络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草根评论”的特征,体现出了网络中对湖北群星现象的民意反映。当然,新闻网站所发表的正式评论更是引领了舆论潮流,以其权威性和专业性指引着舆论的发展方向。

组合报道作为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媒体面对重大新闻人物和重要新闻事件所使用的高端报道策略与方式,在对“湖北群星”的网络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网络以其无限的链接技术功能提供了无尽的网络“版面”,用来容纳和组合无数的报道,形成集合性的“团队”报道体系,达到“1+1>2”的报道效果。

此外,在网络媒体的报道中,呈现出了独特的海量信息优势和点对点互动传播的特征,网络在促使传统媒体不断改进报道方式的同时,其自身也在创造一些新的报道形式,如“点对点”的沟通传播,将新闻报道形态的发展推向了“个性化”报道的轨道。

总之,消息、通讯、评论、组合报道等立体报道类型在“湖北群星”的网络传播过程中起到了极强的传播效果。

立体的网络传播平台

从宏观层面而言,“湖北群星”的网络传播中,不是单一类型的网站在传播,而是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多样的立体报道网络平台。这个立体的报道网络容纳了政府门户网站、商业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等多种类型网站。

新闻网站作为传统媒体在网络中的延伸空间,比其他类型网站占据着明显的信息优势和时效优势。因为传统媒体直接为它的网络平台提供了最迅捷的大量完整而真实的信息,同时它在整个网络传播中占据着优先的先天优势,其之后,才是其他类型网站进行编辑转载。

商业门户网站也在网络传播中为广大网民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如网易、搜狐、新浪、腾讯等在影响网民信息获取方式上占据着很大比重,甚至在一些网民中占据主导的信息传播优势地位。商业门户网站在“湖北群星”的报道中同样不可或缺。

政府门户网是各级政府机关的官方门户网站,是作为政府方面的官方消息渠道而著称的。政府本就有着社会与文化管理的责任,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可以说是其十分重要的常规任务。政府门户网站作为其在网络空间中的信息平台,自然不会错过重大的典型报道,“湖北群星”现象作为如此重大的先进典型群体,自然得到政府门户网站的大力支持和宣扬。因此,在政府门户网站的助推下,使得“湖北群星”现象的网络传播得到进一步加强。

篇2

网络传播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伴随着互联网媒介化而逐步兴起的研究领域。网络传播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阐释网络功能和畅想未来发展为主;第二阶段以记录和描述网络应用和网民行为为主,大规模的网络调查被应用其中;第三阶段的网络传播研究从描述走向分析,注重探究网络现象背后的技术和社会因素。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网络传播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拘泥于传统学科体系和缺乏开阔的研究视角,当前的研究陷入一定的困境。提出“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旨在打破困局,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网络传播研究的困境

网络自身的发展和传播环境的改变对网络传播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对传统学科的依赖导致当前的研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研究层次难提升,学科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1.学科体系的建立过分拘泥于传统传播学,为了保证体系的完整性,不得不对一些网络传播中的非核心问题进行阐释,从而分散了研究的着力点,导致有些研究流于形式。例如,传统传播学将人类的传播系统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等等。网络传播通常是复杂的,各种传播类型相互交叉,因此继续以这样的视角构建网络传播的研究体系显然不科学;

2.网络传播的理论研究常常通过在互联网中证实或者证伪传统传播学理论来实现,缺乏对网络传播特有问题或传播现象的理论性总结。以“把关人”理论为例,目前有过百篇的中外文献讨论或者通过实证在网络中验证该理论。且不对方法和结论作评,仅就理论的前提是否在网络中继续适用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如果前提发生了改变,谈何后续应用;

3.不少研究局限于从“媒体”的视角认知网络,从而把网络传播理解为网络大众传播,进而等同于网络新闻研究或者网络媒体研究。互联网是媒体,但是不仅仅是媒体,更不是简单的大众媒体,当前互联网的平台性和社会性特征越来越突出,忽略这些特征就不能从本质上理解互联网和网络传播。

综上所述,网络传播研究现状应该引起学者们的反思,更新观念、拓展视野,才能走出困局。

从网络传播研究到

互联网研究的必要性

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是对传播学研究的一次的突破,这既是网络功能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打破互联网研究困局的现实选择。

1.网络功能早已超越了“媒体”的界限

纵观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它并不是作为“媒体”而生,也不会作为“媒体”而止。互联网成为媒体经历了媒介化的过程。计算机承担的第一项媒介功能是记录和存储信息,网络在当时是信息传输的工具或者通道(例如,联机数据库)。20世纪90年代之后,互联网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一些知名的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纷纷而立。进入21世纪之后,互联网的交互性和社会性进一步增强,微博、博客、社交网站等等社会化媒体兴起,互联网从大众媒体走向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的“自媒体”。与此同时,互联网功能日渐突出,深深地参与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就社会整体而言,互联网不再是塑造信息环境的工具,而具有了强大的社会解构力和再造力。其作用早已超过了“媒介”的影响范围。例如,经济方面,网络购物成为重要的商业模式,也是许多个体习惯性的消费方式;政治方面,网络不仅参与到至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中,也成为自下而上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和加强社会监督的重要手段。当前的互联网成为真正意义上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种社会行为都可以存在;它也是一个现实社会平行的空间,这个空间以虚拟的形式呈现,却与现实社会保持着高度的联系。因此,当前的互联网研究需要跳出基于“媒体”的网络功能考虑,迫切需要从网络传播研究走向互联网研究。

2.互联网传播行为的复杂性和载体性

传统传播学以人类的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网络中,人们几乎所有的行为和活动最终都通过信息的传播和交互来实现,并通过符号化的内容表现出来,也就是不同意图的网络行为和活动都表现为传播行为。因此网络传播是不同类型的社会活动共同的载体和外化形式。以网络政治参与为例,网络抗议、网络选举、网络围观、网络揭发等等行为最终表现出来的是呈现在网络中是的数字、文字、图片或者音频、视频等符号化的信息。网络购物亦然,消费者通过电商网站获取的是有关商品的信息描述,而非产品本身,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兴趣、消费过程也都是信息表现出来,消费行为通过传播行为实现。随着网络功能的丰富,网民的行为越来越多样,网络传播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理解网络传播行为不仅需要传播学的解释,而且需要来自不同领域和更广泛视角下的理论支持,因此,网络行为的研究需要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的跨越。

3.相关学科的重复与隔离

提出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当前社会科学中有关网络研究的内容和现状的一个现实考虑。随机选取的网络传播学、网络社会学等不同学科中的典型教材进行比较。概括来看,大体上都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技术基础;二是互联网功能特征和社会影响;三是各个学科的理论观照下对互联网的解读。前两者构成了互联网研究的基础,在不同学科中具有高度重合性,建立大视角下的互联网研究有助于在这个层面上共享信息和研究成果。后者是不同学科对类似问题的不同观照,但是由于学科间的交流壁垒,影响了对网络问题研究的深度。因此,提出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也是希望借助不同学科的优势,提升研究层次。

从网络传播研究

到互联网研究的优势

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的跨越不仅体现了当前研究对象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学科发展大有裨益:

1.有助于树立问题导向的研究范式

毋庸讳言,包括网络传播学在内,很多有关网络研究的学科,例如网络社会学、网络政治学等等并不是以问题为导向,而是套用其传统学科的理论来解释网络现象,可以说是一种“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范式。这种研究往往导致成果缺乏现实意义,甚至催生出很多“假、大、空”的“伪理论”。笔者认为,当前网络研究应该以互联网中存在的或者潜在的问题为出发点,致力于解释这些问题背后的网络传播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规律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引导网络健康发展。

2.有助于维护研究对象的完整性

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扩大,很多学科把网络纳入到研究范畴当中,但是这种“跑马圈地”似的研究,使他们对互联网的认识通常局限在已有的体系中,因此看待网络犹如“盲人摸象”,往往只见局部,不见全局。实现本文提出的跨越旨在打破这种壁垒,共同致力于互联网中核心问题的研究。为什么从网络传播学开始呢?正如前文分析,网络行为与网络现象常常外化为了传播活动,因此首先从网络传播为起点的宽视角研究更容易把握网络的全貌,进入深入理解互联网。

3.有助于研究人员更新知识结构

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对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网络传播的研究队伍通常来自于传统的传播学或者其他某一门社会科学,他们熟悉各自的领域,但是相互之间的沟通是有限的。互联网研究的提出是一种打破了学科界限,直接面对研究对象复杂整体的模式,研究的问题可能涉及多个领域,因此研究人员要不断增加知识积累,改善知识结构,才能把这项综合性的研究做好。

网络研究的含义

提出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并非旨在扩大研究范围,把它当做一个没有边际的“框”。恰恰相反,互联网研究和其他学科一样有明确的研究范围和方法体系。这些内容与之前的研究保持着继承性,同时又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的特征。

