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普教育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普知识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两会期间,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首度列入国家五年规划。然而,科普现状并不乐观。如去年日本核泄漏危机发生后,由于核辐射方面的科普知识不足,各种关于核辐射的谣言纷纷在民间传播,甚至导致各地疯抢食用盐,各大超市的盐抢购一空。这些现象正暴露出我们的科学常识还不够,科普教育普及性还有待很大提高。
如果在大学甚至更早阶段就能重视科普教育,那么对于提高全民族科技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许多高校已经逐渐重视学生的科技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科普教育在高校中的重视度还不够,学生学习科普知识及参与科普活动的热情度都不高,因此,本人对我校大学生的科普知识情况做了个调查,下面是对调查结果进行的分析和总结。
一、我校大学生科普知识现状
我们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科学普及现状调查,调查采取访谈与发放问卷的两种方法,总共访问调查学生五百多人,最后收回有效问卷500份,其中文科学生占21%,理科学生占79%,涉及共有40个班级,15个专业。
关于大学生科普知识了解现状一共调查了6个问题。当被问到了解科普知识的主要途径时,62%的人选了书籍或报刊,75%的人选了网络,67%的人选了电视或广播,而只有32%的人选了科普讲座,19%的人选了图文展览,27%的人选了课堂。当被问到是否喜欢上网浏览科普知识时,29%的人选择喜欢,54%的人选择一般,7%的人选择没兴趣。当被问到学习科普知识的目的时,35%的人选择学习,11%的人选择工作,40%的人选择兴趣,12%的人选择娱乐。当被问到喜欢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科普知识时,14%的人选择文字,10%的人选择图片,3%的人选择声音,73%的人选择了视频或动画。当被问到有科普讲座或科普活动会不会去参加时,15%的人选择肯定去,64%的人视内容而定,11%的人选择学校去才去,10 %的人选择不去。当被问到对哪方面的科普知识感兴趣时,70%的人选择生命科学,生活科学,34%的人选择物理、化学现象,37%的人选择环境建设,28%的人选择国际互联网的应用,38%的人选择航空、航天及国防科技,16%的人选择农业发展,25%的人选择国内外科技发展新动态,30%的人选择生活类,39%的人选择时尚类,27%的人选择文化类,4%的人选择其他。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于科普知识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只要有机会,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去了解学习的。但是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自学的方式,通过报纸和网络,视频和动画来学习。学校的科普氛围相对较弱,学生主动学习科普知识的动力不足,这就是我校大学生科普知识现状的一个大概情况。
二、大学生科普教育的重要性
在调查科普教育的重要性时,我们首先进行了问卷调查,当被问到学习科普知识对他有帮助时,33%的人选择很有帮助,43%的人选择比较有帮助,15%的人选择帮助不大。当被问到科普宣传是否必要时,50%的人选择非常重要,可以了解高新科技、开拓思路,49%的人选择重要,科普比较重要,1%的人选择无所谓,可有可无。问卷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科普知识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还对认为科普教育非常重要的同学进行了访谈,如访问21125P班的吕川江时,他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将来面临的岗位也需要对科普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科普知识,就能够在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对科普知识一无所知,则会大大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访问31142P班的王小旭时,她表示大部分所学的专业知识是基于普通的科普知识,要是连最最基础的东西都没有掌握,以后怎么能在社会立足。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学生对于科普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如何在大学校园里怎学习更多的科普知识,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如何推广和提高大学生科普教育
问卷中对于如何推广大学生科普教育设计了一些问题。如当被问到科普宣传采用哪些宣传形式比较好时,16%的人选择发放宣传单,41%的人选择科普宣传窗,50%的人选择科普讲座,13%的人选择科普咨询,50%的人选择科普游戏,53%的人选择科普展览。当被问到了解到一项新的科技知识会怎么做时,52%的人选择主动告诉家人或朋友,让他们增长知识,45%的人选择和家人或朋友探讨此项科技知识,9%的人选择只有别人问他才会告诉别人,38%的人选择会认真的研究一下,11%的人选择跟课内的学习没有关系,不会花太多精力研究,12%的人选择不知道,说不清楚。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科普讲座、科普展览和科普游戏等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在科普教育中增加这些活动。除此之外,本人还设想了一些可以提高大学生科普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科普知识教育及评价机制。在理论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和知识点相关的科普知识,如在大学物理课《功与能》一节中,可以适当加入能源方面的科普知识,这样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同时普及了科技常识。另外也可以多开设一些科普方面的选修课,加强大学生的科普知识。另外,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也有利于与提高大学生科普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科普活动的兴趣。总之,把科普知识纳入到大学的教学计划中去,把科技知识、具备科学的态度、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融入各专业和学科的教育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科普知识。
2、加强校园科普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校实际,举办科普讲座和科普展览,组织观看科普视频,开展学生科普论坛活动等等。在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无形过程中,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
3、举办科普竞赛。以科技知识,著名的科学家,当今最新的科技领域以及生活百科类知识,创新实践等内容举办各种科普竞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和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意识。
总而言之,大学生只有学好了科普知识,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才能占有一席之地,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对科普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是研发新产品和改革创新的基础,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在学习科普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素质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明,韩旌平,青少年科普教育现状与思考[J],科协论坛,2006(04)
[2]王玮,浅谈如何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中不断创新[J],科学大众,2009(03)
[3]甘海鸥,科技馆事业发展与科普教育作用浅谈[J],科技资讯,2007(27)
[4]路景菊,张乐平,科普教育的反思与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2005(09)
篇2
关键词:娱教;科学传播;科普游戏;“PM2.5”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31
目前,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传播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学习。而反观我国城乡、地区间公众科学教育,在区域性及程度上都发展得极不平衡。如何正视这一现实,有效地进行科学传播,多视角(从各传播主体着想)、多渠道(运用多种传媒手段)、全方位(从学校的科学教育到社会科普场所)地筹划我国的科学传播事业,让普通民众也能畅享信息化技术带来的科学红利,成为我国科普工作者亟待深入探讨并且解决的问题。而在信息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普游戏,因其直面学习者的生活体验和乐趣,有效地克服了时空、地域限制,受众群体广,且传播方便迅捷、成本低廉,势必将逐渐成为科学传播的一种必要手段和形式。因此,本课题采用Flash软件,运用AS编程语言,设计了一款既可以在互联网也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上传播的,以“尘埃(PM2.5)入侵”为主题的科普游戏。即采用互动性强的游戏方式,通过拟人化的故事剧情的牵引,使学习者融入到一个虚拟空间,进行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探究兴趣,以达到向公众传播普及有关“PM2.5”的科学知识的目的。
1科学传播过程中娱教理念的引入
什么是娱教?由于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关于“娱教”的定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在国外,一般用“Edutainment”来表示。“Edutainment”是由英文“education”和“entertainment”两个单词组合而成。英国媒介教育专家大卫・帕金翰(David Buckingham)认为“Edutainment,是一种混合式的,紧紧依靠视觉化的学习材料,以某种叙述或类似游戏的较少说教的方式展开的学习类型”。该定义把Edutainment看成是一种学习类型,强调了对视觉材料的依赖、具体的形式是叙事、区别于说教方式的游戏化学习的特点。这种学习类型的目的在于通过调动情绪来吸引和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这主要是通过充满丰富多彩的电脑动态图像来完成的。一些以大卫・帕金翰为代表的欧美日学者还认为Edutainment包含了交互式教学法的理念,其核心是建立在“学习本来就是有趣的”观念基础之上。在国内,为简洁起见,有些学者认为不妨把教育与娱乐的结合称为娱教。如果单从教育与娱乐的结合来看,“Edutainment”与汉语中的“寓教于乐”倒是相互映照。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的“寓教于乐”原则。在孔子看来,“乐”应是学习中的最高境界,也是最能实现学习目的的最佳境界。
