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环卫一体化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镇环卫一体化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镇环卫一体化管理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城镇和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环保”原则,借鉴外地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存量垃圾全部清除,增量垃圾全部收集,保洁公司一杆到底,清运管理相互分离,垃圾清运全面覆盖,乡村美丽长效保洁”的标准,选聘专业保洁公司,对镇、村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托管,实现城乡垃圾统一收集运输处理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镇、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状,有效提升城镇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管理”、“作业”分离、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自2014年7月1日起,将镇驻地和全镇37个村庄的环境卫生保洁及生活垃圾清运任务整体打包,委托专业保洁公司管理运营,建立“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新模式,实现“垃圾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的目标。镇政府负责对保洁公司服务质量的日常监管、检查和考核,保洁公司提供有偿服务,强化内部运营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建立起科学长效的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

1、村庄保洁。纳入托管的村庄37个,保洁范围为村庄内的道路、街巷、广场、坑塘、路边沟、绿化带及道路上的附属公共设施,以及村庄周边100米范围内的区域。由保洁公司按照每100户1名保洁员、每1500户1名村庄管理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和管理员,实行常态化保洁。按照每15户配备1个240升垃圾桶,人均日产垃圾0.8公斤、每车每天运输8吨垃圾的标准配备垃圾清运车,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村内道路及进出村道路保持路面干净,村内坑塘、排水沟、绿化带、路边空闲地、墙角等无杂草、垃圾和漂浮物,电线杆、墙面等保持整洁,无乱贴乱画。

2、镇驻地保洁。保洁范围为镇驻地的主要道路、辅路、人行道、绿化带以及道路上的附属公共设施,保洁公司按每1.2万平方米1名保洁员、12万平方米1名管理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和管理员。主干道路实行机械化吸尘、洒水、冲洗,辅道、人行道实行人工保洁。保洁公司按作业面积配备洒水车、高压冲洗车、清扫车,按镇街驻地人口垃圾产生量配备垃圾收集设施。镇驻地道路保持卫生整洁,绿化带内无垃圾污物,电线杆、墙面等保持整洁,无乱贴乱画。

3、垃圾中转站运营。由保洁公司接管镇区内现有1处垃圾中转站,由保洁公司配备工作人员,保障中转站正常运行。站内外保持环境整洁,站内定时消毒,不影响周边环境。

三、资金筹集

城乡环卫一体化所需资金实行统筹制度,遵循“政府主导、分级负担”的总体原则,卫生托管费用由镇、村居(村民)共同负担,原则上村级保洁员工资和垃圾桶配置费用由村居(村民)负担,垃圾清运、转运和无害化处理的费用,以及对应的人工、机械等费用。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1〕9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已实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的镇村,由县(市)、乡(镇)政府参照城市居民收费标准确定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标准和办法”,经县物价局核准,按照“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以2013年统计年报村庄人口数为准,村民每人每月缴纳2元保洁费用,(由各村负责筹集)。

四、实施步骤

(一)前期筹备阶段(2014年5月1日至6月5日)。对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确定环境卫生托管范围,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对保洁公司进行资质认定,选定保洁公司,签订镇、村环境卫生托管合同书。

(二)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6月6日至6月10日)。召开动员会议,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做好人员培训,做好现有环卫人员思想工作,确保平稳交接。

篇2

从普遍通识引导,到大力强制分类减量

“十二五”时期,通州区共计完成347个居民小区、36家党政机关、31所学校的垃圾分类达标创建工作。政府部门为每个试点小区(单位)免费配备了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电动分类收集车,安装了分类宣传引导栏,同时还为每个家庭配备了一组10L的分类垃圾桶。为有效引导居民们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区市政市容委按照每120户/人、每月给予600元的补贴标准,向社会广泛招募垃圾分类指导员(统称“绿袖标”),定人、定岗、定时,在小区指导居民们进行垃圾分类,并对分类不准确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居民们普遍认识到了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重要性,提高了分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为巩固垃圾分类取得的初步成果,2016年,通州区制定了《通州区垃圾减量工作实施方案》,在通识性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强制”与“引导”相结合的形式,对全区范围内责任主体明确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科研机构、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车站、体育场馆、文艺演出场馆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食品加工企业;餐饮服务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强制开展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工作。

强制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工作由区市政市容委负责组织牵头,区教委、区商务委、区工商分局、区食药监局等部门全力全程配合,按照职责协助通州京环公司与强制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单位签订服务协议,集中进行运输消纳。按照规定,强制分类、减量的单位,年均承担餐厨垃圾分类运输费1000-2000元。首批被强制的单位共有551家,计划于今年底前全部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处理;第二批涉及的单位共计826家,计划于2018年-2019年实现分类运输处理。全区的规划目标是2018年实现城区垃圾减量工作全覆盖,2020年前农村地区垃圾减量工作实现全覆盖。目前,宋庄镇小堡村徐宋路两侧的54家餐饮服务单位已于去年底与通州京环公司签订了服务协议,实施了强制分类,餐厨垃圾减量效果明显。

从垃圾分类闭环不全,到积极落实“智慧分类”

按照北京市“大类粗分”的原则,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三大类。除这“三大类”外,日常生活中还会产生诸如衣物、织物、电子等垃圾。为实现垃圾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州区通过逐步构建全覆盖、一体化的“大环卫”服务管理体系,有效扩展环卫作业面,做到了各类垃圾应收尽收,物尽其用。

2016年,通州区政府与北京环卫集团签署了《通州区环卫服务委托合同》,双方共同出资,组建通州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环公司”),按照《委托合同》,打造通州区城乡环卫事业发展的主体企业和投融资平台。

京环公司成立后,首先承担了通州城区的道路清扫、垃圾收集、垃圾处理、公厕维护、道路交通设施清洗、废旧物资收集、餐厨垃圾消纳等一体化的“大环卫”综合服务工作。下一步,京环公司还将承担通州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工作,投资建设工业垃圾、电子垃圾、废弃油脂、农村垃圾、畜牧垃圾、园林垃圾处理和再生资源化回收利用设施,构建全覆盖、一体化的“大环卫”服务体系,推进通州区环卫事业不断向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城乡一体化协调均衡发展。

紧紧抓住通州区环卫体制改革的契机,通州区政府通过京环公司,充分发挥、利用北京市属环卫的作业优势、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试点打造“两网合一”示范小区,建设再生资源回收柜、智能厨余桶等智慧设施,并计划于今年6月底前搭建完成大件垃圾、织物垃圾、电子垃圾的分类回收体系,在此基础上与实施垃圾分类、减量的单位和社区对接,实施分类运输处理。

智慧分类系统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线上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旨在使可实现资源减量的垃圾依托智能化手段实现分类。智慧分类系统已在马驹桥镇的20个居住小区、城区的5个居住小区试点实施。社区居民通过电话、微信注册,申领具有用户身份识别标识的二维码和“北京蓝・生态卡”,垃圾智慧分类云平台管理系统自动为申领居民建立个人生态账户。

居民们将各类垃圾分类装袋并贴上二维码后,投放到智慧回收柜内。对于居民家中产生的大件垃圾(如废旧电器、暖气片、橱柜、衣柜等),通过微信或客服电话,提交上门服务预约或贴上识别码后,自行运送至指定位置。工作人员现场对智能分类回收柜中的各类可实现资源利用的垃圾及大件垃圾进行核算,同时做好积分录入工作,然后再由回收人员驾驶专用的再生资源回收车,将其运转到指定地点,从而实现了规模化的再利用。

