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劳动的技巧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务劳动的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幼儿参与家务劳动
好处多多
家务劳动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很多成人认为,家务劳动主要是一种体力活动和家庭琐事,是较少智力含量的简单活动。其实,对于幼儿来说,家务劳动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幼儿的大脑正在发育中,家务劳动能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促进大脑产生丰富的神经联系,激活大脑的活动水平与能力,具有潜能开发的意义。
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品行。家务劳动不仅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具有为他人、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性质。例如为家长拿报纸、拖鞋,丢垃圾袋等。所以家务劳动能帮助孩子走出自我的小圈子,丰富他们的内涵与修养,使孩子变得有爱心、有胸怀。
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不少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缺乏责任心,自己该做和能做的事情不愿意做,对别人的依赖比较强烈,自己做错了事情总是推卸责任。解决这一困惑的绝妙办法,就是让孩子参加劳动,家务劳动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具有普遍意义。因为家务劳动需要家人分工与合作,需要相互帮助和支持,共同把一个家打点好。
家务劳动使亲子感情更上一层楼。幼儿一般都喜欢干家务活儿,因为他们觉得干家务活好玩,但是他们常常干不好或者不能坚持到底,需要家长给予鼓励、引导和指点。这期间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和行为交流变得非常丰富和有趣。家务劳动使亲子互动更加频繁和高效,成为亲子感情的加油站。
如何让孩子与家务劳动
亲密接触
支持孩子把劳动与游戏相结合。往往一开始,孩子总是把劳动与游戏混在一起,他们喜欢劳动是因为劳动好玩,可以摸摸这,动动那,摆弄摆弄物品。家长要接纳孩子对劳动的这种认识和态度,满足孩子对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的好奇心与兴趣,这样他才能对家务劳动萌生好感,为培养他们以后认真从事家务劳动打下情感基础。
宽容孩子的操作失误。孩子干家务常常干不好,有时甚至“帮倒忙”。于是有的家长不但包办代替,还打击孩子动手的积极性,这样,他们的兴趣就会被压抑和破坏。孩子的生活经验有限,家务劳动操作失误是很正常的,家长对此一定要鼓励,要宽容。
为孩子的操作做示范。在干家务活的过程中,孩子一开始可能做得“一塌糊涂”,操作不得要领,家长不要嫌弃,而应在旁边耐心地传授一些技巧,慢慢提高他手、眼、脑的协调能力。总有一天,孩子会熟练掌握家务劳动技能。
示范一半,留一半让孩子去做。孩子由于经验不足可能做得不好,父母可示范其中的关键环节,以便孩子模仿,其他环节则启发孩子自己动脑筋。例如为孩子系一只鞋的鞋带,另一只留给孩子自己系;为孩子擦一半的桌子,另一半留给孩子自己擦。
用积分记录法鼓励孩子坚持劳动。孩子感兴趣的是劳动过程而不是劳动成果,他们愿意洗手绢是为了玩水,愿意择菜是为了揪菜叶,所以他们的家务劳动可能有头无尾。家长可以画一张表格,在孩子完成的劳动项目上作标记或者贴一张小贴画,积累到一定数量就满足孩子一个愿望,或者给予奖励。这种量化管理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干家务劳动的毅力和坚持性。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过分对孩子的家务劳动实行物质奖励,因为家务劳动是家庭成员的义务。
用游戏化的语言向孩子传达具体信息。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对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和现象常常不能完全理解,与家长的本意有一定距离。比如,如果孩子玩具收拾了一半,就去玩其他游戏了,这时家长总会说:“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孩子的理解则是:我一会儿还要玩玩具,我是有始有终的,没有半途而废。因此,毫不奇怪,孩子的反驳理由常常是:“我一会儿还要玩呢!”所以,与其反复向孩子传达这样模糊的信息,不如变成对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境进行评价,督促孩子把事情做完。比如,家长可以用游戏化的语言对孩子说:“咦?我发现有的玩具回家,有的玩具没有回家了,那么玩具的家人一定很着急,咱们帮助还在外面玩的玩具回家好吧!”这样要求孩子既有趣味,又很具体,孩子更容易理解接受和执行。
篇2
中国孩子在国际上越来越声名显赫了:数学奥林匹克大赛,物理奥林匹克大赛,钢琴大赛,绘画大赛⋯⋯拿奖的、夺冠的越来越多。可是,有一样,我们却根本无法跟洋孩子相比,那就是劳动态度。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曾对波士顿地区的456名儿童做过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不爱干家务的孩子20%左右,他们的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调查中也有两个重要的发现印证了劳动对于健康人格的作用:(一)独生子女劳动的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二)独生子女劳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品德。
在德国,人们早已注意到劳动对孩子的重要性。
德国法律条文中有一项规定:孩子在6岁之前可以玩耍,不必做家务;6〜10岁,偶尔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及给全家人擦鞋;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16〜18岁,如果父母上班,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对于不愿意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向法院申诉,以求法院督促孩子履行义务。