互联网研究,以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网络内容和信息传播方式为切入点,运用多学科理论和知识揭示网络传播规律。从这个角度上讲,一切与网络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有关的问题都是网络研究的范畴。当然,需要指出这里所指的网络研究依旧是一个社会学科的范畴,探索和解决的是网络中的社会性问题,并不包括网络技术,并非后者不重要,而是不能无限扩大研究领域。

从方法体系看,互联网研究也不能局限在传统的定量或定性范式当中,或者直接将传统的方式进行网络移植,例如由传统的问卷调查发展为网络问卷调查,由传统的深度访谈发展为网络访谈,更要注重网络自身信息特征带来的新的研究方法的使用,例如数据挖掘技术等等。

篇3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 模式 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 传播

众所周知,目前有关信息传播模式的模型有很多,例如,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格伯纳模式、纽科姆模式、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思模式;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米哈依洛夫模式、兰卡斯特模式、维克利模式、热传导模式、“传染病模式”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弱点,即它们是针对一般信息传播的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亟需一种刻画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

1网络信息传播概念界定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定义,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认为“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使用,从而达到其社会化信息传播的目的。”邵培仁认为“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赖茂生认为“网络传播是基于因特网的各种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的总称。”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它汇集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的传播方式。”吴风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就是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进行的信息传播。”关于网络信息传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研究,但不应因为研究者的知识、专业、实践、工作等背景不同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认识有不同,而是共同探索,最终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给予科学的揭示。

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电脑是将数据、文字、图像、音乐等信息输入、处理、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等智能化操作平台,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终端工具;互联网是网络信息的传输通道和交流平台,可以使网络上的人实现自由、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信息传播;网站则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中继媒介,它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搜索、粘贴、下载、互动、超文本连接等的中转站。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交互性、动态性、虚拟性、全球性特征,同时,网络信息传播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信息传播无序性、主体的隐匿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同

2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

模式是一种人为的象征性的设想,是一种思维的辅助工具。就我们研究传播过程来说,可以采用模式简化、去粗存精等方法,高度概括出在纷繁复杂的传播过程现象下的要素、结构。由于模式方法本身具有的优越性及其特点,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来说是十分恰当的,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已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可以深化对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网络信息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信息传播截然不同的特征,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至今为止最快捷、最便利、最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带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时代。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因此只要上了网,不管是传统大众媒介的职业传播者还是一般用户,都可以向广大的不确定的受众信息,并且能迅速甚至即时地获得反馈,或直接与信息的接受者进行交流。这种信息传播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无法窥见。然而在某一特定的关系结构中却呈现可以预见和重复出现的形式,并且对这一结构具有不易观察到的影响。如果我们引入模式方法,就可以通过“画”一些线条或公式来表示已知确定存在的但无法看到的联系,可以显示这种联系的结构、强度、方向,使已知的要素和关系尽可能固定化,从而明晰网络信息传播的整体形象,把握其内在机制和规律,将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

其次,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实践的工作。通过对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从而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运作,才能够有目的地有方向地传播信息,使网络信息传播过程有序化并达到最优化。

3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研究出来的儿种较有代表性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各自都有其强调的重点,所以笔者在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时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些模式,开拓思路,而不是孤立机械地去分解某个模式。

3.1王中义的网络传播模式

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网络模式。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呈网状分布的网络传播是无中心的,没有边际,也就兀所谓覆盖面的问题。这种网络模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网络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人格结构、所处的基本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题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受。

可以看出,网络传播作为人类传播领域中新的一员,较之传统传播模式有这样一些特点:多种传播模式的融合;互动性、平等性强;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手段。

3.2邵培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2.1阳光模式

邵培仁认为,假如可以撇开传统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惯用形式不论,那么依据网络传播或互动传播的现存状况和发展趋势,用“阳光模式”(图2)来描述和反映是比较合适的。

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如电信局或网站等)连接各个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它包括6大要素和4项要素。6大要素为:①终端机:理想配置应包括个人电脑(具有通话、通信、放音放像、录音录像、翻译、校对、编辑、搜寻等各种功能)、传真机、复印机、自动打印机等;②信息交换设备:这是网络传播的枢纽,要求容量大、性能高、线路多,以便与亿万只终端机之间以及与信息库、大众媒介、信息源之间任意联通和交流;③信息库:包括印刷资料库、声像资料库、档案资料库和各种科研资料库;④大众媒介:是指电脑通过网络与各种传统媒体(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相结合而发展成的新型大众媒介,如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视频信息等;⑤信息源:如新华社新闻信息系统、路透社经济信息系统、中国经济电讯系统等,也包括电子产品和音像制品生产、制作中心和场所;⑥社会服务:如“三金”工程系统、电脑购物购票系统、社会咨询(股票行情、天气预报、健康与心理咨询)系统等。4项因素是指网络传播中的经验因素、环境因素、价值因素和规范因素。还有,连接成网络的电缆传输通道也很重要,但用无线取代光纤光缆将是一个趋势。但是,阳光模式并非已尽善尽美,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以及认识的扩大和深入,它应进一步加以补充和完善。

3.2.2整体互动模式

整体互动模式(如图3所示)不仅要充分考虑本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复杂联系,而且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以及人类传播的全部现象。就是说,它的基本任务始终是再现整体,始终把各种要素有意识地归并到整体之中,努力找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再进一步“认识”它,“适应”它,“支配”它;而被割断联系的游离于整体的孤立的传播因素是无法认识、无法把握、无法支配的。

整体互动模式中的认识对象既是整体的又是互动的。整体互动模式抛弃了传播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突出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能动性,昭示了传播的多向性和复杂性。在研究中,我们将整体看作是互动囚素的整合与合并,将互动当作是整体形态的链条与部件,将二者的有机统一视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全面而综合的呈现,也是为传播研究寻找一个辩证分析的模式和途径。

整体互动模式包括了三个系统,即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这三个系统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将协同并存、互动互进,共同绘制人类传播的三大风景。整体互动模式还包括了构成传播活动的四大圈层因素,即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因素和干扰因素。

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四个特点:①它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②它强调辩证性和互动眭。③它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④它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不过,它虽从实用的角度勾画出了传播活动的过程或步骤,但在实际执行中并不一定要以精确的顺序正规地执行模式标明的所有步骤,决策者和传播者也无须对所有步骤给以同样的重视,因为,它可以越过一个或几个要素将信息直送特定的受传者或实施者。

3.3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3.1网络传播基本模式

将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等进行概括,得到网络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如图4所示。

图4所示的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对网络传播过程的一个粗略的概括。它虽然不能完全展示出网络传播的纷繁复杂,不能明确反映出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外在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传播过程的,但是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图例给我们展示了网络中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可以帮助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

3.3.2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

鉴于网络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不可能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概述。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他们提取网络传播中的一部分—从一个传播者到一个节点—来构造一个具体的模型。这一模式称之为“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管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受到一定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传播者选择信息、受众理解信息产生巨大的作用。

网络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传播给受众。受众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几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

这个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明确指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同一个媒介——网络。传统的大众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较少,而且不太可能通过同一个渠道实现,效果较差。而这个模式反映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通过同一个网络,实现彼此之间紧密迅速的联系和交流。

这个模型所解释的仅仅是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段,描述了信息怎么从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处传递到—个节点,再从这个节点获得反馈。事实上,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到达节点后,除了产生反馈以外,还会经由一个节点发散、传递到其他的节点,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最终形成一个循环流通的网状结构。

3.4郝金星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

该模型初步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考虑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过程以及与信息交流方式的结合。为了使模型简化,忽略了信息交流中的噪音和干扰因素。在该图中,粗实线是网络环境下的主要方式,而细实线则是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左边的直达箭头,表示了没有经过任何终结的“直接面对面”信息交流,最右边的经过“其他渠道”的信息交流表示通过信息的信息交流。“其他渠道”概括了目前除网络之外的所有可能的渠道——信息栈。

应该指出,由于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信息创建者也可以是信息使用者,信息者也可以是信息执行者。同一用户在网络条件下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创建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同样,者、执行者和使用者也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

4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上述几种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找出各种模式的利弊,以及相互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明确这些模式中有益的观点,进而提出“六度传播模式”(如图7)。

为了便于理解“六度传播模式”,首先应明确“六度传播”的涵义。六度传播是指网络信息传播也表现为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着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简单地说,六度分隔理论认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旧因而笔者借助六度传播来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如图7所示,网络信息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收。这样,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四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因此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接收其他任意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向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接受者传递信息。

虽然网络信息传播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用户可以匿名查找和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环境和道德的约束,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也通过自己的社会经历,获得了一定的自我印象,这些社会和心理因素会对每一个人产生作用,决定他们在网络上的兴趣和偏好,决定他们在网络上寻求什么信息,把什么样的信息输入网络中。