智慧厨余桶(站)与其它垃圾桶(站)并排设置。厨余桶装有居民个人的刷卡记录器。居民通过刷“北京蓝・生态卡”,打开厨余桶(站)的投放口分类投放,同时获得奖励积分。每个居民每天可投放多次厨余垃圾,每天最多有效积分对应前两次。居民们通过垃圾分类获得的积分可线下享受相应的社区服务,兑换日常生活用品,也可通过E资源微信公众平台,线上登录积分商城,兑换代金券、折扣券或生活用品。

据不完全统计,智慧分类系统投放使用以来,2016年4月至10月,仅马驹桥镇的20个居住小区,回收次数累计达到8000人次,回收总件数累计达到60万件,兑换次数达到2000人次;各类资源的回收量包括废旧纸板27.8吨、饮料瓶18.6万个、废旧衣物10.7吨、废旧玻璃4.5吨、塑料类17.3吨、废旧金属5.4吨,其它10吨。

从管理服务体制不分,到形成规范管理机制

在通州区构建一体化“大环卫”格局的背景下,首先构建了城区的梨园镇、永顺镇、潞城镇部分区域,六环内及行政办公区以通州京环公司为主、各乡镇以镇级环卫作业队伍为主的垃圾收运处理服务体系。垃圾收运处理服务体系有效改善了传统粗放式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完善设施建设、强化人员培训、制定奖罚等一系列办法和措施,明显提高了垃圾分类运输的处理水平。

“十三五”时期,通州区将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减量取得的成果,完善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等相关配套办法和措施,引导和鼓励城区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采取点面结合的形式,建设餐厨(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落实属地运营管理责任。同时,要求各乡镇依托自身的环卫队伍,力争2020年建设完成包括餐厨垃圾消纳处理站、筛分设施、密闭式清洁站等分类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区政府将继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给予专项补助支持。各乡镇在建设餐厨处理设施前产生的餐厨垃圾,统由京环公司负责分类运输处理,形成统一完整、协同高效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的全程管理体系。

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建立责任机制。巩固、完善市容环卫管理体系,在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下,将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工作重心下移。规定区政府负总责,街(镇)主抓,明_区和街(镇)主要行政负责人为辖区垃圾减量工作第一责任人。同时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垃圾减量工作小组,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将各项指标分解量化,做到“点、线、面”责任明确,每月召开一次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街道、乡镇参加的工作例会,通报各部门工作进度。

二是建立减量工作监督机制。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纳入城市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借助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和专业队伍优势,实施网络化管理,委托第三方对试点小区、单位进行检查并形成通报机制。同时,发挥市容环卫联动热线和公共服务热线、政务监督热线,以及媒体、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做的及时发现、反馈问题,及时检查、督办整改。

三是建立减量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区、街道(乡镇)、社区三级垃圾分类、减量应急处置机制,由京环公司配备专业人员、车辆设备和物资,对分类收集容器中达到80%的各类垃圾及时进行分类运输,做到发现问题或接举报后,按照责任区域和责任分工及时进行处置。

四是建立垃圾减量投入保障机制。垃圾减量资金安排重点以实现减量化为目标,在巩固城区试点小区分类成果的基础上减少分类桶、袋等消耗品投入,加大宣传引导教育,加强精细化管理。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工作。采取八进一支持一试点模式。八进即进机关、单位;进饭店、酒楼;进企业、商场;进市场、超市;进校园、课堂;进宾馆、公园;进社区、家庭;进村庄。一支持即区级委托市级环保组织,全年开展不低于78场的宣传教育活动,为各街道、乡镇提供积分兑换及宣传活动必需的物资支持。一试点即京环公司在居住小区试点以二维码扫描积分、微信、APP平台预约等互联网技术 大力推进“智慧分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会导致人们对各种物品的消耗增加,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会相应增长,亟需建设和完善城市的基础服务设施。为加快改善通州区的生态文明环境,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破解垃圾消纳难题,根据《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州区“十三五”规划纲要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通州区将进一步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型、节约型、低碳绿色型社会,培养全社会资源环境意识,并将制定和采取一系列配套方案进行落实。

篇3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五整治、三建设”活动的有效开展,工作有力落实,成员:市管办、规划办、土管所、居委会负责人。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市管办,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内容及要求

“五整治”达到:街道路面平整,排水通畅,路灯、行道树完好,交通标志醒目,主次干道无乱停放、乱设摊点、占道经营;无违章搭建和有碍观瞻的建筑物、构筑物,无粪坑、旱厕、猪牛栏;临街无接檐搭棚设施,无吊、挂物品,无乱涂、乱画等现象,户外广告、牌匾无破损残缺;果皮箱规范整治,垃圾定点时收运,无明显暴露垃圾和屋顶垃圾,河道、池塘无飘浮物。

“三建设”达到:建设投资年度增辐不低于30%。镇区建有一处主题公园(或休闲绿地),人均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以上;有集中供水设施,供水普及率达90%,有停车场、汽车站、垃圾中转站,水冲式公厕;编制详细景观环境规划,主要街道实施“穿衣戴帽”工程,建筑工地管理组织健全、卫生制度落实。

三、着眼长远,落实镇总体规划

编制规划是开展“五整治、三建设”达标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和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中国城乡规划法》、《江西省城市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五月份之前完成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五月份之前完成2008年重点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并抓好了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使我镇各项建设和“五整治、三建设”活动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四、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建设长效管理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健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制,为加大村镇各项工作的整治与管理力度,制定一系列集镇管理、卫生管理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机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村镇规划建设助理员和市管、环卫人员,全镇按20-25户标准建一个垃圾收集点,建一个垃圾中转站,垃圾统一清运,统一消废,形成“链条式”管理模式。

五、围绕目标抓成效

围绕目标要求,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工作安排:

1、4月份前完成集镇“五整治”工作。

2、5月份前完成环卫工程的各项建设。

篇4

(一)树立规划为法、规划为基理念,统筹做好各项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省、市关于扩规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我县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__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年)》编制,规划覆盖面积583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28.2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23.87平方公里;县开发区和宋门工业园区建设用地面积7.11平方公里。目前《__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年)》已通过专家评审并经沧州市政府批准实施。县城雨水、污水两项专项规划已完成编制,景观风貌专项规划正在聘请石家庄德龙规划设计院进行编制。其他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制定完成编制方案,正在确定编制单位。

《__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年)》编制遵循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产业结构优化与城镇化相结合原则,依托河北沿海城市带的发展和冀鲁门户地区优势,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进程,通过实施县城扩容、产业集聚,优化镇村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倡导城乡基础设施的高度共享,优化和完善城乡交通体系,使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城乡功能结构高度互补、城乡生活水平共同提高,实现县域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全力推进工业化,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工业园区化,助力城镇化建设。大力挖掘“杂技之乡”品牌价值,推动旅游业和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文明开放的城市文化氛围。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并依托工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规划__的城市定位为中国生态型杂技文化旅游名城、冀鲁两省交界处的机械加工制造业基地。

(二)加快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步伐,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做好城市经营文章。一是按照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相融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县开发区扩区升级,开发区和城区同规划、同建设、同配套,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我县现有产业园区一个(__县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设两个园区(县城开发区和宋门工业园区)。县城开发区紧靠县城而建,初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宋门工业园区与德州天衢工业园相邻,形成了以化工、医药企业为主的园区格局。园区与县城相连的区位优势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性质将会带动人口往县城聚集,人口的聚集必将会推动县城建设。在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将产业园区用地全部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为县域经济发展、县城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土地保障。二是根据省、市政府关于县级投融资平台规范、转型发展的意见,完成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转型发展。同时积极开展投融资工作,为杂技文化艺术中心、冀鲁连接线、__中学迁建等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三是按照省、市关于在城乡建设领域大力推广ppp合作模式的工作要求,谋划了包括路灯管理、天然气镇镇通、东湖公园建设、集中供热、园林绿化养护、城区环卫保洁等6个项目,吸引各类民间资本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将有效解决城市建设资金匮乏的状况。