中国目前尚无这种“龟腚”,可在家里我们不妨给孩子安排几样固定的家务劳动。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研制了7条小学生生活处理能力的标准,值得参考:
1.自己整理衣物和床位的能力。主要是自己穿脱衣服,把衣服摆放整齐,学会叠被,逐渐学会整理房间;
2.学会安排课余生活。主要是养成回家主动做作业的习惯;学会收看电视、收听广播节目;
3.学会随天气变化安排穿着;
4.学会准备简单的食物,协助父母做饭前的辅助劳动,学会做简单的饭菜,学会识别食物保质期;
5.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自己洗头、洗脚、洗小件衣物,学会使用洗衣机;
6.学会独立上下学,独立出行;
7.学会购买简单物品。
而要想达到这7个目标,家长们需要注意以下3点:
劳动岗位应固定
给孩子确定一个长期固定的劳动岗位,如洗碗、铺自己的床等,并规定具体的标准。完成得好应给予一定的奖励。有意逃避劳动的,应与孩子交谈,了解其心理状况,视具体情况加以解决。
随时教授孩子劳动技能
孩子做事常常会越帮越忙,比如洗碗反而打破了碗等,这时不应责备,更不要由此不让孩子做事,而应教给他一些技巧。如有进步,及时鼓励。
篇3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社会工作;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114-02
一、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大量的老人、妇女和孩子被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群体。她们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家庭抚养、赡养责任,同时扮演着多种家庭与社会角色[1]。周福林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国留守家庭研究课题结论表明:我国目前的留守家庭已达7 000万户,涉及2.4亿人口,占全国总人口20%。其中农村留守家庭占全部留守家庭的77%。而这其中316 795位已婚妇女中,留守妻子为10 307人,占3.3%。按0.95‰的抽样比推算,全国留守妇女的总量为1085万人,是留守丈夫的2.26倍[2]。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展示了课题组历时两年对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的成果,研究显示,目前全国有8 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 700万留守妇女,留守妇女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二、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涉及因素较多,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强度大、身体状况差
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原本由夫妻共同承担的生活担子,一下子都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兼顾家务劳动,还要照顾未成年子女、年迈的父母,以及应付社会交往。她们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生活辛苦,身体疲惫,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休闲,生活负担极其沉重。根据四川省宜宾市妇联开展的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家庭情况调查显示:85%的留守妇女在家庭中是劳动主力,既要承担农活,又要承担家务活。68%的妇女感到体力无法承受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劳动。
(二)无保障、心理负担重
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后,家中通常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这样的家庭人口结构使得家庭的安全防范能力减弱,增加了留守家庭的安全风险。丈夫外出,留守妇女在社区中处于弱势地位,在遇到邻里、农业生产等纠纷时,她们更容易成为被人欺负的对象[3],使她们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丈夫常年在外,对丈夫的安全感降低,害怕丈夫在外面禁不住诱惑而抛弃自己;心灵上也要忍受各种煎熬,长期没有性生活,日子过得像“活寡妇”;还怕和其他男子说话被别人说闲话;和公婆的相处也存在很大的精神压力……
(三)交流少、婚姻质量差
留守夫妻间普遍沟通不够,导致婚姻质量比较差。大多数夫妻主要通过电话联系,但由于各种原因,通话时间短,而且关心的多为孩子和生产问题,丈夫一般很少问及家庭事务,更不会主动与妻子交流感情。另外,城乡夫妻生活水平的差距扩大,夫妻间的异质性增大,导致感情危机。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受理农村离婚案的数量在逐年上升,2005年全年受理930件离婚案,2006年全年受理978件农村离婚案,2007年1-10月已受理的离婚案就有1 000件,其中65%的离婚案的一方当事人都是农村留守妇女。
(四)精力有限、子女教育缺位
农村的留守妇女文化程度偏低,在子女的学业和教育上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田间劳作、家务劳动等繁杂事务较多,她们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无法给予足够的指导。同时,孩子缺少父爱,家庭角色缺位,导致这些家庭的儿童出现了留守儿童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学习成绩平平、自身特长不明显。由于教育的缺失,这部分儿童中大多数从小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逐渐呈上升趋势,而其中农村的孩子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三、改善留守妇女现状的社会工作探析