参与者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后,可以通过网络与大量的其他的参与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静态网页、BBS论坛、聊天室、视频和音频等。网络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根据自己需要获得或者传播的信息类型和自己对于传播方式的喜好而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另外,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中,有对于噪音等破坏信息的因素的考虑。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噪音对信息的传递和解码所产生的影响不会像在传统传播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那么大。不过接受者获得信息也会受到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只要必要的硬件和软件需求得到了满足,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信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

篇4

【关键词】网络传播;精英主义;网络空间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通过与其他人的符号交换建立对自己的认识。人类本身具有形成群体的倾向,而高度交互性的Web2.0互联网则提供了形成社会的技术基础。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一个独立于现实社会的网络社会已经形成。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网络乌托邦,但是这只是源于对Web1.0时代的网络的表面认识,虽然网络中的信息向一切人敞开,但是却并不能推动民主与平等。在Web2.0时代,用户拥有更高的参与度,新的网络传播模式进一步拉开了用户之间的差距。网络社会的复杂与多变,与现实社会相比毫不逊色。虽然表面上看,互联网上的“草根精神”与“精英主义”格格不入,但是在本质上,网络传播正表现出不可逆转的精英主义趋势。

一、网络传播中的精英主义趋势概述

网络社会是一个新兴的社会,既有其自身的先进性,也有其相比现实社会发展较欠缺的部分,例如大众的出现和发展。“大众”这一观念产生于工业时代之后,“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新兴的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等级秩序,社会成员成为孤立、分散和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1]——这与刚刚进入Web2.0的网络非常相似。Web1.0时代每一个只能获取信息的用户突然成为相互连接但却孤立和分散的存在,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个个个体,就如同工业时代开始时,封闭的农民阶层被圈地运动强行转化为城市劳动人口(大众)一样;与工业时代印刷开启民智类似,互联网进一步扩大了个人所能接触的信息总量,现在网络中一个人所能获取的知识远超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

“大众社会理论”产生时间正是工业革命之后“大众”开始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大众观是早期精英主义即贵族主义所主导的,他们对大众形成的社会力量感到恐惧,并对这种情况进行批判,他们认为大众只是一种缺乏历史感、自我意识和义务意识,只有强烈的欲望和权利意识的平庸者的集合体,认为这是对有理性有创造力的少数社会精英的压迫。[2]这种贵族阶级式的思维方式,在当今的互联网中我们依然可以见到。如果说当今的网络社会类似工业时代之后产生的现代社会,那么这种思维方式也反映出网络社会中“贵族阶级”的客观存在。

如今的网络传播过程中充满了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加上网络社会本身的虚拟性,促成了网络中对于优越感的追求。如今开始出现的网络社会中的大众,正为这种对优越感的追求提供了最好的土壤。有大众必然会有与之相对应的精英阶级。在以信息和知识为货币的网络社会中,拥有信息即为贵族,这种“低成本的贵族化”现象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采取精英主义式的思维方式,这种倾向会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在网络传播中。

网络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多次反馈。网络中的个体的信息会产生连续的逆向反馈。对于个体的第一个信息A,能产生一个反馈X与之对应,而由于网络的便捷性,这个反馈X可以直接影响信息者,产生第二个基于反馈X的信息A1,而信息A1则会产生对应的反馈X1,同时,第一次信息A随着信息本身的传播继续生成反馈X,由此也催生了信息A的无数个衍生版本。这种反馈与信息更改的反复影响,会提高网络受众对其他个体的信息依赖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传播极易产生偏差,而这种偏差是“信息阶级”产生的一大原因。

综上可见,在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不但是客观趋势,而且也是必然趋势。

二、网络传播中出现精英主义趋势的原因

当今的网络传播已经跨过了Web1.0时代,进入了Web2.0时代。[3]而相对于Web1.0时代,Web2.0时代明显的改变就是从单向度的“接受信息”转变为“获取信息——进行反馈”的双向交流,而且这种受众的反馈是网络传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Web2.0被视作“Web of human communication”,即“人的交互网络”,其中的核心词是“互动”和“沟通”。这种变化的本质就是从“Push(推送)模式”向“two-way communication(双向传播)模式”的转变。[4]这个转变促使网络从一个信息公示平台转变成一个复杂的社会,使网民从一个简单的、只具有数据标识的阅读用户变成了网络社会范畴中的“人”,社会成为关系的聚合。社会的聚合也要依托于传播的存在,因此,网络传播也可以被视为网络以及现实世界的聚合方式。

Web2.0时代赋予了网络以社会性,也促成了网络中传播的多样性。网络传播这种传播类型涵盖了以前所有的社会传播模式,从简单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QQ等通讯软件和论坛)到大众传播模式(门户网站),在网络中都有出现。这种融合性是网络传播的一大特殊性。在网络中,受众接受类似大众传播的单向传播,但是却比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众更容易产生反馈;在网络中的群体传播中,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传播速度与人际传播无异,这种被高强度加速的传播导致了更大规模的群体感染和比任何社会群体更强的身份认同;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则因多媒体媒介的使用而变得更快、更丰富、表达手段更多样,信息传递量也更大。由于技术上的优势,网络传播由变质的传统传播模式所组成,但又并非是这些元素的机械相加。这种传播上的特殊性是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的根源。

网络传播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它可以塑造网络中的人。互联网具有虚拟性,这种虚拟性主要体现在个体的匿名性上。网络上每个人的个人信息都很难确定其真实性,在网络中,对于他人的认知基于其提供的未知真假的信息,对于自己的认知则来自对自己提供的信息的认同感。在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我们通过其他演员的“台词”认识他们扮演的“角色”,也通过自己为自己撰写的“台词”认识网络中自己的“角色”。在网络中,每一个个体都是无属性、无形象的基本社会单位,只有通过对信息的接受与分析才能获得这些个体在网络社会中的形象,但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信息交换,网络中的信息很难被完全证实或证伪——正由于此,在缺乏物质层面基础的网络社会中对于信息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是网络社会特殊性的根源。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网络传播与现实社会中的传播的关系亦是如此,网络传播可以在现实中的某一种传播模式中找到自己的原型,但又与之不尽相同。这种差异也是导致出现精英主义的重要原因。

而从根本上来说,互联网的出现直接拉大了人与人在信息层面上的差距,加之在网络社会中人对于优越感的追求,这种趋势一旦出现,就会不可避免地不断加速。特别是网络中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量远远超过了大众媒介所能提供的信息,因此知沟的出现和扩大速率也都呈几何级数提高。再加上进入互联网的用户并非是白纸一张,他们拥有在现实社会中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和知识,进入网络社会前就存在的差异,在网络中会被立刻放大为不同阶级之间的知识鸿沟,知沟所带来的两侧的信息不对等,就是精英主义孕育的温床。

而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中的“上限效果”几乎不存在。首先,网络中虽然充满了近似于大众传播的一般性信息,但是也丝毫不缺少高端、精尖的知识,在获取了大量的低端知识后,的确有一部分人满足于此,但也有更多的人因为知识的积累而提升了素质,选择了进一步学习和吸收,这些人将因此成为相对于前者更精英的阶层;另外在网络中,知识的广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对于网络传播来说,只要存在差异,则传播行为必定会产生优越感,这种差异可以是深度上的区别,也可以是广度上的差异,在某一领域知识达到一个相对饱和状态的个体,很有可能为了保持其精英地位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因此随着信息接收量的提高,网络社会中的知沟必定会一直存在并不停地扩大,完全不会呈现缩小的趋势。

知沟的存在,使得网络社会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层级结构,为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精英主义趋势提供了根本上的动力。

三、网络传播过程中精英主义趋势的效果与意义

(一)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趋势的正反效果。网络传播精英主义趋势的正面效果主要在于对整个网民群体素质的提高,无论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还是仅仅是为了追求优越感,所有人都会倾向于学习和了解新事物。Web2.0时代盛行的草根文化,本质上即是网络社会中的大众对精英化的追求的产物。正是这种追求高端、满足优越感的自由精英化行为,才创造了现在属于平民的网络文化。博客、播客、微博、维基百科等技术兴起,公告栏、论坛和门户网站的没落,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网民对于成为信息贵族、成为信息精英阶层的需求。互联网进一步强化了“受众分化”的过程。受众自身的角色正在从原子式的分散转变为一个个特征鲜明的权利个体。从另一个侧面说,网络中的每一个个体所追求的并不是独立化和个性,独立化是对精英化的外在反映,个性是对精英的身份认同。