由此可见,无论今人古人,还是东方人西方人,均认为施教者在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都应该重点考量其传播内容是否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让其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这也正是“娱教”最基本的思想,即在于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承认并尊重学习者当前的生活价值,其理想目标是将生活的体验与乐趣变为学习的目的与手段。
当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传播的方式很多,如报纸、电视、科普图书、科技场馆、科普网站等,这些传播方式都有其特点和传播优势,都对提高我国民众的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科学传播的整体效果却并不太理想,民众的科学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而笔者认为,在进行科学传播时,一些传播者忽略受众兴趣所在,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事实上,人们接触科学传播媒介、了解科学信息,通常有六种目的:“t望”环境是第一动机,许多人读报、看电视、听广播是为了知道世界上科技取得了什么重大发现,有哪些是重要的。其次,某些科学信息、科学方法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Q定”,获得参考意见;第三,使用媒介、获取信息能找到人际交流共同的话题,以便“讨论”;第四,媒介让其使用者有“身临其境”感觉,可以透过媒介到他们想去的世界里;第五,受众希望从科学媒介中,为他们已做的决定寻求“认可”,对与自己观点相同、兴趣一致的科学或学术信息特别注意。第六,有些受众通常使用媒介只是为了“松弛”和“娱乐”。总之,科学媒介功能与受众兴趣一致时,传播效果最佳。由此可见,在科学传播中引入娱教理念,是非常必要的。
体现娱教理念的科学传播方式很多。可以说,只要是在传播过程中,任何积极健康的,能使受众体验到乐趣的,促进学习目的与手段相融合的工具和技术,都是“娱教”理念在实际当中的运用。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娱乐产业爆发式发展,其受众群体广,参与度高。在进行科学传播时,采纳网络游戏技术,成为前景广阔,实现娱教的一种操作性强的新兴途径。
2我国科普游戏发展简况
当前,网络游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在经历了20世纪末的初期形成期阶段,以及21世纪初的快速发展,现在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处在成长期并快速走向成熟期的阶段。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91亿,占整体网民的55.1%。而随着3G、4G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移动终端性能和使用率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深入实施,网游产业将获得更为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撑,未来将有更多人走向网络。
然而,作为网络游戏的一大分支――科普游戏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门户网站、专门的动漫网站及科普网站中有科普动漫频道的少之又少,如中国数字科技馆等进行科普传播的专门网站的点击率又相对较低。而能够在移动互联网端运行的科普游戏更是凤毛麟角。这与我国网游产业整体的高速发展显然极其不匹配。事实上,一方面科普游戏区别于一般的网络游戏,内容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教育性,满足社会公众教育需求,更加容易为家长和老师所接受;另一方面,科普游戏区别于传统的科普形式,主要以网络游戏为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所以对于青少年就更加具有吸引力,在娱乐过程中可以实现潜移默化发挥科普的功能。基于以上两点,科普游戏理应并且也能够在科学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科普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在科普游戏的设计与推广上,作出自己的探寻和努力。
3“尘埃(PM2.5)入侵”科普游戏的设计
Y合娱教技术设计理念,本课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针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以“尘埃(PM2.5)入侵”为主题的科普游戏。这款游戏通过拟人化的剧情牵引,使学习者融入到一个虚拟空间,进行亲身体验。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探究兴趣,以达到向公众普及“PM2.5”相关科学知识的目的。
3.1游戏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大中型城市频发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颗粒物“PM2.5”是构成霾的主要成分,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对人体伤害最大。公众迫切需要了解“PM2.5”产生及其危害与预防的相关知识。“尘埃(PM2.5)入侵”正是以此作为创作背景,采用逆向思维,虚构了一个二维世界。在这个二维世界里,因为人类的贪婪,各种工厂林立,环境污染极其严重,从污染中诞生的“PM大军”逐步发展壮大,决定入侵人类。作为大军中的一员,玩家扮演的“PM2.5”将从空中降落,向人类发动空袭。急速下降的“PM2.5”在躲过树叶、水滴的吸附和净化后,进入人类小女孩的鼻腔,入侵人类的呼吸系统,进而打败白细胞和巨噬细胞,使人类患上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最终危及人类生命。
“尘埃(PM2.5)入侵”游戏的主题是使玩家在逆向角色扮演中,进行深刻反思,逐步认识到治理雾霾,关键就是要解决“PM2.5”,而扫除“PM2.5”,就必须净化空气,消除污染,只有这样才能捍卫人类健康。该款游戏每一步都自然融入了“PM2.5”的相关知识,使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像在一步步亲手毁灭自己的健康一样,获得极大的心灵震颤,进而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让玩家切身体会到行动起来治理环境的重要性。
3.2游戏角色与情节的设计
“尘埃(PM2.5)入侵”的角色设计主要包括主角角色(玩家)设计和NPC(非玩家控制角色)设计。主角“PM2.5”设计图如图1所示。在情节上,“PM2.5”被设定为“PM大军”中的新兵,它体态娇小,很容易就能进入人类呼吸道很深的地方。NPC角色设计:首先登场的NPC就是“PM5”了,在游戏中它由人工智能控制,为游戏中的玩家角色提供各种服务,主要用于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与“PM2.5”对战的则是“白细胞”(设计图如图2所示),它是“人体健康的卫士”,但往往处于沉睡状态。所以,最后的决战是由“巨噬细胞”(设计图如图3所示)来完成的。
3.3游戏场景与任务设计
“尘埃‘PM2.5’入侵”依据人体呼吸系统剖面图(见图4),一共设计了4道关卡。关卡1:漂浮着树叶、水滴的高空。“PM2.5”从高空下落,躲避过树叶、水滴后,进入人类小女孩的鼻腔(见图5)。在进入下个关卡前,主要以地图加载文字的形式穿小科普(见图6)。关卡2:人类鼻腔。“PM2.5”受到“鼻毛”和“鼻涕”的阻拦(见图7)。“PM2.5”一边躲避,一边收集鼻腔中的重金属原子。捡到这些重金属后,“PM2.5”生命值HPs+10,可以用于攻击。关卡3:人体呼吸道(见图8)。在躲过不断摆动的上呼吸道纤毛后,“PM2.5”进入下呼吸道。这里有很多处于沉睡中的白细胞,接近它的话,它会醒来并且向“PM2.5”发起攻击。关卡4:人体肺部。在这里“PM2.5”将遇到肺巨噬细胞。肺巨噬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和消化能力。“PM2.5”只有闯过这四道关卡,才能取得胜利。
3.4游戏中融入的科普知识
在这款游戏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学到多个学科的知识,但主要还是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例如,整个游戏场景是依据人体呼吸系统剖面构建的,通过“PM2.5”的视角,学习者可以了解到人体呼吸系统的构造及其内环境。而游戏中不同角色的设定,让学习者很轻松就将“PM2.5”与“PM5”区分开来。虽然,二者同属可吸入颗粒物(空气中≤10微米的颗粒物),但是“PM25”比“PM5”体态更小,所以更容易进入人体呼吸道很深的地方,因此是“抗霾”的主要对象。“PM2.5”在游戏过程中收集重金属的情节设定,则让学习者了解到“PM2.5”的特性,即易附带重金属、微生物,向人类呼吸系统发起攻击,使人类罹患上呼吸道疾病。“PM25”的闯关过程,则向学习者展现了由鼻毛、鼻涕、上呼吸道纤毛、下呼吸道白细胞以及肺巨噬细胞组成的人体自建“抗霾”防御系统。其中,“人体健康卫士”白细胞的特性是能够吞噬、消化侵入人体的细菌、病霉或异物,防御疾病,但往往处于沉睡状态。而作为白细胞分支之一的巨噬细胞,在游戏中其外形跟白细胞设计并不相同,这是因为在医学界,其在不同组织中名称不同:在肺里称“肺巨噬细胞”,在神经系统里称为“小神经胶质细胞”,在骨里则称为“破骨细胞”。此外,游戏场景里还隐含了一些环保知识,如树叶、水滴对PM2.5的吸附、净化作用等。
4总结与展望
一个优秀的科普游戏应该是科学传播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统一。本课题研究团队除了在角色、情节和场景设计等方面做到原创外,还采用Cubase软件作曲编曲,打造原创背景音乐,很好地在学习者视听上营造出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背景人声也由团队成员亲自上阵配音完成,提升了本游戏的原创性。在设计“尘埃(PM2.5)入侵”时,考虑到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为了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在设计上考虑既能在电脑端又能在移动终端(安卓系统)上运行,本课题研究团队采用了体量小又快捷的Flash平台进行设计。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及相关新技术引进,下一阶段,团队会开发出基于体感交互的3D版同类型科普游戏,升级用户体验,加强视觉冲击力,提升科普知识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史晓雷.当前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几个问题――从“敬畏自然之争”谈起[Z].第十三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首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2006.
[2]祝智庭,邓鹏,孙莅文.娱教技术:教育技术的新领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5,(5).
[3]刘威,恽如伟.Edutainment概念起源和定义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9,(2).
[4]孙莅文,邓鹏,祝智庭.基于娱教技术的体验学习环境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5,(7).
[5]王悦.我国科学传播方式及其效果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6).
[6]蔡灵,薛胜文,李方庭等.2016-2020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R].北京中宏经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6,(9).