留守妇女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并将长期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帮助她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关系到家庭的稳定和社会安定,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加之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关爱留守妇女。但从实际情况看,各级政府仍没有找到一个能够较好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措施,这也是部分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社会工作在我国正逐步步上职业化、水平化发展道路之际,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关注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状况,给予应有的人文关怀是社会工作者的时代责任。
(一)微观层面社会工作介入
篇4
一、转变观念,培养劳动意识
人类进化史证明:“劳动创造了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数十个国家的教育进行考察后郑重提出的“生存教育”,表明了一个人如果没有较高的劳动素质,一定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将会被社会无情的淘汰。劳动不仅使人“心地正直”,而且能使人“身强力壮”。因此,要重视提高孩子的劳动素质,重视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改变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漠视劳动,四体不勤”的生命状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向往劳动、享受劳动的高尚品德。
1、劳动能促进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使人身心健康
劳动,是通过四肢的活动来实现的,孩子的劳动要求只是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通过一些基本劳动训练,可以使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协调发展。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可以使孩子脑细胞得到更多的刺激,加快脑细胞发育成长,更有利于开发脑细胞的作用。
2、劳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
劳动,能培养孩子动手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促进大肌肉、小肌肉的发育。劳动在培养完美体魄上所起的作用,与运动一样重要。许多劳动能显示体力与技能技巧多种多样的结合。
3、劳动有利于培养自立
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世界著名的美国大财团董事长洛克菲勒家族,尽管其家庭在经济上是无与伦比的富裕,但是对孩子的劳动却十分重视。在孩子进入少年期后,就规定在家中要从事一定的力所能及的劳动,如为花园浇水,修剪树枝、草坪,为厨房洗碗等等。富豪这样要求孩子,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有独立性,有劳动能力,能吃苦,使他们日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成为强者,而不要成为依赖父母,坐享其成的无能之辈。
4、劳动能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教育能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体会劳动创造世界的真实含义,从而促进良好个性、道德品质的发展。家长期望孩子有一个聪明好学的头脑,有自强不息的性格,有健壮的体格,切勿剥夺了他们早期劳动训练的机会。
二、适宜+游戏,激发劳动兴趣
学习是一种劳动,劳动也是一种学习。在劳动中可以锻炼孩子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创造性。瓦特在烧开水时,由水蒸气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劳动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用生活中的小事情解决大问题的能力。因此充分利用幼儿的一日生活,教育、培养幼儿爱劳动是十分必要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学会自我服务劳动是所有劳动中最首要的任务。
三、家园协作,夯实劳动习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劳动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学习与劳动是不分离的。而家庭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地方。几乎所有的家务都可帮助孩子学习双手和大脑的协调发展,懂得勤奋、毅力和工作成就的意义,并发展责任、独立、自信等很多的品格。
(1)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好家务,并让孩子觉得做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像吃饭、睡觉一样的自然和必要。“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有些孩子常常埋怨父母这个菜烧得不好吃,那个汤调得不鲜美,有时饭菜备得晚了还生气。可是当孩子参加了家务劳动后,他们会更多地谅解父母,感到父母挑起这个“家”不易。孩子参加了家务劳动,对家的感情就不一样。
(2)制订适当的家规。家规作为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生活规范和行为准则,常常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是潜在的强大教育力量。制订明确、合理、可行的家规,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它可以约束、帮助和教育子女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劳动是家规的内容之一。家规的条理应一清二楚,写得明明白白。引导孩子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如每天起床后必须自己叠好被子、清理房间、打扫卫生、收拾书包、买日用品、洗菜洗碗等,家规也应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作改变。聪明的父母总是让孩子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担当责任,履行职责,让他们在与困难的搏斗中日益成熟起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