这种精英主义趋势的反面效果也不容忽视。本质上说,在网络中每一个大众都拥有成为精英的愿望和拒绝奋斗的惰性。这样一来对于精英的优越感的追求就演变为一种纯粹的虚荣心的满足。由于高质量的信息能带来更高的价值,那么那些不具备高质量信息来源且想要获得相应的高地位的人就会使用谣言和炒作来制造一种虚假的高地位。这也是网络传播过程中虚假信息泛滥,谣言纠正困难,网络信息难以监管的主要原因。

(二)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趋势的现实意义。在分众论成为主流,“放羊式”的网络营销行为效果越来越差的现在,把握网络传播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精英主义趋势是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因为对于互联网中的营销行为,分众成本极高且难度很大,互联网让市场调查成本变低了,但是却使得其真实性大打折扣。

在这种情况下,认识网络传播过程中精英主义趋势的客观性的现实意义在于,让我们认清在网络社会受众中普遍存在的精英主义思维,并以顺应这种思维方式为前提,进行实用层面上的运作。

精英主义思维方式即是每个网民都具有的追求高端、追求自我精英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能有力地引导人们的行为。如果我们能明确这种思维方式,则可以通过制造高端、提供优越感的方式使很多网络传播行为获得更高的效率。

在网络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利用网民普遍具有的精英主义思维提高网络传播实际应用的效率?有正向和逆向两种应用方法。

正向应用法顺应人人皆有的网络精英主义思维,以制造高端的方式引导受众产生对自我的精英认同感,以此获得优越感和满足感,即“制造高端”。在网络社会中,“精英”是一个相对概念,网络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趋向精英的倾向,而成为相对的精英也十分简单: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信息。正由于此,在网络传播过程中,通过提供小规模的高质量信息,就可以正向引导网民的精英主义思维,使其产生足够的优越性。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所谓的高质量信息并不一定是艰深的知识或者纯粹的机密性信息,对于大众精英主义思维的正向引导,需要的是在明确大众的知识层级的基础上,向其提供适度精英化的信息。过度高深、吸收难度大的信息,会直接使大众产生抗拒感,从而产生反面效果:人们会真正地“草根化”,认为这种东西是卖弄学问,是毫无用处的“屠龙之技”。例如,《魔兽世界》这一游戏本身并不“复杂”,只是玩家将“相比其他网游更丰富的游戏性”当作了复杂,它将“游戏性”与“社交性”进行了平衡,在保证游戏内容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了社交活动的乐趣——《魔兽世界》有一个“虚门槛”,这个门槛是不存在的,但是任何一个“迈”过这个门槛的玩家都会获得满足感,都会认同自己的“高端”,产生作为“精英”的自我认同。对于那些已经进入了游戏的玩家而言,就应该进一步地制造“高端”,强化其中的“精英认同”。

逆向应用法则是通过创造更低级的群体来反面提升受众的相对社会地位,以此来提供精英认同感,产生优越感和满足感,即“补充大众”。网民群体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人群,对于渴求精英化的程度是不同的。对于本身不具备精英素质的群体,我们不能否认其中依然有这种精英主义思维,他们依然会追求自身的优越感。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正向引导的方法,不但成本极高,而且效果很弱。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引导,即为他们创造出更低层次的“大众”。当一个群体能接触到更低层次的群体时,会不由自主地将后者视作“大众”,从而产生优越感和精英认同。与《魔兽世界》拉高玩家群体的整体素质、创造高端不同,中国网页游戏的策略在于以一种更低成本的方式“贩卖”精英认同感,这种方式就是为它的用户提供更弱势的群体,以此凸显其自身的强大和优越。当一个受众群体既不具备成为精英的素质,也没有追求高端的倾向时,如何利用其心中本质上存在的追求精英主义的思维倾向?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出所谓“愚昧的大众”,从逆向衬托这一群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和精英的认同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网络传播行为,提升网络传播实际应用的效果。

总的来看,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趋势的出现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网络传播精英主义趋势对网络社会具有正反两种效果。而针对这种精英主义趋势所采取的两种非常高效率的应用模式则可以概括为“制造高端”和“补充大众”。

[本文为辽宁省社科联2013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151.

[2]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3]汪静,等.现代网络平台WEB3.0取代WEB2.0的哲学必然性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84-90.

[4]Fuchs,C.&Hofkirchner, W.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the Web: Cogni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Web 1.0, 2.0, 3.0. Future Internet,2010:40.

篇5

关键词:智库;网络传播;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26-02

智库(Think Tank),也称“思想库”,是由众多专家学者组成的智囊团,是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智库的研究成果大都以课题报告、书面建议、决策参考、出版物等形式传播,这种正式的传播方式秩序井然、条理分明,但不具备发散性,缺乏互动,传播速度也稍显缓慢。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智库的研究成果也应向网络传播拓展,借助文字、图像、音频、动画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利用各种类型网络空间如e-mail、IM(即时通信QQ、MSN、百度Hi、Calling、UcSTAR、AOL Instant Messenger、ICQ、飞信、Skype、新浪UC、网易泡泡、TM、Google Talk、阿里旺旺、mycool、商讯BB等)、BBS、博客、微博、社交网络SNS等进行其研究成果的传播。通过网络传播,智库成果可以第一时间与用户对接,然后接受实时反馈,无论是传播周期还是传播效果都具有优势。

一、智库成果进行网络传播的必要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者们主要是通过出版物和研讨会等方式来传播其研究成果,但普通民众很少关注学术性的出版物,也很少参与研讨会,这种单一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势必无法吸引民众眼球,因此智库的研究成果如果不被上级部门注意,一般都只是在智库内部或某个学术圈子中传播,然后以文件课题的方式保存起来便束之高阁。

网络传播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展开的信息传播活动。运用了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表现方式更加立体化,相比于基于传统媒介的传播活动,网络传播具有全球性、互动性、超文本链接、数字化、即时性、网络化等特性,网络传播具备普通传播渠道所没有的多元化特征,给个体间的对话营造面对面的现场感和参与感、平等的交流使对话和自由的思想流动成为可能,在传播内容、形式、结构及便于阅读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传播手段,同时由于网络的互动性,信息接收者还可以与信息传播者之间进行双向交流,更能吸引广大的网络用户群体。因此智库成果如果通过网络方式传播开来,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智库,还可以与民众平等地开展讨论与争论,使成果的影响在网络振荡中不断放大,也使智库工作者的成果为世人所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发挥效用。

二、智库成果进行网络传播的方式

E-mail,这是智库成果进行人际传播的一种手段,它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E-mail传递信息不受地域的影响,交流速度较快,是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智库部门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系,把研究成果出去。通过这种传播方式,智库部门可以把成果汇报给上级主管审查、邀请同行专家评议、开展研究调研反馈等活动,提高成果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

IM,这是智库成果进行交互式传播的一种手段。IM是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信)的缩写,这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建立私人聊天室的即时通信服务。智库成果可以利用诸如QQ、MSN、飞信、Skype、新浪UC、网易泡泡、TM、Google Talk、阿里旺旺、mycool、商讯BB等即时通信软件进行传播。这种传播的特点是互动性强,参与程度高,发散性强,它集书信传播、电话传播、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优点于一身。既有电话传播、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的迅速,又有书信文件传播的准确。网络用户可以即时对智库成果进行评价,智库部门也可以在网上充分对其成果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影响,同时网络用户可以在接收智库成果信息时再层层传播出去,实现信息的环流,影响更多的受众。

篇6

【关键词】社交媒体 社会问题 微博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传播已经成为新一代大众传播的优势力量。而网络用户涉及的传播内容也更加广泛,从单纯的娱乐八卦和人际传播到网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并影响到许多公共的最终解决,网络社交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推动公共事件的发展。

一、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

网络社交媒体是指人们通过互联网络而进行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等不同传播类型,将现实与网络世界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基于网络传播的自身优势,网络媒体成为最典型的社交媒体。

1、网络社交媒体的类型

网络社交媒体类型按照信息传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即时通讯工具: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即时互动、信息交流的以对话形式为主的双方交流方式,主要包括QQ、MSN以及手机飞信等。腾讯QQ已经成为包括草根阶层在内最为大众化的交流工具,MSN则是全球性跨地域的白领人群使用的即时通讯工具,并且随着各种网络交流平台的完善和发展,国内外各个行业领域的交流工具不断渗入到人们的多层面生活中,比如淘宝网开发的旺旺。

SNS网络社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社区包括虚拟网络社区和实名制网络社区两类。虚拟网络社区:既有天涯、猫扑等草根性大众化网络社区,也有豆瓣、虾米等基于某一共同爱好形成的群体交流平台,还有各种联谊、游戏、考试等经验交流和资料共享网站。登录社区或者申请注册的网民,以社区参与者身份积极参加社区话题的讨论,获得不同类型内容的消息和资料,其中某些热门话题经过网民的热烈讨论形成新闻热点。事实证明,许多新闻正是来源于SNS上各种群体的爆料和讨论,尤其以容易引起大众讨论的群体性公共事件为主。实名制网络社区:人人网、腾讯校友等基于实际人际关系形成的实名制交流平台。