篇3
高校体育选项课程的开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为今后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身心,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促进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体育选项课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所以对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的研究很重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为研究对象,以普通高校上体育选项课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发表的关于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的相关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1.2.2问卷调查法
向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北京市共计8所高校上选项课的学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7份,男生97份、女生90份,回收率为93.5%。
2结果与分析
表1 高校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喜欢程度一览表
从表1来看,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很喜欢的占有58%,从这一程度来反映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课程还是很喜欢的,从大学生喜欢体育选项课程度一般的占30%,从中反映了一部分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的兴趣不浓厚,在这方面学校和教师要加大宣传的力度,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选项课的开设要结合学生个性化的特点。从喜欢不愿意多动和没有兴趣这两个项目来看,各占10%和2%。在这方面教师要了解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多动和没有兴趣的原因,加以积极的引导,从课堂的内容上下功夫,还要结合课外的辅导。也就是采用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的方法。
表2 高校大学生选课原因一览表
从表2来看,学生选课原因,在提高身体素质和消遣娱乐的比例比较高,各占64%,学生进入大学生活后,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和消遣娱乐的需求有所提高。从获得学分或成绩方面来看,占56%。学生从高中阶段进入到大学,学习的压力有所缓解,但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的。教师在这方面要合理结合学生的兴趣,合理安排教学的内容,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从预防疾病方面来看,占45%。学生对自身的身体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学校和教师要大力加强体育健康知识的宣传,定期开展体育健康知识的讲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健美身体和减肥这两方面来看,各占32%。学生进入大学生活后,对完善自己的体型意识有所提高,教师要提供给学生科学的健身方法,调节训练的强度,做到劳逸结合。从减肥方面来看,教师要讲解合理控制体重的措施与方法。(1)运动控制法:①选择好适宜的运动方式;②锻炼强度是决定降低体重的关键,在开始锻炼时,应以小强度长时间的锻炼方式为宜。当体重有所下降,体质健康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运动量再加大些,时间再长些,但运动强度一定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之内。(2)膳食控制法:利用膳食控制体重时,制定科学的膳食。
从表3来看,高校大学生选课最喜欢的项目网球占49%,网球项目有着自身的特点,随着网球几大赛事的开展及中国优秀网球运动员的优异表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从羽毛球项目和篮球项目来看,羽毛球占40%,羽毛球项目很受学生的喜欢,特别是深受女大学生的喜欢,跟项目特点有很大的关系,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篮球项目来看占30%,从以往的选课情况来看,有下降的趋势,女学生选篮球的比例较少。学校和教师要高度重视,多加强篮球运动的宣传,要建立公共交流平台,定期举办篮球赛事,特别是女生的篮球比赛。足球项目占27%,从以往的选课情况来看,有下降的趋势,女大学生选课的比例也不高。教师要下功夫,多宣传,合理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剩下的其它项目的比例来看都不太高,从中反映出一些问题,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程度不够,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够。学校要把这些课程的相关资料及视频放在校园网上供学生学习了解。多发动学生组织相关的体育社团并定期开展体育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
从表4来看,大学生对体育场馆的满意程度,满意占有48%,基本满意占30%,不满意占22%。从中发现,体育场馆问题还是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学校要加大体育场馆的建设力度,加大体育经费的支持,确保学生能充分利用体育场馆进行锻炼。
从表5数据来看,学校运动氛围不够占有48%,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运动氛围不够的因素,对学校体育教学是不利的,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效果就不会好。在这方面,学校和教师要大力宣传体育运动知识,加强业余体育锻炼的指导 ,加强体育社团的组建,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从数据来看,教学内容滞后创新不足占42%,教学内容滞后、创新不足等因素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况,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兴趣。高校要高度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团队意识 ,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在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上,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数据来看,体育比赛组织太少占40%,这个问题不可小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多开展体育比赛,创建一个学生交流的平台,加大资金的投入,办有组织、有规模的体育比赛。加强对外交流,让学生有机会走出去。定期举行与外校的体育交流活动。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篇4
〔关键词〕隐性课程普通高校音乐素质
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也就是课表中有课程规定的一部分教学活动;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等,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两种课程类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特点,其中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布卢姆认为,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第二,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第三,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第四,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第五,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第六,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几点:1、能够广泛的深入学生中间。2、控制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活动。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保持目标一致。4、具有优化育人环境及氛围。
音乐素质教育是大素质教育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类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存在,对于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音乐学习的特性彰显隐性课程的需要,1、德育功能,德育自古以来是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把审美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百年来,德育一直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俗话说“爱音乐的小孩不会变坏”,由此可见一斑,音乐使人向往美好的事物,丰富美好的思想。古代哲学家认为音乐的陶冶对于提高人们标准有着重要意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孔子说过“移风易谷,莫过于善”。音乐正是借助有组织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例如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其铿锵有力的节奏,整齐有序的形成,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使人的品质优秀,精神崇高,从而陶冶学生的情绪,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发扬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
2、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如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音乐是时空的艺术,想象的艺术,想象恰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科学家贝弗里奇曾说,音乐有助于直觉……在感情上音乐带给的,近似于创造思维活动带给人的,而适当的音乐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爱因斯坦甚至也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音乐能激发人的无穷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学习乐器对于人们的手、脑、眼、耳有并用的功能,能开发儿童的大脑,使头脑聪慧,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明显提高。长期受到音乐启迪的同学,能在桎梏的思路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强大的创造力,从而思维敏捷,精力更集中。生理学家认为音乐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育合理运用,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3、建立多元文化观,人类是个文化多样性的社会,了解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建立起国际文化交流的良好沟通,并且学会用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也就是说学生们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还要了解外国优秀的文化精髓,这样双向互动中促进学生们思想上和谐向上的成长。
由上可见,音乐教育的任务不是通过几节课堂教学能够达成的,是需要慢慢深入学生的生活,慢慢融合,进而形成学生品德和价值观的。因此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音乐素质教育尤其需要。如何从大学学校教育中开展起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重视:
1、首先校方应当提供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条件,硬件上主要是修建美术室、舞蹈室、钢琴室、音乐室等公共设施,为同学们提供开展的硬件场所。软件上主要是建立良好的音乐氛围,鼓励学生们创新和开展活动。
2、鼓励发展音乐社团活动。创办吉他协会,合唱团大学生管弦乐队等等。开办音乐小报。这些活动能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学生也容易形成积极、乐观、活泼的性格,带着舒畅的心情投入学习,学习效果更为明显。
3、定期举办艺术节及大型节日活动。鼓励全体同学参加艺术节,尤其是自发排演的节目。且充分利用大型节日或纪念日,通过义演、大型舞蹈晚会以及比赛等方式,把自然的人文的理念和爱国热诚融入进去,加强道德实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举办音乐文化讲座。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音乐素质文化讲座,尤其是名家的讲座。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与众多人文社科大师面对面的机会,聆听名家的声音,引发对社会的思考,感受学校浓厚而独特的“大学”气息。
篇5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课堂话语 教育调查 高一英语
一、 调查问卷设计
(一) 调查对象。
广西柳州市某普通高中高一学生,调查人数50人。
(二)调查内容。
笔者设计了12道选择题,1道开放性问答题,共13道问题,旨在调查高一学生对于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现状的反映。
(三)调查反馈。
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50名高一学生中,女生占20人,男生占30名。
在50人中,对英语课表示“非常喜欢”的有13人,“较喜欢”的有23人,“不很喜欢”的有12人,“很不喜欢”的有2人。这个反馈结果表明总体上高一学生对英语的态度是积极的,有些学生因为自己的英语语感和功底好,发自内心喜欢英语,但是有些学生是因为承受社会学校家庭及高考的压力,被迫花费时间学习英语,被迫的结果有两个:花时间在英语上,发现英语其实是有趣的,就对英语有了好感;另一个结果就是无论怎么学,就是对英语不感兴趣,被强迫学习后反而对英语产生了厌倦的感觉。
针对合作学习,反馈结果为“经常”“有时”“很少”的人数分别为15人、30人、5人。总体来看,反馈结果是乐观的,高一教师主张通过学生相互之间讨论得出答案,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渗透吸收。
通过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认为英语老师在课堂话语的使用上“讲课生动形象,语言清楚规范,使用标准的英语”的人数有44人,认为“讲课基本生动清晰,但是英语不够标准”的有6人。反馈结果是较好的,说明学生对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的质量还是较满意的。
对于“你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课文所占的时间大约是几分钟?”,反馈结果是“≤10”的有11人,“10
针对学生在英语课上说英语的时间,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希望拥有的说英语时间,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改变的。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的时间也和学习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学习内容相对简单或者学生比较容易掌握,那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的时间就多,若相反,则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的时间就缩短,因为学习内容难,教师就要不停重复学习内容,或者举例子说明。同时,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的时间和学生自身有关,有的同学英语语感功底好,或者性格开朗,他/她就会积极开口说英语。有的同学可能英语功底没有那么好,就很怕自己讲英语的时候出错,怕被别的同学嘲笑,或者自身性格内向,比较习惯被动学习。
针对教师提问后,赞成“学生自愿举手回答”的有21人,“老师点名回答”的有9人,“老师按照一定顺序点名回答”的有8人,“集体回答”的有9人,赞成“老师自己回答”的有3人。从数据分析来看,大部分学生都不惧怕老师问问题,都愿意自己举手回答问题。这样的趋势表示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学习是自己的,学习应该积极,而不能消极地对待。这个现象是好的,但是也不可避免导致课堂冷清,没有学生举手回答。因为学生觉得自己的答案不对,然后等着别的同学自己站起来回答,一个等一个,结果最后谁都没有站起来。所以这个时候,教师的课堂话语是十分重要的,要让学生知道,错误不可怕,老师和同学们可以陪你一起纠正错误。