(3)家长做一半留一半,放手让孩子参加劳动。孩子想干就给干,少一点指责,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指导;少一些包办代替,多一些动手锻炼,让他们了解劳动的辛苦、快乐和价值,从而自觉地投身于平凡而伟大的劳动中,去创造,去奉献,自愿地承担起劳动义务。
篇5
【关键词】作文 兴趣 能力
巴金老人曾经讲过:“打动人心的是真情而非词藻。”因此教师要掌握好学生的脉搏,激起写作的欲望,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会有所提高。激起了学生的情才能使表达有层次、有深度。我从一课一练的读写结合中,体会到了让学生厚积后的薄发,如云中降下的细雨,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练笔兴趣的幼芽。以下就作文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充实生活
常言道:“言为心声”。那么心声来自何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带着情感丰富的生活,感受生活。
1、鼓励学生积极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而在劳动中吸取生活素材。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他们在家中很少做事,自理能力非常差。每当遇到作文《记一次家务劳动》时,他们就无从下手,胡变乱凑,写得没头没序。所以,在作文教学的同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去做生活的小主人。亲自参与生活,锻炼自理能力,感受劳动的乐趣。如;自己亲自做一次饭,亲自钉过一次纽扣,包过一次饺子。利用节假日自己学洗衣服。这样不但锻炼了自理能力,而且丰富了情感,为写作也开启了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2.组织多种多样的校内外活动,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 水平,激发习作兴趣,首先我们应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其次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种花种树,参观访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充实的内心感受,就不怕习作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
二、广泛阅读
“日积月累,方能生悟”。广泛阅读则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不会写得困难。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阅读丰富词汇,获得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语言材料和写作技巧。
1、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如《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动画城》、《虹猫蓝兔三千问》等,以达到开阔视野,陶冶心灵,启迪思想的作用。
2、及时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情节生动,符合他们年龄特征,并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书籍。如《爱的教育》、《基督山恩仇记》、《阿凡提的故事》、《上下五千年》等,让他们快活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在生动有趣的情节和朴素自然的语言中找到乐趣。
三、用心习作
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会酿造出不同的认知和感受。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只有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才会激发他们的愿望,使他们言之有情 ,言之有物。
1、拓宽作文题目的范围
教师在拟定作文题目时,首先要靠虑到作文的对象---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拓宽题目范围,让题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与他们的思想碰撞。其次,还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写出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2、创设新颖,生动的作文形式
教师在教学时,结合课文内容,适当地进行续写想象作文,童话作文等多种形式。只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任意发挥的空间,就能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提高了作文兴趣。
四、精心评改
作文教学,不仅要重视作前的审题指导,更要重视作后评改,即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文章的成功(哪怕是点滴得意)之处,在反复玩味中品出不足,轻松愉快修改。
1、自品
学生写作结束,不要急于交给老师。而是经过最原始疏通之后,开始品味。要求学生至少找出三个得意之处,具体分析写出理由,做成眉批。这样做,避免了命令式的语气,也培养了学生自己修改的习惯。
2、互品
学生自品结束后,将学生好、中、差搭配,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习作,重点欣赏其成功之处,进一步品出习作着疏漏的地方。这样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唤醒了学生的成功意识,变被动的接受“审判”为主动欣赏修改,作文效果很好。
篇6
学校劳动曲:
星期五,又到了“一星期一度”的“劳动节”了,同学们都唉声叹气,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劳动是件好事呀:每当我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后,就会特别有成就感!