(三)大力抓好城市管理,加大治违、治脏、治乱力度,加强城市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一是制定完成《__县关于开展县城环境容貌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将每月的15日定为“义务劳动日”,建立了全县党政机关带头开展义务劳动的制度。二是加大对“五乱”行为的日常监管,彻底改善城市容貌环境。今年以来,共清理垃圾总量32000余吨;查处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摊点500余个;整治露天烧烤摊位30处;对公厕、垃圾桶(箱)进行实时保洁,确保整洁美观;各垃圾点摆放垃圾桶共计300余个;大力实施9.3阅兵期间空气质

量保障工作,对3个商砼企业、10个施工现场、6个锅炉、14个土方、砂石、灰渣、白灰料堆及渣土运输、露天烧烤等“涉烟、涉气、涉尘”污染行为进行查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城区主次干道全面实行环卫机械化作业,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实现了16小时保洁,重点地段全天候保洁,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三是投资350万元谋划启动了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选用“以市带县”模式,利用沧州市软、硬件资源,节约建设资金,加快建设步伐。目前工程建设方案及预算已编制完成,正在进一步论证阶段。四是建立起科学化的城市管理考评机制,将其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加强了执法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满足及时发现、处置与解决问题的要求,构建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无缝隙的管理网络,实现管理全覆盖和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四)围绕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重点抓好县城区园林绿化工作,切实增加城市绿量。一方面围绕“绿色、生态、舒缓、宜居”目标,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启动了投资3000万元,占地160亩的东湖迎宾公园建设工程,目前该项目规划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工程预算已编制完成。另外谋划了嘉陵江路中段南侧100米绿化带工程、开发区绿化补植工程、太行道北延及绿化工程、长江路(桑兴河桥东至宣惠河段)10米绿化带工程、黄山道(黄河路至长江路段)10米景观带工程、华山道南段(钱塘江路至金沙江路)东侧10米景观带工程、金沙江路北侧10米景观带工程、淮河路中段两侧绿化工程、运河以东植物园工程、泰山道南段敬老公园工程、清馨园续建工程、104国道绿化工程、宣惠河(城区段)带状公园工程、园林式单位(小区)创建工程等14项园林绿化工程,确保“三绿”标准达标。另一方面以实施重点绿化项目为基础,严格执行绿线管制制度,并对已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进行核查,对不达标的小区进行整改,控制新建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5%以上,并设置有休息活动场所。同时强化执法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抓好城市园林绿化的保护工作和城市绿化专业日常管护,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做到无非法侵占绿地、破坏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一是城区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二是作为一个拥有4a级旅游景点的县城,住宿、餐饮、购物、休闲以及金融服务、科技研发等设施和功能还比较薄弱。三是县城建设“融资难、用地紧、项目少、人才缺”等问题比较明显。四是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五是小城镇建设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薄弱,居住条件相对落后。六是棚户区改造征收难、征地难问题明显。

(一)实现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实现“双轮驱动”,全县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乡镇—中心村—基层村”5级城乡等级结构。其中包括:1个中心城区,包含桑园镇区和曹洼乡区;铁城、宋门2个重点镇;6个一般镇(乡),包括于集、梁集2个建制镇和安陵、杨家寺、沟店铺、何庄等4个乡集镇;建成23个中心村,保留124个基层村。以县城为龙头,区域中心乡镇为节点,中心村为基础,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县城、重点乡镇和中心村集中,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体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以及相关政策措施。

(二)建立入城优惠政策,吸引农村人口向县城聚集。

积极落实户籍改革政策,给予新落户居民同城化待遇,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保障其住房、子女义务教育、社会救助、优抚等权益。开展县城周边村庄整体搬迁工作,可选择两处或三处地段进行住宅小区、商贸中心等设施开发建设,同时制定详细的奖励补偿机制,通过确定差别补偿安置方案,充分调动村民搬迁积极性,力争做到和谐搬迁。

(三)拓宽城市投融资渠道,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在积极争取各项城镇化建设政策性资金的基础上,建立相对集中、稳步增长的政府投入机制和平台公司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的利益补偿机制,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融资。开放市政公用市场,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参股等方式与县城供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环卫保洁、市场经营等领域的投资和经营。

(四)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创新县城管理体制。

拓展县城发展空间,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县城镇改街、村改居,将纳入县城一体化发展的乡镇、村庄并入中心城区,在城中村改造中同步推进村民转市民、村委会转居委会,依法推进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村集体资产转为股份制的改革。

四、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措施

一是落实责任。按照“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成”的“四个干”要求,每个重点项目确定由一位县级干部分包,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和工程验收办法,把各项重点工作进一步落实到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严格标准,明确时限,确保各项工作按时、保质的稳步推进。

篇5

【关键词】智能,无人驾驶,环卫车辆,系统,发展

引言:目前在世界范围内, 各国的科学家在智能无人驾驶技术这个领域已经作出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德国一马当先推出了世界第一款自动驾驶汽车,紧接着谷歌也推出了一款自己改装的无人驾驶轿车。国内也有不少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这些在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方面的成就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无人驾驶环卫等特种车辆仍然存在空白。

据统计,目前市区每天从车里扔到路上的垃圾近100吨。去年4月19日,环卫工人朱师傅,为捡拾车道上的垃圾,被一辆行车撞成了重伤不幸去世。环卫部门介绍,为了安全,所有的一线工人,都要求穿着带有反光条的工作服和醒目颜色的上衣。但即便如此,仅去年一年,市区就有20多名环卫工人,因为捡拾路面垃圾被机动车不同程度地撞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对环境卫生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各地环卫部门加快了提高城市道路清扫作业机械化程度的步伐。虽然我国环卫车辆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我国的环卫车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1智能无人驾驶系统的基本概念

1.1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无人驾驶系统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

1.2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是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体系结果,视觉计算,自动控制等技术为基础,以实现汽车的无人控制驾驶为目的的技术。狭义上的无人驾驶,则是汽车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自动按照乘客或控制人员的意愿行驶,并保证行驶安全。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由于欧美国家以及日本在定位导航,计算机控制,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处于绝对优势,使得这些国家最早的提出以无人驾驶系统为主干的智能交通系统,并相继研制出了基于各种技术的无人驾驶汽车。

2目前国内外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

2.1国外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了无人驾驶汽车研究,目前在可行性和实用性两个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前列。美国是世界上研究无人驾驶车辆最早、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提出自主地面车辆(ALV)计划,这是一辆8轮车,能在校园的环境中自主驾驶,但车速不高。2005年,美国国防部“大挑战”比赛上,最终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师们改装的一辆大众途锐多功能车经过7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完成了全程障碍赛,第一个到达了终点。

在无人驾驶技术研究方面位于世界前列的德国汉堡IBEO公司,最近推出了其研制的无人驾驶汽车。其行驶过程中,车内安装的全球定位仪随时获取汽车所在准确方位的信息数据。隐藏在前灯和尾灯附近的激光扫描仪是汽车的“眼”,它们随时“观察”汽车周围约183m内的道路状况,构建三维道路模型。除此之外,“眼”还能识别各种交通标识,如速度限制、红绿灯、车道划分、停靠点等,保证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安全行驶。最后由无人驾驶汽车的“脑”―――安装在汽车后备厢内的计算机,将两组数据汇合、分析,并根据结果向汽车传达相应的行驶命令。多项先进科技确保这款无人驾驶汽车能够灵活换档、加速、转弯、刹车甚至倒车。