针对回答问题所需要的思考时间,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等待时间为10秒以上。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大脑需要对新知识进行反应,然后建构回答问题的框架,因此等待10秒是有利于学生思考的。或者,在教师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思考讨论,也是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积极建构的好措施。
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一个问题,即在学生眼中,英语教师课堂上的提问属于哪种?将这个数据结合访谈调查,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课文性质会导致教师提问的性质不同,有的课堂中教师为了升华学生的情感,会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而有些课堂中,为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会问一些答案确定的有关课文理解的问题;有的课堂中,教师特别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则单词、词组句子结构的问题比较多。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新课标下,教师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就是在一节课堂中这些不同的问题都要涉及,同时要更重视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的现实反应及学生所希望教师的反应的人数比相差不大,说明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堂反馈的话语及表现是满意的。因此可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给予积极的反馈,不可直接给予否定的反馈。针对一些答案不对的同学,教师可以多采取例如“你的想法很有意思,要不我们听听别的同学有什么看法”这样的话语,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从侧面起到了告知他可能他的答案不对的作用。
针对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学生的反馈充分说明了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既传授知识,又引导学生组织活动,同时积极升华学生的精神情感,在这个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言行是比较满意的。
对于调查问卷的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希望学生给高一英语教师的课堂表现,提出一些意见,学生提出的意见如下:教师应注意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实际需要;老师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不要用自己的观点来看待学生,最不能说的是“我以为”;教师应该多组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多提出一些思维灵活的问题,而不是答案唯一性的问题;希望教师在课堂中减少汉语的使用,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适当增加汉语解释。
二、访谈设计
(一)访谈对象。
广西柳州市某普通高中的一名高一英语教师。
(二)访谈内容。
笔者结合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结合高中一年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现状,向被访谈人提出了5个相关问题,请被访谈人谈谈其看法。
(三)访谈反馈。
通过收集资料,结合调查问卷访谈的内容,笔者得出造成高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不当现象的原因,以及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如下文。
三、高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不当现象的原因分析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学生就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发来的大量信息,他们的目的语言输出机会减少,从而不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为什么在课堂上教师的话语还是占掉了课堂一大半的时间?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开展得不多?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和时间还是不够?通过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反馈信息,得出导致教师课堂话语不当有如下原因。
(一)应试教育主导着教与学。
高考这根指挥棒对于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高考的压力、社会舆论的压力,以及来自家庭的压力,都使得教师不可能轻易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高考模式仍然以考察知识为主,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于灌输大量的知识比较省时高效,不用花时间和学生互动,学生只需要认真听讲即可。同时加上有的时候学生对知识的消化速度较慢,而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那么教师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就会反复重复知识,相对应地就减少了学生课堂互动的活动,也就减少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时间和机会。
(二)社会和教育管理机构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标准单一。
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从平常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做出评价,即忽视了教学的形成性评价。现在的高中一年级的英语教师,虽然相对高三的英语教师来说,受到的高考压力相对较小,但是他们的压力来自校内及市内高校每次考试的排名,学生考试成绩排名较靠前,他们就会得到表扬甚至获得岗位的提升。因此面对这样单一的评价机制,很多时候教师就不愿意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因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活动,减少教师的课堂话语,增加学生说英语的时间和机会,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这需要教师花心思备课,而不是简单模式化地将知识死板地传授给学生。
(三)教师无法做出改变。
在接受培训后,大部分教师对于交际法教学、探究性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有一定了解,也在教学中有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要耗费大量备课时间,在日常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高,且难度大。
(四)学生对学习根深蒂固的观念。
在中国,大部分学生都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交际法的课堂上,只有一些英语底子好对英语感兴趣的同学,或者性格开朗的同学愿意积极投入英语的交际中。一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其实他/她已经有了题目的答案,但是害怕分享答案后,自己的答案是错误的,害怕别的同学会嘲笑他们,所以他们对开口说英语的态度是被动的、消极的。
四、高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不当现象的改进措施
(一)合理控制及优化英语教师话语数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目的语输出机会。
英语教师应该积极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管在阅读课、语法课还是练习讲评课上,尽可能控制话语量,将教师话语量尽可能控制在15分钟以内,认真花心思备课,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活动的好处是既减少了教师课堂话语量,又将课堂还给了学生,给予学生操练语言的机会,成功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还要多参加培训,注重课后自身的提炼,合理优化课堂话语,提高课堂话语的精简性,减少不必要的话语。
(二)英语教师自觉控制英汉比例和语速,提高自身水平。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量减少汉语的使用,最好能尽量用英语就用英语,但是如果学习任务过难,为了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也可以适当进行中英文转换。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课堂活动时,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而不是母语。同时,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以及提高自己说英语的标准性,在说英语的时候不要因为赶进度,就随意加快自己的语速,这样会造成学生听不懂的现象,以及无法正确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对文本的理解出现偏差。
(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启发性问题的整体比例。
相比参考性问题,展示性质的问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的扩散,而且学生会担心自己不知道教师手中参考书的答案,而不敢动脑思考,害怕自己会答错。相反,如果是参考性问题,只要合理答案可以有很多种,这就鼓励学生跳出思维定势。同时,教师在提问的时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多提出一些难度大的问题,这样有利于这些学生挑战自我,提高自身水平。对于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在提出难度相对低一点的问题时,可以给予这些学生相应的提示,这样既能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又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积极聆听、积极反馈,多给予学生自我纠错的机会。
调查问卷中显示,学生是希望得到教师积极的反馈的,在这一方面,高一教师做的还是不错的,因为教师在给予积极反馈的时候,不仅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肯定,还建构了活跃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在给予积极反馈的时候,不要总是重复说good或well done,可以多用一些如excellent或wonderful等其他的形容词或者表示称赞的句子。教师还应该多给予学生自我纠错的机会,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可以用一些句子,例如“I enjoy your pronunciation”或“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courage.”等较为艺术化的反馈用语,然后教师应该积极对其进行引导,通过引导使得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正确答案。教师千万不能因为学生找不出正确答案而快速否认学生或对学生采取不良的态度,这样的行为对学生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本调查得出以下结果:(1)教师话语量因课型而异,但总体仍然偏多,教师的话语量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但光讲解课文的时间大部分的教师都是大于15分钟,甚至大于20分钟,若加上教师课文之外的话语量,学生所剩的说英语的时间是少之又少。(2)总体上教师话语质量较高,学生感到比较满意,但也存在英语发音不标准的教师。(3)参考性问题明显少于展示性问题,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能等待10秒以上,大部分学生愿意举手回答问题。(4)学生对于教师的反馈话语较满意。高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总体令人满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奉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精简优化课堂话语,为学生提供更多英语输出机会,教师多设立启发性问题,建立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向正确的答案方向探寻,同时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卉.高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篇6
【关键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高校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047-4.5
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结合是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基本立足点之一。人们对“文化”有许多不同的表述,但大都承认它是包括人们的活动方式以及由此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复合体,狭义的文化则特指精神文化。体育运动也是这个文化复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运动是对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塑造,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奥林匹克运动将体育运动作为自己的基本活动内容,因此它也是以体育运动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二、高校体育文化
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高校体育文化,对此研究可以归结为三点:(1)认为是一种亚文化;(2)有广义和狭义之分;(3)认为其结构是多层次的。狭义的高校体育文化概念主要注重精神文化的研究,广义的概念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视为高校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所运用的概念主要是广义上的,这样更有利于全面阐述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与高校体育文化的融合。高校体育文化是大学长期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体育理念、精神风貌、学术氛围、规章制度、价值标准、学生风格、体育环境等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
三、高校体育师生对奥林匹克运动文化认识现状
(一)高校师生对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知识的了解
表1教师对奥林匹克知识的了解情况
表2学生对奥林匹克知识的了解情况
从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和学生对奥林匹克知识的了解只是停留在传统的一般了解,教师为75.6%,学生69.6%,可见师生对此知识的了解程度相似,但教师能比学生稍稍优势一些。
(二)高校教师对举办体现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精神的体育活动的态度
表3教师对举办体现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精神的体育活动的态度
从表中可以看到,教师对体现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精神的体育活动持“重要”态度达到90%,可见教师对通过特色的体育活动去贯彻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精神还是很重视的。
(三)高校教师对组织体育竞赛目的的认识
表4组织体育竞赛的目的
从表中可以看到对体育竞赛目的进行排序,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的重心还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主,在调查中居第一位,同时从数据比例我们可以得知,排前三位的调查项目的数据超过50%,说明当代是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核心,而以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和打造高校各自体育品牌占的比例小于50%。
(四)大学生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认识