第一曲:人流密集
当老师宣布:“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卫生大扫除了,大家去拿工具吧!”听到这句话后,同学们就像一窝蜂,有的涌向“抹布区”;有的涌向“扫帚区”。人山人海!
第二曲:轻快地舞蹈
同学们开始劳动啦!你看,有的在扫地,有的在拖地,还有的在擦玻璃。扫地的同学拿着扫帚,轻轻地把地面上的灰尘扫去,似乎是一个芭蕾舞演员,正在跳着轻柔的舞曲。拖地的同学拿着拖把,额头上已出现了密密的汗珠,“嘿呦、嘿呦”地在拖着地呢!真像一位街舞演员。还有擦玻璃的同学,其中也包括我,我们正在细致的擦着玻璃,先用湿布擦,然后用干布“抢”,忙的不亦乐乎!似乎像一位伴舞者。
第三曲:完成
同学们终于干完活了,大家都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心里美滋滋的!
家中劳动曲:
其实周末家中也不能休息哦,还得“家中大扫除”呢!
第一曲:洗刷刷~
开始分配任务了,妈妈是“总指挥”:“爸爸去擦玻璃、擦桌子;侯翔去扫地、拖地;我来洗衣服、整理房间。”妈妈分配好任务后,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家务劳动。“洗刷刷~洗刷刷~”的声音响成一片!
第二曲:卫生大扫除
看看,我们一家人多累呀,洗的洗,刷的刷。爸爸擦玻璃一丝不苟,还用了点“技巧”,不一会儿就把玻璃擦得亮堂堂的!然后,他开始擦桌子,但桌子上的油渍实在太多了,不但没擦干净,还把桌子抹了个大花脸!弄得爸爸哭笑不得!只好我这个小将出马了,只见我在布子上沾了点洗洁净,左擦擦,右擦擦。不一会儿,便擦干净了。爸爸羡慕得不得了!把我美滋滋的!下面该我了,妈妈让我做的是小事,但我努力认真完成,看地板给我擦得,都能照见人影了呢!妈妈的活最累了,洗衣服得弯腰,还得搓衣服,洗完以后,妈妈的手已经冻得通红,腰也酸的直不起来了!
第三曲:完工
篇7
一、依据教材,落实体验与感悟
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有一定规律,特别受其心理内部矛盾运动的影响。所谓体验与感悟,就是借助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后的表现和认识,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过程。也就是说,基于真实生活的“品德与生活”学习活动,必须依据教材,再现学生的生活并对之进行提炼,落实体验与感悟,从而激发学习动机,使之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与选择性。体验与感悟,必须依据教材,采用合适的方式与方法,可以动手实践,亲临现场,进行劳动,观看感悟,倾听感受等;体验与感悟,必须依据教材,确定时间,可以在课前、课内、课后等;体验与感悟,必须引导学生全力投入,用眼观察,用心探索,用脑思考,这样才能让活动实现有效性。
比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班集体真温暖”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体验班级里温暖的人与事。课前引导学生回忆感受:在学校中,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谁帮助了你?通过自身的经历体验:在学校你帮助了哪些同学?这样,课前让学生回忆过去经历,让学生在回忆中感受、在经历中体验,唤起学生内心世界,体验集体生活的方便与温暖的感觉。
二、形式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品德与生活要反映儿童需要,就必须使教育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所谓“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应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无疑要让他们先拥有自己的世界,并使他们的眼睛、心灵有充分感知对象的功能,然后才谈得上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品德与生活教学形式与内容要贴近儿童生活,就必须以承认儿童世界—真实的生活世界—尊重儿童为前提。教学内容选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性。
比如,教学《我爱做家务劳动》时,在学生对家务劳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老师对学生说:“刚才我们看班里同学叠衣服时不但有模有样,像个小大人,而且还有小窍门呢?你们想试试自己掌握了这个小窍门吗?”同学们听了,个个跃跃欲试。活动一开始,教室里的同学就学得有模有样。有的同学开始不敢参与,后来在大家的鼓励下,也动起手来。有的同学甚至还想出了不一样的折叠方法。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做家务的乐趣,又学习掌握了做家务的技巧。这样的形式与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
三、拓展空间,促进品德的形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因此,强调教学内容源于生活、教学活动再现生活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感悟生活的真谛,领悟到怎样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道德问题,逐渐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的人,为他们今后形成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拓展空间,就是品德与生活课应实现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目标。