自媒体:以博客、微博为代表。自媒体虽然起步较晚,但却以惊人的速度占领市场。博客是属于个人的自我记录和自我表达途径,尤其以名人博客更加具有普遍的影响力。微博虽然是2009年国内新兴网络事物,但因其自身优势,在短时间内已经在网民中形成风靡热潮。

2、发展原因探析

人们对网络新媒体的依赖,主要是因为其相较于传统媒体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网民在网络中的虚拟身份和匿名性,也有利于网络传播中参与者真实声音的出现。

(1)技术力量。互联网、数字技术普遍应用于传播领域,在新媒体发展势头猛进的同时,传统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也积极进行三网、三屏技术融合,寻求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生存。因而网络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也是基于技术力量的不断投入和发展完善,为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创造条件。

(2)社会交往的需要。信息时代的信息交流已经打破了传统的交流方式,互联网传播更是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鉴于网络传播的及时性、广泛性以及互动性,新闻信息传播迅速。在人际交往方面,网络交流成本低;跨地域,不同地区不同国界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视频隔空面谈;内容不受空间文本限制,在超文本链接等技术支持下,文字表达不受局限,并可以通过转载分享给更多受众。这样也就给网络用户提供了社会信息互动交流的平台,热点话题很容易通过社会交往得到大范围的传播。

(3)公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网民用户多集中于80、90后以及部分70后,热衷于互动交流和积极发表个人意见的活跃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高。网民能够自由表达个人意见,通过网络平台发表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批评,监督政府行为和公共事务,公民意识得到体现。

二、社会问题在网络媒体中的展现

通过网络参与重大事件、表达自身诉求,成为愈来愈多中国网民习惯的政治生活方式,用香港大学中国媒体专家班志远的话说,微博打拐用行动展示了社交媒体在应对社会问题时的能量。

微博打拐事件前后解析:2011年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开设了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鼓励网民为身边的乞丐儿童拍照并传到网上,一起来帮助解救被拐的孩子。该微博开通仅10天时间,便吸引了57万多博友的关注。至2011年2月初,就有7000多张乞儿照片被上传,6名儿童被解救。2011年2月10日,针对社会关注的街头未成年人乞讨问题,公安部回应认为,组织、强迫、诱骗、拐卖未成年人乞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同时,公安机关也呼吁广大群众发现有虐待、组织、强迫、利用未成年人街头乞讨嫌疑的,请及时拨打110报警,公安机关将认真核查,依法严厉打击。《金融时报》的报道称,于建嵘的活动标志着微博首次参与到打拐事业中来,微博这个社交工具推动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了“话筒”。

三、网络社交媒体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许多人在遇到问题而用正当方法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就会求助于网络,通过发帖引起话题,向四方网友诉说困境,集思广益寻求解决方法。

1、有利条件

首先,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无论是即时通讯工具、SNS网站还是自媒体,都拥有着网络传播及时快速的特点,通过零成本的转发、分享,尤其是通过好友互动和粉丝关注等方式实现了信息以病毒性裂变途径进行的传播。这样,人们在信息互通有无的情况下,即时交流彼此所见所想,集大家之力解决问题。微博打拐事件中,通过于建嵘教授的微博呼吁,中间经过粉丝的转发评论,再加上粉丝的粉丝的转发,短时间就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并成功解救6名失踪儿童。

其次,网络社交媒体参与性、互动性强。网络社交媒体都具有庞大的用户群,用户往往在自主性基础上成为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小团体,而团体之间也互有交集。即时通讯工具的签名档、SNS网站的标题栏,都是网民自由发表意见的窗口,好友可以通过签名档状态栏看到更新状况,从而达到一对多的传播效果。同时,以个人为基础形成的QQ群、以同一爱好形成的网络群体都能够将一条信息同时让多人知晓。在天涯等社区网站往往会有很多针对某一问题提出的质疑和引发的激烈征讨,这是形成传统媒体新闻热点的有效途径。微博通过每条140字符以内的信息,在裂变式的传播方式下,信息传播速度几何式增长。在微博打拐中,没有一层层粉丝的关注和主动参与,于教授一己之力很难成功。

再次,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大部分用户文化水平较高,城市居民接触使用者较多,社交人群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尤其是微博用户中的媒体工作人员和文人、名人等,通过和粉丝互动,能够将问题指出并广泛传播。微博打拐发起人是于建嵘教授,或许普通人也曾经发起呼吁过,但由于于教授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让打拐行动引起了广泛影响力。

2、不利因素

根据上文所述,网络社交媒体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或者直接帮助解决问题,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网络媒体的匿名性给不良动机者提供了机会。匿名交流会带来不确定性,由于没有网络监管制度,无法保证信息流动的真实性。在打拐事件中,若是存在虚假信息或是诈骗信息而不能及时识别,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其次,网络传播的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经济不发达地区互联网不能完全覆盖,网民的年轻化又导致丢失掉部分媒体受众。尤其是微博,用户虽然不断增长,却始终无法达到传统媒体覆盖的范围。所以能够接触到微博打拐这一网络途径的人数规模就有一定的限度,事件影响范围就有限。

3、完善应对方案

中国是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在原有的社交网络媒体基础之上,微博成为公共话语新空间。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警察局纷纷开设微博,江苏省常州公安官方微博“平安常州”说,“请您随手拍下你遭遇到的乞讨、流浪的儿童,连同时间、地点信息上传到微博,为寻人家庭提供线索”,来自官方的声音使民间与政府形成了互动。这就说明,在积极运用网络社交媒体进行打拐等社会问题的解决时,更应该趋利避害,依靠法律部门,与公安部门通力合作,避免匿名网络社交带来的诈骗等弊端行为。

同时,必要情况下要求实名制,尽可能地保证网络社交用户参与的真实度,以避免信任危机带来的不必要麻烦。

综上所述,以微博打拐事件为例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的便捷性可以帮助解决生活中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而无法解决的问题。当然,网络社交媒体迅速发展,有一定优势的同时还存在弊端,会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我们需要借助网络社交媒体的优势地位,同时紧密结合公安部门和人民大众的力量,在法治约束下,合力解决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①夏黎,《基于“微博”的兴起谈有效进行企业服务营销》[J].《中国商贸》,2010(6):37-40

②肖明超,《微博:加速的公共数字风潮与营销猜想》[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0(10):122-124

③吴敏,《基于微博的媒体营销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C].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④《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在行动》,http:///zt/haizi/

篇7

关键词: 网络 中学思想政治 应对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以迅捷化、个性化、超越时空限制等特征,逐渐改变人们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成为当今时代人们社会交往与人际沟通的最重要方式。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校教育也不例外。在这种时代环境下,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才能适应复杂网络环境带来的影响,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

一、网络环境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挑战

1.网络传播信息海量性与复杂性并存。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媒介传播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网络所传播信息的容量和能力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然而,在“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和有机会成为信息传播者,这使得网络信息来源更加复杂,这种复杂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逐渐凸显,突出表现在网络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存在过多过滥、虚假低俗等问题。这种海量性与复杂性并存的特点,使网络传播的信息有时候真假难辨,导致人们容易在网络世界里迷失方向,造成公信力不足的缺点。

有学者担忧:“源于对媒介的司空见惯,使得我们对它们视而不见。它们像我们呼吸的空气,虽然不可或缺但却很少被人留意。”[1]这种担忧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上传播的一些不良信息一定程度上对中学生造成坏的影响,弱化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导致思想政治教学实效大打折扣。

2.网络世界虚拟性与自由化的消极影响明显。

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这一生存空间与现实世界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虚拟性。一些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内心归属的人,便投身于茫茫网络世界寻找快乐。但是,“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以虚拟的、数字化的符号形式出现,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2],人们通过互联网的交往活动,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职业等真实性往往难以判断。同时,网络传播具有自由化特点,人们都有机会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种自由也带来了一些危害,包括网络暴力、侵犯隐私等网络犯罪行为。

根据一项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低龄化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犯罪初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3岁,青少年利用计算机犯罪也有发展蔓延趋势[3]。这一严峻事实表明,目前青少年学生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学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这种变化,通过学校教育推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普遍关注,共同做好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网络开放性与个体封闭性的矛盾。

互联网没有国界,是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这种“开放性”是指“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这些信息)可以来自各种类型的提供者,可以给各种类型的用户使用,可以经过各种类型的网络服务机构,这种连接是没有障碍的”[4]。网络传播的这种优势,使持不同意见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意见、发起讨论,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拥有平等地位和机会。