表5大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文化认识
从上表可以看到,想当志愿者的大学生达87.5%,从调查中得知,大学生对奥运志愿者是非常向往的。而对于个性培养,有助于学习和思考,以及使身体更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回答“是”的比例相近,但问题在于回答“不清楚”的学生,尤其是能否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占的比例较高,说明学生对奥林匹克教育只是知其表层,对其发展历程以及其教育精髓都不是很清楚。
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在高校传播的现状
(一)高校奥林匹克教育形式
表6奥林匹克教育形式
对于高校涉及的主要的传播阵地与途径调查得出,高校传播信息的主要阵地还是宣传栏这一传统的方式,所占比例居首位,公共选修课是高校的必要设置,也占到传播途径的重要位置,但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一些高校的公共选修课未能实际操作,宣传栏对于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宣传情况不容乐观,如下表。
表7宣传栏的主要内容排序
宣传栏的主要内容还是主要以高校体育教学为主占到了一半以上,奥林匹克运动知识只占不到30%。而形同虚设的现象也应得到高校有关领导的重视,没有任何体育内容的宣传栏占到9.3%,广播途径在调查中占33.9%,而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传播也是较少,如下表:
表8广播站对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知识的宣传调查
从表8中可以看到对奥林匹克文化知识的宣传所占的比例集中在偶尔有上,说明对此宣传是在其表层上。再看表6,竞赛和校园网对奥林匹克教育贡献率是相同的,举办各种各样的竞赛是高校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例如,知识竞赛,体育竞赛等,这些都可以把宣传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同学参与广泛,学校对其活动也比较重视,相信能够得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校园网是高校的网络平台,承载着较大的信息量,从表9中可以看到体育网站作为校园网的一个板块还有待于建设及完善。
表9网站的相关体育信息建设
对于体育网站的信息调查中可以看表10,体育常规通知占第一位,宣传体育比赛所占比例和第一位的百分比相似,说明高校的体育网站主要以各种体育“红头文件”充斥着其板块。
表10网站信息的主要内容
(二)高校体育雕塑现状
体育雕塑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代表着高校各自的高校文化特色,尤其是体育雕塑催人奋进,体育运动标牌也是高校校园重要的传播途径,但是调查中发现应用不多,从表12可以看到调查体育雕塑作用,位居首位和次位的是传递奥林匹克精神及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体育精神,大学生对标识的作用是敏感的,而且效果不错,我们应该借用标识去传播奥林匹克文化。
表11高校体育雕塑及标牌
五、高校体育文化自身建设的现状
(一)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主体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主管体育的领导和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体,教师的学历等科研教学能力都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领导的办学指导思想、行政决策等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与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具体营造。
表13学校领导对体育认识程度
综合三个表,由于学校有关领导对体育认识一般,所以对其投入人力物力十分有限,那么高校体育文化的组织上的保障就比较薄弱。
从饼形图1看到高校教师的职称主要以讲师为主,教授只占到了很小的一部分副教授和助教的比例相当,图2示学历主要是以本科为主,和高校的评估教师学历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高校物质条件现状
表16学校的物质环境
从表17可以看到学生对学校物质环境总体上是很满意的,表18看到体育场馆和器材不能满足或紧张的问题比较严重,可以看到场馆器材和图书资料作为物质基础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高校文化环境现状
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能够深刻认识体育的内容、功能、价值。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运用现代体育生活方式满足对体育的种种需求。
表1生对体育教学的文化环境印象调查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对体育文化环境是比较满意的,总数占到62.8%,高校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去建设高校文化,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六、高校教师传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知识现状
表20教师传授得知识与学生希望获得知识的对比调查
从中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对时尚的休闲体育比较热衷,希望体育课能够寓教于乐,在娱乐中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而对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知识知之甚少,需求要大于教师所传授的。从表23中可以看到教师对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知识的教学安排较少,从而导致学生对其不了解,当然也不可能产生浓厚的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奥林匹克文化的积极教育意义。
表21在教学计划中是否安排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知识的内容
七、结论分析
(一)这些数据告诉我们,高校开展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知识的教育已经进行中,学生已经对此文化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离扎实的掌握和运用还有一定的距离,那么对于高校的体育教师,更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知识学习,并理应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抓住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精髓,才能指导学生进行系统深刻的学习。
(二)除了教师向学生传授奥林匹克知识这个途径外,通过媒体接受信息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但是明显可以看到,是和否的比例几乎各占一半,那么有两种情况,一是学校对于媒体教学以及支持媒体的硬件不十分完善,另一方面,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不感兴趣。当然不感兴趣的原因也有很多,调查中发现其主要原因为学校对其重视不够,导致传播途径受阻,学生较少接受有关的信息,自然兴趣降低。
(三)雕塑可以起到美化校园环境,但关键是能够作为一种体育标识,去展现并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鼓舞人心,起到教育的功能。比如可以充分利用标识包括视觉上的旗帜、徽章、标准色、吉祥物等,还有听觉上的昵称等,例如Bulldog是美国耶鲁大学的体育昵称。
从物质环境调查分析得出,第一,近年来,高校扩招为了在教育市场占有利位置,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造成了体育场馆、器材、满足不了学生需求。第二,由于个别学校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上级领导对高校体育地位、目的、任务、意义认识不全面,重视不够,对体育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问题出现。第三,即使部分高校的场馆、器材比较齐全,但碍于场地、器材新,怕损坏,维修和管理的费用过高,很少向学生开放。
(四)高校体育文化需要创新,更需要不断向前发展,这就需要更先进的体育文化借鉴,互补。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代表着西方体育文化的主体,从这个文化透视镜我们可以看到西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状况,高校体育文化内容、高校体育文化的创新及特色之处,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八、建议
(一)充分利用高校的物质条件,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及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进而从精神层面渗透到物质层面的融合,使两种文化和谐健康发展。
(二)制约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制度方面的,但当前最突出的矛盾是文化主体的观念方面。重要的是文化主体的观念更新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学校领导的办学指导思想、行政决策等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与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因此,学校有关领导应采用经常和体育教研组成员开研讨会,身体力行的参加体育活动。
(三)以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教育精髓为精神文化建设和核心,打造高品位的高校体育文化,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其精神成为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核心,如可以有计划的开办体育版报、体育标语、体育新闻广播,体育网站,建立良好的高校体育校风,使得这种体育精神充满校园,教育着青年大学生,形成具有各自高校特色的体育文化
(四)完善高校体育管理制度,体育教研部应积极主动协助学校主管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长远规划,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融入高校纳入日程表,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师档案,学生的自然情况和考核资料也需要归档立案。让学校体育的管理方式、教学活动、竞技比赛、运动场馆、运动器材管理都制度化,并保证严格实施。
(五)重视体育建筑、场地、设施等的建设与管理,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各种体育建筑、雕塑、场地、设施本身就代表学校的形象也是一种文化想象,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意志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吸收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中的建筑理念,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
(六)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调高业务素质和体育观念,体育教师的素质和体育观念对学生的体育观和体育意识的形成,对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的培养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体育观念,及时“充电”。
(七)建设具有高校自身优势的体育特长赛队,吸收优秀的学生参加,为高校做好宣传工作,将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理念充分的展现出来,寓教于乐,展现各校风采,同时也能鼓舞学生,真正领会体育精神,提高参与运动的兴趣,为将来的终身体育的形成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化的冲突与融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
[2]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3]史华南等.校园文化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83.
[4]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5]孔繁敏.奥林匹克教育读本-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本科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生满意度;科研与教学的融合;问卷调查
从美国等发达国家20多年来走过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路程及其取得的经验教训来看,本科教学改革在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和举措;研究型大学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改革的根本在于重建教学与科研制度。第一,转变广大教职员工关于“学术”的观念――学术不仅指发现知识的活动,而且应该包括传播知识和整理知识的活动;[1]第二,将科研与教学融合,在二者之间建立同生共进的关系。[2]博耶委员会的派生机构“重建中心”在2001年进行的对1998年博耶报告影响的跟踪调查结果,基本肯定了许多研究性大学在科研与教学融合上的探索,其中扩大本科生研究计划和实施研究性教学被认为是最为成功的举措。[3]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教学改革。与此同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设立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研究专项,其目的在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便保证改革的健康发展。本文所涉及的“大学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调查研究”就是其中的一项;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针对教育质量问题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调查范围涉及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72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调查对象主要是教授(含副教授,下同)这个关键群体,同时包括学生和管理人员。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而且,问卷设计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因而不仅发挥了理论研究人员的特长,而且充分考虑了政策制订的实际需求。
本文内容是“教授教学”专项的一部分。其目标是通过对问卷调查部分的有关数据分析,了解目前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在本科教学问题上的差异性,其中包括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教授承担本科教学的现状、困难与问题,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们对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找出两类不同性质的学校在本科教学问题上的特点和差异。最后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途径和举措提出一些建议。
一、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于2006年5月底、6月初开展,调查对象为8所不同地区的著名研究型大学(本报告简称为“著名大学”)的大三学生。其目的是以著名大学为典型案例对教学质量问题有个总体的了解,为下一阶段更大范围的调查做准备。第二阶段于2006年11底到12月初进行,调查学校覆盖多种类型和层次的67所高校。两次调查的具体设计如下。
1、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
第一阶段对于8所著名大学学生样本的抽样设计,兼顾学科类型(分为文科、社科、理科、工科四类),采取为以班级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每校发放问卷400份,共计3 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 775份,有效回收
第二阶段抽样方法完全按照教育部高教司专函(高教司函[2006]228)的要求,即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农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10所高校的教授和副教授,以及本校5%~10%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三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他高校每校对10%的教授和10%的副教授进行问卷调查,暂不对学生进行调查。被调查人员的选择,由各校依据客观、全面、多方面反映情况的原则自行确定”。共67所学校参与了调查,调查单位的抽样基本符合高教司的文件要求。本次调查共收回教授与副教授问卷6988份,有效回收率为96%;管理人员问卷434份,有效回收率为99%;学生问卷2248份,有效回收率为99.6%。