比如,教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时”,活动难点是:学生无法体验到没有水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毕竟我们所处的地区,水资源充足,孩子们从没遭遇到没水的尴尬,不懂得水是多么的珍贵。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拓展教学的空间,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感悟。有一个老师采用讲《老牛拦水》的故事,将学生引进情境中,感受西部缺水的严重性,人们生存得艰难;再让学生观看中国干旱地区没有水的照片,让他们感受缺水的可怕;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生活中如果没有了水会怎么样?老师一步步地对教学空间进行拓展,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了水的重要,为节约水资源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追求课实,重视真实的表现
生活是丰富多彩又充满矛盾的。教师应遵循儿童发展的特点,强调“亲历和体验”,重视儿童道德养成中情感的作用,重视儿童生活中真实的道德表现,追求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的实,重视学生表现的真,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用真实生活感染学生,用身边实物启发学生,用真实事件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真生活,体验真情感,感悟真道理,使学生成为一个有心的人、乐于探索的人、拥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人。从而让品生课从教师抽象的说教转化为师生具体生动的参与,从平面的感知转化为立体多面的体验,从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多彩生活的感受,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教学框架,达到师生教与学生学的高效。
篇8
劳动是每个人的需要,也是权力。让学生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更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性格的塑造,独立性、自信心、责任感的形成,及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如,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陈章良博士,问他如何成才时,它将主要原因是能吃苦、勤奋、有志气。这与他从小帮父亲捕鱼是分不开的,他说:“童年的劳动给了我许许多多。”又如,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小时候经常帮助母亲料理家务,冬天还捡煤核儿,逆境的磨炼造就了他自强不息,矢志不移的性格。当今,许多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也都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由此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为其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讲究科学的方法,下面笔者就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指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特点。劳动是学生的需要,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会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当他不断获得愉快的、积极地体验时,就会产生自信,因而会更加主动地参加劳动,进而养成劳动的习惯,不尊重学生劳动的需要,事事包办代替,不注重他自主发展的特点,忽视他“我会”“我能自己做”等自信心的萌芽,学生处处被动,坐享其成,他开始还会反抗,等习惯了就会变得事事依赖别人,为其日后变得消极、懒惰、无能自卑埋下祸根。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注重听取他的意见和想法,让他做一些能做、愿做的事情。
二、为学生提供劳动的条件
学生劳动的机会时时处处的都有,关键是教师和家长是否意识到。当今不少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全家围着一个“皇帝”转,不等孩子张嘴、伸手、吃穿玩用一切具备,使孩子失去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因此,教师应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和学校教育携手并进,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体验他要自己去干的、能自己去干的事情。在日常生活诸如吃饭、穿衣,游戏、睡觉等自我服务环节中,家长和教师都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本着“自己的事亲自己做,不会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没有危险,都应让他们去实践。学生在劳动中可能会弄脏手、脸、衣服甚至会碰破皮、撕破衣服、毁坏物品、耽误时间,但他们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住校生远比不住校的自理能力强得多。学生在劳动中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是有益的。
三、注意帮助指导