2.2国内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方面要比国外稍晚。国防科技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该项技术研究。1992年,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车,2011年7月14日首次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286公里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实验,创造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车在复杂交通状况下自主驾驶的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无人车在复杂环境识别、智能行为决策和控制等方面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3智能无人驾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2.3.1车辆定位技术。车辆定位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行驶的基础。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磁导航和视觉导航等。其中,磁导航是目前最成熟可靠的方案,现大多数均采用这种导航技术。另外,通过变换磁极朝向进行编码,可以向车辆传输道路特性信息,诸如位置、方向、曲率半径、下一个道路出口位置等信息。视觉导航的优点是车载计算机可以在试验样车偏离目标车道前,事先知道并预防其发生,同时当在高速公路使用时,不需要对现有的道路结构做变化,并且在混合交通中,也可使用;由于视觉导航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很低,被公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定位方法。

2.3.2车辆控制技术。车辆控制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主要包括速度控制和方向控制等几个部分。无人驾驶其实就是用电子技术控制汽车进行的仿人驾驶。通过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分析可知,车辆的控制是一个典型的预瞄控制行为,驾驶员找到当前道路环境下的预瞄点,根据预瞄点控制车辆的行为。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经典的智能PID算法,例如模糊PID、神经网络PID等。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智能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还需要一些其它相关技术的支持,如车辆调度系统、通讯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等,最终得以实现整个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

2.4未来无人驾驶环卫车辆的发展趋势

近10多年来我国环卫车辆的装备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品的类型、功能已能基本满足一般的作业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卫生容貌和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环卫车辆的装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卫车辆及装备将向集成化、环保化、人性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由单一的作业功能特征向集作业、信息、监管为一体的综合功能特征方向发展,使国内环卫装备水平满足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的需求。

3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在环卫车辆中的设想

3.1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在环卫车辆中的目的。(1)改善环卫车辆,提升我国城市整体形象。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传统环卫车辆现状已出现明显的不适时宜现象,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2)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城市是一个载体,城市建设制约着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才是新形势下城市建设的“航标”;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城市的发展才能更加具有生命力。(3)智能城市环卫车辆改变了传统的“人―车―路”闭环控制方式,提高了交通系统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的理念,是未来环卫车发展的一个方向。

3.2 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在环卫车辆中的意义

(1)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大量的农村户口向城市不断涌入,势必会带来城市道路、街面垃圾激增的问题。通过研究现有的城市环卫车辆的现状,设计一套智能无人驾驶环卫车辆。改变了传统依赖人力的环卫车,减少了因人员失误而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夜晚工作,解决白天道路交通拥挤问题。交通拥挤高峰有明显的时间性,主要集中在上班和下班时间前后, 上班关系到生产,下班关系到生活, 生产和生活是社会的两件大事,耽误不得。接送群众上班下班既是客运交通的主要目的,也是特定时间内机动车流量增大的主要原因。环卫车的特点是涉及人数少,不必与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时间同步。夜间路面机动车流量非常少,智能城市环卫车辆利用夜间路面行驶,不但可以解决白天交通拥挤问题,又可以提高道路和车辆的利用率,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3)解决了人为失误因素造成的事故。由于是城市环卫车辆工作时间通常放在人流量、车流量较少的时间段,比如:夜晚、黎明。在改变驾驶员疲劳驾驶、解决了人为失误因素造成的事故的同时智能环卫车辆足以完成这项低速工作。

所有的革命性产品刚刚起步都会面临阻力与怀疑,但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观念的逐步改变,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新技术和产品终究会得到接受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姜锋.“青特”成功开发QDT5050TSL扫路车[J].专用汽车,2006,(01)

[2]罗善瞀.我国扫路车的发展和研究方向[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5,(05)

[3]李江涛.我国扫路车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0,(04)

[4]罗善瞀.如何选购扫路车[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2,(08)

[5]程洪彦.公路清扫实现机械化势在必行[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4,(04)

[6]王承惠.扫路车新型弹拨除尘技术问世[J].商用汽车,2005,(01)

[7]罗善瞀.扫路车类型和结构型式[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2,(07)

篇6

坚持规划先行,在科学规划中明确城镇定位。××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的战略构想,这是××县立足当前、着眼发展提出的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南,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中心。今后每实施一项城市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和景观设计都要同步进行,作为出让土地的前置条件,规划的调整和修改完善要先听取专家的意见,并经过集体研究批准后才能实施,所有建设必须严格执行规划。建设的效果要努力实现建筑物与景观生态和谐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有建设都要尽可文秘杂烩网能做成精品,条件不具备的可暂时不建,不要人为留下遗憾。

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在加快建设中增强功能。一是加快城乡交通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以县城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经济圈。二是加快市政项目建设,优化城镇服务功能。三是强化社会基础项目建设,拓宽城镇服务领域。突出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卫生院、敬老院、文化站为重点的公共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注重科学管理,在加强管理中提升品位。推进新型城镇化,管和建要并重,才能使城市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要尽快使我县的城市管理上档次、上水平,真正使管理与城市品牌相一致。要尽快配套出台和完善市政、园林、供水、公交、环卫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构建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督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疏漏问题。城市管理要延伸到县城总体规划区和控制区,要加强环境保护,特别是污水排放、油烟排放、噪音防范等。

重视发展二三产业,在创新体制中构筑平台。一是完善就业和创业培训机制,拓宽城镇就业空间,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集中,形成新的消费群体,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二是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城镇发展要求的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发展公益事业,健全城镇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解除进镇人员的后顾之忧。三是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推行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确保农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与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农转非”,加速农村人口城镇化。

挖掘文化内涵,在传承弘扬中增强魅力。从目前情况来看,××历史、经济文化特色并没有很好地在城镇及街道的空间里体现出来,浓郁的地方特色、风土人情,也没有很好地融入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生活当中。其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上人才辈出,是名将故里,古代文人苏轼、黄庭坚、周敦颐等曾在这里隐居;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扬州弥陀寺、太平山佑圣宫远近闻名;民间艺术文化丰富多彩,山背采茶戏、船滩打鼓歌独具韵味;饮食风味独特,生活习俗极具地方风情。充分挖掘这些历史、宗教、民间艺术、饮食、风土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内涵,高标准建设文化项目,发展文化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篇7

一、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城建基础建设有了新突破。

1、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本着“突出重点,提升品位,配套建设”的原则对街道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总投资600多万元的方桥重建工程扫尾工作已基本完成,下步计划进行竣工验收。总投资370余万元的斗门桥抢险工程已竣工并通过专家验收,目前正进行竣工决算。总投资42万元面积3000平方米的南浦老街路面排水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投资10万元的方桥小学前道路硬化工程已落实施工单位开始实施。上述工程的建设使江口的道路、桥梁、形象等整体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方便了群众出行,极大提升了北大门形象。

2、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方桥公交北区块的市场建设利用工作,初步方案已设计完成,下步将抓紧方案的落实工作,争取早日实施,彻底解决方桥市场内摊贩占道经营问题。协助做好南浦菜市场整体改造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及项目土地勘测等工作,下步将抓紧完成土地报批和规划报批工作,计划下半年能够开工建设。积极做好大浦新村剩余15户危房户的解危工作,在危房户对危房实施加固不认可的情况下,积极探寻其它方案,多次邀请住户代表协商有关事项,听取其有关意见,极力促进相关工作推进。

3、推进农村联网公路建设。投资约50万元,王溆浦至洪江岸农村公路上的2座桥梁改造工程已完成设计工作,计划年内完工。由浦口王村实施的浦口王连接横方线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已完成设计等前期工作,下半年计划开工建设。上述公路建设项目均按标准要求设计、按规定审批并按四级公路建设程序操作。