两次调查的学校总数为72所(其中3所参加了两次调查),其中19所为具有研究生院的学校(本报告简称为“研究型大学”,其余为“普通高校”)。参与问卷调查的教授总数为6988人,校级领导274人,教务处长和人事处长等处级管理人员153人,学生总数为5029人。
2.调查工具与调查内容
第一阶段8所著名大学学生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内容包括:①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②学生对教授教学方法和效果的评价;③学生对学习态度、专业兴趣的自评。
第二阶段调查对象包括10所大学的三年级学生、67所大学的教授和管理人员。三类人员的调查内容涵盖教学改革的不同方面,相互补充、相互印证。
(1)学生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内容包括:①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②教授承担本科教学情况;③学生对教授教学方法和效果的评价;④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⑤学生对有关教学改革建议的看法。
(2)教授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内容包括:①自己承担本科教学情况;②对教授承担教学工作的认识和态度;③教授承担本科教学的困难和原因:④对改进教授参与教学的方式、内容的建议;⑤对有关晋升、评价、分配等制度建设的看法与建议。
(3)管理人员调查亦采用自编问卷,内容包括:①对教授承担教学工作的认识;②本校在推进教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上的政策与举措及其实施情况;③对改进教授参与教学的方式、内容的建议;④对有关晋升、评价、分配等制度建设的看法与建议。
第一阶段调查的问卷信度可以用问卷中的两个自编量表(学习态度量表和学术兴趣量表)来估计。两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系数)分别为0.84和0.85。第二阶段调查的问卷信度估计可以从相关题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获得。学生问卷5个题目的a=0.77,教授问卷9个题目的a=0.77,管理人员问卷9个题目的a=0.74。
3.分析方法
首先用SPSSl3.0对各变量进行频数分布等描述统计,然后通过卡方检验、列联分析等相关分析方法对各有关变量与学校类型进行分类统计、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与关系。
二、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分为学生、教授和管理人员两部分展示。
(一)学生调查结果
1.被调查对象总体情况
在8所著名大学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男性占64%,女性占36%。学生的专业分布如下:人文与社会科学占33%,自然科学占33%,工程技术占25%,其他类占9%。在第二阶段10所大学参与调查的2 248名大三学生中,男性占47%,女性占53%。来自于研究型大学的占69%,
普通高校的占31%。专业分布如下:人文与社会科学占43%,自然科学占10%,工程技术占30%,其他类占17%。
2.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8所著名大学学生对问卷中“您对本院系教学质量满意吗?”一题的回答,只有49%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满意”或“较为满意”(其余51%为“一般”、“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对10所大学学生的调查结果为,有77%的学生对“教授授课质量”表示非常满意或较为满意,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之间差异明显。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反映非常满意和较为满意的共占69%,普通高校反映非常满意和较为满意的高达93%。
10所大学的学生对三年来所修课程的满意度在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型大学有46%,普通高校有22%的学生对50%以上的课程不满意。此外,8所著名大学多达半数的学生对50%以上的课程不满意。
在其他有关教学效果的问题上,包括教授在帮助自己学术成长上的作用,教授在帮助自己人际交往上的作用,也呈现出两类高校的显著不同――研究型大学比普通高校问题严重。总之,普通高校学生对教授教学质量的满意度高于研究型大学,而且学校类型与学生满意度之间相关性较高、且检验显著。
根据8所著名大学调查结果,学生在对本系课程的6个评价项目的4个选项(多数课程、少数课程、个别课程、没有课程)中,学生们对上课班级太大意见最大。此外,近1/4的学生认为多数课程内容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课程开设合理性也有问题。
著名大学学生对问卷最后的开放题“您对鼓励教授从事本科教学、改进教学质量的看法和建议”的回答率为9%,10所大学的回答率高达18%,这在问卷调查中是较少见的。总的来讲,研究型大学学生反映强烈、措辞尖锐,有些见解颇有深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北大和清华两校出现了极少数对本校教学质量表示肯定的学生。此外,虽然著名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满意度普遍低于普通高校,但北大和清华两校学生对多项题目的反映都位于其他6所著名大学的前列。如在教学质量满意度一题上,两校的满意学生百分比为68.5%,其他6所学校的百分比只有43.0%。
3.影响学生满意度的有关因素
最主要的原因似乎不是课堂教学问题,也不是教授教学问题,因为“教师不重视教学”只有9%的人选,“很少见到教授上课”也只有12%的人选,而有关校园文化和学术环境排在第1、2位。这与8所著名大学的调查有相似的结果:校园学术氛围差,校园文化贫乏,生活环境差,图书馆、网络、实验设施等学习条件差位居前四位。而且,列联分析显示,研究型大学比普通高校更为严重。
学生对教授课堂教学方法使用情况的反映显示,除了传统的“讲授法”使用频率低于普通高校以外(C=0.33,P
总体来讲,参加过教师课题或本科生研究项目的学生比例很低。出乎意料的是普通高校的学生(57%)比研究型大学(15%)更多地参加了教师的课题,而且是近4倍的百分比之差。而且,是否参加过教师课题影响学生对教授教学的满意度,例如,对于“是否满意教授授课质量”一题,参加过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占85%,而其他学生占74%(c=0.23,P
对教授的总体水平的评价也呈现出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较普通高校的学生更为消极的情况。研究型大学只有略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授的总体水平高。著名大学的评价也有相似的结果,在12种可能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中,“教师的学术水平低”排在首位。
著名大学的问卷中请学生指出记忆中自入学以来最好课程的任课老师的职称,结果54%的学生填正教授,32%的学生填副教授,14%的学生填讲师以下。由此可见,最好的课程多是由正教授开设的,换句话说,给学生印象深刻的好教师主要是正教授。然而,在回答“根据您的学习经历,正教授的授课水平普遍高于副教授及其以下人员吗?”一题时,认为“是”的学生占22%,认为“否”的占31%,不确定者占47%。这说明不少正教授上课效果不理想。同时,对“根据您的学习经历,正教授的授课态度普遍高于副教授及其以下人员吗?”一题的回答是,认为“是”的学生占20%,认为“否”的占28%,不确定者占52%。这说明了教授的教学态度比水平更成问题。
(二)教授和管理人员调查结果
1.被调查对象总体情况
在参与调查的6988名教授中,正教授占36.2%,副教授占63.8%。男性占65%,女性占35%。平均年龄44.5岁。来自于研究型大学的占35.5%,普通高校的占64.5%。研究型大学教授平均为43.7岁;普通高校45.0岁。专业分布为:人文14.0%,社科23.5%,理科17.3%,工程技术35.5%,其他9.6%。
在参与调查的434名管理人员中,任校级职务的占64%,处级占36%;来自于研究型大学的占24%;来自于普通高校的占76%。55%的人目前仍然承担本科教学工作。
2.教授承担教学工作的现状与困难
调查显示,目前95%的教授承担了本科教学工作,且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很小。在2006年下半年学期承担1门、2门、3门和4门以上课程的人数分别占教授总数的43%,36%,14%和6%。教授承担的工作量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也很小,研究型大学教授承担课程门数的众数和中位数都为1(Mo=Md=1),普通高校部分教授承担的工作量略多于研究型大学(Mo=1,Md=2)。
参与调查的教授们对目前教授投入教学工作精力不足的原因判断如下:
科研任务重和评价导向是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在学校类型有些差异,研究型大学比普通高校选择的教授比例皆多出7%-8%,但相关系数不大(科研任务重的C=0.10,Gamma=O.156,P
然而,教授们普遍认为科研对教学有促进作用。79%的教授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必须要有坚实的科研基础”;82%的教授认为“科研与教学是可以融合的”。同时,对于“从事科研工作是否会影响给本科生授课”的回答结果,认为“是”者占17%,“不是”占21%,“不一定”占62%。对这些问题的反映在两类高校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教授们对于问卷中提供的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困难(包括“缺乏好教材,图书资料不足或陈旧,没有助教,学生的基础差,教学硬件设备差,多校
区带来的不便”)的项目,在“不严重、严重、非常严重”三个选项中,选择“严重和非常严重”之和的最大百分比的项目是“图书资料不足或陈旧”及“没有助教”,两项皆为44%。这与有关科研任务重和评价导向的百分比相比,部显得不那么严重。换句话说,最严重的因素是教学过程之外的环境因素。这些问题反映在两类高校之间也不存在明显差异。
然而,有一项教学过程因素在两类高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型大学教授认为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严重”或“非常严重”者占25%,而普通高校占到50%(C=0.34,P
3.教授与管理人员对改革的建议
教授们对于问卷中提出的从教授科研经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增加本科生教学投入的反映普遍持否定态度,研究型大学赞成的只占25%,普通高校赞成的占27%。对于提成百分比的意见分歧更大,其分布有6个峰值:2%、5%、10%、20%、30%、50%,但2%的峰最大,不过只有23%的人选择了它。此外,研究型大学教授意见比普通高校要集中一些。
管理人员对于从教授科研经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增加本科生教学投入的建议,也多持否定态度。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赞成的占43%,普通高校赞成的占31%。对于提取比例意见分歧也很大,但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的意见相比于普通高校更集中。研究型大学有2个峰值:2%(6%的人)和20%(4%的人)。而普通高校至少有4个峰值,2%和10%最大(皆为15%人)。2%峰值是教授和管理人员的共同之处。
对于让新聘任的青年教师有一定的时间从事助教、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建议,教授们普遍欢迎,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共占82%;认为“没必要”的不到6%(其余12%为“可有可无”)。这项建议也得到管理人员的肯定,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共占97%;认为“没必要”的不到2%(其余不到2%为“可有可无”)。该问题在两类高校之间几无差异。
三、讨论与结论
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可以概括如下:
(1)教授参与教学的比例很高,达95%。93%的教授在调查进行的学期承担了1-3门本科生课程;6%承担4门以上课程。研究型大学的教授的承担量略低于普通高校的教授,但两类学校都以1门为众数。
(2)学生对整个教学质量很不满,对教授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也不满。对教授教学的态度尤其不满。对已经开设的课程的满意度也较低。这些问题在研究型大学更为严重。而且,多种题目的调查结果都显示了研究型大学学生的满意度明显低于普通高校。然而,清华、北大是例外。
(3)两次学生调查的结果都显示,影响学生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校园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及生活、学习条件,而且研究型大学更为严重;而教授承担教学的工作量和教学方式方法目前没有构成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这在两类高校都是如此。不过,参加过教授课题的本科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未参加过的学生,这无论在研究型大学还是普通高校都是如此。而且,尽管更多的普通高校教授比研究型大学教授认为学生的基础很差,但普通高校的学生却比研究型大学更有机会参与教授课题。
(4)影响教授承担教学工作的主要因素是科研压力和评价导向。而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主要在于图书资料陈旧和助教不足问题,但它们仍然没有评价导向和科研压力的影响大。
(5)绝大部分教授和管理人员赞同进一步提高教授职称评审中教学工作权重,及在岗位职责中明确规定教学工作量。大多数教授和管理人员赞同将教授工资或津贴的一部分与教学任务挂钩。但绝大多数教授和管理人员对从科研经费里提取一定比例补充教学的建议,持消极态度。不过,半数以上的教授和管理人员赞同鼓励教授课题中吸纳更多本科生、鼓励教授指导“本科生早期研究”项目的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推论,我国目前本科教学状况大致如下:
(1)尽管教授参与教学的比例很高,但效果不好,教学质量问题普遍严重,有的学校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教授的教学态度和学术水平都不能令学生满意,研究型大学问题尤为严重。因此,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迫在眉睫。尽管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可能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更具批判性,对教学的要求更高,因此,学生评价的学校差异不能作简单理解,但最具批判性的北大、清华的学生在8所著名大学中给出最好的评价结果,足以说明了研究型大学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而且,美国最近一项研究显示,按卡内基分类的七类大学学生的满意度和学习收获自评结果,已不存在学校类型问的显著差异,尽管普通学校学生学术参与机会不及研究型大学。[4]事实上,无论如何,让学生满意是任何类型的学校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2)教学经费严重不足是质量问题的首要原因。这主要体现在学生生活、学习条件差,图书资料等硬件设备陈旧,班级数太大上,也导致了校园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差,教师学术水平低等方面。事实上,学校经费较多、教学改革投入较大的学校,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一些,如清华、北大。
(3)尽管教授与管理人员普遍认识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关系,但许多高校现有的改革措施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根据自己的特点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这个问题在研究型大学尤为严重。因此,当谈到具体改革举措时往往众说纷纭。因而在制度上,一方面,在评价导向上轻视教学,另一方面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科研课题资源促进教学改革。研究型大学没有向学生提供既符合自己特点又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教育。相反,在普通高校,由于教授课题难度较小、又没有或很少研究生,因此本科生们参与教师课题的机会多于研究型大学,而且难度较小的课题也易于运用现代教学法,如将研究课题内容带进课堂、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合作学习。而研究型大学的教授课题多、难度大,往往不适合本科生参与,而且评价导向上更重视出高水平的成果,因此,严重冲击了教学工作。
四、建 议
首先,要在国家层面上加大对教学改革的投入力度,而不是通过限制或削弱教授科研来改善现状。1999年以来,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过去的两倍,但在校生数扩大了5倍。[5]为此,首先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吸引优秀教师留在教育系统,大力吸引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提高教师质量,改善学校学术氛围。