“与网络人际关系一样,网络中人的自我状态和方式也同样在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状态和心理方式。它的特点是开放与封闭并存”[5]。网络表现出它的开放性的同时,个体存在的封闭性特点引起人们的关注。调查发现,性格的偏差容易导致网络成瘾更严重[6]。不少中学生因性格问题,在虚拟世界中表现活跃,在现实生活中却封闭自我,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这种差异性,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学的不利影响因素。

二、网络环境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机遇

1.网络是中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中学思想政治是比较系统地对中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理论教育的学科,它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等媒体日益具备网络的功能,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刻。

自人类社会出现媒介以来,人们便认识到它作为社会成员社会化渠道的重要意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始终坚持利用各种媒介传播主流价值观。“媒体有效果,这种效果有影响媒体受众个体的力量,使得人们会按照他们在媒体中看到的思想和行为来行动”[7]。虽然网络因其虚拟性、娱乐性和自由化,可能会弱化个体对社会价值观念的认知和内化,但是,如果能够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发挥其他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便能充分发挥在社会成员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促进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内化。

2.积极运用网络媒介有助于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以往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以灌输为主,这种方式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但是,在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渗透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今天,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影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传统教学模式需根据这种改变进行创新。

利用并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对网络的敏感性比较强烈。这一时期,因为家长、老师管教较多,他们的自由空间相对狭窄,因此,互联网虚拟性、自由化的特点很容易吸引他们,成为他们在繁重学习之外重要的交际场所,网络日益成为中学生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中学生因在网络的交流消除了一些现实的顾虑,表现出更真实的自己。思想政治课如果能够结合网络这一中学生重要的交往平台,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积极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就能够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

3.网络媒介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网络传播方式“改变了原有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流方式,进而不断地重新塑造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8],这种变化决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必须从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

网络能够发挥超越时空限制的优点,因此能够更广泛、更有效地连接教育主客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这种载体,一方面能够扩大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可以迅速、及时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中学生能够及时、无限地传播和接触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它为教师和学生真正实现平等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更加突出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作用,使他们能够通过网络与教师民主、平等地展开沟通和交流。这两个方面都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提供了崭新思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并利用网络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三、网络环境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应对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师网络育人意识。

从国外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学校教育在媒介素养问题上的态度,经历了从保守式的避免媒介的消极影响到开放、多元的积极利用媒介作用的转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学生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和生活天地,教育工作者应随着这种变化及时转变教育观念。

美国尼葛洛庞帝曾指出:“信息社会,最大的鸿沟横在两代人之间,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的信息资源时,需要努力学习、迎头赶上,掌握计算机技术和基本的网络知识,能够在原来传统化、经验化的教育方式基础上,通过网络这一载体对学生们开展教育。”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生德育的主要途径,相比较其他学科而言,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容易淡化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更容易受到网络负面因素的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地弱化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网络育人的观念,与时俱进,真正树立网络育人意识,对网络育人工作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积极利用网络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创新教育内容,加强中学生网络素养教育。

网络育人,“既是引导受教育者更加辩证地看待网络与现实的世界观教育,更是帮助受教育者在网络社会中实现更好的成长发展的方法论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外学校开展的历史比较悠久,在我国关于媒介素养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总体而言,我国学校中关于网络素养的教育内容大多只涉及计算机或者因特网基础知识,对有关网络安全意识、对网络信息传播的质疑和批判精神等涉及个体意识和技能方面素养的内容较少。此外,学校迫于升学压力方面原因,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无法与其他学科相比。

鉴于目前我国在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建设方面的不足,加之该课程本身是一门跨多门学科的课程,为了推进网络素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过程,应将网络素养的相关内容渗透于各学科之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生德育的主要途径,理应主动将相关内容纳入自己的内容体系中,从知识、意识、能力三个方面创新教育内容,从而切实提升中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

3.优化教育环境,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作用。

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学生并不是作为一个孤独的个体在学习,而是遵循着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所给予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过程中那些虚假和垃圾信息对中学生造成了一定危害,网络虚拟性给现实生活带来不适应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的不良影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出击,积极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优化教育环境,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应重视对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建设,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形式多样的网络互动活动,重视对这些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监控,优化网络环境,在满足学生娱乐需求的同时,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使他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习惯,提高他们在海量网络信息面前的辨别能力,成为负责任的网络信息传播者。

4.改进教育方式,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重知识传授,虽然经过几轮的教育改革,但由于教学理念、升学压力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未真正改变,教育方法上更多的是沿袭理论灌输那一套做法。在信息传播速度如此迅速的网络时代,这种教育方式缺乏吸引力与感染力,忽视受教育者个体的主体作用,教育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既给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又提出了新要求。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敏感性更强。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利用中学生的这一特点,主动出击。一方面,在教育方法上,有效运用网络,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热门事件或话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展开讨论,引导他们对网络上的不同意见展开分析,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网络传播的信息。另一方面,在教学手段上,应采用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大卫・克罗图和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2]郑洁.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6.

[3]我国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智能化[N].中国青年报,1999-10-27.

[4]杜俊飞.网络传播概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71-72.

[5]邵培仁.媒介生态学[M].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8:298.

[6]台湾一项调查网瘾助长性别偏差[N].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6-15.

篇8

[关键词]舞蹈传播;舞蹈交流;舞蹈审美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舞蹈这门跨越时空的视听艺术,逐渐摆脱舞台、音乐、灯光、地域、时间等的限制,在传承、发展、创新、交流等方面打破传统,形成以信息为主,全新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空间传播形式。互联网的普及,给舞蹈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舞蹈传播方式,使得舞蹈的传统传播方式已不能完全适用于舞蹈的广泛传播,一种全新的、广泛快捷的、现代化的大众传播方式———网络传播应运而生。舞蹈网络传播的发展,超越了时空的局限,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传播特征,使舞蹈艺术日益显现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舞蹈网络传播既拓宽了舞蹈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又打破了以往的传统传播形式的界限;既可以面对面传播,又可以点对点传播;既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不仅如此,网络传播的波及范围和快捷程度,远远超过传统舞台传播的形式,为专业舞蹈工作者和业余舞蹈爱好者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成为当今舞蹈传播方式中最为普遍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呈现出自身的特征。

一、舞蹈网络传播的时代性

随着现代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逐渐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尤其是互联网对舞蹈艺术领域的渗透,拓宽了舞蹈传播的发展空间,为舞蹈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无论是专业舞蹈工作者,还是业余舞蹈爱好者,也不管在世界的哪一个地方,只要有网络连接,能熟练地操作网络,很快就可以实现舞蹈的网络传播。所以,舞蹈网络传播不仅是一种舞蹈传播方式,而是一个时代传播方式发展的标志。互联网不仅给人们提供大量的舞蹈教学资源,还提供舞蹈讨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满足上网群众对舞蹈资源多方面的需求,这种集多种交互功能于一体的形式,让广大舞蹈爱好者体验舞蹈传播的全新形式,为舞蹈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线播放和传输技术之上的远程舞蹈教学,使几个在不同地域的舞者同时发生舞蹈表演和交流的关系。现场投射的远程影像和现场表演的舞者,在这里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的某种错变和重组,使舞蹈表演不再是简单的概念,而是新时代舞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要发展的全新舞蹈传播形式。

二、舞蹈网络交流的便捷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了人们进行日常交流的主要平台,舞蹈教学资料的搜集和查阅、舞蹈视频的欣赏、舞蹈信息的以及舞蹈的交流与互动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互联网的普及,给舞蹈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便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传播快捷。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使人们习惯于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舞蹈资料、观看舞蹈视频影像等。由于舞蹈的网络传播方式波及范围和快捷程度都远远超过了传统的传播形式,并且省去了传统传播中印刷、制作、运输、发行等中间环节,给专业舞蹈工作者和业余舞蹈爱好者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经济、快捷的服务,因此受到广大舞蹈网民的青睐。2.资料搜索便利。网络时代,各种网站多如牛毛,做得较全面的舞蹈网站有:中国舞蹈网、舞蹈之家、舞动舞蹈论坛等。这些形式丰富多样的网站,为舞蹈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在这些网站上,不仅可以欣赏各种类型的舞蹈作品和查阅相关的舞蹈文字资料,还可以通过网络的多种检索方式,快速获取所需要的各种资料。正是由于舞蹈网站检索的便利,才吸引了众多专业舞者和舞蹈爱好者的目光。3.网站选择自由。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限制,接受者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在网络传播中,舞蹈接受者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网站,可以自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舞蹈内容和接受形式,以及接受时间和顺序;由于网络资源的容量非常大,有些网站又没有地域、国界、身份等限制,大家可以自由地进行舞蹈审美;可以在网上自由地舞蹈信息,不仅可以文字,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不仅可以同步传播,还可以异地传播,总之就是自由地选择合适的网站,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浏览舞蹈或下载舞蹈视频等。4.交流互动方便。当下通过舞蹈网络游戏互动的形式传播舞蹈文化,已经是屡见不鲜了。舞蹈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消遣方式,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且成为一种舞蹈文化传播的时尚。舞蹈类的网络游戏集音乐、节奏、指令编排和操作于一体,为世界各地的玩家提供了一个虚拟现实的交往平台,形成一个基于现实社会而又开放于现实社会、虚拟的互动交流平台。人们可以通过这个舞蹈交流平台进行互动和交流,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受到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所以,舞蹈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传播方式与交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的传播形式,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如:跳舞毯、跳舞机,或者是用Shockwave软件制成的互动动画网站,无论哪种形式的舞蹈互动游戏,其目的就是通过虚拟现实(VR)的交互与感知,在虚与实的环境中尽情体验舞蹈互动与交流带来的快乐,达到舞蹈传播的目的。