4、推进商住小区的开发建设。积极做好商住小区建设前协调工作,确保了总投资1.06亿元、占地29亩的江南小区工程(建筑面积:3.21万平方米,11.5层,275套)顺利施工,目前已经完成地下室工程的50%。积极协助甬山商住小区开发单位做好周边住户相关房屋损失赔偿工作,确保总投资4.08亿元、占地64亩的甬山小区(建筑面积:8.27万平方米,小高层10层216户,联排住宅128户)顺利施工,目前已完成桩基工程50%。

5、配合市场发展中心做好江南贸城改造后续工作。针对江口居民生活需求,街道和市场发展中心联合投资100万元的江南贸城市场于去年2月份竣工,市场新设摊位72只,超市1500平方米,目前超市已完成招商工作,市场与超市于5月中旬正式开业,目前营业状况良好,为附近群众生活提供了便利。

6、做好新浦、东江两个安置小区的余房处理工作。为尽快回笼农居小区建设资金,促进街道新农村建设,根据街道研究并报市政府同意决定将新浦、东江两个小区余房59套,建筑面积5573.62平方米,目前已由市国资局基本完成房屋价格评估工作,下步街道将着手实施房屋销售工作。

二、巩固成果、严格考核,生态环境建设有了新提高。

1、今年继续实施《江口街道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2012年度环境卫生分级管理目标责任书》,确保街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以上,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加大在环卫设施上的投资力度,更新和添置了一批环卫设备,为街道环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改善了街道整体卫生环境。街道环卫站在增加方桥区域卫生保洁情况下,克服人员不足困难,高质量地实施工作范围内环境保洁,同时对各村进行定期检查考核,确保52个行政区、建成区和开发区环境面貌不断提高。

2、根据生态市建设任务责任书要求,健全工作机制,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开展市级生态街道和市级生态村相关创建工作,今年计划创建25个村为市级生态村,目前正在进行生态街道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做好水资源综合治理和河道保洁工作,探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协助环保部门做好辖区内污染企业查处工作。

三、加强巡逻、严肃查处,规划土地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1、江口城建监察中队围绕城乡环境“洁化、美化、亮化和序化”的目标,规范市场秩序,查处流动设摊250起,占道跨门经营360起,倾倒垃圾2起,拆除清理违章条幅广告40余条,“牛皮癣”1100余处,查处违法代充液化气2户,组织强拆违规建筑7处,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组织淤泥倾倒巡逻40夜,扣押汽车设备22辆、罚款12万元。配合国土部门查处违法用地8起,面积25亩,同时配合做好小灵峰生日集会等重大行动安保工作。

2、为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规范用地秩序,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以及我街道实际情况,继续保持违法用地专项整治高压态势,重点是2011年卫星航拍地块,按市长效办要求对卫拍地块逐一落实。按照拆除一批、复垦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联合国土、公安、城管等部门拆除三处,占地4.5亩,复垦5处,占地20亩,通过拆除、复垦等多种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3、加强类似小产权房性质违规建房的查处和规范。去年下半年以来,我街道仓基、山头朱、新桥下、后横等村相继出现以解决大龄青年住房为目的违规建造套房现象。街道立即成立工作小组,集中一段时间对上述村建房行为进行了规范,有效遏制了违规建房蔓延趋势。

四、加强学习、严格管理,自身建设有了新的进步。

1、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组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总书记重要讲话及城建规划法规,进一步加强提高办公室人员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边学边改,边查边改,以实际行动和效果取信于民,选择当前最突出的群众急需的城镇建设问题认真加以解决,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2、认真接待受理来信来访。上半年共受理市长电话市长信箱28起,处理28起,接待来访15起,处理15起,对来信来访巡查发现的违法违规现象认真调查,及时处理,使建房矛盾得到有效化解、违法现象得到遏制。重点调解了奥雷士建房、甬山小区打桩、甬临线、江拔线施工影响等纠纷。

3、市示范交易平台街道小型项目招投标中心上半年共受理招投标14起,其中建设类项目13个,财产处置类项目1个,涉及投资资金约1450余万,节省了约150万元的投资资金。

4、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宣传活动,促进街道旅游经济发展。配合市旅游局做好休闲旅游产品推选及休闲旅游线路组合工作,积极宣传街道旅游资源,把街道最有看点的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向外界推销宣传,进一步促进了江口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协助罗蒙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为开创旅游新篇章作了有益探索。

5、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因地制宜,全面养护,注重实绩,保障通畅”的原则,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我街道专门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所,对总长73余公里的26条乡道、40条村道实行管理养护职责,出台了《江口街道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及《江口街道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办法》,成立了专门养护队,参加了市公路局组织的公路养护专业知识培训。协助公路局做好全街道农村联网公路上的桥梁进行病害检查登记工作,建立档案,确保每座桥梁资料完整。同时对全街道农村联网公路各类涉河未安装防护栏的路段进行了登记,下步市交通局将对这些危险路段进行护栏安装,确保道路行车安全。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养新模式,目前已与江口环卫站签订农村联网公路管养协议,由环卫站负责日常养护巡查工作,使养护工作日趋专业化,提高养护效率。

6、开展方桥停车秩序专项整治。联合公安、交警、公管、城管部门进行为期一月的停车秩序专项整治,采取疏导结合、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整治措施。整治开始一星期为教育警告阶段,后一阶段则开始抄牌、罚款扣分。经过一月的专项整治,方桥停车秩序明显改善,有效缓解了道路交通压力等问题。

7、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点抓好在建工程、乡村旅游点安全管理和危房解危管理,与工程建设单位、乡村旅游点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不定期采取突击检查方式,确保城建工作安全。

五、集中精力、全力配合,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得到顺利推进。

1、配合甬临线改造指挥部做好工程前期工作及矛盾处理工作。因甬临线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周边住户房屋,有关群众反应强烈,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一定影响,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以及能够早日建成通车,我办人员协同沿路几个村干部积极协调处理有关矛盾,对有些受损房屋邀请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有关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查看,同时做好住户思想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2、甬江商务大厦建设推进工作。市政府同意该块土地挂牌,用地面积为12800㎡(19.2亩)。目前已完成施工图预算、标底审核等工作,下步即可进行招投标工作。

3、城市管道煤气站征地工作。征地涉及北渡村和山头朱村,北渡村3.5亩管道煤气门站的征地工作已完成,山头朱村煤气站需征地40.15亩,涉及农户14户,目前已完成签约13户,征地款已全部拨付到村。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上半年工作,我办在城镇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农居、商住小区的开发建设,城镇、农村环境整治、生态市建设,城建工作,违法用地、违章建筑专项整治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有:1、城镇基础设施还不十分完善,资金投入还不充足;2、土地违法整治工作力度还需加强,违法用地建房现象还时有发生;3、农村环境保洁有反弹现象,个别村干部思想意识还不够强;4、旅游资源挖掘开发还不够,还没有创立旅游品牌;5、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专业技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下半年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活力江口,和美城北”为目标,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以改善民生、优化环境为主线,以科学规划为依据,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强管理为保障,以资金投入为基础,把握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环境生态化的发展取向,全力提升我街道布局合理、配套完美、宜住宜居的城市形象。

一、进一步加大投入,做好江南路—周村—张村公路建设,横方线—浦口王公路拓宽,南浦菜场改造工程,方桥公交北区块改造工程,南浦农居小区建设。

二、进一步完善机制,做好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生态市建设工作,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三、进一步强化督查,做好城建监察和违法用地专项整治工作。

篇8

“我们场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坚持 ‘实’和‘干’的精神!”农场场长万新军介绍说,“尽快增加职工群众收入是农场党委全力要抓好的工作重点,尤其是低收入职工。”