学生愿意参与、学习成人的劳动,但都是由于年龄小、经验少,对一些有危险、有难度的劳动的内容家长和教师要给与帮助,有些还要阻止,如搬太重的物品,取放带尖带刺的物品等。因为让学生做难度较大的劳动,一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危及他们的生体健康。二是会挫伤他们劳动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在劳动中经常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对劳动的兴趣和信心。指导学生劳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依实际情况而灵活进行。当学生在劳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帮一把,或一起干;也可以用语言提示,如学生从高处取物时,可提出“你想想踩什么才能够得着;”有时也可以为孩子示范,让他模仿。另外,认真上好劳动课,教给学生一些劳动技巧,对劳动习惯的养成也是有利的。应注意学生劳动量不要过大,时间不要过长。
(一)以鼓励为主,不断提高要求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说:“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学生在劳动中受到表扬、得到肯定,会产生积极的心态,激发再劳动的兴趣。所以,即使学生在劳动中出现偏差,教师和家长应鼓励积极地一面,然后提出要求。比如学生在值日时把粉笔弄洒了一地,教师应该说:“你值日的速度真快,快把粉分笔拾起来吧!地也要重扫了,下次小心点就更好了。”鼓励应该以精神鼓励为主,不要单纯以物质来刺激,不应以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成人的社会劳动混为一谈,否则对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没有任何好处。
(二)持之以恒,一贯一致
篇9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素质教育 劳动价值 评价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不断充裕的家庭条件下,大部分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怕其吃苦,危险,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却取而代之,忽视了劳动教育,于是,独生子女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加上部分学校特别是师资力量薄弱、条件有限的农村学校没有开设好劳动课,安排的“劳动课”的目的在于打扫清洁卫生或变劳动课为知识课。导致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使这些独生子女只会读书,不会劳动。长此以往,将会影响这部分人素质的发展。于是,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抓好劳动教育十分重要。只有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长大成人才会有所作为。当今,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所以,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素质教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
一、劳动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小学阶段是人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紧靠家长的言传和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和老师在课外引导学生不断参加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劳动,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成果,才能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例如:让学生捡废品,通过学生对一件件废品的积累到出售,让其去体会自己父母挣钱的不容易,从而受到了不能铺张浪费的教育,逐渐形成节俭的美好品质。出售后的收入虽少,但是总能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因为是学生已经证明了自己,找到了自信,体验到了劳动价值所在。农村家庭的父母,要让自己的孩子投入到粮食耕种的劳动中去,只有让孩子亲自参加劳动,尝尝汗湿、腰酸背痛的滋味,才感觉到劳动的辛苦,懂得劳动的分量,切身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正含义,使之自觉地爱惜粮食。只有参加劳动,才能理解农民为城市居民提供粮食、蔬菜或者农副产品,工人为社会提供日用品,输送水电是为了什么,才会真正体会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劳累,是为了人们的幸福,是在为社会创造财富。更能激发对那些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人的厌恶感,做到加倍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让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英雄汉。”
二、劳动不但能增强人的体质而且能磨练人的意志。
一个人有无劳动的兴趣和习惯,将影响自己的一生。大量事实表明,不论知识水平、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种族肤色如何,凡是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往往特别能干,工作成就大,生活也很美满。劳动,可以培养孩子动手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营养良好的情况下,劳动能促进大肌肉、小肌肉的发育。劳动在培养完美体魄上所起的作用,同运动一样重要。许多劳动能显示体力与技能、技巧等多种多样的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不仅使人“心地正直”,而且能使人“身强力壮”。