三、舞蹈网络资源的共享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逐渐改变,一种全新的分享经济的观念深得人心,推动了舞蹈传播的发展,即通过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达到共享舞蹈资源的目的。如:世界各地有大量中国民间舞蹈的爱好者,众所周知,在国外很难购买到中国民间舞蹈的影音资料及教材,甚至没有相关的舞蹈教师,这个时候传统的舞蹈传播局限性就出来了。网络传播恰好可以克服这一弊端,一套完整的中国民间舞教学视频或一部完整的中国民间舞蹈剧目,通过网络传播或网络资源的共享,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不限地点的传播。又如:一些舞蹈网站把当代舞蹈家的舞蹈作品片断和舞蹈教学的片断,以不断更新的舞蹈组合形式,吸引舞者和学习者;也有舞蹈网站也曾经用简单的三维人物,不停地重复每一个基本的舞蹈动作;等等。诸如此类的网络资源,在网上都是颇为流行的共享资源。四、舞蹈网络信息的再生性互联网之所以受到广大舞蹈民众的喜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再生功能。舞蹈网络信息以数据为中心,不仅信息存储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便捷,而且波及范围也远远超过传统的传播方式。如:舞蹈类的电子书籍不仅可以反复地翻阅,还可以复制、打印、下载;舞蹈视频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下载反复地欣赏。不仅如此,舞蹈网络信息还可以对抗人为破坏、网络攻击、硬件故障以及自然灾害等,无论是人为还是非人为的因素,导致舞蹈信息数据丢失,它都能在短期内迅速进行恢复;即使电脑存储设备不工作,舞蹈信息数据也基本不会丢失,可以采用修复功能进行快速恢复。这种具有再生功能的舞蹈资料和信息,是传统的传播形式比不了的。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舞蹈网络传播越来越普遍,舞蹈视频点播、在线视频欣赏越来越常见,这种科技支持下的舞蹈传播方式,为舞蹈的传承、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互联网在为人际传播和交流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的一些隐患也让人忧心,如:舞蹈网站的维护、舞蹈知识传播的准确性、舞蹈资讯的真实性以及舞蹈信息资料的更新等。如何应用好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进行舞蹈传播,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网络传播的方式和表现形式,不仅是对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补充,也是对近几年来舞蹈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认识和剖析。目前,舞蹈学术界对网络传播应用问题的研究并不多,没有实质性的指导意见或建议,所以在舞蹈网络传播这一新的传播方式的发展过程中,只有扬长避短不断进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众传媒时代舞蹈网络传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孙晓梅.舞蹈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彭兰.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陈芬.舞蹈教育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与舞蹈[J].大众文艺(理论),2008(08).

[5]祝嘉怡.当舞蹈面对网络———互联网对传统交流模式的挑战[J].舞蹈,2007(04).

[6]黄倩.从网络看数字媒体对舞蹈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0(14).

[7]杨璇.新媒体艺术语境中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J].艺术评论,2010(07).

[8]李佼佼.“电视舞蹈”与大众传播[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02).

篇9

关键词:SaaS模式;软件出租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一、SaaS模式概述

SaaS(软件即服务)是一种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的全新软件应用模式,网络服务提供者将应用软件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根据需求通过互联网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定购软件服务,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支付费用。①与传统软件利用模式相比,SaaS模式具有诸多优点:用户按照使用的次数和时间支付费用,价格更为低廉;用户只需连接互联网即可获得软件服务,不需购买和安装软件;由软件服务提供商对软件进行维护和管理,大大减少了用户的软件维护管理支出②。知识产权学界对Saas模式的关注焦点是saas模式适用何种权利进行规制。有学者认为适用信息网络传播权,有学者认为适用复制权进行规制,笔者并不赞同这两种观点,下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二、SaaS模式适宜用出租权规制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不适宜规制SaaS模式

虽然SaaS模式软件服务必须连接互联网才能进行,但是信息网络传播权并不适宜规制Saas模式。其一,SaaS模式下的软件服务并没有发生作品的传播行为。应用软件储存在云服务器的共享空间中,用户在付费使用软件时数据并未传输到用户的个人客户端。用户使用软件时并未事先把软件数据下载在个人电脑的内存中。软件使用行为并未发生软件的传播行为③。其二,SaaS模式中缺乏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的对象。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的是作品的传播行为。在Saas模式中,用户尽管接触了作品,但并没有取得作品的复制件,因此无法对复制件进行再次传播。

(二)复制权不适宜规制SaaS模式

SaaS 模式软件使用过程中会在计算机内存中暂时存储和短暂再现该软件,形成“临时复制”④。关于临时复制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上的复制,美国《千禧年数字版权法案》和欧盟1991年《计算机程序保护指令》均做出了肯定的规定⑤”笔者认为,临时复制不属于著作权法上的复制。其一,临时复制件的产生只是客观的技术现象,一般意义下的复制是在行为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而临时复制时,用户显然没有复制的故意。其二,临时复制形成的复制件无独立的经济价值。传统的复制形成固定的复制件使得作品得以流通,作者得以获得报酬。临时复制形成的复制件是极为短暂的,很难进行使用和传播,难以产生经济价值。

(三)出租权规制SaaS模式的优越性

1、从出租权的客体角度分析

关于出租权的客体,一种观点认为出租权的客体是作品本身,一种观点认为出租权的客体是作品的载体。⑥笔者赞同出租权的客体是作品本身。作品的载体属于物,应属于物权的客体。著作权人通过支配作品及其复制件行使出租权,并不意味出租权的客体就是作品的载体。《著作权法》第十条将出租权客体限定为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而不是这些电影作品和计算机软件的载体。

2、从出租权“临时使用”和“有偿性”角度分析

只有一个行为体现临时使用的性质,才可能受到出租权的规制。SaaS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向网络运营商订购部署在服务器上的软件,并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用户并未购买软件也未获得软件的复制件,而只是对软件进行临时使用。这符合出租权临时使用的本质。

我国的著作权法的出租行为仅限于有偿出租,这是为了保障出租权人和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从而鼓励著作权人创造出更多的新作品。有偿性是出租权的一个条件。而SaaS模式下软件服务行为也是有偿的,用户要想获得网络服务商的软件服务需要向服务商支付费用。

三、Saas模式下软件出租权制度的完善

(一)软件出租权概念的重塑

我国著作权法将计算机软件的出租权和电影作品的出租权一同规定,并未考虑计算机软件的特点。软件讲求的是实用性和工具性,电影作品讲求的是艺术性和审美性。电影、录音录像制品的出租完成后,一般会将作品的载体返还权利人,而软件的出租中用户在使用完毕并不会返还软件,而是继续存储在个人客户端中。针对上述问题,李诚,方芸建议对软件出租权进行单独定义以及在《著作权法》出租权的规定中加入对saas出租模式的规定⑦。笔者认为,鉴于我国对saas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尚不充分,若直接在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七项中加入saas模式的出租类型,容易引起新的法律解释和使用问题。笔者不赞同直接在著作权法中增加关于saas出租类型的单独规定。现阶段,在相关司法解释中规定saas出租模式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二)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目的在于平衡保护著作权和公众获得知识产品的权益之间的利益冲突。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中对于合理使用制度是采取列举式的规定,没有一个兜底条款。随着saas模式的兴起,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的作品利用方式,现行的著作权法显然涵盖不了,笔者建议在著作权法下一次修法时,增加一项概括性的兜底条款,对其他符合合理使用性质的作品使用行为进行规范⑧。

(三)避风港原则的合理适用

避风港原则下,提供空间存储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涉嫌侵权时只具有通知删除义务,这成为了网络服务提供商免除责任的安全港,客观上助长了网络版权侵权的发生。SaaS模式下,如果存储于云端的软件涉嫌侵权,是不是一律可以适用避风港原则?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只是提供软件的存储空间,而未开发软件,仅仅承担通知-删除义务。如果软件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服务商却视而不见,或以不知情抗辩,则网络服务提供者构成侵权。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注释:

① 来源于百度百科.