各级管理部门要区别对待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并应该体现在各项政策和制度上。根据国际经验和本调查数据,针对研究型大学学生的特点,对研究型大学应设立更多的“本科生早期研究”项目,以弥补研究型大学教授许多高深研究课题不合适本科生需求的不足。麻省理工学院的报告建议,应当制定100%的本科生在四年的某个时间参与科研的目标。[6]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刚刚开始,学生覆盖面太小,因此,各级领导和学术团体应当立即行动,在经费上给予更大的支持。
其次,在学校层面上,要尽快改善教授教学工作的条件,建立健全助教制度,尤其在研究型大学,对年轻教师助教和研究生助教在政策上和待遇上给予支持。无论对于研究型大学还是普通高校,都要加大对优秀教师的政策支持和奖励力度。同时,要重视学术文化与物质环境的建设,重视教学硬件的更新与建设,重视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研究型大学特别要重视从制度上保证科研与教学的融合,在科研与教学中建立同生共进的关系。要鼓励教授课题吸纳本科生参与,要大力推广“本科生科研计划”和研究性教学,在管理机制、人员配备、活动空间、学生的研究学分承认、教师的辅导工作承认等方面,为该计划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改革要有自己的理论基础,而不是像普通高校那样,在所谓现代课堂教学法上做太多的文章。要赋予教授学术自由以新内涵,让一部分乐于和善于从事教学改革的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享受应有的学术地位。同时,辅助以其他评价上的措施,如在聘任岗位中明确规定教授本科教学任务;将教授工资或津贴的一部分与教学任务挂钩。
篇8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普适型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237-02
0 引言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并有广泛的实用性。
目前的多媒体技术课程讲授趋于两极分化,一部分重视理论忽视实践,另一部分重点突出实践应用,忽视基础理论教学。前一部分主要体现在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和通信、电子类专业,以音视频编码和压缩算法、多媒体处理软件的编写、媒体处理芯片等内容为主,因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多媒体技术课程方面的培养主要针对多媒体技术的原理和算法。后一部分主要体现在高职和技术教育当中,以介绍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使用为主体。现在高校当中选修多媒体技术的同学非常多,而且遍及各个专业领域,根据笔者个人授课经验,这部分学生往往会选修计算机类多媒体课程,但很多同学反映听不懂跟不上,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程内容与课程名称给学生直观感受相差较大;而以多媒体应用为主体的普适性选修类课程则只注重上机实践,学生变成了只学会PHOTOSHOP或Flash一些应用软件的基本使用,对于学生技能和对媒体技术的认识,自我提高和学习的能力不强,可持续性差。
笔者根据多年一线的计算机类和非计算机类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授课经验,总结提出了普适型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
1 “普适型”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我们提出的“普适型”教学既指内容也包括手段。因为多媒体技术课程覆盖面广泛,难易程度相差大,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编码方式、频域变换等难度较大部分适合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不同媒体的编码技术、空域频域的变换方式和芯片编解码,适合电子、通信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讲解PHOTOSHOP、ADOBEPREMIERE、
AUTHORWARE、COOLEDIT等不同媒体的制作软件的使用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适合高职高专和职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普适性多媒体技术选修课程的内容重点应集中在通用性强、难易程度中低的部分。在学生选课之前,课程宣讲阶段既向学生明确该课程多媒体工具的使用,而且讲解某些媒体处理技术的实现思路和方法。其次,在课程的初始阶段使得学生们了解课程的内容为理论+实践,但略偏重于实践部分的学习,课程内容区别于计算机类专业型和纯应用型课程,总体内容应符合技术类普适性知识介绍的基本规律。具体如下:
1.1 理论部分。根据课时长度,以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音频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数字视频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光盘存储技术多媒体硬件设备为主线,在其中穿插扩展流媒体技术、数字版权技术、视频压缩标准,这样既避免理论内容枯燥,又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知识扩展。对复杂技术简单介绍,说明实现思路和应用场景,通用基础型内容详细说明,辅助于课程内容广度的延伸。要体现几个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到或将会用到的点,来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有些工科院校的同学更多的会在将来的专业学习中使用到图像处理方面的很多技术,可在这个方面适当加强。
1.2 实践部分。选择三至四种适合的媒体处理软件做为主体工具介绍不同媒体制作技巧。既可以选用COOLEDIT、PHOTOSHOP等专项处理软件、也要加入对不同类型媒体的综合性合成处理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的介绍。
有些软件学生们平时很常用,但仅限于简单的日常操作,比如POWERPOINT,很多学生经常利用它来进行汇报,但使用上主要是在几页PPT上放一些文字和图片进行演示。实际上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学习和相应练习,能够很快地掌握其中技巧,自行创作设计,成品效果良好,而且在学习生活中实用价值较高。综合性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是多媒体实践教学的主体部分,一般要从该软件的基本框架讲授到如何完成成品设计和最后打包安装。以AUTHORWARE软件为例,我们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重点强调认识软件的整体框架、熟悉不同媒体的添加和编辑、不同类型流程设计、几种常用图标使用、交互结构、系统基本常量和变量使用、人机交互设计、打包等部分,弱化程序设计控制、库、知识对象等部分。这样的内容安排使得学生能够用较多的时间练习基本技术,能够完成中低端的作品设计,而且给将来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同学也提供了思路和空间。另外,在整个实践课程安排中,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为20%和80%,还有一部分基础知识的验证性部分会融入到设计性实验当中,并且加入创意设计的要求,主要是针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创作能力。从实际应用来看,这样的实验安排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2 “普适型”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方法
2.1 实例与思考性启发相结合 根据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特点,将演示实例与思考性启发相结合,对于目前大学生多数缺乏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的实际情况比较适合。因此,在实践部分的教学中首先演示具有炫目效果和良好创意的实例,抓住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也可在学生自行设计时,开拓其眼界和思路。在作业安排中不仅要注重操作过程和方法,还要对常用系统函数、变量的使用进行练习,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查找和理解相应的说明文档,使得学生有自我学习和拓展的能力。
对于理论部分,不同媒体的处理原理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不断快速更新的是处理手段。我们也要以实例作为先导。例如音频数字化部分,通过演示语音(模拟声音)经话筒,由录播软件播放出来的实际过程,来促使学生理解模拟声音数字化的三个基本步骤。
2.2 科研与最新学科动态相结合 多媒体技术这门学科发展速度与硬件的发展速度息息相关,有日新月异的趋势。将学科的最新动态和教师在科研实践中所参与的课题穿插到课程内容之中,能有效地提高课程内容的时效程度,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作为一门对实践要求高的课程来说,要体现学生的动手设计和操作能力,因此增加上机部分考试。理论部分题目要覆盖课程的主体内容,难易层次分明,难题占总分20%左右,基础考核占50%左右。上机考试部分要采用灵活的评价标准,既能体现学生的操作水平,又要同时考虑学生的创意灵感、主题选择和作品呈现效果,同时考察学生的即时创作能力。另外,将平时作业的考核纳入最终成绩,这样能够相对公平的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弥补了部分同学临场发挥不佳的缺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
4 结束语
我们提出的这种针对高校非计算机、通信类专业的“普适型”多媒体课程改革的方法经历了两个学期的尝试,比较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较好的提升,课后作业、课程论文、结课作品的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当然该部分的改革尚在初始阶段,难免在一些方面有所疏漏,在以后的课程实践中会不断的总结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未.关于提高计算机本科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
篇9
【关键词】通识教育;国防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是区别于“专业教育”的一个概念,它译自英文“General Education”,19世纪以前,“General Education”一词一般是中小学教育的总称。第一个把它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人是美国博德因学院( 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Packard) 教授[1]。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是我国最早提出通识教育的人,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强调“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 [2]。我国学者李曼丽在综合了国内外关于通识教育概念的各种认识之后,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维度构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3]。
国防教育是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增强国防观念和履行国防义务为目的,以教育为手段的一种活动,反映了国防与教育的有机联系,在国家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其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大多数学生认为国防教育课程对个人的成长与成才的意义不大,上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修学分。从通识教育对国防教育课程的改革进行认识,无疑是提高国防教育实效性的可行之路。
1.通识教育成为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新视角
当前,国内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有关必修课程的设置基本趋于一致,涵盖思想政治理论、英语、计算机、体育与军事等五大类传统课程[4]。但是国防教育课程的设计并没有反映通识教育的理念,因此需要从通识教育的视角认识国防教育课程的建设。
1.1 通识教育追求的是“全面发展的人”
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无论是个性、道德、情感还是身体和心理,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现代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大学生鉴别、选择、吸收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以健全的心智来了解整个世界。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旨在通过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索质的提高。这个目标与通识教育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的公民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1.2 通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觉意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一种唤醒学生的主体性的一种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觉醒教育” [5]。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前提下,通识教育不是单纯地向学生进行教授、灌输一些思想、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方面的知识,而是引导和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选择能力。国防教育课程中关于战争的正义性问题的探讨,可以利用当今叙利亚问题进行分析;对于战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的战例进行分析;同时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则可以利用当今领土的热点问题进行辩论。从而揭示正义、人权、责任的真正内涵。
1.3 通识教育是培养国家公民的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我国高等教育过多注重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致使现今这批90后的大学生过分强调个人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导致了其缺乏“社会人”的意识,缺乏国家公民必要的素质。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在社会上有责任感的公民。这为改革国防教育重理论教育轻公民教育、重政治教育轻德育教育提供了客观依据。
2.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
自1985年高校军训试点开始,经过20多年的持续教育,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较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国防教育,让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国防知识与技能,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但是,在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认识不足
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居安思危意识较差。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高校的主要工作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国防教育是军事部门的事。这种观点认为国防教育在高校中可有可无,与人才培养没有很大的关系,简单地开展一些军事理论教学也就算开展了国防教育。
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意识到世界各种矛盾正在蔓延和滋长,和局部战争仍继续存在,就我们国家内部而言,各种国家分裂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活动,同样外部敌对势力对我国领土的侵犯也逐渐频繁,严重影响着我们安全稳定与发展。虽然世界的总体趋势是和平与发展,但这并不是说战争的危险己经远离了我们的国家。
2.2 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
2007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又修订并下发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文件),其中对国防教育课程的性质、目标、要求、内容以及课程建设和评价也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部分高校借口由于学生数量多、经费紧张等理由,使国防教育变得简单化。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训练内容单调等情况。随意缩减国家规定的理论教学计划,重军训、轻理论教学等,难以保证国防教育的连贯性。高校国防教育课程由于教学时间很短,缺少系统全面的教育,军训成果难以巩固持久。军训完成以后就意味着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就己经基本完成。