竞聘上岗,12名低收入职工变身环卫工

暮春时节,走在宝山农场大街小巷,每隔一段路就会看见一名清洁工人,或拿着小扫把轻轻地扫着尘土、或弯下腰拾起被风刮下的落枝。干净整洁的路面很难让路人想象出,这是“新上岗”环卫工们的杰作。

4月2日,农场社区举办的一场招聘会吸引了全场职工的目光。通过几轮的筛选,12名低收入职工被聘为环卫工。

“看到电视上的招聘通知,心里甭提有多高兴,重体力活咱肯定不中,扫大街的活保证不在话下,最主要还是多了一份收入。”农场低收入户李春英成为第一个竞聘上岗的环卫工,脸上洋溢出发自内心的喜悦。

李春英今年47岁,几年前患上了一侧股骨头坏死病,治病花去了家里的积蓄,家里也失去了一个重劳力,生活条件每况愈下。她说为了贴补家用每天靠捡拾废旧物品维持生活,其实自己完全有能力为这个家做点贡献的。

农场党委副书记段敏在与笔者交谈时说,贫富差距是产生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宝山连续十四年没有出现过越级上访的事件,就是因为农场党委始终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我们还将积极创造条件缩小收入差距。

据了解,像李春英这样因病致贫,因子女上学返贫的已经有5个家庭成员通过这次竞聘上岗。

是否当上环卫工就可以拿到工资生活有了依靠呢?在接下来的走访中,笔者看到的是制度与责任双重交织下的工作场景。

“干好干赖都吃饭,没人愿管没人敢说的情况不会再发生了,我们社区建立了环卫工考评制度,全场职工群众做评委,谁好谁坏一目了然。”从正在忙着修剪公路景观带树枝的社区支部书记雷学锋口里得知,工人在上岗前就签订了责任状,并且接受了一个星期的岗前学习。

为了给低收入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场社区联合工会、社保、人社科等部门建立了协调机制。对低收入职工进行梳理,并建立了电子档案。

据社区主任李铁江介绍,目前社区已安置37名低收入职工就业,为了压缩开支,社区把6名居民委干部派到小区门卫值班,原有值班人员安排到环卫岗位,这样每年可节省开支近8万元。

技术支撑,22名剩余劳动力外县“打天下”

3月1日,对于宝山农场退休干部高锦林来说意义非凡。因为他将带领24名本场职工外出到肇东市种植合作社“闯天下”。

“我们有胆量到外面闯,是因为我们心有底,随便叫出个人来比驾驶,那水平绝对‘顶呱呱’!”高锦林笑着告诉笔者,农场针对这批外出务工人员已经开展了不下5次的农技培训。

几年来,农场针对富余劳动力就业现状和教育培训资源开展了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掌握和摸清了全场劳动力资源和与之有关的培训资源情况。决定每年利用农场水稻研发中心、农机装备中心、工业园区的实验基地对剩余劳动力和有就业倾向的职工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工作突出了实用性,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补什么,提高什么,通过培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农业副场长武玉刚向笔者介绍说:培训工作围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提升。树立了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观念,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工业、实施城镇化战略等结合起来,着力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努力促进农业增效,职工增收。

据了解,该场通过多方整合社会资源,以多种方式组织技能培训,为家境贫困、身体残疾、失业失学的职工群众提供免费就业援助服务。使得不少学员通过学习和培训,取得了相关的上岗证书和技能操作证书,为他们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此方式农场从事劳务输出、旅游餐饮等近20个行业,在场外创业实体18个,年可创收200余万元。

产业拉动,让更多职工群众择岗创新业

走进农场工业园区,桦川县粮食储备中心、北大荒粮食集团、德宇水田植保机械有限公司、满世成大米加工厂等企业到处是红火的生产场面。园区负责人黄士波介绍说,现在有50多名农场职工在这些企业上班,人均月工资超过了2000元,这得益于农场产业拉动就业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农场党委班子立足场情,深入分析农场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审时度势,全力实施推进职工就业的“三个园区”带动工程。

为打造职工就业及创业的新兴产业格局,农场利用闲置资源规划了 “三区”, 即高标准畜牧区、综合工业区和现代农业休闲度假观光区。

场长万新军告诉笔者,农场成立了由多个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简化7项办事程序,建立了“一站式”办公模式,明确了特事特办制度,指派专人负责接待咨询、洽谈、审批、登记、发证、年审和项目建设等事务,对园区企业全程提供“育婴式”服务。

篇9

(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领,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为主线,以“杂技之乡、绿色__”为科学定位,以打造“世界杂技之都”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和“五城”建设为抓手,坚持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营“三城统筹”,以产业为基础、规划为龙头、重点建设项目为突破、精细化管理为保障,推动人口向城镇、产业向园区、居住向社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产业就业、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化体系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为建设“绿色、生态、舒缓、宜居”新__提供重要支撑,建成富有文化内涵生态宜居舒缓型的杂技文化旅游名城,全力打造__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

(二)基本原则

坚持协同发展、科学规划。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近京津、环渤海区位优势,利用土地、人力和产业园区积极吸引京津资源,以高水平的城乡规划引领县城扩容提质。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努力提高生态文明程度,着力提升县城宜居宜业水平。

坚持文化引领、特色发展。将运河文化、杂技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传承融入县城建设,突显县城特色品位和气质,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和规模,达到人口集聚的目的。

坚持产城教融合、统筹协调。在县城建设中科学布局产业园区、教育园区,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形成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坚持创新驱动、改革引领。把深入重点领域改革作为推动县城建设的突破口,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为县城建设注入活力。

(一)强化规划引领

1.科学定位县城功能。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__市环渤海地区重要沿海开放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重要产业支撑基地的功能定位,以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的战略要求,2016年对《__县城乡总体规划》进行回头看,准确把握__城市定位和功能布局,把服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需要放在首位,积极融入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大格局,科学确定县城在区域中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功能,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对不适应__发展需要的,进一步调整完善、优化提升。对“中国生态型杂技文化旅游名城、冀鲁两省交界处的机械加工制造业基地”的城市定位进行再评估、再确定。

2.推进“多规合一”。2016年完成覆盖县域的《__县城乡总体规划(__—2030年)》编制、审批和备案,遵循__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依托城乡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理顺“多规”在规划内容、信息平台、协调机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实现发展目标、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等内容的有机统一,逐步形成一个规划、一张蓝图。2017年建成“多规合一”的信息联动体系。

3.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类专项规划。2016年全面完成县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备案。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严格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健身、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出控制要求。2017年全面完成道路交通、防灾减灾等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备案。特别是在实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时,对涉及地下空间开发的地块,应当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明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设控制要求。

4.推行全过程城市设计。按照全过程城市设计的要求,在总体规划阶段,重点做好县城整体形态的设计。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将公共空间的形态与控制要求具体落实到建设指标和项目管理中,提升空间形态的艺术性。提出城市形态控制、天际线保护措施,合理确定建筑高度和容积率,县城居住用地容积率不超过2.0。重点区域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前,先行开展

城市设计研究。切实做好县城出入口、重要街区、主干道沿线、滨水地段、商贸区、广场等重要地段和节点的详细城市设计,积极开展园林绿化、城市夜景等景观设计,着力打造杂技特色风貌和建筑精品。2016至2018年每年编制完成重要地段的详细城市设计2项以上。5.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将__特有的杂技文化融入到县城规划建设中,注重城市色彩、外观形态和格局风貌的协调,积极塑造尺度亲切、形象优雅,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杂技特色的县城风貌,彰显“美丽__”独特魅力。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做好历史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及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重视杂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展示,提升县城文化内涵,彰显地域文化魅力。打造特色街区和风貌建筑,2016年完成104国道、黄河路杂技特色街区设计及改造,让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全方位体验杂技之乡特有的文化气息。