② 唐治国.略论云计算背景下著作权法的调整[J].法制与经济,2013(07).

③ 倪朱亮.SaaS模式下的出租权制度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12(04).

④ 鲍征烨.云计算著作权问题探析――以SaaS模式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⑤ 单莹 奈一雄.网络环境下临时复制的著作权法律规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6).

⑥ 刘蔚文.论著作权上的出租权[J].当代法学,2003(10).

篇10

论文关键词 网络音乐 著作权 侵权 防范

网络音乐著作权的侵权就其字面意思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发生的侵犯音乐著作权的行为,基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再结合传统的侵权定义,可以将网络音乐著作权的侵权行为理解为:在未经音乐著作权人许可且无任何合法依据的情况下,擅自上传,下载或者通过其他不正当的途径传播音乐而损害著作权人利益的侵权行为,当然,合理使用及法定许可的情形除外。网络环境下的发行有着异于传统环境下的特征,它不需要具备有形载体来固定作品这个特征。基于此,网络音乐著作权侵权的情形比较常见。

一、网络音乐著作权侵权的类型

(一)侵犯复制权

复制权是著作财产权的一项内容,随着复制技术的发展,“版”或者“Copy”有了更加新颖的含义,传统的复制即为通过印刷,复印,临摹等方式拷贝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而侵犯网络音乐的版权这种复制行为通常是通过将别人未经许可的音乐作品转化为MP3等格式进行数据的转换,对于MP3和PC用户来说,一般要取得网络音乐著作权人的许可或者取得发行制作人的许可才能以正常的途径下载链接,这种途径往往是要支付一定的报酬,目的是为了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在网络中对于音乐复制权的滥用经常可见,例如2006年广东环宇音像有限公司诉上海音像公司侵犯其录音制品复制权,原告认为被告未经其授权复制,发行,销售CD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版”权法在今天,已经不是“印刷”“出版”法的意思,而是“复制”法的意思,即以保护精神作品创作者的复制权为基点的法律。

(二)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

在网络这个特殊环境下的音乐,网络传播权是网络音乐著作权人所拥有的著作权中的重要内容,根据国际公约WPPT和WCT的规定,“唱片制作者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唱片,使该唱片可为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而网络中的侵权行为人通过复制的行为将音乐作品转变为MP3诸如此类的音乐形式,公开在网络上供公众免费下载。如我们经常可以在百度网站上看到一些关于MP3的网络链接供网民下载复制网络音乐,其中可能有些涉嫌侵权,这就使得著作权人频频对其提起关于网络音乐版权的诉讼,诸如2005年9月,上海步升音乐文化传播公司诉百度公司侵犯音乐著作权一案,称百度公司未经其许可,通过互联网提供下载服务,向公众公开其录制的歌曲,严重侵犯了其利益。一审法院认为百度提供的服务超出了搜索范围,提供的下载服务侵犯了原告音乐作品的信网络传播权息。当然,侵犯网络信息传播权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比如将经过不正当途径获得的某公司音乐制作人的音乐提前公布在网上,以在线试听或者免费下载的方式赚取网站的点击率,都是侵犯了网络音乐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三)侵犯署名权

署名权是著作人身权的一项权利,根据《中国著作权法》的第十条第(二)项之规定,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网络音乐流行传播很迅速,几乎没有区域与国别的界限,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歌手创作的音乐旋律其实是之前其他歌手已经创作并发行的音乐作品,在实践中,歌曲的创作者并非一定拥有署名权,但是在上述行为中,其不仅未经过原创歌手的授权就采用别人的作曲,甚至在署名作曲者一栏中公然写着自己的名字,一方面这对于原创者和原创者的歌迷们带来了一定伤害,另一方面对于侵权者本人的名誉也是一定影响,这种情形在网络中时常能见到,例如2010年某公司艺人在其微博上面发表了关于某首歌曲的试听,但是这首歌的作曲其实是韩国组合东方神起的成员于2009年所作的歌曲《忘れない》,而当时此艺人并未取得原作曲者的授权擅自收录此曲目并在即将的音乐作品作曲一栏写的是自己的名字,侵犯了原作曲者的署名权。虽然原作曲者并未提起诉讼,但是原作曲者的粉丝积极维护网络音乐著作权的利益最终侵权行为人表示了致歉,各音乐网站如QQ音乐等于第二天的新歌也删除了专辑中的该侵权翻唱歌曲。

(四)网络音乐侵权的特殊类型——网络深层链接

网络音乐链接侵权案件在近些年来屡见不鲜,侵权行为人通常是将深层链接植入用户所链接的普通链接中,这样当用户点击该链接时,主页会绕过用户想要进入的网站而直接指入深层链接网页。这样的侵权链接行为直接构成不正当竞争,被链接网站未经权利人许可提供歌曲的下载或试听,构成直接侵权;设链接网站明知该歌曲未获合法授权仍对其进行链接,构成帮助侵权。帮助侵权是网络音乐侵权案件最常见的,帮助侵权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为,设链网站和被链网站达成协议后,直接链接到侵权歌曲。例如正东唱片公司诉北京市龙乐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网通集团河北省通信公司保定分公司侵犯录音制作者权案中,原告称:在被告保定分公司所属网站上面港台歌手专栏收录的11首歌曲为正东唱片公司所录制,其从未许可被告通过互联网向公众传播上述歌曲,因此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对上述歌曲在网络传播和下载服务的侵权行为并在其经营的网站主页及《法制日报》上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法院认为:保定分公司在未授权的情况下以与被告龙乐公司合作共同建立音乐网站的方式,擅自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原告制作的录音制品的行为,共同侵犯了原告对其录音制品享有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获得报酬等权利,应该共同承担停止侵害,赔偿经济损失的法律责任。

在实践中,关于网络音乐著作权侵权的类型远远不止上述几种,究其结果均侵犯了音乐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利,给网络音乐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混乱,都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侵犯网络音乐著作权的法律责任承担

针对网络音乐市场出现的版权侵权行为给权利人所带来的利益上的损害以及对于网络音乐市场所造成的混乱,相关行为人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是罪责相适应原则的体现,当然一些抗辩事由除外。最常见的抗辩事由是权利的限制,主要有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和强制许可。追究侵犯网络音乐著作权的法律责任时,通常所追究的是非法的向网民提供音乐上传下载等功能的网络服务者,在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赔偿责任的确定前,首先需要分析在侵权行为实施的过程中,网络服务提供者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直接侵权行为人还是间接侵权行为人。

一种情形下如果个人用户是数字音乐的积极传输者,积极上传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数字化的音乐作品,这种个人用户属于直接侵权者,根据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显然对他们的侵权行为应完全适用无过错原则进行责任追究;而另一种情形下,如果个人用户是属于无意识性的被动接受者,处于不知道或者不可能知道接受的是盗版或者其他非法制作的数字音乐作品这种状态下所进行的侵权,对此类个人用户应当根据侵权的个人用户主观是否有侵权的故意,具体分别对其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

确定了侵权的归责原则之后,对于直接侵权人适用传统的著作权侵权的责任方式,通常的采用的方式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对于间接侵权者只有在过错的情况下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在无过错的情况下也要承担停止侵害的法律责任。

三、针对网络音乐著作权侵权的防范措施

由于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音乐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其的著作权保护也是规范网络音乐市场的重要形式。网络音乐著作权保护应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人们对知识产权的法律认知问题,二是对网络音乐规范管理问题。

(一)首先是人们对于知识产权的法律认知

笔者点开一些网站的引擎可以看到很多关于音乐网络著作权侵权的案例,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也听过关于这方面的官司,但是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很多被侵权的著作权人可能并没有追究侵权行为人的责任,鉴于地理位置和诉讼费用及赔偿额度等诸方面的考虑。同时在网络音乐侵权案件中,各地法院对一首歌的侵权损害赔偿还没有统一的标准。除此之外,很多侵权案件中的起诉主体通常是唱片公司和音乐协会,如果歌手和创作者本人提起维权诉讼的话,那么公众影响力对于著作权保护的认识可能会有所提升,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从规范网络音乐管理方面来讲,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从网络传播的角度控制恶意侵权行为

网络音乐著作权人授权的唱片公司或者网络运营商在上传了资源之后,可以采用加密的方式给那些付费的下载者进行资源享有,就如同itunes软件上面的付费下载。这样可以不仅使消费者得到了正版的音乐同时也保护了网络音乐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

2.从行政的角度加以规范

国家版权局是开展过多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的专项活动,包括非法通过网络提供电影,音乐和软件下载的大案。因此是保护网络音乐安全的一个纽带和桥梁,在接到投诉及专项活动时采取行政手段应对于非法获利的网站及个人予以处罚。对于违反多部法律的网站可以责令其整改,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责令关闭网站,必要时可以移交司法机关。

3.从司法的角度加以统筹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