2.3 组织结构和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大多数高校的军事教研室都依托于武装部、学生处和保卫处等行政部门,使其在高校的军事教育中难以发挥其自身的职能,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将武装部行政职能等同于军事教研室的职能,忽视了军事教研室的教学功能、学术研究功能和科研功能。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因素,教师队伍现状如何,将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与今后学科的发展。根据某项针对高校专职军事教师的调查统计,在学历结构中竟然有无学历的转业军人员担任国防理论教师,情况则令人担忧。国防教师缺乏系统的岗位培训,科研状况不容乐观。
3.通识教育视角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
3.1 以通识教育为标准,提高认识,完善课程设置
在国防教育课程的设置上,首先是要具备“通”,即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现代国防教育要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探究和认识,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现代国防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精神力量的综合体,是渗透各个领域的“大国防”。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应从综合的视野出发,对教育对象进行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培养与训练。课程的设置要力求包容性而不是专业化,从而达到“通”的目标。同时还要达到“识”,即认识、了解。包括对科学、社会、文化、历史等的认识。国防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围绕爱国主义的主线,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学生的理性,让学生了解自身的政治责任。因此国防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应突出国家安全观、利益观和领土观等“大国防观”,让学生能够做出道德判断,去维护民族、国家、公众的利益,从而拥有健全的人格。
3.2 立足通识教育,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军事理论的教学时数为36学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军事理论的知识体系,必须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
3.2.1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开展国防通识教育
课堂教学还是国防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声音、文字、图像、影像等信息融为一体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运用到理论讲解中,从而提高国防教育的质量。同时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资源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国防教育课程应建立网络平台,将课程教学内容信息通过网络技术实施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吸引军事爱好者积极参与,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大学生视野,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广博性,达到“通”的目标。
3.2.2采用传统讲授和不同内容不同教法相结合开展国防通识教育
由于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课时较少,因此不能讲解过多、过细、过全,而应该讲思路、讲要点,并为学生的思考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例如在国际战略环境一章中采用专题授课的方式,针对战略格局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进行深层次探讨。同时也给学生留出讨论的时间,采用问题研讨和辩论方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文、理科学生进行交叉知识传授,如对文科类学生重点讲解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知识,而对理工科学生重点讲解国防概述、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等知识,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独立的理性思考和正确的分析能力。
3.2.3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渠道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相结合
要积极探索和挖掘新的教学资源,如举办国防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展览和国防教育基地;针对特殊的日子进行国防教育宣传,通过广播、板报以及专刊等进行广泛的宣传,开展以国防教育为内容的知识竞赛和征文比赛。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军事兴趣社团,定期组织学生走访老战士、到革命老区慰问学习、到军营中重温军训的过程;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展野外生存训练等活动。使学生真正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类,增强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感。
4.结语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的时代,更新传统观念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的动力。国防教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地位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培养的是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公民,这关乎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公民素养、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行,更关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国防教育理论研究应该成为社会特别是国防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而通识教育将为课程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蔡则祥,张维.高校通识教育的演变与课程改革创新[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3):89—94,99.
[2] 陈晓辉.通识教育与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36—38.
[3]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96—101.
篇10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改革;研究
1.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校教育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大教学投入。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1]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校教学教育改革的要求,针对《音乐欣赏》这门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相应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指出目前普通高校《音乐欣赏》的教学趋势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在该门课程教学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为高校《音乐欣赏》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高校体育院系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文献资料,对文献进行归类,研究分析,提取有效数据和材料。
3.讨论与分析
3.1 通识教育课程的定义及内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发展于英美国家,在美国称之为general education,华人学者高明士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将general education翻译为“通识教育”,得到普遍认同[2]。再者,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以往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论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其次,通识教育目的是强调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再次,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
3.2 《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对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内大部分高校相应开展了通识教育课程。《音乐欣赏》课程就是其中之一,不同于其它课程,它不是以掌握某种技能为目的,它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反映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音乐欣赏》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兴趣,使学生步入音乐自由王国的殿堂,吮吸音乐营养,造就学生的音乐鉴赏、想象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自律自觉的个性品德以及美学观念的形成。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设置一般为36学时,2学分,采用考查形式进行。
3.3 制约音乐欣赏教学的相关因素
3.3.1 学生因素。当代大学生普遍独生子女的比例不断的增加,长期接受家庭的溺爱,养成了养尊处优的脾气,对知识学习和自身的发展没有明确的认识。进入高校学习后,自理和自律能力下降,又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和师兄师姐的教唆,对通识教育《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不重视。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音乐欣赏》课程逃课率节节高攀,并且经常出现“一片倒”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普通大学生选择《音乐欣赏》课程是因为该课程内容比较简单,容易取得相应的学分。
3.3.2 教师因素。通识教育《音乐欣赏》是属于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开展的综合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想象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自律自觉的个性品德以及美学观念的形成。然而,《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音乐欣赏》课程是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的教育,大部分学生没有基本的乐理基础,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低,影响教学的进度和教师的教授课程的积极性,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也相对简单;另一方面,通识教育《音乐欣赏》课程每个班上课的人数都在100以上,考勤力度不够,很容易造成学生缺勤的现象。
3.4 针对高校教学改革《音乐欣赏》课程的发展趋势
3.4.1 丰富课堂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课堂的组织形式也与时俱进。多媒体手段已经成为《音乐欣赏》课堂组织的主要形式。相对传统的黑板板书形式而言,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形式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等优势。这一方面有助于减小教师的重复劳动量,将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知识点的剖析讲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与巩固。此外,生动的课堂组织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4.2 结合应用背景,讲解课程学习知识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的专业知识了解很欠缺,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方面固然需要从思想认知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但也要求任课教师对课堂学习知识点的应用背景加以介绍,让学生了解学有所用。教师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相关介绍。一是结合课程的专业背景和大部分学生的基本常识进行设置课程教学;二是结合教师个人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成果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形象地学到该学的知识,并且在课堂上演示个人研究成果图片,让学生加深对隧道效应的认知。
3.4.3 利用网络工具,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当前世界处在信息爆炸时代,网络的发展又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极好的平台。《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网络工具进行教学和互动交流,如论坛(BBS)、博客(blog)、E-mail、OICQ、MSN。大学生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对各类新生事物拥有浓厚的兴趣,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相互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
4.小结与建议
4.1 小结
4.1.1 通识教育《音乐欣赏》课程是普通高校的基础课程,也是必修课程,不同学科的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是完成课程的主要任务,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
4.1.2 随着娱乐和审美观点发展,《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技术研究手段不断创新,课程教学应该结合地方的特点,发挥现有网络环境教学优越条件,跟随科技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完成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的任务,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4.2 建议
加大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经费投入,为广大《音乐欣赏》教师积极投入到新课改教学的研究中打下基础,形成研究结果,为新时期实验教学指导方向。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11-12.
[2]刘一鸣.浅议大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作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9).
[3]袁小平.价值观领导——大学管理的应然追求[J].现代教育科学,2011(09).
- 上一篇:行为税和财产税的区别
- 下一篇:互联网传播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