少年儿童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会面临许许多多困难和挫折,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养成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果遇到困难就畏缩、害怕和逃避,我们为之努力的事情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怎样磨练人的意志呢?诚然,轰轰烈烈的斗争和艰苦的劳动、险恶的环境能磨练人的意志,但是平凡的生活小事也能磨练人的意志。首先,让学生从生活的一切方面锻炼意志,如遵守学习与生活制度、及时独立地完成作业、做事有始有终、坚持锻炼身体、待人始终如一等。其次,引导学生做一些自己不愿做或不敢做的事,如让学生在炎炎夏日跟随父母下地劳动,或在寒冬腊月用冷水搓洗衣服等,完成后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可以让学生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强的意志就是在完成无数件小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三、劳动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在人类发展史上,劳动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劳动教育不容忽视,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低年级学生学会自我服务活动。如:穿衣服、削铅笔、洗手帕等;中年级学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如:包书、整理书包、洗碗、扫地、擦窗、给花草浇水、在校内进行大扫除等;高年级学生以家务劳动为主,如:洗衣服、做饭、涮锅洗碗、农村儿童学会农田的种植,能参加学校的科技小组,在活的自然中学习,在实践中加强探索。只有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去完成这些事,才能树立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提高生活技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劳动教育在学生的素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现对家庭、学校和社会作以下建议:
家庭:
第一,建议家长改变教育观念。
即便是独生子女,不能溺爱,不要怕其吃苦和危险而不让孩子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让孩子多动手做事,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多设置一些“障碍”。
所谓的“障碍”就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要多找一些孩子能完成的事情让孩子去完成。如;中、高年级的孩子,饭前盛饭,饭后收拾、清洗。不能一味满足孩子的零用钱,可让中、高年级的孩子利用假期自己挣零花钱,城市的孩子卖报纸,农村的孩子卖菜等。
第三,家长要做好榜样作用。
随着家庭经济的富足,部分家长的家务活也随之减少,吃饭上馆子,洗衣服有洗衣店的服务,或雇个家庭保姆包揽一切家务,这样不但没有事情给孩子去完成,而且滋生了孩子享乐主义的思想。
学校:
要切实贯彻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地改善和创造劳动课教学条件,开足、开好劳动技术课;学校和家庭要形成教育合力,老师布置的家庭劳动任务可让家长督促完成并签字认可。
社会:
呼吁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形成积极劳动的社会氛围,大力渲染“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如何构建和创新评价机制呢?
篇10
家长许多担心的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是安全问题、卫生问题和学习问题。下面来看看专家的建议。
一、孩子尽量有成人陪伴
假期里,孩子的安置问题非常重要。以前有个别家长把孩子单独锁在家里,结果发生意外的情况。年龄较小的孩子,不要“小鬼当家”,而应该保证每天有至少一个成人陪伴。对于大一些的孩子,目前,电话基本普及,上班的家长可以每天中午与家中的孩子联络一下,了解他们的情况。
二、安全教育,预防为主
由于活动空间的限制,假期孩子常时间呆在家里,就会逐渐对家里的环境和各种玩具厌倦,有时他会“出花样”。在孩子感到烦闷的时候,如果出现一件事情,他有时会把安全抛在脑后,如有的孩子无聊时接到陌生人的来电,于是和对方聊起了天,而对方究意是何人他却不清楚。安全教育,预防为主,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制定些规则,同时一些有关事故的新闻也可以当作故事讲给孩子听,因为结合案例分析,教育效果会更好。
三、保护视力,远离屏幕
假期过后,许多孩子的视力明显下降,原因就是看电视、玩电脑时间过长造成的。全面禁止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的做法比较简单、粗暴。家长可以限制活动时间,应该对孩子有严格的规定,另外应该提供一些其他的活动内容,比如外出参观、手工制作、家务劳动、和伙伴做游戏等。
四、快乐游戏,谨慎交友
假期里,孩子可能会邀请一些小伙伴到家里玩。作为家长,既应鼓励支持孩子的交往,也应该通过有技巧的方法来了解孩子的交往。家长不妨通过谈话,了解活动的情况,也可以把这些伙伴召集到家里来玩,了解其他孩子的特点,在这些了解的基础上,再决定你对孩子交往所持的态度和应有的措施。
五、生活起居,劳逸结合
- 上一篇:艺术文化和文化艺术的区别
- 下一篇:城镇环卫一体化管理方案