(二)加强功能建设

1.推进产城教融合发展。把园区发展与县城建设统筹谋划、同步推进,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和县城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融合发展。重点实施好“三区”(主城区、开发区和宋门工业园区、杂技大世界景区)、“两个走廊”(104国道和运河之间以杂技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经济走廊、冀鲁连接线经济走廊)、“对接德州的两个综合开发区”(对接德州天衢工业园的宋门工业园区、对接德州高铁的杨家寺经济综合开发区)等几个组团的开发建设。合理确定园区布局,2016年制定出符合城镇化发展实际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园区发展规划,建立“一区多园”格局,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全面对接山东过程中,吸引更多要素资源加速向__流动,推动__生产力布局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吸引重大项目、重大产业向__转移。实现县城开发区优化升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综合运输、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业,发展就业容量大、吸纳能力强的生活业,培育一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区域品牌。实现宋门工业园区扩容升级,与德州天衢工业园无缝对接,形成协调配套、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推动教育资源向县城集聚,逐步将初中教育集中到县城,小学教育集中到乡镇驻地。

2.提高住房保障能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运营可持续发展。把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常住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覆盖范围拓展至乡镇教师、医护人员、乡镇政府及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对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2016年解决20%,2017年解决45%,2018年解决60%。通过合作共建、共有产权、先租后售等方式,促进居民自建与政府保障相结合。鼓励和支持城郊村、弱小村和偏远村村民,向县城和小城镇转移。对县城建成区范围内的棚户区,2016年改造15%,2017年改造30%,2018年改造50%。

3.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加大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违法建筑拆除力度,优化土地开发利用,改善居民人居环境。推进城中村改造,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统筹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空间环境设施。加快旧小区改善,结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筹措旧小区改善资金,因地制宜确定改善内容。

4.加强园林绿化建设。以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和“绿色生态之城”建设为抓手,2016年完成《__县城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编制。以美丽乡村片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好上级建设资金,在主要道路边角增加常绿树种,整出微地形,摆放景石或杂技雕塑,以突出杂技特色,提升县城档次。启动东湖公园、清馨园续建等公园游园建设;实施太行道北延绿化工程;实施长江路(桑兴河桥东至宣惠河段)、黄山道(黄河路至长江路段)、华山道南段(钱塘江路至金沙江路)、金沙江路北侧各10米绿化景观带建设;将淮河路中段两侧绿化方格打通,连成绿带。县城单位庭院绿化美化,省级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各占40%以上,主干道沿街90%以上单位实施“拆墙透绿”。新增占地面积10公顷以上公园一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4平方米,绿道绿廊建成24公里。2017年结合美丽乡村片区建设,实施人民银行对过水面及泰山道南段东侧王庄水面改造绿化;实施开发区补植完善,增加花灌木种植,逐步实现14万平方米草坪新植,改造边角绿化,提升开发区绿化档次;完成嘉陵江路中段南侧绿化工程,将西段两侧绿化方格打通,连接成绿带。各类绿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乔、灌、花、草有机配置,形成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城区和郊区相结合的城乡一体的绿化体系,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8平方米,省级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各占60%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

5.加强综合交通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路网,打通断头路,完善路(门)牌设置,形成级配、结构合理的路网系统,科学配置自行车、步行等慢行通道,加快构建等级分明、系统明晰、密度合理、快慢有效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新建建筑、市政、道路、公园、广场等实施同步建设。加快县域交通投资建设进度,扩大公交化运行范围。实现县城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2016年达到40%,2017年达到50%以上。

6.改善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健全基础设施配套标准,完善配套设施专项规划。加快供水、供热、燃气、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维护管理,形成适应人口和产业集聚需求、完备高效的设施体系。2016年底前,完成县城区供水管网铺设,实现地表水厂正式运行,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2018年燃气普及率达到87%。实施城市老旧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加强用水管理和监测,确保饮用水安全。

7.完善排水防涝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雨水年经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县城规划建设的刚性控制指标。加大合流控制管网更新改造,实现雨污分流,2016年完成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率达到80%,2017年达到90%,2018年达到100%。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垃圾处理场稳定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泥无害化处置。2016年所有污水处理厂完成升级改造,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2018年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完

成达标改造,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8.完善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制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新建和完善文化馆、体育馆、综合医院、养老院等大型设施,合理配置小型文化、体育设施和场地。优化学校布局和建设规模,合理配置中小学和幼儿园资源。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增强县城整体功能。2017年完成国家评估定级最低标准的图书馆、公共体育场和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展览馆、文化馆、文化广场、医院、学校、商贸中心等设施。

(三)提升管理水平

1.严格规划实施管理。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严格执行城乡规划修改程序,保持规划连续性。健全县城规划管理机制,深入实施“阳光规划”,加快规划展馆建设,将规划展馆作为公开公示的平台。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委员会,实施重大规划、重大建设项目规委会审查制度。牢固树立“规划即法”意识,依法管理规划、执行规划,保持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强化规划实施的行政监督与公众监督,严格查处违法建设。

2.着力改善县城容貌。从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入手,大力开展“洁净城市”活动。推进县城市容管理和环卫设施建设等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和垃圾落地限时制,促进市容环卫工作上水平。加大环卫设施、设备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县城道路机械化清扫率,2016年达到60%,2017年达到65%,2018年达到70%以上。加强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治理,推进文明施工、绿色施工。加强空气环境、饮水水源质量监控,拆除城区燃煤锅炉,2017年分散燃煤小锅炉淘汰率达到100%。

3.提升智慧管理水平。建设智慧城市,完善公共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重点建设人口、法人、建筑物、地理信息、宏观经济数据平台。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智慧化建设,加强县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并整合城市管理、地理信息、交通管理、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等智慧化信息系统,提高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等公共服务领域智慧化应用水平。2016年底前建成数字规划和数字化城管平台。

4.加强建筑质量管理。打造精品工程,对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的建筑工程质量严格把关,将体育场、博物馆、展览馆等建筑工程及道路、桥梁等重要的市政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施工现场量化计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和工程实体质量常见问题治理,以创建结构优质工程为契机,不断提升我县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5.推进建筑节能管理。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提高县城建筑节能综合改造比重,项目竣工后进行建筑能效测评。开展被动式低能绿色建筑示范,推广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强化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信用档案和使用备案管理,推广应用绿色、节能、环保类新型建材产品与设备,支持新型墙材技术向农村推广。完成老旧住宅节能改造2016年35%、2017年50%、2018年60%。绿色建筑占县城新建建筑比例2018年达到35%。

(四)加快体制创新

1.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县城。消除农业转移人口向县城转移的政策性、体制,消除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县城公共服务的阻碍,拓宽农民进城的通道,让稳定就业的农民在县城安居落户,平等享受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权益,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增强人口集聚能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城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子女就学、技能培训、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走“小县大县城”的路子,通过政策和市场化运作,吸引农民进城,以县城周边、开发区周边及杂技大世界周边村为重点,圈点出多个区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开发建设新民居项目,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能就业、可创业。将土地经营权向农业园区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2.强化用地管理。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完善土地产权、用途管理、市场配置、收益分配等制度建设,提高土地对城乡化发展的保障能力。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高效利用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严格保护生态用地。全面开展闲置土地清

理,对闲置两年的土地依法予以收回,推动存量建设用地的二次开发利用。强化对项目土地容积率、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亩均税收额等指标的考核,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下沉式厂房,统筹地上地下有序开发,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3.引导资金向县城聚集。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多元可持续的县城建设投融资体制。积极扩大与金融机构合作,争取更多信贷支持。建立动态平衡的政府偿债保障机制,防范债务风险。大力推广PPP融资模式,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发行企业债券、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县城公共服务、市政公用、棚户区改造等领域的建设与运营。2016年推进县建司市场化转型发展,逐步将平台公司发展成为城市资产运营管理、城市综合开发、具备现金流的多业态实体公司,基本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县城建设要求的投融资体制机制。

4.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建立城市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探索构建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2017年将城市管理事件和部件纳入数字化城管平台系统,实行网格化管理,量化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标准,加强监管考核。建立完善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建立起齐抓共管、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便捷、反应快速、处置及时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结案率达到95%以上。建管并重,下移管理重心,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健全完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加大资金投入,购置指挥监控、执法车辆、取证、通信、服装及防护用具等装备,确保城管执法需要。建立公安城管联合执法队伍,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城管执法严格法律程序,建立健全城管执法监督机构,搞好执法培训,对城管执法过程中队员仪表、工作态度、执法方式予以纠查,强化内部监督。

5.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简化环保、土地、规划等前置性文件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为县城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拓展县城发展空间,积极稳妥地推进县改市步伐,大力实施县城镇改街、村改居,在城中村改造中同步推进村民转为市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依法推进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村集体资产转为股份制的改革。

6.实施财税扶持政策。因县城建设实施房屋征收的,对被征收人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取得的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居民因房屋征收重新购置住房的,对购房成交价格中相当于征收补偿款的部分免征契税,成交价格超过征收补偿款的,对超过部分征收契税。因实施县城规划、县城建设的需要而被县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免征土地增值税。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财政全额拨付经费的事业单位自用地,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

7.开展对标晋级。依据自身发展条件,2016年确定__省外1个先进县作为标杆,制定对标学习先进地区的目标体系,明确具体任务、时限和措施。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与对标的先进县(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城镇化办”),配备必要的人员编制、给予经费保障,或从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中抽调人员,与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负责协调、督导、调度等日常工作。按照C类县城建设目标体系,明确各相关部门主体责任、任务目标、发展指标、责任人、完成时限和考核办法。

(二)强化督导调度。建立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调度、督导、通报制度,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半年总结、年终考核的督导调度机制,将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排队,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县城镇化办要加大调度力度,加大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县委、县政府督查机构要建立定期督查制度,适时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结果在全县通报,对工作做的好的部门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后的单位通报批评。

篇10

20__年全区村镇建设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为主线,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使全区村镇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经济更加繁荣、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环境更加优美,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现对全区20__年村镇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规划修编,提升镇村建设品位。

要进一步充分发挥规划对村镇建设的调控作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引领全区村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科学修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考虑城乡经济发展与农村居住点集中建设的新形势,合理调整镇村布局空间,在确定先行启动点的基础上,按照全区集中居住点控制在100个以内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开展镇村布局规划修编工作,并按法定程序予以实施。坚持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统筹规划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卫生、消防、环保、水电、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建设向重新布局的集中居住点倾斜,优化规划布局,避免重复建设。二是搞好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郭猛镇、潘黄仰徐村要完善提高城乡统筹示范镇、示范村试点规划,并在面上推广施行。其他镇建设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分控制地块,并提出各种地块建设控制要求,指导具体项目建设,实现控规全覆盖。对于近期需要建设和改造的区域,尤其是工业园区、居住小区等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和重要地块,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合理规划供水、排(污)水、供电、供气、道路、通讯、广播电视、广场绿地、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并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三是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认真实施规划,做到没有规划不选址,没有详规不供地,没有设计不审批。区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规划设计要点,对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和高度等指标严格把关,不达要求不得开工建设。规划建设部门要加强行政监察,对城乡各类规划的执行实施动态式、全过程的监察管理,对违反规划程序的要立即纠偏改正,对违背规划的行为要严厉审查处理。要积极施行区、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四级规划建设监督,注重发挥基层建管部门的职能作用,逐步实现城乡规划建设监察全覆盖,真正维护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镇村生态环境。

各镇(街道)要按照加快建设城镇化、工业化的要求,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加快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镇要年投入达万元以上,重点镇要投入达5000万元以上,对集镇主街道进行建设、整治和出新,进行建设一批园林式街道、规模型住宅小区、高品位公园绿地、标志性建筑和精品水景等项目,使集镇成为宜居佳地、创业平台。一是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小城镇“六个一”精品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城镇特色,提升城镇形象。重点镇重点重抓出典型,着力解决总体水平位列前茅,突出亮点不够典型的现象;一般镇塑创特色提升形象,着力解决赶超重点镇,跻身50强的争先意识。各镇要着重建设镇村道路、供水、排水、路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功能,不断提高小城镇人口集聚、提升产业能力。围绕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的目标,义丰、秦南、大纵湖、龙冈等镇要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其他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的村庄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分散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要进一步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重点镇建设垃圾中转站,村设置垃圾收集点,配置垃圾收集和运输设施,配备专业环卫保洁人员,实行全日保洁,日产日清;实施粪便无害化处理,乡镇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新置或完善水冲式公厕,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二是提升镇区绿化建设层次。按照建设国家生态区的总体要求,各镇尤其是重点镇要加快实施道路绿化、公园绿地、滨河绿带等“五个一”绿化工程建设,新增绿化面积40公顷以上,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平方米以上。三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加速推进资源集

中、产业集群和人口集聚,为城乡建设一体化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开发资源,筹集资金,加快建设,使市场牵引力与行政支持力有机结合。按照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发挥重点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提高全区城镇化水平,确保年内重点镇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一般镇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三、加大创建力度,打造优美康居镇村。

继续以创建康居示范村、园林式小城镇为载体,加大创建力度,全面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使我区初步形成设施基本配套,功能日趋完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一是争创园林式小城镇。按照省、市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的要求,要重点从组织管理、规划设计、景观保护、绿化建设与管理4个方面抓好落实,并要积极总结推广义丰镇“江苏省园林小城镇”创建经验,指导大纵湖、大冈等镇开展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水绿盐都”品位,努力树创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二是创建康居示范村。要继续完善潘黄仰徐、秦南泾口,提升康居示范村建设品位,力争到年底将郭猛杨侍村、葛武郝荣村创建成省级“康居示范村”。其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要依据“行政推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市场运作、镇村联动”的原则,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扩展综合整治村。按照继续组织村庄整治工作部署,要重点建设整治省建设厅确定的村庄环境整治试点村和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试点村,面上重抓“一园四线两高速”道路两侧的绿化提升、村庄出新。将村庄环境整治试点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典型示范带动,使环境整治示范村全面达标,进一步优化村庄环境面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四、加快集聚建设,推进镇村“三集中”

根据新一轮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城镇发展的定位,积极推进农村“三集中”建设,按照项目高新化、建设城市(镇)化、环境生态化、发展特色化的总要求,以“两纵两横两高速”为框架,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是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力度,积极打造发展平台,广辟就业渠道和空间;依托特色支柱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扩大小城镇建设规模;推进区域特色市场建设,不断繁荣城镇,发展城镇,引导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镇购房、务工、经商。二是推进居住向社区(集中居住点)集中。所有农民自建房、迁建房,一律集中到规划的村庄集中居住点和镇区集中居住小区建设,严格禁止零散建房;所有建房都必须严格按照区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套型和结构建设,严格超宽超高和违章乱建;所有迁建房在规划点落实宅基前,都必须落实原房宅基的还田方案,并限期还田到位,严禁“一户多宅基”。三是推进中小企业向集镇工业园区集中。在规划许可、建设用地、公建配套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工业企业零星分布,引导工业企业向工业集中区和中小企业创业园集中,引导沿街企业“退二进三”,提升园区的产业集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